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活动互相帮助

2022-1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班社会活动互相帮助

中班体育活动:《闯三关》

关键词: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闯三关;自我保护意识;克服困难品质

一、活动时间:10分钟

二、参加人数:22人

三、活动目标

1.能够较熟练地掌握双脚向上跳的动作,学会正确做出落地的动作。

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体验活动中的快乐,培养幼儿勇敢克服困难的品质。

四、活动准备

绿色草坪;音乐歌曲《大家一起来》;儿歌《小蚱蜢学跳高》。

五、材料准备

1.由废旧油桶制成的拱形门8个,分成两列;

2.由旧pvc管、三通弯头制成的方堡2组;

3.平衡木2组;

4.钻筒1个;

5.橡皮筋、细木棍等。

六、创作意图

幼儿喜欢户外体育活动,根据幼儿生长发展规律,充分利用户外的日光、空气等自然因素做适当锻炼,能够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幼儿机体对外界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疾病的抵抗能力;在户外游戏活动中,幼儿能够增强其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耐力和速度,提高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在引导幼儿闯关的过程中,我们设计了活动前准备、学本领、闯关比赛三个主要部分,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会运用双腿跳高的动作,鼓励幼儿沉着、镇定、勇敢地克服困难,顺利完成任务。

七、活动过程

1.活动前的准备活动

师:今天的天气非常凉爽,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锻炼身体吧!

幼儿:好!

请幼儿随老师边说儿歌边做动作:今天天气真正好,我们大家来做操,伸伸臂、弯弯腰、踢踢腿、蹦蹦跳,认真锻炼身体好。

师:我们一起压压左腿,再一起压压右腿,转转左脚腕,再转转右脚腕,然后学习小青蛙跳一跳。

2.学本领

师: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比赛,在比赛之前,要和老师一起学习一个《小蚱蜢跳高》的本领,愿意吗?

幼儿:愿意!

老师搭出不同高度的皮筋,并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双脚并拢,小腿一弯,用力蹬地,向上跳起,双脚轻轻落地。请幼儿按动作要领进行练习,教师观察落地动作,提示跳跃时不要碰到皮筋。幼儿伴随儿歌做动作练习。(《小蚱蜢学跳高》: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腿一伸,脚一翘,哪个有我跳得高。)

师:小蚱蜢跳高的本领都练好了吗?

幼儿:练好了!

师:现在我们站好队,进行闯三关比赛!

3.示范比赛——闯三关

教师指导两名幼儿做示范动作,请其他幼儿注意观看。

(l)第一关

师:看,前面分别有两列山洞,钻过山洞,跳过方堡,再跳过第一道封锁线,完成第一关。

教师注意指导动作要领。

(2)第二关

师:钻过阳光隧道,突破第一个三角阵营,跳过第二道封锁线,完成第二关。

教师提示:跳入跳出三角阵营时,尽量不要碰到皮筋哦!跳跃封锁线时一定要勇敢!

(3)第三关

师:走过独木桥,闯过第二个三角阵营,突破第三道封锁线,闯关成功。

教师提示:看,前面多了一座独木桥,小朋友们通过时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要掉下去哦!要快速勇敢地跳出三角阵营。面对最后一道封锁线,小朋友们一定要坚持住,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地完成任务。

4.比赛开始

教师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路纵队,站在场地一端,完成任务的小朋友迅速地跑回自己的队伍。谁先完成任务谁就是获胜者。顺利完任务的小朋友到老师那领取奖品。各小队的“小蚱蜢”要给出征的小伙伴呐喊、助威。比赛前的注意事项: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安全。跳高时双脚要同时起落。没有跳过去的,或过独木桥时,掉下桥的要重新开始。

教师巡视,指导动作要领。保证幼儿安全,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5.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们玩得都很开心,看看都谁得到奖励了!小朋友们都很棒!刚才闯关一定都累了,现在我们一起轻松轻松吧。

八、活动分析

闯三关是适合中班幼儿一年四季都能进行,发展幼儿腿部力量的活动。老师在分析户外活动特点的过程中,仔细设计和准备了这次游戏活动。

1.引领幼儿体验不同难度的动作,体验活动快乐

幼儿在活动中体验不同高度的障碍物(如横跨的橡皮筋、小木棍),体验跳的难易程度不同。老师引导幼儿以儿歌伴随形式让幼儿练习跳不同高度的皮筋,让幼儿体验动作要领,接着又以闯关的游戏形式让幼儿感受跳过不同难度的障碍物,使幼儿在活动中产生成功感,克服了“不会玩”、“不敢玩”的退缩行为,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思维活跃、动作敏捷,真正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体,真正体现了幼儿自主活动的快乐,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既玩得开心,又锻炼了幼儿的身体,提高了幼儿的体能。

2.在不断体验与实践中领悟动作要领,获得动作发展

我们组织的闯关游戏,动作难度是循序渐进的,在游戏情境中引导幼儿不断地完成动作技能,增强幼儿腿部力量。如:在第一关过拱形山洞,跳方堡是地面平面跳,跳过最低高度的障碍物。第二关钻过阳光隧道,比钻过山洞难度大,跳三角阵营是在跳第一关方堡的基础上加大跳跃难度,从平面跳向有一定高度迈进了一步,第二道封锁线,横栏的高度也比第一关增高了一些。第三关,无论是走独木桥,还是跳第一个三角阵营,冲破第三道封锁线,它的难度都是最大的,孩子要想过此关,必须要小心,信心十足,克服畏难心理,才能顺利完成。幼儿在活动中要不断挑战自己,积累经验,提高技能。

