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与孔子

2022-06-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曲阜与孔子

浅谈曲阜孔庙建筑石雕艺术的视觉审美与美学思想 

摘 要:孔庙在我国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承担着祭祀孔子、引导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等不同方面的任务。在我国境内,孔庙分布广泛,各地都建有孔庙。其中,曲阜孔庙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孔庙之一。曲阜孔庙是在孔子故居的原址上建立的,具有极强的象征性意义,是儒家文化的现实载体。曲阜孔庙的建设历史较长,期间不断地修缮、扩建。现存的曲阜孔庙主要建于明清时期,这一时期孔子被尊奉为“至圣先师”,孔庙规格极高,可以与故宫比肩。在孔庙的建筑群中,采用了多种艺术形式装饰整体的空间,包括雕刻、绘画、匾额等。曲阜孔庙的石雕是孔庙中最为重要的装饰之一,石雕的种类多样,发挥着不同的装饰作用,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彰显着传统的审美认知理念。石雕的艺术表现力需要通过人们的视觉观察进行体验,从文化内涵的角度,理解其中所含有的独特性。文章从视觉审美角度分析曲阜孔庙石雕艺术的视觉审美与美学思想。

关键词:曲阜孔庙;石雕艺术;视觉审美与美学思想

曲阜孔庙历史悠久,位于孔子故里。我国历朝历代都重视对孔庙的营造,现有的孔庙建筑群大致形成于明清时期。清代对曲阜孔庙进行持续的修缮,目前孔庙表现出的艺术风格更接近于清代。理解孔庙石雕艺术的视觉审美与美学思想,要重点关注清代的艺术审美思想与风向。

1 曲阜孔庙雕刻装饰的概况

在曲阜孔庙中,雕刻装饰具有重要作用。在孔庙的不同区域以及建筑的部位中,雕刻艺术都在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从总体上来看,曲阜孔庙中的雕塑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浮雕和圆雕。圆雕的应用相对较为独立,在具有装饰作用的同时,也可以作为独立的艺术品进行欣赏。浮雕的装饰性更强,要与周围的环境进行更为紧密的结合,因此,在孔庙的石雕中浮雕的应用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浮雕内容与孔庙环境的结合,带来了多样化的艺术效果,并展现出了特定的文化含义。

从整体的角度对曲阜孔庙中的雕刻艺术应用进行思考,可以发现,雕刻形象的选择含有的政治意味较为明显,这与孔庙的组织修建者有关。孔庙的修建主要是由专制政府组织,尤其是明清时期,我国的政治体制中君主权力较为集中,帝王在孔庙的修缮中会间接地提供意见。从社会意义上进行思考,可以发现孔庙的建筑具有明显的社会价值,是当时人们关注自我精神的重要场所,为了适应于众人的精神关注,孔庙的建筑以及装饰在审美选择上趋向于宏大气象。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在展现出宏大气象的同时,孔庙装饰中的精致细腻也是极为明显的,这也是明清时期建筑装饰艺术所具有的特色。石雕的细节内容也需要得到关注,石雕中细节表现出的艺术思维是带有时代特性的,通过对其中细节内容的研究,可以更为全面地掌握曲阜孔庙中石雕的艺术特性。

2 曲阜孔庙中的石雕艺术类型与视觉审美效果

2.1 石雕龙柱与其视觉审美

曲阜孔庙中石雕龙柱(图1)是具代表性的雕刻内容之一。石雕龙柱的形象与故宫中石雕龙柱的形象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采用的雕刻方式也较为接近。故宫在明清时期是皇帝的居住区域,建筑的规制与装饰符合帝王的身份地位,因此石雕龙柱技艺精湛,审美表现力突出。孔庙中的石雕同样如此。石雕构图的功能是要突出中心雕刻龙的形象,这就需要对中心区域周围的图景进行相应的衬托性雕刻。仔细观察现有的龙柱,可以看到石雕龙柱的周围一般会选择山海等较为宏阔的内容作为容纳龙这一形象的背景。山海阔大,龙形石雕在这一背景中气势更为明显,形象更突出。另外,为了使石雕内容向建筑空间完成过渡,在石雕龙柱的底部选择了莲花装饰,这种装饰在带来大气磅礴视觉审美的同时,也能让观众感受到石雕的精致。

石雕中龙的形象是整个雕刻的主体,龙的形象中包含的文化内涵要与孔庙的地位相符合。儒家文化作为一种被官方肯定同时被民间认同的社会主流文化,具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因此,孔庙作为一个具有神圣意味的宗教文化空间,是极为严肃的,雕刻出的形象也要能够符合严肃这一特点。观察龙柱中龙的整体形象,可以发现龙目炯炯有神,配合龙身的张扬形态,形成一种庄重中带有威严气息的装饰效果,与孔庙建筑空间的整体氛围相呼应。

另外,除了龙形雕塑之外,孔庙还有凤凰形象的雕塑。龙凤形象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均有祥瑞的文化内涵。受到森严等级制度的影响,龙凤形象的使用受到嚴格的限制,只有在规格较高的建筑中才能够应用。分析现有的建筑遗存以及文献资料,可以得知曲阜孔庙中凤形象的石雕集中出现于清雍正时期,说明当时统治者对于孔庙建筑修缮的重视。相对于龙柱而言,凤刻属于一种细节装饰,虽然没有夺人眼球的视觉冲击效果,但可以显示出曲阜孔庙建筑整体的精工细雕,精致的审美意象明显,带有清代康雍乾时期独特的时代文化气息。

2.2 石雕龙首与其视觉审美

在孔庙中,龙这一形象反复地出现,在孔庙建筑周围区域的装饰性建筑中,除了龙柱与相应的绘画之外,还有石雕龙首。相较于石雕龙柱,石雕龙首所处的区域不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石雕龙首在数量上相较于石雕龙柱更多,在体量上较小。

同样,在视觉效果上,石雕龙首也要体现出一种威严效果。因此,龙首表情肃穆、姿态昂扬,虽然其所具有的体量较小,给人带来的感受仍旧庄严肃穆,龙首形象与曲阜孔庙中总体的建筑环境氛围相符。

2.3 人像石雕与其视觉审美

在曲阜孔庙中,人像石雕也非常具有特色。人像石雕对于保存条件的要求相对较为有限,因此其中一部分的人像石雕的时代较久,其雕刻的方式以及整体的装饰作用与明清时期的雕刻有所区别。早期的人像石雕多属于两汉时期的雕刻,石雕的体量较大,形象能够表现出当时的艺术文化特质。这些早期石雕作为先导空间中重要的形象,森严地竖立在孔庙的道路两旁,给人带来肃穆的审美感受。

孔庙中也有其他年代的人像石雕,这些雕像的整体艺术水平相较于龙柱的精雕细刻存在一定的差距,然而其所具有的特点是人像的时代是丰富的。从整体的视觉效果来看,可以发现不同时代的人像石雕的特点是有明显差异的,因此人像石雕形态各异,能够给人们带来多样性的审美感受,丰富孔庙的历史层次感。

2.4 石雕栏杆与其视觉审美

在传统的建筑中,高等级的建筑需要建设在台阶之上,因此相应的建筑周围区域需要应用栏杆构件,保证建筑在应用中的安全。为了使整体的建筑区域构成更为美观,栏杆中也需要应用石雕的形式,装饰的范围包括栏杆中的地柱、栏板以及柱头。

石雕的整体造型要符合孔庙的整体空间氛围,营造出一种厚重的装饰感,突出孔庙建筑的文化韵味。因此,栏杆的雕刻内容选择了简洁的花卉造型,突出整体大气磅礴的特点。在栏杆石雕的细节部分,雕刻极为精美。仔细观察石雕栏杆,能够发现到两个突出的特点:首先,栏杆石雕的主题极为明显,采用疏密错落有致的方式突出石雕的重点部分,在进行观察与欣赏的过程中,人们的目光能够被石雕表现的中心形象所吸引;其次,石雕细节部分经得起审美的推敲,线条流畅,刻纹有力。石雕线条所包含的审美意蕴也从侧面展示出石雕栏杆建设年代普遍的社会审美特点。

2.5 浮雕与其视觉审美

浮雕的雕刻表现内容较为丰富,浮雕在建筑中可以应用的范围较广,因此,相应的浮雕内容也根据区域范围的不同,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采用的形象主要分为人物形象、龙凤形象、阴阳八卦以及佛教形象。这些形象在孔庙这一空间中的融合,给人带来了极为复杂的审美感受。

在不同的雕刻中,应用的雕刻构图方式以及雕刻的方式也是有所区别的。对于雕刻具体的处理需要与雕刻内容相符合,同时也要能够与区域中的环境氛围达成呼應。

在曲阜孔庙的台阶等较为隐秘的部位中,精致的石雕装饰仍旧在发挥着独特的魅力。由此可见,曲阜孔庙在石雕应用上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是一种整体性与细节性相结合的感受,每一种石雕都不是孤立的,都具有符合建筑群韵味的应用价值以及审美表现力。

3 曲阜孔庙中的石雕艺术美学思想

对于建筑中包含的美学思想进行分析,要充分地考虑建筑的实际作用以及建筑的修建者。曲阜孔庙在我国传统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教育价值,这种社会中出现的文化价值观念与当时的统治意识形态相吻合,统治者需要应用社会文化观念验证其统治地位的合法性以及合理性。因此,孔庙中的雕刻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政治服务。在孔庙雕刻的内容选择上,龙形象以及凤凰的形象就是明显的标志。

另外,整体的雕刻构图有严谨大气且不失精致的特点,这说明其中所蕴含的美学思想符合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内涵。儒家思想重视秩序,雕刻内容的严谨安排暗合了强调秩序的思想。同时,儒家思想面向的人群较为广阔,作为儒家思想的一种物化代表,曲阜孔庙中的石雕艺术含有的美学思想也要能够符合大众审美的标准。因此,雕刻的构图有精致的特点,这也是我国明清时期艺术的普遍特点,说明在审美的要求上孔庙的建设能够与社会思想相应和。在研究中,要重视建筑建设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审美的倾向,并且根据这一背景与倾向展开沉浸式的审美理解。

4 结束语

对于曲阜孔庙的建筑石雕来说,精湛的雕刻技术、完美的光影呈现让人们在欣赏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的同时,还能够感受到儒家文化的深刻内涵。曲阜孔庙的建筑石雕是中国传统艺术在建筑中的体现,也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在建筑上的呈现。现代石雕艺术的审美变化,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进步,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不断演变。对曲阜孔庙建筑石雕艺术的视觉审美进行解读,是对传统建筑的一次探究,更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温。要结合现代的审美研究理论,对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复原,应用两种时空中不同的文化关怀,理解曲阜孔庙所具有的整体文化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焦爱龙.曲阜孔庙建筑石雕艺术的视觉审美解读及其美学思想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22):447.

[2]唐玮.曲阜孔庙建筑石雕艺术的视觉审美解读及其美学思想探析[J].美术观察,2017(11):118-119.

[3]司继琳.从曲阜孔庙的建筑与石刻艺术看传统美术资源的理解和运用[J].艺术教育,2010(2):114-115.

[4]王文灏.曲阜孔庙建筑装饰制式的民间审美体现[J].民俗研究,2012(6):102-106.

[5]杜林东.先声与困惑—两份曲阜孔庙修葺计划映射的近代中国历史建筑修复观念转变[J].新建筑,2020(1):123-127.

作者:吴峰

第2篇:曲阜三孔

大哉孔子

孔祥林

诺贝尔奖获得者建议,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曲阜孔庙、孔林、孔府因孔子而形成,199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要想真正读懂三孔涵义,就必须走近孔子,了解孔子……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唐玄宗《经鲁祭孔子而叹之》中的诗句形象地概括了孔子命途多舛的一生。

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在鲁国一个武士家庭。他的祖先曾是商天子,周灭商后,封商纣王庶兄微子为宋公以主商祀。孔子十代祖弗父何让国于弟,子孙世为宋国贵族。六代祖孔父嘉在宋国宫廷争斗中被杀,其子木金父逃难到鲁国,成为鲁国士族。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的鄹邑大夫,以力大善战闻名各国。他先娶施氏,生有九女,小妾生子孟皮是个跛子,难为继承人,六十多岁时又向颜氏求婚,再娶愿嫁的未满二十岁的颜氏三女颜紉在。老夫少妻,不合礼制,所以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称其为“野合而生孔子”。婚后,叔梁纥与颜紉在为求子曾去附近的尼丘山祈祷,出生后的孔子头顶中间低四周高,很像尼丘山的形状,被幽默地取名为丘,字仲尼。

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家道中落,他不得不随母亲迁到鲁国都城居住。孤儿寡母,备尝艰辛,十七岁时相依为命的母亲又撒手而去,为了生活,孔子二十岁左右不得不去做管理仓库和畜牧的小吏。家境贫寒,受尽了世人的白眼,连参加本应能够参加的季孙氏宴请士级贵族的宴会都遭受被拒入内的羞辱。但艰难困苦的生活并没有击垮孔子,却激励他努力奋斗。他“十有五而志于学”,终于成为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孔子在成名后回忆早年经历时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艰难困苦的生活磨难了孔子,也成就了孔子。

孔子三十岁后开始收徒讲学,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培养了一大批学有专长的人才。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育学生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循循善诱,创造了科学的教育方法,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

教育上的成就提高了孔子的社会地位,执政大夫们也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将他网罗到统治集团中,先让他担任鲁国一个重要城市中都的行政长官,再让他任主管全国工程建设的司空,两三年就升至主管司法的司寇,成为鲁国最重要的官员之一。孔子从政时间虽短,但治中都而中都大治,治鲁国而鲁国强盛,齐鲁盟会时,挫败了齐国的阴谋,维护了弱国的尊严,显示了卓越的治国才干和折冲尊俎的外交能力。

春秋时期,权利下移,国人暴动,列国争战,夷狄交侵,社会激烈动荡。为实现“天下有道”的理想王国,孔子要从鲁国开始改造社会,重整社会秩序。为了强公室,他处心积虑地削弱执掌鲁国大权的孟孙、叔孙、季孙三家的权力,拆除三家城邑,在最后拆除城邑时,孟懿子暗中破坏,致使“堕三都”功亏一篑。恰巧此时齐国害怕鲁国重用孔子而强盛,送给鲁国美女八十名、文马三十驷以离间鲁国君臣。鲁国君臣沉迷声色,怠忽政事,连郊祭后的祭肉也不按惯例分送臣下。孔子失望之余,挂冠而去,开始周游列国。

