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心理学汇总

2022-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说服心理学汇总

说服心理学介入设计管理的路径研究

[摘 要]文章通过解构说服心理学、设计管理理论体系,提出说服心理介入设计管理的路径分析,识别出设计管理主体要素之间的双向说服关系,建立了说服心理学介入设计管理的三维模型,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关键词]说服心理;设计管理;说服心理学介入设计管理

1 说服心理概述

1.1 说服

说服是一个或多个人介入一个特定的交流语境,参与构建、加强、修改或消除某些想法、态度、意图、动机或行为的活动。说服是一项活动或一个过程,是双向的,分为纯粹说服和边缘说服。

1.2 说服心理学的发展

起源: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提出著名的三诉诸理论,阐明说服的洞见和观察,对当代说服心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说服的传播模型:1959年美国卡尔·霍夫兰提出“基于信息传播过程的说服或态度改变的模型”,从说服信息、传播者、阅听人、情景四个因素的联系,来研究说服的传播效用。

说服的同心圆模型:1986年Simons用不同的圆圈代表纯粹说服、边缘说服和无说服。近年来,Robert H. Gass和John S.在此基础上提出说服的预设模型,侧重研究纯粹说服,将纯粹说服与边缘说服的界限模糊化。

1.3 说服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说服的基本原则——结果导向性思维:是一种能在开始整个过程之前就能纵观全局、看到精确结果的能力。是一种在心里设定目标并贯穿整个说服过程中的能力。说服者充分了解自己和他人需求,对进程做出初步预判,由结果导向性思维引导,进而劝说他人按照自己思维方式思考,达到说服目的。

说服的双重过程——启发式系统模型:是指个体会用系统处理和启发式处理处理信息的模式。前者侧重深思熟虑;后者主要依靠思维捷径,借助决策原则或启发式线索来简化思维过程。启发式系统模型认为信息同时穿越启发式和系统处理两条路径,应用于解释和预测人们对说服性信息的觉知和加工过程。

說服中的态度与一致性——计划行为理论:认为态度、意图影响着人的理性行为,同时行为不总是由意志决定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会对人的认知行为控制产生阻碍。计划行为理论认为认知行为是可以控制的。

说服中的道德考量——道德、文化与中央或周边处理模式:说服的中央处理路径涉及对信息的积极思考和仔细审视,而周边路径则基于信息来源的可信度、形象思维或社会暗示。在美国文化中,人们说服时愿意采用中央路径。在亚洲文化中,人们强调符合群体规范的重要性,避免挑战现状或制造麻烦,推崇周边路径。

2 设计管理概述

2.1 产生

工业革命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使产品更新迭代速度骤增,单纯的设计模式无法完全适应市场导向型消费需求,传统的管理方式也无法满足企业向前发展。设计管理的产生,是设计与管理的结合,也是设计和管理的升级。

2.2 含义

Michael Farry于1966年首次提出:设计管理是在界定设计问题,寻找合适设计师,且尽可能地使设计师在既定的预算内及时解决设计问题。这条定义立足于设计师的角度,侧重解决设计问题。广义的设计管理包含企业经营、项目管理、团队组织等方面,以设计创新为核心目标,并重完成产品生产升级和企业形象塑造。

2.3 设计管理的理论体系

设计管理理论体系由设计决策管理、设计项目管理、设计组织管理三部分组成。

设计决策管理:以产品战略、市场战略为核心,以人才战略、技术战略、文化发展战略、技术发展战略为辅助,引导项目发展和企业经营。

设计项目管理:在设计决策管理的指导下,对设计流程、设计资源进行合理安排,贯穿整个设计程序。

设计组织管理:对设计团队进行有效管理。统筹兼顾,协调各设计师、各团队的工作,既重视个人,也重视团队,以不断推进、优化项目进程为目的。

3 说服心理学介入设计管理的路径分析

3.1 说服心理学介入设计管理的解构分析

3.1.1 说服心理学介入设计决策管理

结果导向性思维可使企业建立以“用户为本”的战略设计决策方向。启发式系统模型可使企业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树立创造市场需求而不是满足市场需求的设计决策。计划行为理论可使企业打破外部的墙,通过商业模式创新,邀请用户共同参与设计,探索企业战略设计方向。道德、文化与中央或周边处理模式可使企业建立初心、使命、价值观,从而引领设计决策管理。

3.1.2 说服心理学介入设计项目管理

结果导向性思维可使设计师有效接受企业的项目进度,服从项目安排,提出建设性项目意见。启发式系统模型可使设计师敏锐地感知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准确寻找设计资源和用户需求的契合点。计划行为理论可提升设计师对内外部因素的识别和转化。道德、文化与中央或周边处理模式可使设计师从实现自身价值出发,自动自发,更具创意和热情地完成设计项目工作。

3.1.3 说服心理学介入设计组织管理

结果导向性思维利于企业找到最合适的设计团队,甚至可以多个团队同向开发,在竞争中实现设计的最佳设计创意。启发式系统模型利于企业更好地尊重设计师,与设计师互为主体,建立说服共生性组织。计划行为理论可使客户成为企业某种意义上的设计师,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设计资源,达到设计无边界的状态。道德、文化与中央或周边处理模式有利于企业通过精神激励,激发设计师的激情和活力。

3.2 基于企业、客户、设计师双向说服关系,建立说服心理学介入设计管理的三维模型

在解构说服心理学和设计管理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识别出设计管理的三个要素,即企业、客户、设计师,以及这三个要素之间存在的双向说服关系,基于企业、客户、设计师双向说服关系,建立说服心理学介入设计管理三维模型,即说服心理学横向维度、设计管理理论纵向维度,以及企业、客户、设计师双向说服关系维度。

3.2.1 说服心理学横向维度

说服心理学的结果导向性思维、启发式系统模型、计划行为理论,道德、文化与中央或周边处理模式构成模型的横向维度,为设计管理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心理学维度。

3.2.2 设计管理理论纵向维度

设计管理的设计决策管理、设计项目管理、设计组织管理构成模型的纵向维度。

3.2.3 企业、客户、设计师双向说服关系维度

企业与客户:企业通过广告、企业形象引导客户消费,客户通过个性需求反向说服企业,影响企业决策。

企业与设计师:企业基于企业文化对设计师进行文化说服,培养企业人才,进行组织管理;设计师通过个性发展反向说服企业,影响企业决策和项目进程。

客户与设计师:设计师通过产品的设计吸引客户,增加客户的认同感;客户通过个性化需求反向说服设计师,影响设计的创意、理念及产品外观性能。

4 结论

文章通过解构说服心理学和设计管理理论体系,把说服心理中结果导向性思维,启发式系统思维,计划行为理论,道德、文化与中央或周边处理模式,分别对应设计管理的设计决策管理、设计项目管理、设计组织管理,并逐一进行对应解构分析,识别出设计管理主体要素之间的双向说服关系,建立了说服心理学介入设计管理的三维模型,推进了说服心理学介入设计管理路径研究理论,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

参考文献:

[1]KEVIN H.说服心理学——透视沟通和说服心理的学问[J].美国,2004(1):202.

[2]ROBERT H,GASS,JOHN S.说服心理学——社会影响与社会依从[J].美国,2018(1):408.

[3]熊嫕. 設计管理研究的历史起点——以1965年英国《设计》杂志的8篇论文为中心[J]. 装饰,2015(12):96-98.

[4][德]哈根·凡德勒.当今世界之设计管理[J].设计,2019,32(12):21-24.

[5]黄诗桐.可持续行为改变的设计:说服技术设计及交互系统的概念、理论及框架[J].创意与设计,2017(2):20-28.

[6]何振纪.设计与管理:设计人类学的一种实践方式[J].创意设计源,2019(3):40-46.

[作者简介]王祯(2000—),女,山东青岛人,研究方向:数智化与设计管理。

作者:王祯

第2篇:《说服心理学》读后感

9.6-----9.1

2最近读的一本书—《说服心理学》是由凯文.霍根(美)写的关于说服心理方面的。主要是从说服模式和说服技巧展开的,书中包括最有影响力的说服工具、说服策略,以及说服技巧。这种沟通说服的能力是一种可以应用于个人和商业生活各方面的技巧。

说服模式的基础是“共赢哲学”;基本原则包括“掌握说服技巧、理解非语言沟通、结果导向性思维、掌握说服规律”;准备过程包括“专注自我、信息编译、收集情报”;陈述过程包括“一直追问、有力陈述、瞬间亲和力”;最后的结果则是达到“共赢”。

说服模式结构需要关注的是心态=生理行为+内在表征,可概括为:发送者(A)将信息传递给接受者(B),信息通过删除、歪曲、概括等过滤器(处事模式、价值观、信念、态度、决定、记忆)、过滤信息满足B的心态、之后心态发生改变,引出一个新的行为。这里需要关注的是心态=生理行为+内在表现。

具有说服力的沟通能力是任何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通过阅读本书了解说服大师们的说服技能以及结合书中的练习,我更能体会到说服力的重要性,掌握好说服的技巧,懂得如何才能说服对方,让自己变得更有说服力,对于销售人员,销售业绩将会大幅提高,对于已经结婚的人,夫妻关系将更加和谐,甚至当我们充满恐惧迟疑不决的时候,我们将学会如何将恐惧换化为能量,将犹豫转化为自信,那么我们的生活遇事将会更加成功。

按照本书的思路掌握好说服力,并有效地运用它,我们将更有可能让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更懂得如何建立关系以及倾听他人的需求,以此来实现自己和他人的目标。

说服力是一个既能应用于个人生活中,也能应用于职业生活中的技能,不管我们从事什么行业,当我们遇到挫折时我们都希望有人能够理解自己,所以我们需要换位思考,抓住对方的心理,从对方的处境出发思考问题,让对方切实感受到你是在为他着想了,那么我们就成功了。我想做营销也是如此。

AndyWong2012/9/12

第3篇:1. 关于说服的心理学

这天,拉蒙·特鲁吉罗去学校的途中,先去图书馆还了一本已经到期的书。“我说,”他对图书管理员说,“我上个星期就知道这本书过期了,但是,我得了流感,床都下不来。我还是得支付罚金吗?如果您需要,我可以找医生开一个证明来。”图书管理员哼哼哈哈的。然后他说:“好吧。你没有其他罚款纪录,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拉蒙大松一口气,接着就上早晨的课去了。中午,他正在校园里快步前进,突然碰到一个朋友。“一起去吃午餐吧?”她问。“去不了啦,”拉蒙说。“我得去餐桌边安排签名的事情,我们反对提高学费。我们稍后见吧。”

到了下午,拉蒙轻松下来,他利用这段空闲时间去见历史学教授。“我想见您的原因,”他开始说,“是„„嗯„„我觉得自己上次考试的分数应该更高些。我知道您不想改成绩,但是,我回去看了我的课堂笔记,就是关于越南问题的那些笔记,我觉得自己拿出了您想看到的所有内容。”教授同意看看拉蒙的试卷。“嗯,”她看完后说:“我看起来的确不错。我准备把你的成绩从B加升为A减。”

当天晚餐时,拉蒙向室友借20美元,到月底再还。“你知道,”他说,“上个星期是我母亲生日。我为她买了一件礼物,还买了生物课的最后一本书。但是,下个星期我会在比萨店多工作几小时,可以准时还你的钱,一点问题也没有。”那位室友确保他自己有足够的钱花之后说:“好吧。毕竟,朋友交着干什么用的?”

如果你问拉蒙一天怎么过的,他有可能说:“我去图书馆还了一本书,我去上课,我在请愿桌上安排签字,我跟历史学教授谈话,我跟室友一起吃晚饭。”事实上,他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说服上了,说服人们做勉为其难的事情,或者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我们大多数人每天都在做很多说服人的事情,虽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不一定称其为说服。为说服人而进行的公众演讲基本上就是这种说服的延伸。这是希望转变一个小组,而不仅仅是一个人来接受你在某个问题上的观点。

进行说服性的演讲(和写作)会在你一生的各个时期让你受益,从人际关系到社区活动到职业发展都是如此。在最新的一项研究当中,经济学家调查过一些其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自己说服别人的能力的人,包括律师、销售代表、公关专家、顾问、管理员等。这些经济学家的结论是,说服占到了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6%!

