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幼童的名单

2022-10-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留美幼童的名单

浅析留美幼童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摘要:晚清时期,一批中国幼童带着祖国对他们的厚望来到美国,学习先进的知识、技能。虽然这次大规模官派留学计划以夭折而告终,这批留美幼童也不为多数人所知,但他们用自己的进步思想和卓越能力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在中国近代科技、教育、外交发展史上扮演着开路领航的角色,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留美幼童 中国近代 科技发展 教育 外交 历史影响

引言:在李鸿章的大力支持及中国近代首位留学生容闳的推动下,1872至1875年间,每年清政府派遣约30名幼童前往美国留学,4年共120名左右。由于美国排华浪潮和国内反对势力不断施加压力,此次官派留学计划被迫中断。而这些留美幼童回国后虽遭国人排斥,但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各行各业中促进中国的近代化建设。他们中的多数人成为中国的科技专家,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科技建设,为我国的采矿、通信和交通做出贡献;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成为了晚清的官员,在政体转变、近代化的教育和民主自由思想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阐述留美幼童对于中国近代科技发展、教育现代化和外交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论证他们对近代中国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是中国近代化起步的推动者。

一、留美幼童对中国早期科技发展的贡献

(一)对中国近代地质采矿业的推动

中国近代洋务运动此时已从“自强”转变到“求富”,目的在于以民用工业带动军事工业。而清政府之前对地质矿业不够重视,因此,中国的大部分矿产资源都被外国人所掌控。中国人逐渐认识到地质矿产的重要性,在美国选读矿产专业的留美幼童正可以在这一行业大展身手。在1881年召回幼童后,经统计共有15名幼童从事矿冶工作,约占回国幼童的16%。

在这15名幼童中又以吴仰曾、邝炳光和邝荣光最为著名。作为中国第一代矿冶工程师,他们不仅参与了许多重要矿区的勘探开采,还将实践中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基础。吴曾仰是第一批留美幼童,虽未能在美国完成学业,但于1886年受命到英国伦敦皇家矿冶学校继续学业,成为留美幼童中得以完成学业的幸运儿。吴曾仰在1890年回国后被派任为热河银矿总工程师,之后均委以重任,曾受盛宣怀之命勘察湖北大冶县龙角山银矿。谈及工作时,吴曾仰曾提出,“试办之始化炼银法,以先用土法较为便宜。„„如矿务渐见兴旺,仍以用西法化炼较为便捷。至放炮黄药无论西法土法必不可少。俾得人力少而工程速”,从中可以看出他运用理论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是中国近代不可多得的矿冶工程师。

留美幼童对中国近代地质矿冶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正是他们的实践考察科学著作及,为之后中国地质矿冶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二)对中国电报通信发展的贡献

直到幼童被召回前,中国大陆还没有长途电报线。在李鸿章的要求下,1880年朝廷终于批准了修建天津至上海的电报线“南北洋路线”的请求。由于国内相关领域人才奇缺,第一批回国的21学生均被送到电报学堂学传电报,后又有第

二、三批回过国的学生加入。到1889年时,全国除陕西、甘肃和湖南三省,各省都有了通往京城的电报线。这成果的背后,离不开留美幼童的巨大贡献和辛勤工作,李鸿章在1886年上呈朝廷的奏章中对他们也大加赞赏。

“留美幼童”当之无愧,其中就有中国电报通信业的开山鼻祖和创业专家:曾任中国电政总局局长的周万鹏;曾任上海电报局局长、清朝邮传部左侍郎的朱宝奎;曾任清朝邮传部电政负责人的袁长坤;曾任汉口电报局局长的方梁伯;曾任湖北省电报局局长的陶廷庚;曾在清朝统辖蒙古时期任恰克图电报局局长和满洲里电报局局长,负责修建了京城到蒙古电报线,毕生在遥远的遥远的边疆服务的程大业;曾任江西省电报局局长的吴焕荣及曾任上海电政分局总办的唐元湛。他们为当时电报网的建设工作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他们早已成为近代中国电报通信业的中坚力量。一方面,留美幼童带领中国电报业向近代化靠拢,学习西方先进的电报技术;另一方面,留美幼童为今后电报通信业的发展做了良好铺垫,结束了中国依赖外国的历史。

(三)对近代中国铁路交通发展的推动

留美幼童回国后,在领军人物詹天佑的带领下,中国的铁路工程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据统计,回国的留美幼童中约有29人从事了铁路建设事业,将近三分之一。而其中詹天佑的功绩最大,他毕业于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学院,接受了良好的西式教育。从1905年9月到1909年8月,仅用四年时间就修建成功了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詹天佑不仅承受着来自国内外各界的舆论压力,还面临着严峻的施工条件和不利地形等影响。建设铁路需要精确的计算和正确的指挥,还需要新式的开山机、抽水机和通风机,可想而知,当时的自然及社会条件是多么的恶劣。在中国殖民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年代,中国人能自行修建铁路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也对中国的铁路工程学有深远的影响。 而且随着国内铁路事业的兴建,1912年时,詹天佑为了振兴铁路事业,和同行一起成立了“中华工程学会”。他对青年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除了以自己的行为作出榜样外,还勉励青年“精研学术,以资发明”,要求他们“勿屈己徇人,勿沽名而钓誉。以诚接物,毋挟褊私,圭璧束身,以为范例”。他在晚年编写出版了《京张铁路工程纪要》、《京张铁路标准图》等工程技术书籍,以及 《华英工程词汇》,这成为中国最早的土木工程辞典。留美幼童不止是詹天佑一人投身于铁路工程事业,他们都为我国建设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二、留美幼童对中国近代化教育发展的贡献

中国的大门日渐洞开,仿佛风气全开,大陆学生纷纷到国外留学。1902年时,中国留日学生仅六百余人,而到1907年,中国在日留学生已达一万七千多人。各地政府也派遣留学生到欧美等地学习,包括“北洋官费生”“杭州官费生“等。

