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我的家乡反思

2022-05-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班社会我的家乡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公开课教案《我的名片》及教学反思

中班社会公开课教案《我的名片》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激发自主交往的愿望,进一步了解名片的功能,初步尝试设计并装扮名片,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社会公开课《我的名片》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名片的功能,初步尝试设计并装扮名片。

2、激发幼儿自主交往的愿望。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课件一套,幼儿绘画工具、铅化纸人手一张,家庭住址人手一份

活动重点:

初步尝试设计并装扮名片

活动流程:

进一步了解名片——制作名片——相互交流

活动过程:

1、进一步了解名片

导入:观看幻灯1、2。

讨论大人使用名片的用途:观看幻灯3。(名片有各种用处,认识新朋友、与朋友保持联系、交到更多的朋友、介绍自己单位的产品等。名片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不少方便。)

讨论名片上的内容:观看幻灯4、5。(名片上有单位名称、姓名、职位、标志、地址、电话、手机等)。

想想说说我们的名片上有些什么:观看幻灯6、7。(自己的名称、标志、家庭住址、家庭电话、所在班级等)。

2、制作名片

要求:

鼓励幼儿制作有个性的名片。

名片内容:必须有本人姓名、标志、家庭住址、家庭电话、等。

可以添画花纹等,进行装饰。

3、相互交流

赠送名片和介绍名片。

教学反思:

活动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幼儿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自主动手设计名片的成功喜悦,同时感受到了交往的快乐。名片是人们交际的一种工具,它的出现和使用已被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它和孩子们的距离应该是非常近的。活动开始,孩子自己交流对名片的认识,如名片的内容、名片的用处。讨论名片的用处时,孩子们知道名片可以与人交往,可以方便朋友。最后,通过自己制作名片来提升、扩展自己的经验。

本文扩展阅读:名片,又称卡片(粤语写作咭(kā)片),中国古代称名刺,是标示姓名及其所属组织、公司单位和联系方法的纸片。名片是新朋友互相认识、自我介绍的最快有效的方法。交换名片是商业交往的第一个标准官式动作。

第2篇:幼儿园中班优秀社会教案《我的旅游照片》及教学反思

中班优秀社会教案《我的旅游照片》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了解看地图的方法,对地图产生兴趣,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向同伴介绍照片是在什么地方拍的,以及在那里的所见所闻,养成认真倾听同伴发言的良好习惯,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优秀社会《我的旅游照片》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向同伴介绍照片是在什么地方拍的,以及在那里的所见所闻。

2.初步了解看地图的方法,对地图产生兴趣。

3.养成认真倾听同伴发言的良好习惯。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5.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照片、少儿地图、视频仪、电视机。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和身边的好朋友相互交流照片上的内容。

(评:在这一活动中,因为孩子们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所以每一个孩子都表现得非常活跃,他们乐于与同伴交流,言语间不时流露出几许自豪与得意。)

2.请个别幼儿向全班小朋友介绍自己的照片是在什么地方拍的,在那里看见了什么?(照片转换到电视机屏幕上)

幼儿A:我的照片是在上海东方明珠的圆球上拍的。那圆球很高的,我从上面往下面看,人就象蚂蚁一样,黄浦江就象一根带子。

幼儿B:五一节我和爸爸妈妈乘汽车一起到上海西郊动物园,这是我在喂鸽子吃东西时拍的。我还看见了长颈鹿、大象、天鹅……

幼儿C:看!这是我在北京tiananmen城楼上拍的照片,很神气吧!我还看见了毛主席的照片呢。奶奶说,毛主席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我们还是乘飞机去北京的呢。

幼儿D:这是我在昆山亭林公园的竹林里拍的,那儿的竹子可多啦,数也数不清。是我爸爸自己开车去的。

……

3.说说在旅途中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幼儿A:有一次我和妈妈到苏州的狮子林玩,那里有很多石头和山洞,我们在山洞里绕来绕去,就象在走迷宫,可好玩呢。有一个小妹妹把一块大石头当成了真的螃蟹,吓得都快哭了,我可不怕。

