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到简体字的演变

2022-1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繁体字到简体字的演变

繁体字到简体字——文明的倒退

今天看到了一条新闻——“台湾拟四年内完成繁体字申遗”。繁体字(中国台湾称“正体字”)和简体字之争由来已久,并且各有说法。在此我不想多言,只想反驳一下有关方面的无知!

1、教育部某位人士称:若再推行“繁体字”,势必会加重广大学生的负担。

我想说得是,中国学生学习压力大、负担重,不正是你们造成的吗?真正加重广大学生的负担是你们实行的“应试教育”工程,素质教育“面子”工程。这两大工程合力,把中国学生弄得是进退不得,死去活来!中国的港澳台地区、日本都使用繁体字,怎么没见人家的学生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2、中国“文盲”数量的大幅减少,“简体字”取代“繁体字”功不可没。荒谬!文盲的减少是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教育整体进步的必然结果。当时若是使用“繁体字”,同样有今天的成就。

3、可能大部分大陆人觉得“繁体字”难记,难认,在简体字推行多年后国民很难再适应“繁体字”。但这确实不是“繁体字”的错,如果再把“简体字”也禁止它几十年,到时你也会觉得“简体字”难写,难看。再者,信息社会的来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汉字现在主要以“打”为主,“写”越来越少,尤其是中文输入技术的进步,使用“繁体字”会不再“累人”。

4、再推行“繁体字”,是历史的倒退。这点更为荒唐。 首先,汉字的固化即繁体字是历史形成的,理应得到尊重。汉字与拼音文字不同的是,它有自己独特的形体结构,其字形符号象形、直观,故而“以形表意”是其根本特征。汉字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其形体也已“固化”,它的每一点一横、一撇一捺中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据“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陆有四成人看不懂繁体字。意味着有相当部分中国人无法直接阅读古典文献;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文化传统的割裂。如此看来,要维护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恢复繁体字的正统地位”或者“寻找繁体字和简体字比较好的融合点”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其次,汉字的固化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固化的汉字符号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与文明的共同符号,它跨越了国 家与种族,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而且,作为固化的汉字其形体结构也有其自己的美学意蕴,由繁体汉字派生出来的书法艺术、篆刻艺术、乃至国画艺术,都可以使得人们获得很大的精神愉悦及美学享受,不少热爱中华文化的外国朋友正是因为喜爱汉字的书法艺术和其他与繁体汉字有关的艺术,进而才喜欢上汉字的。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汉字,将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

第2篇:哈哈,终于轮到简体字笑话繁体字了

“广”对“廣”说:我已经扫黄了。

“厂”对“廠”说:我的内部已被贪官挖空了。

“爱”对“愛”说:我没有心,却有朋友。

“办”对“辦”说:现代化了,不用辛辛苦苦了。

“产”对“產”说:我不用生,从别人手里拿过来就行了。

“书”对“書”说:我这里没有“子曰”。

“云”对“雲”说:由于地球气候变化,我已经没有雨了。

“国”对“國”说:我实行计划生育,所以减少了人口;我实现和谐,所以没有干戈;我有玉,所以比你富裕。

“叶”对“葉”说:没有树木,我也可以生长。

“体”对“體”说:我没有骨气,却有本钱。

“斗”对“鬥”说:我是文斗,你是武斗,我比你文明。

“区”对“區”说:我是新区,你是老区,所以你的人口密集。

“头”对“頭”说:你没做美容吗?怎么长了小豆豆?

“飞”对“飛”说:你要两飞才能升上去,我可是一飞冲天。

“坏”对“壞”说:我可以说“不”,你呢?

“历”对“歷”说:有实力,才能成为历史的主人。

“丽”对“麗”说:没有鹿,我照样吸引人。

“树”对“樹”说:我总是对的。

“为”对“爲”说:你的点太多了。我坚持一个中心。

“让”对“讓”说:我才能体现上级的关怀。

“长”对“長”说:你已经封顶,怎么往上长啊?

“发”对“發”说:你那么复杂,我就容易得多。

“发”对“髮”说:原来过去人们的头发那么长!

“关”对“關”说:连门都没有,不就永远关闭了吗?

“与”对“與”说:现在有车子了,还须两只脚走路吗?

第3篇:关于繁体字与简体字的若干思考

谢金良

(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

内容提要:繁体字与简体字都已成为中华汉字文化的有形载体,在文明社会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从文字发展规律看,简体字的出现有其特定的历史意义,但也掩盖不了繁体字深厚的审美智慧和文化蕴含。在面对简体字改革基本成功已既成事实的现状,作者既能充分意识到恢复繁体字的种种益处,也更为深入地领会到继续规范使用简体字对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能为妥善处理繁、简体字间存在的矛盾问题,早日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策略加以实施。

关键词:繁体字;简体字;文化传承;个人思考 作者简介:谢金良(1971—

),哲学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目前主要从事易学与儒佛道文化、中国古典美学等教学与研究。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一场文字大改革——变繁为简,使沿承数千年的汉字形体又发生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变革,并以政府的依法规范迅速得到广泛使用。可以说,在大陆,简体字出现以后,就迅速取代了繁体字,对当时的扫除文盲、知识传播、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便利,并因此保留至今。在改革开放之初,随着港澳台文化的输入,传统的繁体字又逐渐频繁地出现,也曾因此屡次引起各界关于繁体字与简体字相关问题的讨论。今年以来,这个问题倍受关注。据我所知,先是政协委员梅葆玖[1]、潘庆林[2]等人在“两会”期间提交了有关“恢复繁体字而取代简体字”的提案,由此引发了一场较为激烈的讨论[3];后是台湾领导人提出两岸民间合作编纂“中华大辞典”的建议及其所谓“识正书简”的主张[4],台湾方面甚至还有将繁体字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呼声[5]。此外,张善文先生在《闽江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正式发表了十年前撰写的《古典文献研究与繁简字的思考》,也引起了学术界的讨论。从2009年上半年发生的种种相关事件来看,关于繁、简体字存在的问题不仅正成为当下的文化焦点之一,也是我国学术界在新时期亟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缘于此,笔者也斗胆发表自己的想法,但愿能对该问题的讨论有所助益。

一、从文字与汉字的起源、功用说起

繁体字与简体字存在的问题,首先是一个文字载体问题,更为确切地说是一个关于汉字形体的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从文字与汉字的演变历史角度来看待。文字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是书写记录思想语言的工具,是伴随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和标志,有着从简单零散到复杂系统的不断循序变化的过程。相比较而言,文字作为一种人类生活中交流的符号手段,其产生虽然需要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但也不是极其艰难的。这从目前世界上可见的数以千计的文字载体,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但作为一种符号的文字,要完成系统化和规范化并得到广泛使用却是极其不易的。换句话说,任何一种文字的起源都能在某一条件下完成,但要得到持续性延存和发展却需要具备许多条件。有史以来,世界上许多区域、民族、种族、群体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或效仿杂凑的文字,但从目前来看能够得到广泛使用和便于交流的文字却是寥寥无几。如果从文字发展的自身规律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更清楚地发现:文字起源之初所具有的某种逻辑思维构架,就如一颗种子的原始基因一般,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未来的变化与发展。由此我们可以清醒地认识到,文字作为一种符号,实际上是某种逻辑思维的载体,简单地说也是一种审美文化的表现形式。从中可以进一步发现,文字从起源的角度来看,不仅具有表达交流的功用,而且具有审美思想的意味。而从文字的发展过程来看,从少到多、由简到杂、由乱到齐、从繁化简乃至“约定俗成”甚至是依法明文规范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明于此,我们才能从历史的角度,用变化的眼光来看待文字方面的问题。

众所周知,世界上本来没有文字,人类出现以后伴随智力的成熟和交流的需要,才陆续出现各种各样的文字。目前可见的各种文字,也不是同一时期诞生的,有的很早就出现雏形,有的很晚才开始产生。相比较而言,汉字是属于诞生较早且不断沿用至今仍广泛使用的一种。关于汉字的起源,史阙有间,很难说清楚。我们不妨从传说的仓颉造字说起。这是发生在黄帝时期的重大事件。如果从发生学的角度看,这一事件可谓是汉字形体的开端,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仍须追问这一事件发生的基础和背景到底是什么?应该不会是一个偶然的突变的事件。据我对文字起源的认识而论,文字起源之前的符号系统和逻辑思维等是至关重要的。究而论之,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历史上所记载的“伏羲画卦”而形成的阴阳符号及其象征思维,当是后来仓颉造字的重要基础。而这一基础的奠定过程中所发生的历史故实,还有待更多的研究成果,或许才能揭开一丝面纱。这无疑也是困扰汉语言文字历史研究的重大谜题。对此,我们也只能存而不论,但相关的思考肯定是不会停止的。但是,仓颉造字的前史不明,并不意味着我们对汉字的起源问题就胡所适从。我们还可从一个并不难以回答的问题入手:相传的仓颉造字是胡编乱造还是有规可循呢?历史的遗迹尚很清晰地告诉我们:汉字的构造是有规可循的——后人总结为“六书”便是。换句话说,汉字起源之初,在构造上就具有了一定的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从基因的素质上看无疑是优秀的。因此,历经夏、商、周三代的不断演变之后,各种范式的汉字相继走向成熟,距离相对的规范和统一只剩一步之遥。