1907年12月,在中国驻美公使梁诚的努力下,美国老罗斯福总统要求授权“退还”庚款,但有一部分美元用于中国学生留学美国。制定了“庚款留学计划”后,1909年京师设立了游美学务处,留美计划有了最初雏形。第一批“庚款生”赴美时由唐国安护送,他们到达美国旧金山时,走的路线和40年前“留美幼童”完全一样。可以说,留美幼童在推动国内留**上起了重大作用,从传播西学思潮、带动身边官员子弟留学等方面都有着他们的贡献。

第一批“庚款生”当中有后来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有留美幼童邝国光的儿子邝熙堃;第二批“庚款生”中有胡适,赵元任(著名语言学家),竺可桢(著名气象学家)。在1909年到1918年,有499名学生留学美国,“庚款留学计划”的推行不仅带动留学美国的潮流,而且使国内各种官费留美和私费留美的活动迅速增加。“庚款留学计划”只是留美幼童所做事迹中的一部分,留美幼童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三、留美幼童推动近代中国外交事业

中国在被西方列强侵略程度不断加深、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不得已与国际社会进行交流。但中国长期缺乏与国外的联系,国内熟练掌握英语和政治事务的人才稀少。因此,1881年留美幼童回国后,因其自身优势,他们成为中国外交工作的

首选。据统计,约有30人从事了外交工作,其中曾担任过外交总长的唐绍仪、梁敦彦、梁如浩和蔡廷干四人最为人熟知。这些外交人员反对列强分裂势力,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灵活运用外交策略,收回中国铁路主权;利用多种外交手段,维护国外华人利益;拒绝列强无理要求,力争合理议结教案;索回部分庚子赔款,推动科教事业发展等,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唐绍仪就是其中的佼佼者。1904年,英军胁迫西藏政府签订了《拉萨条约》,清政府为收回西藏的主权,粉碎列强对我国领土的觊觎之心,任命留美幼童唐绍仪为西藏议约全权大臣,赴印度与英国代表就西藏问题谈判。但这次谈判最终陷入了僵局,只好于1906年4月在重庆重开谈判。在谈判中唐绍仪在不放弃主权利益的同时,又采取灵活的外交手段让英国政府让步。1906年4月27日,中英两国在北京正式签订《中英续订藏印条约》。尽管条约中许诺英国政府许多特权,但达到了英国政府肯定中国在西藏主权这一目的。唐绍仪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出色的完成了外交使命,维护了我国的主权利益。通过这次谈判,展现了我国近代外交官非凡的外交才能和政治意识。

纵观留美幼童的历史,可以看出,在中国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若干历史重大转折点上,在近代中国的科技发展、教育进步及外交事业的起步中,都闪现了留美幼童重大而深刻的历史影响,值得我们后人永远铭记。

参考文献:

[1] 茆诗珍《留美幼童对中国近代外交事业的贡献》(论文)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3卷第2期第134页

[2] 茆诗珍 徐飞《留美幼童对近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影响》(论文)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年第2期

[3] 钱钢 胡劲草 《留美幼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文匪出版社2004版180~183页,234~239页

[4] 冯继《谈留美幼童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

第2篇:留美幼童

《留美幼童》观后感

中国留美幼童指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由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

在当今出国留学已经成为稀松平常的事情时,再回望这批中国历史上第一批留学幼童的故事,可以发现,随着时代的变迁,同样是出国留学,今时和往昔已发生了许多变化。

一、人选

1871年,为凑足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名额,容闳在上海设立预科学校招生。当时以为这事儿很容易:“学生年龄,定为12岁以上,15岁以下,须身家清白,有殷实保证,体质经医生检验,方为合格。”同时制定了考试规则,应考及格,才能进入预科,再学一年,“方可派赴美国留学”。不料,预科学校设立一年有余,愿意留美的幼童没来几个,容闳大急,“乃亲赴香港,于英政府所设学校中,遴选少年聪颖而于中西文略有根底者数人,以足其数”。同时,他回到广东香山老家,动员亲友支持自家子弟留学。

以现在来看,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当今中国,出国留学成为许多学生的梦想,如果有机会出国,只怕会欣喜不已而不是不愿出国。

但在当时的中国,长久的闭关锁国,绝大部分的中国百姓信奉的仍然是学习儒家文化从而走上仕途的传统道路,这种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从根本上是很难被打破的。

同时,由于信息的闭塞,人们对除了中国之外的世界一无所知,由于文化水平的落后,愚昧的人们把中国以外的西方世界看做蛮荒之地,将洋人视为残暴的魔鬼,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传入才渐渐改变了中国人的这一偏见。

中国的农耕文明传统,每个人心中都有很重的“安土重迁”的情结,因此,也鲜少有父母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一个遥远的未知国度去。出国留洋对于重视家庭完整的中国人来说更是一种情感上的冲击。

在多重因素作用下,最后敲定的留美幼童多为贫苦家庭出身,而但凡有些家底的家庭都不愿送孩子留洋,而更愿意将孩子留在身边念四书五经、考取功名,以期走上传统的士大夫道路。

但是当时的中国,早已不是历史上岿然不动天下尽归的强国,而是风雨飘摇千疮百孔的破败江。不论是朝堂之上的达官显贵,还是江湖之间的草莽村氓,都已经感受到在这个时代格局下的自身难保。想要固守中国千年不变的传统,做千年不变的道路,显然已经是不可能了。

面对着自鸦片战争以来战败丧权的处境,一些身在高层的统治阶层多少还是意识到了自己与那些洋人的差距,虽然他们自己还不知道这些差距具体有哪些,虽然他们已经有了进一步了解对手的勇气,但是作为少数几个睁眼看世界的人,身在朝堂,他们也只是自己摸索着前行的条件,一方面是闭门造车,摆脱不了传统思维的局限,一方面还要面对顽固保守势力咄咄逼人的刁难,还要秉持着自己的见解,真是举步维艰。 这一切都决定了需要有人迈开那重要而坚决的第一步,走出国门,实地考察。钻心研习西学,功成名就后再投身于祖国的建设和改造中来。

