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报表粉饰与识别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其他应收款”财务舞弊问题与治理策略研究 ——以A公司为例

摘要:财务舞弊是舞弊者违反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故意违背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性原则的财务造假行为,这种行为以获取不正当的利益为目的,提供给信息使用者的均为虚假的会计信息。我国发生了不少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事件,如琼民源、PT红光、东方锅炉、大庆联谊、郑百文、银广夏,还有最近发生的绿大地、万福生科等财务造假行为都让人触目惊心。我国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泛滥,引发了我国证券市场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证券市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信用基础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受到挑战,极大的影响了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这一基本功能的发挥,从而对我国经济生活造成了重大的损害。 “其他应收款”这一科目由于其核算的内容相当繁杂,更是常常成为公司财务舞弊的工具。许多公司都会利用“其他应收款”的这一特点隐藏公司异常交易行为,以达到粉饰财务报表、向关联方输送资金等诸多目的。利用“其他应收款”进行财务舞弊的情况时常发生,这种行为提供的虚假会计信息欺骗了信息使用者,侵犯了利益相关者了解公司真实财务情况的权利,威胁到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对财务舞弊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特别是对公司利用“其他应收款”进行财务舞弊的行为进行研究,并找到有效治理抑制财务舞弊行为的方法正是当务之急。本文的研究采取规范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图表为研究工具,从基础理论和现实案例两方面对我国公司利用“其他应收款”财务舞弊问题进行研究: 第一章:导论。包括五个方面,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及框架、研究方法、主要贡献和不足。从总体上阐述了公司财务舞弊的相关问题,强调了对“其他应收款”财务舞弊行为进行研究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章:文献综述。本文对国内外关于财务舞弊的动因、手段、识别、治理四个方面的文献进行整理和总结,回顾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财务舞弊问题的研究成果,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第三章:财务舞弊的理论分析。本章首先对财务舞弊的概念及特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明确了财务舞弊的定义,指出财务舞弊的几大特征,分别是信息失真性、故意性、违法性、时间持久性、隐蔽性、动态性以及大多数的财务报表舞弊行为都有高管人员的参与。然后总结了财务舞弊的几种常用手段,分别是虚构资产和经济业务、不恰当确认收入、虚构利润、利用费用确认方法舞弊以及利用关联交易粉饰报表。接着分析了财务舞弊对于利益相关者、公司自身发展、证券市场功能、会计行业信用和宏观经济秩序的危害。最后提出了财务舞弊的识别方法和治理建议。 第四章:“其他应收款”的相关内容研究,涉及其内容、准则规定、舞弊原因、方式及影响。这是本文的重点章,重点对“其他应收款”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实的综合分析。首先本章对“其他应收款”的概念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其他应收款”管理的重要性。其次总结了“其他应收款”相关准则的规定,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利用“其他应收款”财务舞弊的原因。然后,本章着重列举了7种利用“其他应收款”进行财务舞弊的手段,分别是“其他应收款”账户长期挂账;通过将费用转入“其他应收款”来提升当年利润;利用“其他应收款”加快了应收账款周转率;利用“其他应收款”偷逃税款;隐藏短期投资,截留留存收益;利用“其他应收款”转移套取资金,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进行调节;以及利用“其他应收款”进行关联交易,以便大股东无偿占有公司资金。 第五章:“A公司”利用“其他应收款”财务舞弊的案例分析。本章以“A公司”作为利用“其他应收款”进行财务舞弊的典型进行了详尽的案例分析,搜集大量具体数据以表格的方式更为直观、客观的说明了现实中公司利用“其他应收款”进行财务舞弊的原因、手段及影响。 第六章:利用“其他应收款”进行财务舞弊的识别方法及治理对策。本章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针对利用“其他应收款”进行财务舞弊的识别方法及治理对策。具体的识别方法有:查证有关“其他应收款”的各类事项;关注各类性质借款余额的大小;以及关注工程工期较长,一次性借款金额较大的情况。具体的治理对策有:加强和完善公司内部监督体系;完善公司“其他应收款”管理制度和备用金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和完善公司外部监督体系;增强利益相关者的法律意识、职业道德;并注重加强诚信道德建设。 本文的主要贡献是:立足于中国国情,通过对财务舞弊相关理论内容的梳理和研究,着重关注公司利用“其他应收款”进行财务舞弊的行为,从而总结提出治理该舞弊行为的相关对策。具体来说:(1)本文以财务舞弊手段中的利用“其他应收款”进行舞弊为重点,研究了该手段的内容、准则规定、舞弊原因、方式及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识别方法及治理对策。(2)本文以A公司作为利用“其他应收款”进行财务舞弊的典型进行了详尽的案例分析,更为直观、客观的说明了现实中公司是如何利用“其他应收款”账户进行财务舞弊的。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仅通过一个典型案例来说明公司利用“其他应收款”进行财务舞弊的原因、手段及影响,涉及的情况还不够全面,阐述的问题还不够深刻。