结束战国纷争而实现天下一统的秦始皇提出的“书同文”,对汉字的后续生存与发展意义重大。这在当时,无疑也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汉字大变革。可惜短命的秦王朝并没有使这一改革取得彻底的胜利。但这种改革的思维和勇气,却在汉王朝之初得到了重视和发扬。于是,汉字形体的变化速度加剧,样式也逐渐显得多样。汉代隶书的出现,无疑也是划时代的文字变革。先秦六国文字——“古文”,迅速被汉代隶书——“今文”取代。若不是“古文”经典的不断涌现,恐怕时人会更加迅速更加彻底地抛弃“古文”。从今天出土所见的战国文字,与汉代隶书作比较,明显可见包括秦篆在内的战国文字存在诸多缺陷——繁杂且不顺畅,圆滑而不方正,不便于学习、书写、识别,这也许就是先秦汉字必须不断走向变革的可能性原因。时至今日,中国人能认得战国文字的,是少之又少,即便有所研究也是难以全面深入。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呢?在我看来,至少可以说明两点:一是中国古人早就认识到作为表意(义)的文字符号载体,只要得到有效的规范和便利的使用,在性质上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是可以改变其形制的,甚至是彻底的改变。道理很简单:六国不同的文字范式可以被强制成“同文”,也就意味着可以再借助强制的手段用一种新的“同文”取代旧的“同文”,就如隶书取代秦代的“同文”(秦篆)一样。如此而言,后来应运而生的草书、行书、楷书、宋体、仿宋等不同体式或架式的汉字,也是合情合理的,并逐渐走向合法化。二是中国古人对文字形体的变革不仅朝着有利统一和便利交流的方向,而且始终立足于以前的文字构造形式,并适当遵循汉字演变和发展的某些重要规律加以简化、俗化。可以这样来理解,仓颉造字是对各种已有的交流符号的一次整合和梳理,秦代的“书同文”也是对当时各种文字形体在表意方面作出一些更为严格具体的规范,而汉代隶书则是在秦代的基础上作出一次更为彻底的变革和创新,使汉字迅速从象形字转化为仍具有某种象形意味的方块字。从传承的角度看,汉字的“象形”之魂不失;从创新的角度看,汉字的“中和”之美倍显。更为关键的是,走向官方规范化的汉字,更好地体现了表情达意、书写记载的功用。但这种规范和变革,并非可以一步到位,随着时代的变化,其形体之“繁”便逐渐引发一系列问题。

我们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自汉代以来,汉字的字体尽管不断得到翻新,但基本构造样式是比较稳定的。至少可以说,在简体字出现之前,繁体的汉字一直都是相对稳定不变地存在于历史典籍中,几乎固化成一种不变的文字样式。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能这样呢?我想无论如何也排除不了繁体字本身确实具有合理内核和优良特点的内因,但其本身具有的缺陷可能引发的被变革又是如何被消除的呢?如果说繁体字的缺陷就是“繁”,不易认,不易学,不易记,那么古人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我以为可能有两种途径:一是书写体式允许简化。如草书,能达到速记的效果,却是不易辨认,但至少解决了书写难的问题。二是字形上允许异体字(别字)替代。这其实也是另类的简化字。许多古书上都存在别字的现象(手抄本居多),甚至还有错字顶替(有些通假字可能就是如此造就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大大降低了书写的难度,似乎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时期不同使用者对繁体字所作的小范围改化和简化。总体上看,书写问题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但是不易认和不易学的问题始终存在,尤其是规范性不够也是很成问题的。难怪在古时候识字成为读书人的专利!在日益膨胀的中国人口进化过程中,殊不知因此文盲成为绝大多数!至此繁体字之弊端凸显了。

二、简体字的出现及其现实意义

《易传》有言“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运用这一思想来看待汉字的演变,可以更好地理解许多问题。当我们把目光从遥远的秦汉转移到近现代,可以发现世道真是大变了。重大的变化表现在:存世的典籍已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新生的人口正是日益增加、数以亿计!广大的中国变得贫困交加、内忧外患!中外的交流变得日益频繁、关系密切!中华民族真是到了一个急需大变革的阶段„„尤其是到了建国初期,为了能在一穷二白的背景下迅速建设一个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迅速扫除文盲、加快文化知识传播成为了当务之急!显而易见,如何使汉字成为人民大众学习和交流的必要手段,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不管怎么说,简体字的出现不能完全说是顺天应人,也并非空穴来风。但对当时的社会建设意义重大,这无疑也是值得肯定的。况且,简体字出现后所形成的特定现实,变成难以改变的现状,也是不容置疑的。值得探讨的是,简体字的出现是否真的完全违背文字发展的规律?我以为变繁为简的变革,可以说是自乱古制,但也不是大逆不道,而是顺应了一定时代的要求,并有所循“道”而改的。关键问题是,“古制”可改吗?从变化的角度看,毫无疑问“古制”是可改的,不可能也不可以一成不变,亘古不变的人文现象是没有的。但应该是不可乱!所以问题的焦点应该是,建国初期的文字改革“乱”了吗?这一点从五十多年的文字历史实践中可以充分地证明,简体字的改革总体上是成功的,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当然在进行的过程当中也难免有一些“乱”——主要表现在:一是曾经学习和使用过繁体字的人很难适应,二是简体字分批出现让人难以做到使用规范;三是后来一度出现过一些“简”得更离谱的简化字推行了一段又废止。而从目前情况看,大陆的简化字已经比较彻底地走出乱象丛生的阶段,基本上得到规划化推行、教育和使用。如果说还仍有些乱的话,那么可以说跟繁体字、废止简化字仍在某种程度上的使用和流行是不无关系的。为什么能够达到如此较为理想的状态呢?我以为这主要还是取决于当时主导这场文字变革的工作者们,在变繁为简过程中大体上还是能够把握住汉字演化的主要规律。简言之,繁体字是一种具有象形意味的方块字,自汉代以来,其“方块”特征已大部分取代了“象形”本身。而简体字再“简”,也还是方块字,这是保持汉字性质基本不变的关键所在。另外,此次简化,是相对那些笔画繁多的汉字而改,对大部分不繁的汉字基本上仍保持不变,甚至是给予更严格的定体规范,杜绝错别字的使用。还有,对“繁”部的简化,大致有规可循,不纯粹是胡编乱改,这对人们学习和理解汉字仍然是有帮助的。更为重要的是,简体字出现以后,官方并没有明文废止繁体字文本典籍的存在,而依然允许在一定范围和领域内传承繁体字,比较典型的是很多涉及古代文献的书籍仍然能以繁体字出版,一些书法文本也允许用繁体字,等等。这虽然也给简体字的推行带来阻力和麻烦,但回过头来可以发现我们中华民族的汉字却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蔚为壮观!据此而论,简体字的出现所带来的正面效益和深远意义,绝对是不容小觑的,即便哪一天真的全面恢复繁体字也应该肯定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当然,诚如张善文先生所指出的简体字存在“摧损六书,自乱体制”之弊端[6],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繁体字演变为简体字的过程中确实留下如此难以挽回和弥补的缺憾,后人理应引以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如此而论,难道就能说明简体字的出现是利大于弊吗?恐难断言,应据实依时而论。历史不能重来,但我们仍可以大胆推想。试想,如果当初没有简化字的出现,现在也就不存在繁、简体字自相矛盾的问题。但是否会导致大量文盲继续存在,甚至是阻碍社会文明建设的进程呢?如果以继续使用繁体字的台湾作为例子,似乎可以充分证明文字与文盲、文明无关紧要,甚至还可以证明改了反而不好,理由是继续沿用繁体字的台湾在经济文化方面一度超过大陆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切不可忘记,台湾较之大陆,不论是地域还是人口都是小而少的。在当时的情况下,要使刚平息混乱局面不久的新中国得到更加稳固团结,语言文化的规范统一是必须先行的。由此而论,变繁为简,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文字演变的问题,而是出于政治的需要,民族的需要,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正是有着多种的需要,才能使这场变革深入民心,得以持久。话说回来,汉字简化之初给众多平民百姓带来的便利,正是其日益深入民心的基础,也是其行使通畅和持久的前提条件。当然,我们还可以设想:迅速或逐步地恢复繁体字,让海峡两岸“同文”,让中华古今“同体”,又将是何等让人不可思议的景象呢?随着电脑的出现、教育手段的提升,繁体字的固有缺陷也在得到弥补,可以让它易认易学,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变得易写,只要政府愿意再次重新加以规范,让繁体字重新规范并一统天下也未尝不可!当我们人类的智慧达到一定高度,当我们的科技手段可以弥补事物的缺陷,任何新的标准、程式、规范、语言、文字一经统一颁布实施,都可以全球流通、畅通无阻,何况是那小小的繁、简体字如何取舍的问题!?

三、如何面对当前简繁并存的局面

设想终归是设想。历史是无法改变的,未来是不可超越的,而现实的问题还需要我们认真面对和努力解决。因此,如何面对当前简繁并存的局面,无疑应该成为我们积极思考和讨论的问题。对此,我主要围绕三个问题来加以思考:如何传承?如何规范?如何统一?