虽然说服在过去的2,000多年里一直都是研究的对象,但是,到今天,它仍然是一些学者进行激烈辩论的主题。关于说服是如何起作用的,已经有很多值得尊敬的理论,还有数量庞大的科学模型来说明说服过程,甚至还有范围广泛和互相冲突的说服定义。

从我们的目的来说,仅仅知道这一点就足够了:当你讲话是为了说服的时候,你是在当一个倡导者。你的工作是改变听众的想法,让他们同意你的观点,也许因为同意你的观点而采取行动。你的目标也许是捍卫一个思想,驳倒一个对手,推销一个计划,或者激发人们采取行动。因为说服型演讲人必须清楚明白地交流信息,你也需要告知型演讲中用到的很多技巧。但是,你还需要新的技巧,使你从拿出信息发展到影响听众的想法或行动。

跟其他类型的公众演讲一样,如果以系统的方法来处理说服型演讲,那你的效果会更好。我们先看看涉及说服过程的一些心理学原理。

关于说服的心理学

说服是一个心理学过程。它总是发生在存在两个或更多观点的情形中。演讲人相信,经辐射处理的新鲜肉类和蔬菜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但许多听众却不这么看。演讲人觉得由医生协助进行的自杀是不人道的,但有些听众却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这样的做法是行得通的。演讲人希望每一位听众都立即签名学习CPR,但是,大部分听众却宁愿推后,等“有朝一日”再来学。不同的观点也许是完全对立的,也许是程度上的不同。不管是哪一种情形,都必须有不一致的情况存在,否则,也就没有进行说服的必要了。

劝说演讲的难处

在所有公众演讲当中,说服是最复杂和最难的一种。你的目标比在告知型演讲中大些,听众分析和适应的工作要求也更高些。在某些说服型演讲中,你将处理有争议的话题,因而会触及听众最基本的态度、价值观和信仰。这会增强听众对说服的抵制情绪,并使你的任务更难完成。

例如,很容易解释极刑的历史,但要说服听众,让他们认为极刑应该废除还是在某些州重新使用就困难得多。在说服型演讲中,你不仅仅需要争夺听众对极刑的认识,而且还必须与他们针对犯罪和公正的态度,他们关于极刑是否有利于震慑犯罪分子的思想,和他们关于剥夺人类生命的价值观进行争夺。符合听众当中的一部分人的论证思路也许不符合另一批听众,甚至会使另一批听众产生反感。对某些听众完全有逻辑的东西,对另外一部分听众可能就是完全没有理性的。不管你在演说话题上是多么有深度的专家,也不管你如何完整地准备好了自己的演讲,也不管你的演讲有多大的说服力,某些听众就是不同意你的意见。

这可并不是说,说服就不可能实现了。这话的意思是说,你应该带着一个现实的思想进入说服型演讲的讲台,能够做到什么,不能够做到什么要心中有数。你不可能指望通过一次演讲就把一群死心塌地的民主党人变成共和党人,也不可能指望把一个极爱好排骨的人转变成素食者。如果听众并不是十分热心于你的话题,你可以现实地寄希望于让自己的演讲至少使其中的某些人会转变到自己的立场上来。如果听众强烈反对你的观点,那么,如果这样一次演讲使其中的少数人决定重新仔细地评估自己的观点,那你可以把自己的演讲看成是一个成功。

你在某次特别的说服型演讲中有多么成功,取决于你如何根据听众的价值观、态度和信仰裁剪自己的信息的能力。说服是一种战略活动。正如商人或军事领袖要做出战略,以获取较大的一笔业务或者赢得一次战斗,一个说服型演讲人也必须具有用战略来赢得听众的观点。在第五章里,我们考虑过听众分析和说服的基本原则。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另外两个原则,这对于说服的心理学是至关重要的。第一个原则解决听众如何处理和回应说服内容。第二个原则是关于如何确定说服型演讲的听众目标。

听众如何处理劝说演讲中的信息

我们经常把说服看成是某个演讲人对一些听众所做的事情。事实上,很多研究表明,说服是一个演讲人跟听众一起做的一件事情。虽然美国的听众很少在演讲人发言期间打断一个演讲人,但是,他们不会被动地坐在那里接受演讲人所说的一切。

反过来,他们经常会跟演讲人进行心理上的来回战。他们听演讲人演讲的时候,会主动地评估演讲人的可信度、表达能力、论证材料、用语、推理能力和情感召唤力。他们也许在某个点上做出积极的反应,在另外一个点上做出消极的反应。有时候,他们也许会在自己的内心里跟演讲人争论。这种心理上的拉锯战是非常激烈的,尤其是在听众与演讲的主题有很紧密的联系,而且相信这样的演讲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直接影响的时候。

从一种意义上说,在说服型演讲中,演讲人和听众之间心理上的相互关系,跟口头对话时发生的情形是类似的。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乔丹:联邦政府当真需要取缔仇恨言论。共和党说同性恋是恶魔,这实际上是在怂恿暴力行为,有时候是在唆使谋杀。

凯莎:我同意,针对男女同性恋的暴力行为是错误的,但是,我不能肯定用查禁的办法是适当的。没有证据证明这些出版物实际上引发了暴力行为。另外,第一修正案不是保证了自由言论的权利,哪怕是支持可恶事业者的言论?

乔丹:言论自由是重要的,但是,人们也有不受迫害地生存的权利。我们的政府难道没有责任尽力保护人们不受歧视?

凯莎:我们不能拿言论自由来调和。让政府当中的某个人来决定什么是可接受的言论,哪些是不可接受的言论,这是相当危险的想法。我们一旦取缔仇恨言论,那就会马上开始禁止其他形式的表达。

乔丹:不一定。我们已经禁止了某些形式的言论,因为这些言论对社区是危险的,比如危及总统的生命安全,或者在拥挤的大楼里高喊“着火了”。为什么禁止仇恨言论就不同呢?P371图文

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情形当中,如果一个说服型演讲人真诚地传达信息,并使其与目标听众相适应,那他或她会更有影响力。

在说服型演讲中,也会发生同样的相互交往,只是听众有所不同,这里的听众是凯莎,她只需要对自己做出回应,而不需要大声说明。

对作为一个演讲人的你来说,这一点有什么意义呢?这意味着你必须把自己的说服型演讲看成是一种与听众的心理对话。最重要的是,你必须预测听众对你的观点可能产生的反对意见,然后在自己的演讲中回答这些问题。除非你能够直接处理听众产生怀疑的原因,否则,你不能能够说服听众放弃他们的怀疑。

当你准备说服型演讲时,应该把自己放在听众的角度上,想像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为了让这一点发挥作用,你必须对自己的演讲抱严格的态度,就如同你的听众也会对你毫不客气一样。在他们有可能提出问题的任何地方,都要想办法回答。在他们想要提出批评的任何地方,都要想办法处理这些批评意见。如果他们看出你的论证过程出现漏洞,一定要想办法马上堵上漏洞。不要把任何一件事情留给运气。

目标听众

不幸的是,不管如何精心地设计自己的演讲,你都无法说服所有的听众,即使有这样的时候也是少数。有些人坚决反对你的观点,你绝对没有任何改变其观点的机会。另外一些人已经跟你的观点一致,因此没有说服他们的必要。跟大部分听众一样,你的听众也会包括这样一些人,他们对你的观点抱仇视的态度,有些人支持,有些人犹豫不决,还有一些人并不关心。你本想让演讲对所有人一样有吸引力,但是,这样的事情并不可能发生。你多半会有一部分听众,他们希望赞同你的演讲。这一部分听众就是你的目标听众。

集中精力在目标听众上,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忽略或者侮辱另一部分听众。你必须在心里记住所有听众的思想和感情。但是,不管你的意图多么崇高,也不管你费多大力气,你都无法一次说服所有听众。因此,决定自己要说服哪一部分听众才是有意义的举动。

广告给了我们一个有效的模范。成功的商业片总是针对市场的某个特别层面的,它们的吸引力是经过特别挑选,专门用来针对目标听众的。互助基金现在把很大一部分广告拿来针对妇女。为什么呢?因为妇女越来越多投入股票市场。另外一方面,啤酒广告都是针对男士的,尤其是蓝领工人,因为他们才是喝啤酒最多的人。软饮料广告呢?它们是想钩住年轻人,因此,它们的主角都是青少年,它们会播放音乐,反映他们年轻人的价值观。

对于你的课堂演讲来说,你并没有大型广告机构那种高级的研究能力。但是,如我们在

第五章所见,大家可以利用观察、采访和问卷来找到班组里面赞成你的观点的同学。这就是你那个版本的市场研究。从这样的市场研究当中,你可以确认自己的目标听众,也能够找到你必须要在讨论中加以关注的议题,这样才有说服力。一旦明白了目标听众在哪里,你就可以裁剪自己的演讲,使其适应他们的价值观和关心的事情,也就是说要针对目标。

例如,这里有一位同学,阿米·沙皮诺,为她的说服型演讲做目标听众确定工作。她想说服同学在器官捐献卡签字,以此赠送生命的礼物。

我的听众一共有22名学生。我的听众分析问卷表明,有3个人反对在任何情况下捐献自己的器官。不管我怎么说都无法说服他们。我的问卷还显示,有4位学生已经在器官捐献卡上签了字。我不需要说服他们。另外15位学生可以说服,假如他们更多了解对器官捐献的需求,也了解这个过程是如何进行的话。他们是我的目标听众。

阿米不仅仅准确定位了自己的目标听众,她还从听众分析问卷调查当中得知,她要讨论的议题必须很有说服力:

我的目标听众可以按下述方法细分:7名学生说,“害怕还没到时候就被提前宣布死亡了”,这是不想在器官捐献卡上签字的主要原因;5名学生担心其身体会被“切碎或破相”;另外有3名学生引述宗教原因来说明自己反对的理由。问卷还显示,15名学生当中的10名并不完全了解对器官捐献的需求。

有了这些信息之后,阿米就能够写出一流的演讲了,这个演讲将专门针对同学的态度和关于在捐献卡上签字的想法。在演讲中,她说明了对器官捐献的需求,她解释说,有数以千计的人,他们唯一的存活希望就是进行心、肝或肾移植。她还仔细回答了同学的担心和反对意见。她说,有严格的安全措施来防止医生在病人尚没有死亡的时候就抽走救生设备,以便进行心、肝等的制备工作供移植手术之用。她表明,捐献的器官会仔细地取出,就跟医生在

活体病人身上进行手术一样,她说,几乎所有宗教领袖都赞同器官捐献,因为这是帮助拯救生命的办法。结果,她说服了好几位同学在捐献卡上签了字。

在接下来的一章,我们会讨论用来触及目标听众的种种方法。在本章余下部分,我们集中精力解决三种主要的说服型演讲,以及如何有效地组织这样的演讲。我们首先将研究事实问题的演讲,然后是价值问题的演讲,最后是政策问题的演讲。

第4篇:说服他人的6种心理术,说服等于创造财富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遇到这样一种情景:你在与别人争论某个问题,分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但就是不能说服对方,有时还会被对方“驳”得哑口无言。这是什么原因呢?

心理学家认为,要争取别人赞同自己的观点,光是观点正确还不够,还要掌握微妙的交往技术。心理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许多增强说服力的方法,其中最基本的有六种。

1.利用“居家优势”

邻居家的一棵大树盘根错节,枝叶茂盛,遮住了你家后园菜地的阳光,你想与他商量一下这个问题,是应该到他家去呢,还是请他到你家来?

心理学家拉尔夫·泰勒等人曾经按支配能力(即影响别人的能力),把一群大学生分成上、中、下三等,然后各取一等组成一个小组,让他们讨论大学十个预算削减计划中哪一个最好。一半的小组在支配能力高的学生寝室里,一半在支配能力低的学生寝室里。泰勒发现,讨论的结果总是按照寝室主人的意见行事,即使主人是低支配力的学生。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自己或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比在别人的环境中更有说服力,在日常生活中应充分利用居家优势,如果不能在自己家中或办公室里讨论事情,也应尽量争取在中性环境中进行,这样对方也没有居家优势。

2.修饰仪表

你想上级在申请书上签字,你是不顾麻烦,精心修饰一下仪表呢,还是相信别人会听其言而不观其貌?

