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高效课堂讲座有感

2022-06-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听高效课堂讲座有感

听专家讲座有感如何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高效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听专家讲座有感

前两天我们全体教师在多功能厅观看教育专家精彩报告的录像。使大家获益匪浅,“关注学生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能的教学方式”这一后“茶馆式”教学模式,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教学理念上的触动,更是教学行为上的引导;“我们的教学不但要关注学生今天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将来的发展”这一主张更引起了我们的共鸣。

张人利校长围绕“最近发展区最近什么”、“最近发展区是动态的发展体系”、“最近发展区关注区域质量”以及“最近发展区的后续发展”四个方面阐述了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施教的重要性。张校长认为,在新课程推进的背景下,我们的教学起点应有新的内涵,教师在发展区域上要考虑三维,为自己的教学追求明确方向,真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最近发展区”就是最近学生的原有基础,它是开展教学活动的起点。“最近发展区”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三维发展体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怎样取得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最大化。不同的教学水平不但影响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大小,而且还会影响发展区域的质量,追求“最近发展区”的最大化一定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要达到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最大化,必然是教学五环节的整合。以学论教,教师应该创“最近发展区”施教。

通过学习让我明白了教学不应仅仅着眼于短期利益,而应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教学方法的渗透,而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不能只顾一时的成绩,更应关注学生的后续发展。

通过学习让我体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学生要充分解放他们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他们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他们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他们的嘴巴,使他们能说;解放他们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中获取更丰富的知识。多给学生创造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学会自学、学会交流、学会合作探究。

那么如何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高效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同时还要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为核心呢?

我的思考是:

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

反思我的课堂,只顾教授知识和简单的提问,没有很好的引导孩子思考的过程,只是与学生对答,而没有达到与学生对话的境地,这样就很难达成高效的课堂。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重方法的传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为学生创设提问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给学生质疑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我要开阔眼界,提高境界,转变态度,实现高度。

2011-4-27

第2篇:听高效课堂讲座后感

高效课堂专题讲座心得体会

2014年3月17日,苏新军副局长来我校进行了一场关于高效课堂的专题讲座报告会,会上苏局长的报告精彩纷呈,直到结束,我依然觉得意犹未尽。仿佛那不是一场报告会,而是给予初次迈入教坛的我所设立的灯塔,让我前行的路有了方向,不再迷茫,不再感到孤立无助,知道接下去的工作该如何开展,如何才能让我的教学逐步达到我所期望的效果。

还记得2013年秋,初次踏上讲台,初闻新课改,我心中一连串的问号:课改?高效课堂?学生讲?我一脸纳闷,一肚子郁闷,说实话,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毕竟我所接受的教育一直都是传统模式的教学,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在我的心里根深蒂固,我心里对新课改是有颇多抵触的。基于这样的一种情况,我的课改虽然进行着,但完全是按部就班的进行,没有我自己的创意,对于课改我显得束手无策,虽然我也很期待实现所谓的高效课堂,但有点力不从心。正处于这样一个阶段的时候,在学校的精心组织下,听了这样的讲座,明确了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由原来的有效转化为高效,由学会转化为会学,由达到课标的具体实现转化为学生“四基”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转化中形成真正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相长体制。

作为教师,想要上好一堂课本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通过苏局长的分析,我明确新课改下上好一堂课需要分三个阶段去设计,课前需要集体备课,且必须在课前去训练学生,向学生布置要预习的内容。课中,教师不是不讲,而是精讲,预先设计学生如何去完成这一节课

的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做什么?我在这样的感悟中重新对自己进行了新的定位,也明确了自己所要采取的措施,我需要不断提高灵活运用教学形式的能力、不断增强教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不断改善训练学生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这里边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关于训练培养学生这个版块,首先我明确了关于师生角色转变的问题,教师是由原来的演员变为导演,学生是从观众变为演员,这个比喻我认为讲的恰当好处,细细品味,这对于我们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问题的解决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身份的转换就意味着我们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不再单单只是演,而是跨越到了导,这就不仅仅需要我们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中我们更要学会应变,课后要学会反思,以求下次更精进。其次,我知道了具体如何去训练学生,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也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个人展示由不敢说到敢说再到会说,相互补充由好学生到中等学生再到学习困难生(加入适时的引导),点拨提升由好学生到中等学生再到学习困难生(加入适时的点拨)。然后,我明白在作业的布置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分层设计。最后,我懂得如何去写好课后反思,以及课后反思对于教师能够起到的变化是什么,那就是不断提高教师对课堂情形变化的预测能力,这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必备的素质,也是重中之重的能力。

