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新疆同步练习

2022-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收复新疆同步练习

人教版历史八上《收复新疆》基础练习

第3课《收复新疆》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19世纪60至70年代,插手我国新疆地区事务,造成新疆危机的国家是 ( ) A.英国、法国

B.英国、美国 C.英国、俄国 D.美国、俄国 2.19世纪70年代,英俄承认阿古柏伪政权并与阿古柏签订商约,其目的是( ) A.通过支持阿古柏,进而控制新疆 B.使阿古柏政权称臣 C.利用阿古柏与清军抗衡

D.英、俄在争夺新疆过程中妥协 3.19世纪70年代,直接出兵侵占我国伊犁地区的国家是 ( ) A.英国 B.日本 C.俄国 D.美国 4.19世纪70年代,率清军收复新疆的爱国将领是 ( ) A.林则徐 B.洪秀全 C.左宗棠 D.曾纪泽

5.“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 )

A. 清军平定回部叛乱 B.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 C. 清政府镇压葛尔丹叛乱 D.邓世昌血洒黄海 6.19世纪70年代,西北形势严峻,东南警报频传,清政府内部主张“海防”、“塞防”并重,力主收复新疆的是(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林则徐 D.王文韶 7.“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A.强调西北塞防重要

B.强调东南海防重要

C.主张放弃西北塞防 D.中国西北边疆形势严峻 8.左宗棠1878年未收复的地区是( )

A.乌鲁木齐 B.吐鲁番

C.伊犁 D.喀什噶尔

9.清政府收复新疆后,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1884年,在新疆设立了( ) A. 驻藏大臣 B.行中书省 C.宣政司 D. 行省

10.下列叙述中能反映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的事迹的有( )①进军新疆,打败阿古柏侵略军 ② 率兵收回伊犁 ③ 收复新疆(除伊犁外) ④ 设立新疆行省 A. ①② B. ②④ C.③④ D. ①③ 11.下列发生在新疆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②沙俄出兵占领伊犁地区③中俄签约,中国收回伊犁④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12.下列为收复新疆做出重要贡献的爱国人物有:( ) ①林则徐②左宗棠③洪秀全④曾纪泽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二、列举题: 13.列举本课提到的新疆地区的几个重要的城市或地区。其中曾被阿古柏政府侵占的地方和被沙皇俄国侵占的地方都分别是哪里?

14.列举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新疆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物。

15.左宗棠在中国近代史上所做的三件大事。

三、图说历史:

16.读图:观察下面两副图片,请思考。

左宗棠 曾纪泽

(1)上面两位历史人物都与哪一事件相关?

(2)在解决这一事件时,清政府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3)他们两个的行为为什么都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17.从下面这张图片中,我们能够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左公柳是哈密人的骄傲。清光绪初年,陕甘总督左宗棠率兵出塞,决心以武力驱逐沙俄侵略者,收回新疆伊犁。左宗棠部下大多是湖湘子弟,喜爱树木,进军途中,见沿途“赤地如剥,秃山千里,黄沙飞扬”,因此凡到有水、有耕地处,或路旁,或渠边,或房前,总要栽上一些榆、柳,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眷恋之情。这些柳树榆树后人通称为“左公柳”。 如今当年那些柳树已长成参天大树,给茫茫的戈壁荒漠增添了浓浓绿荫。

哈密市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气候多变,干旱、多风、少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哈密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出台了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

亲爱的同学,当你看到这些“绿色战士”在茫茫风沙中巍然屹立时,你会产生哪些感想呢?

四、材料解析题: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60—70年代,我国边疆地区出现危机。除新疆危机外,台湾也出现危机(美、日先后侵略台湾)。此时清政府内部就如何加强边防出现了争议。

直隶总督李鸿章当时正在筹建北洋水师,从维护本集团的利益出发,借口财饷困窘,认为“海防西征,力难兼顾”,主张放弃新疆,“移西饷以助海防”,他还认为“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心腹之大患愈棘。”。

湖南巡抚王文韶的观点恰恰与之相反,他说:“海疆之患不能无因而至,其所视成败以为动静者,则西陲军务也。”(制止了沙俄对西北的入侵,东南沿海自然就平安无事了。)

陕甘总督左宗棠认为:“时事之宜筹,漠谋之宜定者,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当务之急是收复新疆,他认为“若此时即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宜以全力注重西征,俄人不能逞志于西北,各国必不致构衅于东南”。“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赞同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五、学以致用:

19.你听说过“东突”恐怖主义势力吗?一小部分新疆分裂势力与宗教极端分子,曾经想通过暴力恐怖的手段,把新疆从祖国大家庭中分裂出去,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国”。我们把这伙反动势力称为“东突”分子。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你能否用所学知识详细论述,以驳斥“东突”分子的谬论?

