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总结

2023-07-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总结是一种事后记录方式,针对于工作结束情况、项目完成情况等,将整个过程中的经验、问题进行记录,并在切实与认真分析后,整理成一份详细的报告。如何采用正确的总结格式,写出客观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总结

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总结

面对面,心连心

稷山团县委组织“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座谈会

6月8日下午,山西省共青团稷山县委邀请了5名人大代表、5名政协委员以及部分团干部和团员青年代表,组织召开“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座谈会,围绕“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的主题展开讨论。

座谈会上县团委书记王亚洲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汇报了团委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调查报告的内容,介绍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特点及主要问题。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团干部就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和青年就业创业问题与进行了深入交流。参会人员踊跃发言,充分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建议。

出席会议的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希望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与共青团的面对面活动可以经常化、制度化,他们将以提交提案、大会发言等形式,向党政领导、有关部门积极反映和公开呼吁,推动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健康成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努力。

第2篇:***县“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总结

为深入贯彻《关于开展好2012年“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的通知》的精神,加强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系,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民工子女以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切实抓好闲散青少年的管理和教育帮助工作,使青少年和新生代农民工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反映诉求的渠道得以畅通,及时发现并解决关乎闲散青少年及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和困难。县团委成立工作组,深入基层一线,到工地、社区、学校、农村,与农民工、农民工子女、闲散青少年采用面对面交流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切实关乎他们的问题和困难,在最大范围内搜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以集中活动日为契机,向本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了有针对性、建设性且具有共青团特色的议案、提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 、细致深入调查,夯实开展针对性工作基础

(一)基本情况

***县现有新生代农民工3270人,其中1990年以后出生的占12%,1986—1990年出生的占37%, 1980年—1985年出生的占51%,外来务工人员大部分来自河南、甘肃、四川等省较偏远和落后的农村地区,大部分文化素质较低,无固定工作和收入;农民工子女(含留守儿童)763人,农民工子女较集中的学校共4所,其中:城镇2所,乡村2所;闲散青少年197人,大部分有学业失败的经历,文化程度普遍低,就业技能比较差。

(二)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1.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过于贫乏,所在单位基本没有提供文化活动,或提供的文化活动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去过的文化场所主要是广场和公园,每月用于文化消费的金额数量非常之少。闲暇的时间主要用来看电视、上网、喝酒等。参加文化活动最大的困难是时间有限、收入不充裕和文化活动信息获取途径不畅通。在面临心理压力时通常采用沉默的方式来应对。生活中的困难主要存在于收入无保障、缺少文化娱乐生活、工伤事故无法医治和远离家人的孤独感以及父母孩子无人照顾等方面。

2.农民工流动性大,导致子女上学不稳定,给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造成诸多不便(如转学手续难以落实等)。部分农村学校本身硬件条件差,在教学器材、生活补贴、校园及周边环境等多方面比不上县城学校,导致农民工子女在教育水平上不能均衡发展;大多数农民工子女家长素质不高,只顾挣钱养家,疏于家庭教育,不能有效配合学校教育,孩子自身基础和行为习惯较差,身心不能健康发展,给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增加了困难。大部分农民工来自内地省市偏远农村,“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大部分农民工都是多子女家庭,整体上女孩偏多,有一部分女孩为了弟弟能够上学,失去上学的机会或过早退学;农民工子女比同龄孩子有更多的安全隐患。有的农民工租住的房屋已近于危房,有的在取暖、用电等方面存在隐患。农民工在外打工,早出晚归,缺乏对子女的有效监护,有的甚至将学龄前的子女反锁在家里,有的对孩子放纵不管。这些都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安全等方面形成了威胁。

5. 闲散青少年既没有在学校接受教育,又没有固定职业,游离于社会控制之外, 处于社会边缘。其中大部分有学业失败的经历,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就业能力较差,其中大部分心理尚未成熟,遇事易冲动、易走极端,法律意识相对淡薄,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秉持务实求真理念,确保工作深入及时有效开展

县团委以人为本、立足基层、着眼实际,结合自身特点,发挥自身长处,围绕通知要求,采取了多种形式,从农民工、农民工子女、闲散青少年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把工作深入到此类人群中去。

一、县团委积极联络县直各单位青工委、团支部,组织志愿者为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引导和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帮助增强农民工维权意识。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农民工参加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

