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笔试备考

2023-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mba笔试备考

MBA笔试经验交流:2010年MBA备考之高分法

本人2009年考生,已经顺利考生名校。趁暑假有时间,把备考经验与大家分享。基本认为,辅导班还 是有帮助的,如果不想花钱,还是要在网上找些免费的课程看看。下面会提供比较好的免费课程给大家 。

(1). 数学

数学复习我是分为基础、提高、强化、模拟四阶段。

基础阶段看机工版教材,当然有些看不懂,很多题也不会做(1个半月)。

提高阶段为机工版教材结合辅导班课程,这一阶段基本上机工版教材搞清楚 了(1

个半月)。

强化阶段为辅导班课程和讲义,应该说这一阶段结束参加考试就没问题了(1个月)。 模拟 阶段主要是每两天作一套模拟题,并对以前的机工版教材和辅导班资料作错

的题着重看一下,主要是反复作题并总结作题方法、出题考点(1个月)。

数学一定要多注意总结,三道题做一遍不如一道题做三遍 。

(2). 语文

一定要听辅导班的课程,因为论证有效性分析一不小心就可能偏题了,语文拉分很大。但也不能投 入太多的时间,建议每篇作文反复写,写了正面写反面,并可以学友之间相互更改。

(3). 逻辑

逻辑我是10月底才开始看书的,没有把教材看完,只是将书上的题做了,错得多的章节就看书。 其实对作题最有用的就是“充分必要条件”那一节,其它章节没有必要详细看。我个人认为逻辑跟数学一样,一定要多注意总结,三道题做一遍不如一道题做三遍。特别是作错了的题要反复做。另外历年的考试真题也必须反复做,因为好多题就是从历年考题稍加变化而来的。逻辑建议题不要做的太多,关键是要搞懂你做的每一道题,因为现在考上原题的可能性太小了。另外做题时 一定要控制时间。

(4). 英语

词汇书建议一本就够了,并且要少的,我是把机工版上的词汇撕下来了,天天看,坐车时也看。

阅读理解我是选择了王力老师的英语阅读。里面也有几十篇的文章,做个100篇英语阅读文章,建议头 50篇精做,每两天一篇,反正才开始做时每一篇我有20到30个单词不

认识的,做一篇要两个小时左右。慢慢的就每一篇的生词减少到10几个左右了。50篇坐完也就三个月时间,剩下的50篇半个月做完,每天四篇。

至于完型填空和翻译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也相应提高了,包括单词。当然有时间的话这两个考点能 单独总结一下自然最好。

最后说作文,建议考前一个月进入作文复习,早了也没用,就背几个模板,还有一些常用的句子就 ok,反正我是这么干的。

(5). 复习时间安排

4—6月 疯狂英语 单词(4级词汇一遍)和阅读(30篇精读,不要在乎时间);

7—8月 英语+数学 单词(复习4级词汇一遍)、阅读(50篇,注意提高阅读速度)、数学扫盲阶段;

9—11月 全面复习 机工版英语教材的大纲词汇背一遍、阅读(30篇,高效,注意提炼和学习答题技 巧)、英语作文模版熟练应用、数学做题、逻辑方法学习(大约1个月就够了)、语文写作练习;

12-1月 模考冲刺 做模拟试卷,重点复习自己最薄弱的环节。

考试大提醒:如果到10月网上报名时,英语还是不及格状态的话,估计名校难度就比较大了;

数学在11月前一定要复习到50分左右,最好55-60分;

逻辑和写作技巧性比较强,不要着急复习,只要有人辅导, 1个月的时间就够了(我的体会)。

第2篇:交大安泰MBA备考心得——MBA备考故事

MBA备考故事

我们的生命就这样一分一秒地过去。和众多白领一样,我渴望成功,渴望心中的太阳。时光洗去了太多的记忆,忘不了的是风雨中的成长。

自小我一直是老师家长眼里的好学生,但关键时刻总是屡屡受挫,与名牌中学、大学失之交臂。专科毕业后我到了一家外资企业,应该说,我有一个也算不错的工作(虽然并不算最适合自己的工作),一干就是十年。

