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论文

2022-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新发展,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我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论文 篇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与联系

[摘 要]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将文化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后,人们对何为文化事业、何为文化产业以及二者的区别和联系的认识尚无定论。理论认识上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搞清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文化 基本概念 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 期刊事业 期刊产业

[Key words] Culture Basic concepts Cultural cause Cultural industry Journal cause Journal industry

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与高度。但在计划经济时期,文化隶属于上层建筑,文化作为一种事业,人们更多地看到其意识形态属性,而忽视它的产业属性。

我国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后的1985年。在国务院转发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中,首次将文化艺术列入第三产业,但直到2000年,文化产业的概念才出现在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十五”计划的建议中。2002年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文化分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并且从理论上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一科学论断,明确提出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总体要求和长远目标。这对于处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中的我国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实践意义,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但是,什么是文化事业,什么是文化产业,它们有何区别和联系,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尚无定论。因此,从理论上探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内涵及其区别与联系,对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什么是文化事业

何为文化事业,目前尚无统一公认的概念。经网上搜索,对文化事业有以下一些定义。

(1)文化事业是指为满足人们娱乐、休闲、健身、求知、审美、交际等精神需要和求知需要而组织活动,并提供经费、场地、器材和各种服务的社会公益性而非盈利性的工作[1]。

(2)文化事业是指以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和同化优秀域外文化,丰富和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思想觉悟、道德素养和才智能力,纯化和优化社会风气、生产秩序、行为规范与价值取向,并能给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为目的的文化建设[2]。

(3)文化事业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泛指整个文化。人们通常所说的“发展文化事业”就是指发展整个文化。第二个层次是指与文化产业相对的整个文化事业。具体包括公益性文化和部分亚市场文化,其特点主要是国家投资为主,其他投入(包括社会基金会、社会捐赠等)为辅,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公众文化需要,不是盈利。第三层次是指文化事业单位。所谓文化事业单位是指受国家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直接管理的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独立的社会组织。具体包括:音乐、歌舞、戏曲、话剧、杂技等艺术表演团体,地方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学艺术、文物研究单位、画院等。文化事业单位既不同于文化行政管理机关,也不同于文化企业单位,其资金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目前也有些单位实行自收自支),没有创利创税任务,服务对象是全社会的公众[3]。

第一个概念是从目标取向来定义的;第二个概念是从价值取向来定义的;第三个定义是以层次内容来定义的。三个概念各有千秋,但都未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化事业的内涵。

笔者认为,给文化事业定义应从其基本性质、根本职能和目标取向入手:首先,文化事业必须是一种公益性事业,决不以盈利为目的,这是它区别于其他事业的基本性质;其次,文化事业所从事的是文化建设工作,具有国家行为特征,这是它的根本职能;第三,国家发展和建设文化事业的目的,是促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其四,文化事业不是虚无缥缈的,必须由一些实实在在的部门和单位来承担,它同其他事业一样,在国民经济分类中属于一种行业。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给文化事业定义如下:文化事业是指从事文化建设和提供文化服务的公益性行业。

2 什么是文化产业

2.1 国外对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

“文化产业”(英语名称为Culture Industry,可以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启蒙辩证法 》一书中,该书于20世纪40年代出版,作者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他们把文化产业定义为: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和消费文化产品的工业体系。它包括传统的或前工业化时代的文化产品,如书籍和报纸;也指工业化的大众文化产品,如广播和电影。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因而不同学者对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英国著名媒体理论家尼古拉斯·加纳姆(Nicholas Gamham ,1983)从文化的商品性和服务性的角度来界定文化产业,将文化产业定义为:“那些使用工业化大企业的组织和生产模式,生产和传播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社会化机构。”[4]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大众文化研究所执行主任贾斯廷·奥康纳(Justin O’connor)认为文化产业应兼顾“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后者“提供了财富和就业,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它也是一个文化消费的主要场所”,所以“文化产业的内涵必须是开放的”。为此,奥康纳认为:“文化产业是指以经营符号性商品为主的那些活动,这些商品的基本经济价值源自于它们的文化价值……它首先包括了我们称之为‘传统的’文化产业——广播、电视、出版、唱片、设计、建筑、新媒体 和‘传统艺术’——视觉艺术、手工艺、剧院、音乐厅、音乐会、演出、博物馆和画廊。”[5]