一是如何传承的问题?这已不只是一个文字传承问题,关键是涉及到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问题。这无疑也是季羡林先生、梅葆玖先生、张善文先生等国学大家深感忧虑的问题。就此而论,恢复繁体字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当务之急。因为我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国故典籍都是以繁体字为载体的,一旦都变成简体字就会显得不伦不类,直接造成文化的断层和割裂。试想,一个伟大民族的文化本根失去了,其民族文化的特色从何谈起?如果我们一直推行简体字,长此以往,古典文化谁来理解,谁来继承?可见问题不小。但问题的关键是,如果我们不能再恢复繁体字的话,是否就意味着该问题引起的后果会越来越严重呢?难道大家就真的不能想出一些补偏救弊的措施来弥补简体字通行以来造成的缺憾吗?我想既然有许多人发现了该问题的严重性,就应该引起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以便尽早积极寻找妥善的对策,而不能再放任不管,导致中华文化难以挽回的缺失。 二是如何规范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艰难复杂的问题,难怪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会直言不讳地说恢复繁体字会引起混乱[7]。难道不会吗?目前大陆的十几亿人口学习和使用的都是简体字,除部分专业人士外,能全面掌握繁体字的人是极其少数的,当然会认得甚或是会书写使用一些繁体字的人还是很多的。但是不管怎么说,要在短时期内让全民恢复繁体字肯定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行,甚至变得大逆不道。这从民调显示的结果可以得到说明。如果像政协委员潘庆林先生提出的用十年时间来恢复繁体字[2],是否可行和必要呢?当然从渐变的角度看,还是可以允许用更长的时间来完成。但这样做的意义又何在呢?远的不说,至少在这渐改的时期内,会导致某些领域某些人士难免陷入混乱,这对正在深入改革的中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又有谁能估计和预想得到呢?难道要真的看到天下大乱时再来采取变通策略解决吗?不变则已,要变就应该尽快完成,就像改变时制一样,不容延缓进行。因为,人民大众不允许,社会发展不允许,目前的国家政策肯定也是不允许的!显然,汉字大变革的时机还未臻成熟,我们还是必须在推行规范简体字方面做更多认真细致的工作。

三是如何统一的问题。这涉及到两岸的统一问题,也涉及到文化载体的统一问题。目前,台湾当局领导层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也才有民间合编《中华大辞典》的建议出现。如果仅从统一的角度看,不恢复繁体字并不影响祖国统一大计,也并不需要强制要求台湾人民都使用简体字,仍然可以保持繁简并存的局面。问题也正如马英九先生想到的那样,以繁体字重新取代简体字在目前是行不通的,但关键是要迅速消除繁简体字之间的隔阂,让人更清楚地发现其存在的差异性,使之更有利于两岸人民的互动[4]。因此,合编《中华大辞典》的确是当务之急。有了这样的辞典,不同使用繁、简体字的人在重要的沟通方面就不会有大的阻碍,更为重要的是中华汉字能够得到一次更为广泛深入的总结和规范,有利于汉字的健康发展。从这个层面上看,我认为该辞典的编撰,不应该只是民间的合作,而应该是官方的合作;不应只是两岸繁、简体字的对比,还应包括中国古今繁、简体字的比较。从而更为具体地归纳出繁、简体字之间的差异和变化规律,并形成一批通俗易懂的教材,提供给各地汉语流行区不同学龄阶段的人学习,也可以提供给社会各界人士使用。如此一来,不管是“识繁用简”,还是“识正书简”,都能有典可依、有书可学、有师可教,都能确保在以目前规范简体字为使用主体的前提下,不影响优秀古籍文化的传承,不影响广泛推行汉字的规范,不影响两岸人民未来的统一,使中华汉字真正雄踞于世界各民族文字之林,闪耀出异常光辉夺目的色彩!

作为炎黄子孙并始终酷爱中华优秀文化的一员,我对繁体字一直是情有独钟,爱读线装繁体字书籍,也曾使用繁体字手写十几万言的专著《榖梁传漫谈》,但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还是力争恪守简体字规范的。这不是个人的主观意志所能改变的!因此,在面对现实的境遇中,我也有类似前辈老师的担忧,也有不少充满理想的向往。但我更加深信的是,如何规范使用汉字,未来的政府,未来的学者,未来的人民,会做出更为明智和切实的选择!我寄希望于时人能尽快妥善加以处理,也期待着当中华文明发展到更高阶段时,繁、简体字遗留的矛盾问题能够更好地得到解决。

主要参考文献:

[1] http://news.sohu.com/20090305/n262628802.shtml《视频:京剧大师梅葆玖建议恢复繁体字》. [2] http://news.qq.com/a/20090303/000332.htm《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建议恢复使用繁体字》. [3] http://news.qq.com/a/20090313/000295.htm《教育部副部长回应恢复繁体字建议:要依法行政》,http://house.focus.cn/msgview/3235/162882177.html《两大阵营专家学者激辩是否恢复使用繁体字》,http://news.163.com/09/0304/09/53I67QAU000136K8.html《朱仁严:恢复繁体字为何遭炮轰》。

[4] http://news.sina.com.cn/c/2009-06-24/135918085304.shtml《国台办回应马英九有关两岸合编大辞典提议》. [5]http://news.sina.com.cn/c/2008-12-18/083514899697s.shtml《台当局决定推动繁体字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6]张善文.古典文献研究与繁简字的思考[J].闽江学院学报,2009.3. [7] http://news.sina.com.cn/c/2009-03-13/172017403222.shtml《冯骥才:改繁体字只能制造混乱》.

Some Reflections on Complex Chinese Characters and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s

Xie Jinlia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Abstract: Complex characters and simplified characters, both of which have made an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the civilization progress of our society, have been acting as two different corporeal carriers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s culture. While the appearance of the simplified characters have its own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 evolution law, it does not gloss over the profound aesthetic wisdom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original complex characters.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reality that the reform of simplified characters has basically come through and proved to be an irrevocable fact, we make our research into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various benefits from reusing complex characters as well as a deeper comprehens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keeping using simplified characters in a normative way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ety. Finally, we appeal to the government and people from all walks for some feasible strategies and expect them to be brought into effect soon so tha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mplicated characters and simplified characters can be well settled. Keywords: complex characters; simplified characters; culture impartation and inheritance; individual reflection Brife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Xie Jinliang(1971-- ), Doctor of Philosophy, associated professor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Department in Fudan University. His present research and teaching work mainly focus o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Yi Knowledge(something based on the Book of Changes and talks about divination); The culture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The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s.

第4篇:繁体字的空间个性签名

1、別試圖溫暖俄了。俄旳心已經徹底的被邇冰凍了。

2、你是圓心,以莪與你之間旳距離為半徑畫圓,莪只是在你圓上旳一個點。

3、朋友們都很幸福,而我只是個看客。

4、曾經愛過,曾經擁有過,但我的吻,卻始終吻不到我最愛的人。

5、思念請別再來打擾我,我真的好想放棄他

6、懷著滿心的期許,換來滿心的失落。

7、為邇折翼在人間,邇卻如此踐踏我的翅膀。

8、空洞的雙眼,回憶不起記憶的旁白

9、封鎖一切邇旳消息,卻封鎖不了這顆心

10、有一種默默的愛,叫放棄,輕輕?為了愛而離開

11、如果天堂太擁擠,莪知道沒有人會陪莪下地獄。

12、總是被忽視的那個,怎么樣都沒人想過我的感受。

13、深呼吸,告訴自己,你還愛我

14、莫名其妙的感覺,莫名其妙的想發脾氣,真的好累

15、一場雨,一把傘,一條街,一個人行走。

16、我們能不能不要再糾纏不清。

17、愛,那個詞好虛偽。

18、你是此生最美的風景,讓我心碎卻如此著迷

19、原來,所有亊都經不起時間旳考驗。

20、我習慣了孤獨,但是習慣不了找不到伱。

21、誰了解,在我的世界,愛的信仰已被風熄滅。

22、我淡卻了對你的情意,卻加深了痛楚的回憶。

23、蜷縮在角落,等待著傷口平復,體會著敢愛敢恨敢失去的灑脫

24、悲痛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從愛的那時開始。

25、淺淺的微笑,誰能讀懂那種悲傷?

26、曾經的我們笑的如此瘋狂 現在的我們笑的如此凄涼

27、時間倒退,你我相隔千年。

28、我知道我曾經錯過許多,總是一個人難過。

29、我說會為你改變,可惜你不愿給我時間

30、多希望時間不再流轉,讓一切停留在相擁的時刻

31、也許只有眼淚知道,俄還想他。

32、哭疼的是自己的眼睛,始終疼不到你的心!