公元前497年初,在料峭的春风中,孔子带着一班弟子出发了。他们栖栖遑遑,席不暇暖,先后到过卫、曹、宋、陈、蔡、楚等国,到处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寻找实现政治理想的机会,但没有获得成功。他和弟子们“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商周,厄于陈蔡”,吃尽了闭门羹。处于困境的孔子把自己的人格看得极为重要,寄人篱下却不仰人鼻息,卫灵公与夫人同乘一车却让孔子的车跟在后面,自认为蒙羞的孔子在发出“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的怒语后,愤然离开了卫国。

公元前484年,孔子弟子冉有率领左师打败了入侵鲁国的齐国军队,执政大夫季康子知道冉有是从孔子那里学会了指挥战争,接受了冉有的建议,才派人到卫国接回孔子。

回国后的孔子,早已失去了往日的从政热情,潜心整理古代文献,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系《周易》,为古代文献的整理和古代文明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公元前479年,孔子赍志而殁,死后埋葬在鲁国城北的泗水边上。

生逢乱世的孔子,以济世化民为己任,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包括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学说在内的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体系。其思想集中体现于由其弟子和再传弟子追记其言行思想编辑而成的《论语》这一问答体著作中,这是儒家思想和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典籍。孔子生前奔波了十三年都没有推销出自己的政治主张,死后却被封建权势者尊奉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其思想被奉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儒家思想也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化成为中华民族道德意识、精神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准则。

孔子的思想一千多年前就传布亚洲,也被中国的近邻朝鲜、越南、日本等国奉为指导思想,促进了他们国家思想、文化、经济的飞速发展。十六世纪传入欧洲后,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从孔子思想里“发现了一个崭新的精神和物质世界”,孔子思想成为他们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反对神权的思想武器,促进了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发展。无怪乎孔子庙会成为世界性的庙宇,孔子血食遍世界。

孔庙

——世界上最古老的庙宇和博物馆

撰文/可列

曲阜孔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庙宇,

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博物馆。

历代王朝富丽恢宏的祭孔大典,

有多少次在这里奏响颂乐?

在礼乐凝固的宏伟建筑群中,

至今缭绕着中华子孙对祖先圣人膜拜顶礼的精神讲述……

公元前478年,孔子去世的第二年,鲁哀公因宅立庙“庙屋三间”,其故居被改为祭祀的庙宇,陈列着孔子生前使用过的衣、冠、琴、车、书,人们按时进行祭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孔子思想成为国家的正统思想,孔庙即由国家进行维修。两千多年间,曾进行过100多次维修扩建。

现在的孔庙是明弘治十六年(1503)形成的规模:南北全长1300多米,占地面积14万多平方米,有金、元、明、清建筑100多座,460多间。主体部分前后九进院落,中贯轴线,左右对称,布局严谨,气势雄伟。正殿前设五座大门,比附天子宫室五门之制;四隅建角楼,比附王者宫室角隅之制。孔庙的总体布局设计是非常成功的。

梁思成先生考察孔庙后曾说:“我觉得这一处伟大的庙庭,除去其为伟大人格的圣地,值得我们景仰纪念外,单由历史演变的立场看,以一座私人的住宅,二千余年间,从未间断地在政府的崇拜及保护之下,无论朝代如何替易,这庙庭的尊严神圣却永远未受到损害;即使偶有破坏,不久亦即修复。在建筑的方面看,由三间的居堂,至宋代已长到三百余间,世代修葺,从未懈弛;其规模制度,与帝王相埒。在这两点上,曲阜孔庙恐怕是人类文化史上惟一的一处建筑物。”

就让我们沿桧柏夹护的孔庙神道,循中华百年遗迹,慢慢品体圣迹流光和祖先千年馈赠吧——

万仞宫墙—探索孔子思想奥秘的门径

苍桧老柏遮蔽的曲阜古道北端,一座青砖垒砌的城墙巍然屹立,城门上嵌“万仞宫墙”字样的石额,那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御笔。

万仞宫墙的典故出自《论语》。鲁国大夫叔孙武叔对大夫们说:“子贡贤于仲尼”,子贡听说后,便打个比喻说:一个人的学问好比宫墙,自己的这道墙只有肩头高,人们一眼就可以洞悉里面的一切;孔子的那道墙有数仞(一仞八尺,约合1.85米)高,如果找不到门径,就看不到里面宗庙的雄伟,房屋的多种多样。后人认为数仞仍难以比拟孔子思想的高深,因此题为万仞宫墙,此后成为大多数文庙前照壁通用的赞词。

城门原名“仰圣门”,门上有城楼,原来悬挂“万代瞻仰”匾额。汉代以后,孔庙僻处旷野,明正德六年(1511),刘六、刘七农民起义军攻占曲阜县城,焚烧县衙,当晚移军孔庙,秣马于庭,污书于池,吓坏了明朝君臣,有人建议驻军保护,有人建议建城卫庙,最后皇帝下令,围绕孔庙建设新县城。新县城有五座城门,此为正南门,实际上是孔庙的正门,平常并不打开,只有皇帝亲临或皇帝的使者祭祀孔子才可由此门出入。

如今送走皇帝,人们走进万仞宫墙,把这当做探索孔子思想奥秘的门径。

金声玉振—孔庙的引路牌坊

穿过两重洞门,迎面是一座座石构的牌坊,牌坊上高揭着红、黄、绿色的坊额:金声玉振、棂星门、太和元气、至圣庙。人未入庙,各色赞诵孔子的坊额便映入人们的眼帘。

金声玉振坊三间四柱,建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坊额由当时著名书法家胡缵宗所题,典故出自孟子赞诵孔子的话:“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也者,终条理也。”古时奏乐,先击钟以发众声,音乐结束时击磬以收众音,后人以此比喻声名洋溢广布。

棂星又名天田星,相传“主得士之庆”,主管选拔人才。从隋代实行科举制度起,其后1300多年里,孔子思想一直是考取当官资格的金科玉律。古代帝王祭天要先祭棂星,孔庙设置棂星门就说明它具有最高的祭祀规格,门名是皇帝亲笔御题。门东西两侧各立一块石碑,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路经孔庙,武官下马,文官下轿,就连皇帝祭祀孔子也要步行而入。

棂星门内又是两座石构牌坊,不同的是,前坊是石灰岩,后坊为花岗岩,前刻“太和元气”,后刻“至圣庙”。前坊建于1544年,以太和元气赞颂孔子思想,后坊建于1504年,用以标明庙宇的名称。两坊东西的庙墙上分别建有一座木构牌坊,东题“德侔天地”,西题“道冠古今”,二坊均三间四柱五楼,黄色琉璃瓦顶,如意斗拱,建于1415年,是我国最早的牌坊之一。

穿过道道门坊,来到孔庙大门。屋檐下悬挂的“圣时门”是雍正命名、乾隆题写的,门名出自《孟子》的“孔子,圣之时者也”。孟子赞颂孔子是最合于时代的圣人,鲁迅曾幽默地译成摩登圣人。门屋五间,三门洞开,前后中陛浮雕二龙戏珠,飞龙腾跃,云朵飘飞,波涛汹涌,雕刻非常精美,当是1415年初建时的原物。

穿过洞门,豁然开朗,纵深130多米的庭院仅在北端三桥纵跨,一水横穿,尽端大屋横亘,东西庙墙上两座小门对立。东门名“快“,寓意先睹为快,西门名“仰高”,取颜回赞颂孔子的仰之弥高之意,两门原是谒庙者出入的通道。

沿着笔直的甬道穿过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再往前就是奎文阁。

奎文阁—中国古代藏书楼

奎文阁是孔庙的藏书楼,始建于宋代。奎星十六颗,“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古人认为“奎主文章”,所以金章宗命名其为奎文阁。乾隆十三年,匾额换上了乾隆的御笔。奎文阁在宋代是五间重檐,金代扩建为三层,明代扩建成七间,三重飞檐,四层斗拱,但内部仍采用宋代常用的层叠式木构架,是我国著名的木构楼阁之一。

拾级而上,孔庙全景尽收眼底。南瞰桧柏如海,白鹭翻飞,树荫中隐见四门独立,甬道如矢,使人既感受到孔庙历史的悠久,又感受到孔子思想的深奥。北眺黄瓦熠耀,绿树掩映,供奉孔子的大成殿雄踞正中,供奉历代儒家贤达的两庑围护左右,使人强烈感受到孔子思想的博大高深和儒家思想的源远流长。建筑或重檐,或单檐;屋顶或庑殿,或歇山,或悬山,或硬山;屋瓦或黄,或绿,或灰,或者绿心黄边;高低错落,大小相间,色彩斑斓,严格遵照了礼制规定,却又和谐有序,完美展现了儒家的中和之美。

从奎文阁向北下瞰,东西狭长的庭院内十三碑亭林立,九门洞开,檐牙交错,是孔庙布局中惟一杂乱的庭院。该院是全庙的咽喉,北面正中五门洞开,大成门及其两掖门金声门、玉振门通向中路,东侧承圣门通向东路,西侧启圣门通向西路,东西庙墙上的毓粹门、观德门通向庙外,南面的奎文阁两掖门通向前部,位置非常重要。

碑亭始建于唐代,金代重建,即今南排东起第三、第六座,位置非常适中;元代在其之间增加两座,以嫌靠近轴线;明代非常聪明,因见此处难以增加建筑,便在奎文阁前添建四座碑亭;清代则非常跋扈,在此院中添建九座,北面增加一排,已经占压了东西甬道,北面中间两座甚至挡住了大成门。非常巧合的是,现存十三座碑亭分别建于金、元、清三代,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政权,大概少数民族统治中原地区更需要借重孔子的思想吧。

大成殿—祭孔仪式烟香不息

拾级而上大成门,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悬挂的对联:“先觉先知为万古伦常立极,至诚至圣与两间功化同流”,连同门匾都是雍正皇帝的御笔。雍正二年(1724),孔庙遭受雷火,大成殿院除杏坛外全部毁于大火。灾报到京,雍正皇帝引咎自责,撤乐减膳,斋居二日,不设卤簿,素服前往国子监致祭,并派礼部侍郎前往曲阜慰祭,代理工部侍郎会同山东巡抚相度维修。对于重建,雍正皇帝十分重视,“凡殿庑制度规模以至祭器仪物皆令绘图呈览,朕亲为指授”,“务期巍焕重闳,坚致壮丽,纤细完备,灿然一新”,并将正殿正门改为黄瓦。

“杏坛”—孔子讲学的纪念建筑

大成门后,一座精致的凉亭独立院中,十字结脊,四面悬山,重檐之间悬挂着“杏坛”竖匾,那是孔子讲学的纪念建筑。《庄子》记载:“孔子游乎淄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观其下文,是在水滨。宋天禧二年(1018),正殿北移,旧址“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名以杏坛”,将水滨的杏坛移到了孔庙内。现在亭内保存有金代党怀英和清代乾隆皇帝题写的两块石碑,乾隆皇帝八下江南,走到哪写到哪,行书刻遍全国,但到了孔庙,赞诗全用楷书,大概他觉得拜孔子就得毕恭毕敬吧。

盛大的祭孔仪式

每年9月27日孔子文化节,都要在大成殿前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从隋代开始,每朝都专为孔子制定祭祀乐章,明清还专为曲阜孔庙制定祭祀乐舞。音乐为中和韶乐,演奏乐器有编钟、编磬、琴、瑟、箫、笛、、笙、埙、篪、鼓等二十余种。典雅悠扬的乐曲声中,舞生们左手执龠,右手执翟,按乐起舞,动作庄重舒缓,歌工们随着音乐和舞生的动作歌唱,一动一字,一字一音,节奏分明和缓。乐、舞、歌三位一体,创造出正心正气、纯和庄严的境界氛围,与大成殿内龛中孔子正襟危坐的神情气质恰好合一。

天子服饰的孔子塑像

大成殿内龛中的孔像头戴十二冕之旒,身着十二章之服,手执镇圭,一幅帝王打扮。唐代时,孔子着司寇服,宋代改为天子服,明嘉靖时,因各地文庙孔子形象不一,让人难以分辨哪是真正的孔子,朝廷下令,只保留曲阜孔庙塑像,其他孔庙一律撤像改为牌位,同时废除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封号,改称至圣先师。历代王朝尊崇孔子,推行孔子思想,大概认为非天子冠服不足以显示他们的尊崇,而完全不考虑孔子最反对违礼僭越。然而,“祭神,如神在”,不管各代

孔子形象如何,君臣百姓都无不跪叩恭行表达对圣人的敬意。

大成殿:我国最大的殿堂之一,殿内装饰最为豪华

大成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九脊,黄瓦歇山顶,东西长54米,南北深34米,高27.2米,殿基重层栏板,三陛二阶十二级,无论开间、瓦色、彩绘、斗、阶陛都是孔庙规格最高的建筑,也是我国最大的殿堂之一。大成殿最著名的是雕龙石柱,外檐28根石柱均高6米,东西两山和后檐28根八棱水磨石柱浅雕云龙,每面9条,每柱72条,细心的工匠并在柱上刻下龙的总数:一千二百九十六。前檐10根是高浮雕,每柱雕刻两龙对翔,中刻宝珠,四衬云朵,柱脚缀以山石,衬以波涛。祥云飘飞,波涛激射,龙躯夭矫自如,龙鬣飘拂,宛如二龙戏嬉于云水之间,是我国著名的石雕艺术品,难怪郭沫若先生称之为“天工开物眼前是”。

殿内藻井贴金,梁枋沥粉金云龙和玺彩画,天花板错金装龙,斗拱金琢墨,室内悬挂着清代皇帝颁赐的九块大匾和三副对联,匾联边框浮雕云龙贴金,九座神龛连同龛前的供桌也装饰得金碧辉煌。

殿内不仅装饰豪华,殿门内外清代皇帝题写的匾联也将对孔子的赞颂推向极致。万世师表(康熙)、生民未有(雍正)、与天地参、时中立极、化成悠久(乾隆)、圣集大成(嘉庆)、圣协时中(道光)、德齐帱载(咸丰)、圣神天纵(同治)、斯文在兹(光绪)的匾额,“德冠生民溯地辟天开咸尊首出,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雍正)、“觉世牖民诗书易象春秋永垂道法,出类拔萃河海泰山麟凤莫喻圣人”、“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乾隆)的联文,人世间最好的赞词都让清代皇帝找来了,全不考虑让后人赞颂孔子再如何开口。