20 左宗棠在收复新疆时,制订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战略方针。结合所学地理、历史知识谈谈你对他这一策略是如何理解的。

参考答案

1. C 2. A 3.C 4. C 5.B 6. B 7.A 8. C 9.D 10. D

11.A 12.C 13.共四个地方:喀什噶尔、乌鲁木齐,吐鲁番、伊犁。其中被阿古柏侵占的地方是喀什噶尔、乌鲁木齐,吐鲁番。 其中被俄国侵占的地方是伊犁。

14.乾隆帝、左宗棠、曾纪泽。 15.(1)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2)收复和开发新疆。(3)洋务派的地方代表之一。曾办福州船政局。

16.(1)收复新疆(2)在军事上,左宗棠以武力打败阿古柏政权,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并做好武力收复伊犁的准备。外交上,清政府派曾纪泽赴俄国交涉,通过外交手段收复伊犁。(3)新疆的得失,关系到国家的主权,维系着祖国的安全。左宗棠和曾纪泽为收复新疆都做出了自己杰出的贡献,维护了祖国的统一,保证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17. 沙漠化是当今世界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之一。为了改善生态环境,造福于子孙后代,我们要抓好植树造林活动。我们要学习左宗棠那种倡导植树、爱树的精神,同破坏树木的行为做斗争,为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尚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18.李鸿章和王文韶的说法都过于片面。无论海防还是塞防对与清政府来说都不可忽视。尤其是李鸿章只是考虑个人利益,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左宗棠的看法比较客观、全面,符合当时实际情况。既不能放松海防,也不能忽视塞防。 19以下史实均可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管辖包括新疆在内的西域事务。(2)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经营西域30年。(3)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分别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4)清朝前期,乾隆皇帝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在新疆地区设伊犁将军。清朝后期,左宗棠和曾纪泽收复新疆后,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以上史实有力地证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企图把新疆从祖国版图中分裂出去的阴谋都将是非法的、徒劳的。 20. 新疆的地形北广南狭,“北可制南,南不可制北”,根据这一地理特点,左宗棠提出“先北后南”的战略方针,命令清军先收复乌鲁木齐及其附近地区,然后攻占吐鲁番,打开通向南疆的门户,进一步挺进南疆,压缩敌人的活动空间。

针对新疆与中原地区距离遥远,当时存在“筹饷难于筹兵,筹粮难于筹饷,筹转运又难于筹粮”的问题。为解决这一困难,左宗棠提出了“缓进急战”的战略方针,重视后勤保障工作的顺畅。准备工作没有做好时要“缓进”一旦做好一切准备要速战速决。

总之,这一正确的战略方针是左宗棠收复新疆(除伊犁外)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2篇:收复新疆教案

第3课

收复新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阿古柏侵略我国新疆和残酷剥削、压迫新疆人民;知道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史实。

二、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如果你是左宗棠,如何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如何评价左宗棠”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学生认识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都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左宗棠收复新疆

教学难点:首付伊犁的重要性与付出代价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请同学们看看地图册。请同学们说出他的位置、面积、气候和物产等。

学生:新疆位于我国西北部,面积约16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少雨,冬季寒冷干燥。新疆的资源无产特别丰富,像是有、天然气、棉花、哈密瓜等,是一块宝地。

教师:正式这样一块宝地,才引起了西方列强对它的揶揄。在19世纪70年代前后,得到沙俄支持的中亚浩罕国的阿古柏曾侵略新疆,后左宗棠奉命首付新疆,为维护国家主权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阿古柏是怎样侵入新疆的?左宗棠优势怎样首付新疆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详细内容。

