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基础化学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大学基础化学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本文对医学职业院校护理专业的化学教学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分别进行阐述。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强化教学与工作岗位的对接。

第一篇:大学基础化学论文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模块化改革初探

【摘要】文章研究以基础化学实验为切入点,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提出模块化实验方法,探讨应用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旨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化学实验技术和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关键词】大学化学 模块化 实验教学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是大学化学化工和近化学化工类专业主干基础实验课程,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化学实验教学是围绕着传统的四大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 的理论教学展开的,其实验教学的管理职责分属于相应的教研室。这种以化学二级学科为基础、四大化学实验为支柱发展起来的实验教学体系,在系统的严谨性、内容的成熟度以及与化学原理的课堂教学联系紧密上表现出突出的优点。实验课程教学具有跨学科、跨专业、面广量大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建立了“模块化、多层次”的实验教学新体系,按照实验教学“整体性、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的要求,对大学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一体化设计,将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和物理化学实验在一级学科层面上进行整合,加强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通过强化基础训练,优化基本实验内容,适当设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实验操作和实验技能,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查阅、实验设计、方案实施、结果分析、报告总结等过程了解化学学科从事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实验基本操作规范程度提高,对教师目前从事的科研也十分感兴趣,大部分学生加入导师的科研工作,就是新生在假期也留校跟随导师开始最基本的科研训练了。与此同时,导师对学生在毕业论文中表现出的实验能力也给予了肯定。由此可见。新的模块化实验体系对促进学生的实验兴趣。培养科研 ,能力,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等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1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的现实情况

(1)实验内容上安排不合理,不能反映出时代要求。以四大化学为平台开设的实验中,一些基础实验和基本操作分散在各门实验课中,造成同类型的实验内容的重复现象。而对于教学所需要熟练掌握的基本操作训练的实验数目又不足。在这种体系下的实验教学内容大多依附于课堂理论教学的验证性实验和经典实验,而能够反映学科前沿性的内容以及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性、设计性实验少。

(2)实验课程自身的教学作用得不到发挥。由于实验课程是依照理论课程体系设置的, 在具体安排上需要尽量保证与理论课程设置的一致性, 因此实验课程变得成为了课堂教学的补充成分, 而其本身的规律和特点没有被关注,也就很难充分发挥化学实验自身的教学作用。

(3)实验教学方法单一,培养的是“照方抓药”的药剂师型化学人才。实验教学中多采用“抱着走” 的教学方法,实验讲义和实验用品讲解得越来越详尽, 学生“照方抓药”进行操作, 造成学习主动性被抹煞,创新思维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得不到培养。

(4)实验教学管理体制问题重重。这种由教研室分管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各自都要求体系的完整,忽视了当前化学和其他学科之间或化学学科内部各二级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的特点, 也无法从化学学科发展的总趋势对教学实验的改革作通盘考虑。同时实验管理上自成一体, 造成了过多的课时浪费在了不同实验课的技能训练的低层次循环上。

随着新兴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化学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个中心环节,也正在与其它领域发生相互渗透和交叉,这促使化学实验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上必须进行大的变革,以跟上时代不断发展的步伐。现在的化学实验已逐渐从原来所依附的理论课程中独立出来, 和化学理论共同成为现代化学教学的两大支柱。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和作用,并与当今时代发展的特点相结合,研究化学实验教学面向21世纪新的教学模式,研究新模式下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2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模块化改革的意义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模块化改革,适应本学科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是化学实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基础。可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化学实验管理体制、实验教学运行模式,完成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更新任务,避免实验教学中的基本技能在多个实验课中重复开设的情况,真正发挥实验教学在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对基本操作技能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在基础化学实验的综合实验模块,可将教师科研项目渗透到综合实验,建立校内学生实践基地,增加实验教学的实战性,突出地方资源特色,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以及各个模块教学内容之间均实行循序渐进的进阶式教学,避免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脱节与重复现象,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逐步实现理论课与实验课开设的合理衔接。

