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技能等级标准

2022-12-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销售技能等级标准

对接技能等级标准,探索高职机械制图课程内容改革

[摘 要] 在我国对职业教育实施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分析《机械工程制图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级技能证书对机械制图的要求,针对当前高职机械制图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机械制图课程内容与《机械工程制图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级技能证书要求融通,合理将三维图样技术融入传统机械制图课程中,优化、完善机械制图课程内容,确保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提高机械制图的应用能力。

[关 键 词] 机械制图;证书;高职;改革

[

一、前言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方向和发展框架,提出了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思路,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还正式提出了“1+X证书”制度,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进“书证融通”。在《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中进一步提出将“1+X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内容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统筹教学组织与实施,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机械工程制图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优化课程体系、改进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对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机械工程制图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级)对机械制图的要求

机械制图课程是工科类专业中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机械工程图样是进行技术交流、表达设计意图和指导生产的重要依据,是工程界的工程语言,紧密对接机械制造及相关领域的机械设计、技术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及营销服务等众多职业岗位,从事机械设计、图样成图、零件加工及检验、设备装配与调试、设备维修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都必须具备机械制图知识与技能。《机械工程制图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接职业技能,明确了对机械制图的要求。高职学生一般适合中级等级技能证书,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从《机械工程制图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内容可知,获得中级技能等级证书,必须具备以下技能:

1.掌握机械零件的工程图绘制和三维建模方法,能够独立完成零件的三维建模、工程图绘制和二维装配图绘制。

2.能正确识读复杂零件和复杂装配图。

3.能正确使用各类工具、量具,测绘典型机械零部件。

4.能熟练使用二维计算机绘图工具,遵循CAD 制图国家标准,绘制规范的机械工程图样。

5.掌握计算机三维建模工具的使用方法,构建零部件三维模型和三维装配模型。

三、对三维图样技术融合传统机械制图课程内容的探索

机械制图课程体系构架注重制图理论知识,对图样的识读与绘制是其重要的核心教学内容,培养空间思维能力与国家标准的贯彻力是课程的主要能力目标。机械制图课程体系的主要构架如图2所示。

(一)传统机械制图课程存在问题的分析

1.立体与平面图样的转换过程不能直观体现,二维工程图样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思维在三维机件与二维图形之间不断进行相互转换,将三维机件投影成二维工程图样,同时也必须具备通过阅读二维工程图样,能想象出机件的三维立体形状、大小及其他工艺信息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在机械制图课程内容中设计了大量训练空间思维的内容,包括投影法、点线面的投影、基本体、组合体等,辅助大量的试题训练,从简单到复杂一系列循序渐进的训练,慢慢建立空间思维能力,反复锤炼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是通过课件结合教学模型进行投影原理的讲解,手工绘制实体的二维图,但三维实体到二维图样以及二维图样到三维实体的转换过程不能直观体现。而教学模型一般尺寸较小,无法在课堂上将模型的结构用投影方法清晰展示给所有学生。学生难以理解投影原理,难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多数学生对该课程缺乏兴趣。这个教学环节的课时较多,但教学效果不理想,达不到教学目标。

2.课程内容与现代制造业实际应用脱节。传统的课程内容主要体现的是手工绘制工程图样的方法和步骤,例如,在装配图绘制的教学中,通常是告诉学生按以下步骤:第一步,确定的视图数目、图形的大小和比例,在图纸上进行布局,画出各视图的主要中心线、轴线、对称线及基准线等。第二步,画出各视图主要部分的底稿。第三步,画次要零件、小零件及各部分的细节。第四步,加深并画剖面线,标注尺寸、零件序号编制及填写明细栏和标题栏。

現代机械产品的设计模式已从被动式的平面图形设计转向三维实体模型设计,即利用CAD虚拟现实技术来构思产品的特征,如形状、材质、质量等,在虚拟环境中展示产品的立体模型,可以对产品的结构进行参数化调整和配置,快速生成不同结构的造型,定量计算、分析产品的动态特性。不需要手工绘制产品的工程图样,利用CAD图形软件即可直接导出工程图样。且在现代制造业中,三维工程图样正在逐步替代二维工程图样,实现无纸化生产也是当今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如果机械制图课程仅培养学生手工绘制机械零件和机构的二维工程图以及其工程图样的识读能力,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制造快速发展的技术需求。

(二)基于技能等级标准要求的机械制图课程内容改革方案探讨

2020年5月,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作出了要推动制造转向升级的指示,在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背景下,企业对掌握机械制图与管理标准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分析《机械工程制图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级技能证书要求,发现除了技术人员必须掌握机械制图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计算机绘图及成图能力。在企业进入产业转向升级和数字化改造的新时代,制图课程学习理应对接新技术、新职业、新业态岗位。对接面向未来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更需要融入新技术、新内容的课程体系。因此,改革機械制图课程内容,融入现代计算机三维图样技术而展开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活动,是势在必行的趋势。

1.改变教学理念。要注重计算机三维图形软件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应用。计算机三维图形软件可以使形体在三维与二维平面图样之间快速转变,利用视觉冲击形成记忆存储,有利于识读二维平面图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根据《机械工程制图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要求,注重培养学生能独立完成零件、机构的三维建模及生成工程图样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与职业岗位相关的基本操作技能。

2.合理融入计算机三维图样技术。直接从形体入手,运用三维软件的建模功能完成基本体、组合体、机械零部件建模,然后再投影,形成视图。在整个过程中,通过软件可以模拟实现全方位观察形体,展示从不同角度观察形体的显示效果,使形体投影的过程可视化。通过对装配体的虚拟装配,可揭示装配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发现难点和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有机融合机械制图的理论知识内容,有利于帮助学生对投影原理有直观认识与深入理解,更容易掌握机械制图的理论知识,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降低了课程的学习难度。

3.适当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为充分体现“实用为主、理论够用、能力为本,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想,在对2020级某班级学生进行试点教学时,我们减少了如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等画法几何教学内容,弱化手工绘图,删除有关手工绘图教学内容,如立体表面取点、截交线和相贯线的求取、组合体绘图步骤、装配图的手工绘图方法和步骤等,删除了“轴测图”教学内容,增加计算机成图技术,对软件导出的工程图样进行修改,使图样符合我国制图标准,强化学生执行国家标准的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肖新林.基于数字化的三维机械制图的发展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9(17):106.