『板书』第三课 收复新疆

一、阿古柏侵占新疆

1、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教室引导: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前面学过的内容,想想,为社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学生回答: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初始西域,沟通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公元前60年,稀罕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物。从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都护是汉在西域的最高长官,下设各级官吏。稀罕在西域通知的完全确立和对西域各国册封国王,颁发官印,调遣军队,征发粮草,表明新疆地区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成为中西交通的重要通道。清朝前期,平定了准噶尔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对新疆南路进行管辖 『板书』

2、阿古柏入侵新疆

时间1865年,中亚浩罕国(18世纪乌兹别克人在中亚建立的封建国家1876年被俄国吞并)派陆军司令阿古柏侵入新疆,占领喀什噶尔,接着连续攻占了天山南路各城。后来,阿古柏宣布建国,几年后,阿古柏把势力又扩展到了北疆。 『板书』

3、英、俄对新疆的侵略

阿古柏的入侵,加剧了英国和俄国侵略我国的步伐。俄国在1866年,是浩罕国臣服成为沙俄的附庸。1871年,俄国扬言“伊犁永归俄辖”。并通过和阿古柏签订条约,取得了在南疆通商、设置商务专员等特权。

教师过渡:面对西北边疆严重局势,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呢?1865年阿古柏就入侵新疆,为什么直到1875年,才开始任命左宗棠出兵评判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具体内容。

『板书』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教师讲述:1874年的时候我国东南、西北都处在被帝国主义侵略的局势之中,清政府内部对海防和塞防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直隶总督李鸿章强调海防重要、反对出兵西征,收复新疆,要求把塞防的经费用于扩充海军。 左宗棠则提出 了海防塞防同样重要。

那么同学们认为左宗棠提出塞防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呢?(讨论)

教师总结:因为新疆的战略地位重要。左宗棠认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还有就是中国通往西亚以至于更远地方的重要商道“丝绸之路”大部分位于新疆。

海防和塞防并重的观点,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清廷权衡利弊,采纳了左宗棠的意见。1875年,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1、 收复新疆的策略

采取分三路进军,“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所谓先北后南指的是先打北疆,后进入南方,为什么?因为当时北方是敌人的薄弱环节,敌人的主力在南方,所以他先打容易打的,然后集中力量往南打。缓进速战,就是打仗的时候不要忙,不要急,一定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准备完了以后,马上打击敌人。打起来就要快,不能慢腾腾。在这样一种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左宗棠战斗是进行得非常顺利的。很快就收复了北疆乌鲁木齐,又通过达坂城之役,最后收复了南疆地区。南疆收复之后,所面对的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收复伊犁,收复伊犁面对的是沙皇俄国。)

2、 收复新疆的步骤

先收复了乌鲁木齐及其附近地区,然后攻占吐鲁番,打开了通向南疆的门户。紧接着挺进南疆,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首付喀什噶尔,阿古柏兵败身亡。1878年除了伊犁外,新疆回到祖国的怀抱。

3、 收回伊犁的方法

左宗棠上奏朝廷,提出先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首付伊犁问题。如果达不到目的,在采取军事手段。他的意见得到朝廷爱国人士的赞成。清政府外交官曾纪泽出使俄国,进行交涉。俄国多方要挟,蛮不讲理,曾纪泽据理力争,左宗棠在哈密设立抗俄司令部。左宗棠的壮举,有力的支援了曾纪泽的外交斗争,迫使俄国归还伊犁。因此,伊犁是 采取以外交为主、以武力为后盾的方法收回来的。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刘锦棠为新疆省第一任巡抚。

『板书』

三、收复新疆的意义

清军收复新疆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英俄企图利用阿古柏肢解和侵吞中国西北领土的阴谋。沙俄迫于阿古柏侵略势力已彻底失败、左宗棠正积极部署进军伊犁的形势,同意与清政府举行谈判。经过长期反复交涉,于1881年签订《中俄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了伊犁和特克斯河上游两岸领土(霍尔果斯河以西地区和北面的斋桑湖以东地区却被沙俄强行割去),从而使新疆各族人民免遭殖民统治,重回祖国怀抱。