模块化教学法(MrS)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臧大进、严宏凤[1]等认为,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模块化教学的思想已为职教界普遍接受,如何真正搞好模块化教学,主要涉及思想認识、教材问题、实验内容和实验场地以及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毛祥庆[2]把模块化教学用于物理实验教学中,提出多层次的功能模块实验,从深度和广度上使学生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为深入综合分析讨论,提供了大量素材,因而能逐步训练学生按规范撰写科技报告、学术论文。此外,刘德汞、马万山[3]在高师化学实验课程研究中发现实验课程不仅在课程设置上依附于理论课程,在实验内容和时间上也严重依附于理论课程,由此提出了打破附属、构筑基础、精选内容、形成梯度地调整实验课程体系。陆泉芳、俞洁[4]在分析当前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实验课程改革的新体系,提出了打破二级学科的限制、整体规划化学实验的新思路,建立按照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现代化学实验三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基础训练实验、综合训练实验和应用性、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的“一体化、三阶段、三层次”设立实验课程的新方案。李荣华[5][6]丁爱琴[7]等也在模块化实验教学改革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

综上所述,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模块化改革研究在我国已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缺乏一套成熟有效的教学管理体制和科学合理的教材。对于我们这一刚升本成功的学院来说,如何在新形势下着力开展基础化学实验研究更是具备了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 主要内容及改革目标

基础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学科的基础和核心,既有别于理论教学,又与其有着紧密联系,所以实验教学要想充分发挥其功效,就必须在大的化学系统中整体考虑其内容的设置。为此,我们依据模块化教学理论,以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落实为出发点,对基础化学实验课程进行模块化改革,建立了基础化学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构建实验教学资料、教学管理、评价与反馈的信息系统。需要再通过对课题研究的方案进行论证、细化;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实验教学改革的文献资料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实际,对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选择吸收与转化;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全新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大纲。

3.1 课程体系的改革

化学基础实验室主要承担无机实验、有机实验、分析实验、物化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等5门基础课程的实验。实验开出的类型,绝大部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数量少,设计性实验根本没有。为此,在实验课程内容上,首先要树立这种意识:化学实验教学与同期讲授的理论课程应该是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支撑的关系,理论课程体系以化学原理为主线,实验课程体系则以实验技术要素为主线进行规划。其次在内容编排上,需要更新和改进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内容,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反映科学发展前沿的新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课程体系在改革目标上,要彻底打破原有的以二级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结构,。化学专业旧的分割式实验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淡化二级学科,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实验融为一体,根据《化学专业教学基本内容》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制定并实施新的实验模块教学体系。新体系由“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元素与化合物的定性和鉴别”、“基本化学合成与制备”、“物理量和参数的测定”、“定量和仪器分析”和“综合化学实验”六大模块组成,从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的训练出发到有设计性、有目的的综合化学实验。体现多模块、多层次、一体化的安排,实现学科综合,知识与能力的综合。

3.1.1 新的实验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的出台:

需要再通过对大学基础实验研究的方案进行论证、细化;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实验教学改革的文献资料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实际,对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选择吸收与转化;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全新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大纲。

3.1.2 新实验教学体系所涉及的实验室功能的重新定位,实验室的布局和结构的相应改变:

将原有的实验室合并,成立实验教学中心,培养专职实验教师和管理人员,鼓励有责任心有经验的教师从事实验教学,大力提倡把实验教学研究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把教师的科研和实验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3.1.3 一种长效的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机制:

这种评价过程需要鼓励学生参与,开展自我评估、小组学习时的同伴评估,以及开展学生自我展示等活动,同时引入更多的形成性反馈机制,以增强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的能力。这种评价机制还需要关注与评价相关的学习过程,弱化由评价带来的学生焦虑心理,以及通过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分离的办法来提供形成性反馈信息。

3.2 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新的实验体系的建立,对我们的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取什么样的实验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成为亟待解决的当务之急。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在實验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不断的尝试,根据新实验体系下的不同实验模块各自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着手进行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实验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有着非常重要作用。在新实验体系下的我们可依据不同实验模块各自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着手进行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3.2.1 各个实验模块中的浅层知识问题,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查阅资料,自己解决。

