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前培训护士

2022-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岗前培训护士

“准护士岗前培训班”择优选拔聘用护士护理管理的效果评价

【摘要】 目的:探讨通过“准护士岗前培训班”择优选拔聘用护士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9年

1月参加常规培训的210名护士设为对照组,2010年9月-2013年6月通过“准护士岗前培训班”择优录用的聘用护士210名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理论及技能考试成绩、临床带教老师满意度、护士长与护士双向选择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及操作技能考试成绩、临床带教老师满意度及护士长、护士双向选择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准护士岗前培训班”这种新型的培训模式明显优于常规岗前培训方法,为择优选拔聘用护士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向临床快捷输送合格的护理人才。

【关键词】 准护士岗前培训班; 聘用护士; 护理管理; 效果评价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the Nursing Supervision Using "Pre-job Training of Quasi-Nurse" to Select and Recruit Superior Nurses/CHEN Min,HOU Lan-zhen,ZHOU Hui-ling,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36):094-096

【Key words】 Pre-job training of quasi-nurse; Employed nurse; Nursing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Jiujiang City,Jiujiang 332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36.031

本院通过举办“准护士岗前培训班”择优选拔聘用护士,从2010年9月-2013年6月共招收学员210名,完成1年的规范化培训经考核合格转为聘用护士后作为储备护理人员补充到临床各科室工作。通过聘用后1年的临床护理实践跟踪调查、用人科室的考试和考核、护士长综合测评、护理部质量检查和考评、护士长与护士的双向选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6年1月-2013年6月入职1年内的聘用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2006年1月到2009年1月参加常规培训的210名护士设为对照组,2010年9月-2013年6月通过“准护士岗前培训班”择优录用的聘用护士210名设为观察组。两组年龄、性别、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培训;观察组进行“准护士岗前培训班”择优录用,具体方法如下。

1.2.1 带教老师的选择 两组护士均按护理部制定的带教老师师资认定规范选择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教学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沟通交流好等素质高的带教老师进行临床专人带教工作。

1.2.2 护理部培训考核内容制定 护理部的年度理论、操作分层培训计划于年初在医院内网—优质护理栏和办公自动化交流内公示。按照《护理人员分层级培训考核安排》每3个月进行一次理论考试,内容是《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第四版[1-3]。

1.2.3 各病区培训考核内容制定 各病区按照年度制定的《新入科护士培训计划》选择有资质的带教老师对护士进行专人带教,内容为岗前职责、工作流程、应急预案、核心制度、专科疾病护理常规、床边案例教学等。科室每月对护士进行理论、操作考试,护士长对新入科护士的培训工作进行检查、监督,保证带教的质量。

1.2.4 带教老师满意度调查 护理部根据临床护理工作的特点和需要自行设计《临床带教老师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护士行为规范、工作态度、劳动纪律、服务态度、沟通交流能力、工作适应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护理部每3个月进行一次带教老师满意度调查,满意度分值为:满意10分、较满意8分、不满意0分3个等级,并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促进临床护理工作和带教水平的提高。

1.2.5 综合考核测评 护理部对护士每半年进行一次科室轮转,所在科室必须对护士进行综合考核测评(包括理论与操作技能),内容包括劳动纪律20分、服务态度20分、沟通能力20分、工作能力40分,共计100分。

1.2.6 护士长和护士进行双向选择 轮转工作期满后,由科室护士长对聘用护士进行综合测评,内容为护士行为规范、工作态度、学习积极性、工作适应能力、劳动纪律、服务态度、沟通协调能力、应急能力、心理素质、团队协助和慎独精神等方面,分别为满意和不满意,同时护士长和护士进行双向选择,合理配置和使用护士,发挥护士的最大潜能,使护理人才效应最大化。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理论及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比较 观察组理论及操作技能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2.2 两组临床带教老师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临床带教老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2.3 两组护士长、护士双向选择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士长、护士双向选择满意人数为196人,满意度93.3%,对照组满意度69.0%(145/210),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0.552,P<0.001)。

3 讨论

3.1 “准护士岗前培训班”规范化培训提高了聘用护士理论、操作考核的合格率 对新护士的岗前培训是新护士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培养新护士实际工作能力、促进新护士职业道德形成的重要过程[4-6]。经过“准护士岗前培训班”规范化培训择优录取的聘用护士,由于经历学员培训阶段有资质、经验丰富的老师专人全程带教,培训班期间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为她们树立了榜样,强化了她们热爱护理工作的思想和工作热情。经过一年的临床护理实践,巩固了护理理论基础知识,并能将学校和实习期间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并灵活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

3.2 “准护士岗前培训班”规范化培训提高了临床带教老师的满意度 常规的岗前培训是聘用护士经过医院两周的集中培训后下到临床科室培训,临床带教老师专人带教,经过3个月试用期,合格者录用。正式聘用后分配到临床科室工作,经过1年的考核和跟踪,带教老师普遍反映在护士行为规范、工作态度、学习积极性、劳动规律、服务态度、沟通协调能力、工作能力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带教老师觉得带教非常吃力,护士主动学习和主动服务的意识也有待提高,临床应急能力欠缺。经过“准护士岗前培训班”规范化培训择优录取的聘用护士,由于经过1年的培训树立了热爱护理工作的专业思想,学员培训期间对内、外等科室轮转工作流程和模式熟悉,能以主人翁的态度尽快进入岗位。学员培训期间带教老师跟班专人带教,培养了护士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慎独的工作态度,护士掌握了沟通技巧可与病人进行有效地沟通[7-8]。

3.3 “准护士岗前培训班”规范化培训提高了护士长、护士双向选择满意度 通过“准护士岗前培训班”规范化培训择优录取的聘用护士,由于学员培训期间培养了护士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了学员评判性思维能力,强化了护士服务理念及职业情感教育。全方位、多角度的学员带教培训模式使护士的自身综合素质和临床护理知识与业务技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为尽快满足临床科室的用人需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院每年对轮科和定科护士进行护士长和护士个人双向选择,双向选择前护士长召开科室护理质控小组会议讨论和酝酿人选,经过对护士进行综合测评和集体讨论后形成意见。护理部每年组织一次全院各科室护士长、护士双向选择专题会议,对聘用护士进行双向选择。

新护士岗前规范化培训是护理继续教育的前提,是护士从事护理职业第一阶段的培训,培训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所接受的继续护理学教育。通过“准护士岗前培训班”规范化培训择优录取聘用护士作为护理人力资源储备护理人员的新型培训模式,为护士专业素质快速提升提供了一个平台,有利于发展护士的护理专业价值观。通过“准护士岗前培训班”规范化培训择优录取聘用护士,由于护理理论考试、操作技能的合格率明显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护士长及护士双向选择满意度明显提高,使临床用人科室的满意度得到了提高,培训质量得到提高,效果显著,尤其是培训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对护士培训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事实证明,新护士只有通过有目的、有措施、有针对性的系统培训,才能合格、迅速地胜任临床护理岗位。

参考文献

[1]徐安芬.聘用护士职业态度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5,5(8):14-15,17.

[2]陈超.新护士岗前培训的内容及重要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4):342-343.

[3]张瑞高.基于胜任力的培训需求分析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7,42(10):286-287.

[4]郭江玲,赵水花.情景模拟在低年资护士入院宣教培训中的运用[J].护理学报,2008,15(11):21-23.

[5]蔡虻,姚莉,孙红,等.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290-292.

[6]邓少娟,张国龙.区级中医院护士开展新型中医护理培训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0):3673-3675.

[7]邹晓峰.护理人员在职培训中医理论和技能方法的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11,8(40):384-385.

[8]陈俐,张恩华,周蕾蕾.岗前培训是培养合格护理人才的重要环节[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3):189-190.

(收稿日期:2015-11-26) (本文编辑:王利)

作者:陈敏 候兰珍 周慧玲 蔡淑英

第2篇:新聘护士岗前培训模式的探讨

【摘 要】对新聘护士实施完善的岗前培训,对医院护理队伍的建设和护理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2012年、2013年我院对传统的岗前培训模式进行了改革,采用了集中理论授课与临床实训相结合的新模式,帮助新聘护士巩固护理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各项基础护理操作,提高新聘护士在临床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快适应医院正常工作。

【关键词】新聘护士;岗前培训

对新聘护士实施完善的岗前培训,培养专业护理人员,对医院护理队伍的建设和护理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1】。2012年、2013年我院护理部对新聘的196名护理人员的岗前培训传统模式进行了改革,采用了集中理论授课与临床实训基地实训相结合的新模式,即一周的集中理论授课,三周的“以临床为中心”的临床实训。理论授课主要进行医院介绍、规章制度学习、职业道德、人事规章制度、安全知识、院感知识、护士礼仪与行为规范、护理文件书写规范、护患沟通等培训;临床实训主要在实训基地进行护理基础理论与基础操作的培训。通过一个月系统的岗前培训,帮助和引导新聘护士除了解医院概况和各项规章制度外,夯实护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尽快适应医院正常工作,完成从学习岗位到工作岗位,从护生到护理工作者角色的转换,增强新护士对医院的归属感及爱岗敬业的责任感,牢固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现报告如下:

1 对象(见表1)

2012年新招聘护理人员90名,2013年新聘护理人员106名,均为应届毕业生,其中护理本科生34名,护理专科生162名;男性6名,女性190名。

2 方法

2.1选拔临床实训基地 护理部从历年的优秀带教病区中选拨出10个病区作为临床实训基地。要求实训基地护士长对带教工作高度重视;带教老师工作责任心强、爱岗敬业、有奉献精神、操作能力强并有丰富的带教经验。每个带教科室制定详细的临床实训带教计划。

2.2制定岗前培训计划 护理部制定详细的新聘护士岗前培训计划。⑴拟定理论授课课程表,临床实训时间安排表。⑵选出常用的基础操作项目。根据《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实用临床护理三基(操作篇)》,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选出11项新聘护士必须掌握且临床常用的基础操作项目,分别为口腔护理、口服给药、卫生洗手、吸氧法、静脉输液、吸痰法、CPR、输血法、血糖监测、各种注射法、心电监护。⑶制定新聘护士临床实训评分表(见表2),规范了每项操作的流程及评分细则,规定了每项实训操作的训练总频次。⑷建立新聘护士成长手册,记录新聘护士的受培训过程以及培训结果。

2.3 分组训练(见表3) 将新聘的护理人员分为两批,6月份一批,8月份一批,每批分为10组,每组4—6人,各组设立一个小组长,负责督促本组组员的训练及反馈组员在实训过程中对带教老师、科室的意见及建议。每个带教病区带教一组新聘护士,实施一对一责任制带教,带教老师先对所带教新聘护士的护理能力进行考察,了解新护士对护理工作的认知程度和操作程序的掌握程度,根据需要学习的内容及个体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根据实训评分表要求,各项操作训练必须要达到规定的训练频次,并要有带教老师及护士长的签名。这就要求新聘护士从初学时就按规范执行,重视护患沟通,不仅训练了操作能力,锻炼了胆量、口才,也加强了新聘护士的护理安全意识,提高了新聘护士的服务品质【2】。

2.3考核 实训过程中,由护士长对本病区所带教新聘护士的护理操作逐项进行考核,确保每位新聘护士能够掌握全部11项基础护理操作。护理部在实训过程中每周组织一次护理基础理论考试,最后一周组织一次基础操作技能考核,每名新聘护士通过抽签的方式选取2项操作进行考核。护理基础理论80分达标,基础操作85分达标。对考核不达标人员由带教病区负责继续培训,基础理论与基础操作要求均合格后方可进入临床工作。每名新聘护士的考核结果与带教病区的绩效相挂钩。

3 结果 通过临床实训,使新聘护士的护理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动手能力明显提高,掌握了一定的沟通技巧,对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有了更深的体会。通过1个月的岗前培训,每位新聘护士均通过考核,进入临床工作,临床科室、医生及病人均反应新聘护士能较快适应临床环境,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及临床应急处置能力均有提高。

4 讨论 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新聘护士尽快适应临床环境,有利于从学生到专业人员的角色转变;有利于专业成长和发展;有利于护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有利于优秀护理团队的建设【3】。系统的岗前培训对新聘护士的临床职业生涯起到了正确的引导作用,帮助她们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熟练掌握各项基础护理操作的操作要点及相关知识,提高了新聘护士在临床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雪梅,叶香枝,周小妹.新聘护士操作结合教案岗前培训方法的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2,6(12):1517—02

[2] 奚琼宵,沈莉萍.新护士上岗前培训中加强护理礼仪训练的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A):70

[3] 蔡红,姚莉,孙红,等.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10212

作者:孙丽丽 刘德芹

第3篇:新毕业护士压力来源分析与岗前培训

摘要:目的:通过对县级医院新毕业护士压力源的了解,制定培训方法与内容。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表对宁夏隆德县人民医院2011年招聘40名新毕业护士的压力源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县级医院新护士前6位的压力源依次为护理工作繁重且责任重大、个人前途发展方面、角色转变的压力、临床知识及沟通交流能力欠缺、人际关系方面压力、来自社会与病人的压力。主要通过制定培训目标、增强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沟通技巧树立良好形象、重视健康教育培训、因人施教提高学习质量等方面进行岗前培训。结论:有助于县级医院管理者从各个角度减轻新护士工作承受的多种压力源,建立规范合理的岗前培训内容,使新护士更快进入临床护理人员角色,尽早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关键词:新毕业护士;压力;角色;岗前培训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对护理工作者的需求越来越大,使大批新毕业护士进入医院担任起临床护理工作。新毕业护士是指毕业1年以内的护士,新护士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面临环境的改变和角色的转变[1]。由于受临床经验的限制,加上工作环境的变化,对角色期望值过高等因素的影响,使部分新护士表现出由最初的自负感过渡到失落感,逐渐出现理论与现实脱节,主动性及学习态度欠佳等问题。如何帮助新护士摆脱这些问题的困扰,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培训计划,使其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和顺利进入角色,是临床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对我院2011年新招聘护士角色适应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招聘新毕业护士43人,其中本科2名,大专20名,中专21名,平均年龄22.6岁。其中3名护士在工作一年内离职,离职率7%,给医院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2方法

采取问卷及个别访谈的方法对新护士进入临床工作时面临的压力进行调查,问卷由一般资料和工作压力源量表修订后组成。修订后问卷包含6个方面因素,即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方面,个人适应角色方面,人际关系方面,病人方面,专业技能方面,地位与职业发展方面,共15条内容。发放40份,全部填写后当场收回,有效回收率100%。

3结果

duchscher[2]于2009年提出了转变冲击理论,认为新护士进入临床工作时,会面临责任、角色、知识、人际关系4个方面的重大变化。余菁等[3]对工作1个月护士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主要以人际关系敏感和焦虑为主要表现,与护士工作环境、社会角色发生变化、专业知识缺乏和适应能力差有很大关系。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院新毕业护士的压力主要来自于:护理工作繁重且责任重大、个人前途发展方面、角色适应能力差、临床知识及沟通交流能力欠缺、病人不合作等方面。排名前6位的压力见表1。

表1调查40名新毕业护士排名前6种压力来源压力来源 选择人数 百分比工作量太大及职业责任感带来的压力 38 95%个人发展方面压力 36 90%角色转变的压力 31 78%知识的缺乏 28 70%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 16 40%来自社会与病人的压力 8 23%4讨论

4.1新毕业护士面临的压力原因分析

4.1.1工作量太大及职业责任感带来的压力:因病房的护士配比未达到卫生部规定0.4:1的要求,导致护士工作量过大,加之护理工作与人的生命质量密切相关,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决策时,面临着复杂的、决策方式不断变化的背景环境,对新护士来说,要做好护理工作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新护士毕业后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重大的责任压力,使新护士在校园形成的价值观与临床工作的价值观产生了冲突,从而降低了临床工作的积极性[1]。

4.1.2个人发展方面压力:新毕业护士未取得上岗证以及受医院编制限制等因素,工作中缺少稳定感,要面临资格考试、国家正式招聘等各类考试的压力,大部分新毕业护士对个人前途感到渺茫。

4.1.3角色转变的压力:角色压力是工作压力的重要压力源,从离开学校到进入临床的第一年中经历了一个由“理想”到“现实”差距日益增大的心理过渡期。在实习期间有临床带教老师指导,做错事可以有改正的机会,不会造成太坏的后果,因而依赖心理比较强。在步入工作岗位初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感到陌生,业务不熟悉,担心出差错事故,教科书与临床实际差异诸多顾虑使其不能很好地由护生角色进入护士角色。

4.1.4知识的缺乏: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临床护理的发展对护理人员的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要求护士具有精湛的技术操作能力和优良的服务态度,而且要求护士具有更新、更广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社会、人文、心理学等知识。新护士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工作热情高,有一定的护理学理论知识,但是她们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技术操作不够规范熟练,缺乏灵活应对临床工作中实际困难的能力。

4.1.5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一旦走上工作岗位意味着学生时代的结束,人际关系网变得复杂,使她们面对的不只是昔日的同窗和师长们,还要面对医院里所有工作人员及形式各异的病人,总觉得自己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皆空,什么都不会做,什么都做不好[4]。加上合同护士较多,造成护理队伍不稳定,个别护士缺乏团队精神,合作性较差以及医生对护理工作过分挑剔等等因素,使护士感觉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动摇了对护理事业的信念。

4.1.6来自社会与病人的压力:由于社会上一些人对护士职业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见,没有正确看待护理工作和护士的劳动付出,否定了护理工作的技术含量。部分病人对疾病知识缺乏,对医疗技术服务期望过高,认为护士应对病人百依百顺,呼唤帮助不及时、说话语气不注意等都会导致病人的不满意,新毕业护士由于年轻没经验,病人和家属容易产生对她们的不信任,导致不合作,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4.2对新护士角色转变的培训

4.2.1制定培训目标和内容

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是为完善毕业后护理学教育,对临床新护士所进行的专业培训[5]。培训要求及目标包括①熟悉医院工作环境,了解医院规章制度、医院文化;②护士仪容仪表规范和沟通技巧;③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知识;④掌握护士的基本要求与素质,熟悉工作流程、各班职责;⑤掌握各种护理文书的书写、护理基本操作、健康宣教,能独立胜任护理工作。⑥熟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急救程序等;⑦根据“三基”训练的要求,逐项考核过关。