第3篇:收复新疆教案

第3课 收复新疆

一、学习目标

1、

2、 了解掌握阿古柏侵占新疆的罪行和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

联系两汉设置西域都护、隋唐有效管辖突厥、乾隆年间在新疆平叛和1884年新疆行省的设置,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不容许分裂或侵略

3、 在思想意识上要充分肯定那些抗击外侮、保卫国家的历史人物,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

二、重点:左宗棠收复新疆

难点:收复伊犁的重要性以及为此付出代价的必要性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由新疆的特产和民歌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及学习目标

(二)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自学课本第12——14页的内容,黑字部分细读,红字部分快读,六分钟后检测学习效果,比一比,谁能准确回答以下思考题:

1、谁能把阿古柏入侵新疆的路线说明一下呢?

2、有人说阿古柏“一仆二主”。请问他的“二主”是哪两个?其中哪个国家直接出兵占领伊犁?

3、如果你是清朝的官员,面临着新疆地区这么严重的危机,你会考虑怎么办?(先让学生合上课本,在小组里自由表达,然后要他们打开课本看看当时实际上是怎样处理这场危机的。)

4、如果你是左宗棠,你将怎样打败阿古柏?怎样收复新疆?

5、左宗棠打败阿古柏后,怎样处理伊犁问题?他这样处理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6、第12页“动脑筋”:想一想,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三)

(四)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点拨,检测。

(五)巩固与练习

1、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应该识记的基本史实;没理解的内容举手提问)

2、完成《同步训练》上的本课练习。

第4篇:第3课收复新疆教学设计

科目:历史 年级:八年级 教学设计:宋金花 时间:7-31 编号:03

第3课收复新疆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掌握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史实。 2.分析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原因及意义,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认识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体会中国军民保家卫国、反抗侵略的民族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左宗棠收复新疆

教学难点:讲清收复伊犁的重要性与付出代价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老师:“大将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问学生这首诗写的是谁?以此导入新课。(板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大屏幕展示目标(学生读目标),教师强调重难点。

二、先学环节

(一)出示自学指导(10分钟)

过渡语:请同学们带着目标,让我们带着目标依据自学要求,完成导学案第一部分“自主学习”,开始本课的学习之旅。10分钟。 (一)自学教材 10分钟

1.19世纪70年代边疆危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海防”与“塞防”之争。

3.左宗棠进军新疆的时间、策略简单经过。 4.收复新疆后清政府怎样管理新疆。 (二)自学检测反馈(2分钟)

过渡语:相信你能行!完成后,组长组织对桌互换,互相批阅,有疑惑提出来。

1.19世纪70年代,主张放弃西北塞防的是 ,力主收复新疆的是 2.1876年除 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三)我的疑惑(2分钟)

过渡语:请你将自学和测试过程中的疑惑举手提出来,请其他同学帮助解决。

三、后教环节

(一) 教师点拨,拓展延伸。(10分钟)

过渡语:同学们自主学习的效果如何呢?现在老师进行检查 。 1. 教师精讲点拨,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见黑板)。

1 科目:历史 年级:八年级 教学设计:宋金花 时间:7-31 编号:03 检查:左宗棠进军新疆的时间和采取的策略是什么? 过渡:回答得很好,看来同学们自学的效果还行。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10分钟)

过渡语:请同学们按照要求迅速完成下面合作探究题,小组之间讨论统一答案。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

第一,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统一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左宗棠《奏稿》

材料二 “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度玉关。”

──杨昌汝《恭颂左公西行甘棠》 1.左宗棠奏稿是针对何事?最后结局如何?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内容,分析左宗棠能够收复新疆的原因有哪些?新疆的收复有什么意义?

3.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近年来出现了一些疆独分子破坏祖国的民族团结,作为中学生,你认为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第二,教师点拨,解疑答难,拓展延伸。

教师点拨:1.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后历代中央政府从没有放弃对新疆的管理。新疆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我们要同任何破坏祖国领土的分裂势力作斗争。

2.左宗棠根据不同的形势、不同的对手、采取了不同的斗争策略,不做无谓的牺牲。他能用全局的眼光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下面5分钟疯狂记忆“自学教材”问题。

四、训练环节

1.上述检测题答案已经明确的同学请举手!请同学们将自己错题答案纠错并记忆。 2.请同学们疯狂记忆下列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收获了什么?哪些是你在检测训练中容易出错的?也请你写在学案上面。

老师小结:100年前左宗棠收复新疆,粉碎了英俄分裂祖国的妄想,100年后的东突厥势力也妄图把新疆分离,也是永远不能得逞的。改革开放后的新疆如雨后春笋展现出勃勃生机,为了加速新疆的发展我国制订了一项什么策略?回答:西部大开发 相信明天的新疆更灿烂,明天的新疆更辉煌!

