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游戏熊和石头人

2023-07-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音乐游戏熊和石头人

中班音乐游戏:熊和木头人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AB段的欢快气氛,随音乐大胆创编村民劳动的动作。

2.在故事情境中熟悉游戏规则,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音乐、手花

活动过程:

一、欣赏A段音乐,创编村民劳动的动作。

1.故事引入。从前有个村子,叫做幸福村,幸福村的村民都非常的勤劳,他们每天都聚在一起随着音乐快乐的劳动,我们现在就是幸福村的村民,我们的小椅凳就是我们的房子,用椅凳围起来的圈里面就是我们村子劳作的地方,想想看村民每天都会做些什么?

2.随A段音乐节奏,大胆创编村民劳动的动作。

二、了解游戏规则,探索游戏玩法。

1.欣赏A段音乐,玩游戏“木头人”。

(1)再次欣赏A段音乐,找出熊出现的音乐提示:村民们都非常认真的工作,可是有一天,村子外面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一头熊,它总在村民劳动的时候打扰村民,它在音乐中出现一个奇怪的声音时就会醒过来,我们仔细来听一听,它会在什么时候醒过来?

(2)老师做“熊”,师生一起玩木头人游戏。当熊出现的时候,村民们都要变成木头人才不会被熊发现,现在老师来当熊,我要来看看当我来村里的时候,还有没有人在劳动,如果有人还在劳动我就要抓走啦。

(3)请幼儿做“熊”,再次游戏。

2.欣赏B段音乐,探索选“聪明人”。

(1)讨论:怎样把熊引开? 熊总是来打扰村民劳动,村民的活儿都干不完啦,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村民,在熊来的时候也能做工吗?(挑选一位勇敢的村民在熊跑进村子里的时候把熊引开)

(2)和配班老师表演熊和勇敢人,听AB段音乐进行游戏。提问:勇敢者(带着手花)是怎么样引开熊的?(绕着村子跑) 在勇敢者引开熊的时候,村民们应该怎么做?(抓紧干活)

三、集体游戏“熊和木头人”。

1.师生合作:配班老师做熊,老师做村长,幼儿当村民完整游戏。

2.生生合作:两名幼儿分别做熊和村长,其他做村民进行游戏。

第2篇: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熊和石头人》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熊和石头人》》这是优秀的中班音乐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音乐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熊和石头人》!

活动目标:

1、学玩音乐游戏《熊和石头人》。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2、能根据教师提供的舞曲音乐即兴舞蹈,并在“熊”出现时能保持自由造型不动。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熊”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十二生肖歌》。

二、学习歌表演。

1、教师范唱歌曲《熊和石头人》。

2、幼儿说出歌曲中的歌词内容。

3、熟悉歌词。教师说一句,然后用动作暗示幼儿说下一句,依次类推。

4、教师放慢弹奏速度,幼儿跟着学唱歌曲。

5、教师与幼儿讨论歌曲的感情处理。

“小朋友和小动物在树林里快乐地玩,怎样唱?”

“大熊来了,大家被乱跑,该怎样唱?”

6、即兴歌表演。教师与幼儿一起练习。

三、随乐即兴舞蹈并学做石头人。

教师可提供欢快或优美的不同性质的舞曲,让幼儿即兴表演。再舞蹈过程中,音乐突然停止了,幼儿必须保持姿态不动,几变为石头人了。

四、学习“熊走”动作。

鼓励幼儿在“熊走”音乐声中,用不同的动作扮演“熊”并合拍地行走。

五、完整游戏。

游戏开始可有教师扮“熊”,并逐步由幼儿担任“熊”的角色。

教学反思

这节是音乐游戏。《熊和石头人》以动静交替的形式出现,很生动、有趣,而且让幼儿有发挥想象的空间。

初次接触这首歌曲,首先想到,游戏丰富又有极大的趣味性,孩子们一定很喜欢这种动静交替的音乐游戏活动。

整个活动从掌握这一方面来看还不错,歌词简单、易懂。

在目标制定方面,我是根据课程上的活动目标而制定,也根据制定的目标展开来教学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完成目标。

