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质量体系运行情况

2023-0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报告是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有着明确的格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怎么样正确编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报告质量体系运行情况》,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1篇:报告质量体系运行情况

关于潍坊市潍城区新农合运行情况的调查报告

[摘 要]本文对潍坊市潍城区新农合运行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潍坊;新农合;惠民政策

[

1 人员参合情况

潍城区2009年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为16.65万人,参合率为100%,2010年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为16.69万人,参合率为100%,2011年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为16.49万人,参合率为100%,2012年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为15.90万人,参合率为100%。

2 各级政府对基本药物的财政补助情况

潍城区2011年各级政府对基本药物的财政补助总额1100.25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补助550.375万元,区县财政补助550.375万元。2012年各级政府对基本药物的财政补助总额1346.35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补助673.175万元,区县财政补助673.175万元。比上年增长122.8万元。(2009年和2010年数据不详,2011年及2012年中央及省级财政补助资料不详。)

3 资金补偿总额

2009年新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补偿总额为1765.08万元,其中,门诊补偿总额109.55万元,住院补偿总额1655.52万元。2010年新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补偿总额为1914.47万元,其中,门诊补偿总额127.17万元,住院补偿总额1787.31万元。2011年新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补偿总额为3508.68万元,其中,门诊补偿总额304.22万元,住院补偿总额3276.46万元。2012年新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补偿总额为5427.48万元,其中,门诊补偿总额723.96万元,住院补偿总额4703.50万元。

4 农民受益情况

截至2012年,全区共有15.90万余人次享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实惠,财政对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的补助,基本药物销售额的比例为98%。

调查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评。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及省政府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意见有关精神,农民大病统筹工作改称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归纳起来是筹资提高,政府补助多,农民受益面大,为患大病的农民建立了保障。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给农民在看病问题上带来太多的实惠。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就这仅有的2%的医疗资源,其80%都集中在城市。1998—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2.68%,但医疗卫生支出年均增长12.48%,后者的增长竟然是前者的近五倍。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很窄,不足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在广大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处于“空白地带”,“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中国农村比较普遍的现象。因此,农民的医疗卫生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问题本身,解决农民的看病难,不仅仅是尊重农民起码的生存权的问题,更是建设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5 存在的问题

新农合的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宣传发动不够深入,农民对相关政策规定了解较少。我们从调查中了解到,由于有关部门、乡镇宣传发动工作不够深入,对有关政策宣传不够透彻,许多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细则,特别是对于参加后需要遵守哪些规定、什么情况下才能够享受补偿以及如何结算等细节问题一知半解。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乡村干部对参合农民的就医与报账程序、医疗费用补偿办法普通门诊和慢性病门诊补助等政策了解不够透彻,农民群众更是一知半解,不少农民对如何办理住院手续以及转诊、转院、结报等程序均不了解,影响了参合农民的正常就医和受惠程度。另外,由于宣传的不到位,农民群众对以“大病救助、互助共济、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为目标的新农合制度的精神实质了解不透,对新农合的补偿期望过高。

(2)相关经费投入不够。新农合的实施是一项长期工程,参合人数多,工作量大,任务繁重。网络不通畅,给参合农民的报销结算以及补偿资金及时下拨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经费投入不足,各乡镇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没有单独的办公场所,每逢赶集的日子,报账的村民蜂拥而至,报账的队伍排成长龙,煞是壮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朋友们报账的速度。

(3)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落后,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政策规定,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民第一级医疗保障机构,补偿标准高于县级及县外医疗机构,但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差,医疗技术不高,服务水平跟不上,农民患病后,难以从乡镇卫生院得到有效的治疗。而且,真正在乡镇卫生院看病的一般都是生活较为困难的群众,更需要有方便的生活辅助设施,一位农民曾反映:在卫生院住院没饭吃、没水喝,生活不方便。在有的卫生院,我们发现:医院房屋陈旧、光线阴暗,屋顶不时有泥块脱落,门诊打“点滴”,只能在走廊上进行。有的卫生院,还没有住院病房。农民的医疗需求不能很好地得到满足。

(4)一些乡村干部工作方式过于简单,少数农民产生了抵触情绪。少数乡村干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缺乏必要的认识,加上去年区里要求各乡镇完成任务的时间太紧,因而他们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在了“收费”和完成“参合率”指标任务上,工作过于简单化、形式化,没有耐心细致给农民讲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意义和相关政策标准,以致有的农民误将此项工作认为是政府“形象工程”,也有的农民将其与乱摊派、乱集资等同起来,产生了一些抵触情绪,影响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5)社会满意度比较低,社会保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强调的不是个人成本收益的平等,而是保险金的社会满意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种社会保险,受益的农民和政府补助资金来源的纳税人的满意度对其成功与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民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是基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低,农民了解不深,怕政策有变,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等的考虑。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不满主要是因为保障水平低,参加和理赔程序烦琐等。此外,政策不公等也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社会满意度低。

(6)外出务工人员享受不方便,降低了农民对合作医疗的支持力度。我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很多,而现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外出农户就医政策缺乏灵活性,如果外出农民一旦患病,需要回本地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才可能报销医疗费用,或者需要回本地相关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在外地治疗报销有关费用。因此,外出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后,如果直接在外地就医,则无法享受到补偿带来的好处,而回到当地定点医院就医或办理相关手续,则要花费不菲的路费,甚至有可能耽误病情,常常陷入两难困境而不知所措。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些举家外出的农民根本就不参加合作医疗,还有一部分农民由于打算外出务工,明确表示明年将不再继续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7)近两年我们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合作医疗管理状况有较大的提高,但合作医疗管理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村一级卫生室存在很多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因素。村级卫生室点多面广,我们在报销上本着“方便及时”这一出发点,又不得不依赖他们、相信他们,同时又由于乡村医生的保障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造成卫生院对他们的管理难、难管理,虽然通过新农合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可以解决一部分管理中的问题,但是卫生室合作医疗门诊管理仍然是合作医疗管理的难点和“症结”。新农合在住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伪造发票等资料及冒名顶替等问题防不胜防,我们的新农合监管员目前的鉴别能力和水平不能解决。对伪造市外非定点医院假发票等资料报销问题,在全国各地都发现了,审核发现这些问题基本上是靠“运气”,目前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这些问题将成为合作医疗管理下一步的重点,我们力争从制度层面解决好这类问题。

6 合理化建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正在探索的新型农村保障体系,是一项旨在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但同时也是一项十分复杂和艰巨的系统工程。为此,我们务必要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切实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实。

