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中心信息统计

2022-10-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政务服务中心信息统计

我国电子政务的信息服务研究

[摘 要]互联网的应用带动了电子政务的迅速发展。我国政府在利用电子政务平台提供信息服务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在分析电子政务的内容、特点的基础之上,探讨了我国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服务;政府网站

[

电子政务建设的日趋务实,带动了政府向服务型转变。政府的网站也从最初的“形象展示”窗口,转变为政府对外提供信息服务和政务服务的门户。如何利用电子政务这个平台,开展好信息服务,成为电子政务研究的新的重点问题。

一、电子政务及其信息服务的内容与形式

所谓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在适当的时间、地点,以适当的方式,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其他服务,即电子政府实际上是一个跨越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的政府服务体系。

互联网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电子政务履行信息服务职能的主要方式。一般认为,电子政务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来为社会提供3个方面的应用服务及信息发布。一是内容服务。通过政府网站发布信息,为公众和企业提供有关政府政策、新闻、档案咨询等等,如相关文件、法规的发布、查询;各类公共服务性业务的信息发布和实施,如工商管理、税务管理、保险管理、城建管理等。二是功能服务。为公众提供许多过去需要本人亲自到场才能完成的服务项目,面向社会的各类项目申报、申请,如办理证件、身份认证、申请执照、缴纳税款和罚单。三是电子商务。主要涉及政府的各种项目招标、采购等等。

从服务对象看,电子政务主要包括政府对居民和对企业的服务以及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服务。政府对政府(G to G),是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间的信息服务,如电子法规政策系统、电子公文系统、电子财政管理系统等;政府对居民(G to C),是政府为公民提供的各种信息服务,如政府的法规、办事程序及各种关于社区公安和水、火、天灾等与公共安全有关的信息。政府对企业(G to B),实质上是政府向企业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如构造一个良好的投资和市场环境,帮助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和加入国际竞争,以及提供各种各样政府信息的服务。

政府网站是政府信息服务的重要表现形式和连接通道,直接体现了政府信息服务的水平。当前政府网站可以分为5种类型,从最基础的网页型、网站型到服务型。把它们比拟为“名片型”、“企业简介型”、“产品介绍型”、“独立服务型”、“综合服务型”五大类。“名片型”很简单,几个页面,这是某个政府,坐落在那里,是谁做领导,联系电话等,其他功能就没有了。“企业简介型”比“名片型”主要是信息丰富些,其中包括多少部门、各自职能、工作成绩、联系办法,甚至还有电子邮件等信息,通过它能够基本上了解这个政府情况。“产品介绍型”可能就具体介绍到政府的服务层面,包括各个性质职能提供的具体服务,每个行政部门可能都有自己的电子邮件,甚至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来回答访问者提出的问题,相关信息更多,包括各种经济数据和政策信息。“独立服务型”是指基于某个部门为企业和公众提供的服务,如交通部门在自己的职权内开展网上汽车年检服务。“综合服务型”,就是将各种职能综合起来,为企业和公众提供一网式的互动的服务。目前这5种类型我国都出现过,而且在很长时间内还会存在。

二、电子政务中信息服务的特点

所谓的信息服务是将采集、加工、处理、存储的信息资源和开发的信息产品提供给信息用户, 以满足其信息需求的过程。电子政务中的信息服务,是政府部门将政府所掌握的信息资源经过加工、 分析和处理,提供给社会,通过信息的传递和利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有:

1. 信息内容属稀缺资源

长期以来, 我国政府部门掌握着社会信息资源中绝大部分的有价值的信息, 以及几千个信息数据库,但其中大部分数据库都还是死库, 形成的是一个又一个“信息孤岛”,信息没有在市场流动中发挥出应有的增值作用。这种局面导致政府部门的职能无法得以快速、高效行使,而企业与个人不断增加的信息需求,也无法通过正规渠道获取。

2. 信息用户来源广泛又相对集中

电子政务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网络上实现行政、服务、内部管理等功能。而网络是开放的,电子政务使政府面向全世界,面向全社会,政府的服务对象不再是局限于特定的一部分人,而是所有人。同时,具有相应职能的政府各个部门,现在把大量的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务都通过网络来实施, 经常访问网站的仍然是与其职能有关联的组织和个人, 这使得电子政务的信息用户又相对集中。

3. 信息服务方式网络化

因为信息用户的来源广泛,他们的社会背景、文化水平、 个人偏好等的差异可能非常大, 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能力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在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如何为广大的信息用户提供尽可能完善又方便使用的交互界面和服务模式。

三、我国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国电子政务在信息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

1. 国情的制约

一是中国行政区域非常广阔,呈现出典型大国特征,而且目前许多机构的信息化程度还很低。二是全国范围内各级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情况千差万别,不同机构的职能差异也很大,服务对象也千差万别,明显具有多样性。三是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还很不平衡,突山反映在地区间、城乡间、行业间。四是目前我国社会还处于转型过程中,必然导致政府职能、管理方式、部门设置和组织架构方式变化很大。五是人口素质参差不齐,数字鸿沟日益扩大。六是电子政务发展的整体水平仍然不高。据统计,中国目前的电子政务实现度为22.6%,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无论是信息的实用性和完整性,还是实质性的电子政务功能都还离公众的期望有很大差距。

2. 信息服务功能差

有相当一部分的政府日常业务,还处于手工处理阶段,政府的办公自动化任务还十分艰巨。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大多是分散的、小型的,大多数政府网站只能提供一般情况介绍,不能提供在线服务,更不能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开展各类业务系统的综合应用和服务。

3. 信息资源有限,且利用率不高

一些地方政府只是把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条文从纸上搬到了网上,公开的信息量少,信息更新也不及时,网页与网页之间的链接渠道很少,成为了“空站”、“孤站”甚至“死站”。这样的政府网站缺乏与用户的交流沟通,政府与上网公民之间缺乏互动性、回应性。

4. 信息安全己成为制约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严重问题

一方面,由于得不到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某些部门甚至不敢使用互联网;另一方面,如何在保护国家机密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也是摆在各级政府部门面前的难题。

四、我国电子政务加强信息服务可采取的措施

1. 建立政府信息资源开放和共享的机制

政府要解除对信息资源的垄断,大力释放和利用政府信息资源,进一步推动公共信息资源、市场信息资源以及其他领域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政府集中掌握信息资源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集中决策的需要,现在我国已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政府由经济的指挥者变成经济的服务者。而作为独立的经营主体、投资主体和决策主体,各类企业对信息的需求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掌握的大量非保密性的信息,原则上应无偿向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具体的做法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用法律的形式规定政府在提供信息方面的职能,以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和发布行为规范。在政府统计和调查渠道以外,还可以建立民间的统计和信息调查渠道,一些特殊的信息可由这些信息调查渠道来完成, 政府也可节约开支和编制。

2. 提高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层次

政府作为主要的信息收集和发布者,要提高政府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层次。政府各部门要注重通过信息资源的加工、分析、处理,形成反映和满足社会需求的信息产品,并将这些信息产品推向市场。市场经济下,政府部门要以市场为导向,深入研究社会中信息需求的热点,以拥有的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开发对象,扩展联系,转换思路,挖掘内核,进而产生各种形式、不同层次的信息产品,加速信息流动,使信息内容本身释放潜能,为政府、企业、民众的各类活动服务,以实现信息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3. 建立标准化和统一化的服务平台

