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行政执法概念

2022-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综合行政执法概念

行政补偿概念问题研究

[摘要] 私有财产权是一项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但在某些情况下,其必须让位于公共利益而受到侵害。行政补偿制度即是被设置用来在私益与公益之间进行平衡、保障私有财产权的法律机制。但当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行政补偿制度,甚至行政补偿的基本概念性问题上也存在诸多争议。本文试图从行政补偿概念的界定、法理基础、与概念相关的基本问题的分析等方面进行剖析论述。

[关键词] 行政补偿、财产权、私权保障、特别牺牲

一、行政补偿概念的界定

对于行政补偿的概念,在各国理论界并没有一个较统一的界定。日本学者田中二郎认为,“基于行政上的合法行为的损失补偿,是指对因合法的公权力的行使而蒙受的财产上的特别牺牲,从全体公平负担的角度予以调节的财产性补偿。”杨建顺先生认为,“损失补偿,或称行政损失补偿或公法上的损失补偿是指为了实现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而合法地给特定人的财产带来特别损失时,基于保障财产权和平等负担的原则,对该损失予以弥补的行为和制度”。 台湾地区学者李建良称行政补偿为行政法上之损失补偿,“是指行政机关基于公益目的,合法实施公权力,致人民之生命、身体或财产遭受损失,而由国家予以适当补偿的制度,又可称之为行政法上之损失补偿。”在我国大陆,有认为“行政补偿是指行政主体的合法行为给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依法由行政主体对相对人所受的损失予以补偿的制度” ;或“行政补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因合法的行政行为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失,由国家依法予以补偿的制度” 等等。

以上这些定义在行政补偿的原因、目的、标准、范围等方面的表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和分歧。笔者以为,对行政补偿概念的界定应当从制度设置目的出发,即行政补偿是为了加强对私权的保障,是一个利益均衡机制,因此界定其概念时应当把重点放在私权的保障上。并且,我们在制度设计上不宜太过僵化狭隘,行政补偿的概念界定应富有足够的弹性来适应社会变迁。因此笔者试将行政补偿的概念界定为:出于维护重大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主体因其合法的行政活动对特定人的合法权益造成特别损失,而根据法律予以公平补偿的法律制度。行政补偿有多种,如公用征收补偿、对财产权限制之补偿、对合法行为附随效果之补偿(征收性侵害补偿)、信赖利益补偿、公法上无因管理之补偿等等。

二、行政补偿的法理基础

1、 特别牺牲说

该学说由奥托·梅耶(Otto Mayer)提出,即国家为了公共利益所采取的行为对个人所造成的损害因为具有公益性,不应由个人负担,而应由国家从公众的税收中支付补偿费用。财产虽具有一般社会义务性,但当国家对财产的限制超出了该一般义务,则造成特别牺牲,必须予以补偿。

2、 公共负担平等说

该说认为,全体公民的法定权利义务是平等的。合法公务行为出于维护公共利益,对特定人的合法私权造成的损失,其受益者是社会全体,因而该损失不应由受害人个人承担,应当平等地分配于社会全体成员。

以上两种学说是最为普遍接受的观点。另外还有结果责任说、不当得利说和平均损失说、社会保险论、社会协作论、人权保障论等。以及我国有学者提出的“在谁受益谁负担原则指导下的公共负担平等说”。

三、对概念相关基本问题之分析

(一)原因行为

行政补偿的原因行为包括哪些,其外延有多大?

行政补偿的原因行为不应局限于具体行政行为,行政主体为实现公共利益而实施的一切合法活动都应包括在内。行政权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对相对人的影响绝不再限于只通过具体行政行为这一种方式。实践中,存在着大量行政合同、行政指导、行政计划和其他行政事实行为、行使公权力过程中所产生的附随效果等,同样可能对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特别损害,如因道路修建施工所造成的对周边商业经营的不利影响。根据法治国家的公平正义要求,此种特别损失是应当给予补偿的。这在我国立法中也有体现,如《行政许可法》第八条第二款、《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四条、《防洪法》第七条、《国防法》等中均有补偿的规定。

对于原因行为的合法性问题,一般认为原因行为应当合法,违法行为将导致行政赔偿,而非行政补偿。但在德日等国,提出了一种行政主体“违法但无过失”的情形,在德国称之为准征收侵害,如违法计划或执行的道路建设工程对于周边商业经营的侵害,当此种侵害构成特别损失时,即当予以补偿。事实上,“违法但无过失”的行为究竟应该纳入赔偿还是补偿的问题只是一个立法技术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推定违法即有过错,取消主观过错标准,将其直接纳入行政赔偿范围。

(二)公共利益

在国家对于财产权的限制上,公共利益是唯一的正当法律理由。我国现行宪法第13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公共利益”作为典型的不确定法律概念,其内涵、外延都十分模糊,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中都存在很大争论。但其又直接决定着对于财产权的限制、侵害行为(如征收、征用)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即,我们一方面还没有确定“公共利益”是什么,另一方面却已经将其作为确定国家对于私产限制行为合法性的标准——这就会存在导致如此重要的判断标准在实际操作中被架空的危险。对于公共利益的理解和认定,学者们也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如韩大元提出了“六性”; 莫于川提出“六性”; 袁曙宏提出了“四性”。笔者以为,对公共利益的判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受益对象的不特定性

公共利益中的“公共”应当是一个开放体系,即受益人是不特定的多数人。如果受益人是特定的,应当属于私法范围,由私法来调整。所谓“私权所至,公权所止。” 并且该利益需求往往无法通过市场选择机制得到满足,需要通过统一行动而有组织地(往往是由政府)提供。我国目前有些地区行政机关征用土地用于商业开发牟利,而非用于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用途。将本应作为开发商和土地使用权人之间的民事交易过程变成了一个行政过程,这实际上是剥夺了原土地使用权人对于其权属的处分权。

公共利益是一个总体利益

该公共利益不仅仅是该原因行为所带来的直接经济利益,还包括其他非经济的价值,即所谓的社会性利益,如政治、文化等方面。

有法定范围

已经有学者指出,为了防止公共利益外延不适当地扩大到不必要的领域,界定公共利益范围的权力应当予以法律保留。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在判决中曾表示:作为征收目的的公共福祉是一个抽象的法律概念,其包含事实及目的的多样性,必须在个案中具体的表现出来,故在一个征收的法律中,立法者应该明白规定,在何种计划及在何种要件下,人民方可遭受征收之侵犯。立法者不能够只是重复使用宪法中“公共福祉”的用语。我国在立法中对于征收征用等侵害私权的活动也应当规定基于何种情况下方可实施,在立法技术上,可以采取列举式与概括式并举的方式。

经由正当程序

程序的合法正当性是实体合法正当性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法律对公共利益的认定程序规定很少,很不完善,主要散见于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公共利益的认定虽然属于公共行政决策的范围,但也应当纳入正当程序,以保证决策结果的正当性。完全由政府充当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解释者,极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尤其我国某些地区“开发热”、“大学城热”的情况下,公共利益很有可能被肆意扩大已作为征地的最佳借口。对于公共利益的认定应当引入听证程序、专家论证会等,并由法律规定具体程序。

社会历史阶段性

公共利益与国家、社会的形势和发展密切相关,其内容具有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性。公共利益界定必须考虑其特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及文化等各种因素。但有些传统意义上的公共利益是为各国各时期所普遍接受的,如国家安全、防灾减灾、国民健康、教育、公共事业建设等。

此外,行政补偿原因行为所为“公共利益”必须为重大公共利益,即较之于所涉私益,该公共利益显为重大、突出,否则不得以此为由侵害私益。而且行政主体应当遵循比例原则,尽一切努力,寻求一个最为合理、对相对人不利影响较小的方式。在这一点上,德国的“协议价购”前置程序值得我们借鉴,即行政机关有义务(即应当而非可以),在实施征收前,对该征手标的物先行“协议价购”。

(三)特别损失

获得行政补偿的相对人必须是因为其合法权益受到了特别损失。所谓特别损失就是指,该损失是一种超过普通公众和财产的一般社会义务性的不公平的特别牺牲,并且该损失必须是特定人所遭受的,否则不论该损失的程度有多严重,都不能作为特别损失。特别损失是行政补偿的核心问题。

(四)受保护的权利范围

行政补偿保护的权利范围,不仅包括财产权,也包括人身权。其中财产权不以实物财产上的权利为限,还包括其他具有财产价值的私权利如经营权、股权、知识产权、债权、采矿权、捕鱼权、狩猎权、具有财产价值的社会权利等等 。人身权主要是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等。如我国《人民警察法》第34条的规定。在某些情况下,行政补偿保护的权利范围也许无法涵盖原因行为侵害的对象范围,比如有人提出的精神权利、受教育权、乃至商业计划、可期待利益等等。目前我国行政补偿制度按照现有存续原则,以补偿直接损失为主,原则上不补偿间接损失。 但从现代侵权损失救济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些权利在行政补偿的今后发展中应当会被逐步纳入。

但财产权的行使也绝不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对现代财产权的保护已经不再是绝对保护了。财产权具有一种内在社会义务性,这被认为是财产权的一种属性。在这种内在限制范围内,财产权负容忍义务,无需对其补偿。如德国基本法第十四条规定:“所有权和继续权受保障,其内容及限度有法律定之。所有权负有义务,其行使应同时有助于公共福祉”,此即“财产权内容及其限制”条款。

(五)行政补偿的性质

行政补偿制度的目的是保障私权,是平衡公益和私益的法律机制。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因行政主体维护公益的合法活动而遭受特别损失时,其权益的保障就需要义务人的义务承担来实现。因此,从私权保障的角度而言,行政补偿是行政主体的一种公法义务。

(六)事先补偿的问题

关于事先补偿的问题,虽然笔者在行政补偿概念中并未提出,但就其是否构成征收征用合法性的前提条件,目前存在较大争议。笔者以为,此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情况下,可事先预见侵害的,行政补偿的给予应当先于侵害行为,“事先”之时间性要求加强了对私权的保障力度。但在例外紧急情况下,如警察执行公务时紧急征用路边车辆,此时行政补偿可以在事后给予。因此时如果坚持事先补偿作为合法征用要件,显然会妨碍到公共活动的顺利开展,进而影响公共利益,这有悖于原因行为和行政补偿制度设置的初衷。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文法学院法律系)

作者:唐丽秋

第2篇:行政责任概念之探究

摘要:行政责任作为法律责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研究水平长期落后于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近年来,行政法学界对行政责任进行了不断的研究。但在行政责任的概念上,还是没有一个清晰明了的定义。本文力图从法律责任的共性和行政责任的特性出发,探究行政责任的内涵和外延,并尝试解决行政责任承担主体不清的问题。

关键词:行政责任法律责任行政法行政主体

1 行政责任概念诸说之分析

1.1 行政职责(义务)说 该说认为,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机关在完成行政管理活动时应当承担的行政职责(义务)。在此意义之下,行政责任与行政主体在行政法上履行的职责、承担的法律义务没有质的区别。行政职责(义务)说对我们从法学上研究行政责任是不利的。第一,它使得行政责任的“责任”概念与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不一致。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虽然在含义上存在差异,但两者均没有直接定义为一种义务,而是以违反义务做为其产生的前提。第二,它违背了法理上“义务—责任”的关系原理。一般法理将责任定义为特殊的义务,即违反第一性义务而产生的第二性义务。所以两者的关系可以理解为:义务是责任的前提,责任是义务的保障。两者并不能被视为等同的概念。如果以责任包容义务,那么责任与其他范畴的关系就不易厘清,而且在法律责任内部又产生第一性义务与第二性义务问题。[2]

1.2 违法责任说 该学说认为行政责任是违反行政法律义务应该依法承担的否定性法律后果。相较于行政职责、义务说,违法责任说合理性更高。它不仅符合了义务和责任的关系原理,也达到了行政责任与民事责任、刑事责任的一致性。但该说也存在着一个固有的缺点。即因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多样性和不平等性,导致了行政责任主体(或称行政责任的承担主体)难以达成一个统一的界定。学界对此主要如下三种观点:①最广义说,也可以称之为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说。即认为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反有关行政法律规范或不履行行政法律义务应依法承担的否定性法律后果。②行政主体说。即认为行政责任是指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其他行政公务组织及其人员)因在行使行政权的过程中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3]③行政相对人说。即认为行政责任是指行政相对人由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4]行政主体说则只将行政主体作为行政责任的主体。这无疑是以控权论为其理论基础的。其避免了最广义说会出现两个归责体系的尴尬。更为重要的是,其更加符合行政法学“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救济”理论体系。行政法学将控制行政权力作为自己的一项最基本的任务,其理论的核心在于行政行为法。而只有行政主体才能做出行政行为,所以行政责任的主体应该与行政行为法的主体保持一致,都必须为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说认为行政责任是行政相对人的责任,这种观点来源于前苏联行政法学理论。如马诺辛认为,行政责任是在没有上下级关系的条件下实行的,是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行为所追究的法律责任。[5]该观点明显地带着管理论的色彩,暗含着行政相对人就是行政主体的管理对象的思想。这不仅与现代行政法体系相背离,而且更违反了我国“依法行政”和“责任政府”的治国理念。

1.3 违法、不当责任说 该观点认为,不仅行政主体违法的行政行为会引起行政责任,行政主体不当的行政行为同样会引起行政责任。如马怀德教授认为,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由于不履行法定职责和义务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是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的法律后果。[6]皮纯协教授等学者认为,行政责任是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因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违反其法定职责和义务而应依法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7]从以上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违法、不当的行政行为都被作为能引起行政责任的行为。

2 对行政责任概念之重新界定

2.1 从法律责任的角度对行政责任概念的限定

2.1.1 法律责任的定义 关于法律责任的定义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这也与责任概念的多义性有关。这些定义主要包括:义务说、强制说、法律关系说、处罚说、后果说、状态说、责任说。虽然各种定义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各种界定也都是相互联系的,且有不少观点之间的差异也不是根本性的。综合起来,我们可以对法律责任下这样一个定义,即为法律责任是指由于违背了具有法律意义的义务或基于特定的法律联系,有责主体应受到谴责而必须承受的法律上的不利负担。

2.1.2 法律责任视角下对行政责任概念的分析 行政责任作为一种法律责任,其应该是法律责任的一个下位概念。它必然和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一样也应该具有法律责任的共性。那么我们在对行政责任概念进行界定时不仅不能与法律责任概念的内涵相违背也不能超出法律责任概念的外延。由此可得出:①行政责任是因违反行政法上义务而产生的 行政责任的概念首先离不开行政法上的义务。没有行政法上的义务的存在,行政责任就不可能存在。这里的行政法上的义务,既包括行政相对人的义务又包括行政主体的义务。对于行政法上义务的违反才有可能产生行政责任,但不能就将行政责任和行政法上的义务等同起来。所以将行政责任就认为是一种行政义务和行政职责违背了法律责任的内涵,超出了法律责任的外延。②行政责任具有应受谴责性 行政责任应该把应受谴责性作为联系违反行政义务与不利负担的中介。行政主体违反行政义务的应受谴责性表现在它侵犯了行政相对人的利益,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义务的应受谴责性则表现在他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③行政责任是一种不利负担 把行政责任定义为一种不利负担也是合理的。特别是相对于制裁说,它在行政法上的合理性就更加明显。因为行政主体的侵权行为对行政相对人造成的损失,并不是由行政机关来承担,而是通过国家赔偿的方式由国家财政承担。显然,国家并不是侵权行为的做出者,对国家进行制裁显然是不合理的。而以不利后果来定义行政责任要符合现代责任制度的要求。