二、融入

赴美留学在大清朝应算得上是创举,更何况是一群幼童远渡重洋。到达一个完全陌生的社会,在那里学习生活,对于还远未成熟的小留洋生们来说,难免遇到巨大的困难。首先就是语言上的问题,然而,这些留美幼童们却很快的克服了这个问题,甚至对英文与中文运用自如,写出了很多美妙的文学作品。纪录片中记录了当年一些幼童写的诗文,不论是字体,还是中英文的语言功底都称得上是上品,由此对幼童们对中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程度可见一斑。这些在美国学习的中国孩子,不仅学习到了美国教育的精髓,积极向上、多才多艺、热

爱运动,又不失中华文化之精华,沉稳董事、刻苦好学、文采斐然。一改当时中国国内的颓唐之风,展现出有为青年的良好精神面貌。可以想见,若这些孩子可以学成归国,对当时破败腐朽的中国而言,必将会是一股清新之气,有所作为。

记得纪录片中说,在一次毕业讲演中梁敦彦在题为北极熊的演说中论述在俄国、土耳其的战争中很荒谬的一个说法就是土耳其人是亚洲人,所以就要被赶回亚洲,那么美国人就要被赶回欧洲,俄国人就要被赶出亚洲,那么在中国的帝国列强也理应被赶出中国了。蔡绍基在演讲中指出英国用鸦片贸易打开中国的贸易大门罪孽深重,他说中国并没有死,她只是睡着了,她终究会醒过来并骄傲的屹立于世界。

这才应是我泱泱中华学子的风范学识,这才是中国走出创新自强之路应有的姿态,虽然身在异乡,接受着与中国完全不同的西方先进教育,但这些留美幼童的心中却始终未忘身负的重任,未忘审时度势救国家于水火之中。我想当时这些学子定都是有着满腔的热血,希望回国一展拳拳报国之心。

同时,远在中国的李鸿章也对幼童们的生活非常关心,在洋务运动进行之时,李鸿章对幼童的重视毫不亚于对北洋舰队,听说幼童在美国的学校有女老师他就写信让把女老师换掉,听说美国假期很长就要把幼童的中文学习加强,当幼童经费不够就从海防拨出银两给留学事务局。他认为为幼童们多付出一些就能为中国日后的自强多收获一些。由此也可见,当时李鸿章作为洋务派权臣,其目光是很长远独到的,也真正的将“师夷长技”做到了实处。

三、召回

幼童留美,原计划时限为15年,不料进行到第十年时,留美幼童全部被政府强行召回。这一事件史称“留美幼童公案”。容闳在《自传》中记载了留美学生监督吴嘉善主张撤回留学生的种种理由:“留学生在美国,专门好学美国人的嬉戏游乐之事,读书的时候少,玩的时候多;还学美国人的样子,加入各种秘密会社,有的属于宗教性质,有的属于政治性质,总之全都属于不正当行为;因此,留学生们再也不尊重老师,对于新监督的训令,全当耳旁风„„这样的学生,再在美国久居下去,必将失去他们全部的爱国之心,纵然有朝一日学成回国,不但无益于国家,且将有害于社会;所以,为了国家利益,应当立刻解散留学事务所,撤回全部留美学生,能早一日施行,即国家早获一日之福。”

对这些污蔑言论,容闳极为愤慨,他写道,这些主张撤回留学生的清朝官僚“久处专制压力之下,毕生所见所闻,没一点自由的精神,没一丝活泼的思想。相反,留学美国的青年学生们,受到新教育的熏陶,终日呼吸自由空气,以往所受到的专制重压,一旦排空而去,言论思想当然与旧式教育格格不入,因此,他们爱好种种健身运动,跳啊,跑啊,走路没那么多规矩啦,这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然而,容闳的辩解却无法让身为大清朝实际最高统治者的慈禧太后放心,最终大部分幼童还是被召回了。留美幼童计划算是部分破产了。其实,以当时的境况来看,留美幼童被召回并不是很出乎人意料,毕竟统治者们和她的爪牙固步自封、闭关锁国,这是洋务派们再怎么致力于改革也改变不了的。这些留美幼童的所谓“出格”的表现,刺痛了地位岌岌可危的统治者们的敏感神经,让他们对西方文化更产生了恐惧,出于自保,他们自然是要切断与西方的联系,万不可让夷人荼毒了天朝子民。现在看来,这次计划的失败着实让人惋惜,也许当初如果留美幼童都能学有所成而归国,会对中国近代化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第3篇:留美幼童观后感

如果不是因为近代史,可能我还不知道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中国幼童留美一事;如果不是老师给我们播放了幼童的视频,可能我还不能了解那批中国孩子在美国的生活状况和他们日后在中国的成就及所作贡献。

1872年,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第一批留美幼童从美国出发到达了美国。想到这,其实还是很佩服曾国藩、李鸿章的远见的,毕竟,他们还是早早的就意识到了中国的现状,要想改变大清要死不活老被人欺负的命运,大清还是需要些新型的人才,需要些新的有活力的血液的。而且更让我佩服的是,他们选择了美国,因为第一美国是一个新生的国家,正好充满了活力,第二美国是一个多个民族杂居的国家,不会那么容易排斥外国人,第三他们能放下一个历史悠久文明大国的架子向一个新生国请教,也正是不耻下问,所以我很喜欢,也很开心。

