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业园区运营方案

2022-06-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项工作不能盲目的开展,在开展前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准备,这就是方案存在的意义,那么要如何书写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食品工业园区运营方案》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1篇:食品工业园区运营方案

园区餐厅运营管理方案

园区餐厅运营管理方案

员工餐厅肩负着我司及入园企业工作人员的日常就餐任务,是园区配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司员工餐厅存在“餐标偏高、菜式单一且品质较低、浪费严重”等不良情况。新的一年随着企业进驻,用餐人员将呈倍数增多,员工餐厅运营急需进行改变,拟通过对自营和外包管理进行分析,确定接下来的餐厅运营管理方案。

一、经营现状

1、运营模式:

2、用餐人数:

早餐:10人,中餐:40人,晚餐:6人

3、餐费标准:

早餐:5元,中餐:13元,晚餐:13元

4、收支情况: 月均成本 工资福利 煤气 水电 食材 合计 10100 800 500 12300 23700 月均收入 早餐 中餐 晚餐 合计 1050 10920 1404 13374 结论:每月煤气、水电和食材费用与收回餐费基本持平。

二、自营方案

(一)基本配置:

1、人员配置:预计2016年下半年园区用餐人数达到120人,配置主厨1人,副厨师1人,厨工3人,仓库管理1人(由行政人员兼任)。

2、厨房形象:统一配备制服衣帽、口罩,严格要求工作时统一着装,以便管理。

3、工作职责: (1) 主厨兼现场管理

a、负责餐厅工作人员的工作调配,根据用餐性质和人数下单,主责接待用餐。

b、加强餐厅财产管理,掌握和控制食材成本,管理食材进出帐本;月度盘点安排,总结每月餐厅 食材成本核算及成本控制。

c、抓好卫生工作:抓好餐具、用具的清洁卫生、消毒卫生、环境卫生,每天不定时对环境卫生、餐具卫生、个人卫生进行检查,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工作总结。

d、主动收集就餐人员的意见,作为提高服务质量的参考依据,及时向行政管理部领导汇报工作。

(2) 副厨师

a、主责每天中、晚餐员工餐饭菜的烹制。

b、协助主厨做好每周菜谱,并按菜谱要求进行加工。 (3)厨工

a、负责餐厅餐桌椅、现场卫生、厨房操作间的卫生清洁,负责每餐就餐后的碗筷收拾,并对碗筷进行清洗消毒,保证员工就餐安全。

b、负责素菜的切配,及协助中、晚、夜宵开餐打菜。 (5)仓管员

a、负责管理餐厅进出物料的登记,记账,管理餐厅经营相关账务。每月对库存进行盘点,总结每月餐厅经营的盈亏费用。

b、负责员工饭卡的充值。

4、开餐时间(与企业协商错峰用餐以扩大餐厅接待量) 早餐 :07:20-08:30 中餐 :11:30-12:30 晚餐 :17:30-18:30

5、餐费标准 早餐:5元 中餐:12元 晚餐:12元

6、用餐标准 早餐 (面、包子、稀饭、豆浆)款式保持为4种,自主选择2种;

中、晚(三荤一素一汤,荤菜做成一辣一不辣),荤菜肉的标准总共不得低于150克/餐,自主选择二荤。

6、实行就餐亮化公开,每周五公开下周《周菜谱》。

7、接待用餐管理(小餐厅)

1、为保证食材的计划采购,由接待部门前一天填写用餐请示报告(包括所吃的饭菜档次、价格及陪客领导),报公司审批后交行政管理部执行,接待用餐的费用不计入公司员工用餐成本核算,计入公司接待费支出。

2、签字后的用餐请示报告交由行政管理负责人安排用餐。

(二)、配合部门

1、行政管理部

a、监督餐厅运营,协同采购及仓库管理。 b、收集就餐人员的意见,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2、财务部

a、负责餐厅日常收支,监督餐厅账务。 b、核算成本,制作每月经营报表。

(三)、工作流程管理

1、物品采购管理

a、通过公开招标,选择固定供应商。

b、定期进行价格和质量对比,对老供应商进行评估,多次不合格不能改善的予以更换。

c、与供应商签订安全责任书和缴纳押金制度等方式进行管理。

2、验货管理

a、制定《食品验收检验标准》作为食品验收的参照依据,验收人员必须按照有关的验收标准进行验收。

b、掌握供货采购渠道,做到来源清楚,每日来货单保留,并且有进货登记账本详细记录每次来料数量、时间以备查验。

c、对不合格的食品应及时退货,并做好记录; 严禁不合格原料入库,一经发现从重处罚。

c、所有食品均必须经过仓管和厨师两人以上同时签名验收,并开具《验收单》方可入仓报帐。

e、所有采购的食品进行数量的清点、重量的过秤、品质的评定认可方可开具《验收单》收货, 对数量不足的应予扣减,品质不良的应视情予以退换或折价处理。

3、 饭菜加工 a、饭菜必须在就餐前5分钟准备好,加工过程现场主厨统一分工调配厨房职工,加工后的饭菜注 意保热、保洁。## b、菜的加工需采取分批制作,必须确保菜的色、香、味俱全,严禁一锅炒的现象。

(四)、报餐、饭卡管理

1、就餐采取固定报餐模式进行就餐,每周报一次餐,报餐人数由各部门统计汇总后将就餐人员名单交至行政管理部。

2、主厨按就餐人员名单统计实际用量,并根据报餐人数统计的结果进行定量的食品统计,每周五下午下班前把下周的食品定量统计交由行政管理部进行采购;

3、公司有大型活动(培训、开会等)或人员有大量变动时,需提前一天通知餐厅主厨,知会到采购变更采购量;