(1)加大宣传发动的工作力度。坚持实事求是、分类分层、形式多样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对合作医疗政策的宣传力度,既要使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合作医疗对保护自身健康、救助大重病的重要作用,又要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不是一参加了合作医疗就什么问题都解决的了、解决的好,合作医疗是一种“一人有难众人帮”的互助共济制度。为此,要针对不同人群,进一步采取不同形式进行宣传。运用已享受报销的典型事例现身说法,深入农户家中面对面地进行宣传,不断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实效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农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参与率。

(2)完善新农合网络信息平台。2013年应将从三个方面对目前试运行的新农合信息平台进行完善,使其能满足管理的需要,一是根据2009—2012年的情况,增加农民健康档案,使网络平台更好地服务于管理,服务于农民健康。二是加大医院、卫生院信息化建设投入。三是与大部分省定点医院新农合管理系统对接。

(3)加强监管制度建设。将已查处的违法、违纪的事例进行案例宣传,对违反合作医疗管理有关规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和经办人员将严格按照《潍城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奖惩办法》进行惩处,对借证冒名顶替一律收缴合作医疗证,参合人员当年不得享受合作医疗补偿。一是充分发挥合作医疗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加强检查督办。二是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大会的功能,尊重群众意愿。村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市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得以坚持的一项重要保证,要继续坚持。三是进一步完善举报投诉制度,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我们将完善举报投诉有关工作机制,认真接受和处理投诉案件,并加大公开力度。四是进一步完善公示制度,增强合作医疗的透明度。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权利和义务,合作医疗政策,合作医疗运行程序、报销手续和办法,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和价格、基本医疗服务价格等,进一步予以公开;对合作医疗资金使用(报销情况)严格实行镇、村、组三级定期公示,必要的时候在市电视台进行公示,以不断增强合作医疗的透明度,确保取信于民。

(4)加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公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策责任与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建设。建立职责明确、纪律严明、服务至上、监管到位、保障有力、管办分开的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参加合作医疗人员使用高价药品、特殊检查与治疗患者认可和审批制度,住院费用实行一日清单制。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推行部分单病种定额付费和定额补偿。还要切实整顿规范药品市场,卫生、药监、物价、监察部门要重点针对药价偏高问题,采取有力的措施,逐步将没有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的医疗机构的药价降下来,要让人民群众满意。积极开展村卫生室药品集中采购和区域配送工作试点,切实降低医药费用,让农民受益。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公共医院改革。

作者:马洁马秀湖

第2篇:浅析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摘 要: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国际标准,该标准总结了西方发达国家近百年来的管理经验。该标准引入我国后,也同样得到了不同企业和国家各级行政管理层的认可,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涉外经贸领域的不断拓宽,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经营产品和劳务为主的企事业单位推行GB/19001质量管理体系、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已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潮流。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一、国标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地勘单位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被动认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导致认证工作前紧后松,忽冷忽热

地勘单位原属事业单位,行业行政性管理制度全面,模式大同小异,富有地勘特色的管理理念更是根深蒂固,迫于在企业化经营中外闯市场竞争活源的需要,地勘单位半主动半被动陆续开展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认证。这就导致认证工作以取得认证证书为目标,一但通过认证,取得证书,则万事大吉,形同虚设。尤其是取证后的认证工作更是忽冷忽热,本末倒置,平时文件入柜,一旦快到外审监督、复评阶段,则高度紧张,手忙脚乱,突击检查、补充完善,使认证工作完完全全成了走形式、走过场,造成了体系认证与单位管理互相脱节。

(二)职工对标准的认识深度不足,难于促进传统管理模式的提升

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标准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企业,融合了诸多优秀企业的管理方法,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表述方式简洁,用语高度概括,且为原则性用语,翻译为汉语后更是生涩难懂,所指不明确,容易造成员工对标准理解的困难和偏差,加之地勘單位职工文化程度参差不齐,职工对标准的理解深度普遍不足,地勘单位通常只好借助咨询机构和咨询师进行短期培训,才能顺利理解和执行,同时地勘单位采取培训的层次也多集中于部分领导和管理人员,很难达到全员参与学习的程度,也很难树立全员参与管理,从而致使体系建立和运行范围缩小,难于融合到传统管理模式中,更难于对传统管理起促进提升作用。

(三)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标准与传统管理模式中核心问题的一致性导致了地勘单位对标准认证的存在认识上误区

在认证中,当标准被专业审核人员翻译后,再进一步理论(标准)联系实际(地勘单位具体工作)之后,管理者和职工往往发现,质量体系标准关注的产品也就是传统管理模式强调的地质报告,环境体系标准强调的社会责任与地勘单位注重青苗赔偿、杜绝环境污染等工地环境管理是相一致的,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关注的职工健康与我们倡导以人为本不谋而合,等等方面的相似性,导致部分人员认为认证工作是多余的,甚至是额外增加某种繁琐负担,从而致使员工主动钻研参与认证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其实管理模式的相似性,并不能遮盖其差异性。

(四)体系运行的环境动力较弱

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管理虽也经历了十多年的市场运作,但总的来说运行机制和管理水平依然相对不高,现代化管理方法应用水平较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其体系有效运行的支撑是相应的管理制度,所以企业的管理制度直接影响着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二、有效运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措施

通过以上的分析,针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真抓落实,防止体系运行的失效。

(一)强化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

企业最高管理层要不断接受更新现代企业管理意识,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战略,真抓实干,真正建立系统的行之有效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切实提升企业最高管理层的经营战略决策水平。

(二)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融入到地勘管理机制建设中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全员参与,自觉执行,而地勘单位原有的管理模式属事业性质,行政性管理制度全面、详实,全盘否定后而运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体系也是不适宜的,这就需要职工不断地在两者之间自觉实践,取其精华,进而扩大影响范围,逐步形成自上而下运行畅通的标准执行渠道。地勘文化最能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创造力,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融入到地勘企业文化建设中,不但丰富了地勘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文化建设对职工进行的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教育和培训,也可以促进职工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的认识,从而逐步变被动管理为主动参与,变被动认证为主动认证,循序渐进地达到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所倡导的经营理念,真正提高地勘单位管理水平。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是体系运行的前提条件,体系文件不能脱离地勘单位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首先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策划设计,组建专门的部门,形成策划队伍,结合标准和工作实际,制定适宜的管理目标。其次要充分借鉴同行业先进的管理经验,编制符合自身特点的体系文件。同时要深入现场,广泛积极听取职工意见,确保文件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文件编制过于形式化,达到管理体系与地勘单位传统管理有机结合。