课堂实验教学中常常会有一些与本节知识有关,即本节知识的生长点,但这些知识又不属于本节必须掌握的内容。为紧扣本次课实验的主题,使知识紧凑,可指导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进行阅读、分析,以成为本节实验课的延续和深化。这样做学生逐渐养成不断探究化学奥秘的习惯。

3.2.2 在“元素与化合物的定性和鉴别”模块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方法和分析能力的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在“元素与化合物的定性和鉴别”模块教学中,要求教师在实验指导上提出观察的重点,指出观察的正确姿势、动作要领及判断标准。要在每次的实验中保证做到: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实验要求操作规范;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一一列写在小黑板或纸上,实验完成后让学生解答,然后共同分析讨论得出实验结论,并将讨论结果写在实验记录本上。同时提出1~2道课后实验习题。变简单的实验“观看”过程为实验“观察”过程,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打好创造的基础。

3.2.3 在实验模块中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解决有争议的、有难度的问题,并能在这样的探究中找到乐趣。

讨论时,教师要启发学生层层深入地分析问题,疏导思维障碍;纠正思维偏差等。讨论,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很好手段。各个实验模块内容相对独立,我们上课前提出的问题在学生讨论时,一般不会造成思维定势,学生的思维不会受课本的限制,学生可根据已有的知识,想办法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潜能,调动其探究积极性。

3.2.4 在“综合实验” 模块,采取综合启发式教学法和学习动机的激发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的认知活动按自主探索方式,通过分析、推理设计实验方案,再在教师的实验指导下开展。

综合性实验教学是主张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创新精神。教师选取一些灵活性、变通性大的问题,积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多方位、多角度观察、思考、探索、想象,从而提出多种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通过在新体系下的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其预期目标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教师方面,通过对不同模块实验的目的和具体任务的明确,以及在熟悉和深入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对实验模块中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和组织,然后选择各阶段适宜的教学方法并加以合成和整体优化;学生方面,以期达到在这些实验活动中学生运用化学原理积极思维、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管理体制的改革不理

管理体制上,本次研究试图在一级学科平台上构建化学实验管理体制,从一个高的层次来指导实验教学工作,这也有利于实验室的开放,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实验仪器、药品的采购和管理。

在一级学科平台上构建化学实验管理体制,该体制机构运行起来更加方便;从一个高的层次来指导实验教学工作,不是削弱教学方面的功能,也不是单纯加强实验教学方面的功能,而是给理论教师创造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极好机会,给实验技术人员创造了和教师相互学习理论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极好机会,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这个和谐的统一体的建立,将使办学效率和效益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 臧大进,严宏凤.模块化教学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J].职教通讯,2001,(5):65.

[2] 毛祥庆.工科物理实验功能模块化教学探索[J].实验与技术管理,1998(2):53-55.

[3] 刘德汞,马万山. 高师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刍议[J].化学教育,2001(1): 13-14.

[4] 陆泉芳,俞洁.高师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化学教育,2005(8):44-46.

[5] 李荣华,陈建中,黄贞月,高绍康.在一级学科平台上大学化学实验模块化改革浅析[J].引进与咨询,2002(6):105-106.

[6] 高绍康,李荣华,陈建中,黄贞月.建立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引进与咨询,2006(3):49-51.

[7] 丁爱琴,孙芹英.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化学实验模块化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J].中国大学教学,2008(9):78-80.

