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基因

2023-06-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开放基因

带着“开放”基因前行

2015年4月22日,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中国最大图书电商平台当当网发布了2015全民阅读趋势报告,在国内首次全景式深度扫描国人阅读现状。其中2010―2014年全国网购总量排名前20名的县份中,四川的双流县排名第一,报告统计的购书量中,五年时间,双流人从该网站购买了144万余册书,网站的统计人员说:“这让我们也大吃一惊。”此消息一传出,双流人热爱读书的形象逐渐被国人知晓。作为全国经济百强县,双流历来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传道讲学的商瞿、北宋宗师范祖禹、史学家李焘、耕耘乡村教育的傅宝琛等,为双流教育着上了丰厚的人文底色。双流,又因其独特的空港区位优势携带着“开放”的基因。带着好奇,笔者踏上了这块成都平原腹地,去探访这个兼具传统和开放的地域如何将德育做出不一样的特质。

一、开放管理:我的生活我做主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班华教授主编的《现代德育论》中提到,主体―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属性。主体―发展性体现了现代德育以人为本的精神,它要面向全体学生,要面向学生的全部行为,不仅要解决学生对德性的认知问题,而且要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要让学生在参与中进行自我体验,自觉探索,从而获得领悟。双流县要求学校“以体验增能”为德育工作的前提,强调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开展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和综合素质跟踪监测,打开学段衔接的通道,拓展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和发展的机会,让每个学生拥有参与和发展的权利,使每个学生获得参与和发展的体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内外、校内外各类教育活动的主体,全方位参与德育实践。

“S&W”社区是双流县实验小学的孩子们梦想中的园地。在这里,人人都是小干部、小主人,孩子们自己就是“社会人”。社区采取自我管理的形式,对应县级职能部门,成立校级的十个部门,班级也对应成立十个部门,班上的所有孩子根据能力和特点都参与到了部门管理中,责权明确。从卫生到纪律,从安全到活动,从窗户到饮水机……值得一提的是“小班主任体验”:每天中午,第四节课后,4―6年级的哥哥姐姐们就带上围裙,走进1―3年级的教室里。他们此时是这个班级的小班主任,负责管理孩子们的午餐、午间休息以及卫生管理。四年级(2)班的胡馨文在体验小班主任之后写下了感言:

终于到了二年级(2)班教室门口,我的心跳仿佛加快了:万一那些调皮的孩子不听话,我会不会尴尬呢?老师会不会责备我没有能力呢?虽然想了这么多,但我还是鼓起勇气跨进了教室。

现实和想象完全不同。教室里安安静静,大家专心地享受午餐,没有人乱讲话。这时,老师走了进来,看见那些可爱的孩子,感到非常欣慰。

这真是一次不寻常的体验!

在自我管理中,孩子们学会了理解老师,学会了用语言和行动劝导不守规则的同学,弟弟妹妹们也在交流互动中学会了尊重,和谐的校园中友善之花傲然绽放。老师给学生最宝贵的礼物就是送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把钥匙能自己去打开宫殿大门,自己去寻找宝藏。

双华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孩子们个个都是小“当家”――无论怎样重大的比赛,都由各个社团的孩子自主设计,自主编排,连比赛的服装,都由孩子们自行选择。老师再也不是包办者,而是孩子们的助手。“当家”的孩子们也从未让人失望:美术社团的剪纸特色课程获得四川省普教科研成果政府嘉奖;健美操社团的优雅风采在市级比赛中征服了专家和评委;足球社团的健儿们在全县的比赛中勇夺三个组别的冠军……

2014年10月,东升一中七年级新生踊跃报名参加学生会竞选,通过演讲和面试,进入了一个锻炼自己、服务他人的优秀团队――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在未来的生涯中,他们将体验不一样的校园生活。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有严格的组织制度:主席团负责每学期的工作计划,对各项活动进行监督指导,做好协调;各部门实行部长责任制,各部部长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安排,并在开学时向办公室递交本学期工作计划,在期末进行书面总结。运动会、手抄报、文艺汇演等比赛中涌现出一批批优秀学子,他们的风采被一一记录在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的“成长袋”中,作为成长的见证。