4.2.2增强护理工作中的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帮助新护士尽快熟悉环境,调整其心理状态,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学习,重视强化自我防护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其在短时间内能够独立完成护理工作,担当起护士这一神圣职责。

4.2.3加强新上岗护士沟通技巧、保持良好的护士形象:护士除了有良好的仪表,还要有一个美好的心灵和得体的言谈举止,无论在什么环境和场所都应干净整洁、精神饱满、富有朝气、举止文雅、步履轻盈、动作娴熟、言语精炼,给病人以安全感、信赖感[6],以保证护理服务圆满完成。进入临床科室后,带教老师带领新护士做好在为患者进行护理的各个环节的有效沟通及规范的服务方式,赢得患者的信赖,使其主动配合治疗。

4.2.4重视健康教育的培训:随着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科室带教老师根据本科室的病种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具和讲课方式,组织学习健康教育的概念、方法和目的意义等,强化健康教育意识。结合临床护理中的事例,从不同的角度诠释有效的护患沟通及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4.2.5因人施教,不断提高新护士的学习质量:带教老师要根据新护士的学历、心理、个性和接受能力,对带教计划做适当调整,因人施教。对专科生及接受能力强的,要着重培养其临床综合能力,评判思维能力,对中专生及接受能力差的,要着重培养其工作主动性、动手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

5体会

通过调查了解大多数刚毕业护士希望把护理作为终生职业,入职1年内对护理专业充满信心。由于全球护士短缺和经济危机,医院必须寻求更多创造性的方式来保留护士,协助新护士完成角色转变就是策略之一[1]。通过对新护士压力来源的了解,建立一套规范化的岗前培訓内容,做到有的放矢,有利于新护士更快进入临床护理人员角色,尽早适应临床护理工作,以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含凤,李秋菊,吕冬梅.新毕业护士角色转变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1)1142-1143

[2]Duchscher JE.Transition shock:the initial stage Of role adaptation for newly graduated registered nurses[J].J Adv Nurs,2009,65(5):1103-1113

[3]樊永红,王欢.新护士到新单位后的心理问题调查及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503-504

[4]李活青.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失误与防范措施[J].卫生职业教育,2001,19(3):32

[5]林菊英.医院护理管理学.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9.

[6]李亚萍,张秀晙.护士心里疲劳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1995,11(6):21-22

作者:庞艳

第4篇:护士岗前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新护士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今天小编为大家收集资料整理回来了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作文,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希望大家会喜欢。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一些参考的作用,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吧!

怀着自豪与激动的心情,我很荣幸地成为台州医院护理实习队伍中的一员,加入了白衣天使这一行列。对于护理工作这一方面在学校教育期间就有所了解。工作的繁重,超负荷的精神压力。让我们必须以十二分的精神来工作,以100

分的满足来上交这份生命的答卷。尤其是对我们这些毫无临床经验刚进入医院的实习生们来说就更加需要对上岗前的很多情况去熟悉去适应。幸运的是,台医专门安排了两天时间对我们进行岗前培训,这对我们这群刚接触临床的护生们来说是一次宝贵的机会。

从7月11日至7月12日,我参加了这次由台州医院教研部组织的岗前培训。虽然它只有短短两天的时间,但从中学到的知识却是终身受益的。它不仅使我在短时间内了解到了医院的有关信息和服务技能,更重要的是向我传递了一种信息。即学习是进步的源泉,文化的根基,在护理这一岗位上我们必须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以真心,爱心,关心去换取病人的信任,从而减少医患之间的摩擦,提高护理质量。

首先,第一天是理论培训,它让我对医院文化,发展历史,办院宗旨,硬件设施,行为规范,服务理念及愿景都有了个深入了解。同时还认真听讲和熟悉令人医

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礼仪运用,,护患沟通技巧,消毒隔离与职业防护等相关知识。而第二天的培训则以专业技能操作为主先是让我们观看了给氧,更换引流袋,口腔护理等六项操作的标准录像,然后去实验室听看老师亲自示教与讲解,并且给予我们充分操作练习时间,让我们熟悉和掌握了这六项基本技能,利于在临床的更好实践。

其次,这次培训也使我们的执业素质有了提高,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作为一名即将实习的护士,开始了与病人的直接接触,一定要脑勤、手勤、眼勤、口勤,要细心,有爱心、耐心、责任心,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更好的给予病人亲人般的官怀,时刻了解他们的需要,满足他们的需要,去帮助每一个患者。这不仅能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同时给患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还能减少护理差错和医患纠纷。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章

制度与规程规范了我们的行为,促进人员的治理,对《护士条列》《医疗事故条例》的相关学习,使我们曾强了法制观念。

这次培训虽然短暂,但从中所受到的启迪和教育对我以后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如何成为一名令人尊敬的好护士是我奋斗的目标,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时刻谨记自己是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护理之路,如履薄冰,因为有了医院温暖大家庭的支持,有了各位护理前辈的指导,我有信心做好护理工作,走自己选择的路,而且走稳走好,一直走下去,为广大病患奉献自己的青春与热情,就像特鲁多所说的:“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第5篇:新护士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是继续护理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护生到护士角色转变的必要过程。为了提高带教质量,使新护士把所学到的医疗、护理知识尽早转变为实践能力,我科室以护理程序为基础,以专科知识为阵地,强化对基本技能学习的引导和启发,为培养本科室实用型护理专业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1 、尽快适应新的角色,促进学习效果

从学校到医院,一部分学生无法适应新的角色。学校生活较有规律,每天面对的都是健康人群,而在医院要轮班,作息时间被打乱,面对的是表情痛苦或不断呻吟的病人,以及陌生的环境,使她们感到恐惧,后悔自己的选择。身为过来人,要主动关心生活和学习,帮助她们克服心理障碍,消除不良情绪,尽快适应新的角色,轻松愉快地工作。

2、 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

要求每位新护士必须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具有爱岗敬业精神,必须热爱护理专业,工作兢兢业业,时刻以病人为重,关心体贴病人,服务周到热情。工作要认真负责、耐心、细致。

3 、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由于护理工作技能强,操作多,工作繁琐,责任重大,服务要求要细,以及时间连续性强,要充分利用时间,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巩固各项基本和专科操作。

4 、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在工作中,在工作中要求做到大胆、细心。学会三动:即动脑(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学会观察病情,分析病情)、动手(学会护理体检,掌握各种标本的采集,掌握专科护理和各种技能操作)、动口(学会与病人沟通,健康史的采集,学会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5、掌握心血管病理解剖、病理生理,掌握心血管病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知识。注意病情观察,工作中要做到"勤"、"细"、"速"。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如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电除颤仪。熟练掌握各项专科护理操作。

6、 做好临床药物治疗

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作业,与病人的生命关系十分密切,药物治疗时护士必须熟悉临床用药知识,正确掌握输液速度,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体质状况和精神状况等个体差异进行调节,特别是有些药物在静脉给药时有特别规定:如肾上腺素、氯化钾、西地兰、利多卡因、度冷丁等。用脱水剂时需要速度快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做好用药后观察,注意用药后是否有不良反应。

7、 正确书写护理文书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医疗纠纷已经成为社会和民众关注的问题,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医务人员必须增强法律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医疗文书的质量往往会影响到医疗纠纷的结果。因此,对于护理文书要坚持客观、全面、真实、准确完整的原则。医疗文书不能丢失、涂改、隐匿、伪造或销毁。

8、强调护士礼仪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端庄的仪表与优美的体态,实际上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再加上和蔼的态度,微笑的表情,动听的语言,不但能留给病人良好的第一印象,而且能够引发病人精神上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增强病人的信任感,因此,在临床实践中,要求着装整齐,微笑服务,提倡淡妆上岗。

9 、总结经验和不足

对于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要提醒自己注意,找出不足,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性的意见,总结成绩,及时鼓励。

第6篇:护士岗前培训总结

经过几天的岗前培训,按计划完成了所有培训内容,参加岗前培训的护理人员大都是岗毕业的护生,虽在校学得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动手能力欠缺,操作技能与沟通技巧不足,护理部根据新护士的实际情况,安排了以下培训。

【培训内容】

一、 岗前基础培训

1、 护士礼仪

2、 医院概况、规章制度、劳动组织纪律、请假、销假制度等。

3、 护理各项规章制度。

二、 岗前素质培训

1、 院感控制相关知识

2、 护理质量标准

3、 中华传统文化

三、 护理专业素质培训

1、50项基础护理操作中常用的十几项

2、专科护理应急预案

3、护理文书的书写

4、健康教育和沟通技能 【培训后考核】

利用短短几天的时间对新入院护士的素质和护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进行全面规范化、标准化培训,护理部对培训效果进行检查。每名护士都写出了心得体会,大会宣读;对护理专业知识进行了考试、考核,平均得分75分。培训结束后进行了入职宣誓。