二、为了使更多的农民工子女得到关爱,以团县委为主导,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和基层团组织全面参与,社区及各单位青年文明号积极响应的“七彩向日葵”项目在全县五乡一镇的八所学校全面展开。同时,成立了“七彩向日葵基金会”,基金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参与项目的各单位、个人的捐款,以及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利用周末及节假日外出劳动所得的报酬。另外,“七彩向日葵”项目办公室在每年3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五四青年节、六一国际儿童节等节日向社会各界发出关爱农民工子女的爱心捐助请求。到目前为止,累计得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所捐赠的书籍达3000余册,体育活动器械近200件(套),极大的丰富了农民工子女的课外生活。团县委采用一对一定向帮扶的模式,即每位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各社区、各单位青年文明号的“七彩向日葵”项目参与者,每人与一名农民工子女结对,进行定向帮扶。本县的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子女存在着学习成绩不理想、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的现象,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利用自身的优势,在工作日之外的时间对农民工子女进行课外辅导、生活陪伴和心理疏导。

三、对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关爱农民工子女、抓好闲散青少年的管理和教育帮助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一)切实把关爱农民工工作纳入政府行为,齐抓共管、促出成效,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在政府保证资金投入的前提下,逐步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相关部门具体负责、密切配合、社会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才能从根本上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改善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才能更好地服务和指导农民工工作和生活,给他们一个稳定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条件,这对农民工能更好的工作生活、社会更加稳定将起到关键作用。

(二)健全完善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者队伍。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对关注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及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是导致农民工子女犯罪的重要因素。一是通过定期走访农民工家庭,及时了解他们的疾苦冷暖,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二是继续开展“七彩向日葵”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三是开辟第二课堂,加强对家长的法制教育和警示教育,提高家长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由他们不断地给子女灌输守法意识,以此构建起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防线。四是要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宣传“文明家庭”、“美德进家庭”和“零家庭暴力”等活动,大力倡导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推动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使农民工子女在尊老爱幼、团结友善的家庭环境中生活成长。

(三)加强闲散青少年的管理,需要相关职能部门联合行动,形成合力。应组织联合行动,对涉及闲散青少年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专项治理。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门应定期对图书音像制品和网吧、“两厅两室”(歌舞厅、电子游戏厅、棋牌室、台球室)进行排查,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治理活动,净化学校周边环境,消除不安全隐患;同时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其文化生活,减少违法犯罪;建立维权机构,依托本县青少年维权岗,开展形式多样的维权活动,特别是对闲散青少年实现就业后的劳动报酬、权益维护等问题应给予重点关注;建立帮扶制度,分地域、分类别对社会上的闲散青少年进行学习辅导、就业培训和生活上的帮扶;根据当代青少年学习各种知识的途径不断增多、社会知识传播手段呈现扩散性的特点,积极利用多种传媒工具,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其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增强其法制观念,切实使其树立遵法守法意识。

自面对面活动开展以来,我县团委在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关爱农民工子女、闲散青少年的管理和教育帮助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此类人群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影响因素较多,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机制,创新方法,更需要全社会、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作为共青团组织,我们希望能通过点点滴滴的关爱,唤起更多人的关注,也希望通过此类弱势群体的安定幸福,促进我们的整个社会更加稳定、更加和谐。

共青团***县委员会 2011年12月21日

第3篇:2012年吉木萨尔县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总结

吉木萨尔县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面对面活动总结

按照自治区团委、州团委开展“面对面”活动的部署,吉木萨尔县团委根据自身情况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力争扎实做好此项工作,以更好的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周密安排落实此项工作

县团委及时召开书记班子会,按照州团委文件精神和工作部署,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主题,并与县人大、政协相关部门联系协调,及时制定了《吉木萨尔县团委关于开展2012年“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的工作方案》,指定专人负责,并严格按照活动方案分阶段有序推进。

二、按照总体部署,有序推进“面对面”系列工作

(一)为了提高活动实效性,更好的找到吉木萨尔县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的切入点,10月中旬,团县委围绕“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一主题,在五彩湾工业园区开展了深入的调研工作。通过调研了解到,2011年,全县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占全体农民工总数的49.4%。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县职工中,已经占将近一半,他们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二) 10月底,县团委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采取组织部分企业的农民工代表与政协委员代表进行面对面座谈的形式,就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通过交流,我们发现在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状态,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为此,我们建议,要加强对新生代农牧民工的人文关怀,通过组织关爱、心理服务,为新生代农牧民工提供切实帮助。要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加强文化体育活动设施建设,开放公益性文化场所,组织经常性文化体育活动,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追求。

