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识大赛试题

2022-10-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安全知识大赛试题

安全知识大赛试题(含答案)

2016年“守护生命”安全知识大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请从三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惟一一个正确选项)

1.安全生产工作要牢固树立 ( A )的理念,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安全生产有可靠保障的基础上。

A 安全发展; B 经济发展; C 企业发展

2.安全生产工作要坚持( B )的方针。

A 安全第一;

B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C 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

3.( C )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

A 班组; B 岗位工人; C 企业

4.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关键是 ( A )安全责任的落实。

A 企业主要负责人; B 企业领导班子;

C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

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以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 A )、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冶金等行业领域为重点,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A 危险化学品; B 纺织业; C 轻工业

6.《通知》提出,凡( B )、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的,要责令停产停工整顿,并对企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

A 超预算; B 超能力; C 超标准

7.《通知》指出,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企业要经常性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 C )、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A 设备; B 人员; C 责任

8.《通知》要求,煤矿、非煤矿山要有( A ),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升井。

A 矿领导带班; B 矿领导或助理带班; C 班组长带班

9.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一律严格考核,按国家有关规定持( C )上岗。

A 职称证书; B 安全培训证书; C 职业资格证书

10.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由习近平主席于2014年签署第十三号令予以公布,自2014年( C )起施行。

A、10月1日; B、11月1日; C、12月1日;

11.保障人民群众(B )安全,是制定《安全生产法》的目的之一。 A、生命; B、生命和财产; C、生命和健康

12.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 B )。

A、综合管理; B、综合监督管理; C、监督管理

13.《安全生产法》规定,有关协会组织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章程,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培训等服务,发挥( C)作用,促进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A、监督; B、监管; C、自律

14.依据《安全生产法》,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 C)的原则,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

A、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B、公开、公正、公平; C、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

15.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应有必要的组织保障,一般包括( C )。

A 机构保障和资金保障;

B 人员保障和设备保障;

C 机构保障和人员保障

16.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 ( A )。

A 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 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 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7.除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 A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 专职; B 兼职; C 专职或兼职

18.“三同时”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 B )。

A 同时立项、同时设计、同时验收;

B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C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19.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三同时”工作应在( C )进行。

A 建设项目正式投产前;

B 建设项目正式投产后;

C 建设项目施工开始前

20.下列属于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一般要求是:( A )

A 使用前应首先做一次外观检查;

B 无期限地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C 使用前要做全面检查

21.《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第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和使用无( A )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

A 安全标志; B 安全警示; C 许可标志

22.( C )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方可上岗作业。

A 岗位工人; B 班组长; C 特种作业人员

23.生产经营单位的( B )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A 安全管理人员; B 主要负责人; C 班组长

24.( A )是生产经营单位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同时也是生产经营单位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

A 安全生产责任制;

B 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制度;

C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25.国家安监总局在《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规定》《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及监督检查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企业领导带班下井人员包括( A )。

A 企业主要负责人、领导班子成员和副总工程师;

B 企业主要负责人、领导班子成员和矿长助理;

C 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安全管理人员

26.安全生产投入资金具体由谁保证,应根据企业的性质决定。一般来说,国有企业由( B )予以保证。

A 董事会; B 厂长或经理; C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

27.安全生产费用是高危行业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 ( A )的资金。

A 安全生产条件; B 职工劳保福利; C 员工安全意识

28.安全费用由( B )自行提取,专户核算。

A 省市地方人民政府; B 企业; C 省市安监局 29.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可以作为( B )使用。 A 工伤赔偿;

B 事故发生时产生的抢险、救灾费用以及事故善后时直接发生的费用; C 购买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的费用

30.安全费用不应仅限于安全设施的支出,还应当用于包括( B )、重大危险源监控等支出。

A 意外伤害保险费;

B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

C 工伤保险费

31.《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煤矿企业、非煤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必须具备法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依法申领 ( B ),方可从事生产建设活动。

A 工商营业执照; B 安全生产许可证; C 生产许可证

32.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 A ),不设年检。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企业应当于期满前 3个月向原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

A 3年; B 2年; C 5年

33.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 B )进行。

A 正常生产之后;

B 试生产运行正常后;

C 试生产同时

3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 ( A )。

A 数量; B 体积; C 质量

35.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应当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并实行 ( C )制度。

A 专人保管;

B 一把手亲自负责;

C 双人收发、双人保管;

36.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应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 ( B )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A 分管领导; B 主要负责人; C 安全责任人

37.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 A )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A 安全生产条件; B 安全管理能力; C 安全生产机构

38.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 A )的职责。

A 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 B 现场监管;

C 定期监督检查

39.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C )学时。

A 24 B 36 C 48

40.离开特种作业岗位 ( B )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A 3个月;B 6个月; C 一年

41.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复审每 ( C )年进行一次。

A 1; B 2; C 3

4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一般情况下,对新从业人员要进行 ( C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A 一级即厂级;

B 二级即厂级和班组级;

C 三级即厂级、车间级和班组级

43.新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 )学时;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和岗位,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 C )学时。

A 8;16 B 16;48 C 24;48 44.下列属于班组安全生产教育主要内容的是( B )。

A 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

B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C 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45.涉及危险物品单位、矿山、建筑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A )学时。

A 16 ;B 24 ;C 32

46.生产经营单位的 ( A )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

A 主要负责人; B 出资人; C 安全科负责人

4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 A )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A 每半年; B 每年; C 每两年

48.《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 ( A ),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A 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

B 请示领导、获得批准;

C 保持物件完整、保证现场痕迹尽可能不受破坏

49.《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 B )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 立即; B 在1小时内; C 在2小时内

50.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B )。

A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现场救援情况;

B 单位概况、事故时间、地点、简单经过、死亡人数、

现场情况、采取的措施等;

C 事故伤亡人数

51.( B )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A 各级工会组织; B 用人单位; C 各级政府

52.被确诊患有职业病的职工,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发给其《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并享受国家规定的( B )。

A 医疗保险待遇; B 工伤保险待遇; C 商业保险待遇

53.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 A ),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 职业卫生专业人员;

B 应急管理人员;

C 工会督察员

54.职工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 A )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A 30 ;B 60; C 90

55.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 A )档案。

A 健康监护; B 工伤保险 ;C 职业病

56.依据《职业病防治法》,下列( C )项不属于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尽的职业卫生义务。

A 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

病防护用品;

B 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C 在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设置警示标识

57.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C )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 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B 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

C 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58.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 B )承担。