幼儿B:我们在四川玩的时候,看见一只猴子把一个阿姨的包给抢了,然后有几个叔叔在后面追,那猴子可机灵啦,叔叔都跑不动了,它却一跳跳到了树上对着他们笑,你们说好不好玩。(孩子们听得也笑个不停,仿佛自己真的看见了似的。)

幼儿C:无锡的灵山大佛可大啦,你们看它的脚,比我的胳膊还长好多,我的手都不如它的脚趾甲大。晚上我还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长得比灵山大佛还要高,都快碰到天上的云了……

(评: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很浓,每当一张新的照片展示在眼前时,孩子们总是睁大眼睛,试图想找出自己熟悉的景物。如果是自己去过的,那他们显得非常激动,急着和身边的好朋友说上两句,这时我会给孩子们几分钟时间,满足他们交流的欲望,然后再请照片的主人向大家介绍。在热烈的交流中,孩子们获取了许多各地旅游名胜的信息。)

4.幼儿学习看地图。

幼儿A:那无锡在什么地方呢?

幼儿B:我知道,可以在地图上找到的。

师:你知道怎么看地图吗?

幼儿A:那蓝颜色的地方是大海。

幼儿B:这只大公鸡就是我们中国。

幼儿C:我爸爸告诉我,上面是北,下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师:你怎么知道哪边是左面,哪边是右面呢?

幼儿C:当我和地图面对面时,靠我的左手就是左边,右手就是右边。

5.运用视频仪,和幼儿一起在地图上找自己去过的地方,知道其在地图上的大致位置。

师:哦!有的小朋友说去过上海,那么上海在地图的什么位置呢?谁来指一指?

幼儿A:在这儿,不对不对!在那儿,也不对呀!

幼儿B:好象上海是靠近海的,离我们太仓很近的。

幼儿C:上海就在这儿,我认识上海这二个字的。

师:好,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在这儿的。

6.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地图上标出的各地物产。

幼儿A:老师这儿有熊猫,这是什么地方?

师:这儿是四川,是熊猫的家乡。

幼儿:这儿有骆驼的是不是新疆?老师,有马的地方是不是蒙古?……

(评:当我拿出中国地图和孩子们一起寻找他们去过的旅游地方时,他们的兴趣可高啦!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苏州在什么位置、上海离我们太仓很近等。当和孩子们一起了解各地的物产时,他们更是睁大了好奇的眼睛,一副求知的样子。在自由讨论时,孩子们都能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尽量告诉给小伙伴,谈得有声有色。我还听见有人在说回家让爸爸去买中国地图,还有幼儿说地球仪上也可以找到的。看来孩子们对地图已经产生了兴趣。)

活动延伸

美工活动——自制像架

看完了中国地图,孩子们的注意力又集中在带来的照片上,这么多的照片,怎样让所有的人都能一目了然地看到呢?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展开了讨论。贝贝说:“我们把照片布置起来吧!”“把照片放在像架里就更漂亮了,我们家就是这样的。”涛涛说。“我们自己也来做像架,好吗?”不少女孩子对元元的提议纷纷表示赞同。接着孩子们提出需要吹塑纸、剪刀、回形针、笔等材料和工具,我们为他们准备完毕后,孩子们便开始了制作,瞧他们一个个神情专注,各显身手。不一会儿,一个个别致的像架在他们的手中诞生了:有可爱的小鱼像架,有漂亮的爱心像架,有美丽的鲜花像架,有……看着自己的照片夹进了自制的像架,孩子们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扩展阅读:旅游:"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来即旅游。所以,旅行偏重于行,旅游不但有"行",且有观光、娱乐含义。

第3篇: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我和我的好朋友》含反思

中班社会教案《我和我的好朋友》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与朋友交往中的言行,学习一些交往技能,体验和朋友一起玩的乐趣,能大胆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社会《我和我的好朋友》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 体验和朋友一起玩的乐趣。

2、 正确认识自己与朋友交往中的言行,学习一些交往技能。

3、 能大胆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4、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 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能说出自己与好朋友玩的有趣的游戏。

难点:知道怎样与好朋友交往。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与好朋友结伴玩过多次游戏。

教师:将幼儿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场景拍摄成录像片段。

2、环境准备:

取得家长的配合,拍下与好朋友的和影照片,布置成和影照片的专栏。

活动过程:

1、找找我的好朋友。

(1)、玩游戏:《找朋友》,感受找朋友的愉快。

(2)、和好朋友手拉手坐在一起。

2、说说自己的好朋友。

(1)、交流:你的好朋友是谁?为什么喜欢他们做你的好朋友?