3.从身边选择游戏材料,培养幼儿环保意识

环保意识从幼儿抓起,从小培养幼儿变废为宝的意识。户外体育游戏活动需要材料比较简单廉价,很多可以用身边的废旧物品替代。如,本次活动中用到的废旧油桶、废旧pvc管等的收集与利用,既能探索不同的玩法,又能培养幼儿环保观念,让环保意识在娃娃的脑海中扎根落户。

4.活动中保障幼儿的安全

我们尊重幼儿的成长发育规律,选择在绿色草坪上进行活动,在材料上选择轻的支撑物体,根据情况在油桶中分别放入沙土、水,或者选择空桶,即使幼儿没有跳过障碍物,油桶倒了,幼儿既不会被绊倒,也不会伤到。

作者:胡伟英

第2篇:中班综合活动:我设计的汽车

设计思路

在幼儿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试验,已经有过先例,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就有成功的经验,这对培养幼儿信息技术素养是有开拓性意义的。但是,让幼儿应用成人专业的图像处理工具PhotoImpact 8进行平面设计,却是我们大胆的试验。

PhotoImpact是仅次于photo-shop的专业图像处理工具。我在学习photoshop时从教材“水果人”教例中萌发了用PhotoImpact制作UFO格式的积件素材模板,以只读文件存盘,作为中班幼儿创作平台。为了降低难度,我课前在幼儿电脑上打开含有积件素材模板和空白新文件的PhotoImpact的界面,并锁定“变形工具”。

活动时,教师以游戏方式,演示如何从素材中拖放不同水果组合成简单的卡通形象过程,引发了幼儿极大的兴趣,应用鼠标拖放的技能对幼儿是比较熟练的,因而,在众多的色彩鲜艳、形状各异的水果面前,幼儿在无限的想象空间里迸发出了巨大的潜能。对能力较强的幼儿让他们学用“色彩平衡”工具,幼儿所完成的作品,令人赞叹。我们可以感受到幼儿的作品情感真挚、形象纯真可爱、手法大胆新奇,具有非凡的创造力,闪耀着他们原始的灵性和美丽的梦想。

我认为PhotoImpact制作的积件素材模板课件具有学习的主体性、教学资源的基元性、可重组性、开放性且功能强大的特点,如形体大小变化、色彩变化、旋转方向的功能是其他课件平台无法实现的,虽然《金山画王》有此功能,但是物件受到限制,无法增添。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组合物件,在一个小时内就可以完成素材模板制作。

为幼儿提供“积件”式的模板,降低技术操作的难度是试验可行性的关键。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制作了含40个汽车部件(其中8 种车顶,8种车身,12种车轮,12种汽车标志)的积件模板,如果说30选7的体育彩票选号,让几十万彩民伤透脑筋,那么,幼儿要从40件汽车部件中,设计出喜欢的车型,而且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爱的色彩,这无疑是给了幼儿广阔的想象创作空间。

本次活动设计是属于“表现型”教学模式:目标指向创造精神,让幼儿在活动中表现自己的创造意愿。这种模式的框架是:认知欣赏+想象创作+展示交流,以促进幼儿智力潜能的开发。重要的是通过活动让幼儿认识到计算机技术强大的功能,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培养幼儿对应用计算机进行发明创造的意识和素养,开发幼儿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专家点评

“我设计的汽车”实验课得到福建省电教专家,福建省电教馆原馆长方澄的高度赞赏:融侨幼儿园依托成熟的软件配以自身创造的教学插件制的《我设计的汽车》等课件的创作与应用,对于儿童信息技术教育是一个成功的经验。利用了现成软件的技术平台,补充或替换儿童教育需要的插件,这应该成为幼儿信息技术教育课件制作的主要方式,值得提倡。《我设计的汽车》的成功还在于她给孩子留下了巨大的创造和动手的空间,组画的方式符合孩子们认知的水平,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我设计的汽车》等的创作,在插件的相互配合等方面做得非常精细,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 晶

第3篇:关注中班幼儿社会性发展

结论一 中班幼儿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结论二 中班幼儿能进行简单的社会交往活动

结论三 中班幼儿社会性品质也正在逐渐形成和发展中

结论四 中班幼儿不爱护玩具图书的现象较为突出

结论五 中班幼儿社会互动能力还相对较弱

结论六 中班幼儿社会性表现存在家园不一致现象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方法

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学会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从而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幼儿阶段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大量研究表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与其将来的社会交往、情绪情感、社会适应性以及学业成绩等都密切相关。关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已经成为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北京、天津和青岛三地不同类型幼儿园中随机抽取36所幼儿园,每所幼儿园中随机抽取两名中班幼儿,年龄为4岁半(正负1个半月),共72人,男女各半。