A 劳动者; B 用人单位; C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59.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 B )承担。 A 医疗卫生机构 ;B 用人单位 ;C 劳动者

60.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其工伤职工的工伤待遇由( B )支付。 A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B 用人单位;

C 工伤职工个人或其直系亲属自己负担

61.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 A )应当承担原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

A 承继单位 ;B 保险公司; C 原用人单位

62.2011年国务院第 14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从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2013年12月4日国务院第32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自( C)起施行。

A 2013年1月1日;

B 2013年12月1日;

C 2013年12月7日

63.危险化学品单位的( A )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A 主要负责人; B 法定代表人; C 安全负责人

64.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包括仓储经营)实行( B )制度。

A 准入; B 许可 ;C 登记

65.从事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经营的企业,应当向所在地 ( A )申请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A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监部门;

B 省级人民政府安监部门;

C 县级人民政府安监部门

66.依法取得危险货物水路运输许可的水路运输企业,下列( C )行为是合法的。

A 在内河封闭水域运输剧毒化学品;

B 委托个人承运;

C 需要引航时申请引航

67.运输剧毒化学品或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运输途中因住宿或发生影响正常运输的情况,需要较长时间停车的,应当向( A )报告。

A 当地公安部门;

B 当地交通管理部门;

C 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68.通过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应当配备 ( C )人员。

A 装卸; B 检测; C 押运

69.道路运输、水路运输过程中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驾驶人员、船员或者押运人员还应当向事故发生地( C )部门报告。

A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环境保护、公安、卫生、质检部门;

B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工商、公安、卫生、交通部门;

C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环境保护、公安、卫生、交通部门;

7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评定至少应每( A )1次,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A 1年; B 2年; C 3年

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3分。请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以上正确选项,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要构建的格局是政府统一领导,(AC)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

A部门依法监管; B行业依法管理;

C企业全面负责; D企业直接负责

2.企业新职工必须进行的三级教育是指(ABD)

A厂级安全教育; B车间级安全教育 ;

C科室安全教育; D班组安全教育。

3.《安全生产法》中所指的危险物品,是指(ABC)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A易燃易爆物品

B危险化学品

C放射性物品

D法律规定必须登记的物品

4.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安全生产条件:( ABCD )

A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B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

C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D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5.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D )

A氧化剂属危险化学品; B腐蚀品不是危险化学品;

C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取得消防安全许可证;

D未经定点,擅自生产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的,将被处以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6.以下属于《安全生产法》规定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所负的职责有:( ABCD )

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B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和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C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D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7.以下不属于《安全生产法》调整范围的情况是( ABCD )。

A台风造成人员死亡;

B大雨引发山体滑坡造成人员死亡; C人为纵火引发火灾;

D因泄密危害国家安全

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的( ABC)报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A重大危险源;B有关安全措施;

C应急措施; D安全管理情况。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 ABC )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A化学; B物理; C生物; D工艺

1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D )。

A客源索道的运营使用单位只需配备兼职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

B大型游乐设施的运营使用单位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

C大型游乐设施的运营使用单位不用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

D客运索道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负责。

第2篇:2017年中小学消防安全知识大赛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我国消防宣传日是:(C)

A 、9月11日 B 、10月9日 C、11月9日 D、10月11日

2、干粉灭火器的指针指向红色代表:(B) A、 偏高 B、 偏低 C 、 正常

3、据统计,火灾中死亡的人有80%以上属于(B)

A、 被火直接烧死 B 、烟气窒息而死 C、 跳搂或惊吓致死

4、在相对封闭的房间内发生火灾时(A)

A、不能随便开启门窗 B、只能开门 C、只能开窗

5、当发生火灾时,正确的安全疏散主要有3个方向,向下可以跑到地面,向上可以爬到屋顶,还可以(B)

A、躲到角落里 B、向外逃到阳台 C、钻到阁楼,厨房等处避难

6、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的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B)

A、纵火罪 B、失火罪 C、玩忽职守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7、烟头中心温度可达(C),它超过棉,麻,毛织物,纸张,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若乱扔烟头接触这些可燃物,容易引起燃烧,甚至酿成火灾。

A、100-200℃ B、200-300℃ C、700-800℃

8、配电箱内所用的保险丝越粗越好,这种说法(B)

A、正确 B、错误

9、扔掉烟头2个小时后再着火就不用负责任,这种说法(B)

A:正确 B:错误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消防工作贯彻( C )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A、谁主管、谁负责 B、以防为主,以消为辅

C、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11、火灾初起阶段是扑救火灾( B )的阶段。

A、最不利 B、最有利 C、较不利

12、 检查燃气用具是否漏气时,通常采用( B )来寻找漏气点。

A、划火柴 B、涂抹肥皂水 C、闻气味

13、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燃烧因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这种方法称作( A )。

A、 窒息灭火法 B、隔离灭火法 C、冷却法

14、公安消防队扑救火灾( C )。

A只收灭火器材药剂耗损费用 B收取所有费用 C不收取任何费用

15、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 C )喷射。

A、上部 B、中部 C、根部

16、阻拦报火警或者谎报火警的给予( C )处罚。

A、劳动教养 B、撤掉其电话 C、警告、罚款或者十日以下拘留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任何单位、( C )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A、义务消防队员 B、个人 C、成年公民

18、我国目前通用的火警电话是( B )。

A、911 B、119 c、110

19、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 C )。

A、迅速撤离 B、抢救贵重物品 C、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

20、当打开房门闻到燃气气味时,首先应迅速( B ),以防止引起火灾。

A、打开燃气灶具查找漏气部位 B、 打开门窗通风 C、拨打119向消防队报警

21、油锅起火时使用以下方法中( A )方法扑灭是不正确的?

