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财务粉饰方法

2022-11-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ipo财务粉饰方法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粉饰方法及应对策略

摘 要: 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事件频繁发生。财务报表粉饰不仅仅对企业的形象产生危害,还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政府公信力造成了损害,而且它还会干扰到正常的供需信息,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1]。本文主要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粉饰方法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应对粉饰策略

粉饰财务报表,指的是企业管理层采用一些手段,人为调控企业报表数据,让企业报表数据呈现出一个好的盈余状态,且向外公布的各类报表都达到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行为[2]。在庞大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上市公司选择粉饰财务报表去获得更多的利润。笔者主要分析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主要方法以及应对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主要策略。

一、上市公司財务报表粉饰的主要方法

(一)利用资产的确认和计量进行报表粉饰

首先,是利用资产评估粉饰报表。上市公司利用资产评估的时机将一些资产评估为已减值,利用这个方法来抵减部分资本公积,以达到实现利润快速增长的目的;其次,利用虚拟资产粉饰报表。有些上市公司会将一些已经发生的费用、损失直接确认为虚拟资产,以达到延迟资产确认,虚增利润的目的;最后,利用利息资本化粉饰报表。有一些上市公司选择利用利息资本化,利用那些本来用作企业经营的利息支出,粉饰损失,增加利润的目的。

(二)利用收入,成本费用的确认和计量进行报表粉饰

一方面,指利用其他业务利润、营业收入调整利润。在月末经营业绩直线下滑的时候,一些上市公司会选择紧急出售一些原材料,从中获得利润来填补经营上带来的业绩亏损;另一方面,是调节销售成本粉饰报表,主要通过调节成本降低销售成本,虚增利润。

(三)其他报表粉饰方法

利用关联交易粉饰报表,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利用交易中可变的协议价格、母公司将费用分摊到子公司以及委托关联企业进行经营操作这三个方面。另外,就是通过地方政府援助调节利润,一些上市公司将地方政府的补助当做盈利来推销自己,欺骗投资者。

二、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应对策略

(一)健全公司管理制度,加强治理

首先需要加强公司的制度管理,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出现财务报表粉饰的情况都是因为公司管理的某一个环节或者某一个部分的管理出了问题,想要将这个问题进行遮盖才会出现那么大的财务漏洞。如果加强公司的管理制度,就能够及时处理问题,从源头上遏制粉饰财务报表的行为。

(二)发挥政府监管作用

政府监管力度不够也是财务报表粉饰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政府监管力度不够,某些上市公司就觉得这个财务报表能够成功隐蔽。当前很多上市公司发现财务报表粉饰的时候都是在接受政府监管部分专门调查的时候,这就从反面印证了政府监管力度不够的事实。所以要加强政府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直至消灭上市公司的侥幸心理。

(三)完善法律建设

打击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还需要加大法律建设,提高法律管理。当前的主要问题在于,法律对于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处罚主要是行政处罚,并没有追究到责任人的民事责任,换句话说,这个处罚在一些上市公司看来,值得为了高收益去冒一次险,处罚力度尚在能够承担的范围内。所以,需要根据这些情况适当地进行调整,在法律监督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充分发挥法律在市场监管中的作用,适当增加处罚力度,对那些屡教不改的上市公司,可以对负责人实行比较大的处罚,甚至可以要求负责人承担民事责任。加大惩处力度,严厉打击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

(四)健全财务报表粉饰风险准备金机制

首先,这个应对策略主要是针对那些出现经营问题或者有可能破产的上市公司。当上市公司出现经营问题甚至有可能会破产的时候,粉饰财务报表最大的受害者是投资者,主要是为了减轻投资者的损害。所谓财务报表粉饰风险准备金制度,是指证监会按照一定的比例收取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部分年收入,并将这些资金存入指定的银行中,由证监会监督银行统一管理。就是为了在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时候,将这些钱弥补造成重大损失的投资者,尽可能减轻他们的损失。

总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造成的后果极其恶劣。它不仅仅对危害了经济市场,还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损害,影响企业的形象和政府公信力。甚至对法律、证券以及会计等行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好的阻碍[3]。所以,必须要提高应对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能力,采取一定的措施积极应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严厉打击各种财务报表粉饰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孙晶,周子元.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粉饰行为及防范研究[J].现代商业,2016,(8):140-141.DOI:10.3969/j.issn.1673-5889.2016.08.078.

[2]任风莲.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及防范研究 ——以绿大地财务报表粉饰事件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21):44-46.DOI:10.3969/j.issn.1007-6921.2017.21.021.

[3]白荣巅.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与治理对策[J].财会学习,2016,(9):16-17.

