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奇妙的爬行

2022-07-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2奇妙的爬行

奇妙的爬行

【教材分析】

奇妙的爬行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爬行动物的特点,体会其美感,能够大胆想象、创作,并充满画面作画。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画一画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细微之间蕴涵的美,培养学生认真的作画习惯,同时引导学生对未知世界勇于探究的精神。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爬行动物的外形特点从中体会其美感。

2、通过绘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及保护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并发挥自己的想像能力,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爬行画面。 【教学难点】

难点:如何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大胆表现,并充满画面。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小爬虫、A4白纸、 学生准备:彩笔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身边有一些小动物嗡嗡嗡地窜来窜去,或者扭动身体爬来爬去,它们就是爬虫。

问: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是一只小小的会爬行的动物,你最想当什么? (小瓢虫、小蚂蚁、小毛毛虫、小海龟、、、、、、)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奇妙的爬行。 板书---- 奇妙的爬行

二、新课讲授

1、观察、分析不同种类爬行动物的外形特点。

(1)欣赏爬虫和爬行动物的图片、视频。

师: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会有他们的身影,我们一起来看看。PPT (2)引导学生说出爬行动物的特点 问:谁来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爬行的?

爬行时有什么特点呢?

老师准备了几个爬行动物的头饰,咱们请几个同学上来进行一个爬行动物比赛,看看哪个动物爬行特点最有趣,爬的最快。还要看看哪个同学表演的最像。(表演时配背景音乐)(或提前准备蜗牛、乌龟、蚂蚁,沙滩、树叶、树枝背景,让学生摆放并模仿爬行动物的样子说爬行时的特点及它的生活环境。)

(蜗牛:最慢、可爱;乌龟:慢、胆小;蚂蚁:快、活泼)

(3)小结:

这些动物在爬行时都有不同的特点,有的爬行速度非常快,有的却很

慢,还有的特别胆小非常有趣。那么,今天我们就把这奇妙而有趣的爬行动物描绘下来好不好?

3、布置作业 :

(1) 请同学们设计爬行动物和爬行的背景,比一比谁画的爬行动物又大又美,设计的旅行又奇妙又有趣。 (2)教师示范,欣赏小朋友作品。 (3)作业要求

爬行动物:大、美、饱满 背 景: 简 单 不涂色用黑色勾边。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5、作业展示、评价:

师:同学们,你们画的可真漂亮呀,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吧,说说你画的是谁?它们都在干什么?

(1)学生自评、互评作品。

(2)小结: 请同学们回家将作业涂色完成,周一由美术课代表收齐交给老师。

6、教师小结:

同学们,一个完整的世界,不单是人类的家园,还是许许多多其他生物的家园,所以我们要保护他们,让他们能与我们一起快乐的生存。(下课)

板书设计

奇妙的爬行

第2篇:奇妙的爬行教案

《奇妙的爬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观察地、分析生活中爬行动物的特点并体会美感。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3、能力目标:了解爬行动物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本课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习性,并发挥自已的想象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大但表现,并充满画面。 解决重难点方法:

利用书中及老教师找的一些大量的图片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启发、联想活跃学生思维。

课前准备:图片、小动物的标本

教学设计:

一、 游戏探索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摸一摸,猜一猜”。游戏的规则是让老师蒙上眼睛,在老师的神秘盒子里摸出一个东西,再摸一摸,猜一猜,猜中了有奖! 哪位大胆的小朋友愿意第一个来玩? (1)好,你来吧!蒙上眼睛,用手摸出一个。仔细的摸一摸,猜一猜,告诉大家你摸到的是什么?

• 嘘——,千万不要出声啊。猜不出来啊?

• 下面哪位小朋友把眼睛借给他,告诉他这个小东西长什么样? 仔细的摸一摸,猜一猜,告诉大家你摸到的是什么?他说是小蚂蚁?对吗?你太厉害了!告诉我们,你是怎样猜出来的?他是根据摸到的六条腿,一对触角。真是了不起!这只小蚂蚁送给你了!

——根据学生说出蚂蚁特点,教师示范。 (2)游戏游戏在继续,哪个孩子还想玩儿?

仔细的摸一摸,猜一猜,告诉大家你摸到的是什么?他说是蜘蛛,对吗?睁开眼睛看看自己有多棒吧!这个蜘蛛送给你了! (3)游戏游戏在继续,哪个孩子还想玩儿?

仔细的摸一摸,猜一猜,告诉大家你摸到的是什么?知了?不对!哪位小朋友把眼睛借给他,告诉他这个小东西长什么样?身体圆圆的,是橘红色的,还有七个小圆点。他说是七星瓢虫,对吗?睁开眼睛看一看!你真棒!掌声送给他!