A、用水扑灭 B、锅盖盖住油锅口 C、灭火毯覆盖

22、带电电器设备发生火灾时不能用( B )扑救。

A、卤代烷 B、水 C、干粉

23、公共娱乐场所安全出口的疏散门应( B )。

A、双向开启 B、向外开启 C、向内开启

24、储存可燃物资仓库的管理,必须执行国家有关( A )的规定。

A、消防安全 B、物资安全 C、劳动安全

25、公安消防人员在灭火过程中,应当( A )。

A、优先救人 B、优先抢救财物 C、优先灭火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不得分,少选,所得选项得1分)

1、 关于干粉灭火器的使用,下列正确的是( BC )

A 、在室外使用,应该占据下风方向 B、 使用前拔下保险销

C 、灭救液体火灾的时候,应该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D 一般用于化学试剂、精密仪器的灭火

2、 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固体物质火灾时,应该( ABCD )

A 、灭火器嘴对准燃烧最猛处 B、 左右扫射

C 、使均匀的喷洒在燃烧物的表面 D、 扫射至把火全部扑灭

3、 下列属于引起A类火灾的物质有( BC)

A 、甲醇 B、原始记录纸 C 、毛绒玩具 D、 钠

4、 本酒店所在大厦的消防器材有( AB ) A 、干粉灭火器 B、 消防栓 C 、二氧化碳灭火器 D、 消防车

5、防火的基本原理有:(ABCD)

A、控制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消除引火源 D、阻止火势蔓延

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任何单位、个人都有(ABCD )的义务。

A、维护消防安全B、保护消防设施C、预防火灾D、报告火警

7、室内火灾的发展过程可分为( B C D)

A、阴燃阶段 B、初起阶段 C、发展阶段 D、下降阶段

8、 热传播的途径有( A C D )。

A、热传导 B、热感应 C、热对流 D、热辐射

9、造成电气火灾的原因有可能是(ABCD)。

A、短路 B、过负荷 C、电热器具使用不当 D、漏电

10、如果睡觉时被火灾烟气呛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正确的做法是( BC )。

A、迅速将门窗打开 B、在逃出门之前将着火房间的门窗关好 C、将毛巾淋湿后捂住口鼻,迅速弯腰低姿跑到安全区域 D、躲在床底下,等待消防队前来救援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我国火灾的种类一般分为两类A类和B类火灾,即液体和固体火灾。 (X)

2、 B类火灾是仅指可熔化固体物质的火灾。 (X)

3、 使用干粉灭火器的时候,在距离着火点3m左右处灭火。 (X)

4、 灭火的时候,人员应该在下风处。 (X)

5、 一旦房间着火,应该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 (X)

6、 11层着火了,赶紧坐电梯逃离到1层。 (X)

7、 在着火的现场,过浓烟区的时候要站立行走,不需要匍匐前进或者弯腰前进。 (X)

8、 一旦发生火灾,要注意保持镇静,不可以慌乱,积极自救。 (√)

2017年首届全国中小学生消防安全知识网络竞赛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 (√)

10、 如果整个楼房着火了,应该注意人身安全,及时逃离火灾现场,请专业人员救火。 (√)

四.问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拨打“119”报火警时,应讲清哪些事项?

答: (1)要讲清楚起火单位、村镇名称和所处区县、街巷、门牌号码;

(2)要讲清什么物品着火、火势大小如何、有无爆炸物品、危险化学品、是否有人员被围困;

(3)要讲清报警人的姓名、单位及使用的电话号码;(4)清楚、简洁地回答消防队的询问。

2.就寝前和外出前、下班前应做那些检查?

答:检查电气、煤气是否关闭、烟火是否熄灭。

3.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答:将干粉灭火器提到可燃物前,站在上风向或侧风面,上下颠倒摇晃几次,拔掉保险销或铅封,一手握住喷嘴,对准火焰根部,一手按下压把,干粉即可喷出。灭火时,要迅速摇摆喷嘴,使粉雾横扫整个火区,由近及远,向前推进,将火扑灭掉。同时注意,不能留有遗火,油品着火,不能直接喷射,以防液体飞溅,造成扑救困难。

4.当衣物着火时如何处置?火灾发生后如何防止烟流从门缝进来?

答:最好脱下或就地卧倒,用手覆盖住脸部并翻滚压熄火焰,或跳入就近的水池,将火熄灭。

利用胶布或沾湿毛巾、床单、衣服等塞住门缝。

5.火灾时如果你被困在室内如何待救?

答:(1)至易获救处待救(如靠近大马路之窗口附近,或与入口较近之房间等)。 (2)设法告知外面的人(用电话、手机通知119你受困的位置,或直接以衣物、灯光于 窗口呼叫)。 (3)防阻烟流串进来。

第3篇:“守护生命”2016安全生产月知识大赛试题(职业健康知识)

“守护生命”2016安全生产月知识大赛试题(职业健康知识)

职业健康知识

2、职业安全健康是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国际通称,是我国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的统称。

3、接尘作业防尘“八字方针”是革、水、密、风、护、管、教、查。

4、有害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包括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

5、我国作业场所噪声接触限制是每天8小时等效接触噪声强度不得超过85分贝。

6、生产性粉尘根据其性质可分为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和混合性粉尘。

7、2013年12月2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4部门联合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列出的职业病种类有10大类132种。

8、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9、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10、当你发现有人中毒,你应该怎样实施急救?

答:救护人员要戴上呼吸器,尽快将中毒者从中毒地点转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给中毒者吸氧,中毒者停止呼吸时,应进行人工呼吸,注意对中毒者保暖,把中毒者的头部侧放,以免吸入呕吐物导致窒息。

11、缺氧主要是指在氧气浓度低于18%的作业环境下。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5月1日正式实施。

13、职业病诊断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14、目前,我国职业病发病率最高的是尘肺病。

15、工人如必须在100℃以上的高温环境下作业,应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次作业不得超过5分钟。

16、《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当在竣工之日起30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17、目前我国急性中毒发生最多的是硫化氢中毒。

18、中暑是高温作业环境下作业人员发生体温升高、肌痉挛或晕厥等疾病的总称。当作业地点气温≥37℃时应采取局部降温和综合防暑措施,并应减少接触时间。

19、通常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粉尘作业称之为矽尘作业。 消防安全知识

18、任何物质发生燃烧,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点火源)。

19、防火的基本原理包括: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消除点火源;阻止火势蔓延。 20、常见的火源分为直接火源和间接火源。其中,直接火源主要包括明火、电火花和雷电火。间接火源主要包括高温和自燃起火。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消防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22、电气线路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包括(答对3条即为正确):(1)短路(2)过负荷(3)接触电阻热(4)电火花和电弧(5)照明灯具、电热元件、电热工具的表面热(6)过压热(7)涡流热

23、防止火灾发生的基本措施主要是四种:窒息法、冷却法、隔离法、化学抑制法。

23、扑救带电火灾应选用水基型、二氧化碳、干粉型灭火器。

24、解决火险隐患要坚持“三定”,即定专人、定时间、定整改措施。

25、建筑物起火后5~7分钟内是灭火的最好时间。

26、重点防火部位要做到“四有”,即有防火负责人、有防火安全制度、有义务消防组织;有消防器材,消防设施。

27、拨打“119”报火警时,应讲清哪些事项? 答:(1)要讲清楚起火单位、村镇名称和所处区县、街巷、门牌号码;(2)要讲清什么物品着火、火势大小如何、有无爆炸物品、危险化学品、是否有人员被围困;(3)要讲清报警人的姓名、单位及使用的电话号码;(4)清楚、简洁地回答消防队的询问。

28、防火“六不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1)在严禁吸烟的地方不准吸烟;(2)生产、生活用火要有专人看管,用火不准超量;(3)打更、值宿人员要尽职尽责,不准擅离职守;(4)安装使用电气设备,不准违反规定;(5)教育小孩不准玩火;(6)各种消防设备和灭火工具不准损坏和挪用。

29、通过消防安全教育,全体员工应达到什么要求?

