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色彩设计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城市色彩设计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色彩是城市的霓裳,城市色彩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城市色彩的效能主要体现在影响人居质量、凸显城市形象、展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等方面。城市进行色彩规划要注重整体和谐、体现以人为本、符合地方文化特色及服从城市功能区分,等等。

第一篇:城市色彩设计论文

探究城市建筑色彩设计

摘要:城市建筑色彩的发展与一个城市的形象、特点和品味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建筑通过色彩的取样,来对建筑风格进行分析,使其了解到这个城市的面貌。本文以沈阳市为例深入探究城市建筑色彩的设计与运用建筑色彩作为一个重要的载体,它在规划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而体现出城市建筑色彩与风格是其整体特色的灵魂。

论文通过对城市形象进行梳理,分析了城市形象的文化与内涵。深入探讨了城市形象的特点,结合沈阳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建筑色彩的独特性存在,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结合国内外城市建筑色彩设计实际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出结论,明确地总结了城市建筑色彩设计的方法及策略,也是论文的研究价值意义所在。

關键词:城市形象 建筑色彩 独特性

文献标识码:A

在我们的生活中,城市建筑与色彩、时尚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城市的建筑色彩也逐渐成为现代化生活和情感的代表之一。从原有单一的建筑到结合运用色彩与灯光装饰的建筑群体时,色彩这些元素在建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管设计师以后将设计什么样的建筑,真正的灵感来源于大自然的和谐与规律。色彩在城市建筑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同于其他的领域,城市建筑不仅继承着这个地域的历史文化,同时城市的色彩也要同建筑一起历经时间的推敲,甚至到几十年或上百年的洗礼。设计师们要有对色彩敏锐的感觉和对建筑深刻的领悟。色彩对于建筑要有协调统一的搭配,才能形成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一城市建筑色彩国内外发展概述

(一)国外城市建筑色彩的发展

自20世纪20年代起,国外就已经开始进行了城市建筑色彩的规划,起步较早但相对成熟。60—70年代发达国家就已经制定出成熟的建筑色彩标准。例如德国、日本等国家都对城市色彩做出了较科学系统的规划,使这些城市展现出别具一格的面貌,如德国建筑师把柏林不同时期的建筑色彩进行了归纳以总结,理出一条新的柏林建筑色彩的脉络。日本东京在1972年就以古建筑群色彩为基准,对城市建筑色彩进行调整。由此可看出来,发达国家对城市建筑色彩的重视。

(二)国内其他城市建筑色彩的发展

我国关于城市建筑色彩规划起步较晚,许多方面处于探索当中,缺乏规范的操作方法与相关的法律法规。自90年代起,首都规化委员会针对北京新建的小区开始进行色彩规划,使我国城市建筑色彩规划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许多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和香港都已做出很好的探索,现在一线城市基本完成了对于城市建筑色彩的规范化方案。在某些程度上来说这些城市也做出了示范的效应,可供借鉴的因素有很多,可以避免沈阳在自身建筑色彩规划时迷失方向。

(三)国内城市建筑色彩的发展与启示

与国内外其他城市的建筑色彩相比,沈阳市建筑色彩还没有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建筑色彩道路。针对出现的问题只有城市建筑色彩的规划有章可循才能以制度管人,在城市建筑色彩的规划,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只有在政府和法律的监督下,城市建筑色彩规划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在这方面西方开始得比较早,已经探索出些经验与成果,我们可以借鉴其先进的管理经验与优秀的城管,在出现问题时也能找到参照物,有了前人的经验也可以使我们自身的发展更加快速。

沈阳建筑色彩所出现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个别现象,同样出现在我国的其他地区,这种城市建筑色彩文化与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是值得普遍关注的。国内外一些城市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这对于城市建筑色彩的全面推行也将起到示范作用。加大法律规范、强调合理规划、严格执行标准,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创新是在未来给每一位设计师乃至城市建设者的时代命题。

二 城市形象概述

(一)城市形象的含义

城市形象包括许多方面,它的建筑、街道、风景名胜、文化教育,以及市民的行为举止、衣装打扮等,城市形象应该包括三个部分组成:城市经济、城市人居环境和城市文化。

从理论上讲,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整体风貌,可谓是一张城市的名片。在内容上包括城市的整体布局与风格、城市居民的普遍价值观念、精神风尚、文化素养等综合因素的集合。对一座城市进行形象设计可以使城市焕然一新,外到城市的街道规划、内到市民的精神面貌,可以将整座城市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没有独特的鲜明特征,对于城市功能的建设也不尽合理,存在着建筑雷同化、施工重复性等问题。改变这样的现状已成为了推动城市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社会性课题。

(二)沈阳城市形象内容

城市形象是指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感情活动的城市形态和特征。沈阳地区是辽河流域文化的发源地,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辽宁省中部,以平原为主,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南部,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温差较大,四季分明。沈阳的城市形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综合性:丰富多样的历史与文化是外来人口对沈阳的第一印象,从总体上看,沈阳市区街与路垂直交叉分明,主城区在外围的包裹下呈发散式结构,整齐划一。

特色性:沈阳是朝鲜族的主要聚居区,在西塔就有大量朝鲜族特色的建筑与饭店,被称为“小汉城”。这种民族性的特色建筑与文化是沈阳一大特点。

标识性:丰富的地域文化塑造了带有自身品牌文化的城市形象,沈阳的明清故宫、彩电塔、世博园这些都是极具标识性的景观,由于沈阳气候多变,属于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能在一座北方城市建立世博园可谓是克服了种种困难,以百合塔为标志的建筑是棋盘山地区的标志性建筑。这些具有城市形象代表的建筑为城市提高了辨识度。

三 沈城建筑与色彩的互动关系

沈阳是一座拥有2300年建城史的文化古城,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美称。想要对沈阳的建筑色彩深入了解,就必须了解各个区域的特点与要素。以沈阳市各区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色彩对城市建筑的作用,以及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建筑色彩倾向等。

(一)色彩对沈城建筑的导向作用

1装饰作用

首先色彩在城市建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就是装饰,其次琳琅满目的城市建筑形象,由色彩对建筑的装饰,把它与周边的地面、植被、天空联系在一起时,形成了另一种新的城市环境面貌。色彩的功能之一——伪装,通过周围植被与环境统一的颜色,建筑也可隐藏得很好,分散人们的视觉。在沈阳建筑的色彩装饰意味最为浓厚的就是沈河区,由于至今保存着帅府与故宫等一批古代建筑群,红色的城墙与灰色的城门是沈阳城中最为亮眼的古迹。

2标识作用

色彩对城市建筑有着很重要的标识作用,它就好像建筑的衣服,让我们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见这个建筑物,例如邮局建筑多为绿色、医院教堂等建筑多为白色等,这些饱和度高的颜色使城市建筑具有了鲜明的标识,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相应的区域对应相应的色彩,这种组合排列是现代人生活必不可少的生存需求,其存在的功能价值要超越其他色彩功能。有了这种色彩的标识,不仅为自身出行提供方便,也为能及时避让他人提供了色彩上的警示作用,看到白色的医院、色彩丰富的幼儿园、红色的消防队,都能使人们在接近目标之前做出明确的判断。

3美化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相当于一个完整的小型生态系统,色彩是城市建筑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如果要想城市建筑具有独特性,那么色彩在生态系统中有着不同的组成部分,例如植被的绿色、瓦块的红色、大地的黄色等。所以说,从我国古代起,建筑色彩在建筑设计中便有了自己的位置,例如沈阳的故宫等地方建筑,它的色彩與建筑搭配得就极为巧妙,譬如屋顶、门窗、梁柱等不同的位置有着不同的颜色。城市的建筑设计中,色彩的合理搭配占着重要的组成部分,换句话说,建筑色彩的合理选择可以提高这座城市的美观度,给人一种美的感受。

(二)沈城建筑对色彩的区域划分

1历史色彩

沈阳作为老工业基地,为新中国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而铁西区作为重工业区又是工厂最为集中的区域,在那时期建筑的整体颜色都与工业色彩靠近,以青灰色为主体基调。这种建筑颜色因为历史与时代的原因而显得特别,是时代赋予了这些建筑的颜色,也是时代改变了它们的面貌。随着铁西区由工业区转变为生活住宅区,原本青灰色的厂房都搬迁至郊区,一座座高层住宅拔地而起,也由原来单一的原色向多元发展。住宅区域主要以暖色调为主体颜色,给人温馨的感觉,只要进入铁西区就能通过建筑的主体颜色判断出是住宅区。