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进作用,更要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各级政府要突破“以我为主,自成体系”的旧机制,打破部门限制、地方分割,充分整合、利用、发挥网络基础设施的作用,实现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共享。建立起统一的交换平台和标准接口,实现平行各部门的互连互通和垂直各部门的上联下通,促进各级政府机构的协调运转。针对政府安全的特殊考虑,将政府内部办公局域网、政府部门专网和对外提供网络服务的政府网站进行物理隔离,以实现“内外网一体,内外网隔离”。

4. 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

把企业和公众真正作为客户,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系统建设和应用开发工作,对其进行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建设不能简单地将政府电子化和网络化,而是不断在实际政务工作中捕捉和发掘政府机关办公业务和领导科学决策的需求,并通过系统应用的成果不断推进系统建设的深入发展。

5. 提高政府公务员信息素养

电子政务的建设,特别是信息服务职能的强化,对政府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工作人员不但要熟悉自身业务, 还要熟练地应用信息技术和设备,并具有很好的信息素养。人的信息素养,包括人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信息意识是指对信息交流活动在社会中的地位、价值、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信息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工作中获取、加工、传递、吸收和利用信息的潜在能力。应当肯定的是,从整体上来说, 公务员是一个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群体。但不可否认,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有一大部分公务员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不能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缺乏信息意识,信息应用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为了加强政府信息服务职能,就需要公务员不断更新知识,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全面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6. 建立各级政府信息管理机构

在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中,要有一个专人负责的信息管理机构来负责各级政府部门信息资源开发的规划、制造、发布、服务等项工作,拥有信息收发整理和技术支持职能,也拥有信息管理和技术管理职能。开发信息主管

(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将负责信息处理管理创新,主要管理内部的信息流内外信息流的交换,确保信息在需要时能及时获得,信息在内部能实时共享,不断推动信息的增值。

面对我国目前电子政府信息服务中的现实问题,政府部门应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在思想认识、机构人员、制度规范、技术设施建设、网络信息安全等多方面同时出击,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只有这样,信息服务才能在深度、广度和速度上有所突破,从而提高电子政府的行政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 齐虹. 论政府信息服务中的正反馈机制[J]. 档案学通讯,2006,(2).

[2] 王谦. 电子政务期待加强信息资源建设[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6,(8).

[3] 李冠军. 电子政务在政府公众服务创新中的作用[J]. 中国行政管理,2005,(9).

[4] 盖爽. 论电子政务中的信息服务[J]. 江苏商论,2004,(8).

[5] 胡冉. 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3).

作者:李 军 李丛伟 王 丹

第2篇:电子政务环境下广西公共信息服务创新

摘 要 公共信息服务创新是电子政务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广西公共信息服务创新关键在于根据广西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发展需求,从观念、管理、内容、业务等方面进行创新,不断提高广西公共信息服务水平。

关键词 电子政务 公共信息 创新

一、前言

电子政务实质上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管理效率提高的过程。近些年来,电子政务的环境进一步优化,以网络形式实现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体育、生活等诸多领域的管理与服务职能,对增强政府办公职能、提高政府办公效率、提高公共信息公开性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电子政务的发展,是广西的公共信息服务业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实现各级政府之间及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合作、信息共享、协同办公的技术保障。电子政务环境下广西公共信息服务最终达到各方面全面协调发展和创新。

二、电子政务环境下广西公共信息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电子政务环境下广西公共信息服务创新是广西公共信息服务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广西真正实现服务型政府的必然选择。同时,不断优化的电子政务环境为广西公共信息服务创新提供技术条件和方法,因此,广西公共信息服务走向创新之路成为必然之选。

(一)公共信息服务发展的要求

近几年,广西在旅游、服务、以及新兴产业领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经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断转变经济发展的模式,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拓展市场领域。尤其是在旅游业方面,广西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重点打造桂林旅游业,开辟了大批的国际旅游线路。并且早在2005年12月份就提出了拓展广西与东盟旅游合作的双赢战略,重点将广西打造成中国与东盟国际合作的旅游大通道。广西旅游业的发展使国内外游客对交通、签证手续、导游、旅游管理等方面的信息的需求就显得尤为迫切。构建广西公共旅游信息平台,建成广西信息工程化是提高广西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促进广西产业结构方式转变,旅游国际化都是巨大的改革,因此,只有不断创新的公共信息服务才能为广西服务业,旅游业,经济等的发展提供更完善,更快捷的服务。广西的公共信息服务的数量由每天的几十个增长到几百个,如果不进行公共信息服务的创新,按照原先的老旧方法为居民提供服务,低效率的服务无法满足公民的需求,对公民的提出的问题将不能做出及时的回应并给出满意的答复。如此一来,就会丧失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所具有的权威性,最终导致公共信息服务变成一个形式化,无效率的机构组织,从而阻碍广西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发展。

(二)服务型政府发展的必然

服务型政府是在社会本位、公民本位的理念指导下,在民主政治的框架中,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实现服务职能、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电子政务是实现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完善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共服务的必然选择。虽然广西的电子政务起步较晚,但是通过借鉴其他发达省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十分迅速。广西服务型政府正处在不断发展的阶段,并且已取得了新成效。服务型的政府应该是提供快捷有效服务的政府。自广西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以来,“一站式”审批项目的服务给群众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时也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广西政务服务中心的启用,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提供了完备的政务服务系统和良好的政务环境。真真切切地贯彻了“为人民服务”思想理念。政府通过将分散的行政机关审批等职能联合在一个窗口,利用计算机网络化的条件,解决了群众过去往往要跑几个部门才能完成的任务的低效率局面。

(三)电子政务提供了技术条件与方法路径

电子政务的发展为广西公共信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和方法路径。电子政务是通过运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现代高新科技来实现政府组织结构以及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从而超越时空和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建立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动作模式。自2011年广西电子政务外网正式开通以来,意味着广西成立了政府与外界链接的里程碑。广西电子政务外网的形成后,提供了各政务部门办理业务所需要的服务载体,使各业务网络之间的互通共享,跨跨区域不同部门间的业务应用以及信息共享毫无障碍。广西基于现有的电子政务提供的技术条件,使广西区内和区外都真正做到信息互通共享,大大提高了服务的范围和效率。最终使广西有能力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高效、透明、公平、符合国家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三、电子政务环境下广西公共信息服务的新特征

(一)服务呈现个性化

所谓的个性化服务就是根据用户的本身其独特的需求特点来开展政府公共信息服务,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和服务策略,并以个性化的方式提供给有个性化信息需求的用户。广西的公共信息服务呈个性化的发展趋势。首先,广西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点工程项目,以及参与泛珠三角经济区建设,这样的环境就决定了广西的公共信息服务必须根据当地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采取个性化的服务方式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为企业更多地发布关于东盟经济,西部大开发的信息,从而更好地发挥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的作用;其次,广西的公共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广西通过构建“咨询服务平台”,为企业、个人等提市场开拓、以及及产品的诊断、企业管理、技术、信息服务、法律、决策、等综合性的咨询服务,促使具活力的生产力中心咨询服务体系的形成。政府通过提供网络化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从而使得社会各阶层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都获取优质的信息服务。

