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创新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视域下中国现代诗歌人民性研究

摘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本质学说、文学与人民的关系、文学与文艺生产的关系、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等理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人民性完整的思想体系。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形成、发展和完善,以及现代诗歌人民性的艺术化和大众化普及提供了明确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南。第一章主要论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与中国现代诗歌人民性思想形成之间的内在关联,考察和疏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艺“人民性”思想的相关阐释及论述,以探讨其与中国现代诗歌人民性之间交流对话与融合共生的现实性与合理性。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思想的传播符合现代中国人民探求民族生路和思维转换的价值判断,与中国现代诗人的审美趋向相一致,引领现代中国诗人较好地突破了伦理困局,找到了诗歌文化的精神和文化承载。从这一时期开始,“为什么人”的问题便成为新旧诗学价值判定的分水岭,而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思想的精神导向也为现代中国诗人的审美情感转移提供了诗学的价值判定和理论标尺。第二章主要论述在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现代诗人面临的文化危机与伦理思辨,特别是西方诗学观引发的情感转换和理论探索,以及民族文学觉醒、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张扬凸显的传统诗学的困局、社会动荡引发的精神困境、新旧文化碰撞中诗歌载体的重新审视、世界文化碰撞中的中国现代诗歌的价值判定等。特别是传统诗学中“文以载道”的启迪引发了深刻的诗界革命和新诗运动,在中华文化的图存图强中强化了现代诗歌的时代精神、人本思想和使命意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过程中现代诗人“民众意识”的觉醒,以及文化警觉和诗学伦理思考。第三章主要论述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过程中,中国现代诗人积极参与民族文化的重塑和诗歌文体革新,并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文艺思想。促进了中国现代诗歌人民性的最终确立。中国现代诗歌的人民性具有被实践证实的、与现代中国历史进程密切关联的诗学审美特征,构成了新文化运动后期现代诗人无法回避的诗学命题。其时代精神、使命意识、价值追求等经过现代诗人长期的创作实践和文化传承,业已成为中国现代诗学的精神向度,并演化为中国现代诗人的精神和思维标度。第四章着重论述中国现代诗歌人民性的大众实践。中国现代诗歌是现代中国诗人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社会意识、文学观念、审美趣味的集中体现,随着社会变革的日渐深入,其表现形式逐渐摆脱古典文学固有形式的约束,自觉不自觉地走向了白话化、大众化和现代化。中国现代诗歌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复杂的历史背景,是与中国人民在反对封建专制、进行新文化运动、抗日救亡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历史紧密相连的,现实生存的需要和对国家民族未来的担忧,催生了一批新文化革命的先行者,他们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影响下,主动与大时代接轨,积极参与人民群众的生活与革命实践,接受人民群众思想与情感的熏陶,并以优秀的诗歌作品引领和影响人民群众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现代中国的诗人们用自己独特的文艺视角和天才创造,创新了中国现代诗歌的创作结构,优化了新诗的内涵,拓展了新诗的外在空间。使现代诗歌的创作、发展与现代社会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环环相扣密不可分,其强烈的人民性倾向,体现了中国现代诗人的时代担当和使命意识,并赋予中国新诗以新的思维架构和精神伦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现代诗歌;人民性

学科专业:中国语言文学、文艺学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判定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概述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文艺人民性思想

一、马克思:“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二、列宁:文学“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的”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的中国化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关于文艺人民性理论的阐释

二、毛泽东与邓小平文艺思想中的人民性内涵

第二章 中国现代诗歌人民性历史生成的时代语境

第一节、中国现代诗歌的价值追问

一、传统诗学的“人学”意义

二、诗界革命与新诗运动

第二节 中国现代诗人的文化突围

一、文化危机与诗学思辨

二、现代诗歌的多元化进程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思想对现代诗歌的影响

第一节、中国现代诗歌人民性理念的形成

一、现代诗人的文化觉醒

二、现代诗歌的人民性探索

三、“人学”思想的文学呈现

第二节、现代诗人价值取向的调整

一、“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

二、从“小我”走向“大我”

三、新的人物与新的世界

第三节 中国现代诗歌的民族性探索

一、民族诗学的审美重塑

二、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

三、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

第四章 中国现代诗歌人民性的大众实践

第一节 中国现代诗歌的文体构建

一、“欧体诗”的国语化

二、“歌谣体”与大众需求

三、“现代汉语”的文学演绎

第二节 中国现代诗人群体的文化自觉

一、“中国诗歌会”与“新诗”的大众格调

二、“晋察冀诗群”与现代诗歌的战斗品质

三、“九叶诗派”与现代诗人的家国情怀

第三节 中国现代诗歌经典的人民性体现

一、鲁迅的《野草》与诗人的“摩罗精神”

二、郭沫若的《女神》与诗人的“天狗精神”

三、艾青的《大堰河》与诗人的“土地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艺术感悟论文提纲下一篇:职业高中德育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