(三) 1月16日前,县团委将新生代农民工反应和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和建议及时做了汇总和整理。通过县团委与人大、政协共同讨论研究后,针对如何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问题,起草了《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提案,并交由“两会”中共青团组织的代表和委员带至两会提交并审议。

三、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形成长效机制

(一)多渠道广泛了解诉求。县团委通过发放调查表、座谈等多种方式征集意见建议,力争做到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广覆盖,收集到的建议包含了:工作、学习、心理健康、价值观念、社会责任等诸多方面,为进一步拉近与新生代农民工的距离,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和引导新生代农民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充分沟通形成合力。活动期间,县团委始终与县人大、政协相关部门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共同开展座谈活动,与新生代农民工代表面对面畅谈,倾听新生代农民工的心声,研究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关键点和解决对策,并形成提案提交到“两会”审议,营造了社会各界共同关爱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创新活动形式。通过联系邀请代表、委员参加“面对面”活动,密切了团组织与人大、政协相关部门和委员的沟通联系,为扩大“面对面”活动的参与面,进一步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创新机制加强联系。“两会”后,县团委积极强化工作联系,争取各方支持,探索建立与县人大、政协相关部门保持经常性的沟通联系,建立合作长效机制,密切跟踪“两会”有关提案、议案的反馈和答复情况,促进有关问题的解决,为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和帮助。

吉木萨尔县团委

二0一二年二月十四日

第4篇: “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实施方案

“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以下简称“面对面”活动)是全团统一的、按照法定路径反映青少年普遍性诉求的活动,是共青团代表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是引导青少年有序政治参与的有效方式。为进一步深化“面对面”活动,根据团省委******要求,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 活动目的

为密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各类青少年群体的联系,畅通沟通渠道,了解青少年普遍性利益诉求,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青少年经常性联系机制,形成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青少年问题、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探索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制度性安排,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活动时间

“面对面”活动每年开展两次以上,一次安排在每年县“两会”召开之前,其他活动时间可根据工作实际需要予以安排。

三、参加人员

在组织青少年参与的基础上,邀请党政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专家学者、青少年社会工作者、青年自组织代表等共同参与。每次参加“面对面”活动的人数视具体情况而定。

四、活动主题

根据团省委、团市委要求和当年确定的活动主题,结合我县实际,围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建设、网络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权益保障、留守儿童保护、特殊困难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帮助、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青年就业创业、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青少年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五、活动方式

通过座谈会、交流会、专题研讨、咨询论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调研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掌握不同青少年群体的利益诉求,研究分析青少年阶段性重大权益问题和青少年利益诉求,注重所提出问题的普遍性和提出的建议的建设性、可操作性。

积极利用新媒体手段,依托“12355”青少年服务台、青年舆论监测系统和团组织开设的微博、QQ群、网络论坛等互联网平台,利用多种形式,拓展青少年范围,提升活动效果。

六、 有关要求

1、认真策划开展“面对面”活动,加强与县人大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的协调沟通,做好每次活动主题的确定和热点问题的整理,做好不同群体青少年代表的组织召集等工作。

2、每期“面对面”活动结束之后,加强与参加“面对面”活动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联系,为参加活动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供撰写议案(提案)的素材,争取更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理解、支持,让“面对面”活动提出的问题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响应。或者组织参加“面对面”活动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有关部门、有关地区领导交换意见,推动有关青少年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和有关问题的解决。

3、积极争取新闻媒体对“面对面”活动的支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宣传阵地,面向广大青少年的意愿呼声、利益诉求和困惑困难进行宣传报道,扩大社会影响力,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营造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5篇:那坡县召开“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

活动座谈会

8月26日下午,共青团那坡县委员会与司法局联合举办了“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座谈会。团县委、县司法局、县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那坡县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代表、农民工代表、农民工子女比较集中的学校教师代表、心理专家代表等约20人参加了座谈。

座谈会上,与会代表围绕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子女社会融入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和领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热烈的讨论,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很多极具参考价值的建议和意见。

共青团那坡县委员会副书记李奕佳指出,这次“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旨在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阐述共青团对“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社会融入”问题的认识,听取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努力在共青团、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形成共识,并希望与会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能在即将到来的2011年那坡县“两会”多提相关提案,以最大的努力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子女社会融入问题的解决。

新生代农民工正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主力军,农民工子女的成长问题也备受社会关注,作为团组织,应充分发挥共青团思想阵地和组织阵地的职能,切实代表和维护青年群体的合法权益,为他们的发展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应该用包容的心态接纳他们、关心他们,政府和社会各界要联动起来,给予支持和关爱,帮助他们融入城市生活,构建和谐新社会。

第6篇:在“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上的讲话

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位来宾、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根据团中央和团省委的统一部署,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收集和反映互联网环境下社会闲散青少年教育服务方面的问题、对策和建议,为进一步促进社会闲散青少年健康成长出谋划策。首先,我代表团市委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出席表示

热烈欢迎!向给予本次活动大力支持的市直有关部门、大中专院校及社区居委等相关单位的负责同志,青少年工作者,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座的青少年代表,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表示亲切的问候!