本次调查在对IEA第二阶段调查(1992)中的“社会性访谈”问卷进行修订的基础上编制了“幼儿社会性评定”问卷,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状况进行调查。本问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能力,包括独立穿脱衣服、洗手、收拾玩具和图书、爱护公共环境等;第二方面是社会交往行为,包括问好道别、交谈、表达愿望、寻求帮助、归还物品、助人、分享、轮流、合作、道歉等;第三部分是社会性品质,包括自信心、责任心、自制力、克服困难等。“幼儿社会性评定”问卷为半开放性的访谈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访谈员依据问卷对教师和家长进行访谈,并根据访谈结果逐题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状况进行等级评定,从低到高分为四个等级,等级越高,表明儿童的行为水平也越高。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中班幼儿已经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具备了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本次调查表明,中班幼儿已经基本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具备了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无论是在独立穿脱衣服、洗手还是收拾玩具图书、爱护公共环境等方面,幼儿的平均得分都接近或超过了3.5,介于“经常这样”或“总是这样”之间。从等级分布来看,超过90%的幼儿能够经常或总是自己独立穿脱衣服、洗手、收拾玩具图书以及爱护公共环境(见表1)。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的养成一方面与中班幼儿的动作能力和自我意识有了较大的发展有关;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的教育要求。通过对教师半日教学活动的观察可以发现,教师安排的生活活动时间约占半日全部活动的1/4,其中,自己收拾玩具、穿脱衣服、自我服务和为集体服务的值日生活动时间占生活活动的35%。[1] 由此可见,鼓励幼儿主动、自主地生活自理已成为幼儿园生活活动的重要特征,它是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重要动因。

(二)中班幼儿具备了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能进行简单的社会交往活动

本次调查表明,中班幼儿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能够自觉主动地与成人、同伴进行简单的社会交往,表现出问好道别、归还物品、道歉、分享、轮流、助人等友好交往的行为。幼儿在这些行为上的平均得分大多超过3分,表明其行为达到了经常化的程度。从等级分布来看,超过90%的幼儿能够经常对老师或家里来的客人问好道别;超过80%的幼儿在幼儿园和家庭中都能够经常把借的东西归还原主,在不小心碰了别的小朋友或弄坏了小朋友的东西时主动道歉,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70%左右的幼儿在幼儿园能够经常耐心地排队等候,在他人遇到困难时能够给予帮助(见表2)。

幼儿社会交往行为的发展一方面与其心理发展水平有关,大量研究表明,4-5岁儿童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观点采择能力,能够注意和体会他人的情感和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意识和能力,这为其友好交往行为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对教师半日活动的观察我们发现,教师对幼儿进行社会行为规范教育,以简单的一两句话告诉幼儿应该遵守的行为规则的时间在半日活动中所占比例约为5.2%。[1]教师对幼儿社会交往的关注和相应的行为要求对幼儿友好交往行为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中班幼儿的社会性品质正在逐渐形成和发展中

社会性品质作为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稳定而内化的品质,是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的基础。[2]本次调查表明,中班幼儿的社会性品质,包括自信心、责任心、自制力、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力等正处于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幼儿在这些社会性品质上的平均得分都在2-3分之间,即介于有时这样和经常这样之间,这表明幼儿社会性品质的发展仍处于不稳定状态,这一点也体现在等级分布上。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庭中,能够经常或总是勇于承担责任,努力克服困难,具有行为控制能力,包括遵守规则,集中注意力和坚持完成任务的幼儿比例均仅为60%左右,而能够经常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依靠自己的努力完成事情的幼儿比例仅为41.6%,另有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的幼儿只是有时能够表现出这些行为品质。在自制力方面,中班幼儿情绪控制能力的发展要好于行为控制。经常表现出哭闹、发脾气、生闷气等行为的幼儿比例仅为30%左右,比不自控行为的比例低近15个百分点不等(见表3)。

儿童的社会性品质是在不断的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中班阶段虽然幼儿的同伴交往较小班时期明显增多,他们能够自发地与同伴进行互动,但是通过对幼儿半日活动的观察我们发现,幼儿与教师和同伴无直接交往的行为所占的比例高达60%和80%,幼儿能自由地与同伴进行社会交往与互动的时间仅为3.7%。[3]同时,角色游戏作为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对于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和社会性品质的形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教师安排的幼儿角色游戏时间在半日活动中所占比例仅为3.4%。[1]教师为幼儿提供的自由交往活动的不足是影响其社会性品质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中班幼儿不爱护玩具图书的现象较为突出

本次调查发现,幼儿在爱护玩具图书方面的行为水平要明显低于其他生活和行为习惯,这一点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家庭中都非常明显。在幼儿园和家庭中能够经常爱护玩具图书,不乱扔玩具图书的幼儿仅为68.1%和47.1%,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幼儿会经常出现乱扔玩具图书的行为。同时,相比较而言,不爱护玩具图书的现象在家庭中尤为突出(见表1)。

幼儿不爱护玩具图书现象的产生,一个非常重要的根源就是幼儿责任意识的缺乏。当今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使得父母将所有的关爱都倾注在孩子身上,过度的关爱和放任使得幼儿不需要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负责,随意乱扔玩具后由父母来收拾,玩具图书坏了可以再买等等。责任心的缺乏是当前幼儿社会性发展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不少研究表明,中班是幼儿责任心,特别是自我责任心发展的关键期。[4] [5]因此,增强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幼儿爱护公共财物,爱惜玩具图书的良好习惯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中亟待加强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中班幼儿的社会互动能力还相对较弱