◎编辑 鲁翠红

作者:杨晓红,吴旸皓

第2篇:我国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的内容比较与特征分析

摘 要 自2019年我国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以来,X证书的开发与运行成为重点。当前,我国存在由人社部门与教育部门分别主管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两类标准,如何正确认识两类标准及其关系是职业资格证书有效开发的挑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职业性为逻辑起点,工作要求为等级划分依据,采用职业功能分析法,突出对客观工作任务的要求;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以专业性为逻辑起点,职业技能为划分依据,采用工作任务分析法,重点在于对个人职业技能的要求。未来这两类标准开发应进一步统一认识和准确定位;加强培训评价组织的开发能力建设;在开发依据上有效融合职业逻辑与教育逻辑;在开发路径上探索基于职业特征的深度开发技术;在开发内容上进一步贯彻综合职业能力的理念。

关键词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职业资格证书;1+X证书制度

2019年,我国职业院校启动了“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其中“X”是制度实施的核心,其背后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则是证书制度实施的行动标尺和质量保障,至关重要。目前来看,我国存在两类职业技能等级标准①,一类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为职业资格证书颁发提供基准的职业(技能)标准,由人社部门负责组织开发,之前服务于所有职业院校和院校外机构,而当前主要服务于技工院校和院校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实施。2020年7月,人社部发布了关于对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公告,拟分批安排70多项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的退出,虽然诸多水平类职业资格证书拟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但并不意味着相应标准的失效,它们仍可作为评定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水平的参照基准。当前这些职业(技能)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扩充中,截至2021年6月已达1100多个。另一类是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提出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涉及到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开发,主要服务于院校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实施。截至2021年5月,共发布了4批400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具有同等效力。”[1]本文拟在职业资格证书发展的背景下对这两类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文本表述、开发路径与内容进行梳理与比较,总结异同与规律,反思其未来发展。

一、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产生与发展

(一)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产生与发展

职业资格证书是证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岗位或者技能达到某一水平的资格凭证。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层面依据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对劳动者的职业资格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与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度。我国从1994年开始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国家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国家指导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活动;政府授权批准考核鉴定机构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国家颁发职业资格证书[2]。就其与职业教育的关系来说,五项之中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是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活动的基础,而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得是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直接结果。

目前所实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在过去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从1991年至2020年,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展历程如图1所示,通过对各个时期相关政策文件的梳理,将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双证并行阶段(1991-2002年)

我国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1991-2002年颁布的一系列政策制度表明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导向与评价开始从单一的学历文凭制度过渡到学历制度与职业资格制度并重。其中,在1995年实施的《劳动法》和1996年实施的《职业教育法》中都强调职业教育与国家确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相适应,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2.双证融通阶段(2002-2018年)

2002年起,有關决定和意见显示出国家政策开始逐步提倡并不断深化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融通和互认。双证融通阶段是在双证并行阶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职业学校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一个新阶段,即由原先的职校学生为获取学历证书需考取某一职业资格证书的状态转变为学生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融通的状态。

3.职业资格证书清理改革阶段(2008年至今)

在职业资格制度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其缺少系统的框架设计,致使很多地方和行业、协会设置的职业资格重复量大,而且不少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还被作为准入类运用,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始陷入数量、质量和匹配性上的多重困境。因此,从2008年开始,人社部经国务院同意开始清理和规范职业资格活动,职业资格证书清理改革阶段自此开始。自2014年以来,人社部多批次取消部分职业资格,最终取消职业资格共计434项(占总数的70.2%)[3],并发布新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共有职业资格140项(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有59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有81项)[4],包括准入类职业资格和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为建立规范、科学的职业资格体系奠定了基础。

2020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分步取消技能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推行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将技能人员水平评价职业资格由政府认定改为实行社会化等级认定,接受市场和社会认可与检验,将有利于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机制,促进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改革推动了我国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的深化,为打造符合产业升级和企业需求的职业技能人才奠定了制度基础。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由人社部牵头组织开发,截至2021年,先后颁布1109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5]。这些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对引导职业教育培训、规范技能鉴定评价、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产生背景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1+X”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核心创新点。2019年“职教20条”首次提出“启动1+X证書制度试点工作”,之后,教育部等四部门制定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正式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1.落实国家放管服政策的需要

2015年国务院首次提出“放管服”改革的概念,内涵就是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职教20条”里也提出,各级政府部门由注重“办”职业教育向“管理与服务”过渡。“1+X”证书制度的实行是职业教育落实“放管服”改革的需要与体现,通过引入培训评价组织来减少政府部门的干预,以社会化机制遴选各行各业培训评价组织,加大其在职业技能等级开发、教学资源开发、培训及评价过程中的参与度与话语权,推动和深化校企合作。同时,教育部与人社部也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与服务机制,定期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关工作进行抽查和监督,对培训评价组织行为和职业院校培训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

2.智能化背景下产业升级与转型的需要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同时要求也越来越高。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着我国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或技术密集型转型,而在如今智能化时代背景下,产业转型需要大量复合型、智能化的高技术技能人才,“1+X”证书制度通过与企业生产岗位相联系的培训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的证书考核,有利于培养跨学科、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产业升级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

3.职业教育高质量办学的需要

“职教20条”指出,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办学和人才培养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要求职业教育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试点方案》中提出的“实施高质量职业培训”也是提高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重中之重。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类型教育,加大关注与职业相关的教育与培训是提升其办学质量与强化办学特色的关键一步。“1+X”证书制度旨在通过培训评价组织与试点院校的协同合作,积极开展高质量培训,推动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相互融合,培养更多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开发比较

证书的实施过程与质量保证离不开标准的开发,证书标准决定了证书权威性、认可度与适用性,不同的标准开发指导思想会产生不同的开发流程与开发内容,进而影响证书的内容结构与特点,最终影响整个证书的质量。为进一步规范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人社部修订颁布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2018年版)》(以下简称《规程》)[6],教育部颁发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指南》(试行)(2020年版)(以下简称《指南》)[7]来开发相应标准,本文从文本描述、开发路径、开发内容三个层面对这两种标准进行分析,详见表1。

(一)结构编排与框架内容

从文本结构编排上看,《规程》与《指南》构成相似。《规程》主要包含范围、术语、总则、职业标准结构要素、职业标准内容、编制程序、职业标准编排格式等七大部分,其中以职业标准内容与编制程序为核心内容;《指南》主要包括范围、术语和定义、总则、开发流程、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编排格式等六大部分,核心内容为开发流程与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及编排格式中的标准内容。

从文本描述来看,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标准内容。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内容包含四个部分: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与权重表。“职业概况”是反映职业的整体情况,包括依据《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大典》”)采用的职业名称、编码与定义、职业技能等级(一般分为五级,五级为最低级别)、职业环境条件、职业能力特征、普通受教育程度、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基本要求”包括职业道德与基础知识;“工作要求”为标准内容的核心,包括职业各个等级的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权重表”分为理论知识与技能要求权重表。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主要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适用院校专业、面向职业岗位(群)、职业技能要求等六个部分,其中职业技能要求包括职业技能等级划分和职业技能等级要求描述。《规程》比《指南》多了评价部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对考核的申报条件、鉴定方式、监考人员与考生配比、鉴定场所、鉴定时间以及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权重表均作了规定,反之,《指南》中虽并未提及考核标准,但其在之后发布的《试点方案》中有明确规定。

