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万以内的数教案

2023-06-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认识万以内的数教案》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1篇:认识万以内的数教案

《四 认识万以内的数》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38-51页例5-例9及习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3、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重点难点

1、万以内数的读写。

2、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等概念。

3、数数过程中,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如何数的教学。

4、体会多位数中的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10进关系的教学。

5、如何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

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寓情境于活动的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计数器、每人十个小方块、教学挂图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

一、准备练习。

1、读出下面的数。 375 309 420 200

谁能说说读数时要从哪位读起?怎样读?

2、想一想,999是几位数?再添1是多少?它是几位数?

二、讲授新课

1、出示南京长江大桥的图。 (1)请学生说一说对南京长江大桥的认识。

教师补充说明,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在长江上最早建立的公路、铁路两用桥。 (2)请学生认读公路桥、铁路桥的长度。

2、板书:万以内数的认识。齐读

3、认识一万。 (1)观察图中立方体。

数一数:一个大立方体中有多少个小立方体?(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数的。) (2)一个大立方体中有1000个小立方体,这儿有10个大立方体,共有多少个立方体呢? 根据学生所说,师生共同数一数。(一千一千地数。) (3)小结并板书。

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万”也是一个计数单位,它和千是相邻的计数单位,千位在左起第四位,万位在左起第五位。

①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千位、万位。

②教师拨一千,学生数一千,直到拨10个一千,学生数一万。

4、教学例5。

(1)教师拨出7253,请学生认出读。 根据学生认读板书:读作:七千两百五十三。 如何写出这个数?请一名学生板书。(写作:7253。)

(2)师:这个数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有关这个数你还知道什么?

(多请几名学生说,学生可能说出它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数位„„。)

5、数位顺序表。

(1)说一说到目前为止,你已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哪些数位? (2)你通从左往左分别说出它们的顺序吗?

(3)教师拿出数位顺序表格问:有谁会填出这张表?(教师请一名学生填写,其他学生在本子上自己制作。)

(4)记这个表格。(同桌互说。)

(二)万以内数的读写

一、复习准备

1、在下面的每个数的后面接着写出三个数。 (1)569( ) ( ) ( ) (2)1998( ) ( ) ( ) (3)9997( ) ( ) ( )

2、填空。

(1)在数位顺序表里面,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第二位是( ),第三位是( ),第四位是( ),第五位是( )。

(2)读出下面的数。

368读作( )820读作( )409读作( )500读作( )4758读作( ) (3)写出下面各数。

一百二十三写作 六百写作 四百五十写作 三百零六写作 五千七百三十写作

二、导入新课

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数据资料情况。

学生自由汇报课前收集的数据资料。一台空调大约是3500元,学校学生人数为1206人,爸爸的工资一个月2630元„„(教师把同学们收集的数据有选择的板书在黑板上。)

2、观察这些数据,复习数的组成。

让学生选用一个数据,说一说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

十、几个一组成的。 师:这些数同学们都知道它的组成,那你们知道这些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数中有0。)这些数怎么读、写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万以内的数的读写。

三、讲授新课

1、请学生先在下面试读这些数。

2、请学生读出黑板上的数,教师板书。 如1206读作:一千二百零六。

3、师:读了这些数后你有什么发现?(这些数中,有的0读出来,有的0不读,教师板书后,让学生发现什么样的0要读,什么样的0不要读。)

4、教师分别拨出430

5、3003。

(1)看着计数器,写出这个数,请一名学生板演。 (2)再写出这两个数的读法。

(3)说一说你是怎么读、写这两个数的。

5、小组总结:怎样读万以内的数?怎样写万以内的数?

师生小结:我们读数的时候要从高位读起,万位上有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有几就读几千„„末尾有的0读不读。中间有0的数不管有几个0都读一个0。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动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自学能力和合作的技能,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一、准备活动

1、读一读,并说一说,各个数中的“5”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什么? 257 1059 5791 135

2、填空。 ( )个一是十。

( )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 ),10个( )是一万。 八百七十二是由( )个百、( )个

十、( )个一组成的。 8个千、4个十组成的数是( )。

3、在 228

7、650、80、28

5、6

51、79这几个数中:是两位数的有( )是四位数的有( )最大的数有( )。最小的数有( )。

二、学习情景的创设

1、聪聪和妈妈一起去商场买电器,聪聪和妈妈看中了空调和电视机。售货员说空调的价格是由3一个千、四个百和三个十组成的。你知道空调的价格吗?

2、引导学生猜出电视机的价格。售货员又告诉我们电视机的价格比1000少,又比500多,你还能猜出电视机的价格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提示学生“多一些”、“多得多”

3、引导学生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比一比万以内数的大小。 板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三、教学互动活动

1、提示:想一想我们千以内不同数位大小数比较的方法。 1)自主探究四位数和三位数的大小比较。

出示1430和980 的大小,同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的? 2)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比较。

小组汇报结果1430大于980。因为1430是四位数,而980是三位数。四位数比三位数大。也就是不同数位的数比较,数位多的数就大。

谁来说说聪聪和妈妈能买到什么电器?你是怎么想的?及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比较出数的大小。

3)探究四位数与四位数的大小比较。

出示课件,聪聪正在和另一个小朋友比赛谁读数的速度快,聪聪得了3864分,另外一个小朋友得了3529分。

2、小组进行讨论:怎样比较3864和3529 的大小?