首先,让幼儿先欣赏歌曲,对歌曲感兴趣,再学习歌曲,在熟练掌握歌曲后,加以动作。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大,但发现了一个问题:是许多幼儿的动作基本一样,我在引导幼儿参与与创编活动中存在欠缺,幼儿想象力受限制,动作不丰富。

音乐游戏中,我们较常见的就是按音乐的节奏做动作,本次活动中,大熊出现时,音乐节奏很强,节奏变化较大。需幼儿根据音乐节奏走路,但活动开始,我疏忽了这一点,所以这节课的难点没法突破。

活动在快乐,自由创编中结束,我觉得,这节课达到了让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快乐,游戏的效果,通过这节课,我深深感受到孩子们在这节课中所体会到的快乐,开心。

这节是音乐游戏。《熊和石头人》以动静交替的形式出现,[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很生动、有趣,而且让幼儿有发挥想象的空间。

初次接触这首歌曲,首先想到,游戏丰富又有极大的趣味性,孩子们一定很喜欢这种动静交替的音乐游戏活动。

整个活动从掌握这一方面来看还不错,歌词简单、易懂。

在目标制定方面,我是根据课程上的活动目标而制定,也根据制定的目标展开来教学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完成目标。

首先,让幼儿先欣赏歌曲,对歌曲感兴趣,再学习歌曲,在熟练掌握歌曲后,加以动作。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大,但发现了一个问题:是许多幼儿的动作基本一样,我在引导幼儿参与与创编活动中存在欠缺,幼儿想象力受限制,动作不丰富。

音乐游戏中,我们较常见的就是按音乐的节奏做动作,本次活动中,大熊出现时,音乐节奏很强,节奏变化较大。需幼儿根据音乐节奏走路,但活动开始,我疏忽了这一点,所以这节课的难点没法突破。

活动在快乐,自由创编中结束,我觉得,这节课达到了让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快乐,游戏的效果,通过这节课,我深深感受到孩子们在这节课中所体会到的快乐,开心。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熊和石头人》这篇文章共4421字。

第3篇:音乐教案:熊和石头人

设计意图

音乐是一门很特殊的艺术〃它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往往通过声音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来直接、生动、形象地表现某种事物、情感和思想〃然而又凝聚着深刻的、微妙的、难以言表的概括与抽象。同时〃音乐又是一门知识性、技术性很强的艺术〃音乐的创作与表现必须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巧〃音乐作品的欣赏则同样要有一定的常识和感知能力。可以说〃音乐是一门很“难”的艺术。那么〃怎样在“难”的音乐和幼稚的孩子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呢<那就是游戏。所以设计了此活动《熊和石头人》。探索音乐活动游戏化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音乐游戏之美〃在于它不只是音乐技能的摹仿〃它是游戏活动中对音乐的感受、体验、理解〃对歌词、动作孩子味十足的创编〃更能活化幼儿的创造细胞〃开启智慧之门。 活动目标:

1.能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根据歌词曲内容创编表演动作和游戏。

2.在歌曲的表演与游戏活动中能积极参与、大胆表现〃体验表演与游戏的快乐。

3、学玩音乐游戏《熊和石头人》。在学习歌曲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4、能根据教师提供的舞曲音乐即兴舞蹈〃并在"熊"出现时能保持自由造型不动。

5、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图谱、大熊头饰、已初步学会歌曲的演唱。 活动过程:

一、复习并熟练歌曲的演唱。

1.T:“老师带来了一首歌曲的图谱〃我们一起看一看〃你知道是哪一首歌曲吗?”

(评析:以图谱帮助幼儿回忆歌曲〃这样的呈现方式显得很自然〃这样的逐步唤醒法也比较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2.复习演唱歌曲。

3.老师也来唱一唱〃鼓励幼儿听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结合图谱提问) T:“哪一句最特别<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前半句和后半句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要这样唱<”

前半句:告诉大家大熊来了;后半句:赶紧轻轻地隐蔽〃别让大熊发现。

5.幼儿集体演唱歌曲〃要求能用强弱不同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最后一句。

(评析:这一环节里包含了听辨强弱和表现强弱的学习点〃结合歌曲情节进行的先听辨后学唱的教学策略〃帮助幼儿理解了“怎么样<”“为什么<”两个问题〃使之后的学唱变得轻松。)