(2)、引导幼儿共同讨论与朋友一起玩的乐趣。

3、和好朋友一起玩什么。

(1)、组织幼儿看照片,说说照片中的幼儿与同伴玩的什么游戏,你喜欢那个游戏,为什么?

(2)、介绍自己与好朋友玩过哪些游戏,并现场示范怎么玩。

4、我们一起玩。

(1)、幼儿同好朋友结伴,分成若干组玩一个相同的游戏。

(2)、好朋友们自选游戏,自由地玩。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与家附近的小朋友做朋友。

2、 将与好朋友玩的新游戏记下来,与大家交流、分享。

教学反思

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了这节活动课,让幼儿学会和同伴和睦相处,知道和朋友在一起玩,就是快乐。

1.在备课过程中对活动内容、教学理论、幼儿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我会随即应变,去调整。

2.本活动我进行了以下的反思: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本活动,总体还不错。我先是通过游戏“找朋友”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是每个幼儿都能主动的来参与,并且师友配合的非常好,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同时,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师幼配合的非常好,我根据幼儿的需要随时调整活动内容。

3.活动效果的,我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不足之处就是给幼儿交流、讨论的时间有点短。

4、如果从新上这节课,我会给幼儿足够的时间,让幼儿进行交流、讨论。

小百科:朋友意思是指在任意条件下,双方的认知在一定层面上关联在一起,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双方的心理认知、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

第4篇:我的家乡巨变社会调查报告

10化本 朱飞燕100900077

“大江东去几千里,庾岭南来第一洲。”我的家乡—大余位于位于江西省的西南边缘,居章江上游,大庾岭北麓。地理位置东经114-144.44′,北纬25.15′-25.37′。东北与南康市相连,东南与信丰县接壤,西北与崇义县毗邻,南与广东省南雄襟连,西界广东省仁化县。全县东西长约127.5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呈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条形状,国土面积1367平方公里。323国道横贯全境,县城南安镇距赣州市85公里,距南昌市512公里。

在新年到来之际,我利用寒假在家期间,对家乡近年来的变化做了一个社会实践调查,并整合成一份报告。

建国60周年来,全县人民以改天换地的气慨改造大余、建设大余,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08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12.48公里,比1949年150公里扩大6.42倍。全县旅客周转量14167万人公里;货物周转量32230万吨公里,比1978年120万吨公里增长267.9倍。邮电通讯呈快速发展。县内已建成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综合通信能力较强的现代化电信网络,通电话行政村达100%。2008年,全县固定电话用户4.45万户;移动电话和互联网从无到有,已分别发展到9.26万户和8361户。邮电业务范围逐步扩大,业务种类逐渐增加。2008年,邮电业务总量8526.79万元,比1952年5万元增1704.4倍。 城乡建设步伐加

快。城市规模快速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2008年全县城镇人口达到12.9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2.79%。2008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0.12平方公里。城区道路全部硬化,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灯火辉煌。农村楼房林立,家园清洁。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全县已实现村村通电、通邮、通车,广播电视覆盖全县各个角落,彻底改变了过去贫穷落后的面貌。

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96元,比1949年30元增加4066元,增长135.5倍,年均递增8.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16元,比1949年28元增加3588元,增长128.2倍,年均递增8.6%;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616元,比1949年376元增加18240元,增长48.5倍,年均增长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17元,比2004年6394元增加3123元,年均增长10.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093元,比2004年4297元增加1796元,年均增长9.1%。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家庭开始拥有比较高档的耐用消费品,享受型消费特征凸现。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5.15平方米,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汽车1.67辆、摩托车78.33辆、洗衣机95台、电冰箱85台、彩色电视机163.33台、家用电脑30台、组合音响31.67套、微波炉20台、空调器33.33台、淋浴热水器91.67台。每百户使用固定电话110部,移动电话196.67部。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52.22平方米,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摩托车23辆、洗衣机5台、电冰箱6台、彩色

