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

2022-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分”与“合”

【摘要】十多年的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绩,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问题,一些困境和矛盾使改革举步维艰,亟需理论突破和思想观念认知的深化。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仍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要以解放和保护文化生产力为诉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文化产业为轴心重构文化体制改革思路。

【关键词】文化生产力 保护 体制机制

深化文化改革,要在事业与产业内在关联的“合”上做文章

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任务后,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攻坚克难的新阶段,亟需找准深化改革的突破点。经过笔者多年来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的调研和思考,我认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仍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具体说,就是要以解放和保护文化生产力为诉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通过对党的文化政策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2003年启动的文化体制改革是在“两分法”基础上的“分类改革”,党的十八大之前的成绩就是在此基础上取得的。经过十年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文化不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指标。这表明党中央不单纯认为文化是一种工具性手段、一种民族伟大复兴的支撑力量,更将文化视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引擎,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而且文化繁荣本身就是关乎民生福祉和社会发展的目的。

十多年的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绩,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问题,一些困境和矛盾使改革举步维艰,亟需理论突破和思想观念认知的深化。事实上,正是一些认知上的偏差导致文化体制改革走了不少弯路,也曾因理论准备不足导致改革难以突破。面对新的改革“瓶颈”我们必须寻求适当的突破点。笔者认为深化对文化产业观念的认知,在市场机制下注重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渗透与融合,是一条可行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路。如果说前十年的改革功绩主要建立在事业与产业相区别的“分”的基础上,那么深化改革的突破点就要在事业与产业内在关联的“合”上做文章。所谓在分的基础上着重内在关联的“合”上做文章,就是肯定此前的成绩及其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通过改革思路重心的调整,积极完善改革配套政策(如公共资金的使用、税收减免、版权保护、投融资体系的完善等),使文化发展一方面朝着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方向努力;另一方面建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管理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以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这里面的一个关键点是以文化产业为轴心重构事业与产业的关系,注重事业与产业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提出着眼于内在关联的“合”的理论构想及其政策配套,并非主观臆想,而是基于实践中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在某些部门、领域的相互交融和相互促进的实际。这种理论思考的前提是肯定前期已普遍形成共识的文化体制改革的市场化价值取向与维护文化的独立性与公共性,在此基础上来思考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与经营性的文化产业的分与合。因而,着眼于内在关联的“合”不是退回到此前的事业单位框架中,也不是此前曾有人提出的設立“准公益组织”,因为一旦认同“准公益组织”的合法性,很多担负改革任务的文化单位就会一股脑的选择“准公益组织”,改革就会在原地打转转。此前厘清事业与产业的界限主要是在文化投入环节上,区分出政府财政投入(公益性事业)和市场驱动(经营性文化产业);当下提出“合”的理论基础是基于分配环节上的赢利与非赢利之分,其理论上的突破是肯定文化非营利组织的合法性和积极性,进而大力培育和扶持文化非营利组织,从而夯实文化发展之基和激发文化创造之源。其中的难点是对非营利机构的理解和定位,确切地说是“非营利组织”的合法性与可行性问题。此前我们普遍认同就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目标而言,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只是文化运行方式的差别,其承载的精神内容是一致的。无论是文化事业单位还是文化企业,都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重视文化产品的内容质量和文化内涵,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文化事业也要讲成本预算和效率,并注重投入与产出;文化产业也要追求文化产品的公共价值及其对主流文化价值观的传播。

以文化产业为轴心重构文化体制改革旨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基于对内在关联的“合”的理解,继而从企业利润视角做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机构的区分,目的是涵养文化生态和培育文化创造力与市场活力的基础。十多年的文化体制改革经验,和当前遭遇的困境表明,兼顾在生产投入和利润分配环节上的公平与效率,既要公益性事业单位激发效率,也要经营性文化企业追求社会价值,就不能止步于单纯的鸿沟式的“分”。事实上,不仅一些文化机构早在实践中打破了事业单位不能经营的“束缚”;而且中央的一些政策已经体现出这样的导向,如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引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在新出台的《博物馆条例》中注重创意产品的开发等。因此,我们需要在理论上和改革思路上更加清晰化,通过政策配套来完善它,使改革真正突破困境进入新境界。

以此思路来看,就现有文化机构而言,可以说只有极少数单位需要政府保护(10%左右),大量的文化单位需要划入非营利组织(50%左右),担负起文化价值传承、文化创造力培育、艺术实验创新、企业孵化等使命,而那些发育成熟有一定市场基础的文化单位要真正成为文化企业(40%左右),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作为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成为引领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就预期效果来看,以激活市场机制作为共同的价值取向,以发展文化产业为主导,在各自有所偏重的基础上形成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梯次结构和分类布局,从而有利于健全文化生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真正解放和培育文化生产力,从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因此,以文化产业为轴心重构文化体制改革思路,旨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文化资源的全国流动,使文化机构从功能上科学地划分为:非营利组织(含部分事业单位)、营利性文化企业,二者之间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既有利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又有利于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从而为文化发展繁荣夯实生产力之基。在实践中,为了应对改革的“一刀切”政策和鸿沟式的“分类改革”,很多省市文艺院团(包括一些研究所、杂志社等)为完成改革任务,不得已以“非遗保护”的名义成立非遗传承院,重新纳入事业单位,这是院团改革中的尴尬和无奈。因为在既没有积累(原有的事业体制仅有办公经费)、面临人才断档(老人出不去、新人进不来)、场地和办公设备老化(缺乏好剧本和设备更新技术升级),尤其在没有培育市场的情形下,把它们全部推向市场,只能是死路一条。如果以非营利机构来登记,既可以享受政府补贴(公共资金的扶持、国家艺术基金会),又可以享受社会机构、个人的捐赠与企业的赞助,还可以获得减免税政策扶持(这一点对非营利组织发展太重要了),版权保护的法律支撑和投融资政策的支持,从而使其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非营利不是不要市场,而是不能谋私利(用来私人分配),其收益用于文化单位的积累和发展。这样,文艺院团就有一定的预算保障,可以安心生产(打磨剧本、排新戏、实验新剧目、开发周边和衍生产品等),而不是为生存奔波,甚至为迎合市场上演低俗剧。没有生存之忧,就可以创作生产一些高品质或者高雅文艺产品,去追求文艺的卓越性,在产品成熟有一定的受众认可度后,再完全转化为商品,由精英文化演变为流行的商业性大众文化,作为文化产业体系中的商品在市场上赚钱,并在市场上提升大众的消费品味;同样,一些市场化的大众文化商品,经过市场不断检验和修改提升,也会成为文化精品甚至积淀为文化经典,如《大河之舞》、《猫》等,作为公共产品进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全民所共享。

因此,文化企业不仅可以在经济上反哺文化事业,还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公共产品服务大众。可见,以文化产业为轴心、以文化非营利组织为基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但激活了文化发展的创造力源泉,即文化非营利组织以其艺术创作、创意创新意识,以及消费者的培育,为文化产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性基础;还可以把流行的大众文化积淀为公共性的文化资源,使之成为当今时代文化积累和传承的一种主导方式,从而进一步夯实文化发展的根基,使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新境界。

文化产业是文明视野中的一种文化积累和传承方式

对文化机构以营利与非营利划分,更多地是着眼于事业与产业之间的内在关联,及其对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其实,真正需要被政府保护起来的应是极少一部分单位,主要在建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引导作用;大部分要面向市场,以激发文化创造活力,但并不都是商业性文化机构,而是承担了更多的文化传承、文化实验和文化创意创新的社会功能;其余部分则是为市场提供主流文化产品的文化企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有利于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进而有利于遏制“三俗”产品的市场泛滥。

由于遵循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逻辑,理顺了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梗阻,打通了一些人为的壁垒,也使一些“玻璃门”自动消解。文化发展和文化机构各归其位,从而在市场上真正培育出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骨干文化企业,这样的企业才经得起市场搏击,其产品才能真正满足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大众差异化需求,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样,可以围绕产业链和上下游带动大量相关中小企业集约化发展,从而提高产业的集中度,进而抬高海外文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有效捍卫国家文化安全。

因此,事业、产业的分与合,不仅是理论上的创新,更是制度上的创新,同时需要深化认知来完善其配套政策措施,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而不是简单地向市场一推了之,或者期望一蹴而就就可完成的事情(如某些传统媒体的网络化)。所以说,文化产业不是文化市场化和文化产业化。说到底,它是当下阶段的一种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是一种文化甚至文明的积累,同样是价值观的传承和弘扬。

文化产业虽然表现为市场化运行的商业文化,并取决于市场灵验功能的发挥,但它的根却扎在整个民族的文化土壤和健全的文化生态中,需要全社会全民族都來关心关注,担负文化创新实验和孵化,它不仅有经济价值,更有文化和社会价值。文化体制改革凸显“分”看重的是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有其现实价值与思想解放的意味;注重“合”则看重的是文化产业的社会文化价值,有其历史的合理性。

文化产业说到底是文明视野中的一种文化积累和传承方式。只有夯实民族文化的根基,用文化创意来激活其灵魂,文化产业才能大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产业不就是文化吗?它根本不是文化的“另类”。所谓事业与产业之分是文化的运行方式不同,营利与非营利之别是利润的分配不同而已,它们共同构成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因此,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不强,说到底是文化软实力弱,是中国文化发展体系缺乏竞争力!当前存在的诸多文化产业乱象,多是不懂或对文化产业理解不到位,乃至扭曲文化产业、误读市场所致。

文化体制改革在“改革”的同时更要重视“发展”