这样的报告会就在短短的几十分钟结束了,但所教给我的教学方法和课改思路对于我来说受益终身,对于我以后的教学工作有着建设性的意义,让我重新对我的职业人生有了新的规划,不再迷茫,不再怅惘!

第3篇:高效课堂讲座听后感

听《高效课堂》有感

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高效课堂观后感。

听了张逸岚专家《高效课堂》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首先是向往,渴望,渴望自己也能这么给学生上课,渴望自己教出的学生不光是学会了知识同时也锻炼培养了各种能力,如交际能力,表达能力,渴望自己的课堂真正能实现和达到学生为真正意义的主体,改变以前教师满堂灌得教学模式,让学生动起来。但是,当我真正做起来的时候,感觉很难。

首先学生刚开始不适应这种模式,不知道在课堂如何讨论,如何展示,如何点评,尤其是讨论。往往在讨论环节浪费的时间太多,导致后面展示和点评的时间少,而且一节课下来所展示的内容太少,一个预习案往往需要两节课完成,就这样学生感觉还不会,感觉自己没有学到东西。许多同学为此而失落。我也经常反思该怎么做。我们要做的必须是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再去摸索与探究高效课堂之路。

现在一段时间已经走过,虽然我们慢慢的一点一点的改进一点一点的在前进,许多同学包括许多老师在内真正感受到了高效课堂的好处和意义的所在。许多同学应经开始适应它了,开始爱上这种教学模式了,这是值的我们欣喜的。结合我上课的体会,我感觉:

1、教学目标要正确,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学理念,整体把握教材,深刻理解教材中每章每节的教学意图和目的。

2、自己必需学习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要总是老一套,也

要有自己的创新。

3、 培养和锻炼学生,首先要相信他们,他们一定会比你想的要做的好。

4、培训好小组长,让他带领其他小组成员一起搞好课上讨论,展示和展示;让他及时督促和收发导学案;让他检查好本组完成作业和背诵情况。

5、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和竞争。

6、自己要多总结多反思多学习,努力提升自己。

总之,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高效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更加有效的基础上。

梁奋勇 2013年9月3日深夜

第4篇:听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有感

前些日,我校全体班主任到松岭小学去听课学习。我听了两节课,真的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让我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的无穷艺术魅力。现就这次学习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收获

1、出去听课比在学校闭门造车受益要快要多,要来得直接。

2、真实——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

在我们的观摩课教学中我总是觉得雕琢,事先准备的痕迹太过浓重,我自己的体会就比较深刻,当然我所说的并不是不备课一点准备都没有,而是不应该把每一句话每一个答案都要事先给学生灌输,害怕再作课中出现纰漏,我以前确实就有过这样的顾虑,因此当一节课在我不停的灌输给学生,然后在作课时,就觉得我的每一句话,学生的每一个答案都是准备好预设好的,而不是适时生成的,虽然按部就班成功的完成了一节看似完整的课堂教学,其实却缺少了真实性,多了几分虚假。听了两位教师的课后,我觉得在教学中他们做到了真实的教学,首先教师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暴露思维的真实,例如赵老师的那节课,在她的教学中没有一种固定的答案,而是拓展了思维的空间,这样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即时生成的答案各式各样,让人找不到雕琢的痕迹,很真实。其次,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凸显个性的真实,

3、情境——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有效的手段

我记得朱乐平老师说过教学情境的设置应注重来自于生活,并不

是每一节课都要设置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情境,而是尽量贴近于生活,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便于思考操作,同时也能在生活中加以应用。特别是像我们学校的学生更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因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手段方法,掌握技能。所以情境的创设需要我在生活中教学中多观察,多思考,多操作。