东西庑:配享从祀的历代先贤先儒

大成殿后又有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重檐黄瓦歇山顶,龙凤合玺彩画。殿名寝殿,是孔子夫人的专祠。孔子夫人姓蒕官,宋国人,19岁时结婚,20岁时生子,66岁时去世,生平事迹很少。夫贵妻荣,宋代加封为郓国夫人,后随孔子称至圣先师夫人。

寝殿后的圣迹殿是孔庙的最后一座建筑,里面陈列着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圣迹图。图刻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由曲阜生员毛凤羽汇校,维扬画工杨芝作画,吴郡章刻石,形象地展示了孔子的一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连环画。

由圣迹殿四转大成殿前,进东西庑。东西庑是供奉先贤、先儒的地方。两庑供奉牌位分为两等,北面的是先贤,共79位,主要是孔孟弟子,另外还有宋代的五位理学家,南面的是先儒,主要是战国到清初的历代儒家代表人物,但并不全是学者,如诸葛亮、陆秀夫等忠正人士就没有儒学专著。两庑的北端陈列着玉虹楼丛帖,是六十八代衍圣公之子孔继涑临摹历代书法名作刻成的,丛帖共刻石584块,有玉虹楼法帖、玉虹鉴真、谷园摹古、国朝名人等十四类,是我国著名的大型书法丛帖之一。

出玉振门,西转进启圣门,迎面是金丝堂,是为纪念孔鲋藏书建造的,原在孔庙东路,明弘治扩庙时迁至西路,祭祀前作为演习乐舞的处所。堂后有启圣祠及其寝殿,是孔子父母的专祠。

入承圣门,进入孔庙东路,这里原是孔子故宅。迎门的诗礼堂原是孔子故居,是为纪念孔子教育儿子孔鲤“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命名的,此后学诗学礼就成了孔氏的祖训。此堂供祭祀前演礼、排班和祭祀后宴请宾客使用。清代康熙、乾隆皇帝在曲阜祭祀孔子后,就在此听孔子后裔讲经,著名文学家孔尚任就是在此讲经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由监生而破格授予国子监博士的。

“鲁壁”与古文经学派的渊源

穿过诗礼堂,后面就是孔宅故井,相传为孔子当年的吃水井。井深五六米,井水清彻见底。西侧碑亭内有乾隆皇帝的御碑,碑文中有“我取一勺,以饮以思,呜呼宣圣,实我之师”的诗句。孔子视富贵如浮云,“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乾隆皇帝真能体会到个中真味吗?

井东一堵照壁,前面依墙立着刻着“鲁壁”的石碑,后人即将此墙当成鲁壁,其实这是后面崇圣祠的照壁。鲁壁的位置原在井西,1978年因碑断难立才依墙树立的。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孔子九代孙孔鲋将经书藏在孔子故居的墙内,自隐于嵩山。西汉武帝时,鲁共王刘余扩建宫殿,拆除孔子故居时,忽然听到金石丝竹之音,不敢再拆,却在墙内发现了《论语》《尚书》《春秋》《礼记》等儒家经书。这些经书是用蝌蚪古文写成的,因此被称作古文经,后经孔子十一代孙孔安国加以整理,开创了古文经学派。明代时为了纪念孔鲋保存儒家经典的功绩,刻立了鲁壁碑。对于后人津津乐道的金石丝竹之音的传说,乾隆皇帝曾有诗说“神奇反觉小斯文”。

绕过鲁壁,后面的崇圣祠是供奉孔子五代先人的祠堂。明嘉靖九年,因为颜子、子思、曾子配享于大成殿内,他们的父亲却从祀在两庑内,子在堂上,父在堂下,子先父食,不合于封建礼教,皇帝下令各地孔庙另建启圣祠,主祀孔子父亲叔梁纥,以四配之父配享。清雍正元年,皇帝为显示对孔子的尊崇,追封孔子五代先人为王,将启圣祠改称崇圣祠,主祀孔子五代先人,以四配之父配享,以周敦颐之父周辅成、二程之父程、朱熹之父朱松、蔡沉之父蔡元定、张载之父张迪从祀。祠本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现在前檐的两根云龙石柱就是孔庙现存最早的高浮雕石柱。

孔庙碑刻:我国保存汉碑最多的地方

孔庙存有西汉以来历代碑刻1172块,内容既有封建皇帝追谥、加封、祭祀孔子和修建孔庙的记录,也有帝王将相、文人学士谒庙的诗文题记,其中不乏诸如唐代张庭、宋代米芾、元代元好问、明代董其昌、清代翁方纲等著名书法家的大作。文字有汉文,也有少数民族的蒙文、满文、八思巴文,书体真草隶篆,各体皆备,是研究封建社会政治、思想、经济、文化、艺术的珍贵资料。现孔庙所存的历代碑刻全部迁到了庙后西仓。

孔庙的碑刻精品一向以汉魏碑刻驰名中外。西仓展出西汉石刻6块,拓片1张,东汉碑刻13块,拓片2张,三国至北朝碑刻5块,隋代石碑1块。连同汉石人刻字,共有汉代碑刻24块,是我国保存汉碑最多的地方。汉碑不仅数量多,质量高,而且艺术风格多姿多彩。作为汉代隶书的代表,乙瑛碑平正圆润而秀逸,礼器碑细劲雄健而俊逸,史晨碑修饬精细而古朴,孔宙碑方整秀润而飘逸。其他碑刻虽没有上述石碑著名,但西汉北陛石之古拙,五凤刻石之劲秀,东汉孔谦碑之淳厚,孔君碑之苍劲,孔彪碑之娟秀,熹平残碑之劲健,孔褒碑之方劲,鲁相谒庙残碑之劲秀,近年新出王陵塞石之稚拙,新富里渎石之刚健,陶洛残碑之遒逸,全面展示了汉代隶书的水平。即将发行的汉代隶书邮票一套两枚,第一枚就是乙瑛碑,由此也可窥见曲阜汉碑在汉代书法艺术中的地位。

三国至北朝石碑虽然数量不多,但几乎都是珍品。三国孔羡碑承汉末方笔取胜之遗绪,结体严整而不板滞,书风淳古而高远,气势凌厉而磅礴,向被称为魏隶四珍之首;北魏贾使君碑笔法浑劲而含蓄,结体精严而变化丰富,张猛龙碑笔法刚劲雄奇,格调高古而韵趣横生,二碑向被推为魏体楷模;东魏李仲璇碑书体似楷似隶,间杂篆字,笔画老健,结体宽博,古雅俊迈;北齐夫子庙碑虽剥蚀严重,但笔力刚健,字字可珍。

亲至曲阜祭祀孔子的皇帝

第一个亲到曲阜祭祀孔子的皇帝是汉高祖刘邦,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路过曲阜,以最高的祭礼牛、猪、羊三牲祭祀孔子,后世儒家大加宣扬,称其为“汉家四百年命脉全在于此”。但西汉再无皇帝亲临祭祀,倒是东汉的皇帝们相继到曲阜亲临祭祀。建武五年(29),光武帝路过曲阜,派大司空宋弘祭祀孔子;永平十五年(72),元和二年(85),延光三年(124),明帝、章帝、安帝也先后亲临曲阜祭祀孔子,并以七十二弟子配祀。太和十九年(495),北魏孝文帝戎马倥偬,亲至孔庙祭祀,并去祭拜孔子墓。乾封元年(666),开元十三年(725),唐高宗、唐玄宗相继到曲阜孔庙祭祀,玄宗还派人去孔子墓祭奠。其后广顺元年(951)的后周太祖郭威,大中祥符元年(1008)的宋真宗,康熙二十三年(1684)的清圣祖都是祭完孔庙后专程前往孔林致祭。亲临曲阜祭祀孔子最多的是清高宗,他先后八次祭祀孔庙和孔子墓。早期皇帝祭祀孔子的礼仪不够隆重,或拜或揖,清代皇帝才行三跪九叩大礼,但在孔林只是一跪三叩。

孔林

——世界上延时最久的家族墓地

撰文/唐佳

孔林延续时间之久,

墓葬数量之多,

保存之完好,

作为家族墓地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孔林亦称宣圣林、至圣林,是埋葬孔子及其后代子孙的家族墓地,位于曲阜城北3里。现有坟冢10万余座,墓碑4003通,古树42000余株。建有林墙周长5591米,林门、享殿等古建筑116间,历代石像生、石仪85对,总占地面积200公顷。作为孔子及其后裔的专用墓地,两千多年来,孔林内的葬埋从未间断,嫡系子孙已葬至76代,旁系子孙已至79代。

孔林修建历史溯源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葬鲁城北泗上”,当时的墓葬形制很简单,“藏入地,不及泉,而封为偃斧之形,高四尺,树松柏为志焉”。弟子们于墓前以砖瓦砌成祠坛,并“各持其方树来种之”。弟子和鲁人从冢而居,以表达对孔子的尊敬和追念。

其后历代帝王为显示褒扬圣道,相继修坟植树,增拓墓园,添加建筑,设官守卫,孔子墓地面积不断扩大,使孔林扩展为世界上延时最久的家族墓地。

东汉永寿元年(155),鲁相韩敕修孔子墓,冢前砖祠坛易之以石,石方三尺,纵横各七块,又于墓前造神门一间,东南建斋厅三间,形制初备。

汉末,孔林面积已有一顷,并有数百株相传孔子弟子们亲手栽植的树木。此后,连年战乱,孔林也遭破坏,林内树木所剩无几,仅有五十余座墓葬。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孝文帝幸鲁亲祀孔子,下诏栽种柏树,为孔子修饰坟茔,逐渐恢复孔林规模。

北宋宣和元年(1119),“有司请于朝,命工镌刻石仪,五年成,峙于墓所”。宋人既刻石仪,墓道轴线也就正式形成。

金代,绕孔子祖孙三代墓添建围墙,增建亭殿、思堂等建筑。

元至顺二年(1331),五十四代孙、曲阜县尹孔思凯“以樵牧难禁,始作周垣,建重门”,于孔林周围创设围墙和两重林门。

明代,孔林面积扩至1800亩,并增建许多新建筑。弘治七年(1494),六十一代衍圣公孔弘泰重修享殿、林墙、驻跸亭,添建洙水左右二桥和二门城楼,增植桧柏数百株,奠定了孔林的主要布局。万历二十二年(1594),巡按连标、巡抚郑汝璧除修葺享殿斋室外,又在大林门之南神道上添建“万古长春”石坊和两侧碑亭,栽植神道桧柏数百株,最终完成了孔林神道。

清朝一代主要是扩大林地,对建筑有几次修葺。雍正十年(1732),享殿瓦色依庙工寝殿之制,改为黄色,并将宋宣和石翁仲移至孔墓前,而以新镌之翁仲代替。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圣祖瞻拜孔子墓时,孔尚任以族众日繁、林内葬无隙,林外皆为版籍民田,欲扩不能为由,乞请恩准扩林,准奏后,将孔林向东、西、北三面各扩“一百五十五丈七尺,计地十一顷十四亩九分”,同时新修围墙14.5里,奠定了孔林的规模。

1922年,修葺了圣墓、碑亭、林门和红墙诸处。

新中国成立后,孔林受到国家保护,拨款维修。

孔林布局及建筑

孔林,从整体布局看,林门以长达1266米的神道与县城城门相连,神道的前段比较疏朗,建筑仅置文津桥、碑亭和石坊,神道平直,两侧桧柏龙干虬枝,夹道侍立,营造出一种古老而又庄严的氛围。

万古长春坊:国内为数不多的石雕牌坊精品

神道中心矗立的“万古长春坊”,是神道中最重要的纪念建筑物,六柱五间五楼,石质,仿木结构,庑殿顶,檐下以座斗承托两层如意斗拱。枋明间匾额上两面皆正书刻“万古长春”四字。柱、枋高浮雕,花板浅浮雕。明间双柱各雕盘龙一,龙体卷曲,云纹缭绕,形态生动。明间额枋南雕二龙戏珠、北雕双狮滚绣球,次间雕双凤,稍间雕行龙,均采用剔地起突。枋柱立于须弥座上,前后以石鼓夹抱,抱鼓石上各立一石狮。坊下三条通道,前后各砌石阶三道。整座石坊造型稳重美观,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石雕牌坊精品。

过万古长春坊,进大林门,就是孔林的正式大门了。这是一座三间五檀悬山的门屋,筑于高台上(台高110米),元至顺二年(1331)始建。

大林门正北三百米处是二林门,为孔林第二道大门,始建于明弘治七年(1494)。高大的墙垣将大林门、二林门围连成一个封闭内向的纵深空间,桧柏挺拔,红墙夹峙,中为狭长甬道,顺着古柏、红墙,人们的视线集中在高耸的城楼上,崇敬、肃穆之情油然而生。

穿过厚实的二林门城洞,进入孔林,放眼望去,碑碣、墓冢林立,古木森森,芳草吐碧。折而向西,便是洙水桥坊与洙水桥,位于孔子墓轴线南端。洙水桥坊也是孔子墓甬道的第一道大门。洙水桥桥面拱起如虹,遮住人们北看墓道的视线,以示墓室深藏。

享殿:孔林中级别最高的建筑物

过洙水桥,沿轴线前行,登墓门,墓门东侧有一院落,为思堂,是孔氏族人待祭更衣享馔之处。入墓门复为甬道,道平如砥,古木阴翳,两旁列石柱二、石兽四、石翁仲二。

甬道北端为享殿,是孔林的主要建筑,阔五间,深三间,六梁二十四柱,建于高砌砖石台基上。明弘治七年创建,现殿为清雍正十年(1732)重建,屋面改施黄琉璃瓦,是孔林中级别最高的建筑物。殿内方砖铺地,细磨打蜡,中设大供案一台,安置于屏风之前,屏风与供案均绘金龙,祭祀时由屏风后转入。孔子子孙每年在这里举行祭祀活动。