汇报得出:因为3864大于3529。所以聪聪获得胜利,是先比较千位一样大,所以比较百位,3864的百位是8比3529的百位5大,所以3864大于3529。

师生总结:比较万以内数的时候,先比数位,数位多的数大,数位一样从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就大。

教后练习要求学生独立比较各组数的大小,并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第5题。理解题意。独立比一比。 汇报比较的结果。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出示:5850和863 7239和7007 2133和3144 5488和5458 独立比较,集体订正。 近似数

一、准备练习

1、接着数数。

199

8、( )、( )、( ) 999

7、( )、( )、 ( ) 49

7、( ) ( ) 、( )

2、按照要求排列下面各数。 1001 996 1008

( ) > ( ) > ( ) 205 306 402

( ) < ( ) < ( )

二、新课教学

1、组织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1)聪聪去调查了育英小学的学生数,他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育英小学有1506人,约是1500人。”育英小学到底有1506人还是1500人呢?为什么?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思考:后半句约1500人是什么意思? 小组汇报:

A、认为育英小学的认数是1506人,因为他告诉我们就是1506人,后半句他说的是约是1500人,是说他们学校的人数和1500人的差不多。

B、也认为育英小学有1506人,他说约有1500人是大概就是1500人的意思。

师小结:我们把1506这个很准确的数字就叫做“准确数”,而1500这个和1506差不多的数就叫做“近似数”。(边说边板书)

引导学生明白近似数更容易记,因为它正好是正百数。

出示例8主题图比较一下1506和1500这两个数,体会一下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数更容易记住

(2)聪聪那天不仅调查了育英小学的人数,还调查了新长镇的人数是9992人,约是( )人,先独立填填,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谁来说说你写出的近似数是多少?

个别汇报: A、约是10000人,因为我觉得9992人接近10000人, B、我写的是“约9990人”因为9992人和9990只相差2。 同学们你们同意哪位写的呢?为什么?

师生小结:我们用近似数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容易记住,所以,一般我们都用整百、整千、整万数。

2、请你说说身边的近似数,找找生活中的近似数。按照教师的要求,先独立想想,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3、组织活动

让学生将所准备的卡片,按照教师的要求摆一摆:将所准备的卡片组成三位数或四位数;读一读:同桌相互读摆出的数;说一说:再互相说一说对方所摆事出的数的组成;比一比: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四)整百、整千加减法

一、准备练习

出示准备题要求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结果。

二、教学新课,探究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算法

1、选择一个你想解决的问题写在课堂练习本上,根据问题列出相应的算式:如电冰箱2000元,电视机1000元,求一共花多少钱?各自进行并汇报。

板书算式:2000+1000=( )

那么,电视机和电冰箱哪个的价格贵?买了电冰箱比买电视机多了多少钱?

先自己独立想一想,再进行小组交流,讲明白你的想法,听懂他人的想法,选择你想计算的算式。板书算式是:2000-1000=( )

想一想:( )个百加( )个百是( )个百,也就是( );( )个千减( )个千是( )个千,也就是( )。组织学生进行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2、组织活动编题口算活动。

用这些整百、整千数来进行一次编题口算的活动 引导学生说出一些整百、整千的数将算式写在练习本上。两人一组,从整百和整千数中任意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加法和一个减法算式,将算式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3、出示:80+50 = 130-50=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做做、想想应该怎么算?

4、出示900+600= 9000 +6000= 1500 -600= 1500- 600= 组织小组活动,解决问题,集体校正。

第2篇:《认识万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冯丽 2015.3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万以内数的认识”并非一无所知,他们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或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大量万以内的数的知识,有的甚至能够读出万以内的数,只是尚未形成系统的认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归纳总结,逐渐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本节课的难点有三个:

一、在数数的过程中,接近整

十、整百、整千的拐弯处的数如何数。

二、学生在体会多位数中的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10进关系。

三、如何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

针对以上教学难点,我们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深入研究了教材,进行了预设,估计了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但是在数数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仍然还出现了错误,尤其是个位是9的,接近整百、整千的拐弯处,学生还很容易数错。例如,从一百七十八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一百九十六。有的学生数完一百八十九,没数一百九十就直接数二百了。根据学生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利用计数器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动手在计数器上拨珠,先在计数器上拨上一百七十八,然后一边数,一边拨珠,一百七十九,再拨一个珠,一百八十,一百八十一,就这样一边数,一边拨,一边数数。在练习课上又设计了多个拐弯处的数数题进行练习,如二百九十四数到三百零

七、数出一千七百九十五后面的六个数,从九百九十起,第六个数是几等等,不同的练习,帮助学生克服了思维障碍,能够正确的数数。在利用计数器数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拨珠,不仅巩固了数数,还对多位数中的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10进关系,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在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时候,学生容易出现不用“0”占位的错误。例如三千零三写作:30

3、三千五百写作:350、三千三百写作:330等问题,学生之所以出现这类问题分析原因还是由于对数位的理解不够透彻,重点指导在读数写数时先分析这是一个几位数,然后在读数写数,读写后数一数数位,这样就不会出现缺少数位了,就知道没有数的数位要用0来占位。

本节课下来,我发现的有些不足就是教学中第一个练习题浪费了一些时间,致使第二题没有做,今后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合理安排时间。课堂预设不够细化,学生的多向性思维没有得到发展。课堂细节关注不够全面,比如在课件制作、板书、教态及专业术语的使用上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3篇:《认识万以内的数》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1000以内的数,你会用10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吗?

今天老师李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更大的一些数,板书课题:认识万以内的数。

二、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

1.认识整千数。

我们学校的多功能教室能坐200人,课件出示体育馆,告诉学生这个体育馆里大约能坐七千人。七千究竟是个多大的数呢?课件一千一块地跳动,一共有几块就是几个一千?

七个一千你会写一写、读一读吗?