我们通常认为,自己受到别人的言谈比受到别人的外表的影响要大得多,其实并不尽然。我们会不自觉地以衣冠取人。有人通过实验证明,穿着打扮不同的人,寻求路人的帮助,那些仪表堂堂、有吸引力的人要比那些不修边幅的人有更多的成功可能。

3.使自己等同于对方

你试图鼓动一伙青年去清扫某块地方,而他们却情愿到别的地方去,你怎样引起他们的兴趣呢?

许多研究者发现,如果你试图改变某人的个人爱好,你越是使自己等同于他,你就越具有说服力。例如,一个优秀的推销员总是使自己的声调、音量、节奏与顾客相称。甚至身体姿势、呼吸等也无意识地与顾客一致。这是因为人类具有相信“自己人”的倾向。正如心理学家哈斯所说的:“一个造酒厂的老板可以告诉你为什么一种啤酒比另一种好,但你的朋友,不管是知识渊博的,还是学识疏浅的,却可能对你选择哪一种啤酒具有更大的影响。”

4.反映对方的感受

你准备拜访隔壁新搬来的一对夫妇,请他们为社区的某项工程募捐,用哪种方法最好呢?平庸的劝说者是开门见山提出要求,结果发生争执,陷入僵局;而优秀的劝说者则首先建立信任和同情的气氛。如果主人为某事烦恼,你就说:“我理解你的心情,要是我,我也会这样。”这样就显示了对别人感情的尊重。以后谈话时,对方也会加以重视。

当然,优秀劝说者也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他也会遭到别人的反对。这时老练的劝说者往往会重新陈述对方的意见,承认它具有优点,然后才指出自己的意见更好,更全面。研究证明,在下结论前,呈示双方的观点,要比只讲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5.提出有力的证据

你准备参加某次决策会议,为一项不为大家重视的事业争取更大的一笔钱款,什么样的证据最有说服力呢?

如果向听众提供可靠的资料而不是个人的看法,你就会增加说服力。但要记住,听众受到证据的影响,也相同程度地受到证据来源的影响。在一项实验中,让两组被试听到关于没有处方是否可以卖抗阻胺片的争论,然后告诉一组被试说可以卖的证据来自《新英格兰生理和医学月刊》(这是虚构的),另一组则被告知证据来自一家流行画报。结果发现,第一组比第二组有更多的人赞成,没有处方也可以卖抗阻胺片。因此,引用权威更能消除听众的先入之见。

更多学习登陆 陈安之 永远成功网陈安之课程报名咨询QQ:

863799908

6.运用具体情节和事例

你刊登广告,推销某种药品,是把药品的成分、功能、用法详细介绍一番好呢?还是介绍某个患者使用后如何迅速痊愈的事例好呢?

优秀的劝说者都清楚地知道这样一点:个别具体化的事例和经验比概括的论证和一般原则更有说服力。因此,你要多卖掉药品,你就应酌情使用后面一种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你要说服别人,你就应旁征博引,使用具体的例子,而不一味空洞说教。

总之,说服别人,赢得赞同的能力并不是神秘的天赋,通过学习一些社会交往技能(当然首先要观点正确),我们就可以增强自己言谈的说服力。为了坚信这一点,你不妨试一试。

第5篇:教育心理学精华汇总

教育心理学填空题汇总

1,教育心理学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1.1) 2,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2.1) 4,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与差异性. 5,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 6,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三种主要成份. 7,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8,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9,自我监控属于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追求等. 10,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 11,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学习三类.(3.1) 12,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它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 13,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消惩罚)之分. 14,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15,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是学习者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原有知识. 16,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17,所谓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4.1) 18,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 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19,班杜拉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20,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6.1). 21,如果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22,关于遗忘产生原因的解释有许多学说,比如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和动机说等. 23,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 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24,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另一个成分是工作记

忆,指从长时记忆贮存中提取的正在使用的知识信息. 25,遗忘曲线研究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负加速趋势. 26,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7.1) 27,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于(1959)年系统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 28,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8.1) 29,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 30,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是用来帮助学习成绩差生阅读领会. 31,交互式教学旨在教会学生四种策略:总结,提问,析疑和预测. 32,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9.1) 33,人们一般倾向于根据问题是否界定清晰而分为两类,即有结构问题与无结构问题. 34,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35,创造有真正的创造和类似的创造之分,前者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 36,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 37,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倾向性.(10.1) 38,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或改变的. 39,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40,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41,服从是指在权威的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42,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43,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11.1) 44,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 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45,习惯上,人们用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分别指称严重程度由低到高的几类心理健康问题. 46,焦虑症是一种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 47,抑郁症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48,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 方式所构成

49,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12.1) 50,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教学结果的测量必须针对教学目标. 51,如果教学目标侧重知识或结果,则宜于选择接受学习),与之相应的教学策略是讲授教学. 52,上课开始时,教师明确告诉学生学习目标,将有助于引导学生的集中注意课中的重要信息,对所教内容产生预期. 53,对所学知识材料的记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概念和原理的回忆. 54,知识领会过程中的转换,即指用自己的话或用不同于原先表达方式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 55,教师的教学策略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的设计等. 56,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法,参观法,实习作业等. 57,教师的教学策略可以分为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和个别化教学等. 58,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59,行为目标的陈述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具体目标,产生条件和行为标准. 60,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 61,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从最终目标出发,一级子目标一级子目标地揭示其先决条件. 62,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 63,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反复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要完成这一目:,预先必须具备哪些能力)?”一直追问到学生的起始状态为止. 64,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65,课堂教学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即课堂物理环境和课堂社会环境. 66,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 67,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主张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合作学习概念或原理. 68,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_人际关系_,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13,1) 69,制约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三大要素是教师,学生和_课堂情境_. 70,课堂管理_始终制约_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促进和维持功能. 71,课堂管理的维持功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_持久地_维持良好的内部环境. 72,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是指教师在课堂创设对教学有促进作用的组织良好的_学习环境_,激励学生潜能的 释放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73,不管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都有群体凝聚力,_群体规范_,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 74,班内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行为会形成_定型的期望_.他们期望教师以某种方式进行教学和课堂管理. 75,所谓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_共同活动_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76,正式群体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_固定的编制_,责任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 77,班级,小组,少先队,团支部等都属于_正式群体_. 78,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_联合群体_和集体等三个阶段. 79,集体则是群体发展_的最高阶段,成员的共同活动不仅对每个成员有个人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80,非正式规范的形成是成员们_约定俗称_的结果,受模仿,暗示和顺从等心理因素制约.正式规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的结果. 81,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_软情境_,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82,课堂气氛具有独特性_,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气氛区. 83,一种课堂气氛形成后,往往能够维持_相当长_的一段时间,而且不同的课堂活动也会被同样的课堂气氛所 笼罩. 84,由于教师在课堂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对学生的_期望_以及教师的情绪状态便成为影响 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 85,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_投射_到学生身上,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都联结起来,从而在师 生间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 86,处罚学生的消极的课堂行为,但不能采用讽刺挖苦,体罚和_剥夺学习权利_等手段. 87,焦虑是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的对自尊心理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所具有的一种类似于担忧的反应倾向. 88,只有当教师_焦虑适中_时,才会激起教师改变课堂现状,避免呆板或恐慌反应,从而推动教师不断努力以 谋求最佳课堂气氛的出现. 89,人们往往相信_大多数人_的意见是正确的,觉得别人提供的信息将有助于他. 90,个人可能为了避免他人的_非议或排斥_,避免受孤立,因而发生从众现象. 91,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能分成积极的,_消极的_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92,积极的课堂气氛是_恬静与活跃_,热烈而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 93,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_心不在焉_,反应迟钝为特征. 94,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_失控的气愤_,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 95,人际交往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_传递信息_,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96,人际吸引是指交往双方出现相互亲近现象,它以_认知协调_,情感和谐及行动一致为特征. 97,学生座位的分配,一方面要考虑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又要考虑促进学生间的正常_人际交往_. 98,也有的心理学家把问题行为分为:品行性问题_,性格问题行为,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等三类

99,教学评价是指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_价值判断_的过程.(14.1) 100,教学评价是一种系统化的持续的过程,包括确定评估目标,搜集有关资料,_描述并分析_资料,形成价值 判断以及做出决定等步骤. 101,测量主要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_行为与结果_确

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 102,测验是测量一个样本的系统程序,即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_量化描述_人们心理特征. 103,对于情感以及道德行为表现的评价则常常采用_非测验性_的评价手段,如案卷分析,观察,问卷量表以及 谈话等. 104,教师自编测验的主观题包括论文题,_问题解决_题. 105,教师自编测验的客观题包括_选择题_,是非题,匹配题,填空题等. 106,评分必须以一定的比较标准为依据,评分的标准可分为绝对标准和_相对标准_两种. 107,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多种角色.(15.1) 108,在教师的知识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_诊断学生_学习困难的能力,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 109,在教师的知识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他们的_思维的条理性_,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

教育心理学填空题

1、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2、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描述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和指导实践活动。

4、注意的功能为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功能。

5、根据注意的产生和保持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类型。

6、有意注意 是主动的、自觉的注意,是注意的各哦机形式。

7、德国心理学家为解释知觉的整体现象曾经归纳出多种原则,其中主要有接近性、相似性、闭合性和连接性等原则。

8、记忆的种类有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9、记忆的基本过程由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环节组成。

10、识记的是识别和记住客观事物的过程。

11、根据思维所凭借的对象将思维划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1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将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13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不同的思考途径,探索各种可能结论思维。

14、思维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以及具体化、系统化等环节。

15、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16、意志是受意识的支配和调节,经过克服困难及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17、需要、动机和兴趣都是人的个性倾向性即个体动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他成分都是需要的变化形态。

18、兴趣的品质包括:指向性、广博性、持久性和

兴趣的效能性。

19、智力的核心内容是(抽象思维能力)

20、人在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诸方面都会表现出类型差异。

21、根据个体的理智、情绪、意志在性格结构中占据的优势情况,把人的性格分为理智性、情绪型和一致型。

22、1990年情感智力概念被正式提出。

23、实现教育目的自觉性与坚韧性是教师的一致特征。

24、态度形成一般要经过"顺从到认同再到内化"三个阶段。

25、态度的转变过程一般为"解冻--变化--凝固"三个阶段。

26、教师威信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权利另一个是人格影响即教师本人履行职责的努力和成效。

27、成熟是指个体生理方面的发展。

28、学习需要以个体的一定成熟为其物质基础和自然前提。

29、经验和施展证明,成熟受用尽废退的自然 法则所支配。

30、学习必须适应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

31、审题要求学生在理解题意的的同时在头脑中形成课题的影响。

32、技能要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经过联系,使活动方式能够极少需要意识控制,能顺利、完善地进行时才形成。

33、正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的影响,即起促进作用。

34、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学习者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监控。

35、学习策略主要有元认知识和体验、学习的调节与控制以及学习方法三个要素构成。

36、元认知在学习策略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指导、调节着学习者的认识过程。

37、监控学习进程,实际上就是根据确定的学习计划,检查评估学习方法与各种学习因素相符程度的过程。

38、通常情况下,可以将学习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学科学习直接相关的专用型的学习方法;一类是通用性较强的通用型学习方法。

39、知觉策略是指知觉过程中,在元认知活动作用下,家感觉通道,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及知觉对象有机构合起来的一种机制。

40、概念学习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寻找事物或现象分类的依据。

41、规则的发展学习是指在教学情境中,教师先呈现规则的若干例证,然后让学生在例证中概括出一般规则的学习方式。

42、问题解决策略主要有两类,即算法和启发式。

43、一般说来预习有读、划、批、写、思、做等步骤。

44、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存在依赖与整个社会的存在。

45、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准则在一个人身上的体现品德是通过个体反映了社会道德,它依赖和制约于个体。

46、一般认为,品德主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几种心理成分,即由知、情、意、行四个部分构成。

47、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

48、道德观念是对社会道德现象的本质特征的概括反映。

49、研究表明,学生道德信念的发展要经历一段较长时间,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还没有形成道德信念,只有道德信念的某些因素:三四年级的学生有了初步的道德信念;。

50、从少年期开始,比较自觉的、稳定的道德信念才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51、人对自己行为的评定叫做自我评估。

52、一个人的道德评价水平同他所掌握的道德概念、道德知识密切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与他的成熟和智慧也有关。