二、自由探索表演〃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

1.T:“这首歌曲真好听〃如果加上动作表演一定更美〃我们可以为歌曲配上哪些好看的大作呢<”(鼓励幼儿找个好朋友唱唱、想想〃为歌曲配上好看的动作)

2.鼓励幼儿三两分组〃讨论歌曲的表演〃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3.请个别幼儿尝试表演。(关注动作的节奏和美感〃并鼓励相互学习。)

(评析:仔细分析歌曲我们会发现〃歌曲内容非常简单〃在动作表演上基本没有什么难度〃鼓励幼儿“唱唱、想想〃为歌曲配上好看的动作”〃使这一环节的学习变得自主〃同时〃也为表演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

4.尝试第一次表演。

5.讨论交流:“你觉得哪一句不太会表演<”引导幼儿探索适合的动作并相互学习。

(评析:鼓励幼儿提出自己学习中的困难〃通过相互的学习帮助解决〃这里既体现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理念〃也是在帮助幼儿丰富一个学习方法。)

6.帮助幼儿梳理表演动作〃再次表演。关注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也可以表演给个人老师看)

7.T:“刚才歌曲里唱到大熊来了〃听〃是谁来了<”为什么觉得是大熊来的<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8.随乐模仿大熊的表演。

1)幼儿学习用双手在膝盖上一拍一次“学熊走”。

2)幼儿学习模仿大熊表演。

(评析:将大熊的表演这一次学习环节分为了两个部分〃有效地帮助幼儿更好掌握一拍一次这个节奏〃为之后的游戏打基础。)

三、根据歌曲内容〃尝试设计游戏方案〃并快乐游戏。

1.提出歌曲可以变成好玩的游戏。“把这首好听的歌变成游戏一起玩一玩。”

2.讨论游戏方案〃鼓励幼儿说说变成游戏可以怎么玩<(a角色b情节)

1)启发提问:游戏要有谁<大熊什么时候出现<大熊出现前小朋友做什么<大熊出现后小朋友怎么办<

2)练习变石头人的本领。(提出相关要求)

3)大熊可以把谁带走<

4)预设游戏方案:歌曲前半段幼儿自由演唱并表演〃唱到“大家可别乱跑”时〃幼儿变“石头人”〃老师弹奏大熊音乐〃大熊角色出场〃将动的“石头人”带走。

3.快乐游戏。

根据幼儿的游戏情况做一些小结和和提示〃也可以对石头人的扮演提出新的要求〃游戏可进行2~3次。

4.学习"熊走"动作。

鼓励幼儿在"熊走"音乐声中〃用不动的动作扮演"熊"〃并合拍地行走。

5.小结〃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熊和石头人》是一个以游戏为主的韵律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深受小朋友的喜爱〃我觉得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材本身它具有游戏性〃有情节〃小朋友对有情节的游戏〃特别是凶猛的动物吃小动物的游戏特别感性趣;

第二〃歌曲里面的小动物:小鸟、小兔、大熊等是小朋友比较熟悉〃又比较喜欢的小动物〃小朋友对模仿小动物表演具有天然的喜好;

第三〃幼儿对石头人的造型非常喜欢〃平时孩子们经常玩“木头人”的游戏〃孩子们对做出一个造型控制不动〃非常感兴趣;

第四〃歌曲简单〃唱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表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小朋友感兴趣〃那么〃学起来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动特点:

1、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注重了曾曾深入不断提高的原则。无论是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还是在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都注重了使活动有重复、有变化〃曾曾深入〃不断提高教学目标〃使幼儿始终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整个教学活动是:演唱歌曲-表演歌曲-创编动作、创编造型-完整游戏。先由易到难分步练习曾曾突破重难点后再完整游戏。

单个环节:如在创编动作这个环节〃先让幼儿集体听音乐自由创编-独立创编-创编两人表演的动作、三人、多人表演的动作。创编“石头人”造型也是这样:一个人造型、两人造型、三人造型到多人造型。幼儿游戏时〃也是一遍有一遍的变化和难度。