步入艺体中学学生宿舍的时候,恍惚间,笔者误以为走进了艺术馆。“雅苑”505室的女生用青花瓷、祥云和京剧脸谱把寝室装点出“中国风”;“静苑”308室的男生用世界杯、欧洲杯和欧冠联赛海报把寝室打造为“足球城”……艺体中学的每个寝室都有自己的专属风格,学生通过装饰地面、墙壁、天花板或悬挂书画作品,摆放饰物等,秀出各自的美术、音乐、体育特长,也为学校打造了独树一帜的寝室文化。

双流的夏天万物葱茏、鸟语蝉鸣,却又如一个大“蒸笼”,令人湿热难耐,可是,东升小学的孩子偏偏最喜欢这个季节,因为他们期盼一年的“阳光少年”评选终于要拉开帷幕了。“阳光少年”是东小学子的至高荣耀,孩子们可以为自己争取机会,远赴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游学并参与文化交流活动,为自己打开走向世界的大门。评选方式打破常规的推荐制,通过自主报名,同学投票,学校现场“海选”等方式,完全公平、公开、透明地评定结果。孩子们在参与评选的过程中逐步审视自我,发现自我,展示自我,成就自我,也让其他同学在此过程中发现自身不足,找到进步方向。横向看,“阳光少年”评价方式是多元的,分为仁爱少年、智慧少年、诚信少年、才艺少年、健康少年、环保少年等等,让每个孩子都能发现自己和别人身上的优点,助他们自信、全面又个性化地成长;纵向看,采用星级评选制,给足孩子螺旋上升的空间,最大化激发生命发展的潜能。

二、开放课堂:我的学习我导演

站在棠湖中学教学班门前,笔者看到了“奇怪”而“繁荣”的景象――整齐划一的“插秧式”书桌排布方式被一个个小“圈子”取代。6―8名同学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他们在做什么?朱玉彬老师默默含笑着介绍起来:“我们将这样的小集体称为‘学生成长共同体’,即‘学生学习共同体’+‘学生管理共同体’。‘共同体’中的同学有共同愿景、共同约定,它面向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要求,促进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学生自我建构新知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到课堂去,我们再听听学生和老师的声音。高三(17)班边巴央珍同学说:“在成长的道路上,有那么几个人和你一起哭过、笑过,一起学习、奋斗过。他们支持你、鼓励你,在你失误的时候提醒你,在你伤心的时候安慰你,在你无助的时候伸出手拉住你。几十年后再回想,那个小小的集体曾带给我们多少温暖和欢笑。”“在学生成长共同体中,学习生活的主体相互交流、思考、探究,分享彼此的观点,并通过参与、活动、对话、协作、反思、问题解决等方式形成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在学生成长共同体中,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双方相互协作,深层互动的过程。在这种相互协作、深层互动中,师生双方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获取促进自身成长所需的学习生活资源,促进自身的不断完善。”周怀友老师说。

班会课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是班主任依据社会需要和学生成长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主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学习活动的一种课程形式。班主任“修身班会课”是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原创的新型班会课,分为‘主题班会’和‘常态班会’两种课型,倡导以‘常态班会课’为主,‘主题班会课’为辅。常态班会课每周2―3节,学生担任主持人,组织同学对近期班级各项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表扬与自我表扬。教师在整个活动中以关注、倾听为主,只有当主持人评价欠妥或问题较为重要时,教师才给予适时的更正或适度的引导、强化。学生总结完后,教师针对学生总结中呈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性评价。

初中2011级(12)班的罗依依对常态班会课评价道:“回想起进初中的第一堂常态班会课,班长站在台上主持学生总结。同学们积极举手发言,每一次同学起来都要评价,然后作出处理,因此,每一次总结大家都害怕犯错误。但感谢学生总结环节,这一环节让我们更加有自信,听别的同学总结时取长补短,让自己做得更好。”

班级德育工作普遍存在无系统跟踪和及时实施,缺少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缺少情感触动和价值引领,无操作模式和鲜活内容等问题。2015年4月11日,“全国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讨会”发布了“成都共识”,提出要“抓好一个结合。坚持‘典型引领’与‘底线约束’相结合,抓好两端,带动中间,及时发现‘身边的感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身边人感染身边人。同时,针对学生思想和行为实际,开出价值表现‘负面清单’,设置底线,划出红线,以硬约束促进真转变,使每一个中学生都心有榜样、行守规矩。”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的常态班会课以学生为主,针对日常琐碎生活细节展开的相互提醒、相互认同、相互辩诘和相互理解,“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身边人感染身边人”,使孩子们在有意识的同辈群体评价中增进对道德行为的价值认同和强化,用长期的自主活动、交流以及教师的点拨,为学生的道德培养创建一个“顿悟场”,让学生在思考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重构。