2.2 从行政法角度对行政责任的概念的限定 行政责任作为行政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其概念必然需要与整个行政法体系相适应,具有行政法的个性。所谓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的系统。[9]该定义将行政法落脚在对行政权的规范和控制上。从行政法的主体上看,行政法上存在着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这两类主体。他们之间的地位不平等,且行政主体在双方的关系中处于主导的强势地位。行政主体常常是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而行政相对人则常常处于消极被动状态。而之所以两者存在着这么大的差异,是因为行政主体被宪法和法律授予了行政权,而具有了行政主体的资格。而行政相对人却不具有行政权,所以无法作出行政行为。相对人的行为虽可以引起一定行政行为的发生,但就其行为性质而言,它并不是行政行为。行政权的享有产生了行政主体,行政权的行使构成了行政行为,对行政权滥用的补救则构成了行政救济。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和行政救济构成了行政法的三大基本内容,它们与行政法基本理论一起构成了行政法学总论部分的框架体系。[10]如果我们根据行政法的理论体系要求只将行政主体作为行政责任主体,相对人违反行政法义务所承担的是一种什么责任呢?而在现实中,相对人违反行政法义务而承担责任是广泛存在的。这就使得很多学者在定义行政责任时,为了避免相对人的责任出现无所归依的情况,就牺牲了行政法理论体系的特性将行政责任做了扩张性的解释,造就了一个泛化的行政责任概念。

3 行政相对人的责任之分析

有的学者就将行政相对人的责任定义为一种公法中的一般违法责任,而不是行政责任。因为行使行政职权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而不是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双方所享有的法律权利和所承担的法律义务,无论在性质上还是内容上都是不同的,相应地其法律责任也应当是不同的。行政主体所享有的是行政职权,承担的是行政职责,没有自由处分的余地,而行政管理相对人所享有的是普遍社会主体都享有的法律权利,可以自由处分,承担的是一般行政管理关系中的法律义务。从责任的关联性和针对性角度看,行政责任应当是与行政职权和行政职责相联系的行政主体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行政相对人的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具有更多的相似性。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管理法律规范的一般违法行为(violation)与犯罪行为(严重违法行为crimes)都属公法上的违法行为,其承担的也同样是公法性质的法律责任,都是出于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管理秩序的需要,具有强烈的制裁性和惩戒性。二者在指导原则、行为界定、归责要素、承担责任的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很多的相似性和逻辑上的衔接性,它们都是公共权力保护公共利益的结果,差别主要在于两种行为的违法程度不同。[11]所以,应该将相对人违法行政法的而承担的责任归于公法上的一般违法责任。由此我们就解决了将相对人责任排除行政法无法得到合理定位的问题。由此可将行政领域的责任主体通过下图来说明:

经过上面的所有分析,我们可以对行政责任下一个最终的定义,即行政主体因违反行政法上的义务而应受到谴责而必须由行政主体或国家承受的法律上的不利负担。

参考文献:

[1]冯军.刑事责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12-16.

[2]朱景文.法理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837-845.

[3]杨解君.行政法学[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413.

[4]罗豪才.行政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318.

[5]马诺辛等.苏维埃行政法[M].黄道秀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3:209.

[6]马怀德.中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200.

[7]皮纯协、胡锦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程[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6:221.

[8]杨解君.行政违法论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39.

[9]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8.

[10]周佑勇.行政法原论[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7.

[11]毕雁英.行政责任主体理论检讨[J].北方法学.2007(6).

作者:费 伟 张 驰 汪梅花

第3篇: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界定及其特征研究

【关键词】 综合收益; 其他综合收益; 概念界定; 收益计量; 计量模式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收益既是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又是会计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收益的确认与计量历来为人们所关注,特别是在我国,收益情况被作为业绩考核、政府监管、资源配置、税费征管、利润分配等的主要依据。收益虽然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但对其概念和内涵却有着不同的理解。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提出综合收益(Comprehensive Income)的概念,引发广泛关注,将其定义为“在报告期内,由企业与所有者以外的交易或事项及其他情形所产生的净资产变动”。从构成内容看,综合收益包括净利润(Net Income)①和其他综合收益(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OCI)。然而,人们对净利润的研究很多,对其他综合收益的关注却不够,至今仍没有权威的定义和确认标准。

(一)经济收益和会计收益

什么是收益?经济界和会计界有着不同的理解。收益的概念起源于经济学,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其经典代表作《国富论》中将收益定义为“财富的增加”“那部分不侵蚀资本的可予消费的数额”②。1890年,另一位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 Marshall)提出区分实体资本和增值收益的思想,认为收益是实体资本所形成的增值额③。20世纪初,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也强调资本和收益的区分,认为资本是某一时点上的财富存量,收益则是某一时期内的财富流量④。希克斯(J.R.Hicks)在1946年出版的《价值与资本》一书中指明:“收益是在保持期末和期初同样富有的情况下,一个人在某一时期可以消费的最大金额”⑤。希克斯的这一定义虽然是针对个人收益而言,但对企业也同样适用,可以把企业收益理解为期末资本和期初资本的差额,当然这个差额不包括投资人新追加的资本投入和对投资人的利润分配。

在会计学上,收益通常被认为是一定期间内企业实现的收入减去相关成本费用后的差额。例如,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佩顿(W.A.Paton)和利特尔顿(A.C.Littleton)认为会计主要是作为计算剩余(即收入和成本差额)的一种方法而存在⑥;葛家澍等认为会计学收益要取决于期间收入和费用的正确配比⑦。根据会计上的收益实现原则,会计收益不仅包括已实现的经营收益,也包括已实现的非经营利得和损失。因此,会计收益的确认和计量实际上就是收入与费用、利得与损失的确认和计量,会计人员通过对本期交易和事项的分析及判断,遵循一系列的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如持续经营、会计分期、稳健性、权责发生制等,确认和计量本期已实现的收入及相应的成本费用,收入和费用配比后的差额为营业利润,营业利润加减利得和损失后,即为本期净利润。

从理论基础看,综合收益是对经济收益的反映,OCI是经济收益和传统会计收益的差额,即未实现收益部分[1]。OCI是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博弈的结果[2],体现了会计收益向经济收益的回归[3],特别是近年来商业模式不断创新,新的投融资方式和金融工具层出不穷,公允价值广泛使用,大量“未实现”收益产生,OCI应运而生,会计收益概念慢慢趋近经济收益。

(二)各准则制定机构对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界定

OCI概念源于美国,是在利得、损失和综合收益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1957年,美国会计学会概念和标准委员会在《公司财务报表的会计和报告标准》中强调,企业应当在报表中反映资产的持有利得,同时保持对收益已实现和未实现的区分。1997年6月,FASB颁布《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30号——报告综合收益》,正式从准则层面将综合收益划分为净利润和OCI两类,认为OCI是“在公认会计原则下包括在综合收益中但不包括在净利润中的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即OCI=综合收益-净利润,并规定了OCI的三种可选择列报方式⑧。

我国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增加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体现了全面收益理念。2009年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正式引入OCI。2014年,財政部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正式将综合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纳入准则体系。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也一直致力于OCI的修订与完善。2007年IASB在其《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IAS1)修订版中正式引入“综合收益”概念。2011年6月,IASB发布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列报》对IAS1进行了修订,改进了OCI列报并将OCI定义为“依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不能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收入和费用”。同时规定“损益是收入减去费用之后的总额,不包括其他综合收益组成部分”。随后于2013年7月发布了讨论稿《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复核》,在该讨论稿第八部分强调“损益应包括所有基于历史成本计量的结果和大多数已实现的利得和损失,而主要源于重新计量中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项目应计入OCI。”

综上所述,虽然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尝试对OCI进行了概念界定,但多采用排除法进行间接定义,缺少直接而权威的定义,这对OCI的相关研究来说缺少最基本的概念支撑。

(三)其他综合收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IASB和各国准则制定机构对OCI的关注引发了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近年来,涌现了不少关于OCI的价值相关性[4-8]、OCI与盈余管理的关系[9-11]、OCI的持续性和预测能力[5]以及OCI列报与披露具体问题[12-14]的研究。目前有关OCI的研究大多集中在OCI与资本市场,以实证研究为主,但从OCI的内涵和特征出发,对OCI的概念界定及其特征问题展开研究的却鲜有涉及。

杨有红等[9]指出,OCI的定义存在缺陷,应从本质上区分净利润与OCI,正面定义OCI,明确其主要内容和确认标准。毛志宏等[13]认为,OCI是由企业与非业主之间的交易或事项形成,按会计准则规定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已确认未实现利得或损失项目。刘永泽等[12]在对OCI和综合收益进行区别的基础上,对OCI特征和认定标准进行了初步归纳,认为OCI具有非日常活动形成、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或减少、不能在损益中确认四个特征,若属于权益性交易以外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即可认定为OCI项目。王鑫[15]研究了OCI具体项目及综合收益总额的价值相关性问题,并强调明确综合收益和OCI概念的重要性,但并未对OCI的概念进行界定。Rees et al.[16]从OCI报告的发展历程出发,总结了区分净利润和OCI的四个属性:(1)项目的持久性程度;(2)项目是否源于公司的核心业务;(3)项目是否代表管理层合理控制的净资产变动;(4)项目是否源于资产负债的重新计量。谢获宝等[17]结合OCI产生的背景,对FASB定义进行解读,认为OCI:(1)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关;(2)属于潜在的损益;(3)主要源于资本增值;(4)由企业与非所有者之间的交易产生。黄志雄[18]探讨了OCI的三种概念界定途径:(1)在概念框架层面通过定义净利润的概念,再倒挤出OCI的内容;(2)以OCI的外在特征作为切入点进行归纳描述;(3)以具体准则和列报披露为基础,根据盈余信息的作用差异来区分净利润和OCI,但并未深入探讨OCI的具体定义。张艳[19]认为OCI是指“未在当期损益核算的各项源自当期的利得或损失”。Detzen[20]通过梳理FASB和IASB规定中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项目,回顾了OCI进入财务报告体系的历程,并肯定了其实践意义,认为现行做法是在利润表中保留历史成本原则,同时将现行价值纳入资产负债表,OCI是两大报表折中并通过准则规定予以制度化的产物,但关于OCI的定义仍然没有明确。

综上所述,各国准则制定机构和相关学者对OCI均采用排除法进行间接定义,将那些按照准则被排除在传统损益之外的、已确认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项目纳入其中[21],定义较为模糊,缺乏严谨性,且OCI没有一个明确的确认标准,使其可能成为那些虽符合综合收益概念,但又难以满足损益定义的项目的“垃圾桶”,容易沦为管理层操纵盈余的工具[21]。尽管各国准则制定机构致力于完善OCI的披露和列报等细节,但如果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其概念界定及确认问题,随着更多新业务的出现,OCI在实务中造成的困惑势必会越来越多。本文基于会计计量视角,从净利润和综合收益两种不同的业绩衡量口径出发,通过对理想环境下的现行价值计量和现实状况下的混合计量模式对收益确认和计量的差异进行分析,对OCI的概念进行界定,并明确其主要特征,以期为OCI的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其他综合收益相关理论基础

(一)其他综合收益与财务报告目标

传统的委托代理关系催生了财务报告目标的受托责任观。在受托责任观下,财务报告基于投入产出观,要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财务报告是过去导向的,侧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主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

随着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企业的股权结构越来越分散,短期投资较多,愿意与公司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投资者比例较少。即便是机构投资者,大部分股东对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并不关心或关心不多,仅有投资比例较高的少数股东才保持较高关注,这使得受托责任观这一财务报告目标逐渐弱化。同时,财务报告主要使用者所需决策信息类型也在发生变化。比如,投资者更加需要会计提供关于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和风险等相关信息以更好地支持投资决策。现行价值会计(Current value accounting)面向未来,综合考虑企业未来现金流的时间、金额和不确定性,其信息具有较强的决策相关性,是投资者收益衡量的合理选择;债权人更多地关注企业现行偿债能力、变现能力而非历史成本信息;对企业内部管理者而言,相关成本一旦发生则为沉没成本,其决策价值下降,且越来越多的决策模型将基于现金流信息。换言之,随着资本市场日趋完善,财务报告越来越强调决策有用性,财务报告使用者更加关注企业的整体经营及财务状况,更加倾向于通过分析企业的全部经营业绩来预测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和获利能力,其决策不仅应考虑企业已实现的损益,还应将企业已确认未来实现的利得或损失等纳入考量范围。包含OCI在内的综合收益能显示企业产生利润的真实潜力,提高报表使用者对企业未来收益和现金流的预测能力,更可靠地预测企业未来前景。与净利润相比,综合收益及其构成包含更多反映企业价值创造的信息,大大提高了收益信息透明度,更具决策有用性[22-23]。公允价值会计降低了确认时滞并提升了决策有用性[24],以公允价值和现值为计量基礎的现行价值会计相关性更强。OCI是现行价值会计地位加强的结果,是适应财务报告目标转变的产物,也是决策有用观发展的必然。

(二)资本保全理论与其他综合收益

收益的计算须以资本保全为前提,计算对消耗进行补偿后的剩余。资本保全将资本和收益两个概念相联系,为企业提供了计算收益的参照点,是区分资本收益和资本返还的前提。只有资产的流入超过资本保全所需金额,才能构成主体的收益。只有正确计算资本保全金额,才能保证收益金额的准确性。而资本保全的关键点在于如何理解并计量资本,不同的资本概念对应不同的资本保全形式:财务资本保全以财务资本概念为基础,认为只有在扣除本期所有者出资额和所有者利润分配额后,期末净资产的货币金额大于或等于期初净资产的货币金额,才算取得收益。与财务资本保全不同的是,实物资本保全以实物资本概念为基础,强调保全企业原有的生产能力(营运能力)。

两种资本保全的主要区别在于对企业相关的资产和负债价格变化影响的处理不同。财务资本保全不考虑物价变动影响,而实物资本保全必须考虑资产和负债的价格变动。在物价稳定条件下,历史成本计量的会计信息才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当物价剧烈波动时,历史成本计量的收益可靠性会大打折扣,据此进行利润分配有违实物资本保全理念⑨。实物资本保全的实质是解决在物价不稳条件下资产和负债如何计价的问题。按照不变购买力将资产和负债由历史成本调整为现行价值计量,实质体现了实物资本保全的思想。与实物资本保全理念相一致的总括收益观强调,只有当投资者投入资源的实际生产能力(营运能力)得到保全时,主体才能确认收益。净利润主要基于历史成本计量,而考虑物价变动的未实现利得或损失在OCI中反映。由此可见,资本保全理论是收益确认的理论基础,而实物资本保全理论为企业核算综合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提供了理论支撑。