4、所有用餐人员用餐时必须使用本人的餐卡刷卡后方可用餐,厨房工作人员有权拒绝为任何无餐卡的人员打菜饭,每餐只容许刷卡1次。

5、饭卡充值:入园企业以公司为单位为用餐人员进行饭卡充值,月底导出用餐数据。

(五)、投诉管理

1、成立膳食委员会,成员以我司行政管理部、餐厅和企业代表为主,每月召开一次会议。

2、建立投诉意见管理机制,通过信箱、书面或邮件等方式接受用餐人员的投诉和建议。

3、每半年进行一次用餐人员满意度调查。

(六)、成本费用预算

1、厨房改造及设备添置预算

为满足用餐人员增加的需求,需对现厨房进行改造和添置设备。

打通两间厨房重新加固费用:5000元。

不锈钢工作台 2张 x1000元=2000元(下层有门可开关)

不锈钢四层架 1张 x800元=800元

大冰柜(立式、四门)1台 x5000元=5000元 消毒柜(双开门)1台 x3500元=3500元 蒸饭车(大号) 1台 x2000元=2000元 热水器 1台 x1200元=1200元 净水器 2台 x1500元=3000元 柴油两孔灶 1台 x3000元=3000元 分菜车 1台 x3000元=3000元 配料台 2张 x450元=900元 合计费用:29400元。

2、每月成本核算

按早餐人30,中餐人120,晚餐20人核算。 月均成本 工资福利 煤气 水电 食材 合计 20100 1600 800

月均收入 早餐 中餐 晚餐 合计

三、外包管理方案

选择适合的团餐供应商(炊事员和服务员组成)进驻公司,由承包商负责公司食堂的经营管理,具体如下:

(一)管理人员设置及职责:

由物业公司专职管理。主要负责食堂工作的日常管理及监督、承包商的沟通协调、员工用餐管理以及员工满意度调查等。

(二)用餐人员:

低碳总部园公司本部、银江信息公司、银江物业公司、后勤保洁保安人员等,以及部分入住园区企业员工。

(三)员工用餐标准:

1、标准餐(仅限早餐)3元/份,包括面条(或粉),或稀饭馒头等。

2、自选餐13元/份(午餐或晚餐),6-8个菜品任选(自助形式)+水果。

3、公司接待用餐,根据菜单点选,餐费根据菜品定价而定。

4、物业保洁、保安人员等,早餐3元/份,午餐、晚餐5元/份3-4个菜品任选。

建议公司按10元/天/人补贴员工(按当月应出勤天数补贴),公司接待餐由行政部统一结算报销。因接待任务加班而产生的餐费,并入当天接待统一报销。

(四)承包商选择:

采取招投标形式,对承包商的厨师厨技、菜品质量、管理水平、服务水平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考察,慎重选择。合同一年一签。(招标方案另行制定)

(五)合作方式:

1、利用公司现有厨房、餐厅进行布局,根据需要公司再购置厨具设备、餐桌(椅)和餐具等交与承包商管理使用,承包商购买食料进行加工,水电和燃料费由承包商自理(查表计量收费)。

2、盒饭配送:根据园区企业用餐需求,承包商可采取打包成盒配送供餐。

3、小卖部:承包商可在餐厅设立小卖部为员工提供方便。

(六)、设备采购:

承包商一般不提供厨房设备,由行政部会同财务部了解市场价格,制定采购方案进行采购。如果用餐人员增加,每日多于200人用餐,当年合同期满后另行制定承包方式和承包费。

(七)结款方式:月结

承包商以刷卡机记录原始数据为准,根据每月实际用餐人次与银江物业公司进行费用结算。

(八)消费方式:

方案一:刷卡消费(我公司自备刷卡机,价格1000元以内) 公司将用餐补贴输入员工就餐卡,员工凭卡消费早、中、晚三餐外,还可设立的小卖部够买日常用品。消费超出补贴部分可在公司财务部交现金后凭收款条到物业公司办理充值。

每月1-5日,物业公司将上月充值的金额和本月食堂刷卡的金额进行统计,形成报表提交财务审对,并以此为依据与承包商结算;

员工离职时,卡内金额可以折算为现金。 方案二:现金消费 公司将餐补以现金的形式发放给员工,员工以现金形式进行消费。

为了便于公司管理,建议采用方案一。

(九)食堂用餐人员的统计与管理:

1、每月28日前由公司人力资源部把下月用餐人员名单及人数交至办公室。

2、所有职工用餐时必须使用本人的饭卡由厨房工作人员进行核对勾记方可打饭用餐,厨房工作人员有权拒绝为任何无饭卡的人员打菜饭(管理人员除外)。

3、人力资源部及时退回离职人员的饭卡或为新进职工办理饭卡,办公室将按饭卡发放的情况统计每天实际用餐的总人数,并根据用餐总人数统计的结果报食堂负责人进行食品的定量采购。

(十)承包商管理:

1、与承包商协商签定《员工食堂承包合同》,明确对员工食堂的场地、设备维护、费用结算、食品安全以及责任划分等事宜。

2、每月结算金额5%作为承包商考核基金,行政部责负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并根据调查意见对承包商进行考核,

具体考核办法如下: (1)员工满意度调查低于50%,则考核基金为0;50%-70%,考核基金的80%;70%-90%以上,全额考核基金;90%以上,当月额外奖励1000元。

(2)连续三月满意度低于50%的,则更换承包商。

2、每日对食堂用餐区域及厨房进行2-3次卫生检查(责任人为承包方现场负责人),公司制定《卫生管理规定》对承包商进行奖惩处理。

3、行政部指定专职人员负责对厨房采购的质量、进货渠道、安全卫生进行监督,以确保原材料安全。

4、水、电、燃气等费用由承包商承担(包括餐厅和工作人员住宿用电、用水)。

5、要求承包商每周四提交下周菜谱,经我方确认后,于周五张贴公布。要求夏季(6-10月),每天为员工提供解暑饮品,如绿豆汤等(费用另计)。

6、餐具每天、每顿全面消毒,全体上岗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且必须每年对健康证进行年检。要求承包商上岗人员统一着装,并遵守我公司一切制度。