【总结】

通过岗前培训,使新护士了解医院的概况,尽快地融入医院氛围;使护理人员深切的体会到护理部对他们的关爱,并自觉遵守各项管理制度;使新入职护士从学生角色顺利过渡到护士角色,缩短了角色适应期,培养了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

新护士入科后,减轻了临床带教的负担,工作起来也容易适应,进入临床后,把更多的学习时间留给了护理流程、专科病种知识。

护理部

2014.7.21

第7篇:护士岗前培训内容

新入科护士培训内容

一.接待新病人 称体重、测身高测生命体征、血糖、心胸外科手术及老年病人测SaO22小时内完成护理病历二.常用抽血试管的用途及抽血步骤紫色试管血常规、癌基因等红色试管术前免疫、血生化等紫色十红色试管血交叉 (各2ml) 蓝色试管血凝系列、D二聚体

绿色试管醛固酮,脑钠肽

抽血步骤:医生开医嘱主班确认后输入打印标签急诊血立即通知责任

标签贴在试管上申请单带至床旁核对后抽血抽血后

按压2分钟送标本急诊血和化验异常要及时通知医生,并作好护理

记录

三.各项放射检查的处理

常规检查:医生开医嘱工人拿单子去预约或带病人去做检查,并负责将病人带回病房(若检查部门临时通知病房做检查,工人拿、MRI等片子由工人或家属取后放在床旁,出院时交家属保管

急诊检查:医生开医嘱并联系检查部门护士通知工人带病人做检查(如需床边操作,就送单子到各部门,由他们到床边为病人操作) ,半小时内出报告医生和护士及时了解检查结果

当病人病情危急时,医生立即联系各检查部门各部门马上到病房为病人做检查医生再填写检查单交给技术人员医生关注结果

四.接待手术病人

接到OR协助安置病人体位并放置好各引流管测生命体征,给予吸0

2、接负压、心电监护及SaO2听取交班更换肝素帽、穿刺薄膜宣教饮食、活动、咳嗽、咳痰、记尿量、限制陪客等注意事项记录重症护理单、修改护理诊断和宣教记录并处理医嘱

五. 接病人

接到电话准备床单位和用物 (心电监护仪、0

2、负压、微泵等通知医生协助安置好病人体位,评估并观察病人全身皮肤情况、进行brand scale放妥各引流管及观察切口情况SaO

2、接负压、调节输液速度等措施运送者交班更换衣裤、限制陪客宣教有关饮食、活动、咳嗽、咳痰、引流管等内容并处理医嘱

六.协助胸穿

准备用物(胸穿包、无菌手套、5m1和5Oml针筒各--副、胶布、PVP、2%利多卡因1支、小敷贴、必要时备化验试管协助胸穿并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嘱其避免咳嗽、讲话 记录胸穿时病人的情况及胸水量、性质、颜色七.胸腔闭式引的操作及护理要点 操作:准备用物(胸引包、胸管、无菌手套、加NS的密闭水封瓶、2%利多卡因、5ml针筒一副、布胶、PVP、自粘敷贴一块、负压协助医生胸引,并观察病情,连接负压只记录引流液的量、色、性质及病人的病情变化

护理:q2h“S观察胸引周围敷料渗血、渗液及皮下气肿、疼痛情况听诊双肺呼吸音并观察病人按医嘱定期复查胸片

更换胸引瓶:在新水封瓶容器内加入NS,并连接U形管和胸引连接管,准备一条布胶、两块纱布、两把血管钳、消毒盘、乳胶手套一副、垃圾袋向

病人做好解释、拉床帘、戴手套检查胸管周围敷料及皮肤情况揭开

用PVP取纱

布,脱开管子,PVP接上新的胸引连接管并用布胶固定好开血管钳记录引流量、色、性质 如胸

管意外脱出,应立即用凡士林纱布及无菌纱布按压创口,并请帮忙叫医生。注

意观察呼吸情况、气管位置、皮下气肿等症状。填写意外事件报表。

八.胃管护理

妥善固定胃管,记录外留几个黑点或刻度接负压60-100mmHg(负压瓶内倒入10ml的施康消毒液冲洗胃管,不回抽(如冲进去顺利,但引流不畅,要及时通知医生调整胃管记录引流液的量、色、性质

如胃管滑出,通知医生,根据医嘱再作处理;(消化道手术后病人需再次插入由医生操作)填写意外拔管报表普外科术后病人不作常规胃管冲洗,引流不畅及时报告医生

九.CPT

站在手呈杯状,靠碗部的力量扣背(女性从胸罩带、男性从肩胛骨下端开始),由下到上、从外到内每个部位2-3分钟,观察痰的色、量、性质并记录听诊双肺呼吸音及痰鸣音情况

时检查是否处于功能状态

十.常用药物注意事项

(1)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体重*3病人体重为60KG用量为180mg加之NS50ml ,此时每小时泵入量即为每分钟每公斤的微克入量,必须从中心静脉泵入;硝酸甘油体重*0.3用量加之NS50ml ,此时每小时泵入量即为每分钟每公斤的微克入量;病历记录要求监测脉搏、呼吸、血压q1h*4平稳后可在剂量不改情况下 改q4h监测。

(2)抗心律失常药物静脉使用床边心电监护,需静推药物必须有护士医生在场;口服常规服药前测量脉搏,房颤病人听心率。

(3)病房内不执行泵钾和使用硝普钠强扩血管药物。

(4)对于你不熟悉的药物,请先阅读说明书再用药

第8篇:护士岗前培训内容

乾安县中医医院护士岗前培训

一、护士素质教育

(一)护理人员道德行为要求

1、热爱本职、忠于职守,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患者极端热忱。工作严谨,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处理问题沉着、冷静、机敏。

2、满足患者生理、心理、安全、文化、社会、环境需要,使患者处于最佳身心状态接受治疗、护理。

3、尊重患者权利、人格,平等待人,审慎守密,不泄露患者的隐私和医疗秘密,做患者利益的维护者和关爱患者的贴心人。

4、业务熟练,技术精益求精,善于观察病情及患者的体语,确保患者安全。

5、诚实慎独、工作踏实、互相尊重、通力合作,会适度赞扬人,会兼顾患者多种情绪,医护、护患协调一致。

6、文明礼貌、举止端庄、遵章守纪、廉洁奉公,不接受患者馈赠,不弄虚作假,不言过其实,爱护公物、勤俭节约。

7、以奉献为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制自省。

(二)护理人员职业行为要求

1、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满足患者身心需求。

2、树立质量第一观念,方便患者、端正职业态度、培养职业良心、珍惜职业荣誉、遵守职业纪律、遵循工作秩序、履行工作职责。

3、培养认真诚实,勤奋好学,敏锐果断,爱心耐心,公正大度的职业性格。

4、培养钻研业务、勤于思考、勤于学习、勤于笔记、勤于实践、观察细微、有应变能力、动手能力、自控等能力。

5、遵章守纪,履行职责,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患者获得身心满意的安全护理。

6、培养护理人员规范职业语言,语言亲切文明,表达清楚简明,态度谦逊有礼,热情友善,宽容同情,提倡普通话,严禁出现斥责患者或与患者争吵,尊重患者意见和隐私。做到“四不”(不推、不硬、不冷、不顶)

(三)护理人员仪表、仪态要求 仪表:

1、仪表端庄、服装服饰合体、符合职业要求,整洁、无破损、穿着统一,挂牌上岗。

2、头发清洁美观,前不过眉、后不过肩。

3、不戴影响护理操作的饰物,不浓妆艳抹,不留长指甲。

4、微笑服务、语言文明,体态、走姿、坐立、站姿、体态语言符合职业规范的要求。工作场所不大声喧哗,做到“四轻”。

5、不允许穿工作服到非工作区。 举止:

护理人员举止要维护患者的利益,合乎环境和传统习俗的要求,掌握分寸,稳重大方,符合人体学原则,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及最佳生理姿势,提高工作效率。 言谈

1、语言规范,词汇通俗易懂,语言准确,语音清晰,礼貌谦虚,学会灵活运用婉言。

2、交流中倾听认真,解答时语调适中,听取意见虑心诚恳,耐心关注,配合恰当的体态语。

3、使用尊称和敬语,不公开批评患者,有不同意见宽容克制,冷静耐心解释,化解矛盾。

(四)护理人员工作守则

1、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具有慎独、诚实、自律的工作作风,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2、护理人员在班时必须按要求着装,佩戴胸牌上岗。

3、主动向新入院的患者介绍医院的有关制度和病房环境,进行入院评估,了解患者需求,使其尽快适应环境,接受治疗。

4、工作认真负责,语言文明,态度诚恳,避免恶性刺激。对个别患者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应耐心劝解,即要体贴关怀又要掌握原则。

5、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有关病情恶化、预后不良等情况,由负责医师或上级医师向患者进行解释。

6、尊重患者,在检查、治疗、手术和护理操作前应进行恰当的告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选用合适的器械,不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有关检杳和治疗涉及患者隐私时,应用屏风遮挡。

7、条件允许时,对危重和痛苦呻吟的患者应分别安臵。患者死亡和病情恶化时应保持镇静,尽量避免影响其他患者。

8、对手术患者做好解释安慰工作,消除患者的恐惧和顾虑,告诉患

者注意事项、康复锻炼等。

9、保持病房良好的休养环境,空气流通、安全整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噪音。尽量保证病房晨6点前、22点后及午睡时间的安静。在不影响医疗效果的情况下,有些处臵可待患者醒后施行。

10、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生活垃圾、医用垃圾分类放臵、及时处理。

11、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治疗、生活、饮食、护理等问题,应尽可能设法解决,定时征求患者意见,改进工作。

12、不得在办公室聊天、会客、打闹嬉戏等,无特殊情况不得打接私人电话,不得干私活和看非医学报刊杂志。

(五)护理工作文明用语规范(示例)

1、接电话时文明用语:有电话铃声时,护士要迅速接听,热情耐心,并及时转告。

﹡您好,这是××科,请问您有什么事? ﹡您找××,请稍候。

﹡对不起,您找的人不在,需要我转告吗? ﹡对不起,您拨错了,请重新拨。

2、咨询台文明用语

﹡做到见面问声您好﹗请问有什么事? ﹡您有什么需要我帮助吗?