一个国家的文化体系,决定了文化产业根基的培育和产业链的延伸(好莱坞电影的强势就有国内众多民众的支撑)。从生产力视角看,文化产业绝不单是显现于市场上的商业文化,而是扎根于广阔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中的创新创意。它与“文化例外”(以高雅艺术为核心)和文化多样性有着密切的关联,也仅在商业文化生产的意义上,才可以说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因为理念不清晰、关系不顺、管理失当,实践中我们即使有好的创意和好的产品,可是文化产业链依旧做不长。只有以文化产业为轴心重构文化体制改革思路,才能推动转企单位建立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一旦建构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则有利于文化企业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跨地区发展(资源的全国流动)、跨行业以及跨所有制发展,甚至通过上市培育战略投资者,推动文化企业成为从产业集团跨越式发展到价值链高端的财团。一旦打通了市场环节,不再自我捆绑而着眼于大产业视野和全产业链结构,则所谓市场导向(企业生死线)和舆论导向(宣传红线)相冲突的问题,就是一个误读市场或者说是一个人为制造的伪问题。

由于不理解市场和文化产业何为,一些问题被人为扭曲,抑或扭曲市场,从而导致:思想性强的文化内容产品因开放度低而供应不足,低俗搞笑的产品因开放度高而大量同质化泛滥。文化体制改革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力之一,就是要通过制度创新为文化产业发展护航。它要求建构符合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和文化企业运营的体制机制,即建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基础。由此深入就可以破解“市场准入壁垒”与微观主体不合理的“二元结构”,正是它阻碍了中央提出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通过多元投资主体相互参股控股实施兼并重组促使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壮大。当前,中央把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由培育合格市场主体转变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就意味着在“改革”的同时更要重视“发展”,旨在处理好存量释放与增量发展的关系,即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以资产为纽带的协同交融发展,而不是各自为战的单兵突进。支持文化企业发展是针对所有文化企业的,对民营企业和外资一视同仁,未来的现代文化市场是开放的、公平的。在此意义上,我们说改革推进到什么深度,文化产业发展就能达到什么高度。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

【参考文献】

①[法]弗雷德里克·马特尔著、刘成富等译:《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

②[法]弗雷德里克·马特尔著、周莽译:《论美国的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

责编/潘丽莉 美编/宋扬

作者:范玉刚

第2篇: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与联系

[摘 要]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将文化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后,人们对何为文化事业、何为文化产业以及二者的区别和联系的认识尚无定论。理论认识上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搞清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文化 基本概念 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 期刊事业 期刊产业

[

[

[Key words] Culture Basic concepts Cultural cause Cultural industry Journal cause Journal industry

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与高度。但在计划经济时期,文化隶属于上层建筑,文化作为一种事业,人们更多地看到其意识形态属性,而忽视它的产业属性。

我国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后的1985年。在国务院转发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中,首次将文化艺术列入第三产业,但直到2000年,文化产业的概念才出现在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十五”计划的建议中。2002年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文化分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并且从理论上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一科学论断,明确提出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总体要求和长远目标。这对于处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中的我国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实践意义,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但是,什么是文化事业,什么是文化产业,它们有何区别和联系,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尚无定论。因此,从理论上探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内涵及其区别与联系,对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什么是文化事业

何为文化事业,目前尚无统一公认的概念。经网上搜索,对文化事业有以下一些定义。

(1)文化事业是指为满足人们娱乐、休闲、健身、求知、审美、交际等精神需要和求知需要而组织活动,并提供经费、场地、器材和各种服务的社会公益性而非盈利性的工作[1]。

(2)文化事业是指以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和同化优秀域外文化,丰富和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思想觉悟、道德素养和才智能力,纯化和优化社会风气、生产秩序、行为规范与价值取向,并能给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为目的的文化建设[2]。

(3)文化事业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泛指整个文化。人们通常所说的“发展文化事业”就是指发展整个文化。第二个层次是指与文化产业相对的整个文化事业。具体包括公益性文化和部分亚市场文化,其特点主要是国家投资为主,其他投入(包括社会基金会、社会捐赠等)为辅,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公众文化需要,不是盈利。第三层次是指文化事业单位。所谓文化事业单位是指受国家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直接管理的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独立的社会组织。具体包括:音乐、歌舞、戏曲、话剧、杂技等艺术表演团体,地方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学艺术、文物研究单位、画院等。文化事业单位既不同于文化行政管理机关,也不同于文化企业单位,其资金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目前也有些单位实行自收自支),没有创利创税任务,服务对象是全社会的公众[3]。

第一个概念是从目标取向来定义的;第二个概念是从价值取向来定义的;第三个定义是以层次内容来定义的。三个概念各有千秋,但都未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化事业的内涵。

笔者认为,给文化事业定义应从其基本性质、根本职能和目标取向入手:首先,文化事业必须是一种公益性事业,决不以盈利为目的,这是它区别于其他事业的基本性质;其次,文化事业所从事的是文化建设工作,具有国家行为特征,这是它的根本职能;第三,国家发展和建设文化事业的目的,是促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其四,文化事业不是虚无缥缈的,必须由一些实实在在的部门和单位来承担,它同其他事业一样,在国民经济分类中属于一种行业。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给文化事业定义如下:文化事业是指从事文化建设和提供文化服务的公益性行业。

2 什么是文化产业

2.1 国外对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

“文化产业”(英语名称为Culture Industry,可以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启蒙辩证法 》一书中,该书于20世纪40年代出版,作者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他们把文化产业定义为: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和消费文化产品的工业体系。它包括传统的或前工业化时代的文化产品,如书籍和报纸;也指工业化的大众文化产品,如广播和电影。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因而不同学者对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英国著名媒体理论家尼古拉斯·加纳姆(Nicholas Gamham ,1983)从文化的商品性和服务性的角度来界定文化产业,将文化产业定义为:“那些使用工业化大企业的组织和生产模式,生产和传播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社会化机构。”[4]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大众文化研究所执行主任贾斯廷·奥康纳(Justin O’connor)认为文化产业应兼顾“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后者“提供了财富和就业,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它也是一个文化消费的主要场所”,所以“文化产业的内涵必须是开放的”。为此,奥康纳认为:“文化产业是指以经营符号性商品为主的那些活动,这些商品的基本经济价值源自于它们的文化价值……它首先包括了我们称之为‘传统的’文化产业——广播、电视、出版、唱片、设计、建筑、新媒体 和‘传统艺术’——视觉艺术、手工艺、剧院、音乐厅、音乐会、演出、博物馆和画廊。”[5]

法国对文化产业的定义为:“一系列经济活动,这些活动把文化的概念、创造、产品的特性与文化产品的制造与商业销售联系起来。”[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以艺术创造表达形式、遗产古迹为基础而引起的活动和产出。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收集各国的文化统计数据,率先制定了文化统计框架 ,并于1993年作了进一步修正,成为规范各国文化统计工作以及各国建立自己的文化产业体系的参考标准。

20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日下公人(1989)在他的著作《新文化产业论》中提出文化产业的定义:“文化产业的目的就是创造一种文化符号,然后销售这种文化和文化符号。”[7]这个定义既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结合,也体现了哲学、心理学与经济学的结合。

1997年,芬兰在《文化产业最终报告》中,将文化产业定义为“基于意义内容的生产活动”。它强调内容生产,不再提工业标准,称“内容产业”,包括建筑、艺术、书报刊、广电、摄影、音像制作分销、游戏及康乐服务等。而芬兰学者芮佳莉娜·罗马(2002)则用“金字塔模型”来解释文化产业的构成,认为文化产业有双重含义:文化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文化化。在金字塔模型中,文化产业处于金字塔的顶端,处于塔底的是由经济、技术和艺术组成的三角,这个三角共同支撑了文化产业[8]。

美国虽然没有官方认定的文化产业的说法,但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人用“版权产业”来说明文化产业状况,将文化产业视为“可商品化的信息内容产品业”。其“版权产业”分为核心版权产业、部分版权产业、分销版权产业、版权相关产业等。

2.2 我国对文化产业概念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只看到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因而未能挖掘文化的产业功能。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的提法第一次出现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2000年10月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其概念比较权威的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文化部于2003年9月制定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的文化产业的概念。《意见》将文化产业分为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和艺术培训业几大门类。

第二种:文化产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这是国家统计局于2004年在首次公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提出的文化产业的概念。该分类标准将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分为“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核心层包括新闻、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电影、文艺表演、文化演出场馆、文物及文化保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群众文化服务、文化研究、文化社团、其他文化等;外围层包括互联网、旅行社服务、旅游景点文化服务、室内娱乐、游乐园、休闲健身娱乐、网吧、文化中介代理、文化产品租赁和拍卖、广告、会展服务等;相关层包括文具、照相器材、乐器、玩具、游艺器材、纸张、胶片胶卷、磁带、光盘、印刷设备、广播电视设备、电影设备、家用视听设备、工艺品的生产和销售等。

第二种观点未能从根本上区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虽然把它作为文化事业的概念似乎未尝不可,但在具体实践中却难于操作。

第一种观点虽然在功能上与文化事业有所区分,但为了突出“提供文化服务”的功能,却模糊了二者的本质区别,即文化产业的目的在于盈利,所提供的是一种“文化消费”。另外,用“经营性”给文化产业定性也不太准确。何为经营?词典解释有三个,一是筹划经管,组织计划;二是规划治理;三是往来。百度百科对经营的解释:经营(management)是指个人或团体为了实现某些特定的目的,运用经营权使某些物质(有形和无形的)发生运动从而获得某种结果的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经营活动,只要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就是经营活动,即经过筹划(含决策、计划)、控制、组织、实施等经营职能,使其达到期望目标(目的)的活动就是经营活动。可见,用“经营性”来给文化产业定性不太准确。因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通过市场机制和产业模式运作,是否以盈利为目的,而不是经营性的有无。文化事业单位并不拒斥经营性,也要实行成本核算,实施经营管理。因此,用“经营性”给“文化产业”定性,不如用“非公益性” 给“文化产业”定性。

综合以上认识,笔者给出文化产业的定义: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消费的非公益性行业。

3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与联系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均属于文化建设的范畴,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3.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