(三)收益决定理论与其他综合收益

收益决定理论有当期收益观与总括收益观两种不同的观念,二者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收益衡量和报告方式。当期收益观,又称当期经营业绩观,对企业发生的真实交易或事项进行分析、判断、确认和计量,并按收入和费用配比原则得出利润作为本期经营业绩,强调当期经营业绩的重要性。总括收益观认为,企业本期收益应由主体一定期间内除利润分配(股利分配)和资本交易外影响企业净资产变化的所有项目决定,即:

本期收益=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本期利润分配(或股利分配)-本期接受的追加投资

由此可见,总括收益观下的收益与综合收益相一致。总括收益观认为,企业收益的增加应能带来企业真实的资产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收益的确认应从属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企业应该将重心转向资产负债表,强调高质量资产和负债对业绩提升的重要作用。与当期收益观比较,总括收益观的收益信息更加有利于市场参与者做出经济决策,因为除接受所有者投资和向所有者分配利润以外的所有净资产的变动均在利润表(或综合收益表)中反映,支持以综合收益口径衡量企业业绩。而与当期收益观相适应的是历史成本计量,仅仅报告企业已实现的损益。由此可见,两种业绩决定理论的根本差异在于对企业当期未实现,具有不确定性、波动性和低持续性的OCI处理不同。

总括收益观对应的收益计量理论为“资产负债观”,而当期收益观则与“收入费用观”相对应。总括收益观下,收益源于净资产增值导致的财富增加,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等同于收入费用观下已确认且已实现的收益,即净利润;二是已确认但未实现的资产负债持有利得和损失,即其他综合收益(杨有红,2017)。OCI理论上能提供更为完整透明的会计信息,是企业净资产增值导致财富增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总括收益观现实应用的必然产物。

(四)奥尔森(Ohlson)的净剩余理论与其他综合收益

净剩余理论(clean surplus theory),又称干净盈余理论,由费尔萨(Feltham)和奥尔森(Ohlson)于1995年提出,认为企业市场价值可以由财务报告各变量进行计量,具体模型可表示为:

PAt=bVt+gt(t表示在企业任一时点)

其中:PAt为企业的价值;bVt为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等于全部资产预期收益的折现值;gt也称为商誉,为企业未预期收益的折现值,代表着企业超盈利能力的资本化金额。

在理想环境下,企业所有资产和负债都是按现行价值计量,未来非正常收益的期望现值为零(gt=0),此时称为无偏会计状态。在无偏会计下,企业非正常收益不具有持续性(Persistence),企业价值全部由资产负债表信息决定(PAt=bVt),利润表没有任何信息含量。而现实处于非理想状态(又称有偏会计状态),存在未记录的商誉(gt>0),企业价值由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各变量信息共同决定,即资产负债表并未包含所有相关信息,仍需利润表提供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决策的额外会计信息,利润表具有信息含量,且非正常收益持续性越强,利润表对报告使用者评估企业价值、预测企业未来前景的作用则越大。在资产负债表中披露的现值部分内容越多,则公司价值中未入账的商誉就越少,信息使用者才能更准确地估计企业价值,以提升决策质量[24]。利润表(或综合收益表)新增的OCI蕴含了大量企业已确认未来实现的利得或损失,有助于弥补历史成本计量的净利润信息的不足,为报表使用者提供除净利润以外有关企业成长性的相关信息,提高企业价值估值的准确性。因而只有包括OCI在内的关于价值创造的所有信息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时,企业才能被准确定价,这也提供了一个与计量观一致的理论框架[24],为现行价值会计扩大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并为其他综合收益奠定了理论基礎。

三、会计计量视角下的其他综合收益

(一)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其核心职能是会计计量。在对收益进行计量时,必须面临计量模式的选择问题。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是各种要素错综影响的结果,可从理论和现实两个不同侧面加以考察[25]。

从理论上看,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受一定财务报告目标的驱动。不同财务报告目标对计量属性有不同的偏好。受托责任观倾向于事实性基础,即尽可能客观、公正地反映计量对象的真实状况,而决策有用观则更倾向于目的性基础,即对信息使用者即将做出的决策有用[25]。目前,财务报告目标越来越侧重决策有用观,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相关性要求较高,现行价值计量迎合了这一目标的转变。

然而,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除了受理论因素的影响,还受经济环境、经济利益、政治关系、技术可行性、成本约束和限制等多种现实因素的制约。首先,从经济环境来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会计主体所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物价波动、汇率浮动造成的币值不稳、金融工具加速创新、新型保险产品的涌现等经济发展新形势,历史成本计量的弊端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资产负债需要以公允价值或者现值计量才更具合理性。收益的内涵也发生着变化,从收入费用观下的净利润逐步引入大量与现行价值计量密切相关,具有波动性、暂时性、未实现等特征的利得和损失,逐渐形成与总括收益观、实物资本保全相一致的收益理念。其次,从经济利益角度看,会计信息代表着一定的经济利益关系,其披露具有经济后果,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各利益集团的切身利益。各利益集团会通过各种途径对准则制定或修改施加影响,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会计计量方法和模式的选择都是各利益主体协调的结果。就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而言,目前相关性和可靠性(如实表达)是最基本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随着财务报告目标越来越侧重决策有用观,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相关性呼声逐渐加强,公允价值和现值计量更符合相关性要求。再次,从技术可行性层面看,目前用现行价值计量全部资产和负债在技术上仍不具备可行性。最后,从成本效益原则来看,受成本约束和限制,历史成本信息相对容易获得,部分资产负债以现行价值计量即使在技术上可行但代价相对较高,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简言之,由于理想状态所需条件不完全具备,不能使用现行价值计量所有资产和负债,综合考虑理论和现实中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会计计量模式上不得不引入混合计量模式。

(二)其他综合收益的形成

有关OCI形成的逻辑推理过程,如图1所示。在理想状态下⑩,企业应采用纯粹的现行价值会计(Current value accounting),所有的资产和负债均以现行价值计量?輥?輯?訛。此时,收益决定是不需要的,企业无需单独编制利润表,期初净资产乘以折现率计算出来的折现增值即为净利润,资产负债表包含了所有相关信息,而利润表是多余的,不具有任何信息含量[24]。此时,会计计量不存在错配问题,净利润与综合收益相等,不存在OCI。

现实环境中,由于种种限制无法用现行价值计量企业全部的资产和负债,不得不采取历史成本与现行价值混合的计量模式。先看利润表项目的计量,营业收入按商品销售时的现行价值计量,而成本费用则是相关资产取得时的历史成本按权责发生制进行摊销来计量的。这样,计算净利润所使用的营业收入和成本费用在计量上就会存在逻辑错配?輥?輰?訛。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计量实质也是一种混合计量模式,大部分资产、负债以历史成本计量,少部分资产、负债用现行价值计量,这与决策有用观的财务报告目标所要求的现行价值计量是不匹配的。上述会计计量上的错配直接导致会计信息相关性下降。

现实环境中,现行会计的混合计量模式将企业收益分割为两部分:一是企业当期已实现的损益;二是企业当期已确认但未实现的OCI,主要反映会计计量上的错配。若会计环境处于理想状态,资产负债全部以现行价值计量,此时通过净资产变动倒推出来的收益与现实非理想状态下采用混合计量属性计算出来的已实现损益则不相等,这主要是由于业绩决定过程中会计计量上的错配导致,二者的差额就是理论上的OCI总额。

2013年7月,IASB在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就OCI进行单独讨论,提出了三种OCI重分类方法。无论是过渡性项目(Bridging items)、重新计量的错配项目(Mismatched remeasurements),还是重新计量的暂时性项目(Transitory remeasurements),均涉及对现行价值和历史成本两种计量属性差异的探讨,这从侧面印证了OCI与资产负债计量的错配有直接关系。同时,该讨论稿中提到:“由于损益表与财务状况报表的计量基础不一致,这两种计量基础之间差额将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计入OCI,OCI为两种计量基础提供了一个桥梁。累计已确认的OCI等于两种计量基础之间的差额”。2015年IASB发布的征求意见稿肯定了该观点,并进一步强调:“累计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等于按照财务状况报表计量基础确定的账面价值与确定损益的计量基础计算的账面价值之差”。IASB发布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讨论稿(2013)和征求意见稿(2015)均强调了OCI是两种计量基础不同导致的差额,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了本文提出的OCI源于业绩决定过程中会计计量的错配这一观点。

四、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界定及其特征

(一)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界定

1.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定义

OCI既是混合计量模式的必然产物,也是对业绩报告与业绩评价进行渐进式改革的衍生产品[21],IASB将其定义为“依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不能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收入和费用”。FASB认为OCI是“在公认会计原则下包括在综合收益中但不包括在净利润中的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我国财政部于2014年修订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将OCI定义为“企业根据其他会计准则规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各国会计准则对OCI定义基本一致,且多采用排除法进行间接定义,未能反映OCI的本质特征。

基于OCI概念的形成逻辑,并结合对OCI性质的理解,笔者认为:在业绩决定过程中,由于现行价值计量与混合计量属性的现实应用所导致的错配差异就是其他综合收益。因为在企業业绩决定过程中,理想状态下采用纯粹的现行价值会计,企业全部资产和负债均以现行价值计量,而现实环境中采用混合计量属性,因而造成了会计计量上存在逻辑错配,这种逻辑错配所导致的差额即为OCI。

2.其他综合收益的具体构成

关于其他综合收益的相关规定,各准则制定机构多采用列举的方式散见于各具体准则之中,除个别项目有差异以外,IASB、FASB和我国会计准则中对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具体构成基本一致,主要有:

(1)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2)现金流量套期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部分;

(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除减值及汇兑损益之外的未实现利得或损失;

(4)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因该重分类导致的原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

(5)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核算时,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

(6)固定资产(包括不动产、厂房和设备)和无形资产重估盈余或损失;

(7)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

从其他综合收益的具体构成以及各国准则中相关具体规定可以看出,OCI的产生均与现行价值的计量有关,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价值重估盈余或损失、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的利得或损失金额、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中的精算利得和损失以及计划资产回报等均涉及现行价值计量,外币报表折算采用的即期汇率实质也属于现行价值。具体而言,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是企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由于国(境)外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的报表项目采用不同的汇率折算而形成的折算差额,该折算差额实质体现了外汇汇率变动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当期公允价值变动;现金流量套期是企业对现金流量变动风险进行的套期,以期降低利率和外汇等带来的风险,均以公允价值进行核算;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形成的利得或损失用以核算企业持有待售金融资产市场波动导致的公允价值增减变动情况;以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反映了企业当期投资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等等。综合以上分析,并结合各国准则相关规定可知,OCI是现行价值与历史成本的计量差异导致,均反映了会计计量的逻辑错配,这也从实践层面验证了本文的观点。

当然,在具体理解计入OCI的项目各项具体规定时,可能要进一步深入挖掘和理解这一逻辑错配问题。比如,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下,OCI按被投资者的其他综合收益中属于投资者的份额确认。由于被投资单位OCI的确认是源于计量过程中的错配,因而按被投资单位OCI中属于投资者的份额确认的OCI仍然与计量过程中错配息息相关,只是这一关系相对隐蔽而已。

(二)其他综合收益的主要特征

吸收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合理部分,并结合各国准则中计入OCI的项目及对应的会计规定,笔者认为OCI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1.源于会计计量的错配

由各国会计准则中OCI相关规定可知,确认为OCI的具体项目均源于会计计量的错配,大部分计入OCI的利得或损失与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相关。若经济状况的变化对资产和负债的影响相同,但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并不对经济变化做出同等的反映,即资产和负债采用不同的计量基础,会计错配则会产生。以寿险公司为例,在现行会计准则下,寿险公司大量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而负债却仍以历史成本(摊余成本)计量为主,造成了混合计量模式下计量属性的不一致,产生严重的会计错配问题,由于资产负债计量基础不一致导致的差异额应在OCI中反映。

周桦等[26]实证检验了混合计量模式下,资产负债计量方法不同造成的会计错配对利润波动影响最大。在资产负债全部以公允价值计量时,利润波动会下降。从理论上看,虽然完全的公允价值计量是解决会计错配的根本性措施,但OCI的提出,暂时解决了混合计量模式下不同屬性的收益列报问题,被视为是公允价值会计下的产物[1]。可以说,OCI是会计计量错配的结果,是理想状态下纯粹现行价值会计与现实环境中纯粹现行价值的不切实可行之间折中的产物。随着会计计量手段的发展,公允价值计量范围将日益扩大,会计计量错配现象将会逐渐下降,但会计计量错配在很长时间内将一直存在,因而OCI的引入和应用有其特殊意义。

2.具有未实现特征

企业一定期间的绝大部分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均应计入当期损益中,将已实现或可实现?輥?輱?訛的损益计入净利润。之所以要将OCI从当期损益中剔除,与净利润分开确认,其重要原因是OCI具有未实现特征,不符合计入当期损益的经济实质。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为例,在该境外投资处置之前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具有未实现的特征。再者,可供出售证券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仅反映了该金融资产预期可获得的当期未实现利得或损失,只有将该金融资产处置之后,才转化为处置当期真正的损益。

3.一般源于非核心业务,不属于日常经营活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顾名思义,其他综合收益中的“其他”二字说明形成OCI的利得和损失一般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无关,且不是企业核心业务活动导致。因而,OCI是企业利得或损失的范畴。外币报表折算、现金流量套期、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重估等对应计入OCI的项目均符合此特征。

原则上,一般应将收入、费用、利得或损失在当期损益中进行确认,除非该交易或事项由资产或负债计量过程中的错配导致,将其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能提高当期损益的相关性,能使反映企业盈余信息的不同组成部分更透明,使得反映企业利用经济资源获得回报的损益信息更便于理解。

五、结论及建议

随着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与市场价格波动相联系的基于未来现金流的交易或事项越来越多,传统的会计收益很难真实反映企业价值变动,而包含大量公允价值变动信息的OCI已成为企业重要的信息来源。本文从OCI形成的经济实质出发,尝试从会计计量视角对OCI的概念界定及其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OCI是业绩决定过程中会计计量上的错配导致,是现行价值计量与混合计量属性的现实应用所导致的错配差异。相对于净利润,OCI具有未实现特征,一般源于非核心业务,不属于日常经营活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现结合我国OCI相关会计理论与实务,提出以下建议:

1.应从准则和概念框架高度进一步明确其他综合收益的定义及其确认标准。目前,各国准则主要规范了综合收益及其组成部分的列报和披露,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其他综合收益的定义和确认问题,缺乏能为准则提供指导的综合收益概念框架。因此,应制定一个综合收益概念框架,并从准则高度明确OCI的定义和确认,这是从根本上解决OCI实务应用混乱的必然要求。

2.应完善其他综合收益重分类相关规定。OCI的重分类也会影响会计盈余质量,除了重视OCI的概念界定和确认,已确认为OCI项目的后期重分类问题也应引起重视。目前,各国对OCI的重分类规定存在差异,不同的重分类思想可能会直接影响其他综合收益的初始确认和计量,影响各期盈余信息。若OCI重分类规定不合理,可能会造成会计实务的混乱,降低财务报表服务于决策的能力。因而,准则制定机构应科学规范OCI的重分类。

3.应对利润表进行更名,并积极推进收益列报改革。目前的利润表列报模式是净利润加OCI的方式进行列报,即净利润主要按收入费用观进行列报,而OCI按资产负债观进行列报。目的是希望在不改变传统损益理念的前提下,提高收益列报的相关性。按新准则编制的利润表实质为利润表和综合收益表两表信息的集合,已不符合“收入-费用=利润”的编制基础。因此,应以“收入-费用+利得-损失=综合收益”作为新的编制基础,并对利润表进行更名,从而使该报表名称与反映的具体列报内容相符。同时,利润表目前的列报模式是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转变过程中现实妥协的产物,还存在诸多列报的弊病,应不断优化收益列报细则,努力提升盈余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参考文献】

[1] 黄晓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修订六大热点难点问题探索——基于公允价值视角[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24-30.