作者:毛献萍 李金芳 黄志强

第二篇:大学化学基础操作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 为促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规范实验基础操作,徐州工程学院化工学院进行了实验教学改革:将基础操作部分作为一个独立设置的课程,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改优化,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并在培养基础操作技能的内容上加入安全环保教育,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科学的实验习惯,为后继化学实验的顺利学习,以及科研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础。

关键词: 基础操作 实验教学改革 安全环保教育

1.引言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知识的学习和化学素质的培养都离不开化学实验的辅助作用。在本科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富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1]-[2]。学生的基础操作能力是实验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的关键因素,学生对于实验技能的掌握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基础操作技能的训练就是从根基抓起,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逐步规范、强化学生的实验操作,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继化学课程和实验,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打下基础。

基于这种思路,徐州工程学院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对实验教学进行大胆改革创新,于2011年将实验操作技能培训部分从其他化学实验中分支,设置独立的大学化学实验基础操作实验课程,打破以往的操作技能训练与基础化学实验同步进行的传统,以操作训练为主,实验原理为辅,专门安排学时,设立特色实验,编制教材,由教师讲授,让学生操作练习,旨在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操作原理方法,并有足够的时间实践强化。

2.教材内容注重基础操作知识理论,衔接后继课程

实践教学需要理论知识做基础。例如在无机化学实验“沉淀的分离与平衡”中,涉及沉淀的分离和洗涤。如果学生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学习,就会形成知识断点,不知道该如何正确使用离心机进行沉淀分离,也不知道该选择何种试剂进行沉淀洗涤。在编写教材时,我们根据后继实验所涉及的基础操作进行归纳整理,在“实验基础操作技术”部分详细介绍了常规玻璃仪器的使用、试剂的取用、加热与冷却、分离与提纯等基本操作;在“实验常用设备及操作”部分,介绍目前实验室常用的小型设备的名称、型号、操作原理及方法,在“实验数据的处理与结果评价”部分,介绍常用的处理数据的软件及基本使用方法,使学生掌握一些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对于化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可以作为比较详细的知识补充,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来说,可以达到巩固强化的效果。

在实验项目的设置上,安排了一些基础操作实验,如仪器的洗涤、干燥;试剂的取用;台秤和电子天平的操作;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等。通过这些实验,学生的基础操作技能得到专门的训练,并标准化、规范化。

3.整合实验内容,优化教学方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进行教学改革的时候,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按照认知规律,将一些涉及过多仪器设备和较复杂操作步骤的实验进行合理分解。刚进入大学的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是非常薄弱的。有些操作要想熟练地掌握,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课程内容的安排不可以过多,否则容易造成学得多,却都学不会的现象。例如在标准溶液的配制实验中,需要学生掌握电子天平的使用,并学会递减称量和直接称量两种称量方法。此外,还要求学生会用直接法和标定法配制标准溶液。这样一个实验,对于初进入大学的学生,在三个学时内是很难掌握的。仅仅对操作原理的理解就需要一个过程,教师更要花费较多时间讲授操作步骤。学生首先要熟悉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才可能进入正确操作阶段,在达到正确操作后才能熟练规范化地操作,所以三个学时很少,往往是囫囵吞枣,无法达到教学目的。我们现在将该实验分成两部分:第一个课时掌握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熟练电子天平和相关玻璃仪器的操作;第二个课时再来学习标定法配制标准溶液。这样,学生真正领会这两种操作方法的原理和要领,掌握该实验所包括的容量瓶的使用、电子天平的使用等基本操作方法。