本次调查发现,虽然幼儿已经能够与他人进行一些简单的社会交往,但是在社会互动,包括语言交流和行为配合,如交谈、表达愿望、寻求帮助、征询他人同意、协商、合作等方面,幼儿的能力水平还相对较弱。在幼儿园和家庭中能够经常自发地与他人交谈,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遇到困难时请求他人的帮助以及与他人合作共玩的幼儿比例都仅为60%左右和70%左右,而在动用别人东西前征得同意和协商解决冲突方面,在幼儿园能够经常或总是这样做的幼儿比例仅为42.8%和30%,在家庭中为57.3%和38.1%(见表2)。

幼儿社会互动能力的发展一方面是以其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的发展为基础的。但我们对教师半日活动的观察发现,幼儿在生活、学习与游戏、过渡等各个环节中的行为大多为听、看教师或同伴的言语和行为,或进行一般性的动手操作,其所占比例之和高达83%,在这一行为模式下幼儿缺乏语言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其无语言行为所占比例高达84%,自由表达仅为12%。[1] 幼儿日常语言表达和交流特别是自由表达机会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其言语表达和交流能力的发展。[5]另一方面幼儿的观点采择和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仍有待提高也是影响其社会互动适宜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中班幼儿的社会性表现存在家园不一致现象

本次调查发现,幼儿的社会性表现,包括良好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行为以及社会性品质等都存在着家园不一致的现象。首先,幼儿在园的良好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水平要明显高于其在家庭中的表现。在幼儿园能够经常或总是自己独立穿脱衣服、洗手、收拾玩具图书、爱护公共环境以及爱护玩具图书的幼儿比例比在家庭高6-21个百分点不等。其次,幼儿在园的社会互动行为水平要明显低于其在家庭中的表现。在幼儿园能够经常或总是与他人交谈、表达愿望、遇到困难时寻求帮助、动用他人物品前征询同意以及合作共玩的幼儿比例比家庭低15—28个百分点不等。第三,幼儿在园的自信心和责任心水平略低于其在家庭中的表现,而情绪控制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则高于在家庭中的表现。在幼儿园能经常或总是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依靠自己的努力完成事情和勇于承担责任的幼儿比例比在家庭中分别低约20和12个百分点;而在幼儿园能经常或总是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乱发脾气和生闷气,勇于克服困难的幼儿比例则比在家庭中分别高约14、13和11个百分点(见表3)。

导致幼儿在园和在家庭中的社会性表现产生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父母过度的关爱和保护,包办代替。幼儿园教师在儿童心目中的权威要明显高于家长,这是一个普遍公认的事实。因此,虽然大多数中班幼儿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开始表现出初步的自信心和责任心,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但在家庭中父母过度的关爱和保护不仅剥夺了幼儿行为实践的机会,而且使幼儿产生依赖和放任心理,从而使其在家庭中的生活自理能力、情绪自控、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意志力表现都明显低于幼儿园。但同时,家庭中宽松的亲子关系有助于激发和促进儿童社会交往和互动的意愿,从而使其社会互动行为在家庭中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幼儿园,幼儿的自信心和勇于承担责任的表现也略高于幼儿园。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家园合作,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其所面临的各种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不仅受到幼儿园教师教育的影响,同时取决于幼儿的家庭教育,取决于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程度。但是目前的教育实践中,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常常存在着某些不一致甚至是很大的差异。如,尽管教师教育幼儿要友好、分享、合作,但有一些家长却教孩子在幼儿园想玩什么就拿过来、可以独占玩具;教师教育孩子要友善、关爱他人,但有的家长却让孩子不能示弱、吃亏,“他打你,你就打他”。这些家园不一致的教育在相当大程度上削弱乃至抵消了教师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上所做出的努力。因此,家庭与幼儿园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上的指导与要求必须保持一致,这对幼儿社会性的健康、良好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在家园配合上,教师要发挥更积极、主动的作用,了解幼儿家庭教育的情况,并对家长进行积极的影响和引导,以促进他们的观念、行为尽可能向有益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方向转化,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二)为幼儿创设人际交往的环境,促进其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的提高

幼儿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的发展不足是影响其社会性互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引导幼儿“乐于与人交谈;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就是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言语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进行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教师要注意为幼儿提供真实而丰富的可以帮助幼儿操作运用多种语言交流行为的交往情境,包括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和日常的交往活动。教师要注意倾听幼儿,保护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幼儿学习在不同的情境里如何运用相应的语言交流方式来与人交往。同时,教师要创造让幼儿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的机会,帮助幼儿扩展自己的语言经验,促进其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三)多为幼儿提供社会交往的机会,促进其社会性品质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教师要“加强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交往,培养幼儿对人亲近、友爱的态度,教给必要的交往技能,学会和睦相处”;要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和计划活动,并鼓励他们认真努力地完成任务”。因为只有在实际的社会交往过程中,幼儿才能进行社会知识经验和行为规则的实践,并将与规范和自己行为有关的社会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并通过实践逐渐养成习惯,内化成为社会性品质。幼儿通常不会自己主动去寻找和创造这种机会,需要教师有意识地为幼儿创造、提供充分的社会性实践的机会,以使幼儿在这些方面得到充分的实践和锻炼,提高其发展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幼儿的实践行为进行随时的观察和指导。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为幼儿提供社会交往和实践的机会,更在于要结合幼儿的行为实践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社会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廖贻.对教师半日活动内容安排的观察(上、下)[J].学前教育,2009(2,3):20—22,14—15.