4、三维目标的整合——课堂教学的更高要求

我们的教育观点从最开始的注重教书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到提倡育人的重要性,我们的观念都有了逐级的改变,那么现在课改又提出了“三维目标的整合”,所谓的“三维目标”就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道德与价值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做到这三个目标的整合,而且是“品之有味,寻之无迹”,如在宋老师的教学中,她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了,不同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去评定都会有不同的结果和答案,那么做人就是这样我们不应该以一种标准去看待我们周边的人、事,我们要从多角度去思考一个问题,所以这节课就是在这样的看似在作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学习知识,提高了学生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同时也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

5、亮点——让课堂教学生辉的装饰品

能让听者有畅所欲言的欲望的课就是一节好课,能够让听者回去就可借鉴操作的也是一节好课,我觉得一节好课并非是很完美的,哪怕只有一个亮点,能够引起大家共鸣,我觉得都是好课, 在赵淑娟

课中练习的设计,她采用了层层递进、小组合作,并让学生进行质疑,我感到了教学的效果非常好,这就是一个亮点,使这节课生辉。

6、教师素质之高,学生习惯之好。是我们该思考如何去做。

二、自我反思

总之,听了两位教师的课,我充分认识每一次外出学习对于我都是一种反思和激励,让我在欣赏别人精彩的同时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课前认真解读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流程;课后认真反思,坚持写好教学后记;多看书学习,多做笔记,不断提高自己教学业务水平。

听加区二小高效课堂教学有感

教师:井亚珍

2014年4月16日,我和几位老师一起去加区聆听了两位教师给我们展示的精彩课堂,受益颇深,感受良多。

我聆听了 杨春玲老师的《分数除法复习课》、 马宏艳老师的《那只松鼠》。听了这两节课,虽教学风格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无一例外的注意倾听孩子心中的想法。这也是我平日课堂中欠缺的问题!老师们积极倡导并认真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和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从教师“教”为主到学生“学”为主再到提倡的“学导”并举,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深入。理想的课堂不应该是舞台,因为它不是任何人表演与展示的地方,它应该是教学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场。

现在的数学课堂已经不再是一个承载着固有知识点的一潭死水,而是被学生活跃的思维激活的一眼活水,每天都在经历着更新,每一次的涌动都闪现着学生奇思妙想的思维火花。课堂教学目标要清晰、明确。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关注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特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情感态度设计教学环节。课堂要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只有有所需求的学生,在课堂上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我们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及时调整教学预案,学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喜好,我们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多种方法教学,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得到最大的收获。

精彩的课堂,与两位教师们注重教学经验,反思教学过程是分不开的,与两位教师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好学上进,博览群书的好习惯是分不开的。当然,这更来自两位教师们的勤奋钻研和独特见解。每一次听课、学习都会使我感悟颇深,会帮助我改进教学方法。作为一名教师,教学的根本在于教材。教材所给我们呈现的知识大多是由问题情境中来,然后是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展示。其实教材不仅仅是对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与结果的展示,我们要深入教材,究其根源,才能对教材地真正理解。而我却忽略了这个探索的过程,有时是探索过程程式化,我关注更多地是结果的多样化及优化。这样的教学学生虽然也学会知识,却缺乏探究意识,缺乏在探索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成就感。我要深入地理解教材,挖掘教材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多方面地发展。

第5篇:听松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有感

关慧娣

3月20日,由学校组织,校领导亲自带队,一行8人来到了松岭小学听了两节课。通过听课感触颇多,现根据两节课的课堂教学说些听课的收获。

一、语文听了一节宋云凯老师的语文课,是三年级的快乐读书屋《第一声叫卖》。

课程开始,宋老师先是利用知识树,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然后通过板书题目让学生质疑。宋老师的板书十分工整,尤其是给学生养成了“老师板书,学生书空的好习惯”。

可以说,学生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他们自觉主动的行为,预习、展示、反馈都是以学生为主体。

