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用工情况总结汇报

2023-03-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间过得很快,四季轮回的过程中,一年忙碌的工作时间结束。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大家通过工作,可学到更多方面的工作知识,也留下了众多的学习回忆。为记录这一年的成长,可编写一份年终总结。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企业用工情况总结汇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企业用工情况总结汇报

关于我县企业用工情况的汇报

县政府:

根据县领导指示精神,我局于10月下旬,组织专门力量对县内定报企业尤其是“2020100”企业进行了一次用工情况调查,现将相关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企业用工及缺工情况:

1、定报企业:对235家定报企业进行了入户调查,用工总人数为10.56万人,其中:男性劳动力3.81万人,女性劳动力6.75万人。现缺工5815人,其中:挡车工2150人,缝纫工2685人,电子工550人,机械制造170人,化工操作260人。

2、“2020100”企业:140家“2020100”企业用工总人数为6.86万人,其中:男性劳动力2.83万人,女性劳动力4.03万人。现缺工3160人,其中:挡车工1130人,缝纫工1460人,电子工360人,机械制造90人,化工操作120人。

二、缺工原因分析:

年初,我县实际缺工人数达13000余人,用工矛盾非常突出。为了缓解企业用工矛盾,我局于春节后开展了一系列用工服务活动,闽华织造、奥泰重工等企业能积极配合部门动作,运用提高工资、参加保险、改善用工及食宿条件等手段,较好地解决了用工难题。但仍有部分企业错误地把政府、部门当作用工主体,存在“等、靠、要”的思想,造成自身不能走出“用工荒”,加之其他社会因素,更导致他们无法解决用工难题。

1、人口红利下降。我国已实行三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效果已显现,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总人口中适龄劳动力逐年下降。

2、高校扩招。逐年提高的高校升学率导致我县大量适龄就业人口流失。 1

且我县是人力资源差出县,流出的人力资源短期内很难回流,差出差进难以平衡。

3、同类型工种工资差距较大。如电焊工在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每月工资达3500—4500元,而在我县每月工资仅2000元左右。数控车工在经济发达地区月工资为4000—6000元,而在我县每月工资不足3000元。这势必造成技术工人首选到经济发达地区就业。

4、县内企业利润空间狭窄。不少企业由于是代工型生产,靠加工费生存,大幅提高员工工资及生活待遇,势必影响企业利润,甚至是无利可图。一些企业无力提高工人工资及福利待遇。面对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不敢竞争,不能竞争,不会竞争。特别是一些过去招商中冲着我县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而来的企业,难以适应。

5、社会保险参保率不高。我县定报企业用工总人数达10.56万人,但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不足6万人,出现了招不进、留不住的现象。

6、企业用工性别需求比例严重失衡。女工需求过大,男工需求相对不足,造成了结构性缺工。

三、帮扶企业解决用工问题的措施:

(一)实施“凤还巢”工程

我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员在15万人以上。他们由本土走出,在外打工多年,已具备了一技之长。由于家在本土,亲缘、地缘、生活习惯、技能水平都能很快与企业“无缝对接”,是我县经济建设中一支宝贵的生力军。吸引这些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应成为企业招工的重中之重。我们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业,要利用中秋节、春节等节日,召开外出务工人员及其亲属座谈会、联谊会,靠感情留人的办法吸引他们回乡就业。

(二)调配外地劳动力资源

赴经济欠发达地区招工,也是解决我县企业缺工问题有效途径。招工如招商,以商引商,招商效果最好。同样,以工引工,招工效果最佳。我们多次组织赴外招工,最难的就是企业积极性还不高。企业要抛弃看中眼前现实利益的旧观念,不要指望一次招聘活动就能取得多大有成效。但一次招聘活动就象一次播种,几年以后就会收获一片绿色。虽然招进来的员工,由于文化水平、技能水平、生活习惯的差异,短期内未必就能适应企业的需要,但企业要放远眼光,注重培养,善待员工、关心员工。留住一个员工,就多一个宣传员;撵走一个员工,就多一个反宣传的扬声器。