电视机31台、移动电话32部。城乡居民享受到了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多种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

随着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从改革管理体制到调整教育结构,建立和完善了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以普通教育为龙头,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共同发展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教育规模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2007年开始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和教科书费,并对贫困家庭学生给予相应的生活补助和困难补贴。2008年末,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5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82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63万人,城镇居民参加合作医疗人数6.64万人,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人数18.8人。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243人,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733人。

近几年来,家乡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家乡的生活环境也变化了许多。记得我还是个孩童时期,我们村里人住的房子都是土房子,村里最漂亮的房子就数我们的小学教学楼了。那是一栋两层小楼房。蓝天白云下,村民生活简朴,快乐。而如今村民们的生活比以前更好了,那一栋栋破旧的土方子都被一幢幢高大明亮的楼房代替了。小时候,村民们的生活用水是从河边的古井里用水桶一担担的挑到家中,而现在我们再也不用到河边去挑水,家家户户都安装了自来水,再不用担心喝水问题了。记得小时候,遇到下雨天,河里发大水,洪水冲进水井里,大家都不能喝上干净的水。不仅如此,如今每家每户都有

彩色电视机、电话,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了。现在,乡亲们也没有出行不便的问题。不久前村里修建很多道路,即使住在偏僻角落里的乡亲也不担心出入问题,因为如今乡村之间实现了村村通路,政府大力修建不少马路,一条条小路变成了水泥浇筑的马路,车辆通行方便极了。再也不担心做不到车,去不了县城,每天都有定时的公交车,还有许多其他的车子。

当然,现在的生活比以前是更富足了,社会在进步,我们也同样在进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在进步。虽然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但是我们的生活的自然环境却变得越来越差劲了。众所周知,大余是享誉世界的“世界坞都”,开采矿石在我们县是一项很平常也很重要的工作。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开采,钨矿资源也在慢慢消耗。很多地方都将整座山开采空了,采矿的同时不注意保护环境,我们的河水变脏了,河流也变小了。我县的森林覆盖率74.2%,活力木储积量500多万立方米,毛竹1600多万根。近年来,很多商家瞄准我们的森林,到山上大肆砍伐树木,并将木材运往城里做家具之类的。山水的树木少了许多,又在砍伐过后的土地上种上新的小树苗,因为没有了大树,山中的蓄水量就自然少了许多。如今,我们的河里的水流量变得越来越小,河水也脏了也没有人回到河中玩耍了。如果是从前,小孩子们整个夏天都在河中玩耍,那时河水清澈见底,天空一片蔚蓝,河边树木青翠,真是一片美好乐园。而今昔日的乐园早已无人光顾了,小河也被我们戏称为“小溪”。生活的富足,制造的垃圾也多

了很多,废弃的塑料袋也在增多,不过幸好村里请来了街道清洁工,将街道打扫的干干净净,垃圾也进行集中处理,街道也变干净了。如今,大余兴起了旅游业的发展,经过2009年7·3洪灾,很多旅游景点都破坏了,县政府又提出了一系列政策,重新修整了牡丹亭,重建了魁星塔,经过

两年时间的修整,又又扩大了旅游景点,使得县城旅游业更具发展了。大余的牡丹亭、梅关古驿道、丫山、魁星塔等景点更具魅力,吸引了不少游客。旅游业的兴起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更富足了。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更为爱我的家乡,更为关注我的家乡。我根据资料搜索了解家乡近几年的情况,并通过走访家乡各地实地调查,做出一份简单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虽然不完美,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家乡近几年的变化。虽然我现在还能力有限,但我会心忧家乡,把对家乡的牵挂转化为我前进的动力。家乡在无时无刻的变化,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足,我们的城市也变得更现更清洁。虽然还有很多地方有待于改进,但我相信在政府的带领下,任何问题都会得到完美的解决。所以,家乡的前景是美好的。