2012年初,决心报考MBA

我还记得同学聚会时,很多人徘徊在出国念书、专升本、跳槽的各种选择中。我并不是一个喜欢工作很安逸的女子,每天都因忙碌的工作而过得格外充实,不急于一时去读专升本,但我从未放弃过自己,于是给自己设计了一条路线:七年之痒以后直接以不错的工作经历攻读MBA的课程。

曾见证了公司的快速扩张大规模招聘的轰轰烈烈,也曾经历过金融危机架构调整的风生水起,而我在那些年一步步稳扎稳打,在部门内的三大职能各拥有2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其中两个职能都具备2年以上的管理经验。管理幅宽也从先前的十几人的团队增加到目前5名主管60个人的团队。

处于职业调整期的我,如何保持职业的稳定和持续上升,实现更高的价值追求和物质利益是最大的问题。最终的命运只有两种:

一、淘汰 即使你过去曾经成功过;

二、再生 成为真正的精英。因为不甘愿被淘汰、庸庸碌碌,年过三十的我先选择了结婚生子,完成女性的天职;随后作为今后长期往高层管理者发展的投资,我开始重新拾起课本,准备复习迎考,为下一阶段的MBA学习做准备。

2012年6月,开始准备联考之路

由于一些不用参加联考的项目都需要本科以上才能申请,因此我毅然决然地走上了联考的路。毕业年限久,文科背景,又是专科生,这种挫折感令我实在没有信心通过大学毕业后残存下来的能力直接裸考,于是产假末期我报了一个系统辅导班。利用周末的时间进行学习,听了几堂宣讲,我算是才开始知道国内MBA考试的情况了。我得知了一些辅导班的同学已经准备大半年了,而且课后还通过学习小组一起学习和互相帮助,学习热情异常高涨。——这

样,我算是开始了自己准备MBA联考的路。

然而,上辅导班的情况很糟糕,每堂课一个老师对应两三百个学生,姑且不谈老师的授课水平,从我自身的时间来看,几乎还是浪费了从钱包里抠出来的这报班的几千块大洋。每个周六周日全天,后阶段甚至晚上都在上课,持续半年,而我平时工作较忙,家里小孩也小还要照顾,课程排满后,几乎就没有自己消化的时间,只是疲于奔命地尽可能参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2012年10月,提前面试抢占先机

各大高校为了提前囊括优质生源,在宣讲中打出了提前面试牌,这对我这类脱离学校多年的考生来说绝对是一针强心剂。由于工作中也会担任面试官,且对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也并不陌生,面试环节相比一些年轻的考生机会更多一些。

[择校]:

提前面试的申请也非常关键,千万不要抱着多多益善的态度,盲目选择过多的学校导致长久的面试拉锯战,过度耗费精力甚至影响周末的复习。建议报两个学校相对比较合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把握比较大的可以选1-2所有针对性的学校即可;目标尚未明确的也最多不要超过三所,可以考虑选择三个不同层次的学校。四大名校(交大、复旦、财大、同济)相比其他学校虽然考分会偏高一些,但如果都能拿到提前预录取或者加分政策,则分数线基本是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的,等于提前拿到了50-70分的加分,备考的压力和门槛会随之明显降低。即便是一些本身基础较好的考友,也可以借此让联考轻松一点,胜人一筹。

为了确保在填报志愿前拿到面试结果,建议最好赶在第三批(通常一共会有四批面试)前完成面试,越早越好。虽然每批次都有既定的录取比例,但实际不排除会出现先松后紧的布局。我最终选择了复旦和交大两所学校,根据面试结果确定最终报名院校。

[材料准备]:

提前两个多月我就开始准备网上申请材料,先选择了申请资料要求相对复杂的复旦,后续申请的学校则可以在这基础上进行修改即可。两封推荐信还是比较关键的,能够找到一些身边的有影响力的高层或高官为你起草当然最好,如果没有也不必过于强求,但一定要比较

了解和熟悉你的人最适合,建议可以选择公司的领导和平级同事,面试官会比较关注推荐信的质量。在面试前必须熟读这些材料,面试官一定会在其中寻找一些切入点,是应对自如还是掉入万丈深渊,准备够不够充分,结果会有天壤之别。

[面试环节]:

面试现场满眼都是身着深色套装的考友,而我选择了一套上浅下深的裤装搭配,有一点点让我自己心动的美丽和与众不同,于是我更为自信起来。 有了第一场复旦的面试经验,在交大的面试中我显得更加放松和放得开。