片子中第一个让我惊奇、欣喜的是留美幼童居住的美国家庭的对他们的关心照顾,还有他们的热情,这让我对长久以来认为美国人就是喜欢欺凌弱小、粗野无情的感觉完全改变了,原来他们也是那么温暖的,所以,那些幼童即使离开家乡、离开父母的怀抱也还有一个美国家庭一直在温暖着他们,让他们不会被思乡之情完全淹没。在幼童学习英语的时候,美国家庭就利用食物来帮助他们,如果不能记住食物的名字就不能吃到它,看到这里我想到了美剧中父母帮孩子练习拼写的场景,貌似他们就是幼童的美国家人,感觉很亲切。

片子中第二个让我惊奇并让我自豪的是,那些幼童的学习状况。幼童们的学习确实很棒,在幼童学习的年间,期末考核成绩领先的基本都是中国孩子,而且获得了好多比赛奖项的第一名,这是很值得骄傲的。而且看了幼童们留下的一些文字作品我真的是很汗颜的,因为第一他们的字迹真的很漂亮,第二版面排版看起来很舒服,第三作品中的插画也很漂亮。再一是他们基本上在体育运动中也很优秀,应该说他们在各方各面都很优秀,一洗近代中国乌烟瘴气要死不活的风气。而且在美国孩子眼中一直很吸引人。在一次毕业讲演中梁敦彦在题为北极熊的演说中论述在俄国、土耳其的战争中很荒谬的一个说法就是土耳其人是亚洲人,所以就要被赶回亚洲,那么美国人就要被赶回欧洲,俄国人就要被赶出亚洲,那么在中国的帝国列强也理应被赶出中

国了。蔡绍基在演讲中指出英国用鸦片贸易打开中国的贸易大门罪孽深重,他说中国并没有死,她只是睡着了,她终究会醒过来并骄傲的屹立于世界。看到这里我真的很佩服幼童们,他们同同时代的中国人相比真的在很多地方都要优秀一些。看到他们令人骄傲的成绩我真的有点热水沸腾,那种想要好好学习全面发展的感觉吧,反正,真的是很振奋人。

李鸿章对幼童们也很上心,听说幼童在美国的学校有女老师他就写信让把女老师换掉,听说美国假期很长就要把幼童的中文学习加强,当幼童经费不够就从海防拨出银两给留学事务局。他认为为幼童们多付出一些就能为中国日后的自强多收获一些。

但是,因为幼童在美国学习时因为受到美国教育文化的影响变得很开放、喜欢上那种自由的气息、运动游戏的多读书少就要拆散留洋事务局,要遣回幼童。李鸿章决定留下了一部分正在进行大学学习的学生,遣回其他学生,在容闳等人的努力下最终保全了留学事务管理局,为留洋学生的正常的学习生活留下了保障。可以说容闳在留学事务这一块真的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为中国日后做出了很重大的贡献。

日后,幼童们确实确实很出色,为中国作出了很多贡献。曾国藩、李鸿章他们的心血没有白费,他们日后活跃在政界、军界、实业界、知识界等各个领域。比如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梁诚日后作为驻美公使促成了美国退还部分庚款;邓世聪日后成了北洋舰队定远旗舰的炮务二副;曹家祥成为了近代中国警察制度的创始人;唐绍仪为中国外交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虽然幼童们活跃的年代很短,很快的随着他们的老去还有近代中国的**而退出他们曾经活跃的舞台,但是他们是不会永远被历史湮没的,因为毕竟曾经有那么一个年代他们为中国做出了很多贡献,毕竟有那么一个年代他们为中美友好关系迈出了一步,他们不会永远被忘记的。

第4篇:大清留美幼童记

《大清留美幼童记》读后感:他们优秀 事件:央视纪录片《幼童》将在黄金时段播出

公元1872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初八。一批年龄在9岁到15岁的少年,在上海登船出发,目的港是旧金山。从1872年到1875年,大清王朝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官费留学生,远涉重洋,踏上美国

的土地。

“留美幼童”的故事奇异而曲折。

他们是文学巨匠马克·吐温和斯陀夫人的忘年朋友。他们曾受到南北战争的英雄——美国总统格兰特将军的接见。他们曾亲眼目睹了一个神话般的时代:看见贝尔等人发明电话机,看见留声机在爱迪生的手中出现。

这原本是清政府设立的一个长达15年的留学计划,但是进行到第10年,终因遭到强烈反对,半途夭折,功亏一篑。“留美幼童”被“召回”后,经历了从晚清到民国初年几乎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他们中的一些人,在1884年中法海战、1894年中日海战中阵亡。一些人成为中国铁路、电报、矿山的开山鼻祖。他们有的是李鸿章的幕僚,有的是袁世凯的顾问。一些人成为清政府的大臣。他们中有宋美龄的姨父,是他把宋氏姐妹带到美国留学。他们中间出现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位总理。

然而,多年以来,除了“留美幼童”中的詹天佑——他作为中国铁路开拓者——的故事为人熟知,其他却语焉不详。120名幼童留学美国的故事,在中国大陆湮没无闻。

为了再现这些往事,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摄制组来到美国,进行了历时两年的采访,拍摄制作纪录影片《幼童》。他们在幼童曾经就读的学校 看到当年的成绩册,甚至找到130年前“留美幼童”住过的老房子,看到了幼童寄居家庭的女主人的日记。

“留美幼童”的故事,像一件珍贵瓷器的千百碎片,散落在中国和美国。在几乎整个20世纪中,因为有这一位又一位对中美关系历史、对中国现代化历史怀有热情的朋友,因为所有探询者的共同努力,120个幼童的形象,开始在眼前逐渐变得栩栩如生;故事的轮廓,被一笔笔勾勒清晰。

纪录片将在五一期间央视一台黄金时段播出。作家钱钢也随摄制组到美国访问,专门研究这个课题,最近,他和胡劲草共著的《大清留美幼童记》也出版了。我拿到这本书后,一口气读完,受到极大的震撼。

溯源:出类拔萃的幼童

自1872年第一批留美幼童开始,中国人出国留学始成风气,到今天,按粗略划分,已经有六七代留学生了。哪一代留学生最为出类拔萃呢?读过《大清留美幼童记》后,我个人的感觉是,他们是最优秀的!