过享殿,入墓园,即为孔子墓地。墓地呈不对称形状,有墓垣周绕。经墓垣东侧进入墓地,中偏北排列着孔子及其子孔鲤和孙孔墓,孔子墓居西,孔鲤居东,孔墓居孔子墓南稍东,其子孙后裔世代营葬所形成的宏大墓葬群就分布在墓垣四周的林地中。

孔子墓西侧建有“子贡庐墓处”,灰瓦砖房三间,一门两窗,五檩硬山建筑,原室内设神龛一座,现已无存。当年子贡庐墓时住的是茅草庐棚,而今存之建筑是明嘉靖二年为纪念子贡在此庐墓而建,明崇祯、清晚期均重修。堂前有“子贡庐墓处”石碑。

随着孔氏后裔子孙葬者的不断增加,孔子墓园面积也随之不断扩大,延续至今达二千四百余年。孔子后裔不断提高墓葬规格,树碑立碣,建牌立坊,镌造石仪,名士显宦纷纷篆额题文,进一步丰富了林墓的文化意义。后人还不断栽植佳树名木,使孔林最终成为保存树木四万余株、坟冢十万余座、碑刻四千余通的大型人造园林。

孔林墓葬及名人墓

孔林内各时期墓葬的分布都有一定的规律性:

从墓碑看,汉代墓葬位于孔子墓周,南北朝至唐因无墓碑难以确定其位置,宋代墓葬位于孔子墓西,金元再西,明代再西并西北,清代向东、西、北三面展扩。元代建孔林周垣以前,汉、唐、宋各代墓散布在距孔子墓约一里的范围内。元代的四座衍圣公墓集中分布在西北角。明朝共有九代十座衍圣公墓,全集中在西北角,逐代自东往西,斜向依次排列。清康熙时,大扩孔林,达到现在的规模,除六十五代衍圣公仍葬在林北原明朝孔林范围之内以外,其他十一代衍圣公墓都分布在东北角,六十代以后的全在新开拓的林地之中。其他非嫡系后裔的墓群分布多以宗户自成范围,清代和民国的墓群更是遍及全林。

孔林内的墓葬分布和埋葬有其独特之处:

首先,林地的不断扩建,为历代入林埋葬者提供了场所,使其形成一处面积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家族墓地。

其次,林内涵盖了历代埋葬者所遵循的埋葬习俗,为我们了解和考查历代的墓葬制度提供了依据。

另外,林内的地上地下保留了大量的与丧葬习俗有关的建筑与石刻等,为我们直观了解历代的埋葬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孔林作为家族墓地延续了两千余年,大大超过了历代帝王的陵墓,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封建王朝也不过几百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历代帝王陵墓大多被后世所破坏。而孔林因孔氏家族备受恩渥得以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林内墓冢各种葬式的安排、墓葬之间的排列分布、不同世系之间的墓主位置、墓上建筑及石仪的增减等等,从不同层面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墓葬制度中“视死如生”的习俗。

“携子抱孙”孔子墓

在孔林中部偏南处,封土高5米。红垣墙环墓,墓前有石碑二通。前碑篆书“大成至圣文宣王墓”,碑阴正书“奉政大夫修正庶尹礼部郎中赐食三品禄直文渊阁永嘉黄养正书”,下款书“大明正统八年岁次癸亥十月一日五十九代孙袭封衍圣公孔彦缙五十八代孙承事郎曲阜世职知县孔公堂等立石”。后碑篆书“宣圣墓”三字,上款正书“门生益津高(寿羽)书”,下款书“甲辰春二月既望五十一代孙孔元措立石”。甲辰年为公元1244年。碑前有明代雕刻石供案,清代制石鼎、石坛。墓前石台,初“弟子于冢前以瓴甓为祠坛,方六尺”,东汉改用石质,唐时用泰山“封禅石”改筑,清乾隆时扩大。墓东为其子孔鲤墓,墓南为其孙孔墓。这种墓葬布局称为“携子抱孙”。

孔尚任:一部《桃花扇》,写尽世间情

以一部作品而名动天下者,世间少有。西方的代表人物为玛格丽特,她因《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而一举成名。东方的代表当为孔子六十四代孙孔尚任,他自幼博学多才,熟谙礼乐,曾为孔府修《家谱》和《阙里志》,著述颇丰,但却仅以一部传奇剧本《桃花扇》而流传不朽。他的墓地位于孔林东北部,为一座中型墓,碑前有石案供桌。

《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通过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一代的历史兴亡。侯方域在南京旧院结识李香君,共订婚约,阉党余孽阮大铖得知侯方域手头拮据,暗送妆奁,以拉拢侯方域,结交复社。香君坚决退还妆奁,阮大铖怀恨在心,在南明王朝建立后,诬告侯方域暗中勾结左良玉背叛朝廷,迫使他逃离南京。崇祯自缢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重新得势,强迫香君改嫁党羽田仰,香君誓死不从,血溅定情诗扇。友人杨龙友将扇上血迹点染成折枝桃花,故名桃花扇。马、阮倒行逆施,朝政腐败不堪,清兵长驱直入,南明灭亡。几经波折,侯、李又得重逢。但国已破,何以为家?他们撕破桃花扇,分别遁入佛门。

乾隆女儿入孔林

孔林中有一处上书“鸾音褒德”的于氏坊,为乾隆女儿于氏的墓地。皇帝的女儿为何姓于,又葬入孔林呢?据说当年相师为乾隆女儿相面,说她左颊下有一黑痣,是贫穷和苦难的标志,只有找一世代荣华富贵的人家,才可免受苦难。世间惟有孔家,才是这样的人家。因为当时满汉不能通婚,乾隆就先将女儿过继给汉族大臣于敏忠,然后再嫁给孔子七十二代孙孔宪培,成为衍圣公夫人。这样,公主死后,就葬入了孔林。

孔林石刻

孔林内历代所存墓碑除汉碑移入孔庙外,地面上保存有宋、金、元、明、清、民国等各代墓碑和谒陵题记刻石四千余块,其中不乏名家手笔,如吴宽、李东阳、严嵩、翁方纲、何绍基、康有为等的作品,还有石人、石马、石兽、望柱、供桌等汉、宋、明、清石刻艺术品数百件,为表彰儒家思想、满足祭祀需要的门、坊、享殿、碑亭等明清木、石建筑二十余座。从文献记载看,孔林地下还保存有大量的墓志。孔林碑刻既有墓碑,更有大量的帝王将相、文人学士的谒林碑和修林记事碑,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学和书法艺术价值。

孔子墓群的四周,分布着历代衍圣公以及凡可入孔氏宗谱的后裔子孙的墓葬群,坟冢累累,碑石如林,石仪成群。因年代久远,除三代墓世代祭祀不绝,仍保持着完整的墓、碑、祠坛和神道石仪之外,四代至七代墓只知其大致方位,已无碑碣可考。七代以下至四十一代后裔的墓地更无迹可寻。只有四十二代以后的墓地还可找到其中的一部分。元、明、清三代的保存基本上完好。

孔林内除碑刻外,还拥有大量珍贵的石刻文物,历宋、明、清各代,主要有石人(翁仲)、石马、石羊、石虎、石豹、石望柱等墓前石仪,又称石像生。石像生,是指古代在陵墓前建置的石雕像,谓其形状如生也。实际是模仿死者生前所用仪卫,作为死者侍从仪卫,并增加一些祥瑞性禽兽以作点缀。

孔林挡墓门后的甬道上就有这样的石像生,其中两对石兽,一对为文豹,另一对为端。文豹微笑侧首坐立,端形态温顺,仰首卧地,传说这些神兽神通广大。这些石雕立于宋宣和五年(1123),均出自能工巧匠之手。

甬道旁另两对石雕,一对为望柱,另一对为翁仲。望柱是八棱石柱,与孔林内的另一种石雕华表有明显区别,华表中间带云朵,望柱却直插云端,二者作用相同,都象征着通往天门,是亡灵升天的必经之路。翁仲一文一武,相对而立,文者手捧笏板,武者手按宝剑。其实翁仲本为秦始皇手下一员武将。据记载,他本姓阮,名翁仲,身长一丈三尺,异于常人。出征匈奴时,作战英勇,所向披靡,死后铸像立于咸阳宫司马门外。此后,就通称墓前石人雕像为翁仲,后人多在墓前立文武翁仲一对,用以镇守墓茔。现孔林享殿前的石翁仲为清雍正十年(1732)刻制,原翁仲于同年移至孔墓前。

林内另有明代石仪八组,清代石仪十组。所雕石人或温文悠闲,或神态威严,石马或瘦弱而神健,或肥硕而温顺,形象生动,对研究中国古代石雕工艺具极高价值。这些石仪散布于孔林各个角落,与石碑、古树交相辉映,形成孔林内动与静、远古与现实的对照。置身其中,使人不自禁地感慨人世之沧桑。

孔林古树名木

孔林内生长着四万余株各类古树名木,是曲阜古树名木最集中、数量最多的文物景区。千年古树是历史馈赠给我们的活标本,活文物。

孔林内栽植树木,始于孔子弟子庐墓植树,“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鲁人世世代代无能名者”,时至今日,一些树种仍有不知名者。

现存最古老的名树,相传为孔子弟子子贡的“手植楷”,原树已毁,只有根节,位于享殿后。经历代长期栽植衍生,至南北朝时期已初步成林。明清两代孔林内不断扩林种树,使林内树木有了较大的发展。清道光二十八年(1847)12月15日,经林头、林役“各按方界”,“挨次遍查数目,查得红墙内并五界,以及神道一切大小树株,总共17285株”,并造册上报。这是孔林历史上树木数量最多的记载。

古柏森森聚虬龙, 石麟含笑坐春风。

祖孙三代封三垅, 洙泗同源水一泓。

遗爱在人存槁楷, 后凋垂世仰青松。

史迁自叹低回久, 我亦逢人问泮宫。

置身于苍莽的孔林之中,郭沫若先生道出了后学对先圣的追慕之感。

孔府天下第一家

撰文/赵君

孔子思想,

奠定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

塑造了一种民族精神;

孔子本人,

造就了一个家族的命运和历史,

延传了被称为“天下第一家”的孔府。

瓜瓞绵延 薪火相传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孔子得到各朝代的褒扬和尊崇。

根据封建嫡长子推恩延及的制度,公元前48年(元帝初元元年),时官太师的孔子十九代孙孔霸,被封为褒成君,以关内侯食邑800户奉祀孔子。子孙世袭,并将其子孔福迁回原籍曲阜,就近奉祀。自此,孔子嫡裔开始封爵食邑,历经魏、两晋、南北朝、隋各代,虽封号时有变化,或曰褒成(汉)、褒亭(东汉)、宗圣(魏)、奉圣(西晋)、崇圣(北魏)、恭圣(北齐)、绍圣(隋)等名目,但爵位均为侯爵,食邑自千户至二千户不等。

自孔子至八代孙孔谦,孔氏宗族人丁不旺,八代单传。

42代孙孔仁玉乱后承袭爵位,接续世胄,被尊称为“中兴祖”。

孔氏嫡裔衍圣公成为封建贵族。

东汉前期,住曲阜者约20户。

唐朝建立后,对孔子推崇备至,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封孔子为文宣王,赐百户洒扫庙庭。同时,册封孔子三十五代孙孔遂之文宣公兼兖州长史,规定“每代取长子一人袭封”。

五代十国时期,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孔氏家族也深受其害,定居曲阜者已不足十户。

后梁乾化三年(913),孔子四十一代孙孔光嗣失爵,仅任泗水县主簿,林庙洒扫户孔末勾结乱民,“谋冒圣裔”,将定居曲阜的孔光嗣等孔子后裔翦灭殆尽。惟不满周岁的四十二代裔孙孔仁玉被其母张氏抱藏于外祖母家,幸免于难。后唐长兴元年(930),明宗得其原委后,下诏诛孔末,仍以孔仁玉主持林庙祀事。长兴三年(932)迁龚邱令,封文宣公。后周广顺二年(952)太祖过鲁祀孔,召见仁玉,赐五品服,命兼监察御史。孔仁玉承袭爵位,接续世胄,其后孔氏子孙均为其后代,被尊称为“中兴祖”。

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为表“圣道隆替”和“圣裔繁衍”,改至圣文宣王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这个爵号,除哲宗时一度更改外,直至清末,相沿未改。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专赐祭田100大顷。哲宗元八年(1093),又赐祭田100大顷,“依乡例自招人佃种,而罢制禄之法”,有佃户自此始。

有土有民,孔氏嫡裔衍圣公成为名符其实的封建贵族。

三个衍圣公的嫡裔之争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孔子四十八代孙衍圣公孔端友随宋高宗赵构南渡,未能归里,遂在浙江衢州立家庙居住,南宋赐祭田五顷,以祭祀孔子,其子孙依次承袭,被称为南宗。

留居曲阜的孔氏子孙,金天眷三年(1140)封四十九代孙孔阣为衍圣公。金皇统二年(1142)又封孔阣子孔拯为衍圣公,以后孔、孔元措、孔浈等袭承,被称为北宗。

蒙古兴起,北宗五十一代衍圣公孔元措,随金迁都汴京,蒙古占据曲阜,封孔元措族兄孔元用为衍圣公。太和二十一年(1226)令元用子之全承袭。是时,南宋、金、元各有一个衍圣公。

元太宗六年(1233)蒙古攻下汴京,仍命孔元措回曲阜为衍圣公,孔之全则专任曲阜县尹。

至元十九年(1282)元世祖为访查孔子后裔以封衍圣公,召南宗衍圣公孔洙进京,孔洙安土重迁,不愿回曲阜,愿守衢州祖庙,让位于曲阜族人。

元贞元年(1295)成宗仍封五十三代孔治为衍圣公,后传爵于其子孔思诚。延二年(1315)以思诚非嫡裔正支,改封五十四代孔思晦为衍圣公。

自此,结束了近二百年战乱时期大宗嫡裔的问题。

孔氏族谱:中国延续时间最长、人数众多的名门望族

孔氏宗族修家谱,订行辈,尊祖教,守宗则,繁衍流传,井然有序。

族谱之制,宋代以前,抄写传世,北宋元丰十年(1085),孔子四十六代孙宗翰始创修族谱,刊装成帙,分藏本族,以免孔氏子孙,承继无考,湮没无闻。

明弘治二年(1489),孔子六十一代孙弘翰重修族谱,明文规定:“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大修以甲子为期,小修以甲午为期。”其后,祭祖续谱成为定规。