交大的个面和组面的是同一批面试官,所以如果能够在个面中能够抓住机会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组面可能会获得些许印象分。老师问的问题基本都是顺着申请资料,先1-2分钟的个人介绍,随后各位老师会根据材料提几个问题,这些都是可以提前准备的,建议在家对着镜子多练习几遍,说的时候面带微笑,有礼有节,自信满满。英文方面,CLGO和IMBA项目要求可能更高一些,其余项目都差不多,凭借之前的学习功底基本能够应付。

个面如果正常发挥的话,组面只需顺其自然,把握关键节点即可。其实无领导小组讨论向来就没有所谓的对与错,甚至没有标准答案。关键在于teamwork,小组的每个人都需要参与讨论,发表各自的意见,最终经过讨论达成一致的小组意见并呈现给各位考官。快速阅读完材料以后,即可开始准备个人的第一轮发言内容, 建议先在草稿纸上写下自己发言的提纲,准备完毕后就可以开始有序地进行发言。发言前可以先举手示意一下同学和考官,千万避免争抢,第一个发言勇气可嘉,但未必能得高分。我的建议是先沉住气别着急,不妨先听听别人的发言,一定要做笔记,便于后续总结。一般中间第3-5个发言较适宜,可以先简单总结一下前面同学的发言,并在此基础上补充自己的观点,言简意赅,争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发言。但也尽量不要等到最后一个发言,除非你的的观点格外标新立异或者总结非常全面,否则难免会给人印象缺乏自信。第二轮讨论阶段,需要lead整个小组的学员尽可能达成一致意见,同意的时候需要主动去认同对方,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及时指出矛盾的焦点,如果话题个人特别有心得,可以大胆通过影响力去让大家接受自己的观点,有时不是太有把握也不要固执己见,少数服从多数,懂得舍弃和妥协,顾全大局。最后的总结陈词可以委派一名笔记比较全面的同事即可,可以在面试前做好分工,也可以临时委派,只要最终达成一致的意见,问题都不大。

2012年12月,考前冲刺

对于辅导班的学费也随着MBA的学费一起水涨船高。那时候的我,自嘲自己跟没报过辅导班没什么两样,唯一的区别就是钱没了,水平依旧!无论你之前是否已经在辅导班系统的复习,还是独自在家埋头苦读,到了这个时间已经很紧迫,且我不知道自己的方法和效果究竟如何,权衡了一下,我还是决定选择个模串辅导班来督促自己的学习进度。

事实证明,我的决策完全正确,这个阶段太关键了,成败在此一举。由于这届的考试时间相比以往有所提前,所以一共就4次模考的机会,模考的间隙会安排一些知识点的串讲,但浓缩的可都是精华,我几乎是尽可能一字不落地从头学起。

应考策略分析:

[英语]

劣势:工作中虽然也一直用到英语,但有一定专业限制,一些不常用的词汇忘得很厉害。 优势:①大学英语基础不错,词汇量比较大;②口语和写作基础较好,拿过不少证书。 分析结果:在时间紧迫的状况下,可以分配很少的时间来对待英语,甚至可以不担心因为没时间复习而考砸。但千万也别太盲目高估自己,需要多熟悉应用文模板,尽可能拿高分。

[数学]

劣势:①高中毕业后就一直未接触过,基本从头脑中清空(这是大龄考友都有的问题)②能用来复习的时间太少太少(这是最让我担忧的问题)

优势:①对数学(理科类)的感悟能力较强;②以前数学学得不错;③记忆力比较好。分析结果:通过两堂课的串讲,囊括了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所有知识点,顿时令人豁然开朗。如果能花上一段时间做题,应该能不算太费力地捡拾起多年前的那种读数学题的感悟力。我尝试过用1个半小时完成一套数学题,准确率能达到95%。但我错了,因为没有那么多时间给你,因此只要尽可能确保简单和中等难度题全部做对,就能得天下。

[语文]

劣势:①由于工作关系,写作已经被报告、公文等较为程序化的框架和严格而死板的文字束

缚了手脚。②写作、写字速度不快,而且写字的机会较少,又是会写错别字。

优势:分析能力较强,有利于辩证有效性分析。

分析结果:从复习时间的紧张性来看,基本上就在模考阶段,做多几套试题熟悉一下套路。一般来说语文也很难拉开太大差距,对我来说保持中上水平就算成功。

[逻辑]:

劣势:①没有接触过这种类型的考题,自己思维的跳跃性可能会导致与出题者意愿的相悖。②尝试做过一套题,花了50分钟才得到50%的准确率

分析结果:做题吧找对感觉,把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就好了。大部分考友都在一个起跑线,要晕一起晕,花再多时间估计也很可能收效甚微,改放手时就放手。

3、 综合分析:

① 时间紧张是不用说了(在我所接触过或认识的考友中,我一直怀疑我的复习时间是最仓

促的),对各门课的学习时间分配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投入到那些产出大的科目上,尽可能抓分。先懂得舍,才可能获取更多。

②由于工作实在太忙,我就在考试前利用元旦三天小长假,再破天荒地请了两天年假,凑足一周时间,对所有的模考题和串讲案例进行反复地回味和练习,提升答题速度和准确率。英语应用文模板1天,数学2天,逻辑2天,语文1天。

③综合考试的顺序选择:MBA考试是出了名的时间紧。根据自己的优劣势进行权衡考试的顺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由于我在模考阶段总把作文放在最后,往往到最后只能完成一篇小作文,非常可惜。所以我在考试那天调整了策略,上来先做两篇作文,完了以后马上转战相对更有把握的数学,跳过那些一下子没想法的题目,把会做的先做,能秒杀的题目尽量不多浪费一秒钟。最后,剩半小时做逻辑,反正对我来说半小时、一小时结果可能是一样的,纠结越多,可能错误越多。

经过三轮模考的洗礼,我对联考的信心终于跌倒了谷底。但交大的提前面试政策使很多人受益,我算是其中一个,成功拿到拟录取资格。最后一轮四模,我从头到脚打量自己,及时调整了应考策略,取得了四轮中的最好成绩,但面对最终的联考还是惴惴不安。不过班主任在这个时候频频给我们鼓励打气,这给了我莫大的安慰和信心。

最终,我在联考中拼尽全力,在通过了政治考试后,奇迹般地被交大顺利录取。时至今日,备考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希望能够激励更多的考友,只要你心中怀揣同样的梦想,只要你鼓足勇气,只要你够努力,一切皆有可能,Just Do It,向你心中的渴望和梦想进发吧!

第3篇:2019年mba笔试辅导资料

福利视频:2019年英语二阅读精讲-何凯文

福利视频:2019MBA初试课程-老蒋英语二强化课程

福利视频:2019年MBA提前面试辅导视频–管理思维扫盲

福利视频:2019年管理类联考笔试视频–英语二强化班写作-文都版 福利视频:2019年管理类联考笔试视频–启航英语二强化班写作 福利视频:2019年管理类联考笔试视频–英语二写作课程视频

福利课程:2019年管理类联考笔试视频–英语二2010-2017年真题讲解视频

福利课程:2019年管理类联考笔试视频–王诚强化班课程-中文写作强化(面授现场版) 福利课程:2019年管理类联考笔试视频–王诚强化班课程-逻辑强化(面授现场版) 2019考研-启航刘晓燕英语二写作强化视频

2019考研-朱伟团队英语课程视频-英语二写作宝典课程

MBA/MPACC历年真题系列-2013年10月份MBA联考综合能力逻辑真题及答案 MBA/MPACC历年真题系列-2012年10月份MBA联考综合能力逻辑真题及答案 MBA/MPACC历年真题系列-2011年10月份MBA联考综合能力逻辑真题及答案 MBA/MPACC历年真题系列-2010年10月份MBA联考综合能力逻辑真题及答案 MBA/MPACC历年真题系列-2018年12月份MBA联考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 MBA/MPACC历年真题系列-2017年12月份MBA联考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 MBA/MPACC历年真题系列-2016年1月份MBA联考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 MBA/MPACC历年真题系列-2015年1月份MBA联考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 MBA/MPACC历年真题系列-2014年1月份MBA联考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 MBA/MPACC历年真题系列-2013年1月份MBA联考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 MBA/MPACC历年真题系列-2012年1月份MBA联考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 MBA/MPACC历年真题系列-2011年1月份MBA联考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 MBA/MPACC历年真题系列-2010年1月份MBA联考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 MBA/MPACC历年真题系列-2009年1月份MBA联考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 MBA/MPACC历年真题系列-2008年1月份MBA联考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 MBA/MPACC历年真题系列-2007年1月份MBA联考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