[2] 石岩.其他综合收益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5-8.

[3] 邹燕.综合收益会计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153-155.

[4] CHAMBERS D,LINSMEIER T J,SHAKESPEARE C.An evaluation of SFAS No.130 comprehensive income disclosures[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07(12):557-593.

[5] JONES D A,SMITH K J.Comparing the value relevance,predictive value,and persistence of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and special items[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1,86(6):2047-2073.

[6] 唐国平,欧理平.“其他综合收益”具有价值相关性吗?——来自沪市A股的经验证据[J].会计论坛, 2011(1):17-25.

[7] 曹越,吕亦梅,伍中信.其他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及其原因——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J].财贸研究,2015(6):132-141.

[8] PARK H J.Market reaction to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J].Sustainability,2018,10(6):1-14.

[9] 楊有红,陈婧.综合收益信息披露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6(2):11-16.

[10] 杨克智.其他综合收益、信息透明度与盈余管理[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6(8):65-73.

[11] 王艳,谢获宝.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可以给市盈率带来溢价效应吗?[J].会计研究,2018(4):28-35.

[12] 刘永泽,唐大鹏,张成.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认定标准与列报问题分析——基于我国资本市场数据[J].现代财经,2011(8):72-81.

[13] 毛志宏,王鹏,季丰.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与披露——基于上市公司2009年年度财务报告的分析[J].会计研究,2011(7):3-10,97.

[14] XU W,QI M.Presentation pattern and the value relevance of comprehensive income:evidence from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17,9(6):31-37.

[15] 王鑫.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基于新准则实施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3(10):20-27.

[16] REES L L,SHANE P B.Academic research and standard-setting:The case of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J].Accounting Horizons,2012,26(4):789-815.

[17] 谢获宝,石佳.其他综合收益的内涵和列报问题探究[J].财务与会计,2015(11):73-75.

[18] 黄志雄.其他综合收益概念、结转与分类辨析[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6(6):18-29.

[19] 张艳.“其他综合收益”定义的修订与完善[J].会计之友,2018(2):54-56.

[20] DETZEN D.From compromise to concept?—a review of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J].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2016,46(7):760-783.

[21] 黄世忠,黄晓■.公允价值计量对业绩报告的影响分析——公允价值计量系列研究之六[J].新会计,2019 (3):6-8.

[22] 杨有红.综合收益相关理论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17(5):3-10,88.

[23] 杨有红,闫珍丽.其他综合收益及其列报改进是否提高了盈余透明度?——分析师行为及股价同步性的证据[J].会计研究,2018(4):20-27.

[24] 威廉·R.斯科特.财务会计理论(陈汉文改编)[M].7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34-54,204-

214,233-236.

[25] 葛家澍,余绪缨,侯文铿,等.会计大典(第一卷):会计理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241-268.

[26] 周桦,陈旭毅.新会计准则、会计错配与利润波动——基于寿险公司资产、负债计量方式影响利润波动的分析[J].金融研究,2014(12):178-193.

作者:王清刚 吴志秀

第4篇:文化旅游综合体的概念来源于旅游综合体的概念

文化旅游综合体的概念来源于旅游综合体的概念,所谓旅游综合体是指基于一定的旅游资源与土地基础,以旅游休闲为导向进行土地综合开发而形成的,以互动发展的度假酒店集群、综合休闲项目、休闲地产社区为核心功能构架,整体服务品质较高的旅游休闲聚集区。作为聚集综合旅游功能的特定空间,旅游综合体是一个泛旅游产业聚集区,也是一个旅游经济系统,并有可能成为一个旅游休闲目的地。文化旅游综合体或文化创意旅游综合体是旅游综合体的一种类型,其特点在于以文化为核心资源、核心产品或核心功能的旅游综合体。

经济发达,人流汇聚的现代化大都市内,多多少少都会留存一些“历史缩影”,如上海的石库门,北京的胡同,一些不知名的庙宇等等,这些旅游资源一般资源禀赋不高,无法与故宫、颐和园等古迹相比拟,特地来游览观光的游客非常少,即使文物保护单位挂牌,但是由于资金缺乏,其保护维修工作困难重重。目前此类历史文化古迹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包括:

1、留存历史遗迹不足,有说头没看头

此类历史遗迹由于年久失修,保护工作不力,已失去古时的风采;故居形式的历史遗迹本就与民居差异不大,可观赏性较低,有许多名人传说,故事,但缺乏可观,可触的历史证据。

2、旅游基础资源不足,周边环境较差

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此类历史遗迹区域内多被居民占用,私拆乱建现象严重,许多已无法辨认旧时风貌。这类地区一般为平方聚集区,道路、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严重制约旅游业的发展。

3、旅游资源无特色,创新困难

此类历史遗迹无鲜明特色,在游览观光上缺乏吸引力,可看内容单一。留存的古街、历史民居、宗教寺庙等主题不明确,关联性差,文化展示程度低,无法形成合力聚集人气。

4、同质化景点繁多,竞争压力大

此类历史遗迹在区域内存在较多,容易被已有历史遗迹类景点屏蔽,必然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全国范围内保存完整,吸引力突出的古城古镇很多,难以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影响力。

中国的旅游业发展已经进入休闲经济井喷期,文化旅游产业是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在国家各种优惠政策的背景下,建设文化旅游综合体成为地区发展新的增长极,也是这些“文化废墟”发展第二春的契机。文化旅游综合体的建设,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促进城市文化产业的繁荣。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角度考虑,文化旅游综合体的建设可以为城市的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和建设文化展示发展提供平台,增强城市的文化认同度,为城市的特色化发展提供文化保证。

以历史遗迹为依托打造文化旅游综合体应注意一下问题:

1、抓住发展机遇,寻求政策支持

以历史遗迹为依托打造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不仅涉及到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是文物保护,旧城改造的重要举措,在项目开发中,应认真研究地方政策,争取各种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发布了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政策,如《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等,地方政府纷纷响应国家号召,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积极招商引资。因此,现在正是文化旅游综合体发展的有利时机。

2、深挖城市文化,用文化充盈古城区

此类旅游资源一般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旅游产业链不完善,一次,要深挖历史遗迹本身文化资源,并结合城市文化资源,从历史文化、历史名人、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等多角度全方位地剖析地区文化内涵,并通过泛博物馆式展览,节庆活动,宗教祈福、祭祀活动展示地区文化,用丰富的文化旅游产品创造古城历史文化氛围。华汉旅在正定古城的规划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来自古代的现代街区”的规划理念,以多元文化为主线,将正定古城文化旅游综合体。

3、实施产业化发展,多条产业链耦合发展

以旅游业、文化产业作为主导,复合其他相关产业,形成以旅游和文化为驱动,多产业繁荣的发展格局。在产业耦合作用下创新旅游业态、旅游产品,既能够带动旅游的综合消费,又能提升文化产业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空间,发挥文化旅游综合体的聚合效应,真正实现产业之间的互融与共荣。华汉旅在正定古城的规划中创立了“一心、两轴”的发展布局,一条传统历史文化轴,一条现代产业发展轴,文化轴串联历史遗址景观,使其成为具备景区地标形象、历史博览、文化精品演绎、旅游商业游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旅游黄金走廊。产业发展轴贯穿规划区东西,串联城市休闲娱乐、旅游休闲、创意产业、文化地产等多个产业,形成规划区的多元产业体系。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在这里交汇发展,成为河北文化产业的中心。

4、打造特色综合产品体系,形成多重功能综合社区

文化旅游综合体既要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又要满足当地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因此,文化旅游综合的的产品体系构建要根据不同的细分市场有侧重点地进行开发。正定古城项目产品体系打造中,华汉旅秉承——对外,与正定其它景区景点实现差异化和功能互补;对内,形成特色鲜明的综合产品体系,打造“旅游功能”+“居住功能”的多重功能综合社区——的理念,大力加强极具市场差异性和冲击力的夜间观光、特色文化休闲和旅游项目的打造。

5、创新盈利模式,保障项目收益

盈利模式设计是项目开发的重要环节,即要保证项目快速回笼资金,也要保持项目的持续收益。文化旅游综合体应打造以地产销售盈利,旅游经营盈利,创意文化盈利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地产”多元盈利模式,并不断创新,发展品牌盈利,项目升值盈利等更多的盈利模式。在正定文化产业新区规划中,华汉旅设计了众多观光、度假、体验项目,发展文化旅游;规划文化教育、文化创意产也区,成为文化产业的孵化基地;并规划商业地产、文化地产、度假地产等多种旅游地产项目,为项目地盈利提供保障。

炎帝故里争夺城市:陕西宝鸡、湖南会同、湖南株洲、湖北随州

湖北随州自称“炎帝故里”,此乃湖北省文化旅游整体布局的结果。《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服务业)》明确提出开发“随州炎帝故里”。湖北倾力打造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随州亦跻身其中。

第二个“炎帝故里”在湖南株洲炎陵县。湖南省在其《“十—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打造“以炎帝陵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旅游品牌”,打造省级精品旅游路线——长沙一株洲(炎帝陵)一南岳一永州(舜帝陵)的寻根祭祖旅游线。而《株洲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规定的株洲市四大城市职能之一就是“面向海内外华人的炎帝历史文化纪念地”。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亦自称当地为“炎帝故里”,力推自己“全球华人老家”的城市名片,这使得包括笔者在内的所有华人似乎都“被故里”了。宝鸡的炎帝故里项目是“炎帝故园景区综合开发”,总投资约1.6亿元,预计建成后将达到国家4A级景区标准,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实现利润 2000万元,8年收回投资。(数据来源:陕西宝鸡政府网《炎帝故园景区综合开发》,2010年5月8日发布。)

第四个“炎帝故里”在湖南省会同县,其城市名片即是“炎帝故里·易学源头”。会同县《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着重连山“炎帝文化景区”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5月7—9日,会同县人民政府在北京举办“全国首届会同炎帝故里文化研讨会”,其新闻发布会放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而且,在2009年,会同县启动了“炎帝故里文化生态旅游区项目”,计划在2009—2016年分三期建设,总投资2.996亿元,项目投资利润率(静态)为29.6%。项目投资回收期(不含政府投资和已完成的投资)为6.6年

1990年6月,鹿邑太清宫迎来一位台湾客人——台北中华道教学院的马炳文,当时陪同他的是鹿邑老子学会会长张景志。马炳文在回台后给张景志写了一封信:“能来老子诞生地朝拜始祖,一生光荣。”同年7月28日,马炳文又致信张景志:“老君台、太清宫之现有建筑,年久荒芜,意欲发起募捐修护,未悉修护费需款若干……”。

正为修复老子故里资金发愁的鹿邑人得知这一消息后喜出望外,立即将资金缺口情况用信件形式告知了马炳文,此后,马炳文凭着自己在台湾的影响力,以“重建老子故里”的名义开始募捐,不长时间就收到捐款100多万美元。 1991年,《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上刊发涡阳教师杨光的《老子生地考辨》一文,得出老子“生地在今安徽省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的结论。1992年,杨光的《老子生地新证》又相继在安徽媒体发表。作为回应,鹿邑一批致力于研究老子学说的学者纷纷发表文章予以驳斥。就这样,两地的学者你来我往,从壮年一直争论到了两鬓斑白,有些老人没能看到最终的胜负,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1997年,河南省政府拨出专项资金,由河南省文物考古工作队对太清宫周边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很多周、唐、宋、元时期祭祀老子的文物、碑刻。就这样,战火从民间一直蔓延到了官方,两地开展的学术研讨活动不断。

2006年百度出现“贴吧”之后,两地网友的战场又开始转移到“鹿邑吧”和“涡阳吧”。最初几个月,这两个“贴吧”里几乎每一个帖子都有关于老子故里的争论,而后鹿邑的网友到“涡阳吧”陈述自己的观点,涡阳的网友也纷纷到“鹿邑吧”表达自己的看法,后来甚至演变成相互谩骂和人身攻击,一位网友甚至被对方“人肉搜索”。

2007年,两个“贴吧”闹到不可开交时,双方的版主约定,两地的网友如果有观点就发到自己的“贴吧”,不在对方的“贴吧”跟帖,双方以“老死不相往来”的约定结束了这场纷争。

而纷争并没有结束,主战场又开始转移到了一个名为《人龙论坛》的道学研究网站上,该网站的创建者是河南电视台周口记者站原站长董延喜(现调到商丘)。建这个网站的初衷是为了弘扬老子文化,结果引来双方人员前来论战。后来海内外一些从事老子研究的学者和宗教界人士纷纷参战,连两地的公务员也以网友的名义加入进来

李白故里争夺城市:四川红油、湖北安陆、甘肃天水、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

一首《静夜思》沉浸着李白的思乡之痛,但李白的故乡在何方呢?往事越千年,近年来四川江油、湖北安陆、甘肃天水、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纷纷自称是李白的故乡,点燃了李白故里争夺战。

2003年,江油在国家工商总局把“李白故里”注册为商标,由此,江油认定自己是全国“唯一一个”李白故里。正是有了“唯一一个”做底气,江油启动了涉及李白故里的八大项目建设,总投资在7亿元以上。

2008年10月,吉尔吉斯斯坦文化信息部部长拉耶夫就对中国媒体表示,中国唐朝最伟大的诗人李白的出生地碎叶城,就是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托克马克市,现在他们正与中方协商要为李白塑造一个纪念雕像,推动两国李白文化的经济合作。这次朱萨耶夫·古邦造访安陆,更是表明吉方已经认识到李白故里所蕴含的经济价值,力图分上一杯羹。随后,两地草签了一系列文化和经济的合作意向。

2009年8月中旬,湖北安陆在央视4套投放城市宣传片,每天播出三次,宣传片内容是“李白故里,银杏之乡,湖北安陆欢迎您。”

2010年3月,甘肃籍学者雷达撰文,提出李白故里在甘肃天水秦安,当地随即举行了网友签名等活动,颇为热闹,但这些仅限于民间诉求。目前,甘肃天水以“伏羲——世界华人寻根祭祖圣地”为主体旅游品牌,还有一个麦积山景区,市政府正在全力推动麦积山景区跻身“丝绸之路世界遗产项目”。所以,该地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并不是李白,甘肃天水市政态度也就始终含糊不清。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故里,花开四朵,各表一枝,希望真能惠及两国四方百姓的民生,这也算是对伟大诗人李白的文化告慰了!