年久日深,现存仅明天启、清康熙、乾隆、民国四谱以及部分支派族谱宗牒。

行辈之规,四十五代已订,但命名行字并不严格,多请明清黄帝核准,现有孔氏辈字51-105代命名如下:

元之水思克,

希言公彦承,

弘(宏)闻贞尚胤(衍),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长),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续)昌。

孔氏嫡裔宗子赐爵受封,统率宗族,孔氏子孙,瓜瓞绵延,传承清楚,载之谱牒,班班可考,成为中国延续时间最长、人数众多的名门望族。故“帝王之姓,有时而易,定鼎之区有时而改,独孔子之阙里则与天长存”,号称为“天下第一家”。

公侯世代名门高第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孔庙东去,郁郁葱葱,大片绿树丛中,石狮大门,灰瓦白墙,就是孔子嫡裔子孙、历代衍圣公居住的府第,简称“孔府”。

孔氏子孙,自春秋到宋代奉祀孔子,“因宅立庙”,附庙而居,故称为庙宅,家学渊源,又有庙学,宋景年间,庙学独立,建于庙之东南。

宋代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愿被封为衍圣公,始有官署住宅。位置在今孔庙东路,形成以庙宅门的官衙住宅。

金元以后,以双桂堂为中心形成了一组多进院落的住宅。

明洪武十年(1377),五十六代衍圣公孔希学奉敕建衍圣公府,东移至今孔府西学,官衙部分,计有“正厅五间,后厅五间,东西司房各十数居,外仪门三间”,弘治十二年(1499),庙灾殃及。十六年(1503年)重建,将官衙部分东移至原住宅前,形成座北朝南、前堂后寝、纵深九进,辅以为东西二路的布局。府内建筑,从明至清代中期,陆续完成,规模、形制已然完备。

现存孔府,占地面积180亩,房屋480多间。

孔府前堂后寝,衙宅合一,是典型的“礼制”建筑

孔府建筑的“礼制”表现有两层含义:

首先,正宗显爵,等级分明。

孔府布局“居中为尊”,中轴前部以三门、三堂组成官署,象征衍圣公的官秩和权力。大门为对外门户,三间三门,中门上悬“圣府”匾额,旁立门对,庄重威严。进二门,是一个南北纵长的封闭院落,正北大堂,高大庄严,是衍圣公处理公务、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是权力的象征和宗法统治的中心建筑。堂前露台,宽旷方正,两厢建筑,低矮平直,衬托出大堂的雄伟,表示其主宰的地位。庭院中心立有仪门,比例匀称,造型庄重,纯为礼仪之用,平时关闭,逢喜庆大典、迎接圣旨、重大祭祀方能开启。

东西厢房,依次为管勾厅、典籍厅、知印厅、百户厅、司乐厅、掌书厅,为衍圣公属官办公场所。大堂与二堂,以灰瓦卷棚穿厅相连,然后是三堂。三堂亦称退厅,功能是处理族务、府务,亦是官员拜谒叙礼之处。东西厢为处理府务的册房、书房、司房。

中轴后部,为孔氏宗子所居,以内宅门为前衙后宅的分界线,三间五檩,中柱设门,北檐设屏,门房低矮,关防严密,内外分隔,严守礼教。其后为衍圣公接待近支族人、举行家宴及婚丧礼仪的前上房,东为衍圣公签押房,西为客厅。再后为衍圣公居住的前、后堂楼,均为清代建筑,七檀悬山,两层楼房,上下出廓,楼上栏杆云板,层高低矮,不宜居住,楼下格扇槛窗,层高较高,起居方便。两侧东西厢房 、东西配楼等均为管家奴仆居住,或堆放什物之用。后宅部分与孔氏次子所居的一贯堂对比,建筑高大,位置居中,也体现了孔氏宗子在家族中的尊贵地位。

整个布局,将功能不同的建筑,以中轴对称排列,主次分明,秩序井然,突出礼制主体。

其次,遵从礼制,不逾法度。

现存建筑,均依明代百官营造制度,不用“歇山转角,重檐重拱,及绘藻井”。大门,依明制“三间九架,绿油,兽面锡环”。今存大门,红牙黑漆,为民国时期维修改绘。大堂,依明制“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屋脊用瓦兽,梁、栋、檐桷青碧彩绘”。前上房,依明制“一品二品厅堂各七间”。报本堂,即孔府家庙,依明制“三品以上者立五庙”,“立五庙者,亦如唐制,五间九架”,封建五服亲尽之制,祭祀现今在世衍圣公上五代祖先。

孔府除了是一座公爵府第、“礼制”建筑外,还是一处风水吉宅

按照风水学说,孔府坐北朝南,属坎宅离门。大门属向明之火,为后堂楼所生,二门乘火之旺气,生仪门之土,大堂、二堂联体,乘土之旺气,生三堂之金,内宅门乘金之旺气,生前上房之水,小内门乘水之旺气,生前堂楼之木,后堂楼又乘木之旺气生大门之火。其大局,生入生出,环而无端,所以为吉。

整体布局,离为中宫,“八卦分布八方,寂然不动以象地,七星随门左旋降临祸福以象天”。离门为伏位,小吉,住宅为坎宫,又临延年武曲金星,上吉,故建前后堂楼和东西配楼,体型高大,以崇其势。东南巽宫,又临天医巨门土星,中吉,宜建房屋,故建有樨柏书屋、兰堂、九如堂、宸翰阁等建筑,均在清末坍毁。东为震宫,又临生气贪狼木星,上吉,故建东大楼、奎楼、罙望楼,以纳阳气,使之翘然突出,象吉星高照。东北艮位,临祸害禄存土星,小凶,不宜建高大建筑,故一贯堂后宅全为平房。西南为坤宫,临六煞文曲水星,西为兑宫,临五鬼廉贞水星,西北乾宫,临绝命破军金星,皆属凶星,建筑需历落萧疏,不宜居住,又靠近祖庙,不宜张大其势。故仅建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等建筑,用于读书习礼招待宾客,并在西南建马王庙压煞,清末已毁。

此外,孔府中轴线建筑,两处分金。二堂东偏20厘米,内宅门东偏14度,以避免南北子午犯冲,坎宅男卦,阳少阴多,故偏东,以借阳济阴。许多正厅建有后轩,如前堂楼、忠恕堂、兰堂、九如堂,使后堂院落成为凹形,以为吉利。

风水之说,虽然有封建迷信荒诞不经之处,但其中也蕴含一定科学道理。首先,按照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强调“天人合一”,注重生态环境,如中国北方住宅朝向以向南为主,冬日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吸收阳光,厚厚的北墙,可抵御寒冷的北风侵袭,夏日多东南风,又有利于通风纳凉,门屏围墙,保证了住宅的私密、封闭,又起到防卫作用。院落的布置,建筑的排列,排水去向,花木种植,美化了环境,创造了适宜的居住空间。

其次,风水之说,还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体现在建筑上,其布局,讲究高低错落,主次分明,秩序井然,庄重和谐;其建筑,讲究方整规则,对称均衡,各个细部,相互协调,相互衬托。大堂庭院,古柏森森,宽旷方正,庄重肃穆,后堂楼则花木茂密,南对后轩,灰瓦卷棚,格扇坐槛,生动自然,恬静舒适,体现了建筑的不同功能,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内蕴丰富、含而不露、温和敦厚之美。

锦衣玉食诗礼传家

孔府私家档案,是中国文献档案的典型范例。

礼乐祭器留下青铜时代的孤例。

府藏传世明代服饰举世惟一。

“孔府菜”独具特色。

孔氏胄子,世袭罔替,累代簪缨,爵位显赫,财势雄厚,读经学史,诗礼传家,遗存大量典章文物,品类齐全,汗牛充栋,择其要者,叙述如下:

图画典籍

奉祀孔子,乃衍圣公第一职责,孔子图影,理所当然,留存最多。

相传,西晋顾恺之,唐代吴道之,均绘制孔子之像,惜原画不存,只余碑版。现存图画十余轴,均为明代所绘,或曰“行教”,曰“司寇”,曰“讲学”,曰“燕居”,形态各异,技法全采工笔设色,布局严谨,线条精细,形神具备。此外,还有“圣迹之图”,记述孔子一生事绩,分为石碑镌刻、木板印刷、彩绘册页三类。

儒家之道,忠孝为大,慎终追远,以诚以敬。图画书影,以为奉祀,自明至清,历代衍圣公及夫人画像存数十帧。多为衣冠之像,正襟危坐,或乌纱青绶,蟒袍玉带,或朝冠披领,袍服补褂,或凤冠霞帔,蟒衣绵裙。技法规整,设色鲜明,神态逼真。

府藏书籍万余册,善本书籍约三百册,仅为劫后残存者,种类以儒家经典为多。其中,宋元版本有《仕学规范》《近思录》《周易会通》《孔氏实录》等。木版印刷,楷书宋体,字迹清楚。鱼尾乌丝,印制精细。此外,还有明清书版、家谱考录之类,均有独特价值。

明清两朝,孔氏宗子衍圣公定期朝觐,专折奏事,奉祀林庙,统率宗族。故府存表笺奏章、来往公文、礼乐典籍、宗则谱牒、地契帐簿、信票告谕之类,数量众多,现经整理分类达九千余卷,约二十六万件。记录孔府400多年来,政治经济、宗族府务等内容,成为历史较长、数量众多、内涵丰富的私家档案,是研究封建社会的珍贵原始资料,成为中国文献档案的典型范例。

礼乐祭器

汉代肇始,“太牢祀孔”,千年香烟,至今不绝。造作礼器,以表虔诚,自东汉永寿二年(156)韩始,历代王朝,颁赐祭器。今存,元和五供,传为汉章帝祀孔所遗,名太尊,山尊,雷尊,象尊,牺尊。除太尊为陶质,余皆为青铜。象形象物,铸造精美。

珐琅五供,清太宗雍正所赐,为皇家御用之物。黄铜为胎,珐琅彩绘,器物为香炉一,尊二,烛台二。通体黄地,彩绘缠枝牡丹,荷花等。铭款“雍正年制”。体形硕大,做工极精,富丽堂皇,为珐琅器之精品。

商周十供,清高宗乾隆出内府所藏,名周十供,颁赐孔庙,奉祀孔子。后因内有商器,故改之。器名为木工鼎,父乙卣,亚弓觚,方鼎,牺尊,伯彝,宝簋,蟠夔敦,夔凤豆。玉钮木盖,紫檀底座。铭文篆刻“乾隆御赏”,器物古拙,光泽温润,花纹清晰,铸造精美。

此外,孔庙祭器,除特赐者外,历代均有定制。造作礼器铭文可考者,有元至正,明成化,清康熙、乾隆各朝。

青铜礼器,以三代为盛,制作之精,器物之美,后世望尘莫及。因易以陶瓷、珐琅之类,不重铜器之故也,孔庙祭祀,仍以铜器为主。为研究青铜铸造,时代风格,留一孤例。

锦衣玉食

冠服,历来是“礼制”标志,为王朝初立首要之事。周礼有五,“吉、凶、军、宾、嘉”。后世帝王,遵从五礼,定冠服之制,有祭祀之服,朝会之服,婚嫁吉服,从戎军服,服丧凶服,质地形制,颜色图样等等不同,规定严密,等级森严。王朝易帜,崇尚不一,秦黑汉赤,唐紫明黄,冠服简易,样式质料,佩饰装璜,各有定规。

自汉至明,孔氏嫡裔子孙,承爵袭封,多兼它职,穿着服色,当依官品。后周广顺二年(952),孔子四十二代孙仁玉,以曲阜县令,获赐五品官服,可为异数。明洪武元年(1368),太祖召见孔子五十六代孙希学,封衍圣公进秩二品,阶赞善大夫,赐袭衣冠带。景泰三年(1452),五十九代衍圣公彦缙朝觐,代宗赐“三台银印,玉带,衣织金麒麟文,视一品”。此后,衍圣公“朝服、公服、常服皆同于一品,冠八梁冠,带佩与绶俱用玉,笏用象牙”。

清沿明制,衍圣公定为民公,视同一品。王朝更替,而官爵依旧,恩宠有加,清代官服,易汉为满,推行天下。明代服饰,损毁殆尽,曲阜孔氏,一则爵高位显,朝廷不疑,二则财势雄厚,四时俱有穿着不尽之衣,故藏传世明代服饰为举世惟一。

清代服饰,藏存更多,品官冠服,有朝服、公服之类,有冬服、夏服之别。蟒袍补褂,披领朝珠,顶戴花翎,最为显著。品级高低,以补区分。衍圣公定为民公,着九蟒袍,五彩蟒补,又视同一品,或为仙鹤补,冬冠夏帽,红顶宝石,其长子长孙,各依品秩,依例授服。故又有锦鸡、孔雀、云雁补服之类。内眷服饰,官服则有凤冠霞帔,蟒裙补褂,常服则有套裤背子,袄衣襦裙,织绣花纹,无不色彩绚烂,技法娴熟。

民以食为天,饮食方面,孔氏家族遵循祖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千百年来,内府厨师,发明创新,累积经验,加之,宫廷多有赏赐,包含宴席食物,姻亲眷属,全系官宦世家,礼仪交往,饮食酬酢,南北厨艺均有交流,御膳官宴,兼收并蓄,形成丰富多彩、精工细作、独具特色的“孔府菜”。

府菜规格,遵从礼制,一等宴菜,或供奉皇帝,或迎接钦差,如满汉全席,全羊宴席;二等宴菜,婚丧节日,接待贵宾。有鱼翅四大件、海参四大件、燕菜席等名目。平时饮食,依据尊卑,菜数有别,称为“例菜”,鸡鱼肉蛋,时令蔬菜,粗菜细作,细菜精炒,讲究形、色、味俱全。

名馔佳肴,味美自需器精,府藏饮食器具,品种繁多,器形多样,仅满汉餐具即达四百余件,铜锡质地,内外套盒,保温去热,使用方便。瓷碗、杯、盘,高足餐具,成组成套,宋、元、明、清各代所遗。青花粉彩,色釉金描,质细胎薄,制作精美,价值连城。