(三)加大“校企”对接力度

目前留在县内的剩余劳动力数量不多,有可能转移的1.8万人左右。人力资源部门已在全县确立了24家定点培训机构,长年性地对县内有就业愿望的剩余劳动力进行培训,企业要经常性地与培训机构对接联系,能争取培训机构的积极配合,争取与明达职业技术学院、县职高、县职业中心校等培训“巨头”开展“订单式 ”培训,千方百计多留住本地人才。

(四)改善企业用工条件

1、要重视员工权益保护。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集体工资协商制度,有序合理的提高员工待遇,提高企业用工劳动合同签订率,扩大企业社会保险参保率。

2、要改善职工生活环境。有条件的企业都要建设职工生活设施,解决职工吃饭难、洗澡难、住宿难、交通难、娱乐难等生活难题,让职工安心上班,尽心工作。

3、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要在待遇留人、情感留人的基础上,重视文化留人。一支没有共同的追求、没有共同的行为准则凝聚起来的队伍,注定是一盘散沙的队伍。我县部分企业沦为发达地区培训基地的教训主要就

是文化缺失。

四、建议

1、政企联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及职能部门经常性地在县内外举办形式多样的招聘活动,为企业搭建了很好的用工服务平台。广大用工企业也要积极配合,积极参加各类招聘活动,放弃坐在家里等、靠、要的思想,与县委、县政府及职能部门形成互动,共同努力解决用工难题。。

2、采取积极措施留住员工。实践证明,留工比招工重要,只要能留住现有员工,就能招来紧缺员工。企业出现缺工的原因很多,或劳动环境有待改善,或工资待遇有待提高,或食宿条件有待改进等等。县内缺工企业就是要通过改善劳动环境、提高工资待遇、改进食宿条件等,职工来上班了,企业不仅要留住他们的人,还要留住他们的心。招进一个工人,要造就一个主人翁,这样才能形成招用工的良性循环。

3、完善园区配套设施。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并不独立于社会之外,企业职工也是如此。他们除工作之外的的生活、娱乐需求都应得到重视和满足,不然也会造成工人流失。各地要超前规划重点园区的生活、娱乐、交通等配套设施,努力解决企业职工在交通、食宿、购物、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问题,促进企业招好工、留好工、用好工。

第2篇: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进展情况汇报

市委督查室:

贵室发来《关于办理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的通知》收悉。现将任务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今年以来,我委根据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我委领导高度重视园区企业的招工工作,招工团队积极主动协调各级人社局和各乡镇政府部门为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

已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大量发放企业招工简章。

委招工团队不定期到市各大广场、市场、商场等人口密集、流动性大的公共场所发放招工简章,定期到各乡镇发放招工简章、宣传横额、招聘海报等,协调各乡镇政府动员各村支书协助宣传。

二、协调人社局发布招聘信息。

人社局多次组织到各职校,各大乡镇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就业中心每周三定期举办招聘会。通过网路平台在人才网、劳动保障网、政府网、高校就业网等网站发布招聘信息,扩大招聘范围,目前已有部分来自四川、贵州等地的外来务工人员来应聘上岗。

三、通过短信、报纸、新闻广播等方式宣传。

通过短信方式发送宣传各企业招聘情况;通过钦州日报、钦州晚报等报刊刊登各企业的招工启事;对园区及招工企业的工作、生活环境及生产情况以新闻的形式进行宣传报道;钦州电视台也在黄金时段,以字幕的形式滚动播发宣传招工广告。

四、协调企业提高待遇。

结合我市实际,参照沿海先进地区、行业的收入情况通过多次和企业沟通,为提高员工的生活水平,留住员工,企业适当的提高了工资待遇,如:宇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资待遇总体提升了200—300元/月。福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工底薪由原来的660元/月提升到800元/月,平时加班费由5元/月提升到6.8元/月,周末加班费由7元/月提升到9元/月,总体上也提升了200—300元/月。

五、完善员工工作和生活环境。

丰富园区员工业余生活,营造园区多彩的文化氛围。建成标准的灯光球场,增加了健身设备。适当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活动形式多彩多样。宇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的多人多足活动,篮球赛等,增强员工的团队协作能力。每周星期天晚19:30在园区广场定期播放电影。