答:掌握消防安全职责、制度、操作规程、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掌握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掌握有关消防设施、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会报警、会扑救初期火灾、会组织疏散和逃生自救。

30、使用干粉灭火器的步骤是什么?(按先后顺序回答,否则视为回答错误)

答:第一步,将安全销拉开;第二步,将皮管朝向火点;第三步,用力压下把手,选择上风位置接近火点,将干粉射向火焰基部;第四步,火点熄灭后用水冷却除烟。

31、用灭火器进行灭火的最佳位置是上风或侧风位置。 交通安全

32、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同车道内前后必须保持足够的行车间距,正常情况下,时速为100km/h,行车间距保持100米以上,时速为70km/h,行车间距保持在70米以上。

33、高速公路上车辆发生故障时,警告标志设置在来车方向离故障车150米以外,车上人员应迅速转移到路肩或应急车道内,并及时报警。

34、交通信号灯绿灯亮时:准许车辆通行,但转弯车辆须不得妨碍被放行的直行车辆和行人通行。

35、高速公路五不准包括:不准在高速公路上倒车、逆行;不准穿越中央隔离带掉头或转弯;不准在高速公路上试车、学习驾驶;不准随意停车、右侧超车;不准骑、压车道分界线行驶和在超车道上连续行驶。

36、除实行交通管制的路段外,行人列队在道路上通行,每横列不得超过2人。

37、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不得牵引、攀扶车辆或者被其他车辆牵引;(2)不得双手离把但可以手中持物;(3)不得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或者曲折竞驶;(4)不得在道路上骑独轮自行车或者2人以上骑行的自行车。

38、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员。

39、驾驶机动车,不得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下陡坡时空挡滑行;在机动车驾驶室的前后窗范围内悬挂、放置妨碍驾驶人视线的物品。 40、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铰接式客车、全挂拖斗车;设计最高时速低于70公里的机动车等不得进入高速公路。

41、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安全生产知识

42、2016年“安全生产月”是第15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今年安全生产月的主题是“强化安全发展理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质”。

43、 习近平同志关于安全生产的论述中所强调的“强化红线意识,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其中的红线是指: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要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44、我国安全生产格局是国家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

45、安全生产“三零目标”是指零违章、零事故、零伤害。

46、安全生产的“五要素”是指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47、安全生产的“六大支撑体系”包括(1)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监督体系;(2)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保障体系;(3)建立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体系;(4)建立安全生产评估评价工作体系;(5)建立安全生产信息网络反馈体系;(6)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体系。

48、安全生产的“四懂”是指懂生产技术原理;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懂机械装备的结构、性能和原理;懂尘毒危害和防护措施。

49、国家标准(GB2893-82)中规定的四种安全色是红、黄、蓝、绿。 50、人的基本安全素质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

51、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四类。

52、安全生产工作“四到位”是指:思想到位、组织到位、职责到位、工作到位。

53、对从业人员要求开展“三会”安全教育,即:会报警、会逃生、会现场急救。

54、根据《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企业新职工必须进行的三级教育是指:厂级(公司)安全教育;车间级安全教育;班组级安全教育。

55、“三违”行为指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犯劳动纪律。

56、“四不伤害”是指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57、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两个方面的内容。

58、工作场所的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应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59、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 60、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 6

1、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6

2、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是:生产经营单位。

63、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对生产安全事故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6

4、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

65、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必须遵循“迅速、准确”和“边抢救、边报告”的原则。 6

6、高处作业可分为四个区段:高度在2~5米,称为一级高处作业;高度在5~15米,称为二级高度作业;高度在15~30米,称为三级高度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称为特高处作业。

67、高处作业的“三大纪律”是指 (1)施工现场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2)高处作业系好安全带;(3)高处作业不准往下乱抛工具、物件。 6

8、高空作业“三宝”,是指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 6

9、高空作业距地面2米以上必须系安全带。 70、“工业三废”是指废气、废水、废渣。

71、安全“三同时”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72、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73、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主要是指 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员工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

74、安全管理要逐步实现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

75、现场安全管理要突出“五反”:反无责任心、反违章违纪、反麻痹大意、反不执行安全制度、反工作任务不明。

76、安全管理中“四全”是指:全员、全面、全天候、全过程。 7

7、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应有必要的组织保障,一般包括机构保障和人员保障。 7

8、企业要经常性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79、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什么? 答: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档案等。

80、安全事故必须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即事故原因和性质未查清的不放过;职工群众未受到教育的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的不放过;责任未受到追究不放过。

81、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理一般在90日内结案,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180日。 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83、涉及危险物品的单位、矿山、建筑工地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84、经常性安全培训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安全活动日、事故现场会、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生产会议。

85、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时,应遵循针对性原则、阶段性原则和完整性原则。 8

6、车间级安全教育培训的重点主要包括本岗位工作及作业环境范围内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典型事故案例;岗位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安全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8

7、班组级安全教育的重点主要包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作业过程的安全风险分析和控制对策、事故案例等。

88、应急预案演练按照方式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 89应急演练参与人员按照分工的不同,可分为参演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和观摩人员。

90、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100、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是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迅速控制事态、消除危害后果、查清事故原因。 10

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或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10

2、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采取的管理措施包括:(1)应当登记建档;(2)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3)制定应急预案;(4)告知从业人员和有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10

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采取的监控措施包括:(1)对运行情况进行全程监控,建立运行管理档案;(2)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测、检验;(3)定期进行安全评价;(4)定期检查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态。

10

4、特种设备主要包括 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10

5、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年龄满18周岁;(2)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3)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相应工种的安全技术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4)符合相应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他条件。

10

6、根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306-85)的规定,取得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复审,复审每2年一次。

10

7、根据工程、系统生命周期和评价的目的,安全评价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专项安全评价。

10

8、什么叫“不安全行为”?说出几种不安全行为(说出三种以上即为正确)。

答: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如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用手代替操作、未戴安全帽等。

10

9、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包括物理性危险因素、化学性危险因素、生物性危险因素。

110、操作旋转机械的人员,一定要保证其工作服“三紧”,即袖口紧、下摆紧、领口紧。

1

11、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主要包括压力表、液位计、安全阀、爆破片和其他泄压装置。 1

12、设备在不停电时人体对设备的安全距离是多少?