(四)配备合格内审人员,严把内审关,狠抓问题环节,不断促进传统管理与标准管理的有机交融

内审是企业对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充分性、符合性进行评审的系列活动,切实搞好内审工作,一方面需要企业管理者组建一支合格的内审队伍,配以奖惩激励机制,使审核做到严谨、细致、可靠,及时发现体系运行现状存在的重点、突出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改进管理体系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内审为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有机融合提供了契机,这就需要内审人员充分发挥其作用,主动钻研传统管理与标准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矛盾的原因,如何改进才能达到一致,这样就不断地将传统管理与标准管理有机融合在一起,发挥了标准管理对传统管理的促进作用。

(五)正确认识,端正态度,循序渐进,持续改进

地勘单位通过努力取得了认证证书,拿到了“市场通行证”,也或多或少地提高单位管理水平,下一步如何将国际上通行的标准管理体系能运用的游刃有余,主动增强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需要长期的坚持和改进,这就需要广大干部职工正确认识认证工作,抱着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技术改造”的态度,全员参与,潜心研究,克服急功近利思想,从根本上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

三、认真系统执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地勘单位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运行,促进了地质行业勘查项目招投标管理的日臻完善,不但社會地勘项目采取招投标的管理形式,国家、地方基金项目也不例外,由此加剧了勘查项目竞争的愈加激烈,地勘单位面对招投标中严峻的质量、价格挑战,只有充分满足不同顾客的需要,加快建立完善高效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真执行标准体系,主动提高工程质量,有效预防环境污染、安全责任风险等可能造成的经济、法律方面的损失,才能切实提高地勘项目的管理水平,赢得相应的项目利润。同时,随着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的深入进行,做大做强地勘经济,克服单一煤勘领域,走多元化经济发展的道路,尽快提升地勘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及综合实力已成为改制后地勘企业面临僧多粥少的生存环境,寻求发展、壮大的迫切要求。为此,地勘单位应积极主动开拓国内外地质勘查市场,尽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无论是走出本省竞争国内煤、石油、天然气、煤层气等项目,还是走出国门竞标国际地质勘查项目,从近年来资源勘查领域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不断融合的大背景以及签订项目合同的内容及形式来看,项目的最终甲方在工程质量上灵活运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标准制约乙方已成为发展趋势,尤其是国外企业,要求更加苛刻,这就提醒地勘单位一定要具备超前的发展意识,提前与国际接轨,自觉执行国际通用的ISO族标准及OHSAS标准,练好内功,改变我们以往传统管理方式的不足,把传统的管理方式逐步熔入到标准要求的管理体系中去,才能在走出家门、国门后主动适应环境,不断提升企业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管理水平,切实提高地勘单位的经济效益,实现发展壮大地勘单位目标。

作者简介:

田焕丽,陕西省一八六煤田地质有限公司。

作者:田焕丽

第3篇:秦安县农机化推广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1 基本情况

秦安县农机化推广体系由县农机管理站、农机监理站和17个乡(镇)农机站共同构成,承担全县农业机械的使用管理,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及农机维修网点的管理等工作,其经费来源均属全额财政拨款。然而我县的农机化推广体系看似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17个乡(镇)农机站由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隶属于本地乡(镇)政府的管理,县农机管理站只是与其存在业务上的往来。在业务衔接上存在不少的问题。

2 农机社会化服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基层农机服务体系不健全。在乡镇职能改革的冲击下,乡镇服务站大多数撤并、归口大农业,资产被挤占或变相处理,乡(镇)农机站的农机管理职名存实亡,服务职能严重削弱,而且在人员配置上也体现的很含糊,在业务的衔接上很困难。

2.2 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基础设施差,服务范围小,功能不完善,难以发挥系列化、规范化服务的功能。特别是一些方便农民的服务,如油料、配件供应等数量较少,品种不全,无法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大多数机站均已承包。生计难以维持。

2.3 农机化投入不足,缺乏大的带动项目。用于扶持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缺乏,尤其是用于农机化推广的经费尤为突出,科技推广很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自身的滚动发展,很难达到服务功能齐全。

2.4 缺乏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扶持政策,宏观调控手段不力,农机化服务的发展后劲不足。政策法规落实滞后,制约了管理职能的发挥。

2.5 农机部门执法的严肃性、权威性和法制性缺乏保障措施。县农机主管部门在百姓心目中只是业务部门,而没有执法主体资格,在农机执法的过程中与乡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取得联手很困难,因此在办理农机维修网点办证(换证)、农机市场的清理整顿等工作时总是很棘手,一些农机使用者不服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贯彻受阻,希望上级主管单位予以协调解决。

3 加強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3.1 要切实加强农机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尽力制止乡镇农机站财产流失。一是要稳定、充实、完善现有服务组织,想方设法改善服务设施,增强服务功能,建立激励机制,形成竞争发展的格局。二是完善县、乡、村、户四个层次的服务网络,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增强服务功能。三是引入市场机制,大力发展新型服务组织。四是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提高农机服务人员的素质,强化服务技能,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五是尽快采取措施。坚决制止变卖乡站财产的行为,真正能使这些服务设施在市场化的今天,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3.2 落实政策法规,加强宏观调控。一要加强《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甘肃省农机管理条例》等法律宣传贯彻落实工作。二要落实国家对农业服务业的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的优惠政策。三要有计划的加快对农机服务组织的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方便农民群众。四要加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农机鉴定和农机产品质量监管,农机维修等项工作,使之形成系列化、规范化服务。五要放宽对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的油料供应政策。方便群众。

3. 3 积极树立农机社会化服务示范典型。要以村级服务体系建设为依托,建立各级农机协会组织。有选择地扶持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多功能、系列化的农机服务组织,形成上联市场、下联农户,实施农机化产、加工、运输一体化经营服务体系。

3.4 增加和完善农机监理装备,提高科学化水平。农机检验要达到科学化,驾驶操作人员培训考核要达到设备现代化,监理档案管理要达到网络化,事故处理要达到智能化,监理人员教育制度化,以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新要求,提高农机监理科学化水平,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农机发展提供法制保证。

作者:赵世臻

第4篇: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的报告

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的报告 同志们:

今年是我局改制挂牌后的第一年,也是复评换证后第一年,年初集团公司安质处下发了《2002贯标工作要点》,对集团的体系运行作了总体安排;1月份举办2000版九千标准内审员培训班,共有293多人参加了培训学习;6月份及时组织对集团公司项目部、集团公司确定的2002的重难点工程项目部、集团公司机关和各分、子公司机关进行了内审。7至8月份组织集团公司4名取得国家注册实习审核员跟随九千中心进行实习审核,培养本单位审核员的业务素质,认真做好认证中心对集团公司的监督审核的准备及配合工作,9月初九千中心完成了对我集团的监督审核工作,在与集团公司领导层交换意见时既肯定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又提出了存在的问题,集团公司工程管理部已下发通报,布置了整改要求,现各单位的整改材料都已上报工程管理部。全集团质量体系的运行基本完成了体系运行计划安排。下面我把集团公司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报告如下,请审议:

一、对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整体运行情况的基本评价

自去年外审以来,全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总体上保持了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主要体现在全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相对稳定,一年来全集团末发生等级安全事故;整体质量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了泰安天平立交桥等一批鲁班奖和省部级优质工程,没有出现任何等级质量事故;企业的质量品牌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为企业经营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今年全集团公司承揽任务和完成产值,都将实现历史性突破。这些都说明我单位的质量体系保持了持续有效的运行。 1.集团公司的资源配置日渐合理。2001年12月26日,局召开企业改制挂牌仪式大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成立集团有限公司,其后陆续成立了各子公司、分公司,为进一步与市场接轨,提高集团公司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发展能力,更好地发挥集团公司机关的职能作用,落实今年三月份集团公司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实行二个直管、建立五大市场、实现企业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集团公司6月份在公司机关进行机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将教育处与劳动工资处合并后改称劳资培训部;安全质量监察处、施工管理处、计划统计科合并后改称工程管理部,9月份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和上级领导的指示,经集团公司领导讨论决定重新设立安全质量管理部;其他:原技术开发处改称技术开发部、原计划经营处改称市场开发部,企业管理处改称企业管理策划部等;成立了人才市场和设备物资市场分别与人事部、设备物资部一门两牌。根据调整后的机关编制,劳资培训部及时进行各职能部门职责的重新划分,使机关的职责和管理职能更清晰,更有利于发挥机关的管理职能。

2.全集团上下都以实现集团公司质量方针为已任,把贯标工作列为企业日常管理的头等大事。年初集团公司安质处下发了集团公司安质[2002]5好《关于下发集团2002年贯标工作要点的通知》,周密地布置了2002年质量体系运行计划安排,号召全局以贯标为切入点,大力实施“名牌精品”战略,带动各项管理工作文件化、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为实现这一方针,集团公司上半年组织了3个内审组,对企业内部进行上半年的贯标、安全、质量等方面的大检查,检查各项目部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施工现场管理是否满足对业主合同承诺,审核各项质量活动是否符合九千标准的要求。并检查各子公司、分公司和集团公司机关履行管理职能情况。对近两年交付的工程,集团公司、子(分)公司分别制定回访计划,根据回访计划组成质量回访小组,全部完成回访计划。

3.实现质量目标成果显著。全集团2002年1至6月份共评定分项工程51548项,分项工程一次评定合格率100%,优良率92.5%,土方填筑密实度检测合格率100%,砼和砂浆试件合格率100%;2001集团公司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情况:第四工程公司施工的大蒸港大桥被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评为“全国用户满意工程”,电务工程公司获得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的“全国用户满意施工企业”的称号,第二工程公司施工的济泰高速公路天平立交桥获得泰山杯(山东省优质工程)和鲁班奖,第一工程公司和第五工程公司参建的芜湖长江大桥获得鲁班奖。2001获总公司优质工程11项,在总公司系统名列前矛。

今年上半年又有部分项目获奖,主要有一公司的潍莱高速公路,2002年元月获山东省人民政府2001山东省工程质量奖。南京新庄立交桥在获得南京市和江苏省文明工地后,又以良好的工程质量获得江苏省优质工程,并在积极申报市政工程金杯奖。集团公司获山东省交通厅1999-2001年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优秀施工单位称号。今年朔黄铁路已通过国优“鲁班奖”的现场审核,申报铁道部优质工程4项,山东省优质工程1项,建总优质工程6项。 实现质量管理目标中,继续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年初组织各单位发表QC成果24个,荣获中铁建总公司优秀QC小组奖3个;荣获山东省优秀QC成果,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荣获铁道部优秀QC成果奖1个。

近年来,各单位认真贯彻9000标准,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以人为本,落实责任,狠抓源头,规范管理,集团公司的质量安全工作形势相对稳定,在建工程质量总体优良,工程质量合格率100%,分项工程评定优良率92.1%,满足业主要求,符合集团公司制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今年全局工程质量总体呈现的特点:一是精品工程、亮点工程的工点多;质量标准高,精品层次高的工点多。渝怀线的武隆隧道衬砌质量定位高,质量标准高、过程控制严。已完的二次衬砌部分1793米,铁道部蔡部长看后十分赞叹,最近奥地利专家看后连连称赞光爆和衬砌达到了欧洲的施工水平。第一次参加施工的城市轻轨工程---武汉轻轨工程质量在所有参加施工的单位中名列前茅。溧阳大桥30米箱型梁的生产质量几乎无可挑剔。宝兰复线二公司、三公司两个标段,均被业主树为样板工程而成为典型。四公司的合徐公路新汴河大桥,工程质量也属上乘,受到业主的称赞。隧道分公司施工的田湾核电站引水隧洞和威海公路隧道,几何尺寸准确,光亮如镜,称得上是上等精品,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二是受业主表扬、表彰的工点多。例如:武隆隧道二次衬砌,被部总指列为全线六个样板工程之一。二公司的白云机场迁建工程,其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标准工地建设一直名列几家施工单位之首。神朔复线的石质路堑扩堑施工、隧道的开挖与衬砌质量以及现场文明施工,被业主树为全线样板工程。

二、五公司施工的武汉绕城公路工程获武汉市重点工程“先进施工单位”称号。路桥分公司首次参加施工的乌江水电索风营电站,无论是施工质量、施工组织和文明施工都受到业主的高度赞扬。 总之,绝大多数项目部都能把创精品工程摆在突出的位置。十分注重全面塑造企业的外在形象。全局工程质量整体推进的速度明显加快。基本上做到了项目投标造价无论高低,抓工程质量一个样,工程规模无论大小抓工程质量一个样,无论是附属工程或是主体工程抓工程质量一个样。工程质量呈现稳步提高的态势。