板书设计

第3课收复新疆

一、阿古柏侵占新疆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2 科目:历史 年级:八年级 教学设计:宋金花 时间:7-31 编号:03 【教学反思】

第5篇:第3课收复新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第3课 收复新疆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阿古柏侵占新疆罪行和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

2.掌握新疆行省的设置。

过程与方法

1.理解分析新疆伊犁的地理位置特点及重要性。

2.联系两汉设置西域都护、隋唐有效管辖突厥、乾隆年间在新疆平叛和1884年新疆行省的设置,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不容许分裂或侵略。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要坚决捍卫她。

2.要充分肯定那些抗击外侮、保卫国家的历史人物,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历史知识积累得较少,且对左宗棠其人和收复新疆不了解,为了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前可以引导学生搜集有关收复新疆的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重点难点

左宗棠收复新疆是本课的重点。

讲清收复伊犁的重要性与付出代价的必要性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音乐片《我们新疆好地方》,提出问题:这是我国哪个地区哪个民族的风光景色?

(学生活动):看画面,欣赏音乐舞蹈思考回答:新疆,维吾尔族。 (教师引导):正像歌中所唱的那样,我们新疆是个好地方,可是在19世纪60至70年代,这里一度被外国侵占。那么我们是怎样收回新疆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曲正气之歌,看左宗棠如何收复新疆。

【讲授】师生互动,探究新课

一、阿古柏侵占新疆 1.新疆面临危机。

(教师活动):出示《我国省区分布图》提问:新疆位于祖国的什么方向?新疆占我国领土的比例是多少呢?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可以用地图的比例计算,也可以用地理老师教的知识记忆作答,还可以大致估算一下。(西北部,占六分之一)是中国最大的省份,可见新疆地位的重要。 (教师引导):但19世纪60至70年代英、俄都想争夺新疆。新疆面临危机这时,中亚的浩罕国派陆军司令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并擅自建立政权,对新疆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2.阿古柏侵占新疆。 (教师活动):请学生上黑板勾画阿古柏入侵路线和伪政权窃据地区。师问:阿古柏建立的这个政权合法吗?为什么?看课文第十二页的动脑筋问题:想一想,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最早可到西汉,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新疆就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以后历代都没有放弃对新疆的管理。提示:学生复习了旧知识,也巩固了新知识。 (教师提问):英、俄两国为什么却承认这个伪政权呢?(英、俄两国都想通过支持阿古柏,进而控制新疆。)

3.1871年沙俄占领伊犁。

(教师活动):幻灯片出示《伊犁版图》并指出:面对新疆局势危机,清朝统治内部产生分歧。由此导入: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1.“海防”与“塞防”之争

(教师活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李鸿章和左宗棠的资料和主张。让学生分成“李派”和“左派”就“海防”和“塞防”孰轻孰重展开辩论。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还用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教师归纳):清廷权衡利弊,采纳了左宗棠的意见,1875年,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2.左宗棠收复新疆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的相关内容。看书时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策略;二是收复新疆的步骤;三是收回伊犁的方法。 (学生看书):……

(教师提问:左宗棠为收复新疆制定了怎样的策略?

(学生回答):采取分三路进军,“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 (教师提问):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过程怎样? (学生回答):先收复了乌鲁木齐及其附近地区,然后攻占吐鲁番,打开了通向南疆的门户。紧接着挺进南疆,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收复喀什噶尔,阿古柏兵败身亡。 (教师提问):伊犁是采用什么方法收回的?