(二)服务呈现交互式

根据服务型政府的客观需要,广西政府公共信息服务模式中引入互动交流机制,为政府和公众用户进行良性的交流互动提供良性的平台。一方面,双向互动的信息服务模式使得信息交流更快捷、便利、高效,从而使政府公共信息服务质量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另一方面,一个廉洁、透明、高效、快捷、服务周到的政府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一定依赖于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政府与公众广泛沟通,良好互动是实现民主监督,增强政府服务回应力的最佳途径,也是切实提高政府共信力的正途。广西通过交互式的方式提供公共信息,动态的把握需求变化,并且在互动的过程中完成对本地区各类资源变动信息的采纳,实现需求方市场信息的滚动式积累,从而为社会提供更丰富、规范和完善的资源。广西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开始多个咨询,提问窗口,系统根据用户的所做的咨询,服务平台在短期内自动回复,使政府网站成为真正24小时不关门政府。对于人工服务平台,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的人员也能够更深入的了解民众的需求,从而不断完善所提供的信息,树立良好的公共服务形象,改变息传递方向单一,造成互动缺少,信息交流的不足的现象,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服务追求高效率

行政科学的目的就是实现以消耗最少的人力和材料消耗的方式来完成手头的工作。因此,效率是行政管理价值尺度中的首要公理。因此,追求信息服务的高效率就必须不断改变陈旧的信息服务模式,在电子政务环境下不断对信息服务进行创新。公共服务的效率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存在资源稀缺性与人的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广西公共信息服务的资金和人力资源都十分有限,然而要不断满足广西人不与日俱增的需求,就必须提高公共信息服务的效率。电子政务的发展本身就是为了提高服务效率,广西增加电子政务建设的同时,不断扩大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公共信息服务成效,最大程度的利用好现有的信息资源,短期内提升公共服务的产出率。广西主要是通过引导公民树立主体意识,提高公民参与政务水平,充分利用现代电子政务平台,完善政府公共产品和服务信息发布细则,推行阳光行政,让公众及时准确了解相关信息,同时畅通公众参与的渠道,为公众参政提供保证。通过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促使各公共部门协调发展,从而提高了公共信息服务的综合效益和长远效益,全面提高公共信息服务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四、电子政务环境下广西公共信息服务创新思路

基于电子政务这一大环境下,广西公共信息服务必须拥有自己的创新思路和模式,以顺应当前广西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基于广西这一以北部湾、西部大开发、东盟经济开发的大背景下,根据广西公共信息服务的要求,进行观念创新、管理创新、内容创新、以及业务创新,以此来不断完善广西的公共信息服务。

(一)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前提,是工作创新的源动力。观念的创新为前进提供了动力和潜力。当前广西公共信息服务观念创新重点是要树立为公众服务的观念,树立科学管理、依法管理的观念,开阔视野,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为加强广西的政府公共信息服务注入新的血液。观念创新的核心内容是新的管理思想、执政理念的形成,其直接结果是新的概念范畴和管理理论的产生。广西公共西信息服务将“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转变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树立统领全局、协调整合的服务理念,通过完善公共服务手段,提高公共职责的旅行效率,最终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革除原先陈旧狭隘的部门利益观念,树立以社会、企业、公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广西公共信息服务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也是推行电子政务的前提条件。而发展又对电子政务的管理内容和环境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子政务环境下对工作人员的管理显得更为困难,很难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进行监督,同时,因为没有实质性的签署和盖章,电子文件的合法性更难以确认,而且还要面临着黑客入侵的危险。同时对于信息的公开度也较难把握。广西为了更好地推行电子政务,在管理方面做了实质性的创新。一方面,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尤其是公务员的培训,既要重技能建设,又要重道德建设。另一方面,为加强对政府办公过程的廉政监管,广西人民政府办公厅还自主研发了“政务服务及监察通用软件”,实现政府政务服务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使得公共信息服务更加透明化、公正化。管理手段的不断优化创新,才能满足广西服务型政府提高服务效率的需求。政府是公共信息服务的主要窗口,承担着比企业,其他社会团体更重要的角色。广西公共信息服务管理的创新,推行依法管理、科学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是满足服务型政府发展的必然。

(三)内容创新

就目前而言,广西的信息服务产业主要是由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网络组成,公共信息通过这些平台发送。经过多年发展,广西的信息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公共信息服务的提供主体由过去的政府为主导到现在的以从事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组织与部门,和以非营利为主的准公共部门和准公共组织共同成为成为了公共信息资源的重要提供者,而其服务提供主体的多样化也进一步提升其服务内容的丰富性。服务主题的扩大进一步推动了服务内容的创新。广西作为西部大开发和东盟经济开发区的重要门户,公共信息服务的发展十分的迅速,广西根据广西整体发展需要,将信息服务内容扩展到投资分析,经济决策,旅游导航,媒体创意,图书馆信息建设,形成自己的信息服务特色以及知识产权,同时,积极完善制定和充分发挥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作用,积极推进相关产业的政策改革,提供给政府各相关部门、企业、公众更多完善,便于理解的信息。强化软件技术开发和应用,使公共信息服务更加系统化。公共信息服务内容的创新解决了广西公共信息资源过于分散,部分信息资源浪费和闲置的局面,树立政府机关网站上发挥良好的形象。改变政府网站信息量少,更新速度慢,信息闭塞,缺乏实用性的现象,保证公众及时、准确地了解政府最新动向。同时,良好的评价和公众形象不给广西带来了更多的发展上商机,引入了更多、更加具备竞争力,高科技含量的企业入驻广西,扩大了广西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能力,国际合作现在在广西也不再是罕见的局面。公共信息服务的创新,顺应了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发展,并将不断加快广西更方面的发展。

(四)业务创新

业务创新是在整合原有资源的基础上新的系统思维的成果。随着广西公共信息服务管理模式,服务主体的变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客观要求,公共信息出现业务创新的新需求。推进业务创新,首先必须将以宽带、数字电视、移动通信为主体的网络通信结合起来,加快网络信息服务的传输。推进信息化解决方案的运行模式,实现网络、系统资源共享。通过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向公共部门、企业、公民提各类专业化、高品质的信息服务联盟,建设多媒体平台和移动通讯平台。目前,广西的来宾市凭借现有办公OA的系统,成功地将电子政务移动办公系统拓展到手机上的移动办公系统。政府职员可通过手机收发邮件、查询通讯录、批阅公文、检索内部资料、发布相关公共信息等,不再受时空的限制,提高了政务信息化水平和内部办公效率,并推动电子政务朝着无线移动领域发展。

五、结语

广西的公共信息服务在电子政务环境下,根据服务型社会发展的大要求,以及广西现有的科技,文化,经济水平,对广西的公共信息服务进行了观念、管理、内容、业务方面的创新。通过创新的发展途径和方式,使广西与发达省份甚至是其他发达国家的公共工信息接轨,不断创新的公共信息服适应了广西发展的需要。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广西的公共信息服务创新还存在着不少的缺陷,创新的范围还要待于进一步扩大,创新的领域应该进一步深化,使公共信息服务创新形成以个良性的循环系统,使公共信息服务创新成为广西公共信息服务的优势,从而促进广西公共事业的发展。

作者:韦丽 许月美 秦凤微

第3篇:电子政务移动办公信息安全服务体系建设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移动化办公的解决方案也越来越普及。电子政务移动办公将会使得工作更加轻松有效,整体运作更加协调,但是系统也面临着很多的安全风险,主要的风险出现在移动终端、通信网络、移动接入区、服务端的各个环节。论文根据电子政务移动办公系统安全技术规范已经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服务体系,有效提高了电子政务移动办公信息安全。