2文化色彩

城市中不能缺少文化气息,没有文化内涵即使外表华丽也一无是处,在沈阳市内以市政府区域为核心的沈河区,周边辽宁博物馆、政府办公大楼、金融博物馆都是文化的集中区域,周边的建筑也以沉稳的深色系为主体颜色,由于环境的不同将导致区域内建筑的颜色有大区别,当然这是从整体的全局观来看待整个区域的色彩,在个别差异上还是有具体的情况原因。四城市建筑色彩的必要性

(一)功能化需求

城市的建筑色彩不仅仅起着调节视觉的作用,更担负着对于城市功能的影响。历史能够影响着建筑的色彩,建筑的色彩也能为时代的进步加快脚步,城市建筑色彩以功能化的需求向世人展现其必要性。色彩作为建筑的外部特征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内部功能特征,而内部的特征又不易被发现,需要建筑色彩外部的展现。城市建筑色彩的发展与一个城市的形象、特点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会对人的心理产生或好或坏影响。色彩本身是物质的,但它又具有精神性的价值,能够表达和传递情感。视觉器官受到外部不同波长的色光刺激时,大脑会自动对其整理、分析、归纳,从而产生某种情感的心理活动。人们对建筑色彩长期观察、研究和运用,已经形成了一种特定的社会群体意识,它是客观存在的,目前已成为大众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

(二)文化意义

从我国古代不同时期来看,由于民族与环境的变迁,建筑物也反映出建筑色彩、建筑风格和文化意义略有不同。譬如西安,西安市作为中国十三朝古都,拥有众多的历史遗留建筑,而这些建筑中灰色占得比重大,像钟楼、鼓楼、西安城墙、明清传统民居等,体现出西安市的历史文化氛围。苏州地区的民居建筑多以粉墙,体现出典型的江南特色。而北方地区的建筑多以暖色调为主,以适应寒冷的气候,使人们心里感觉一丝暖意,地域不同,建筑的色彩也不同。

城市建筑大多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色彩的产生与发展都与人们生活环境相连。例如,东西方文化差异,对颜色的选择就略有不同,东方倾向于红、黄颜色,而西方多倾向于模仿客观事物的颜色。事实上,不仅仅是文化对城市建筑的色彩有影响,建筑物的设计也对城市文化有重要意义。不同国家发展阶段、传统和颜色象征的意义就会不同。因此,现代城市建筑色彩规划与设计一定要考虑到这个城市的文化意义和影响。

五结论

沈阳是寒地地区,一年四个月没有绿色植物一片灰白色调,加之风沙大,因此红色或偏暖偏重色调也是比较适合寒地地区采用。这一点,也是建筑色彩地域性的一部分。事实上,从色彩角度看是没有丑美之分,只是在一些环境中,色彩与建筑、环境搭配,构成人们视觉最舒适的美,如果搭配不当就会感觉色彩非常刺眼。色彩能反映出城市建筑的独特性,呈现了这座城市的精神面貌和现代文明水平。色彩是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视觉因素,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无限的惊喜。通过城市建筑色彩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城市的形象。城市建筑色彩以独特的姿态呈现在现代人的生活面前,历史与文化、未来与契机是促使城市建筑色彩走向规范化的重要因素。

作者:孙迟 孙箐潞

第二篇:城市色彩设计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空前繁荣。在各种流派与风格百家争鸣之际,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也突显出来。城市色彩缺乏整体规划,色彩混乱无序,城市色彩个性不鲜明就是其中较为突出者。人们开始意识到城市色彩设计的重要性。为使我国在城市建设中少走弯路,我国城市建设就必须补上”城市色彩设计”这一课。本文主要针对城市色彩设计的必要性及一般方法展开论述。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色彩设计:数字化色彩设计;色彩个性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古建筑就是其中最为璀璨者。它之所以名扬世界,不单凭它精巧的结构与精美的雕饰,其独特的色彩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上世纪前半叶我国经历连年战乱,城市建设几近停滞。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城市建设得以复苏,但由于文革期间受意识形态影响,我国建筑设计一直以突出政治色彩为主,建筑形式和色彩单调。正如当年人们的服装,除了军绿,就是黑灰色和兰色。直到改革开放,人们才跳出“以意识形态为首”的雷池,开始自由选择审美取向。

经济发展为城市建设提供硬件条件,各种思潮流派的引入,极大拓宽了国人视野。但是,经过多年的建设,我们在看到城市迅猛发展的同时却常感叹城市整体面貌缺乏个性,个体建筑过于标新立异。从建筑造型到建筑色彩,都缺乏一种和谐感,许多大城市的“色彩污染”现象严重。人们调侃说中国成了各国建筑师的“实验田”和建筑流派的“陈列室”。

我们且不谈建筑风格,单谈建筑色彩。色彩是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元素。它不仅建筑装饰的手段,吏是建筑个性和建筑性质的体现。中国古建筑有明显色彩个性,北方以故宫为例,金瓦红墙,金碧辉煌,鲜明的有彩色搭配,效果强烈,卓显皇家尊贵与威严;南方以苏州园林为例,粉墙黛瓦,清新淡雅,素雅的无彩色搭配,配以精致雕饰和亭台轩榭,玲珑中同样透着高雅。古建筑色彩虽然单一,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今则不然,城市建筑过于追求“个性”而忽略城市环境的和谐,我们面对色彩斑斓的城市,却难以在短时间内准确概括城市特征。这种看似“丰富”的背后,却是一种无序!造成这种无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一点就是缺乏完善的城市色彩规划。

1 关于城市色彩

色彩是一个复合概念,它由“色相、艳度、明度”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世间万物,正是有了色彩的表达,才变得绚烂多姿。在现实中,存在两种色彩:一种是自然物整体的部分,或者说具有物质属性的色彩,他们不会改变:另一种则是人工色彩,它可以改变物体的外观。城市色彩,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色彩的总和(城市地下设施及地面建筑内部装修与城市色彩无关;地面建筑物处于隐秘状态的立面,其色彩无法被感知,也不构成城市色彩)。

2 城市色彩设计的意义

2.1 城市色彩是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抛弃传统色彩而一味追赶“时髦”,并不是进步的表现!我们现在仅从城市整体外观上看,根本无法得出北京和巴黎有同样悠久历史的结论,甚至还会产生后者历史更悠久的错觉。这正是因为北京在过去城市建设中,对城市传统色彩的保护不够所造成的。

2.2 城市色彩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色彩对人的心理会产生影响。协调的城市色彩,透射出城市的和谐幽雅,使居住其中的人赏心悦目,心情舒畅。反之,躁动而不和谐的色彩则会使人心情烦躁,产生不安和暴力倾向。这样的例子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少见。

2.3 城市色彩设计是现代文明的体现。只有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产生专门的城市色彩设计。古人对色彩的运用,通常是出于对美的自然追求,是一种无意识状态;封建社会对色彩等级的划分,则是封建专制的腐朽产物。我们对城市色彩的设计,却是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旨在提高大众生活质量,这是一种科学行为。

2.4 城市色彩设计,是体现城市个性的重要手段。科技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新型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能够在世界各地迅速普及。建筑风格趋同、城市缺乏特点是当前世界各大城市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地域性是色彩的一个天然属性,将具有地域特色的色彩运用到城市色彩设计中,可使建筑色彩和地域特征浑然天成,充分展现城市个性。

2.5 城市色彩设计,是弥补城市规划不足的巧妙方法。像我国这样正处于飞速发展中的国家,城市规划持久性差,城市建设冒进现象明显是比较常见的。俗话说:“计划没有变化快”,所以城市规划常出现新老脱节现象。在完全改变这种现状之前,色彩设计不失为弥补城市规划不足的一种有效方法。我们可以对那些建筑风格和城市面貌相对混乱但在短期内又无法重新规划和改造的地区,进行色彩改造。此法成本低,易普及,后期可调整性强,效果却十分显著。