4.在教育培训上,为了加大贯标宣传力度,根据集团贯标工作总体安排和质量体系运行计划,今年集团着重对2000版新标准进行培训,年初集团公司安质处分别在济南、泰安和兖州举办了四期2000版九千标准内审员培训班,共有289人参加学习,为下一步集团质量管理体系的转换打下了基础。集团公司还在渝怀铁路项目部和胶新铁路项目部进行了运行2000版新标准的试点工作,从项目部的质量体系建立之初就按照2000 版新标准的要求来规范项目管理的各项工作,邀请有关专家指导新版项目质量计划的编制,对项目部执行新标准给予全面指导。

5.在施工过程控制中,严格标准,强化技术和质量内控。各项目部能严格按照《项目质量计划》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操作,不断规范施工行为。各项目部以落实《项目质量计划》为龙头,积极推行项目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年初制定《项目质量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计划,对执行情况分月或季度进行检查和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验证措施的实施情况。继续开展样板工程引路和施工技术研讨交流会活动,计划今年在渝怀项目部召开武隆隧道施工技术研讨及工程质量经验交流观摩会;召开一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现场会;加强安全控制,严格按照程序规定操作,积极开展创建安全质量标准工地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安全生产,去年集团公司获得济南市的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的称号。加强外部劳务管理,各单位基本能按照局劳[2001]161号《关于印发〈中铁第十四工程局施工企业使用外部劳务管理办法〉的通知》和《工程分承包方评价程序》进行筛选,评价及发布合格分承包方名录,做到不具备“三证”的外包队伍一律不选用。特别是渝怀项目部实行外包队伍招标选用,进场队伍能按照内部队伍进行管理控制,杜绝了外包队伍使用管理上的漏洞。物资采购能严格按照《物资管理办法》和程序文件实施。集团公司设备物资处还制定了《工程物资招标采购试行办法》,在全集团范围内推行工程物资招标采购,既保证了工程施工需要,又降低了工程成本,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集团工程物资实行招标采购2786.9万元,比市场价节省261万元,节省率11.77%,物资招标采购显示出明显的经济效益。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抓好设备管理、使用、维修、保养等几个环节的控制,特别是对设备大修的管理有所加强,既保证了施工需要,又减少了资金支出。现场文明施工逐步规范,严格按照《施工过程安全控制程序》操作,能够做到现场物料堆放整齐,车辆机具停放有序,各种标识齐全清晰,安全防护设施完备稳固。第二工程公司、第三工程公司分别获得2001山东省建筑系统先进集体称号;隧道分公司获得济南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称号;隧道分公司黑龙峪隧道获得山东省2001安全文明工地。

6.加强对顾客满意度的测评。一是对近两年来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集团公司、各子分公司局处分别制定回访计划,并组织实施。通过回访表明,用户反映良好,满意率100%。近年来,我集团公司所交付使用的工程项目没有因质量问题而被顾客投诉的情况。二是积极收集业主对我集团在建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和现场文明施工等方面的信息,对业主提出的问题及时通知项目部落实整改,赢得顾客的好评。

二、质量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还有差距。有些单位领导对贯标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到位,不能正确处理贯标与生产经营、施工生产的关系,传统的管理方式还没有与九千标准的管理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甚至有些单位领导认为没有必要贯标,既不安排内审;也不履行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能;管理评审走形式,甚至不开管理评审会议,只是搞一套资料应付审核;视贯标为负担,对贯标工作有应付心理、敷衍行为,为贯标而贯标,为审核而贯标,搞形式,走过场,因此对本单位贯标工作重视不够,领导不力,出现了贯标工作停止不前,甚至不如从前的现象。

2.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和可操作性还有差距。目前集团公司已建立较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但有些质量文件若深究其内容,则又不能适应或不能完全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一是依据九千标准建立的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没有很好地与企业原有管理体系文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程序文件与管理版法脱节,形成文件化管理体系上的“两张皮”现象,有些程序文件与相应的管理办法,在职责和内容要求上都都存在着明显的矛盾。二是程序文件没有真正地结合企业的管理实际,真正体现出用标准来规范各项管理工作的贯标目的,在文件规定上流于形式,注重表面现象,缺少对实际效果的控制和考核,在文件上还没真正建立起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和自我改进的管理机制。三是企业建立的质量体系文件,不能及时的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管理体制的变化而变化,文件与管理实际脱节,特别是有些管理办法,长期未进行修改或换版,已根本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管理需要。四是有些程序文件,没有真正体现九千标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一些规定的工作程序难以操作或过于繁琐,不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3.体系运行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一是由于对体系文件理解不深,在程序文件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二是由于对标准规范掌握不牢,在工作中出现不应有的差错;三是还没真正把体系文件作为必须执行的文件,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按程序规定去做,四是没有真正接受九千标准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五是以工作忙等种种借口,拒绝实施规范的管理,人为的将贯标与日常工作对立起来,“两张皮”的现象还程度不同的存在着。

4.贯标工作滞后于企业制度的改革,没有很好地把贯标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程序文件换版工作进展缓慢。

三、体系运行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措施

综合上述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是多方面,既有文件和执行操作上的因素,也有体制上的原因。为了切实搞好贯标认证工作,当前应从以下方面入手,认真落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1. 认清形势,进一步提高对贯标工作的再认识

随着建筑市场的对外开放,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对企业的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必须从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工程创优着手,加强企业管理,多创优质名牌工程,这样才能使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贯彻九千标准已成为企业全面管理的基本要求,企业按照九千标准建立全面管理体制,对企业长远发展极为重要。我们开展贯标工作就是利用九千标准这一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来逐步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从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不光要贯彻九千标准,还要在适当的时机开展贯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ISO18000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全面规范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从机制和内涵上全面与国际接轨。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贯标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认识标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认识企业贯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把标准作为企业全面管理的大纲,把质量管理模式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引入到企业全面管理之中,使企业的各项工作都按标准的思路来开展,实现贯标与企业管理的真正融合。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是搞好贯标工作的根本所在,而这种认识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过程,需要全体员工的充分参与和共同努力,做好宣传教育的组织工作是各级贯标主管部门需要坚持始终的首要工作。

2.完善企业的体系文件架构。企业的体系文件应在满足标准要求的基础上,重点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加以完善,包括区域性公司、项目工地的控制、监视机制、责权利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完善。特别是把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与企业管理体系融成一体进行设计。这是保证企业贯标认证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