所以,通过调查,我是欣喜的,看着家乡的发展与变化,我看到了家乡美好的未来。大余,必将成为一条巨龙,腾飞在章江的身侧,既在她的身畔成长,又为她保驾护航。在党的领导下,在改革开放伟大旗帜下,大余会发展,大余会腾飞。而作为大余人的我,会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将来为建设家乡贡献我最大的力量。

第5篇: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_反思

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

1.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2.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浙江省地图。

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

二、谈话引导,导入。

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1

看地图,找家乡。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用“我的家乡在省市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

“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

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

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三、全课小结

1、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2、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 “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3、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4、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四、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2

四、遐想:

二十年后的我。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3

四年级思品与社会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板桥镇岔口铺小学

曹书静

4

四年级思品与社会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反思)

板桥镇岔口铺小学

曹书静

5

通过这堂课我更深的感受到课堂要充满活力,师生共同构建生活的课堂是最重要的。新教材、新课标为师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本节课我准备了三张地图:中国政区图、陕西省政区图、商洛政区图。在开课时我用优美、动听的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接着引出地图,并先后出示了这三张地图,引导学生通过这三张地图来认识地图的方向,掌握有关地图方面的知识。接着让学生分小组在中国政区图上找一找我们陕西省在祖国的哪个位置,以及周边有哪些邻居。由于学生对地图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他们能很快地在地图上找到这些省份,然后让学生通过书中的图画和文字及学生们的分组讨论来了解有关家乡陕西的知识。最后我让学生在地图上找一找商洛在陕西的哪个位置,以及周边有哪些邻居,并在商洛政区图上找一找自己的家庭详细地址和它所在的方位,学生对这个环节的活动十分感兴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活动游戏中,我抓住时机适时地将教学从“辨方向,找邻居”向自己生活的地方延伸。使学生在表演中、在笑声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6

反思这次教学,我感受颇深,对“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品社教学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课前精心研究学生、潜心分析教材,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从学生熟悉的话题寻找,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学习新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品尝教学喜悦的同时,我深深感到品社课的灵魂是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只有根植于学生生活的教学才是有生命的,为学生乐于接受的,也才是有效的。记得有人曾说:“思想道德教育就像生活中吃盐一般,如果一勺勺地吃,那一定苦不堪言,谁也受不了。但是人的生命又离不开盐,只有把盐撒入菜肴,才能使人想吃、爱吃。”我觉得很有道理。同时,我又觉得,我们的品社教学,就是要从学生的生活中去寻找“盐”,然后添加更多、更新的“盐”,和学生已有的“盐”融合在一起,放入社会生活这盘大菜肴中,学生才能享受到“盐”的美味。作为品社教师面对纷繁的社会知识,要开动脑筋,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生活情境,在润物无声中完成教学任务,为学生的生命发展奠基。

7

这次教学,我感受颇深,对“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品社教学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课前精心研究学生、潜心分析教材,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从学生熟悉的话题寻找,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学习新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品尝教学喜悦的同时,我深深感到品社课的灵魂是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只有根植于学生生活的教学才是有生命的,为学生乐于接受的,也才是有效的。记得有人曾说:“思想道德教育就像生活中吃盐一般,如果一勺勺地吃,那一定苦不堪言,谁也受不了。但是人的生命又离不开盐,只有把盐撒入菜肴,才能使人想吃、爱吃。”我觉得很有道理。同时,我又觉得,我们的品社教学,就是要从学生的生活中去寻找“盐”,然后添加更多、更新的“盐”,和学生已有的“盐”融合在一起,放入社会生活这盘大菜肴中,学生才能享受到“盐”的美味。作为品社教师面对纷繁的社会知识,要开动脑筋,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生活情境,在润物无声中完成教学任务,为学生的生命发展奠基。

8

第6篇:我爱我的家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我爱我的家乡

我爱我的家乡——宜昌

调查时间:2011年5月18日——2011年5月30日 调查地点: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调查对象:宜巴公路

一、调查背景:

近期由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的要求,我们开展了以我爱我的家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查,主要是从家乡的发展变化来抒发对家乡的情意。虽是从小生活的地方,但是对于这个地方的情还是日益剧增,每当看到家乡的一点一滴发展变化时,我都感到无比的欣慰。因此,借着这次的实践调查让我更深的来了解我的家乡。2008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关于湖北省宜昌至巴东(鄂渝界)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的文件发放下来,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当地的人民都感到非常的高兴,因为,终于不用再绕远路了,终于可以早点回家了。所以,宜昌起着多么至关重要的作用啊!

