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和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比较探讨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妊娠期糖尿病是妇产科常见的一种合并症, 临床研究表明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和胰岛素抵抗及遗传等因素相关[1,2]。在临床中,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主要的表现为多饮、多食以及多尿等。由于妊娠期糖尿病会对母婴的生命安全构成较大的威胁, 因此有必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3,4]。在该次研究过程中, 一共纳入该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其目的是比较评价二甲双胍和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一共纳入该院收治的8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均符合2010年国际妊娠与糖尿病研究协会制定的有关“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均知情同意纳入该次研究, 并签署相关医治确认书;此外, 排除严重脏器功能障碍、相关药物禁忌证者。以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 其中观察组43例中, 年龄分布在25~35岁, 年龄均值为 (28.5±1.3) 岁;孕周为24~32周, 平均孕周为 (28.4±0.3) 周。对照组43例中, 年龄分布在25~35岁, 年龄均值为 (28.6±1.2) 岁;孕周为24~32周, 平均孕周为 (28.5±0.2) 周。在一般资料方面,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备纳入比较研究的意义。

1.2 方法

该次纳入研究的所有患者均需采取合理的饮食控制方案, 对照组43例患者以此为基础, 使用胰岛素进行医治, 即:使用诺和灵30 R, 将初始剂量控制在0.3 U/kg, 以2∶1的比例, 在早、晚餐前30 min进行皮下注射;以患者的具体血檀水平情况, 对胰岛素的剂量进行合理调整;经监测患者的血糖恢复到理想水平之后, 维持理想时胰岛素的剂量给药, 到新生儿分娩为止。观察组43例患者则采取二甲双弧进行治疗, 0.5 g/次, 3次/d, 口服;给药到新生儿分娩为止。治疗结束后, 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评价。

1.3 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进行比较, 包括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此外, 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及围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次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采取 (±s) 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百分率 (%) 表示, 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项指标水平方面, 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经积极治疗后, 上述2项血糖指标水平观察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及围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在患者妊娠结局方面,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 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表3。

3 讨论

妊娠糖尿病作为妇产科常见的一种疾病, 会对母婴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 所以需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该次研究过程中, 针对妊娠糖尿病患者, 重点提到二甲双弧与胰岛素2种药物[5]。首先, 对于胰岛素来说, 需1 d进行多次注射, 并且在医治费用上偏高, 容易造成患者的经济负担;此外, 使用胰岛素容易引发低血糖等并发症;因此, 不宜提倡使用胰岛素。而对于二甲双胍来说, 是一种双胍类降糖药物, 这类药物对胰岛β细胞没有刺激作用, 能够控制低血糖及体质量过度增加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 有学者[6]经研究表明:针对妊娠糖尿病患者, 实施二甲双胍的效果比胰岛素效果好, 能够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使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 例如巨大儿、呼吸窘迫以及黄疸症等常见并发症。从该次研究结果来看, 观察组实施二甲双胍治疗, 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实施胰岛素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此外, 在患者妊娠结局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围生儿巨大儿、呼吸窘迫以及黄疸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3%、2.33%、2.33%,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28%、11.63%、9.30%。由此可见, 该次研究结果和上述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 在临床中, 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实施二甲双弧医治的效果要明显优于胰岛素, 且用药安全性更高, 能够改善患者妊娠结局, 降低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因此, 具备采纳及使用的价值。

摘要:目的 比较评价二甲双胍和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6例, 以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其中, 观察组43例采取二甲双弧进行医治, 对照组43例采取胰岛素进行医治,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项指标水平方面, 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经积极治疗后, 上述2项血糖指标水平观察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在患者妊娠结局方面,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在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 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在临床中, 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实施二甲双弧医治的效果要明显优于胰岛素, 且用药安全性更高;因此, 具备采纳及使用的价值。

关键词:二甲双弧,胰岛素,妊娠期糖尿病,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梁珍, 程丽琴, 黄慧, 等.妊娠期糖尿病胎盘脂联素及其受体基因m RNA的表达[J].中医临床研究, 2017 (21) :35-36.

[2] 赵祖英, 李水莲, 陆洁清.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TNF-α的检测及意义[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 (15) :132, 135.

[3] 马丽, 李百玲.超声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的检查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 (62) :124.

[4] 胡加民.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检验中作用研究[J].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7 (5) :34-35.

[5] 董梅.浅谈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7 (25)

[6] 徐宪芳.浅论导致孕妇罹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J].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6) :136-137.

上一篇: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浅析下一篇:推行代建制管理提高建设管理水平——以张家口工程建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