正确区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前提。否则,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就都无从谈起。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性质明显不同。文化事业具有公益性,文化产业则具有非公益性。

二是目标追求不同。文化事业不以盈利为目的,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文化产业虽然也要重视社会效益,但它必须始终以获取利润为目的,注重经济效益,否则就失去发展动力甚至危及生存。

三是基本职能不同。文化事业的基本职能是从事文化建设和提供文化服务,其从事文化建设的经费主要由主办单位提供,所提供的文化服务也是不计成本地象征性收费;而文化产业的基本职能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消费,其从事文化产品生产的经费完全靠自筹,所提供的文化消费是要付费的,并且经过了成本核算,确保赚取较多的利润。

四是运营机制和调控方式不同。文化事业只能实行事业化管理,由国家财政或主办单位提供运营经费,虽然也要进行成本核算和经营管理,但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更好地提供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必须由企业法人实行企业化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以市场为主导,遵循经济法则和价值规律,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再生产,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国家通过法律、税收政策和价格杠杆等手段对文化产业实行间接调控。

3.2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联系

正确认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联系同样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基本前提。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联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它们同属于文化建设的范畴,是统一于文化的两种形态,同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文化事业是文化产业之源,文化产业是文化事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如果没有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文化产业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文化产业是从文化事业中派生出来的,它脱离不了文化事业的规则和方法。文化事业要靠文化产业来推动和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只有依靠文化事业,才能获得依托和支持。

二是它们的存在价值都体现在创造、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先进文化上。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它们担当的角色不同,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创造、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先进文化。

三是它们的终极目标都是服务社会,都要重视社会效益。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目的,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在“重视社会效益”的问题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完全一致的。虽然文化产业并未像文化事业那样强调“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但如果它只顾经济效益而忽视或放弃“社会效益”,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最终必然要失去经济效益。正如党的十六大指出:“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4 期刊事业与期刊产业

4.1 期刊事业与期刊产业的概念

期刊事业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刊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以上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两个概念的分析,可以得出期刊事业和期刊产业的概念。

期刊事业是指从事期刊建设和提供期刊产品服务的公益性行业。

期刊产业是指从事期刊产品生产和提供期刊产品消费的非公益性行业。

4.2 期刊事业与期刊产业的区别

期刊事业与期刊产业同属期刊建设,期刊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并非所有的期刊都能由事业转型为产业,能转型为期刊产业的期刊不是由行政命令来决定,而是由其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能转型为期刊产业的期刊有其内生的发展动力和转型的冲动,想阻止也阻止不了;不能转型为产业的期刊即使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行让其转型也转型不了,因为这种转型不仅不可能促进其发展,还可能导致其消亡。因此,正确区分期刊事业和期刊产业,使它们根据自身的性质和遵循各自的规律办刊,对于深化期刊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分类管理,建立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促进期刊事业与期刊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事业和期刊产业是期刊发展的两种形态,它们有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共同特征,即上文说到的区别与联系;但是,由于它们同属于文化的亚类,又都同属期刊(有可比性),因而又有着不同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个性特征。因此,一种期刊应归属于“事业类”还是“产业类”,可根据期刊的个性特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别。

规模。在排除各种政策性倾斜(如指令性定购等)的市场环境中,产业类期刊自生能力很强,能驾驭市场规律,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期发行量可达十万、百万甚至千万份以上;而事业类期刊缺乏进入市场的能力,离开了主办单位的支持就难以为继,绝大多数期刊的期发行量只有几百、数千份,能达到万份以上的期刊为数不多。这种规模上的巨大差别非人力可以改变,事业类期刊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它的规模完全靠自身的努力很难做大,但却有可能做强,成为一种很有影响力的期刊。

效益。一般而言,任何一种期刊都有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动机,这是期刊的生存与发展之道。但是,产业类期刊和事业类期刊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程度和优先顺序是有巨大差别的。产业类期刊的天性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并以此为前提来提升影响力和实现社会效益。产业类期刊的主办者一定是企业法人,其追求经济效益的表现形式是实行企业化管理,进行完全成本核算,尽可能赚取更多的利润。这类期刊的定价建立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之上,决不做赔本的生意。事业类期刊的主办者一般为事业单位(以前也有非事业单位主办,报刊管理体制改革后已基本从非事业单位脱钩),即使主办者是非事业单位,也不可能实行企业化管理。事业类期刊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主办单位的支持,否则就难以为继。因此,其生存之道只能是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以此来赢得主办单位的支持。这类期刊的定价不计成本,做的是“赔本的生意”。

服务对象。期刊的受众多少,决定其市场份额大小。事业类期刊的受众相对比较单一,一般面向特定行业或特定职业的读者群,以满足受众开展学术研究,提高政策水平和专业素养的需要为己任。产业类期刊的受众相对较广,不受行业、职业的限制,以满足受众陶冶情操、休闲娱乐的需要为己任。因此,产业类期刊的受众要比事业类期刊的受众多得多,其期发行量、经济效益也远非事业类期刊可比。

综上所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虽然都脱胎于“文化”这个母体,但它们都具有区别于对方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它们只能按照各自的轨迹发展,在自身做大做强的同时共同促进文化的健康发展。在实践中,只有正确地把这两种不同形态的现象区分开来,才能因势利导,分类指导,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注 释

[1]段友君.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谈文化事业管理的思路转变[OL].[ 2008-08-07].http://dangjian.ccnt.com.cn/whjs.php?col=432&file=16404

[2]艾斐.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N].人民日报,2004-05-11(16)

[3]岳红记,高广元.正确理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内涵[N].陕西日报,2003-04-30

[4][7][8]蔡荣生,王勇.国内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8)

[5][6]黄辉.巴黎文化产业的现状、特征与发展空间[J].城市观察,2009(3)

(收稿日期:2012-10-08)

作者:李正元

第3篇:上海长远集团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互动发展

一、集团简介

1、集团的组建

上海长远集团正式成立于2004年。集团的前身为成立于1999年的上海市虹口足球场鲁迅公园联合发展集团,是上海市虹口区体育局下属的事业单位。

2004年,虹口区委、区政府为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文化体育产业发展,将虹口区文化系统下属单位多伦现代美术馆、朱屺瞻艺术馆、曲阳文化馆、多伦文化旅游开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国际电影院有限公司和体育系统下属单位上海市虹口游泳池等划归虹口足球场鲁迅公园联合发展集团。

2004年10月,上海市虹口足球场鲁迅公园联合发展集团更名为上海长远集团,采取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模式,归口虹口区国资委管理。

2、集团的定位

上海长远集团主要业务包括:经营管理大型文化体育场馆和公园,主办承办大型文化体育活动和会展,开发管理文化旅游和文化体育休闲。兼营业务包括:物业管理、电影放映、商业零售等。

上海长远集团的发展定位是:整合虹口中心区的文化产业资源,通过企业化运作,培育和发展虹口的文化产业,提升虹口区文化产业的能级,改善虹口中心区的城市形象,并通过产业经济效益积极反哺公益文化体育事业。

3、集团管辖的国有资产

上海长远集团是国有文化产业集团,集团的大部分资产属于国有资产(部分下属企业包含社会资本),主要包括:

(1)上海市虹口足球场——全国第一个专业足球场。

(2)上海市鲁迅公园——全国第一个体育公园和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起源地,坐落于公园的鲁迅墓是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3)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上海十大文化休闲街之一,完整保存着二、三十年代名人故居的“上海近现代露天建筑博物馆”。

(4)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全国第一个专业现代美术馆。

(5)上海市虹口游泳池——上海第一个公共游泳池。

(6)上海国际电影院有限公司。

二、资源整合

1、组建集团的初衷

上海市虹口区是上海开埠后最早接触西方文化的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淀,是“海派文化”的积聚地之一。新中国建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虹口文化事业发展迅猛,是上海唯一获得“全国文化模范区”称号的城区。

在以四川北路为轴线的虹口中心区,具有丰富的文化景观和功能资源——包括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四川北路商业街、鲁迅公园、虹口足球场等。但长期以来,这些文化资源管属于文化、园林、体育等部门和四川北路街道,由于在机制上存在责任、权利分隔,在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上缺乏协同,许多文化资源处于闲置和耗损状态,有些优质的文化资源遭到程度不同的自然和人为破坏。

2004年,虹口区委、区政府为了发挥虹口中心区的文化资源的区位优势,推进虹口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强化虹口的城区功能,优化虹口区都市型产业结构,决定成立区属文化产业集团——上海长远集团,以理顺中心区的文化资源管理开发机制,通过企业化运作将虹口中心区的文化资源与市场要素、资金要素、机制要素和运作要素结合起来,通过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同步发展,保障“文化虹口”发展战略的实现。

2、集团组建的过程

上海长远集团成立以后,首先委托文化产业专家机构和投资咨询公司对集团业务和管理进行全面调研,按集团发展定位,制订了《上海长远集团3-5年发展规划》,对集团的产业发展、组织管理作了系统研发。从2005年开始至2007年,上海长远集团按照发展规划,用三年的时间对集团的业务资源、管理资源和人力资源作了全面整合。

(1)业务资源整合

长远集团组建时,有近40个组成单位,分别来自文化、体育、园林等系统。集团下属单位所经营的业务涉及体育场馆管理、运动健身、公园管理、绿化工程、物业管理、房地产经纪、室内装潢、工艺品、旅行社、商务办公、影剧院管理、电影放映、广告展览、休闲娱乐、餐饮、贸易、商业(批发、零售)、客运服务、生活服务等80多项。由于业务门类众多,经营成本高,管理效益低。

