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校园贷款,倡导理性消费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2022-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壮大,各式各样的金融理财产品不断涌现,层出不穷的网贷平台仿佛一夜间都在校园内出现,颇有燎原之势,大学生这块巨大的消费市场俨然成为很多非法放贷机构口中的一块肥肉。如何引导大学生认清校园贷的本质,养成合理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自觉远离校园贷的魔掌。笔者希望借助主题班会的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达到应有的教育、引导作用。

关键词:校园贷;理性消费;

(1)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法律知识,了解网络信用贷款的真实面目以及有可能带来的危害,树立理性的消费观,从而能自觉地远离网络借贷行为,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规避因盲目、冲动带来的消费风险。

(2)提醒学生要高度重视个人身份证以及其他有效证件的信息保密意识,谨防身份信息泄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不法分子利用发生网络借贷行为。

(3)提高学生防控意识,倡导消费要量力而行,适时、适度。

二、主题班会准备情况

(一)前期准备

(1)辅导员与助理团,班委召开联系会议,并广泛征求班级同学意见,确定班会主题。

(2)集思广益,合理分工,设置视频采访组,资料收集组,技术支持组,后勤保障组,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后期准备

(1)在所带各班级再次开展“校园贷”排查工作,逐一排查学生网络借贷情况,采用数据表格统计方式以及寝室走访排查等方式摸清所带班级涉及校园贷款的学生人数、金额、贷款用途和逾期情况,重点关注是否出现严重违约行为、是否存在在多个贷款平台以新贷还旧贷、是否遭受催款公司非法手段催收情况等等。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记录在案,及时跟踪,及时上报系部和学院保卫处。

(2)成立班级监督小组,以寝室为单位,同学之间互相监督,出现问题,主动向辅导员报告,以班级为单位将相关人员姓名、金额、性质造册上报至辅导员处,以便摸清各班级学生参与网络借贷的具体情况。

三、主题班会流程

(1)以催款公司电话联系学生辅导员进行催债的方式演出的情景剧(大约30秒)切入到校园贷的这一主题,班会开始。

(2)观看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关于校园贷的报道,并提问与小结。

(3)如何识别校园贷陷阱。

①校园贷的概念、贷款形式以及我系2016-2017校园贷情况。

②校园贷出现的原因。(贷款视频)

③校园贷存在的问题。

第一,高利贷:怎么界定是高利贷呢?一般以年利率为20%作为参照标准。但是大多数网贷平台放贷的利率并没有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他们会很巧妙地把年利率仍控制在20%以内,因此规避了法律上可能会被认定为高利贷的风险。但是,隐藏在这些背后的,除了约定的利息,还会以罚息、服务费、违约金、滞纳金、催收费等名目,收取的巨额费用,这样合算起来就会远高于之前约定的利率了。

第二,学生中介:为了迅速的占领校园网贷市场,贷款平台会在高校中物色他们的代理人,以一定的报酬诱导学生成为他们的“帮凶”。这些“代理中介”每成功骗到一名学生贷款,他就能获得500—1000元不等的“奖励”,更有甚者业绩最为突出的还会奖励一辆汽车。这样的奖励机制催生壮大了学生中介的队伍。

第三,诈骗诱导:贷款公司在推销贷款产品时,不可能如实告知借款的真实风险,对于贷款的利息、违约金、滞纳金等收费项目的计算方式也是模棱两可,含糊其辞,反甚至以“零首付”、“零利息”等低门槛、低成本进行欺骗诱导,致使某些涉世不深、自制能力较弱而又消费欲望旺盛的大学生上当受骗,掉进了他们预先设置好的陷阱。

第四,强行逼债:校园贷款最可怕的一点:是比贷款本身的高利率更让人胆战心惊的催款方式。相比我们熟悉的抵押贷款方式,对于不能按期还款的借款者,就要面临各种不同强度的骚扰、威胁、跟踪、非法拘禁等恶劣手段,给借款者的人身自由和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第五,裸贷:所谓裸贷就是借贷双方约定,借款人手持身份证的裸体照片替代借条的一种非法的借贷方式。当发生违约不还时,放贷人以公开裸体照片和与借款人父母联系的手段作为要挟逼迫借款人还款。

④讲述校园贷所引发的危机。(个人,家庭,社会)