主要成效如下:

在市委、政府的重视下,委领导班子的领导下,通过以上的五项措施,园区的招工工作已取得较好的成效,园区企业已新招员工约1100人,目前,园区内各企业用工难的矛盾得到缓解,宇欣、福晟等用工较大的企业基本满足用工需求,并且保持有一定的弹性。新投产的同方和宸和啟祥五金制品公司还存在一定的用工缺口,大约在150人左右,主要原因是企业运行未正常,企业还没有大规模招工。即将于12月份投产的科技()有限公司,需我委协助招聘200人赴扬州培训,经我委努力,已招到350人,并从中筛选了110人,分两批次,已赴扬州进行培训。下一步骏升投产后,用工将达人左右。预计会有较大的用工缺口。

第3篇: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的汇报情况

市委督查室:

贵室发来《关于办理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的通知》收悉。现将任务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今年以来,我委根据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我委领导高度重视园区企业的招工工作,招工团队积极主动协调各级人社局和各乡镇政府部门为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

已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大量发放企业招工简章。

我委招工团队不定期到市各大广场、市场、商场等人口密集、流动性大的公共场所发放招工简章,定期到各乡镇发放招工简章、宣传横额、招聘海报等,协调各乡镇政府动员各村支书协助宣传。

二、协调人社局发布招聘信息。

人社局多次组织到各职校,各大乡镇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就业中心每周三定期举办招聘会。通过网路平台在人才网、劳动保障网、政府网、高校就业网等网站发布招聘信息,扩大招聘范围,目前已有部分来自四川、贵州等地的外来务工人员来应聘上岗。

三、通过短信、报纸、新闻广播等方式宣传。

通过短信方式发送宣传各企业招聘情况;通过钦州日报、

钦州晚报等报刊刊登各企业的招工启事;对园区及招工企业的工作、生活环境及生产情况以新闻的形式进行宣传报道;钦州电视台也在黄金时段,以字幕的形式滚动播发宣传招工广告。

四、协调企业提高待遇。

结合我市实际,参照沿海先进地区、行业的收入情况通过多次和企业沟通,为提高员工的生活水平,留住员工,企业适当的提高了工资待遇,如:宇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资待遇总体提升了200—300元/月。福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工底薪由原来的660元/月提升到800元/月,平时加班费由5元/月提升到6.8元/月,周末加班费由7元/月提升到9元/月,总体上也提升了200—300元/月。

五、完善员工工作和生活环境。

丰富园区员工业余生活,营造园区多彩的文化氛围。建成标准的灯光球场,增加了健身设备。适当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活动形式多彩多样。宇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的多人多足活动,篮球赛等,增强员工的团队协作能力。每周星期天晚19:30在园区广场定期播放电影。

主要成效如下:

在市委、政府的重视下,委领导班子的领导下,通过以上的五项措施,园区的招工工作已取得较好的成效,园区企业已新招员工约1100人,目前,园区内各企业用工难的矛

盾得到缓解,宇欣、福晟等用工较大的企业基本满足用工需求,并且保持有一定的弹性。新投产的同方和宸和啟祥五金制品公司还存在一定的用工缺口,大约在150人左右,主要原因是企业运行未正常,企业还没有大规模招工。即将于12月份投产的骏升科技(钦州)有限公司,需我委协助招聘200人赴扬州培训,经我委努力,已招到350人,并从中筛选了110人,分两批次,已赴扬州进行培训。下一步骏升投产后,用工将达2000人左右。预计会有较大的用工缺口。

第4篇:企业用工情况调研

关于***区企业生产用工情况调研报告

为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我局高度重视,组成了由局领导牵头的调研小组,深入走访企业展开调研,摸清企业的生产用工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需求,梳理了当前我区企业“招工难”主要原因,并结合赴贵州六盘水等地区招工、调研、考察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提出应对措施、建议。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原因