法国对文化产业的定义为:“一系列经济活动,这些活动把文化的概念、创造、产品的特性与文化产品的制造与商业销售联系起来。”[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以艺术创造表达形式、遗产古迹为基础而引起的活动和产出。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收集各国的文化统计数据,率先制定了文化统计框架 ,并于1993年作了进一步修正,成为规范各国文化统计工作以及各国建立自己的文化产业体系的参考标准。

20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日下公人(1989)在他的著作《新文化产业论》中提出文化产业的定义:“文化产业的目的就是创造一种文化符号,然后销售这种文化和文化符号。”[7]这个定义既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结合,也体现了哲学、心理学与经济学的结合。

1997年,芬兰在《文化产业最终报告》中,将文化产业定义为“基于意义内容的生产活动”。它强调内容生产,不再提工业标准,称“内容产业”,包括建筑、艺术、书报刊、广电、摄影、音像制作分销、游戏及康乐服务等。而芬兰学者芮佳莉娜·罗马(2002)则用“金字塔模型”来解释文化产业的构成,认为文化产业有双重含义:文化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文化化。在金字塔模型中,文化产业处于金字塔的顶端,处于塔底的是由经济、技术和艺术组成的三角,这个三角共同支撑了文化产业[8]。

美国虽然没有官方认定的文化产业的说法,但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人用“版权产业”来说明文化产业状况,将文化产业视为“可商品化的信息内容产品业”。其“版权产业”分为核心版权产业、部分版权产业、分销版权产业、版权相关产业等。

2.2 我国对文化产业概念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只看到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因而未能挖掘文化的产业功能。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的提法第一次出现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2000年10月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其概念比较权威的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文化部于2003年9月制定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的文化产业的概念。《意见》将文化产业分为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和艺术培训业几大门类。

第二种:文化产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这是国家统计局于2004年在首次公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提出的文化产业的概念。该分类标准将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分为“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核心层包括新闻、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电影、文艺表演、文化演出场馆、文物及文化保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群众文化服务、文化研究、文化社团、其他文化等;外围层包括互联网、旅行社服务、旅游景点文化服务、室内娱乐、游乐园、休闲健身娱乐、网吧、文化中介代理、文化产品租赁和拍卖、广告、会展服务等;相关层包括文具、照相器材、乐器、玩具、游艺器材、纸张、胶片胶卷、磁带、光盘、印刷设备、广播电视设备、电影设备、家用视听设备、工艺品的生产和销售等。

第二种观点未能从根本上区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虽然把它作为文化事业的概念似乎未尝不可,但在具体实践中却难于操作。

第一种观点虽然在功能上与文化事业有所区分,但为了突出“提供文化服务”的功能,却模糊了二者的本质区别,即文化产业的目的在于盈利,所提供的是一种“文化消费”。另外,用“经营性”给文化产业定性也不太准确。何为经营?词典解释有三个,一是筹划经管,组织计划;二是规划治理;三是往来。百度百科对经营的解释:经营(management)是指个人或团体为了实现某些特定的目的,运用经营权使某些物质(有形和无形的)发生运动从而获得某种结果的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经营活动,只要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就是经营活动,即经过筹划(含决策、计划)、控制、组织、实施等经营职能,使其达到期望目标(目的)的活动就是经营活动。可见,用“经营性”来给文化产业定性不太准确。因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通过市场机制和产业模式运作,是否以盈利为目的,而不是经营性的有无。文化事业单位并不拒斥经营性,也要实行成本核算,实施经营管理。因此,用“经营性”给“文化产业”定性,不如用“非公益性” 给“文化产业”定性。

综合以上认识,笔者给出文化产业的定义: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消费的非公益性行业。

3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与联系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均属于文化建设的范畴,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3.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

正确区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前提。否则,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就都无从谈起。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性质明显不同。文化事业具有公益性,文化产业则具有非公益性。

二是目标追求不同。文化事业不以盈利为目的,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文化产业虽然也要重视社会效益,但它必须始终以获取利润为目的,注重经济效益,否则就失去发展动力甚至危及生存。