学生在算盘上拨一拨,并在书上写下来。

交流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写?末尾的3个0能不写或少写吗?

小结:七个一千是七千,在千位上写7,百位、十位、个位三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所以要在7的后面连着写3个0.

2.教学几千几百几十几的数的组成与读写。

照样子在算盘上拨出7253.

问:现在算盘上的珠子各表示什么?

千位上的7表示7个千,百位上的2表示2个百,十位上的5表示5个

十、个位上的3表示3个一,合起来是7253,读作七千二百五十三。

小结:读数时,从高位起,千位上是几就读作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作几百,十位上是几就是几

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写数时,从高位起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就在个位上写几。

3.试一试。

看算盘图,学生独立完成数的组成及写数。

集体交流,并比较这两个数,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回答,师小结:一个数,如果末尾的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来占位,保证每个数位上都有数,这样的一个0或两个0不需要读出来。

三、自主探索,认识一万。

1.认识用算盘表示的一万。

在算盘上一边拨珠一边数。

(1)拨出三千六百,再一百一百地数,数到四千三百。

(2)拨出七千五百五十,再一十一十地数,数到七千六百二十。

(3)拨出九千九百八十九,再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九千九百九十九。

问: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上1是多少呢?你会在算盘上拨一拨吗?

引导学生写出一万。千位的左边是万位,万位上拨一个下珠表示一万,一万可以写成10000.

2、认识用小方块表示一万。

(1)电脑依次出示1个小正方体、一条小方块、一板小方块,1个大正方体,同时让学生说说分别表示多少?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10个一是

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

(2)出示第2个大正方体,问:现在有几个一千,是几千?

(3)依次出示第

3、

4、

5、&&直到第9个大正方体,学生依次说出三千、四千&&九千。

再出示第10个大正方体,问:现在有多少个一千?是多少?

明确:10个一千是一万。并板书。

(4)一千一千地数,从一千数到一万。

3.认识数位顺序表。

问: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了哪些数位?如果把它们按顺序排列起来,怎样排呢?

学生独立填写在书39页。再集体交流。

课件出示数位顺序表。问:第五位是什么位?第三位呢?万位在第几位?

为什么表中左边一栏还有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根据学生回答,师小结: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的数位---万位,是在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的第五位,表中的省略号表示还有比万位更高的数位,是我们今后要学的内容。

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想想做做1.

学生在算盘上一边拨珠一边数数。

重点检查拐弯处的数。

2. 想想做做2.

课件出示数轴,让学生明白一格表示1000.并让学生把数轴上所缺的数填完整,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思考:7000是接近1000还是接近10000.

最接近7000的整千数是多少?最接近10000的整千数是多少?

3. 想想做做

3、4.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集体交流。

4. 想想做做5.

看算盘写数,并读一读。再集体交流,注意末尾不管有1个0还是连续几个0都不读。

5. 想想做做6.

出示图,让学生先读出每幅图片上的文字,再写出横线上的数。

五、全课总结。

通过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4篇: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_认识100以内的数

数数 数的基本含义

总课时:10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

第21--2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与发展。

2、要求学生在掌握20以内数的读写和初步知道计数单位“一”和“十”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百”。能够正确地地数出数量是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理解一个数在在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

3、 通过提供给学生的材料能联系学生生活,对学生有吸引力、有挑战性,以促进数学

教学方式的改革。

重点:能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能按照一定顺序数出100以内的数。

难点:感受“百”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口算

14-5 16-9

13-4

12-8

11-6 15-7

12-5

16-8

二、教学例题1

1、导入。

新学期来了,爸爸、妈妈一定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多新的学习用品,那么,爸爸、妈妈为你买了哪些学习用品呢?当然,铅笔是不能少的,谁愿意来说一说妈妈给你买了多少枝铅笔?

2、出示全景图

数出23根小棒,把它摆在桌子上。

思考:怎样摆能看得出很清楚?

学生讨论

在讨论中明确:因为23可看出2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的数,所以摆成2捆带3根能看得出清楚。

进一步明确:二十几的直观表示方法。

3、你会摆一摆,数一数吗?

24 29

4、教师提问:29添上1是多少?

学生讨论

重点突出:因为原来的9根与添上的1根合起来是1捆。而1捆和2捆合起来是3捆。所以29添上1是30.

提问:(1)39添上1是多少?

(2)49添上1是多少?

(3)59添上1是多少?

„„„„

让学生体会“满十进一”的计算方法。

5、追问: 99添上1是多少?

十根十根地数,从十数到一百。

6、板书:10个十是一百

三、想想做做

1.第一题

数一数教室里有多少张桌子,多少把椅子。

教师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

第二题

2.5根5根的数,一共有多少根香蕉。

指导学生:从0开始五个五个地数到100

3、第四题

学生仔细看图,明白题意。

学生讨论 明白数的合成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课外作业

第5,6,题

数的组成和读写

教学内容:

第24---25页

教学目的:

1、 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非整十两位数的意义,会按顺序数出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2、继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与同学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数的组成和读写

教学难点:。数的组成和读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口算 18-9 15-8 14-7 17-8 15-9

12-6 18-9 11-3 12-5 14-6

从0开始五个五个地数到100

从0开始10个10个地数到100

二、揭示课题

1、出示非整十数的图,让学生知道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讲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的组成和读写”

对于“几十几”的写法和读法,由开始教师的演示引导到后来学生自己在计数器上拨数、写数和读数,很好的体现了例题由扶到放的意图。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情景中自己领悟到写数、读数的方法,了解俩位数的组成。

2、出示例题2

先用小棒摆一摆,再拨一拨,写一写,

学生讨论

明白: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3、教师演示:在计数器上拨珠,学生写下来

4、怎样写100呢?