2、这个游戏真好玩儿,在快乐的玩耍中我们学会了找小动物的特点,我们不管画什么,都要抓住他的特点。这样你的画面才会形象!

请同学们再帮老师找一找他们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怎么走路的呢? • 你们真棒,善于观察总结,“它们都是爬行的”。(板书:爬行)

二、引导示范

1、看电影,观动态,找素材

你还知道哪种爬行的动物?(知了,蛇、毛毛虫、青蛙、蜥蜴、鳄鱼„„) 你们的知识真渊博,知道这么多,老师也搜集了许多爬行的小动物,请看大屏幕。(欣赏图片)

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都是怎样爬行的?它们要去哪里?接着往下看。(播放视频微观世界)

蚂蚁:他们在做什么呢?动作是什么样的? 马蜂:它在哪里?正在干什么? 七星瓢虫:它在匆匆忙忙的做什么?

小结:蚂蚁们正搬运食物,它们用嘴叼住食物,六条腿一前一后的奋力爬行;马蜂在蜂巢中,正在耐心地给小宝宝喂食物;七星瓢虫忙着给小花捉害虫。

看,这些小动物们每天忙忙碌碌的爬行,为自己的生存而奋斗,多奇妙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用画笔来表现小动物们奇妙的爬行吧!(板书课题“奇妙的”)

2、画动态,扩想象,师示范

我们刚才画的小蚂蚁,它可待不住了,他也要迈开腿活动一下,你们猜猜这个小家伙要去哪里?去干什么呢?

小组讨论,学生边说,老师示范。

花纹:小动物们可是和你们一样的爱漂亮,所以,你们还要记得给它们穿上漂漂亮亮的衣服。

那我们可以用线条,图形和图案来给我们的小动物穿上花衣服!(线条:弧线,波浪线,蜗牛线,锯齿线;图形:圆形,五角形,三角形,正方形,心形;图案:小花,太阳,云朵等。)

三、赏作品,学方法

1、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其他小朋友的作品吧! 你们看出小动物们变了新模样吗?(板书:花纹漂亮) 小蚂蚁爬得满身大汗,要去干什么?(板书:

动态生动) 那只蜗牛为什么画得那么大?画小点可以吗?(板书:画面饱满)

躲在叶子下面的七星瓢虫在干什么? (板书:想象丰富)

小结:小画家们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了很多好的方法,如为动物穿上花衣服,表现出爬行的动态,以及充满画纸。 同桌讨论:如果你是一只会爬行的小动物,你想变成谁呢?你要去干什么呢?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小伙伴吧!

你们讨论的可真热烈,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你想变成一只毛毛虫,身上穿着最漂亮的衣服,参加森林里的比美大会,你的想法可真好,我很期待你的样子!

你想变成一只小乌龟,想爬行到大海边,去看大海,吹海风,听海涛?你可真够浪漫的!

你想变成一只小蜗牛,整天把房子背在身上,徒步游览整个世界?你的想法真是妙!带上老师吧?!

你想变成一只小青蛙,到庄稼地里捉害虫,为农民伯伯服务?你真是好样的!

2、你们的想法可真好!看了这么多,你们有什么收获?

 花纹漂亮 

动态生动

 画面饱满

想象丰富(板书)

四、提要求,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好了,孩子们,拿起你们的画笔,开始你们奇妙的爬行之旅吧!我们看一看谁的构图最饱满,谁的花纹最漂亮,我们比一比谁的动态最生动,谁的想象最大胆。

五、欣赏评价,阔眼界

1、自评:谁来把自己的作品讲给我们听?

你是一条毛毛虫,正在和小伙伴们一起唱歌跳舞呢!在树叶搭建的舞台上,跳啊,唱啊,扭啊,那么的快乐!

你是一只小蜗牛,身穿花花衣,正在草地上和小伙伴做游戏呢!你的小伙伴都有谁?有小瓢虫,小乌龟,毛毛虫,你们玩得可真高兴!

2、组评:你最喜欢你们组谁的作品?为什么?

你最喜欢这幅作品。画的是虫蛇大战,小蚂蚁,小瓢虫,小蜗牛,毛毛虫和大蛇之间发生了一场战争,到底谁输谁赢了?

你最喜欢的这幅作品画了一群小乌龟。咦,还有一只小蜗牛呢。小蜗牛的妈妈找不到了,小乌龟们正在翻着厚厚的树叶寻找呢!蜗牛妈妈,蜗牛妈妈,你藏到哪片叶子的后面了?

