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是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认识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长期以来, 作文教学的效率一直不高, 成了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自从看了特级教师窦桂梅的发言“让真实的作文在孩子的心灵里安营扎寨”后, 感受颇深。她谈的真实, 实际上就是我们新课标里所要求的, 让我们把作文的架子放下来。我们怎么降下来, 让我们的作文教学从美声唱法进入流行歌曲、通俗唱法。我们的作文教学怎么样让孩子知道, 我口抒我心, 我手书我口, 就是我怎么想就怎么写, 我怎么说的就怎么写。只是当老师的不把技巧放在第一位, 生活放在第二位。我们怎么能让孩子拿起笔来, 在老师适当的点拨、指导写作技巧的前提下, 让孩子总是感到作文不是多情总被无情恼, 而是道是无情却有情。那么, 是什么原因导致作文教学效率低下呢?

原因之一是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师和学生都把作文看作是应付考试。教师教学生作文, 考虑得比较多的是学生在各种考试中取得好分数。于是往往采取能够迅速奏效的方法, 从开头写什么, 中间写什么, 到结尾写什么, 都对学生提出许多框框, 教给学生应付考试的所谓“诀窍”, 而忽视了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这样的作文教学束缚了学生的写作思路, 阻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原因之二是缺乏素材积累。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学生对着作文命题无话可写;即使是自由命题, 写起来也大多内容空洞, 或文不对题。归根结底, 小学生还是缺乏认识事物的能力, 不善于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正是由于缺乏素材积累, 学生才感到无话可写。

原因之三是没有正确的认识读写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 阅读是学生获得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但是, 有的教师却把读和写的关系简单化了。他们在阅读教学中教了一篇什么文章, 就要求学生仿写, 这种做法不符合写作的规律。学生写文章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可以借鉴范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但不应该机械模仿。应该看到, 阅读对于写作的指导作用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并不一定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原因之四是没有充分发挥作文讲评课的作用。作文讲评课就是将已批改的学生作文进行分析、评价和讲解。它是作文指导的继续和加深。上好作文讲评课可以弥补学生习作之不足, 吸取学生优秀习作之精华, 有利于全体学生作文水平的再提高。而有些教师, 没有上好作文讲评课。而有些教师, 他们在讲评时只是宣布一下写得好的学生名单, 批评一顿写得不好的学生, 这样的讲评, 不利于学生作文的提高。

那么, 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认识。

(1) 更新教学观念。变作文教学的单一性、刻板化为我样性、趣味性;变封闭式作文为开放式的作文教学;变师授作文为自能作文。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 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逐步使学生认识到作文并不难, 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2) 加强选材指导。

(1) 教学生写真实的东西。小学生作文训练就是练习平时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动脑筋想一想, 就能搜集到作文的素材, 在此基础上, 写好作文并不是一件难事。经过这样的引导, 学生们懂得了:自己就置身在生活中, 真实的事物就在自己的周围, 可写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2) 深入生活, 选取素材。是不是生活中所有真实的事物都可以写呢?小学生们会说:否。那么哪些事物可以写呢?怎样在这些普通人、平凡的事物身上发现其闪光点, 写出有意义, 更健康向上的作文呢?这还是需要教师做正确的指导, 我们要教学生写那些现象看似平常, 但是能反映现象本质的事物。

(3) 细致观察, 注意积累, 要做到选材的真实, 立意新颖, 离不开细致的观察。只有善于观察, 才能使生活经历不多的小这生有所积累。积累生活的经历, 也积累对生活的感受。这样写起作文来才有话可说。平时可安排一些口头作文的训练, 好的教师应该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利时机巧妙安排学生口头作文的训练。因为往往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 在突发事件中, 学生有感而发, 他们会不经意地表达出更真实、更自然的思想情感, 表现出更有激情的一面, 甚至脱口而出几句绝妙精彩的词句。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最佳时机, 引导学生即兴作文, 开拓写作思路,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作文创造力。例如:今年冬天, 在一次语文课上下了雪, 窗外白茫茫一片, 学生们望着窗外, 表情各异:有的好奇, 有的惊讶, 有的狂喜, 思路无法回到课文中。于是我放下课本, 索性让学生走到窗前仔细观察景物的变化, 然后让学生交流、议论, 谈不同感受。稍做准备后, 引导学生进行口头作文。有的学生口头描述了景象, 有的学生着重表达自己的心情感受, 有的从作用方面加以议论。在这个过程中, 描述、抒情、议论结合在一起, 不同的表达方式都得以训练。事后, 再让学生把口头即兴作文整理成《下雪了》的笔头作文。由于抓住了最佳训练时机, 学生们情动而辞发, 争相发言, 语言生动、富有个性。这样的训练既引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又锻炼了他们的思维活动, 使之更加敏捷、灵活。

(3) 注重读写结合。教师每教一课都要以课文的内容和写法为范例, 有侧重地讲解写作知识, 有重点地让学生练口、练笔, 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

(4) 改革作文讲评。教师在学生初稿完成后, 首先组织学生进行组内相互批改, 主要找出字、词、句方面的毛病, 然后由学生自己进行第一次修改。修改后抄在作文本上, 再由教师批阅。教师批阅时, 运用批改符号和批语。对批阅后的作文, 还要进行讲评。首先, 在课堂上讲评一好一差两篇文章, 传给方法, 再组织学生分小组诵读自己的作品, 根据教师的批语重新修改自己的作文, 形成一篇新的作文。

摘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是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认识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 浅谈一下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

关键词:作文教学

上一篇:浅谈档案管理如何服务精准扶贫下一篇:关于企业档案管理的建议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