1、预习课中,我要学习什么、了解、掌握哪些知识点,每个人都各不相同却都心中有数。学生们积极地看他们的笔记,找出不会的知识点,遇到的问题先自己去解决,解决不了的找小组长。小组中解决不了的再写在黑板上,全体想办法或老师来解决。

2、展示课中,每个学生将自己负责讲解的知识点以自己设计的方式展示在黑板上,知识结构清晰,重点突出;讲解时过渡自然,表达清晰,这节课中学生们不仅充分地展示了他们的知识水平也充分地展示了他们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思考能力。老师很少讲话,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做一下点拨启发。当然老师在课前会提出要求,如展示时学生必须脱离课本。可以说这节课中学生各种形式的展示与点评都闪烁着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的智慧。

二、数学

数学课是由赵淑娟老师执教的四年级《小数》的复习课。整体来看这节课教师思路清晰,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把本单元的知识做一个系统的复习。

赵淑娟老师这节数学复习课,这不是简单的知识回忆和巩固的过程,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整理,使知识系统化并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的过程。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获得梳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形成建构的意识显得更为重要。这种能力和意识实在自主整理、主动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的。并通过交流、提升、精讲点拨等,完善知识结构,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复习时有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比较清晰,而有些知识可能被遗忘,小组长要引导学生利用回忆或看书等手段,全面搜集出与复习内容有关的所有知识,准确地搞清楚每一个知识点的具体意义。整理的结果清晰、明确,使人一目了然。

听加区二小说课标说教材有感

关慧娣

4月16日,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我很荣幸,有机会倾听加区二小的获奖教师蔡金梅和秦旭红进行“说课标说教材”的观摩活动。原来对“说课标说教材”活动认识肤浅,更严重的说是概念模糊。观摩这次“说课标 说教材”活动真的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

一、 树立自信。以前从不登台的我,通过这次活动发现自己原来也可以站在台上说些什么,来展示自己。也许是本职的缘故,只注重学生的培养,而忽略了自己,原来生活是可以辐射发展的。

二、 研究教材,这次学习让我对课标熟悉了,明白了,会做了。因为课标的内容已化成树在心里生根发芽了,可以说耳熟能详。也可以指导教学的方向了,也明白了教材编排的心意了。不再是就题论题,可以上下左右的看教材,及时发现册与册、文与文之间共性和联系。

三、 画知识树。针对二年级上册的知识,已化成树的形式,就是心中有树。应该感谢王敏勤教授研究成果的推广,感谢这次活动的举行,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四、练制课件。这次课件的展示,我发现我的课件是最简单的,没有图片的插入,积累的东西没有拿出来让它见见世面。有让我做转为我要做的心态,是豁然开朗的释怀。在今后的研说活动中还应该注意:

首先,要整体把握教材,理解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熟悉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编者意图,清楚整个学段教材的逻辑线索,能够把前后相关的知识整合起来,把本学段的知识横向、纵向联系起来,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明确的知识体系。

其次,明确研说教材所包括的内容:说清楚课标对本学段的基本要求,编写意图、编写体例、画出知识树或知识结构图,把本套教材的知识构建起来,哪些知识可前后整合,能提出合理的教材处理建议,提出适合本学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提出本学科高效课堂的标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

总之,研说教材决不能一蹴而就,把握整个学段的教材,对照新课标进行研读,画出知识树或知识框架,写出教材分析,整合教材,了解编写意图,明确知识点,弄清楚哪些知识点可以并联起来,反复讨论,只有对教材进行全面细致的解读和把握,才能游刃有余的进行教学,才能使课堂真正达到高效。

听加区二小高效课堂教学有感

关慧娣

4月16日,有幸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来到了加区二小,听了两节高效课堂优质课,一节是杨春玲老师的数学课——分数除法的复习,另一节是马宏艳老师的语文课——那只松鼠,使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借鉴的地方,尤其是高效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我开始认真地思考我们课堂的现状,在新课改的大趋势下,我们应该怎么做。下面谈一下我的一些感受: 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效率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要想课堂变得高效,教师一定要对学生有普遍的关注。