前后4批,共120名“留美幼童”,都是乘坐轮船,跨海3.2万里,横渡太平洋去美国的。他们全部中式打扮,拖着小辫子,穿着缎面的鞋子,戴着小缎帽,丝制长袍,外套白色亚麻褂子。他们怎么可能适应西学呢?

更为严酷的是,清廷怕这些孩子“忘本”,在美国期间,他们也要熟读儒家经典,也就是被称作“五经”的《诗》、《书》、《礼》、《易》、《春秋》。还有《孝经》、《小学》。幼童们还要学习《国朝律例》,也就是朝廷颁布的法规。他们每7天就要学一遍《圣谕广训》,比国内幼童的学习频度高一倍,这是清朝康熙、雍正二帝为教化百姓而写的读本,连正文带解释有上万字,当时万千学子人手一册。

这些中华经典,如今就是对大学生也属过分艰深了,很难想象他们还要接受完整的西方教育。可他们表现得如何呢?

钱钢根据有限的资料查出,他们中至少有50多人,也许是大部分,以优异成绩中学毕业后,曾进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美国著名学府。

如果只是以他们最终的业绩来衡量是否“优秀”,那就太过功利和迂腐了,令我瞠目结舌的是他们在西方同龄人中的表现。一位耶鲁大学教授在自传中记述了他的中国同学:

“这些男孩子穿着打扮和我们一样,只是头上留着长长的辫子。他们玩橄榄球的时候,会把辫子藏在衬衣里,或盘在头上„„我们玩的所有游戏对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但他们很快就成了棒球、橄榄球、冰球的好手,在花式滑冰场上技术更是超群。当自行车刚刚出现的时候,学校第一个买它的是曾(吴仰曾)。我现在仿佛还可以看到,他骑着这奇怪的家伙在艰难的山路上走。

“这些男孩不但在体育场上压倒美国人,他们还在另外一些场合让我们心碎。当这些中国年轻人出现在社交场合的时候,就没有我们什么事了。他们对女孩的态度,有优雅的恭顺,是我们学不来的。„„在舞会上,在一些招待会场,那些最漂亮最有吸引力的女孩总

是会挑选这些东方男孩。我至今还记得那些美国男孩痛苦的神情,他们眼睁睁地看着那些他们心仪的女孩特意地从他们身边走过,去接受他们的对手——那些中国男孩的邀请。那些中国男孩的舞跳得真是很棒。”

在若干代中国留学生中,学业出类拔萃者比比皆是,这符合中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但在体育和社交场合压倒外国同龄人,这是我看到的惟一记录。

故事:“因为他们总在后面”

与中国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是,西方教育极为重视体育,学校里的体育明星总是备受崇拜。英美著名大学间的直接对抗,竟只有一项:划艇。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每年一度的划艇大赛,几乎就是大学声誉的标杆。有幸成为划艇队的一员,不仅是体育明星,还要品学兼优。这样罕见的位置,我没有见过任何一位当代中国留学生占据过,而第一批留美幼童中就有一位!他叫钟文耀——他是耶鲁划艇队的领袖——舵手。

哈佛和耶鲁的划艇比赛,自1852年起,已有130多次,耶鲁胜少负多。而钟文耀担任舵手的两年,耶鲁均获胜。他的美国同学这样记述道:教练告诉他,舵手必须要学会大声斥骂划船手,才能激励他们发挥到极致,而他总是儒雅地坐在船头。教练一遍遍告诉他舵手必须学会大声呵斥。终于有一天,他这么做了,他突然间开始机械地,毫无重音地,反复地大声重复着“DAMN!”“DAMN!”“DAMN!”(相当于“他妈的!”)结果令所有的队员莫名其妙,哄然大笑,最后是央求他停止这羞涩的“叫骂”。但不管怎么样,结果是,在钟文耀做舵手的1880~1881两年间,耶鲁队大获全胜。

若干年后,他偶遇一位哈佛毕业生,当两人谈起哈佛耶鲁的划船比赛时,哈佛生怀疑地看看钟文耀,说,你见过哈佛划船队吗?钟文耀颇有风度地承认,他没有见过。稍作停顿,他说,因为他们总在我们的后面。

思考:当代中国留学生似乎丧失了真正融入西方文化的能力

这些故事让我着迷,这表明他们深入到西方文化当中并且受到真正的尊敬,这并没有妨碍他们回国后作出杰出的贡献。令人遗憾的是,在今天的关于留学生的报道中,我们再也看不到这样的表现,相反,当代中国的留学生似乎丧失了真正融入西方文化的能力,他们总是感到难以进入“主流”,总是感到“歧视”,这是为什么呢?是今日之留学生年龄大了吗?还是我国当今的教育缺失了什么?几年前,我写过一篇关于女儿留学美国的文章,没想到这篇文章被各种媒介广泛转载,直到今天我还能收到多少不一的稿费。也许与这篇文章有联系,我被当成一个对留学事务颇有发言权的“专业人士”,频频接到各地电视台的辩论或访谈邀请。题目大体相仿:小龄留学到底利弊如何。这是当今中国的热点问题之一。

有趣的是,多大年龄留学为好,早在1909年就发生了激烈的对立,当时,外务部的意见,主张招收16岁以下的幼童,从小送美培养,否则对外国语言“绝无专精之望”;学部则坚持招收30岁以上的学生,不然的话,“国学既乏根底,出洋实为耗费”。双方针锋相对,评阅考卷时,外务部所取的英文第一名,在学部一分未得;而学部所取的第一名,在外务部受到同样的待遇。

历史上的争论竟是这样“惊人相似地重演”。读读这本书,我们共同来想想吧。(来源:《青年参考》 作者:端木)