3 城市色彩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工具——数字化色彩理论体系

过去我们对色彩的描述,是单凭感觉概念化的模糊描述来描述某种颜色,只能做到定性,无法定量。这就给设计师与业主和大众之间的沟通造成严重障碍,从而导致色彩规划无法准确落实,色彩设计无法准确表达,业主无法准确预见色彩设计效果,也无法向设计师表达色彩需求,出乎预料的事也就难免发生。是否有一种系统化的色彩标准能在行业内普遍认可流通呢?答案是肯定的。

过去由于我国对城市色彩设计重要性认识不够,相关规范条文也不够健全,并没有一个全国或全行业认可通行的色彩标准。仅在部分建材厂商内部自发使用标准色卡,而这些标准色卡多为企业自行制定或借用国外色卡,只能在建材企业与设计师或业主之间建立一种小范围点对点的数字化色彩交流平台。这显然是无法满足现代化城市色彩设计需求的。因此,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国家色彩标准势在必行。

我国其实早在1988年就确立了“中国颜色体系的研究课题”,1994年至1995年间,又相继发布了“GSBA26003-1994《中国颜色体系样册》”和“GB/T15608-1995《中国颜色体系》”两项国家标准。2006年5月,《中国颜色体系国家标准》和《中国颜色体系样册》修订工作正式结束。

至此我国真正拥有了自己的色彩标准,这为数字化色彩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必要条件。有了它,城市色彩规划文件就能以数字限定色彩范围,保证规划文件执行的准确性。今后,对色彩不仅有定性描述,更有定量的计量标准,它不仅能够有效保证产品质量、适应国际交往,更是我国建筑业

打开国际大门的钥匙。

4 城市色彩设计,从规划做起

《国语·楚语》中记载,早在春秋末期,楚国大夫伍举就给“美”下过定义,其曰:“夫美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这说明美的本质就是和谐。城市色彩由人为要素和自然要素两大部分构成。所谓自然要素是指城市中裸露的天然环境要素,如岩石、土壤、水体和自然植被等;人为要素是经人工创造或改造的事物,如建筑物、道路、城市广场、人工绿化景观等:广义上说,它还包括生活在其中的人和相关活动,比如灯光、广告、交通、衣着等。对城市而言,诸多要素中,唯有建筑、城市道路和人工绿化景观所占面积最广,对城市色彩影响最大,且最不容易改造。只有这些要素之间和谐发挥作用,城市才能产生美感。

虽说建筑色彩设计从某个角度上说是一个自由的艺术创作过程,但它绝不等同于单纯艺术创作。建筑色彩不只取决于建筑师对建筑形象的把握以及业主的偏好,它更是城市色彩的组成要素,除了具有体现建筑个性的作用,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构成城市景观,为大众营造和谐的城市色彩环境。因此,城市规划要做的就是为这些因素制订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发展计划,让单体建筑都在这个和谐的大环境中展现个性,避免出现混乱现象。因此建筑创作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空间。可以这样理解,城市规划就是为建筑单体创作划定合理的自由度,使建筑在符合城市大环境的同时,拥有最大的自由空间。

城市色彩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对建筑容积率、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的控制一样,建筑色彩的控制对城市建设而言同样重要。成功的城市色彩规划,应该继承传统建筑色彩要素,体现地域色彩特征,合理划定城市色彩范围,充分预见未来色彩发展趋势,严格控制躁色出现,为营造和谐城市色彩环境提供指导性和控制性的文件依据。

5 城市色彩设计的一般方法

5.1 进行色彩调查,广泛收集“自然色”。

在做具体色彩设计前,首先应该到实地进行色彩调查,获得一手色彩数据,为今后进行深入色彩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建筑色彩应该来源于自然,任何一种在自然界中无法找到的色彩运用在建筑上,都将使人产生不舒适的视觉感受。由于色彩具有地域性,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色。我们需要从土地、大海、天空中,去广泛提取可用于建筑色彩中自然色。

5.2 调查研究当地传统色彩。

建筑色彩体现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传统,每个地方都有“本土化”建筑色彩。抛弃传统色彩就是抛弃历史,背离传统的城市色彩设计是难以立足的。城市色彩设计必须继承传统,从传统服饰、建筑装饰、饮食文化等方面去提取“本土色”,并在城市色彩设计中优先选用这些具有“优越感”且不容易造成观众反感的传统色彩(图7)。

5.3 集相关地理和气象资料。

色彩不是物体所固有的,它是物体有选择的吸收和反射可见光波所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光线受环境影响会使观者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因此,色彩也随环境的不同而呈现不同效果。进行城市色彩设计,必须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有针对地进行色彩设计,才能取得预想的色彩效果。雾都伦敦,就是因为全年日照时间短,雾天多,而选用中明度低艳度的灰色作为城市的主色调。这一气象特征与我国开展城市色彩设计比较早的城市成都非常类似,为使建筑色彩能够更好地与环境色相协调,成都也将城市色彩基调定为复合灰。

5.4 了解当地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是建筑色彩的载体。同一色彩的不同材质会使人产生不同色彩感受。建筑材料本身具有地方性。本土产建筑材料,往往取材子当地自然环境。比如黏土砖、天然石材、木料等。这些材料往往包含当地特征色,给人一种与环境相融的协调感。另外,本地建筑材料容易推广,普及率高,是影响城市色彩的重要因素(图8)。

5.5 归纳收集城市流行色。

完全接触当代文化——让自己的知觉随着时代而发展。从所有有关当代时尚的元素中,包括音乐、绘画、网络和零售场所中,收集流行文化的信息。流行色就在他们中间。流行色不是一成不变之物,它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它与传统色彩并不矛盾。传统色彩是经过多年自然选择后留下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色彩,它代表着一个民族或地区的色彩主流,在城市中占主导地位。而流行色则因时而异,由于经常变换,所以一般只会在点缀色和装饰色中出现,难以成为建筑色彩的主流。但它对城市色彩却有画龙点睛,展现城市活力的作用。

5.6 编制城市色彩规划文件

在获得充足的色彩基础数据之后,由专门的色彩设计师借助相关专业设备和软件,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前期收集的色彩数据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并协助城市建设主管部门,进行城市色彩规划文件的编制。

6 城市色彩设计活力的保证——梯级处理城市色彩限制范围

城市色彩设计绝不是铁板一块,过于严格的色彩控制势必会削弱城市活力和建筑创作的多样性。因此色彩规划应因地制宜,分区分级限定色彩范围,即在规划区内,结合实际情况,将用色灵活度分为不同等级。

6.1 严控区:指文物保护单位周边以及具有保留价值的老城中心区等。这些区域应以传统色彩为依据制定区域主导色,严格控装饰色的使用,以使区域色彩保持历史文化底蕴和风貌。

6.2 一般控制区:包括城市居住区、办公区、工厂区、校园区以及城市公园等。这些区域可适当放宽用色自由度,允许一定数量和一定色彩范围的点缀色作为城市的辅色出现,以起到增加亮点和提升城市活力的作用。

6.3 低(非)控区:包括城市商业中心、娱乐中心,会展中心等。这些区域相对集中,面积不大,且主要服务对象为年轻人,因此色彩设计应以突出色彩个性和装饰性为主,起到营造商业气氛、凝聚人气的作用。

7 结语

这个时代是追求个性的时代,谁都不甘落于人后。但是建筑色彩设计毕竟不是人们穿衣戴帽那样纯粹的个人行为,它在体现使用功能的同时,还承担着一份社会责任。建筑是城市形象的名片,是城市品位的标志,更是衡量城市发达程度的标尺。建设具有鲜明个性的和谐城市是每个市民和建筑师共同的愿望,对于建筑师而言,它更是一种责任。

我国城市色彩设计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如今,北京、南京、成都、大连等一批大中城市,都已制定并开始实施系统的城市色彩设计方案。我国正在为城市建设补上这一课。虽然我们起步落后了,但我们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

相信不远的将来,国际城市色彩设计舞台上就将出现中国人的身影!