西门庆故里争夺城市:山东阳谷、临清、安徽徽州

基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会给地方带来巨大文化旅游收益的考虑,与围绕《红楼梦》引发的曹雪芹故里之争类似,另一部名著《金瓶梅》引发了两省三地的“西门庆故里之争”,具体涉及山东省阳谷县、临清县和安徽的黄山市。

近十年来,三地都纷纷举起“西门庆故里”招牌,竞争不息,西门庆也被一改在传统文学名著中“大淫贼、大恶霸、大奸商”的艺术形象,华丽转身成为当地政府追捧的文化产业英雄。而且,在这场故里之争中,浸泡了传统文化中闷骚暗流的风月旨趣,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和民生发展,也从根本上实现了世俗心理和价值观的双重转型。 【详细】

诸葛亮故里争夺城市:山东临沂、河南南阳、湖北襄阳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一篇《出师表》使得诸葛亮“智圣、忠臣”的美名深入人心,名垂千古。而其本人适逢乱世,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处处玄机,变化无穷,更让杜甫赞叹“功盖分三国,名成八阵图”。

如今,围绕诸葛亮故里、故居、躬耕地的现代经济故事的演绎,也如八阵图一般,扑朔迷离,异象环生,具体涉及河南南阳、湖北襄樊(古襄阳所在地)和山东临沂三地。而且,此乃名人故里之争中唯一一桩持续数百年的历史旧案,从大清国一直到现在,三地越争越复杂微妙,旁观者越看越疑惑丛生。 【详细】

赵子龙故里争夺城市:河北临城、河北正定

河北正定县多年来一直自封“赵云故里”。该县文物旅游局副局长张国清回应说,正定绝对不会放弃“赵云故里”,所谓“撼山易,撼赵云故里难!”。随后的9月4日,正定县委县政府官方媒体《正定风采》刊发一篇言辞激烈的社论称,临城县“堵门骂阵、欺人太甚,触犯了„赵云故里‟这道不可逾越的底线!如果有大量史志依据的这张石家庄城市名片,因为屈从而旁落,或者因为„那仅是传说‟的欺人之谈而自觉自欺、掩耳盗铃,那么这一代人将愧对祖先、无颜当代、祸及后人。”

“赵云故里”争夺战由此爆发。两地政府的激烈对抗迅速轰动全国,并引起了港台地区和东南亚的广泛关注,临城县和正定县这两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县城,一夜之间叫响海内外。 【详细】近几年,中国文化学界对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户籍”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于是,孙猴子的户口从吴老先生笔下的一块顽石,相继有了新的版本,山东、甘肃、江苏连云港纷纷跳出来争抢这个名头。近年来,山西省娄烦县也加入争夺大战,并由娄烦县文物旅游局也出面表态:当地文物旅游部门决定,由娄烦县花果山生态苑有限公司着手开发建设“花果山孙大圣故里风景区”。

在很多人理解中,甚至是《西游记》铁杆“粉丝”的眼里,关心一下哪个版本的《西游记》最好看是必要的,PK一下谁演的孙悟空最经典也是必须的,至于吴承恩笔下那个“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到底位于何方其实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而且,这原本也只是一场无谓的争执,毕竟猴子是虚构的,但有相关部门的出面,这个问题就显得尤为严肃了,或者说猴子的户籍到了让人不得不关注的时候了。

梁祝故里建设失败

梁山伯与祝英台凄美的爱情故事流传千古、家喻户晓,而最近有人发现,位于河南省汝南县梁祝镇的“梁祝故里”景区建设半途而废。梁祝镇日前承认建设投资失败,难以为继。

在网上,可以很容易找到“梁祝故里”景区建设揭牌仪式的新闻报道,那是何等热闹,何等雄心勃勃———“建设全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梁祝文化景区”,“打造全国知名的体验式梁祝爱情圣地”。信誓旦旦、激情高亢的表态言犹在耳,可现在,所谓的“梁祝故里”景区满目疮痍、杂草丛生,巨额投资打了水漂。 【详细】

名人故里怎能承载利益之争的重负

时下,国人为何对祖先的感情这般如此炽烈呢?缘何各地如此热衷于名人故里之争呢?用专家的话说:“每挖掘一个名人故里,就可以开发一个旅游景点。名人故里以及相关开发,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再往深一层,名人故里之争是对品牌的争夺,地方希望通过名人、通过文化,来营销这个城市、这个地方。”修复名人故迹,推动纪念活动,吸纳海内外华人投资,已成为一些地方政府发展旅游业的突破口。正是看中这当中巨大的经济利益,使得各地乐此不疲。经济利益博弈正成为这场前所未有的“名人故里”之争的原动力,名人故里之争实质上是利益驱动下的资源经济的博弈。

或许有关方面的本意是想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引来投资,壮大自身经济实力。

但仅凭自话自说,一厢情愿,或几个专家的一家之言,就能确定是“名人故里”吗?,而动辄就大张旗鼓你争我抢,折射出的却是在文化上、学术上的缺失和不严肃,如此自圆其说、先天不足的“遗迹”,搞得再红火,恐怕既难以服众,又难以引来投资。 【详细】

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不久前发出《文化部办公厅、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把握正确导向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在对名人故里、故居或文化遗址开发利用时要“合理适度”,“不宜对文艺作品中虚构的人物进行命名故里等活动”;“严禁利用历史或文学作品中反面或负面的人物形象建设主题文化公园、举办主题

文化活动等”。对一段时间以来出现的名人故里热、名人文化热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和规范,非常及时和必要。

近年来,一些地方以保护文化遗产、增加地方知名度为由,出现了争抢历史名人、争当名人故里、争做名人文化之乡、借历史名人造势等现象。尤其是对一些存在故里之争的名人,几乎都有过被几个地方争抢的经历,仅今年以来就出现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甘肃天水三地的李白故里之争;安徽涡阳、河南鹿邑、甘肃临洮的老子故里之争;河北正定和临城争夺赵云故里等等。一些实在找不出历史名人的地方也千方百计地研究考察一些小说或历史传说,只要其中的人物有在本地活动过的蛛丝马迹,就大张其鼓地宣传和游说争取,如“孙悟空”、“哪吒”,甚至“三皇五帝”、“牛郎织女”等通通都有了籍贯,都成了“咱们老乡”,一时间,这个故里、那个之乡令人眼花缭乱,匪夷所思。还有的地方为了争名夺利,盲目立项,动辄斥资数亿元打造所谓旅游项目,开发各种主题公园,无中生有地造出名人墓、名人浪漫温存之地等,劳民伤财建造“假古董”。这些打着传承文化的旗号争夺名人故里的行为,表面看是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实际上是竞相争抢名人背后的经济利益,不但将文化遗产商品化,也使传统文化内涵被严重扭曲。

一个地方有名人,是好事;挖掘名人效应,弘扬名人文化,借以开发当地旅游产业,促进经济发展,也是好事。但不可急功近利、歪曲和滥用历史名人,更不可为了发展经济,失去起码的道德判断和善恶标准,把一些反面和负面人物请出来,为他们贴金和张目。几年前,媒体就报道过一些地方争建金瓶梅文化旅游区、金瓶梅遗址公园,今年5月,竟又出现了三个地方争当“西门庆故里”的怪现象。利用历史或文学作品中反面或负面人物形象建所谓文化旅游区、遗址公园,不但把文化庸俗化、低俗化、浅薄化,更是有损社会的道德规范,有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争当名人故里,争建名人之乡,说到底是为了发展当地的旅游经济。但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应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更不应对文化遗产内涵进行曲解和滥用。在开发名人文化资源时,应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

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妥善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和发展的关系。有关部门在对名人故里、故居或文化遗址等进行认定时,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把保护、开发文化遗产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先进文化相结合,本着积极有益、少而精的原则,杜绝庸俗、低俗文化借名人之名泛滥。

第5篇:行政管理学的概念

行政管理学

(一)学科性质

行政管理学又称行政学,也称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它是一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是国家公务员和其他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必备的知识。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20世纪初成立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发达国家,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具有众多理论流派,多学科交叉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门科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也蓬勃发展。

“科技与管理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行政管理在各种管理中起领导、主管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需要各方面的有效管理,其中行政管理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影响着国家、社会的发展。

(二)研究对象

行政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相区别正在于它特殊的研究对象--行政。行政管理学研究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官员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具体来说,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主体对象是行政机关,在我国即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客体对象是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行政管理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探讨行政管理的客观规律,实现行政管理的科学化。

我国行政管理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行政管理的规律性和方法。该学科密切关注理论发展和我国行政发展的实践,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的情况,分析研究我国行政管理,特别是中国行政改革所面临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注意学习和借鉴国外行政理论和实践经验,但不套用西方的理论模式和价值观念,努力反映行政学的发展,广泛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建构中国行政管理学的理论体系。

(三)研究内容

行政管理学是一门交叉科学,研究内容十分丰富。其研究的基本范畴和原理随着行政管理实践的深入而被人们揭示。因此,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是发展变化的,不同学派,不同教科书,有不同的或大同小异的体系。但一般来说,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大体包括:

1、行政管理的一般理论。主要研究和了解: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的科学,行政环境和行政职能是行政活动的依据和基础。

2、行政管理的主体。主要研究和了解:行政组织和机构,行政领导以及执行公务的工作人员。

3、行政管理的过程。主要研究和了解:行政管理是一个由多个环节和有机部门组成并有效运作的过程。它们主要有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协调、行政信息、行政监督。

4、行政管理的保障。主要研究和了解:行政管理过程要能够顺利运行达到预期效果,必须依据一系列的保障手段。主要有:财务行政、行政法治、行政方法、行政道德。

5、行政管理的目的。主要研究和了解: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而行政改革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必由之路。

第6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相关概念:

“五乱”:垃圾乱扔,广告乱帖,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

“七进”: 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社、进景区、进家庭。

“除陋习、树新风”专项治理行动,农村集中治理“乱吐、乱扔、乱倒”“三乱”。

“五十百千示范工程”(5个城市、10个县城、100个镇乡、1000个村庄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点)。

“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的重点是:充分发动群众,大力倡导“十不”,即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乱倒污水、不乱贴乱画、不乱摆摊位、不乱停车辆、不损坏公共设施、不乱穿马路、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说粗话脏话。

大力推进“四建”,即讲卫生、建健康城乡,有礼貌、建礼仪城乡,护环境、建生态城乡,守秩序、建法治城乡。

凡进入示范工程的城市、县城、乡镇和村庄,在今年底前要实现“一个达标”,即达到《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准》的相关定性定量指标;完成“三个率先”,即生活垃圾处理率、生活污水处理率等主要环境指标要率先达到同一层面的全国平均水平和西部地区领先水平,示范村庄率先完成“两建、三清、四改、五通”工作任务。

第7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综合测验

阶段测验一(绪论~第1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 )。 C.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答案解析】:答案选C。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参见教材P40。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C.德国古典哲学

【答案解析】:答案选C。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参见教材P40。

3、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的著作是( )。 D.《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答案解析】:答案选D。1847年7月发表的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参见教材P44。

4、列宁在( )等著作中,捍卫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A.《论“左派”幼稚性和+资产阶级性》、《国家与革命》

【答案解析】:答案选A。列宁在《国家与革命》《论“左派”幼稚性和+资产阶级性》《论我国革命》等著作中,捍卫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参见教材P45。

5、列宁的论文( )中,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

C.《论欧洲联邦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

【答案解析】:答案选C。列宁的《论欧洲联邦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两篇论文,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参见教材P45。

6、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集中表现为它鲜明的政治立场

【答案解析】:答案选A。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参见教材P48。

7、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 )为基础的。 B.实践性

【答案解析】:答案选B。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参见教材P49。

8、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 )。

D.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

【答案解析】:答案选D。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参见教材P51。

9、就我国人民的社会理想而言,实现( )是长期的远大的最高理想。 A.共产主义

【答案解析】:答案选A。就我国人民的社会理想而言,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远大的最高理想。参见教材P51。

10、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 )为取向。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答案解析】:答案选C。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取向,以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为价值评价标准。参见教材P54。

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 )。 C.实践的观点

【答案解析】: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参见教材P69。

12、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 A.劳动实践

【答案解析】: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参见教材P70。

13、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是( )。 B.物质生产实践

【答案解析】: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参见教材P70。

14、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也就是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叫做( )。 A.矛盾

【答案解析】: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也就是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参见教材P75。

15、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因果规律性(必然性)的哲学,是( )。 A.唯物主义决定论

【答案解析】: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因果规律性(必然性)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决定论。参见教材P85。

16、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为( )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 A.意识

【答案解析】: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参见教材P91。

17、正确地认识世界,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形成真理性的认识;注重实践,脚踏实地,身体力行,追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指的是( )。 A.求真务实

【答案解析】:求真务实,就是正确地认识世界,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形成真理性的认识;注重实践,脚踏实地,身体力行,追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参见教材P95。

18、从那种落后的传统观念和僵化的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指的是( )。 A.解放思想

【答案解析】:解放思想就是要从那种落后的传统观念和僵化的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参见教材P96。

19、实事求是是( )的目的。 A.解放思想

【答案解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参见教材P96。

20、1836年,在( )开始了“人民宪章”运动,标志着英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强大的生力军走上了独立政治运动的舞台。 B.英国

【答案解析】:1836年,在英国开始了“人民宪章”运动,标志着英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强大的生力军走上了独立政治运动的舞台。参见教材P38。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 )在内的统一整体。 B.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解析】:答案选B。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参见教材P39。

2、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是( )。 C.《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答案解析】:答案选C。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作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参见教材P44。

5、马克思主义是关于( )的科学。 D.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

【答案解析】:答案选D。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或者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参见教材P46。

8、党的( )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C.十六大

【答案解析】:答案选C。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参见教材P49。

9、从奋斗目标的长短来划分,理想可分为( )。 B.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

【答案解析】:答案选B。从奋斗目标的长短来划分,有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参见教材P51。

10、马克思主义是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马克思主义突出地表现为( )。 C.实践功能

【答案解析】:答案选C。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认识功能,而且具有实践功能,并且突出地表现为实践功能。参见教材P55。

11、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 )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

A.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答案解析】:答案选A。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参见教材P55。

1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 D.存在方式

【答案解析】: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参见教材P65。

13、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 A.劳动实践

【答案解析】: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参见教材P70。

14、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是( )。 B.物质生产实践

【答案解析】: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参见教材P70。

15、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 )。 D.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答案解析】: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参见教材P74。

17、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 B.必然性

【答案解析】: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参见教材P85。

18、规律具有两个特点: ( )。 A.客观性、普遍性

【答案解析】:规律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客观性。第二,普遍性。参见教材P90。

19、实事求是是( )的目的。 A.解放思想

【答案解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参见教材P96。

一、单项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 )在内的统一整体。 B.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解析】:答案选B。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参见教材P39。

8、通常说,( )是人们关于未来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 B.理想

【答案解析】:答案选B。理想是人们关于未来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参见教材P51。

12、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 )。 B.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答案解析】:答案选B。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参见教材P56。