作者简介:贾青:女、1984年2月,汉族,籍贯:河南,学历:本科,职称:中级,主要研究方向:会计,单位名称:郑州电视台。

作者:贾青

第2篇: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

摘 要:财务报表作为企业经营与发展中的必要数据,能够有效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实际经营情况。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中,部分人员为获得非法利益,进行了财务报表粉饰行为,这将对企业决策者的正确判断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分析了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原因、分类和手段,并提出完善企业会计制度、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健全监督评价机制的防范对策,旨在保证企业财务的规范化管理。

关键词:财务报表 粉饰行为 防范对策

一、引言

财务报表的粉饰行为普遍发生于各大企业中,粉饰行为的发生破坏了企业的良好形象,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防范财务报表粉饰行为是当前企业进行财务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的规模和数量逐渐增加,部分企业为降低融资压力、虚构企业经营业绩采取了资金重组、关联交易、资产评估、操作现金流等手段进行财务报表粉饰行为,这对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严重损害。财务报表的粉饰行为主要分为粉饰企业经营业绩和粉饰企业财务状况两种,直接干扰了企业管理层的正确决策,导致政府部门无法有效实行监管工作,造成了相应的财务风险。针对部分企业管理者为达到业绩要求、避税效果、筹资融资需求,在相关部门监管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进行财务报表的粉饰行为,需要采取善企业会计制度、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健全监督评价机制的防范对策。在现代化的经济建设背景下,保证各大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据主动地位。

二、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原因

财务报表粉饰行为都表现为企业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导致会计信息数据失真。具体的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包括以下几方面:企业管理者为达到业绩要求。当财务报表中的公允价值与企业管理者的既定目标不一致时,将会影响其在企业中的地位,为提高目标经济效益,企业管理者会采取粉饰财务报表行为,虚构报表信息,实现表面上达到业绩的要求。企业为达到避税的效果。企业只有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不被淘汰,税收占企业成本的大部分内容,税收金额对企业的利润也有一定影响。部门企业为避税或者偷税漏税,采取了财务报表粉饰行为。企业为达到筹资融资需求,金融机构进行贷款业务时都会审核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以规避自身的财务风险。部分企业为提高良好的商业信誉度,在一体化的经济环境中立足,采取财务报表粉饰行为赢得市场竞争,保证资金链的完整性。部门企业通过粉饰财务报表获得了金融机构的贷款,缓解了资金压力,达到了融资合作的目的。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原因也表现出来相关部门的监管措施不到位,监管部门的监督职能未发挥出实际效用。企业通过粉饰财务报表的行为取得了不正当的经济利益,在现代化的经济制度中,造成财务报表信息不准确现象时有发生,并形成恶性循环,破坏企业经济的有序发展。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原因还表现为企业利用市场经济的漏洞,由于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企业管理者能够全面掌握财务信息,并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起到监督作用,这将无法避免部分投机管理者滥用职权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三、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分类

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分为粉饰企业经营业绩和粉饰企业财务状况两类。由于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经营情况的重要数据,粉饰企业的经营业绩具体表现为调整利润。企业为达到满足经济发展要求的利润,在财务报表上展开粉饰行为。采取不计资产减值准备、调整支出数据、改变折旧方法等方式调节企业利润,粉饰企业的经营业绩。营业外收入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并且不具备固定性,企业通过营业外收入来调节利润达到降低缴纳税金的目的。为提升企业的信誉度,在金融机构中获得更高的资信等级,以便进行筹资融资行为,企业通过递延账户等方式调节内部利润,保证利润的平均化,达到粉饰企业经营业绩的效果。不利于企业经营发展的信息或数据通过财务报表粉饰行为被删除或修改,严重降低了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性,损害信息使用者的实际利益,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由于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同过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指标表现出来的,粉饰企业的财务状况主要表现为粉饰企业资产和负债指标,降低此类信息的真实性,营造出利于筹融资的良好环境,达到获取股权的目的。

四、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手段

财务报表粉饰行为主要使用的手段是操作现金流、关联交易、资金重组和资产评估。其中操作现金流是指将企业内产品高价卖给皮包公司,再通过低价的形式收回,增加经济效益,达到提高企业现金流量的目的。但是操作现金流的手段只是让资金进行了虚拟的流动,并未获取实际利益。关联交易手段属于企业常用的造假方式,其主要利用关联企业进行自买自卖的活动,显示企业的良好业绩,提升企业形象,便于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用关联交易手段进行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秩序关联交易双方主体隐瞒企业交易信息,此类方式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不易被财务审计人员发现。关联交易的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操作内容包括通过人为的方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虚构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利用调节利息方式开展一系列资金活动,达到调整财务费用的目的。通过不符合市场标准的价值进行资产置换、购销等不正当活动。关联交易手段的使用将导致我国的国有资产大量流失,造成严重的资金风险。资金重组的财务报表粉饰行为主要表现为企业管理层为调整产业结构、转移战略目标展开的资产置换或股权转让活动。资金重组手段在粉饰财务报表行为上的应用丧失了优化企业结构的意义。资产评估也属于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手段之一,企业在展开经济活动时应用资产评估程序,当企业面临资产损失、滞销坏账等情况时,通过粉饰财务报表可以达到冲减资本公积的效果,对外表现出良好的企业财务状况。