【关键词】移动电子政务;安全风险;信息安全;移动安全体系

1 引言

“3A办公”另外也叫作移动办公,即办公人员可以在不同的时间(Anytime)、不同的地方(Anywhere)处理所有的事情(Anything)[1]。为了解脱办公人员,让办公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工作,这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办公方式。这个办公方式使大家可以摆脱时间上的限制,并且办公的地点也更加的自由化,整体的运作方式也更加的协调。IT行业和通信行业的高速发展同样为移动办公提供了助力,并且更加有机地将两者联系起来。移动办公将沟通便利的通信行业和内容丰富的IT行业有机地联系起来。无纸化的办公和远程互联网操作渐渐取代了纸质办公和办公室固定操作的办公方式。新一带的办公方式——移动办公成为办公的主流。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步开始采用移动化办公的解决方案,人们开始注意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信息安全。对于个人来说信息安全意味着隐私的安全、意味着个人银行密码、个人信息的安全。而对企业来说,更多的就是如何保障企业的最高机密不被人窥探,如何保障企业的办公信息不被他人获取[2-3]。

在公检法司等保密要求高的政府行业中,信息安全已经被放在了信息化建设最基础、最重要的地位。没有安全何谈信息。所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应该把自己的信息安全建设放在整个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第一位,信息安全才是最最重要的根基。

2 建设移动办公系统设计

移动办公平台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移动终端的接入、信息的传输、信息的接收、设备终端。其中接入平台的安全问题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接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信息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信息接收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终端设备中可能的问题。基于前两部分可以采用传输加密;对于后者信息落地之后采用访问权限的限制来控制信息的安全;对于终端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可以通过该平台涵盖的终端管控模块也就是MDM管控平台来实现。综合移动平台的各个模块,一般从身份、信息、网络等方面进行安全控制方面的设计[4]。

2.1 电子政务移动办公安全风险

在移动互联的浪潮中,电子政务移动办公凭借其便捷性成为时代的潮流和趋势,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面临诸多信息安全问题,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其安全威胁主要来自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如以下几个方面:移动终端、通信网络、移动接入和服务端。电子政务移动办公安全风险见表格1。

2.2 电子政务移动办公系统安全基本结构

基于对电子政务移动办公系统的安全风险性能评估,移动终端安全、通信网络安全、移动接入安全和服务端安全四部分构成了电子政务办公的安全系统,基本结构框图如图1。

由于终端的移动性、使用场景的开放性和不可监督性、无线传输安全的脆弱性、网络环境的复杂性,这就要求移动办公安全接入采用包括“终端加固”、“信道加密”、“认证接入”、“访问控制”、“网闸隔离”、“级联监控”、“终端管控”和“安全管理”等几项安全措施[5-7]。

用户终端安全合法获取到信息后,无论是观看还是和实际比对等业务逻辑,在信息使用的过程中做到信息不泄露,不流失,不传播,信息在终端的应用型与控制性能够用技术手段来保证;终端加固的本质是通过硬件密码来实现安全的加固,从而使得终端计算环境、资源以及网络访问能够安全、可控地进行;以我国密码管理局所审批的专门密码算法为基础,对移动终端到移动接入区端间的通信进行加密[8],从而确保能够机密、完整的传输信息,这个过程称为信道加密;所谓的认证接入是一种移动终端与移动接入区的接收装置之间的双向身份认证,它是在移动身份证书基础上实现的,仅拥有合法身份证书的移动终端才有资格进入移动接入区,能够阻止合法移动端连接非法网络;在移动B/S应用模式下对访问进行控制,这样可以确保只能经过授权的终端才能够访问企业信息网的资源,此外还可以阻止给正常访问;网闸隔离能够阻断移动接入区与气压信息网两者的网络连接;为了确保系统安全策略的安全性和一致性,将统一地控制移动办公系统的安全策略,即安全管理[9-10];为保证移动办公系统的安全,将采用级联监控来对整个系统进行统一的审核、管控和监督,并且能够及时发现系統非正常运行并对安全策略进行实时调整。

电子政务移动办公系统安全基本结构各个方面都已经建立了非常全面的服务系统,并且确保系统的各个安全机制能够正常运作。电子政务移动办公的安全体系采用多层次的结构,通过中间组件来实现终端应用、接入和后台的组建。建立的系统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系统兼容性[11]。

3 结语

电子政务移动办公系统面临着很多的安全风险,主要的风险是非授权用户访问、授权用户的恶意访问或者是恶意软件的访问。本文根据电子政务移动办公系统安全基本结构各个方面都已经建立了非常全面的服务系统。移动办公安全接入平台设计遵循国际国内相关标准进行设计,以具有良好的通用性。移动办公安全接入平台设计采用主流、先进的技术,确保系统建设的技术先进性。电子移动办公安全接入平台设计在合理高效的硬件部署保障下,同时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来提升系统处理能力,保证系统的高效性。

【參考文献】

【1】刘洋, 王俊人, 龚乐中. 政务安全移动办公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新发展方向[J].通信技术, 2017, 50(8):1788-1793.

【2】张辉. 电子政务移动办公系统安全技术框架[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2):210-210.

【3】叶俊民, 余传生, 王敬华,等. 以培养创新型IT人才为目标的案例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 2012(14):87-90.

【4】朱亚燕. 市级电子政务系统设计及其安全防范技术的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10.

【5】付宏燕, 刘蓓. 电子政务移动办公系统安全技术框架的研究[J].信息安全研究, 2015, 1(1):74-80.

【6】崔洪刚, 许英. 移动电子政务技术框架的研究与信息安全技术的实现[J].电脑开发与应用, 2004, 17(8):8-10.

【7】崔伟伟. 移动技术在安全生产监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上海:东华大学, 2013.

【8】庞渤. 公安移动警务系统的综合设计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 2012.

【9】孙庆和, 刘道群. 网络隔离技术在3G移动办公中的应用探讨[J]. 计算机科学, 2013, 40(6a):381-383.

【10】吴克忠. 移动办公、居家办公(MOHO)——OA的新发展[J]. 办公自动化, 2010(2):4-8.

【11】龚建国. 基于公用3G网的移动警务系统研究与开发[D]. 西安:长安大学, 2013.

作者:朱英群

第4篇: 怎样做好统计政务信息工作

一、政务信息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政务信息?