(二)开发路径及其依据

开发路径是指对具体职业活动或技能标准的开发,相较于整体的开发流程更为细致。《规程》并未独立指出职业技能标准的开发路径,但就开发路径的内涵与功能而言,可将《规程》职业标准内容中工作要求的逻辑路线看作开发路径,从职业功能到技能与相关知识要求的推导采用了职业功能分析法。职业功能分析法借鉴了国外的功能分析法,功能分析法于20世纪80年代在英国被推广传播,其产生与英国以行为主义能力观为主导的职业能力观密切相关,它认为职业活动可以被分解为若干独立的职业要素。功能分析是根据职业活动的结果和目的研究整个职业领域,开发职业标准的一种整体性系统分析模式,其主要针对工作角色而并非任务[8]。功能分析法的核心在于功能分析,针对某一职业往往会进行“主要功能模块”“子功能模块”和“三级功能模块”的开发,同时不同行业与职业所选用的功能分析模型也不相同,包括线性模型、循环模型、程序模型和产品模型等。当前人社部采用的职业功能分析法弱化了功能分析,突出对完成职业活动或工作目标所需的工作要求。因此,职业功能分析法以工作目标或工作结果为导向,要求职业功能划分相对独立,尽可能不发生重叠,可操作性强。

相较于《规程》采用的以工作目标为导向的职业功能分析法,《指南》明确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开发路径为工作任务分析法,这种开发方法借鉴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方法,项目课程是指“以典型产品或服务為产品让学生学完完整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9],因此,项目课程开发核心在于工作任务分析与项目设计,围绕某一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第一级分析工作领域,第二级分析工作任务,第三级分析职业技能要求。因此,其职业技能导向的三级工作任务分析路径体现了基于工作任务开发的原则,技能/能力的挖掘是其标准开发的主要特征。

(三)本质内涵及开发要求

开发内容是运用开发路径分析出的由工作到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是随着每一级开发路径不断深入的实质内容,是标准开发的核心。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开发内容体现在《规程》中的“工作要求”模块,是在分析、细化职业活动的基础上,对初级工到高级技师各职业等级从业人员完成具体工作所应具备的技能与相关知识要求的描述,主要包括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等内容。工作要求内容的编写,原则上应包含在《大典》所定义的职业种类与描述的主要工作任务范围内,因此,职业(技能)标准开发内容的本质是具体职业的工作任务要求。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内容核心体现在《指南》中的职业技能要求,职业技能要求包括纵向职业技能等级划分和横向职业技能等级要求描述。前者一般分为初级、中级与高级三个等级,要求依次递进;后者通过对工作领域、工作任务与职业技能要求的分析对各等级的职业技能要求进行综合性描述,职业技能要求一般从“行为、条件、标准、结果”四个维度进行描述,内容描述不能太笼统抽象。因此,该标准开发内容本质为掌握岗位(群)的职业技能。

在开发要求上,两者均体现了科学性、实用性、广泛性等原则。前者更强调职业整体性和等级性,例如,前者的职业标准应反映当前该职业活动在我国的整体状况和水平,不仅要突出该职业的主流技术、主要技能要求,而且还应兼顾不同地域或行业间可能存在的差异,同时还应考虑其未来发展,并按照从业人员职业活动范围的宽窄、工作责任的大小、工作难度的高低或技术复杂程度来划分职业技能等级[10]。后者关注个体的职业技能水平,包括职业素养、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等,同时强调职业岗位(群)与学校专业(群)的对应,致力于实现两者的衔接。

三、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特征

通过对两种标准开发现状的分析不难看出,两种标准由于不同的开发主体、指导原则、开发路径、开发内容等而具有不同的特征,见表2。

(一)开发依据

1.逻辑起点不同:职业性与专业性

逻辑起点是标准开发的总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基于《大典》中的职业(或工种),具有明确的职业针对性;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则是基于专业,这里的专业不仅指学校开设的“专业”,也与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对接。

职业性与专业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反映在直观的证书名称上。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原则上直接以《大典》中的职业(或工种)命名,体现了某一社会职业的完整资格,如“汽车维修工国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则避免使用职业(或工种)命名,采用“名词+动词”形式,如“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体现某一岗位的技能水平。二是体现在面向对象的特征上。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是《大典》中某一职业(或工种)的标准,全面覆盖了分布在各行业的职业(或工种),具有延续性与固定性;而“X”技能标准对应的是某一专业技能,通过对已经开发出的“X”证书名称的梳理分析可以发现,“智能”“数据”“计算”“照护”等词语高频出现,体现了明显的时代前沿性,反映了智能化时代与新时代的技术新需求。而这些技能不同于国家资格证书仅适用于某一职业的固定性,其适用于不同的职业(或工种),建立起一(技能)对多(职业)的关系,具有开放性与灵活性。

2.等级划分依据不同:工作要求与职业技能

国家职业(技能)等级沿袭国家职业资格等级划分,一般分为五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和一级(高级技师)。等级划分体现了各等级职业工作要求的区分,从“运用基本技能完成常规工作”到“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完成常规工作”再到“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专门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实质是工作任务难度的提升。因此,国家职业(技能)等级划分以工作要求为核心,“按照从业人员职业活动范围的宽窄、工作责任的大小、工作难度的高低或技术复杂程度来划分”,出发点与落脚点均为职业活动或工作岗位,体现极强的职业性与目的性。

职业技能等级不以工作任务难度作为划分标准,而是转向对“人”的职业技能的考核,包括职业素养、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反映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个体综合能力的要求(职业素养、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脱离工作岗位对人的限制,将重心放在对个人职业技能的评价上而非工作要求的基本满足。这并不代表职业技能考核不看重工作任务的完成,而是在此基础上更关注个体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展现的综合性能力,如计划、调整、评价能力等。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划分也充分考虑了工作世界的岗位层级、教育系统的学历证书层次以及技术技能掌握程度,体现出良好的层次性和衔接性,与现有的学历教育及工作经历之间形成了很好的对接,为今后依据国家资历框架和学分银行开展等值互换、成果积累奠定了良好基础[11]。

(二)开发路径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开发路径采用的是职业功能分析法。《规程》将职业功能定义为从业人员所要实现的工作内容,或本职业活动的主要方面(活动项目),从职业功能入手进行工作内容、技能要求以及相关知识的确定。

上文提到这种以工作目标为导向的职业功能分析法借鉴了英国的功能分析模式,将每一个职业的工作内容划分为一个个职业功能,并将完成职业功能看作胜任该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使得技能标准开发与工作岗位要求更紧密,符合标准开发的职业性逻辑起点。然而这种标准开发方法受到行为主义能力观的影响,把学习理解为“投入”和“产出 ”之间的线性关系,把能力理解为完成岗位任务可观察、确定和描述的技能、知识和态度,认为这些因素之和就是职业的整体,能力发展是按照教育者意愿自上而下进行的传递,这体现了行为主义理论对学习的理解[12]。这就容易导致该标准具有鲜明的岗位特性与单一性,较少关注职业认知能力发展等教育性目标,忽略隐性知识的影响,不关注复杂工作要素的内部联系,即人类工作的整体性特征和经验成分[13],缺少与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度联系,自然也无法成功帮助学生获取适应各种工作过程与要求的可迁移能力。

