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消费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风险感知对非理性消费的影响

摘要:2020年一种未知的病毒在中国迅速传播,也彻底改变了我们的2020。疫情的爆发公众的心理与生活及社会生产都受到极大影响。疫情期间公众的心理影响表现在其行为和情绪中,尤其是焦虑状态。在消费心理学研究中,个体非理性消费行为受到的影响来自于个体的情绪、人格特征、自我控制等。因此,在疫情期间个体自身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来自于社会关系中的社会支持都可能影响个体的非理性消费。本研究从疫情期间非理性消费行为这一现实问题出发,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室实验法相结合的实验方法。研究一通过问卷调查旨在探讨疫情期间个体的风险感知与非理性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同时探究个体的焦虑感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法调控个体的自我控制消耗高低来研究自我控制的调节作用。其中风险感知水平是通过不同的指导语进行操控,自我控制是通过Stroop任务分组为自我控制高消耗组和自我控制低消耗组,从而将个体分成高自我消耗(即低自我控制)和低自我消耗(即高自我控制)。研究一采用问卷调查来收集被试,通过线上问卷获得218名被试参与研究,在受访者知情同意的条件下收集问卷结果,采用的量表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风险感知量表》《状态焦虑量表》《非理性消费量表》。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分析,结果发现,风险感知越高的个体,疫情期间的状态性焦虑水平越高,同时非理性消费行为越高,状态焦虑在其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研究二对筛选后的120名被试进行2(高风险感知/低风险感知)×2(高自我控制/低自我控制)组间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自我控制在风险感知与焦虑感之间起调节作用,同时在焦虑感和非理性消费行为之间也起调节作用,即研究二的模型是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研究三在研究一的基础上增加《领悟性社会支持量表》来探究个体在社会关系中的社会支持对个体在非理性消费行为上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体的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风险感知越高的个体会表现出较低的非理性消费行为,也就是说,社会支持在风险感知与非理性消费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得出以下总结论:(1)个体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的风险感知越高,越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个体在焦虑情绪下容易做出非理性消费的行为。(2)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个体的非理性消费行为不仅受到个体自身的自我控制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个体在社会关系中的社会支持的影响。其中,自我控制在风险感知和焦虑感之间以及焦虑感和非理性消费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社会支持会在风险感知与非理性消费行为之间进行调节。

关键词:风险感知;非理性消费;状态焦虑;领悟性社会支持

学科专业:应用心理(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

1.3.1 被试

1.3.2 实验材料

1.3.3 实验设计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风险感知

2.1.1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的风险感知内涵

2.1.2 风险感知的测量

2.2 非理性消费行为

2.3 焦虑感

2.4 自我控制

2.5 领悟性社会支持

第三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案

3.1 问题提出

3.2 研究总体方案

3.2.1 研究目标

3.2.2 研究假设

3.2.3 研究内容

第四章 研究一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的风险感知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影响:焦虑感的中介作用

4.1 研究目的

4.2 方法

4.2.1 被试

4.2.2 研究设计

4.2.3 研究材料

4.2.4 实验程序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信效度分析

4.3.2 共同方法偏差

4.3.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

4.3.4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的风险感知与非理性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焦虑感的中介检验

4.4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研究二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的风险感知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影响:自我控制的调节作用

5.1 实验目的

5.2 方法

5.2.1 被试

5.2.2 实验设计

5.2.3 实验仪器与材料

5.2.4 实验程序

5.2.5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风险感知操纵检测

5.3.2 自我控制消耗操纵检验

5.3.3 共同方法偏差

5.3.4 风险感知与非理性消费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5.4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研究三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风险感知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影响: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

6.1 实验目的

6.2 方法

6.2.1 被试

6.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6.2.3 实验程序

6.2.4 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共同方法偏差

6.3.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6.3.3 风险感知与非理性消费的关系:领悟性社会支持的调节检验

6.4 讨论与小结

第七章 总讨论

7.1 风险感知程度对个体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影响—状态焦虑的中介作用

7.2 风险感知程度对个体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影响—自我控制以及领悟性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

7.3 研究不足

7.4 研究启示与展望

第八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关于农村经济发展论文提纲下一篇:经济风险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