[2]庞丽娟,姜勇.幼儿责任心发展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3):12—17.

[3]刘占兰,廖贻,陈琴等.三地幼儿园教育质量发展现状的研究[R].中央教科所2006年度科研基金课题研究报告,2008:3.

[4]林晓冬.广州地区幼儿责任心发展研究[J].教育导刊,2002(8、9下):29—33.

[5]陈琴.4岁半幼儿的发展水平研究[J].学前教育,2009(10):21—23.

责任编辑/冬晴

作者:陈 琴

第4篇:幼儿园中班下学期社会教案《帮助老奶奶》及教学反思

中班下学期社会教案《帮助老奶奶》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临街图片内容,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片,学习关心老人,帮助老人,能有顺序地描述人物,有层次地讲述图片内容,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下学期社会《帮助老奶奶》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学习关心老人,帮助老人。

2、临街图片内容,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片。

3、能有顺序地描述人物,有层次地讲述图片内容。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5、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的照片。

2、教学挂图《帮助老奶奶》

活动过程:

1、出示照片,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照片,请幼儿讨论:这照片上是你和谁在一起?爷爷奶奶爱你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有没有帮爷爷奶奶做过事情?做过什么?

(2)教师倾听幼儿的回答,及时小结。

2、幼儿观察理解挂图,重点理解爷爷奶奶需要我们什么样的帮助。

(1)出示挂图,幼儿观察讲述:这张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引导幼儿倾听同伴讲述,帮助其他幼儿补充。

(3)提问:老奶奶蹲着捡豆有什么不方便?小朋友看见了应该怎么做?为什么?你有什么不方便的时候需要大家帮助吗?我们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爷爷奶奶?

(4)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及时小结。

3、情境扮演,巩固想象。

(1)幼儿分组扮演爷爷奶奶和孙子孙女,选取买菜、散步等生活场景进行模拟。

(2)教师及时点评,鼓励幼儿多帮助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建议与提示:

1.将图片等材料放在语言区域内,供幼儿进一步讲述。

2.建议家长设计调查表,记录孩子子啊家帮助老人的情况,也可以请孩子运用绘画方式表达、表现。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本文扩展阅读:奶奶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nǎi nɑi,指祖母,也称跟祖母辈分相同或年纪相仿的妇女 。狭义上是父亲的母亲或父亲的母亲的姐妹,广义上是年龄较大或辈份较长(至少两辈)的女性。

第5篇:大班下学期《互相帮助快乐多》社会教案

心育目标:在尝试性阅读活动中体验互助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增进幼儿的社会适应性。

活动准备:

1.自制"图夹文"阅读材料。

2.录音机、空白磁带。

3.小班小朋友的来信一封。

活动过程:

1.教师读小班小朋友的来信,激发幼儿自主阅读的兴趣:

教师:"小班小朋友请咱们哥哥姐姐为他们录一盘故事磁带,你们有信心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吗?"

2.幼儿分小组进行探索阅读活动。

3.为幼儿录故事磁带,并欣赏。

4.围绕心育目标讨论:

(1)你快乐吗?为什么?

(2)在刚才的阅读活动中,你帮助了谁?你心里感觉怎么样?

(3)在刚才的阅读活动中,谁帮助了你?你心里感觉怎么样?

(4)是帮助别人快乐,还是被别人帮助快乐?为什么?

活动结束:给小班弟妹送自制故事磁带。

第6篇:大班社会《帮助残疾人》

大班社会《帮助残疾人》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幼儿初步了解和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

过程与方法:

在活动中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增强对残疾人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学习残疾人坚强勇敢、克服困难的精神,并且学会关注自己周围要帮助的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让幼儿初步了解和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增强对残疾人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学习残疾人坚强勇敢、克服困难的精神,并且学会关注自己周围要帮助的人。

教学准备:

眼罩,小毛巾,残疾人图片,残疾人生活片段视频,歌曲《感恩的心》

教学方法:游戏法、问题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一、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激发幼儿的同情心。

导入:小朋友们,我们眼前的世界真是美丽而多彩,赤橙黄绿青蓝紫。可是有另外一群人,他们的世界却永远是黑暗的,你们知道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吗?(盲人)

师:对,但有的人叫他们瞎子,这样是不礼貌的。

师:盲人的世界为什么是黑暗的?

师:你们知道盲人是怎样生活的吗?现在我们也来体验一下盲人的生活。

1、游戏一:请小朋友们带上眼罩,现在我们是一群“盲人”,请你们和老师做个游戏。

(“盲人”根据老师的口令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如请到老师这边来,或请坐到左边的位置上等。)

师:你眼睛看不见时是怎么找到老师的?(听声音找到的。)带上眼罩的感觉如何?(一片漆黑)你觉得带上眼罩方便吗?(戴上眼罩会觉得很害怕,担心摔跤或碰到别的小朋友,看不见任何东西很不方便。)

2、游戏二:体验断臂残疾人。

师:请幼儿单手操作"叠毛巾",听到老师的口令后只能用一只手叠好毛巾,看谁叠的有快有好。

师:幼儿参加后说说会有哪些不方便?