3、师评:看到大家的画,老师就像走进了大自然,到了奇妙的爬行王国。

小结:今天我在同学们的画中看到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透过每一个故事我又能看出同学们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热情,希望同学们能用今天学会的方法创作出更多有趣的画面来。

第3篇:《奇妙的爬行》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爬行动物的特点并体会其美感,使学生能够大胆想象、创作,并充满画面。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画一画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细微之间蕴涵的美,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作画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对未来世界勇于探究的精神。

学情分析:

由于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教师应充分体现引导者的作用,发挥学生年龄特点,因此我通过生动的语言,活泼的教态,贴近学生。并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吸引学生。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以及跨学科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表现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习性,并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创作表现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爬行画面。

教学难点:如何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大胆进行表现,并充满画面。

教学材料: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和蚂蚁、乌龟、螃蟹等各种爬行动物的头饰。 学具准备:油画棒、彩泥、小刀、牙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爬行实物展示:

导言:“今天老师的小别墅里请来了一些神秘的小客人,你猜猜都有谁?”可以让学生尽情的猜,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当学生猜不到时,他们的好奇心会更加强烈,这时教师再让学生打开小窗户看一看都有谁?“原来是勤劳的小蚂蚁家族、漂亮的蜗牛小姐、胖乎乎的老虎虫兄弟和慢吞吞的乌龟大叔,还有威武的螃蟹大将军”,这时学生一定会很惊讶,这些小动物怎么会出现在课堂上呢?从而调动起他们继续学习的热情。

2、观察特点:

“这些小客人可真可爱,它们在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注意观察它们的动作、特点”。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观察态度。再请学生说说观察到的每个小动物的特点,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模仿爬行动物:

我准备了学生刚刚观察过的几种爬行动物的头饰,请愿意表演的学生戴上头饰进行模仿。通过表演,加深了学生对这些爬行动物的喜爱,为学生创作奠定基础。

4、讲故事:

提出问题:“同学们,你知道这些爬行动物的故事吗?”学生积极发言,教师适当补充提示,根据故事进行初步的思想教育:“小乌龟虽然爬的很慢,但是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终于取得了胜利;小蚂蚁团结一致战胜了凶猛的大蝗虫,这些精神都值得我们去学习。而蜗牛为了炫耀自己的成绩整天把奖杯背在身上,久而久之身体与奖杯长在了一起,成为了严重的负担,这告诫我们取得了成绩不要骄傲,而应该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这就使学生更加喜欢这些可爱的爬行动物,还从它们身上学到了很多道理,学生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行动了,这时自然的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讲授新课:

1、知识的延伸:

大自然中有许多爬行的动物,你还知道其它爬行的动物吗?谁愿意将你课前收集到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资料,想不想看?比比看谁听的最认真、看的最仔细,看后老师要考考你。(播放影片)

2、游戏:

老师这有一些小动物的图片,我实在分不清哪些是爬行的动物,谁来帮老师选一选?(学生操作)谁能具体的说说它们的外形、色彩?你自己选择一个你最想描述的。

三、做作业:

这些爬行的动物太可爱了,想想看,你能用哪些方法和材料表现这些爬行的动物?

这时学生已经跃跃欲试了,提出作业要求:“同学们,这些小动物向前爬的样子可真有趣,你就用最喜欢的方法和材料表现出它们奋力向前爬的样子吧!”

四、小小艺术展:

老师看到同学们的作品都太漂亮了,你们想不想看?那好,老师放一段音乐,同学们互相参观,互相介绍,然后说说你最喜欢的作品。

五、情感教育: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家,这些小动物也有自己的家,如果他们失去自己的亲人也会很伤心,所以我们要爱护小动物,保护小动物。”恰当的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小动物的可爱、大自然的美丽,达到教学目的。

六、课后延伸:

在自然界中,其实还是有很多的爬行,除了动物界当中的爬行,昆虫的爬行,同时引导学生去思考其他的爬行,如幼儿的爬行、交通工具的爬行的等等,课后展开想象,完成作业。

第4篇:二年美术《奇妙的爬行》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①.通过上网搜索爬行动物的声像资料,让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爬行动物的特点,直观感受爬行动物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

②.通过欣赏上网搜索到的资料及图片,使学生敢想,能说,会画,培养学生创造想象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①.通过搜索爬行动物声像资料,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相关知识及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②.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勇于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网上搜索爬行动物声像资料,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生活习性,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爬行画面。

(2)难点:快速在互联网上搜索到爬行动物的相关资料及图片,通过观察能准确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通过搜索到的资料准确回答老师的提问,能大胆进行表现,画面生动有趣。