关键词:财务舞弊;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财务舞弊

学科专业:会计(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基本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本文主要贡献和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动态

2.1.1 财务舞弊动因的研究

2.1.2 财务舞弊手段的研究

2.1.3 财务舞弊识别的研究

2.2 国内研究动态

2.2.1 财务舞弊动因的研究

2.2.2 财务舞弊手段的研究

2.2.3 财务舞弊识别的研究

2.2.4 财务舞弊治理的研究

3. 财务舞弊的理论分析

3.1 财务舞弊的概念及特征

3.1.1 财务舞弊的概念

3.1.2 财务舞弊的特征

3.2 财务舞弊的手段

3.2.1 虚构经济业务和资产

3.2.2 不恰当确认收入,虚构利润

3.2.3 利用费用确认方法舞弊

3.2.4 利用关联交易粉饰报表

3.3 财务舞弊的危害

3.3.1 损害利益相关者权益

3.3.2 危害公司发展

3.3.3 弱化证券市场功能

3.3.4 诱发诚信危机,扰乱宏观经济秩序

3.4 财务舞弊的识别方法

3.4.1 内部治理不佳、业绩不良的公司更容易发生财务舞弊

3.4.2 发生财务重述的公司更倾向于进行财务舞弊

3.4.3 公司在IPO之前更容易财务舞弊

3.4.4 采用“红旗标志”法识别财务舞弊

4. “其他应收款”财务舞弊研究

4.1 “其他应收款”的概念

4.2 “其他应收款”管理的重要性

4.3 “其他应收款”相关准则的规定

4.3.1 核算内容的规定

4.3.2 涉及“其他应收款”账户披露的规定

4.3.3 “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的规定

4.4 利用“其他应收款”财务舞弊的原因

4.4.1 “其他应收款”相关会计准则的漏洞

4.4.2 公司内部治理不完善

4.4.3 公司外部治理不完善

4.5 利用“其他应收款”进行财务舞弊的手段

4.5.1 “其他应收款”账户长期挂账

4.5.2 通过将费用转入“其他应收款”来提升当年利润

4.5.3 利用“其他应收款”加快了应收账款周转率

4.5.4 利用“其他应收款”偷逃税款

4.5.5 隐藏短期投资,截留留存收益

4.5.6 利用“其他应收款”转移套取资金,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进行调节

4.5.7 利用“其他应收款”进行关联交易,以便大股东无偿占有公司资金

5. A公司利用“其他应收款”财务舞弊的案例分析

5.1 A公司情况介绍

5.2 A公司利用“其他应收款”进行财务舞弊

5.2.1 利用“其他应收款”进行财务舞弊的原因

5.2.2 利用“其他应收款”进行财务舞弊的手段

5.2.3 具体数据分析

6. 利用“其他应收款”进行财务舞弊的识别方法及治理对策

6.1 利用“其他应收款”进行财务舞弊的识别方法

6.1.1 查证有关“其他应收款”的各类事项

6.1.2 关注各类性质借款余额的大小

6.1.3 关注工程工期较长,一次性借款金额较大的情况

6.2 利用“其他应收款”进行财务舞弊的治理对策

6.2.1 加强和完善公司内部监督体系

6.2.2 完善公司“其他应收款”管理制度和备用金内部管理制度

6.2.3 加强和完善公司外部监督体系

6.2.4 增强法律意识,提升职业道德

6.2.5 加强诚信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我国中学物理实验论文提纲下一篇:学生创新能力生物化学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