MPA考研复试一本通

2017年财科所会计硕士考研复试专业课真题回忆 东北大学2018年会计硕士复试真题回忆 北京工商大学2018年会计硕士复试真题回忆 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会计硕士复试真题回忆 湖北经济学院2018年会计硕士复试真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会计硕士复试专业课笔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会计硕士复试专业课笔试 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MPA复试资料 公共管理硕士MPA复试资料包

工商管理MBA复试资料包-适用2017面试和2018提前面试了解 xinquan工作室16会计硕士复试资料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硕士、审计硕士复试资料包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硕士复试真题-2009-2016(真题+答案完整图片版) 管理类联考数学高分技巧资料 管理类联考真题-1月、10月在职联考真题

管理类联考真题-逻辑按题型分类(2000-2012) 管理类联考数学-历年真题详解电子版下载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会计硕士mpacc、审计硕士maud专业课复试真题2011-2014 西南财经大学考研资料-会计硕士mpacc复试专业课资料

管理类联考资料-太奇2014-2017模考试题及答案(打印版36套)

第4篇:2018年MBA备考资料

免联考MBA项目:http:///mba/

2018年MBA备考资料

既然选择了考MBA,就要时时刻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每天都要坚持就会成功,只有三分钟热度是不会成功的。下面是法国英赛克高等商业学院MBA小编整理的2018年MBA备考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MBA报考条件、MBA报考流程、MBA联考信息、学校招生政策等。

MBA报考条件:截至2018年入学前,本科毕业满3年,专科毕业满5年,硕士毕业满2年。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学校如清华MBA不再接受专科毕业生报考。

MBA报考流程:既然需要参加考试,肯定是需要报名的,网报时间是10月10日-10月31日,现场确认时间在11月,准考证打印时间在考试前,考试时间在12月月底。

学校招生政策:学校招生政策无非是初试-复试,部分学校实行提前面试,还有部分学校要求必须参加提前面试。

MBA联考信息:考试科目、国家线等。MBA考生科目为管理类联考综合(数学、逻辑、写作)和英语二,满分300分,2016年MBA国家线为总分165分。

如何规划MBA备考?

每个人具体的复习进度,复习资料书的选择,复习方式的选定一定要适合自己,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弦不能拉的太紧,有张有驰,在刚开始准备考研时不要强度太大,效率第一。

第5篇:2015最新MBA英语备考

MBA英语备考

英语学习是一个点点滴滴积累的过程,因此,在备考过程中,大家就需要努力做到系统,循序渐进和按部就班。

首先,大家目前要对自己的英语水平做一个客观的评估,一个准确的定位,继而制定出相应的复习计划和策 略。

从整年的备考来讲,英语复习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基本功夯实阶段。万丈高楼平地起,关键是要打地基,这一阶段主要侧重英语知识的系统复习。大家应该把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积累方面,具体而言就是词汇和语法两方面知识的积累。

第二个阶段是真题解密阶段。所谓真题解密阶段,即正视过去,重视历年真题的学习研究。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折射未来发展的道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同学们应把真题分为一个个专题,作深度剖析,即,根据试卷题型分成词汇、完型、阅读、翻译和写作五个专题。这五个专题就是我们在第二个阶段重点攻克的目标。我们在总结真题的过程当中会发现,真题是有很多规律的,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的,命题专家并不是随意地出题,而是万变不离其宗,都是有一定套路的。因此,在专项研究每个专题的过程当中,同学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这些套路的存在。相应地,我们也可以挖掘出富有针对性的之道。在这个阶段,大家还必须把这些相应的之道进行总结,并力争把它们上升到相对熟练的高度,这是第二个阶段的核心任务。

第三个阶段是巩固提高阶段。在此阶段,我们一方面要继续提升我们的语言基本功(尤其是词汇的认知和理解),提升我们的语言应用能力(读、写、译),熟化我们的解题套路,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强化优势,弥补劣势,找到自己的不足加以有针对性地改进。此外,大家应该力争在此阶段通过大量实践练习,完全吸收老师的讲解并能总结提炼出一套有自己特色的解题思路。真正做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览众山小。(切忌一味机械而又教条地背诵什么解题技巧,这只会让你的理论和实践完全脱节。)