第5篇:关于留美幼童容揆抗旨滞留美国的看法

提到“留美幼童”这一特定的名词,就一定会想到当时“洋务运动”的社会背景。“留美幼童”正是在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为培养,掌握西方技术的人才而公派美国留学的一百二十名,当时平均年龄十二岁的儿童。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际社会风云变幻,世界正处于经济、政治大变革的年代。中国经过的两次鸦片战争的重创,天朝上国的美梦被打破,闭关锁国的清政府被迫打开国门。中国人用好奇与惊恐的眼光看待外面的世界。一些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开始以极大的勇气“开眼看世界”,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介绍的中国,开启了一股“西学东渐”的潮流。然而,即便如此,最初,林则徐竟也不知道英国的地理位臵。

在认识到西方科技的巨大优势后,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首先在军事工业方面展开,成立了“安庆内军械说”,制造了第一批枪械等军工用品,随后在民用工业方面展开,成立了“开平煤矿”,其质优价廉的煤炭打破了洋人在中国煤炭业的垄断,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但是无论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中国都难以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科技创造。只得花高价请洋人工程师传授西方先进科技,但洋人多半是以“嘲讽”的态度工作,国人难以学得西洋科技。洋务运动创办的工业,效率低,耗费大,举步维艰。

在这样的情况下,曾国藩、李鸿章认识到中国迫切需要大量精习西方科技的人才。于是,在中国第一位留学西方的人才容闳的推动下,正是成立“留学事务所”,选派幼童留学美国,学习铁路、电报、军事等知识。学习西方科技以为“用”,保持中国儒家传统思想,以为“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报国。容闳早年留学美国,并求学耶鲁大学,成为首位在美国顶尖学府学习的中国人。他看到中美的差距,立志让更多的中国孩子留学西方,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他等待了十八年之久。

1872年第一批留美幼童从上海启程,登上了前往美国旧金山的轮船,历时25天,又乘坐横跨北美的大铁路,来到了美国东北部的城市,开始了他们计划十五年的留学生活。这一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创举就此拉开序幕。

容揆,广东省新会人,他是容闳的族弟。1873年到美国留学,是第二批留美幼童。留美幼童在美国被

三、两人一组分配到美国居民家里居住。这些美国家庭的主人,均是社会中上层阶级人士,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给了幼童们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到达美国后,容揆与李恩富共同被分配到了春田市的威利夫人家中。威利先生是春田市的著名医生。威利夫人友善可亲,对待两个来自中国的孩子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悉心照料,辅导他们学习英语,熟悉西方生活。威利夫人的照料与爱护使容揆、李恩富感念至深。友情的深刻记忆一直延续到他们的后代.。

幼年的容揆,个性有点羞怯、内向,但很有主见。他看清了要做的事就一定坚持不渝去做。这一性格特点,日后影响了他的人生抉择。

为什么容揆会抗旨滞留美国,这不仅要考虑他个人的性格、背景;更重要的是探究这一批一百二十名留美幼童在美国的成长经历;探究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他们思想的转变。

幼童在美国生活、成长,接受了“西风美雨”的浸润。在自由的空气中,在完全不同于中国当时压抑个性的教育环境中,他们畅快的呼吸自由的空气,健康快乐的成长。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克服了语言的障碍,很快地融入到了美国的生活,并且在学校中,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一位曾经与幼童同学,后成为耶鲁大学教授的美国人,在他的传记中满怀深情的回忆他们曾经的生活。他惊奇的发现,他学生时代最好的朋友竟然都是留美幼童,日后他再也没遇到过像他们那样优秀的人。中国人学习刻苦,成绩优异,自不必提。但是,留美幼童在体育方面也很出色,参加足球、篮球运动,成立了棒球队。留美幼童钟文耀曾担任耶鲁大学赛艇队队长,并连续两年带领全队击败哈佛赛艇队。在耶鲁赛艇赛胜少输多的历史上留下了传奇的一页。不仅如此,中国幼童在社交场合也让美国男孩“心碎”,美国女孩的目光都被吸引在了优雅的中国幼童身上。

从以上这些,中国幼童在美国的生活与取得的成绩来看。中国幼童在美国一天天成长起来,很好的融入了美国社会,他们曾受专制主义的压制,但是一旦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气之后,谁还愿意过着逆来顺受的生活?他们已经不是孩子,他们已经接受了西方民主、自由的先进思想,不再是清政府为了制造机器而派到美国学习的“工具”。清王朝怎能希望他们在学习了先进科技后,对于民主自由的思想无动于衷?他们怎么能忍受日趋腐朽、落后的清王朝的压制?

所以,留美幼童的行为、思想上的变化是很自然的事情。这也代表了他们的进步与觉醒。日后中国的变革与“觉醒”的中国人密切相关。

然而,他们的变化,在负责留美事务的官员眼里是大逆不道的。

以上是关于留美幼童,这个群体留美后的变化的思考,以下是关于容揆为什么被召回,为什么做出抗旨的决定的一些思考。

1880年6月,容揆高中毕业,他居全班第二名,是在毕业典礼上致辞的毕业生代表。与此同时,他公开宣布加入基督教,并剪掉了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这两件事,被认为触犯了清廷对留美幼童的清规戒律。刚上任不久、一贯反对派员留学的保守官僚、留学事务局专员吴吴嘉善勃然大怒,把容揆开除出事务局,命令他立即回国。这时,容揆本已被哈佛大学录取,准备入学,吴嘉善勒令他和已入耶鲁大学二年级、因同一原因被开除的另一幼童谭耀勋一起立即回国。到春田市的时候,容、谭二人说要向朋友告别,下车隐匿下来,得到朋友和一位律师的帮助,在美国留下来继续学习。此时,留学事务局也陷入风雨飘摇之际,1881年,留学计划被迫中止,幼童全部被召回。而他们也成为了当时两位抗旨不遵的幼童。