文物珍藏

文物乃历史所遗,既是文化载体,历史见证,又是古人情感之寄托,思想之反映,礼制之表现。孔府文物,家族典藏,自成系统,特色显明。除前述典籍图画、祭祀礼器、服装饮食之外,还有体现孔府权力地位的印鉴,铜、石、水晶之质,款铭或是“袭封衍圣公之印”,或是历代衍圣公名号,或为皇帝赐字“钦承圣绪”、“诗书礼乐”等等。明清诰命存十数轴,具按礼制,五段云鹤,锦面玉轴,牙签黄带,织文“奉天诰命”,边织升降龙纹。明代藤杖,杖首雕刻松树仙鹤,杖尾铜扣,造型别致,包裹白布墨书“明洪武戊申年钦赐孔庭族长,令主家政”,为封建宗法制度典型实物。

孔氏世家大族,生活起居,极尽奢华,家具陈设,无不精美。桌椅榻案,衣架橱柜,种类齐全。明尚简约,古朴典雅,清尚繁复,富丽堂皇。本色红木,纹理清晰,足、牙、撑、挡,雕刻精细,面叶吊牌,做工精致。陈设之器,古董珍玩,瓷瓶铜镜,字画玉雕,不胜枚举。

孔子的智慧

——引领人与人之间的困境突围

汤一介 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北京大学教授

在我国历史上儒、释、道三家并称,但三家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不同,孔子的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曾在历史上对中国社会乃至世界各国各民族发生过重大影响。那么,对今天人类社会,以致将来人类社会能否还会有重大影响呢?我认为,孔子的儒家思想无疑仍会在当今、甚至相当长的时期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和平与发展”问题,这就是说,当今人类社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实现“和平共处”,即要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而大之就是要解决好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关系。儒家的思想可以为我们提供十分有益的资源。

儒家的“仁学”为协调“人与人”(包括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关系提供宝贵的有价值的资源

人与人的关系是从感情开始建立的,这正是孔子“仁学”的基本出发点。孔子的弟子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这种“爱人”的思想从何而有呢?《中庸》引孔子的话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爱”的精神是人自身所具有的,而爱自己的亲人最根本。但“仁”的精神不能只停止于此,《郭店竹简》中说:“亲而笃之,爱也;爱父,其继之爱人,仁也。”非常爱自己的亲人,这只是爱,爱自己的父亲,再扩大到爱别人,这才叫做“仁”。“孝之放,爱天下之民”。对父母的孝顺要放大到爱天下的老百姓。这就是说,孔子的“仁学”是要由“亲亲”扩大到“仁民”,要“推己及人”,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才叫做“仁”。做到“推己及人”并不容易,必须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作为“为仁”的准则。如果要把“仁”推广到整个社会,这就是孔子说的:“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自古以来把“克己”和“复礼”解释为两个平行的方面,我认为这不是对“克己复礼”的好解释。所谓“克己复礼为仁”是说,只有在“克己”基础上的“复礼”才叫做“仁”。费孝通先生对此也有一解释,他说:“克己才能复礼,复礼是取得进入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的必要条件。扬己和克己也许正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别的一个关键。”我认为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对“仁”和“礼”的关系,孔子有非常明确的说法:“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没有仁爱之心的礼乐是虚伪的,所以孔子认为,有了追求“仁”的自觉要求,并把这种“仁爱之心”按照一定的规范实现于日常社会中,社会就会和谐安宁了。这种把追求“仁”的要求作为基础的思想实践于实际生活中,就是《中庸》说的“极高明而道中庸”。“极高明”要求我们追求哲学上的最高原则,即“仁”;“道中庸”要求我们按照一定的规则实现于日常生活中,而“极高明”和“道中庸”是不能分成两截的。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最高理想“内圣外王之道”。中国传统认为只有道德人格最高尚的人(内圣)才宜于作“王”,而道德人格最高尚的人不能只是“独善其身”,而必须兼利天下,所以《大学》中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连成一个系列。我认为,孔子和儒家的这套思想,对一个国家的“治国”者,对现在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统治集团不能说是没有意义的。“治国、平天下”应该行“仁政”,行“王道”,不应该行“霸道”。

孔子的“仁学”理论虽不能解决当今人类社会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全部问题,但它作为一种建立在道德形上学之上的“律己”的道德要求,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的一条准则,使“人与人之间”并扩而大之,使“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和谐相处,无疑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孔子倡导的“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重要规律,是人类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

要使“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主张。他认为,以“和为贵”而行“忠恕之道”的有道德有学问的君子应该做到能在不同中求得和谐相处;而不讲道德没有学问的人往往强迫别人接受他的主张而不能和谐相处。这就是说,孔子把“和而不同”看成是在人与人之间存在分歧时处理事情的一条原则。这一原则对于解决当今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的纷争应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特别是在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因文化上的不同(例如宗教信仰不同,价值观念上的不同)而引起的矛盾、冲突,把“和而不同”作为解决纷争的原则应更有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是“万物并育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和“道并行”是“不同”;“不相害”、“不相悖”则是“和”。这种思想为多元文化共处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该可以通过文化的交往与对话,在对话(商谈)和讨论中取得某种“共识”,这是由“不同”到某种意义上的相互“认同”的过程。这种相互“认同”不是一方消灭另一方,也不是一方“同化”另一方,而是在两种不同文化中寻找交汇点,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双方文化的发展,这正是“和”的作用。不同民族和国家由于地理的、历史的和某些偶然的原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正因为有文化上的不同,人类文化才是丰富多彩的,才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互补和互动的格局。我们必须努力追求在不同文化之间通过对话,实现和谐相处。

作者:孔祥林

第3篇:曲阜东站及其配套交通设施建筑设计

摘要:建筑造型与曲阜儒学文化区整体建筑风格相协调、厚重大气,体现出新时代站房建筑的气势与内涵;气势恢宏的玻璃屋顶将天光引入室内,隐喻新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精神指引,建筑与城市文化背景有机融合,表达出天人合一的境界。

关键词:铁路站房 交通枢纽 配套设施

文献标识码:B

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故乡,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以”礼仪之邦、信义之乡”著称。曲阜城市规划以“一城、两区、四组团”为总体布局架构。其中高铁组团——东到东外环,西到京福高速公路,南到日东高速公路,北至大沂河。依托京沪高速铁路客运站场曲阜东站及其配套交通设施,是以为发展高速铁路配套的服务业、商贸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区域。规划占地面积1.87km2。

曲阜东站及其配套交通设施整体建筑造型与曲阜儒学文化区整体建筑风格相协调、厚重大气,体现出新时代站房建筑的气势与内涵:气势恢宏的玻璃屋顶将天光引入室内,隐喻新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精神指引,建筑与城市文化背景有机融合,表达出天人合一的境界。建筑设计中围绕着“见素抱朴”的宗旨,体现出一种拙朴而大气的建筑风格。灰色基调、传统建筑坡屋面的抽象化处理,力求寓简练于变化之中,形成富含传统建筑神韵的现代化建筑形体。

站房建筑设计(图6,图7~图9)

1 主入口设计

主入口(33m×10m)、出站口(12.7m×8.4 m)、售票厅出入口(12.7m×8.4m)采用统一的设计元素尺寸控制模数,达到重点突出、和谐统一的立面效果。

通透的玻璃幕墙与传统纹样金属格栅有机结合,表达出现代站房建筑丰富的文

2 柱廊设计

新增柱廊设计增强了站房造型的整体性,同时丰富的阴影变化形成了强烈的虚实对比,塑造出浑厚稳重大气的建筑形象。

站房东西两侧新增共计20根混凝土结构柱,与站房外墙轴线间距6m,采用同站房外墙相同的干挂石材饰面,完成面为2400mm×2400mm。

3 屋顶设计

整个建筑采用四坡屋顶形式。候车厅屋顶东西悬挑约10.5m,南北悬挑约9m,顶部为锥形玻璃采光天窗,约38m×20m×6m:两翼屋顶东西悬挑约4.5m,南北约8.5m。旅服屋顶为带型采光天窗,约40m×18m×5m。厚重的镀铝锌钢板与通透的采光天窗创造出虚实相间的屋顶造型。在体现站房稳重传统的地域文化同时也营造出通透的室内环境(图3)。

4 檐口设计

檐口剖面上部设计为石材饰面,下部设计为铝制金属百叶叠涩效果。底面采用铝格栅吊顶。

整体檐口虚实对比强烈,采用现代的材料与构造方式造就古典的建筑檐口形式传承了地域浓郁的文化底蕴。

5 幕墙设计

外墙采用两种石材幕墙,规格均为600mm×1200mm。玻璃幕墙规格为:2000mm×1200mm。

石材幕墙与玻璃幕墙高度、宽度方向均对缝拼接使立面效果整体统一。

站房室内设计

曲阜东站是一个典型的,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现代交通路枢。顾名思义,此案既要考虑到文化因素,又要强化现代便捷的公共交通功能与特色。在本案中,采用浅橘色的铝合金条形装饰板,暗示了园林建筑文化的整体结构特征,并在两侧做退台造型的设计,以强化东方文化韵味。四周墙面采用哑光质感的浅灰色花岗岩板,除了具备吸音功能以外,还能在视觉上给人一种朴实而亲切的感受。在大厅的陈设设计上,我们未做过多的点缀,只是在大厅东西两侧分别设有孔子雕像以及象征“礼”的大型青铜礼器模型。以“礼”来阐述孔子的精神,以“礼”体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起点(图10、图11)。

站房配套建筑设计

高铁对城市发展的优势并不能仅仅靠高铁来实现,城市与高铁的对接对于将高铁优势的拓展、延伸、渗透至关重要。曲阜政府及规划部门深谙此道,为曲阜东站西侧北区同期配合设计了长途客运站接驳至附近城镇,并在南区设置旅游中心,专门为到曲阜的游客提供优质服务(图4)。

在设计曲阜东站时,虽然中汇国际工作室并未得到长途客运站及旅游中心的委托,但是依然从城市设计角度出发对这两个配套建筑做出了规划构想,并提出希望这两个建筑能够延续曲阜东站的设计理念,从而与曲阜东站形成融合的建筑组团。市政府及规划部门的支持对此理念十分认可,并希望中汇国际工作室能够将规划理念最终实现(图12~图15)。

由于配套建筑的设计工作启动晚于曲阜东站,但是依照市政府的构想,希望最终这个交通枢纽组团能够同时投入使用,所以这两个项目的实际设计周期相当紧张。但是时间的短缺并不影响中汇国际对于设计精度的一贯追求。

“精神之光”的设计理念延续到这两栋建筑中:在长途客运站里,顶部光线的引入自然形成了客运站的交通中心,等候、售票空间、竖向交通都在“光”的引导下自然生长;在旅游中心建筑内,“光”指引到曲阜模型展示区,为游客呈现曲阜市的城市风采(图5)。

功能的合理性是建筑的重要考量因素,中汇国际在功能定位上积极为政府及使用方做出建议,从客运站的级别定位到旅游中心的使用,中汇国际充分发挥了建筑师在设计前期的作用。

对于建筑形象的设计,美观和经济则是建筑师同时要兼顾的两个方面。曲阜并不是一个富裕的城市,不能用金钱堆砌金碧辉煌的建筑,因此细节的设计反而更加重要。中汇国际工作室对于外廊柱、屋顶坡度及檐沟的位置、立面材料及比例、连廊及落水管的推敲,使建筑最终能够实现了在控制造价下追求高质量的目标。考虑到配套建筑的屋顶材料及施工质量可能会由于造价控制不如主站房,屋顶坡度比主站房陡5度:屋檐的位置可以保证以适宜坡度引到廊柱内在室外地坪上排出室外;立面材料采用和主站房一致的石材,并饰以木色百叶,和主站房呼应:尤其是外廊柱的柱头设计,通过钢及石材的巧妙结合,设计出极具时代感的“现代斗拱”。

结束语

曲阜东站是京沪高速铁路的第9个站点,全线6个精品站之一,位于曲阜市东南部,距离市中心约6km。为保持曲阜东站站房建筑设计方案与曲阜城市整体风貌的协调,凸显历史文化名城形象,遵照济宁市主要领导的指示,曲阜市成立专项工作班子,委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汇国际规划与建筑设计工作室进行站房建筑外立面优化设计。在优化设计过程中,先后与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部工程鉴定中心、京沪高铁总指挥部进行紧密对接,顺利完成了优化方案的设计任务。

曲阜东站配套交通设施包含站房北侧长途客运站及南侧旅游中心,建筑造型与设计理念与主站房一脉相承、浑然一体。共同形成了极富地方文化特色的城市交通枢纽组团。

作者:吴晨 梁海龙 段昌莉

第4篇:曲阜孔子文化节

走进孔子,感悟圣城——2008国际孔子文化节采访纪实

默认分类 2008-09-29 21:53:58 阅读124 评论5 字号:大中小 订阅

2008年9月25日,记者来到曲阜国际饭店101房间(孔子文化节新闻中心)报到,之所以来得 这么早,是因为我们是“大报社”,影响力太大,怕来晚了报不上名,组委会不让采访。新闻发

布会是26日下午召开,我们有一天的空闲时间可以感受曲阜这座东方圣城的魅力。

25日中午,记者一行来到曲阜街头吃饭,在刘导的建议下穿过几条小街吃了碗土豆粉(本来 想吃面条没找到地方),这的土豆粉比太东的差多了,这是在曲阜吃的第一顿饭。下午在三孔附 近转了转,没能进去,因为孔子文化节记者证还没发,一卡通在孔子文化节期间也不能用。

26日上午,记者乘车来到孔子文化会展中心,文博会还没结束,记者在文博会现场看到很多 家参展商展出自己的特色产品,真实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老茂馄钝、鲁锦等都在展销之中 ,当然还有济宁电视台、济宁日报、都市晨刊等多家媒体参展,(没有鲁南商报,因为这种小活

动我们是不会参加的)。

27日下午,第一界世界儒学大会在孔子研究院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儒学专家齐聚曲阜,共 商学术。六位专家上台演讲,由于晚上有文化节开幕式,所以会没开完许多记者都提前退场了,

凭心而论这次会议并不太成功。

晚上8点,2008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在孔子文化会展中心举行,文化部副部长 周和平,山东省长姜大明,山东政协主席孙淑仪义等许多领导参加了开幕式。会上还颁发了孔子 教育奖,南非和埃塞俄比亚获奖。本次文化节上演了大型原创剧孔圣九章,蒋大伟、那英、阎维 文、阿宝、童安格、汤灿、屠洪刚等演义明星悉数登场,为观众献艺。这次文化节与上界相同, 是在雨中进行的,这给记者的拍照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人发扬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鲁南商 报精神”连拍一百多张照片,等11点10分晚会结束时,记者已两腿发麻、浑身发抖,回去后感冒