13、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是( )。 C.实践活动

【答案解析】: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参见教材P70。

14、马克思主义认为,( )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D.实践

【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参见教材P70。

15、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 )。 D.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答案解析】: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参见教材P74。

17、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叫矛盾的( )。 D.普遍性

【答案解析】: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参见教材P78。

19、劳动产生了语言,为( )的内容提供了物质外壳。 A.意识

【答案解析】:劳动产生了语言,为意识的内容提供了物质外壳。参见教材P91。

4、列宁在( )等著作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B.《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答案解析】:答案选B。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著作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参见教材P45。

5、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独自创立的

【答案解析】:答案选A。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所以A项错误。参见教材P46。

7、人们对未来社会制度、社会风貌的期望和追求,这是( )理想。 D.社会

【答案解析】:答案选D。社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社会制度、社会风貌的期望和追求。参见教材P51。

8、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基本可以分为四种,其中( )是最根本的。 B.社会理想

【答案解析】:答案选B。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它贯穿于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之中,决定和制约着它们的发展和实现程度。参见教材P51。

9、就我国人民的社会理想而言,实现( )是长期的远大的最高理想。 A.共产主义

【答案解析】:答案选A。就我国人民的社会理想而言,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远大的最高理想。参见教材P51。

10、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 )为根本方向。 A.最高理想

【答案解析】:答案选A。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参见教材P52。

11、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在各方面素质中,( )起着统领作用。 B.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

【答案解析】:答案选B。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在各方面素质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起着统领作用。参见教材P55。

13、世界新技术革命本质上是( )。 B.知识智力革命 【答案解析】:答案选B。世界新技术革命本质上是知识智力革命。参见教材P57。

17、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因果规律性(必然性)的哲学,是( )。 A.唯物主义决定论 【答案解析】: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因果规律性(必然性)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决定论。参见教材P85。

19、在自然界各个领域起作用的规律是( ),它是自然界中的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D.自然规律

【答案解析】:自然规律是在自然界各个领域起作用的规律,是自然界中的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参见教材P90。

法国里昂工人先后两次举行武装起义,明确提出了( )的口号。 B.建立共和国

【答案解析】:答案选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先后两次举行武装起义,明确提出了“建立共和国”的口号。参见教材P39。

列宁在( )等著作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A.《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 【答案解析】:答案选A。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等著作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参见教材P45。

6、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 ),必须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A.思想保证

【答案解析】:答案选A。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必须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参见教材P50。

11、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 )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B.实践

【答案解析】: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参见教材P69。

15、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 B.必然性

【答案解析】: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参见教材P85。

9、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是(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答案解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参见教材P62。

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 )。 C.实践的观点 【答案解析】: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参见教材P69。

15、促使了人脑的形成,推动了语言和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的是( )。 A.劳动

【答案解析】:劳动还促使了人脑的形成,推动了语言和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参见教材P70。

16、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指的是( )。 A.联系的客观性

【答案解析】: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参见教材P72。

阶段测验二 (第2~3章)

一、单项选择题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答案解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参见教材P125。

将社会意识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是从( )角度来划分的。 D.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

【答案解析】: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来看,可以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参见教材P126。

3、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不包括( )。 D.完成性因素

【答案解析】: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包括:独立的实体性因素、运筹性的综合因素、渗透性因素、准备性因素。参见教材P129。

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要素中的( )。 A.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答案解析】:独立的实体性因素。这是以物质实体形式相对独立存在的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参见教材P128。

5、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要素中的( )。 B.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答案解析】: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参见教材P129。

6、下列不属于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划分出的社会形态的是( )。 D.社会主义社会

【答案解析】:人类历史上有五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依次占统治地位,因而人类历史就相应地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参见教材P135。

7、下列不属于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划分出的社会形态的是( )。 C.人的独立性社会

【答案解析】:三种社会形态: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参见教材P136。

8、历史上最初产生的两个阶级是( )。 C.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

【答案解析】:历史上最初产生的两个阶级是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参见教材P141。

9、第一次揭示了阶级的本质的是( )。 A.马克思主义

【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揭示了阶级的本质。参见教材P141。

10、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 B.国家政权问题

【答案解析】: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参见教材P144。

11、我国( )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C.十八届三中全会

【答案解析】: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参见教材P147。

12、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中,( )是动力。 A.改革

【答案解析】:改革是动力,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社会稳定才能获得可靠的保障。参见教材P147。

13、我国古代,( )主张性善说,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A.孟子

【答案解析】:孟子主张性善说,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参见教材P148。

14、古希腊的思想家中,( )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意识到人在世界中的重要地位。 A.普罗泰戈拉

【答案解析】: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意识到人在世界中的重要地位。参见教材P148。

15、下列不属于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表现的是( )。 D.人民群众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答案解析】:ABC是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表现。参见教材P1

51、152。

16、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答案解析】: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求、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参见教材P99。

17、人的认识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但永远不能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已经完毕,除了望着已获得的正确认识出神外,就再也无事可做了。这段话强调的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 )。 C.具有无限性 【答案解析】:每个时代的人的每一次具体的认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都是有限的;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则具有无限性。因此,上面这段话强调的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参见教材P109。

18、真理的价值具体表现在它的( )上。 D.功能

【答案解析】:真理的价值具体表现在它的功能上。参见教材P117。

19、下面从国家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凝练,不正确的是( )。 D.法治

【答案解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国家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参见教材P117。

2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答案解析】: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参见教材P119。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叫做( )。 A.社会存在

【答案解析】: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参见教材P125。

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 )层次。 A.低级

【答案解析】: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低级层次。参见教材P126。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答案解析】: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参见教材P128。 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 A.社会基本矛盾

【答案解析】: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参见教材P140。

革命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 )。

D.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 【答案解析】:革命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参见教材P143。

9、从历史上看,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是( )。 C.暴力革命

【答案解析】: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参见教材P144。

10、我国的立国之本是( )。 A.四项基本原则

【答案解析】: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参见教材P147。

11、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中,( )是前提。 C.稳定

【答案解析】: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稳定是前提,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参见教材P147。

12、我国古代,( )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B.荀子

【答案解析】: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参见教材P148。

13、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个别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即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存在着根本分歧。 B.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答案解析】: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个别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即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存在着根本分歧。参见教材P148。

14、著名诗人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强调( )。 D.实践是认识和知识的唯一源泉

【答案解析】:著名诗人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强调实践是认识和知识的唯一源泉。参见教材P99。

15、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就会导致( )的错误。 A.经验论或唯理论

【答案解析】:在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割裂开,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参见教材P107。

17、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 )。 B.一切真理同时具有的两种属性

【答案解析】: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一切真理同时具有的两种属性。参见教材P113。

18、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这种观点属于( )。 A.相对主义

【答案解析】: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参见教材P113。

19、真理( )的功能是真理最突出的价值,因为它是最能获得成功的,这种成功能使人的需要得到满足。 A.指导实践

【答案解析】:真理指导实践的功能是真理最突出的价值,因为真理指导下的实践是最能获得成功的,这种成功能使人的需要得到满足。参见教材P117。

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 C.经济标准 【答案解析】: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参见教材P142。

12、下列不属于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表现的是( )。 D.人民群众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答案解析】:ABC是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表现。参见教材P1

51、152。

1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主体是( )。

D.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答案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参见教材P101。

15、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是对事物( )反映。 D.表面的

【答案解析】: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参见教材P107。

16、从主体方面来看,认识具有反复性的原因有( )。 B.人的认识受到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答案解析】:B项是从主体方面来看的,所以选B。参见教材P109。

18、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标准既是确定的、绝对的,又是不确定的、相对的,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这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 )。 B.辩证法

【答案解析】: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标准既是确定的、绝对的,又是不确定的、相对的,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这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参见教材P115。

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要素中的( )。 A.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答案解析】:独立的实体性因素。这是以物质实体形式相对独立存在的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参见教材P128。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答案解析】: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参见教材P145。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不包括( )。 D.科学

【答案解析】: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

11、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中,( )是关键。 B.发展

【答案解析】:发展是关键,只有通过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所有经济社会问题,才能使改革得以持续进行下去,才能使稳定获得坚实的物质基础。参见教材P147。

7、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根源于(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答案解析】: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参见教材P140。

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出现和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的形成,使社会过渡到( )。 B.奴隶社会

【答案解析】: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出现和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的形成,使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参见教材P141。

17、如下对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 B.认识主体具有超越性 【答案解析】: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首先,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其次,认识主体具有社会性。再次,认识主体具有历史性。最后,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参见教材P101。

阶段测验三 (第4章)

一、单项选择题

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 B.价值

【答案解析】: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物品,也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参见教材P160。

关于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B.单位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答案解析】: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参见教材P163。

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 )。 A.流通手段

【答案解析】: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参见教材P164。

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而加速准备条件的过程是( )。 A.资本原始积累过程

【答案解析】: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是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而加速准备条件的过程。参见教材P168。

使资本主义制度取得完全胜利和最终的确立的是( )。 B.产业革命

【答案解析】: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取得完全胜利和最终确立。参见教材P169。

6、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 )的比率。 A.可变资本

【答案解析】: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参见教材P172。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被称为( )。 A.不变资本

【答案解析】: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其物质形态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产品。其价值则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会发生量的变化。由于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所以叫做不变资本(c)。参见教材P172。

8、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 )。

C.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扩大自己的资本,进一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

【答案解析】: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参见教材P175。

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 )。

A.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答案解析】:所谓相对过剩人口,是指劳动力的供给相对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来说过剩,并不是人口的绝对过剩。相对过剩人口是由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参见教材P176。

10、资本有机构成是指( )。

D.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答案解析】: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可用公式c:v来表示。参见教材P175。

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资本在数量上实现了价值增殖的是( )。 B.生产阶段

【答案解析】:生产阶段是由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资本不仅发生了形态上的变化,而且资本在数量上也发生了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参见教材P178。

包含在资本家工厂里半成品中的资本价值处于资本循环的( )。 B.生产阶段

【答案解析】:单个产业资本在其现实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与这三个阶段相适应,产业资本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半成品”是关键词。参见教材P178。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A.生产相对过剩

【答案解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参见教材P181。

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是在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 )。 D.高涨阶段

【答案解析】: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高涨阶段的特点是,市场繁荣,生产上升,企业规模扩大,增加新建企业,就业人数明显增加,社会购买力提高,信贷关系兴旺。整个社会经济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参见教材P182。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 )的比率。 C.预付资本

【答案解析】: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的比率就是利润率。参见教材P183。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作是( )。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答案解析】: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更加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这是因为,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剩余价值被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掩盖了剩余价值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的相互联系,因而也就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参见教材P183。

17、议会共和制国家的典型代表是( )。 C.德国

【答案解析】:现在的德国、意大利是实行议会共和制的典型国家。参见教材P187。

18、实行半总统共和制的典型国家是( )。 D.法国

【答案解析】:法国是实行半总统共和制的典型国家。参见教材P187。

19、多党制国家的典型代表是( )。 D.法国

【答案解析】:目前实行多党制的有法国、意大利等资本主义国家。参见教材P188。

20、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中的三权不包括( )。 C.执法权

【答案解析】:所谓三权分立是将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部分权力,三者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构行使,一般来说,议会掌握立法权,政府掌握行政权,法院掌握司法权。参见教材P189。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是( )。 A.社会分工

【答案解析】: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参见教材P160。

资本原始积累在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市是( )。 D.英国

【答案解析】:资本原始积累在历史上以英国最为著名。参见教材P168。

6、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本质是( )。 C.生产关系

【答案解析】: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参见教材P172。

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可表示为( )。 A.m:v

【答案解析】: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一部分以劳动力的形式存在。根据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只有可变资本生产剩余价值。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是m/v。参见教材P172。

8、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工人的( )实现的。 D.工作日长度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答案解析】: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参见教材P173。

产业资本的循环包括( )。 C.购买、生产和销售阶段

【答案解析】:单个产业资本在其现实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参见教材P178。

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 )。 B.购买阶段 【答案解析】: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购买阶段。在这个阶段,产业资本家为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首先必须到市场上用货币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参见教材P178。

1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答案解析】: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当这个矛盾达到十分尖锐化的程度,就会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参见教材P181。

14、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来源于( )。 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答案解析】:商业利润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的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参见教材P184。

15、以下属于二元君主制的国家是( )。 D.约旦

【答案解析】: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实行二元君主制,如约旦等国。日本和英国是议会君主制。德国是议会共和制。参见教材P186-187。

在总统共和制中,最高立法机关是( )。 B.议会

【答案解析】:总统共和制是由选举产生的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并担任政府首脑。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总统掌握国家行政权力。参见教材P187。

两党制国家的典型代表是( )。 A.美国

【答案解析】:目前实行两党制的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是美国。参见教材P188。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 B.利己主义 【答案解析】: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参见教材P192。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这被称作货币的( )。 A.储藏手段 【答案解析】:货币的储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参见教材P164。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 )。 D.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答案解析】: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但没有违背价值规律,反而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参见教材P166。

产业资本循环的决定性阶段是( )。 B.生产阶段 【答案解析】:生产阶段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它在资本循环中是决定性的阶段。参见教材P178。

以下对固定资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B.在流通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资本 【答案解析】:流通资本是处于流通领域中的资本,即货币资本与商品资本,它是同生产资本相对应的资本。参见教材P179。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四个阶段的顺序一般为( )。 C.危机—萧条—复苏—高涨

【答案解析】: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一般来说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参见教材P182。

16、实行半总统共和制的典型国家是( )。 D.法国

【答案解析】:法国是实行半总统共和制的典型国家。参见教材P187。

18、资产阶级民主制以( )为核心和主要标志。 C.议会制

【答案解析】:资本主义民主制以议会制为核心和主要标志。参见教材P191。

资本主义利己主义的主要特征是( )。 D.为一己私利而获取金钱

【答案解析】:资本主义利己主义的主要特征是为一己私利获取金钱。参见教材P192。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于( )。 B.封建社会末期

【答案解析】: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参见教材P167。

8、能够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资本形态是( )。 B.生产资本

【答案解析】:生产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依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参见教材P179。

15、实行总统共和制的典型国家是( )。 A.美国

【答案解析】:美国是实行总统共和制的典型国家。参见教材P187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 D.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答案解析】: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第二个也是决定性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参见教材P160。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 )所决定的。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答案解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参见教材P162。

10、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 )。

A.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答案解析】:所谓相对过剩人口,是指劳动力的供给相对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来说过剩,并不是人口的绝对过剩。相对过剩人口是由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参见教材P176。

15、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是在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 )。 D.高涨阶段

【答案解析】: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高涨阶段的特点是,市场繁荣,生产上升,企业规模扩大,增加新建企业,就业人数明显增加,社会购买力提高,信贷关系兴旺。整个社会经济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参见教材P182。

阶段测验四 (第5~6章)

一、单项选择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的垄断资本主义属于( )。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答案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垄断资本主义又有了一些新的发展变化。这以前的垄断主要是私人垄断,或称一般垄断。参见教材P197。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式、新特征是( )。 A.国家垄断取代私人垄断

【答案解析】:国家垄断取代私人垄断成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式、新特征。参见教材P197。