答:10kV及以下是0.7m。20kV~35kV是1m,60kV~110kV是1.5m。 1

13、触电时手紧握导线丢不开是什么原因? 答:当电流通过人体时,通电部分的肌肉便收缩,产生痉挛。如果恰好是抓住导线,则由于肌肉收缩,导线被收紧紧握住。此时人已失去控制这部分肌肉的能力,因此也就无法将导线摆脱或放开。这种现象完全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时产生的生理作用造成的,而不是电对人手有吸力。

1

14、在雷雨天不要走近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要远离至少20米以外才安全。 1

15、常见的触电事故主要的发生原因包括:(1)人体直接接触带电体;(2)人体接触发生故障的电气设备;(3)与带电体的间隔过小;(4)跨步电压触电。

1

16、本质安全 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1

17、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从业人员人数在300人以上的危险物品生产单位,应当按照不少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5%的比例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1

18、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生产工艺、设备或储存方式、设施;工厂、仓库的周围防护距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有符合生产或者储存需要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有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其他条件。

1

19、除运输工具加油站、加气站外,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那些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最少回答5个) 答:(1)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2)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3)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4)车站、码头(按照国家规定,经批准,专门从事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的除外)、机场以及公路、铁路、水路交通干线、地铁风亭及出入口;(5)基本农田保护区、畜牧区、渔业水域和种子、种畜、水产苗种生产基地;(6)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7)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8)法律、行zd规规定予以保护的其他区域。 120、购买剧毒化学品,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答:(1)生产、科研、医疗等单位经常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应当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部门申请领取购买凭证,凭购买凭证购买;(2)单位临时需要购买剧毒化学品的,应当凭本单位出具的证明(注明品名、数量、用途)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部门申请领取准购证,凭准购证购买;(3)个人不得购买农药、灭鼠药、灭虫药以外的剧毒化学品。

1

21、国家对哪些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

1

22、某生产经营单位因生产规模小和缺乏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委托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的工程技术人员为其进行安全生产方面的管理服务,合同期为三年。在合同期内,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

1

23、进入厂区门口,危险地段需设置限速限高牌、指示牌和警示牌。

1

24、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的出口禁止封闭、堵塞,那么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必须满足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及保持畅通。

1

25、劳动保护是要消除生产过程中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环境;不安全设备和设施;不安全环境;不安全场所;不安全行为。

1

26、2016年4月25日,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八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全社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

1

27、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的《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提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扎实构建事故应急救援最后一道防线。

1

28、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的《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提出:着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 安全劳动防护用品

1

29、劳动防护用品分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和一般劳动防护用品。

130、从业人员要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做到“三会”,即会检查护品的可靠性,会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会正确维护保养护品。

1

31、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三证一标志”,包括安全鉴定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标志。

1

32、安全帽主要包括抗冲击性能、耐穿透性能、耐低温性能、耐燃烧性能、电绝缘性能、侧向钢性等六种基本性能。

1

33、绝缘鞋适用于交流50Hz,1000V及以下或直流1500V及以下的电力设备上工作时做辅助安全用具或劳动保护用品。

1

34、正确选用劳动防护用品是保证企业员工劳动过程中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企业选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前提是(A)

A、符合标准;B、穿戴舒适;C、外形美观;D、便于更换 1

35、如何正确佩戴安全帽? 答:(1)帽衬顶端与帽壳内顶,必须保持25mm至50mm的空间。(2)必须系好下颚带,戴紧安全帽。(3)安全帽必须戴正。(4)由于帽子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损坏,要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换。

1

36、电气操作时,佩带绝缘手套的长度至少应超过手腕10厘米。 1

37、安全带的正确挂扣方法是高挂低用。

1

38、生产现场噪音大于80dB时,需要佩带耳塞或耳罩。

1

39、在扑救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火灾(如电缆着火等)时,扑救人员应使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140、为了防止高出坠落事故,凡是操作人员进行操作、维护、调节的工作位置在坠落基准面3米以上时,则必须在生产设备上配置供站立的平台和防坠落的栏杆、安全网及防护板等。

1

41、劳动防护用品应当报废的几种情形是什么? 答:(1)遭到破损或变形,影响防护功能的;(2)达到报废期限的;(3)经定期检验或抽查不合格的;(4)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其他报废条件。 职业健康知识

1

42、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1

43、职业安全健康是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国际通称,是我国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的统称。

1

44、接尘作业防尘“八字方针”是革、水、密、风、护、管、教、查。 1

45、有害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包括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

1

46、我国作业场所噪声接触限制是每天8小时等效接触噪声强度不得超过85分贝。 1

47、生产性粉尘根据其性质可分为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和混合性粉尘。

1

48、2013年12月2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4部门联合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列出的职业病种类有10大类132种。

1

49、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150、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1

51、当你发现有人中毒,你应该怎样实施急救?

1

52、缺氧主要是指在氧气浓度低于18%的作业环境下。 1

5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5月1日正式实施。

1

54、职业病诊断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1

55、目前,我国职业病发病率最高的是尘肺病。

1

56、工人如必须在100℃以上的高温环境下作业,应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次作业不得超过5分钟。 1

57、《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当在竣工之日起30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1

58、目前我国急性中毒发生最多的是硫化氢中毒。

1

59、中暑是高温作业环境下作业人员发生体温升高、肌痉挛或晕厥等疾病的总称。当作业地点气温≥37℃时应采取局部降温和综合防暑措施,并应减少接触时间。 160、通常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粉尘作业称之为矽尘作业。 消防安全知识

16

1、任何物质发生燃烧,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点火源)。 16

2、防火的基本原理包括: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消除点火源;阻止火势蔓延。 16

3、常见的火源分为直接火源和间接火源。其中,直接火源主要包括明火、电火花和雷电火。间接火源主要包括高温和自燃起火。 1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消防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16

5、电气线路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包括(答对3条即为正确):(1)短路(2)过负荷(3)接触电阻热(4)电火花和电弧(5)照明灯具、电热元件、电热工具的表面热(6)过压热(7)涡流热

16

6、防止火灾发生的基本措施主要是四种:窒息法、冷却法、隔离法、化学抑制法。 16

7、扑救带电火灾应选用水基型、二氧化碳、干粉型灭火器。

16

8、解决火险隐患要坚持“三定”,即定专人、定时间、定整改措施。 16

9、建筑物起火后5~7分钟内是灭火的最好时间。

170、重点防火部位要做到“四有”,即有防火负责人、有防火安全制度、有义务消防组织;有消防器材,消防设施。

17

1、拨打“119”报火警时,应讲清哪些事项? 17

2、防火“六不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7

3、通过消防安全教育,全体员工应达到什么要求?