1、要经常用目光或微笑与学生交流,这是实现普遍关注的前提。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种关注,感受到一种温暖,获得一种支持。

2、用欣赏、夸奖的手段来体现你的关注。

对学生的欣赏、夸奖、鼓励往往表达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老师器重我。要把他们每一点的积极性、每一点的学习热情保护起来,让它生长起来,壮大起来。

3、用提问或允许回答问题来表达你的关注。

不经意的允许能满足学生的被认可感,满足学生被承认的需要。

二、要想课堂变得高效,教师对课堂一定要有创新。

1、启发激趣,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有了兴趣,还会萌发创新意识,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无穷无尽的兴趣,又再次促进创新。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

2、质疑交流,让课堂变得有理有趣。

教师要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感觉学习是讲理的心智活动而不是硬“灌”。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要学,学习的效果肯定也会提高。

3、提倡“合作”,让课堂变得融洽愉悦。

合作学习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群体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当好导师,及时起点拨导向的作用。合作学习很有好处:第一,拓宽思维,深化学生的认识。第二,培养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第三,可以培养合作精神。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关慧娣

在2014年的8月20日至8月23日期间,我很荣幸地参加了在育才中学举办的大兴安岭小学骨干教师及教学能手地级培训班的学习。培训的内容丰富多彩,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既有专家的报告,又有特级教师的核心理念,还有教师研讨。姜新华的《借力经典教育,助推高效课堂》证明了经典阅读对高效课堂的作用,而且为我们老师和学生介绍了很多经典书籍,为期4天的培训,我感觉每天都是充实的,因为每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讲师,每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培训中,我进一步认识了新课程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自己以往在工作中的不足。能参加这样的培训,我想我是幸运的、是幸福的,在这里,我很乐意让各位同行来共同分享此次培训。

在培训中,我发现,每一位专家,每一个讲课的老师,都流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而这些心态正是我们一般教师没有做到的。我们很少谈论教书的乐趣,而是经常在一起抱怨,说明我们这样的教师是存在职业倦怠的,是需要培养良好心态的。所以,我想,平时工作虽然平平常常,但也要轻轻松松、快快乐乐。

我想从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结合本次培训的心得,谈谈我个人的感想。受专家的启示,我觉得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自我发展,走向教师的专业化:

一、在教学中追求和学生一起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拥有一个班的学生就是拥有一笔财富、拥有一块实验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片天地和学生共同成长。因为教师所面对的不是一个或几个“世界”,而是几十个 “世界”。教师的任务就是认识并熟悉这些“世界”,培养并发展这些“世界”。所以教师不论在什么时候,无论从事什么活动,都必须意识到“我是教师”,从而自觉地把自己置于“教育者先受教育”的位置上,在正确分析和判断教育情境的基础上,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使心理与现实相适应,保持心理平衡,以便较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以阅读教学为例,新课程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不是简单的对话,意味着相互碰撞和共同建构。所以我们在课前一定要有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不能过分信赖教参。那么在课堂中就要珍视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化解读,因为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他们在阅读中有着不同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的情感反应。这些都是文本所期待的,但是又不能片面强调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因为学生的理解有时是片面的、错误的或者存在不正确价值观导向的,这就需要我们灵活地进行提示、启发、讲解、引导,也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不仅仅是交流,还要有提升。我觉得我们只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实现这种对话,就会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得到自我发展。而教师这种与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专业化素质也只有在课堂上,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

二、从教学反思中获得发展

教学反思在《走进新课程》一书中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有人曾说:“教30年书不一定成为名师,但是,认认真真写3年教学反思,不是名师也有名啊!”可见写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我觉得写教学反思也是一种“对话”,是我们与“走过的日子”对话,与收获和困惑对话。在写反思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这种思考的过程就是一个提高自我、获得发展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善于反思,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从反思中获得发展。