2、注重了动静交替的原则。幼儿生理、心理活动的重要规律之一就是“节律快”。他们疲劳的快〃恢复的也快;注意集中的快〃转移的也快。因此〃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注重了活动多变化和动静活动多交替的原则〃以确保幼儿在一个时间片段中能够有较丰富的学习收获。比如:让幼儿集体跳舞到单独个别创编表演〃表演后老师小节评价、提问〃让幼儿有适当休息等。

3、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教师始终作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除了以可爱、推拙的形象、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以自己的形态感染幼儿外〃还挖掘了此活动的价值〃采用了适宜的方法如:表演法、游戏法、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等对活动加以整合〃达到了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不足之处:

比如在欣赏音乐时还不够投入〃在欣赏音乐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音乐表现出不同的表情及动作〃这样孩子们才会更好地投入进去。比如在幼儿表演环节〃我还能够适度再“放”一些〃更多地鼓励幼儿多样化的表现〃对于幼儿创新能力和表现力的培养会更加有利。

活动比较好地发挥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很多环节如对表演动作的探讨、对游戏方案的设计都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理念〃使幼儿能够分成投入地沉浸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地学、有效地学。

这虽然是一个歌唱教学活动〃但是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老师以歌曲为载体〃将节奏、速度、强弱等音乐元素整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使幼儿的综合音乐素质在唱唱、演演、玩玩中非常自然地得到了锻炼〃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使活动更加地扎实有效。老师还比较好地关注到了艺术活动的审美价值点〃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把动作做得更美、更有节奏感〃实现了艺术活动的价值。孩子们在音乐声中玩的不亦乐乎。

总之〃整个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学习的游戏性和动作性的特点〃让幼儿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了知识〃得到了锻炼〃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通过这个活动〃我收获很多〃也相信经过不断的进行课后反思〃一定能提升自己的业务教学能力。

第4篇:大班音乐《熊和石头人》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熊和石头人》(游戏)

一、活动目标:

1、学玩音乐游戏《熊和石头人》,在学习歌曲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2、能根据教师提供的舞曲音乐即兴舞蹈,并在“熊”出现时保持自由造型不动。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和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描述

本次音乐活动《熊和石头人》主要是包括两个内容,即学会唱歌曲和学会玩游戏。所以,根据这两个内容和目标,我展开了活动。首先,我先以故事情境展开第一环节——学会唱歌曲,“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去树林里面玩,听听看,除了你们,还有哪些小动物呢?”在这样的情境中让幼儿有兴趣的学习歌曲、创编动作等。接着,利用歌曲最后一句“要是大熊走过来,大家可别乱跑”,让孩子们展开想象“你会怎么做”,孩子们的想象力很多,有的说“装死”,有的说“不要动,憋住呼吸”,还有的说“赶快逃走”„„当孩子们发表完自己的意见之后,我再总结“当熊出现了,我们要变成石头人,一动不能动,不然就会被熊吃掉了”。以这样的形式,孩子们就自然而然的知道了游戏的规则。

我觉得这节课在组织、管理、教学方面都做的还好,活动目标定位操作性强,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且层次分明、有发展性。整个活动条理清楚,教学策略也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而且灵活机动,因此,孩子们都能够感兴趣的、情绪高涨的参与活动,跟着音乐进行游戏。

三、活动反思

游戏是大班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而音乐游戏是音乐教育中最易为大班幼儿接受、喜爱、理解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是培养大班幼儿乐感和美感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融音乐与游戏为一体的艺术教育形式。所以,我觉得要提高大班幼儿音乐教学的效果,培养大班幼儿对音乐美的感受力、表现力,最关键的就是要从提高大班幼儿兴趣入手,我们应注意将活动结果转化为注重活动形式的艺术化、多样化;从机械模仿转变为创造性探索。

接下来,我从三个方面来谈一谈本次活动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故事情节的引领让活动赋予趣味性