第四个阶段是模考冲刺阶段。这个阶段基本上进入到了11月中下旬,离我们的2010年MBA联考已经非常接近,大家在这个阶段最好参加一系列的模考,模考的好处显而易见,比如说可以帮助查漏补缺(因为科学规范的模拟题目和实战环境会让考生及时发现很多潜在问题),还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控考场节奏,此外,模考还可以帮助大家调整心态、稳定状态,使大家在进入考场之前达到理想的应试状况,从而使得我们在考场上充满信心,做到放手一搏。

二、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当前这样一个夯实基础的阶段,您能否再深入具体谈谈考生应该怎样做?

鉴于目前大家正处于备考的第一个阶段,也就基础夯实阶段,我想有针对性地再强调两个方面的学习。

第一个方面就是词汇的学习。我们MBA的考试,要求的词汇数量从2006年的4500个已经上升到5800个,而四级是4500个,六级和研究生入学考试求的都是5500个。所以单纯从词汇的数量上来讲,它是高于六级和普研的,是广大MBA考生面临的第一道难关。 对于边工作边学习的广大MBA考生而言,短期之内想记住5800个单词可以说甚为艰巨,所以大家在复习当中应该做到有所侧重。

我把这5800个单词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基础词汇,第二种是核心词汇,第三种是边缘词汇。

所谓的基础词汇就是大家在高中以前所接触到、所学习到的词汇。这部分词汇,如果大家了解高中教学大纲的话,大概是2000左右,这一部分词汇,因为大家接触得比较频繁,还是有一点儿的印象,所以经过短期的回顾应该可以马上恢复。所以它不应该是我们基础阶段学习的重点。

第二部分核心词汇,指的是什么呢?如果想了解核心词汇的定义,最好先了解一下边缘词汇,它指的是那些比较专业、语境比较偏狭,使用频率比较低的词汇,比方说,锌zinc,斑马zebra,canvasser挨家挨户兜售货物的销售员。在英语的整套试卷中,考生会发现它们的应试价值是很低的,所以我们把它们称为边缘词汇。把基础词汇和边缘词汇(包括很偏狭的商务词汇)部分排出,剩下的就是核心词汇了,我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真正有考试价值的核心词汇也就是3000个左右。这部分单词是构建我们阅读、翻译和写作的基础,是基础班阶段学习的重中之重。

大家如果有时间跟老师把这部分核心词汇系统地过一遍,一方面可以加强记忆效果,做到更好的理解与把握,另一方面也可以习得很多的词汇学习方法。但是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记忆单词并非目的,而是要在考试中去理解和应用单词。所以大家一定要有“学以致用”的意识,一边背诵,一边积极在语境中实践,巩固消化。我们可以通过做一系列的词汇练习题来加以巩固,也可以通过精读一定的文章加以巩固,比如新概念二册,新概念三册等等。 在基础阶段,我要强调的第二个问题是语法问题。

大家都知道,在MBA的试卷当中语法题目已经彻底地退出了,语法考题已经成为历史,那么是不是说语法就不重要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大家都知道在普通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是没有词汇题目的,也是没有语法题目的。但每一个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都会花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背单词和学语法。为什么?因为语法和词汇一样属于最最基本的语言基础。一个人英文差,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语法差,单词可以自己背,但语法需要理解才能掌握,须跟着老师学。

简单举个例子,翻译“去学校”,汉语当中“去”一个字,“学校”两个字。“去学校”就出来了。但是英语这样对应的翻译go school就是错误的,从这一个小例子大家就可以感受出来英语和汉语是不一样的,它是强调一种外在形式的语言,你必须在中间加个虚词,加个to才是正确的。还有很多很多的句子,你会发现如果不了解语法的话,根本就读不懂,甚至意思大相径庭。

所以我常说语法是构建句子的灵魂,甚至是构建英语的灵魂。真正高难度的英语考试不是难在词汇上,而是在语法上。简言之,语法的系统学习会让考生对英语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对提升考生的阅读、翻译、写作等技能起到至为关键的作用。

三、对于基础特别不好的学员,比如说中专毕业,没上过高中,您认为通过一年的学习,最终可以通过联考吗?