集团对80多项业务进行了全面梳理,依据行业发展前景、集团的资源和能力、投入的强度和战略的重要性,将集团的业务区分为发展类业务(核心业务)、保持类业务和退出类业务。发展类业务是为关系集团经济效益并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的业务,保持类业务是集团承担的公益文化艺术场馆和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退出类业务是脱离集团产业主业,且经济效益一般的业务。以优势资源的整合配置为基础,以文化旅游、体育健身、大型活动、时尚娱乐业务为重点,通过资源配置和战略、人才、营运流程的有机结合,促进集团由传统的文体设施管理单位向文化产业集团的发展,实现由传统事业体制向现代产业体制的转型。

(2)管理资源整合

上海长远集团在管理资源整合上确立了集团总部、产业部和企事业单位(子公司、分支机构)三个层次的管理模式,建立了五部一室——行政管理部、旅游产业部、体育产业部、文化产业部、商务开发部和办公室(包括党办、行政办)——的组织架构。行政管理部下设规划研发、投资管理、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物业管理五个中心,产业部和商务开发部辖管相应的事业、企业单位。

集团总部的管理功能是:(1)集团战略规划、控制和协调;(2)集团财务预算和控制;(3)集团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源发展、业绩考核;(4)集团大型投资项目的决策;(5)集团产业部的经营目标审核。

产业部的管理功能是:(1)产业部的发展战略规划、监控实施与资源协调;(2)产业部的财务预算和控制;(3)产业部人力资源发展、绩效评定和激励机制;(4)集团战略规划的实施和控制;(5)下属子公司或分支机构运作的管理和控制。

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的管理功能是:(1)具体业务的年度计划、预算及实施事业部的规划;(2)业务运作的监控;(3)业务人员的业绩考核和激励机制设计。

管理资源整合过程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集团下属企事业单位与以产业部类划分的产业部管理架构难以协调。以文化产业部为例,管辖单位包括企业单位(曲阳演艺公司、永安电影院、江湾电影院、胜利电影院、多伦现代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上海国际电影公司等)、事业性质的全额拨款单位(朱屺瞻艺术馆、多伦现代美术馆)、事业性质的差额拨款单位(曲阳文化馆)和事业性质的自收自支单位(国际电影院、群众影剧院、嘉兴影剧院)四种,管辖单位性质、人员身份的不同,给产业部的管理整合带来许多困难。集团按照产业、事业同步发展的原则,在单位性质、人员身份不变的前提下,对管辖事业、企业单位分别下达社会效益指标和经济指标,并以人员借调的方式进行人才调配。

(3)人力资源整合

上海长远集团组建时,人力资源的基本状况是:(1)人员年龄结构偏大,虽然业务经验丰富,但缺乏创新活力;(2)人员学历层次偏低,普通员工中初中以下学历的居多。为了解决人力资源构成不能满足集团发展需求的问题,集团通过全员培训、人才引进和新老员工的交替等方式调整人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从2007年开始,集团对管理岗位的所有人员进行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培训,采取集中授课、案例分析、专题讲座、座谈和调研、创意活动、书目推荐、学习参观等方式,使集团管理者对于战略管理、服务管理、员工管理、质量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管理方法等管理知识和技能,有了全面系统地了解,并结合管理实践逐步深入。集团实行培训与使用相结合,把培训和考核作为上岗、任职、晋升的必要程序,提高了集团管理队伍的总体水平。

针对干部年龄结构偏大、文化层次不高的实际情况,上海长远集团制定了后备干部培养制度,按照区国资委党工委的要求制定《上海长远集团关于开展党政后备干部和优秀青年干部推荐工作实施计划》推荐后备干部、青年干部报国资委考评,并对集团后备干部和新进大学毕业生制定了相应的发展、培养和考察计划。

在加强干部管理方面,集团党委制定《长远集团干部管理规定》,对干部的任用,任用的条件、任用的程序,以及对干部的考评、监督、学习、培养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在人才引进方面,制定了《上海长远集团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引进了文化产业专家,以及现代美术馆经营管理、体育管理、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在集团不同的岗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上海长远集团已实现职工全员上岗聘用、合同制和管理岗位竞聘上岗制,完善了激励机制。针对岗位的人员变化,采取社会招聘和内部竞聘相结合的方法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互动发展

1、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同步发展

上海长远集团正式组建以后,以市场为依托,以整合产业资源为突破口,以干部队伍和职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科学规划为前提,积极有效地推进文化体育产业发展,在集团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集团经济效益连年大幅提升。集团收入从2004年组建时的4800万元,2005年增加到7854万元,2006年增加到11477万元,2007年增加到12024万元,2008年增加到14217万元。

集团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性投入,同时为集团主动、积极地反哺公益文化体育事业提供了条件。长远集团作为虹口文化产业的骨干产业集团,依据“产业反哺-文化吸引-市场引动-产业发展”的路径,对文体休闲产业进行集团培育和推进。产业反哺主要落实在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多伦现代美术馆、朱屺瞻艺术馆和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全民体育健身活动等公益文体事业领域。

2005年开始,上海长远集团在上海及虹口的全民健身活动、群众文化活动、公益性美术展览,以及多伦路文化名人街的维护管理等方面,每年投入公益文化体育事业支出3000-4000万元。这些积极反哺公益文化、公益体育事业的举措,活跃和繁荣了虹口的城市文化,丰富了虹口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对确立集团的社会信任,建树集团良好的企业形象,培育集团的市场渠道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8年9月,长远集团由于积极探索发展以“大文化”为范畴的“虹口文化产业推进模式”,并以产业发展反哺文化体育事业的成功实践,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文化虹口”效应初步显现

上海长远集团对虹口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大力推进,丰富虹口中心城区的文化吸引元素,提高虹口中心区文化吸引的质量,激活了虹口中心区的文体休闲市场,“文化虹口”效应已初步显现。

(1)上海虹口足球场

2007年,上海长远集团接受FIFA2007年中国女足世界杯中国组委会的委托,承担了FIFA2007年中国女足世界杯上海主赛场的各项任务,对虹口足球场进行了全面改造,进一步完善了举办高水准国际国内足球比赛的功能,成功地完成了FIFA2007年中国女足世界杯上海主赛场的各项任务(以及此后举行的世界杯预选赛、特奥会等多项大型国际活动),被FIFA女足世界杯委员会主席马库迪先生和国际足联官员誉为“目前世界上最好的专业足球场之一”,为中国争得了荣誉。

虹口足球场已经成为上海最有影响力的大型室外演唱会场馆,近年举办了玛利亚.凯莉、惠特妮·休斯顿、孟庭苇、张学友、齐秦、任贤齐、张信哲、陈小春、王菲、阿杜、莫文蔚、谢霆锋、黄品源、孙燕姿、周华健、林俊杰、张韶涵、蔡依林、陶、郑秀文等大型演唱会,以及美日爵士乐演出、《红楼梦》大型多媒体话剧、四川北路欢乐节开幕式文艺演出、国庆焰火晚会等大型文艺活动。

上海市虹口足球场连续四届被评为虹口区文明单位,被评为2003-2004、2005-2006年度上海市文明单位,并连续被评为全国优秀赛场。

(2)上海鲁迅公园

近年来,鲁迅公园成功举办了 “千筝和鸣”中秋文艺晚会、“均谣”杯戏曲比赛、“难忘的旋律”百日演出、“上海的早晨”上海解放五十五周年群众歌咏会等大型活动,主办了“上海长远迎新春绿色食品文化周展会”“上海长远国际品牌结婚展览会”“上海长远《申》报时尚婚纱礼仪展”“长远婚纱礼仪展”等会展活动,还举办了“欧姆龙杯”千人万步行、青年风尚节活动、奥运激情乐园“冰雕”业务、中日青年世代友好虹口行联谊活动、四川北路欢乐节、廉政歌会等公益活动。

上海鲁迅公园连续五届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达标公园、双优公园和“四星级“公园。2003年,上海鲁迅公园通过了ISO9001和14001质量/环境体系认证。

(3)多伦路文化名人街

近年来,通过不断的保护、开发,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已显示出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1年,多伦路被上海市旅游局命名为“上海市文化特色街”;2005年,被上海市文广局命名为“上海市博览休闲活动特色区域”“上海市首批群众文化活动特色区域”,被上海市旅游节组委会命名为“上海市十大休闲街”。

目前,多伦路文化名人街正在准备实施二期改造,为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贡献力量。改造后的多伦路,形态、业态将得到全面提升,文化旅游休闲产业的集聚作用将进一步增强,虹口新的城市名片呼之欲出。

(4)多伦现代美术馆和朱屺瞻艺术馆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是中国第一个为当代艺术服务的专业化现代美术馆,以“传承历史文脉、创新当代艺术”为宗旨,目前已成为中国现代美术的重要展馆。朱屺瞻艺术馆是收藏、陈列与研究朱屺瞻书画艺术的专门机构,并举办各种艺术展览、组织海内外学术交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开展艺术教育,普及高雅艺术等多种职能,是虹口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

近年来,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和朱屺瞻艺术馆近年举办了国际大师级艺术家个展”巴斯奎亚纸本作品回顾展“”美国国家地理百年精品摄影展“”上海新水墨大展“”两个亚洲·两个欧洲“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展览,受到了国内外文化艺术界的持续关注,成为上海文化艺术领域的新亮点。

(5)上海市虹口游泳池

近年来,上海市虹口游泳池近年获得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联合颁发的“上海市中小学生暑期‘人人运动、学会游泳’活动优质服务奖”、上海市救生协会颁发的“上海市暑期游泳开放救生组先进集体奖”、上海市救生协会颁发的“上海市游泳开放救生组先进集体奖”、上海市卫生局评定的“上海市A级游泳池”等荣誉。

(6)上海国际电影文化娱乐有限公司

上海国际电影院划归长远集团以后,通过与中国最大的影院放映公司——星美电影股份公司合作,已改造成拥有8个放映厅的大型电影院。通过组织节假日电影专场,策划双休日专题影片活动,定期发放学生电影优惠观摩卡,分时段开设各类电影优惠专场,不间断组织学生、成人、团体包场,扩大与周边商家的联袂营销,上海国际电影院在上海电影市场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上海国际电影院曲阳影都荣获2005年度联合电影院线“阳光电影放映优胜奖”,2005年度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国产影片放映优秀单位一等奖”等殊荣。