突出:个位和十位是一个数也没有,所以100的个位和十位是写0

三、想想做做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认真读题,数一数有多少个,

(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学生讨论

2、“想想做做”第2题

写一写 ,读一读。

讨论:个位是一个也没有怎么办

3、“想想做做”第3题

读数

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自己在生活中见过吗。然后读数,从而感受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自己填一填,再数一数自己的思考过程,

提醒学生分清73和37的区别,3.7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5、“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检查。

每数10个圈一圈,边数边估计,大约有多少个?

6、 想想做做 第6题

让学生分小组开展活动,猜一猜。

四、小结

今天同学们学到了什么?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主备人:尤蔚钰 ??? 教学内容 :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2-33页。 ??? 教学目标:

1、结合数的认识,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的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让学生了解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互相合作、交流的态度。 ??? 教学重点、难点:会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棒等。 ??? 教学过程: ???

一、旧知复习,新授铺垫 ?

1、师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

(1)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2)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3)46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4)28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通过“数的组成”这部分的复习,为下面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进行必要的铺垫。]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

1、教师创设情境。 ???

课件进行动画演示:(旁白)小明可喜欢桃子啦!由于这些天小明的表现特别好,妈妈就答应带小明到商场去买桃子。 ???

师:售货员阿姨先拿给妈妈3筐桃子,又拿给小明4个。 ???

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

问: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通过课件展示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这样的问题设计主要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经常思考、提问的意识。]

2、解决30+4,4+30。

教师表扬学生爱动脑筋,选择一个问题问: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桃子?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30+4=34

师:还可以怎样列式计算?(4+30=34) ???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小组里交流,再指名回答)

???[让学生看大屏幕上的图列式,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加法计算,将30和4合起来,计算30+4的结果,是依据百以内数的组成:3个十和4个一组成34]

3、解决34-4,34-30。

教师问:现在我们知道妈妈给小明买了34个桃子,小明吃掉了4个后,还剩多少个? ???

请学生列出算式,学生口答,教师板书:34-4=30。 ???

师:你能告诉大家是怎样计算的吗?

师:看着这个算式,你能马上想到另外一个减法算式吗?(同桌互说,交流汇报) ???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减法计算,再依据减法的含义,从34里去掉4,计算34-4的结果,可以依据数的组成知识,34里面有3个十和4个一,去掉4个一还剩3个十,就是30;还可以这样想: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3个十和4个一加在一起就是34,从34中减去4个一,就剩下3个十即30。 ???

4、介绍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

(1)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

谈话: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在每一个算式中每部分也都有各字的名称。在加法算式中,像这里的30+4=34中,相加的两个数叫什么名字,你知道吗?——加数。两个数相加的结果叫什么呢?(和)(板书) ???

提问:谁来说一说算式4+30=34中各部分的名称? ???

(2)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

谈话:在34-30=4里,减号前面的数叫什么,你知道吗? ???

讲述:减号前面的数是被减数。(板书) ???

减号后面的数又叫什么?(板书:减数) ???

减法算式中的得数叫做什么呢?(差) ???

指名说出算式34-4=30中各部分的名称。 ???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不仅可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特别是不爱发言的学生,同时还体现了算法可以多样化,让学生通过交流,起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

三、实践操作,巩固练习 ?

1、摆一摆,算一算,并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教师在实物展示台上摆小棒,请学生仔细观察后,摆出相应的算式,再列式计算,并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1)先摆5捆,再摆6根。

(2)先摆3捆又5根,再拿走5根。

根据教师的描述先摆小棒,然后根据操作列出相应的算式。

(1)先摆8根,再摆2捆。

(2)先摆4捆加4根,再拿走4捆。?[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加深对所学加减法计算过程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利用学具帮助学习的意识,更是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想想做做”第2题。 ???

(1)让学生自己看图列式计算。 ???

(2)指名在班内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

3、“想想做做”第3题。 ???

(1)学生独立计算。 ???

(2)指名报得数,全班学生共同订正。 ???

(3)提问:每组题目中的4题算式有什么联系?你能再说出一组这样的算式吗? ???

4、“想想做做”第4题。 ???

(1)让学生根据每个表中第一行的名称说说左表用什么方法计算,右表用什么方法计算。 ???

(2)算一算两张表中的得数。 ???

(3)在班内共同订正。 ???

5、“想想做做”第

6、7题。 ???

(1)指导学生看图中的对话,然后说说题目意思。 ???

(2)各自列式计算。 ???

(3)在班级里交流、订正。 ??? [以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了让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可让基础较好的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抽象成数学算式;在这样的观察与思考当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初步的逻辑判断推理能力。]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9~30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填写“百数表”,进一步明确百以内数的顺序,加深对百以内数的认识。

2. 使学生通过观察“百数表”,探索并发现“百数表”中数的排列规律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发展数学思考,进一步增强数感。

3. 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体验合作交流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照教科书中百数表里格子的大小,每人准备一个“田”字框、一个“十”字框和一个“10×10”的方格图。

教学过程

一、 完成“百数表”,明确数的顺序

1. 出示教科书第29页例题中的表格,要求学生把表中已经填出的数分别读一读。

2. 启发:这张表中一共可以填多少个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数是几?最大的一个数呢?如果要求按顺序填数,你能把这张表填写完整吗?试一试。

3. 学生各自填表,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填表的情况。

学生完成后,指出:同学们刚刚完成的这张表,我们通常称它为“百数表”。

4. 根据填表的过程,回答问题。

(1) 23前面的一个数是多少?后面的一个数呢?19前面的一个数是多少?后面的一个数呢?91前面的一个数是多少?后面的一个数呢?