3、在垄断阶段,“银行就由中介人的普通角色发展成为势力极大的垄断者”,做出这一论断的是( )。 B.列宁

【答案解析】:列宁用一句话非常形象地概括了银企关系,即在垄断阶段,“银行就由中介人的普通角色发展成为势力极大的垄断者”。参见教材P200。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归根到底是( )发展的要求和结果。 D.社会生产力

【答案解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归根到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参见教材P203。

5、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加强( )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D.政府

【答案解析】: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参见教材P206。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的主要方式是( )。 D.间接调节与控制

【答案解析】: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节与控制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的主要方式。参见教材P206。

8、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 )的国际化。 D.资源配置

【答案解析】: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参见教材P214。

9、生产的高度( ),要求突破和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本质要求。 A.社会化

【答案解析】:生产的高度社会化,要求突破和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本质要求。参见教材P220。

10、资本关系的日益社会化,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日益完备的社会( )基础。 B.经济

【答案解析】:资本关系的日益社会化,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日益完备的社会经济基础。参见教材P221。

11、我们要从( )的角度考察资本主义的本质、矛盾和历史局限性,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B.批判

【答案解析】:我们要从批判的角度考察资本主义的本质、矛盾和历史局限性,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参见教材P222。

12、新经济政策时期,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 )。

A.废除商品货币关系、变成实物经济的做法,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

【答案解析】:列宁果断地结束战时共产主义,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首先是改变战时共产主义下废除商品货币关系、变成实物经济的做法,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参见教材P229。

13、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 )。 A.工农联盟

【答案解析】: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参见教材P235。

14、下列不属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主要特征的是( )。 D.国家完全消亡

【答案解析】: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中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参见教材P237。

15、中国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确立了以( )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A.公有制

【答案解析】:中国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参见教材P238。

16、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B.这些国家已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化生产力,这是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 【答案解析】: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是因为这些国家已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化生产力,这是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这些国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时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使得它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获得革命的成功。参见教材P239。

17、无论俄国革命还是中国革命,其社会历史背景是( )。 A.社会矛盾极其尖锐

【答案解析】:无论俄国革命还是中国革命,其社会历史背景是:社会矛盾极其尖锐,靠在旧社会内部进行渐进式的改良,根本不可能解决当时的社会基本矛盾,靠这些国家发展不充分的资本主义也很难达到强国富民的目标,尤其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未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落后国家要想走上同发达国家同样的道路,用资本主义方式赶上乃至超过发达国家,是根本不可能的。参见教材P239-240。

18、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D.各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因此发展道路不同

【答案解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有:第一,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二,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这是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同的另一原因;第三,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此而更具多样。参见教材P241。

19、东欧国家和中国等亚洲国家在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因此发展道路不同,反映了( )。

B.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因此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同

【答案解析】:东欧国家和中国等亚洲国家在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因此发展道路不同,说明了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因此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同。参见教材P241。

20、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 )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D.民主集中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参见教材P247。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占主体地位的资本是( )。 D.私人资本

【答案解析】:在现实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有以及国家和私人资本共有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不是很大,占主体地位的还是私人资本。参见教材P205。

7、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不包括( )。 D.军事手段 【答案解析】: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在个别时候、特定情况下,还可能出台某种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直接的干预。参见教材P206。

9、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和更替,是在生产力发展及其与( )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D.生产关系

【答案解析】: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和更替,是在生产力发展及其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参见教材P219。

12、19世纪初期欧洲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包括( )。 C.马克思 【答案解析】:19世纪初期欧洲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参见教材P225。

下列不属于战时共产主义在经济上的主要特征的是( )。 D.对各种资源和产品实行完全平均政策

【答案解析】: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对各种资源和产品进行实物分配、计划配给,因此D不正确。参见教材P228。

18、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决定因素的是( )。 D.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已经过时

【答案解析】: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第一,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其成长过程必然不会一帆风顺;第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但认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共产党执政的规律,不可能一蹴而就;第三,世界经济政治形势错综复杂的发展变化,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和格局的变动演化,也是决定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一个影响因素。参见教材P242。

19、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保证,改革要有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又要有一定的发展速度,这句话反映了( )。

D.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答案解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保证反映了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参见教材P243。

7、股份公司的出现和股份资本的发展始于( )。 B.19世纪后期 【答案解析】:19世纪后期,股份公司的出现和股份资本的发展,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私人资本变为股份公司的联合资本。参见教材P220。

11、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 ),它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 A.《共产党宣言》

【答案解析】:《共产党宣言》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参见教材P225。

13、1953年,在中国共产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开始有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特别是通过采取( )方式成功地实现了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改造。 B.赎买

【答案解析】:1953年,在中国共产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开始有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特别是通过采取赎买方式成功地实现了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改造。参见教材P232。

14、在个人收入分配方面,由于实行( ),社会主义国家的收入分配较资本主义国家更公平。

D.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答案解析】:在个人收入分配方面,由于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国家的收入分配较资本主义国家更公平。参见教材P232。

20、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是( )。 B.坚持党的领导

【答案解析】: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参见教材P248。

1、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 )两个阶段。 D.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答案解析】: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参见教材P196。

7、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资本国际化主要表现为( )资本的国际化。 A.商业

【答案解析】: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资本国际化主要表现为商业资本的国际化。参见教材P214。

19、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工人运动相结合,建立的第一个国际性的党组织是( )。

C.共产主义者同盟

【答案解析】:1847年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工人运动相结合,建立的第一个国际性的党组织。参见教材P244。

15、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 D.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

【答案解析】: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参见教材P235。

阶段测验五 (第7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集中表现是( )。 B.新社会制度能够创造出比以往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答案解析】: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集中表现,就在于新社会制度能够创造出比以往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参见教材P252。

2、随着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以及共产主义社会公有制的建立,个人消费品相应地实行( )原则。 B.按需分配

【答案解析】:随着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以及共产主义社会公有制的建立,个人消费品相应地实行“按需分配”原则。参见教材P253。

3、集中体现着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是( )。 D.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答案解析】:“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不只是一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而是一个集中体现着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参见教材P253。

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之间的劳动交换无须遵循对等的原则,人们的劳动具有直接的( )。 C.社会性

【答案解析】: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统一性和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统一性,使人们之间的劳动交换无须遵循对等的原则,人们的劳动具有直接的社会性。参见教材P253。

5、在人类历史上,随着( )的产生,形成了剥削阶级同被剥削阶级的对立。 D.生产资料私有制

【答案解析】:在人类历史上,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形成了剥削阶级同被剥削阶级的对立。参见教材P254。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 )。 B.国家

【答案解析】: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工具。参见教材P254。

7、在共产主义社会,( )意味着实现了世界的和谐。 D.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

【答案解析】:在共产主义社会,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意味着实现了世界的和谐。参见教材P255。

8、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都树立了以( )为核心的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C.集体主义

【答案解析】: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既摆脱了封建的、保守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又摒弃了以利己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思想意识,树立了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参见教材P255。

9、恩格斯指出,无产者只有( )才能解放自己。 D.废除一切私有制

【答案解析】:恩格斯指出,无产者只有废除一切私有制才能解放自己。参见教材P256。

10、人类历史上,旧式劳动分工形成了三大差别,下列不属于此差别的是( )。 B.工资差别

【答案解析】:旧式分工,在人类历史上突出表现为由工农分工、城乡分工、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所形成的“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参见教材P256。

11、正如恩格斯所说,( )的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 D.共产主义社会

【答案解析】:正如恩格斯所说,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参见教材P256。

1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 )的必然结果。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

【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参见教材P260。

13、下列关于从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原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调整和成熟中实现

【答案解析】:从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只是从不成熟的共产主义社会发展到成熟的共产主义社会,它表现为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的过渡和变化。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出必要条件。参见教材P260-261。

14、列宁认为,共产主义是从( )中产生出来的。 A.资本主义 【答案解析】:如列宁所说:“究竟根据什么材料可以提出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发展问题呢?这里所根据的是:共产主义是从资本主义中产生出来的,它是历史地从资本主义中发展出来的,它是资本主义所产生的那种社会力量发生作用的结果。”参见教材P261。

15、现在共产主义运动在我国已经发展到( )。 A.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答案解析】:现在共产主义运动在我国已经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参见教材P262。

16、任何一个国家实现共产主义,首先要经历( )这个历史阶段。 D.社会主义社会

【答案解析】:任何一个国家实现共产主义,首先要经历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历史阶段。参见教材P262。

17、邓小平指出,( )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答案解析】: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参见教材P264。

18、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是( )。 B.社会主义

【答案解析】: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参见教材P264。

19、在实现共产主义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中,需要建立起同高度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 )。 C.社会公有制

【答案解析】:在实现共产主义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中,需要建立起同高度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参见教材P265。

20、人们对社会制度和社会面貌的预见和期望称为( )。 C.社会理想 【答案解析】:社会理想是人们对社会制度和社会面貌的预见和期望,它是人们的最根本的、起主要和决定作用的理想,贯穿于其他理想之中。参见教材P265。

归根到底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是( )。 A.劳动生产率

【答案解析】: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参见教材P252。

6、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对整个社会经济实行( )。 B.计划调节和管理

【答案解析】: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对整个社会经济实行计划调节和管理。参见教材P254。

12、无产阶级所要建立的( ),就是一个实现了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社会制度。 C.共产主义社会

【答案解析】:无产阶级所要建立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一个实现了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社会制度。参见教材P258。

13、下列所有制形式中,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特有的所有制形式是( )。 B.社会公有制

【答案解析】: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但公有制本身还存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等多种形式,而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公有制为主体地位条件下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而共产主义社会则建立起单一的社会公有制。参见教材P259。

15、自从马克思、恩格斯在( )创立科学共产主义学说以来,无产阶级所进行的共产主义运动已经历了一百多年。 B.19世纪40年代

【答案解析】:自从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科学共产主义学说以来,无产阶级所进行的共产主义运动已经历了一百多年。参见教材P262。

16、邓小平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 )。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解析】:邓小平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参见教材P263。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国情,以( )为中心。 C.经济建设

【答案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本国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参见教材P265。

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 C.社会生产力 【答案解析】: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全部社会历史的物质基础。参见教材P252。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 C.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答案解析】: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参见教材P252。

9、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都是以( )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C.生产资料公有制 【答案解析】: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参见教材P258。

11、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经济形式是( )。 B.计划经济 【答案解析】:在共产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归于消亡,劳动具有完全直接的社会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将由计划所调节。参见教材P259。

12、古往今来,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经历了漫长的道路。我国近代的( )在其所写的《大同书》中,就描绘了一个大同社会。 C.康有为

【答案解析】:我国近代社会的改良派思想家康有为在其所写的《大同书》中,就描绘了一个“无邦国,无帝王,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参见教材P261。

19、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是( )。 B.社会主义

【答案解析】: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参见教材P264。

20、人生奋斗的目标是( )。 B.理想

【答案解析】:理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参见教材P265。

3、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集中表现是( )。 B.新社会制度能够创造出比以往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答案解析】: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集中表现,就在于新社会制度能够创造出比以往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参见教材P252。

7、在人类历史上,随着( )的产生,形成了剥削阶级同被剥削阶级的对立。 D.生产资料私有制

【答案解析】:在人类历史上,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形成了剥削阶级同被剥削阶级的对立。参见教材P254。

14、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 )的必然结果。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

【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参见教材P260。

19、人类社会的发展,只能从资本主义社会首先过渡到( )。 B.社会主义社会

【答案解析】:人类社会的发展,只能从资本主义社会首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参见教材P264。

第8篇:(一)行政法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1.行政法的概念

所谓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由规范行政主体和行政权设定的行政组织法、规范行政权行使的行政行为法、规范行政权运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权监督的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等部分组成。某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作为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行政关系主要包括四类:(1)行政管理关系。即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等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中,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行政相对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形成的行政管理关系,是行政关系中的主要部分。行政主体的大量行政行为,如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裁决、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大部分都是以行政相对人为对象实施的,从而与行政相对人之间产生行政关系。(2)行政法制监督关系。即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在对行政主体及其公务人员进行监督时发生的各种关系。所谓行政法制监督主体,是指根据宪法和法律授权,依法定方式和程序对行政职权行使者及其所实施的行政行为进行法制监督的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行政监察机关等。

(3)行政救济关系。即行政相对人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行政主体做出的行政行为的侵犯,向行政救济主体申请救济,行政救济主体对其申请予以审查,做出向相对人提供或不提供救济的决定而发生的各种关系。所谓行政救济主体,是指法律授权其受理行政相对人申诉、控告、检举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国家机关。主要包括受理申诉、控告、检举的信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的行政复议机关,以及受理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4)内部行政关系。即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包括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平行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行政机关与其内设机构、派出机构之间的关系,行政机关与国家公务员之间的关系,行政机关与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之间的关系,行政机关与其委托行使某种行政职权的组织的关系等等。在上述四种行政关系中,行政管理关系是最基本的行政关系,行政法制监督关系和行政救济关系是由行政管理关系派生的关系,而内部行政关系则是从属于行政管理关系的一种关系,是行政管理关系中的一方当事人──行政主体单方面内部的关系。

2.行政法的特征

(1)行政法尚没有统一完整的实体行政法典这是因为行政法涉及的社会领域十分广泛,内容纷繁丰富,行政关系复杂多变,因而难以制定一部全面而又完整的统一法典。行政法散见于层次不同、名目繁多、种类不

一、数量可观的各类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之中。凡是涉及行政权力的规范性文件,均存在行政法规范。重要的综合性行政法律在我国和国外主要有:行政组织法、国家公务员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行政许可法、行政程序法、行政公开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

(2)行政法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内容十分丰富:由于现代行政权力的急剧膨胀,其活动领域已不限于外交如国防、治安、税收等领域,而是扩展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这就决定了各个领域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均需要行政法调整,现代行政法适用的领域更加广泛,内容也更加丰富。

(3)行政法具有很强的变动性

与其他部门法由于社会生活和行政关系复杂多变,因而作为行政关系调节器的行政法律规范也具有较强的变动性,需要经常进行废、改、立。

3.行政法的分类

(1)以行政法的作用为标准,行政法规范可分为下述三大类:①关于行政组织的法律规范。这类规范又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有关行政机关的设置、编制、职权、职责、活动程序和方法的法律规范,其中职权、职责规范是行政组织法规范的核心;再一部分是有关国家行政机关与国家公务员双方在录用、培训、考核、奖惩、晋升、调动中的权利(职权)、义务(职责)关系的法律规范。②关于行政行为的法律规范,其中最主要的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双方权利(职权)、义务(职责)关系的法律规范。这类规范数量最多,涉及面最广。③关于监督行政权的法律规范,即监督主体对行政权进行监督的法律规范,最主要的有行政监察、行政审计、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法律规范。这一类规范数量虽不是最多,但十分重要,是行

政法律制度的重点之一。

(2)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为标准,行政法可分为一般行政法与部门行政法。一般行政法是对一般的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加以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如行政法基本原则、行政组织法、国家公务员法、行政行为法、行政程序法、行政监督法、行政救济法等。一般行政法调整的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范围广,覆盖面大,具有更多的共性,为所有行政主体所必须遵守。部门行政法是对部门行政关系加以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如经济行政法、军事行政法、教育行政法、公安行政法、民政行政法、卫生行政法等。在行政法学上,人们通常在行政法总论中研究一般行政法,而在行政法分论中研究部门行政法。