教材分析:

本课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互联网上搜索到爬行动物的相关资料,通过观察爬行动物的图片掌握爬行动物的特点,体会其美感,能够大胆想象、创作,并充满画面作画。通过上网搜索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学习资料的能力和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地点:多媒体电教室

六、教学方法:情境体验法、讲解法、自主探究法、激励评价法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神秘的嘉宾

(上网搜索http://xiyou.cntv.cn/v-c00e6dc4-fb59-11df-8901-001e0bbb2430.html)动物世界20101123蛇的一段录像片段导入课题。

(2)、请学生上台模拟蚂蚁、蜗牛、毛毛虫等动物的爬行动作。

(二):探究新知

(1)、想一想你知道哪些爬行动物?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利用百度搜索有关爬行动物的知识。(搜索百度图片)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C5%C0%D0%D0%B6%AF%CE%EF&z=0 http://image.baidu.com/i?ct=201326592&cl=2&lm=-1&tn=baiduimage&fr=&pv=&word=%C5%C0%D0%D0%B6%AF%CE%EF%D3%D0%C4%C4%D0%A9&istype=2&z=0&fm=rs2 http://cache.baidu.com/c?m=9d78d513d9d430a84f9c96697b14c0101b4381132ba7d4020ca08439e4732c35506793ac51230772d1d27d1716de4f4b9bf62104351453bc8f8fc814d2e1d46e6d9f26476d01c30457c419d89a1c7e9d73c009b9e418e3bde732e4ff8f8cc21c0991125f219df3895f0715c16de71447e6b1993f4f194fe4&p=882a95468e871dec11b3c7710850&user=baidu&fm=sc&query=%C5%C0%D0%D0%B6%AF%CE%EF%D3%D0%C4%C4%D0%A9&qid=e72fcfa300e50faf&p1=6 (提醒学生把搜集到的资料保存到D盘以便下节课随时调出使用) 搜索以后由组长汇报1. 中华鳖 2. 乌龟3. 什么是爬行动物 4. 剑龙5. 壁虎

6. 扬子鳄7. 灰鼠蛇

8. 竹叶9. 翼龙 10. 蛇颈龙11. 蜥蜴 12. 蟒蛇13. 角龙 14. 避役15. 长吻鳄 16. 霸王龙(每组能准确说出3-4种就可以)

(2)、教师出示搜索到的爬行动物图片,(百度图片搜索)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C5%C0%D0%D0%B6%AF%CE%EF&z=0引导学生观察:爬行的昆虫的形状、色彩、花纹。

(3)、利用课件出示虫子的话:地球上最早的居民,种类很多„„ 讨论如何才能将喜欢的爬行动物画出来? 学生讨论,上网查资料。

(教师利用电脑进行画法演示)。

(4)、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爬行动物的绘画作品(搜索百度图片)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fr=&sf=1&fmq=&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C5%C0%D0%D0%B6%AF%CE%EF%BC%F2%B1%CA%BB%AD&s=0 小组交流:画的爬行动物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个?

总结:大自然中的爬行动物和画出来的爬行动物各有千秋,他们各自具有不同形态的美。

(三)绘画表现,教师巡视。

要求画要大,色彩鲜艳,注意构图合理。(老师将自己画好的爬行动物剪下来,放在一张白纸上,让学生观察大小比例)。(百度mp3搜索)播放音乐 http://mp3.baidu.com/m?f=ms&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word=just+blue+&lm=-1(just blue动物世界背景音乐)

(四)评价:

选择有创意或画面效果好的同学到讲台上介绍自己的作品和故事。他同学针对作品提出建议或给予赞美,颁发“最佳设计师”奖章。

(五)总结:同学们,用画笔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精彩的画面,这些爬虫让大家画得如此生动,你们真棒!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我们的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美丽的画面,美妙的事物,需要我们用眼睛去观察,用小手去描绘,努力吧,大家都是最棒的!

板书设计:

奇妙的爬行

特点:会爬行,多脚,不会站立

线条:直线 曲线 折线 虚线

(四)课后反思:

从本节课教学来看,学生能快速通过网上搜索爬行动物的图片和资料,并且通过搜索到的资料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搜索的声像资料,学生能认真观察,分析生活中爬行动物的特点,直观感受爬行动物的美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另外通过欣赏上网搜索到的资料及图片,使学生敢想,能说,会画,培养学生创造想象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上网了解爬行动物的相关知识及生活环境,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老师通过网上搜索图片能让学生直观感受爬行动物的特征、动态、色彩、花纹。