3、体验聋哑人。

师:请幼儿不说话用身体语言表达,幼儿参加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小结:盲人、聋哑人、四肢不健全、智力有障碍的人都是身体有缺陷的人,这些人都叫残疾人。现在全社会的人都在关心和帮助残疾人,设计了很多方便他们的生活用具,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幼儿观看“残疾人”图片和视频,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和工作及社会为残疾人所做的贡献,激发幼儿关心和爱护残疾人的情感。

师:你看到了哪些残疾人?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他们有的拄着拐杖,有的坐着轮椅„„)

师:你看到人们是怎样帮助残疾人的?(马路上有为盲人设置的盲道,公共汽车上的“爱心”座位、奥运会场上有无障碍通道和设施,厕所里有扶手„„。)

师:哪些残疾人值得我们学习?(奥运会上残疾运动员们在拼搏,还拿到了金牌„„)

三、争做“爱心”小天使,在“感恩的心”的音乐声中关爱残疾人。

1、游戏“我来帮你”(音乐:“感恩的心” )

游戏玩法:一半的幼儿带上眼罩当“迷路的盲人”,另一半幼儿帮助把“盲人”送“回家”——走过不同路线:经过红、绿灯的路口,过马路把“盲人”送回“家”。

2、互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活动结束后,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师:当你扮演 “盲人”时感觉如何?(黑乎乎,什么都看不见,走路时有点害怕,想要拉住别人„„)

师:当你帮忙把“盲人”送回到家时有什么感受?(很开心、很快乐)

小结:盲人和其他残疾人一样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我们都是健全的人,要好好保护自己,多多关心和帮助残疾人。小朋友们,你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你想对他们说什么?(不能对盲人不礼貌,要尊重他们,要成为他们的好朋友„„)

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帮助别人时的开心、快乐和自豪。从体验中也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健全的人是多么的幸福。

四、延伸活动:

今天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尝试为残疾人设计一种“残疾人生活用具”。(用绘画的方式)

第7篇: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帮助你我他》

大班社会教案《帮助你我他》适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会正确使用帮助用语,设想多种助人的方法,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互相帮助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相互帮助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社会《帮助你我他》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互相帮助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2、学会正确使用帮助用语,设想多种助人的方法。

3、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相互帮助的快乐。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1、课件:小公鸡和小鸭子、希望工程;

2、录像:星星班;

3、实践活动材料。

活动过程

一、以形象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相互帮助能解决困难。

1、观看课件。

提问: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鸭子吃不到虫子时心情怎样?后来心情又怎样了?它是怎么吃到的?

小公鸡碰到了什么困难?心情怎样?后来呢?谁帮助了它?

小结:碰到困难时很着急、害怕,但是它们你帮我,我帮你后,小鸭吃到了虫子,小鸡被救上了岸,心里都很高兴。

2、小鸭为什么吃不到虫子?小鸡为什么差点被淹死?

小结:它们都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相互帮助后,困难就解决了。

二、充分运用图片设置情景,引导幼儿讨论交流身边发生的相互帮助的事例,设想帮助别人的办法。

1、讨论:你遇到过困难吗?是谁帮助你的?你帮助过别人吗?心里觉得怎样?

2、如果你遇到困难怎么办?请求帮助时怎么说?你想帮助别人时怎么说?得到了帮助怎么说?

小结:我们都会遇到困难,可以说一些有礼貌的话请求帮助,只要我们互相帮助,就能把事情做好。

3、猜测可能的困难,讨论帮助解决的办法。

出示图片:娃娃可能碰到什么困难了?怎么办?

小结:你们猜得都有道理,想得办法也很好。可弟弟还在哭?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三、将幼儿日常生活内容与大班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相结合,让幼儿在帮助弟弟妹妹整理物品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帮助别人和相互帮助的快乐。

1、看录像:星星班场景。

提问:小弟弟为什么哭?怎么办?怎样整理又快又好?

2、幼儿实践活动:整理材料。

帮助了弟弟妹妹,心情怎样?

活动延伸

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以希望工程的几组镜头,引发幼儿乐于助人的积极情感,将帮助的对象由周围拓展到更大的范围。

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还有很多,你们看:(课件),你们回去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商量,怎样帮助他们,好吗?

本文扩展阅读:帮助,指以出钱、出力或出主意的方式相助别人。

第8篇: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一起帮助树妈妈》

小班艺术教育活动《一起帮助树妈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会正确使用剪刀剪弧线。

2.引导幼儿喜欢剪纸活动,体验帮助树妈妈的快乐。

活动准备:

双面胶,剪刀每人一把,画有叶子形状和圆形小花的手工纸若干(最少每人两张)。一张2×1米的图画纸,一段音乐:一段和谐悠扬,一段自然轻快。

活动过程: 1.引入

师:蝴蝶,蝴蝶,飞呀,飞呀,飞!蝴蝶,蝴蝶,飞呀,飞呀,飞!飞到我们的小椅子上。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幼:春天

师:“对!春天来了。小花小草都长出叶子,小动物也出来玩了。今天,有两位新客人来到这里和我们一起做游戏,我们来打开看看它是谁。 幼:树

师: 原来是树妈妈,你们看,他长出了好多多叶子,他笑得多开心啊!”再来看看另一个客人。又是树妈妈,哦?我们看看树妈妈怎么了?”