33、也許,寂寞注定是我的傷。

34、過去愛的轟轟烈烈,到頭來終究是一場心酸的回憶。

35、光陰過處,永遠都是擦肩而過的憂傷

36、如果你不喜歡真實的我,那么你挑一個軀殼,我表演給你看。

37、我們的故事剛剛開始就慢慢結束,而我已輸了全部。

38、原來,我們的感情,從頭到尾都只是一場有頭無尾的游戲。

39、再華麗的曲子,也譜寫不出我的悲傷。

40、也許一直以來,都是我自作多情,邇根本都沒有喜歡過我

41、我能原諒的是你,我不能原諒的那個是我自己。

42、心中荒蕪的情緒,演繹著空洞。

43、我難過的是,你終于學會記不得我的好。

44、為你傷心多一點,少一點,留下的眼淚都一樣不值得。

45、這個陌生的城市,再也找不到關于你的任何東西。

46、雖然有做好準備接受打擊,但是心還是會很疼。

47、生如夏花,我的憂傷誰來訂閱

48、放手后的微笑,只是用來掩蓋疼痛的傷疤。

49、我對你感情的執著,換來的是你離別時的那一聲:珍重。

50、當淚痕開始勾勒成遺憾,回憶也配合著夸飾傷感。

第5篇:易混淆的简繁体字

易混淆的簡繁體字

易混淆的簡繁體字對照表

表一 一簡多繁字

簡體 繁體 用例 說明

厂 厂同“庵”。

廠 廠商 廠房

卜 卜 占卜 預卜

蔔 蘿蔔

几 几 茶几 案几

幾 幾乎

幾 幾何學

了 了 了結

瞭 瞭解

“瞭望”不簡化。

干 干 干犯 干祿

乾 乾淨 乾娘 乾坤、乾隆的乾不簡化 。

幹 樹幹 幹部

千 千 千萬

韆 鞦韆

万 万 万俟

複姓。

萬 千萬 萬幸

才 才 才華 人才

纔 方纔 剛纔

么 么 么妹

也作“幺”。

麼 什麼 多麼 “么麼小丑”的“麼”不簡化。

广 广同“庵”。

广部首用字。

廣 廣闊 廣泛

斗 斗 斗室 星斗

鬥 奮鬥 鬥雞

丰 丰 丰姿 丰韻

豐 豐富 豐碑

无 无“無”的古字。

無 無情 無稽

云 云 人云亦云

雲 雲霧 雲集

历 歷 歷史 資歷

曆 日曆 農曆

气 气“氣”的古字。

氣 空氣

仆 仆 前仆後繼

僕 僕人 奴僕

丑 丑 丑時 小丑

醜 醜惡 出醜

汇 匯 匯聚 外匯

彙 彙編 詞彙

礼 礼古同“禮”。

禮 禮貌 禮物

扑 扑同“撲”。

撲 撲滅 撲救

叶 叶 叶韻

葉 樹葉 百葉窗

只 只 只是 只好

隻 隻身 一隻手

衹同“只”。

冬 冬 冬天 冬令

鼕 鼕鼕 象聲詞。

饥 飢 飢餓 飢渴

饑 饑饉 饑荒

出 出 出發 出事

齣 一齣戲

台 台 兄台

臺 舞臺 樓臺

檯 寫字檯 也作“枱”。

颱 颱風

发 發

冲 沖

朴 朴

夸 夸

划 划 發動 發貨頭髮 沖喜 沖茶衝突 要衝性子衝動 朴刀

朴樹

姓朴

樸素 簡樸夸父(人名) 誇獎 誇大划船 划算

同“誇”。

劃 劃火柴

劃 劃分 策劃

吁 吁 長吁短嘆

籲 籲請 呼籲

当 當 當時 當然

噹 噹噹 象聱詞。

虫 虫“虺”的古字。毒蛇。

蟲 甲蟲 毛蟲

曲 曲 曲折 彎曲

曲 歌曲 曲藝

麯 酒麯

团 團 團體 團聚

糰 飯糰

回 回 回鄉 回信

迴 迴旋 巡迴

朱 朱 朱紅 姓朱

硃 硃砂

伙 伙 伙食 包伙

夥 夥伴 合夥

价 价 价人

价同“價”。

價 價格 價值觀

向 向 方向 一向

嚮 嚮往 嚮導

后 后 皇后 后妃 皇天后土

後 前後 後代

合 合 合作 合理

閤同“閣”。

閤 閤家 閤署

尽 盡 盡力 盡頭

儘 儘管

纤 纖 纖細 纖維

縴 縴繩 拉縴

沈 沈 姓沈

瀋 瀋陽

证 証 証諫 同“證”。

證 證明 證件

芸 芸 芸香 芸芸眾生

蕓 蕓薹

坛 壇 祭壇 論壇

罈 罈罈罐罐

折 折 曲折 骨折 “折”“摺”意義可能混淆時仍用“摺”。

摺 摺紙 存摺

里 里 里弄 鄰里

裏 這裏 城裏

卤 鹵 鹵莽 鹵鈍

滷 滷水 滷味

克 克 克服 克制

剋 相剋

苏 蘇 蘇州

囌 嚕囌

困 困 困難

睏 睏倦

別 別 分別

彆 彆扭

佣 佣 佣金

傭 傭工

余 余 余氏

餘 剩餘可用“餘”。

剋期 蘇打水困擾 睏覺 告別 彆腳 回佣 女傭

餘款

“余”“餘”意義可能混淆時

谷 谷 山谷 谷地

穀 穀物 穀雨

系 系 世系 歷史系

係 關係

繫 繫馬 維繫

繫 繫鞋帶

帘 帘 酒帘

簾 窗簾

姜 姜 姜氏

姓。

薑 生薑

卷 卷 考卷

捲 捲簾子

表 表 表格 表親

錶 鐘錶

苹 苹1.藾蒿草。2.同“蘋”。

蘋田字草。

蘋 蘋果

范 范 范氏

姓。

範 範圍 示範

板 板

松 松

郁 郁

制 制

刮 刮

征 征 木板 死板

老闆 松樹

鬆動 輕鬆

濃郁 姓郁

憂鬱 鬱悶

制止 制度

製造 縫製

搜刮 刮臉

颳風 征討 遠征

徵 徵稅 特徵 代表古代五音之一的“徵”,讀zhi4不簡化。

舍 舍 茅舍 舍弟

捨 捨棄 施捨

弥 彌

姜 姜

胡 胡

药 葯

咸 咸

面 面 彌合 彌月

瀰漫 姜太公 姓。 薑汁 生薑

胡椒 胡亂

鬍鬚 芳葯 白芷。香草名。 藥品 藥材

咸豐 老少咸宜

鹹魚 鹹苦

面子 當面

麵 麵粉 麵條

钟 鐘 時鐘 鐘樓

鍾 鍾情 姓鍾

种 种 种暠

姓。

種 種植 種田

種 種子 種類

秋 秋 秋天 秋收

鞦 鞦韆

复 復 恢復 報復

複 複雜 複印

须 須 必須

鬚 鬍鬚

胜 胜一種有機化合物。

勝 勝利 勝負

涌 涌 河涌

湧 湧現 洶湧

准 准 批准 准許

準 標準 準備

家 家

症 症

烟 煙

致 致

恶 惡

获 穫 家鄉 家族

傢具 病症 症狀

癥結 煙塵 吸煙

菸草 菸葉

致詞 致命

緻密 精緻

惡劣 作惡

可惡 嫌惡

噁心 收穫

獲 繳獲 獲釋

党 党 党項 民族名。

黨 黨員 政黨

借 借 借用 借款

藉 藉機 藉口

藉 狼藉

脏 臟 心臟

髒 骯髒

痒 痒 痒疥

痒同“癢”。

癢 癢技 癢處

据 据 拮据

據 據說 證據

累 累 連累 累及

累 勞累 疲累

纍 日積月纍也作“累”。

纍 纍贅 也作“累”。

筑 筑 繫筑

筑貴陽的別稱。

築 築巢 建築

衔 銜

确 确

摆 擺

蒙 蒙

签 簽

籤 銜接 軍銜

啣恨 啣枚

确瘠 同“確”。 確實 確切

擺脫 擺設

下襬

蒙古族

蒙蔽 啟蒙

矇騙

細雨濛濛

簽名 簽約

牙籤 求籤

辟 辟 大辟

辟 復辟 辟邪

闢 開闢 闢謠

蔑 蔑 蔑視 輕蔑

衊 污衊 誣衊

愿 愿 誠愿 鄉愿

願 願望 還願

霉 霉 霉爛 倒霉

黴 黴菌

表二 非全等異體字

簡體

繁體 用例 說明

尸 尸 尸位素餐不做事情、空占職位。

屍 屍體 驗屍

匹 匹 匹配 一匹馬

疋 疋頭 一疋布

扎 扎 掙扎

紥 駐紥

紮 紮腰帶

升 升

凶 凶

布 布

占 占

並 並

併 公升 一升米

上昇 昇華 也作“升”。陞遷 晉陞 也作“升”。凶兆 凶宅

兇惡 行兇

布衣 棉布

佈置 發佈

占卜 占卦

口占一絕

佔領 霸佔

並且 並肩

合併 併吞

夾 夾 夾雜 夾層

裌 裌襖 裌被

扣 扣 扣押 折扣

托 托

仿 彷

奸 奸

志 志

杆 杆

桿 衣釦 鈕釦

托舉 襯托

信託 推託

彷彿

倣製 模倣

奸滑 漢奸

強姦 姦淫

立志 神志

日誌 墓誌

標杆 旗杆

秤桿 筆桿 佛 佛 佛教 拜佛

彿 彷彿

局 局 局部 棋局

侷 侷促

注 注

沾 沾

幸 幸

拐 拐

范 范

範 跼蹐 注意 賭注

註解 註冊

利益均沾