7、承包商负责对厨房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且由此产生的维修费用,由承包商承担。

(十一)、员工就餐管理: 建立《员工用餐管理制度》对员工用餐的秩序、卫生等情况进行约束,并对违纪者进行相应的处罚。

(十二)附加服务:设小卖部和自动贩卖机

1、方案一:在食堂内设立小卖部一个,经营日常用品、烟或其他小吃。可由食堂承包商承包经营。

2、方案二:设自动贩卖机

联系自动贩卖机供应商,提供自动贩卖机1-2台,我司仅需提供场地及电源支持,由供应商自付盈亏,无最低消费要求。

(十三)优劣势:

1、优势:

(1)承包商为专业餐饮经营商,对于厨房餐厅的管理更为专业细致。同时,厨师资源丰富,可根跟需求调配厨师,以丰富菜品口味。

(2)承包商有丰富的进货渠道,原料物品选择更多,成本控制合理。

(3)公司与承包商合作减少经营风险,承包商对食品安全负全部责任。 (4)公司每月支付承包商约10元/天/人*80人*22天=17600元,员工自付的用餐费5元/天/人*80人*22天=8800元(80人为预估用餐人数)。

承包商收益为:26400元(员工固定用餐收入)+员工自行浪费收入+公司接待餐收入+小卖部收入+其他=大约40000元;由此产生的水电、燃料费用约为2000元/月左右,炊事员(2人)工资支付7000元,服务员(3人)支付工资6000元,食料成本18000元,税费等其他开支约1500元,承包商结余约5500元。(用餐人员越多承包商利润越高)

2、劣势:

(1)由于承包商有自付盈亏性质,在充分考虑自身成本及盈利的情况下,员工实际享受到的餐标预计仅5-6元/餐左右。

第2篇: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2012年富川瑶族自治县食品工业企业

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贺州市工信委《关于印发<2012年贺州市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贺工信

[2012]128号)文件精神,着力推进富川瑶族自治县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诚信保障能力和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我县食品工业健康有序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在诚信试点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发挥部门协调机制作用,加大诚信标准宣传力度,指导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配合自治区工信委对诚信管理人员的培训,推进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工作;加大开展诚信建设专题宣传力度,加快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步伐。

二、工作任务

(一)完善诚信建设协调工作机制

各部门适时召开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部门联席会议,通报诚信建设工作开展情况,研究提出相关措施建议,并协调解决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推动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行业组织在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中的职责任务,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行业组织加强自律的责任。

(二)加快建立企业诚信管理体系

继续组织企业参加诚信标准、制度培训,以及企业管理层、关键岗位培训。采取积极有效方式,开展行业间学习交流活动,加快推动食品企业诚信体系。

(三)建立诚信信息征集和披露体系

一是建立统一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管理平台,促进诚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及时向社会公布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信息。二是是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做到依法采集及披露企业诚信信息。

(四)推进企业诚信体系评价

规范食品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工作。依照企业自愿申请的原则,适时组织我县食品工业企业通过委托评价机构开展诚信体系评价,并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

(五)加强诚信宣传与诚信文化建设

一是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多渠道宣传我县企业诚信,形成“讲诚信、树品牌、强产业”的良性发展局面。二是督促企业通过张贴诚信宣传画、发放诚信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营造大力推荐诚信体系建设的良好氛围。

(六)加强诚信奖惩机制建设

积极争取政策及资金渠道,加快诚信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诚信标准修订升级等工作;在

国家食品储备、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公共服务、项目核准、技术改造、融资授信、有关资金政策、信用担保、社会宣传等方面参考使用企业诚信信息及评价结果,对诚信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和优先安排。同时,以法律法规为依据,通过失信曝光、分类监管和市场退出机制等手段加大对失信企业惩戒力度,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各部门要切实提高对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认识,要结合行业企业实际,制定工作计划,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落实各项工作任务;要研究完善诚信管理配套制度,加大标准宣传力度,会同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认认真真落实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

(二)加大工作力度,加强诚信宣传

结合实际,促进信息和管理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行业规范与自律作用,形成全方位、多层面合力推动、协同推进的良好工作局面。继续大力营造诚信建设的舆论氛围,加强地区间、企业间交流,宣传好的做法和经验。

(三)落实主体责任

各相关部门要加大诚信标准宣贯力度,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诚信管理制度,加强企业管理,落实企业责任,保障食品安全。

(四)总结成功经验,加快推广应用

认真梳理和总结试点企业中好的做法和经验,加快推广和应用,全面推进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四、工作步骤

本实施方案总体时间安排为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制定方案阶段(2012年7月中旬)

各相关部门、企业要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推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措施。

(二)组织培训阶段(2012年7-8月)

县经贸局组织相关企业参加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实操培训班,为诚信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三)指导推进阶段(2012年8-11月)

县经贸局深入辖区重点食品工业企业进行指导和督导,及时掌握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进一步拓展工作思路,创新方法,动员和依靠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推进我县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四)检查总结阶段(2012年11-12月)

县经贸局组织对辖区内重点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进行检查验收,逐项检查企业工作落实情况,切实保证工作质量。各相关部门、企业做好总结工作。

第3篇: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XX县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

实施方案

为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XX省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精神,加快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工作部署,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我县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工作中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为目标,加强企业质量安全诚信为核心,守法遵章为准绳,社会道德为基础、企业自律为重点,通过政府指导和推动,企业履行主体责任,社会各界参与并监督,逐步建立起企业责任为基础、社会监督为约束、诚信效果可评价、诚信惩奖有制度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促进我县食品工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保证。

二、目的和原则

(一)工作目的

通过开展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着力探索以食品工业企业信用制度、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企业诚信自律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框架。培养和增强企业诚信意识和信用管理水平,规范企业依法生产,诚信经营,自觉抵制制售假劣产品行为,充分发挥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作用,逐步建立企业诚信建设的长效机制,从而提高全县食品工业发展水平。