根据劳动力市场的统计数据以及我区规模以上企业的用工情况调查,自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我区企业用工情况呈现持续上升的势头,表明企业逐步走出金融危机影响,生产用工明显增加。但进场求职人数却一直维持在原来的水平,导致供求失衡,部分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和中小型私人企业普遍反映招工难问题。试分析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用工量明显急剧放大。今年以来,特别是三季度以来我区用工量大幅度增长,规模以上企业用工需求由原来第二季度的2125人增加第三季度的5140人,增幅为253.8%,截止到2009年11月,我区预计用工缺口到4000人左右,主要集中在电子、塑胶、五金、工艺品等劳动密集型企业。

(二)进场求职人数相对减少。与企业需求大幅增长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进场求职的人员一直保持在原有水平,大概为每天500-600人之间,并且由于市场的好转,人员需求增加,一部分

进场务工人员在厦务工多年,他们也学会根据市场情况待价而沽,改变原有急于找工作马上上班的心态。

(三)工资待遇偏低。通过与企业员工和市场信息的反馈来看,缺工企业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工资待遇偏低,或者是没有一个完善的工资晋升机制,多数企业以**市最低工资标准750作为基本薪资,造成员工每个月加班后的平均月薪也仅为1400元左右,而长三角、珠三角、渤海湾经济区的深圳、上海、天津等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1000元、980元820元均高于**,即使是西部的重庆等地最低工资标准为680元,与**相差不多,造成**资待遇水平在同类城市中毫无优势可言,对外来务工人员缺乏吸引力。

(四)农民工返乡就业。通过近期我们组织企业到外地招工了解到的情况来看,随着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较快发展,他们也加入到争抢熟练工的行列,农民工在当地就能找到工作,而且工资待遇与厦门相差不多,考虑到交通、住宿、生活等成本,农民工在当地就业的愿望明显增加,不再是“孔雀东南飞”,而是呈现就业区域多元化的状况。

二、应对措施建议

(一)以人为本,进一步改善企业用工环境。政府和企业要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用工环境,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如果没有较高的工资待遇、较好的吃穿住行条件和人文关怀,是不可能吸引外地技工来厦门工作的,侥幸引进,也无法留住。一是提

高薪资待遇水平,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企业在工薪方面的优势已逐渐消失殆尽。政府要尽快提高我市的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我市在用工市场方面的竞争力,同时,企业方面也要依照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合理的工资标准,建立合理完善的工资晋升机制,逐步提高员工工资待遇。二是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要为员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帮助员工开发各种知识与技能,提供实现个人专长的机会。在目前技工普遍紧缺的情况下,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在职职工的培训力度,提高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同时,要积极为员工提供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改善工人的生产生活环境,增强用工的稳定性。

(二)开拓创新,多举措拓宽招工用工新渠道。政府职能部门要搞好有关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多宣传、多走动,努力向劳动力输出地展示**劳动保障的各项规范化建设。其次,政府要搭建信息平台,拓宽招聘渠道。加强劳动力供求信息的采集、分析和预测,并及时在各种媒体上发布;建立完善的劳动力转移信息服务体系,为务工人员提供信息、指导就业、推荐就业和就业后的跟踪等服务,发挥现代网络作用,通过远程招聘降低企业招用成本。三是企业要适当降低招工门槛。针对劳动力结构失衡、专项技能员工存量少的实际,企业既要招熟练工,也要招非熟练工,通过培训上岗。四是各企业要积极采取措施,实行以工招工、以工带工的有效方式来解决问题。

(三)协调配合,进一步推动就业技能培训工作。一是开展

校企合作对接。要在职业教育机构和企业之间搭建企业工人培训交流的平台,以加强企业与有关职业教育之间的联系,对所需工种进行“定单式”培训。二是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大力推广先培训后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模式,进一步提高培训补贴标准,充分调动教育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受训者、社会服务机构和群众团体的积极性,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四)更新观念,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一是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注意从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引进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企业转变,尽可能地多引进科技含量高、自动化程度高、用工少的企业,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减少企业对员工的需求量。二是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劳动生产力,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要逐步引进开发科技含量高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设备,努力使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型转变,通过技术进步从根本上减少用工需求,减轻招工压力,减少企业经营中劳动力成本所占比重,突破招工难瓶颈。