霑濕 幸福 幸運

倖存 僥倖

拐彎 拐帶

枴杖 范氏

姓。 範圍 示範 岳 岳 岳父 岳氏 姓。

嶽 山嶽

周 周 周密 周身

週 週末 週年

迹 跡

荡 蕩

尝 嘗

背 背

哄 哄

足跡 筆跡事蹟 古蹟遊蕩 淫蕩震盪 動盪嘗試 嘗受品嚐 背部 背叛揹槍 揹債哄動 哄傳哄騙 欺哄起鬨

也作“跡”。

挽 挽 挽手 挽救

輓 輓聯

晃 晃 晃眼

㨪 㨪動 搖㨪 也作“晃”。

彩 彩 彩色 中彩

綵 綵帶 剪綵

游 游 上游 游泳

遊 旅遊 遊說

棱 棱 模棱兩可

稜 稜角 五稜鏡

喂 喂作嘆詞。

餵 餵養 餵奶

御 御 御用 駕御

禦 防禦 禦寒

毀 毀 毀滅

燬 燒燬 也作“毀”。

譭 譭謗 也作“毀”。

糊 糊 漿糊 糊塗

煳 烤煳

餬 餬口 米餬

僵 僵 僵硬 僵局

殭 殭屍

赞 贊 贊成 贊助

讚 讚美 稱讚

“非对称繁简字”对照表

随着回归之日的日益迫近,香港人学习简化字,内地人掌握繁体字的要求,日渐迫切,已成为大势所趋。其实,由于绝大多数汉字的繁、简体是一一对应的,如:汉(漢)、鸡(雞)、将(將)、亏(虧)、尘(塵)等,学了简体后再学繁体或学了繁体后再学简体,一般并不十分困难。有困难的,恐怕是那些一个简体对应于多个繁体或多个简体对应于多个繁体的非对称繁简字。从其简化方式上看,非对称繁简字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a.同音兼并类:即将笔画繁的字的意义加载到与之同音的笔画简的字上,从而省掉一个繁体字的。如: 板①(闆):私营工商业财产的所有者叫老~;

②(板):“板”的其它意义,如:木~、~眼、太死~等。

b.非同音兼并类:即将笔画繁的字的意义加载到与之不同音的笔画简的字上,从而省掉一个繁体字的。如: 厂①ān:同“庵”,多用于人名;

②chǎng:原作“廠”,如:工~、~房等。

c.统一简化类:即将几个繁体统一简化为一个简体,从而用一个简体代替多个繁体的。如: 发①發fā:~展、~货、~言、~射等;

②髮fà:头~、令人~指。

d.部分简化类:即只将部分意义加载到某个笔画稍简的字上,该字及其他意义仍然保留的。如:

夥:表示“多”不简化,表示其它意义时归并简化为“伙”。

e.多头简化类:即在不同音义上作不同的简化,分别与不同简体对应的。如:

蘋:读píng简化为“苹”,读pín简化为“”。 为帮助不熟悉繁体字的朋友熟悉繁体字,不熟悉简化字的朋友熟悉简化字,我们编制了“非对称性繁简字对照表”。本表包括三个分表,共收通用字范围内的非对称性繁简字100对。同音兼并类、非同音兼并类和统一简化类各列一表,多头简化类和部分简化类分别插入三表之中,用“注”注明。各表以简体字为纲目,每个简体字字头下列出与之对应的所有繁体字。在某些音义上没有相对应的繁体(即没有繁简体之分)的,注明“ ○”;义项条目多寡不等的尽量用排除法,即先列出义项少的,其余义项用“其它义项”表示。义项较多的,每条常用义项只举一个词例,例词之间用逗号隔开;同一义项举两个以上例词的,用顿号隔开。排列以汉语拼音为序,同音的以笔画数为序。

(一)同音兼并类(41组)

编简汉语拼繁音 bǎn (同上) 体

义项及例词

号 体

1 板

闆 ①老板,私营工商业的财产所有者。

○ ②其它义项:木~,门~,鼓~,~眼,死~,~

结。

錶 ①计时的器具:钟~、手~。

○ ②其它义项:外~,~叔,发~,~述,~汗,~

2 表

biǎo (同3 才

4 丑

5 出

6 淀

7 冬

8 范

9 丰

上)

率,报~,水~。

cái 纔 ①副词:刚~,~ 不呢。 (同○ ②名词:~能,英才。

上)

chǒu 醜 ①形容词:~陋,~态,出~。

(同○ ②其它义项:~角,~时,子~寅卯。

上)

chū 齣 ①量词:一~戏。

(同○ ②动词:~门,~席,~众,~力,~人才,~上)

气,~丑,~数,~纳。 diàn 澱 ①沉淀:~粉。

(同○ ②浅的湖泊:白洋~。

上)

dōng 鼕 ①象声词:丁~、~~响。 (同○ ②冬季:寒~腊月。

上)

fàn 範 ①其它义项:铁~,模~,~围,防~。 (同○ ②姓:~仲淹。

上)

fēng 豐 ①其它义项:~富,~碑。

(同○ ②美好的容貌和姿态:~采、~韵。

上) 10 刮

11 后

12 胡

13 回

14 伙

15 姜

16 借

guā (同上)

hîu (同上)

hú (同上)

huí (同上)

huǒ (同上)

(同上)

jiâ

(同上) 颳 ①风吹:~风。

○ ②其它义项:~脸,~糨子,搜~。

後 ①其它义项:~门,前~,无~(子孙)。 ○ ②君主的妻子:皇~。

鬍 ①~须。

○ ②其它义项:~人,~琴,~闹,~乱,~同。迴 ①曲折环绕:~旋。

○ ②其它义项:~还,~头,~报,~禀,~绝,

一~事,章~,~族。

夥 ①~计,团~,~同。注:表示多时不简化。 ○ ②~食,~房。

薑 ①草本植物:生~。 ○ ②姓:~子牙。

藉 ①假托、凭借:~口,~题发挥。注:其它义项

以及读jí时不简化。

○ ②借进或借出:来~钱,不~给他。

jiāng17 克

18 困

19 漓

20 里

21 帘

22 霉

23 面

24 蔑 kâ 剋 攻~,~食,~期。注:读kēi时不简化。 (同○ ③~勤~俭,以柔~刚;千~。

上)

kùn 睏 ①睡或想睡:~倦,~觉。

(同○ ②其它义项:~苦,围~,~乏。

上)

lí 灕 ①~江。 (同○ ②淋~。

上)

lǐ 裏 ①表示跟“外”、“表”相对或处所意义:

衬~,~边,~面,这~。

(同○ ②其它义项:邻~,乡~,一~路。

上)

lián 簾 ①窗~、垂~听政。 (同○ ②旗子状的标志:酒~。

上)

mãi ○ 虹雨~风,~变。

mãi 黴 ~变,同“霉变”;~黑。

麵 ①食物、粉末义:~粉,粉笔~,~条,~糊。(同○ ②其它义项:脸~,~壁,表~,当~,平~,上)

反~,下~,一~墙。

miâ 衊 ①原指血污,比喻毁谤:污~、诬~。 miàn

25 千

26 秋

27 松

28 咸

29 向

30 余

(同上)

qiān (同上)

qiū (同上)

sōng (同上)

xián (同上)

xiàng (同上)

(同上) ○ ②其它义项:~视,轻~,~以复加。

韆 ①秋~。

○ ②其它义项:一~,~秋基业。

鞦 ①~千。

○ ②其它义项:~季,大~,多事之~,千~万代。鬆 ①跟紧相对:~散,放~,~弛,手头~。/绒状

或碎末状食品:肉~、鸡~。

○ ②~树。

鹹 ①味道:~鱼、~菜。 ○ ②全、都:老少~宜。

嚮 ①其它义项:面~,~暮,~前走。 ○ ②方~,偏~。

餘 ①其它义项:~钱,业~,一丈~。②注:用作

姓时简化为“馀”。

○ ③我。

31 郁

32 御

33 愿

34 云

35 芸

36 沄

37 致

38 制 yù 鬱 ①其它义项:~~葱葱,~闷。 (同○ ②香气浓厚:馥~。

上)

yù 禦 ①抵~。

(同○ ②其它义项:驾~,~下,~花园。

上)

yuàn 願 ①其它义项:~望,~意,许~。 (同○ ②老实谨慎:诚~。

上)

yún 雲 ①名词义:~彩,~南。

(同○ ②动词、助词义:诗~,岁~暮矣。

上)

yún 蕓 ①~薹。 (同○ ②~香。

上)

yún 澐 ①大波浪。 (同○ ②大江~~。

上)

zhì 緻 ①细~。

(同○ ②其它义项:~敬,~力,招~,以~。

上)

zhì ○ 其他义项:裁断;节~;~度;~定;~服(丧

服)。

(同上)