53、儿童的活动主要是游戏、学习和劳动三种基本形式。

54、幼儿期的主要活动是游戏。

55七岁时儿童所掌握词汇的数量大约为三岁时的4倍。

56、幼儿基本情绪的发展包括兴趣、害怕、快乐、依恋。

57、韩进之等人的研究表明,幼儿自我意识各因素;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发展的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

58、六七岁到十二三岁是儿童开始进入小学学习的时期。随着生理年龄的变化逐渐步入青春发育期。

59、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

60、儿童的学习动机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

61、道德行为习惯是在生活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

62、道德情感的内容极其丰富,比如自尊感、友谊感、荣誉感、信任感、事业感、义务感责任感、集体荣誉感、阶级情感、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感、革命人道主义感等。其中道德义务感和责任感是一个人的道德倾向性的核心,是标志品德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他们在人的整个道德情感中占有重要地位。

63、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儿童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推动力。

64、与儿童相比小学儿童的交往对象同样主要是父母、教师和(同伴)。但其交往关系与性质都与幼儿存在完全不同的特点。

65、抽象思维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的。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更多的感性经验的支持,初中二年级是中学生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66、许多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飞跃期。

67、(自我意识的高涨)是导致初中生反抗心理出现的第一原因。

68、(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程)是第二原因。

69、(独立意志)是初中生产生反抗心理的第三原因。 70、作为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就总体情况而言,其重心应该是心理素质教育。

71、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是教育与培养学生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其学业成功。

72、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正常的、健康的成长发展。

73、心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

74、心理教育又是学校教育中的背景教育。

75、心理辅导是对学生进行帮助的过程,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是潜能开发。

76、学校辅导内容为学习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

77、心理辅导的途径: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团组辅导、学科渗透、家庭辅导。

78、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成四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活。

79、心理教育课的教学模式包括:诱导式、自我分析模式、主体参与模式。

80、心理教育课的整个环节包括:确定主题、课前准备、上课。

81、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全体、和谐、互动特征。

8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必须抓好课前设计环节,课堂组织环节,师生交往环节。

83、对学生的心理偏差为偏爱、偏信。

84、班主任教育权威体现的是权利和威信的有机统一。

85、可以将班集体氛围归结为:人际、学习、教育、教师、群体、文化氛围等

教育学简答题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汇总 1,布鲁纳的教学观(3.1)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原则:

⑴动机原则.即学生有内在的学习愿望. ⑵结构原则.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⑶程序原则.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的陈述一个问题或知识结构,以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转化或迁移. ⑷强化原则.教学规定适合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一环. 2,结合教学实际阐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1,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 2,知识并不能精确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知识便用,一用便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情境进行再创造. 3,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普遍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而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3,先行组织者技术及其应用 1,先行组织者技术的目的. 奥苏伯尔认为,如果接受学习是意义学习的话,也同样可以发展智力.而意义学习的产生依赖于学生对大脑中.原来有某种特定的知识的同化作用.如果学生大脑中没有这个知识,那么,就提前输入一个知识.这个为了促进意义学习而提前输入的知识,便是“先行组织者”;这种教学方法就称先行组织者技术或策略. 2,先行组织者教学程序. 在呈现正式教学内容之前,利用三,五分钟时间,提前输入一个引导性的知识点,以同化后来学习的新的知识. 3,设计先行组织者知识的要求. 作为先行组织者的知识,一是抽象性,概括性较强的上位性知识或与新学习知识具有某种相似性的知识. 4,学习动机的种类(4.1) 1,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3,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5,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1,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的体现. 2,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依次从低向高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当较低层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之前,较高一层次的需要不会成为主导的需要.在所有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之后,便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 6,成败归因理论

1,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2,同时又把成败原因主要归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3,归因分析的策略十分重要.如果学生把失败归因为无能这一不可控的稳定因素,今后就会不再努力;如果归因

为努力不够这一可控的和不稳定的因素,下一次就可能加强努力. 7,学习迁移的种类(5.1) 1,正迁移与负迁移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3,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4,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8,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1,学习材料内容的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9,促进迁移的教学

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10,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6.1)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11,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

12,如何科学地组织复习?

1及时复习.即根据遗忘曲线的原理,在所学习的知识大面积遗忘之前进行复习.2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如把一个材料分成若干小块材料.3反复阅读与尝试背颂相结合,如适当考一考自己.4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如读,听,说,写等综合进行. 13,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7.1) 1,操作的定向2,操作的模仿3,操作的整合4,操作的熟练 14,操作技能培训的要求

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地反馈4,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

15,学习策略的特征(8.1) 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 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要的; 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16,常用的复述策略包括哪些方法? 1,自觉利用有意识记2,自觉排除互相干扰.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4,多种感观参与识记过程5,复习形式多样化6,重点内容下面画线,注释等. 17,学习过程中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

1,使用记忆术,如谐音记忆法,位置记忆法等.2,做笔记3,提问 4,生成性学习,如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等. 5,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18,元认知策略的一般内容

1,计划学习的策略.制定学习目标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案等.2,自我监督的策略.对认知过程进行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等.3,自我调控的策略.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19,资源管理策略的一般内容

1,学习时间管理2,学习环境的设置3,学习努力和心境的管理4,学习工具的利用5,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20,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1,指导教学模式2,程序化教学模式3,完形训练模式4,交互式教学模式5,合作学习模式

21,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9.1) 1,问题的特征,如问题的类型,呈现方式等.2,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3,心理定势与功能固着的影响. 22,高创造者一般具有的个性特征

1,具有幽默感.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4,喜欢幻想.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6,具有独立性. 23,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当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社会的观点或风气不一致时,内心就会产生不愉快或紧张,就会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达到新的平衡.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2,态度定势.个人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3,道德认识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实施道德教育时,不应只注意道德教育的形式,进行道德说教,而是应结合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体验的实际情况,晓之以理. 24,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10.1) 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经过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量,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4,价值辨析.鼓励学生努力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5,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25,态度的结构 1,态度的认知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对于某一对象而言,不同的个体的态度中所含的认知成分是没的,某些人的态度主要基于理智方面怕慎重考虑,而某些人的态度可能主要由于情感冲动;有些态度可能基于正确的观念和信念,而有些态度则可能基于错误的观念和信念. 2,态度的情感成份

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态度发生变化时,情感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不同的态度的情感成分不尽相同,有的态度理智成分比较多,有的态度却是非理智的,情绪化的. 3,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26,心理健康的标准(11.1) 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有自我调控能力.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人格的结构稳定与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27,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对学样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28,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心理辅导. 29,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⑴强化法.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⑵代币奖励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用来做代币.当学生做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以后,就发给相当数量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换取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⑶行为塑造法.行为塑造法是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当学生很少出现教师所期待的行为时,就依次强化那些渐趋目标的行为,直到合意的行为的出现.⑷示范法.观察教师呈现的范例(榜样).⑸惩罚法.用处罚消除不良行为.⑹自我控制法.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 30,指导教学包括六个主要活动(12.1) 1,复习和检查过去的学习.2,呈现新材料.3,提供有指导的练习.4,提供反馈和纠正.5,提供独立的练习.6,每周或每月的复习. 这些活动并不是遵循某种顺序的一系列步骤,而是有效的教学因素. 31,发现教学经历的四个教学阶段

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求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2,促使学生利用教室所提供的某些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

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4,根据实验获得的一些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基础上引出结论. 32,布鲁纳对发现教学的教学设计提出的四项原则

1,教师要把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2,要配合学生的经验组织教材. 3,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安排教材难度与逻辑顺序.4,确保材料难度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材料太容易,学生缺乏成就感;材料太难,学生容易产生失败感. 33,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次完成的九大教学事项

1,引起学生注意.2,提示教学目标.3,唤起先前经验.4,呈现教学内容.5,提供学习指导.6,展现学习行为.7,适时给予反馈.8,评定学习结果.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34,教师引起学生注意的方式

1,激发求知欲,即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们为了知道问题的答案,就会集中注意教师的讲解以及其它教学活动.2,变化教学情境,即通过教学媒体,提高教学的直观形象性,促进学生的感知和思维活动.3,配合学生经验,即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然后转到所教的主题上. 35,合作学习在设计与实施上必须具备的五个特征

1,分工合作.指以责任分担的方式达成合作追求的共同目的.2,密切配合.将工作中应在不同时间完成的各种项目分配给各个人.3,各自尽力.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是取代为了获得承认和评级而进行的竞争.成员必须各尽其力,大家都是成功者,没有失败者.4,社会互动.合作学习成效取决于团体成员之间互动作用.5,团体历程.该历程中的活动包括如何分工,如何监督,如何处理困难,如何维持团体中成员间的关系等. 36,制约学生群体促进或阻碍个体的因素(13.1) 学生群体对个体活动是产生促进作用还是产生阻碍作用,取决于四个因素: 1,活动的难易;2,竞赛动机的激发;3,被他人评价的意识;4,注意的干扰. 37,群体凝聚力的培养

首先,要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其次要帮助课堂的所有的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形成认同感.再次,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以作为群体的成员而感自豪,形成归属感.最后,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与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 38,课堂纪律的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需要教师给较多的监督与指导.例如小学生入学时的纪律.2,集体促成的纪律.同辈人的集体在学生社会化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3,任务促成的纪律.某一项任务会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而对其他诱人的活动置之不理.4,自我促成的纪律.当外部的纪律控制被个人内化以后,成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准则时,自律便出现了. 39,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气氛的影响

1,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投身到学生身上,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都联结起来,从而在师生间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2,焦虑是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对自尊心理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所具有的一种类似于担忧的反应倾向.只有当教

师焦虑适中时,才会激起教师改变课堂现状,避免呆板或恐慌反应,从而推动教师不断努力以谋求最佳课堂气氛的出现. 40,课堂气氛的三种类型

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能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1,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而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2,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特征.3,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失控的气氛,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 41,教学测量的分类(14.1) 1,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2,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3,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4,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42,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

1,为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

2,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 3,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43,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

1,客观性.在大多数情况下,标准化测验是一种比教师编制的测验更加客观的测量工具. 2,计划性.专家在编制标准化测验时,已经考虑到所需要的时间和经费,因此标准化测验更有计划性. 3,可比性.标准化测验由于具有统一的标准,使得不同考试的分数具有可比性. 44,非测验的评价技术

1,案卷分析.例如根据学生家庭作业,课堂练习,论文,日记,手工制作等作品,对学生的认知活动等进行判断 和决策. 2,观察.通过教学过程中的非正式的观察也能够得到大量的关于学生的学业成就的信息.其中包括:

⑴行为检查单填写⑵轶事记录.⑶等级评价量表. 3,情感评价.针对学生的情绪,学习动机,个人观点等进行评价. 45,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 1,信度.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其中包括时间上的一致和评分上的一 致性. 2,效度.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测验测量什么?测验对测

量目标的测量精确性和真实性有多大?效度的重要性大于信度,因为一个低效的测验,即使有很好的信 度,也不能获得有用的资料. 3,区分度.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的反应与某种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例如通过该测验是否能

够把学习好,中,差学生的不同学习或能力水平区分开来 46,简述罗森塔尔效应(15.1) 罗森塔尔等人对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他们对小学生做了一次所谓有学习潜力测验.然后,随机地在各个班级抽取少数学生,故意告诉教师说,他们是班级里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并要求教师注意长期观察,但不要告诉学生本人.8个月后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智力的确比其他学生进步快. 十分明显,由于实验者提供了假信息所引起的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产生了预言效应.也就是说,教师的期望或明

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教育学简答题集锦

一、教育学的价值是什么?

1、启发教育裎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

2、荼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养坚定的教育信念;

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二、学习教育学要注意哪些问题?

1、要注意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概念、命题或原理;

2、要注意掌握一些教育概念、命题或远离背后的理论假设;

3、要注意理论结合实际;

4、要注意广泛地阅读教育书刊。

三、当代教育学有哪些特征?

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2、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

3、教育学研究与教育裎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4、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也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四、教育的内函是什么?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指出“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样教育。其含义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偏狭义的教育,还指思想品德教育。

五、教育的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六、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是什么?

教育主要处于原始的平等状态,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内容简单,只有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劳动知识,没有阶级性。

七、古代社会教育特征是什么?