⑤拒绝校园贷款,倡导学生理性消费签名活动。

⑥现场扫描公众号二维码进行留言,学生表达对本次主题班会的看法以及抵制校园贷的决心。

⑦班会结束后,进行主题班会效果网络调研活动。

四、主题班会核心知识要点

(一)校园贷理论概念

校园贷,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以在校大学生为对象,只需要有学生证和身份证等信息就能为其办理一定额度的非信用贷款业务。校园贷开始于2013年,网络贷款平台开始摸索大学生消费信贷需求,在短短一到两年时间内,在全国各大高校出现了以消费贷款或小额现金贷款为主,贷款平台通过收取分期手续费或利息的方式,迅速占领了高效中有消费资金缺口但又急于消费的人群。其中最受贷款学生追捧的贷款形式有:现金贷款,分期贷款,商品贷等。据笔者所在系部调查统计,大学生通过平台贷款的去向如下图所示:

(二)为什么校园贷能在高校中盛行

校园贷能在高校中盛行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大学生数量巨大,据统计,2017年在校大学生人数达到2682.3万人,我们计算下,如果其中有8/100的学生贷款,那么贷款本金就有近216万。其中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存在敢花又没钱花的生活问题,这个比例所带来的巨大市场促使贷款公司盯上大学生院校。

(2)大学生对贷款这方面的金融法律意识薄弱,对贷款合同中常出现的罚息、违约金、滞纳金等经济术语的含义不了解,满目地追求签完贷款合同后拿到钱的快感,这样给贷款公司带来丰润的利润空间,从而加大了校园贷的在校内的传播力度。

(3)“门槛低”以前贷款需要房地产证等不动产做抵押,到现在只需要有一个身份证或一个学生证就可以贷到一笔可观的贷款,无疑是使更多学生轻松走进这个“陷阱”。

(4)“手续简单,放贷时间快”,如今贷款的手续有最为基本的两种形式,分别是录像签约与电子合约签约两种形式,这种简单的手续就可以让学生轻松拿到贷款,使那些急需钱的学生更容易失去理性选择在平台贷款。

(三)校园贷的危害

(1)贷款平台鼓吹的低利息、放贷快:

贷款平台以低于银行贷款利率的利息诱饵,甚至标注的是日利息、月利息吸引有资金需求的学生,而且只要有学生证和身份证就可以签合同,放贷三分钟内就可以到账,已解学生急需用钱之苦。据调查,多数网贷平台的年化借款利率达到20%以上之高,而所吹嘘的的“低利息”只是个幌子而已。

(2)所谓的越便捷其实是越便“劫”:

有的同学在不好意思拒绝的情况下,将自己的身份证件借给同学或者朋友办理贷款。殊不知这种行为风险性很高,有些人甚至为了一点小利益而出借身份证信息,只要其无力还款,所欠债务就会由“被”办理人承担。

(3)这用网络信用贷款倡导的担保零要求可催款却是全方位:

一旦还不上贷款,一些网贷平台会将贷款业务交给第三方催款公司,他们常见的催款方式是首先会给所有贷款学生群发QQ通知逾期,并对贷款学生室友、亲朋好友、老师会恶语相对,甚至采用短信轰炸的方式骚扰等等。

(四)校园贷引发的危机

(1)个人方面:

很多同学通过贷款后,为了填补每个月的还款利息与贷款,往往会选择自身兼职的形式获取金钱偿去还贷款,因长期的兼职渐渐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从而导致成绩的下降,身体健康出现问题。

(2)家庭方面:

学生贷款最终影响是家里的父母,且最后由家长为此“买单”,无疑为家里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3)社会方面:

有的学生因偿还不起贷款,去抢劫,去偷窃,去做违法犯罪的事情,危及到社会。

五、结语

主题班会是高校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如何设计并开展一场具有良好效果的主题班会,需集思广益,发动班级同学参与到班会的设计、准备、开展过程中来。本次主题班会充分调动了各位同学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前期的素材文字、拍摄剪辑、班会的开场小品,为开好这次主题班会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另外,主题班会后的效果反馈、调研活动也是对活动开展的总结归纳,对于提升主题班会的效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谢留枝.如何看待大学生网贷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16(18):67.

[2] 曹迪.大学生网贷的现状研究及建议[J].市场论坛,2017(2):85~86.

[3] 耿成兴.大学生校园网贷乱象及其治理对策[J].曲靖师范学院报,2018(4):39~43.

上一篇:非遗文化传承论文下一篇:岩土工程勘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