39 朱

zhū (同上)

40 筑

zhù (同上)

41 准 zhǔn 準 ①其它义项:~则,瞄~,~能去,~将,隆~,~

此办理。

(同上)

製 剪裁;~造;撰写;式样;~艺(八股文)。

硃 ①朱砂。 ○ ②~红色。

築 ①建~。 ○ ②古代乐器。

○ ②同意别人的要求:~许。

(二)非同音兼并类(54组)

编简汉语拼繁号 体 1 厂

2 广

音 ān 体

义项及例词

○ 同“庵”,多用于人名。

chǎng 廠 工~、煤~、~房。 ān ○ 同“庵”,多用于人名。

guǎng 廣 ~阔、~泛、推~、~东。 3 辟 bì

pì 4 别 biã

biâ 5 卜 bǔ

bo

6 沈 chãn

shěn 7 冲 chōng

(同上)

chîng 8 种 chïng

zhǒng

zhîng 9 虫 chïng

huǐ

1仇 chïu 0

(同○ 复~,~邪,~召。 ○ ~头。

闢 开~,精~,~。

○ 告~,~人,区~,差~,类~,~针,~着,~过头去,~走等。

彆 ~扭、~不过他。

○ 占~,前程未~,~居。 蔔 萝~。

○ 宜作“沉”。 瀋 ~阳。

○ ~田。 衝 要~,~锋,~突,~茶,~洗,~账。

衝 劲头~,酒味很~,~着,~压等。

○ 姓。 種 物~,~人,播~,有~,~类,姓 種 动词义:~田、~植、播~。

蟲 昆~;古又泛指动物,如:羽~、毛~、甲~等。 ○ 虺(h uǐ)的本字,毒蛇。

讎 用于~敌、~恨等义。 讎 其他意义:如校~、~定、仇~等义,简化为“雠”。 上)

1担

1 qiú dǎn ○ ~匹(同伴);~偶(配偶);姓氏:如~英。 ○ 击;拂,同“掸”。

1党

2斗

jiē dān dàn

shàn dǎng dǎng zhǎng tǎng dǒu dîu rãn ãr ní gān

(同上) ○ 高举:~骄。 擔 ~负,~当。 擔 ~子,一~。

擔 假借,如:主~。

○ 姓,~项。 黨 妻~,同~,~员,入~。 黨 姓,今也改读“dǎng”。 黨 倘若。 ○ 车载~量,烟~,~箕,南~,北~。 鬥 ~殴,~地主,~牛士,~智等。 ○ 古文“人”字,象行人。

兒 ~童,~女,~马,~化,好玩~。 兒 注:读ní时不简化。

○ ①名词、动词义项:~戈,~犯,~涉,~禄,河~,~支。

乾 ②形、副义项:~燥,~杯,~洗,外强中~,~笑,~亲,~着急。 13141

516 谷

17 柜

18 合

19 划

20 坏

21 几

22 系 qián 乾 注:“乾”读qián时不简化。 gàn 幹 骨~,提,实~,~将,~过会计。 gǔ 穀 五~杂粮,~子,稻~。 (同○ 山~,进退维~。

上)

yù ○ 吐~浑:少数民族。 guì 櫃 大立~,掌~。 jǔ ○ ~柳:元宝枫。 hã 閤 ~村,~家团圆。

hã ○ ~拢,~作,~格,折~,回~。 gě ○ 容量单位,器具。 huá ○ ~船,~得来。 (同劃 ~了一道痕。

上)

huà 划 ~分,~款,计~。

huài 壞 好~,~蛋,~了,~主意。 pī ○ 宜写作“坯”。 jī ○ 茶~。 (同幾 ~乎。

上)

jǐ 幾 表示数目的“几”。 jì 繋 ~鞋带,~纽扣。

23 家

24 价

25 据

26 卷

2适 7

xì 繋 联~,~恋,~铃人,~狱,~上来 (同係 联~,是。

上)

(同○ ~统,中文~。

上)

jiā 傢 ~具、~什。

(同○ ~庭,~乡,行~,科学~,~兄。

上)

jia ○ 后缀:姑娘~,老三~。 jie ○ 宜写作“价(jie)”。 jià 價 ~格,~值,化合~。

jiâ ○ 被派遣传送东西或传达事情的人。 jie 價 成天~忙、震天~响。 Jù 據 占~,~点,~说,凭~。 Jū ○ 拮~。

juǎn 捲 烙饼~大葱,风~着雪花,花~儿,两~胶~儿。juàn ○ 画~,读书破万~,考~,案~。 kuî ○ 疾速;人名用字宜作“适”,如:南宫适、洪适。shì 適 往;归;出嫁;~合;安~;~才等。 dí 適 正妻;匹敌。 zhã 適 惩罚,谴责。

28 蜡

2腊 9

30 了

31 累

32 么

tì 適 惊~。

là 蠟 白~,点一支~。 zhà ○ 古代的一种年终祭祀。 là 臘 ~祭,~肉,~月。

xī ○ 干肉,晒干,很、极。 le ○ 助词。

○ ~却,受不~,~无惧色。 瞭 ~解、一目~然、不甚~~。

瞭 注:读liào时不简化。 lãi 纍 ~赘,罪行~~。 lěi 纍 ~计,连篇~牍。 ○ 连~。

lâi ○ 劳~,~人,~了一天。

ma ○ 助词,表疑问时宜写作“吗”,表祈使时宜写作“嘛”。

me 麽 后缀:这~;衬字:浪呀~浪打浪;语助词:要去~,就快点儿。

mï 麽 注:读mï时不简化:幺~。 yāo ○ 今写作“幺”。 liǎo(同上)liào(同上)33 蒙 mēng 矇 ~骗,乱~。

(同上)

mãng 濛 ~~细雨。 (同上)

(同上)

34 万

měng ○ ~古族:少数民族。 mî wàn ○ 万俟(qí):姓。

萬 两~,~物,~不得已。 懞 忠厚的样子。 ○ ~蔽,~难,~昧,姓~。 ○ ~头转向。

3宁 níng 寜 安~,~亲,江~(南京)。

5 nìng 寜 ~可;难道;竟;姓,也作“甯”。 zhù ○ 当~,貯的古字,今作“贮”。

36 朴 piáo ○ 姓。

pō ;pî ○ ~刀;乔木。

pǔ 樸 ~素、~实。

37 苹 píng 蘋 ~果。

38 仆

pín pū pú 苹 读 pín时简化为“”。 ○ 前~后继。 僕 ~人、公~。 39 曲

qū (同上) ○ 弯~,~解,姓~。 麯 酒~。

qǔ ○ 元~,戏~,谱~。

4确 q uâ ○ 瘠薄;坚实,通“確”;敲击,通“搉”。 0

41 舍

42 胜

43 术

44 台

(同上)

juã shě shâ

shâng shēng shù zhú tāi tái (同上)

(同上)

(同確 坚固,刚强;真实,牢靠。

○ 角胜负,通“角”。 捨 ~弃,施~。

○ 宿~,寒~,猪~,~弟。 勝 ~利,~过,名~。 ○ ~肽,~任。注:此为古读,今通读shâng。術 技~,战~。 ○ 苍~,白~。

○ 天~:山名又地名。

臺 亭~,舞~,锅~,窗~儿。 檯 写字~、操纵~。

颱 ~风。

○ 兄~、~甫、~鉴。 4体

5 4涂 6

47 叶

48 吁

49 旋

50 佣

5与 上)

tǐ 體 其他义项:身~;主~;形~;卦~;得~;~察

等。

bân ○ 粗劣:~夫(抬运灵柩的人)。 tú ○ 道路;水名;姓。

chú ○ ~月:农历十二月。

xú ○ ~吾:水名(见《山海经·北山经》)。

tú 塗 道路;泥:生灵~炭;~饰;堵塞;~改;画;姓。dù 塗 通“镀”,以金~铜上。 xiã ○ ~声、~韵。

yâ 葉 树~,百~窗,唐朝末~。 xū ○ 长~短叹,叹词。

yū ○ 象声词:吆喝牲口的声音。 yù 籲 呼~。

xuán ○ 盘~,凯~,螺~,~即离去。 xuàn ○ ~风。 (同镟 ~果皮,~子。

上)

yōng 傭 雇~,女~。 yîng ○ ~金。 yǔ ○ 赐予,此义同“與”。

1 yǔ yù yú 與 亲附;给予;援助;和、以及;选拔:选贤~能。 與 参~;称誉。 與 语气助词。

5折 z hã 摺 奏~,~叠,曲~。

2 5征

3 lā shã zhē zhã z hēng z hēng

zhǐ 徵 注:古代五音之一,读z hǐ,不简化。 徵 ~召;~聘;~求;~收;~兆;象~;姓。 摺 摺与折意义混淆时不简化,如:“折胁摺齿”。 ○ ~本,腿~了。

○ ~跟头;水凉了,用两个碗~一~。 ○ 其他意义。

○ 远~;~税;~营(惶惑);~钟(小袴)

chãng 徵 ~戒,通“惩”。

5症 zhâng ○ ~候。

4 zhēng 癥 腹中结块之病:~结。

(三)统一简化类(22组)