整堂课教师和学生利用网络收集到很多信息,网络资源给学生提供了大量学习空间,学生能进行自主学习。这节课收效极好,如果学生通过这节课,对爬行动物冲满好奇,在下课时间,充分阅读有关书籍,对学生知识的增长会更好。

第5篇:二年级美术教案 第二课 奇妙的爬行

二年级美术教案

第二课

奇妙的爬行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1)观察、分析生活中点并体会美感,培养学生的象创作能力。

(2)了解爬行动物特点学科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习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习惯。

(3)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习性,并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爬行画面。

难点:如何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大胆表现,并充满画面。

学习材料:

关于奇妙的微观世界的音像、图片小动物(小昆虫)的标本,动画、作业纸。

教学过程:

1.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有关爬行动物的资料、图片。

2.观察、回忆不同种类爬行动物的外形特点。

欣赏爬虫及爬行动物的录像或图片以及教材中的内容。

思考: ①你认识这些爬行动物吗?

②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长得什么样子吗? ③它们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美感? ④你能把你看到的爬行动物画下来吗?

3.接龙游戏:各小组将你们观察到的爬行动物的外貌特点画在黑板或纸上,比一比哪个组画得又大又美。

4.如果你是一只小爬虫,你会爬到什么地方呢?怎么样爬才能到达目的地呢?

(1)教师出示树叶、木头、石块等模型,请学生描述或表演爬行的情景动作。

(2)启发学生谈一谈爬行动物们还会碰到什么有趣的现象。

5.作业要求:

每组设计爬行动物的头饰或服装以及爬行的背景,可以用彩纸、报纸、彩笔等多种材料进行绘制、剪贴制作,比一比谁画的爬行动物又大又美,设计的旅行又奇妙又有趣,最后表演《爬虫一家的奇妙之旅》。

6.分工合作:

小组讨论:谁画头饰、谁画背景?每个人如何分工? 7.小组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8.课后小结:

(1)以小组为单位表演,给同学们介绍奇妙的爬行。

(2)学生自评、互评。

(3)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今后你还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呢? 9.课后拓展:

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爬行动物,看一看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将它们写生下来。 板书设计:

奇妙的爬行

课后反思:

很想给学生一些活动的空间,让他们能够象动物一样无拘束的爬行,无顾忌的欢笑。我想是把新课程的改革的一些东西带给学生,一些快乐带给学生。。。。可是狭小的教室似乎限制了我们很多美好的设想,抑制了学生的欲望。只是一种机械的思维和作画,感觉学生发自内心的东西没有喷涌出来。在下一节课,我一定要让他们走出教室,认识自然,玩的更快乐些,做些他们喜欢模仿的动作,对我们的教学是种补充,哪怕吵点,只要快乐着,达到教学的目的,也是件好的想法和行为。

第6篇:2-4-1奇妙的指纹1

科学课教案

奇妙的指纹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教育出版社)三年级《科学》上册42-43页 教学目标:

1、了解指纹的种类及特点,知道每个人都有指纹,每个人的指纹是不同的,每个手指的指纹也是不同的,指纹有各种用途。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及探究指纹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课前准备:

关于指纹的各种资料。

各种拓印的材料(印泥,墨水,白纸、铅笔等) 科学活动记录卡。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故事导入:利用指纹破案的童话故事。

2、谈话:小小的指纹为什么就能帮助警长把案破了呢?。

3、讲述:让我们一起去研究和探索指纹。板书课题。

二、 自主探究

1、谈话:伸出我们的双手,看看十指上的指纹,你发现了什么?你

也可以与同桌对比一下,看还有哪些新发现?

2、谈话:关于指纹你最想知道些什么?(把大多数学生关心的问题分类写在黑板上),你认为在现有条件下可以研究出来的问题是哪个?

3、小组讨论:确定本组想研究的,可以研究的关于指纹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研究方案。

4、小组活动

5、小组汇报。

6、谈话:为了更方便、更清楚地观察指纹,我们首先要把指纹采集下来。你有哪些采集指纹的办法?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认为哪种办法最好?

7、小组活动:

⑴选择一种好的方法把指纹拓印下来。 ⑵根据各组选题,进行相应的研究指纹活动。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研究。

8、学生汇报。

9、小结:指纹的种类有:弓形、箕形、箩形。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

三、 思维扩展

1、提问:小小的指纹为什么能破案?

2、你还知道关于指纹的知识吗?你认为利用指纹还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3、你还知道指纹有什么用途?

四、 拓画欣赏。

五、 课外扩展

1、 创作一幅指印画。

2、 指纹还有哪些秘密?课外继续研究。

上一篇:党课小组讨论的内容下一篇:单位工程验收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