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及临床效果

2022-10-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饮食习惯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 糖尿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 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活, 对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且糖尿病中发病率最高的是酮症酸中毒, 具有危险度高、发病急的特点, 发病原因多种多样, 有较高的死亡率[1]。该院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为降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危害, 针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采取了整体护理干预的方法, 临床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56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均分为两组, 对照组在治疗基础上给与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其中观察组28例患者, 包括男16例, 女12例, 患者年龄区间33~71岁, 平均年龄 (54.74±3.36) 岁;对照组28例, 包括男15例, 女12例, 患者年龄区间32~72岁, 平均年龄 (55.23±3.24) 。两组患者年龄区间、性别组成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在治疗基础上,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的方式, 具体如下。 (1) 为患者安排合适的病房, 病房保持通风, 定时清洁, 使整体环境看起来干净整洁, 利于患者在进入病房时心情放松, 对治疗起到帮助作用。 (2) 为患者建立两条静脉通道, 给予吸氧, 情况严重可用呼吸机, 根据患者具体青情况, 如是否出现肾功能衰竭、年龄等因素, 进行电解质的补充, 调节电解质的补充速度, 纠正患者体内电解质, 避免体液失调, 对患者的临床体征和病情变化密切的关注并记录, 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在滴注胰岛素时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糖水平, 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调节胰岛素的滴注速度, 胰岛素滴注过快会影响到患者的血糖水平, 导致急性脑水肿, 在滴注时避免应尽量避免患者出现血糖过低的现象, 在临床治疗中密切监测患者五次指尖血糖, 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 使血糖控制平稳, 在患者没有因为滴注胰岛素出现低血糖的情况下, 血糖越接近正常越好,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容易出现并发症, 如脑水肿、心力衰竭以及心律失常等严重疾病, 应做好相关准备, 预防并发症出现和感染的发生[2]。 (3)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使用亲和平易的态度和患者交流, 多使用敬语, 使患者尽快地适应医院的环境, 并感受到尊重和关怀, 利于消除和患者的陌生感,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对患者的不稳定情绪进行安抚, 使患者保持相对稳定的情绪, 对患者的心态进行评估, 正确把握患者的心理活动, 对患者出现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行排解, 加强和患者的沟通, 利用良好的沟通基础, 了解患者饮食的具体情况和不良习惯, 让患者意识到饮食不合理和习惯不良的坏处, 在治疗过程中, 患者出现情绪波动, 应及时让患者放松下来, 并教会患者自我调节的方式, 多患者多加鼓励, 使患者心态阳光乐观, 积极配合治疗, 树立起对抗疾病的信心[3]。 (4) 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对患者进行疾病的详解, 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 让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 有氧运动最佳, 不宜进行强度过大的锻炼。 (5) 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和具体身高、体重, 计算患者所需的热量, 为患者安排合理科学的饮食计划, 纠正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 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将糖尿病的注意事项和患者普及, 多准备新鲜的水果, 食物以清淡富含营养为主, 待患者病情好转, 改进护理方案, 调节饮食计划,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应谨记不食用油腻生冷的食物, 为控制血糖水平, 应食用血糖水平低的食物。 (6) 应注意为患者保暖, 预防患者出现感冒等疾病, 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定期观察, 患者体质虚弱应多为患者做保暖措施, 加强基础护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进行对比,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其中显效为患者基本体征都已经恢复到正常状态, 临床症状大致消失, 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有效为患者基本体征明显恢复, 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无并发症;无效为患者基本体征没有恢复, 临床症状没有缓解, 出现并发症或病情有加重的趋势。对两组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统计, 采用百分制调查问券的形式, 80~100分为非常满意, 60~80分为基本满意, 6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9.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比较, 以[n (%) ]表示,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并以 (±s) 表示, 若 (P<0.05) 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30 d后, 将两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程度对比

30 d后, 将两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发于I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 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 主要病因是患者血糖水平高, 体内缺乏胰岛素, 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多滴注胰岛素, 在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关注患者血糖水平, 通过整体护理干预为患者预防低血糖的出现, 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 使患者可以健康的恢复, 长久生存[4,5,6]。该次研究采用了整体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整体护理措施可提高服务质量, 对患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作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提高, 是一种新兴的护理方式, 护理人员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关怀, 落实以患者为核心的服务思想, 将患者的环境进行优化, 帮助患者平稳情绪, 减少影响患者康复的因素, 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和锻炼计划, 减少患者情绪的波动, 更好的满足了患者的生理需求和生理需求, 使患者尽快的康复, 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减轻了患者和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经济适用性较好, 使医院的服务水平得到了强化, 明显提升了医院的护理质量, 使为医院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值得广泛推广和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及探讨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56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均分为两组, 对照组在治疗基础上给与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30 d后,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应用整体护理干预, 可提高服务质量, 对患者的治疗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是较为理想的护理方式, 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整体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 杨冬梅, 赵春瑛, 张明月, 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急诊护理对策探讨[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 2015, 24 (6) :369-370.

[2] 金海燕, 宁延霞, 张庆荣.整体护理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 (21) :162-163.

[3] 赵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及临床效果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 27 (3) :134-135.

[4] 侯宏然.对糖尿病合并胰腺炎患者实施连续性血糖监测和整体性护理的临床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 (23) :144-145.

[5] 王珊, 吴华妹, 黄珍影.综合护理在急诊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运用[J].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 (19) :126.

[6] 韩英, 易梦秋, 辛艳民.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诊急救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 (29) :5745-5746.

上一篇:村镇银行:建设现状、发展困境与解决对策分析下一篇:西宁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断保问题浅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