在我看来,容揆之所以抗旨,一方面出于性格原因,一方面源于他当时的处境,另一方面与他的族兄容闳有关。这三方面与其他幼童的不同之处,共同促使了他这惊人的抉择。

幼年时期已经可以看出,容揆虽然个性内向,但很有主见。他看清了要做的事就一定坚持不渝去做。可以看出他个性很强,有独立自主的意识。所以他敢于有勇气公开宣布加入基督教,并剪掉发辫。我想,他做这些之前,已经想到了后果,并考虑好了自己的未来,明确了方向,给自己留了条退路。当一切计划周详后,才下定决心。他曾说“

此时,他已经被哈佛录取,全美顶尖学府,数载寒窗,不正是为了这一天吗?谁会忍心割舍呢?他也知道,他犯了清朝的大忌,如果回去,一定会有严厉的惩罚等着他。而此时,他的同学们仍然在美国求学,留美计划仍在进行。我猜想,如果,他没有被提前召回,而是1881年与留美幼童一起被全部召回,他也许不会决心抗旨。

另一方面,抗旨留在美国,与留学事务局断绝联系,也就意味着切断了经济来源,也有可能受到清政府的追查逮捕,在美国没有一定的社会根基,他将无法生存。容揆将他抗旨留美的想法告诉了他的族兄容闳。容闳理解并支持他,但是迫于当时的位臵,不好亲自出面,于是委托好友屈切尔牧师,交给容揆五百美元。条件是,容揆必须上耶鲁大学,毕业后从事与中国相关的职业,有能力时偿还这笔钱。有了强有力的后盾,容揆才可以在美国重新安顿下来,顺利完成了耶鲁大学四年的学业,随后又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矿业学院学习工程。

有个以上这些条件,容揆才得以顺利留在美国,也开启了他不同于其他幼童的新的命运。

1881年,留学事务局处于黑暗之中。留学事务局的官员,传统、顽固,认为留美幼童已经受西方思想毒害,礼义道德全无,将来非但无益于国家,反而有害于国家,于是提出全部召回幼童。当时,已有五十多人在美国著名学府读大学,一部分人正要进入大学,只有詹天佑等两人大学毕业。遣送回国的指令让他们都黯然神伤,眼前一片迷茫。由于这些留学生大部分都在美国民众家生活,也结下一定的情谊,大棒强加下的分离更加渲染了一份悲情。时任美国总统在写给清政府的信中提到“他们犹如悉心浇灌的树木,正在抽枝拔节,即将开出果实,却要中途斩断,岂不半途而废?”但清政府从政治着眼,还是将幼童撤回来了。

幼童们则发出了这样的哀叹:“我们是易于摧毁的,我们没有天赋的忍耐,我们似新生的树苗,由肥沃的土壤、温和的气候移植到无知迷信的荒漠,我们不会成长,只会渐渐枯萎……”

虽然留美幼童中,日后有成为民国第一位总理的唐绍仪,修建京张铁路的詹天佑,促成美国退回部分庚子赔款的外交官梁诚,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等民国史上显赫的人物。但那已是

二、三十年之后的后话了。也可以说,他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等待更长的时间,以换取成功。

总之,中途撤回,对于留美幼童自身,对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都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创伤。

李鸿章需要的,只是单纯的技术人才;而幼童们在美国,像当年的容闳一样,正日趋蜕变成开启新时代的新公民;李鸿章们戴着传统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既看不到新时代的优越性,自然更无法认可新时代所造就出的新公民。

踏上祖国土地的那一刻开始,幼童们就背负起了“叛徒”的罪名,他们背叛了帝国的文化,背叛了帝国的传统意识形态,他们是“思想犯”,是“洋鬼了”和“有害于社会”以及“无益于国家之人”。他们是危险的种子,必须受苦,必须接受政府的监管。

在经济上,大多数幼童月薪只有四两银子,当时上海道台的年薪则可达一万至一万五千两银子。薪水之微薄,令幼童们生活困难。幼童黄开甲说:“这种待遇使我们仅免于冻饿。我们的饥寒与否,政府是漠不关心的,至少我们感到如此。对于我们家人是否冻饿,政府更不予理会了。”

政治上,幼童们也深受政府“虐待”,毫无社会地位可言。出洋前承诺的官职自然是不敢奢望,还必须接受政府的严厉监管,曾有幼童苦于薪资不足以糊口而逃至上海谋生,结果被朝廷下令通缉。《申报》曾如此描述幼童们的处境:“他们的薪水还不如西商的侍者,对他们的监管比囚犯还严厉。如此用人,安得有良材大器出而为国家办洋务哉!”

一位叫做罗勃特的美国人当时所观察到的与《申报》的描述一般无二:“我曾在大街上匆匆见到(黄)开甲一面,因为他负有公差,才特准外出也。不知何故,他们被中国官方视同罪犯,对这种侮辱,使他们全体愤概不已。在留美期间,他们对文明社会已深切体会。也许,中国政府召他们返国正拟将开明的种苗拔除,则此实为自取败亡之举„„”

第6篇:洋务运动:派遣留美幼童

摘要: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的统治阶级为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发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公元1872到公元1875年间,由容闳的提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领导人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官费留学生赴美国留学。 关键词:洋务运动;留美幼童;留美生活;幼童归国

洋务运动时期,被派遣的120名幼童原计划留美十五年,但由于政治文化的差异,九年后中途折撤回,以失败告终。本文旨在对晚清洋务运动中断的幼童留美的悲喜剧及他们压抑的少年青春进行论述,以达到了解历史,并“以史为鉴”。

一、对美国的选择

清同治十一年七月九日(公元1872年8月12日),上海港。一艘开往美国旧金山的轮船即将起航。船上30名统一着装的年龄在九岁到十五岁的少年,与送行的亲人挥手惜别。被曾国藩称为“中华创世之举,古来未有之事”的官派学生留洋活动,至此拉开了序幕。