它包括奴隶社会及其教育和封建社会及其教育。特点是教育基本与生产相脱离,学校教育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基本被奴隶主阶级和封建主阶级所垄断,其主要内容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人之术,采用个别教学,具有封闭性与社会生活相脱离。

八、学校的基本功能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一功能,学校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学校的基本功能是利用一定的教育教学设施和选定的教育内容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学校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有与学生数量相适应的校舍、场地及其基本教学设施;

2、又符合法律规定要求的,按编制标准配备的教师队伍;

3、有按规定标准配备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文娱、体育、卫生器材。

九、学校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组织?

学校是一种执行公共职能的社会组织,有别于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等其他社会组织,具有独特的组织特点。其公益性特点表现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必须与宗教衽分离。

十、学校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学校文化的形成来自两方面:一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特定要求及其社会的主流文化的基本特征精心设计和有意按排的文化;二是年轻一代的文化,主要来自学生团体中的各种风俗、习惯、民约、传统、时尚、规范等一种亚文化。 十

一、学校绩效评估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哪几类?

学校绩效评估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做不同的分类。

1、按性质可分为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

2、按形式可分为口头评估与书面评估;个别评估与集体评估;直接评估与间接评估;

3、按主体可分为上级评估、同级评估、自我评估和下级评估;

4、按时间可分为日常评估、定期评估和不定期评估;

5、按标准可分为绝对标准评估和相对标准评估。

十二、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1、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2、儿童的发展蕴涵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

3、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十

三、如何理解儿童个体的发展?

1、发展不是简单的变化;

2、发展不是单纯的生理成熟;

3、教育不等于发展。

十四、儿童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和分化与互补的差异性。、

十五、在儿童发展中,如何有效地保证教育的主导作用?

1、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的发展;

2、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3、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

4、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十

六、教师专业化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1、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

2、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

3、具有为学生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权威和影响力;

4、具有充分的自治和自律性。 十

七、目前应如何来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地位?

首先,从社会与政府的角度看,应确保教师的收入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其次,学校与教育行政的角度看,应确保教师能够有效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同时教师培训,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再次,从教师自身看,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自身的教育能力以自己的专业素质或社会的认可。

十八、在我国担任教师职位的任职条件有哪些?

1、具备各级务类相应教师资格;

2、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3、具有相应的教育教学水平、学术水平,能全面熟练地履行现职务职责;

4、具备学历、学位以及工作年限的要求;

5、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十

九、教师考核的内容包括哪些?

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 二

十、教师考核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客观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和准确性原则。 二十

一、制定教育目的有何意义?

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体和灵魂,对于教育活动意义重大。具体其功能表现在三点: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评价功能。 二十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其一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其二指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

二十三、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新时期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港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十

四、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二十五、中小学德育的任务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

1、德育的任务是指德育活动要努力培养学生品德素养。

2、内容包括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较高层次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 二十

六、学校体育的功能是什么? 健体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 二十

七、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

2、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

3、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二十

八、美育的功能是什么?

1、直接功能即育美;

2、间接功能即一种潜功能;为其他教育功能发挥提供前提条件;

3、超越性功能即超美育功能。 二十

九、智育与教学的关系如何理解?

智育与教学是一个交叉概念。智育与德育、美育、体育等相并列,构成一个教育内容的完整架构。他的上位概念是教育。而教学则是所有各育都可能具有的教育形式,智育以教学为自己重要的途径。 三

十、简述研究课程的意义:

有助于完善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有助于指导教育教学功能,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三十

一、简要评析课程本质的定义:

课程是知识:这是一种比较早、影响相当深远的观点,也是比较传统的观点。基本思想是学校开设的每门课程是从相应学科中精心选择的,并且按照学习认知水平加以编排;

课程是经验:是相对于前一种观点的批评和反思的基础上出现和形成的。强调只有那些真正为学生所经历、理解和接受了的东西,才称的上是课程;

课程是活动:这是一种新的观点。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

三十

二、简述课程一般结构的发展变化趋势: 在同一基础上啬灵活性,在多样基础上啬调控性。 三十

三、简述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

1、学校应该达到那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三十

四、泰勒原理中选择学习经验的原则有哪些?

1、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的经验;

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而获得满足感;

3、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有关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

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可以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

5、同样的学习经验往往会产生几种结果。 三十

五、教学的任务有哪些?

1、教学任务有:

1、传授和学习系统和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在空上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

3、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三十

六、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是什么?

1、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首先,班级授课制使得教学获取了巨大的效率,一位教师赐教向几十个学生教学,使得教育普及成为可能。其次,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有计划地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第三,由于学生是按照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水平接近,有利于他们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启发。

2、班级授课的局限性:首先,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其次,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性学习、探索性学习机会较少,不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第三,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比较固定化,缺少灵活性。第四,强调统一,难以适应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第五,每个学生实际上分别地对老师负责,彼此之间没有分工合作,因此学生的互相交流和启发难以保证。 三十

七、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1、教学目的的明确;

2、教学内容正确;

3、教学方法适当;

4、教学过程紧凑;

5、学生主体充分发挥。

三十

八、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意义是什么?

1、计算机辅助教学将使得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成为可能;

2、个别化教学将普遍实现;

3、教师的角色将实现重要转变。

三十

九、简述直观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1、要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2、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3、要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 四

十、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1、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3、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四十

一、简述启系统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1、按照课程标准的顺序教学。

2、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四十

二、简述巩固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保证巩固的科学性;

3、巩固的具体方式要多样化。

四十

三、简述量力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1、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

2、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

3、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四十

四、简述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1、坚持正确的方向;

2、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3、实事求是;

4、讲究教学艺术。

四十

五、简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贯彻要求。

1、重视理论知识和教学;

2、注重在联系实际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

3、联系实际应当从多方面入手;

4、帮助学生总结收获。

四十

六、简述因材施教原则的贯彻要求。

1、充分了解学生;

2、尊重学生的差异;

3、面向每一个学生。

四十

七、简述运用讲授法应注意的事项。

1、保证讲授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2、讲授要做到条理清楚、重点分明。

3、讲究语言艺术;

4、注意与其他教学方式配合使用。 四十

八、简述运用谈话法应注意的事项。

1、做好充分的准备;

2、谈话要面向全体学生;

3、在谈话结束时要进行总结。

四十

九、简述运用实习作业法应注意的事项。

1、选好讨论题目;

2、肯定学生各种意见的价值;

3、善于引导。 五

十、简述运用练习法应注意的事项。

1、提出明确要求;

2、选择恰当的方式;

3、做好事后的检查。

五十

一、简述布置作业应当遵循的要求。

1、作业的内容,应当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作业的目的要明确,每项作业有明确的意图,为学生知识的巩固,技能的训练服务。

2、作业的分量要适当,时间和难易程度,大多数学生经过一定努力,能够独立完成,避免负担过重;

3、布置作业要有明确的要求,规定完成的时间。

4、对学生作业要认真,及时批改。 五十

二、课外活动设计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1、新生学生的个人意愿和兴趣、特长;

2、注重学生的平衡发展,兼顾全面发展与特殊能力的培养;

3、重视游戏和自由活动。 五十

三、简述课活动教育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2、开发学生的潜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3、培养学生的组织合作,礼让等社会交际能力;

4、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十

四、简述课外活动的指导原则?

1、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和兴趣特长。

2、注重学生的平衡发展,兼顾全面发展与特殊能力的培养。

3、重视游戏和自由活动。 五十

五、简述班集体的教育功能。

班集体是学生形成意识,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基地;班集体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班集体不公是教育的客体,同时又是教育的主体。 五十

六、简述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要求与方法。

确立目标;建立班委会;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作用;组织开展班级活动。 五十

七、简述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的要点。 以爱动其心;以理服其人;以智导其行。 五十

八、简述少先队开展活动的基本原则。

1、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2、自然性与指导性相结合的原则。

3、实践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五十

九、简述心理健康辅导的原则。

以技能形成为导向;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全体的参与。 六

十、咨询活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六十

一、心理健康辅导的主要领域有哪些?

1、认识自己;

2、自我激励;

3、自我控制;

4、人际交流;

5、人际合作;

6、学习技能的辅导;

7、职业发展指导。 六十

二、简述提高信度的一般方法:

1、题量不能太少;

2、成绩要拉开档次;

3、多出客观题;

4、建立详细的评分指南;

5、评分要认真。

六十

三、简述中小学教育评价的基本步骤:

1、确定试题内容;

2、选择试题类型;

3、评分;

4、测验分数的解释。 六十

四、简述现代教育评价的特点:

1、注重评价的形成性功能;

2、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3、倡导自我评价;

4、尊重评价对象的感受。

六十

五、测验分数解释应注意哪些问题?

1、只有经过解释的分数才具有实际意义;

2、分数的意义是在比较中获得的;

3、比较时应考虑测验分数和物理测量不同,其测理值有一定的局限性;

4、根据以前的情况,指出本次测验中是否有进步,从而使测验更有激励效果。 六十

六、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1、提出课题;

2、查阅文献;

3、设计方案;

4、收集和分析数据;

5、形成结论。 六十

七、简述一个好的研究课题的标准:

1、有实际或理论价值;

2、问题具体清楚;

3、可操作性强、具有时代特点;

4、发挥教师特长。

六十

八、简述实验法实施过程中的基本环节:

1、提出假设;

2、选择实际实验对象;

3、控制无关因素;

4、推行研究新计划;

5、对比前后测验成绩,检验假设。

六十

九、简述教育专业论文的基本格式:

1、

教育学简答题

1、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教育学题目;

2、序言;

3、文献综述;

4、研究方法;

5、结论和讨论。 阶段

2、

古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1)阶级性,等级性(2)非生产性(3)专门化(4)教育内容具有明显的分化趋向和知识化趋向

3、

近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生产性;普及性;系统性;双轨制

4、

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了哪些基本特征?(1)与社会联系的普遍性和直接性,(2)学制的开放性,梯形化和弹性化(3)教育的现代化(4)教育的民主化(5)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性

5、

生产力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类型和结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制着教育目的和部分教育内容;还制约着教育方法、手段、设施及形式等;(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社会化和使现代科技由可能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关键;教育还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和生产技术更新的重要手段。

6、

政治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 政治与教育的制约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2)影响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变化(3)影响教育财政状况(4)影响受教育权利。教育具有政治功能,对政治会有一定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影响社会政治延续和推动社会政治生活两个方面。

7、

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的制定和实现(2)人口结构及其分布状况影响教育结构及学校布局状况。(3)学龄人口数量影响教育规模及经费使用。

8、

教育对人口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教育具有控制人口增长的作用;教育具有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教育具有使人口结构合理化的作用。

9、

童年期教育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重视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呵护儿童健康;着力增强动手能力;特别关注学习态度

10、 少年期的教育应该注意些什么?重视青春期教育;丰富精神生活;鼓励独立判断独立思考

11、 青年期教育主要应该注意哪三个方面?(1)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秘社会的关系(2)树立事业心、责任心、提高从事社会职业的素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意识和能力(3)正确处理友谊、爱情和婚姻

12、 学校教育发挥主导作用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反映社会发展要求;有效地协调其它教育影响;符合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创设适宜的动物园文化环境,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有益有趣的教育活动;注重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13、 教育目的的重要作用的具体表现:(1)控制教育对象发展方向和预期结果(2)指导和支配整个教育活动过程(3)评价、检测教育质量

14、 我国的现行教育方针是什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5、 “个人全面发展”包含哪三个层次的目标?(1)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弥补旧式分工对工人所造成的缺陷,减轻资本对工人,尤其是对童工有体力智力方面的摧残(2)在处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之间的作为过渡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里,逐步消除私有制,消灭旧的分工,推动社会发展,向“个人全面发展”这一理想目标日益逼近,(3)到共产主义社会,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最终解决,观念中的“个人全面发展”和现实中的“个人全面发展”真正取得完全的一致性。

16、 全面发展教育与“个人全面发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区别:(1)角度不同,全面发展教育界是从教育学的角度,“个人全面发展”是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2)二者分属不同范畴,“个人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与共产主义理想联系在一起的最终目的,全面发展教育则是仅就受教育者抽受教育抽共有的基本组成部分而言的(3)实现条件不同,实现“个人全面发展”,与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一样,必须同时具备各方面的相宜条件才行,全面发展教育仅借助学校教育就可能得以实现。联系:(1)都是以研究人的发展问题为为基本任务,(2)教育毕竟是人的发展重要影响因素,(3)“个人全面发展”学说是指导全面发展教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器,这一学说对我们制定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法规和进行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17、素质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长期性、开放性、时代性、实效性。