编简汉语拼音 繁号 体 1 摆

2 当 bǎi 体

义项及举例

擺 ~布,~阔,~手,~事实,钟~。

(同上)  衣服的下~。 dāng 當 相~,应~,~面,~时,充~,担~,~家,螳臂~车。

(同上) 噹 象声词。 dàng 當 恰~,以一~十,~真,~时,借~。

3 恶 ě,â,wū,惡 ~心;罪~,~霸,~习;叹词;好~、厌~、好wù

4 发

5 复

6 汇

7 获

8 饥

9 尽 ě fā fà fù

逸~劳、深~痛绝。 噁 同“恶(ě)”。

發 动词义及量词义:~展,一~子弹等。 髮 头~的~。 複 重~,繁~。

(同上) 復 其它意义的~。注:覆盖、覆灭的“覆”不再简化。

huì 匯 ~合,~款,~聚,总~。

(同上) 彙 ~聚,总~。

huî 獲 捕~,~得。

(同上) 穫 收~。

jī 飢 ~荒。

(同上) 饑 ~饿,~荒。

jǐn 儘 副词及介词意义。

10 历

11 卤

jìn lì 盡 不~,~头,~力,~职,前功~弃。 歷 经~,~次,~访。

(同上) 曆 ~法,挂~。

lǔ 鹵 ~水,~素,~味,~面,茶~。

(同上) 滷 用法同非“卤素”的其它的“卤”。

12 弥 mí

(同上)13 签 qiān

(同上)14 纤 qiàn

xiān 15 苏 sū

(同上)16 坛 tán

(同上)17 团 tuán

(同上)18 须 xū

(同上)19 脏 zāng

zàng 彌 ~漫、~天大谎,~补,欲盖~彰。

瀰 只用于“~漫”。 簽 ~名,~注,抽~,标~,牙~等。

籖 同非“签名、签注”的“签”。 縴 ~夫、~绳。 纖 ~维,~弱。

蘇 紫~,~醒,江~,~维埃,~联。

囌 噜~。

壇 天~,花~,设~,论~,、体~。

罎 ~子:器具。 團 所有义项:~扇,饭~,~结,~体,师~,~员,一~毛线。

糰 汤~、饭~。

須 必~,胡~,根~。

鬚 同“根须、胡须”的“须”。 髒 肮~。

臟 ~器,五~六腑。

20 只

21 钟

2药 2

zhī zhǐ zhōng 隻 单独的:~言片语;量词:一~耳朵。 衹 副词意义的“只”。

鐘 表器具:警~,~表,~点。

(同上) 鍾 表情感或姓氏:~情,姓~。

yào 葯 白芷;花中雄蕊生出花粉的部分;“藥”的省写。

dí yào 葯 缠裹。

藥 草~(俗作“葯”);~丸;疗治;芍~;火~;

姓。

Wikipedia:简繁一多对应校验表

/板→板闆 /辟→辟闢 /表→表錶 /别→別彆 /并→并並併竝 /卜→卜蔔 /布→布佈 C /才→才纔 /采→采埰寀採 /彩→彩綵 /参→參蔘 /尝→嘗甞嚐 /厂→厂庵厰廠 /冲→沖衝 /虫→虫蟲 /仇→仇讎讐 /丑→丑醜 /出→出齣 D /当→當噹 /党→黨党 /淀→澱淀 /吊→弔吊 /冬→冬鼕 /斗→鬥斗 E F /发→發髮 /范→范範 /丰→豐丰 /复→復複覆 G /干→乾干幹榦 /谷→谷穀 /刮→刮颳 /广→廣广 H /哄→哄鬨 /后→後后 /胡→胡鬍衚 /划→畫劃划 /回→回迴囘 /汇→匯彙 /伙→夥伙 /获→獲穫 J /几→幾几 /奸→奸姦 /姜→姜薑 /借→借藉 /尽→盡儘 /据→據据 /卷→捲卷 K /克→克剋 /困→困睏 /夸→夸誇 L /累→累纍 /厘→厘釐 /漓→漓灕 /里→里裡裏 /历→歷曆厤 /梁→梁樑 /了→了瞭 /罗→羅囉 M /霉→霉黴 /蒙→蒙懞濛矇 /弥→彌瀰 /面→面麵麪麫 /蔑→蔑衊 N /袅→裊嫋嬝 O P /苹→蘋苹 /仆→僕仆 /铺→鋪舖 /朴→朴樸 Q /签→簽籖 /曲→曲麯 /确→確确 R S /舍→舍捨 /沈→沈瀋 /胜→勝胜 /术→術朮 /松→松鬆 /苏→蘇囌 T /台→臺台檯颱 /坛→壇罈 /同→同衕 /涂→涂塗 /团→團糰 W /挽→挽輓 X /系→系係繫 /纤→纖縴 /咸→鹹咸 /弦→弦絃 /向→向嚮曏 /须→須鬚 /熏→熏燻 Y /叶→葉叶 /佣→傭佣 /涌→湧涌 /游→游遊 /于→於于 /余→余餘 /吁→籲吁 /郁→郁鬱 /欲→欲慾 /御→御禦 /愿→願愿 /岳→岳嶽 /云→雲云 Z /赞→贊讚 /脏→臟髒 /扎→扎紮 /占→占佔 /折→折摺 /征→征徵 /只→只隻 /志→志誌 /制→制製 /致→致緻 /钟→鍾鐘 /种→種种 /周→周週 /注→註注 /准→準准 /冢→塚冢

========================================

Wikipedia:Unihan繁简体对照表/简繁一多对应表 目录 [隐藏] 1 校对说明 2 已校对 2.1 两义明显不同 2.2 多义明显不同 2.3 两义常常混用 2.4 有一义为姓 2.5 有一义为部首 2.6 常用简化字 2.7 同义异体字 3 需要校对的对应

校对说明

能举个例子吗?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Alexcn 14:37 2004年9月30日 (UTC) 就是将需要校对的对应一节列出的对应关系检查一遍,并将您很确定认为是对的关系移到请将校对过的对应

第6篇:对简体字的一点认识

【前言】

考虑再三,终于提笔写下这篇文章,主体使用简体中文(Simplified Chinese)方式,中间会穿插部分正体中文(Traditional Chinese)。 行文中,「简体字」无特别说明,一律指「一简字」。

【正文】

前不久,论坛有位同好发起了一次短暂的「繁简之争」帖,部分人支持,部分人反对。其实这个争论自从「汉字简化」之后,就没有停止。 反对正体字的人大多持有如下几个理由:

1. 正体字笔画太多,网页、书籍上看不清,撰写复杂等; 2. 文字复杂,不利于国民脱盲;

3. 文字总是在不断简化和进步,大家要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方便国际交流等; 4. 既然要恢复正体字,那为何不恢复小篆、甲骨文; 5. 「臺灣」人自己都已经写成了「台灣 」; 6. 正体字丑,等。(这个我不便发表什么评论)

但是,简体字有多少问题、丢掉了多少汉字原有的特点,大家知道么?

其实,早在中华民国大陆期间,政府就颁布过基于历史上已通用已久的「俗字」简化汉字方案;以及众多学者提出要求使用表音的拉丁字母代替汉字方案(代表言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鲁迅)」,类似越南现代文字)。

后迫于抗战,民国政府被迫中止了汉字简化方案,简化方案仅在苏维埃政府中得以保留和延续。但是可笑的是,使用拉丁字母的替代方案早些年还被兴起:,原因居然是电脑发明时,里面没有汉字字库,只能输入拼音(代表言论:「电子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照这样说法,非拉丁文字无一幸免,均要废除,还好后来国际上建立了通用Unicode字库。

下图是当年民国政府颁布的简体字推行立案和简体字(俗字)表。

事实上,表音文字在东方语系里面是失败的,比如朝鲜语(彦文)。主要还是因为同音词太多。两人对话时,可以通过当时的语境和表情肢体动作等理解其表达的含义,但是对于东方文字来说,只表音会出现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监察局」、「检查局」,表音文字一般没有音标,故一律为「jian cha ju」,看到这三个「字」,恐怕没人能辨别出究竟是哪个。这样的结果,只能像「朝鲜彥文」一样,恢复汉字。近几年的韩国,由于朝鲜语表意不太精准(特别是法律、合同)越来越明显,加上外借英文过多,已经有一些韩国人要求恢复汉字。

汉字,最后在近代残酷的西方文化冲击中,还是被完整的保留下来,不用论证,这足以表现汉字的强烈的魅力和实用性。

新中国成立后,汉字历经进行了两次简化,第一次是我们现在使用的简体字,1964公告改革(1986年修订的《简化字总表》为标准),第二次,是1975年的一次彻头彻尾失败的「二简字」改革。至今,街头巷尾仍还保留着一些「二简字」,比如「出租」的「出(丶一山)」。这种简化方法颇受争议,如将「展」简化为「尸」下加一横,在当时被形容为“尸横遍野”。「二简字」于1986年彻底废除。以下是二简字的图片

国内第一次汉字简化,由于国内一些政治环境,难免仓促,简化方式也不尽人意,并且从国外(主要是日本)借了不少简化字。整体上的简化方法,和日本大致一样。查找俗字、古字、草书等方式