清政府送幼童出洋留学,之所以首先选择美国,不得不提到的是,在对华交往中,“中立”的美国是当时西方列强里不良记录最少的国家,清廷对美国有一种信任感。其次是由于“蒲安臣条约”。条约规定,两国公民有居住、入学互惠权利。最后应该归功于“毕业于美国第一等之大学校——耶鲁大学”的第一个中国人容闳。在鸦片战争后,传教士在东南沿海开办新式学堂招收贫苦学生,等其归国时,会顺便带学生出国。容闳就是这样到美国留学的。出于对美国的了解,他归国后,向曾国藩提出派遣留美幼童的计划,后来在曾国藩与李鸿章的支持下得到实行。然后,容闳接受了耶鲁大学校长波特的建议,为幼童寻找寄宿家庭。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影响幼童及整个幼童留美适应事业命运的建议。当时的美国驻华公使出于“如果我们人民能够给与慷慨及友善的接待,则我们在中国的利益将有更大的实惠” 的目的,打给国务卿,并得到大量美国优良家庭的热烈反响与支持。

二、招生难

当时的中国仍处于“四书五经”、“科举”占统治地位的时代,风气未开,学习西方的行为是被人鄙视的,出洋留学更是被认为是有辱门楣之举,国内的新式学校只能招到身份低下贫穷的学生。再加上在“天津教案”这场由“谣言揭开的文明冲突的序幕”之后,一些耸人听闻的传闻使普通老百姓对外国人有强烈的猜疑。所以,

就算所用的费用都是由政府支付,但第一批30名的留学生仍招不满。

最后,容闳到香港从英国设立的学校里挑选了几个优秀学生,凑齐了人数。

三、留美生活

“我很幸运地被分配到一位慈祥的太太家,她赶着马车来接我们。当我被介绍给她时,她拥抱我并吻我。她的动作使其他同学均大笑,更使我脸红。”根据一位幼童后来撰文回忆,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幼童与美国文化的初次碰撞。

文化的磨合是痛苦但不是长期的。幼童们在船上初步了解或听闻了一些西餐文化、游戏和“煤气、自来水、升降梯”等。不能习惯西餐的他们刚开始难免会饿肚子。下船后,他们的“辫子装”使美国小朋友误认为他们是女孩,弄得他们极为难堪。在开往容闳所在的东部地区的火车上,幼童目睹沿途赤背红发的印第安人,在宽广的高原上,弯弓盘马射杀美国野牛的惊险场面。最为惊险的是,第二批幼童还遇上在今天美国家喻户晓的火车劫匪杰西·詹姆斯兄弟。短暂开心后,他们到达寄宿家庭。语言上的障碍是首要问题。由于清政府打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如意算盘,这些幼童在接受英语补习的同时还得集中起来学汉语,写作文。每次学汉语,必须先朝中国方向向清朝皇帝朝拜,然后给孔夫子画像磕叩头,给师长请安。稍不听话,便会受到责罚。

但是青少年接受新事物、融入新环境是最快的。清朝的如意算盘在经过幼童们短暂的留美生活后,已无法得到实现。幼童们“美国化”的速度是惊人的。他们快速克服语言障碍,成为他们所就读的各个学校中最优秀的学生。他们渐渐改变了装束,剪掉了被清廷认为是象征爱国的辫子,还有人加入了基督教。他们逐渐对四书五经失去了兴趣,转向人文社科类。反对起了封建繁复的礼节,与美国女孩偷偷约会,参加各类体育活动,迷恋起了自由、民主。他们是文学巨匠马克·吐温和斯陀夫人的忘年朋友。他们曾受到南北战争的英雄——美国总统格兰特将军的接见。他们曾亲眼目睹了一个神话般的时代:看见贝尔等人发明电话机,看见留声机在爱迪生的手中出现。他们中的五十多人,曾进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美国著名学府。在这些大学的档案馆,至今还保存着他们的入学登记卡、照片和简历、甚至他们赠给同学的留念册。

四、幼童归国

幼童在美国生活了九年后,已经找不到曾今的影子了,违背了当初清政府派遣的目的。因此,在第十个年头,在遭到肄业局委员陈兰彬和后任委员吴嘉善的强烈反对后,但半数孩子开始了他们的大学生涯后,总理衙门做出了“将出洋学生一律调回”的决定。

在120名赴美幼童中,于1882年返华者计94名。其余或因犯规,或因品学欠佳,或因剪辫入教早已遣返,也有几位违令不归,长居美国。

回到仿佛已经陌生的祖国,曾经的幼童们陷入沮丧。尽管有种种不如意,他们还是绽放了才华。第一批返回的21名学生均被送入电局学传电报;第

二、三批学生由中国当时的新式企业如福州船政局、上海机器局留用23名外,其余50名分赴天津水师、机器、电报、鱼雷局等处当差。这批留美幼童后来分散到政界、军界、实业界、知识界等各个领域。他们中,有人成为中国电报业、矿业的开山鼻祖;有人在战争中阵亡,其中包括甲午海战中邓世昌的大副。他们中,出现了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开滦煤矿矿冶工程师吴仰曾,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清华大学最早的校长唐国安,中华民国的第一位民初国务总理唐绍仪、清末交通总长梁敦彦,宋美龄的姨父,是他把宋氏姐妹带到美国留学„„

从洋务运动中派遣留美学生的现象看,我们在面对更为先进的文明时,是会从心理上主动靠拢的。我们应该摒弃过去封建的、落后的东西,接受新事物的产生。不能去指望也不可能会出现让旧事物主宰新事物的稳定局面。当然,学习先进文化后用于国家的改造与进步,是每个国人应尽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黄波.被打断的转型:晚清真相[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 [2]钱钢.胡劲草.留美幼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 [3]高宗鲁.中国留美幼童书信集[S].珠海:珠海出版社,2006.

上一篇:推进县工业转型升级下一篇:成都个人贷款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