(二)工作原则

坚持制度建设与教育宣传相结合原则;坚持企业主体责任与行业自律相结合原则;坚持政府推动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原则;坚持失信惩戒与诚信褒奖相结合原则。

三、实施范围 XX公司

四、主要任务

(一)引导企业诚信自律活动

一是建立企业诚信组织管理制度。成立诚信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并成立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加强生产经营各环节的信用管理,有效防范企业信用风险。二是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诚信管理体系。在原料和产品验收、生产操作、检验、发放、成品销售和用户投诉以及不合格产品管理、物料退库和报废、紧急情况处理等环节中融入诚信机制,建立完善食品可追溯制度、产品检验制度、不合格产品召回制度、诚信危机处理和预警制度、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广告宣传管理制度、合同管理以及标识管理制度等。三是建立自查改进机制。对照企业诚信管理的有关标准,定期开展自查活动,不断完善各项诚信管理制度,自查情况以及改进情况要建立记录。四是建立企业诚信宣传教育机制。开展诚信车间、诚信班组活动,公司要与各车间、各员工签订诚信承诺责任书,定期组织员工培训,从生产技术到诚信理念全方位培养员工综合素质,教育每一名员工树立质量诚信意识。五是树立企业诚信文化。弘扬诚信传统美德,增强企业法制意识、责任意识、质量诚 2 信意识,逐步形成以守法、履责、诚信为核心的企业诚信文化。

(二)建立企业内部诚信管理档案

根据《XX省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企业要结合行业实际,根据全省统一的食品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诚信档案示范文本或建档要点,建立档案。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的各关键环节都要建立信用记录,包括原料和产品验收、生产操作、检验、发放、成品销售和用户投诉以及不合格产品管理、物料退库和报废、紧急情况处理等相关记录。同时,为保障食品收购、生产、经营各环节质量安全可追溯,企业要建立原料供应商诚信记录,加强对进货源头的掌控。各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加强对企业建立和管理档案的监督、指导和检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三)建设XX省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平台

在XX省公共信息平台的基础上,根据食品工业企业特点,建设XX省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平台。平台建设具备三个特点:一是覆盖广,省内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全部单独建档;二是信息全,包括企业基础信息、良好信息和警示信息,涵盖所有食品监管部门的日常监管信息、质量检验报告以及相关社会信息;三是更新快,省、市信息联网运行,可实现信息实时交换与更新。本着“属地负责、部门共建、联网共享”的原则,省工信委负责全省食品工业企业信用档案的协调建设和管理,县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食品工业企业信用信息的协调、征集和管理,并与省级平台实现联网。省工信委对各市、州信息以及省直相关部门信息进行整合后,形成统

一、全面、实时更新的全 3 省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平台。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守商业秘密的前提下,依照有关《办法》,通过“省工信委网站”对食品工业企业信用信息依法进行披露,供社会免费查询使用,全面展示我省食品工业企业信用状况。

(四)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结合食品工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机制的建立,发改、科技、财政、人社、农牧、商务、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等部门将根据食品工业企业信用等级对企业实行分类监管。对诚信企业给予表彰,对企业法定代表人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并在行政审批、政策支持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同时,加大对失信企业的警示惩戒力度。在我省现有信用信息发布机制的基础上,对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制售假劣及有毒有害食品的企业及其责任人,进行公示披露;情节严重的,依法进行公开曝光,相关部门以取消市场准入等行政处罚方式进行惩戒,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五)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培训

广泛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政府公共信息网络以及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食品工业企业诚信宣传活动,营造人人讲信用、人人重信用、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社会氛围。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开展重合同、守信用、依法经营活动,倡导文明诚信经商,提高企业和员工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逐步形成以诚信、守法、履责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要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和信用管理知识培训,食品工业企业要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师,建立起具有良好职业操守、具备较强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专业食品安 4 全和信用管理队伍,为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五、实施步骤

从2011年1月开始至2013年12月结束。分三个阶段:

(一)试点阶段(2011年1月—2011年12月)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文件精神,进行全省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动员部署,制定并出台《XX县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2、开展全面信用风险管理和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立及实施工作。完善企业各项诚信管理制度、诚信管理档案,制定企业信用风险防控方案和企业诚信管理标准。

3、开展食品企业信用管理师和诚信管理体系标准的教育培训工作,引导企业开展诚信文化宣传教育活动。

4、开展诚信评价活动,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建立部门联动的分类监管机制和食品安全预警机制。

5、对本行政区域内食品行业龙头企业的诚信建设进行验收,并形成试点总结报告上报市工信委。

(二)全面推进阶段(2012年1月—2013年6月)

1、总结我县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试点经验,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向我县食品行业进行全面推广。

2、组织实施《XX省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3、建立企业内部诚信管理制度、诚信管理档案,加强企业内部诚信管理相关知识培训,组织企业开展诚信评价活动,做好 5 诚信宣传教育活动。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3年7月—2013年12月)

1、对食品工业企业的诚信建设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形成工作总结上报市工信委。检查验收中未达标的,省工信委将限期整改,工作不力、走过场的将予以通报批评。

2、督促食品工业企业不断完善内部诚信管理制度,建立并推广诚信体系建设规范和标准,健全诚信评价机制,逐步形成一个运转顺畅、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全县食品工业企业诚信水平。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县工信局会同县发改局、监察局、农业局、商务局、卫生局、人民银行XX县中心支行、工商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指导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依法实施企业诚信信息征集和使用,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县工信局指导和督促企业建立诚信管理制度体系,检查企业诚信制度实施。发改、农牧、商务、卫生、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主管部门完善监管信息体系,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组织实施食品工业企业安全监督管理。行业协会组织开展诚信培训,指导企业建立诚信制度、实施国家标准,组织企业参与诚信评价活动,加强行业质量诚信宣传。县工信局负责制定工作方案,提出目标任务并进行分解细化,层层落实责任,制定工作计划推进表,按月排出具体任务,按月推进,按阶段总结。市上将工作完成情况列入对县上领导班子主要责任指标考核,确保食品工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顺利完 6 成。