3.强化内审工作,提高审核质量。应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实施分层次的内审制度,即:由公司、各子公司、分公司或区域性分公司到项目工地诸层次的逐级内审制度。既从面上完全覆盖,有从深度上提高审核质量。各层次领导应改进工作方式,尽可能采用审核方式检查各部门工作。只有这样,审核的成效才会真正显现。

4.结合体系文件换版,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贯标的目的是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以此为契机,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有效控制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为此,一是促使广大管理人员和职工对标准化质量管理的再认识,对企业体系文件再学习、再培训,并从思想、组织、行为上引起高度重视。二是注重各个基础环节,加强以班组为单位的基础管理,适当时应对职工进行一定范围的管理知识培训。按照体系的要求,切实将责任分解到每一个人。三是进一步抓好垂直贯标,企业各职能部门应按照要素分配的职则,对主控程序的培训、检查、整改等自始至终负责到底,运用“PDCA”(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循环的原理不断改进实施效果,为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要深入基层一线,搞好调查研究,掌握相关单位体系运行状况,针对存在问题,及时协商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认真贯彻实施;四是在年终汇集各方面信息,对质量体系的总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的定性定量分析,及时检查体系运行的得失,总结先进经验,发现存在问题,为下一对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做好准备。

第5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

我项目部根据公司2003年10月所下达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我项目部对其文件加以贯彻实施并持续运行。对各种管理进行仔细划分,层层落实各项责任制。组织管理人员深入了解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质量方针、目标为管理的根本。把好工程质量的每一道关口。

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公司定期对项目部所做工作进行检查,并组织内审团于2004年3月25日对我项目部进行为期两天的评审工作。项目所做工作得到公司肯定,同时指出项目上所存在的不合格现象,要求其立即进行整改。(不合格现象为:

1、页岩砖无供方评价,B类材料未建立合格供方名册;

2、无监视测量装置送检记录和自校记录)。对内审所提出的不合格现象,项目部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整改。对整改结果以书面形式上报公司内审团。

在开展工作的同时,我们始终将质量方针、目标放在首位,认真做好我们的本质工作。并对顾客满意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为顾客满意度达90%以上。施工过程中虚心接受甲方、监理给我们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有效处理其意见。

项目部到现在尚未出现重大质量事故,其余工作也在顺利运行之中。

本工程中的过程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已及时有效地对各种仪器进行检测,检测设备台帐等相关内容进行填写,并对其进行登记造册;B类材料已将各类供方名册建立,并将资料整理成册。让失误不在出现。

本质量管理体系在本项目中完全实用,整个工程在质量管理体系下规范的运行实施,顾客对其反映是满意的。项目部欢迎各方对我们进行检查和审核,为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

“丽景天成”工程项目部

2004年4月8日

第6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

重庆市慧冠机电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

总经理、与会领导:

现我以管理者代表的身份汇报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请评审。

1、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

2013年11月,我公司开始试运行IS0/TS16949:2009质量管理体系,我们组织了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制,于2013年11月1日严格按ISO/TS16949:2009标准进行运作。

1、IS0/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在试运行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我们任在坚持,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努力,肯定会有收获的。

(1)组织各级有关人员宣传与学习,对其进行宣讲、培训。并以标语的宣传形式使全公司全体员工人人皆知。各部门以“程序文件”为主要内容组织进行学习,从而使各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顺利地按体系要求进行实施。

(2)改进活动

很多质量管理的过程及内容都需要学习提升和加强,各部门经过认真的学习和经验总结,不断完善了ISO/TS16949体系要求的工作。

a、各部门分解了公司的业务计划指标。

b、制定了相应的部门业务,计划措施方案及部门质量目标,并按目标值进行了认真的统计、分析和实施。

(3)认真做好内审(体系/过程/产品审核)工作

管理评审和内审是我公司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自我完善的重要活动。我公司在2014年10月9-11日进行了第一次内部评审工作。

2014年10月9-11日按ISO/TS16949:2009标准组成了二个内审小组,对

各部门进行了全面的审核。2014年9月27-28日完成了2种产品制造过程审核工作。在过程审核中未发现了一般不符合项。2014年9月25日完成了2种产品审核,发现7个不合格项。2014年10月份完成了体系审核,在体系审核中发现了2个一般不符合项。各部门对不符合项都采取了相应的纠正措施,通过这次内审,使整改体系运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初步评价

通过近1年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效果来看:

(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文字简练,结构严谨,内容完整,符合ISO/TS16949:2009标准要求,能有效地指导本公司的质量管理活动,文件内容基本切合本公司实际。

(2)管理机构设置合理,人员职责明确而且配备基本完善,资源配置基本合理,体系运行正常,质量工作程序和质量活动的效果符合体系文件要求。

(3)纠正、预防措施被充分重视,相应的持续改进、公司自我完善的机制初步建立,信息体统已开始运行,为今后质量管理的继续完善、巩固和持续运行提供了很重要基础。

(4)激励机制开始运做,员工的质量意识被调动起来。

4、存在的问题

通过1年多的体系运行,我们也发现我们公司在过程目标的制定和有效控制存在一定的不足,2014年的公司级数据的指标还有不适应的地方。故这次管理评审请各部共同讨论如何确定2015年的公司级数据和目标。望各部门在认真清理2014年目标完成情况下,重新拟定公司级数据和指标。

从总体上评价,我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完善、适宜、有效,符合公司质量生产活动的实际情况,满足ISO/TS16949:2009标准的全部要求。

5、建议

(1)重新修改公司级数据指标。

(2)各部门继续认真组织学习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使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更加充分、有效、完善地运行。

(3)加强各部门质量管理体系的考核力度。

管理者代表:聂维胜

2014年11月13日

第7篇: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总结报告

(2007年度管理评审材料)

2007年,人民币加速升值,由此引起流动性过剩,各类产品价格飞涨。虽然国家采取了一轮又一轮的提高存款准备金和存贷款利率等经济调控措施,但各种原辅材料的价格仍然居高不下,给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局面。此外,稀土行业竞争的加剧,即使产品销售价格上涨带来的利润也被居高的原辅材料采购价格所蚕食。与此同时,公司上半年又遭受特大的洪涝灾害,部分设备和产品被淹,一些生产线被迫停产,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面对内外交困局面,公司全体员工没有被困难吓倒,上下团结一致,抗洪救灾,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并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产品收率、降低生产成本、节省开支等措施,经过公司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生产产量不但没有因洪涝灾害而减少,反而比上年增长46.3%,完成计划115.3%。公司在十分困难的2007年求得了生存。下面就2007年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施,前次管理评审整改措施的落实以及第