四、经验体会

1、上海长远集团经营管理的经验:文化产业集团应以产业规划为先导,通过不断优化产业功能,实现文化产业的发展和集聚,推进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上海长远集团根据上海市“十一·五”发展规划和虹口区优先发展航运业和文化休闲产业的战略部署,借助专业机构和专家力量,先后制订了《上海长远集团3-5年发展战略规划》《虹口中部休闲区(CRD)业态规划》《多伦文化休闲产业区业态规划》《虹口足球场及周边地带环境整治规划》和《鲁迅公园整合改造规划》等发展规划,积极整合文化休闲产业资源,有效推进了虹口文化产业的发展和集聚。

上海长远集团所辖的业务单位涵盖了文化休闲(多伦路)、游憩休闲(鲁迅公园)、运动休闲(虹口足球场)、时尚休闲(长远生活时尚广场)、购物休闲(四川北路)和创意休闲(现代美术馆、朱屺瞻艺术馆),具备发展“中部休闲区”——大体量、众类型、多层面的集成式休闲体验空间——的资源条件。在产业规划的指导下,上海长远集团通过集聚、析用、外取等方式,积极整合文化体育休闲产业资源,通过缔结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初步形成了发展文化休闲产业的可持续架构,并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

目前,上海长远集团所属的虹口足球场、多伦路文化名人街等已经集聚了中宣国际传媒、新文化传媒、宏盛斯培尔景观设计、小林好子体育用品等一批创意设计、文化传媒、国际体育、健身娱乐企业。以资源整合和企业集聚为核心的上海长远集团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通过与四川北路北段商务休闲的点、线、面联动,以虹口足球场为地标,集文化、体育、会展、传媒、休闲、购物等为一体的文化休闲产业集聚区——虹口“中部休闲区”已经初步形成。

2、上海长远集团以文化产业反哺文化事业的体会:国有文化产业集团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事业的平台,在提升文化产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应主动积极地反哺文化事业,形成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互动局面。

国有文化产业集团发展文产业的目的,是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发展产业,反哺事业,带动事业更好地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公益文化需求。

上海长远集团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性投入,为集团主动、积极地反哺公益文化体育事业提供了条件。上海长远集团在上海及虹口的全民健身活动、群众文化活动、公益性美术展览,以及多伦路文化名人街的维护管理等方面,每年投入3000多万元;这些反哺公益文化、公益体育事业的举措,不仅活跃和繁荣了城市文化,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对确立集团的社会信任,建树集团良好的企业形象,培育集团的市场渠道,也发挥了重要的意义。

上海长远集团在反哺公益文化、体育事业的实践中认识到: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体系包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个方面。文化事业发展的目标,是促进城市的文明程度,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目的,是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物质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必须建立以文化事业濡养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回馈文化事业的良性互动机制。

第4篇:繁荣文化事业与产业

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兼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16日审议通过了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和《京剧》,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医针灸是中国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为基础,以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具于艾叶等主要工具和材料,通过刺入或熏灼身体特定部位,以调节人体平衡状态而达到保健和治疗的传统知识与实践。

京剧是我国于19世纪中期孕育于民间的一种戏剧表演艺术,它集唱、念、做、打于一体,融入了中国南北方戏剧元素,广泛流布于全国。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超过30个项目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位居世界第一。然而前几年,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的成功让我国一片哗然,虽然有所谓的“专家”强调韩国的端午祭与中国的端午节不一样,但不管一不一样,这件事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中国的文化事业与产业也需要加把油了。

在当今时代,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渗透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已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和外在表现。

文化产业是为社会大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制造、销售)和服务的产业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文化建设开创了新局面,就已天津为例,天津市的文化表演越来越多,更有国外知名表演家和表演团来到天津表演。从“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到百老汇的《猫》以及爱尔兰的《大河之舞》,土耳其的《火焰之舞》等,都在天津演出并获得巨大成功。

当然,天津的本土文化也在近几年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和发展,比如杨柳青的年画,泥人张等都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还有天津著名景区五大道的建筑,几乎都是有着百年历史的重要文物,其中还有不少名人的旧居:睦南道20号为江洋大盗孙殿英旧宅,50号为张学良二弟张学酩旧居,大理道一号为蔡成勋的寓所和祠堂,39号则为张伯苓晚年的安居之所。而我们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几个重要教学楼也都经历了百年风云。这些重要建筑都在二十一世纪初被天津市政府相继列为天津历史保护文物,并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此游览,为繁荣文化事业与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繁荣发展中的当代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促进社会和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巩固了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爱国主义、公平正义、互助互爱、真善美等思想观念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里,其价值日益凸现。电视剧作为文化产业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传播媒介,在近年来也有了巨大的发展,相继推出了《亮剑》《恰同学少年》《人间正道是沧桑》《潜伏》等电视剧,这些主旋律电视剧大放异彩,让观众们评为经典,甚至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以《英雄》《孔子》等为代表的国产大片不但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观影热潮,在票房上一路领先,而且还成功打入了壁垒森严的欧美市场。当然不能不提的便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开幕式上,中国文化得到了充分展现的舞台,让世界都看到了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以及现代文化的发展。当代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正在滋润这人们的心灵,熏陶着人们的情操,营造出理性、平和、宽容的文化氛围,繁荣文化事业于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必然。

在我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党的十七大又一次提到了繁荣文化事

业于产业的重要性。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们理应大力支持我国文化事业与产业的繁荣发展,让我国文化事业与产业兴起文化发展新高潮,演奏出无愧于悠久的历史,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动人音符,真正实现文化事业与产业大繁荣。

第5篇:汝城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汝城县文化局 何建华

近几年来,我县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抢抓国扶县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使我县文化工作跃居省市先进行列,连续七年被评为郴州市文化工作目标管理优胜单位,文化产业建设走在全市前列,文化工作得到社会普遍重视,全县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呈现健康发展的强劲势头。但是,全面审视我县文化事业发展的现状,也还存在一些明显的差距,亟待认真思考和解决。

一、我县文化事业、产业现状

(一)群众文化工作。一是群文活动高潮迭起。近几年全县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1120场(次),开展送戏剧、送电影、送图书下乡300余场(次);举办校园文化、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机关文化近千次,展示书法、美术、摄影作品2670余幅(张),放映农村公益电影3900余场,数十余万人次共享了“文化大餐”。文艺节目多次参加省市展演获得大奖。小说、散文、诗歌创作进入了“复兴时期”,群众业余作家不断涌现,《柳溪村》、《真爱无声》、《草尖上的阳光》等文学作品陆续集结出版。边境文化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由湖南汝城县、广东仁化县、江西崇义县联合举办的“三省三县”文艺汇演及书法、美术、摄影作品联展,每2年一届现已成功举办9届。创办了边界三县文艺刊物《南岭风》,加强和促进了边界三县人民群众的文化交流和友谊。乡村群众文化活动日趋活跃,土桥镇足田村农民继承传统祁剧,自筹资金恢复业余祁剧团,为农村群众演出传统祁剧,2002年获省文化厅“百佳民间剧团”荣誉称号。城郊乡云善村组建农民腰鼓队代表郴州市参加全省比赛,获舞蹈大赛第三名,是唯一的一支来自农民的代表队。全县业余文艺队、秧歌队、腰鼓队、彩旗队、歌咏队、武术队、管乐队成为了城乡文化活动的生力军。故事会、抬花轿、香火龙、龙灯、龙船、舞狮、唱山歌等地方特色鲜明的汝城乡土文化活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2006年,“汝城香火龙”民俗活动列入了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8年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图书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方面,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推动硬件升级。图书专项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现馆藏图书近10万册,年新增图书10000余册,达到了年接纳读者11万人次,实现流通图书12万册次。同时,在全省率先实行计算机现代化管理,开展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2008年争取省拨68万元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备已到位安装,我县成为全省首批信息资源共享县级分中心。另一方面,大力开发馆藏资源,优化软件服务。全面整合服务窗口,健全内部管理,热心服务读者,满足了读者需求。积极联办主题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县级图书馆建设,评为国家二级馆,成为了全省图书事业的一面红旗。三是基层文化阵地得到巩固。制定了基层文化事业发展规划,落实文化建设“四个纳入”,有力地保障农村文化阵地的改善和文化队伍的稳定。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列入了国家“十一五”规划笼子,用五年时间分步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2005年,县政府投入130万元,对县影剧院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几年来,先后有土桥、文明、暖水、热水、延寿等5个乡镇被授予省“百强文化站”、“百佳民间艺术之乡”和市“先进文化乡镇”等称号。

(二)文化市场。近几年来,文化市场通过依法整治,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是文化市场监管稽查有力。按照《文化市场稽查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文化局切实加强领导,配强文化市场稽查执法队伍,并经常组织执法培训,坚持做到勤查处、严执法、重打击。将“扫黄打非”列入文化工作目标责任,定期开展集中整治和明查暗访行动。收缴非法书刊8300余册,卡通“口袋书”600余本,非法音像制品6200余张(盒),取缔无证经营书报刊8家。二是网络市场逐步规范。文化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与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开展网吧专项整治。对于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行为予以明令禁止,寄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公开信》2863份,开展千名学生远离网吧签名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课余文化活动。自2004年来,全县没有新审批网吧经营场所。对原有批准的网吧经营场所,在管理环节始终坚持“三个一律”的治网方针,即对距学校200米内的网吧及其他娱乐场所,一律责令搬迁或取缔;对取得网吧经营资格的业主,一律依规查处,直至吊销其《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同时,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常抓不懈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依法查处违规行为。三是市场监管扎实有效。健全完善了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制度,对执法的范围、内容、程序和责任作了明确规定。为延长监管链条,在全县聘请了75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乡镇文化站及社区工作人员为网吧义务监督员,公布了文化市场举报电话“12318”,认真采纳对文化市场管理的意见建议。同时,安装计算机监督平台,对所有网吧实行24小时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查处网吧违规经营行为。我县文化稽查行政执法工作200