17

4、使用干粉灭火器的步骤是什么?(按先后顺序回答,否则视为回答错误) 17

5、用灭火器进行灭火的最佳位置是上风或侧风位置。 交通安全

17

6、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同车道内前后必须保持足够的行车间距,正常情况下,时速为100km/h,行车间距保持100米以上,时速为70km/h,行车间距保持在70米以上。

17

7、高速公路上车辆发生故障时,警告标志设置在来车方向离故障车150米以外,车上人员应迅速转移到路肩或应急车道内,并及时报警。

17

8、交通信号灯绿灯亮时:准许车辆通行,但转弯车辆须不得妨碍被放行的直行车辆和行人通行。

17

9、高速公路五不准包括:不准在高速公路上倒车、逆行;不准穿越中央隔离带掉头或转弯;不准在高速公路上试车、学习驾驶;不准随意停车、右侧超车;不准骑、压车道分界线行驶和在超车道上连续行驶。

180、除实行交通管制的路段外,行人列队在道路上通行,每横列不得超过2人。 18

1、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不得牵引、攀扶车辆或者被其他车辆牵引;(2)不得双手离把但可以手中持物;(3)不得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或者曲折竞驶;(4)不得在道路上骑独轮自行车或者2人以上骑行的自行车。 18

2、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员。 18

3、驾驶机动车,不得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下陡坡时空挡滑行;在机动车驾驶室的前后窗范围内悬挂、放置妨碍驾驶人视线的物品。 18

4、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铰接式客车、全挂拖斗车;设计最高时速低于70公里的机动车等不得进入高速公路。

18

5、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第4篇:禁毒知识大赛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施行的日期是( C ) A. 2007年12月29日; B. 2008年1月1日; C. 2008年6月1日; D. 2008年10月1日;

2、( B)设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

A 全国人大常委会 B 国务院 C公安部 D全国政协

3、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根据戒毒人员的性别、年龄、患病等情况,对戒毒人员实行( D )。

A 集中管理 B 统一管理 C 隔离管理 D 分别管理

4、强制隔离戒毒期满前,经诊断评估,对于需要延长戒毒期限的戒毒人员,由( A )提出延长戒毒期限的意见,报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批准。

A 强制隔离戒毒场所 B 办案单位 C 社区戒毒机构 D 户籍地派出所

5、人对毒品产生的依赖性是指:( C )

A、只有生理上的依赖性 B、只有心理上的依赖性 C、具有生理、心理上的双重依赖性

6、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具体办法,由(A)规定。

A 国务院 B 公安部 C 卫生部 D 商务部

7、《禁毒法》规定,(D)应当依法加强对邮件的检查,防止

邮寄毒品和非法邮寄易制毒化学品。

A 海关 B 公安机关 C 边防 D 邮政企业

8、海洛因又称( A ),俗称“白粉”。极易成瘾,其毒性是吗啡的5倍。长期吸食、注射海洛因,会使人身体消瘦,瞳孔缩小,免疫功能下降,易患病毒性肝炎、肺脓肿、艾滋病等症,剂量过大可致死。

A.二乙酰吗啡 B.氯胺酮 C.甲基苯丙胺 D苯丙胺类

9、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最长可以延长( B )。 A 六个月 B 一年 C 一年半 D 二年

10、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或者介绍买卖毒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 B )。

A 一千元以下罚款 B 三千元以下罚款 C 五千元以下罚款 D 一万元以下罚款

二、多项选择题

1、制定《禁毒法》的目的是:(A.B.C.D )

A 预防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B 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C保护公民身心健康 D 维护社会秩序

2、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对患有传染病的戒毒人员,应当依法采取必要的( C.D )措施。

A 看护 B约束 C 隔离 D 治疗

3、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A.B.C.D )

A 非法持有毒品的;

B 非法传授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或者易制毒化学品制造方法的;

C 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的; D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

4、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实行( A.B )制度。

A查验 B许可 C统一管理 D审查

5、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禁毒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A.B.C.D )

A 包庇、纵容毒品违法犯罪人员的; B 对戒毒人员有体罚、虐待、侮辱等行为的;

C 挪用、截留、克扣禁毒经费的; D 擅自处分查获的毒品和扣押、查封、冻结的涉及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财物的。

6、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禁毒工作纳入( A.C )规划,并将禁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A 国民经济发展 B 社会文明发展 C 社会发展 D 道德教育

7、对依法查获的(ABC)应当收缴,依照规定处理。 A 毒品 B 毒品违法犯罪的非法所得及其收益

C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

D 间接用于实施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设备、资金

8、公安机关根据查缉毒品的需要,可以在边境地区、交通要道、口岸以及飞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对(ABCD)

进行毒品和易制毒化学品检查,民航、铁路、交通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A 来往人员 B 物品 C 货物 D 交通工具

9、《禁毒法》规定,禁止非法传授 (BCD)的制造方法。 A 制毒工具 B 麻醉药品

C 精神药品 D 易制毒化学品

10、下列哪些人吸毒成瘾的,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AB ) A 怀孕的妇女 B 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 C 年龄超过60周岁的 D 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三、填空题

1、大麻类毒品分为三部分: 大麻植物干品、 大麻树脂 、大麻油。

2、1991年,在第一次全国禁毒工作会议上,国家禁毒委员会提出了“三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的禁毒工作方针。“三禁”具体是指禁贩、禁种、禁吸。

3、根据毒品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麻醉剂、抑制剂、兴奋剂、镇静剂和致幻剂。

4、吸食毒品的方式主要有烟吸、烫吸、鼻嗅、口服、注射等5种常见方式。

5、对吸毒者进行戒毒治疗,一般应包括三个阶段:脱毒--康复一重新步入社会的辅导。

6、兴奋剂是加速和增强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使人处于强烈兴奋具有成瘾性的精神药品。

7、根据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可将毒品分为麻醉药品和精

神药品。

8、根据毒品来源和生产方法不同,可分为天然毒品和合成毒品。

9、根据毒品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麻醉剂、抑制剂、兴奋剂、镇静剂和致幻剂。

10、根据毒品对人的危害程度,分为软性毒品和硬性毒品。

四、简答题

1、我国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禁毒目标是什么?