(二)加强督促检查,及时总结交流

县工信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定期深入企业,进行督促检查和专题调研,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以现场会、专题研讨等形式,及时总结推广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机制。

(三)增强经费保障,加大科技投入

企业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加强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的经费投入,充分利用现有电子政务网建立食品工业企业信息网络,保障信息资源共享。同时,积极支持和鼓励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信用服务机构的发展,为提高全县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的整体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第4篇:在县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工作提高阶段实施方案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O m文秘 23028G1BDF8H2A0H>

我县开展的食品生产加工业专项整治工作历时两年时间,现已完成了宣传动员、普查建档、集中整治、分类监管等各阶段工作,按照《云南省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工作验收标准》,阶段性工作已顺利通过州政府考核验收,但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分布在广大农村的食品加工小作坊呈现小、散、差的状况,监管难度大,工作任务重,导致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巡查、回访、审查、监督抽查、产品出厂强制检验等措施落实严重滞后;食品加工小作坊存在无生产许可证、无执行标准、无检验设备、滥用食品添加剂、生产工艺落后、卫生条件差、人员素质不高、信息不畅、食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强;部分食品加工小作坊生产设备落后,使用的锅炉、压力容器属无证产品,存在安全隐患等。为进一步强化对食品生产加工业的监管,做好巩固提高工作,建立和完善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工作的长效机制,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机制,边整治边规范,在整治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努力提高我县食品生产加工业的质量安全水平,促进食品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工作目标

(一)消灭无标准生产,实现100%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办理采标手续,并严格按照现行、合法、有效的标准组织生产经营,坚决取缔生产“三无”食品的“黑窝点”。

(二)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备案制度,食品包装容器符合食品卫生安全要求,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70%以上。

(三)《食品生产许可证》办证率比上年提高30%;年审考核通过率达100%。

(四)监管部门和企业对食品从业人员培训率达95%以上。

(五)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使用的无证设备(锅炉、压力容器等)得到查处,食品生产安全得到保障。

(六)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进一步健全,全社会食品质量安全意识有较大提高。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全面开展整治巩固提高工作。各乡镇、县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工作成员单位要充分认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领导,深入持久地开展好食品生产加工业专项整治工作。各乡镇要充分发挥乡镇质量监督员和村委会协管员的作用,加强对节日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督和检查,各乡镇、质监、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农业、畜牧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履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我县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二)健全制度,积极引导和规范企业发展。各乡镇和县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快速反应机制、案件移送机制、企业诚信机制、举报奖励机制、黑名单通报制度等长效监管机制,进一步强化食品质量安全辖区监管责任制,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巡查、回访、审查、监督抽查、产品出厂强制检验等监管措施的落实力度,继续加强对农(本文来自中科软件园,转载请注明)村偏远地区和城乡结合部食品加工小作坊的监管,杜绝食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依法行政,认真开展消灭无标准生产和无证查处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业的整顿和规范发展工作,要从消灭无标准生产入手,督促和帮助企业办理采标手续,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做到不使用回收食品作原料生产加工食品,不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不使用国家禁用添加剂生产加工食品,不使用污染容器包装食品,不合格产品不出厂销售,主动接受产品质量定期抽查检验,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培强做大我县绿色食品加工业,以较好的产品质量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各乡镇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报有关部门,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要通力协作,认真开展无证查处工作,对既无生产许可证又无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的黑窝点要坚决取缔。

(四)突出重点,加大对小作坊和农村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2007年要重点抓好小作坊监管和农村食品质量的提高工作,重点打击制假售假的黑窝点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针对生产节日热销食品的小企业、小作坊,要加大巡查和回访力度,要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保障农村的节日食品供应。要加强对小作坊原料的检查,不具备索要原料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条件的农村小作坊,一定要查清其原料来源。针对具有地方特色、区域性生产明显的地区,要严格监管,决不能出现区域性集体制假售假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对农村地区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必需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且产品销售只限于本地销售的,可在报请县人民政府同意、县质监局备案的基础上予以保留,但是一定要严格监管,措施到位。要通过各种监管措施的落实,逐步解决农村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提高农村食品安全水平。

四、时限要求

(一)各乡镇在普查建档阶段已摸清了辖区内食品加工企业底数,在此基础上要开展好消灭无标准生产工作,指导企业及时到县质监局申办采标手续,严格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组织生产经营。此项工作于2007年6月30日前结束。

(二)在消灭无标准生产的基础上,适时组织产品质量抽样检验,并向县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领导组办公室上报抽查结果。此项工作于11月20日前结束。

(三)抓好“五一”“十一”“中秋”“国庆”“元旦”“春节”等节日食品安全检查,检查结束后,各乡镇、县级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将检查情况上报县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坚决取缔不具备食品加工条件的企业,确保食品安全,此项工作由各乡镇人民政府牵头,质监、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配合,此项工作于12月30日前完成。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O m文秘

第5篇: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10年—2012年)

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10年—2012年)

(工信部消费[2010]549号)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为目标,以加强质量安全诚信为核心,以守法遵章为准绳、社会道德为基础、企业自律为重点,通过政府指导和推动,行业协会加强自律,企业履行主体责任,社会各界参与并监督,逐步建立起企业责任为基础、社会监督为约束、诚信效果可评价、诚信奖惩有制度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

【发布单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文号】 工信部消费[2010]549号

【发布日期】 2010-10-

21【生效日期】

【效力】

【备注】

为落实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部署,贯彻实施《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加快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增强企业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提高企业诚信保障能力和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为目标,以加强质量安全诚信为核心,以守法遵章为准绳、社会道德为基础、企业自律为重点,通过政府指导和推动,行业协会加强自律,企业履行主体责任,社会各界参与并监督,逐步建立起企业责任为基础、社会监督为约束、诚信效果可评价、诚信奖惩有制度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