二、调查目的:

通过这次的调查,,一方面锻炼了自己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使自己走出了书斋,走出了校门,担当起了一个大学生应该承担的职责,懂得关注家乡发展,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了解人民

疾苦。从而体现对家乡更深的情意,并树立为家乡建设做出自己贡献的目标,来把家乡变得更加美好。

三、调查方式:

通过浏览查阅新闻网站以及电话咨询等方式获得资料,然后对资料做了整理归类,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与思考,在此基础上写出了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四、调查内容:

一、项目概况

宜巴公路(宜昌至巴东)项目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7918网)中沪蓉高速公路在湖北境内的一部分,也是湖北省骨架公路网规(651网)中的一段。本项目起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凤凰观村,终点在鄂渝交界处的火烧庵,以隧道方式接重庆巫山至奉节高速公路起点。路线全长约173公里(172.65公里)。2009年开工,2013年全线试营运。本工程设计永久性占地8395亩,其中宜昌市6136亩,恩施巴东2259亩。该工程约需拆迁房屋302652平方米,其中宜昌市193326平方米,恩施巴东109326平方米。

二、项目特点

(1)建设意义重大。该工程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上海至成都公路上最后一段开工建设的高路建项目。因此,它的建设对完善国家公路主骨架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沟通东中西部联系;加快三峡库区乃至西部资源开发;支援国家西部战略的实施;促进宜昌、兴山、秭归、巴东、神农架等区域经济的发展均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经济和社会意

义,是国家应对金融风暴、拉动内需的重大举措。

(2)建设规模庞大。总投资超过166亿元,平均造价达9600万元,是我省到目前为止单个项目投资规模最大,单位公里造价最高的高速公路建设工程。

(3)建设实施难度很大。水电路不能完全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土地资源少,征迁难度大;原材料供应奇缺;地质灾害频发,地质条件很差(巴东段);施工环境艰苦;市场竞争激烈。

(4)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性投入巨大。该工程位于长江北岸,穿越三峡画廊,途经昭君故里,倚靠神龙雄峰,路线沿途地形、地质、地貌、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的保护投入巨大。

(5)项目工程技术含量高。环境保护及生态景观治理技术均必须融入自然,高于自然。

(6)工程建设过程管理要求高。要规范开工,连续施工的要求。 从而使宜巴高速安全、优质、有效、经济、环保地达到:内外质量优,整体形象美,科技含量高,创新亮点多,安保设施全,服务功能强,地域特色明,和谐氛围浓的形象目标。

五、调查建议:

最后我们建议,高速公路的设计要尽量科学合理,考虑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征地依法依规、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安置措施到位、社会保障落实,并结合工程,保护和扩大生产资源,保持山区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在这个项目上我们还是应坚持积极地态度。

六、调查总结: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体会到当地农民来自心里的呼声,也看到了宜昌现阶段的发展。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特别值得记录和反映的情况。宜巴高速公路的所走的线路绝大部分要经过地少人多的山区,高速公路修建将占用了山区众多的良田和生产生活用地,因此,使得许多的农户要面临搬迁和二次搬迁,可是在这些问题面前没有一人对高速公路的修建持反对意见,都坚决支持国家建设,一位二次征迁的农户说:“只要有饭吃,有地方住,我们坚决赞成高速公路的修建,造福子孙后代。”由此可见当地老百姓的朴实憨厚,对国家建设的支持。同时也表现出山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强烈渴望,这让我觉得无比的自豪,作为一个宜昌人,我不仅仅看到的是经济建设的发展,也看到了人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我们切身地感受到宜巴高速公路的建设将一定会是真正造福于民的工程。

无论宜昌如何的进步发展,宜昌人民永远都不会改变,他们的热情和朴实将一直延续,我会对这片土地爱的真诚。

我爱我的家乡——宜昌。

上一篇:计生协帮带活动记录下一篇:理综复习备考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