高烧,但想到能为鲁南商报的读者拍出大量真实的原创图片,生病也值。

28日上午9点祭孔大典在曲阜孔庙大成殿举行,今年是孔子诞辰2559周年。山东省长姜大明宣 读由金庸先生写的为孔子写的祭文,中央、省市领导、和国外友人来此祭孔,并敬献花篮。山东

卫视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

28日下午,举行孔子旅游论坛,记者来到阕里宾舍后得知会议改在了会展中心,来到会展中 心后会议早已开始,没有地方采访。于是记者一行冒雨来到圣都会议中心,在次召开的尼山论坛 筹备会议是内部会议,不让记者参加。我们只能驱车返回,组委会的组织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29日中午,组委会通知记者,文化节活动到此结束,晚上的文博会闭幕式是市委组织的,不

是孔子文化节组委会搞的活动。下午,记者一行离开曲阜,返回济宁。

戊子年曲阜孔庙公祭孔子大典隆重举行 - 儒城热线

发布:2010-6-12 15:54 | 作者: webdesignll | 查看: 0次 | 我要投稿

http:///news/newsplay2.asp?id=2150

9月28日上午,2008祭孔大典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本次祭孔大典突出“仁者爱人、自强不息”的主题,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华人华侨代表、四海宾朋相聚孔子故里曲阜,共同祭奠中华文化的先哲—孔子。

曲阜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森主持祭孔大典主题揭幕仪式。

济宁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振川宣读了主题铭文。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为祭孔大典主题揭幕。

曲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庆安代表全市人民对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并宣布,请山东省政协主席孙淑义先生主持戊子年公祭孔子大典。

省政协主席孙淑义登上大成殿露台,主持公祭大典。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许嘉璐敬献花篮。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高新亭,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群,副省长黄胜代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敬献花篮。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等代表有关部委敬献花篮。孔子教育奖获奖机构单位代表南非“行动升级项目”伊图梅玲勒巴莎女士和埃塞俄比亚成人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机构阿里马亚胡黑卢格贝先生,日本前政要武村正义先生,瑞典于默奥市民主社会党市委书记玛丽路易斯女士等敬献花篮。中国著名书画家范曾先生,世界孔子后裔联合总会会长孔德墉等敬献花篮。济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守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振川,曲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庆安,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森敬献花篮。

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恭读祭文。

乐舞告祭后,全体代表庄然肃立,向至圣先师行三鞠躬礼。

今年孔子文化节以“走近孔子,感悟圣城”为主题,突出表现“仁者爱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加强国际间文化交流,是群贤毕至的盛会,是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舞台,是联结四海友朋情谊的纽带。祭孔大典是孔子文化节中最富有特色、最具文化品位、最具感染力和影响力的主题活动之一。从中华文化源头走来的祭孔大典,带着二千多年的文化积淀,伴随着传统文化复兴的节奏,已经成为展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舞台和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的盛典。

第5篇:2004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

来源:新华网 作者: 时间:2012-09-21 16:29 2004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定于2004年9月26日至10月10日在曲阜市举办。本届孔子文化节由国家旅游局、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山东省旅游局、济宁市人民政府、曲阜市人民政府承办。为切实办好本届孔子文化节,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今年是孔子诞辰2555年,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庆祝活动将与孔子文化节开幕式一起举行,又恰逢中央领导对“中华文化标志城”建设作出重要批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拟作出设立国际“孔子奖”的决定。在此背景下,举办好本届国际孔子文化节,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本届孔子文化节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现代文化结合起来,突出“纪念先哲,承扬文明,促进开放,创新发展”主题,以举办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合作发展为重点,坚持政府主导、企业承办、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原则,切实把孔子文化节办成国际性的文化旅游活动盛典和科技经贸合作盛会,不断提高济宁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主要活动

(一)文化旅游活动

1、9月26日晚,在曲阜体育场举行2004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暨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庆祝活动开幕式,同时举办大型专场文艺晚会及焰火晚会。由市旅游局、文化局、供销社和曲阜市人民政府、北京时代同赢广告有限公司承办。

2、9月25日,在曲阜贵宾楼举办“中华文化标志城”宣传活动。由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济宁市人民政府主办,济宁市中华文化标志城筹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文化局和曲阜市人民政府、曲阜新区承办。

3、9月27日上午,在曲阜金三孔宾馆举行孔孟颜曾圣裔恳亲联谊大会,邀请港台和海外孔孟颜曾后裔参加。由市委统战部、市委台办、市外办、市旅游局、市侨联和曲阜市人民政府、邹城市人民政府、嘉祥县人民政府等单位承办。

4、9月27日,在曲阜师范大学举办“世界思想家巅峰论坛——当代大师的新论语”。邀请世界著名思想家、文化学者进行演讲和相互对话,组织国内2555名各界人士与高校大学生现场听讲。由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和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院、曲阜市人民政府、北京蓝狮集团等单位承办。

5、9月27日至28日,在曲阜举办2004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系列庆祝活动(举办圣地之旅首游式、明故城开城仪式、齐鲁文化旅游博览会和国际儒学文化交流会等)。由山东省中国旅行社、市旅游局和曲阜市人民政府、曲阜师范大学等单位承办。

6、9月28日上午,在曲阜孔庙大成殿前举办“孔子诞辰2555周年大型纪念活动”。由曲阜市人民政府承办。

7、10月下旬,在邹城市举办“邹城杯”“科学教子好家庭”颁奖活动。由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协调小组、中华家庭文化研究会、济宁市人民政府主办,邹城市人民政府和济宁市妇联承办。

(二)科经贸活动

1、9月21日至23日,在曲阜科技城会展中心举办第五届中国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与济宁市人民政府第三次合作会议。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工程院、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专利信息中心、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知识产权局、济宁市人民政府承办,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人事局和曲阜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具体承办。

2、9月24日至26日,在嘉祥县举办国际孔子文化节嘉祥石雕艺术节。由中国美协雕塑艺术委员会、山东省文化局、山东省旅游局和济宁市人民政府主办,嘉祥县人民政府承办。

3、9月25日,在曲阜供电宾馆举办中外知名大企业联谊及经贸恳谈会,邀请部分世界500强企业及其他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开展联谊和科经贸活动。由清华科技园建设有限公司、济宁市人民政府主办,曲阜新区和济宁市经贸委、外经贸局、科技局、招商局、市政府驻京联络处承办。

4、9月26日至28日,在济宁圣地酒店举办济宁市海外联谊及经贸恳谈会。由市委统战部、市委台办、市侨联、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市外经贸局、市外办承办。

5、9月27日,在济宁香港大厦举行国际孔子文化节外经贸合作项目签字仪式。组织各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单位、企业对外经贸合作项目集中签约,由市外经贸局承办。

孔子文化节期间,曲阜市和有关单位还将举办一系列文化、旅游、科经贸、纪念与学术等活动。

全力办好2004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

纪念先哲承扬文明扩大开放创新发展全力办好2004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

来源:国际孔子文化节官方网站

8月16日讯今天上午在运河宾馆召开的全力办好2004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动员会议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吕在模要求各级各部门提高认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扎实工作,确保本届孔子文化节取得圆满成功。市委副书记赵树国主持会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祝金焕,市委常委、秘书长王云鹏,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明珠,副市长陈民,市政协副主席贾丽建出席会议。

吕在模在讲话中强调,要在全面落实2004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总体方案》的同时,集中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把握关键,突出重点,切实强化宣传推介工作。各级特别是宣传部门要本着高层次、广覆盖、少而精、求实效的原则,精心策划一批专题报道,组织一批重点稿件,集中在国家级主流媒体和海外特别是东南亚国家、港澳台地区的华文报刊、电视台连续刊发或播放。要加大网上宣传推介力度,最大限度地增加信息量,与其他媒体形成宣传推介的“叠加”效应。市内各新闻单位都要制定宣传计划,组织精干力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搞好孔子文化节的专题报道,努力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二是选准项目,搞好对接,务求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当前要加紧运作在手项目,筛选推出新的招商项目,盯住大商社和重点企业,努力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实效性,确保节庆招商取得丰硕成果。三是严格标准,文明规范,努力提高接待服务水平。要抓好接待场所的设施配套,积极推行规范服务,强化服务市场监管。四是全面排查,严密防范,确保安全保卫万无一失。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建设“平安济宁”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细化、深化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抓好宾馆、饭店、会场、景点等重点部位的拉网式排查和隐患整改,保证供水、供气、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转,确保节庆期间“零故障”、“零事故”。五是综合整治,清除死角,实现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各级各部门要围绕宁静、清洁、宜人、安全的目标,着力抓好卫生整治、污染治理和绿化美化亮化。六是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把各项筹备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各级各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同志要重点抓,调集精兵强将集中办公,全力以赴抓好筹备工作。各专业小组要各司其职,高效运转,方方面面要团结协调,形成合力,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自觉服从组委会的指挥调度,竭尽全力完成各自承担的任务。陈民在会上宣读了2004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总体方案》和《招商引资工作方案》。

据了解,作为国家旅游局重点推出的大型旅游节庆活动之一,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至今已连续举办了20届。今年的文化节定于9月26日至10月10日在曲阜举办,突出“纪念先哲、承扬文明、扩大开放、创新发展”主题,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合作发展为重点,坚持“政府主导、企业承办、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原则,力求办成一次国际性的文化旅游活动盛典和科技经贸合作盛会。与往届相比,今年具有节庆活动层次高、经贸合作重点突出、市场化运作成效明显等特点。

另外,今年是孔子诞辰2555年,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庆祝活动将与孔子文化节开幕式一起举行,又恰逢中央领导对在我市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作出重要批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拟作出设立国际“孔子奖”的决定,在此背景下,举办好本届国际孔子文化节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记者刘建业通讯员李海军)(网易新闻)

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结合

一个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现代文化相结合的全新孔子文化节——二00四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二十六日晚在孔子故里山东省曲阜市的杏坛剧场拉开帷幕。

“纪念先哲,以人为本,承扬文明,促进开放,创新发展”,是此届孔子文化节的主题。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德行高洁,学识渊博,其思想学说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生活、市风民俗都有深刻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

据介绍,此届孔子文化节本着秉承儒家文化,不断推陈出新,使东方传统文化与时代同步、与世界文化相互交融的精神,在以往传统活动的基础上,将举行世界思想家巅峰论坛、孔子及儒家思想学术报告会、孔孟颜曾圣裔恳亲联谊大会。

在孔子文化节开幕式和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庆祝活动仪式上,中国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副主任张伟超,向海内外来宾宣读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关于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的重要批示;联合国中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宣布了申办国际“孔子奖”的决定。

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由《序篇——东方圣人》、《第一篇章:学篇》、《第二篇章:诗篇》、《第三篇章:友篇》、《第四篇章:和篇》、《尾篇——仁者爱人》六部分组成,来自台湾、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乌克兰、罗马尼亚的表演艺术家与中国内地的文艺工作者同台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本届孔子文化节将举行首次由官方主持的纪念孔子诞辰二千五百五十五周年祭祀大典,并将举办海外联谊及经贸恳谈会、中外知名大企业联谊会等一系列经贸活动,以及圣地之旅首游式、曲阜明故城开城仪式等系列旅游活动。

第6篇:中国曲阜2011国际孔子文化节策划书

一.市场状况与形象分析

隶属于山东济宁市的曲阜,是泰山脚下的一个县级市,虽然人口仅有64万,却因孔子的故里而名扬天下。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是当地最隆重的节日,每年的9月下旬,这个年轻而又古老的节日就会会聚全世界的文人学者、孔子后裔,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氛让人流连忘返。 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是一项集纪念先哲、文化旅游、学术交流、经科贸于一体的大型国际性节庆活动,从1984年开始,迄今已举办了25届。20多年来,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以浓郁的儒家文化特色、丰富多彩的旅游经贸活动,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国家级“中国旅游节庆精选”活动,被国际节庆协会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十大节庆活动”之一。

二.目标体系

1总体目标: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旨在纪念孔子对人类文化的杰出贡献,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

2具体目标;纪念先哲,文化交流,发展旅游,促进开放,繁荣经济,增进友谊。

三、创意说明

1指导思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类文明

2活动主题;孔子文化节是一项融纪念先哲、交流文化、旅游观光、学术研讨、经科贸旅合作于一体的丰富多彩、情趣盎然的大型综合性国际旅游节庆活动。

3活动总名称;2011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

4详细项目活动名称;1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春季祭孔大典2《孔子世家谱》修缮庆典2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孔子教育奖”、“孔子文化奖”、“孔子旅游奖”颁奖典礼3世界儒学大会4祭孔大典

5宣传作品;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孔子文化周2孔子文化节开幕式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4祭孔大典5尼山论坛6世界儒学大会7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8全国知名民营企业总裁孔子文化节“问礼”行

6标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7饰物;孔子像,碑帖、楷雕如意、龙头手杖和尼山石砚

四媒体策略;媒体分配,主要有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和山东卫视电视台。地理分配,中央电视台主要在活动内场,靠近活动的主发生地,山东电视台主要在活动外场,距主发生地较远。时间分配,中央电视台主要负责在活动正式进行时的黄金时间报道,山东电视台主要负责全天候的采访报道。内容分配,中央电视台依靠其强大的转播团队和高超的转播技术对主体活动在黄金时间进行现场直播,而山东电视台凭借其人数上的优势,及对活动地环境的熟悉,在场外进行全天候不间断的采访和报道,为观众带来第一时间的新鲜资讯。两大电视台通力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努力为观众带来最新最好最全面的报道。

五.活动方案;1日程安排4月4日 2011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春季祭孔大典

(三)9月27日 2011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孔子教育奖”、“孔子文化奖”、“孔子旅游奖”颁奖典礼

(四)9月27—29日 第四届世界儒学大会

(五)9月28日祭孔大典

2活动布置;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孔子文化周时间:9月6日至10日地点: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主办单位:文化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省政府、教育部活动内容:举办孔子图书图片资料展、世界孔庙文化展、孔府文物展、孔子《论语》主题书画艺术展、孔子思想文化学术演讲会,放映孔子和《论语》题材的影视作品,演出