不同于面向社会职业的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具有职业性与教育性双重属性,兼顾了行业企业岗位实际需求与教育培养学生能力的育人要求。在某种程度上,“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就是国家颁布的某专业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14],其开发的同时对接了社会职业技能标准与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因此其开发路径采用的工作任务分析方法借鉴了DACUM与BAG(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等课程开发模式,要求同时考虑有关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实现技能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的有效衔接。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技能要求的三级分析法是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首先按照工作性质与要求分解成一个个工作领域,再通过对工作领域内容的分析分解成相对独立、完整的工作任务,最后分析实现每个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职业技能要求。工作任务及职业技能分析开发参与主体有:负责组织协调与监督的政府部门,开发主体——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实施主体——各层次职业院校。以“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为例,该标准借鉴国际汽车维修专业学习领域惯用的模块划分框架,根据汽车维修行业汽车维修工的职业活动范围特征和职业能力水平特征将汽车维修职业活动内容高度整合后进行结构化、系统化处理,然后以多层次模块化的方式反映职业活动的内容,同时在细化的职业活动内容下抽取各种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职业操作技能活动,从而充分体现标准的职业性与教育性[15]。这种开发路径强调与工作情境相关的系统分析,有利于相对应的专业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

(三)开发内容

不同的开发路径导致标准开发结果的区别,以工作目标为导向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开发内容基于真实、具体的职业中各个工作任务内容与要求,原则上不得超出《大典》所规定的职业种类与涵盖的工作任务范围,因此开发内容更具延续性与实用性,反映出具体工作岗位中一个个独立的、可量化、可检验的任务。而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X”标准开发内容本质为掌握某种职业技能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要求,规定从“行为、标准、条件、结果”四个维度对职业技能进行考察,注重每个工作任务内部职业知识与技能的联系,关注对个体职业技能的评价,而不仅仅从工作任务要求出发。

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保育员”与相关的“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为例,五级保育员“卫生管理与教育”职业功能里包含“清洁”“消毒”和“物品管理”三项工作任务[16]。这些工作任务都是日常工作岗位要求,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但是很难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在职业教育或培训中教授;而“‘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初级职业技能等级要求“安全防护”工作领域,被划分为“安全风险识别与处置”“常见伤害情景处理”和“异物伤害情景处理”工作任务[17],三者具有整体性、递进性与迁移性,基于职业技能要求的工作任务更适合作为教学内容。此外,从内容上看,初级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明显比五级保育员标准更严格、详细,准入门槛更高。同是与幼儿身体安全相关的考核,五级保育员只涉及到“健康管理与教育”职业功能中的“健康观察”“体格检查”与“情绪管理”,具体的技能与相关知识要求也比较浅显易懂,部分是职业工作要求,而非真正体现职业能力要求;而初级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涉及到“日常保健”工作领域中的“生长发育测量”“体温测量与异常处理”“常见病识别与照护”和“常见传染病防护”,细分的职业技能要求更为专业丰富,体现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内容中专业知识、技能与工作任务的协调,注重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具体比较见表3。

通过对以上两个标准开发指导性文件的内容分析与特征比较发现,在逻辑起点层面,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大典》为依据,具有传统的职业性,而教育部开发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从专业性出发兼顾职业性与教育性的平衡。逻辑起点的不同导致两者逻辑划分等级依据的差异,前者基于不同难度的工作要求划分,而后者则更关注人的整体评价,以职业技能水平为依据。在开发路径上,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借鉴英国功能分析法采用以工作目标为导向的职业功能分析法,因此开发内容的操作性与实践性更强,注重岗位现实工作任务的完成;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则采用兼顾教学培训需求的工作任务分析法,其专业性和迁移性更强,有助于个体职业技能的培养。

四、总结与反思

尽管两种标准各有特色,但是职业教育作为跨界性的类型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国家职业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内部的对接。以职业教育与培训发达的德国为例,在德国并不存在社会职业标准,只有针对教育职业开发的教育职业标准,即职业教育条例。德国的职业标准不是独立开发的,一般与教育和评估标准相结合,是融合在教育标准和评估标准开发过程之中的[18]。因此,只有正确处理两类标准的关系并合理借鉴各自所长,才能构建符合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标准体系。

(一)统一认识:正确处理两种标准间关系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开发的依据和基础,其面向的是所有职业,是我国各职业能力培养与评价的纲领性文件,在整个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具体而言,面向国家定义的正规社会职业,具有覆盖该职业相应要求的特点,无论对于校内职前培养还是校外职后培训,都起到积极的职业导向作用。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是“X”证书的开发标准,“X”证书体现的是岗位(群)能力要求,是在对岗位分析整合基础上的概括化提炼,反映的是具有时代特征与产业升级需求的技能水平。因此,对以职业为中心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起到了补充、强化、拓展作用,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应当有选择性地将符合现实需要与未来发展趋势的“X”技能所对应的新岗位纳入其中,满足职业与个体的可持续性发展。在现实中,学习者既可以基于自身职业准入与晋升的需要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也可以出于个人发展需要与兴趣特长等考取“X”证书。

我国的1+X理应是“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證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侧重附加资格)”,但随着人社部水平类职业资格证书的取消[19],原先的水平类职业资格证书也转变为了“X”,而人社部和教育部的“X”的职业面宽并不一致,前者指向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被规定的社会职业,后者指向职业基础上某一职业方向的深化、补充或扩展。这也意味着,未来还需不断丰富X的内涵,其核心功能要在承接基础职业资格培训与考核认定的部分功能的基础上,同时具备附加扩展培训与考核功能[20],一方面保证我国的X具有职业(群)的宽基础,另一方面对接新技术发展及新工作要求的活模块。X证书及其标准是“1”作为学历证书及其标准的有益补充,具有提升时代性就业能力的功能。如果“X”脱离了“1”,则仅仅是模块式的培训,不能体现职业或专业的整体性和发展性,作为完整的职业教育来说,需要培养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开发主体:加强培训评价组织建设

我国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由过去的政府认定转变为用人单位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认定,充分释放了市场力量,满足了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然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与认定的理想过程是职业逻辑与教育逻辑的融合对接,如何解决教育公益育人性与职业培训评价市场利益化之间的矛盾呢?在《指南》中就引进了新主体——培训评价组织,培训评价组织应该是一种集行业组织、教育机构、评价机构的属性为一体的多功能组织,这种机构应该成为行业组织、教育机构、评价机构的“经济代理人”,具备凝聚行业企业、院校和考核评价机构力量的能力。其原型是社会培训评价组织,通过社会化机制公开招募并被择优遴选,主要职责包括:“X”标准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开发以及考核站点建设和考核颁证。因此,培训评价组织作为多元利益方代表,最适合成为职业技能标准开发主体,以实现多方利益冲突的平衡,同时政府部门负责组织与监管标准开发过程。而当前培训评价组织大多是具有行业引领性的企业,对于未来需承担的多功能角色,还需进行持续及重点建设。尤其是“X”证书背后的职业技能标准建设方面,还需统一理念,规范开发程序,保障开发质量。