﹡请问您哪儿不舒服?请不要着急,慢慢讲﹗

﹡您有什么不清楚,我可以为您解释。您找的科室在某楼侧第几间,

请乘电梯上去。

﹡不用谢,欢迎能随时来咨询。

3、急诊科文明用语

﹡我们先抢救患者,请您到××处补挂急诊号。 ﹡请您把患者的发病情况介绍一下,谢谢。

﹡请您们暂时到外面等候,以免影响抢救,谢谢合作。

﹡患者病情(伤情)过重经全力抢救已无生还的希望,我们已尽力了,请你们商量一下,下一步该怎么办?

4、患者入院、出院文明用语

﹡您好﹗我是办公室××护士,今天您有什么事就请找我或你的负责护士,我们都会尽心去为您办好。

﹡请您把病历交给我。用双手接患者病历,以示尊重。

﹡送患者出院时应用“祝贺您康复出院﹗真为您高兴﹗以后要坚持锻炼和调养”。

﹡“您如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请电话告知。我们会继续为您服务”。“请慢走”﹗

5、护士长文明用语

﹡您好,我是××科护士长,您反映的情况我会立即向有关部门反映,并给您答复。

﹡您的困难,我一定会尽力解决,请放心。 ﹡您反映的情况暂时不能解决,请您原谅。

﹡对不起,这是我们工作当中的不足,今后我们一定改正。

﹡主任(××人)不在,您有什么事,我能为您转达吗?

﹡您好,您是刚入院的患者吗?我是本科的护士长,您有什么事可以向我反映。

﹡您好,我们科××物品坏了,请您们帮助维修一下,谢谢﹗

6、服药治疗时文明用语

﹡您是××床吗?这是医生今天刚给你开的药,请您按时服药。 ﹡您是××床××同志吗?这是您的药,我为您倒点热水,请您慢慢服药。

(六)护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护士素质规范“十要”、“十不要” 十要:

1、工作要严肃,服务要热情;

2、制度要执行,态度要和蔼。

3、岗位要坚守,纪律要不违;

4、动作要轻快,衣着要整齐;

5、按时巡视病房,观察要周密;

6、报告要准确,处理要及时。

7、消毒要严密,操作要正规;

8、交接要清楚,查对要仔细。

9、各项记录单书写要完整;

10、病区管理好,整洁又舒适。 十不要:

1、不迟到 ,不早退及无故缺席;

2、不擅自离工作岗位;

3、上班时不浓妆艳抹,不穿响底鞋,不留长指甲;

4、不与家属拉关系,不借故推诿拒收病人;

5、一切方便病人,不冷、硬、顶、推,满腔热情为病人服务;

6、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讲;

7、上班不做私活,不看与业务无关的书籍;

8、不完成本职工作不下班;

9、不在办公室内吃零食、会客;

10、不违章操作各项护理技术规程。 护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1、爱岗敬业,救死扶伤——遵循“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护理工作范围内做到宁肯自己十分辛苦,也不让病人一事发愁,认真落实本岗位工作职责,多讲奉献,多讲责任,树立白衣天使的形象。

2、文明礼貌,服务周到——有爱心、耐心和宽宏大量的胸怀,对病人和蔼亲切,关心体贴,紧紧围绕病人需求,脚踏实地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一切从病人利益出发。

3、着装整洁,举止端庄——衣帽得体,清洁卫生,忌不修边帽,穿裙装、裙边不外露,长发不过肩,短发不过耳前,化淡妆上岗,不佩带戒指、手镯上岗,戴胸牌,不穿响底鞋,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不在病区大声叫嚷,做到精神饱满,站、坐、走符合护理美学要求。

4、语言文明,态度诚恳——对病人语言亲切,语言温和,主动询问,耐心解释,使用尊称及“请、您好、对不起、谢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等文明用语,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为病人创造一个温馨的休养环境。对本院各部门的工作人员态度要谦和,不可傲慢无礼。

5、工作严谨,实事求是——规范工作程序,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加强基本功训练,强化基础护理,不可不懂装懂想当然行事,更不可谎报数据或结果。一旦发生护理差错事故,必须及时报告,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6、勤学苦练,精益求精——努力学习业务,钻研技术,拓宽思路,拓展知识面,提高原有的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及专科护理技能,熟悉分管病人的情况。

7、严于律已,团结协作——服从管理,谦虚谨慎,自尊、自爱、自强不息、尊重师长,爱护下级,搞好医护关系。与护理同仁和睦相处,彼此间尊重、信任、理解、支持及爱护,工作中相互补台,不要拆台,共同盈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 护理人员工作守则

1、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具有慎独、诚实、自律的工作作风;

2、主动向新入院的患者及家属介绍医院的有关制度和病房环境,进行入院评估,了解患者需求,使其尽快适应环境,接受治疗;

3、工作认真负责,语言文明,态度诚恳,避免恶性刺激,对个别患

者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应耐心劝解,既要体贴关怀又要掌握原则;

4、遵守保护性医疗原则,有关病情化、预后不良等情况,由负责医师或上级医师向患者进行解释;

5、尊重患者,在检查、治疗、手术和护理操作前应进行恰当的告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选用合适的器械,不增加患者病苦和经济负担;

6、保持病房良好的休养环境,安全、整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噪音,尽量保证病房晨6点前、22点后及午睡时间的安静,在不影响医疗效果的情况下,有些处臵可待患者醒后施行;

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规定,严防医源性交叉感染发生;

8、重视患者心理护理,对治疗、生活、饮食、护理等问题尽力设法解决,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或建义,不断改进工作;

9、不在办公室聊天、会客、打闹嬉戏等,无特殊情况不接打私人电话和看非业务书籍。

三、各级人员职责及各班工作程序 各级人员职责

(一)正(副)主任护师岗位职责

1、在护理部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

2、挖掘整理有关医学护理的理论,指导护理工作。了解国内外护理新技术及专科发展动态,努力引进新技术新经验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临床护理学科的发展。

3、组织在职主管医师、护师的业务学习,拟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材,并负责讲授。

4、承担护理实习生的专科讲座并指导主管护师完成带教工作。

5、检查指导本科急、重、疑难患者护理计划的落实情况,指导对危重患者的抢救。

6、制订本科护理科研及技术革新计划,并负责指导实施,参与审定护理论文和科研成果。

7、加强护理质量管理、监测,对护理差错事故提出技术鉴定意见。

8、协助护理部做好主管护师、护师晋升业务考核工作。

9、协助护理部加强对全院护理工作的领导,对护理队伍的建设、技术管理和组织管理提出建议性意见。

(二)主管护师职责

1、在科护士长领导下和主任护师领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督促检查本科各病房护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好护理质量关。

3、解决本科护理业务上的疑难,指导重危、疑难患者护理计划的制定及实施。

4、负责指导本科各病房的护理和护理会诊,对护理业务给予具体指导。

5、对本科各病房发生的护理差错、事故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6、组织本科护师、护士进行专业培训,拟订培训计划,编写教材、负责讲课。

7、负责护理进修和护士临床实习,负责讲课和评定成绩,制定本科护理科研和技术革新计划,并组织实施。

8、指导全科护师、护士开展新科研工作。

9、协助本科护士长做好行政管理和队伍建设工作。

(三)护师职责

1、在护士长领导下和本科主管护师领导下进行工作。

2、参加病房的护理临床实践,指导护师正确执行医嘱及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参与病房危、重、疑、难病人的护理工作及难度较大的护理技术操作,带领护士完成新业务、新技术的临床实践。

4、协助护士长拟订病房护理工作计划,参与病房管理工作。

5、参与本科护士长、主管护师组织的护理查房、会诊和病例讨论,主持本病房的护理查房。

6、协助护士长负责本病房护士和进修护士的业务培训,制定学习计划,组织编写教材并担任讲课教师,对护士进行技术考核。

7、协助护士长搞好本区护士、实习护士及进修护士的业务培训和带教工作。

8、协助护士长制订本病房的科研、技术革新计划,提出科研课题,并组织实施。

9、发生护理差错、事故时,须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四)护士职责

1、在护士长领导和护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严格执行查对及交班制度,防止差错、事故