五、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防范对策

1.完善企业会计制度。完善企业的会计制度是防范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有效对策之一。通过建立健全的企业会计制度整顿企业内的会计工作秩序,达到优化企业会计环境的目的。在财务人员中明确会计相关法律法规,通过落实法规政策来规范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整合企业的会计资源,灵活的制定会计准则,顺应现代化的经济发展要求,使得财务人员遵循守则的过程中不被条款束缚。促使财务人员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工作,填补报表的空白区域,弥补报表中出现的漏洞,杜绝粉饰财务报表行为。针对企业财务报表中资产收入及费用确认内容,财务人员需提高数据的真实准确性,降低粉饰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保证企业会计制度的明确性,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部分修改,及时有效的调整会计准则,保证企业全体员工按要求遵守,降低财务报表粉饰行为造成的资金风险。企业高层领导者、财务人员、审计人员作为完善企业会计制度的主要负责人,强化自身的职业道德,有利于提升财务管理效果。增强财务相关人员的职业素养,明确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对自身和企业的危害性,让财务工作人员正确认识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消极影响。企業在招聘时注重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保证其具备处理经济业务能力的同时具有高尚的职业操守,在岗位中做到公正客观、诚实守信。企业定期展开财务培训和经济内容讲座,增强财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思想品格。通过提升财务相关人员的思想道德观达到营造良好会计工作氛围和完善企业会计制度的目的。

2.强化企业内部管理。防范财务报表粉饰行为需要强化企业内部管理,规范企业的内部结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企业的规模也日益扩大,企业盲目扩大规模将造成内部管理不善、企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出现。企业领导者面对此类问题将通过粉饰财务报表的行为筹集资金,达到诱导投资者的目的。由于我国多数企业的股权属于集中制,不存在一位股东独揽大权的现象,为防范管理者粉饰财务报表的行为,需要强化内部管理,促使企业内股东相互监督,并由董事会实现全面监管。合理安排企业内董事人数,充分发挥出每位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强化其责任意识,全面促进企业的工作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的经济价值。由于财务报表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人难以理解。因此强化企业内部管理还需要改进企业的财务报告,提升财务报表信息的含量。通过有效措施防范财务报表粉饰行为,为投资者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根据投资者的实际要求改进财务报告,方便其进行有效理解,也有利于企业弱化财务报表粉饰行为。例如,针对企业的利润报表,明确列举出利润总额、业务利润、净利润等数据,在编制利润表的过程中为防范粉饰行为将重大金额予以明示。通过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改进企业财务报告等措施全面防范财务报表的粉饰行为。

3.健全监督评价机制。通过健全企业的监督评价机制科学有效的防范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对财务信息质量和会计行业实现全面的监督,明确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带来的不利影响。在相关部门和市场的共同努力下达到最佳的防范效果。首先,需要强化政府和金融机构的监督工作,由于企业与税务、银行等机构存在密切的往来,实现全面监督有利于促进资源共享,降低企业造假几率,针对企业提供的资料,政府和金融机构加强联系来审核资料,充分发挥出工商、税务部门的监督职能,进而降低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发生几率。增强对会计行业的监督力度,由于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存在对审计单位妥协的情况,在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缺乏真实性和准确性,影响了投资者的正确决策,并以此形成恶性循环,对会计师事务所的长远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针对企业经营者出现的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强化对会计行业的监督力度,丰富职业道德教育。可在政府中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由政府工作人员直接参与审计,企业管理层参与实际审查工作,有效的提高了会计行业的独立性。健全监督评价机制中完善企业的评价机制也是防范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具体措施之一,通过平衡企业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利益,从根本上杜绝粉饰行为的发生。由于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被分离,导致两者存在利益冲突。当股东需要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时,由企业管理者进行主要传达,影响了消息传递的便捷性。股东期望的目标在于企业价值最大化,而管理者追求的目标在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当二者的期望值存在差距时,将会出现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监督评价机制将存在一定的必要性。企业为防范粉饰行为可以采取分配股权、合理奖励等措施,通过约束机制限制经营者权利,实现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的利益平衡。健全长效激励机制让企业管理者重视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降低粉饰财务报表行为的发生几率。完善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是健全监督评价机制的重要内容,传统的财务报表反映了企业的经营业绩,部分企业管理者为提高业绩金额,将采取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完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将降低粉饰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其具体措施包括改革业绩评价标准,通过多元化的测评方式展开评价工作。多元化的业绩评价标准应该包括企业的规模、纳税金额等,结合行业相关水平,不再将财务报表作为考核的唯一标准,科学的防范财务报表粉饰行为。

六、结语

财务报表粉饰行为不仅影响了投资者决策的正确性还降低了企業规避风险的能力。针对财务报表的粉饰行为,需要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和分类情况,明确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应用手段,采取完善企业会计制度、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健全监督评价机制的对策进行有效防范。以此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实现最大化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晓艳.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剖析及防范措施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4(9).

[2]昝美云.浅析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J].商,2014(45):116-116.

[3]张改玲.财务报表的粉饰行为及防范刍议[J].企业导报,2012(1):98.

[4]刘瑜.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问题的研究[J].消费导刊,2014(10):271-272.

[5]郭莉.浅谈财务报告的粉饰行为及其防范措施[J].财经界(学术),2012(10).