(三)开发依据:有效融合职业逻辑与教育逻辑

更为完善的职业技能标准应当同时具备教育性与职业性,以实现职业体系需求与教育体系培养供给的对接。我国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开发的逻辑起点虽然为职业性,但其过程必须考虑职业逻辑与教育逻辑的对接与融合。参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在开发依据上考虑与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对接,等级划分依据不仅限于各岗位工作要求,也要充分考察个体的职业技能水平,应从对“职业活动”的关注转向对“人的活动”的评价。对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开发结构与内容,应在通过对职业功能或工作任务的分析获得工作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加强对职业能力条目的开发。职业能力条目是沟通工作任务与教学课程的桥梁,需在满足完成现实工作任务要求的同时也要蕴含足够的教育元素,如对职业道德、个人能力、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等。另外,也要积极探索国家职业证书与学历证书、“X”证书的等值融通,通过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对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进行记录和存储,计入个人学习账号,尝试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与转换,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为构建国家资历框架奠定基础。

(四)开发路径:探索基于职业特征的深度开发技术

国家层面的职业技能标准是对标准开发过程的指导性要求,但在具体的开发技术层面应当依据职业性质与特征做出设计与创新。英国会计和医療卫生行业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之所以被认为是成功的,是因为它们都根据自身行业的要求和特点对国家职业资格框架的许多规则进行了修改[21],没有充分考虑职业性质、特征与需求的标准开发技术是无法契合职业要求的。

《指南》中关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开发路径是: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技能要求,有利于1与X之间的融合,因为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学标准也是依据这样的模式来开发的。根据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再转化为相应的课程设置、课程模块和课程内容。所以,这也意味着,后续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进行融合的时候,职业能力条目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职业能力的比较,或者增加,或者包含,或者替代的方式,实现两个标准的融合,进而再开发相应的教育或培训内容。总体来说,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开发技术应有利于后续“1”与“X”的融合。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采用工作目标导向的职业功能分析法,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采用职业能力/技能导向的工作任务分析法,两者没有绝对的优与劣,选择哪种开发方法应当取决于开发对象即职业(或技能)的性质与特征,但无论哪种方法,都需在职业工作内容分析之后进行职业能力的深度挖掘,以促成未来职业技术人才对工作进行独立计划、实施与评价的能力,并且重视除了知识、技能掌握之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融入,如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自我发展、终身学习等。因此,这也意味着,除了重视学习成果获得外,开发技术也应尽可能将知识、技能与能力进行一体化培养,按照工作/学习过程的逻辑来设计,在过程中体现职业行动逻辑与能力的培养。

(五)开发内容:进一步贯彻综合职业能力的理念

尽管人社管理部门与教育管理部门针对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分别颁布了相应的《规程》与《指南》,然而两者都并没有充分体现对个人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前者注重对实际工作岗位任务的确定与职业功能的分析,体现以职业和岗位为中心;后者尽管考虑到对个人职业能力的培养,但在《指南》颁布前后,不同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规范与内容描述也不同,即使在《指南》颁布后,发布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都使用了三级分析法,但是规范程度却有差异,例如有的职业能力条目缺乏对能力的深度分析与描述,这会导致对于由能力向教育或培训课程和内容转化所产生的新信息量不够;有的职业能力条目缺乏综合能力观的视角,一些职业能力条目体现出比较多的是职业知识和技能,而关于职业素养、态度、价值观并没有一体化地体现。此外,一些已开发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在后续开发教学资源的时候,还需进一步改进并完善以保证综合能力的形成与评价。

参 考 文 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Z].国发[2019]4号,2019-01-04.

[2]陈宇.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回顾与前瞻[J].教育与职业,2004(1):18-20.

[3]人社部继续清理取消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EB/OL].(2017-01-18)[2020-05-28].http://www.gov.cn/xinwen/2017-01/18/content_5160873.htm.

[4]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EB/OL].(2017-09-12)[2020-06-10].http://www.mohrss.gov.cn/gkml/zcfg/gfxwj/201709/t20170915_277385.html.

[5]千余种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实现线上免费查询[EB/OL].(2021-06-03)[2021-07-02].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rdzt/zyjntsxd/zyjntsxd_zxbd/202106/t20210603_415721.html.

[6][10]人社部颁布《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2018年版)》[EB/OL].(2018-03-16)[2020-06-10].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dongtaixinwen/buneiyaowen/rsxw/202009/t20200923_389782.html.

[7]国家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关于发布《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指南(试行)》的公告[EB/OL].(2020-06-19)[2020-07-10].https://vslc.ncb.edu.cn/csr-detail?activeDiv=1&contentId=1274889709146877953.

[8]王雁琳.功能分析:英国职业标准开发评述[J].职业技术教育,2007(22):81-83.

[9]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内涵、原理与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08(19):5-11.

[11]潘海生,李阳.职业教育1+X证书的外在表征与本质解构——基于15份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文本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6):5-12.

[12]赵志群.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发展[J].职教论坛,2018(1):52-57.

[13]HAGER, P. Competency standards[J]. The Vocational Aspect of Education, 1995,47(2):141-151.

[14]杨堆元.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中“X证书”考核标准探讨[J].职教论坛,2019(7):54-58.

[15]马春阳.基于教师视域的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审视[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9(20):18-22.

[16]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保育员[EB/OL].(2019-04-02)[2020-06-25].http://www.cettic.gov.cn/zyjnjd/zyjnbz/2019-04/02/content_464980.htm.

[17]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2020版)[EB/OL].(2020-03-16)[2020-06-25].https://pvc-e7031f9b-6522-11e9-883f-fa163e9e2c22.obs.cn-north-1.myhuaweicloud.com/prod/image/2020-03-15/58e956c03b0a4a34abb0f0670d2571c6.pdf.

[18]谢莉花,唐慧,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探析——“教育职业”的分类、结构与標准[J]. 现代教育管理,2018(3):92-97.

[19]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 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对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退出目录有关安排进行公示的公告[EB/OL].(2020-07-10)[2020-07-16].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zwgk/gggs/tg/202007/t20200710_379053.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20]鄂甜.德国职业教育附加资格模块的施行及其价值——兼论对我国1+X证书制度试点的借鉴意义[J].职业教育研究,2020(2):86-92.

[21]李庶泉.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革的取向[J].职教论坛,2016(28):81-86.