答:我国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禁毒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提高戒毒效果,减低复吸率,控制新吸毒人员的滋生;基本禁绝非法种植罂粟等毒品原植物;最大限度把毒品堵在境外和查获在边境地区;加大禁毒宣传教育的力度,提高全民族的禁毒意识;加强禁毒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水平,更加有力地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

2、什么是药物耐受性?

答:药物耐受性是指长期使用某种药物,使人的机体对该药物的敏感性降低,逐渐产生耐药现象,药效也随之减弱,只有不断提高药物的剂量,才能保持原来相同的反应或药效的一种状态。

3、强制戒毒所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是什么?

答:强制戒毒所是公安机关依法通过行政强制措施,对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生理脱毒、心理矫治、适度劳动、身体康复和法律、道德教育的场所。

强制戒毒所的目的是:消除毒品的社会危害,挽救吸毒人员。

强制戒毒所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和帮助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戒除毒瘾,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五、问答题

怎样正确对待吸毒者?

答:吸毒者是社会中的一类特殊群体,他们既是违法者,又是受害者。从医学的角度看,吸毒者也是病人。因此,吸毒者具有双重性质的身份。要正确的对待吸毒者,即不要把吸毒者看作是犯罪分子,不要歧视他们,又要区别于一般的病人,要严格管理,依法科学戒毒。

第5篇:禁毒知识大赛试题答案

(二)

一、单项选择题

1、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根据戒毒人员的性别、年龄、患病等情况,对戒毒人员实行( D )。 A 集中管理 B 统一管理 C 隔离管

理 D 分别管理

2、强制隔离戒毒期满前,经诊断评估,对于需要延长戒毒期限的戒毒人员,由( A )提出延长戒毒期限的意见,报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批准。 A 强制隔离戒毒场所

B 办案单位 C 社区戒毒机构 D 户籍地派出所

3、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最长可以延长( B )。 A 六个月 B 一年 C 一年半 D 二年

4、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或者介绍买卖毒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 B )。

A 一千元以下罚款 B 三千元以下罚款 C 五千元以下罚款 D 一万元以下罚款

5、1987年6月12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了有138个国家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上确定每年( B )为“国际禁毒日”。 A.4月26日 B.6月26日 C.10月26日

D.12月26日

6.《禁毒法》第一章第四条第一款明确了我国的禁毒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 )并举的方针。 A、行政、教育、文化、医疗 B、禁种、禁制、禁贩、

禁吸、

C、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

D、组织、协调、指导

7、林则徐“虎门销烟”发生在哪一年( A ) A、1839 B、1840 C、1848 D、1842 8.1858年,英、法、美等国迫使清政府在上海签订了(C),使鸦片贸易在中国正式“合法化”。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中

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9、以下哪些是我国刑法所界定的毒品?( A )

A、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 B、挥发性溶剂 C、烟草、酒精

10、你认为“摇头丸”是毒品吗?( C ) A、不是毒品 B、是药品 C、

是毒品,系致幻性兴奋剂

二、多项选择题

1、戒毒人员的( A.B.C),可以按照有关规定探访

戒毒人员。

A 亲属 B 所在单位的工作人员 C 就读学校的

工作人员 D 朋友

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 C.D )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巩固戒毒成果的需要和本行政区域艾滋病流行情况,可以组织开展戒毒药物维

持治疗工作。

A 司法行政部门 B 教育行政部门 C公安机

关 D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3、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歧视戒毒人员的,由下列哪些部门责令改正;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B.C ) A 公安部门 B 教育行政部门 C 劳动行政部

门 D 民政部门;

4、《禁毒法》规定,禁止非法传授( B.C.D )的

制造方法。

A 制毒工具 B 麻醉药品 C 精神药

品 D 易制毒化学品

5、吸毒的危险性表现在(A.B.C)三个方面。 A生理危害 B心理危害 C社会危害 D家庭危害

6、吸毒成瘾的认定办法,由(A.B.C)规定。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药品监督管理部

C公安部门

D县级人民政府

7、下面哪种不属于兴奋剂类毒品(A.B.C ) A、冰毒 B、摇头丸 C、可卡因 D、海洛

8、海洛因吸毒者的典型体征是什么?( A.D.E.F ) A、瞳孔缩小呈针尖样,畏光 B、瞳孔放大,不

聚光

C、睡不着觉,精神亢奋 D、沉默寡言,说

话含糊不清,易激动

E、体温降低、心跳缓慢 F、疲倦贪睡,双

目无神

9、制定《禁毒法》的目的是:(A.B.C.D ) A 预防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B 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

C保护公民身心健康 D 维护社会秩序

10、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对患有传染病的戒毒人员,应当依法采取必要的( C.D )措施。 A 看护 B约束 C 隔离 D 治疗

三、填空题

1、毒品的基本特征是具有依赖性、危害性和非法性。

2、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

危害社会”。

3、联合国的禁毒战略是 减少毒品非法供应和降低毒

品非法需求两大禁毒战略。

4、世界“三大毒源”地是指 “金三角”、“金新

月”、“银三角”。

5、毒品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社会危害性、刑

事违法性、应受处罚性。

6、抑制剂是指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具有成瘾性的精神药品。常见的抑制剂有:巴比妥类、安定类

和非巴比妥类三种。

7、根据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可将毒品分为麻醉药

品和精神药品。

8、根据毒品来源和生产方法不同,可分为天然毒品

和合成毒品。

9、根据毒品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麻醉剂、抑制剂、

兴奋剂、镇静剂和致幻剂。

10、根据毒品对人的危害程度,分为软性毒品和硬性

毒品。

四、简答题

1、创建“无毒社区”活动的基本要求和标准是什么? 答:基本要求:以城乡小型社区(城市一般是街道,农村一般是乡镇)为单位,在社区政权组织统一领导下,建立覆盖整个社区的禁毒管理机制和工作责任制,以禁吸戒毒为重点,把禁毒责任分解落实到社区内的各个单位和每个人,努力实现无毒目标,创建一片净土。创建“无毒社区”活动的标准是:达到“四无”,即无贩毒、无吸毒、

无种毒、无制毒。

2、什么是毒品犯罪?

答: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禁毒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

3、什么是禁毒教育的“五个一工程”?