作者:蒲凌

第3篇: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

一、财务报表粉饰行为产生动因

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诱因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还是利益的驱使。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实施财务报表粉饰主要原因是迫于管理层外部压力和各种诱惑,财务报表粉饰与会计客观、公正、公允等固有本质是矛盾的、不相符的。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由国家化经济迈向国际化经济的特殊时期,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不完善且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经济管理工作还必须依靠各种行政手段。如果行政管理部门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工作职能,甚至袒护和纵容各种会计工作中的不法行为,就会提供财务舞弊行为产生的温床。总的来说,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了实现管理者自身利益而粉饰财务报表。现代企业体现了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根据财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指标对管理者的经营业绩进行考核。这些指标通常为利润(或扭亏)计划的完成情况、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投资回报率、销售收入、产值、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利润率等等。在现有的评价机制中,财务指标的好坏决定着管理者的工资福利和升迁机会。然而管理者直接管理着企业,对企业有充分的了解,处于信息不对称中优势的一方。委托人追求的是自己的财富更大化,而代理人追求自己的工资津贴收入、奢侈消费和闲暇时间最大化,这必然导致两者的利益冲突。管理者披露信息时,会有选择地提供对自己有利的信息,隐藏不利信息;在管理过程中,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福利而不是最有利于投资者福利的行为。于是管理者就通过粉饰财务报表来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最大化。

2.为了减少纳税而粉饰财务报表。所得税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纳税调整,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所得税税率计算出来的。在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资金不足的局面,而他们也很难向银行取得贷款资金。由于缴税是企业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出,企业为了实现减税、逃税或者延迟纳税的目的,通过少报或者不报收入、多计成本和压低利润的方法来粉饰财务报表。同时经营者也可能通过改变会计政策来减少纳税,如改变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和存货的计价方法来减少纳税。

3.为了向银行贷款而粉饰财务报表。在我国,企业都面临着资金紧缺的局面,为了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一般都需要向银行贷款。然而银行出于风险考虑和自我保护的需要,会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资信水平进行评估。因此为了向银行展示其盈利能力的增强,从而获得更多的贷款资金,像那些经营业绩不佳、财务状况混乱的企业,就会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

4.为了股票得以发行或上市而粉饰财务报表。股票发行分为首次发行和后续发行。在首次发行的情况下,根据《首发管理办法》的规定,发行人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财务指标应达到以下要求:第一,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 000万元,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低者为计算依据。第二,最近3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 000万元;或者最近3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亿元。上市公司如果要增发股票,必须在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因此,企业为了取得上市资格,达到法律要求的规定标准,使股票能够得以发行或者上市,就需要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同样企业为了能够在证券市场增发股票募集更多的资金,也需要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以达到规定的净资产收益率标准。

5.为避免ST或摘牌而粉饰财务报表。《证券法》规定,公司最近3年连续亏损,由证券交易所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交易。若公司最近3年连续亏损,在其后一个年度内未能恢复盈利,由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另外,深沪两个交易所也规定,凡最近两年连续亏损的企业一律要“ST”处理,即意味着公司股票从此步入“垃圾股”行列。所以一些亏损的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避免股票被“ST”处理或摘牌。

二、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手段

(一)财务报表粉饰行为产生的惯用手法

1.利用资产重组粉饰财务报表。资产重组是企业之间为了优化资本结构和调整产业结构进行的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但是现在资产重组已经成为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主要工具了。具体而言,上市公司可以将自己的闲置资产高价出售给非上市公司,或者非上市公司将自己的优良资产去置换上市公司的劣质资产,以达到使上市公司提高净利润的目的。

2.利用关联交易粉饰财务报表。在我国,上市公司和母公司及所属子公司之间存在大量的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上市公司经常利用关联交易来粉饰财务报表。(1)上市公司会在年度终了将产品大量销售给关联方,在下年初又会以销售退回的方式冲减下年年度销售利润,来达到粉饰财务报表的目的;(2)以高于或者低于市价的价格进行商品的购销活动调节利润;(3)以高息或者低息的方式进行资金往来,来调节财务费用;(4)以向关联方支付或收取管理费为手段调节净利润;(5)将关联方的盈利企业受托经营或者将自己的亏损企业委托给关联方经营,来调节净利润。

3.利用费用资本化粉饰财务报表。当固定资产先交付使用后办理竣工结算时,企业为了虚增利润,以竣工结算时间作为费用资本化终止时间,可以减少折旧费用的计提,从而达到虚增资产,虚增利润的目的。

4.利用虚拟资产粉饰财务报表。所谓虚拟资产是指已经发生的费用或损失,但由于企业的承受能力不足而暂时挂列为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和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等资产科目。现实情况是,企业往往利用虚拟资产账户作为“蓄水池”,不及时确认、少摊或不摊销已经发生的费用和损失,这已经成为一些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粉饰会计报表、虚盈实亏、假盈直亏的惯用手法。

5.利用资产评估来粉饰财务报表。企业在进行股份制改组、对外投资和抵押贷款等经济活动中需要聘请专业资产评估公司进行资产评估。企业会想方设法影响评估者将大部分资产确认为评估增值,而将坏账、长期投资损失、滞销和毁损的存货确认为评估减值,来冲减资本公积,达到改善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状况的目的。

6.利用会计政策变更来粉饰财务报表。会计政策变更原本应该是在会计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使会计报表能够更真实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现在却成为企业调节利润的工具。例如,通过调整存货计价方法来调整成本,进而调节利润,在存货成本呈上升趋势时由平均成本法改为先进先出法;通过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使本期的折旧费用减少,提高当期利润。