18、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1)注重思想先导,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动力机制(2)改革检测评价,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3)抓好常规管理,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机制(4)依法增加教育投入,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19、课堂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点:认知停*点,情感激发点,思维展开点,心灵交流点。在这四个基本点中,*认知停*点解决学会的问题,*情感激发点解决想学的问题,*思维展开点解决会学的问题,*心灵交流点解决乐学的问题。

20、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1)狠抓薄弱环节,努力争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2)建立新型课堂人际关系,增强心理相融度(3)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4)充分发掘潜能,注重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

21、课堂素质教育应该遵循哪些教学原则?(1)全面施教,整合优化(2)注重个性,鼓励创新(3)目标导向,情境熏陶(4)动手动脑,和谐发展(5)师生互动心向一致(6)关注学法,改进教法

22、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策略:(1)精讲精练加强针对性(2)分层递进,符合规律性(3)学会做人,寻准教育点(4)指导学法,教人会学(5)自主发展,训练自控力

23、在社会发展中教师承上启下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社会的代表者和社会道德的实践者

24、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管理者;班集体的领导者;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父母的代理人

25、 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哪些?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劳动过程的创造性;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劳动成果的长效性

26、 教师的职业道德有什么特殊要求?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团结协作

27、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五对矛盾是什么?主观的成熟体验与客观的相对不成熟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强烈的活动需要与能力发展的同步的矛盾;旺盛的求知欲与识别能力较低的矛盾;性意识的萌芽,成熟和道德法制观念薄弱的矛盾。

28、学校教育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学校教育系统作为国家对年轻一代进行教育的最严密、最有效的组织,它集中体现了整个教育制度的精神实质,学校教育制度制定得是否正确和完善,它直接关系到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进行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也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巩固,生产力的提高,青少年儿童身心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9、我国1951年学制主要有什么特点?(1)明确和充分地保障了全国人民特别是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机会,突出了“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向工农开放”的方针,(2)新学制确立了各类技术学校和专门学校的地位,保证了各种人才的培养,体现了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3)保证了一切知识分子和老年知识分子接受革命政治教育的机会,(4)体现了方针、任务的统一性和方法方式的灵活性,(5)充分体现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的原则。

30、我国中小学德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3)逐步形成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5)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1、我国学校德育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理解相结合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32、老师指导学生自我教育应进行哪几方面的工作?(1)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2)自我评价(3)道德情感体验(4)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品德。

33、中小学教学的任务有哪些?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获得基本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教会学生学习,培养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34、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35、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实验法。

36、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讲授的内容要有科学性;讲授要有系统性连贯性和逻辑性,层次清楚,突出重点、难点;讲授的语言要有条理性、简练性、启发性、生动性、语音、语调要有和谐性;恰当运用板书和体态语言,强化讲授效果。

37、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有哪些?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来选择;根据学科和教材特点来选择;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来选择;根据学校的客观条件来选择;根据教师的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和个性特点来选择。

38、班级授课制有哪些特点?以“班”作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能扩大教育对象,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教学;便于学生之间互相观摩,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能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利于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能保证正常的教学常规,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因此,自产生以来,班级授课制便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39、怎样备课?做好三项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写好三个计划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40、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教学目标明确,完成任务好;教学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关键;教学方法适当,教师善“启”善“导”;语言规范、板书整洁;教学进程组织严密、结构紧凑;师生双方积极性高。

41、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模式有哪些?传递——接受式、引导——发现式、辅导——自学式、情境——陶冶式

42、运用练习法有什么要求?练习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精选练习材料,使之具有典型性;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适当分配练习的份量、次数和时间;在练习过程中要加强指导,经常检查练习的结果。

43、良好班集体形成的标志?(1)全班同学有共同的奋斗目标(2)有团结一致的领导核心(3)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集体舆论。

44、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1)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2)引导学生学好功课(3)组织好课外活动,指导课余生活(4)组织学生劳动(5)指导团队会工作,协调班内外教育力量(6)处理班级日常工作(7)抓好学生的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8)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45、班集体形成过程:初建松散阶段;基本形成阶段;巩固发展阶段

46、建设班集体的主要方法:(1)调查了解学生,研究班级情况(2)提出奋斗目标,组织共同活动(3)培养集体论,形成优良班风(4)培养和发现班级骨干,形成集体核心(5)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

47、班集体管理的几种类型:常规性班集体管理;阶段性班集体管理;毕业班集体的管理。

48、毕业班集体管理的内容:掌握学生的志愿和思想动态,进行理想教育和毕业指导;指导学生复习功课,迎接考试,关心学生身体健康;做好毕业生鉴定和优秀生评选

49、阶段性管理工作的内容:开学前的准备工作;开学初报道注册工作;期中对前一阶段进行检查和小结;期末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和考试。

50、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组织上的自愿性;内容上的广泛性;活动上的自主性;形式上的多样性

51、课外校外教育的基本要求:明确的目的性与周密的计划性;知识性与趣味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面向全体;充分利用当地条件。

52、课外校外教育的三种组织形式: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

53、课外活动的指导原则:自愿原则:(1)充分考虑学生意愿,让学生自愿选择、自愿参加(2)教师要积极鼓励正确引导;自主原则:(1)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独立自主参加活动(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

54、校长负责制的含义:校长是学校行政总负责人,他拥有人权、财权、行政决策权,负责领导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对上级党政领导部门负责,对外代表学校,是法人代表,党支部是学校的政治工作中心,对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起监督保证作用;教职工代表大会和校务委员会对学校实行民主管理与监督

55、学校管理的主要方法有:思想教育的方法、行政的方法、经济的方法、法律的方法、现代技术的方法。

56、教师的职责:是教师职权范围内应负的责任。教师的基本职责有如下几个方面:(1)教好功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2)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3)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4)组织好学生的课外活动协调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6)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参与学校的管理。

57、当前教育思想转变中,要树立哪些现代教育观?素质教育观;现代人才观;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科学的学生观;现代课程观;教育民主化思想;教育本质观;终身教育观;大教育观;全民教育观;现代教育方法观;教育信息化等

58、基础教育改革的任务有:(1)转变教育观念,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2)探索全面实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运行机制;(3)改革学制,渗透或引进职业技术教育,全面实现“双重任务”(4)改革课程,建立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5)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

59、学校管理改革的趋势有:(1)学校管理自主化(2)学校管理开放化(3)学校管理民主化(4)学校管理技术手段现代化(5)学校管理的精致化。

60、教育科研具有哪些特点?除了具有创造性和艰巨性等科学研究的共同特点之外,还有以下主要特点:(1)研究目的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服务性(2)研究参与者的广泛性、群众性(3)研究成果的迟效性和长效性

61、教育科研的任务是什么?:教育 科研的基本任务是探索、认识、发现教育规律,并运用这率真客观规律来指导教育实践。具体任务包括:(1)研究当代教育发展,指导当前教育实践(2)总结教育经验,推动教育学科建设(3)进行中外教育比较研究(4)预测教育未来发展趋势。

62、坚持科学态度,遵守科学道德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热爱真理、客观诚实;勇于创新、严肃认真;不畏艰辛、合作竞争

63、教育科研过程中应做好哪些工作?(1)选择科研课题(2)提出理论假设(3)确定科研对象(4)制定科研计划(5)选用科研方法(6)搜集科研资料(7)进行整理研究工作 6

4、教育测量的功能有哪些?是改进教学的良好工具;是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教育科研的重要方法

65、教育评价的功能是什么?测定功能、诊断激励功能、指导功能、导向功能 6

6、教育评价的原则: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67、教育评价一般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学校办学的水平评价、德育工作的评价、教学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评价

68、教育现代化模式的选择必须遵循哪些原则?(1)目标导向性原则(2)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原则(3)坚持相对平衡、协调发展的原则(4)坚持扬长补短、发挥优势,创建特色的优化原则(5)坚持可行性原则。

69、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是:(1)教育优先发展(2)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3)服务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4)坚持改革开放,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5)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6)依*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7)坚持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8)多形式办学,多规格培养人才。 70、 如何开展课堂研究?

(1)确定班组抽样的具体方法(2)提出相应的课堂研究假设;(3)弄请该课堂研究中的三类变量;(4)搞好课堂研究设计

问答题:

1、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2)精深的专业知识。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遗忘的规律与特点有哪些? (1)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容易遗忘。

(2)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 (3)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4)消退说认为不经复习强化的内容,逐渐完全遗忘;干扰说认为主要由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引起遗忘。

(5)遗忘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

4、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1)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 (3)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5、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6、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

7、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8、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9、简述马斯洛的人格理论? (1)自我实现。(2)需要层次理论: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自尊需要⑤自 我实现的需要。

10、依据有关的学习动机理论,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些具体措施。 (1)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 (5)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1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12、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13、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1)教学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

(4)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14、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 (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 (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

(3)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适应培养阶段的要求,正确使用语言;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15、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 (2)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培养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的能力;

(4)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16、注意有哪些品质特征?它可以分为哪几类? 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17、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 (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 (3)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 (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

18.怎样帮助学生降低考试焦虑? (1)考试焦虑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如果面临重要的考试,而学习者又不是十分有把握,往往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和担忧。

(2)考试焦虑有一个最佳值,处于这个值时,考试效果最好,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学习受到抑制,最常见的问题是过度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的矫正可通过以下方法。

①自信训练。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摆正考试的位置,不要把考试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东西。

②进行放松训练或系统脱敏等,放松训练有意念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 ③考试焦虑还可用想像系统脱敏法降低。

19、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

(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

(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 (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21、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

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

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

②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22.如何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需要? (1)学习动机通过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 (2)由于学习效果所产生的成败体验,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3)掌握评分的艺术,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感; (4)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23.什么是注意?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或对象的指向性与集中性。 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

①要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

②要加强意志力的锻炼,培养“闹中求静”的本领; ③要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④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培养良好注意品质。

第6篇:管理学考点汇总[范文]

1. 管理的职能:管理职能是指管理系统所具有的功能与职责,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分别是

“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

2. 主要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泰勒的观点: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约尔法的观点: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德鲁克的观点:管理是一种以绩效为基础的专业职能。

西蒙的观点:管理就是决策。

芮明杰的观点: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周三多的观点: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3. 预测的分类:

按内容划分为:社会预测,经济预测,技术预测和科学预测;

按时间分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短期预测;

按性质分为:定性预测,定量预测;

4. 预测的方法:

定性预测有:{类推预测法},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

定量预测有:简单平均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回归分析法; {{{定量预测有:延伸预测--移动平均法(简单移动平法、加权移动平均)

指数平滑法

趋势曲线拟合法(多项式曲线、简单指数曲线、龚泊资曲线)

季节因素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回归分析法(一元回归,多元回归,非线性回归)消费系数法

弹性分析法

其他方法---投入产出法

系统动力模型

经济计量模型

马尔科夫链}}}

5.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分类宏观人力资源管理和微观人力资源管理;

宏观人力资源管理: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对全社会的各阶层、各类型的从业人员进行的从招聘、录用、培训、使用、升迁、调动、直至退休的全过程管理。

微观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等微观组织对本组织的人力资源进行的全过程管理。 微观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程序是: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员工培训与职业发展——绩效评估。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是要有效开发、合理利用、科学管理人力资源。通俗讲就是“求才、用才、育才、激才、留才”

6. 企业组织文化的层次、定义: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为组织成员普遍认为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点色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从结构上看,组织文化有三个层次:潜层次、表层、显现层;

7. 组织变革阻力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组织变革阻力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⑴对不确定性的恐惧;⑵对既得利益的威胁;

⑶对未来发展的认识不足。

解决办法:⑴增进内部沟通 ⑵加强教育培训 ⑶发动全员参与 ⑷把握策略与时机;

8. 管理者角色

20世纪60年代末期,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提出管理者扮演的10种不同的但高度相关的角色,可以归纳为三个类型;即: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9. 科学管理的内容