所谓政务信息,通常指政府部门在政务活动中产生的,并为政务管理工作服务的信息。 政务信息主要是为领导提供决策服务的,它所产生的效应直接或间接体现在决策方面。 政务信息是领导应了解的、有价值的、客观情况的反映。层次高的信息是对原始信息的归纳、综合,是各级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政务信息有四个方面的作用:宣传、协调、交流和指导。 统计政务信息工作是整个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政务信息的基本特点

一是宏观性。政务信息要围绕中心工作,反映全局性、政策性、宏观性的问题,抓重大改革进展情况,抓重要工作动态,抓重大社情民意。不是摄取小镜头,捕捉小花絮。

二是真实性。政务信息要求实事求是,不管是喜是忧,都必须如实报告。一是一,二是二,不允许大概加估计。

三是权威性。政务信息必须经过本级领导审核后报出,代表着信息报送单位的声音,是很严肃性的“官方消息”。

四是及时性。政务信息所反映的情况应体现时效性,特别对突发事件的反映要增强灵敏度。 五是规范性。信息的搜集、编写、审核、报送等环节都应按照规范的办法和程序进行。 3.统计政务信息的分类

统计政务信息按服务对象和内容不同分为两大类:

一是为党政领导服务的信息,主要指向党中央和国务院等领导机关报送的社会经济信息,简称“两办信息”,也就是经济信息;

二是为统计工作服务的信息,主要指反映统计改革与发展情况,用于统计部门上下级之间沟通情况、指导工作、交流经验的信息,简称“工作信息”。

4.什么是政务信息工作

政务信息工作主要包括:收集、整理、编辑、报送和发布政务信息,为党政领导决策服务,为上级机关和本部门领导服务,为统计改革和建设服务;指导下级单位工作,开展政务信息理论研讨和经验交流,组织信息人员培训,提高信息工作质量。 5.市、县级办公室政务信息工作职责 办公室是政务信息工作的职能部门 一是做好本单位政务 。

陈述的方式,按照 “批示时间”、“批示人”、“被批示单位”、“批示对象”、“批示内容”的顺序编写。

例:8月10日,辽宁省副省长胡晓华在辽宁省总队报送的《》上批示:“” 批示信息一般不需要叙述前因后果,多位领导在同一文件上批示,批示内容按职务高低排列。下一级领导的批示一般省略。 第二类:领导活动信息编写 总队领导到基层调研,一般以的最简洁的方式,按照 “时间”、“人物”、“内容”的顺序编写。 比如:黄贵顺副总队长到沈阳市进行专题调研 12月7日,副总队长黄贵顺率队到国家统计局沈阳调查队就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在听取了沈阳调查队副队长刘奇、农业调查处副处长赵同的工作汇报后,黄贵顺就农民增收的因素、结构变动情况及测算方法与沈阳队的同志共同进行了研讨。

黄贵顺对沈阳调查队农村住户年报的准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

一是要把握好趋势。今年的情况相对复杂,影响农民增收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需要认真仔细的核算,将各种影响因素分析透彻;

二是要加强数据评估。对基础数据要强化分析、审核的力度,使最终的报表数据能够真实客观的反映农民收入现状,为下一年制定目标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

三是要坚持国家规定的直接调查、直接上报的原则。调查统计数据要反映客观实际,不能跟着计划走、迎合领导意见。农民收入是反映民生的核心指标,要立足自己,避免互相攀比; 四是要严格执行重要调查统计数据使用、发布制度。各市未经总队评估认定的农民收入调查数据,不得对外发布或使用。

市队领导参加政府会议或召开机关会议等活动,一般不直接作为信息主线编写报送。如活动的内容确有价值,可以侧重反映工作情况的形式报送。

第三类:召开会议的信息,报送重点是会议提出了什么思路?决定了什么事项?研究了什么措施?等等。弱化会议的过程和形式。

比如:阜新调查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近期调查工作

近日,阜新调查队专门召开全体工作人员会议,研究部署近期调查工作。

一是样本落户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要严格执行调查方案,克服困难,合理安排,保质保量完成。在具体工作中,要理清自己的工作思路,选聘好调查员,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抓好培训工作。特别是在选户和落户当中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切实帮助调查员解决落户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二是法制培训工作要有计划进行。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学法、懂法,要依法行政。

三是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调查在掌握原有企业情况的基础上,掌握新增企业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确保调查工作顺利进行。

四是服务业调查要抓紧与被抽中县区取得联系,取得第一手资料。工作重点是个体服务业,争取得到抽中县区和抽中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

第四类:反映工作情况的信息,比如沟通情况、总结工作、交流经验等应将几个地方的同一类工作全面综合汇总后报送,不要把一件事分为若干次报送。 例:沈阳调查队开展农村社会发展状况调查 锦州首次开展城市环境保护满意率调查

鞍山调查队"三个加强"扎实做好规下年报工作

盘锦调查队四点要求做好城镇经常性调查户落户工作

(二)经济信息的编写

今年以来,在总队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总队各处(室)和各市、县(市、区)调查队的共同努力下,辽宁调查队系统的经济信息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根据省委、省政府“两办”反馈,到11月份辽宁调查总队经济信息采用情况在全省82个委办厅局中有取得第

一、二位的优异成绩。特别是在省政府的考核中,到8月份以由年初的第八位越升为第三位,10月份又越升为第一位。连续两年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全省调查队系统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们要求的经济信息不是新闻,与新闻写法是有区别的,

新闻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新闻语言要求生动活泼,新闻常使用比喻、拟人、反问、借代、双关、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属于积极修辞;

而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则相对比较固定, 语言要求准确、平实,使用消极修辞,要求规范,避免任何歧义,这方面近乎公文。 1.经济信息的范畴,怎样寻找经济信息

笼统的讲:经济信息要兼顾两类信息一是正面信息(成绩类),一是负面信息(问题类)。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大方面:

第一方面是反映各级政府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的实施情况,或是在贯彻落实中出现的问题和意见等的信息,比如粮食直补问题;

第二方面是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信息;比如棚户区改造,再就业等问题; 第三方面是反映本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信息,比如城市建设,各项经济指标发展能够反映本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情况的等信息;

第四方面是反映本地区所辖的企业发展情况的信息,比如鞍山市反映鞍钢公司的情况; 第五方面是典型信息。

结合我们调查队系统的工作实际,主要应围绕以下三方面开展: 第一是“三农”调查方面的信息

(一)农业生产方面

1.重点反映种植业生产方面的信息。

主要是种植结构调整和农民备耕及有关农资市场方面的信息,包括:农资价格上涨幅度是否加大农民种植成本,超越了农民的承受能力;农资供应是否有缺口,农民对劣质农资有无担忧;农户春耕生产资金是否短缺,金融对农业生产支持和服务如何,低收入农民的农业生产资金有无着落;是否缺乏农业技术及市场供需信息;农田水利设施多年失修状况是否有所改善。

2.重点反映农情及农村经济政策落实方面信息。

包括:农情进度情况,财政、金融等各种资金对农业的投入、粮食综合补贴、控制农资市场价格等各项政策落实贯彻情况。

3.重点反映灾情和重大政策执行方面信息。

包括:反映提高农村水利设施能力和存在的多年失修、抗灾能力差等问题;旱灾、风灾、水灾及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灾情造成农作物绝收、减产面积、产量及比重;出台的各项重大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等。 4.重点反映农村经济发展成果方面信息。

包括:农林牧副渔全面丰产丰收以及因自然灾害造成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因灾缺粮的人口和粮食数量,灾害造成住房倒塌的人口和数量;恢复生产、生活所需资金的数量等。 5.全年重点反映林牧渔业、农业科技、农业产业化方面的信息。

包括林牧渔业生产及受灾情况;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节约型农业技术的使用,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专业村、专业乡镇的情况;园艺、特种养殖业、乡村旅游等特色农业的发展;耕地保护制度的贯彻落实等。

(二)新农村建设方面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村清洁能源,乡村道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农村饮水问题,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等方面的情况。 2.农村改革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包括乡镇机构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征地制度改革,林权、水权制度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等。 3.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城镇化建设方面的情况和问题。