(学生回答):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时,左宗棠上奏朝廷,提出先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收复伊犁问题。如果达不到目的,再采用军事手段。他的意见得到朝野爱国人士的赞成。清政府外交官曾纪泽出使俄国,进行交涉。俄国多方要挟,蛮不讲理,曾纪泽据理力争,左宗棠在哈密设立抗俄司令部。左宗棠的壮举,有力地支援了曾纪泽的外交斗争,迫使俄国归还伊犁。因此,伊犁是采用以外交为主、以武力为后盾的方法收回的。 (教师引导):同学们,伊犁是收回来了。但是,我们从课本上可以知道:在交还伊犁时,俄国又割占了中国西部的一块领土,而且索取了大量的赔款。从图上来看,伊犁的地方并不大,收回这么大的一个地方,丢失了一大片领土,而且还有赔款。现在要同学们回答的是:清廷这样做值不值?这不是因小失大吗?大家讨论一下,亮出你们的观点。 (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收回伊犁后,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教师总结):播放《左公柳》图片,引导学生评价左宗棠。 活动3【活动】拓展延伸,爱国教育 播放有关”东突“恐怖活动资料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下的今日新疆风貌的对比资料。请学生为新疆的发展写一句标语。

【练习】分层巩固,共同进步 【巩固积累】

1.19世纪60—70年代,虎视眈眈想争夺新疆的国家是( ) A.英国和法国 B.俄国和美国 C.法国和美国 D.英国和俄国 2.19世纪中期,率兵侵入我国新疆的是( ) A.噶尔丹 B.大小和卓 C.阿古柏 D.华尔

3.1878年,除下列哪一地区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 A.伊犁 B.乌鲁木齐 C.喀什噶尔 D.吐鲁番

【拓展延伸】

1.“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A.强调东南海防的重要 B.强调西北边防的重要 C.中国西北边疆形势严峻 D.主张放弃西北塞防

2.湖南自古人才辈出,诗人称赞的“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的大将是( )

A.曾国藩 B.林则徐 C.左宗棠 D.阿古柏

3.下列发生在新疆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 ②沙俄出兵占领伊犁 ③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④中国收回伊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4.新疆有一种柳树,枝叶繁茂,被称为“左公柳”,这种柳树是为了纪念收复新疆、治理新疆的一个著名人物,他是( )

A.左权 B.阿古柏 C.左宝贵 D.左宗棠 5.阅读下列材料。

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正确方针,先收复了乌鲁木齐及其附近地区,然后攻占吐鲁番,打开了通向南疆的门户。清军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进军南疆时,当地各族人民纷纷拿起武器,痛击阿古柏侵略军。1877年,阿古柏兵败身亡,清军收复喀什噶尔。第二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回答,左宗棠进军新疆采取的军事策略和方针是什么?

(2)清军能一路胜利进军,最后收复新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左宗棠收复新疆有何历史意义?

(4)伊犁当时还被谁占据?后来是怎样收回的?新疆设立行省是在哪一年?

6、关注西北边疆,维护祖国统一

材料一 正当阿古柏在新疆大肆扩张、俄国占领伊犁地区、西北局势紧张之时,日本侵占我国台湾,东南海防也日趋紧张。清政府内部,要求加强海防的呼声也随之高涨,直隶总督A认为“既要加强海防又要收复新疆,很难兼顾”,主张放弃新疆,说“不收复新疆不会伤中国元气”。陕甘总督B力主收复新疆,认为如果自行撤退,那么“我退一寸,侵略者要进一尺”,所以必须全力西征,这样俄国侵略者的野心就不会得逞,主张“欲挫败俄国人的阴谋,必定回部;欲收伊犁,必先攻克乌鲁木齐”。然后向俄国人表明清朝对伊犁寸土不让的决心。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中A、B两个人物分别是谁?根据材料简要概括他们对新疆问题的不同主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最后听从谁的主张,做出了怎样的决定?清政府的决定正确吗?为什么?