7.利用非主营业务来粉饰财务报表。在不能完成当期利润指标的情况下,企业也会通过转让不动产、土地使用权来大大提高营业外收入及利润总额。

(二)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案例

1.“ST中华”财务报表粉饰案例。“ST中华”由于1999年末高达3.66亿元的巨额海外债务重组收益,当年每股收益高达0.417元,俨然成了一只“绩优股”。但是,分析其财务报告可以发现:在该公司27.2亿元总资产中,应收账款净额高达13.88亿元,所占比例为 51%。而应收账款净额中三年以上账龄的达8.8亿元,其中包括了对大股东香港大环自行车有限公司的应收账款5.22亿元,后者当时因担保责任已在香港被法院判处清盘,因此该笔款项极有可能无法收回。此外,公司存货净额高达2.4亿元,其他长期应收款2 800万元,待摊费用1 132万元,长期待摊费用1 625万元,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561万元。剔除上述虚拟资产后,公司总资产约为18亿元左右,而其净资产早已为负值。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认为该公司财务风险极大,其年报利润中所含的水分也可能较多。果然,2000年中期,该公司再度出现亏损。

一般而言,利润及其构成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财务信息,但是虚拟资产的大量存在意味着即使企业利润较高,人为调节的可能性却极大,同时往往预示企业的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欠佳等,因此对上市公司虚拟资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2.“银广夏”财务报表粉饰案例。2001年引起股市地震的银广夏,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金融票据等方式,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增利润7.45亿元,其中,1999年为1.78亿元,2000年为5.67亿元。其实,银广夏连续两年亏损,它1999年年报公布的盈利1.27亿元,应调整为亏损5 100万元;2000年年报公布的盈利4.17亿元,应调整为亏损1.5亿元。银广夏早就应该戴上ST的帽子了。

三、财务报表粉饰的防范措施

财务报表粉饰对投资者和整个资本市场都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所以我们需要采取防范措施去遏制这种行为。

1.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会想方设法逃税并且要求会计人员做假账。企业文化的退缩、思想意识价值与道德环境恶化造成了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逐步蜕变。相关部门应该大力发展职业道德建设,培养会计人员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准确严谨、反映事实、廉洁奉公、不谋私利的工作态度。提高从业人员对丧失会计职业道德带来的后果和危害的认识,营造良好会计职业道德氛围。当然会计人员本身也不能因为社会环境差而放弃道德修养,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压缩报表粉饰的空间。由于我国的法律法规有过多的灵活性和真空地带,使得企业在粉饰财务报表方面变得容易。会计准则的制定应该具有超前性,应该对未来经济行为的会计环境变化有较科学的预测和分析,避免会计处理中无法可依的现象。强化会计法的法律约束作用,加大执法力度,协调基本会计准则与具体会计准则之间、各项会计原则之间、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之间的关系,完善会计准则对重大非经营项目的规范,强化内部价格的约束等等。我们的法律法规的完善可以参照国际准则的制定,尽可能的做到与国际接轨,尽量减少会计准则中可选择的会计程序和方法,缩小会计选择的范围,压缩财务报表粉饰的空间。

3.健全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制度。(1)实施责任制。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并履行严格的考核制度,根据失职人员的失职程度进行惩罚;(2)加强内部审计。保证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通过内审工作发现财务管理工作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向管理层反映;(3)充分利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统一高效的财务信息系统。实时进行财务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核算中存在的差错,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资金的利用效率;(4)细化成本管理。企业必须细分业务成本纠正不合理、不规范的成本开支,改善成本管理状况;(5)加强财务人员的内部培训。特别要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学习,以提高财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4.强化外部监督,实施综合治理策略。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条件下,仅靠上市公司自身管理控制人为粉饰财务报表行为几乎不太可能。强化外部监督,启动综合治理工程,揭示虚假财务报表信息,处罚违规操作损益行为,充分发挥各经济监督主体依法监督职能。比如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审计部门,由审计部门对相关公司进行独立审计,发现公司真正存在的问题,由财政部门根据审计结果提出处理意见。最终处理意见会责成证监会及相关交易所或专门的司法机构负责具体执行。另外,外部监督最重要的还是依靠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因为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客观收集和评价有关经济活动和事项陈述,判断这些证据与建立的标准符合的程度,并将其结果传递给有关利益的使用人”。袁春生教授实证研究了2005年到2008年间财务报表粉饰公司的独立审计意见,表明公司舞弊行为能够及时在审计意见中得到反映。所以要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制建设,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管。

5.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内部审计为主体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行驶其对经理人的多角度监控及制约职能。优化公司的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的结构,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发挥监事会的作用,建立健全在监事会领导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审计委员会,负责对公司经营和财务活动进行审计监督。一方面可以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高企业的公信力。

财务报表粉饰行为不仅损害了投资人的利益,而且也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动机各异,手段也层出不穷。对其进行治理和防范,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单纯靠一种措施,而是必须采取多种治理措施的综合运用,需要有关各方面齐抓共管,相互协调。随着我国证券化市场进程的加速,对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识别和防范机制也日趋完善,那些靠通过粉饰财务报表来谋取利益的企业必将因失去公信而走向破产。(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复旦大学)