三是基本职能不同。文化事业的基本职能是从事文化建设和提供文化服务,其从事文化建设的经费主要由主办单位提供,所提供的文化服务也是不计成本地象征性收费;而文化产业的基本职能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消费,其从事文化产品生产的经费完全靠自筹,所提供的文化消费是要付费的,并且经过了成本核算,确保赚取较多的利润。

四是运营机制和调控方式不同。文化事业只能实行事业化管理,由国家财政或主办单位提供运营经费,虽然也要进行成本核算和经营管理,但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更好地提供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必须由企业法人实行企业化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以市场为主导,遵循经济法则和价值规律,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再生产,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国家通过法律、税收政策和价格杠杆等手段对文化产业实行间接调控。

3.2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联系

正确认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联系同样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基本前提。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联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它们同属于文化建设的范畴,是统一于文化的两种形态,同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文化事业是文化产业之源,文化产业是文化事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如果没有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文化产业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文化产业是从文化事业中派生出来的,它脱离不了文化事业的规则和方法。文化事业要靠文化产业来推动和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只有依靠文化事业,才能获得依托和支持。

二是它们的存在价值都体现在创造、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先进文化上。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它们担当的角色不同,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创造、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先进文化。

三是它们的终极目标都是服务社会,都要重视社会效益。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目的,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在“重视社会效益”的问题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完全一致的。虽然文化产业并未像文化事业那样强调“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但如果它只顾经济效益而忽视或放弃“社会效益”,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最终必然要失去经济效益。正如党的十六大指出:“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4 期刊事业与期刊产业

4.1 期刊事业与期刊产业的概念

期刊事业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刊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以上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两个概念的分析,可以得出期刊事业和期刊产业的概念。

期刊事业是指从事期刊建设和提供期刊产品服务的公益性行业。

期刊产业是指从事期刊产品生产和提供期刊产品消费的非公益性行业。

4.2 期刊事业与期刊产业的区别

期刊事业与期刊产业同属期刊建设,期刊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并非所有的期刊都能由事业转型为产业,能转型为期刊产业的期刊不是由行政命令来决定,而是由其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能转型为期刊产业的期刊有其内生的发展动力和转型的冲动,想阻止也阻止不了;不能转型为产业的期刊即使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行让其转型也转型不了,因为这种转型不仅不可能促进其发展,还可能导致其消亡。因此,正确区分期刊事业和期刊产业,使它们根据自身的性质和遵循各自的规律办刊,对于深化期刊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分类管理,建立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促进期刊事业与期刊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事业和期刊产业是期刊发展的两种形态,它们有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共同特征,即上文说到的区别与联系;但是,由于它们同属于文化的亚类,又都同属期刊(有可比性),因而又有着不同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个性特征。因此,一种期刊应归属于“事业类”还是“产业类”,可根据期刊的个性特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别。

规模。在排除各种政策性倾斜(如指令性定购等)的市场环境中,产业类期刊自生能力很强,能驾驭市场规律,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期发行量可达十万、百万甚至千万份以上;而事业类期刊缺乏进入市场的能力,离开了主办单位的支持就难以为继,绝大多数期刊的期发行量只有几百、数千份,能达到万份以上的期刊为数不多。这种规模上的巨大差别非人力可以改变,事业类期刊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它的规模完全靠自身的努力很难做大,但却有可能做强,成为一种很有影响力的期刊。

效益。一般而言,任何一种期刊都有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动机,这是期刊的生存与发展之道。但是,产业类期刊和事业类期刊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程度和优先顺序是有巨大差别的。产业类期刊的天性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并以此为前提来提升影响力和实现社会效益。产业类期刊的主办者一定是企业法人,其追求经济效益的表现形式是实行企业化管理,进行完全成本核算,尽可能赚取更多的利润。这类期刊的定价建立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之上,决不做赔本的生意。事业类期刊的主办者一般为事业单位(以前也有非事业单位主办,报刊管理体制改革后已基本从非事业单位脱钩),即使主办者是非事业单位,也不可能实行企业化管理。事业类期刊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主办单位的支持,否则就难以为继。因此,其生存之道只能是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以此来赢得主办单位的支持。这类期刊的定价不计成本,做的是“赔本的生意”。