的发生。

3、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工作,经常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4、认真完成护理文件的书写,不断提高书写水平。做好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

5、协助医师进行各种诊疗工作,负责采集各种检查标本。

6、参加护理和科研,指导实习护士的工作。

7、定期组织病人学习,宣传卫生知识和住院规则,经常征求病人意见,改进护理工作,在出院前做好卫生保健宣传工作。

8、办理入院、出院、转科、转院手续及有关登记工作。

9、在护士长领导下,做好病房管理,消毒隔离、物资材料请领导保管等工作。

10、掌握常用消毒的浓度,配制及用法。

11、完成护士长临时交给的其他工作。

(五)助产师(士)职责

1、在护士长的领导和护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正常产妇的接产工作,协助医师进行难产的接产工作,做好接 产准备,注意产程进展和变化,遇产妇并发症或婴儿窒息时,应采取紧急 措施,并报医师。

3、密切观察产妇分娩前后的情况,严格执行无菌、消毒、隔离等操作常规,注意保护会阴及妇婴安全,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4、填写新生儿登记及婴儿病案、产程观察记录和分娩登记、产后随

访卡,根据需要进行产后随访。

5、检查、补充分娩室应用的药品、敷料、器材、手(指)套等。

6、经常保持分娩室的整洁,定期进行消毒,遇有传染病者,做好隔离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7、做好计划生育、产期保健和妇婴卫生的宣教工作,并进行技术指导。

8、指导进修、实习人员的接待工作。 各班工作程序见各科室各班工作职责散 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和防护 HIV职业性暴露及紧急处理

一、什么是HIV职业暴露

HIV职业暴露是指实验室、医护、预防保健人员以及有关的监管工作人员,在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及相关工作的过程当中,意外被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黏膜,或被含有HIV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而具有被HIV感染的可能性的情况。 1.高危人群及传播方式

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外科、口腔科、妇产科医师无疑是HIV职业暴露的危险人群。除此以外,病房护理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工作人员、手术室的护士和麻醉师、有关血库、化验室和血液透析病室工作人员、尸体解剖人员、甚至相关的清洁工人、警察等也都是HIV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

常见传播的方式有针刺或其他锐器损害;病毒入皮肤抓伤、皮损、擦伤、烧伤;病毒因意外溅入眼、鼻、口。传染性的体液包括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脑脊液、羊水、胸水、腹水、心包液、滑膜液、一切有可见的血液污染的体液。不具有传染性的体液包括唾液、泪液、汗液、尿液、粪便等。

多项研究显示,HIV职业暴露中,通过皮肤破损与粘膜接触的平均感染率分别为0.33%(CI 0.2-0.5%)、0.09%(CI 0.06-0.5%)。同时,调查显示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的频率是大约5-10%,手术人员受伤的

机会是12%以上。全球卫生保健人员被针刺伤与感染几率,见下表。

2.导致感染发生的因素

1)接触大量血液: ① 器械上有可见的病人血液。 ② 器械曾放入病人的血管。 ③ 伤口大而深。

2)HIV的滴度高:病毒载量高,如晚期病人。 3)细胞免疫功能:有无HIV特异的CTL反应。 3.增加感染的危险因素

1) 接触血液量大 2) 受损伤口深 3) 造成伤口的器械上有明显的血迹 4) 器械曾插入静脉或动脉内(采血的针头) 5) 接触的患者在事故后60 天内死于AIDS 6) HIV 培养物、粘膜、皮肤 7) 病人处于窗口期

4.职业暴露后的检测与诊断

1)检测 HIV平均抗体出现时间2.4月(中位数),95%HIV抗体见于6个月,有5% 6个月后阳转,直至暴露后12个月内出现。

2)诊断 ELISA重复持续检出,也可快速测试阳性,并以WB确定一旦HIV抗体阳转,则持续终身,HIVRNA敏感度高,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存在,不作诊断。 5.HIV对环境的抵抗力

HIV对外界环境中物理和化学因素抵抗力均较低,比乙型肝炎病毒

(HBV)的抵抗力低得多。因此,对HBV的消毒和灭活方法对HIV均可使用。对紫外线或γ射线不敏感,紫外线,γ射线不能灭活HIV。不同温度对HIV活性降低10倍所需的时间见下表。

各种化学品对HIV灭活的作用,如下 :

6.废弃物品的消毒处理

血标本臵于合适容器,加盖盖紧后运送,切勿污染盛器外部。如污染,用消毒液消毒。也可将血样臵于有盖的塑料管内,外套塑料带,封口,连同送检单一并运送。所有实验用品,尤其是血样管先在实验室内消毒,再移出清洗。待消毒后再用。所有垃圾臵于专用污物袋内,经焚烧或有效消毒后丢弃,污染的非一次性工作衣应先消毒后再洗涤。 7.严格的个人防护及保健

皮肤受损、患病都会增加感染的危险性,很小的伤口和擦伤都应以防

水的敷料覆盖。进实验室前要修剪长的、带刺的手指甲。在脱去隔离衣、帽,离开实验室前必须洗手,在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应尽量避免用可能已受到污染的手套触摸面部。在有危险化学品溅出可能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和面罩,例如把样品管移出液氮罐时。

二、应急事故紧急处理程序 1.小型事故:

皮肤的破损或刺伤等都可能与传染性物质接触,必须用肥皂水冲洗,如果可能尽量挤出损伤处的血液,使用70%乙醇或其他皮肤消毒剂,立即进行医疗处理。 2.皮肤污染:

污染部位用肥皂水冲洗,并用适当的消毒剂浸泡,例如70%乙醇或皮肤消毒剂(外科用药)。 3.针刺和切割伤:

怀疑皮肤有损伤或针刺时,建议尽可能挤压伤口,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

4.眼睛溅入液体:

必须迅速用生理盐水冲洗,且避免揉擦眼睛,连续冲洗至少十分钟。 5.衣物污染

1)尽快脱掉隔离衣以防止感染物触及皮肤并防止进一步扩散。脱掉防护手套,洗手并更换隔离衣及手套; 2)将已污染的隔离衣及手套放入高压灭菌器; 3)清理发生污染的地方及放臵隔离衣的地方;

4)如果个人衣物被污染,应立即将污染处浸入消毒剂;

5)在实验室内处理已污染的衣物并更换干净的衣物或一次性衣物(必要时请别人帮助)。 6.重大事故:

指的是严重损伤或暴露。其处理程序如下,具体步骤如图所示。 1)皮肤受损处:冲洗—挤血—消毒。 2)暴露级别确定; 3)传染源严重程度评估; 4)PEP;

5)登记监测:抗HIV4 次(6W-12W-6M-12M );副作用2 次:用药前和用药后2W;监测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

三、PEP的应用

HIV暴露后预防(简称PEP)是指可能受到艾滋病毒(HIV)感染的高危人群,通过尽早地使用抗病毒药物来阻断感染的预防治疗措施。HIV暴露后预防能够有效地降低HIV感染者血液中的病毒水平,并使许多人保持健康而不发病。因此,进行暴露后预防是极其必要的。例如AZT作为PEP用药,可使感染HIV危险性减少81%(95%CI 43-94%)。但由于其较大的副作用,应权衡应用这类药物的危险性和利益。 1.PEP用药

基本PEP治疗程序为AZT4周(200mg,tid 或 300mg, bid)+ 3TC(150mg,bid);强化PEP治疗程序为,基本PEP治疗程序+佳息患(800mg,tid)或施多宁(600mg,qd),佳息患 首次用药时间为1-2H—1-2W,预防疗程为4W。50%会有副反应,尤以服药后头2 周反应最

重,孕妇不用EFV。 2.应用PEP失败原因

应用PEP失败原因包括:大剂量病毒接种;开始治疗过晚;使用疗程过短;使用剂量不足;传染源是否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耐药,SI 毒株等

一、医务人员职业伤害的主要危险因素

(一)生物因素(biological factor)

在医疗机构就诊的许多患有感染性疾病的病人和患传染病的病人本身携带的病原体就是传染源;医院工作人员与病人长期处在同一个环境中;不可避免的要密切接触病人接触传染源,如不注意防护,就可能遭受感染。

卫生保健工作环境中常见病原体及主要传播风险:

乙型肝炎病毒(HBV)——通过皮肤、粘膜、破损皮肤接触血液、精-阴道分泌物和带血体液传播(刺伤后的感染风险为6-35%); 丙型肝炎病毒(HCV)——通过皮肤、粘膜、破损皮肤接触血液、精-阴道分泌物和带血体液传播(刺伤后的感染风险为1-7%);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传播途径是经皮肤、粘膜和破损皮肤接触血液传播,经精-阴道分泌物和含血体液传播罕见(刺伤后的感染风险为0.03%);

巨细胞病毒(CMV)——接触活跃排毒期患者的尿液、唾液、乳汁、子宫颈分泌物、精液;

出血热(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血液传播;对接触传播尚

有疑问;

单纯疱疹病毒——接触携带者唾液内的病毒,接触水疱液; 结核——空气传播,源自活动期肺或咽结核;