兴趣是孩子活动的出发点,没有兴趣也就没有所谓的活动价值了。《指南》中也提到了,要让幼儿积极参与艺术活动,让幼儿有自己比较喜欢的活动形式。所以,教师要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让幼儿真正的对活动感兴趣。所以,在活动开始时,我以故事的情节贯穿在整个活动中,“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去树林里面玩,听听看,除了你们,还有哪些小动物呢?”在这样的情境中让幼儿有兴趣的学习歌曲、创编动作等。让幼儿对活动的内容产生兴趣,愿意参与活动,愿意大胆表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为活动的开展打好了基础。

(二)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提高幼儿游戏的积极性

进入大班,孩子们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对规则意识也有了一定的提升。《指南》中提到,我们老师为孩子们创造游戏的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所以,我利用歌曲最后一句“要是大熊走过来,大家可别乱跑”,让孩子们展开想象“你会怎么做”,孩子们的想象力很多,有的说“装死”,有的说“不要动,憋住呼吸”,还有的说“赶快逃走”„„从扮演角色的角度,这就能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大大的提高孩子们游戏的积极性,并且,在这样的形式中,孩子们也了解了游戏的规则,比教师直接的告诉游戏规则有效的多。

(三)活动时间的把握需要更加准确些

在本次活动中,我觉得不足的就是教学时间的把握上,本次活动超过了所规定的时间。在活动的第一环节中,因为是要让孩子们都会唱这首歌曲,学会这首歌曲后,再进行的第二个环节。虽然歌曲旋律还算简单,但是,孩子们在记清歌词时有些困难,所以,我请孩子们自己说一说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我再重复的教,因此,这一环节用的时间有点多。我想如果我在第一环节可以再省点时间的话,这样,剩余的时间就足够了。时间的把握上是我所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第5篇:音乐课教案《熊和石头人》

活动目标:

1、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熟悉(熊和石头人)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音乐《熊和石头人》。

2、树林背景图一张,小鸟、小兔、小朋友图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 课前准备

二、 教学过程

1、听音乐,幼儿自由想象模仿各种动物动作。

师:今天天气真好,树林里面小动物们都出来玩了,你想学什么小动物呢?请你听着音乐,有节奏地模仿这个小动物的样子。

2、教师弹奏“熊和石头人”的音乐,幼儿按节奏模仿动物的动作,音乐停止回座位。

3、请幼儿介绍刚才模仿了哪个小动物,并请他做做动作。

二、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新歌。

1、师:树林里面真热闹,到底有谁呢?我们仔细听?

2、教师清唱歌曲一遍。

3、师:你们听到歌里唱了什么?

4、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的将相应图片贴在背景图上。

5、播放音乐,幼儿倾听。 师:我们来听听,是不是都说到了。

6、听音乐,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学唱歌曲。

(1)师:我们来玩个游戏,我来唱,你来做。我唱到什么小动物,你就把这个小动物的动作做出来。

(2)教师清唱,幼儿做动作。如,教师唱“小鸟喳喳叫”,小朋友可以做把小手放在嘴边做小鸟叫的动作。

(3)请动作做的好的幼儿表演给大家看,教师哼唱。

7、听着音乐做动作。

师: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表演。

8、教师弹琴,幼儿唱。

(1)师:小动物和小朋友都来树林里玩,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2)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和表情来唱。 (3)引导幼儿用愉快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三、初步学玩游戏“熊和石头人”。

1、师:歌里唱到的熊什么时候会出来呢?我们来听听。

2、播放音乐,幼儿边唱边表演。接着播放最后熊走出来的音乐。提醒幼儿是谁来了?应该怎么样?(别乱跑)

3、第二遍播放音乐,并告诉幼儿熊来的时候,不能乱跑,可以原地不动,当成是一块石头,这样熊就不会发现了。

四、总结

第6篇:中班音乐游戏:熊和小鸟

设计意图:

本音乐节选自美国动画片《三只小猪》。结构为ABABC,A段结构工整,由四个乐句构成,乐曲节奏明显,好像一只可爱的熊在走走玩玩。B段乐曲由十六分音符表现出欢快的旋律,仿佛一群小鸟在飞来飞去。C段乐曲旋律欢快,具有舞曲的性质。选择熊与小鸟的形象与乐曲比较贴切,且动作比较容易区分和表现。