4.村委会制度建设,村级组织在村务公开、经费开支民主选举、乡村环境、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和问题。

5.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和问题,包括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信息。

第5篇:区统计政务信息工作交流材料

2017.04.27 近年来,**区统计政务信息工作在市局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充分发掘信息资源,超额完成市局下达的目标任务,全年撰写统计分析、信息、动态共398篇,国家局采用1篇,省局采用91篇,占全市各县(市、区)省局录用总数的三成。现将有关情况作简要交流汇报:

一、领导重视。一是“一把手”直接抓。在全局例会上,各科室必须将政务信息工作列入汇报内容,比照任务完成情况,并依次由分管领导进行点评,对完成情况落后的科室,局一把手直接进行点名批评,不留情面,形成对“后进科室”的高压态势。二是分管领导传帮带。我局多位局领导在统计局工作多年,是工作上的掌舵者,也是专业上的行家里手,他们主动开展“传帮带”,带头写、授经验、帮着改,有效促进全局干部在“快、精、准、特”上下功夫,帮助年轻干部快速成长。三是全局干部勤动笔。各科室你追我赶,充分挖掘素材稿件,并积极开展交流,在多想、多写、多改中提升政务信息撰写能力。

二、一是经验不藏着。在局“干部讲坛”专门开设政务信息工作专题辅导,由经验丰富的同志就如何撰写好统计系统政务信息工作授课,将优秀经验传授给每一位希望写好政务信息工作的同事,形成全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二是队伍不闲着。作为政务信息工作的责任科室,办公室同志身先士卒,不仅扮演好主力撰稿角色,还承担着信息把关的工作。2016年,办公室同志撰写政务信息近百篇,省局录用在6成左右,同时对各科室报送的政务信息进行梳理,特别是一些亮点工作,及时沟通,力求特色信息稿件观点新颖、内容丰满、结构合理,大大提高省局采用率。三是资源不浪费。注重广泛学习,要求全体干部勤看国家、省、市局网站,及时关注最新工作要求,尤其要认真研究上级部门的工作报告、领导讲话和会议文件,深入掌握当前公众最关心的统计问题,在工作中及时捕捉到与这些问题密切相关的工作进展和工作情况,撰写信息。同时,多看其他地方的政务信息,勤揣摩,博采众长,取长补短。

三、。一是量化任务。根据各专业特点制定政务信息工作考核办法,对各科室全年动态、信息、分析撰写数量进行明确,对报送“两办”、市内网、省内网采用任务进行量化。二是加大赋分。将政务信息(含动态、信息、分析)工作作为重点任务,列入局全员绩效考核办法,设定基础分10分,上限分13分(满分100分),较大比重的赋分,真真切切让各科室重视起来。三是定期通报。每月将各科室完成的动态、信息、分析的情况进行统计,按月度、季度、半在全局范围内进行通报,通报稿直接送到每位局领导和各科室负责人手中,实时督促。

第6篇:市统计局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工作自查报告

按照《XX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 201X 全市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工作进行自查和考核的通知》文件要求,我们对全局 201X 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工作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动公开情况 (一)制订、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

按照文件要求,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完善了《XX 市统计局 201X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细化责任分工,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完成政务公开目标任务。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文件以提高干部职工的认识和执行政府信息公开的自觉性。

(二)制定公开政府信息目录和指南

我局编制了《公开政府信息目录》和《公开政府信息指南》,对我局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内容、公开形式、公开时限、公开范围、公开程序、公开责任部门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制订了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对公开内容的收集、审核、办理、咨询解释等各工作步骤环节的责任要求都作了明确规定。做到了公开政府信息的目录和指南清楚、责任明确。

(三)多方式、多渠道公开政府信息

1.通过网站信息平台公开政务信息。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统计局域网站信息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公开政务信息。

2.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政务信息。通过 XX 日报、XX 早报、XX 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大众性、辐射力,发布《XX 市 201X 统计公报》以及各类统计进度分析报告、调研报告等方式,公布统计信息、公开政务。

3.通过政务公开栏公开政务信息。建立政务公开栏,重点对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工、科室职责等予以公开。

4.通过印发资料公布政务信息。我局定期印发《XX 统计年鉴》、《XX 统计月报》等及时公布统计信息,我局还专门为“两会”编印《统计手册》等小册子,让“两会”代表及进一步熟悉统计专业知识,时掌握我市经济运行情况,为更好地参政议政提供了参考。

5.通过社会宣传公开政府信息。通过媒体及标语等其他社会宣传方式,公开第三

次经济普查等中心工作。

6.通过局内会议等方式公开政府信息。重点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人事任免等工作情况,在局内分层共开。

(四)加强统计信息网站管理

XX 统计信息网作为统计政务信息公开的主要平台,我局重视其建设、更新、管理工作,做到了定期更换页面和内容,跟踪管理网站,严格上网信息审批制度,保证了统计信息网站管理有序,内容跟新及时,信息发布快捷。满足了社会工作的需要。

(五)制订和实施便民利民措施

我局的政务信息公开,以便民利民为宗旨,规范、建立了一系列政务公开的途径和办法。

1.建立了信息网上发布制度。公布大量的统计信息,以满足社会各界的需要,公布审批事项及其办事流程等,以提高办事效率。以促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的运行,提高民主政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

2.建立了咨询制度。实现了随时提供电话、来人查询统计信息,保证了服务的及时性。凡是规定可以公开的统计数据,我局都免费及时提供给社会需要的群众。

3.建立了举报制度。建立了群众举报投诉信箱,公布了群众举报投诉电话等,实现了跟踪督查制度。

4.建立了责任追究制等三项制度。建立了《首问负责制度》、《限时办结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以保证统计优质服务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完善政府信息工作机制和制度

(一)成立领导机构

我局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坚持把政务公开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依法行政工作之中,抓紧、抓好、抓落实。

1.建立了政务公开领导机构。成立了由局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长岭任组长,各主

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中心、调查队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明确专人具体组织实施政务公开工作。

2.抓好了政务公开工作机制建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并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门机构抓落实、职能科室分工负责、工作人员具体承办”的工作机制,将责任明确到人,做到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长期有效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发挥工作机构作用等方面的情况

1.明确了承办部门和具体工作人员。明确了局办公室、综合科为具体承办部门,办公室副主任具体负责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

2.抓好本级和县区培训工作。市局举办了局各科室和县区参加的政府信息公开培训班,培训人员 X 人,起到了良好效果。

(三)建立健全制度 1.根据往年信息公开的执行情况,结合统计工作实际,对各项制度进行了完善修订。建立健全了《信息发布制度》、《主动公开制度》、《依申请公开制度》、《信息协调发布制度》、《考核制度》、《报告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 7 项

制度。明确了信息发布的采集、整理、初审、复审、审批、公开等保密工作程序和工作责任。局公开发布的信息都必须进行保密审查,各科室需公开发布的信息由分管领导审核批准方能公开发布,重要信息如《统计公报》等由局长审核。根据优质服务的要求,明确了政务公开的项目和具体内容,确定了公开的具体时间,最大限度地公开政务信息,做到了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化。同时,对需公开的政务信息,及时报请进行了对外公开。

2.重视舆情收集,回应社会关切。由办公室确定人员,定时从网上搜索关键字,及时了解涉及到我局的重大舆情问题,抓好重大突发事件和群众关注热点问题的公开,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今年以来,未出现我局的重大舆情问题。