三、以书为伴,在读书中发展

任何人想发展都离不开书,读书的边界就是人生的边界。书籍可以让我们跨越时空与先哲进行精神对话。给我们培训的老师,几乎都谈到了这个问题。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想发展就更离不开书。我们不仅要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还要博览群书。不读书,如何更加深入地教学,如何在课堂上与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支玉恒老师四十多岁才开始从事语文教学,十多年的时间就成为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支老师就是一个藏书多、好读书的人。多读书,多研究,这样不但能融会他人的理论,而且还能产生自己的新观点,推出自己的新理论。一位老师要成为一个有品味、有文学修养的人,要想发展,就要时刻与书为伴,不但读书,还要思考,与书中人物、与智慧进行对话。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教师的终生必修课。在当今国际化和信息化时代,只有坚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学会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才能顺应时代发展,做一名合格甚至优秀教师,我珍惜这次培训机会,感谢校领导的认可和重视,感谢教育局给我们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我要尽自己最大努力,为我校教育尽自己应尽的责任。

第6篇:听《教师课堂教学常规艺术》讲座有感

2月26日,我们有幸聆听了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谢利明教授、博士生导师的讲座,讲座的题目是《教师课堂教学常规艺术》。

谢教授分两大点具体阐述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常规艺术:

一、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1.现代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的二重性

教学的科学性是指“真”。教师所讲的内容要真,不能为了吸引学生而漫无边际的乱说。教学的艺术性是指“美”。不管是课堂的语言,还是所采用的图片、媒体都应该是具有美感的。

2.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科学性是艺术性的基础和依据,教学艺术又是教学科学实践中的发挥、创造和升华。教学要是“真、优、美”的结合。但实际教学中,教师上课时“真”有余,而“美”不足,应该多反省自己的课堂上缺什么。学生是最能感受到美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在教学中,应该充分体现“美”,从而吸引学生。

二、课堂教学的常规艺术。

1.教师的语言艺术

教师的语言艺术是指教师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教学的艺术实践活动。教师课堂语言艺术的主要特点是:教育性、启发性、向导性、趣味性。教学语言艺术是教师教学魅力和教师力量的体现。

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不能繁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对教材的研究不透,教学的自信心不够,所以想用繁琐的语言来弥补。从而,教学语言随意性较大,说到开心时就乱说一气。

语言是教师重要的教学工具。那么,怎样说到学生心里边才算本事?教师要注意向导性,要把话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样就最好。只有教师做到的学生了如指掌,才能做到说清楚、讲明白。

教师的语言还应有趣味性。做到趣味性,就必须要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提炼生活。我们要学会从活人的嘴上摘取活的语言说给活人听。也就是说要从学生身上摘取学生的动作、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

2.导入新课的艺术

导入新课艺术的核心功能与目标:让学生在一种迫切要求的心态之下开展学习。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就是导入新课的艺术。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需要,针对学生的好奇心和求职欲望。常规的主要形式有实验、图画、事例、故事、问题和生动的语言„„

3.教学节奏的调控艺术

教学实施过程中,有着波澜起伏的流程美、水到渠成的衔接美,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做好的调控艺术。其中包括高潮与过渡、动与静的起伏、师生互动等方面。

教学过程中还包含着节奏美:抑、扬、顿、挫。“抑”是指教学时要和风细

雨、娓娓动听。“扬”是指铿锵有力、激动人心。“顿”是指嘎然而止、形成悬念。“挫”是指进入转折、新的意境。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语音、语调和语速,还要注意强弱、高低变化,老师要像乐队指挥一样,学生就是一群演员,一堂好课就是一首交响乐,乐曲开始时舒缓,到中间就要出现高潮„„

4.教学的启发艺术

思维训练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启发教学的本质性内涵有“不愤不启”和“不悱不发”。教学启发艺术实施的关键,问题的设计应在“最近发展区”内,还要注意启发的时机,也就是看“愤”和“悱”的状态。

5.教学过程中的评价艺术

要注意学生学习品质的评价艺术,包括前瞻性评价、鼓励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及其对学生参与教学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赞扬学生的一切结论,并鼓励和保持学生的一切创造欲望和尝试。

上一篇:幼儿园教学活动指导下一篇:茶艺队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