(2) 比10小1的数是几?比10大1的数呢?比69大1的数是多少?比100小1的数是多少?

(3) 89比哪个数大1,又比哪个数小1?40比哪个数小1,又比哪个数大1?

5. 按顺序填数。

(1) 出示教科书第30页第2题的第一张表。

28

29

33

要求学生按顺序填数。学生完成后,把表中的

28、29和33分别改成

48、

49、53,让学生再填一填。

(2) 出示教科书第30页第2题的第二张表。

98

97

93

要求学生按顺序填数。学生完成后,把表中的9

8、97和93分别改成7

8、77和73,让学生再填一填。

二、 观察“百数表”,引导发现规律

1. 提出要求:从刚才填好的表中横着选几行数,分别读一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所发现的规律,如:每一行数的个位上分别是

1、

2、3„„0;每一行数的前九个数十位上都相同,最后一个数的十位上比前九个数多1;每一行数中,后一个数总比前一个数大1,前一个数总比后一个数小1等等。

2. 继续要求:从刚才填好的表中竖着选几排数,分别读一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所发现的规律。如:每一排数的个数上都相同;每一排数从第2个开始,十位上分别是

1、

2、3„„9;每一排数中,后一个数总比前一个数大10,前一个数总比后一个数小10等等。

3. 比一比,看谁写得又全又快。

(1) 写出1~100中个位上是5的所有的数。

学生完成后,追问:个位上是5的数在“百数表”中什么位置?这样的数一共有多少个?

(2) 写出1~100中十位上是5的所有的数。

学生完成后,追问:十位上是5的数在“百数表”中什么位置?这样的数一共有多少个?

猜一猜:在1~100的数里,个位上是0的数一共有多少个?个位上是1的数呢?十位上是9的数有多少个?十位上是8的数呢?

4. 解决实际问题。

(1) 小明去医院看病,他排到的号码是一个两位数,而且个位上与十位上数的和是8,看着“百数表”猜一猜,他可能排在多少号?

学生交流后,追问:你能确定他排在多少号吗?如果告诉你他的号码的个位上是5,你知道他排在多少号吗?

(2) 做“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联系具体情境帮助学生明确:因为第35号病人还没有看,所以已经看了34个病人。

(3) 在“想想做做”第4题的基础上,继续提问:如果除第35号病人外,还有5个病人没有看,你知道最后一个病人排多少号吗?

引导学生用数数的方法找到答案。

三、 利用“百数表”,开展框数游戏

1. 提出要求:用课前准备好的“田”字形框,在“百数表”中每次框出四个数,仔细观察框出的数,你能发现什么?

2. 交流:你框出的是哪四个数?这四个数中上面一行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下面一行的两个数呢?左边一排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右边一排的两个数呢?

3. 出示图。

提问:有人用“田”字形框在“百数表”中框出了四个数,但只告诉我们左上角的一个数,你能猜出框里其余的几个数吗?

学生独立填写后,指名说说思考的过程。

4. 继续提出要求:用课前准备好的“十”字形框,在“百数表”中每次框出五个数,仔细观察框出的数,你能发现什么?

5. 交流:你框出的是哪五个数?这五个数中横着排列的三个数有什么关系?竖着排列的三个数呢?

6. 出示图。

提问:你能利用刚才发现的规律,根据中间的这个数,猜出框内其余的几个数吗?

学生独立填写后,指名说说思考的过程。

7. 呈现问题:有人用“十”字形框在“百数表”中框出五个数,而中间的一个数是60。你认为可能吗?中间的数除了不可能是60,还不可能是哪些数?为什么?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3-34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会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等词语形象地描述两个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逐步发展估计意识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通过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两叠书,一筐苹果,一筐草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呈现问题情境。新年快到了,小动物们正忙着做星星来打扮它们的家呢!(多媒体出示画面:三个小动物围坐桌前,每个动物面前一堆星星)有哪些小动物呢?(小猴、小猪、小猫)在黑板上贴出三个小动物的头像。

2.尝试猜数。

谈话:这是小猪做的星星,它做了10个。(在黑板上贴出星星并标上"10个")

提问:小猴做了儿个呢?提示可以先和小猪做的比一比,再猜猜它做了几个。(板书学生猜的个数如

11、

12、13等)小猫做了几个呢?用刚才的方法猜猜看。(板书学生猜的个数如30、

35、40等)

3.初步体会"多一些、多得多"。

启发:看来,小猴、小猫都比小猪做的多。同样都比小猪做的多,为什么大家猜小猴只做了十几个,而小猫却做了三十几个、四十几个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汇报交流。

归纳:小猴只比小猪做的多了一点点儿,小猫比小猪做的多了很多。我们可以说"小猴比小猪做的多一些","小猫比小猪做的多得多"。

板书:小猴比小猪做的多一些。小猫比小猪做的多得多。

[评析:教师创设了三个小动物做星星的有趣情景,让学生把小猴、小猫做的星星都和小猪做的10个进行比较,并尝试猜一猜它们做的个数。通过比较、猜测、验证交流等活动,初步体会了"多一些"和“多得多”的含义。]

4.练习反馈。

让我们再来比比小动物做的纸花吧!(多媒体呈现)

提出要求:先比一比,再说一说"谁比谁做的纸花多一些"、"谁比谁做的纸花多得多"。学生自由发言,师生共同评点。

5.体会"少一些、少得多"。

(1)谈话:我们知道小猴做的星星比小猪多一些,那么这句话反过来怎么说?小猪做的星星比小猫怎么样?