作者:谢莉花 吴扬

第3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试行)》和《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评定标准(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為贯彻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和《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校园足球教学改革,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材施教的校园足球教学体系,规范和指导中小学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大力提升校园足球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足球人才,教育部組织专家研制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试行)》和《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评定标准(试行)》,并经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

1.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试行)

2.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评定标准(试行)

教育部办公厅

2016年6月27日

(稿件来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s7059/201607/t20160718_272137.html)

第4篇:技能等级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钳工)

钳工技能等级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

一、 高级钳工

(一) 工作技能(40分)

1. 熟知本岗位和相关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4分) 2. 熟知本岗位各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操作规程(4分)

3. 掌握本岗位的设备运行状况和维修特点,能够及时准确地完成本岗位的各种设备维修保养工作及加工制作任务,包括零部件的维修和加工制作。(8分)

4. 备品备件的准备要及时准确、经济合理。(8分)

5. 对相关岗位的操作技能要达到中级水平,并能够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8分)

6. 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如:识图、绘制简单的装配图等。(8分)

(二) 工作质量(20分)

1. 检修加工制作的合格率要达到95%以上为合格。(5分)

2. 维修程序简洁,工作现场秩序,工器具的摆放整齐,检修后设备运转平稳可靠,外观整洁。(5分)

3. 检修工作按计划进行,准备材料及时准确,判断问题清楚,解决问题到位。(5分)

4. 检修后的设备要保证一定的使用时间,对经常发现故障的部位要提出整改意见,措施要到位,效果要明显。(5分)

(三) 工作效率(只选一项20分)

1 1. 在工作中准备工作要及时准确,不能出现重复工作,检修工作有序连贯为合格。(20分)

2. 在工作中准备工作及时到位,准备工作不及时影响正常维修,重复工作,尽管最终完成工作,视为基本合格。(16分)

(四) 工作经验(20分)

1. 从事钳工工作8年以上。(4分)

2. 全面负责过本单位的设备维修工作。(4分)

3. 在判断问题用的时间最短、解决问题效果最佳,特别是能够及时准确地解决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突发故障。(12分)

二、 中级钳工

(一) 工作技能(40分)

1. 熟知本岗位和相关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4分) 2. 熟知本岗位各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操作规程。(4分)

3. 掌握本岗位的设备运行状况和维修特点,能够及时准确地完成本岗位的各种设备维修保养工作及加工制作任务。(8分)

4. 对本岗位的备品备件准备要提出合理化建议,并经济合理。(8分) 5. 对相关岗位的操作技能要达到初级水平,并能够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突发故障。(8分)

6. 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如:识图、绘制简单的零件图。(8分)

(二) 工作质量(20分)

1. 检修加工制作的合格率要达到90%—95%范围内为合格。(5分) 2. 检修后的设备要保证一定的使用时间,对经常出现故障的部位要能够提出合理有效的整改意见。(5分)

2 3. 维修程序简洁,工作现场秩序,工器具的摆放整齐,检修后设备运行平稳可靠,外观整洁。(5分)

4. 检修工作按计划进行,准备工作充分,判断问题清楚,解决到位。(5分)

(三) 工作效率(只选一项20分)

1. 在工作中准备及时准确,不能出现重复工作,检修工作能够按计划进行为合格。(20分)

2. 在工作中准备的不充分,影响正常维修、维修工作重复、时断时续,尽管最终完成工作,为基本合格。(16分)

(四) 工作经验(20分)

1. 从事钳工工作5年以上。(4分)

2. 在判断问题用的时间较短,解决问题效果很好,能够处理设备运行中的突发故障。(16分)

三、 初级钳工

(一) 工作技能(40分)

1. 熟知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对相关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要有所了解。(4分)

2. 熟知本岗位各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操作规程。(4分)

3. 掌握本岗位的设备运行状况和维修特点,能够完成班组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8分)

4. 能够对本岗位的备品备件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并经济合理。(8分) 5. 了解相关岗位的操作技能,能够善于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8分) 6. 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如:识图(简单的零件图)。(8分)

3 (二) 工作质量(20分)

1. 检修加工制作的合格率要达到90%以上为合格。(5分) 2. 检修后的设备要保证一定的使用时间。(5分)

3. 维修程序简洁,工作现场秩序、工器具的摆放整齐、检修后设备运行平稳可靠,外观整洁。(5分)

4. 检修工作按计划进行,准备工作充分,判断问题清楚,有效的解决问题。(5分)

(三) 工作效率(只选一项20分)

1. 在工作中准备及时准确,不能出现重复工作、检修工作能够按计划进行为合格。(20分)

2. 在工作中准备的不充分,影响正常维修、维修工作重复、时断时续,尽管最终完成工作为基本合格。(16分)

(四) 工作经验(20分)

1. 从事钳工工作3年以上。(4分)

2. 有一定判断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6分)

第5篇:销售顾问等级标准

销售顾问等级标准 根据晶通集团对销售顾问的相关要求,并结合我销售中心人员的实际情况,现将销售顾问设定为“初级销售顾问”、“中级销售顾问”、“高级销售顾问”三个等级标准。

一、初级销售顾问

1、应知应会

掌握品牌历史、产品卖点及特性、汽车工作原理基础、销售基础流程、展厅销售礼仪、汽车基本名词解释、六方位绕车基础、六方位绕车话术运用、等六方位绕车技巧相关知识。

2、知识要求:

1.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知识。

2.掌握本公司销售的车型种类和特点。

3.基本掌握本公司相关设施、服务项目的名称、地点、特点、营业时间,并随时掌握服务项目的变更。

4.了解本公司的组织机构及基本职能。

5.了解现金、信用卡、支票等支付手段与结账方式。

6.熟知本公司有关规章制度及相关流程(销售类)

7.了解展厅接待的礼仪基本知识。

3、技能要求:

1.能正确办理客户提车所需的证件及手续。

2.能熟练操作展厅所展示车辆的功能按键。

3.能正确解答客人的问讯。。

4.能根据客户购车需求向其介绍推荐本单位GMAC服务项目。

5.能识别并信用卡、支票等支付凭证的基本业务。

6.能正确填写本岗位的相关报表。

7.具有一定安全防范能力和意识。。

4、考核认证标准:

考核认证:(理论考试+角色模拟+实践操作)/3=认证成绩,其中实践操作采用实车模拟的形式进行考核,认证成绩达到90分者予以颁发“初级销售顾问”资格证。

二、中级销售顾问

1、应知应会

掌握绕车话术、绕车技巧、成交技巧、报价技巧、营销知识、职业定位、职业心态、汽车保险、消费信贷、车辆上户、新车交付、汽车年检、售后服务、客户开发、客户服务、表卡管理、DSM系统操作等相关知识。

2、知识要求:

1.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知识。

2.掌握本公司的车型种类和特点。

3.基本掌握本公司相关设施、服务项目的名称、地点、特点、营业时间,并随时掌握服务项目的变更。

4. 熟知本公司有关规章制度及相关流程(销售类)

5.了解本公司的组织机构及基本职能。

6.了解现金、信用卡、支票等支付手段与结账方式。

7.了解展厅接待的礼仪基本知识。

8.具备辅导初级销售顾问的知识。

3、技能要求:

1.能根据协议要求和客户的需求办理车辆预订手续,并有同相关部门进行协调的能力。

2.能熟练办理宾客的入住登记手续。

3.能根据客人身份、要求,为宾客提供适宜的服务。

4.能较熟练地操作展厅各种车辆功能按键,并熟练讲解基本维护保养。

5.能按照公司规定、客户类别,确定客户支付与结算形式。

6.能正确填写前厅各本岗位项工作报表。

7.具有一定的车辆推销技巧

8.能正确解答客人的问讯。

9.能根据客户购车需求向其介绍推荐本单位GMAC服务项目及注意事项。

10.能识别并信用卡、支票等支付凭证的基本业务。

11.能正确填写本岗位的相关报表。

12.具有一定安全防范能力和意识。

13.能辅导初级销售顾问工作。

4、考核认证标准 :

