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考证热”现状分析

2023-01-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世纪90年代初, 我国开始实施职业资格准入制度。随后,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制度。因此, 在高校扩招和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 大学生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 纷纷投身于“考证大军”。然而大学生盲目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 不仅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而且对就业毫无实质性的帮助。为了解学生考证现状, 探寻“考证热”原因, 笔者以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 延伸至宁夏职业院校, 采取问卷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宁夏职业院校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共发放了600份调查问卷, 回收问卷600份, 有效问卷581份, 问卷有效率为96.8%。

一、考证调查结果分析

(一) 证书类型和大学生考证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 在581个调查学生中, 目前拥有证书的学生有243个, 考证比率达到41.8%;在调查的所有学生中, 仅有9人目前乃至以后都没有考证计划, 由此看来, 98.5%学生已经将“考证”作为自己大学生涯的“必经之路”。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得知, 考取的证书类型主要有三类:一是等级证书, 这是大多数学生的必考证书, 例如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等。在348个问卷中, 拥有此类证书的学生占79.0%;二是职业资格证书, 如教师、导游、会计等资格证书, 拥有此类证书的学生占47.0%;三是其他各类专业证书, 如物流师证和驾驶证等, 拥有此类证书的学生占26.0%。

(二) 考证动机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大学生热衷考取各类证书不单是因为严峻的就业压力, 其考证的动机多元化。数据显示, 74.5%的大学生考证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以后增加就业机会;19.8%的大学生是提升自身素质;2.6%的大学生是充实课余生活;还有1.9%的大学生是学校的毕业要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己有的相关研究成果, 综合分析可将大学生考证的主要动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增加就业“砝码”

业内人士透露, 不少用人单位对拥有相应职业资格证的求职者比较青睐。同时, 从1999年开始, 我国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 大学生就业成了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面临的问题。面对与日俱增的就业压力, 为了能在求职大军中脱颖而出, 不少大学生选择了加入考证大军。据相关报道及访谈得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之所以选择考证是因为他们认为考取有用的职业技能证书是块“敲门砖”, 能增加就业“砝码”。

2. 提升自身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各行各业对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高校开设的课程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很多大学生选择以兴趣为基础参加相关的考证。利用课余时间考证也是为自己“充电”的一种学习途径, 复习考证的过程不仅能够学习掌握某一领域的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且可以有效提高他们自身的能力, 确保自己在以后的职场中能够胜任工作。

3. 满足自己的兴趣

与紧张忙碌的高中生活相比, 进入高校之后学生的自主支配的闲暇时间多了。根据访谈和观察, 自习成为绝大学生打发课余时间的方式之一, 而在这些上自习的学生中, 不少学生因自身兴趣而积极主动接触本专业以外的知识进而考取相关的资格证书, 弥补知识结构的短缺, 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考证并非完全是功利性的。

(三) 考证与专业关系分析

大学生所考证书类型多样化, 有些出于专业需要, 而有些与专业关系并不紧密。调查结果表明, 60.4%的学生所考取或者想要考取的证书都与专业相关, 20.8%的学生所考证书与专业完全无关。由此可见, 大多数学生考证还是根据专业需要考取与专业相关的证书, 这样不仅通过系统全面的学习提高专业素养, 而且能在考证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对将来的就业也有一定的帮助。对于所考证书与专业关系不大的少数学生分析可知此类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人考证的目标不明确, 对所学的专业缺乏了解, 对于现有的考证现象仍存在盲目跟风的心理, 这往往会导致大学生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二、“考证热”存在的问题

(一) 考证存在功利和急功近利心理

问卷中有道题目设置为“您认为用人单位招聘时更看重应聘者的哪些因素?”从调查结果显示, 86.75%的大学生认为用人单位更看重求职者的社会实践实习等经验, 而被调查的62.31%的学生则认为用人单位更看重所持有的资格证书。持有证书数越多的越可以增加竞争力, 提高被录用率。然而急于获取证书从而投入到考证大军中是否会影响到学校开设的专业课学习, 相应的专业知识是否构建好, 是否有利于自我完善提高实践能力。在考证过程中, 学生仅追求结果, 忽视了获取证书过程中对于知识的归纳总结积累, 以及该职业技能证书中所需掌握的实操技术, 靠短时间记忆及集中培训获得的证书, 无法保持长远的发展后劲。