作者:胡燕 胡敏健 邵媛璐

第4篇:揭秘IPO财务粉饰惯用手法 六伎俩助推顺利过审

2012年03月02日16:22来源:北京商报 况玉清 周科竞

移动用户发送HNZB到10658000,订阅河南手机报。早报+晚报,每天一角钱。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逐个披露,投资者发现:很多新的上市公司上市前业绩相当喜人,但一完成上市后业绩就来个大变脸。实际上,企 业上市后业绩大变脸,在沪深两市似乎已经成为一条“定律”。究其原因,这些企业早在IPO之前,就极尽财务粉饰之能事,大玩各种会计手法和资本运作伎俩, 在投资者和发审委员们面前制造一种高成长的假象,以期能够顺利通过IPO审核,并在发行过程中取得更高的发行价格。表面上企业上市业绩变脸,实则是回归企 业本来面目而已。

1 无偿占资转嫁成本

包装原理:

这种方法在 所有的IPO财务包装手法中最为隐蔽,最难被人发现。其主要做法是:将成本较高的一些与生产经营等相关活动交给大股东来做,最后产生的收益却由公司无偿分 享。这样就相当于准IPO企业无偿占用大股东资产,并向大股东转嫁了一大笔的生产、经营和研发成本,从而达到做靓财务报表的目的。

实证分析:

2011年初提交IPO申请的翰宇药业就是典型的通过无偿占资转嫁成本这种手法来进行财务粉饰的例子,该公司身处生物医药行业,翰宇生物为其控股股东。 其招股说明书显示,翰宇药业旗下有一个重要的产品研发机构——多肽研发中心,该中心原本由翰宇生物打造,主要负责药品的研发、肽研究与生产工作。但长期以 来,翰宇药业却一直在无偿使用多肽研发中心的研发成果,一直到2007年12月,为了完成上市改造,翰宇药业才将多肽研发中心收购。

这也意味着,在2007年以前,翰宇药业一直是在无偿占用翰宇生物的研发中心资产,而自己却独吞成果,这就相当于翰宇药业向大股东翰宇生物转嫁了一大笔本该由自己承担的成本。

翰宇药业到底转嫁出去了多少成本?一位深圳的业内人士透露,翰宇生物从1998年至2007年期间为多肽药物研发投入大量资金,每年仅支付给研发人员的工资就接近600万元,如果把其他的各项成本算上,保守估计年成本也在2000万元左右。

数据显示,2007年翰宇药业的净利润只有1523万元,如果把摊出去的约2000万元成本算进来,翰宇药业当年可能不仅不能实现盈利,反而会出现亏损。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翰宇药业收购多肽研发中心时,除了生产工具等是现金购买外,包括生产技术在内的所有无形资产都是零成本收购。这也意味着,通过这起交易,翰宇生物又向翰宇药业无偿输送了一大笔利润。

点评:

把研发等高成本的活动交给大股东,自己免费享用成果,这样一来,准IPO企业表面上占了大便宜,但实际上这种模式并不具持续性。因为这样一来,准IPO 企业的组织、机构就失去了独立性,而为了完成上市改造,最终准IPO企业必然要通过收购重组等方式将那些“悬浮”在大股东手中的高耗资研发类资产“过户” 到自己名下,以实现经营资产、业务和管理的完整性和独立性。不过,这种重组一般都是在IPO申请提交前夕最后一刻才完成。而此时,准IPO企业已经圆满完 成了IPO前几年的财务粉饰。在成功上市后,所有原本转嫁出去的成本都需要自行承担,成本压力就会陡然提升,直接影响就是业绩下滑。

2 灵活运用减值准备

包装原理:

通过损失和风险的财务处理来达到粉饰财务报表的目的,这在IPO财务粉饰中并不少见。例如一些企业自身具有极高的存货量,但面对行业产能过剩、产品价格 下跌等各种现实的风险,财务总监却往往视而不见,只计提了很少的减值准备;或是企业面对一大堆的陈账烂账而不做坏账准备计提,这也相当于给企业虚增了一笔 利润。

实证分析:

创业板新秀万福生科上市之初就被指通过损失计提来粉饰业务。

从万福生科的财务数 据不难看出,存货成为了公司最主要的资产,其在总资产中占比长期居高不下。招股说明书显示,发行人万福生科近三年资产总额为5.06亿元、3.82亿元和 1.98亿元;资产增速平均为62.7%。但在资产总额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比例是被存货所占据,最近三年,该公司存货金额分别为14252.99万元、 19628.6万元和19013.24万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达到45.22%、51.35%和37.57%。与此同时,存货在这三年中占到流动资产 的比重更是分别为71.83%、75.09%和66.51%。

万福生科表示,存货主要为购置的原材料,占到了整个比例的82.18%, 前两年原材料也占到了存货的77%和77.56%。不过,在1亿-2亿元的高存货之下,万福生科却似乎对其风险视而不见,未对这笔居高不下的存货提前计提 必要的风险损失,而只在资产减值一项中计提了区区39.6万元的资产减值准备。