4.重视学生的安全素质培养,将安全教育融入每个基本实验中

安全,是实验教学顺利开展的首要条件,是对每一个实验者的基本要求。大学一年级,正是学生刚进入本科学习之时,是可塑性最强的阶段,有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树立科学的实验精神。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接触到各种试剂、药品、机械和仪器设备,其中不乏易燃、易爆、有毒和有腐蚀性的试剂药品[2]。只有正确标准地执行操作步骤才能有效避免实验事故的发生,才有可能获得准确的实验结论。但是由于化学实验过程的不可预测性,因此,有些危险是无法预知的。这时,对于学生安全意识和安全保护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把安全教育的内容列入基础操作技能培训中。为加强对学生的实验安全教育,北京大学已编写出版了《大学实验室安全基础》和《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教程》,并规定本科生不通过安全考试不能进入选课环节[4],将安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把安全教育纳入基础技能训练的内容,融入基础操作训练课程中,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重要的是使他们在进行本科学习的开始阶段就形成安全意识,有利于安全习惯的养成。这样的安全习惯可以使学生实验过程中自觉规范实验操作,形成自然而然的行为,而不是老师的强制性约束行为。例如,很多学生都知道酒精灯里的酒精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其容积的1/3,但是,很少有学生在使用前检查酒精灯内的酒精有多少,更不知道在使用过程中观察酒精的使用情况。虽然他们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却缺乏督促自己正确使用的意识。一些学生学习了几年之后,依然不知道实验室的电闸和消防栓在什么地方,更不知道在发生事故时,如何在第一时间作出正确的自救措施,这些都是缺乏安全意识的表现。教师在每次讲课时,都针对本次的实验操作特点,讲授安全教育,让学生明白规范操作和安全操作之间的关系,明白安全操作的重要性,让学生不仅有安全实验的意识,更学会在实验过程中如何避免伤害和一旦遇到伤害如何进行紧急处理。只有具备安全意识的学生才有资格进入实验室,才是合格的学生。

5.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教学,构建绿色化学概念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产生和发展起来的[5],世界上很多国家把“化学的绿色化”作为新世纪化学进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将产生大量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的“三废”,为此,我们对教学理念进行改革与创新,将实验绿色化理念融入“以学生为本”理念中,在培养学生基础技能的同时,将绿色化学融合到教学过程中,贯穿每个实验教学,构建绿色化观念,使学生树立绿色化学思想。

首先,在实验项目内容的选定上立足本地资源,实验原材料都是无毒或低毒的,尽量避免使用苯胺、硝基苯、苯等有毒致癌试剂,并让实验内容尽可能贴近生活,增强实验的趣味性。例如在水蒸气蒸馏实验中,实际改成冬青树叶提取冬青油或用橙子皮提取橙子精油等。这样既训练了基本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而且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另外,大力推行微型化实验,着重进行半微量或减量化实验改革,即在保证实验教学效果的前提下,用常量仪器减少试剂用量进行实验。例如学生做滴定操作练习实验中,将一直沿用的50mL滴定管、25mL移液管、250mL锥形瓶等玻璃器皿在实验原理、方法、操作与常量滴定分析相同的情况下,采用常规的小容量仪器,如10mL移液管、100mL锥形瓶、25mL滴定管。由于小量化实验所用仪器比传统仪器小,可减轻实验强度、缩短实验时间、大幅度减少废物排放量。

6.结语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的改革,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基础实验能力和科学实验态度的中心思想,对于学生奠定扎实的实验基本功和后继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及科研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鲁保,郑春龙.实验体系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5(6):107-109.

[2]曹瑰华,席美云.化学设计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5(6):27-29.

[3]程芳婷,杨伟民,汪红梅.加强规范化管理,创建绿色实验室[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1):120-122.

[4]冯建跃,阮俊,等.关于做好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的几点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7):4-7.

[5]任玉杰.绿色有机化学实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2.

作者:周颖梅 徐阳

第三篇:夯实化学基础 强化专业对接

摘要:本文对医学职业院校护理专业的化学教学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分别进行阐述。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强化教学与工作岗位的对接。

关键词:护理专业 化学教学 专业对接

化学是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基础,为了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强化教学与工作岗位的对接,在有限的学时内如何上好化学课?我将分别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1 课程设置

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1]主要分文化基础模块(数学、语文、外语、化学、体育、计算机等科目)、专业基础模块(解剖学、生理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和专业模块(人际沟通、护理礼仪、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等),并按这个顺序设置衔接课程。化学属于文化基础课,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是护理专业的学生学好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必须具备的,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的。学好化学必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