这样的考生还是比较常见的,可以说每年都有碰到。他们只要从词汇班做起,一个个台阶跟过来,不会有任何问题。在我的班上,我总会照顾到这些同学,并经常和他们保持沟通交流,我认为他们的成功才能更证明老师或者说辅导班的成功。

四、在最初的词汇复习阶段,关于词汇的记忆,您建议大家用哪些记忆的方式呢? 记忆单词一定要注意方法,我们成年人不再是小孩子,我们的理性思维远远胜于感性思维,所以我们一定要采用一些理性的记忆方法,尤其是词根词缀的联想记忆方法,阿基米德曾经说,给我一个杠杆我可以撬起地球,词根和词缀在单词记忆方面就可以很好地起到杠杆的作用。

还有一种方法我觉得比较适合基础差的学员,那就是不妨通过朗读背诵一些浅易的文章,比如上新概念二册,你可以想像一下90篇文章全背下来你可以掌握多少词汇量。如果你的基本功好一点,也可以朗读背诵新概念三册的文章。即使背不下来,通过朗读把单词搞熟了,很多词汇也可以成为我们词汇量范围之内的可用单词。

五、为考生推荐英语方面的参考用书

就英语学习而言,我认为考生应该准备词汇、句法、阅读、真题四个方面的工具书。词汇大家应该先听一段时间课程,在掌握了一些方法、具备了一些思路或意识之后,再看词汇书。句法涉及到写作、翻译和长难句理解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却经常被考生所忽略。 词汇:《MBA联考英语核心词汇精读笔记》经济管理出版社 句法:《考研英语长难句分类突破与句法速成》北航出版社 阅读:《MBA联考英语精读80篇》北航出版社 或《MBA联考英语阅读100篇》机工社真题:《MBA联考英语历年真题名家详解》 以暑假为分界线,上半年重点是词汇+句法;后半年重点是阅读+真题。

最后,我想说,09年对于大家而言是特殊的一年,是奋斗拼搏的一年,是做青春最后一搏以换取人生重大转机的一年,我深信“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真诚希望大家能够经受得住成功道路上的考验——享受奋斗带给你的痛和乐

第6篇:交大安泰MBA备考心得2

我的CLGO备考经历

上周从学校拿到了正式的录取通知书,这也代表着我终于正式的被上海交大MBA CLGO项目录取了,从12年的6月份开始准备,到13年的7月录取,回顾过去的一年,交大MBA的学长们在各个方面都给了很多非常中肯的建议,让我的复习和备考更有效率,所以现在把自己备考的一些经验和经历分享给大家,希望帮到那些未来对交大MBA,对CLGO这个项目有兴趣的同学。

一、Why MBA? Why CLGO?

为什么要选择去读MBA?可能是为了在职场让自己更有竞争力,能够脱颖而出;可能是为了圆自己一个研究生的梦想;也可能是为了扩展自己的人脉;甚至都有可能是为了进去寻找你的人生另一半。相信每个对MBA想法、兴趣的同学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答案,但是去考MBA之前,一定要问自己,为什么去读MBA?想清楚后,坚定自己的决心。如果你只是跟风,在备考过程中会感觉非常累,可能会中途而废,因为你要拿出来休息的时间去复习,可能在大冬天晚上都要去参加各种辅导班,要很晚才能回到家,很晚才能睡觉,而且这个时间会相对比较长,要坚持下去,需要自己坚定的信念来支撑。

在选择去考CLGO之前,我已经在一家跨国公司总部工作了四年多,从当初打杂的小兵,变成了资深的高级工程师,作为一名技术人员,虽然有着相对还算清晰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但是有时候还是会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惘,自己是不是要在技术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还是坚定梦想,成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如果走技术这条路,可能也会衣食无忧,这也是相对风险也是最小的一条路,但是风险和收益永远都是成正比的,于是我希望给自己一个机会,去闯一下,趁自己还算年轻,去努力一把,想通过两年多MBA的学习去培养自己在

