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渝西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健康是青少年成长成才和幸福生活的根基,关系国家民族未来和亿万家庭福祉,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重要论述精神,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组织引导学校、社会和家庭为青少年强身健体创造良好条件,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近年来,学校体育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掀起了校园体育锻炼热潮,但青少年“运动不足”问题仍然突出、体质健康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

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农业大国,80%的学校和74%的学生在农村。因此,农村教育是我国的教育主体,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基础。

本人所任教的学校处于重庆远郊区县荣昌,是一所高完中,在乡镇。由于历史的,传统的和主观原因,渝西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的发展受到制约,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1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缺乏

运动场地、体育器材是开展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基础。根据目前渝西地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学校的现状看,教学必须的体育器材缺口很大。全国体育器材同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场地器材配备目录》相差约30%~50%,而渝西农村学校相差的就越大了。就我所在学校而言,有着3 000个学生的高级完全中学,运动场地就只有一个300米跑道的狭小运动场,一个篮球场,几个乒乓台,体育器材也非常有限。

究其原因,一是受到经费投入的限制。目前全国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的缺口,据测算小学达56亿元,中学达6.8亿元。其中小学的矛盾更加突出。综合考虑目前对农村中小学体育经费的投入水平和未来增加的水平,如要100%的达到国家规定的配备标准,没有10~20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基本达标的。现在全国实行免费九年义务教育,由于上级部门拨付经费不到位或不及时,造成学校经费更加紧张,体育经费的投入更是无从谈起。经费紧张造成许多农村中小学的体育设施严重短缺,使得正常的体育活动难以开展。

1.2办学方向偏斜,学校体育观念落后

中小学体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工程。可是不少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在办学方向上仍然死抱“应试教育”不改,虽然在重庆体育学科也有加入中考,但分数微薄,还是忽视了体育工作,而高中阶段认为体育就是简单的跳、玩。观念落后,严重影响了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更有甚者,有的学校,对体育的投入简直是“铁公鸡”“一毛不拔”。在上级的检查验收上,常留于形式,走过场,最后结论都是体育各方面达标或基本达标。为了让出更多时间给学生学习文化知识,许多学校挤占体育课现象比比皆是。

1.3安全问题制约运动项目的全面开展

“安全第一”的口号现在是常挂在嘴边的。许多学校为了不必要的麻烦,要求体育教师少上甚至不上器材课,“放羊”就好。也有许多地方把原来安装好的单杠、双杠割掉,把篮板也拆下,跨栏架、山羊等也置之高阁,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安全。

1.4农村学校专职体育师资匮乏

我国的教师资源是有限的,也是缺乏的,尤其是体育教师。从渝西区域看,城市里的好学校,体育教师已经基本饱和,而农村中小学的正式体育教师严重不足,不得不由其他任课教师兼任,大大限制了本地区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导,师资不足,专业素质不高是影响体育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体育的进步,体育教师社会角色的转变,教育专业化要求的提高,就必须重视师资素质的提高。

2解决问题的对策

1)加强运动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逐渐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作为学校,应千方百计挤出一些经费,同时争取上级支持和社会赞助。

2)加强对体育价值的舆论宣传,提高全社会公民的体育意识。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提高对学校体育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真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3)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地方各级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中学生报告体育院校,充实教育队伍,储备体育教育力量。切实有效提高体育教师地位,改善体育教师待遇,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从而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

4)不要只对小学、初中、高中毕业生实行升学集中体育考试,把成绩计入升学总分,还要重视非毕业年级学生体育训练。只有这样,才能迫使各级学校加大体育经费投入,重视体育教师价值,从而有效推动学校体育事业,国家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渝西农村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有着历史的主观的原因,需要完全解决好存在的问题,光靠一两句口号是不行的。但我相信,只要真抓实干、层层重视,渝西农村体育工作一定会有更加喜人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邵华.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学校体育,1996(5):11-12.

上一篇:浅谈高校教师业绩档案管理系统下一篇:改进我国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