作者:吕 昀 宋 韩

第三篇:城市色彩及其规划设计

[摘要]色彩是城市的霓裳,城市色彩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城市色彩的效能主要体现在影响人居质量、凸显城市形象、展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等方面。城市进行色彩规划要注重整体和谐、体现以人为本、符合地方文化特色及服从城市功能区分,等等。

[关键词]色彩;城市色彩;色彩规划

[

[文献标识码]A

[

色彩是一种视觉元素,是视觉感官所能感知到的最敏感的要素,它给人的感觉往往是先声夺人的,如果色彩协调优美,就会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刺激,引起视觉的兴奋,进而影响心理感受。人们逐渐把色彩学运用到设计的各个领域,使它有针对性地服务于设计,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于是在城市建筑和城市景观设计中也提出了城市色彩这样的概念。国际学术界对“城市色彩”问题的关注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20世纪70年代,著名色彩专家让·菲利浦·郎科罗(Jean-Philippe Lenclos)教授为日本东京制作了世界上第一份关于一个城市的色彩调查,他第一个从色彩的角度向当今工业社会提出了保护色彩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问题。随后,很多国际大都市都在为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色彩指南”而在城市规划设计上努力做功。要说清一座城市的眉目、性情,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里既有文化的积淀和历史的沿革,还有许多人文的东西,更有景观设计的风格与品位。在国外,城市色彩规划早已有之,专家将色彩称为城市的“第一视觉”。科学有序的城市色彩规划与建设,使很多国外城市个性鲜明、赏心悦目。城市色彩规划与建设为这些城市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无形资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今天,电子、信息技术的高度进步,互联网的使用,使各种信息的沟通成为瞬间之事,国家间、地区间、文化间的界限在日益消减,作为各种经济、技术、文化、政治活动的载体,城市的趋同也成了无法回避的事实和趋势。我国在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对城市色彩、城市规划、建筑色彩、环境理论等的认识还不够,有些建筑不但没有为城市增色,反而因其五颜六色不协调的外表,给整个城市色彩带来一种视觉上的污染,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城市色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色彩:城市的霓裳

色彩是光照射在不同的物质上反射的表现,人类生存的世界是五彩缤纷、光怪陆离的色彩世界。每一种色彩都可以代表一个丰富的含义。色彩可见却不可触,是自然物质,却被文明理化;没有重量,却能撼动人们的心灵。人们通过色彩能获得心旷神怡的感受,也能得到躁动不安的心绪。色彩像自由的空气,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色彩发展的历史是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密切相关的,人类对色彩的认识和运用技术日趋成熟。如:欧洲出现了著名的文艺复兴运动,产生了精美豪华的“巴洛克”和“洛可可”建筑色彩体系;我国则出现了等级森严的色彩使用制度,黄色在民间禁用,越靠近统治中心,民用建筑色彩越清淡,而在当时比较偏远的地区,如沿海和西北、西南地区用色相对自由,出现了许多色彩艳丽的建筑装饰风格,极大丰富了我国的建筑色彩文化。

在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同样体现在传统的色彩文化上。“天有六气,发有五色”。“五色”是色彩的本原之色,是一切色彩的基本元素。《周礼·考工记》曰:“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西方谓之白,南方谓之赤,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在战国时期,五色被认为可与五行、五时、五声、五态互相对应,相互转化,由此可见,古人已经把色彩和自然气候联系起来,把它们看作一个可以相互转换、彼此依存的整体。

古往今来,城市是人居文明荟萃的所在,折射出极富风土人情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城市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承载着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职能。因此,城市从整体上给人什么样的色彩印象,直接反映城市的历史文脉和整体风貌,彰显着城市特色与品味,表达着城市的形象和精神等多重内涵。世界艺术大师奥古斯迪·罗丹(Augeuste Rodin)指出:“色彩总是要表明一种意义,没有这种意义则一无美处。”土耳其著名诗人纳齐姆·希克梅特(Nazim Hikmet)曾经说过:‘‘人的一生有两样东西不会忘记,那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孔。”世界知名的美国规划师和建筑师伊利尔·沙里宁(Eero Saarinen)说:“让我看一眼你的城市面孔,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在文化上追求是什么。”马克思也认为:“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只有关注色彩,了解色彩,运用色彩,才能为城市景观的受众者创造一个赏心悦目、生动丰富的色彩环境。

色彩往往是先声夺人,从视觉的角度出发,人们在感知城市的同时,最先感受到的就是城市色彩的冲击。城市中的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色彩而存在一座城市如果没有成功的景观色彩设计,纵然建筑形式千变万化,规划布局严谨合理,也难体现出具有浓郁感情色彩的城市来。一个没有色彩的城市是不和谐的。应该说,色彩之于城市环境既可以是雪中送炭又可以是锦上添花的东西。我们利用色彩带来美好的意境、舒适的感觉,我们无法回避色彩,我们必须使用色彩。能够传承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色彩是美的,能够统一和谐的城市色彩也是美的,能够营造舒适宜人环境的城市色彩更是美的。

二、城市色彩的含义

提及城市色彩,很多人会产生错觉,认为色彩就是五颜六色,就是红黄蓝绿紫,城市色彩,就是用各种“最美”的颜色装饰建筑、装扮城市。实际上,色彩本身是没有美丑之分的,所谓色彩美,完全美在色彩与色彩、色彩与环境的搭配上。城市色彩涉及了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涵盖了历史、气候、植被、建筑、产物、文化等诸多因素。美丽多彩的自然环境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珍贵财富,而城市环境作为人类自身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则彰显着人类的伟大创造力和美学素养,是人类杰出智慧的结晶。在构成城市环境特征的各因素中,城市色彩凭借“城市第一视觉”的特性无疑成为创建和谐城市、管理城市形象、树立城市个性、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城市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然、优美、和谐的城市色彩景观,这种色彩景观—方面是长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环境所形成的,是—种特定的地域文化遗产,是城市的宝贵财富;另—方面,城市的色彩作为城市的文化遗产和财富,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继续发挥着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作用。

目前对城市色彩并没有一个严谨而准确的定义。一般而言,城市色彩是城市品牌的有机元素,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它是一个广泛、综合的概念。城市色彩由自然色和人工色(或称为文化色)两部分构成。自然色彩包括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动态的色彩指的是日照、季节和气候等因素导致色彩变化,静态的色彩则是

指土地(含土路)、山石、植被、水系等相对恒定的色彩。人工色彩也同样可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指城市中的主体构筑物,所有地面上的建筑物、广场、路面等硬件及其配套设施;其二是被称为“生活态”的色彩,诸如交通工具、街头广告、橱窗、行人服饰、霓虹灯及窗台摆设等。在城市人工色构成中,还可再按物体的性质,分为固定色和流动色、永久色和临时色。城市各种永久性的公用民用建筑、桥梁、街道广场、城市雕塑等,构成固定的永久性色彩;而城市中车辆等交通工具、行人服饰构成流动色;城市广告、标牌、路牌、报亭、路灯、霓虹灯及橱窗、窗台摆设等等则构成临时色。同时,由于色彩产生于光折射,各种物体原色,会根据其材料的表面肌理、受光程度以及环境色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所以,城市色彩还可分为单体原色与视觉效果色。同样黄色建筑,是临海而建,还是背山而立,是独立存在,还是夹缝中插建,其色彩效果是大不同的。因此,城市色彩是一种系统存在,完整的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应对所有的城市色彩构成因素统一进行分析规划,确定主色系统或辅色系统,然后确定各种建筑物和其他物体的永久固有基准色,再确定城市广告、公交车辆等等流动色,包括街道点缀物及窗台摆设物等等的临时色。

三、城市色彩的效能分析

世界上的城市看上去之所以有千差万别,跟它们的色彩体系有很大的关系。城市色彩体系跟很多因素有关,主要为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城市历史、人文景观、政治文化、价值观、市民文化与色彩偏好等。一个城市的色彩,不仅是审美的需要,也是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城市色彩是城市形态、视觉形象和公众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城市的个性和品位,展示着城市的形象和风格,是城市管理水平的一种标志,更是城市有序发展、持续发展的条件之一。