护理专业《化学》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化学实验三部分。根据医学护理专业的需要,第一部分无机化学部分的重点是溶液和电解质溶液。要有针对性地选定教学内容,强调课程和职业相结合。例如:溶液教学的侧重点是四个不同浓度的表示方法有什么不同,要求学生能看懂静脉注射液标明的浓度,而不是将精力用在复杂的溶液浓度计算上。而学习溶液的渗透压时提出与护理工作联系紧密的问题:(1)临床护理工作中为什么要给病人输等渗溶液?(2)病人在急需提高血糖含量时为什么可以给病人缓慢输入少量的2.78 mol/L高渗葡萄糖溶液?学生理解这些化学原理将非常有助于她们学习“三理一剖”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在受教育后获得就业的准备。

电解质溶液的教学侧重医学常见的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例如:学习缓冲溶液时需解决人体内重要的缓冲对与护理专业联系紧密的问题(1)为什么人体摄入过多酸性或碱性食物血液pH仍能维持在7.35~7.45之间?(2)血液中最主要的缓冲对H2CO3-NaHCO3如何与肺的呼吸功能及肾的排泄和重吸收功能密切配合维持着人体正常的血液pH范围?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理解这些是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的基础,对学生将来学习专业知识将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部分有机化学教学的重点是医学常见的有机物,像护理工作中常用到的酒精,常接触到的消毒剂、麻醉剂、防腐剂,及人体代谢中涉及到的酮体、乳酸、脂肪酸等,还有人体必须的三大物质蛋白质、糖类、脂类等等都在此学习。

第三部分化学实验重点训练学生掌握今后护理工作中常遇到的消毒剂稀释。

总之,护理专业的化学教学要注重化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注意与后续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衔接。以专业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使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从非必要内容的学习中解放出来,使教学与实际工作贴近,为毕业后的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3 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3.1 运用案例式教学法

案例式教学法[2]:或通过对一个具体情景的描述,或以故事的形式引出教学内容,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在讲授有机物醇时,先以故事形式讲述“1998年春节发生的山西假酒案”造成27人丧生,222人中毒入院治疗,这些患者症状是抽筋、呕吐、走路不稳、视觉模糊、甚至失明。这起震惊全国的假酒案致使山西白酒业从此一蹶不振。用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甲醇中毒进而引出醇的结构等教学内容。案例式教学法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运用互动式教学法

互动式教学法[3]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互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临床知识的渴望,在教学中适当的穿插一些与临床联系紧密的病例:患者,女,45岁,平时经常出现上腹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有一天半夜突然发病,出现剧烈上腹痛,伴恶心呕吐,超声诊断:胆结石、胆囊炎。经消炎治疗后切除了胆囊,取出几十粒结石,人体胆囊内为什么会形成结石?胆结石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引出胶体分散系的教学内容。教师还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有探讨性的与专业相关的不同问题,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例如,在讲授溶液浓度时提出:临床常用的静脉滴注液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溶液,消毒用的75%消毒酒精,它们的浓度单位一致吗?临床护理工作中给患者换药时通常用与组织细胞液等渗的生理盐水冲洗伤口;配制眼药水必须与房水的渗透压相同,为什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维,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师生讨论或自主学习的方式得出正确结论。互动式教学法能活跃课堂气氛。不但能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知识储备,而且能使学生认识到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提高教学效果。

3.3 实践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4],达到“一口清,一手精”

例如:我们护理专业实训项目是“医用酒精的稀释”,教师模拟病房情境设计问题:某医院需要消毒酒精,作为一名护士你要完成这一任务。现在你面前有一瓶0.95的医用酒精,医院需要500 ml消毒酒精。你如何操作?以临床护理工作任务为引领,触动学生主动地反复练习,通过训练达到“一口清,一手精”使学生掌握今后护理工作中要用到的操作技能。

总之,职业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使学生看到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热爱。

参考文献

[1]陈晓敏.浅论我国护理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和课程设置[J].哈尔滨医药,2006,26(6):60-61.

[2]狄勇,彭传梅,唐璟.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实施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12):1437-1440.

[3]蔡映云,何炜.在临床药学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法的尝试[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4,4(1):41-43.

[4]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43-44.