但这次简化主要有以下失误地方:

一、乱借古字,比如:

「叶」是「汁」的古字,很多台湾同胞遇到的第一个障碍便是此字,这是一日本传统姓氏,念:「かのう」,第二个便是「个」字; 「队」是「墜」的古字,「沈」是「沉」的古字,這些字涵义完全不同,转化的莫名其妙。

二、单独剥离,比如: 「樣(样)」、「漾」;「纖(纤)」、「殲(歼)」、「谶」;「貓(猫)」、「豹」,前面简化,后面不简化。会写「扑(撲)」不会写「璞」和「蹼」,会写「还(還)」和「环(環)」不会写「寰」和「鬟」; 「鹹(咸)」、「鹽(盐)」、「鹼(碱)」;「鬍(胡)」、「髮(发)」、「鬢(鬓)」这些字的部首很明显属于同一类,并且表示的含义很明显,简化之后完全无法归于同一类。

三、面目全非,比如: 「龍(龙)」、「鳳(凤)」、「漢(汉)」、「華(华)」、「禮(礼)」,「義(义)」,这些字本都是「中华尊字」,字正方圆,充满美感,但均被简化。特别是「华」字,被海外政客取笑为「『中

华』化而为十」; 「國(国)」、「壽(寿)」则来自于日本; 「義(义)」、「乂」;「風(风)」、「鳳(凤)」形近容易误认; 「廣(广)」、「廠(厂)」等,很难将繁简两者联系起来。

四、改姓改名混乱(无法容忍),如: 「鍾(锺)」、「鐘」两姓被合并成一个姓「钟」,简体正确写法是「钱锺书」、「書中自有千锺粟」、「鍾情」; 「寧」、「甯」也被合并成一个姓「宁」; 「氾」、「仝」、「谿」、「缐」等姓氏,被划为「异体字」;

考虑到尊重姓名、地名、技术用语和户籍管理需要,以及尊重大众用字习惯,2009年已恢复了「锺」、「昇」、「陞」、「珲」等字,如「毕昇」、「《瑷珲条约》」,更多可看此链接: http://news.sina.com.cn/c/2009-08-13/025918422622.shtml; 「二简字」之后,姓氏更加混乱,比如「蓝→兰」、「阎→闫」、「傅→付」、「戴→代」、「萧→肖」,最后结果是导致这两种姓都同时存在,一些人去海峡,由于这类姓氏的问题造成了不少麻烦。

五、失去了表意功能(可以容忍),如: 「東(东)」,本意为日出树梢为东; 「葉(叶)」、「蝶」可以看出「葉」和「蝴蝶」一般,可是被简化为「叶」,无一点联系的「汁」的古字; 「豬(猪)」、「貓(猫)」等均被改为了犬旁,也是來自日本。

六、失去了表音功能(可以容忍),如: 「際(际)」、「價(价)」、「標(标)」、「僅(仅)」、「歡(欢)」、 「屬(属)」、「劉(刘)」、「敵(敌)」、「蠍(蝎)」

七、简化后出现表音错误(可以容忍),如: 「鄰(邻)」、 「賓(宾)」,韵母本是in,但简化字是用韵母为ing的字作偏旁,容易让人读错。

八、「又」「千」等等无理由、无规律转化,如: 「雞(鸡)」、「歡(欢)」、「漢(汉)」、「僅(仅)」、「難(难)」、「聖(圣)」、「鳳(凤)」; 「遷(迁)」,「纖(纤)」等,全部都是莫名其妙的转换方式。

九、同音字合并,字义混乱,如: 「后」、「後」,前者专指「皇后」、「博士后」、「皇天后土」、「后宫」,是爵位(职位); 「面」、「麵」,前者指的是物件的面部,後者指面食; 「丑」、「醜」,前者是专用于地支、角色,「生旦净末丑」、「小丑」、「丑牛」,牛很醜? 「云」、「雲」,前者指說話,后者指云朵; 「薹」,其实这个字没有简化,意思是.蒜、韭、油菜等长出的花莛,正确简体写法为:「蒜薹」、「韭薹」、「菜薹」,但是简体字的潜移默化下,很多人会写成「菜苔」,而「苔」,原指湿润地面或树干上的「青苔」,并且国家并没标明这两字是具有相同涵义。

十、合并多字为单字,加重多音字负担 「骯髒」、「心臟」均被简化为「脏」;「簽名」、「竹籤」均被简化为「签」;「纖維」、「縴夫」简化为「纤」,实际上它们的意义完全不相同,「脏」和「纤」简化之后成了多音字。

十一、这些字有必要简化么? 「恥(耻)」,笔数没多没少; 「減(减)」、「涼(凉)」,如果均简化为两点水还说的过去,「游泳」为何不也简化为两点水?一部分简化一部分维持原状只会造成三点水和二点水更加混乱。 「廚(厨)」、「廁(厕)」,仅仅少了一点而已 「戶(户)」、「沒(没)」,仅仅写法不一样

当然,日本简化字(新字体)也有同样问题,比如: 「藝→芸」、「國→国」、「價→価」、「賣→売」、「假→仮」、「澤→沢」、「涩→渋」、「龍→竜」、「廣→広」这些字都转换的莫名其妙。

由于大量简化字无规律、无逻辑,且一简对多繁,加上近代国内不愿意和日本、韩国、台湾共同整理汉字字库。目前已经对电脑字库、东亚交流、学术研究造成了不少麻烦。字库中,大量汉字字体结构一模一样,却属于不同字区。我前段时间研究古文书籍(简体版书籍),发现越深入,简体造成的误解也多,最后不得不去看原刻本。

大家了解了到「一简字」的这些缺点,我不妨来回答上面的反对的声音

1. 正体字笔画太多,网页、书籍上看不清,撰写复杂等;

其实英文网站大部分使用的是9px、10px字体,比简体字网页要小2~3px,同样道理,选择一个合适地font-size就能解决显示不清的问题,像本文,使用的是14px。更何况在ClearType、Retina大肆使用的今天,这早已不是问题。书籍亦同。 再者,如果读者从小就阅读「正体字」,周围环境也均是「正体字」,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也没人会把「擊(击)」、「繫(系)」分不清。

2. 文字复杂,不利于国民脱盲;

关于文字繁冗问题,在民国,即使运用如此「复杂」、「繁琐」的「繁体字」,台湾脱盲率也比大陆高出许多,脱盲,关键还是在于教育的普及,民国当局投入比大陆多20倍的教育经费解决教育问题。

3. 文字总是在不断简化和进步,大家要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方便国际交流等;

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对的地方,由于一些政治原因,造成的汉字使用不一,已经对交流造成了不便,如果简体字全部采用早已约定俗成的「俗字」,应该能解决两岸交流问题。

4. 既然要恢复正体字,那为何不恢复小篆、甲骨文;

持有此观点的朋友,看似耍了一個无限后退的逻辑游戏。我们的文明,是靠正体字传承的,而不是小篆! 一个现代人,如果看不懂正体字,那麽就无法吸取任何一百年前的老祖先流传下来的智慧和文明的第一首资料,除了古典小说之外,充其量读读南怀瑾于丹之流。而我们至今没有一本

书,是以小篆为载体流传至今的。那些出土的战国秦汉竹简,没有专家的整理,就算懂小篆,也看不懂。而至少迄今为止,在隶楷通行到现在的两千多年,几乎再没有发掘出任何新的,以小篆或其之前文字为载体的重要典籍。

那些言必称小篆,甚至言必称甲骨文的人,其根本不懂中华文明流传的渊源和过程。

5. 「臺灣」人自己都已经写成了「台灣 」;

关于「臺灣」这两个字,需要上溯到清朝时期,其实「臺灣府(简称臺)」是清朝确定的名称,本来就是为了跟「台州府(简称台)」区别,免得地方有事急报到京城的时候,不小心因为简称一样而造成中央搞错。「台」、「臺」古字是两个不同的字,并且最早的读音并不一样。「台」字未被民国官方承认,只是被当代青年人为简化,类似于广东年轻人习惯「懒音」一样,非主流,「湾」字由日本简化,大陆借用,当局亦未承认。在官方没有明确规定改变的现在,「臺灣」不能写为「台湾」。

【后记】

虽然我个人也是觉得汉字简化是趋势,但是不认为「一简字」可代替正体字。部分正字汉字太过复杂、异体字过多,比如「臺」、「灣」、「鬱」、「雞、鷄、鶏」等,的确需要统一和简化,但是就目前看来,「一简字」简化时过于仓促,已造成很多纰漏、增加了很多歧义,并且丟掉了汉字原有的魅力和含义,这些都让人如鲠在喉。

但就当时形势来看,随着互联网的发达,Unicode等字库的完善,以及「二简字」的失败案例的警戒,我个人认为汉字再次「完美简化」的希望越发渺茫。 或许「恢复部分正体」是条出路。

保护正体字,是每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识正写简」,现在是一般海外华人已有的共识,可以写简体,但不得不识正体。新加坡的报纸,内容是简体,但是标题是正体,因为他们也知道,简体再简单,也不能丢掉正体字。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