考核认证:(理论考试+角色模拟+实践操作)/3=认证成绩,其中实践操作采用实车模拟的形式进行考核,认证成绩达到90分,同时100%完成销量、分期渗透率、保险、装潢、附件“五项指标”者予以颁发“中级销售顾问”资格证。

三、高级销售顾问

1、应知应会

掌握汽车市场动态、竞品市场调研、团队沟通、试乘试驾话术与技巧、需求分析、接待与需求分析、客户心理、客户管理与维护、市场开发、卖点挖掘、异议处理、电话销售、网络销售、金牌销售顾问的攻略等相关知识。

2、知识要求:

1.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知识。

2.掌握本公司的车型种类和特点。

3.基本掌握本公司相关设施、服务项目的名称、地点、特点、营业时间,并随时掌握服务项目的变更。

4.熟知本公司有关规章制度及相关流程(销售类)

5.了解本公司的组织机构及基本职能。

6.了解现金、信用卡、支票等支付手段与结账方式。

7.了解展厅接待的礼仪基本知识。

8.具备独立处理客户投诉的知识。

9. 能编写相关竞品培训资料。

10. 能培训、督导中级销售顾问工作。

3、 技能要求:

1.具有一定的前厅工作管理能力。

2.能较熟练地操作展厅各种车辆,并能熟练讲解基本维护保养。

3.能妥善处理处理投诉,具有应变和处理各种事件的能力。

4.能准确制作前厅各种报表。

5.能根据协议要求和客户的需求办理车辆预订手续,并有同相关部门进行协调的能力。

6.能根据基盘客户的情况,有效地开展转介绍工作。

7.能按照公司规定、客户类别,确定客户支付与结算形式。

8.具有一定的车辆推销技巧

9.能正确解答客人的问讯。

10.能根据客户购车需求向其介绍推荐本单位GMAC服务项目及注意事项。

11.能识别并信用卡、支票等支付凭证的基本业务。

12.能正确编制并填写本岗位的相关报表。

13.具有一定安全防范能力和意识。

14.能编写专业技术培训资料(竞品类)。

15.能培训、督导中级销售顾问工作。

4、考核认证标准 :

考核认证:(理论考试+角色模拟+实践操作)/3=认证成绩,其中实践操作采用实车模拟的形式进行考核,认证成绩达到95分,同时超额完成销量、分期渗透率、保险、装潢、附件“五项指标”者予以颁发“高级销售顾问”资格证。

第6篇:技能等级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化验员)

化学分析工技能等级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

一、初级工

(一)工作技能(40分) 1.熟练掌握本公司开展的常规分析项目(炉前铁合金、煤焦的工业分析)的分析方法;(10分) 2.准确配制常规分析项目所需浓度的试剂及溶液;(10分) 3.掌握分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及保养知识;(5分) 4.能正确计算测定结果;(10分) 5.了解有毒、易燃易爆药品的安全存放方法.(5分)

(二)工作质量(20分)

1.分析结果准确,平行样不超差;(10分) 2.样品与结果一一对应。(10分)

(三)工作效率(20分)

接到样品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要分析的项目,准确的报出结果。

(四)工作经验(20分)

1.从事本职业三年以上;(10分) 2.能够独立操作且结果准确。(10分)

二、中级工

(一)工作技能(40分)

1 1.熟练掌握本公司开展的所有分析项目(煤焦、铁合金、各种原料)的分析方法;(10分) 2.准确配制和标定指定浓度的各种标准溶液;(10分) 3.对分析结果能够做出简单判断,是否合理;(10分) 4.了解分析仪器的保养与维护知识;(5分) 5.熟知有毒、易燃易爆药品的安全存放方法,对轻度的中毒、灼烧事件能做出简单正确的处理。(5分)

(二)工作质量(20分)

1.分析结果准确,平行样不超差;(10分) 2.二次复检准确率达100%;(10分)

(三)工作效率(20分)

按时完成分析项目,及时、准确的报出结果。

(四)工作经验(20分)

1.从事本职业连续8年以上,(10分)

2.业务熟练,有一定的工作技巧,能快速准确的分析。(10分)

三、高级工

(一)工作技能(40分)

1. 熟练掌握本公司开展的所有分析项目(煤焦、铁合金、各种原料)的分析方法;(5分) 2. 准确配制和标定指定浓度的各种标准溶液;(5分)

2 3. 对正常开展的分析项目出现异常情况时能找出原因并能解决;(10分) 4. 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能开展新项目分析方法的条件试验工作;(10分) 5. 掌握分析仪器的保养与维护方法;(5分) 6. 熟知有毒、易燃易爆药品的安全存放方法,对轻度的中毒、灼烧事件能做出正确的处理。(5分)

(二)工作质量(20分)

1.分析结果准确,平行样不超差;(10分) 2.一次复检准确率达100%。(10分)

(三)工作效率(20分)

及时、准确完成各项检验及相关工作。

(四)工作经验(20分)

1.从事本职业连续12年以上,(10分)

2.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出色完成各项检验工作。(10分)

第7篇:掌握职业技能提升自我水平 职业技能等级鉴定

掌握职业技能提升自我水平

——记机车公司开展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工作

为了把公司员工逐步培养成学习型、知识型和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激发员工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操作水平的积极性,公司推行员工技能等级鉴定工作,通过全方位的培养培育机制,让一线员工能够在公司找到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坐标,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

为了能顺利完成该项工作,机车公司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召开技能鉴定工作会,对该项工作做了周密细致的安排,并制定详细推进计划,落实每项工作责任人。本次技能鉴定分为三个等级,涉及五个工种,入职一年以上员工均可报名参加,机车公司总参评人数达到350人,占总人数1/2。

本次技能鉴定主要分为理论和实作两部分。理论知识主要包括《职业素养与安全知识》、《机械识图》、《机械基础》等内容,为此,机车公司根据申报人员文化素质,编制生动具体、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培训课件,使整个培训过程生动有趣,让员工在最短时间掌握理论知识。本次技能鉴定对实作要求很高,大家除了掌握日常岗位的技能要求以外,还需掌握本班组以及本工段的技能,大家利用空余时间相互学习,相互切磋,使大家在学习中提高自身业务技能水平。市、区鉴定中心对本次技能鉴定工作特别重视,专门安排人员对理论考试、实作考试全程跟踪,使得整个鉴定过程公平、公正。

上岗凭本事,就业靠技能,通过开展技能鉴定工作,让大家对AA历史文化、发展方向、战略规划有了更深了解,对企业规章制度、安全常识、机械理论有了更深体会,在业务操作水平上上升一个台阶。这只是一个开始,相信机车公司员工,一定会秉承这种学习精神,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相信机车公司明天会更好。