(一)城市色彩影响人居质量

一个有品质的生活,需要有一个有魅力的生活环境,而色彩除恰是展示这种魅力的关键要素,城市色彩是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色彩给人的心理刺激是不同的,色彩能使人产生冷暖、轻重、疲劳、进退、活泼号陇郁、兴奋与沉静、联想与象征、膨胀与收缩等各种复杂的心理感受。心理学研究早就注意到色彩对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优美和谐的城市色彩可以在人们心理、生理上产生良好的影响,而杂乱的城市色彩会严重影响城市的形象,长期生活在眼花缭乱的视觉疲劳环境中也会对人们的生理、心理造成损害,干扰居民的生存质量和居住环境。日本东京就曾出现过一场市民的“色彩骚动”,不少市民面对艳丽的、高彩度的公交车、出租车,以及色彩迷幻闪烁的霓虹灯、五颜六色的广告和刺眼的玻璃幕墙,感到头晕目眩、心绪烦躁,为此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迫使东京市政当局不得不设法纠正色彩的偏差,消除市民心中的烦躁和不安的情绪。英国也曾发生过一件有趣的事:有一座黑色的桥梁,每年都有一些人在那里自杀;后来把桥涂成天蓝色,自杀的人显著减少了;人们继而又把桥涂成粉红色,此后自杀的人就没有了0城市色彩对人的心理作用由此可见一斑。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Marlin Heidegger)有句名言:人类诗意地栖息大地上。今天,在德国、奥地利、法国、荷兰等国家,这句话已大部分变成现实。他们的乡村如此,他们的城市同样如此。他们的城市虽然大都历经数百年,但仍给人以典雅、温馨、舒适、充满文化意蕴的感觉。而这,便与其城市环境色调规划有直接关联:人们行走在这些城市街道上,感受不到杂乱无章的刺眼色彩,更没有巨幅广告拼命骚扰视觉。简洁和谐的色彩,给人们以悦目的感觉,这本身便构成他们优雅文明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像控制噪声、减少大气污染一样,高度重视城市色彩问题,以不断美化、优化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二)城市色彩凸显城市形象

城市色彩和城市形象之间的关系就好比一个人长相和肤色、气色之间的关系,城市色彩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脸面,而且是一个城市的表情。城市色彩也是城市活力的体现,是一种“创造的心情”,是一种生活的符号。人们对城市形象的把握极大地借助于其色彩的构成,当我们一提起某些富有特色的城市,相伴而来的就是对该城市或凝重、或浪漫、或明快等印象的色彩联想,良好的城市色彩构成能使居于其中的人们得到愉悦的视觉享受,反之则会带来视觉环境污染,在构成城市特征的各个因素中,色彩凭借其“第一视觉”的特征无疑成为建立个性化城市的基本条件。当世界各国都在追求全球化的今天,为了突出自身的亮点和提高国际吸引力与竞争力,每一个城市都以它不同的色调、形体与特色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

日本最著名的环境色彩规划家吉田慎吾说:“色彩本身并不存在美与丑。主要问题是怎样去运用色彩。”所以,当城市的自然美和社会美有着种种局限时,当她不能满足人们的种种审美需要时,艺术美就成为必然的产物,那么城市色彩的建设当然成了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城市色彩体现城市个性,展示城市形象,体现一个城市的文明发展程度,可以给一座城市带来无法估量的无形财产。

(三)城市色彩展现城市特色

城市色彩是历史的载体。城市色彩与城市历史一样悠久,色彩本身便积淀着城市的历史。有些色彩是城市政治或经济文化的反映,像北京皇城的金黄屋顶与民居的灰褐屋顶对比,便是中国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的写照;上海外滩建筑凝重的铅灰色,则透视着国际金融资本的威严。有些色彩则是城市建筑自然选择的结果,像中国江南城市的灰瓦白墙,德国城市的红瓦黄墙,便是城市的传统色彩。无论白墙灰瓦还是黄墙红瓦,这些符合美学规律的色彩搭配,既是不同民族审美趣味的结晶,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城市色彩El由历史积淀形成,便成了历史文化的载体,并不断地诉说着城市的历史文化意味。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能够把传统建筑保护与城市建设开发相协调,可以在城市当中形成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文化氛围。城市的色彩如果能够反映出这个城市特定的历史背景、特定的地方文化、特定的地理环境等,城市色彩就成为城市的个性名片,反映城市的特质,形成城市的魅力。例如,有“购物天堂”美誉的德国科隆市,巧妙地把城市的商业特色与色彩有机结合,通过缤纷的色彩表达出了城市的经济特色,渲染和营造出了一种人气旺盛、热闹非凡的商业氛围。又如,由粉绿、粉红、粉蓝、粉紫、粉橙和浅灰色的砖体构成的奥地利萨尔茨堡的彩色墙体,充分体现出了作为音乐大师莫扎特、现代指挥家卡拉扬的故乡,以及电影《音乐之声》的外景拍摄地的特色,其城市色彩充分体现出了“音乐之都”的内涵和特征。对于朝夕生活在这些城市里的人们来说,与众不同、特色鲜明的城市色彩也是自己的一种情感寄托。城市色彩不断诉说着城市的历史文化意味,具有独特的城市色彩是城市健康发展的需要。

(四)城市色彩提升城市品位

城市的品位体现在很多方面,而最直观的就是城市的色彩。一个有品位的城市必然以和谐漂亮的色彩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给人以一种和谐之美感。城市色彩随着城市的兴起早就存在,但对城市的色彩设计规划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对于那些文化相对封闭、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城市来说,传统的城市色彩大多数是由建筑材料的固有色体现出来的,或是由地域特有沙石、涂料等易得的材料所决定的,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单单为了追求色彩来选择材料。在这种被动选择中,尽管审美规律潜在地起着作用,但却未必体现出TA类的文化自觉。现代城市的色彩建设则完全不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物质与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城市色彩建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一般来说,使用自然材料容易获得和谐的色彩关系,得到使人视觉与心理愉悦的色彩环境。人工材料在表现色彩和质感等方面吸收自然材料的特点,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技术工艺水平支持下'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色彩需求。现代城市色彩观是开放的,作为一种后锋的、折中的、理陛的、历史主义的现代色彩美学倾向,它并不排斥诸如新现代主义的、技术主义的和有机主义的倾向,甚至可以与之交融叠合。“人们有技术和能力在城市领域里用更多的手段来表达色彩;人们也有更大的物质力量在更广泛的范围内驾驭色彩;人们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在全球范围来感知色彩;人们甚至还可在各种文化属性的色彩背景熏陶下接受完全不同的色彩审美观念。”城市色彩与适宜的形式和材料结合,不仅创造出了一个崭新而美丽的环境,同时也提升了城市的品格,这正是现代科技赋予城市色彩的全新阐释。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城市景观形象也必将同国际接轨,塑造和谐优美、独具特色的城市色彩形象,成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的手段。

四、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城市色彩规划就是以城市的建筑、公共设施、景观小品等重要组成部分为载体,根据城市的发展理念、历史人文以及自然环境的视觉需求,加上现代元素,进行可持续的色彩规划与设计,消除不合理的色彩因素,使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得以保全,并进一步统一和延伸,以创造和谐、有序、优美、明晰、并具有一定文化内涵和鲜明风格特色的城市色彩,最终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随着经济的发展,色彩规划正在中国的城市中兴起。

每个城市的性格是不一样的,因此一个优秀的城市设计,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山而起、因水而洄、呼应历史、回应未来。由于城市色彩的构成元素多,并且受自然、社会、历史、文化、职能定位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城市色彩规划必须极为慎重,在色彩的处理上应在整体和谐、以人为本、地域特色等方面下工夫。