答:禁毒教育的“五个一工程”: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要建立一所禁毒教育基地;各大中小学校每年都要集中开展一次禁毒教育活动;各地都要组织一批禁毒宣传理论研究成果;创作一批禁毒文艺作品;培养一批青年

禁毒志愿者。

五、问答题

开展创建“无毒社区”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答:创建“无毒社区”活动,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全民动员、综合治理的战略要求,是持久开展禁毒人民战争的有效载体。开展创建“无毒社区”活动,可以: (1)实现“一个转变”。即变禁毒部门的单一行为为政

府领导下的社会行为。 (2)突破“一个关键”。即突破禁吸戒毒这个“瓶颈”。禁吸难,难就难在戒毒巩固难,开展创建“无毒社区”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对社区内每个吸毒人员的监控和帮

教工作。 (3)带动“两个结合”。开展创建活动,社区组织对禁毒工作总揽全局,集教育、打击、防范、管理为一体,有机地把各项禁毒工作结合在一起。同时,也有利于禁毒工作与社区两个文明建设的结合,带动社区经济、政治等全面建

设的发展。 (4)创建一片净土。促进各地区、各部门都从自己做起,从基层的社区和单位做起,努力实现无毒目标,在此基础上,积小区为大区,积小胜为大胜,直至全胜,最终在一地、一市、一省,最后在全国禁绝毒品。

总之,开展创建“无毒社区”活动,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禁毒工作新途径,代表着我国禁毒工作的发展方向。

第6篇:禁毒知识大赛试题及答案

2009年马场中学禁毒知识大赛试题及答案

(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施行的日期是( C ) A. 2007年12月29日;

B. 2008年1月1日; C. 2008年6月1日; D. 2008年10月1日;

2、( B)设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

国的禁毒工作。

A 全国人大常委会 B 国务院 C公安部 D全国政协

3、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具体办法,

由(A)规定。

A 国务院 B 公安部 C 卫生部 D 商务部

4、《禁毒法》规定,(D)应当依法加强对邮件的检查,防止邮寄毒品和非法邮寄易制毒化学品。

A 海关 B 公安机关 C 边防 D 邮政企业

5、《禁毒法》第三十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 C ),开展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的收集、分析、使用、交流工作。

1 / 7

A毒品监测和毒品情报系统 B 毒品情报和禁毒信息系统 C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系统 D 毒品情报

和吸毒人员系统

6、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或者在社区戒毒期间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参与社区戒毒的工作人员应当( C )。 A进行劝导

B进行批评、教育 C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D 对其执行强制隔离戒毒

7、戒毒人员应当在 ( B )接受社区戒毒。 A 居住地 B 户籍所在地 C 抓获地 D 案发地

8、公安机关对吸毒成瘾人员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应当制作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书,在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前送达被决定人,并在送达后( C )以内通知被决定人的家属、所在单位和

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A 7日 B 3日 C 24小时 D 12小时

8、对被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由( B )送强制

隔离戒毒场所执行。

A 户籍地公安机关

B 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

C 居住地公安机关

D 案发地公安机关

2 / 7

9、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设置、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由

( A )规定。

A 国务院 B 公安部 C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10、( B )应当加强对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业医师的业务

指导和监督管理。

A 公安部门 B 卫生行政部门 C 药监部门 D 禁毒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

1、制定《禁毒法》的目的是:(A.B.C.D ) A 预防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B 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C保护公民身心健康 D 维护社会秩序

2、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对患有传染病的戒毒人员,应当依法

采取必要的( C.D )措施。

A 看护 B约束 C 隔离 D 治疗

3、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A.B.C.D )

3 / 7

A 非法持有毒品的;

B 非法传授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或者易制毒化学品制造方法

的;

C 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的; D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

4、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实行

( A.B )制度。

A查验 B许可 C统一管理 D审查

5、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禁毒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A.B.C.D ) A 包庇、纵容毒品违法犯罪人员的; B 对戒毒人员有体罚、

虐待、侮辱等行为的;

C 挪用、截留、克扣禁毒经费的; D 擅自处分查获的毒品和扣押、查封、冻结的涉及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财物的。

6、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禁毒工作纳入( A.C )规划,并将禁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A 国民经济发展 B 社会文明发展 C 社会发

D 道德教育

7、对依法查获的(ABC)应当收缴,依照规定处理。

4 / 7

A 毒品 B 毒品违法犯罪的非法所得及其

收益

C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

D 间接用于实施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设

备、资金

8、公安机关根据查缉毒品的需要,可以在边境地区、交通要道、口岸以及飞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对(ABCD)进行毒品和易制毒化学品检查,民航、铁路、交通部门应当予以

配合。

A 来往人员 B 物品 C 货物 D 交通工

9、《禁毒法》规定,禁止非法传授 (BCD)的制造方法。

A 制毒工具 B 麻醉药品 C 精神药品 D 易制毒化学品

10、下列哪些人吸毒成瘾的,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AB ) A 怀孕的妇女 B 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 C 年龄超过60周岁的 D 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三、填空题

5 / 7

1、毒品的基本特征是具有依赖性、危害性和非法性。

2、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

会”。

3、海洛因(Heroin) 是吗啡的半合成品,化学名称为二乙酰

吗啡。

4、世界“三大毒源”地是指 “金三角”、“金新月”、

“银三角”。

5、毒品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 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

性、应受处罚性。

6、兴奋剂是加速和增强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使人处于强烈兴奋具有成瘾性的精神药品。

7、根据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可将毒品分为麻醉药品和精

神药品。

8、根据毒品来源和生产方法不同,可分为天然毒品和合成

毒品。

9、根据毒品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麻醉剂、抑制剂、兴奋剂、

镇静剂和致幻剂。

10、根据毒品对人的危害程度,分为软性毒品和硬性毒品。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毒品?

6 / 7

答: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

药品和精神药品。

2、什么是毒品犯罪?

答: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禁毒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

3、走私毒品罪及其犯罪构成是什么?

答:走私毒品罪,是指违反国家毒品管制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毒品进出国(边)境的行为。

五、问答题

为什么要把青少年作为禁毒预防教育的重点?

答:在吸毒者中,由于无知、好奇、被他人引诱而吸毒的青少年的比例最高。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时期,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判别是非能力差,不易抵制毒品的侵袭,加之对毒品的危害性和吸毒的违法性缺乏认识,最易受到毒品的侵袭。因此,对青少年进行远离毒品的教育是禁毒预防教育工作的重中

之重。

7 / 7

上一篇:提升办文办会办事水平下一篇:解除财产保全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