幼:哭了、伤心了„„

师:“她为什么伤心?” 幼:因为没长出叶子

师:“是啊,树宝宝都有了叶子,树妈妈还光秃秃的,她可难过了,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幼:画叶子,贴叶子,帮她做出叶子。 师:“真是好主意!我们就一起来为树妈妈做叶子,让她长出漂亮的头发来。” 2.剪弧线

师:我们以前剪都是直直的线,‘咔嚓’一剪下去就成功了。今天要剪的叶子可不是直直的线哦!

师:看老师手上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幼:叶子两头有尖尖„

师:(两头尖,中间鼓)叶子两头有尖尖像小尾巴,中间鼓像个小山坡。我用剪刀的大嘴巴去咬尖尖叶子的小尾巴,看!配上儿歌:大嘴巴捉小尾巴,爬上小山坡,剪~啊~剪~啊~山坡转一转(拿着纸的手腕转动)剪~啊~剪~啊~爬下小山坡。我剪下了一半!

师:你们发现了吗?老师一边剪,一边在转手中的小纸。小朋友伸手试一试!”教师剪叶子的下部,幼儿空手练习。

师:大嘴巴捉小尾巴,爬上小山坡,剪~啊~剪~啊~山坡转一转(拿着纸的手腕转动)剪~啊~剪~啊~爬下小山坡。我成功了!给我拍拍手吧!”

师:“你们也来试试吧! 3.操作、指导幼儿

播放音乐,幼儿亲手操作,教师先观察幼儿剪纸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适时对幼儿进行帮助和指导。对幼儿出现的问题:

(1)没有沿着黑线剪。(师:“剪刀的大嘴巴要咬住黑线剪,慢慢剪,别着急”) (2)没有转纸,或转得不灵活。(师:可握住幼儿的手转手腕剪。) (3)剪得太快、造成叶子边缘不光滑、凹凸不平。师:“你的小树叶像被虫子咬掉了一块,要慢慢剪,咬住黑线”) (4)幼儿剪纸有快有慢。(师:剪得快的幼儿观察其他孩子的作品,或者给还没剪完的幼儿加油)

师:发给幼儿小花的手工纸:“这个小花就是一个圆,比小树叶更难剪,要边转手腕边剪,谁想试试?剪不好没关系。剪完了的可以把叶子贴到树妈妈头上,小花贴到下面的小草处。” 4.结束和延伸 师:把树妈妈的“眼泪”拿去,把“嘴巴”正过来变成笑的表情。你们都过来看,树妈妈和刚才一样吗? 幼:她笑了,她高兴了

师:我们大家一起帮了树妈妈的忙,你们真棒!给自己一个鼓励吧!音乐再次响起,教师带幼儿走出教室。“我们一起出去看春天喽!看一看哪些小树还需要我们帮忙。”

第9篇: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负责人……怎样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从自我价值的实现谈员工潜能的挖掘 生安院 2010 植保 2 班 顾松松201041635227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加入wto’,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这种发展态势给我国的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机遇,更多的是挑战。企业为了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不断地打造核心竞争能力。而员工激励在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战略当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挖掘员工潜力,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重要性。法国的《世界报》载文称,在竞争的战争中,各企业重新发现人的潜力是一张王牌,把人视为企业的财富是取得成功的要素。那么,如何激励员工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已经成为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和方向。挖掘员工的潜能属于开发人力资源的范畴。开发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提高员工的劳动效率,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员工首先是作为一个现实中普通的人,他之所以存在,之所以工作,之所以努力地奋斗,有其本身的需要,有其内在的动力,归根到底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本文试图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入手,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基点,探讨出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方法和策略。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行为源于人的动机,而动机则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是人内部的一种不平和仁严则是在智的基础上的一组支撑要素。信表现为稳重,勇则为胆识。这是一组矛盾,应在其中寻求最佳结合点。仁和严也类似于信和勇,仁为激励,严为约束,这组矛盾的平衡点可产生最佳的激励机制,使员工的工作效用最大。总的来说,这五要素之间的关系可用“方盒模型”(见图)来描述:我们以方盒盛水的多少来作为评价

管理者管理绩效的指标。从图中不难看出,如果缺少了底面“智”的话,其余四条边再长,充其量也只能充当一个通水管道。再来看看四个高,分别表示信、仁、勇、严,它们的高度与装水量是正相关关系。下面,让我们结合现实企业,分析一下智、信、仁、勇、严这五个要素反映在管理者身上具体应是什么样的素质,以及这些素质对整个企业的影响。!#智———能力。在现今这个被称为“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多少直接反映了一个人能力的大小。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人员,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现代的企业都是处在激烈的竞争之中,管理者要能够对企业的经营战略分析得当并能够带领企业一步步走向其战略目标。管理者的“智”决不仅仅是指智商和理论知识,而是一个复杂的而又带有前瞻性的分析判断能力。$#信———信心。“信”同样分为自信与他信。自信是管理者内在的自我意识,包括对己的信和对企业的信。他信则是以自信为前提,管理者只有首先自己相信自己,才有可能获得他人的信任。“信”对企业的影响毫无疑问是巨大的。如果员工对所在企业缺乏信任、信心,就很难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企业绩效也难以提高。%#勇———胆识。“勇”并不是蛮勇,而是要求管理者要有勇于面对各种风险与挑战的能力,迅速抓住转瞬即逝的商机,果断做出决断。信与勇二者结合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其“智”的发挥。信少了,显得悲观、易动摇,影响士气。勇少了,则显得保守陈腐,缺乏活力。只有两者的最佳结合点才能让管理者在决策时显得稳重、自信而又不失魄力与胆识,从而做出正确的抉择。&#仁———激励。管理者的“仁”在现代企业中主要表现为应具有“仁爱”之心,对员工进行合理的奖励。’#严———约束。“严”主要指管理者对企业制度执行一定要严格,奖罚分明,让员工能够有组织、有纪律地为企业工作。仁与严结合得好坏反映了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否健全。管理者必须适当把握“仁”与“严”的尺度,建立完善的激励约