(一)注重整体和谐

和谐是色彩运用的核心原则,也是城市色彩的核心原则。这里的色彩包括所有城市色的构成因素:自然的、人工的,固定的、流动的,永久的、临时的等等。这里的和谐,是要求城市色彩在变化中、差异中实现统一或协调。如果色彩没有变化、差异,就无所谓和谐;但变化、差异过大,也就没有和谐。老北京的灰墙、灰瓦和绿树构成了北京城市色彩的基调,透出古都浑厚、朴实、宁静的文化底蕴,也衬托出紫禁城金碧辉煌的帝都气派。青岛老城的红瓦、黄墙、碧海、蓝天,充分显示出这座美丽滨海城市的风采。城市色彩是与环境相互融合、长期形成的,贵在统一与和谐。人们视觉认为最美的色彩,如果出现的地方不对,或搭配的比例不协调,便可能是最丑的色彩。城市色彩的协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人工色与自然色或与城市自然环境色彩的协调。“天然去雕饰”的自然色彩比人工装饰色彩多了一份真实和活力,回归自然的渴望使自然色彩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人类的色彩美感来自于“自然向人生成”的历史进程,来自大自然对人的陶冶。对人类来说,自然的原生色总是易于接受的,甚至是最美的。因此,城市的色彩永远不能与大自然争美,不能脱离自然色的空间规定,而要尽量保护突出自然色,特别是树木、草地、河流的自然色。在存有自然色的情况下,我们应尽量使其构成城市底色,使文化色服从自然色,师法自然,向自然借景,这是使城市色彩和谐的捷径。二是指人工色与人工色或与城市建筑环境色彩之间的协调。城市的建筑群、道路、桥梁、小品、绿地、花卉等等具有各种各样的色彩,城市色彩必须从整体上考虑,把这些色彩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处理好人工装饰色彩之间、人工装饰色彩与自然色彩之间、单体内部、单体与环境的色彩关系,达到和谐统一。对城市要确定一个统一的风格,注重主色调的选择,在不同的功能区中用一个或几个适当的辅助色调使城市色彩有所变化,而功能区之间的色彩也渐变过渡、协调一致,色彩的分区要切合城市空间结构特点,以形成美好的城市景观。

(二)体现以人为本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最终目的都应该是更加适合人的居住,所以在整个城市色彩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2009年有—本畅销书叫《每天懂一点色彩心理学》,是日本的原田玲仁写的。作者说:“如果在蓝色的会议室里开会,会觉得时间过得飞快;而在红色的会议室里开会,时间过得特别慢。除了把握尊重历史、师法自然、科学主控的原则,城市色彩规划还必须做到以人的舒适度为本,做到愉悦双眼、便利生活。”色彩有着神奇的功能,可以调节人的情绪。城市色彩规划是为了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美观的人居环境。城市色彩要符合市民的生理、心理和文化的特点,以人胜为设计核心,与普通公众的审美情趣一致,杜绝不考虑人胜、张扬夸大、杂乱无序、色调刺激的色彩环境。应关注人性和人的视觉心理,同时利用人的色彩视觉特点,如色彩的错觉、进退感等,来丰富城市色彩效果和造型层次。西方先哲说,最美的猴子对人类来说也是丑的,人总是以人为第一审美对象。因此,在城市色彩设计中,要尽量使大面积的色彩不张扬、不艳丽,以突出人的美。巴黎街头最美的风景就是时装女郎了,而巴黎的地面、墙壁都是素雅的灰色、米色,这便突出了流动人群的色彩美。

(三)符合地域文化特色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条件下,由地域社会的组织结构、经济形态、宗教信仰、传统民俗等决定的,在历史上形成的、定型化的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并在此地区的历史发展中遗存与积淀下来。不同地域内人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不同,便形成了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城市色彩是地域文化的一部分,是在该地域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别和文化传统差别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顺应其自然和人文传统的、相对稳定的色彩风格面貌和习惯。古人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方水土”包括特定的地理环境、气候、植被等,这些因素促成了地域内特定的文化习俗和审美取向。“一方人”在特定的地域内生存,要营造合适的生活

空间,最多的是表现在建筑上。在我国古代城市中,城市色彩在—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自然和气候特征,地域的自然条件对城市色彩具有很强的筛选作用,可以说—方水土养育了一方环境色彩。著名的哲人罗素说,“须知参差多态,才是幸福的本源。”马克思也说,“我们不能要求世界上的鸟儿都只唱一种音乐,花儿只绽放一种颜色。”20世纪末的人们已经厌倦了“缺乏个性,文脉断裂,文化荒芜,千城一面”的城市面貌,追求文化、历史、乡土味、自然的回归。城市里林林总总的视觉事物的色彩组合成城市的独特风貌,色彩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文化的成熟程度。每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因为社会和自然条件的原因,形成特殊的、并为本地居民所喜爱的色调。在城市景观的建设中必须考虑色彩的地方性,顺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尊重人们的色彩喜好传统,注重本地历史文脉的延续和气候特点,用色彩来体现城市的风格和文化气质。要在每一座城市独有的一种人文文化中寻找色彩,城市中的人是大步走路还是像西北人那样慢悠悠地走,所适合的色彩是不一样的,大庆的大气、血性和扬州的小桥流水是不一样的。比如巴黎,从地理角度来看,由于巴黎受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常年阴雨连绵,鲜见阳光,于是不知哪位富于想象的文人墨客便给巴黎起了一个“爱流泪的女人”的绰号,而选用具有光感十足的奶酪色,也可以看出色彩规划者的“独具匠心”。这令人们无论走到城区的哪个角落,只要看到这两个色系都会明确无误地知道自己是身处巴黎。而简单明了、整齐划一的颜色,也使得巴黎在欧洲众多城市色彩建设当中显得出类拔萃、独树一帜。因此,能不能挖出自己的色彩文脉,成为彰显一座城市艺术品位非常重要的“一笔”。

(四)服从城市功能区分

城市不仅是生活空间,也是建筑景观、文化载体和开放的经济体。随着现代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功能在空间发生着巨大变化,不同的功能区承载着不同的景观色彩和活动内容,也形成了不同的环境气氛,因此,遵循不同的功能区划进行色彩定位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体现人们的文化品位,展示城市色彩的丰富性,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城市色彩要与城市自身功能定位相符,这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指城市的整体功能,一层指城市的分区功能。有些色彩是城市政治或经济文化的反映,像北京皇城的金黄屋顶与民居的灰褐屋顶对比,便是中国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的写照;上海外滩建筑凝重的铅灰色,则透视着国际金融资本的威严;对于像香港这样的商业大都市来讲,城市色彩服从于商业目的,即便色彩有些混乱,人们也能容忍。但对于像巴黎、维也纳这样的文化名城,假如其城市色彩混乱,便对城市形象有很大损害,相对说来,欧洲一些旅游小城,其建筑色彩都比较艳丽,给游客留下鲜活印象;而欧洲的大城市,其建筑色彩都比较淡雅,追求一种宁静的感觉,避免色彩火爆而形成“噪声”。从城市区域划分来说,市行政中心(或广场)的色彩,一般应凝重一些;商业区的色彩,可以活跃一些,富于动感,烘托出商业的活力与生机;居住区的色彩,应素雅安静,在较大范围内形成宁静温馨的色彩氛围;旅游区的色彩,则要强调自然、和谐、悦目。只要我们能制定包括建筑色相、明度、饱和度在内的分区色彩控制标准并严格执行,便能逐步解决城市色彩混乱及平庸问题。总之,只有城市功能区之间的色彩过渡渐变、协调一致,色彩的分区切合城市空间结构特点,才能形成美好的城市景观。

[参考文献]

[1]孙湘明,杨上丽,从语义学角度对城市色彩的思考[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4):13卜133

[2]邓清华城市色彩探析[1]现代城市研究,2002(4):51-55

[3]张惠东试论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原则[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3):145—146,

[4]扬曾宪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意义厦原则[J]城市,2004(1):45—48

[5]昊伟城市风貌规划一城市色彩专项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58—65

[6]郭泳言城市色彩环境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123—128

[7]崔唯城市环境色彩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28-36

[8]陈爱和给城市着上健康美丽的色彩[N]人民日报,2002—04-05(6)

[责任编辑

张桂霞]

作者:陈柳钦

第四篇: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初探

摘要:色彩景观是在长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环境影响下形成的,是城市的宝贵财富,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中可发挥塑造城市特色的作用。城市的色彩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然而,目前我国的城市色彩规划管理仍处于尝试阶段。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以伊春市色彩规划为例,对城市色彩规划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色彩美学;城市;管理;规划