三、开放资源:我的发展我探索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都负有教育青少年的责任。然而,在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正发生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信仰危机”“情感荒漠化”等成为高频词汇,价值观念的混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青少年道德认识上的下滑。学校教育的效果有时会被家庭教育的“缺位”和社会不良风气的熏染所冲减,有时甚至不得不面对“5+2=0”的尴尬。因此,学校必须借助家庭与社会的“外部”资源,凝聚“正能量”,构建互相协调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使学校外部世界对学生的正面影响与学校内部世界对学生的教育形成合力,从而营造和谐的德育生态环境。2012年起,双流县开始加大家委会建设力度,成立校级三级家委会,广泛动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热心人士加入行风督察员行列,“推门听课”“教育建议(提案)面对面回复”等现已成常态。

双流县建设职业技术学校采用四种形式促进学校的国学经典诵读与社区、家庭教育相结合:学校各种主题活动月总结和表彰都邀请社区代表和家长代表参加;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后,回到家庭、社区要参与践行活动;学校定期举行国学讲座,邀请家长、社区代表到学校和学生同聚一堂共同聆听和分享;学校到社区开办公益性的国学讲座,同时也邀请有国学底蕴的社区、家长代表到学校举办讲座。通过形式各样的互动,实现了国学经典诵读与社区、家庭教育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优化了教育资源,形成家长、社区居民和学生同进步、共成长的良好局面。

心理健康教育是棠湖中学实验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学校开设了一门特色课程――心理团辅课。面向家长和学生,以活动为载体,在寓教于乐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利用亲子活动增进亲子交流,唤醒家长的教育自觉,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和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棠湖中学外语学校附属小学充分发掘和运用家长资源参与学校管理,丰富学校教育元素。“家长助教”活跃在校园,来自航空公司的飞行员家长、刑侦大队的警察家长、信息自动化学科的教授家长等等成为学校的“临聘教师”,所涉猎的教学内容是孩子们必需的社会知识,但又是老师们知之甚少的。有了“家长助教”,学生的学习内容得到极大延展,学习方式也变得生动有趣。另外,家委会还与学校共同商讨家长开放日主题,共同探讨学生社团设置,对食堂工作进行监管。家长们在参与中了解,在了解中支持,在支持中促进,帮助学校各项工作更加有序、有效地推进。

在本次采访的最后一站――双流县教育局,笔者一行和刘伟局长进行了一个小时的座谈,一个小时里,除了听到刘伟局长对于双流教育的顶层思考和设计之外,更多的是一个教育人的教育情怀。“我们的教育必须摒弃急功近利,要回归教育的本真,即对人的培养上来。”“我们要用开放的人才观、开放的就业观和开放的教育观来培养人,让双流的每一个孩子都得到有品质的教育,要培养健康、阳光、自信且跟得上时代潮流的人。”简单的两句话久久萦绕耳旁,愈回味,愈深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说过,好教育就是更富有人性,更有品质的教育,而怎样能让孩子学得更轻松、更愉快、更有效率,则是教育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教育永远在路上。双流教育人承诺:在探索前进的路上,虽然有困惑,有阻碍,但因为热爱,所以坚守,因为务实创新,所以一路精彩。教育是立足现在、经营未来的事业,我们会一直用心、用德,与孩子们一同健康、智慧地成长。

责任编辑/江晨曦

第2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1.基因突变从根本上说改变了生物的( )

A.遗传密码 B.遗传信息 C.遗传性状 D.遗传规律 2.人体下列细胞中不容易发生基因突变的是( )

①神经细胞 ②皮肤生发层细胞 ③精原细胞 ④次级精母细胞 ⑤骨髓造血干细胞 A.③④ B.②④ C.②⑤ D.①④

3.长期接触X射线的人群,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原因是( ) A.生殖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 B.生殖细胞发生了基因重组 C.体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 D.生殖细胞发生了基因交换

4.用紫外线照射某细菌红色菌落,12天后培养基上出现了一个白色菌落。把白色菌落转移到培养基上培养,长出的菌落都是白色的。白色菌落的出现是由于( ) A.染色体变异 B.基因重组 C.自然突变 D.人工诱变