工作原则: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坚持制度建设与教育宣传相结合、企业履行责任与行业实行自律相结合、政府指导推动与社会监督作用相结合以及失信惩戒与诚信褒奖相结合的原则。

二、工作目标

从2010年开始,用3年左右时间,初步建立起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企业诚信信息征集体系、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和政府部门协同推动、行业协会组织实施、食品企业积极参与、诚信责任有效落实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运行机制。

通过加快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食品工业企业质量信誉水平和责任意识明显提高,企业普遍建立诚信的职业道德规范和依法经营的管理规章制度,违约、违规、违法等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食品行业协会在统

一、规范的诚信标准下,基本建立起符合自身特点的行业诚信自律机制;食品工业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三、实施思路

建立组织机构和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制定工作制度文本体系;从选择部分地区和行业试点开始,指导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开展诚信自查自纠;通过统筹规划、资源整合,建立健全国家、地方及行业、企业三级信息平台,逐步形成全国统一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管理系统;实行企业诚信评价及失信曝光制度,运用市场机制,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激励企业加快诚信体系建设;总结试点经验,扩大试点范围,逐步形成诚信体系推广模式,并在全国食品行业全面推广。

四、主要任务

(一)建立诚信体系建设协调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会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人民银行、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认监委、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等部门(单位),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确定任务分工,共同推动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二是成立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办公室。承担制定工作实施计划、组织专家指导地方和企业开展诚信管理体系试点建设、审核并管理企业诚信信息、建立并维护国家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平台、组织开展标准升级等工作。三是组建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专家队伍,建立专家库。发挥专家在指导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开展诚信管理培训、参与企业诚信评价等方面的作用,形成诚信咨询和管理服务机制。四是建立部与省、与行业组织间的联系机制。明确各省、行业组织的职责分工及负责人,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行业组织加强自律的责任。五是建立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督察及信息报送制度。定期检查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执行情况,对地方工作进行指导和督促检查。建立简报和半年、诚信报告制度。

(二)建立诚信建设制度和标准体系

一是发布实施《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CMS)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和《食品工业企业诚信评价准则》;分行业编写诚信管理体系建立及实施指南,制定诚信评价实施细则。二是制定诚信信息征集与使用管理办法,明确信息征集项目、渠道、方式,规范信息的使用和披露。三是制定诚信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规范诚信服务机构行为,培育诚信服务市场。

(三)建立企业诚信管理体系

一是开展诚信建设相关标准宣贯,指导试点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二是督促企业完善检验检测手段,提升质量检测能力;加强食品生产原料管理,建立健全企业生产经营档案,完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三是开展企业诚信建设自查自纠,建立企业内部诚信管理自律机制。四是总结经验,扩大试点。

(四)建立诚信信息征集和披露体系

一是建立全国统一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管理平台和查询披露系统。实现部门间诚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及时向社会公布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信息。二是加快地方、行业、企业诚信信息平台建设,促进两化融合。三是严格执行管理制度,依法采集及披露企业诚信信息(包括其他有效的信用评价信息)。

(五)建立企业诚信评价体系

一是组织企业开展自查自评活动。指导企业依据评价准则和评价实施细则开展对标达标自我评价。二是开展试点企业诚信评价。由工业主管部门组织行业协会或第三方服务机构,选择诚信体系建设基础较好的试点企业开展试评价,并逐步向食品工业企业全面推开。三是规范诚信服务机构管理,健全诚信服务机构的服务监督、考核制度,推动诚信服务机构发展。

(六)加强行业自律机制建设

行业协会加强自律机制建设,制定和完善行规行约,在行业内开展诚信宣言、公约、自查或互查等自律活动。企业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和诚信管理人员,开展重合同、守信誉、依法生产经营的活动,倡导文明诚信经商,提高企业和员工的诚信意识和诚信水平,形成有效的企业自律机制。同时,建立企业失信举报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七)加强诚信宣传与诚信文化建设

一是制定宣传计划。结合工作重点确定宣传主题,明确采用的媒体形式和宣传的范围等内容。二是宣传食品工业企业诚信试点工作。跟踪宣传试点进展,宣传试点地区、行业及企业的好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三是开展专题宣传活动。举办食品安全高层论坛、3.1

5诚信宣传和诚信兴商宣传月等活动,警示失信行为,褒扬诚信企业;组织开展知识培训、法制讲座、技术咨询、企业诚信文化国际交流等活动。

(八)加强诚信奖惩机制建设

一是利用现有政策及资金渠道,支持国家级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和宣传、培训等工作,提高食品企业诚信保障能力。二是在国家食品储备、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公共服务、项目核准、技术改造、融资授信、有关资金政策、信用担保、社会宣传等方面参考使用企业诚信信息及评价结果,对诚信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和优先安排。同时,以法律法规为依据,通过失信曝光、分类监管和市场退出机制等手段加大对失信企业惩戒力度,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五、工作安排(详见附表)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按工作内容侧重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标准(2010年1月—2011年12月)。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会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人民银行、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认监委、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等部门(单位),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设立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制定企业诚信建设行业标准、实施指南、评价细则、管理办法、工作方案等制度、标准,指导和规范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

(二)组织开展试点,形成工作机制(2010年1月—2012年12月)。

选择具有一定工作基础的黑龙江省乳制品行业和河南省肉类食品行业作为诚信试点。组织试点省制定工作方案及实施计划,组织召开启动会,开展人员培训,完善管理制度,指导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构建国家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管理平台,组织专家对企业开展食品企业诚信试评价工作。

组织召开试点阶段总结交流会,开展试点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绩效评估,总结工作经验,有序扩大试点范围。在北京、福建、广东、河北等省(市)分别开展调味品、罐头、饮料和葡萄酒及乳制品行业标准宣贯和分行业实施指南编制,扩大诚信体系建设试点范围。