7、2008年获省先进单位称号。

(三)文化产业。一是强化市场动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项目。以电影公司改制为契机,积极盘活利用国有资产,大胆引进中宇公司民间投资。以濂溪书院为龙头,积极推动濂溪文化区综合开发,催生了我县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的最大手笔。整个项目围绕修复濂溪书院,相继带动濂溪文化广场、沿江大道、汽车南站搬迁、步行街、商住楼及别墅群等项目。该项目成为了全市电影企业改制、招商引资与文化产业有机结合的成功典范。二是强化综合开发,着力推动文化旅游事业。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县政府出台了加强文物保护文件,切实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与利用。几年来,先后争取将濂溪书院、绣衣坊、太保第、金山古祠堂群、广安所李氏宗祠等7处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县城经省政府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文塔等7处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军楼、仙人桥等40处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通过省市文物专家到汝城调查、考察,成功举办了“汝城文物新发现”专家座谈会暨新闻发布会,郴州市“湘南起义旧址群保护利用研讨会”2008年11月在汝城召开,极大地提升了我县历史文物的知名度,拓展了文物旅游的附加值。争取资金配套建设濂溪书院附属设施和陈列物品,深挖濂溪文化底蕴,带动了文化广场、白石书院、土桥八角楼、福泉山庄等文化旅游开发项目。文化招商、文化旅游逐渐成为汝城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三是巩固传统文化产业。紧紧抓住娱乐业、演出业、音像业和艺术培训等传统文化产业项目,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精神生活质量。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农村文化观念落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文化事业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在社会中对文化工作的认识仍然存在误区,文化工作对引导解决观念转变、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农村文化事业已相对滞后,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物质生活日益提高的农民群众对文化精神生活的需求。通过调查,许多偏远的贫困山区的农民文化生活仍然十分贫乏,看戏难、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多年来,农村文化成了“新三难”,送戏下乡经费一年只够巡回演出3—4个乡镇,只能像征性的送戏下乡。全县大部分乡村没有建立图书室,6个乡镇图书馆添臵新书也是省里赠书。2008年建立的32家农家书屋配套设备、经费不完善。早几年农民看电影不到,有的农村少年儿童不知电影为何物。国家近年实施农村公益电影工程,目前农村群众看的仍是传统的老电影、旧设备。数字化电影未能普及。农村封建迷信活动仍然存在。打牌赌博、“六合彩”、婚丧喜事大操大办风气盛行,“黄、赌、毒”问题没有根治,“三个月插田、三个扯谈、三个月赌钱、三个月过年”的现状反映了农村有益文化活动少的现实。

(二)文化经费投入不足。中央、省市各级对文化的投入提出了明确的规定。我县近几年得到了各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资助,经费投入历年增加。但与周边地区比较,我县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如江西省从2005年始,由省财政每年安排6000万元文化专项资金,安排每个乡镇3万元保底经费。相对而言,我县文化事业经费仍然捉襟见肘,一是基层文化单位事业经费不足。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经费短缺,日有行动,月有整治,执法费用明显增加,办案经费和稽查设备配臵存在薄弱环节。文物保护经费短缺,保护费、维护费、征集费等不足,文物保护力不从心,普遍存在缺少保护和保护不完整现象。购书经费未列入乡级财政预算,乡村图书馆建设根本没有保障。其原因主要是乡镇政府投入少,目前的基层政府基本上是维持运转,大多无钱投入。前几年甚至有个别乡镇将省、市投入的文化专项资金用于乡镇干部发工资。其次是社会投入少,由于乡村文化资源分散,农民文化消费少,乡镇文化难以形成气候或形成产业,故社会投入乡村文化的少。

(三)基层文化基础设施老化。我县乡镇文化站建站初期,绝大多数乡镇文化站建立了以影剧院为主体,配套了其他附属文化设施。近几年来,由于乡镇财力较紧,对年久失修的影剧院和其他文化设施设备无力翻修和更新,致使全县农村集镇电影院和其他文化生活设施关停并转,相当一部分文化设施和阵地被挪作它用,有的乡镇出租改为米厂、粉厂,有的闲臵成为破烂仓库等,目前,有的乡镇文化站只保留一块牌子,有的连牌子都没有了。不少文化设施年久失修,破烂不堪,财物损失严重。县文化馆改建于1990年,目前办公及活动用房只有820平方米,按照县级馆建筑面积不得少于3000平方米的规定还相差甚远,使文艺活动开展受到制约。县图书馆建于1986年,20多年来馆舍日渐风化,房屋屋顶渗漏严重,馆舍大厅、大门变形,地面凹陷,危在旦夕。

(四)乡镇文化专干待遇尚未落实。根据中办发[2005]27号、湘办发[2001]29号和郴办发[2002]19号文件精神,乡镇文化专干应列入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但我县乡镇文化站经费仍然是差额拨款的方式,每年只有2000元的经费,影响文化专干队伍的稳定。虽然目前全县23个乡镇均配设了文化专干,但绝大多数乡镇文化专干是身兼多职,没有将主要精力用于文化工作,“会议专干”、“临时专干”,仍不同程度的存在。

(五)文化人才不足。县文化馆文化骨干人才2008年以前一度出现“断层”,文化素质有待提升。图书馆仅1人取得馆员职称资格,初级职称人数为零。管理全县文物事业的文物管理所只1人为文博大专学历,文化行政执法机构法律大专目前只有1人。党政干部多,专业干部少,文化人才缺乏,不同程度影响全县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

(六)文化行政执法难以到位。一是编制“按兵不动”。我县文化行政执法机构人员编制由1990年2人,1996年增至4人,此后十余年间文化市场稽查编制不变。现实情况与中央、国务院“加强和充实县级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伍”不相适应。二是文化执法“势单力薄”。我县虽然按照省、市精神已建立了文化稽查大队,目前且与文化局政事合一,不利于执法队伍的管理和行政执法的实施。同时,虽然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了许多专项或联合行动,但长效监控机制没有很好落实,没有形成齐心协力综合治理的运作格局。作为管理文化市场的行政执法机构,应以其特有的合法的行政执法职能机构单列。三是农村文化监管“鞭长莫及”。根据中办发[2005]27号文件“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监管作用,健全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体系”的精神,乡镇文化站应切实担负起本乡镇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督、管理职能,形成上下联动的管理体系。然而,由于我县乡镇文化站队伍不稳、职责不清、管理不到位,对农村文化的监管心有余而力不足,农村“黑网吧”“草台班子”、电游赌博等现象得不到有效遏止。

三、文化发展对策与思路

(一)强化意识,增强战略观念。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加强基层文化工作,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在全社会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建设文化强县,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都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农村文化建设。要充分地认识到文化事业发展对经济发展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要形成汝城经济文化化、汝城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共识。要以汝城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以丰厚的自然资源为依托,以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为重点,以建设现代化文明为方向,建立全县县域各种经济文化为主体的“大文化”网络文化,努力创建良好的文化经济发展环境,才能达到文化富民强县之功能。

(二)深化改革,发展文化事业。根据文化事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逐步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文化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我县原电影公司作为文化企业已在全市率先进行了改革。县文化馆、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其根本任务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主要是增加投入,增强活力,转换机制,改善服务。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分配等方面的内部改革,建立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全面实行聘用制和劳动合同制。影剧院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为经营性文化产业,应根据市场发展要求,实行内部机制改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充分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县文化稽查大队是我县文化行政执法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对全县文化市场实施稽查、监管、执法,确保文化安全,为繁荣全县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在改革中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职能。将文化行政执法机构单列,参照公务员管理,改变目前政事合一,编制不足,力度不够的现状。要健全和完善执法机构网络,形成以县稽查大队为主,乡镇文化站为辅,各有关部门相互联动的文化市场执法网络。形成统一行动、统一检查、统一公布检查结果的专项整治活动。建立健全和完善信息网络,及时交流执法经验和信息,要建立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和重大案件备案制度,实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推行政务公开,公布执法依据、执法程序、举报电话,接受上级部门和社会的监督。对文物管理所的改革,应与省市文物部门配套改革,才能扭转“上动下不动”的现状。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更好地管理全县文物和发挥文物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中的特殊作用。当前,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要着眼于汝城文化事业发展实际,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弘扬传统文化,突出地方特色。我县的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如故事会、香火龙、抬花轿、龙灯会、山歌会、地方祈剧、民间管乐等。广泛地开展民俗民间文艺活动,深入地挖掘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二是坚持广泛开展农村“三项文化”下乡活动。组建一支由政府支持,自主经营,民间民营的文艺演出团体,政府应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扶持,应按国办发[2002]7号、湘办发[2001]29号、国发[2000]41号、湘政发[2001]2号、湘建规[2002]453号、郴办发[2002]19号等文件执行。并加强引导和管理,实现演出团体以政府为主,民营为辅、适时组建专业剧团。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国家农村公益电影“2131工程”的实施,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由于原电影公司改制,将农村电影放映职能交县影剧院承担后,要积极配合上级贯彻落实国家农村电影“2131工程”,确保国家电影工程计划的实施。可考虑设立县农村电影事业管理机构,争取上级列为全额拨款事业编制,综合管理全县农村电影发行放映事业。乡镇文化站按照“五个一工程”要恢复建立农村电影放映队(院),保证每月使农民看到一场电影。三是要建立文化“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特色。县文化馆要多下基层指导、辅导、收集整理民间文化,多扶持几个富有地方特色文化的乡、村,建立科学有效的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对农村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实施农村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培育一批文化名乡镇、名村、名园、名人、名品。