三、依申请公开工作 建立了依申请公开工作办理机制。建立了依申请公开工作办理流程,明确依依申请公开的受理机构和工作程序,严格执行受理、审核、答复程序及工作要求。

本内我局的政府信息公开没有引发举报、投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事件。

四、存在问题 一是对《条例》要求的公开内容、公开时间、公开方式上还把握不够准,仍存在信息公开随意性的问题;二是信息公开的内容还不够全面,信息公开还不够及时;三是在政府信息公开方式上还比较单一。

五、下一步的工作措施

为更好地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我局结合实际,在下一步政府信息公开工

作中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进一步加强对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门机构抓落实、职能科室分工负责、工作人员具体承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确保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有人管、有人抓,保证工作有部署,实施有措施,落实效果好。

2.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建设,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健全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长效机制。

3.进一步加大公开力度。严格按《条例》规定内容、时间、方式及时公开各类政务信息,推动政务信息发布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同时,按统计优质服务工作要求,根据群众反映问题和实际需要,尤其是热点、难点和敏感问题,将及时主动最大限度地进行政务信息公开。

4.坚持把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要求作为我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强化督促检查,按照责任制度等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工作顺利。

第7篇:镇便民服务中心政务信息公开制度

一、政务公开必须坚持依法公开、客观公正、内外有别、注重实效、方便监督的原则。

二、除涉及国家秘密及不宜公开的内容外,政务公开应包括对外公开和对内公开两个方面。

对外公开内容:

(一)有关财政预决算、专项经费使用、债权债务管理、工程项目招投标、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乡镇政府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活动的事项。

(二)有关征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发放、宅基地审批、救灾救济款式物发放、优等抚恤等与村务公开相对应的事项。

(三)镇政府各部门和派驻站所的工作职责、办事依据、办事条件、办事程序、办事纪律、办事期限、监督办法和办事结果;有关部门的收费、罚款标准和收缴情况等需要公开的事项。

(四)上级主管部门明确要求必须公开的其他事项。对内公开内容:

(一)干部任用、人事安排及奖惩情况;

(二)财务制度及收支情况;

(三)重大工程项目方案、审批及招投标情况;

(四)大宗物品采购和分配情况;

(五)固定资产处置情况;

(六)重大管理事项的决策;

(七)工资、福利、社会保障政策规定;

(八)领导干部个人廉洁自律和领导班子廉政勤政情况;

(九)其他应在内部公开的事项。

三、乡镇及派驻站所要设立固定的便于群众观看的政务公开栏,及时将应公开的内容张榜公布。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会议、广播、电视、网络、便民手册、电子触摸屏等有效形式予以公开。

四、对乡镇政务公开的监督

(一)建立健全乡镇机关和派驻站所内部监督制度。把办事结果公开与事前、事中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结合起来。

(二)发挥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作用,将公开内容及时向乡镇人大报告。

(三)实行预公开制度。决定或办理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事项应先公布方案,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并进行调整、修改后,再予以正式公布。

(四)对乡镇财政预决算情况和有关基金、资金收支情况定期审计。

(五)由乡镇人大、纪委、村级党组织、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等派员组成政务公开监督小组。

(六)设立举报电话、政务监督信箱。

第8篇:政务信息中心工作总结

提高信息质量服务领导决策

2005年,××信息中心在市政府办公厅的关怀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市、县党委、政府的中心和重点工作,以服务领导决策为宗旨,积极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提高信息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在为本级搞好服务的同时,着力加强信息上报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全县政务信息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上报信息的采用数量和领导的重视程度均有较大提高,被省政府确定为省信息直报县。回顾一年的工作,主要抓了三个方面:

一、抓住“亮点”,在增强信息特色上下功夫。我们在采编、报送信息时,始终注重打好“特色牌”,唱好“地方戏”,开发、挖掘出“精品”信息。一是突出县域特点。我县素有“中国鸭梨之乡”、“河北食用菌之乡”,全县人口居全市第二,是典型的农业大县。我们紧紧抓住这独有的县域特色,坚持周期性、阶段性报送,唱好冬春务工、夏秋收种“四季歌”,每年收集、编报涉“农”信息占上报信息总量的60%以上,如《※※梨花观赏周活动呈现品牌效应》、《※※巧打时间差春节期间输出劳务3000多人》、《※※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机制》等信息,为各级领导知情魏县、指导魏县、决策全市提供了重要参考,对解决新形势下的“三农”问题起到了积极的启发作用。二是把握发展特色。我县虽然经济总量相对较小,但县域经济增量迅速,特色产业发展较快,亮点不断涌现。围绕这些亮点,我们积极研究和探索,转化为信息优势,取得了明显成效。如《※※奥乐公司AOLE连续发泡机填补国内空白》、《河北最大的浓缩果蔬汁生产企业永丰果蔬汁有限公司落户※※》、《※※建设亿元糖果城打造糖果业发展旗舰》等信息报送后,都得到省、市的采用,取得良好反响。三是挖掘工作“经验”。围绕全县各级各部门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的创造性工作举措和成功做法,及时整理成信息上报,予以推介。如报送的《※※实施“五个十”工程统筹城乡发展》、《※※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力促县域经济发展》、《※※采取多项措施盘活企业存量资产3亿元》等信息,受到了省、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关注。

二、切中需求,在体现信息服务上下功夫。一是紧贴党委、政府工作中心。针对各级党委、政府不同时期不同的中心工作、同时期不同的重点工作,不断调整、筛选报送具有可用性的信息。如在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重大决策、工作部署出台后,或重要会议召开后,我们都迅速报送贯彻落实情况,或基层对此的反映、呼声、建议等,以利于上级进一步优化决策。二是紧贴领导思路。政府县长齐景海、政府常务副县长杨晓和亲自过问、多次指导信息工作,为我们创造宽松条件,我们信息中心在办公室内部办公条件始终是一流的。并要求我们在制作信息时,加大换位思考力度,主动进入领导“角色”,站在领导者的高度、角度去调查和分析问题。通过参加会议,听取领导讲话,及时捕捉领导的思路、观点;通过研究文件,听取领导意见,准确了解领导关心的工作和问题,使提供的信息真正与领导的思维对接、需求合拍。如我们根据县政府主要领导提出的农业发展思路,整理上报了《※※政府县长齐景海提出打造四大经济支柱助农增收》,市《政务信息》予以刊发。三是紧贴基层实际。“文变染乎世情”。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随时关注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什么、反对什么,及时编写出一些原汁原味的社情民意信息。去年冬季,我们对县天仙果菜市场大白菜销售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价格较低,严重挫伤菜农种菜积极性,群众热切期望能得到市场引导和及时处理,于是我们采写了《※※反映今年大白菜价格跌落四年最低价》的信息,引起了省政府的重视。此外,根据国家年初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我们深入调查,缜密分析县域经济所受到的影响,撰写了《国家宏观调控对我县经济发展的影响》调研文章,得到了县委、政府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并研究完善了相应的措施。