(二)我国行政法的表现形式

1.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各项立法的依据。宪法中关于行政权力的取得、行使及其监督等根本性问题的规定,奠定了行政法的基础,因此,宪法是行政法的根本表现形式。宪法中规定的行政法规范主要有:(1)国家行政权力的来源和行使权力的基本原则;(2)行政机关在国家机构中的法律地位和行政体制;(3)行政机关的设立、权限和职责;(4)公民基本权利及其保障的规定。

2.法律

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基本法律和法律。法律中涉及行政权力的取得、行使及对其加以监督补救的规范均为行政法律规范。法律是行政法最主要的表现形式。(1)关于行政权力的设定及权限范围方面的法律。如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下简称地方组织法)等。(2)关于行政权力行使及运用方面的法律。如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税收征收管理法等。(3)关于对行政权力的行使予以监督及对受侵害人予以补救的法律。如行政监察法,审计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

3.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由于法律关于行政权力的规定常常比较原则、抽象,因而还需要由行政机关进一步具体化。行政法规就是对法律内容具体化的一种主要形式。

4.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较大的市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地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5.民族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民族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结合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规定有行政法规范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也是行政法的表现形式。

6.行政规章

行政规章分为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各组成部门以及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占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权限内按照规定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地方规章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所制定的普遍适用于本地区行政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行政规章是行政管理活动的重要根据,其数量之多、适用范围之广、使用频率之高均居行政法各表现形式之首。

7.其他行政法表现形式

除上述6类行政法的表现形式外,国际条约、法律解释以及行政机关与党派、群众团体等联合发布的行政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也是行政法的表现形式。

(三)行政法的地位和作用

行政法与刑法、民法一样,是现代法律体系中的三大基本法律部门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行政法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要求行政机关履行发展经济、稳定社会、保护环境、控制人口、加强治安等各项职责。因此,行政机关必须通过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及行政司法等各种手段,来有效地规范、约束行政相对人的行为,制止危害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与行政管理秩序,确保行政机关充分、有效地实施行政管理。

2.监督行政主体,防止行政权力的违法和滥用

由于行政权力客观上存在易腐性、扩张性以及与个人权利的不对等性,因而必须对其加以监督和制约。在各类监督方式中,最有效、最直接的监督就是行政法监督。行政法通过规定行政权力的范围、行使方式及法律责任等方式,可以达到有效监督行政主体、防止行政权力违法或滥用的目的。

3.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行政法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赋予行政机关合法权限并监督其行使,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各项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的实现:二是通过赋予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为的监督权(如检举权、控告权),行政权行使过程中的参与权(如知情权、要求听证权),特别是对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提起复议权、诉讼权和要求赔偿权,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法的精髓,贯穿于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和行政法制监督之中,是指导行政法的制定、修改、废除并指导行政法实施前基本准则。

对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国内外行政法学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不同的概括和归纳。根据我国的行政法发展状况,我们认为应当特别强调以下两项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1.依法行政原则

依法行政原则,即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使行政权。该原则具体又可分为4项子原则:(1)法律优先原则。指法律位阶高于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行政命令,一切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行政命令皆不得与法律相抵触。(2)法律保留原则。指立法法第8条所规定的事项只能由法律规定。又分为绝对保留和相对保留。前者如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必须由法律规定,不得授权行政机关做出规定:后者如立法法第8条规定的其他事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授权国务院先制定行政法规。(3)职权法定原则。指行政机关的任何职权的取得和行使,都必须依据法律规定,否则不得行使。(4)责任政府原则。指行政机关和国家公务员违法行政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既包括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被撤销、变更的责任和行政赔偿责任等,也包括国家公务员因违法失职而应承担的行政处分责任和引咎辞职责任等。

2.合理行政原则

合理行政原则,即行政机关做出的行政行为内容要客观、适度、符合理性。合理行政原则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与扩大。自由裁量权指行政机关的自行决定权,即对具体行政行为的方式、范围、种类、幅度等的选择权。尽管从机关性质上来说,行政机关应当是执行法律的机关,其行为皆应依法实施:但由于行政事务的复杂性,立法机关不可能通过严密的法律规范完全约束行政行为,故不得不在事实上和法律上承认行政机关的一定程度的行为选择权,即自由裁量权。诚然,为了执行公务的需要,行政裁量权必须存在:但与此同时,由于行政裁量权较少受到法律的约束,因而常常产生滥用的事实或出现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后果。无论行政裁量权的滥用或行政裁量显失公正,都是对行政法治的破坏。因此,我们既应当承认自由裁量权的作用,又应当加强对自由裁量权的控制。

合理行政原则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从实质方面对自由裁量行为提出了要求,即要求其内容合理。合理行政原则的出现可谓是行政法原则的一个重大发展。

合理行政原则作为一项普遍适用的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其具体要求是:(1)行政行为的动因应符合行政目的;(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之上;(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客观、适度、合乎情理。这三点具体要求反映着合理行政原则的内涵。

我国行政法的合法性原则与合理性原则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大基本原则,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对于全面理解和贯彻我国行政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它们在我国行政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来看,二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二者并存于行政法之中,缺一不可。行政合法性与行政合理性是现代法制社会对行政主体制定、 实施行政法律规范提出的基本要求。

(2)二者互为前提,互为补充,共同为完善行政法制发挥作用。从行政的使命和目的看,任何行政法律规范的制定和实施,都应当以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正义、公平的理性原则,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的。

(五)行政法律关系

1.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经过行政法规范所调整,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政关系。

就行政关系与行政法律关系的关系来说,凡是涉及权利、义务的行政关系,都应当通过法律加以规范,这是行政法的一个基本要求。当然,行政关系不可能也不必要都转化成行政法律关系。在现代行政管理过程中,因行政指导、行政建议、行政咨询等形成的行政关系,固然产生于行政活动过程中,但由于其不具有权利、义务内容,故不宜上升为行政法律关系。

2.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行政法律关系由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等要素构成。

(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又称行政法主体,指行政法权利(职权)、义务(职责)的承担者。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由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构成。行政主体是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并对其后果承担责任的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与行政主体对应的行政相对人可以是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也可以是在我国境内的外国组织、外国人及无国籍人。

(2)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参加者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行政法律关系客体的范围十分广泛,但可概括为如下三种:①物。指一定的物质财富,如土地、房屋、森林、交通工具等。②智力成果。指一定形式的智力成果,如著作、专利、发明等。③行为。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为一定目的的有意识的活动,如纳税、征地、交通肇事、打架斗殴等。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3)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

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行政法上的权利(职权)和义务(职责)。当然,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还包括引起法律关系变动的原因和事实等,但核心部分是权利(职权)和义务(职责)。

公民在行政法上的主要权利有自由权、平等权、参加国家管理权、了解权、保护隐私权、请求权、建议权、举报权、控告权、批评权、申诉权等:主要义务则有遵守宪法、法律、法规,服从行政命令,协助行政管理等。

3.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

行政法律关系包括行政实体法律关系、行政程序法律关系、行政裁决法律关系、行政复议法律关系和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等,它主要有以下特点:

(1)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的一方。行政主体是行政职能的承担者,这决定了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2)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是指在行政实体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行政机关具有更多的优越地位。但在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中,行政相对人则具有更多的优越地位,以抗衡和平衡在行政实体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更多的优越地位。

(3)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有关法律规范事先加以规定。行政法律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主体之间不能相互约定权利(职权)、义务(职责),不能自由选择权利(职权)、义务(职责),而必须依据法律规范取得权利(职权)并承担义务(职责);这与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可以相互约定权利、义务,协商改变权利、义务,共同选择权利、义务完全不同。

(4)行政主体实体上的权利(职权)义务(职责)经常具有重合性。行政主体实体权利(职权)义务(职责)的重合性,通常意味着其权利(职权)或义务(职责)的双重性。例如,征税既是税务机关的权利(职权),也是税务机关的义务(职责);维护治安既是公安机关的权利(职权),也是公安机关的义务(职责)。在这种情况下,行政主体不能擅自转让、放弃其权利(职权),否则就是失职。

(5)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争议,大多由行政机关或行政裁判机关依照行政程序或准司法程序解决。

第9篇:商务综合行政执法

栗培林在全市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培训会上的讲话 来源 : 大同市商务信息中心2011年07月18日

同志们:

首先,热烈欢迎各县区领导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我们这次培训会议,对大家一直以来给予我们商务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表示衷心的感谢!

大家知道,我市商务地方立法工作成绩显著,在全国地级市中处于中上水平,全市酒类管理、畜禽屠宰管理和散装水泥管理工作始终保持全省领先的地位。去年,我市被国家商务部列入了全国商务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城市之一,标志我市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培训会,主要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学习,整合资源,兴利除弊,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推动全市商务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商务综合行政执法的意义

商务工作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当前,流通市场上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商品、食品屡禁不止,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商务行政综合执法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国家商务部和省商务厅对此作出重要部署和安排。从商务工作的职能和特点来看,加强行政执法是商务主管部门转变职能,强化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的内在要求;是维护市场秩序,实现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净化消费环境、保障消费安全、建设和谐商务、为民商务的重要内容。加强商务综合执法,有利于探索商务行政执法工作规律,形成规范高效的商务行政执法体制;有利于克服和解决当前商务行政执法中存在的执法缺位、执法力量分散、执法效率低下、执法不规范等问题。开展商务综合行政执法不仅符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加强和规范商务行政执法的现实需要和内在要求。

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执法为民、教育引导为主,处罚和宣教相结合原则;坚持依法行政和权责统一原则;坚持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原则;坚持改革创新、统一指导和自主探索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多方联动、规范执法行为,形成执法合力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强化商务职能为目的,在商务领域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行政,执政为民,实施商务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强化执行和执法监管职责,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努力构建和谐商务环境,促进我市商务事业平稳较快发展。

二、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深入推进商务综合行政执法,是“商务工作为人民”的重要体现。做好商务行政综合执法工作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商务法律法规,市、县(区)、乡加强联系、密切配合,逐步将商务行政行为纳入法制化轨道,实现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行政管理法制化,廉政建设制度化,监督机制完善化,建立起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推进商务工作协调发展。当前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一)整合执法资源,实行综合执法。按照精简、统

一、效能的原则,以现有畜禽屠宰、酒类管理、散装水泥稽查队为主体,通过有效整合和归并,组建商务综合行政执法专业队伍,统一领导、统一着装,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代表市商务局行使商务综合执法职能。市商务局已组建成立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辖四个中队。一中队要做好酒类和调味品产销管理执法;二中队要做好畜禽屠宰管理和食品安全流通管理执法;三中队要做好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再生资源回收管理执法;四中队要做好特许经营、药品流通管理和成品油市场管理执法,并逐步拓展零供关系、典当、拍卖、餐饮、美容美发等行业执法。各县区也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组建专门的行政执法队伍。

(二)健全装备体系,强化社会监督。利用国家配套资金尽快配备必要的执法装备,购置执法车辆1部,设置酒类、肉类检测箱和必要的器械。开通12312举报热线,配齐12312举报中心各种办公设备。开展举报投诉、预警、咨询服务,形成科学有效、全方位覆盖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相关的举报投诉案件流转、督办机制及工作制度。各县区也要建立12312信息服务平台,与市局实现信息共享,共同制止和严惩违法、不法行为。市局将建立举报奖励制度,拟设立举报专项资金5万元/年,调动社会力量参

与市场监管的积极性。

(三)明确执法范围,强化目标责任。我市一直以来重视对城区、矿区开展商务执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明显成效。在此基础上,要分步骤在南郊、新荣、开发区和7个县推开商务综合执法。将四个郊区作为示范点,先行一步,树立样板,而后在县乡全面展开。同时吸收各县区商务执法人员进入,扩大执法领域和范围,消灭执法死角。对各执法中队实行目标责任制,强化行政执法目标管理,年终统一进行考核,奖优罚劣,确保各项商务执法任务落实到位。

(四)完善执法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研究实行统一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环节和步骤。建立健全内部工作管理制度,完善案件统计及数据报送制度。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按照规定分解和落实执法职权,严格追究违法行政责任。对执法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严肃查处。商务综合行政执法是县级商务工作的支柱,希望各县区政府和商务部门要进行很好的研究,以对党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全面推行商务综合执法。前段时间我们专门赴唐山市考察,其所属迁安市(县级)的商务综合执法值得我们借鉴,他们认真研究法律法规,从中挖掘赋予商务工作的职能,从而开展执法。去年迁安市处罚违法违纪罚款达120万元,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商务综合执法的成效及其重要性。

(五)建立协作配合机制,形成执法合力。加强与公安、工商、质检、农业、卫生、安监、食品药品监督等相关执法部门的联系,探索建立部门间执法协作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确保当罚则罚,当刑则刑。建立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与协作机制,提高执法效能。

(六)加大学习和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环境。对现有执法人员进行一次集中培训,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法律、法规、业务技能和思想作风,增强执法能力,全面实行持证执法制度。加强与宣传、广播电视等部门的联系,加大执法宣传力度,普及商务法律法规知识,曝光典型案件,震慑违法犯罪份子。同时经常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对商务执法进行评议,以便改进工作,促进商务执法健康有序开展。

三、做好商务综合行政执法需要持续研究和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当前,我市已经具备了做好商务综合行政执法的条件,出台了酒类专卖、畜禽屠宰和散装水泥等地方立法,组建了专门的执法队伍,县区商务机构基本确立,上下一致的商务体制基本形成,但是,要做好商务综合行政执法也决非易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创新,注重研究解决好推进商务综合执法健康发展的相关问题。一是要充分发动群众。我们的商务执法人员毕竟有限,只有充分发动群众,放心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我们的商务综合行政执法才会有广阔的天地。二是要和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加强与相关执法部门的联系,密切与公安、工商、农业、卫生、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的关系,探索建立部门间执法协作机制,逐步提高商务执法水平和能力。三是要和名优厂家配合协作。打击假冒伪劣一直是困扰各名优厂家的心病,与名优厂家打假部(办)联合,建立沟通互动机制,可能形成打假工作的制度化、日常化。四是要加强和市人大法工委、市政府法制办的联系,进一步推动商务地方立法工作。五是要加强对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回访,检验和加强执法效果。六是要实行市县联动的全员执法。我市县级商务部门基本没有开展执法。只有实行市县联动,才能不留死角,全面推进。七是要推动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应向大综合转变。目前我市重点开展的是酒类、肉类和散装水泥三项执法,对于外资、外贸、外经方面基本没有推开,下一步还要研究推行医药产品流通、特许经营、零供关系、典当、拍卖、餐饮、成品油、美容美发等执法,逐步向大综合转变。

同志们,开展商务综合行政执法是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加强和规范商务行政执法的内在要求,更是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得到保障的现实需要。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商务工作为人民”为宗旨,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依法行政,执政为民,全面推开我市的商务综合行政执法,让假冒伪劣闻风却步,使人民群众永续受益。

谢谢大家!

上一篇:社区动力学下一篇: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