束机制。现代市场竞争复杂多变,企业管理者要将智、信、仁、勇、严有机结合起来,搭配成一个体积最大的“方盒”,充分利用企业的自有资源,主动接受市场的挑战,以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衡状态,他表现在人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人活动的源泉。美国的人本主义之父马斯洛就是从需要的角度诠释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改变传统心理学中动机观念的。人的价值是价值关系体系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价值的主体,自然是价值的客体,这是毫无疑问的。而在社会领域中,价值的关系就复杂得多。人的价值可以分为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自我价值。其中,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指个体自身既为主体又为客体自我认识、反省、调节和实践以达到社会和他们无法给予的自我满足,他是人的价值实现的最高级状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就是从人三种价值的实现来阐述人的不同层次的需要的。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分为:第一,生理的需要,如,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第二,安全需要,他表现在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第三,归属和爱的需要;第四,尊重的需要。自尊需要的满足会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是他在生活中变得更有能力,更富有创造性;第五,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和潜能,并使之完善。马斯洛认为,高级需要是在低级需要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之所以成为企业的员工,一方面是因为人劳动可以为社会和他人提供物质材料以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即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也在于他们可以获得生理和安全的需求。而当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基本上得到满足,人若要“更上一层楼”,那就需要自我价值的参与。所以,帮助建立和促进自我价值体系是企业挖掘员工潜力的最根本的途径。

二、员工潜

能的内涵人类的能力无法估量。医学心理学认为,由于各种复杂的内部和外部原因,人的大脑机能处于一种抑制状态,使人们长期难以察觉出自己的所有能力。人类学、心理学、生理学和逻辑学的最新研究也发现,人类具有巨大的潜能,人脑仍有-./的区域未被开发。如果人类能够发挥一半的大脑功能,将轻易地学会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以及拿12个博士学位。由此可见,开发人力资源是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无论是生产过程还是管理都变得越来越复杂。所以企业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来支撑企业的发展。人才是竞争的关键,一家成功的企业靠的就是拥有本行业最出色的人才。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已经深入了每一个企业的理念中。那么,企业在利用人才的基础上,也应当把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到企业的战略当中,深入挖掘他们的潜力。人的发展存在三个层次水平,即显能水平、潜能水平和反思水平。当企业将员工招聘进公司时,看中的是他的显能水平,而潜能水平的挖掘和反思水平的增长就有待于该企业成功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而恰恰是员工身上具备的这种潜能水平才让企业复兴。从教育学的角度说,员工潜能的挖掘是人才的继续教育,这种继续教育对象与学校教育对象的发展机制是类似的,只不过前者是在实践中进行的,而后者是在理论上开展的。

三、企业挖掘员工潜能的现状目前,企业在开发人力资源的问题上存在一些进退两难的问题3这给原本就缺乏的员工潜能挖掘雪上加霜。一般来说,存在企业和员工成长规律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现代人力资源的一个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改变员工不如选择员工。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企业千方百计地把人才战略放在引进合适的人才上,却忽视了开发本来就在企业中的员工,也在一定程度上,漠视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造成了企业人才流通速度的加快,进而造成了员工潜能缺乏挖掘的另一个原因。

企业在引进和培训员工的同时,又要判断员工的去留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人才潜能的开发。另一方面人才的成长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再加上由于企业自身的原因,投入培训员工的力度和资金不够。比如,一个刚出大学的机械专业的本科生,要成为一名熟练的高级技工,至少需要三年时间,那么他所工作的企业怎样让他保持工作的热情和对现有公司职位的满意度呢

4四、建立员工合理的自我价值体系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发现,人的自我价值依存并渗透于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之中,并影响和制约着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而且他也作为中介桥梁把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建立员工合理的自我价值体系,从根本上挖掘员工的潜能,必须从员工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入手。第一,低层次的需要如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满足基本上属于人的个人价值的实现范畴。一般来说,社会发展到现在,绝大多数人不存在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其次,社会道德体系、社会执法、立法和监督部门以及医疗保险部门满足了人们对安全的需要。可以说,这是社会和他人给予个人以满足,属于个人价值的实现。然而,在个人怎样运用已得到的物质材料、如何配合社会各部门的工作以及如何遵守社会道德等方面,就要与个人的自我价值上解释了。所以,企业在付给员工劳动所得和其他物质奖励的同时,也要用企业所具备的文化氛围去引导员工珍惜现有的生活,不要为了一时的私利,损害别的员工的利益,立于现实,展望未来,通过进一步的自我认识调节和实践来努力提高自己,增加个人资本,为满足自己的远大志愿作好准备。第二,第三层次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和第四层次尊重的需要更多的属于人的个人价值的实现范畴,部分的涉及到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上一篇:我是中信建设一滴水下一篇:读书活动演讲稿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