服务对象。期刊的受众多少,决定其市场份额大小。事业类期刊的受众相对比较单一,一般面向特定行业或特定职业的读者群,以满足受众开展学术研究,提高政策水平和专业素养的需要为己任。产业类期刊的受众相对较广,不受行业、职业的限制,以满足受众陶冶情操、休闲娱乐的需要为己任。因此,产业类期刊的受众要比事业类期刊的受众多得多,其期发行量、经济效益也远非事业类期刊可比。

综上所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虽然都脱胎于“文化”这个母体,但它们都具有区别于对方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它们只能按照各自的轨迹发展,在自身做大做强的同时共同促进文化的健康发展。在实践中,只有正确地把这两种不同形态的现象区分开来,才能因势利导,分类指导,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注 释

[1]段友君.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谈文化事业管理的思路转变[OL].[ 2008-08-07].http://dangjian.ccnt.com.cn/whjs.php?col=432&file=16404

[2]艾斐.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N].人民日报,2004-05-11(16)

[3]岳红记,高广元.正确理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内涵[N].陕西日报,2003-04-30

[4][7][8]蔡荣生,王勇.国内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8)

[5][6]黄辉.巴黎文化产业的现状、特征与发展空间[J].城市观察,2009(3)

(收稿日期:2012-10-08)

作者:李正元

我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论文 篇2:

推动“十四五”文化产业新发展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新发展,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意义

坚定文化自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国际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进一步加速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积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先进文化为引领,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国际交往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是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回答的“时代之问”。着力发展文化产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文化产业内容创作与生产,将文化自信外化于文化消费、文化传播各环节,不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凝聚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伟力,更好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当前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是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重要考量,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托。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具有高投产成本与低复制成本的产业,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市场化水平的长足发展,整体经济效益也在逐年增高,表现出极大的可持续发展潜力,不仅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思维、新动能,更为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提供文化资源和智力支持。因此,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更需要让文化产业深度融入经济社会,以文化产业发展助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增强文化供给,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社会生产水平和供给能力的显著提升,我国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在教育文化、旅游休闲、体育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支出呈上升态势。党的十九大明确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判断,同时提出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满足人们美好生活新期待。在新时代,城镇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层次化、品质化、数字化、国际化的特征,在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全面推动下,城乡区域间要素自由流动加快,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有效普及,提高了乡村居民文化消费,因此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繁荣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有利于满足人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推动“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新发展,必须以守正创新为核心引领,正确认识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统筹发展,以先进完备的技术为支撑,以健全的知识产权体系和文化应急管理体系为保障,努力营造更加稳定、有序、和谐、安全的产业发展环境。

坚持守正创新,正确认识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市场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市场属性,但意识形态属性是本质属性。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意识形态的外在表达方式之一。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文化产业具有不同于一般产业的特殊性,即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同时,文化产业也是以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消费为核心的经济活动,具有市场属性,应从人民群众实际文化需求出发,以技术创新迸发产业活力,生产满足人们更高层次文化生活和更高水平文化消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因此,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正确认识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一方面,肩擎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使命担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引领,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要求;另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文化内容、技术和形式创新,促进消费方式、传播方式迭代升级,释放文化产业的生机与活力。

坚持“两条腿”走路,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文化事业是维护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是维护公共文化生活的公平正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文化产业是推动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接下来,仍要继续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以文化事业促进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反哺文化事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尤其是在城乡、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方面,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容和模式,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完善要素市场,坚持文化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缺一不可。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需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依靠数据、技术、人力、信息等新要素的创新和完善。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文化产业的生产方式,催生推动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新业态,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通过不断提高对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等环节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的投入,着力攻关一批文化关键技术,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法治建设的完善,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制定新业态、新领域、新技术的保护机制和规则,有利于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水平,以技术支撑水平的提升推动文化产业重点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健全文化应急管理,正确处理文化安全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领域之一,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文化领域的集中体现。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时承受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冲击,国家文化安全建设被赋予新的使命和历史重任。做好文化安全工作,在危机中维护国家安全,在风险中发展文化产业,应当加快落实文化应急管理。一是应急面要广,能够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多种突发公共事件以及由此造成的各类文化突发事件;二是应急措施要多元,以灵活多元有效的应急措施与应急手段来应对突发情况;三是应急系统要可协调,形成统一协调的文化应急管理组织系统,实现应急时期的一致响应与联合应对。