流行性感冒——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或呼吸道分泌物直接接触传播; 麻疹——空气传播,患者口鼻分泌物的直接接触传播或飞沫传播; 脑膜炎双球菌——直接接触口腔分泌物感染(口对口呼吸); 腮腺炎——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口腔分泌物; 百日咳——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呼吸道分泌物; 合胞病毒——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呼吸道分泌物;

风疹——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空气传播未经证实; 甲型肝炎病毒(HAV)——粪-口途径的传播;罕见经血液传播; 卫生习惯不良者污染了食品处理工具后会污染食品; 轮状病毒——粪-口途径传播;

沙门氏菌——粪-口途径传染,污染的食物或水,个人卫生不良的食品加工人员可污染食物;

疥疮——与感染患者的皮肤-皮肤直接接触;

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伤口和皮肤感染)——直接、间接接触; A族溶血性链球菌——飞沫接触、直接接触口腔分泌物,感染伤口的引流条;

梅毒——直接接触原发或继发梅毒的病损。

(二)化学因素(chemical factor)

在医院环境中,存在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医务人员长期处于其中,

可能造成伤害。可能造成医务人员化学伤害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消毒剂、麻醉剂和化疗药物等,如常用消毒剂中的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可能造成呼吸道及皮肤伤害,某些消毒剂如甲醛和一些化疗药物如硫唑嘌呤、环磷酰胺、雌激素、非那西丁等可能有致癌作用。

(三)物理因素 (physical factor)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展,医院新型的医疗器械和设备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噪声、高温、光、电离辐射(如Χ线、γ线、α粒子辐射等)及非电离辐射(如高频电磁场、微波、超声波、激光、紫外线等)加大了对医务人员的危害。另外,负重伤、切割伤、针刺伤等在医务人员中频繁发生。

(四)社会心理因素(socio-psychological factor) 医务人员的职业压力是非常大的,面对生命嘱托“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另外,医疗改革中暴露的矛盾焦点集中在医院,患者维权意识的提高,医疗纠纷大量出现,使医务人员经常处于高度的精神压力下,社会心理因素对医务人员造成严重的伤害。

职业伤害已经严重影响了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例如,由于医务人员被利器刺伤割伤造成的职业暴露而感染HBV、HCV、HIV等血液传播性疾病时有发生。在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暴发流行期间,我国医务人员感染率高达18.38%,许多地区医务人员首先受到第一波感染冲击成为传染源,医院成为当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暴发流行的疫源地。这些血的教训警示我们,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不容忽视。

二、医院预防医务人员职业伤害的措施

(一)医院建筑与环境控制

建筑:医院建筑的总体要求是按照功能分区布局合理,有利于医院功能的开展,诊疗工作流程最优化。做到人员、物品流动方向从洁到污,污染物品不逆流,最大限度减少病人、医务人员及医院其他人员接触病原微生物及污染物品的概率,防止交叉感染。做好污水处理及医疗废物处理,防止污染社会环境。

医院建筑选址、功能区的划分、科室的设臵、污水站、污物站、太平间等的安排、建筑材料的选择等各方面要达到国家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有利于通风、采光、环保,有利于人员的防护要求。 设施设备:医院的设施和所用的设备,不仅应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同时也应满足安全的需要,医院应配备保证医务人员健康要求的设施设备,如通风设施、空气清新设备、消毒隔离设备、洗涤设备、医务人员防护设施和装备。

环境控制:医院环境应符合卫生要求,整洁、安静、空气清新无污染。按医院特点绿化美化。做好灭蚊、灭蝇、灭鼠和灭蟑螂等卫生工作。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消毒,对被污染或可能污染的区域及时消毒。各部门设立足够的消毒设施,做好随时消毒及终末消毒。污水、污物处理要达到国家标准。病房保持一定的床位面积,室内空气清新,通风采光良好。

(二)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

医院领导和全体医务人员应充分认识职业伤害的危险和做好职业防护的重要性,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执行相关技术标准,如

《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等,医院要把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当成重要工作,在政策、技术、人力、物力上全力支持。 医务人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工作中注意防范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标准预防原则。

在日常工作中要克服侥幸心理,如许多传染病在潜伏期及发病早期就有非常强的传染性,有些病人是HBV、HIV、HCV等病原体携带者,但病人往往到综合医院就诊,如医务人员产生麻痹思想,不注意防范,就可能发生职业暴露进而可能造成感染。

加强教育和培训,在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中应有预防职业伤害的培训,使医务人员了解所从事工作中职业伤害的危险因素,操作中易发生职业伤害的危险环节,发生职业伤害后的严重后果,掌握正确的操作程序、操作方法、防护措施及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等。

根据医院诊疗工作和本岗位的工作要求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并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如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门诊筛查流程等,并制定各种应急预案。重视医务人员的个人保健、提高身体素质,提供免疫预防接种。

(三)预防隔离

应根据不同病种划分感染科病房。根据病种变化,以及床位收容等具体情况,将不同病种的传染病病人,收在不同病房进行隔离治疗。凡未经确诊的病人、密切接触者、有其他传染病的病人或同时有两种传

染病者,应进行单间隔离。同病种的传染病人,也根据不同菌型、不同种别,分门别类地进行隔离和治疗。

隔离区划分: 医院应划分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

清洁区:指没有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包括:行政、会议、教学、职工生活区等,要求:保持清洁,病人不得进入,一旦发现污染要立即消毒;工作人员进入要脱去污染及半污染工作服; 污染物品未经消毒不得带入清洁区使用。 污染区:被病原微生物所污染的区域,包括:感染科病人的病室、病人走廊、病区污染端、感染科门诊诊室、供应室的洗刷室以及医技科室的工作室。要求:作好环境随时消毒每日消毒2-3次,病人离开后要进行终末消毒;工作人员进入要做好防护,接触病人及处理污染物品要穿隔离衣、戴工作帽、戴口罩;污染区物品未经消毒不能带入半污染区,更不能带入清洁区;废弃物品按医疗废物处理。

半污染区: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可能被污染的区域,包括:感染科病区内走廊、医护办公室、治疗室等。要求:尽量减少污染,每日预防性消毒1-2次,发现污染及时消毒;穿隔离衣不能在此停留;病人标本等污染物品不能存放于此;废物按医疗废物处理。

三、医务人员的防护

医务人员的常用的防护用品有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工作服、工作裤、工作鞋、隔离衣、医用乳胶手套等,以及防护服、鞋套、防护眼罩和全面型呼吸防护屏等。

1、一级防护

称作基本防护,是在常规的诊疗环境下对医务人员进行的基本防护。在常规的诊疗环境下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戴工作帽、医用口罩,穿工作服、工作裤和工作鞋。

2、二级防护

称作加强防护,二级防护的着装程序是从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依次完成的。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分区分级的防护程序进行,在二级防护完成后才能进入污染区。 二级防护的着装防护程序是:首先在清洁区戴工作帽和N95防护口罩(注意:调整口罩系带 整理鼻夹 整理口罩边沿 双手捂住口罩吹气检验有无漏气),然后穿上防护服,戴鞋套后再戴上手套进入半污染区。在半污染区加戴一次性外科口罩、眼罩再穿上隔离衣(方法:一手持领、另手穿衣袖-换手持领,另手穿衣袖-系领带、袖带—双手向后下拉紧两侧衣边对齐、一手握住另手按住压边系腰带)、加穿鞋套、加戴手套进入污染区。

3、三级防护

称作严密防护,三级防护是在污染区对病人进行气管切开、吸痰等操作及其他有血液、体液喷溅危险等特殊处理时的防护。三级防护是在二级防护的基础上加戴全面型防护屏或将口罩、眼罩换为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4、脱防护服装顺序

(1)出污染区:医务人员到缓冲间脱去外层鞋套,解开隔离衣腰带、袖带、脱去外层手套,然后解开隔离衣领带、脱隔离衣,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内层手套再摘眼罩及外层口罩进入半污染区喷雾消毒全身。

(2)出半污染区:脱内层鞋套、内层手套、防护服,消毒手后摘N95口罩,最后换工作服离开。

四、医务人员预防职业伤害的方法

在医院工作的职工,可能要接触各种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在医疗活动中有发生利器刺伤和血液污染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或乙肝、丙肝等病毒的危险,医疗机构应加强员工预防职业伤害和职业暴露的工作。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和手卫生学标准,遵守本岗位操作规范。

工作前按“分区分级”要求作好个人防护,穿工作服、工作裤和工作鞋,诊疗病人要穿隔离衣,带帽子和口罩。接触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的物品要带乳胶手套。进入呼吸道病房必须戴好口罩。进入结核病人病房要在医用棉纱口罩外加戴一次性外科口罩。诊疗特殊感染病人(如“非典”等)要穿防护服,戴N95防护口罩。在运送、配制、使用消毒剂时要作好个人防护,穿工作服、戴好口罩。要按规定浓度正确计量配制,防止造成人员化学伤害和污染环境。执行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中的防护措施,防止职业暴露,预防艾滋病病毒、乙型、丙型肝炎病毒等血源性传染病感染。

五、新上岗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贯穿于医疗、护理活动的全过程,WHO提出的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为: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