各个方面的能力和领导力,完善知识结构。在对比了多个学校和项目后,同时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背景,我把目标定在了上海交通大学CLGO项目,上海交大安泰就不用说了,中国最优秀的商学院之一;CLGO项目有两个非常明显的优势,一个是双学位,不仅仅是MBA课程,它把工程课程和MBA做了深度的结合,相对传统的MBA来说,更有料,更对我的“胃口”,另外一个是合作企业,因为CLGO项目有非常多的优秀的合作企业,比如苹果这种,说明这个是一个高度结合实际和企业的项目,而不是在夸夸其谈。选定目标后,我开始通过微博、 QQ群、宣讲会等等途径去了解这个项目,去咨询那些在读的学生,已经毕业的学长,因为要脱产2年半,而且自己也不是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在确定之前要非常的慎重和仔细。建议各位同学,在备考前,可以向我一样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实际的信息,做到有的放矢。

二、准备面试

在确定好学校和方向后,开始着手准备面试,现在CLGO,面试情况基本上决定了最后的录取情况,因为如果你如果面试成绩好,联考笔试的时候只要考过国家线就可以,否则考到200以上的成绩也不一定能被录取,所以要“拼”面试。交大MBA和CLGO一共有4批面试,从7月开始,一直持续到12月,交大面试批次的基本原则是“前松后紧”,但本上老师的选择标准都是固定的,批次之间不存在太大区别。所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面试批次。我是去年9月份第二批次去面试的,最后面试成绩还不错,拿到了C线录取资格。

在面试之前,要好好梳理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上的一些成果,这些都是你用来说服面试官的依据,在面试中老师的风格不一样,有些是和善的风格,有些老师喜欢有压力的面试,建议可以多找机会去熟悉和练习面试,经历多了,就不会太紧张了。另外要给自己准备“亮

点”,亮点可能是你的学习背景上面的,也可能是你工作背景上的,让老师感觉到你的“与众不同”非常重要。还有一个重点强调的是英语口语,流利的英语可以让老师对你刮目相看,大大提高的你竞争力,所以尽早开始着手训练自己的这些技能,让自己在面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面试的基本流程是先提交申请表,老师筛选后会通知面试时间,一般面试分为个面和群面,个面大约在二十分钟左右,包括各种问题和英语口语面试,群面大概在一个小时左右,七到九个人一组,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经过发言和辩论后,得出最后结论。无论个面还是群面,在面试的时候需要有自信,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老师,让老师看到你的能力和潜力,适合交大MBA,适合去读CLGO。

三、准备笔试

面试后大概一周,就可以看到自己的面试情况了。如果面试成绩优异,拿到了C线,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半只脚进入交大了;如果是B线加十分或者五分,同志仍需努力,努力一把仍然大有希望;如果是A线,没有加分,你要更加努力,还需要看天命。无论怎么样,还是要好好的准备笔试,每年也有拿到C线,笔试没有考到国家线的,所以也不能掉以轻心。

笔试分为综合和英语两门,每年一月份考试,综合里面包括数学、逻辑和写作。如果你基础比较差,建议从四月份开始就着手准备英语和数学,到七月份左右,可以完成第一轮复习,这个阶段主要以基础内容为主,从八月份开始到十一月份,第二轮复习,这个阶段以提高为主,这个时候许多教育机构都出了很多参考书或者强化训练的书,找一套就够了,不宜贪多,把书和题目都理解透彻,做到举一反三。十一月以后,建议开始做各种真题和模拟

试卷,尽量让自己熟悉出题老师的思路和考试的状态,有条件的可以参加下模拟考试,因为在考场的状态和平时可能会区别比较大,尽量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状态,去适应考试的要求。对于辅导班的事情,如果你自控能力和学习能力比较强,或者底子比较好,感觉不需要再专门去报辅导班了,自己做复习计划,坚持下去就好了。如果你做不到上面的,建议还是去报一个专业的辅导班,那里会遇到非常多考友,大家一起学习和模拟考试,可能会让你有更多的动力和信心。

四、后续

经过一月的联考的折磨以后,大部分同学都可以放松下自己的神经,等待着最后成绩的审判了,不过如果你前面面试成绩不好,建议趁这段时间强化一下面试的技能,因为在成绩出来后,你可能还会得到一次面试机会,这个时候你要让自己做到最好,去把握这个最后的机会。

因为CLGO是双学位项目,所以在拿到通知书七月以后,就要开始GCT备考了,CLGO GCT报名有两个方向:工业工程和项目管理,具体区别不是太大,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选择。GCT考试是在十月下旬,绷紧神经,争取一次通过。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付出努力的你,可以拿到你期望的汇报。

上一篇:梧桐树凤凰来的诗句下一篇: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