⑵板书:小猪比小猴做的少一些。小猪比小猫做的少得多。

(3)用这样的说法再来比一比小动物做的纸花的朵数。

[评析:在学生初步掌握“多一些"、“多得多”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反过来想,运用类比的方法去探究"少一些"和“少得多"的含义,自然顺畅。]

6.比较选择。

(1)下面,我们和小动物们一起到果园里去看一看!(多媒体呈现)

苹果树上的苹果真多呀!小熊数了一数,说:苹果有40个。小兔神秘地说: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小朋友,梨可能有多少个?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v"。学生在书上选择后,指名说一说理由。

(2)小朋友们真棒!幼儿园的明明和红红也有一道题想请教大家。

明明说:"小班共有38人。"红红说:"大班人数比小班少一些。"小朋友,大班可能有多少个人呢?先让学生独立选择答案,然后再相互说说是怎样想的。

二、拓展内化,巩固提高

1.延伸拓展。

(1)刚才,小朋友们学会了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来比较两个数的多少。除了比多少,我们还学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等。你能用刚才的说法来比一比老师与壬军军(班内一男生)、李援援(班内一女生)的高矮吗?

(2)小朋友说得真好!老师一次到商店买文具,售货员阿姨说:"钢笔的价钱比练习本贵多啦!"你知道"贵多啦"是什么意思吗?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评析:描述两数大小关系除了多(少)一些、多(少)得多外,还有许多类似的术语,如"大多啦","贵多啦"等,教师抓住时机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知识进行适当拓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2.比一比,说一说。("想想做做"第3题)下面,我们来玩个比较数的大小猜获得金牌数的游戏。怎么玩呢?两人一组,分别说一个数,再分别说一句话,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小组内其他同学做裁判,看看他们谁说得好。学生分小组进行游戏。

3.估一估,猜一猜。

(1)想想做做第5题教师拿出两堆本子。说明矮的一堆有20本。要求猜一猜高的一堆有多少本。(高堆的本数大约是矮堆的2倍)先分小组讨论,再交流汇报。重点让学生说说估计的理由。教师再拿出一堆本子(比40本略少),估计一下这一堆大约有多少本。

[评析:练习设计,内容充实,形式活泼多样,比一比、说一说、估一估、猜一猜、选一选等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推理,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简单的推理能力,丰富学生的数感。]

三、猜数游戏,结束全课

谈话:小朋友今天学会了用不同说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最后,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猜数游戏。好不好?

介绍游戏方法:甲想好一个两位数,让乙猜。乙每猜一次,甲都要作出评价,如"太大了"、"再小一些"等,直至猜对。想一想,怎样用较少的次数猜对。多媒体示范游戏。"学生自由分组游戏。

? 我们认识的数 教学目标

1、?用学过的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培养数感。

2、?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3、?积累活动经验,学会与他人合作?? 与交流,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电脑动画,创设情境:卡通形象皮卡丘把小朋友带到数的王国。

讲述:数的王国里住着我们已学过的100以内的数,这些都是我们认识的数。 (板书:我们认识的数)它们经常跑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二、?活动探究,解决问题

1、“说一说”的第一部分。? 出示第一幅图,并播放学生说的话,出示相应的场景图。

讲述:这些同学可真是有心人,你能在生活中找到这些数吗?跟你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说完后组织学生交流,尽可能地让学生充分反言。

讲述:同学们说得真好,只要细心观察,你还会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

2、“说一说”的第二部分。

提问:谁来告诉我,你今年几岁了?自己的年龄都记得很清楚,我看谁能说出家中每个人的年龄?(先告诉我家中有几口人,再分别说出他们的年龄)先指定两名学生说,当每个人都很想说的时候,再让他们说给同桌的同学听,最后再请两名学生说。

讲述: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可见你们平时对自己的家人都很关心。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智力小测试,比比谁最聪明。(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你们看,这是小明一家。他们家有一个人,今年4岁。你们猜这个人可能是谁?还可能是谁?

讲述:你们都猜对了!在你们的家庭里,爷爷奶奶的岁数比较大,一般宰0岁左右;爸爸妈妈的年龄中等,大约三十几岁;而你们的年龄是最小的,今年还没有超过10岁。

3、“猜一猜”。

讲述: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这个游戏需要小组长和组员合作完成。组员的任务是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小组长则要把组员猜数、数数的结果记录下来。 (1)?请每个同学抓一把糖,数数有几粒?

组员数,组长记录。完成后评出优胜小组,奖励合作星,再指名说,老师在表中板书三名学生说出的粒数。

讲述:同学们抓一把糖大约都在10粒左右。

(2)?在请同学们抓一把花生米,不要数,先猜猜大约有多少粒?

把你估计的结果告诉组长。估计得怎样呢?把手中的花生米数一数,数的结果告诉组长。估计得怎样呢?

小组活动结束后评出优胜组,奖励合作星。

提问:谁来把自己猜数、数数的结果告诉大家?(教师在表中板书三名学生说出的粒数)你觉得自己估计得怎样? (3)?讲述:从这张表上可以看出着三位同学抓一把花生米的粒数都要比抓一把糖的粒数多,其余同学是不是也这样,这是为什么呢?请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 小组同学讨论,教师指导,教师指导。讨论结束后,指定代表发言,其余学生补充。 小结:因为一粒花生米比一粒糖小一些,所以一把花生米的粒数就要比一把糖的粒数多一些。 (4)?讲述:请同学们抓一把黄豆,不要数,你觉得一把黄豆比一把花生米的瘰疬数多还是少?(指名说)你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粒?