离、合理使用抗菌素,以及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亦称医院获得性感染,它是指发生在医院内的一切感染。新的诊断标准将医院感染定义为: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在医院感染诊断中首先应明确下列判别是医院感染或非医院感染的原则:

(一)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内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凝合污染)的感染。

1、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出后获得的感染。

2、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2、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二) 下列情况不属于院内感染

1、 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 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独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发作。 医院感染的研究对象

医院感染的研究对象,是指一切在医院活动过的人群,如住院病人、医院职工、门诊病人、控视者和陪护家属。 医院感染的分类

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按其预防性可分为可预防性和难预防性;按其感染途径又分为交叉感染、医源性感染和自身感染3类。

1、外源性感染亦称交叉感染或可预防性感染,通常是指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如其它病人、病原携带者,包括医院工作人员及探视者,以及污染的医疗器械、血液制品、病房用物用环境等的医院感染。

2、内源性感染也称自身感染或不可预防性感染。引起这类感染的微生物来自病人体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包括虽从其他病人或周围环境中来的,但已在该病人身上定植的微生物。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原理

1、 感染的三个环节

感染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或三个环节):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所谓“感染链”即由这三者共同组成。感染链是

感染在人群中蔓延、发展的生物学基础,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感染就不可能发生。预防、控制感染就是干预和阻断三者之间的联系:控制或消灭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宿主或增强其免疫力。 医院感染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可分为全面综合监测和目标监测两大类。全面综合性监测是感染控制的先行,是医院感染管理的基础。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监测包括下列各项。

1、 全院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监测;

2、 医院感染各科室发病率监测;

3、 医院感染部位发病率的监测;

4、 医院感染高危科室、高危人群的监测;

5、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监测;

6、 漏报率的监测;

7、 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监测;

8、 其他监测等。

100张病床以下、100—500张病床、500张病床以上的医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应分别低于7%、8%和10%;一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应分别低于1%、0.5%和0.5%。

空气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的监测 采样时间:在消毒后立即采样。 采样方法:

1、手的采样:被检者五指并扰,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厘米),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10毫升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液试管内,立即送检。 母婴同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工作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

2、空气采样:采样时间是在消毒处理后、操作前进行采样。方法:平板暴露法

布点方法:室内面积小于或等于30厘方米,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中、外布点部位距墙壁1米处;室内面积大于30厘方米,设4角及中央5点,4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1米处。 消毒与灭菌

(一)四个作用水平的消毒方法

1、灭菌: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牙孢)达到灭菌保证水平的方法。属于此类的方法有:热力灭菌、电离辐射灭菌、微波灭菌等物理灭菌方法,以及甲醛、过氧化氢等消毒剂进行灭菌的方法。

2、高水平消毒法: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对细菌牙孢杀灭达到消毒效果的方法这类消毒方法应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属这类的方法有:热力、电离辐射、微波和紫外线等以及用含氯、二氧化氯和一些复方的消毒剂等消毒因子进行消毒的方法。

3、中水平的消毒:是可以杀灭和去除细菌牙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

物的消毒方法,包括超声波、碘类消毒剂(碘伏、碘酊等)、醇类和氯已定的复方等。

4、低水平消毒法: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剂和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如单链季铵盐类消毒剂,植物类消毒剂和汞、银、铜等金属了子消毒剂等方法进行消毒的方法。

(二)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分类

1、高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是穿过皮肤或粘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物。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输血器材、输液器材、注射的药物和液体、血液和血液液制品、导尿管等。

2、中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仅和皮肤粘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的组织内。如: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窥镜、气管镜等。

3、低度危险性物品:虽有微生物污染,但一般情况下无害。只有当受到一定病原菌污秽时才造成危害的物品。这类物品和器材仅直接或间接地和健康无损的皮肤相接触。包括生活用品和病人、医护人员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的物品。如毛巾、面盆、痰盂、地面、一般诊断用品(听诊器、听筒、血压计袖带)等。 手、皮肤的清洁和消毒 洗手指征:

1、接触病人前后,特别是在有接触有破损的皮肤、粘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

2、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等重点部门时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3、接触体液、血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手消毒指征:

4、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

5、接触体液、血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6、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

第9篇:护士岗前培训大纲

第一个月应掌握的内容:

1、了解护士的岗位职责,掌握责任主班、副班的岗位职责是什么?(答案见作业文件)

2、护士礼仪:如仪表、着装、姿态、操作等礼仪方面的要求。(答案见作业文件)

3、熟悉病区环境(各种护理用物的放置地点)、如何接待新入院病人、熟知我院各种服务理念。

4、参与基础护理操作(如测血压、肌注、输液、静推、吸氧、灌肠等)及注射泵的操作并掌握其注意事项,特别是我院对测血压的相关规定,学会如何动态观察血压。

5、四查七对的来历,了解2003年以来所发生的护理差错及相应的处罚(有代表性的)。

6、掌握肾内科护理常规及有关的肾病知识(肾脏的位置、功能、大小,常见肾病如肾炎、肾综、肾衰、糖尿病肾病等病种的典型临床表现),肾内科的化验、检查指标及正常值。

7、如何留取宣传资料,如何人性化换床单,特殊群体如儿童应发放的相关宣传资料。

8、掌握体温单的绘制,脉搏短绌如何测量、绘制,掌握护理首次记录的书写要求,严格遵照《执行医嘱查对程序》执行医嘱。

9、掌握《透后病人交接班程序》、《分级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

10、掌握测量血糖的程序,心电监护仪的安装及使用。

11、熟悉与工作有密切关系的科室电话号码(如透析室、咨询台、手术室、急诊、我院120电话、接站车电话等)。

12、掌握全息基础知识,了解全息疗法的概念、八大标准的内容及具体要求。

操作项目:肌肉注射、测血压。

第二个月应掌握的内容:

1、掌握治疗班、办公桌、电疗班的岗位职责,学会操作电脑系统。

2、熟悉并掌握我院规定的14种重要药物、毒麻、备用药品(口服药、针剂)、抢救药品(在抢救车中的位置)及常用降压药的种类、剂量、用途、主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3、掌握危重病人(如急性左心衰、过敏性休克、低血糖休克、透后失衡、低钙抽搐、脱管、渗血)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

4、掌握无菌操作原则。

5、治疗室应掌握的事项:治疗室的管理制度、各种记录表格的填写、各种医疗垃圾的毁形及处理、各种消毒液的浓度及配制方法、冰箱的管理、血袋的处理、胰岛素的使用及管理规定、消毒包裹的更换及使用。

6、掌握口服药的摆放、查对、发放程序。

7、掌握电疗班护士职责及工作程序,熟练掌握糖尿病肾病病人的电疗注意事项,以及多囊肾、孤立肾、心功能差、大量蛋白尿、月经期等病人做电疗时的注意事项,电疗过程中发生停电时

的应急处理,仰卧位与俯卧位做电疗的疗效区别。口服中药及感冒方的煎法及服法,口服中药的注意事项(烫嘴喝的原理,先煎、后入、包煎的中药名称及作用)。

8、感冒的危害、预防及处理措施。

9、掌握造瘘术后、扁桃体切除术后的护理。

操作项目:中药灌肠、中心吸氧。

第三个月应掌握的内容:

1、掌握大、小夜班、午班护士的职责。

2、掌握病人的培训技巧,作为一名主管护士应掌握所分管病人的哪些事项,应培训病人的内容。

3、学会护理计划的制定,护理病程记录的书写,危重护理记录单的书写。

4、非常规情况的处理(见应急预案)。

5、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高钾、低钾、痛风发作、代谢性酸中毒)。

6、三个阶段及五个条件、斜坡车理论、肌酐与ECT的辨证关系、何为假尿量。

7、了解《护理人员行为规范与奖惩细则》、《护理质量考核制度》、《个人护理质量考核办法》、《星级护士评选实施细则》、《上岗护士工资制度》。

操作项目:静脉输液、简易呼吸器与气管插管的安装、吸痰。

培训时间和生活费的规定:

1. 各位护士岗前培训的时间为3个月,如各方面表现突出,考试成绩优秀,则可提前申请上岗,

如满3个月仍不具备上岗的条件,则继续发放生活费,按第3个月的标准发放。

2. 各位护士在岗前培训的3个月内,必须掌握所规定的学习内容,在每个月结束时,参加护理

部每月10号、20号、30号的阶段考试,根据病区护士长上报考试申请单的日期安排就近考试。第3个月的考试(即上岗考试)的内容涵盖大纲1-3个月及题库的学习内容。

3. 考试形式采取科内测评、操作考试,护理部口试、笔试四种形式进行,各项成绩大于或等于

70分方可合格。

4. 护士如第1个月学习内容考试合格则第1个月发放200元生活费,第2个月学习内容考试合

格发放300元生活费,第3个月学习内容考试合格发放400元生活费,阶段考试首次不合格者要在5天内补考,补考合格的生活费不变,第

2、3个月补考仍不合格者,生活费同前一个月。

5. 每月生活费的发放数额以护理部上报财务科为准。

护理部2010-02-21

上一篇:企业社会保险工作汇报下一篇:貔貅开光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