***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9年11月4日

第5篇:企业近期用工情况报告

1、企业目前人力资源状况(含紧缺岗位需求)

1、人力资源结构:昌平矿业各煤矿现有在岗员工623人,其中管理、技术人员49人、占在岗职工的7.9%,井下员工361人,占职工总数58%,地面辅助及后勤183人,占29.3%。

2、文化层次结构:大专以上学历31人,占职工的5%;初中及以下536人,占86%。

3、紧缺岗位需求:自有的井下工程队伍及技术工人严重匮乏。

4、地面人员定岗定编定薪已完成。

二、存在的新问题、新情况

1、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煤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仅占7.9%,专业的营销人员、科技研发人员极少;管理人员主要来自煤矿技术人员或生产一线,知识结构不合理。

2.整体素质较低。煤矿管理人员学历水平和知识水平偏低。职工的整体素质低,不能适应企业的快速发展。

3.培训不到位。管理人员及员工培训不到位,煤矿领导重生产轻培训思想严重,井下工人为三班倒,培训员工的到课率还达不到85%。

三、采取措施:

1、引进专业的工程队伍。首先,优先选择合格承包商名册中与公司合作过的、信誉好、积极主动配合项目部工作的专业施工队。其次,每个工程要选择2-3个的专业劳务施工队进行投标竞争,以形成对比,择优取用。

2、规范用工,严格合同管理。所有施工班组在进场施工前必须签订劳务施工合同;劳务人员进场后,必须按照项目部的统一合同文本,及时与全体人员签订劳动用工合同。

四、意见或建议:

1.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建立一套适合本公司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根据公司各单位的生产规模、产能及设备条件,定岗定编,以岗位定人员,做到一职多能,竞争上岗的配制机制。

2、多措并举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如:通过网络招聘、参加现场招聘、校院招聘;校企合作,培养需要人才等。

3、加强内部培养和员工培训力度。(1)建设实操基地,提高培训效果。(2)成立考试鉴定中心,形成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3)加强技能培训和考核。

第6篇:企业用工情况调查表

附件

企业用工情况调查表

制表机关:杭州市民情民意调查办公室批准机关:杭州市统计局批准文号:杭统〔2010〕96号报告期别:一次性调查有效期截止时间:2010年9月底表号:杭民调办〔2010〕15号

1、2010年6月末贵单位共有从业人员(包括使用的劳务派遣人员)人,其中:农民工(即使用的农村劳动力)人。

2、贵单位2010年6月末从业人员比年初是:

(1)净增加人,其中:农民工增加人

(2)不变

(3)净减少人,其中:农民工减少人

3、当前贵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如何?

(1)很好,利润增长10%以上

(2)较好,利润增长5-10%之间

(3)基本正常,利润-5-5%之间

(4)较差,利润下降5-10%之间

(5)很差,利润下降10%以下

4、与去年同期比,当前贵企业用工情况如何?

(1)增加很大

(2)增加较大

(3)变化不大

(4)减少较大

(5)减少很大

5、当前贵企业是否存在招工难现象?

(1)不存在

- 1 -

(2)存在

6、如存在招工难现象,则最难招工的岗位是(限第5题填(2)的企业填报):

(1)一线操作工,

(2)技术工人

(3)管理人员

(4)专业技术人员

7、您认为造成企业招工难的直接原因是:

(1)企业生产经营明显好转,用工需求明显增加

(2)输出地外来务工人员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外出比例有所下降

(3)企业工资福利待遇偏低,对外来务工人员吸引力有所下降

(4)外来务工人员希望从事的岗位,与企业短缺岗位需求不一致

(5)政府对就业政策的引导不够

8、您所在企业如果新招用工,将首先考虑:

(1)本地居民

(2)高校毕业生

(3)农民工

(4)其他,请注明:

9、对今年下半年本企业用工情况的预计:

(1)好于上半年

(2)保持正常

(3)差于上半年

10、企业对未来用工的打算(请用文字说明)

- 2 -

上一篇:党校学习心得体会4篇下一篇:影院开业庆典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