三、灵活机制,在提高信息实效上下功夫。一是改进工作方法,变“守株待兔”为“主动出击”。古人云: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事实证明,不费力气得到的信息,只能是皮毛,甚至是假相,信息人员必须特别重视对现实生活的发现与挖掘。我们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围绕领导关注的难点,社会反映的热点,花大精力搞“焦点透视”,或深入实地专题调研,或协调部门配合调研,收集、捕捉一手材料,提供高视角、高品位、高效应的信息,使参谋服务真正“参”到点子上,“谋”在关键处。二是健全运行机制,变“孤军奋战”为“众手合擎”。如果单纯依靠专职信息人员办信息,受人员数量、工作精力、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制约,使信息在广度、深度上大打折扣,影响到服务决策的实效性。实践中,在明确专职信息工作人员的前提下,注重从各层面布网点,培育骨干,通过重点带动全面,实现信息收集网络化。横向上,在县直选定了县财政局、县水利局、县地税局等30个单位为联系点,采取定期联系、预约情况、会议交流等形式,充分发挥其具有反映全县某一方面综合情况的优势,融汇信息。纵向上,以全县21个乡镇党委政府办公室为主体,采取跟班学习、下发要点、季度调度等方式,发挥其点多面广的优势,让信息触角真正“扎根”基层。同时,从利税较大的重点企业中选择10家龙头企业作为定向经济信息采集点;在办公室内部走全员办信息之路,增大信息容量,初步形成纵到底、横到边的信息联网格局。为规范网络运行和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我们建立健全了目标管理制度、信息报送采用通报制度、考评奖励制度等一整套制度,激约并举,进一步增强了信息工作活力。三是拓展信息效应,变“内部交流”为“对外开放”。信息工作不仅仅是收集、编发、上报信息,提供情况,还必须加强转化应用,充分利用信息成果来指导工作。实践中,我们主要疏通了四条渠道,即将信息与宣传结合起来,增强借鉴作用,把那些对中心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的典型经验类信息,通过报刊、电台、电视等广泛宣传,推进工作;将信息与调研结合起来,增强启迪作用,从中发现好的观点,组建专班、深入调查,深化工作;将信息与督办结合起来,增强警示作用,对一些热、难点问题通过领导批示,跟踪督办、重点督查,落实工作;将信息成果通过进一步丰富、综合、引申,形成决议、意见、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增强指导作用。

第9篇:创新机制 围绕中心 不断提高政务信息服务水平

高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周勇

近年来,高县坚持把政务信息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不断创新信息工作机制,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努力当好参谋助手,政务信息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8年至2010年,高县政务信息工作连续三年位列全市前三;今年1-6月,共编发《高县政务信息》24期,向省、市报送信息450余条,被省政府办公厅《川政晨讯》采用3条,市政府办公室《政务信息快报》采用72条,共计191分,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20%,实现全年任务,半年完成。

一、创新三个机制,在激发信息工作活力上做文章

一是参会阅文机制。要求政府办信息人员必须参加县政府常务会、县长办公会等重要会议,全面熟悉县政府中心工作,提升信息工作的高度,确保信息工作始终与领导思路合拍;要求信息人员第一时间学习省、市各类重要文件、重要政策和领导讲话,及时知晓省市工作部署开展情况,做到新政策、新规定优先接触,确保信息工作始终与省市部署要求步伐一致。

二是会商研究机制。每周召开一次由政府办分管领导、信息人员和文秘人员参加的信息工作会商研究会议,通报政府最新工作部署,分析信息工作重点和领导最新需求,提出一批重点信息选题,确保政务信息紧跟大局、服务决策。

三是资源共享机制。政府办与县委办、县报社、县电视台等部门建立信息沟通联席机制,定期进行信息工作沟通,充分利用各类信息渠道,共享信息资源,共同推进全县信息工作。

二、坚持三头并重,在提高信息工作质量上下功夫

一是盯紧上头,力争有高度。我县从省市政府需要知道和需要省市政府知道这两个方面入手,把最能反映高县特点、上级急需了解、紧跟工作形势的信息适时报送,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今年来,我县围绕省市信息需求要点,撰写上报了《高县全面开展汛前地质灾害排查工作》、《高县四举措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信息,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充分发挥信息的参谋助手作用。

二是吃透下头,力争有深度。根据领导批示和不同阶段的工作特点,适时安排信息人员深入基层调研,摸清真实情况,找准问题根源,提炼出有深度、有分量的综合类、调研类信息,努力做到普通性信息力求“精”,综合性信息力求“深”,政策性信息力求“准”,苗头性信息力求“早”。

三是拓展源头,力争有广度。建立高县信息工作QQ群,加强信息工作交流指导,及时发布信息需求,预约各类信息,进一步畅通信息渠道,深得基层信息工作者好评。同时,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的资源优势,全方位、多渠道收集信息,基本实现信息来源多元化。

三、突出三个贴近,在提升信息服务水平上上台阶

一是贴近领导意图,抓重点。我县坚持把领导时刻关注的、正在思考的、有待了解的问题,作为信息工作的切入点,切实把握政府每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有选择地采编、报送能带动全局、吻合意图的信息,为领导超前谋划、及早决策提供参考。今年来,我县有8篇政务信息得到县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进一步发挥了政务信息工作为服务领导、服务工作的“左右手”作用。

二是贴近社会民生,捕热点。我县始终将反映社情民意作为信息工作的重要内容,围绕当前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全方位、多领域、多角度撰写上报各类热点信息。今年,我县第一时间上报了《高县三举措积极应对

食盐抢购》、《高县狠抓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等社会民生信息,为领导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贴近本地特色,挖亮点。面对信息源不多、大项目较少的现实,我县立足本地实际,围绕食品、能源、化工、轻纺、建材五大支柱产业,突出蚕、茶、竹、畜、粮五大特色农业,深入挖掘创新举措,精心撰写亮点工作,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特,人特我新。今年,我县上报的《高县春茶产值突破亿元》、《高县着力打造30万亩优质茶产业基地》等“高县特色”明显信息均被市《政务信息快报》采用。

四、紧扣三个关键,在夯实信息工作基础上求实效

一是争取领导重视。我县政府主要领导历来重视政务信息工作,在各种会议上多次强调要重视和加强信息工作。去年,我县在原政府办信息调研股的基础上,成立了编制为8人的高县政府信息中心,进一步充实信息队伍力量。县政府主要领导坚持第一时间阅读每期的市《政务信息快报》和高县《政务信息》,适时对信息工作提要求、作批示、交任务、出题目。政府办公室将信息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进行总体安排,每月的办公室主任会都对政务信息工作专题研究,为政务信息工作开展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障。

二是创新队伍建设。面对人员少、工作重的实际,我县在精心挑选配备专职信息工作人员的基础上,实行全员信息制,把信息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头,要求兼职信息员每月报送信息不得4条,并将信息任务完成情况与干部评优评先挂钩,改变了原来信息人员“单打独斗”的局面,在办公室形成了“全员抓信息,专职唱主角,文秘人员打主力”的工作格局。同时,继续推进各乡镇和县政府各部门信息人员跟班学习轮训制,有效提升了信息工作整体水平。

三是落实制度保障。年初出台《关于下达2011全县政务信息目标任务的通知》,并将信息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县政府综合考核目标,做到了年初有任务,每月有通报,年终有评比。与此同时,建立健全重要信息预约制度、信息要点通报制度、信息人员参会阅文制度、信息会商研究制度、信息资源共享制度、信息督办反馈制度、信息稿酬奖惩制度等,在组织管理、监督检查、奖惩激励等方面不断创新探索,推动我县政务信息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上一篇:稽核部岗位职责下一篇:小学教师发展三年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