二、第三方和内部审核等有关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实施情况 公司的质量方针:“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以技术进步为手段,以创优产品为己任,以顾客满意为宗旨”。2007年贯彻执行质量方针开展的工作和取得成效主要有:

1、以科学管理为基础,公司在2006年对

一、

二、三车间实行员工工资、奖金总收入与产量、质量、收率、物耗等指标全额挂钩浮动考核成功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完善各类指标考核体系,并要求车间制订更加详细的实施办法,把目标、指标分解落实到班组,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生产技术部科学调度车间之间、各栋之间的物料、水、电、汽,保证物流畅通,加强对七栋富Y槽、NdSm/GdTb槽、LaCePrNd槽、HA槽、Eu线、纯Y槽、TmYbLu线、纯Lu槽、各煅烧炉的重点控制,协调生产与技改工作,保证了生产正常有序地进行。

2、以技术进步为手段,今年进行技术改造,推进技术进步开展的工作主要有: ⑴ 新建年产1000kg 以上纯Lu产品生产线,提高了高价值产品LuO的产量。 23⑵ 对十一栋富Y生产线进行P507镁粉皂化工艺改造,目前正在调试,可望降低生产成本。 ⑶ 完成混合萃取分离重稀土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的验收工作。 ⑷ 对十一栋Gd/Tb槽加强完善技术改造,使Gd/Tb分离更彻底,提高了下道工序产品质量。 ⑸ 完成六栋纯Ce生产工艺优化改造项目,产出质优Ce料用于生产CeTb、CeGdTb产品。 ⑹ 重新设计稳压箱,全部更换六栋酸碱稳压系统,山上酸碱贮槽直通稳压箱,废除中转贮槽,减少损失,降低劳动量。 ⑺ 完善Sm沉淀回收系统,减少Sm损失,保证综合回收池稀土品位,提高回收价值。 ⑻ 重新设计TmYb富集物沉淀锅蒸汽加热工艺,解决更换反应锅困难的问题,同时提高至少30%的蒸汽利用率。

3、努力创优质产品,不断满足顾客要求。2007年,公司进行多项技术改造,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调整产品结构,多产市场适销对路产品,及时满足顾客要求。对于顾客反馈的意见,如奥地利TRE公司反映的YO产品包装桶发现塑料勺以及江门科恒有限公司反映的23(Y、Eu)O产品有编织袋的丝等问题都举行了专题会议,查找问题,23落实整改,及时与顾客沟通,消除顾虑。与去年相比,今年顾客抱怨略有上升,其中质量方面抱怨有4单,包装方面抱怨有7单,粒度方面抱怨有3单,这应引起各有关单位高度重视。 公司2007年质量目标值和实际完成值列表如下:

产品抽检Y系列优LaOEuO满足TbO满足LuO满足23 234723目标名称 合格率 质品率 优质品率 顾客要求 顾客要求 顾客要求 目标值(%) ≥98.5 ≥80 ≥75 100 100 100 完成值(%) 80.68 95.61 99.09 100 未产出 100 差距(%) +0.68 +20.61 +0.59 0 未产出 0 2006年完成 90.93 87.34 98.98 100 未产出 100 值(%) 2

从统计表可以看出,2007年产品抽检合格率同比去年上升了0.11%,其它指标均完成了所定的目标值。Y系列产品优质品率同比下降10.25%,主要原因是根据市场销售的需求产出较多的4N5 YO23所致;而LaO产品优质品率同比增加8.27%,主要原因是LaO产2323品中非稀土杂质FeO得到了有效控制。 23一年来,公司克服了洪涝灾害、原辅材料价格居高不下、稀土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等诸多不利的困难,保持了生产经营业绩稳步增长,其中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554.1万元,同比增长40.26%;实现利润总额301.83万元,同比增长7.26%。

二、前次管理评审整改措施及改进建议落实情况和效果评价 2007年2月9日,公司进行了2006年度的管理评审活动。该次评审提出的改进意见有四条:一是加强工艺技术管理,稳定并提高产品质量,维持并发挥品牌优势。对此,车间专门制订了《车间管理制度》,对各工序实行定人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对重点工序、关键控制点,由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或技术骨干把关,有效地保证了各中控点以及最终产品质量;二是加强原辅材料质量监控,确保采购质量。2007年3月30日,由王总亲自参与开展了采购文件修订工作。在采购价格的管理、采购产品的质量控制以及采购产品的审批制度等方面都作出了反复的论证和重要的修改,并要求供应部门严格执行,确保采购质量。今年的采购工作情况有所好转,但对于一些紧俏产品的采购,如稀土矿,质量仍有反复,应严加控制;三是努力解决Y系列等高纯产品中非稀土杂质问题和物理性能,满足顾客要求。2007年通过开展一些技术攻关和技改活动,Y系列产品中的(Y,Eu)O23的Fe、Si等非稀土杂质非常稳定,粒度的控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有个别的非Y系列产品,如LaO中Cl、LuO中的Ca等非稀土2323杂质应进一步加强控制;四是继续完善经济责任制,稳定职工队伍,确保公司生产经营工作有序进行。2007年,继续完善对

一、

二、三车间实行的员工工资、奖金总收入与产量、质量、收率、物耗等指标全额挂钩活动考核的经济责任制,提高了员工的收入,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公司生产经营目标和指标的有效完成。全年投入稀土矿2675吨,比去年增长46.3%,完成计划115.3%。 3

三、第

二、第三方以及内部审核情况 2007年4月23~24日,由广东评审中心(CQC)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第三方监督审核,其中查出严重不符合项0项,一般不符合项2项,观察项0项。经对不符合项纠正后通过了监督审核;2007年6月21日日本松下电池有限公司和2007年8月5日彩虹化工厂分别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第二方审核。两公司在审核中没有列出不符合项和观察项。实施现场审核时对指出的存在不足及时得到了相关责任部门的整改;2007年10月30~31日,公司由16位内审员分5个小组进行了内部审核活动。审核中列出严重不符合项0项,一般不符合项4项,观察项0项。审核结论: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仍然继续有效运行。到2007年12月,4个一般不符合项已全部关闭。审核活动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罗总的指示进行了专题会议,制订整改措施并组织了落实。