文献标识码:B

1绪论

“几桶颜料救活一个烂尾楼”的佳话一度在京城房地产业界风传。

故事发生在北京陶然亭公园附近,一个令后来开发商一筹莫展的“烂尾项目”。为重塑楼盘品质,开发商在色彩专家的建议下,最终尝试了“色彩规划”。 专家提出“但见景致,少见楼房,浓绿映衬,浑然天成”、“意足五色俱”的色彩设计方案,努力营造出京城“水墨江南”的美学意境。最终,这个取名为“壹瓶”的住宅项目不但得以“脱胎换骨”,还赢得了当年的“中国建筑与环境色彩大奖”。 而其“成本”,仅是几桶普通的“颜料”。这样的例子,在当下中国建筑界越来越多。“色彩规划”这个名词也为人所熟悉,其不单为广大的中国房地产开发商所关注,与此同时,一些人悄然开始了将西方“色彩规划”理念引入中国城市规划体系的实践。现在,国内不少大中小城市都开展了对城市色彩的探索,并相应地提出体现城市风貌的主要基调色系,如长沙的“碧水红城,魅力长沙”;厦门的“大色淡渲,彩墨画意”;温州的“山水意韵,暖色粉彩”等[1]。当前,中国的城市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大量建筑拔地而起。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在城市规划与建设过程当中缺乏对建筑与环境色彩的深刻认识,迄今绝大多数城市和小城镇在规划和发展中没有统一的色彩规范和监督管理,建设领域的色彩应用比较混乱,从而造成建筑和环境上的视觉污染问题,给城市形象塑造形成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借伊春市城市色彩规划的契机,从中观的角度对城市这一复杂的对象展开设计的契机,为建立良好的城市色彩景观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2城市色彩研究、色彩规划在国内外的实践

2.1 国外的城市色彩研究与规划管理

西方国家色彩方面的规划研究工作开展的较早,从17世纪中叶意大利的都灵市开始有规划地实施城市环境色彩建设,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日本等国在城市色彩建设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科学有序的城市色彩规划与建设,致使许多国外城市个性鲜明,和谐悦目,让人留连往返。城市色彩规划与建设为这些城市带来难以估量的无形资产。如波士顿以承载历史的红砖暗红色为主调;纽约以光怪陆离的霓虹灯色为主调;芝加哥则给人沉稳、高雅的灰色调印象[2]。从这些成功的范例来看,普遍的做法是在进行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进行城市环境色彩的专项规划及建筑外观色彩的配色计划。缺少这项工作的规划或设计将不能通过主管部门审批。例如日本在小区规划中就要求规划新建的居住小区必须作出成套的色彩组配计划;台湾在进行城市改造时,也要求制定改造区域环境色彩的规划及其详细设计,以利于城市整体环境色彩的协调,并在这个基础上塑造有特色和个性的城市色彩环境。与此同时,国外还建立了诸多极具国际影响力的城市色彩建设理论学说,如法国色彩大师郎克罗关于城市环境色彩建设的“色彩地理学说”等,为城市色彩建设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2 国内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的实践

我国较为系统的城市色彩规划始于2000年北京开始实施的《北京市建筑物外立面保持整洁管理规定》,从目前我国城市色彩控制实践来看,基本分为三种手段:①城市总体色彩基调的确定,如北京确定以灰色系为主的稳重、大气、素雅、和谐的城市色彩环境;哈尔滨城市色彩确定以米黄色为主色调;②具体的城市色彩控制技术规定如《北京市建筑物外立面保持整洁管理规定》、《武汉城市建筑色彩控制技术导则》;③从城市设计角度出发的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如烟台市在城市色彩设计中提出塑造“山、海、城、岛”的地域景观特色,进行城市色彩的特色分区,并重点处理的城市景观道路的色彩控制。

3城市色彩规划与控制对策

3.1适应城市的气候特点

我们在伊春城市色彩规划中,比较注重从寒地城市的特点出发,分析和比较了城市色彩的需求,进行了一些探索。由于寒地城市气候温差较大,常绿时间较短,冬季气候寒冷,气氛单调,因此,应选择暖色调为主的色彩体系,使寒地城市亮丽起来,同时宜将各类色彩在色调上统一起来,使环境统一而丰富。

3.2 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性

寒地城市地域特征之外,城市色彩与城市历史文化相辅相承,因此,在色彩规划中应注重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并采取“挖掘—继承—发展”的原则,深入研究城市历史文脉特征,并予以发扬光大,逐步形成特色。

3.3 突出时代性与现代感

由于新型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等不断发展,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余地,也为城市色彩设计提供了各类可能,城市是不断发展的,城市特色是时代科技与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在城市设计中,应综合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去规划城市,引导城市色彩体现时代性和现代感。

3.4合理定位、分区规划

应通过详尽的调查,对城市色彩形成的历史、城市文化发展过程、经济技术特点、城市总体规划定性及典型建筑群体进行准确复合,挖掘出各时期的代表色和相关发展主流,在此基础上对色彩进行合理的定位,并根据定位进行分区规划,对大中城市尤其如此,因为在上百平方公里的面积上不能只有一种或几种方式色彩定位。

3.5编制设计导则,规范建筑活动

城市色彩建设应坚持法制化的原则,将城市色彩规划方案以《城市设计导则》的形式公布执行,日本京都、大阪等城市就有较系统的色彩规划方案,科学的规划使这些城市呈现出和谐的城市面貌,其主要方法就是在城市规划审批中增加了“色彩规划审批”的专项。由此可见,科学的规划结合法制化管理是城市色彩规划的重要原则。

4实践伊春城市色彩规划

4.1 城市发展概况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北纬46°28′至49°21′,东经127°42′至130°14′之间。城市北部与俄罗斯隔黑龙江相望,边境线长249.5km,是中国东北边疆的重要门户。伊春市四季分明,旅游景观多姿多彩,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特别是森林资源和空气质量具有明显优势。目前伊春市基于自身丰富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提出了极富实际意义和远见卓识的打造“生态城市”与“旅游城市”的规划发展目标。

4.2 城市色彩现状

目前伊春城市色彩存在的主要问题:1)某些地区色彩杂乱无章,缺乏统一,一些建筑设计只为标新立异,不考虑周围环境,采用高饱和度颜色或超低明度颜色作为主体色,与周围建筑及环境很难协调;2)不同时期和不同风格的建筑群中穿插色彩与造型较为突出的新建筑,破坏了原有建筑群浑然一体的风格,对城市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3)在某些地区,如一些工业区及旧居住区,建筑色彩单调呆板,墙面色彩褪色严重,整体环境缺乏生气;4)点缀色使用不当:点缀色过于丰富,有时一栋建筑的色彩多达4~5种;5)广告用色混乱无序:与周围环境色不匹配;6)公共交通设施色彩杂乱。

4.3 城市色彩规划视觉形象定位

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伊春市中心城色彩规划的视觉形象定位为:充分尊重利用伊春市丰富多彩的自然生态景观资源,贯彻《伊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年至2020年)提出的建设“北方生态型园林城市”的基本目标,从伊春市城市远景、中景和近景三大视距景深角度实行综合性全方位色彩规划。通过营造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的远景景观、展现街区连续性与统一感的中景景观以及随行人视线转移充分体现城市空间个性特色与繁荣景象的近景景观,来构建“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彰显自然风貌、美化人居环境的“绿树绕红城、山水润伊春”的生态型特色城市形象。伊春市中心城色彩规划主题词定位为:“绿树绕红城、山水润伊春”。其中的“绿”即指伊春市丰茂的森林资源,也意指本次规划制定的伊春市主题色之一的“绿色”。“红”指本次规划制定的伊春市建筑外立面基调色与屋顶色采用R(红色)系和YR(橙色)系色彩。“红橙色调”也是伊春市中心城建筑色彩的主色调。

4.4 城市色彩控制分区

从城市色彩现状的分析知道,影响伊春城市色彩的主要有建筑色、广告色、公共设施色,所以,伊春城市的色彩规划主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4.4.1 建筑色彩的控制

在进行建筑色彩规划时,要尊重建筑物形态,采用蒙塞尔色彩体系设定的色彩基准进行合理设计与适度面积比例的涂装。以基调色运用应注重协调、辅助色运用应侧重变化、强调色运用应突显繁华与特色为控制要求,构建良好的城市建筑物色彩景观。以下是针对建筑外立面各类型色彩(含基调色、辅助色、强调色和屋顶色)进行的图文解释。