“十四五”文化产业新发展

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出台,有效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化产业整体竞争力明显提高。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不断刷新,增速不断加快,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向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大步迈进。

“十四五”时期将是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迈向高质量发展和数字文化产业腾飞发展的重要阶段。一是层出不穷的创意元素为文化产业提供内容来源,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不断融合,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经济新一轮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军者。二是技术的迭代更新加速推进文化创意的转化落地,文化产业将迎来新一轮投资的热潮。三是随着大众文化消费定制化、个性化和体验化发展,分众化、圈层化、垂直化的文化消费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新人群、新圈层的文化需求带动产品创新和市场进一步细分,不断释放产业活力。

产业融合互促持续创造新增长点。文化产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和创新突破必然要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十三五”期间,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践,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体育”“文化+康养”等多种融合业态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公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支持15种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十四五”时期,产业融合发展仍是催生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有力途径。一方面,产业融合将更加全面、廣阔,涉及各行各业,全方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另一方面,产业融合将更有深度,将在内容、形式、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等全方位实现文化化和产业化。从“浅度融合”到“深度融合”“全方位融合”,是文化产业形态更集约、产业组织更高效的过程。通过产业融合衍生出的文化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成果将为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和经济提升提供新动能、创造新的增长点。

文化科技创新成为主导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产业融合大势下,科技与文化融合尤其彰显出蓬勃的生命力。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数字经济发挥了经济“稳定器”的作用,云音乐会、云录制、云展览、云观影等文化生产与消费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推动线上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优质内容覆盖更广泛的消费群体,推动居民文化消费的均等化和文化消费选择的多元化。后疫情时代,技术加速创新变革,数字经济引领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将成为主导新发展阶段的决定性因素,在文化科技创新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新基建”的加快投入将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有力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5G的普遍商用将带来文化生活、生产、管理领域的思维颠覆。依托科技创新,以数字经济为引擎,数字文化产业将引领文化产业实现新一轮发展突破,沉浸式、互动式、个性定制化的文化科技融合产品和服务加速走进大众视野,文化数字内容服务、多媒体游戏动漫、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等多种文化新业态、新体验不断丰富居民文化消费选择。

文化产业“组合拳”释放叠加效应。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为我国文化产业创造了良好的集聚发展基础和协同发展格局。随着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我国城镇和区域发展空间进一步优化,一些重要的文化圈、文化带资源整合和配置能力不断增强,形成巨大的生产要素集聚效应,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十四五”时期,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要进一步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经济圈和都市圈协调联动的机遇,以及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等带状走廊的文化串联赋能,依托一系列发展势头强劲的城市群和持续推进建设发展的文化带,充分释放文化产业与空间集聚共生的积极效应,激发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潜力,彰显区域文化产业魅力和特色,促进文化产业新发展。此外,特别需要注意在国际视野下,坚定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畅通对外文化交流渠道,与沿线国家持续深入合作,取得更多合作成果,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推动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文化贸易的健康发展,树立我国在国际上的积极形象,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文化产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加速革新。文化产业发展高度依赖文化创意,人才是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文化和技术深入结合,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从业人员也在不断增长,这既是一个迅速发展的产业,也是一个巨大的人才蓄水池,必须格外重视”。文化产业人才需求逐年增长,但是人才培养明显没有跟上步伐,“十四五”时期将是文化产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加速革新的时期。

文化产业涉及门类广,学科交叉特色明显,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不能脱离市场实际。文化市场的发展要求文化产业专业学生既需要具备理论研究能力,也需要具备面向行业的实操能力。这对文化产业教学队伍和教学模式也提出更高要求,“学术导师+业界导师”的“双师型”导师制将进一步成为学科教育教学的主流,更好打通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壁垒。同时,要积极推动高校建立文化产业国家实验室,与企业合作设立文化产业实践教学基地,提供高精尖的文化科技互动学习平台,拓展前沿学术交流空间,为我国文化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筑牢平台根基。