(三)总结试点经验,逐步全面推广(2011年1月—2012年12月)。

总结试点省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经验和做法,形成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的模式,统一部署,在食品行业全面推广。

在三年的诚信体系建设过程中,各部门要加强对地方的工作指导,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督促食品工业企业不断完善内部制度,理顺工作流程,健全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改进诚信管理状况,初步建立起一个自我完善,自我约束,诚信履责的良性循环长效机制,稳步提高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我国食品行业诚信水平。

附表:2010-2012年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任务表

第6篇:天津市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方案(津政办发〔2005〕057号)

【发布单位】天津市

【发布文号】津政办发〔2005〕057号 【发布日期】2005-09-07 【生效日期】2005-09-0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天津市

天津市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方案

(津政办发〔2005〕057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市质监局拟定的《天津市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二OO五年九月七日

天津市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及《国家质检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国质检监〔2005〕182号)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切实把食品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坚持集中整治与制度建设、严格执法与科学管理、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失信惩戒与正面引导相结合的工作原则,进一步落实“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边整治边规范,在整治中求规范,在规范中求发展。引导企业诚信守法,强化舆论和社会监督,努力提高食品生产加工业的质量安全水平,促进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消费安全。

二、工作目标

在摸清我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状况、建立食品企业质量档案、完成食品企业标准清理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区域性食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2005年基本完成小麦粉、肉制品等15类产品的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2006年上半年基本完成糖果等13类食品市场准入工作;食品质量明显提高;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质量安全自律意识全面提升;2007年底,全市食品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更加完善;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的长效监管机制初步建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食品消费安全得到有力保障。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业的整顿,培育一批名优企业,关闭一批不具备产品质量安全条件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严厉惩处一批制售假冒劣质食品的违法犯罪分子。

三、组织机构

成立市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副秘书长陈宗胜任组长,市质监局局长吴初任副组长,18个区县人民政府主管区县长及市开发区、保税区主管领导参加。市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市质监局,办公室主任由市质监局副局长马伯禄担任。

市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和市政府有关食品安全监管的方针、政策,协调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加强质量安全工作,组织建立全市食品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定期分析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形势,督导各区县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组织对各区县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整治和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目标的考核。

各区县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由政府分管领导负责此项工作,确保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和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落实到位。

四、整顿的内容、重点和范围?

(一)整顿的内容。着力整顿没有基本质量控制措施、不具备基本质量保证条件、产品标准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使用非食品原料和滥用添加剂生产加工食品、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在食品中掺杂掺假、偷工减料影响健康安全以及产品质量低劣等问题。

(二)整顿的重点。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全国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05〕20号)确定的粮、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酒、饮料、儿童食品等品种,以及大港区太平镇巧克力、静海县酱腌菜、蓟县罐头等区域性质量安全问题较多的食品和《天津市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百千万行动”实施方案》(津质技监局质监〔2005〕293号)确定的区域性质量安全问题严重的地区,重点进行整顿。

(三)整顿的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的全部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洗涤剂、消毒剂等生产加工企业。

五、时间安排和主要任务

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按照宣传发动、普查建档、集中整治、总结验收和巩固提高等五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2005年9月30日前)。各区县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和市政府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开展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活动的文件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区县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协调本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和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一是成立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召开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会议;三是制定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方案,四是区县政府、乡镇(街道)政府、村(居)委会、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层层签订食品质量安全责任状。同时,还应组织食品生产加工业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提高企业的诚信守法意识和自查自改的自觉性。

各区县政府9月30日前将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名单、整顿工作方案及层层签订责任状的情况报市质监局,由市质监局汇总后上报市政府。

(二)普查建档阶段(2005年10月―11月30日)。在已对1529个企业建立质量档案的基础上,各区县应根据整顿工作方案的要求,通过“进村入企入户”的办法,进一步摸清本行政区域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数量、所加工产品的类别、规模和质量状况,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准确的质量档案,做到企业数量、质量状况、人员素质、生产设备、证照情况、产品流向“六清楚”。

在普查建档阶段,要全面推行“两个确认”工作。一是乡镇(街道)政府、村(居)委会确认。普查结果必须由村(居)委会签字确认。在此基础上,要求各乡镇(街道)政府负责对辖区内行政村(居)委会普查情况完整性的再确认。在确认过程中,既要落实企业数量与产品品种等相关状况,又要将巡查责任落实到乡镇(街道),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变化情况由乡镇(街道)随时报告当地质监部门,积极推进食品生产加工业的长效监管。二是普查结果核查确认。各区县质监部门对乡镇(街道)报送的企业基本情况进行核查确认,确认无误的录入食品企业质量档案数据库,纳入巡查范围,实行动态监管。

(三)集中整治阶段(2005年12月―2006年4月底)。

1.查找主要问题。一是检查“两证一照”,即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二是全面检查质量保证条件、关键加工环节及原料仓库;三是严厉查处以非食用原料加工食品的19种违法行为;四是严厉查处滥用食品添加剂、偷工减料影响健康安全的4种违法行为;五是严厉查处假冒包装标识的违法行为。

2.各区县政府、各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严格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监管。根据实际情况对食品企业实行分类处理。

⑴遏止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关闭曝光一批“黑窝点”。对无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生产加工食品的,所在区县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予以取缔,纳入“黑名单”公开曝光;凡发现存在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危及人身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严重违法行为的,依法责令立即停止生产销售,从重处罚。对已获证企业应当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已申请但尚未获证企业一律不予核发生产许可证,并纳入“黑名单”公开曝光。

