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和最爱的爸爸

2022-10-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小熊和最爱的爸爸

小熊和小鹿的睡前故事

小熊和小鹿上周约好了今天一起去种树。一天早上,妈妈要带小熊去奶奶家。小熊乐得直打滚儿,美滋滋地说:“太好了,我正想奶奶呢。”

突然,小熊想起了什么,对妈妈说:“我不能去奶奶家了。我答应了小鹿,今天一起去种树。” 妈妈和他商量:“明天再去种树行吗?”

“不行,我答应过在家等他。”

妈妈走了。

小熊等啊等,等了很久,妈妈都回来了,可是小鹿还没来。小熊失望极了。

这时候,小鹿的爸爸来了。他说:“小鹿今天发高烧,住院了。他让我来说声?对不起?。” 小熊赶紧说:“没关系。明天我还要去医院看望小鹿呢。”

妈妈高兴地说:“你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

第2篇:小熊和小鹿教案

20 小熊和小鹿

第一课时

一年级

侯阳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1个要求认的生字。

2、能力目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自主积累词语。

3、价值观:懂得人与人交往中最重要的是讲信用,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守信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

2、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守信用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守信用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入故事

(出示课件)同学们,屏幕上这两个小动物你认识吗?小熊和小鹿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他们两个双双获奖了,这是怎么回事?想去看看吗?来,请看!

(出示课件)你们想知道原因吗?好,今天就让我们读一读小熊和小鹿的故事。 (出示课题) (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自学生字

1、听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指着书。

2、学生读课文,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3、闯关游戏检查生词认读,尤其是生字的读音及识记。 (1)带拼音的生字认读 (2)生字去掉拼音帽子认读 (3)抢夺星星:认读词语娃娃

4、给每个自然段表上序号。

5、反馈情况。

三、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妈妈要带小熊去奶奶家,小熊高兴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2、你什么时候也会乐的直打滚?

3、指导朗读

(二)学习课文第2-4自然段

1、 小熊在奶奶家一定过得很高兴,对吗?

2、 学生划出妈妈与小熊的对话

3、 读对话指导分角色朗读

4、 小熊为什么一定要在家等小鹿?

(三)学习课文第5-6自然段

1、小熊等小鹿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2、你也有过失望的时候吗?

3、指导朗读,怎样才能读出小熊的失望。

(四)学习7-8自然段

1、小鹿生病了不能来,我们看看小鹿是怎么做的?

2、小结

3、小熊和小鹿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五)学习9自然段

1、你觉得小熊和小鹿是怎样的孩子?

2、颁奖游戏“守信用”

2、为什么说他们都是守信用的孩子呢?

四、回顾全文

你愿意和小熊和小鹿交朋友吗?

五、总结全文

1、和同学谈谈自己的收获。

2、教师总结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都能像小熊和小鹿一样做个守信用的人。 附板书:

小熊和小鹿

小熊

小鹿

(想去奶奶家)

(生病住院)

“答应过在家等他”

请爸爸捎口信

守信用

第3篇:小熊和小鸟故事教案

活动目标:

1、参与相应情境,理解儿歌内容,体验友好相处的快乐。

2、能积极参与,大胆尝试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1、每人别上胸饰扮演松鼠或小鸟,教师扮演松鼠妈妈。

2、准备好头饰和斧子道具,请配班教师扮演小熊。

3、挂图一幅。

4、活动室布置成森林场景(其中有几棵立体大树布置在平面大树的周围),幼儿席地坐在平面的大树上。

活动过程:

一、在优美、抒情的音乐声中,小鸟、小松鼠坐在大树上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理理羽毛,抖抖翅膀,说说悄悄话等等。

二、进入儿歌描绘的情景。

1、听,什么声音?

2、小熊扛着斧子入场,边走边唱:我是一只小狗熊,造房本领强,我要把那新房子造得很漂亮。

3、谁来了?它想干什么?你猜它用什么造房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4、通过情境对话熟悉儿歌内容。

5、小熊(自言自语):小熊要盖屋,上山来砍树!好,就砍这一棵。

松鼠妈妈:不行,不行!