4.4.2 广告色彩的控制

伊春市中心城广告色体系(8色)是针对伊春市中心城内广告(招牌)用色问题制定的色彩标准体系。伊春市中心城及其周边市域内广告(招牌)的色彩应严格按照该标准体系实行改善与控制。特别需要严格控制广告(招牌)的色彩纯度(鲜艳程度),构建整体协调悦目的城市景观。

4.4.3 公共设施色彩的控制

为构建和谐统一、简明有序的伊春市城乡整体景观面貌,伊春市内公共设施色彩应严格采用伊春市中心城色彩规划制定的3种标准色彩[3]。

4.4.4 地面铺砖色彩的控制

遵照下表所示伊春市中心城地面铺装的色彩标准用表,改善与控制伊春市中心城内的地面铺装色彩,使地面铺装色成为伊春市和谐有序景观的理想背景色。

5结语

色彩无处不在,它是一座城市的感官标志物,是地方语言的直接表达,是人类眼球体验的第一反射物。显然,构建城市地域性色彩,不仅是城市视觉形态塑造的有意识选择,而且也体现出当地的市民精神[4]。进行城市色彩美的建设,在较长时间内逐步提升城市景观形象品质,营造城市魅力,让伊春更繁荣,伊春人民的生活更舒适。

城市环境色彩的规划在城市的运用日益重要。在实践中,我们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根据每座城市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尊重当地的地域文脉 历史、文化,使其在城市色彩美学与规划管理的指导之下建设城市发展的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 张岁丰,蒋涤非,刘庆.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初探[J].中外建筑,2010(03):79.

[2]张楠楠.杭州色彩规划与管理探索[J].规划师,2009(01):49.

[3] 伊春市中心城色彩规划文本.2009.03

[4] [美]洛伊丝·斯文诺芙著.城市色彩—一种国际化的视角.2007年.

附:所有图面来源于伊春市中心城色彩规划文本

作者:林教龙

第五篇:城市色彩规划与设计研究

摘 要:色彩设计在色彩学中是有规律可循的,城市色彩设计也具有一定原则。文章将对城市整体的色彩规划原理和方法进行说明,对城市色彩设计的原则进行阐释,提出改善方案。

关键词:城市色彩;色彩规划与设计;城市建设

世界因色彩而绚烂,色彩是人类眼中世界的重要组成元素。人们最重要的生活空间是城市,这里与人们的生存、生活和学习联系紧密。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城市中的一些建筑和周围的建筑不协调,而一些建筑又影响到城市整体视觉效果。许多城市只注重单体建筑的色彩研究,而缺乏对整个城市的视角。

1 城市色彩设计理念

城市色彩设计的研究从早期的单体建筑和功能单一的建筑群向整个城市扩展。城市色彩设计理念的发展经历了从秩序化、理性化的美学原则向典雅、娱乐和浮夸的折中原则,又由环保向人性化发展。进入到21世纪,为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加上环保理念的成熟,城市设计的主题演变为了以城市色彩设计与规划为手段的对城市特色的保护。

2 形式美法则

“美在于和谐”这一论断已不再只是先哲的语录,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也能够对此深有体会。当然,这也是城市色彩设计的基本准则。城市色彩规划的指导方针是“整体和谐,多样统一”。从实践和研究角度出发,在讨论形式美法则对于色彩在城市设计中的使用时,“调和”、“对比”、“多样统一”等法则是不能不谈的了。

2.1 颜色对比

在色彩学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块放置在一起,形成时空上的比较关系,而达到相互影响、突出差异的效果称之为“对比”。这些颜色通常都会从色相、色调、明度、彩度、面积等方面进行对比。我们在比较时会发现,其中不仅有色相或冷暖的对比,还存在自然色和人工色的对比。许多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使用广告色、霓虹灯等人工色取代了自然色,缺乏色彩管理理念,致使城市看上去色彩无序混乱。

导致以上情况的基本原因是缺乏对色彩对比法则的良好把握和运用。(1)色相对比。色彩对比中最常用也是最简洁的自然美配色非色相对比莫属。色相对比在城市色彩设计中的应用要根据色彩面貌的变化而开展。色相环可以帮助色彩设计在色相上的对比。“任何色彩美学理论都应以色相环为基础,并由此分类”。(2)明度对比。由于明度而造成并置颜色形成差异的方法称为“明度对比”。基本上所有视觉效果都有明度对比的参与。人们能够分清食物轮廓,也是由于人眼对不同明度颜色的区分而形成的色觉效应。(3)彩度对比,即色彩在饱和度上的对比。这种对比的强弱取决于对比色彩间饱和度的差异。彩度对比强烈,则会使饱和度高的一方凸显出来,配色也会变得艳丽和引人注意;彩度对比较弱,则会产生相反效果,使得配色产生粉、模糊、脏、单调等视觉效果。

2.2 色彩调和

在色彩学中,“调和”这个法则是很重要的,它可以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有条不紊的、协调的搭配在一起,使之看上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给人连贯的感觉。色彩关系的统一感和色彩要素的一致性是色彩调和的目的。良好的色彩调和会使色彩看起来不单调,不过分刺眼而又有变化在里面,会使人感到舒适、愉悦。

某些色彩元素统一起来,其他方面使用对比法则,这一点在城市色彩设计中是很重要的。

2.3 多样统一

多样统一是城市色彩美的主要部分,也是色彩形式美的高级法则。“统一”法则在城市色彩设计中运用时要注重空间色彩的统一,且服从于整个城市的主色调。多样性主要是指城市色彩在统一中有所差异、有所变化的协调。它是通过对特色建筑颜色管制的疏导以及其他城市元素的巧妙设计来完成的。所以,色彩设计中要重视在主色调上的点缀色,这样能使城市色彩看起来更饱满、丰富。

2.4 节奏韵律

“节奏韵律”本是音乐中的术语,将其引用到色彩设计中,主要是指在搭配色彩时注重颜色的高明度和低明度的组合,在视觉效果上以形成一定的韵律和节奏。

3 城市色彩规划和设计的原则

3.1 整体和谐原则

审美就和穿衣打扮一样,一件衣服好看,但如果搭配的不好,也会显得人整体上很难看。整体和谐才是尝试规划和设计所追求的境界。城市中如建筑、公共设施、植被等各种元素的相互影响、彼此作用,是达到城市整体性协调的主要方面。在思考一个城市的性质的基础上,对城市建筑、主色调、点缀色、辅助色和背景色进行统一调度,以达到形成城市整体和谐的效果。而其中各成分承担不同角色,其中主色调可以烘托城市氛围、展现城市特征,是影响城市视觉感受最大的一种元素。而选择辅助色时应注意要和主色调呼应,以突显城市色彩的过渡、统一和节奏感。

3.2 以人为本原则

如果在色彩上城市设计只注重商业效果,那城市所呈现出的整体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有时甚至让人产生不适感。设计人员在设计城市色彩时要注重色彩对人心理和生理的影响,多使用自然色,这样环境会更适于人类生活和居住。

3.3 地方特色原则

全球化日益剧烈,许多城市都出现了文化上类似的状况。“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说得很对,我们不妨将此理念引入到城市规划中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城市,应有不同的特色和地域特征,这也是城市设计中要考虑的重点。

3.4 延续文脉原则

在城市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中,形成了城市独有的文化底蕴,这种底蕴也能通过其城市的色彩而展现出来。作为城市文脉的载体之一,城市色彩在其延续性上要注意挖掘和继承文化,在此基础上还要有创新。

4 结语

城市色彩的规划和设计不仅要考虑到颜色要素,还要考虑到各种构成实体要素在城市整体面貌中的色彩应用和应用策略。广告色彩、各种设施建筑色彩等人工色,以及树木、花朵等植被所具有的自然色等到都要进行合理运用、统一调配,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创造一个和谐统一、具有人文气息的城市图景。

参考文献

[1] 麻爱美.基于色彩心理学的城市色彩规划设计[D].天津:天津科技大学,2010.

[2] 邓熙.安康市滨江区域空间色彩优化设计策略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2.

[3] 安平.城市色彩景观规划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4] 苟爱萍,王江波.国外色彩规划与设计研究综述[J].建筑学报,2011.

作者:薛婷

上一篇:初中信息技术论文下一篇:城市安全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