(三)配套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根据中办发[2005]2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湘办发[2001]29号、郴办发[2002]19号及汝发[2003]号等文件精神,各级党委政府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负有重要责任,要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要切实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财政要统筹规划,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提高用于乡镇和村的比例。“十一五”期间,我县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要加大财政投入,构建我县农村文化服务网络。针对我县情况,县城要建设宣传文化中心,改变目前群文大楼“上不顶天,下不着地”的窘况。县文化馆、图书馆可考虑重建,确保有3000平方米的馆舍面积与文化活动场所。要恢复县革命历史陈列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每年要有5—6个乡镇新建集“五个一工程”于一体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宣传文化中心)。每年要有相当数量的行政村建立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等,开展图书阅读、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学培训、文体活动等。明确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要加强“五个一”文化阵地建设。乡镇文化站要建立图书室、宣教室、文体活动室、宣传橱窗、影剧院。乡镇文化站(宣传文化中心)的建设,由县文化局和乡镇制定具体可行的规划和方案,抓好落实。乡镇要抓好村级文化陈地的建设,制定可行性方案,分期分批抓好落实。目前我县参加全国、全省创建文化先进县、文物保护工作先进县还是空白,过去所取得的全省艺术之乡、百强文化站、市先进文化乡镇是否继续保持了先进标准,需要加以考核。总之,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当地城乡建设规划;纳入各级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干部晋升考核;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才能确保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四)市场运作,壮大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朝阳产业,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撑。在知识和信息时代,文化知识、人力资本和智力投入将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宰和先导作用。而科技推动力、文化创造力、商业运作力就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三大动力机制。这三大要素的有机组合就会产生惊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因此,当前我县综合竞争能力不够强,文化事业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滞后的情形下,扩大文化产业经营规模,打造知名品牌。同时,政府要加大投入,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以产业促进事业发展。就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我县的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通过“横挖潜力铸品牌,纵掘底蕴兴产业”,促进和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向前发展。各文化基层单位积极发展娱乐业、电影业、音像业、艺术培训等传统文化产业及招商引资开发新型文化产业,取得了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县也成为了全市文化系统发展文化产业的先进典型。但与周边县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全面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发展观念,周边县区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一是大力发展红色文化产业。要大力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我县是革命老区,大革命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曾在汝城留下了光辉的足迹。要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历史文物、旧址,发展红色旅游产业。要加强红色文化建设,恢复县革命历史陈列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二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一批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艺术之乡”、“百佳民间艺术剧团”等。全县每个乡镇都要有“一乡一品”,如“故事会艺术之乡”, “香火龙艺术之乡”“民居古祠之乡”、“民间祁剧之村”,“民歌山歌之乡”、“温泉之乡”,“民族文化园”,“生态公园”等。还可建立乡镇之间的“文化艺术长廊”,“书画影艺术之乡”“管乐之乡”。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建立自己独特的民间、民俗文化体系,达到“自发、自娱、自乐”。三是大力发展文物旅游产业。充分利用现有的文物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如“濂溪书院”、“八角楼”、“绣衣坊”、“金山古祠堂群”、“仙人桥”、“白石书院”等,吸引文人墨客驻足观光。四是大力发展绿色旅游产业。挖掘生态文化内涵,打造“绿色”品牌,推动山区县绿色文化产业发展。我县境内自然景观秀美、独特,四季如春、风光秀丽,集山、水、石、洞、林、泉于一身,溶特、奇、险、幽、秀于一体,“四大景观”、“汝城八景”以及新发现的众多山林幽谷河道奇观,都可成为绿色文化旅游的好去处。

(五)齐抓共管,加强队伍建设。长期以来,文化系统干部职工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默默无闻,甘于奉献。但与其他部门相比,在经济上、政治上仍然存在较大的隐形差距。经济上,乡镇文化站自1990年确定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事业发展了,但财政仍然是每年只有2000元的拨款及1站1人的编制。县直文化部门的编制也不是随着文化发展而增加,而是减少。如文化馆由1992年的12个,核减为现在的9个;文化局由8个编核减为7个编;文化稽查队4个编,要管理全县文化8大类的近100家文化经营单位,尤其是整治农村家庭经营的“黑网吧”,不能有效担负稽查管理的职责。与周边县比,我县文化稽查大队编制人数是最少的。文物管理所、图书馆人员编制也一直未增编,人员不够。要抓好乡镇文化专干的管理,落实全额编制、落实待遇、落实责任。开展文化人才的培训和培养。对文化专干的配备、异动,各乡镇党委要征求县文化主管部门的意见。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退的用人机制和科学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文化专干在任职之前,须先经过由县文化部门组织的乡镇文化专干任职资格考试,通过考试获得资格证的,才能正式上岗。乡镇文化要列入县工作考核,经考核不适应担任文化专干的,各乡镇党委要调整其岗位。

第6篇:河南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投人机制创新研究

唐晓旺

一、河南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投入与效益分析

(一)河南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投入分析

1.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这其中包括文体广播事业费、文体部门基本建设支出和宣传文 化发展专项资金。

从近年来的预算支出情况来看,文体广播事业费的支出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文体部门 基本建设支出和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的金额也呈上升趋势。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文化事业建设费。2001一2005年,河南省文化事业建设支出年均增长32.6%。特别是2(X又年以来,全省各级文化事业建设支出都呈现出加速增长 的态势。

3.预算外财政专户支出—体彩公益金。自2001年全省开通体育彩票电脑发售系统以来,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十五”期间共发售体育彩票51.26亿元,筹集公益金17.54亿 元,有力地支持了河南省全民健身运动和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

4.对宣传文化单位的税收减免情况。按照财政部、中宣部《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事业

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的精神,河南省对宣传文化单位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对电影发 行单位实行营业税优惠政策。2001一20(辫年河南省共减免书店、报社和出版企业增值税

2.15亿元。这些税收优惠政策的实行减轻了宣传文化单位的负担,有力地促进了河南省文 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河南省文化亨业与文化产业投入的效益分析

1.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投人的社会效益。这具体地表现为公共事业蓬勃发展和艺术

精品不断涌现。近年来,在政府投人的大力支持下,河南省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得到了繁荣发 展,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省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条件较好的县(市)有 博物馆的目标。另外,河南坚持实施重点剧目带动战略,涌现了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文 艺作品,如大型豫剧古装戏《程婴救孤》、舞剧《风中少林》、电影戏曲艺术片《村官李天成》 等。

2.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投人的经济效益分析。这主要表现文化产业增长强劲,文化招 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和一批文化企业成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等方面。

环境创新185

具体说来,2(X)5年,河南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39.64亿元,比20(辫年增长28.4%, 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2%,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20万人。河南省又充分发挥文化资源 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不仅引进了大量的外资,也扩大了河南文化的影响力。另外, 一批文化企业集团,如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出版集团、河南文化影视集团、河南杂技集团

等,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河南文化市场上,已成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二、河南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投入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河南省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投人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成果丰富,亮点纷呈,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投人与效益基本上呈现出良性互动发展的态势。但是,在文化投人向 效益转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一)财政投入总量相冲不足,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虽然2(XX)~2(X)5年河南省文体广播事业费财政拨款由n4886万元上升到368《X岭万元, 增加了22().32%,占全省每年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58%上升到了3.30%。但这与快速增长的 河南省居民对文化的需求相比,财政对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投人还是不足的,远远满足

了河南省日益增长的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从全国来看,河南省人均文化事业费连续多年处 于倒数第一的位置。从全省各地情况来看,各级政府对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益文化单

位的事业经费相对不足,每年递增的文化经费多半用于人员经费的支出。尤其是在广大的农 村地区,基层文化基本建设普遍缺乏资金,文化设施很不完善,基础设施欠账多。

(二)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文化投入差距较大,发展失衡

从近年来河南省各市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事业费投人、基本建设投人和更新改造

设施投人情况看,郑州、洛阳等经济较为发达城市投人额明显高于其他城市,且经济发达城 市与经济落后城市间文化事业投人的差距呈扩大趋势。郑州市2以洲〕一2《X万年对文化事业

和文化产业共投人资金18.5亿元,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对文化及相关事业和产业的投人以每 年平均37%的速度增长。洛阳市20(X]一2(X)6年各级财政对文化的各项投人达到了18.88 亿元。与之相比,鹤壁、安阳、商丘、驻马店等市同期财政对文化的各项投人都不超过10亿

元,有些地市六年来的总额不过1亿多元,与郑州、洛阳相比差距明显。

(三)财政投入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资金使用效益欠佳

目前,河南省的文化投人一方面表现为总量不足,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使用效益低下、投 人和产出不成比例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财政投人激励机制。其 一,收人分配制度改革滞后,没有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 起来的文化事业,特别是文化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河南省的文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人分配制度改革还没有全 面展开,而改革的核心—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并未真正建立起来。其二,没有建立专项资金绩效考评制度。各项文化事业专项资金的使用尚不规范,缺乏有效的考评制度,这在一定程 度上降低了对文化投人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缓慢,导致财税优惠政策难以落实

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是河南省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加快推进

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2(X拓年河南省政府出台了两个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 制配套政策文件,从财政支持、税收优惠、资产处置、人员分流安置、养老保险等13个方面明

确了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优惠政策。在这一政策的引导下,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成功实现改制,注册成立集团有限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运作,构建了以资产 为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然而,有更多的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在转企改制的道路上步履缓 慢,裹足不前,以致无法享受到相关的财税优惠待遇。

(五)政策不配套,对政资金对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引导不理想

资本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血液。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单位的市场化转型,离不开巨额

资金的启动和扶持。目前,河南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初始阶段,文化企业融资渠道单 一,基本上靠文化企业自身滚动发展,这就大大限制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资金不足,已经成 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而河南省引导社会资金多方投入文化产业的措施并不到 位,首先是财政引导资金投人文化产业的功能还未充分发挥,其次是缺乏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的相应的投资融资政策。