儒家文化主题剧目等。责任单位:市孔子文化节办公室、市文广新局、曲阜市政府。 1 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第六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时间:9月27日晚地点:曲阜杏坛剧场主办单位:省政府、文化部、教育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动内容:省政府领导主持,山东省、文化部、教育部、国家旅游局领导分别致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宣读第五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获奖名单并致辞;国家领导人,国家有关部委领导,省、市领导向孔子教育奖、孔子文化奖、孔子友谊奖获奖代表颁奖;济宁市领导、曲阜市领导、孔子后裔代表、孔子研究专家、企业界代表向获奖者赠送纪念品;国家领导人宣布2010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演出大型剧目《杏坛儒风》。责任单位:开幕式和颁奖部分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孔子文化节办公室、市教育局、市旅游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市接待处、市公安局、孔子研究院、曲阜市政府等负责。演出部分由市文广新局、市孔子文化节办公室、曲阜市政府负责。市孔子文化节办公室总协调。2世界儒学大会时间:9月27日至29日地点:孔子研究院主办单位:文化部、省政府活动内容:开幕式由省文化厅厅长主持,文化部领导致辞,省领导致辞,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作主题讲话;儒学专家、学者进行学术研讨和演讲;产生第二届“孔子文化奖”获奖名单。责任单位:孔子研究院、市文广新局。市孔子文化节办公室配合3祭孔大典 时间:9月28日上午地点:曲阜孔庙主办单位:省政府、文化部、教育部、国家旅游局活动内容:省政府领导主持,省政协主席恭读祭文,国家领导人、有关领导和嘉宾代表向孔子像敬献花篮,来宾敬献鲜花,乐舞告祭。责任单位:曲阜市政府、市孔子文化节办公室、市公安局,市孔子文化节办公室总协调。

六 效果展望;通过这次孔子文化节,极大的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而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以其鲜明的特色,独特的风格和魅力而蜚声海内外,博得中外各界人士的赞赏,慕名而来者与日俱增,发展了地区旅游,促进了地区开放,繁荣了地区了经济。完美的实现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第7篇:曲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事件与反思[范文]

曲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践与反思

曲阜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故乡,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迄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古代就是中国东方文化的中心。全市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2处,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单位4处,省级12处。1982年,国务院公布曲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12月孔府、孔庙、孔林(“三孔”)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一、 曲阜历史沿革及城池变迁

二、 曲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程

自82年曲阜被公布为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以来,保护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十年(1982-1992年)、第二个十年(1993-2001年)、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

1、 第一个十年

1982年国务院公布曲阜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第一轮曲阜县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并审批,确定了城市向东发展

1983年省地县联合编制曲阜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1984年,戴念慈院士设计的阙里宾舍开始建设

1985年,曲阜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年底批复,初步确立 “十字花瓣”格局,城市重点向南发展

1986年,建设新城、疏解旧城,南新区开始启动;10月23-25日,谷牧主持曲阜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座谈会,提出“东方耶路撒冷”的建设要求,撤销曲阜县,设立曲阜市(县级市) 1987年,明护城河治理工程开始 1988年,环明护城河绿化工程开始

1989年,纪念孔子诞辰2540年,首届孔子文化节开始;

2、第二个十年

93年以来,以曲阜市新一轮城市规划为代表,优化旧城,起步新城,具体工作按年份分述如下: 1992年,六艺城竣工

1993年,曲阜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确立了把曲阜建设成为国际性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孔子研究中心、花园式生态城市的总目标;戴复东院士设计的后作商业街竣工;吴明伟教授设计的鼓楼门商城-广场开始建设

1994年.陈久昆先生设计的论语碑苑开始建设;孔府、孔庙、孔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1995年,小沂河、小林河开始治理;华灯街、圣都商城的建设 1996年,吴良镛先生设计的孔子研究院一期工程开始建设 1999年,大成路华灯街竣工;大沂河开始治理 2000年,孔子研究院一期工程竣工 2001年,杏坛剧场开始建设

3、第三阶段

2002年以旅游部门牵头编制的明故城旅游规划为起点,具体工作按年份分述如下: 2002年,明故城恢复规划编制完成(旅游局);明故城城墙开始恢复,颜府开始恢复,孔府西苑竣工落成

2003年,曲阜市总体规划开始修编;新一中落成,全市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2004年,编制静轩路沿街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并获省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

2005年,欧亚城乡合作计划正式启动;明故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开始编制,市人民医院选址春秋路进行规划方案的编制

三、 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1、面临的机遇

①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一个时代的主题,对东方文化发源地之一的曲阜,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更高的要求。 ②可持续发展战略、旅游的龙头地位的凸现,山东省确立“山水圣人”旅游构架,给曲阜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③组群结构大城市的构想

随着济兖邹曲组群结构大城市构想的提出,加上曲阜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便利的对外交通,曲阜将成为这个复合城市的中心城市,成为文化、旅游、商贸、行政管理中心 ④华夏文化标志城的建设

华夏文化标志城是展现五千年文明渊源历史文化的具体体现,国家对此高度重视,项目已进入策划阶段,对于曲阜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明鲁故城、宋仙源城提出更高的要求。

2、面临的挑战

① 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内外有志之士对其期望很高,而作为县级市,历史文化名城繁重的保护任务与实际投入不相适应,与东方圣城的目标相去甚远,是一种小马拉大车的趋向。 ②西周鲁城、汉城、宋城等重大遗址保护区域的保护与开发发展观念,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随着欧亚城乡合作计划的启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需要广大专家对此大力的支持。 ③随着地位越来越高,市场资金的关注越来越大,有效的吸收更有效地引导使其符合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方向是个难题。 ④市民综合素质未达到一个理想高度,未充分认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的价值,对保护与发展认识的淡薄,观念有待提高,应进一步宣传和引导。

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反思

1、第一个十年

由国家级领导谷牧和山东省省长组成的曲阜规划委员会确定了历史文化名城曲阜的城市性质,提出了十字花瓣型城市构想,有效地疏解了旧城,并对单体建筑风格形式作了引导。

从中央到山东省,自86年起,国家分别连续三年拨付1000万、500万专项资金用于曲阜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为曲阜将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第二个十年

新城的拓展,基础设施的完善,新城架构初具规模,随着以市政府为代表的单位的外迁,有效地疏解了旧城的压力。此阶段,对明鲁故城的重点地段以控制不以更新复兴为主。在此期间中央专项资金的减少,建设资金完全由地方筹措。

3、第三阶段

重新确定发展方向,形成框架,明鲁故城得到关注,发展旅游整合。

五、名城保护与发展总体构想

今年来市委市政府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越来越重视,形成了一些思路,分述如下:

1、格局

确立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推动“五大片区”、“三大轴线”的保护发展

(1)五大片区

①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片区

加快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的规划设计,尽快促进其建设,带动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发展。 ② 鲁国故城片区

重点是鲁故城范围内36处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在鲁故城公园处拟建鲁故城博物馆,展示周代灿烂文化,强化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氛围。 ③明故城片区

作为重点发展区域,结合明故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突出四个发展方向: a.国际旅游目的地

如何充分利用文化进行资源整合,突出文化底蕴,成为世界旅游者心目中的东方圣城

b. 充满儒学思想的文化艺术之城

明故城突出文化、艺术、教育方面的职能,形式以儒学为代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载体,重点突出博物馆城、儒藏图书馆的建设;结合城市性质、曲师大、济宁大学、孔子学院、华夏文化纽带工程,对明故城内高等教育设施进行有机的整合,作为以“四氏学”为载体的传统教育学院,作为对外教育交往的基地;探讨十二府恢复问题。

c.充满人文气息的活力

单纯旅游设施和博物馆,缺少人气活力,不能称之为城,保留一部分居民,保护好四合院格局的前提下,保持原来以居委会为单位的网络不变,重新打造富有人文气息的社区,使明故城不至于走向衰落,明故城内现有人口2万余人,人口为1-1.5万为宜,防止贵族化倾向、人口过少的现象。其中一部分用于休闲养老,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时尚生活,利用社会网络的稳定性,吸引人口的回流 d.生机勃勃的休闲娱乐之城

体现以上三点,保证为明故城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同时,明故城作为整个城市休闲娱乐场所,消除波峰波谷的影响,为城市青年人、为旅游者考虑,为游客观光体验式下,使明故城保持明显的活力,促进经济的发展。 ④黄帝城(宋城)片区

进行远期策划,寿丘、少昊陵、景灵宫、汉墓挖掘文化内涵,突出轩辕黄帝诞生地的人文气息,结合宋城开展民俗游。 ⑤高铁片区

随着高铁选址在曲阜,考虑东部儒学文化主题公园,使布局趋向合理。

(2)三条轴线 ①少昊陵轴线

形成远古文化展示轴线,构成城市东部一条完整的空间轴线。

②周公庙轴线

突出鲁故城的形制和布局特色,强化周公庙轴线。 ③孔庙轴线

曲阜城市发展的主轴线,表明了发展方向,也是文化轴线。

2、加强城市风貌的控制与引导 有机分为三部分:老城-新城-新区。

老城指静轩路以北,以恢复复兴为主,控制空间肌理,新建突出历史特色,建筑以古朴、典雅为主;

新城指静轩路与大沂河之间,作为过渡区域,主要新古典主义为主,提炼元素,控制外墙、屋顶等元素,体现历史风貌特色; 新区指大沂河以南,以展现时代精神为主,也应结合地方特色,不应以国际式为主。

结合城市特征区,形成划分城市特征区的相关控制导则,对重点近期项目的提出设计指引。

除单体建筑外,城市雕塑、城市街道,城市指示系统、城市小品(花坛、座椅、垃圾箱等)、城市照明、广告、城市绿化等等,都要在系统化的城市环境形象中,“各司其职”地体现城市的个性和特色。

3、生态绿地与水系

结合大沂河、小沂河、明护城河、鲁故城河、蓼河形成完整水系。结合水系保护范围设立公园、绿地,完善生态绿地系统。

六、结语

我们必须以一个更高的眼光和更高的境界来要求和审视我们的工作,用科学的的发展观统领全局,体现城市规划的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持续性。为建设“国际性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儒学研究中心、花园式生态旅游城市”而不懈努力。

第8篇: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元旦师生联欢晚会

地理与旅游学院

2013年元旦师生联欢晚会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转眼间,2013年元旦将至。在以往,我院有开展元旦师生联谊的传统,但由于去年学院搬迁新校区,各项工作还未稳定,使得联谊活动暂停。今年,我院在各项工作中都取得了令全校瞩目的成绩,文体活动更是蓬勃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学院老师和研究生也需要一个平台,用来相互融洽感情,联接情谊,共庆元旦,同时展现地理与旅游学院师生的风采。

二、活动目的

为了丰富师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加强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同学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推动学院文化建设,创造浓厚的学院大家庭氛围,展现我院研究生的风采,以及增进全院师生之间的感情,特举办此次晚会,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激励他人的舞台;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晚会更好的增进师生之间,以及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团结一心共建和谐我院研究生队伍。

三、晚会主题名称

《青春纪念册——放飞梦想 暨元旦师生联欢会》

四、活动对象

地理与旅游学院全体老师和研究生

五、晚会时间与地点(暂定)

2012年12月28或29日(周末)会馆多功能厅

六、职能安排

节目总导演:胡书记

节目总策划:赵岩老师

(一)项目组:

(1)节目组

组长:研二同学 成员:研一研二同学

任务:a、完成节目收集、后期的排练、彩排工作

b、主持人的选择、形象设计及台词审核;

c、负责节目的编排及晚会全流程的衔接;

d、准备好晚会所需的一切服装道具;

(2)宣传组

组长:研一同学

任务:a、利用海报(包括手绘和喷绘海报)、横幅、开展宣传

b、通知各年级出各种节目,使同学们能更好的参与进来

(3)采购组

组长:研一同学

任务:a、负责联系商家沟通,使我们所需要的设备能够以更低

的价格做到更完美的现场(需要的话)

b、负责我们所需要的物品例如食物,还有装扮舞台的任

何物品。

c、物品管理

(4)礼仪组

组长:研一同学 成员:本科同学

任务:a、晚会当日准备好会场服务物品,如水,水果。

b、能够布置会场,使会场达到更好的一种效果

(5)舞台组

组长:研一同学,本科有迎新晚会经验同学参与。

任务:a、监督并确保舞台的搭建及时及质量;调试投影仪

b、晚会期间舞台灯光设备、音箱设备的安装,音乐的播放,还有舞台及时的一种应变能力。保证状况零失误。

(二) 各阶段任务及工作分配

晚会前三个阶段(11月12日—12月底 )

(1) 晚会策划及准备期(11月12日到11月25日)

本阶段主要完成宣传、节目收集(研究生、本科和外系同学)、主持人确定。由节目组负责。

(2)晚会节目准备期(11月25日—12月20日)

本阶段主要完成节目排练、中期宣传、舞台灯光音响确定、场地预约(11月底)、物品购买、老师节目收集。

①节目排练:由节目组负责,地点待定。到各组选取优秀节目,并组织排练。②中期宣传:由宣传组负责。③场地确定:由舞台组负责。物品购买:由采购组负责。

(3)晚会倒计时期(12月21日-12月*日)

本阶段主要完成晚会全过程确定(包括节目单确定)、第一次彩排、末期宣传、领导邀请、场地确定、费用收集。

1、晚会全过程确定及彩排:由节目组负责。节目单确定交由节目组,加紧排练节目。并进行第一次彩排,时间暂定12月23日,地点待定。

2、末期宣传:宣传组负责。通知学生到场,领导邀请。

八、节目单

本次晚会安排10~12个节目,1~2个游戏,时间控制在两个小时之内。节目形式应多样,研一,研二,研三同学都有参与,并适当安排有特别才艺的本科同学和外系同学参与。

节目次序,节目名称,类型,节目长度,演员姓名,演员联系

方式登记备注。

九、资金预算(粗略)

场地费:约500元

舞台设计布置100 元

策划书、节目单及附表打印 50元

道具、服装及器材 300元

食品 200元

其他100元

总预算:约1200 元。

备注:

1、晚会结束后立即开展清理会场工作,各负责人完成自己的工作即可离开会场;

2、如不能马上归还的物品,相关责任人可先带回宿舍,并在以后的一天内由原定负责人送还。

地理与旅游学院研究生会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