第8篇: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考核申报条件

一、初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五级)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或本职业学徒期满的在职职工和职业学校的毕业生。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二、中级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

1.机关事业单位: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或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5年以上;或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2.企业单位: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3年以上或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三、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

1.机关事业单位: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或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6年以上;或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4年以上。

2.企业单位: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3年以上、或连续从事本职业(工种)10年以上、或经本职业正规的高级技工培训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四、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一)机关事业单位

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服从调配,具有与本工种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水平,并有培训指导初、中、高级技术工人的能力,身体健康,工作效率较高。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在本工种岗位连续工作满3年,同时本专业工龄满20年以上者。

(二)企业单位

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并具有培训指导初、中、高级技术工人的能力,在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方面起骨干带头作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2年。

3.与申报职业(工种)相关项目获省以上科技成果(发明创造)四等奖以上、市以上三等奖两项以上、或获国家专利两项以上的主要完成者。

4.在全国技能竞赛中获得个人名次;省级一类技能竞赛中获前八名、二类技能竞赛中获前六名;市级一类技能竞赛中获前六名、二类技能竞赛中获前三名;县级一类技能竞赛中获前三名、二类技能竞赛中获前一名。

5.在传授技艺、培养青年工人方面贡献突出,所带学员在市级一类技能竞赛中获前三名、二类竞赛中获第一名;省级一类技能竞赛中获前六名、二类竞赛中获前三名;或全国一类技能竞赛获前技能十名、二类技能竞赛获前五名。

6.从事本职业(工种)满10年,能解决本职业高难度技术操作和工艺难题,在技术改造、工艺革新、技术攻关等方面有较大突破或较大成果(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万元以上,须有相应权威机构或技术评审机构的鉴定证书或有效证明)的主要参与者。

7.持有本职业(工种)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本职业(工种)连续工作12年及以上且仍在本职业(工种)岗位。

8.在本职业(工种)连续工作满20年且仍在本职业(工种)岗位。

9.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助理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后,且仍从事本职业(工种)工作3年以上的。

10.取得本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且仍从事本职业(工种)工作的。

11.获得省级技术能手称号的。

五、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2.与申报职业(工种)相关项目,获省以上技术创新、发明、创造、推广、应用二等奖以上或市一等奖以上的主要完成者。

3.从事本职业(工种)满15年,能解决本职业高难度技术操作和工艺难题,在技术改造、工艺革新、技术攻关等方面有重大突破或重大成果(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0万元以上,须有相应权威机构或技术评审机构的鉴定证书或有效证明)的主要参与者。

4.取得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的,且仍从事本职业工作的。DIV>

六、理论免考条件(不含全国统考的职业工种)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理论可免考:

1.对年龄在50周岁以上,从事本职工作满30年的老职工且仍从事本职业(工种)的。

2.已取得本专业中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现仍从事本职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七、全国统考的相关培训工种: 人力资源管理师、企业培训师、公共营养师、物流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等(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申请表)

例:国家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申报条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3年以上。

2.取得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二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4.取得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5.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取得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6.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取得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二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7.取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第9篇:医院等级标准

根据1989年11月29日卫生部颁布的《医院分级管理办法》,三级特等医院是最高级别的医院,接下来依次是三级甲等、乙等、丙等,二级甲等、乙等、丙等,一级甲等、乙等、丙等,共三级十等。

一、凡以“医院”命名的医疗机构,住院床位总数应在20张以上。

三级综合医院

1、床位:住院床位总数500张以上。

2、科室设置: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室、内科、外科、妇(产)科、预防保健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传染科、中医科、康复科、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检验科、放射科、手术室、病理科、核医学科、输血科、理疗科(可与康复科合设)、消毒供应室、病案室、营养部和相应的临床功能检查室。

3、人员:每床至少配备1.03名卫生技术人员,每床至少设配备0.4名护士,专业科室应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临床营养师不少于2名,工程技术人员(技师、助理工程师以上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

相关资料:全国三级甲等医院列表

二级综合医院

1、床位:住院床位总数100张至499张。

2、科室设置: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室、内科、外科、妇(产)科、预防保健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传染科其中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可合并建科,皮肤科可并如内科或外科。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理疗科、消毒供应室、手术室、病理室、血库(可并入检验科合设)、理疗室、病案室。

3、人员:每床至少配备0.88名卫生技术人员,每床至少设配备0.4名护士,至少有3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各专业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相关资料:全国二级甲等医院列表

一级综合医院

1、床位:住院床位总数20张至99张。

2、科室设置: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室、内科、外科、妇(产)科、预防保健科。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X光室、消毒供应室。

3、人员:每床至少配备0.7名卫生技术人员,至少有3名医师、5名护士和相应的药剂、检验、放射等卫生技术人员,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相关资料:全国一级甲等医院列表

二、医院按功能、任务不同划分为

三、

二、一级:

1、三级医院: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学、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

2、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

3、一级医院: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的基层医院、卫生院。

4、企事业单位及集体、个体举办的医院的级别,可比照划定。

三、医院评审委员会分为部级评审委员会、省级评审委员会、地(市)级评审委员会三级。

1、部级评审委员会,由卫生部组织,负责评审三级特等医院,制订与修订医院分级管理标准及实施方案,并对地方各级评审结果进行必要的抽查复核。

2、省级评审委员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组织,负责评审

二、三级甲、乙、丙等医院(包括计划单列市的

二、三级医院)。

3、地(市)级评审委员会,由地(市)卫生局组织,负责评审一级甲、乙、丙等医院。

4、各级评审委员会要定期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提交工作计划和工作报告。

四、评审程序

1、自查申报。各级医院应根据医院分级管理标准先行自查,认为符合标准后,填写《医院评审申请书》一式数份,向相应的评审委员会提出申请。

2、资格评审。评审委员会根据申请书对医院的申请及时进行初审,确认参加评审的资格。

3、考核检查。医院评审委员会对医院实行平时有重点的抽查和周期评审相结合的考核检查。日常考核结果作为周期评审的一部分。周期性评审时应根据评审标准结合自报材料进行实地检查,包括听取汇报、与管理人员讨论、全面检查、抽查、回顾性调查、接待院内外来访等方式,最后采取评分或数学模型办法对医院作出综合评价。评审过程中,医院应向评审委员会提供所需要的各种真实资料和情况。

4、评审结论。评审委员会应对被评审医院作出级别和等次的结论,并提出正式报告呈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凡申报三级特等医院者,应先报省级评审委员会通过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然后由省级评审委员会根据评审结果决定是否推荐其到部级评审委员会参加三级特等医院的评审。

五、审批。依据评审委员会的报告及评审结论,由相应级别的卫生行政部门审定批准。各级医院的审批权如下:

1.三级特等医院,由卫生部审批;

2.二、三级甲、乙、丙等医院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审批;

3.一级甲、乙、丙等医院由地(市)卫生局审批。

上一篇:学习财政学课程的体会下一篇:成功者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