三、完兽河南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投入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对政投入力度,向农村地区和薄弱地区倾抖,各市要按 照中央要求设立农村文化建设资金

各级政府应按照有关政策要求,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增加对公益性文化 事业的财政投人。财政部门应根据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目标、规模和标准,核定公益性文 化单位正常运转和实施项目所需的支出,并予以必要的经费保障。同时,财政部门要通过大 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内容建设、功能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 设。各级财政要充分认识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积极调整支出存量结构,安排增量, 逐步提高文化事业支出特别是农村文化事业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各地市要按照中 央要求设立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努力构建农村文化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

(二)推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出台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 实施办法

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深化河南省公 益性事业单位内部改革。一是全面推行聘用制,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精简富余人员,严格 控制人员增长,使财政核拨的经费,更多的用于事业的发展。二是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实 行不同的收人分配管理办法,加强监管,合理调节收人分配。三是调整内部收人分配机制, 根据国家事业单位收人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尽快出台河南省的文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 实施办法,将收人分配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挂钩。同时,通过调整、合并、转制等

方式,合理配置文化艺术资源,改变文化单位设置零散、服务单一的状况,充分发挥文化单位

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公益事业中的作用。

~呀(三)探索建立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考评制度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采购制度在支持和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过程中,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财政投人绩效考评制度。通过对财政拨付的各类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总结和量化评估,建立起激励机制和

问责制度,从而强化监督,把各类专项资金切实落到实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考评 指标既要考虑对专项资金分配、管理过程的考评,也要考虑对资金使用效果的考评。在此基 础上,量化绩效目标,明确绩效责任,对经费使用进行追踪问效。将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 文化产品作为增加财政投人的重要依据。同时,政府部门应当大力推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 采购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有效地引人竞争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实现从“养人办 事”到“办事养人”的转变,以更低的代价得到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政府财政投人的

质量和效率。

(四)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切实落实财税优惠政策

在《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 制,其中,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重要新闻媒体实行国有事业体制,在科学划分宣传业务

和经营业务的基础上,把经营部分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出版单位除河南人民出版社保留 事业性质外,其他出版单位全部转制为企业;文艺演出团体除河南豫剧院保留事业性质外, 其他文艺表演院团和演出场所全部进行转企改制。根据纲要,河南省应全面加快经营性文 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对于艺术院团、出版单位和文化、艺术、生活、科普类等一般报纸杂

志社以及新华书店、电影制片厂、影剧院、电视剧制作单位和文化经营中介机构等经营性文 化单位,要积极创造条件,有针姗、有步骤地推动其逐步转制为企业,面向市场,成为文化产

业发展的新生力量。在加快转企改制的步伐中,政府有关部门应根据其转制进程,在转制进 入到实质性阶段之后,切实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尤其是财税优惠政策。

(五)加强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

走金融市场筹款之路,是解决文化发展资金不足的有效途径。鼓励金融部门把文化产

业纳人重点支持范围,增加文化企业贷款额度。实行资助性信贷政策,通过低息、无息、贴息

等优惠政策,支持文化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更新,以及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实行资产抵押政 策,对效益好、有偿还能力的文化经营部门,金融部门可给予开办资产抵押业务,也可发放简

易设备维修贷款,以支持文化部门的经营活动和硬件改造。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股票市 场、债券市场、产权交易市场》风险投资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同时,鼓励建立以吸收社会资

金为主的文化产业发展基金、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多渠道筹集资金,对文化产业的主导 行业和重要产品提供资金支持、把扶持单位改为扶持项目、扶持产品、扶持服务、扶持产业 化,重点用于扶持和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第7篇: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 范 周:

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动力。近十年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这条发展道路上,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要求。

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都是文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维护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是维护公共文化生活的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经营性文化产业是推动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必由之路。应该说,科学把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辩证关系,意义重大。

满足群众需求为己任是二者的共同目标。当前人民群众对实现自身文化权益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文化发展提出了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丰富文化消费的内容形式、创新文化服务的手段载体提出了更高要求。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是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显著特点是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特别是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之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呈“井喷”之势。因此,无论是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都是人民群众生活基本实现小康之后增加消费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也就抓住了扩大消费的重要着力点。

纵观近十年来的文化建设进程,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成为重要的驱动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全球一体化的加速,文化消费的方式不断发生新的变革,新的文化业态逐渐改变了文化服务的方式,服务形式的升级转型和服务手段的升级转型成为文化发展重要特点。我们可以注意到,将现代信息手段和时代元素融入文化下乡,广泛借助新技术、新媒体搭建新的传播平台,采用先进信息手段拓展文化服务领域和渠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效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整体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样,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科技为基础,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明显趋势。

十年来,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成为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同样是市场规律与文化发展规律的结合,因此政府并不是公共文化服务惟一的提供者。创造一种激发全民关注文化、参与文化传承和文化创造的热情或激励企业投资、捐助公益文化设施或兴办中间组织、文化机构和行业团体的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有助于形成长效机制下多元互补、广泛参与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格局。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如此。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最有吸引力的投资领域之一,社会力量参与和投入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突出。

第8篇:文化事业改革心得体会: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经营管理人才和专门技术人才研修班4月7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12日同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他强调,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快速进步的新形势,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着力强化经营管

理,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推动我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刘云山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竞争力,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单位的经营管理,加大文化领域科技应用力度。要遵循精神文明建设规律和市场经济要求,在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方面狠下功夫,不断扩大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的市场份额,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内部管理,扩大投融资渠道,培育合格市场主体,打造一批有活力、有实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要从战略高度审视科学技术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积极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推进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传播,不断提高文化发展科技含量,提高文化产品的表现力感染力,更好地用先进技术建设先进文化、传播先进文化。要密切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新成果,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运用先进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积极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升级。

刘云山强调,文化繁荣发展关键是人才。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改进培养方式,拓宽培养渠道,完善人才选拔使用机制,在培养理论、新闻、文艺、出版各门类拔尖业务人才的同时,培养一大批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和专门技术人才。宣传文化系统经营管理人才和专门技术人才要有崇高的理想追求,确立正确的人生坐标,把个人的理想同国家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追求同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要有强烈的创新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新观念看待新事物,以新思维研究新情况,以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经营管理模式和技术发展道路,不断提高文化领域的经营管理和科技创新水平。要有过硬的业务本领,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认真学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广泛涉猎各方面专业知识,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成为经营管理和专门技术领域的行家里手。要有良好的工作作风,秉持高尚的职业精神,恪守良好的职业道德,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甘于奉献,珍惜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珍惜时代和社会创造的条件,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应有贡献。

第9篇:浅谈关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系别:物电系班别:电信本092班姓名:姚光全学号:200911053

3浅谈关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这是我们党的一大理论创新,既为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发展文化产业清除了理论障碍,同时为全国事业单位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然而,文化体制改革时至今日,仍然听到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是区分不开的,在二者之间总是存在相互重叠的“准公益性”灰色地带;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事业与产业只是概念之分,文化是可以产业化的,应当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化”。这两种观点都失之偏颇。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单位大都采取事业体制,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自2003年起,文化体制改革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把文化单位区分为公益性和经营性两种类型,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其成为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在出版发行、文艺表演以及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等重点领域,除个别单位继续保留事业体制外,绝大多数都已作为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即使在最难区分的新闻媒体行业,也已确定改革思路:党报党刊将广告、发行、印刷等经营性部分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电台电视台将网络传输、电视剧制作以及广告经营等经营性部分也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实行制播分离。下一步,拟将各类报刊社区分为时政类与非时政类两种类型,推动非时政类报刊社转制为企业。

文艺院团的分类改革被认为是最难的,目前也确定了基本思路,即保留事业体制的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代表国家水准、起示范作用的,主要是文化部直属的文艺院团;一类是体现民族特色、属于民族瑰宝的,如少数京剧、昆曲;再一类就是市场发育需要一定过程、高雅艺术的,如芭蕾、交响乐、歌剧等。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证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分得开的,在公益性和经营性之间不存在模糊地带。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时间表”,党的十八大以前基本完成改革任务。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前后十年时间,文化事业单位就基本完成了分类改革,这在我国改革史上是一个奇迹。特别是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严格的、规范的改革,凡是转制为企业的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必须注销事业单位法人、核销事业编制,做到“可核查、不可逆”,在体制上保障和巩固改革成果,为全国事业单位改革树立了典范。

需要强调的是,文化体制改革从来没有提出“文化产业化”,而是始终坚持事业和产业“两轮驱动”。即使全面完成文化体制改革,所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依然存在一定数量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包括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站)等,也包括继续保留事业体制的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以及时政类报刊社、公益性出版社和重点文艺院团等。“文化产业化”的观点,是对文化体制改革的误解。

关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除了对二者进行科学的区分外,还应当揭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果说区分事业和产业是为

了推动改革,那么,强调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则是为了促进发展。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集体记忆,她以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形态传承,并作为共同财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成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事业是文化的积累与积淀,而文化的积累与积淀是永恒的、永无止境的,图书馆、博物馆等积淀的就是人类在过去创造的灿烂文化。与此同时,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还在不断创造新的文明成果,在充分吸收以往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还会产生新的精神文化需求,并表现为各种市场需求。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当期文化消费,就要依靠文化企业创作生产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繁荣文化市场,从而形成了文化产业。

如果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置于历史长河中去考察,二者的内在联系就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文化产品和服务作为文化产业的成果,除满足当期消费外,必然会作为文化的积累与积淀,逐渐转化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成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组分。因此,文化产业发展是文化事业繁荣的基础。另一方面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文学艺术、人文社科、科学技术等原创作品不断涌现,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文化事业的繁荣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

有鉴于此,深刻把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深化对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在更高层次上寻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效途径,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上一篇:嫁个啥样的男人好下一篇:起重机司机作业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