材料二 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了严重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是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预谋、有计划、有组织的暴力犯罪事件,导致197人死亡,超过1600人受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乌鲁木齐“7·5”事件在新疆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这是境内外敌对势力精心策划的,是他们真相和本质的一次大暴露。乌鲁木齐“7·5”事件一方面给广大干部群众造成了严重伤害,另一方面也使各族群众认识到,反分裂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有时是很激烈的。

(3)请你结合材料,发表对乌鲁木齐“7·5”暴力事件的评判。

【作业】梳理知识,小结本课 制作《左宗棠收复新疆》大事年表

【活动】合理板书,再现内容

第6篇:1.3 收复新疆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道阿古柏侵占新疆的史实,熟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策略和四个步骤。

2、分析“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策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所学史实全面评价左宗棠。

3、通过学习加深认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学习中国军民英勇的保家卫国、反抗侵略的民族精神,从而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左宗棠收复新疆史实。

难点:对收复伊犁重要性及付出代价的必要性。

3. 教学用具

电子白板

4. 标签

八上历史第三课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浏览课本小标题及正文,写出本课学习的两个主要问题是什么?一个民族英雄是谁?

问题:(1)

(2)

民族英雄:

2.仔细阅读课文正文部分,能在课本上标注掌握下列知识要点,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阿古柏侵占新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亚_________派陆军司令阿古柏侵占新疆南部及北部的一些地区。________国和________国支持阿古柏割据势力,企图将中国新疆分裂出去

(2)左宗棠收复新疆: 陕甘总督_______坚决主张收复新疆。清政府任命_______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左宗棠分三路进军_______,摧毁了_________政权。_______ 年,清军收复了除_______以外的新疆地区。_______年,中国收回伊犁。_______年,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

(二)小组合作交流

1.新疆危机发生的时间?侵略我国新疆的主要国家有哪些?

2.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3.面对新疆危机清政府内部出现了那些分歧?代表人物是谁?

(三)拓展延伸

(1)李鸿章认为:列强侵略中国的路线大多是从海上来的,所以要加强东南沿海的海防,而新疆相对来说没那么重要,收复新疆不但不能增加财政收入,反而劳民伤财,况且面对的是英、俄侵略者根本没有取胜的希望,在海防与边防不能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重视海防,放弃边防。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

(2)伊犁是新疆的大门,没有收复伊犁等于没有收复新疆,清政府怎样怎样解决伊犁问题的?进而又是怎样对整个新疆实行有效的管理的?

课堂小结

1、本课知识建构: 新疆得与失

外国侵占新疆

19世纪60—70年代

英、俄虎视新疆

1865年

浩罕国派阿古柏占领喀什噶尔

左宗棠收复新疆

1875年

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

1876年

左宗棠收复乌鲁木齐、吐鲁番、喀什噶尔

1878年

新疆回归祖国(除伊犁之外)

19c80年代

中、俄签约,收回伊犁

1884年

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

2、教师点拨:评价历史人物要全面,不可以偏概全,要注意遵循一分为二的历史观点。

课后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左宗棠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

(

)

A.西藏

B.库页岛

C.台湾

D.新疆

2、“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晚清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功绩。这位名将是(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李宗仁

D.左宗棠

3、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左宗棠作出的突出贡献是(

)

A.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B.抗击日本对台湾的侵略

C.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D.率领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4、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回到祖国怀抱是在 (

)

A.1871年

B.1876年

C.1878年

D.1884年

5、1884年,清政府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而设立的行省是(

) A.蒙古

B.新疆

C.西藏

D.甘肃

6、如果要给左宗棠写一篇传记,以下事迹应该写入的是(

) ① 进军新疆,打败阿古柏侵略军

②通过谈判收回伊犁 ③ 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

④ 签订中俄《伊犁条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赢得春风度玉关。” 请回答:

(1)大将是谁? 他为什么要西征?

(2)该诗歌颂了他的什么功绩?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速战”的正确方针,先收复了乌鲁木齐及附近地区,然后攻占吐鲁番,打开了通向南疆的门户。清军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进军南疆时,当地各族人民纷纷拿起武器,痛击阿古柏。1877年,阿古柏兵败身亡,清军收复喀什噶尔。第二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请回答:

①左宗棠进军新疆采取的军事策略和方针是什么?

②清军能一路胜利进军,最后收复新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③左宗棠收复新疆(除伊犁)有何历史作用?

④伊犁当时还被谁占据?后来是怎样收回的?新疆设立行省是哪一年?

板书

上一篇:国务院国庆节放假通知下一篇:小学阅读之星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