小熊:(指另一棵)那我就砍那一棵。

松鼠妈妈:也不行,也不行!

小熊:(指幼儿坐着的那棵大树)那我就砍这一棵。

松鼠妈妈:呀!它要砍大树了!

齐:不行不行,不能砍,不能吹!

小熊:这棵不能砍,那棵也不让,为什么呀?

(小鸟、小松鼠一一告诉小熊不能砍树的道理,如大树是我们的家等)

小熊:我不砍树了!可我住哪儿呢?

松鼠妈妈:小鸟、小松鼠们,我们一起来帮小熊想想办法,好吗?

(小鸟、小松鼠互相商量合适的办法,并告诉小熊)

松鼠妈妈:小熊,朋友们给你提了这么多建议,你认为住在哪儿最合适?

(小熊对松鼠妈妈耳语)

松鼠妈妈:小熊让然暂时保密,等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三、学习儿歌

1、引导幼儿思考:还有哪些生活在树上的朋友会阻止小熊的砍树行为,为什么?

2、出示挂图,提问:小熊住在哪儿?它和谁住在一起?它住在树洞里舒服吗?

第4篇:《小熊和小鸟》韵律活动说课稿

《小熊和小鸟》的音乐选自《贝贝舞曲》,乐曲结构分为aa、ab、ac、ba、bb几部分,其中aa段乐曲节奏平稳,适合于表现小熊笨拙的动作;其余几段乐曲的节奏都是比较欢快的,适合表现小鸟轻盈的飞的动作和两角色结伴自由舞蹈的情景。学做小熊和小鸟的动作对于幼儿来说相对比较简单,容易模仿,但能根据音乐的快慢节奏分辨出由哪个角色来表演又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这个韵律活动比较适合在中班进行。

二、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乐曲的旋律,感知乐曲不同的音乐性质,并学习用熊走、鸟飞等动作来表现。

2、迁移日常生活经验,创编不同动作,表现熊走、鸟飞的形象。

3、知道寻找空间律动,不与别人碰撞。

活动需要准备各段音乐的磁带还有小熊和小鸟的图片各一张。

三、活动过程:

1、首先观看动物图片引出小熊和小鸟这两个角色,理解角色形象,迁移生活经验创编熊走、鸟飞的动作。

相关提问:小熊是怎样走的?为什么小熊的动作这么慢?怎样做才能看出小熊很笨拙的样子? (幼儿模仿)小鸟是怎样飞的? 小鸟飞来飞去会是什么样的感觉?(用表情引导幼儿说出轻盈或是欢快的感觉)

2、用简单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欣赏乐曲。

有一天,小熊自己在家里,没有伙伴和它玩,觉得非常闷,它就走到这,走到那,这时候小鸟飞来了,两个好朋友碰到了一起,它们可高兴了,就一起跳起舞来了。

下面请小朋友来听一段音乐,听听音乐中哪里是小熊在走,哪里是小鸟飞,哪里是它们在跳舞。提出要求后请幼儿完整的欣赏一遍乐曲,幼儿可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尝试表演。

3、分段欣赏。

(1)aa段:重点练习熊走的动作,教师反馈幼儿好的动作帮助幼儿掌握熊走时膝盖弯曲的要点,为了体现小熊笨拙的样子,走时两拍走一下,并提示幼儿在这段乐曲中比较明显的:3 3 4 4 5 - 处转圈,学习按乐句交替做熊走和转圈的动作,集体跟随音乐练习。

(2)ab、ac段:在教师的引导下听出该音乐欢快的音乐性质,练习小碎步,做鸟飞的动作。 (3)跟随a段音乐分角色表演有关故事情节,进一步熟悉音乐及角色形象和动作,并掌握游戏规则,就是小熊运动时,小鸟不动;小鸟运动时,小熊不动。

(4)b段:用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听出b段欢快的舞曲性质,释放幼儿情绪,学习结伴自由舞蹈。

4、完整的听音乐,分角色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教幼儿在自由结伴时要建立合作、交往空间,就是使自己能舒适的应和伙伴,又使伙伴能舒适的应和自己;还要学会避让,不与别人碰撞。

5、活动延伸是在第二次活动时 ,让幼儿用已学过的舞步和对称技能创编b段舞蹈动作,并按乐句变换动作。

四、活动过程中的特点:

1、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都注重遵循了游戏性的原则,以故事的情节引导幼儿来表现故事中的角色,这样让幼儿在玩中学,在表演中感受到音乐的熏陶,丰富了孩子的情感体验和表现技能!