四、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修改、组织结构变动、内外部环境变化 2007年公司组织机构进行局部调整,销售部和供应部合并为经营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也同时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其中《质量手册》共计修改6个章节;《程序文件》共计修改10份;《操作文件》共计修改25份。确保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与公司目前生产经营状况的全面一致性。此外,2007年,公司除了面对洪涝灾害和原辅材料价格飞涨十分困难的经营环境外,不存在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化环境。

五、改进建议

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生产过程控制,确保最终产品质量。

2、根据市场需求,降低产品非稀土杂质和改善产品物理性能仍是2008年质量改进的工作重点。

3、继续完善和细化企业管理工作,节能降耗、提高产品收率。 2007年12月28日 4

第8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和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

总经理、各位与会代表:

根据最高者的决策,公司在2003年建立2000版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9年升级为2008版,今年又贯彻了TSG Z0004-2007对体系进行了改版,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公司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和质量方针贯彻情况。

(一)公司质量目标完成情况:

各部门基本完成了计划的质量目标,但均无具体的统计报告,也无部门的质

量目标分解及统计分析。

(二)公司质量方针贯彻情况。

1、对顾客要求的承诺方面。

(1)对顾客的要求坚持通过识别,以文件化的形式要求员工贯彻实施,目标明确,措施得体。

(2)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坚持通过抓以产品质量的改进为中心的过程控制,确保了公司产品质量。

(3)员工对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明确了自身工作和产品质量的关系。

2、 加强管理工作为实现质量目标的重要手段已进一步得到了明确。

(1)通过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全体员工在一年的实施中通过培训、实施、巩固,提高四个阶段的过程,体会到 ISO9001:2008及TSG Z0004-2007标准的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是减少了工作的失误的保证,增加了识别改进和实施改进的能力。

(2)对各项管理工作部分员工能根据标准的精神举一反三,有效地促进了公司各项管理工作的进行。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公司的质量目标至今完成情况年是达标的,质量方针的贯彻是有效的,基本上实现了策划的预定目标。

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完成情况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起至今,总的运行情况是正常的,有些地方还有待改 进,具体反映在:

1、公司文件化管理的做得比较多,制定了很多文件,涉及到公司的各个环节。但文件的系统性不够,每个部门甚至个人都可以制定文件,有些没顾及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部分文件的可操作性不强。在新的一年应对包括质量手册在内的体系文件进行一个总体的规划整改,使其更符合公司实际。

2、公司现有文件的执行是基本到位的,也涉及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每个环节,证明了公司文件是充分的。

3、公司对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是基本到位的,只是在与行业接轨方面还做的不够,对行业信息及与行业相关的标准收集得还不够。相信公司加大点投入,相关人员多注意收集是很快可以改进的。

4、公司于3月份进行了内审。检查了本公司在运行以来的与标准的符合性及有效性,总体情况,企业的管理水平,但因为长期以来形成的意识不易改变,工作中有许多方面还需进一步的加强力度,严格管理。内审发现的不合格项,在内审结束后也进行了整改并验证,多数问题得到了改进,有些问题还需要通过长时间的改进。从实施情况来看,纠正措施有效、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有了一定的提高。初步具有了自我完善的能力。

三、存在的不足之处。

虽然公司通过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为:

1、现场管理尚有差距:主要表现在操作工管理意识差,忽视对日常环境的保持和维护;现场工作场地布局不合理,使得现场显得比较拥挤;

2、公司人员文化素质较低。

3、公司及部门的团队意识不强。

以上不足之处公司已着手计划实施改进,综上所述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基本上是适宜的,有效的和充分的,只要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相信我们的目标是一定能实现的。

第9篇:供销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情况报告

供销部按照《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要求工作实施有如下几点:组织和建立供方档案资料供销部负责对供方进行一般可行性情况调查,要求供方及外协方提供营业执照,检验报告和专利证书等。由供销部对供方提供的资料及对供方提供的物料的使用情况和检测结果进行评估,评定的主要内容是对供方对其质量保证的能力设备及技术基础,物料价格和供货日期保证及服务质量进行评定,经评审后得出结论。由公司总经理或供销部经理进行审定批准的合格供应商,纳入合格供应商一览表,并进行相关资料整理,建立合格供应商档案。

物料采购方面,供销部根据生产部、仓库的采购申请单来负责准备生产性物料的采购。供销部在合格供应商进行采购,有周期性材料需要编制“订购单”传真到供方,让供方在规定的时间签字、盖章传回;对有现货的供方一般不需要编制“订购单”,只需电话通知就可以进行采购。对下达“订购单”的,供销部及时跟进到货,保证生产性物料按期到厂,供销部负责保证到厂的生产性物料合格率达98℅。物料入库所有的生产性物料及外协加工件在入库前,都经过质检员对其品质进行验证,并及时反馈信息。有不合格物料通知采购将不合格品退回厂商,仓库对合格品清点数量,办理入库,由物料使用部门开出物料领料单领料,仓管严格按领料单发料,仓库确保帐、物、卡一致率达100℅,仓库布置、物料摆放有明显提高。对生产计划实施性的建议建议公司在制定生产计划时考虑供方提供的生产性物料和外

团体加工件的周期,使下达生产计划日期与投产日期的间隔更加合理,若两者时间间隔很近,供销部很难保证生产性物料和外协加工件能够按期交货,特别是进口材料、锁具类制品,供销部采购生产性物料和外协加工件都有一定的时间过程,一般周期为15天左右。

供应销售方面,人员通过认真的学习和坚决的贯彻执行质量保证体系文件,使本部门从管理水平、营销能力、质量意识和人员素质等方面决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具体表现为:

一、职责权限:在部门内制定了相关的岗位编制和岗位工作标准,使各岗位人员职责权限更加明确,做到事事有人干,责任有人担,杜绝了因职责不清而相互扯皮的现象;

二、供销能力:由于采用了顾客满意测量系统,激发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主动性,供销能力和供销的展开均得到扩展和深化;

三、质量意识:通过认真的学习和贯彻执行质量保证体系文件,使本部门人员的质量意识有所提高,认识到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是公司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经济利益的直接保障;

四、人员素质:由于体系文件对各级人员的岗位标准都有明确的规定,促使各岗位人员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自身素质以满足岗位要求; 当然,在看到了成绩地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在有些方面我们还存在着不足,如有时会出现不是按体系规定地程序办事,而是按以往地习惯或经验办事,对此,我们有决心坚持不懈地逐步改变旧观念,

改正旧习惯,更加完善 质量保证体系,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增砖添瓦!

供 销 部

2010年8月23日

上一篇:2015工作计划人才培养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