⑵停产整改一批质量保障能力差的企业。一是对已实施无证查处、企业有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未申领生产许可证的,坚决责令停产整顿、限期取证;已获证企业产品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和经审查检验不合格的,责令停产整顿。凡是经整顿仍达不到要求的,当地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撤销注册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予以取缔。二是对尚未实施无证查处且产品质量可以保证的,在未领证之前要由企业签订质量安全保证书,并制定监管措施,防止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限期取证;对于尚未实施无证查处且产品质量保障能力差的企业,除采取上述措施外,还要加大定期监督检验频次,提高监控预防的效果。三是对于无标或超范围生产的企业,已处于停产、转产状态但未注销或变更营业执照的企业,生产规模小且经整改仍不具备生产合格产品条件的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业主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淡薄、曾被有关部门查处且拒不改正的企业,采取坚决果断措施实施关停并转。

⑶扶持一批食品生产龙头企业,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对于具备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且已经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或尚未纳入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但内部质量管理与质量监控手段比较完善、产品质量较为稳定的企业,允许其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并采取措施支持其进一步上规模、上水平。

3.强化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管。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小作坊实施重点监管。对不向市场销售或销售范围局限在本村本乡而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自给性季节性小作坊,一是按照既要管好、又要便民的指导思想,建立以质量承诺为主要内容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自我承诺制度。企业要郑重承诺不滥用食品添加剂,不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依据标准组织生产。强化小作坊主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严防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二是落实监管责任制。区县政府与乡镇政府(街办事处)、村(居)委会逐级签订责任状,区县质监部门与市质监部门要签订责任状,企业与区县质监部门要签订承诺书。三是鼓励小作坊联建检验室,督促企业落实产品出厂检验。四是各区县质监部门日常监管工作要做到“三个不放过”,即企业整改措施不落实的不放过、质量安全指标达不到要求的不放过、质量教训不吸取的不放过。

4.进一步加强食品添加剂生产和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1)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监管。各区县要严格要求本辖区内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不得在产品中添加非食品原料,并在质量承诺书中加以承诺,生产的复合食品添加剂要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今年已建立我市生产复合添加剂的企业备案制度,生产复合食品添加剂的企业要将复合添加剂的成分和含量报质监部门备案。

(2)要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监管。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要在质量安全承诺书中承诺严格按标准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滥用添加剂,不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要建立购买和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助剂情况的台账,并定期报当地区县质监部门备案。

5.建立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通过建立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突出监管重点,不断完善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一是各区县分片划定监督点,继续结合辖区打假资讯地图实行定人、定责、定区域、定企业的动态管理。二是按照分类监管的原则,突出监管重点,对食品加工企业实行巡查、回访、监督抽查、质量承诺和预警等措施,带动长效机制的建立。三是监管重心下移,各区县以乡村、街道为基础,实行“三员”(即专业监督员、政府协管员、企业检验员)协同监管。结合已确定的辖区打假责任制的打假监督员、打假协管员,将企业检验员纳入到监管的“三员”行列。四是实行“四图”(即企业变化动态图、食品行业分布图、监管责任落实图和食品安全警示图)对食品加工企业动态监管。企业变化动态图,可结合辖区食品企业一览表进行企业变化动态管理;食品行业分布图,可根据辖区食品企业一览表中所在辖区栏进行分类;监管责任落实图,可结合辖区食品企业一览表中辖区企业监督检查情况进行填写;食品安全警示图,要把行业性或区域性质量安全重点问题作为食品安全警示图的内容。各区县要在今年年底前将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全面落实到位。

6.动态监管已备案的食品企业产品标准,严格执行食品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审查制度。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和市场准入规定的标准,对区域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企业产品标准进行清理,对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和市场准入相关标准的食品生产企业产品标准,撤销备案;对超过有效期的企业产品标准责令履行修订或确认继续有效手续,逾期不修订或确认继续有效的撤销其备案。对撤销备案的企业标准予以通告。

(四)总结验收阶段(2006年5月―6月30日)。各区县应组织对本辖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整改情况进行验收。市领导小组将会同有关部门组成督查组对各区县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进行指导和督查,确保整顿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各区县要于2006年6月30日前将整顿工作总结分别用书面及电子版报市质监局,由市质监局汇总整理后,上报市政府。

(五)巩固提高阶段(2006年7月―2007年底)。在前期整顿工作基础上,从健全制度和完善机制上着手,切实加大治本力度,巩固和深化整顿活动成效。通过加强食品质量安全准入监管,完善食品质量预警机制、快速反应机制、案件移送机制、食品生产企业质量诚信机制、举报奖励制度、食品监管责任制和制假“黑名单”通告制度等措施,强化巡查、回访、年审、监督抽查、强制检验等日常监管手段,建立健全食品生产加工领域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

六、工作要求

(一)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活动的具体实施,由市、区县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各级质监部门负责牵头整顿活动的具体工作,并层层落实工作任务,协调解决整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乡镇、街道等基层行政组织负责做好各自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整顿工作,落实监管责任,及时向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通报辖区内企业的整顿情况。农业、卫生、工商、商务、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应积极配合质监部门,共同抓好整顿工作。

(二)加强引导,改进服务。各区县、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应进一步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业发展的引导和指导,支持企业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进行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积极推行食品生产加工安全管理技术,严格执行食品生产加工安全卫生强制性标准,主动采用先进食品标准,积极发展优质精深加工食品的生产。大力培育食品生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区域性或行业性的中介服务机构,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提供技术开发、质量检验、信息咨询、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加快培育专业性的行业协会,发挥其在加强食品行业自律管理、促进行业规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舆论监督。利用各种媒体,普及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知识以及科普知识,提高广大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积极宣传食品生产加工优质产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对食品加工企业“黑名单”公开曝光,增强食品加工企业的责任意识。发挥质监系统12365投诉举报中心的作用,方便群众投诉举报,发动群众积极提供违法犯罪分子的活动线索,营造有利于打击食品违法犯罪行为的良好社会氛围。

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二OO五年八月二十九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上一篇:社团文化展示月竞标书下一篇:优秀村党支部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