5.(2010年泰州模拟)某种群中发现一突变性状,连续培养到第三代才选出能稳定遗传的纯合突变类型,该突变为( )

A.显性突变(d→D) B.隐性突变(D→d) C.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 D.人工诱变 6.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 B.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突变

C.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D.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7.(2010年淄博高一检测)有关基因突变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变异的根本来源

B.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同时产生新的基因型

C.A基因可以突变成a

1、a

2、a3„,同样a基因也可以突变成A

1、A

2、A3„

D.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并一定能改变生物的性状 8.(2010年广州高一检测)下面是某基因的部分碱基序列,该片段所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异亮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的密码子是AUA)。如果箭头所指碱基对A—T缺失,该片段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 )

—ATACGGGAGGCGGATGTC— —TATGCCC TCCGCCTACAG—

A.—异亮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 B.—异亮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谷氨酸— C.—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 D.—亮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缬氨酸—

1

9.下列情况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 ①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②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③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交换 ④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改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性生殖可导致基因重组 B.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导致基因重组

C.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和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D.无性生殖可导致基因重组 11.(1)基因突变,从发生突变的时间看,都发生在_______;从发生突变的概率来看,都是________;从发生突变的方向来看,都是________;从突变与生物的利害关系看,都是________。

(2)基因突变按照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体细胞突变和生殖细胞突变,若是前者,应发生在______分裂的______期;若是后者,则发生在________分裂______期。

(3)一株世代都是开红花的植物,在一次突然性冰冻后,在一个枝条上出现了一朵白花,白花传粉后所结的种子种下去长成的植株都开白花。该白花是来自于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使发育成该花芽的细胞在________时发生差错,从而使________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

12.我国将大麦、青椒、萝卜等纯系种子和大蒜无性系种子放入卫星中搭载,2.5克苎麻种子搭载“神舟”飞船在太空周游了6天零18个小时后,返回地球,已经有上百种被子植物的种子遨游太空。返回地面的种子,经过反复实验,抗病番茄、大型青椒、优质棉花、高产小麦等相继诞生。请回答:

(1)植物种子太空遨游返回地面后种植,往往能得到新的变异特征。这种变异的来源主要是植物种子经太空中的______辐射后,其________发生变异。

(2)试举出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某玉米品种高产,但由于茎秆较高易倒状,而造成减产。在某玉米田中偶然发现一株矮秆高产的玉米,请设计实验来探究这株玉米矮秆性状是受环境影响还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1)实验步骤:①第一步:分别从矮杆玉米和高秆玉米上取茎尖分别记作A、B进行______,获得试管苗。

②第二步:_____________,观察并记录结果。 (2)预测结果及结论

①若A和B茎的高度相同,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此株玉米来自基因突变,说明了基因突变有何意义?

(4)若此株玉米来自基因突变,则可通过_____________技术获得快速大量繁殖。 (5)田中收获的玉米种子,来年能否直接种植,为什么?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答案

1.B 2.D 3.A 4.D 5.A 6.A 7.D 8.B 9.C 10.A 11. 答案:(1)细胞分裂间期 较低突变频率 不定向的 多数对生物有害,少数有利

(2)有丝 间 减数第一次 间

(3)基因突变 外界条件剧烈变化 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分子复制 基因 12. 答案:(1)宇宙射线等 遗传物质(DNA或基因)(2)变异频率高,加快育种速度,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13. 答案:(1)①植物组织培养 ②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

(2)①为不可遗传变异(由环境影响产生的) ②若A比B矮,则矮秆玉米的出现为基因突变 (3)基因突变为新品种的培育提供原材料。 (4)植物组织培养

(5)不能,因为玉米为杂交种,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2

第3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案

www.5y

kj.co

m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点;

2.举例说出基因重组;

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数据处理,类比推理等科学方法;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散思维及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

.在基因突变的学习中懂得生物界在丰富多彩的本质,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2.在基因突变的学习中懂得如何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3.引导学生从生物学角度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作科学的了解,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5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和原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

(2).基因突变的原因。

2、难点: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比较。

四、学情分析

生物的变异现象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通过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生物的变异与遗传物质和环境有关。本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遗传物质究竟是如何引起生物的变异的。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程序设计

依据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按“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原则,以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主线,利用学案导学,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讨论、探究、交流中相互启迪,获得新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同时,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声像技术及多媒体工具,借助多媒体动画,把基因突变的原因及类型和基因重组的原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师适时进行点拨,以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知识结构,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七、教学过程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激发欲望

(5分钟)

、多媒体展示水毛茛和果蝇的图片,设疑:

1、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为什么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形态?这种变异能遗传吗?