游戏中两个角色交替出现能较好地满足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动静交替,使游戏更加丰富。而角色之间共同舞蹈的情节也能给予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交往机会。

游戏玩法:

A段:熊在树林里一拍一下地走,膝盖弯曲。

B段:熊累了,停下休息,小鸟找空隙到处飞,不碰到熊。 A段:熊继续走路,小鸟摆好造型不动。

B段:熊又停下休息,小鸟飞来找熊做好朋友。

C段:熊与小鸟快乐地合作舞蹈。熊与小鸟告别,分别回自己的家。

活动目标:

1、通过熊走、小鸟飞、熊与小鸟跳舞的情节和动作,感知乐曲的结构。

2、迁移已有舞步经验和对称技能创编B段音乐的舞蹈动作,尝试根据同伴的动作主动调整自己的动作。

3、在游戏中用微笑、互看对方等表情,学习与同伴交流。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幼儿在日常活动中,模仿过各种小动物(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等),并能弯曲膝盖走路。

(2)有小碎步走的经验。

2、材料准备:幼儿用书、VCD、CD、图片(熊与小鸟)

活动过程:

一、观察幼儿用书画面,描述角色形象。

1、教师:森林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引出音乐游戏中的角色)

幼儿:有熊和小鸟;他们在玩游戏。

教师:熊是什么样子的?大家来学学熊走路的样子。(引导幼儿迁移原有的应验,模仿熊 走路的样子。)

教师:熊走起路来是什么样的?(反馈幼儿腿部动作和身体姿态,强调膝盖要弯曲。)

教师:我们一起学学熊到森林里去玩耍吧。(集体再次模仿熊走。鼓励幼儿用体态表现出熊的憨厚可爱。)

2、教师:谁来学学小鸟飞?(请个别幼儿师范用小碎步表现小鸟飞的动作。) 教师:小鸟飞时脚走的是什么舞步?手臂应该怎样做?(强调脚步踮起小碎步移动,手臂自然地上下挥动。)

二、熟悉乐曲旋律,帮助幼儿了解乐曲的结构和角色之间的关系。

1、教师:我们来看看熊与小鸟是怎么玩游戏的。(播放VCD,引导幼儿重点观察音乐游戏中的角色变换。)

教师:森林里,谁先来了?谁又来了?他们在干什么?(倾听音乐,教师带领幼儿逐一出示角色图片,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中角色出现的顺序。)

2、教师:我们听着音乐在座位上玩游戏。听到熊出来的音乐时,我们就做熊的样子;听到小鸟出来的音乐时;我们就一起做小鸟的动作;听到他们在一起舞蹈的音乐时,我们就一起做跳舞的动作。

倾听音乐,教师指图,幼儿跟着音乐用动作表现角色形象,注意提醒幼儿做动作不相互碰撞和干扰。

三、分段跟随音乐做相应动作,熟悉游戏动作和规则。

1、教师:听听是谁来了?(引导幼儿感受A段“熊走”音乐节奏的平稳。)

教师:熊出来散步了。我们一起来学学熊走路的样子。(带领幼儿学习按乐句交替做熊走和熊转圈的动作。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提示,强调一句换一次,要求按节奏一拍一下地做。)

2、教师:听听这段音乐像是谁来了?(引导幼儿感受B段“鸟飞”音乐的欢快旋律。)

通过反馈帮助幼儿学习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幅度,选择空地“飞”。 跟随B段音乐,感受舞曲的欢快旋律,与教师共同舞蹈。

四、随音乐完整游戏,回忆和巩固游戏规则。

1、教师:熊出来的时候,小鸟在干什么?小鸟出来的时候,熊又在干什么? (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录像,明确游戏规则:熊走时小鸟不动,小鸟飞时熊不动。

(2)幼儿分男孩和女孩扮演角色,随音乐完整游戏。注意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熊走时小鸟不动,小鸟飞时熊不动。

2、重点练习C段结伴舞蹈。提醒幼儿在结伴舞蹈前做好准备:找到朋友,面对面站好。

教师:让我们到森林里一起游戏吧。 教师引起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幼儿随音乐进行游戏。鼓励幼儿用愉快的表情相互交流并表现乐曲的欢快旋律。

王锦燕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