试论档案编研成果的宣传利用——以抗战胜利70周年档案编研成果宣传利用为例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档案编研成果宣传利用的意义

开展档案编研成果的宣传利用工作, 以各种形式将编研成果传递给公众, 能使公众更好地了解编研工作。公众通过对编研成果的利用, 就会发现编研工作的重要作用。档案工作者通过重新整合零散的档案信息资源, 使档案信息中的隐性价值通过编研工作得到充分挖掘。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档案界积极行动了起来, 深入挖掘档案史料, 形成了多种形式的编研成果。这些档案史料有利的揭露日本侵略者反人类罪行, 警醒世人反对战争, 珍爱和平。

二、档案编研成果宣传利用的形式

档案编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 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有以下几种宣传利用方式:

(一) 编撰、出版专题材料。编撰、出版专题材料主要是由档案工作者将繁杂的档案信息重新整合, 形成编研成果。编研成果主要有公开出版物、内部参考等。这是档案编研成果宣传利用的主要形式。例如《中央档案馆藏日本侵华战犯笔供选编》, 由中央档案馆主编, 中华书局出版发行。此书共选收800多名日本侵华战犯的笔供, 数量之多、内容之巨为历年来之最, 绝大部分供述为第一次公布, 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

(二) 建立网站, 通过网络提供档案信息。在网络非常普遍的情况下, 这种服务方式是档案编研成果宣传利用的主要形式。例如国家档案局网站上制作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专题”版块, 使公众能更直观地了解历史。

(三) 举办档案展览。举办档案展览主要是以档案原件或者复制件为材料, 并且按照一定的主题内容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例如北京市档案馆举办的“见证抗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京津冀档案文献展”。这次展览是由京津冀三地档案局 (馆) 首次联合推出的, 展品是从三地档案局 (馆) 馆藏中精心挑选出来的, 其中有一部分档案是首次向大众展示。

(四) 电视、广播。我国的广播、电视拥有相对稳定的听众和观众, 因此, 它们也是进行档案编研成果宣传利用的一个重要平台。例如国家档案局联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制作的7集文献纪录片《抗战大事记》在央视2台播出。节目以时间为线索, 讲述了中国人民顽强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英雄壮举。

(五) 社交媒体。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的社交媒体的出现, 给信息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 社交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即时性和便捷性等优点。档案界也积极抓住这一新机遇, 不断拓宽档案编研成果宣传利用形式。例如天津市档案馆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号对编研成果进行宣传, 拓宽受众面。天津市档案馆微信公众号推出“天津抗日群英谱展播”, 该展播以文件、照片、电影、文献等档案资料的展示和有关遗址、实景的拍摄等手段全面再现了我国民众与日本侵略者顽强斗争的英雄事迹。

三、档案编研成果宣传利用情况分析

本文选择了我国同一级别的省级档案馆作为调查对象, 共28个, 未包括台湾省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其中西藏、青海、湖南网站未能打开。本次调查主要依据各省级档案馆的网站。

(一) 宣传利用手段丰富多样。通过对省级档案馆的调查, 笔者发现在对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档案编研成果宣传利用过程中, 省级档案馆界在坚持采用传统宣传手段的同时积极加入新的宣传手段, 广泛扩大受众面。五种宣传手段的受众群体、宣传效果等不尽相同, 省级档案馆界积极采用它们的组合体, 宣传效果很好, 无论中老年人还是更多的90、00后都能看到或者听到关于抗战胜利70周年档案编研的相关信息。例如天津市档案馆录制推出了百集人物视频《天津抗日群英谱》。该片以文件、照片、电影、文献等档案资料的展示和权威专家的采访、有关遗址和文物实景拍摄等手段, 全面再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下, 广大共产党员、爱国官兵、进步人士在天津城区与郊县广袤的战场上, 与日本侵略者进行顽强斗争的英雄事迹。

(二) 宣传利用手段差异明显。首先表现在地区间的差异。其中有两个省级档案馆五种宣传手段都利用到了, 而有的省级档案馆只利用了一种宣传手段, 显而易见, 哪个宣传效果更好, 信息获取更容易。例如天津市档案馆在宣传《天津抗日群英谱》时, 利用广播、电视、微信、网站、展览等形式向公众展示我国广大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顽强斗争的英雄事迹。其次表现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利用上。传统宣传手段比重较大, 其中展览和网站分别占到了86%和93%, 而作为新社交媒体的微信公众号只占到了32%。大部分的省级档案馆积极制作视频、图片展览, 这样的宣传形式有比较稳定的受众群体, 而对新媒体, 大部分档案馆都表现的不太积极。

(三) 善于抓住特色编研成果宣传。特色档案是一个档案馆具有相对馆藏优势的某种范围或特征的档案集合。作好馆藏特色档案编研成果的宣传, 有利于吸引公众的注意力, 扩大受众面。例如福建省档案馆举办的“百年跨国两地书——福建侨批档案展”内容丰富, 图文并茂地向观众展示了侨批的产生背景、运营情况、内在价值、世界意义等内容。

我国档案界在对抗战胜利70周年档案编研成果宣传过程中, 有值得借鉴的做法, 比如说多种宣传手段的利用, 使得受众面很大, 这些成功的做法, 在以后的档案编研成果宣传利用中要积极地推广利用;也有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 比如对新媒体的利用比较少, 在以后的工作中应适当加大引入新媒体, 吸引更多的年轻受众。

摘要:档案编研成果的宣传利用工作, 能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档案编研工作。本文以抗战胜利70周年档案编研成果宣传利用为例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档案编研,编研成果宣传,抗战档案

参考文献

[1] 王亚欣, 朱立涛.论档案编研成果的宣传利用[J].山西档案, 2014 (1) .

[2] 天津档案网[DB/OL].http://www.tjdag.gov.cn/.2015-9-10.

[3] 福建档案信息网[DB/OL].http://www.fj-archives.org.cn/.2015-9-10.

[4] 北京市档案信息网[DB/OL].http://www.bjma.gov.cn/index.ycs.

上一篇:关于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相关问题的思考下一篇:主变差动保护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