开展“面对面”活动,一方面是为了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集中反映青少年诉求,利用社会各界力量,将关爱青少年作为发挥党政职能、切实服务群众的“民心工程”来建设和落实,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搭建共青团代表和维护青少年普遍性利益诉求的有效载体,探索共青团在青年中传播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主张的全新路径,使广大青少年能够更加深入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理性地表达诉求,真正使“面对面”活动成为共青团履行基本职能,转变工作方式的重要举措。今天活动的主题是“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加强社会闲散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围绕这一主题,我想就我市闲散青少年目前的现状和特点与大家作一下交流:

大家都知道,目前,我市人口约有818.27万人,其中,14—28岁的青年约有140万余人,去年11月份,团市委面向全市开展了闲散青少年状况调研,分别采取个案访谈、调查问卷、座谈会等方式,就全市社区闲散青少年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如何做好闲散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了一次自下而上的全面调研,从调研结果看,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青少年价值取向出现偏差造成责任意识弱化。全市参与调查的1423名闲散青少年中,自身存在智残、身残、聋哑等身心疾病的仅4名,占0.28%。这部分青少年如不借助外界帮助很难改变现状。但更多身体健康的闲散青少年还是由于其主观消极因素对当前现状无动于衷。他们没能够正视现实,在就业选择方面,“职业标准”趋向多为“工作轻松”、“有权力、有地位”、“很自由”,他们或者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缺乏对社会现状的认识;或者因为家庭贫困、社会压力大等原因,产生了自卑、自闭、厌世的性格缺陷;或者就业观存在偏差,片面追求体面、稳定的工作,而自身能力达不到,还有少数文化较低且好逸恶劳,盲目追求高消费,久而久之变成社会闲散青少年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是家庭教育缺失成为闲散少年出现的关键因素。一部分青少年父母忙于生计,没有更好地履行监护职责,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而父母本身素质不高,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子女的不良行为,导致了子女放任自流。以兖州红西社区为例,社区闲散青少年11人,经济条件一般的7人,占63.64%;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2人,占18.18%,低保户2人,占18.18%。除了家庭贫困之外,孩子的父母文化层次也偏低,初中文化以下的占到56%。因受家庭冷落,再加上在学校学习成绩差,问题孩子就企图通过反叛行为引起注意,而家庭对他的教育抱有放弃的态度,就令他更肆无忌禅,一步一步走下坡路。因此,孩子的性格也就转向孤僻,从而压抑个人情感,可又强烈渴望亲情关怀,导致个性中隐含很强的冲动成分,且有暴力倾向。同时,最新统计显示父母离异家庭子女犯罪率是健全家庭的4.2倍,一些闲散在社会的单亲孩子,由于在家庭中缺少父或母关爱,心理压抑等相同的遭遇和感受,彼此相互支撑、依赖的哥们义气成了他们精神需要。强烈的认同感给了他们畸形的自信和自尊,形成了小团伙利益,全然不顾法律的存在,什么坏事都敢干,最后构成了犯罪团伙。

三是社会闲散青少年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盲区。近年来,我市共青团、少先队等社会组织先后开展了“中国济宁青年发展论坛”、青年就业创业行动、青年志愿者行动等多种主题活动,均取得了较好实效。但由于闲散青少年处于社会边缘,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长期游离于各种社会组织之外,因此很难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和服务。这一群体一直处于各部门、各团体“都管又都不管”的尴尬局面,致使管理职责不明确,开展工作缺乏力度,政策措施不能落实。

四是不良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容置疑。由于青少年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未成熟定型,缺乏辨别是非、自我控制能力,思想和行为往往带有片面性、盲目性和冲动性,加上学校、家庭、社会缺乏有效的引导,使部分社会闲散青少年容易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不良影响,价值观产生扭曲,当他们的欲望因种种条件的制约而无法满足时,又不能用理智去调整和控制,遂将低级的生理需求和物质需要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从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变成危害社会的犯罪群体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