管理科学理论:强调应用定量和数学工具来解决管理问题。

管理的定量方法包括统计学的应用、最优化模型、信息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等

泰勒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体系内容包括:工作定额,标准化,能力与工作相匹配,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10. 战略的特征

包括:全局性,长远性,应变性;

11. 决策的分类

按决策的作用范围分类:战略决策,管理决策,业务决策;

按决策时间长短分类:中长期决策,短期决策;

按决策者的层次分类: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基层决策;

按决策问题的性质或决策的重复程度分类: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

按决策问题所处的条件分类: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12. 管理的3个层次

高层管理者(负责制定企业的现行政策,并计划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层管理者(执行企业组织政策,指挥一线管理人员或操作人员工作)

基层管理者(一般只限于督导操作人员的工作,不会指挥其他管理人员);

13. 什么叫计划

计划是指制定计划,即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

{{作为名词:计划是指通过文字或数字指标表示出来的工作或行动的具体体内容和步骤; 作为动词,计划是指事前拟订计划的工作过程。

管理学中,计划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事先制定工作的内容和步骤,它是全体组织成员在一定的时期内的行动纲领;

一项完整的计划,通常包括做什么、为什么做、何时做、何地做、谁去做和怎么做几个方面的内容。}}

14. 什么叫预测

预测是以过去为基础,依据现有的已知条件对某一事物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动态事先进行科学的推测与估计。

15. 微观角度人力资源管理

微观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等微观组织对本组织的人力资源进行的全过程管理。

16. 决策

所谓决策,就是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制订行动方案并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17. 管理二重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也叫生产力属性),管理的社会属性(生产关系属性)

18. 企业社会责任

对企业社会责任含义的认识有唯经济责任论、非经济责任论、多元责任论三种观点。 唯经济责任论:以弗里德曼为代表,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对投资者的经济责任;

非经济责任论:以博文为代表,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除企业经济责任之外的促进社会进步和改善社会公益的行为;

多元责任论:以卡罗尔为代表,认为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是多元的,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

国内学者定义: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主动承担对企业员工、消费者、环境和社区的责任。

19. 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

20. 时间管理

用技巧、技术和工具帮助人们完成工作,实现目标。时间管理并不是要把所有事情做完,而是更有效的运用时间。

时间管理的目的除了要决定你该做些什么事情之外,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也是决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

21. 领导者的职能

包括:目标确立职能,总体规划职能,激励职能,监督指导职能,协调控制职能;

22. 激励理论有哪些

正确理解激励的概念需要把握以下要点:

1. 激励必须有激励对象,而且激励对象有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

2. 激励对象有多方面需要,必须采取多种激励措施来满足;

3. 激励是一种内在动力,激励效果的强弱是一种变量;

4. 激励的最终目的是调动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5. 通过激励调动个体积极性的方法是激发个体的动机;

6. 激励要使员工产生的动机有利于组织目标;

23. 控制的分类

按控制活动的性质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更正性控制;

按控制点的位置分为预先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

按控制来源分为正式组织控制、群体控制和自我控制;

按采用的手段分为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按控制范围分为全面控制和局部控制;

按控制主体分为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

按有无信息反馈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24. 五力模型指的是什么

五力模型包括:行业内的竞争对手,潜在的市场进入者的威胁;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商的议价能力,替代产品的威胁。

25. 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

主要包括:环境因素,战略因素,规模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

26. 矩阵制组织结构

基本内涵:类同于数学中的矩阵,组织结构由纵横两套管理系统组成,一套是按职能划分的纵向领导系统,另一套是为完成某一任务而组成的横向项目系统。(在传统的按照职能划分的部门基础上,添加按照任务划分的项目小组的结果,就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矩阵结构。)

矩阵制组织结构的主要优点是:

⑴ 将组织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很好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

配合及时沟通。

⑵ 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根据特定需要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迅速应变。

⑶ 把不同部门、具有不同专长的专业人员组织在一起,有利于相互启发、集思广益,

攻克各种复杂的技术难题,进行新技术开发和新产品研制。

存在的问题:⑴稳定性差;⑵权责不清。

27. 泰勒科学管理思想

泰勒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内容主要包括:工作定额,标准化,能力与工作相匹配,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28. 企业社会责任内容

包括:企业对员工的责任,企业对投资者的责任,企业对服务对象的责任,企业对环境的责任,企业对竞争者的责任,企业对社区居民的责任。

29. 领导的权力性影响因素

领导权威影响因素可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是权力性影响力:传统因素(观念性),服从感;

(强制性影响)职位因素(社会性),敬畏感;

资历因素(历史性),敬重感;

二是非权力性影响力:品格因素(本质性),敬爱感;

(自然性影响)才能因素(实践性),敬佩感;

知识因素(科学性),信赖感;

感情因素(精神性),亲切感;

30. 计划职能与控制职能的关系

⑴计划起着指导性作用。

⑵ 计划预先指出了所期望的行为和结果,而控制则是把握按计划指导实施的行为和结

果。

⑶ 组织管理者只有获取关于每个部门、每条生产线以及整个组织过去和现在的状况的

信息,才能制订有效的计划,而这些信息中的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控制过程得到的。 ⑷ 倘若没有计划来表明控制的目标,组织的管理者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控制。计划和

控制都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产生的职能,两者是互相依存的。

31. 组织结构的类型

主要有以下几种:直线制组织结构,职能制组织结构,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矩阵制组织结构。

32. 沟通方式及其障碍

沟通的类别可以依据以下标准进行划分:

⑴按照功能划分,可分为工具式沟通和情感式沟通;

⑵ 按照方法划分,可分为口头沟通、非语言沟通靠等;

⑶ 按照组织系统划分,可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⑷ 按照方向划分,可分为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⑸ 按照是否反馈划分,可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常见的沟通障碍包括下列因素:

⑴发送者方面出现的障碍;

⑵ 沟通过程中出现的障碍;

⑶ 接收者方面出现的障碍;

⑷ 反馈过程中出现的障碍;

33. 有效控制的前提条件

⑴控制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计划;

⑵ 组织中必须有专司控制职能的组织机构和人员;

⑶ 组织中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必须是整个组织的活动;

⑷ 控制必须有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

34. 控制的方法及预算的种类

最基本的预算有以下几种:收入预算,费用预算(支出预算),利润预算,现金预算,投资预算(资金支出预算),资产负债预算和可变预算等。

35. 领导风格有哪些

领导风格划分为: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

36. 管理方格有哪些

(1.1) 型:虚弱型领导;

(9.1) 型:任务型领导

(1.9) 型:俱乐部型领导;

(5.5)型:中间型领导;

(9.9)型:协作型领导。

37. 领导者权力因素

构成权力性影响力的要素主要包括:传统因素、职能因素和资历因素三个方面;

38. 领导者的职能

包括:目标确立职能,总体规划职能,激励职能,监督指导职能,协调控制职能。

第7篇:物理学研究方法汇总

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有许多,经常用到的有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类比法、等效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模型法、科学推理法等。

研究某些物理知识或物理规律,往往要同时用到几种研究方法。如在研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我们同时用到了观察法(观察电流表的示数)、转换法(把电阻的大小转换成电流的大小、通过研究电流的大小来得到电阻的大小)、归纳法(将分别得出的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的信息归纳在一起)、和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电阻与长度有关时控制了材料、横截面积)等方法。可见,物理的科学方法题无法细致的分类。只能根据题意看题中强调的是哪一过程,来分析解答。下面我们将一些重要的实验方法进行一下分析。

一、 控制变量法

物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或条件加以人为控制,使其中的一些条件按照特定的要求发生变化或不发生变化,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 可以说任何物理实验,都要按照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控制某些条件来研究。

如: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以及导体的电阻都有关系,中学物理实验难以同时研究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关系,而是在分别控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关系,分别得出实验结论。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在动脑与动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找到这“两个关系”,最终得出欧姆定律I=U/R。

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控制导体的长度和材料不变,研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保证压力相同时,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扭转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学会学习。

中学物理课本中,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的有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研究电压一定、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研究电流做功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系;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系等均应用了这种科学方法。

二、转换法

一些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的微观现象,要研究它们的运动等规律,使之转化为学生熟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现象来认识它们。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 如:分子的运动,电流的存在等,

如:空气看不见、摸不到,我们可以根据空气流动(风)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分子看不见、摸不到,不好研究,可以通过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去认识它;电流看不见、摸不到,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以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来认识它;磁场看不见、摸不到,我们可以根据它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 再如,有一些物理量不容易测得,我们可以根据定义式转换成直接测得的物理量。在由其定义式计算出其值,如电功率(我们无法直接测出电功率只能通过P=UI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出U、I计算得出P)、电阻、密度等。 中学物理课本中,

测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我们转换成测排开水的体积 我们测曲线的长短时转换成细棉线的长度 在测量滑动摩擦力时转换成测拉力的大小

大气压强的测量(无法直接测出大气压的值,转换成求被大气压压起的水银柱的压强)测硬币的直径时转换成测刻度尺的长度 测液体压强(我们将液体的压强转换成我们能看到的液柱高度差的变化) 通过电流的效应来判断电流的存在(我们无法直接看到电流), 通过磁场的效应来证明磁场的存在(我们无法直接看到磁场),

研究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我们无法直接感知内能的变化,只能转换成测出温度的改变来说明内能的变化); 在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的因素时,我们将电热的多少转换成液柱上升的高度。 在我们研究电功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时候,我们将电功的多少转换成砝码上升的高度。 密度、功率、电功率、电阻、压强(大气压强)等物理量都是利用转换法测得的。

在我们回答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们回答说小球在平面上滑动的越远则动能越大,就是将动能的大小转换成了小球运动的远近。以上列举的这些问题均应用了这种科学方法。

例:

1、分子运动看不见、摸不着,不好研究,但科学家可以通过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去认识它,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下面是小明同学在学习中遇到的四个研究实例,其中采取的方法与刚才研究分子运动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利用磁感应线去研究磁场问题

B。电流看不见、摸不着,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 C。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先使电阻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然后再让电压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D。研究电流时,将它比做水流

解析:B。

三、放大法

在有些实验中,实验的现象我们是能看到的,但是不容易观察。我们就将产生的效果进行放大再进行研究。 比如音*的振动很不容易观察,所以我们利用小泡沫球将其现象放大。观察压力对玻璃瓶的作用效果时我们将玻璃瓶密闭,装水,插上一个小玻璃管,将玻璃瓶的形变引起的液面变化放大成小玻璃管液面的变化。

四、积累法

在测量微小量的时候,我们常常将微小的量积累成一个比较大的量、比如在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的时候,我们先测量100张纸的厚度在将结果除以100,这样使测量的结果更接近真实的值就是采取的积累法。

要测量出一张邮票的质量、测量出心跳一下的时间,测量出导线的直径,均可用积累法来完成。

五、类比法

在我们学习一些十分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量时,由于不易理解我们就拿出一个大家能看见的与之很相似的量来进行对照学习。如电流的形成、电压的作用通过以熟悉的水流的形成,水压使水管中形成了水流进行类比,从而得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的结论。学生在学习电学知识时,在老师的引导下,联想到:水压迫使水沿着一定的方向流动,使水管中形成了水流;类似的,电压迫使自由电荷做定向移动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抽水机是提供水压的装置;类似的,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水流通过涡轮时,消耗水能转化为涡轮的动能;类似的,电流通过电灯时,消耗的电能转化为内能。 我们学习分子动能的时候与物体的动能进行类比;学习功率时,将功率和速度进行类比。

例:

1、某同学在学习电学知识时,在老师的引导下,联想力学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并找出了一些相类似的规律,其中不准确的是( ) A。水压使水管中形成水流;类似地,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B。抽水机是提供水压的装置;类似地,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C。抽水机工作时消耗水能;类似地,电灯发光时消耗电能

D。水流通过涡轮时,消耗水能转化为涡轮的动能:类似地,电流通过电灯时,消耗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解析:C 通过类比,用大家熟悉的水流、水压的直观认识,使得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电流、电压等知识跃然纸面,栩栩如生。

六、理想化物理模型:

实际现象和过程一般都十分复杂的,涉及到众多的因素,采用模型方法对学习和研究起到了简化和纯化的作用。但简化后的模型一定要表现出原型所反映出的特点、知识。模型法有较大的灵活性。每种模型有限定的运用条件和运用的范围。 中学课本中很多知识都应用了这个方法,比如有:

液柱、(比如在求液体对竖直的容器底的压强的时候,我们就选了一个液柱作为研究的对象简化,简化后的模型依然保留原来的特点和知识) 光线、(在我们学习光线的时候光线是一束的,而且是看不见的,我们使用一条看的见的实线来表示就是将问题简化,利用了理想化模型)

液片、(在我们研究连通器的特点,求大气压时我们都在某一位置取了一个液面,研究该液面所受到的压强和压力,也是将问题简化,利用理想化模型法) 光沿直线传播;(在我们学习中我们知道真正的空气是各处都不均匀的,比如越往上空气越稀薄,在比如因为空气各处不均匀形成了风,而在光是沿直线传播一节中我们将问题简化,只取一个简单的模型,一条光线在均匀的介质中传播)

匀速直线运动;(生活中很少有一个物体真正的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我们研究问题的时候匀速直线运动只是一个模型) 磁感线(磁感线是不存在的一条线,但是我们为了便于研究磁场我们人为的引入了一条线,将我们研究的问题简化。) 例:

1、在我们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运用物理模型进行研究的是( ) A、建立速度概念 B、研究光的直线传播 C、用磁感应线描述磁场 D、分析物体的质量 解析:B、C。

七、科学推理法:

当你在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的时候就是在进行推理,或说是在做出推论,例如当你家的狗在叫的时,你可能会推想有人在你家的门外,要做出这一推论,你就需要把现象(狗的叫声)与以往的知识经验,即有陌生人来时狗会叫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得出符合逻辑的答案

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时,当我们把物体在越光滑的平面运动的就越远的知识结合起来我们就推理出,如果平面绝对光滑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在做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时,当我们发现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就越小时,我们就推理出,真空是不能传声的。

八、等效替代法:

比如在研究合力时,一个力与两个力使弹簧发生的形变是等效的,那么这一个力就替代了两个力所以叫等效替代法,在研究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时,也用到了这样的方法。在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我们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验证物与像的大小相同,因为我们无法真正的测出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所以我们利用了一个完全相同的另一根蜡烛来等效替代物体的大小。

九、归纳法:

是通过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信息的技术。要做出正确的归纳,就要从总体中选出的样本,这个样本必须足够大而且具有代表性。在我们买葡萄的时候就用了归纳法,我们往往先尝一尝,如果都很甜,就归纳出所有的葡萄都很甜的,就放心的买上一大串。

比如铜能导电,银能导电,锌能导电则归纳出金属能导电。在实验中为了验证一个物理规律或定理,反复的通过实验来验证他的正确性然后归纳、分析整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阿基米德原理中,为了验证F浮=G排,我们分别利用石块和木块做了两次实验,归纳、整理均得出F浮=G排,于是我们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使用的正是这种方法。

在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中,我们反复做了三次实验来验证F1×L1=F2×L2也是利用这种方法。

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结论的得出(在实验中对多种结论进行分析整理并得出最后结论时),都要用到这一方法。

在验证导体的电阻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时候,经过多次的实验我们得出了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也是将实验的结论整理到一起后归纳总结得出的。

在所有的科学实验和原理的得出中,我们几乎都用到了这种方法。

十、比较法(对比法)

当你想寻找两件事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就需要用到比较法,可以进行比较的事物和物理量很多,对不同或有联系的两个对象进行比较,我们主要从中寻找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而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 如,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如,比较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 如,电动机和热机 如,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

利用比较法不仅加深了对它们的理解和区别,使同学们很快地记住它们,还能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 十

一、分类法

把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导体和绝缘体。 十

二、观察法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和思索得来的。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实验,如长度、时间、温度、质量、密度、力、电流、电压等物理量的测量实验中,要求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实验技能。大部分均利用的是观察法。 十

三、比值定义法:

例:密度、压强、功率、电流等概念公式采取的都是这样的方法。 十

四、多因式乘积法:

例:电功、电热、热量等概念公式采取的都是这样的方法。 十

五、逆向思维法 例:由电生磁想到磁生电

以上这些方法,还只是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会遇到和使用的一些科学方法,列举出来,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也希望大家都来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多了解和掌握一些科学方法,灵活运用,以便于指导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配套练习题

1、质量、速度、密度、惯性、功率、比热容、电功率这些物理量可按一定的特征进行分类: (1)表示物质某种特性的物理量有:

(2)表示物体本身属性的物理量有:

(3)表示某方面的“快慢”的物理量有:

答案:[密度、比热容;质量、惯性;速度、功率、电功率] 例

2、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涉及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等效替代、控制变量等,在下列物理研究实例中,

所用方法相同的是 : 。

所用方法相同的是 : 。(选填序号)。 a. 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b. 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的概念; c. 在研究串、并联电路时,引入“总电阻”的概念; d. 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的概念;

e. 在研究物体受几个力作用的情况时,引入“合力”的概念; f. 用扩散现象证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g. 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h. 通过小磁针指向偏转,判定磁场的存在; i。 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哪些因素有关。

此为半开放习题:a、g、i控制变量;b、d物理模型;c、e等效替代;f、h转换法

3、某同学为了粗略测出排球击地时对地面作用力的大小,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地上铺一张纸,把球用水沾湿,然后用球击纸,在纸上留下一个圆形的湿迹,然后再将这张纸铺在台秤上,用力将球按在纸上,直至球与纸上的圆形湿迹完全重合,根据此时台秤的读数,计算出球击地的作用力。此同学实验的理论依据是:。

他在此实验中运用的方法是:。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等效替代

4、某同学做“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他先用弹簧秤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在水平放置的平滑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并在木板上逐次加砝码,得到实验数据。然后他将一条毛巾铺在木板上,用弹簧秤沿水平方向拉着同一个木块在粗糙的毛巾表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并重复上述实验过程。 问:实验中要求弹簧秤必须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弹簧秤的示数就可以知道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 其理论根据是: 。 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 答案:拉力与滑动摩擦力为平衡力;转换法

5、为了搞清运动和力的关系,“我们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上的同一位置向下运动到不同材料的水平面后,观察小车从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的方法来研究,这个是运用了 方法。 答案:控制变量法

6、在牛顿第一定律时,运动最典型的一种科学方法是 。 答案:推理法

7、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压强计是采用了 方法,把压强的变化用连通器两边液面差的变化来表示。 答案:转换

8、在研究串联、并联电路或混联电路中,我们可以用一个电阻代替所有电阻,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中采用的是 方法。 答案:等效替代法

9、在我们学过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运用物理模型进行研究的是( ) A、建立速度的概念 B、研究光的直线传播 C、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D、密度概念的建立 答案:B A、比值定义法 C、归纳法 D、比值定义法 例

10、在物理实验中,我们利用转换法测得的物理量有( ) A、质量 B、功率 C、电阻 D、密度

答案:BCD B、转换成测UI C、转换成测UI D、转换成测m、v 例

11、下列不属于理想化模型的是( ) A、液柱 B、轮轴 C、光线 D、液片

答案:B 理想化模型是原型的简化,近似的反应,所以B不是。 例

12、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色的金属光泽,一位同学认为它是不锈钢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先拿磁铁吸一下”。“测量它的密度”“测量它的电阻率”等建议,第一位同学的意见,属于科学探究法中的( ) A、实验操作 B、猜想与假设 C、观察与思考 D、分析与论证 答案:A 例

13、探究物理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常用到许多重要的物理思想和方法,下列过程中运用了“等效替代”方法的是 ( ) A、测量一张白纸的厚度 B、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C、曹冲称象 D、牛顿总结出惯性定律

答案:A、积累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理想实验法

14、在学习欧姆定律时,为了研究导体的电流I与导体两端的电压U、导体的R的关系,实验中先保持R一定,研究I与U的关系;再保持U一定,研究I与R的关系,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是物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研究过程中应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 ) A、通过电流做功的多少来判断电能的多少

B、研究物体受两个力作用的效果时,引入合力的概念 C、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应线

D、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时保持电阻和时间一定

答案:A、等效替代法 B、等效替代法 C、物理模型法 D、控制变量 例

15、以下研究问题的方法与“用光线表示光”相同的是( ) A、把电流比作水流 B、利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测量硬币的直径 C、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的分布

D、利用20欧的总电阻代替串联的15欧和5欧的电阻 答案:A、类比 B、转换法 C、模型法 D、等效替代法

16、物理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类比法”等方法,下面是初中物理中的几个研究实例:

1、 研究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引入合力的概念

2、 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3、 研究电流时把它与水流相比

4、 利用磁感应线来描述磁场

上述几个实例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A、13 B、23 C、24 D、14 答案:

1、等效替代法

2、模型法

3、类比法

4、模型法 例17回顾所学过的科学方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 A、将固体分子看成是一些用弹簧连接的小球,这是模型法 B、在研究由多个电阻组成的电路时,引入总电阻,这是等效法

C、为观察玻璃瓶受力的形变,采取观察瓶塞上玻璃管中液面的变化,这是应用了放大法 D、由电生磁想到磁生电,这是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答案:D 逆向思维法

例18下面是物理学习中的几个研究实例

1、在研究物体受力问题时,引入合力

2、在研究光时,引入“光线”的概念

3、在研究多个用电器组成的电路时,引入总电阻

4、在研究分子运动时,利用扩散现象来研究 上述几个实例中,采取“等效替代”研究问题的是 A、13 B、12 C、23 D、34 答案:13为等效替代 2模型 4转换法 例19下列三项实验:

(1)用刻度尺测量细铜丝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圈(N数根据情况确定),然后用刻度尺量出线圈的总长度再除以N; (2)测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先测出N个大头针的总质量,再除以N; (3)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先保持压力相同,研究摩擦力与接触面 粗糙程度的关系;再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研究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上述三项实验中,实验的思想方法相同的是 ,它们遇到问题的共同特点是 ,解决方法的共同特点是 。 答案:12;被测量物体小,不容易测量;采取积累法把不容易测量的物理量积累成较大的值在进行测量

例20根据作用效果相同的原理,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我们可以用一个力的合力来代替它。这种“等效方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它可使研究的问题简化,以下几种情况中,属于这种“等效方法”的是( ) A、在研究磁现象时,用磁感线来描述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

B、在研究电现象时,用电流产生的效果来研究看不见,摸不着的电流 C、两个电阻并联时,可用并联的总电阻来代替两个电阻 D、在研究电流的变化规律时,用水压和水流来类比电压和电流 答案:A、模型 B、转换 C、等效替代 D、类比 例21下面是同学们在物理学习中的几个研究实例:

1、在学习汽化现象时,研究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2、根据熔化过程的不同,将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3、比较电流表与电压表在使用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对磁场进行描述

上述几个实例中,采用“比较法”为主要科学研究方法的是 A、13 B、34 C、23 D、24 答案:

1、比较法

2、分类法

3、比较法

4、模型法

例22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关键的问题是设法确定象的位置,回想我们实验时的具体做法是 。 这样确定像的位置,凭借的是视觉效果的相同,因而可以说是采用了

的科学方法。

答案:另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等效替代

例23分子运动看不见、摸不着,不好研究,但科学家可以通过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认识它,这样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 ,下面是小明同学在学习中遇到的四个研究实例,其中采取的方法与研究分子运动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利用磁感线去研究磁场问题

B、电流看不见、摸不着,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

C、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先使电阻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然后再让电压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D、研究电流时,将它比做水流

答案:A、模型 B、转换法 C、控制变量法 D、类比

例24利用作用效果相同的原理来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等效法”。如在研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时,用一个力代替两个力。以下几种情况中,属于等效法的是( ) A、在研究磁场时,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B、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通电螺旋管的磁极或电流方向 C、用一电阻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之比确定电阻的阻值 D、在研究并联电路时,用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代替两个并联的电阻 答案:A、模型法 B、模型法 C、比值定义法 D、等效替代法 例25下面是小明同学在物理学习中的几个研究实例:

1、在学习汽化现象时,研究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2、根据熔化的过程不同,将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3、比较电流表与电压表在使用过程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对磁场进行描述。 其中采用的主要科学研究方法是“比较法”的为( ) A、13 B、34 C、23 D、24

答案 :A

上一篇: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下一篇:描写安静场面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