(作者: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陈金霞

作者:范周

我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论文 篇3:

关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若干思考

摘 要: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意味着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即将走向新的发展路程。2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会议,传达并明确了十九大五中精神,明确了第三次中央新疆座谈会要义,这对于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以文化事业为中心保持社会长期稳定、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等内容,与文化产业塑造中华民族意识共同体、各民族文化经济广泛交往等内容,成为焦点。本文就十九届五中全会意见着手,重点围绕第三次新疆座谈会,分析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若干问题,深入思考。全篇共有三个重点话题,即中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问题和原因、关于文化发展的若干思考。通过层层分析,学习党的会议精神,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建议。

关键词: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三次新疆座谈会

一、绪论

1. 序言

根据十九届五中全会传递出的重要精神,未来的文化发展方向应当是交融汇总的,具体是以中国特色为主,创新为活力源泉的模式。新时期党的指示表明,铸造民族意识共同体,促进民族交流才能起到文化的积极发展,会议表明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构建新发展格局,更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努力建设团结和谐氛围。除此之外,丝绸之路带动经济与文化核心区建设,才能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局面。新时期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应当是密不可分的,息息相关的,只有征服与社会力量保持一致,才能建设新时代中国文化氛围。

2. 截止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我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截至目前,我国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呈蓬勃上升式发展。自文化体制改革以来,在各类文化发展举措的协同推力下,我国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近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到多,规模与实力不断增强。在定量定质发展下,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已从最初的为满足引导下层基础需要,到今天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因素,以及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文化产业”概念以来,我国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不断完善,政策与市场不断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二、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问题和原因

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指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其中清楚地指示了中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系统阐述了如何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如何提高文化软实力,同时强调要在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第三次新疆座谈会中特别强调要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少数民族地区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坚持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

(1)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主题

《建议》提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把发展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要对现有的文化生产方式进行改革与改良,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增加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产品附加值,理顺文化发展过程当中的发展逻辑。

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过硬的人才素质支撑,离不开积极创新的文化发展思想理念的引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需要遵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核和逻辑,以人为本,绿色低碳,要尽力提高文化与人的融合度,发挥人和物两个内在和外在影响因素对文化发展的动力作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本身的发展就将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期间,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

(2)紧紧扣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个根本目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我们党奋斗的目标即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代表着最先进的生产力与人民意志。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必须坚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贯穿落实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立场。第三次新疆会谈同时提出,要固本求元,扎根于基层人民和少数民族人民的现实需要,增加人民文化需求的选择。

于是,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衡量人民幸福感的重要尺度,这也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建议》提出,在文化领域中,需要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优质精神食粮、文化产品供给。要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相统一,为人民展示更加美好的前景,更加光明的未来。

(3)自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第三次新疆座谈会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做了更新的阐述,明确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和精髓。坚持与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在此前提下,教育引导的强化、实践养成的注重、制度保障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强调,在文化产品生产创作传播的过程中,需要将这几者进行融会贯通,从而作为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就要通过各类文化载体进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要向受教育者展示党和人民在历史各阶段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

(4)有效激活改革创新这个根本动力

《建议》提出,在“十四五”时期,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一系列战略要求、关键举措和重大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无一不需要文化的改革创新。要在坚持中华文化立场的大前提下,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前进方向。

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改革创新中,特别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和前进大趋势。同时,还要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三、总结

当下的中国,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上。而文化强国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与文化產业的发展,以文化之强盛铸强国之志,圆强国之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第三次新疆座谈会以文化事业为中心保持社会长期稳定、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等内容,与文化产业塑造中华民族意识共同体、各民族文化经济广泛交往等内容作为讨论的焦点,强调中国在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道路中必须坚持发展、创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要将构建文化强国这个文化使命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中。要大力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增强共有文化单位的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探索创新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提高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加快完善统一开房、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强文化宏观管理,最后,在国际上,要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对外影响力。中国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第三次新疆座谈会为基础,继续向更新、更有活力的领域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壮海.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D].光明日报,2020

[2]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3]魏开启.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研究[J].精品,2020(14)

作者:高荣荣

上一篇:电子商务安全性问题分析论文下一篇:竞争人事科长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