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文化分析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基于个案的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研究 ——以G民族大学为例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风起云涌,方兴未艾。在各类高校尤其是民族地区的高校和地方性、综合性民族院校中,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应该说,这一话题的讨论既有高度,也有深度。首先,它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因为文化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国家要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得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蓄贮着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其次,它蕴含着丰富的研究宝藏。因为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是一个新生事物,以前的民族文化研究与大学课程联系不多,研究者站到研究的“前沿”而将二者联系起来,容易产生新的理论与应用成果。其次,它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共同塑就中华民族的生命“谱系”。在各类高校尤其是民族地区高校和民族院校课程中,融入一定有价值的、熟悉且精通的、与学生既有的或未来的生活场域息息相关的民族文化,不仅合情合理、而且意义重大。有鉴于此,笔者旨就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相关问题作一探讨,具体内容如下(共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笔者旨就选题缘由,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方法,民族文化和大学课程的概念界定,以及研究的理论基础,即文化认同理论、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泰勒课程原理、“理想类型”理论等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为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研究现状与热点。笔者基于SATI3.2软件和UCINET6.0软件,就民族文化的既有研究、大学课程的既有研究、民族文化与大学课程之关联性的既有研究及其热点进行简单梳理,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第三部分为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价值意蕴。在该部分,笔者阐明了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价值,主要包括对于传承、弘扬与创生民族文化的价值,对于大学“安身立命”的价值,以及对于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第四部分为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原则遵循。笔者认为有四点:教育性原则,着重选取优秀的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高深性原则,优先吸纳具备一定高度和深度的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传承性原则,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传承而非创新;整合性原则,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结果是有机整合的而非孤立或破碎的。第五部分为民族文化融入G民族大学本科课程的个案分析。在该部分,笔者首先就G民族大学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然后基于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针对民族文化融入G民族大学本科课程的好的成果和现实困境予以分析。第六部分为民族文化融入G民族大学本科课程的生成理路。在基于G民族大学这一个案所呈现的好的成果和现实困境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民族文化融入G民族大学本科课程的生成理路分为相互衔接的四个部分:明确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目标意旨,厘定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内容畛域,丰富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组织形式,以及健全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保障机制。第七部分为本研究的主要观点总结,以及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关键词:民族文化;大学课程;课程生成

学科专业:民族教育学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个案分析法

3.问卷调查法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民族文化

(二)大学课程

1.大学

2.课程

3.大学课程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文化认同理论

(二)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三)泰勒课程原理

(四)“理想类型”理论

第二章 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研究现状与热点

一、民族文化与大学课程的独立性研究

(一)关于民族文化的研究

1.广义上的中华民族文化研究

2.狭义上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研究

(二)关于大学课程的研究

二、民族文化与大学课程的关联性研究

(一)总态民族文化与单态大学课程的关联性研究

(二)单态民族文化与总态大学课程的关联性研究

(三)单态民族文化与单态大学课程的关联性研究

三、针对既有研究的评价

第三章 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价值意蕴

一、对于传承、弘扬与创生民族文化的价值

二、对于大学安身立命的价值

(一)彰显大学特色,打造大学标签或品牌

(二)营造德育绿洲,建立大学之礼制

(三)丰富校园生活,建立大学之乐制

三、对于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

(一)对于我国大学通识型人才培养的价值

(二)对于民族地区适切性人才培养的价值

第四章 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原则遵循

一、教育性原则:着重选取优秀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

二、高深性原则:优先吸纳具备一定高度和深度的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

三、传承性原则: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传承而非创新

四、整合性原则: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结果是有机整合的而非孤立或破碎的

第五章 民族文化融入G民族大学本科课程的个案分析

一、G民族大学的基本情况介绍

二、调查数据的可视化分析

三、民族文化融入G民族大学本科课程的成果与困境

(一)好的成果

1.学生对于民族文化表现出一定的兴趣、期待和了解

2.教师在融民族文化入课程的问题上带有一定的自觉意识

3.民族文化在课程体系中占据一定的地位优势

(二)现实困境

1.载体课程的结构性、组织性亟需优化

2.融入过程的目的性、保障性有待加强

第六章 民族文化融入G民族大学本科课程的生成理路

一、明确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目标意旨

(一)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二)强化民族身份认同

(三)厚植民族文化自觉与民族文化自信

(四)服务通识型人才和民族地区适切性人才培养

二、廓清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内容畛域

(一)融入大学课程的中华民族文化畛域

(二)融入大学课程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畛域

1.少数民族自然生态文化

2.少数民族物质文化

3.少数民族精神文化

三、丰富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组织形式

(一)作为民族文化元素融入一门课程

(二)作为一门民族文化课程融入大学课程体系

(三)民族文化融入大学隐性课程

四、健全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保障机制

(一)完善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评价体系,以评价促发展

(二)加强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政策规约,以政策推奉行

(三)巩固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管理制度,以管理保落实

(四)注重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学术研究,以科研带创新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一、本研究的主要观点总结

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三、本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论文提纲下一篇:新闻评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