“原材料还要面临相应的储存风险和价格波动风险。具体来讲,储存过程中需面对保管不善变质和重大意外灾害的风险,而目前全球粮食的价格波动也较为剧烈,如公司处理不善,都可能造成较大的损失。”对此,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说。

由于损失计提过少,万福生科以一种高成长性的姿态示人,数据显示,该公司上市前两年的业绩增速分别达到了54.19%和40.41%。

点评:

除了通过少计提减值(或坏账)准备的方式来虚增利润,通过多计提减值准备同样也能达到粉饰财务报表的目的。例如,企业A欠下企业B一笔债务,这笔债务在 2008年已经偿还完毕。但企业B在2007年的财务报表中将该笔债务全额计提风险损失,企业A偿还的该笔债务就成了当年企业B的利润。只不过,由于招股 说明书只要求披露上市前三年财务数据(假设是2008年到2010年三年),那么即便2007年财务数据再难看,投资者也无从得知。

由于这些会计准则的灵活运用,投资者对于准IPO企业的这招,更多的也只能是无奈,因为这种方法合法,但不合理。不过所幸的是,新的会计准则已经有将这一漏洞及时补上的趋势。

3 关联交易做业绩

包装原理:

如果上市公司业绩不能达到上市要求,那么就使用大规模的关联交易,隐蔽可能出现的业绩下降或者投资损失,以达到符合上市要求的目的。此举可以把拟上市公 司的业绩增长建立在关联方的亏损之上。例如大股东设立一个专门的销售公司,负责上市公司产品的销售业务,如果产品价格出现下降,上市公司可以依据原本已经 签订的销售价格将货物卖给销售公司或者大股东,从而达到隐藏损失的目的。

实证分析:

东诚生化作为生产肝素的企业,其产品受到了多方质疑,高企的成本和来源于替代品的竞争,让投资者联想到了知名度极高的股票海普瑞。东诚生化会不会成为海普瑞第二,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其销售对象的高度集中也让诸多人士深感忧虑。

根据东诚生化招股说明书介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来源前五名累计量超过了60%,同时前控股股东美国太平彩虹也是东诚生化最重要的客户之一,其交易量在2010约占东诚生化的15%。

正是这样的股东兼大客户,在公司产品面临巨大降价压力的时候,仍然按照相当高的价格从东诚生化采购产品,虽然记者并没能从招股说明书中找到详细的交易价 格,但是从公司越来越高的产品成本和不断大幅升高的净利润来看,公司向这些大客户销售产品时,价格应该是越来越高的,而且这段时间刚好处于人民币大幅升值 的过程中,境外客户采购产品,还要额外付出人民币升值的成本,其对东诚生化的呵护可见一斑。

点评:

是东诚生化提前与 大客户签订了长期购销合同,还是其产品供不应求无可替代,以至于东诚生化能够在恶劣的经营环境下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如果东诚生化为了这些利润欠下了很大 的人情,那么未来在归还这些人情的时候,是不是要全体投资者买单?二级市场投资者买下东诚生化股票时,是不是又会额外多花冤枉钱,这些充满大智慧的问题, 投资者还是应该认真思量。

对于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投资者宁可相信是有问题,这样能够回避很多风险,虽然说有些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价格非常合理,但是投资者无从掌握这些信息,在股市中,宁可错过投资机会,也不要出现大幅亏损,这一道理大家都懂。

4 寅吃卯粮透支未来

包装原理:

在诸多的粉饰业绩方法中,通过寅吃卯粮透支未来的方法包装业绩也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假如一家拟上市公司从看起来很靠谱的客户那里拿到了大量主营业务收 入,貌似没什么问题,但如果深究,其中或许还是会让人感到一丝不安。因为很多时候,准IPO企业为了上市做财务报表的需要,往往通过各种优惠与大客户签下 具有突击性质或长期性的大合同,将本应发生在未来的收入提前到IPO之前确认。

实证分析:

以华录百纳为例,2010 年主营业务收入达2.2亿元,远高于2009年的1.11亿元和2008年的0.84亿元,较2009年增长约100%;2011年上半年的主营业务收入 为1.09亿元,几乎与2009年全年相当。与此同时,在2009年成功获得募集资金的华谊兄弟,其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为10.7亿元,较2009年 的6亿元增长78%;2011年前三季度主营业务收入仅有4.8亿元,为2009年全年收入的80%。

从这里可以发现,华录百纳2010年至2011年上半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远比同行业的华谊兄弟迅猛,但也正是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华谊兄弟手揣巨额募集资金,却没有华录百纳发展迅猛。

是什么原因导致华录百纳出现如此快速的发展,华录百纳招股说明书说:“各电视台为打造‘精品电视剧播出平台’抢购精品电视剧带动了电视剧发行价格上 涨。”但是在招股说明书中的风险提示里还说:“在电视剧的交易市场上,电视台有较大的话语权,除少数外,大部分电视剧很难获得理想的发行价格。”

也就是说,华录百纳不仅赶上了各电视台疯抢精品电视剧,而且在选择制作电视剧时,也眼光独到,选到了少数发行价格较好的电视剧。

点评:

太多的优质,也就给投资者带来了更多的疑惑,是华录百纳过于优秀,还是有不少“够意思”的朋友在协助华录百纳做好2010年和2011年上半年的财务报 表。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的中层干部告诉记者,其曾经奉命找客户虚开超过千万的阴阳销售合同,采用提高销售价格、增加销售数量等方式,以达到提高当年主营业务 收入和利润的目的,至今,这些订单还未消化完,仍在继续执行当中。

也就是说,拟上市公司在IPO之前,完全有能力寻找与自家公司合作紧密的大客户,提前签订未来的销售合同,以实现漂亮的业绩。这一过程虽然投掷了未来的收入,但是投资者从报表上却很难看出上市公司到底是真的利润大幅增长,还是仅从形式上出现了大幅增长。

5 借“高新”牌照避税

包装原理:

企业通过领取政府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可以获得包括税收、政策扶持、人才引进等诸多方面的优惠,其中最具吸引力的就是税收优惠和专项资金支持。 据悉,目前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率仅为15%,而一般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率高达25%。尽管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是国家认可的,但实际上很多时候一些地方政 府为了扶持地方企业上市,给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也发放高新牌照,这也就成了一些企业粉饰业绩的重要手法。

实证分析:

雷鸣科化2011年上半年业绩较2010年上半年减少21%,公司解释说是由于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正在认定,故无法享受免税待遇,造成了上市公司净利润大 幅下滑。这就表明,雷鸣科化的较高利润对税收优惠有着直接依赖,一旦税收优惠到期,上市公司就没办法维持较高的利润,这与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长期业绩的理 解大有区别。

有雷鸣科化的教训,投资者难免对八菱科技和朗玛信息等一些企业产生怀疑。近期上市新股八菱科技和朗玛信息也是享受了高新技 术企业附带的免税政策,目前看高新技术能否给这些上市公司带来长期成长性还不好说,但已经为上市公司节约了不少的税金,只有当未来他们的税率与其他公司持 平的时候,投资者才能知道这些公司真正的投资价值如何。

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无论八菱科技还是朗玛信息,二者都遭到了市场关于“伪高新”的指责。由于有了“高新”牌照做掩护,这些企业将能够享受到高额的税收优惠,仅仅企业所得税一块截留下来的利润就相当惊人。

点评:

高新牌照的发放,本身应该具备较高的门槛,但实际上由于IPO数量与各地证监局的政绩挂钩,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扶植本地企业上市,不惜降低高新牌照的发放 门槛,使其能够享受税收减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在发放高新牌照的同时,还不惜给这些企业高额政府补贴,以达到做厚企业业绩、为其上市保驾护航的目的。

投资者在研究具有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的上市公司时,一定要还原其税收影响,国外证券市场非常看重“息税前利润”,而非净利润。

所谓息税前利润,就是指上市公司在支付银行利息和国家税负之前的利润,这个利润值反映了上市公司真正的经营能力,只有息税前利润不断增长,才能说明上市公司真的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6 非经常性损益催肥

包装原理:

通过非经常性损益扮靓业绩,这种方法在A股市场最为普遍。它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主营业务之外的渠道去获取收益(俗称“不务正业”),达到增厚业绩的目 的。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 项收入、支出,它包括但不仅限于:变卖公司固定资产、证券投资、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等。

实证分析:

在近期的IPO 中,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粉饰业绩最为明显的莫过于中汽院。根据中汽院的招股说明书,公司IPO前三年(即2008年到2010年)业绩增速惊人。数据显示, 中汽院2008年的净利润为6387万元,尽管遭到当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中汽院2009年的净利润仍然达到了7523万元,而到了2010年,其净 利润更是增长至13860万元。根据上述数据计算,中汽院2009年和2010年的业绩增速分别达到了17.8%和81.8%。

IPO前一年业绩增速超过80%,如此增速即便在素以成长性著称的IPO中似乎也并不多见,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中汽院的成长性真的像其数据一样吸引人吗?如果仔细算上一笔账,或许情况就将大不一样。

从中汽院的招股说明书不难看出,其利润中包含了大量的非经常性损益。2008年、2009年、2010年,中汽院股份非经常性损益占同期净利润的比例分 别达23.67%、12.04%、34.27%,如果将非经常性损益扣除,中汽院2010年的业绩增速也就37.7%。

据悉,中汽院的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来源于政府补贴以及炒股和银行理财,而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却并不高。数据显示,中汽院2008年到2010年三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仅为3.24%、4.61%和4.00%,2011年上半年毛利率更是只有3.09%。

点评:

不可否认,非经常性损益也是企业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显然这有太大的偶然性,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容易给人制造出高盈利、高成长性的假象。如果一家准 IPO企业的非经常性损益占其净利润的比重较高,则该公司可能存在业绩大幅波动的风险。由于是一次性收益,非经常性损益虽不具备持续性,但却能够在关键的 时候达到救急的目的,因此这种方法被广泛用于IPO企业和处于保壳阶段的ST企业身上,甚至不少已上市公司也利用这种方法来赚取市场眼球。

商报记者 况玉清 周科竞/文

第5篇: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