2、果蝇的白眼性状能遗传给后代吗?

2、导出生物体变异的类型(不可遗传变异和可遗传变异),并指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为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3、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并进行学习目标和课程标准的解读。

、学生回顾生物体的表现型与基因型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思考相关问题。

2、通过学习,知晓生物体变异的类型以及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3、明确本节内容和学习目标。

步步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主动地参与获取新知识,明确学习的相关内容和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组内讨论

探究1:基因突变(10分钟)

、组织学生组内探讨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并进行小组展示。

2、多媒体展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理。并引导学生思考:碱基对的替换是否一定会引起生物体性状的改变?

3、复习豌豆的皱粒以及囊性纤维病的产生原因,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引出基因突变的概念。

4、拓展:人类ABo血型,让学生了解复等位基因。

5、对基因突变的意义进行引导,让学生懂得如何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过学案上的知识梳理,组内讨论,形成统一认知进行小组展示。

2、观看多媒体展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理并思考相关问题,回顾密码子的简并性。

3、小组讨论,总结基因突变的概念。

4、通过人类ABo血型的学习,掌握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5、理解基因突变的意义,并在以后的生活中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多媒体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通过以前所学知识的回顾,帮助学生理解基因突变的类型和实例。

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自主学习,组内讨论

探究2:基因重组(10分钟)

、组织学生组内探讨基因重组的类型、特点、实例并进行小组展示。

2、多媒体展示基因重组的类型及机理。

3、分析基因重组的意义。

、通过学案上的知识梳理,组内讨论,形成统一认知进行小组展示。

2、观看多媒体展示。

3、知晓基因重组的意义。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班内交流,确定难点

(10分钟)

、多媒体展现合作探究内容,倡导学生合作式学习、交流。

2、对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区别进行适时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合作交流,确定难点。

2、尝试构建表格分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之间的区别。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综合分析的能力,完成课标中的能力要求。

随堂练习,当堂反馈

(5分钟)

多媒体展示相关习题,由简单到复杂。

读题,思考与讨论,并进行解答。

、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巩固。

2、通过对学生练习结果的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确定下一步的补偿性学习的安排。

归纳总结,科学评价

(5分钟)

、构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2、对本节课的小组表现进行科学评价,并评出最佳小组。

通过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架,掌握相关知识。

科学评价有利于小组内学生之间的相互团结,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八、板书设计

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基因突变

、实例:

2、概念: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3、原因:外因、内因

4、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多害少利性

5、意义:变异的根本

二、基因重组

、概念: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自由组合、交叉互换

3、意义:变异的丰富

三、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区别

九、布置作业

固学案P31-32相关习题

十、教学反思

www.5y

kj.co

m

第4篇:《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教学反思

生物必修二《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一节的教学反思

生物必修二《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一节重点是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以及基因突变的原因。难点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概念枯燥,学生参与的时间少,如何化繁为简用具体的、形象的实例去剖析概念,就成为突破本节难点的关键。对基因突变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我采用分析联系遗传学上的典型病例——镰刀形细胞贫血症进行突破,然后让学生总结,概括出基因突变的定义。采用资料分析的方法突破“基因突变的特点”,学生通过具体的资料,直观的得出结论,归纳出特点。关于基因突变的意义,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分析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利用图示引导学生回忆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基因重组是在什么时期发生的,如何发生的,有什么样的意义。最后针对本节课进行课堂小结,比较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加深学生的印象。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分析基因突变特点过程中,没有用实例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与随机性进行分析比较,学生理解起来困难。在讲解基因突变的类型时,由于很多同学前面的减数分裂知识的遗忘,导致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不理解,进而对基因重组发生的时间和类型的不理解。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可增设几个互动环节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热情,让他们能够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教师再予以肯定或纠正,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第5篇: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教学反思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只能是学习者自身基于自身的经验背景建构起来的。要想让学生获得更多.更牢固的知识,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主动探索.体验,仅仅依靠语言的传递是不够的。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新课标要求,要积极倡导探究式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研究精神。本节知识非常抽象,在学习时一定注意从现象开始,追根溯源,联系所学过的有关知识去理解基因突变这个概念。