(组长记录)估计好了以后抓一把黄豆数一数,数结果也请组长记录下来。 小组活动结果后评出优胜组,奖励合作星。 提问:谁来把自己猜数、数数的结果告诉大家。(教师在表中板书三名学生数出的粒数)你觉得自己估计得怎样? (5)?看表比较:一把黄豆的粒数确实比一把花生米的粒数要多,可见你们的预测是正确的,这是为什么呢

讲述:因为一粒黄豆比一粒花生米小得多,所以在估计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一把黄豆比一把花生米的粒数多得多,这样估计出的结果就会和实际的记过比较接近。

4、“数一数” 出示第四幅图。

提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中的小朋友数了哪些数?如果我们也到校园里去,除了图画中的小朋友数的数以外,你还想数什么?

请你们一起走出教室,分小组到校园里去数一数好吗?10分钟后我们回教室汇报。 学生分组到室外活动。 数完后组织学生交流。

讲述:刚才小朋友都观察得非常仔细,数得也非常好。

[评:在学生充分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之后,再按批排数一数,是为了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使他们真正学到生活中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另外,这项活动还可以消除学生的疲劳,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课堂教学再掀起一个小高潮。]

三、?全课总结

讲述: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好。最后让我们看看皮卡丘还有什么话要对我们说。放配音:同学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你们一定要做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去发现更多的数学奥秘,你们愿意吗?

第5篇:《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的:1使学生感知生活中有许多比一百大的数,引导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能够一个一个地、一十一十地、一百一百地、一千一千地数万以内的数。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以及“百”与“千”、“千”与“万”之间的十进关系。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

2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使学生主动认识“计数单位”与“数位”。

3在数数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以及“百”与“千”、“千”与“万”之间的十进关系。

2会数万以内的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突破拐弯数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张老师从生活中收集了一些数学信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

1、二(2)班有39名学生。

2小刚跑60米用了8秒。 3小朋友每天的睡眠时间应保证在9个小时。

1 4中央广播电视塔塔高四百零五米,是中国第三高塔。

5 八达岭长城全长六千七百千米,是世界上古老的伟大建筑之一。

这些数学信息中都有数,前三条信息的数是以前我们学习过“百以内的数”,后两条信息中的数与前面比,你们觉得怎么样?今天我们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大数。板书:万一内数的认识

二、 新授:

1(出示)小方块 问:有几个小方块 ,接着数.数完10个小方块 ,你知道什么?(板书:10个一是十) 十个十个数方块问:你又知道什么?(板书:十个十是一百) 一百一百数方块问:900后面是多少?你是怎样数的?10个一百是多少? (板书:十个一百是一千) 一千一千数方块问:9000后面是多少?你是怎样数的?10个一千是多少? (板书:十个一千是一万) 2(1)以前我们学习过计数单位“个、

十、百”,今天我们又认识了计数单位“千、万”。(边说边板书)请同学说说几个一是十,几个十是一百,几个一百是一千,几个一千是一万. (2)同桌合作拨珠子 从1拨到10,拨了多少次? 从10拨到100,拨了多少次? 从100拨到1000,拨了多少次? 从1000拨到10000,拨了多少次? 2 (3)在拨珠子时,你发现计数单位“个、

十、百、千、万”,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总结: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4)计数单位所一一对应的位置叫数位,那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 第三位呢? 第四位呢? 第五位呢? 3(1)(出示计数器) 101 问:这是多少?接着数到109问:个位上添上一个珠子该怎样数?为什么?111百十个位上都是1它们的意思一样吗? (2)199问:个位上添上一个珠子该怎样数?为什么? (3)999问:个位上添上一个珠子该怎样数?为什么? 4 3652的组成. 问:千位是几,表示几个千? 百位是几,表示几个百?十位呢?个位呢? 四闯关游戏

1青蛙看海:青蛙要看海,努力在跳台阶,已经跳到298级台阶,后面该跳多少级了?请同学们帮忙数一数. 2摘苹果 从796摘到805 3运香蕉

一百一百的数,从970数到1150 4摘葡萄

一千一千的数,从9500数到10000 5填一填

3 八百二十九是由(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四千五百二十七。

4398的千位上是(

),表示(

)个(

);“3”在(

)位上,表示(

)个(

) 一千里面有(

)个百。 6猜一猜

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名学生? 五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在生活中寻找一些大数,读一读,写一写.

第6篇: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认识100以内的数丨苏教版

认识100以内的数

教学目标:

1.通过摆一摆、数一数等数学活动,认识一百以内数的组成,初步认识“一百”,知道“10个十是一百”。能正确数出一百以内的物体个数,初步学会几个几个地数数。

2.经历操作的过程,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积累数数、认数的经验,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认识1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加深理解“满十进一”的计数原理。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

小朋友们,上学期我们已经认识过20以内的数了,谁来数一数?

生1

他是怎么数的?(一个一个地数)谁来用不同方法数?

生2

评:他会倒过来两个两个地数,了不起。(再请2生)

评:小朋友的本领真大,会用不同方法数数,真厉害!

揭题:20后面还有很多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0以内的数(贴板)

二、认识二十几

1.认识二十三

过渡:听说小朋友要认识更大的数,我们的好朋友小棒娃娃也来帮忙了。

(1)

请小朋友数出23根小棒摆在课桌上,想一想,怎样摆能使别人一眼看出是23根?

(2)

摆好了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同时一生上台摆)

(3)

好,你来想同学介绍一下是怎么摆的呀?

生:左边放2个十,右边放3个一,合起来是23.

(4)你们也是这样摆的吗?

强调:这个小朋友想到了2个十就摆?(2捆),3个一就摆?

(3根)合起来就是?(23)

评:用小棒摆成2捆带3根就能让人看得很清楚。把掌声送给他。谢谢你!