2、另外教学中还注意遵循逐层深入、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开始先通过图片引出故事中的角色,然后通过欣赏乐曲让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尝试表演。接下来分段欣赏,先听aa段学习小熊走,再听ab、ac段学习小鸟飞,掌握动作要领后分角色表演故事情节,并要求遵守游戏规则,最后自由结伴、即兴舞蹈,使幼儿以更大的兴趣参与到活动中来。

3、结交舞伴的空间变化,还有助于发展幼儿时空运算能力同时提高了幼儿的社交水平。

第5篇:幼儿园音乐教案 小熊和小蜜蜂

文档仅供参考

小熊和小蜜蜂

活动目标:

1、 通过音乐,幼儿能用相应的动作表示出来。

2、 参与活动,体现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磁带、录音机

2、 蜜蜂和小熊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 引题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听听,它是谁?(放蜜蜂音乐)

(二) 认识,了解,表现乐曲

1、熟悉乐曲:

(1) 小朋友,你认识它是谁吗?(蜜蜂)

(2) 那谁来学学小蜜蜂是怎样飞的,(请幼儿做动作)

2、了解表现乐曲

(1) 小蜜蜂有一对翅膀,幼儿老师一起来学学小蜜蜂。

(2) 小手放在腰上,一前一后动一动,小脚尖踮起来,轻轻地飞。(教师和幼儿听音乐做蜜蜂动作)

3、用相同的方法认识小熊音乐

(1) 小朋友,看这是谁啊?(小熊)

(2) 小熊今天也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来听一听,你们也可以用动作跳出来,这样小熊就能看见小朋友是在和它作朋友。

(3) 小熊走起路来是慢慢地走(笨重地走)。

(三)区分两段音乐的不同形象

小朋友,来我们一起听音乐,来和小蜜蜂、小熊跳舞。听到蜜蜂的音乐我们就一起来学小蜜蜂飞,听到小熊的音乐我们就跳小熊的舞。

(四)结束

听音乐做相应的动作,学做小蜜蜂和小熊。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安全地玩 小小交通警

活动目标:

1、通过歌曲了解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

2、学会唱歌曲,了解歌曲内容;

活动准备:红、绿两色圆形卡纸

课前事先录好的歌曲旋律

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歌曲,了解歌曲内容

1、今天朱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地歌曲,叫《小小交通警》,请你们听一听歌曲里都讲了些什么?

2、幼儿欣赏歌曲一遍,并按节奏拍拍小手。

3、提问:①红灯闪应该怎么样?(快停下)

②绿灯亮应该怎么样?(请出发)

③是谁在指挥交通?(交通警察)

④谁听警察叔叔的话?(汽车、人)

二、幼儿熟悉歌曲内容

1、幼儿按节奏念歌词一遍;

2、幼儿与教师一起跟着旋律念歌词两遍;

三、幼儿学习歌曲

1、幼儿听旋律跟唱歌曲一遍;

2、教师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幼儿模仿,加深对歌词内容的印象;

3、幼儿跟音乐反复模仿动作2~3遍;

四、游戏:小小交通警

教师出示红、绿灯

1、现有,朱老师要和你们来玩一个游戏;

2、交待游戏规则;

3、幼儿游戏;

游戏规则: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1、幼儿边唱歌曲、边做动作,看到红灯停、绿灯行;

2、教师根据歌曲内容出示红、绿灯。

文档仅供参考

上一篇:野生动物资源与管理学下一篇:古代经典爱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