(1)在学习基因重组的概念时,应联系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变化。同时注意与基因突变进行比较,可采用列表方式,使两种变异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更加清晰。

(2)在学习基因突变时,重点是带领学生学习基因突变的基本概念,研究内涵即基因结构的改变,外延是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结合基因的结构和基因对性状控制的相关知识,教师以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研究基因突变是否一定会带来性状的改变。 在学习基因突变的本质时,要联系DNA复制和基因表达的有关知识。在DNA复制过程中,DNA分子的解旋使碱基对暴露,因而使碱基对易发生替换.增添或缺失引起基因突变。突变后的基因成为一个新的基因,即原基因的等位基因。该基因在表达时,由于引起mRNA上密码子的改变使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目都可能发生变化,生物体的性状也可能发生改变。但由于一种氨基酸有多种密码子,所以基因发生突变后,所编码的氨基酸也可能不发生改变。

(3)任何事件的发生总是有内因和外因在共同起作用,基因突变也不例外。引起基因突变的外界因素有三类: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对于这三种因素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一些实例来进行归纳总结。

反思人:生物组张运

第6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高一

(二)班-程婷

一、教材分析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5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和原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生物的变异现象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通过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生物的变异与遗传物质和环境有关。本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遗传物质究竟是如何引起生物的变异的。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点; 2.举例说出基因重组;

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数据处理,类比推理等科学方法;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散思维及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

1.在基因突变的学习中懂得生物界在丰富多彩的本质,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2.在基因突变的学习中懂得如何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3.引导学生从生物学角度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作科学的了解,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 (2).基因突变的原因。

2、难点: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五、教学程序设计

依据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按“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原则,以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主线,利用学案导学,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讨论、探究、交流中相互启迪,获得新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同时,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声像技术及多媒体工具,借助多媒体动画,把基因突变的原因及类型和基因重组的原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师适时进行点拨,以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知识结构,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六、教学过程

1、回顾遗传物质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以及遗传学基本规律。

2、设疑:性状由亲代传递到子代时,会不会一成不变呢?当然不会,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差异,这又为什么呢?

3、进行学习目标和课程标准的解读。

1、学生回顾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回顾生物性状的决定因素,思考并回答指出遗传过程中存在变异。

3、明确本节内容和学习目标。

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创设情境,激发欲望 。 多媒体课件展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相关实例。

观看多媒体相关实例。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主动地参与获取新知识。 自主学习,组内讨论

探究1:基因突变

1、组织学生组内探讨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实例及意义,并进行小组展示。

2、多媒体展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理。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探讨”进行分析,引出基因突变的概念。

4、对基因突变的意义进行引导,让学生懂得如何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1、通过学案上的知识梳理,组内讨论,形成统一认知进行小组展示。

2、观看多媒体展示。

3、小组讨论,总结基因突变的概念。

4、理解基因突变的意义,并在以后的生活中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多媒体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自主学习,组内讨论 探究2:基因重组

1、组织学生组内探讨基因重组的类型、特点、实例及意义,并进行小组展示。

2、多媒体展示基因重组的类型及机理。

1、通过学案上的知识梳理,组内讨论,形成统一认知进行小组展示。

2、观看多媒体展示。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班内交流,确定难点

1、多媒体展现合作探究内容,倡导学生合作式学习、交流。

2、对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区别进行适时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1、合作交流,确定难点。

2、尝试构建表格分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之间的区别。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综合分析的能力,完成课标中的能力要求。 随堂练习,当堂反馈 多媒体展示相关习题,由简单到复杂。 读题,思考与讨论,并进行解答。

1、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巩固。

2、通过对学生练习结果的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确定下一步的补偿性学习的安排。 归纳总结,科学评价

1、构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2、对本节课的小组表现进行科学评价,并评出最佳小组。 通过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架,掌握相关知识。

科学评价有利于小组内学生之间的相互团结,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七、板书设计

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基因突变

1、实例

2、概念

3、原因

4、特点

5、意义

二、基因重组

1、概念

2、类型

3、意义

三、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区别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本质: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产生了新基因,出现了新的性状。 不同基因的重新组合,不产生新基因,但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使不同性状重新组合。 发生时间及原因: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由于外界理化因素引起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分开,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了自由组合。

条件: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和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 有性生殖过程中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意义: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发生可能:突变频率低,但普遍存在。 在有性生殖中非常普遍。

八、布置作业

固学案相关习题

九、教学反思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