(二) 考证存在盲目性

在收回的581份有效问卷中可以看出45.2%的学生通过与同学之间交流和培训机构的宣传获取的信息进而选择报考。部分学生对所考取的证书知之甚少, 不清楚获取的证书在企业中是否有效用, 盲目跟风, 看见别的学生考什么证书自己就去购买资料参加相应培训班复习报考, 还有学生听说哪类证书容易获得便考取哪一类, 缺乏职业规划。

(三) 考证引发培训班鱼龙混杂

为迎合“考证热”, 近年来各式各样的培训机构层出不穷, 其中以短期培训和针对应试的培训为主。各大高校公告宣传里张贴各类培训班的广告让人应接不暇。由于市场监管的缺位和经济利益的驱动, 导致各类辅导培训班鱼龙混杂, 竞争混乱。面对各式各样花哨的广告和“雄厚的”师资力量, 一些备考的学生确实很心动, 多数存在着宁可信其有, 不可信其无的心理。然而从一些报考辅导班的学生了解情况得知有些培训班宣传的名师, 名不副实, 水平远差于本校内的普通教师。另外, 辅导班提供的辅导资料也是换汤不换药。

三、针对高职学生“考证热”的几点建议

(一) 国家规范培训机构, 严审培训机构的资质

当前培训机构市场鱼龙混杂, 许多培训机构并没有相关招生资质, 任课教师专业素质不高, 教学能力差, 使得学生浪费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同时, 同类证书在不同培训机构收取的培训费用也参差不齐, 这种差别导致学生在选择时犹豫不决, 举棋不定。因此, 培训机构应根据相关规定明确培训细则并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相关部门应加强联合监管力度, 逐步开展定期督查, 加大对培训机构乱收费行为惩治力度, 确保各类培训机构平稳健康、安全有序发展。

(二) 高校发挥教学资源优势, 提供考证咨询服务

为避免学生盲目跟风、解决考证困惑, 高校应发挥教学资源的优势, 合理引导学生考证并提供咨询服务, 帮助学生认识各类证书的适用领域和就业方向, 分析其优势和劣势从而认清考证和个人专业发展的关系, 为将来从事合适的职业指明方向。此外, 学校可以不定期聘请有经验的企业相关专业人士进校开展专题讲座, 及时为学生解决问题, 提供方案和建议。

(三) 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注重提升个人能力

在考证热和就业压力严峻的大背景下, 大学生要有明确的职业规划, 把考证和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 并在考证过程中以掌握技能和拓展知识作为出发点, 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换言之, 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 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更要拥有较强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对环境适应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 在考证的学习中, 应给自己制定一个与理论培训内容相适应的技能培训目标。在考证前后, 最好能到企业相应岗位去实践一段时间, 以此来加深对培训和考证内容的实际理解。大学生“考证”这一社会现象仍在继续且热度不减。为了引导学生理性考证需国家、学校, 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市场监管, 企业转变用人标准, 完善就业市场体系, 学校应设立专门机构来服务广大学生考证, 同时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投入和重视程度;大学生自身而言, 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全面提升自己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让大学生理性选择考证。

摘要:20世纪90年代初, 我国开始实施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从2000年开始,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进一步放宽大学生考证的报考条件。从那以后, 大学生考证现象逐渐多起来。本文以宁夏财经职业学院为例对宁夏地区高职学生的“考证热”现象做问卷调查, 了解宁夏高职学生考证真实状况, 并分析“考证热”存在的问题, 以此为在校生理智考证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考证热,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 孙强, 胡继华.应用型本科大学生考证现状调查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 (20) :144-146.

[2] 姜士绅, 吴倩, 孙强.以企业视角看待大学生“考证热”现象[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7) :100-101.

[3] 胡玉粉.高校大学生“考证”行动的社会学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14.

上一篇: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优化与整合的初探下一篇:如何切实提高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