(5)

谁来说说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23?(生说)

你也会像这样说吗?声音响亮点。

同桌指着面前的小棒轻声说一说。

2.活动

谈话:刚才小朋友们用小棒摆23这个数摆得都很好。

(1)

你能用小棒任意摆一个二十几的数吗?赶紧摆一摆(同时一生上台)

(2)

和同桌交流交流你摆的是多少?(师边巡视边问)

(3)

来听听这个小朋友的介绍

生:左边摆2个十,右边摆6个一,合起来是26.

‚追问:你左边摆了2捆是?(2个十)右边摆了6根是?(6个一)合起来是(26)

掌声!

ƒ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26?(齐说)

(4)师:他摆的是26,你摆的是多少?(3人说)

强调:2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是27。

(4)还有没有不一样的?

3.你发现了什么?

(1)生1:都是摆的二十几

生2:都是2个十

(2)谁来说说几个十和?合起来是二十几呢?(2人说)

明确:二十几都可以看成是由2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体会满十进一

过渡:刚才小朋友摆的是26,接下去摆(师摆)小朋友数(27、28、29)

1.讨论:二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多少根?(生答:30)

(1)你能用小棒摆一摆吗?

请小朋友们数出29根小棒,再添1根摆一摆。(师巡视,不同方法的2人上台展示)

(2)

比较:这两种摆法都是30根,有什么不同?

生:一种是散的,一种捆起来

(3)

你觉得哪种摆法好?同意吗?

(4)

这困小棒怎么来的?

生:后面满十捆起来的。

强调:对,9根添上1根怎么样啦?(满十)满十就要把它捆

成1捆(师边说边捆)变成1个十。这1捆和原先的2捆合起来是3捆。

(5)这样看起来怎么样?

评:看来我们得感谢这一捆小棒的帮忙(贴1捆小棒)有了它,我们就能看得更清楚了。

(6)

刚才没有捆成一捆的小朋友赶紧捆一捆,老师也来帮忙。

(7)

29添上1根就是三十。三十里面有几个十?3个十是?(30)

2.

几十几

(1)过渡:接下来跟电脑老师从三十起,一根一根地边摆边数。请小朋友们准备好3捆小棒,大声数出来。

生:30、31、32、34、35

(2)

师:停,老师来检查你们有没有跟上电脑老师的节奏,摆的是不是35?(师巡视)

(3)

问: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35呢?

(4)

接下去,36,齐说它的组成。37···38···

(5)

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三十几,每次都是1个1个地加

(6)

三个十和?合起来是三十几?

谁能完整地把这句话说出来?

(7)

那4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谁能把这句话说完整。

(8)

如果继续想下去,你能想到什么?

生1:五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五十几

评:太棒了,你真善于思考。

生2:六十几

生3:七十几

小结:也就是说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几十几。

(9)

考考你

7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

82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满十进一

师:继续38、39

(1)

问:39添上1(满十)满是怎么样呢?(生捆)

(2)

看大屏幕,9添上1根满十了,变成1捆就是1个十和前面的3个十合起来就是?(40)

(3)

40里有几个十?(生答)

(4)

数数

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知道39添上1根是40,如果不摆小棒,你能不能接着数下去?(收起小棒)

(5)拍手从40开始数。评:小朋友们真厉害,都会数了。

4.过渡:刚才我们通过摆一摆、数一数知道了29添上1

是?()39添上1是(),49添上1是?()如果接着想下去,你还能想到什么?

生:59添1是60

生2:69添1是70

类推:也就是几十九添上1就是一个整十数。

四、建立百的概念

1.认识一百

(1)

提问:九十九根添上1根是多少根?(100)

(2)

说说你是怎么摆的?

生:左边摆9捆,右边摆9根,再添1根

明确:原来的9根与添上的1根小棒合起来是1捆,而这1捆和原来的9捆合起来是10捆,所以九十九添上1是一百。

(3)如果没有捆成一捆的现在赶紧捆起来。

2.理解计数单位

(1)

99后面的数是?(100)

(2)

小朋友,现在你能用小棒十个十个地数,从10数到100

吗?

请你指着面前的小棒数一数。

看着屏幕一起数一数。

(3)又满十了怎么办?(捆起来)用牛皮筋捆成一大捆。

捆好的举起来感受一下。这一捆就是?(100)闭上眼睛想一想,100根小棒有多少?

(4)一百是几个十?十个十是?(一百)

板书:10个十是一百(生读)

问:一百里有?(十个十)

(4)

百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它是比“一”“十”更大的计数单位。

五、课中游戏:读三字经

相机贴:10个一是1个十

师:以后还会学习更大的数。

六、总结

你今天学了哪些知识?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

七、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数一数我们教室里有多少个同学,看谁数得又快又对,并告诉同学们你是怎样数的。(一张一张地数桌子,两把两把地数椅子)

2.“想想做做”第2题。

(1)谈话:小朋友们爱吃香蕉吗?白菜博士给大家带来多少根香蕉呢?

(2)请小朋友们5个5个的从0数到100呢?

3.从七十数到一百

四人小组合作: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

(按次序,不遗漏)

4.“想想做做”第4题。

(1)仔细观察图片,说说盒子上的10表示什么意思?

(2)说一说每幅图中的羽毛球一共有多少个?

强调: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几十几?

5.“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这么多球,怎样数呢?学生数过后,指名说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每数10个圈一圈)

课后作业:“想想做做”第6题。

1.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哪里今天学过的数,先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再告诉全班同学。

2.让同学们回家问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年龄。

板书设计:

认识100以内的数

10个一是1个十

10个十是一百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