作者:段卫东

第四篇:地方高校化学师范专业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摘 要 以提高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质量为目的,针对地方高校化学师范专业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实验考核方式改革、实验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阐述了师范专业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为提高地方高校化学师范专业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化学师范 基础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对于地方高校化学师范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出去大多是走向人民教师的岗位,成为一名中学化学老师;而在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中,化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所以实验教学是整个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国家提出转型以来,严重批评了之前许多学校中学化学教学中出现的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现在各中学对中学化学老师实验`教学能力的要求也有了明显提高,那么基础化学实验对于化学师范专业的学生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我们通过“产教融合”转型无非就是为了培养符合学校需求的中学化学教学人才,使化学师范专业的同学毕业之后更好的就业。在整个中学化学教学中分为理论化学教学和实验化学教学,理论化学教学是国家还没提出转型之前,所有中学一直致力于做好的事情。学校在理论化学教学方面花了很多功夫,也做出了不少创新的举措,所以各方面都做得挺好的,无需再做过多的改革;而实验化学教学,在国家提出转型之前一直是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很多学校基本上是不开设实验课程。当要进行全市或全县统一的实验操作考试时,就临时培训学生,他们也能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这也就助长了老师、学生以及学校对实验课程学习的不重视,学生的实验能力也得不到真正的提升,所以实验化学教学才是我们现在改革应该致力于做的事情。那么在高校转型背景下,化学师范专业进行“产教融合”主要就是要对基础化学实验进行改革,使它的课程内容与教师职业标准对接,培养化学师范专业学生的实验实践操作能力、實验教学能力、信息搜集能力、创新能力等等,提高他们在教师行业的竞争力,促进化学师范专业的学生更好地就业。

1 实验教学现状

目前绝大多数地方高校基础化学实验的教学模式是实验员老师在实验开始之前就把今天要做的实验所需要的实验器材,实验药品预备好;实验课教师把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和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法写在黑板上;上实验课时,实验课教师按照黑板上所写的内容从头到尾非常详细的讲解一次,然后学生按老师所讲授的内容“照方抓药”式开始动手做实验。[1]

这种以老师为中心的“灌溉式教学”非常容易导致学生不好好预习实验课本,就等着实验课老师上课讲解,再按照黑板上步骤做实验;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还会使学生对做实验失去兴趣和热情。由于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缺乏动脑思考,只是像一个机器一样操作一些步骤,就算是在实验中遇到一些问题如颜色变化不明显,没有产品等等,也不会去想为什么会是这样,大部分学生可能直接就放弃了这个实验,所以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可能得到锻炼,实验操作能力与实验教学能力得不到提升,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也在无形中被扼杀了。

由上分析可知,基础化学实验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中学上课过程不对接,也就是实验教学过程与职业岗位劳动生产工程不对接,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更不具备实验教学能力以及解决实际操作问题的能力。不满足企业和中学对于所需要的人才的要求,所以必须改革基础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根据不同专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实验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同时,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实现实验教学过程与岗位劳动过程的对接,培养各专业的学生所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使各专业的同学更好地就业,实现真正的“产教融合”。

2 实验教学改革

2.1 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社会和学校对老师的要求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未来中学化学老师的需求也有了新的变化。现在对于中学化学老师来说,拥有化学实验的教学技能、化学实验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为了让化学师范专业的学生能有在以后的工作岗位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学生要在基础化学实验的学习中培养基本实验素养、基本实验能力、实验教学能力和实验教学研究能力,实现“产教融合”,促进学生更好地就业。[2]

针对中学化学老师在实验方面所需要具备的这些技能,我们对化学师范专业的基础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做出如下改革: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把整个基础化学实验也分为三个模块,分别为基础训练型实验、验证型实验和综合设计型实验。在基础训练型实验模块中,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驗基本素养(科学的态度与观念、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的环保意识),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四大基础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正确使用和操作方法。[2]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改革也主要还是删除四大基础化学实验中重复或相似的实验,形成全新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在验证型实验模块中,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实验基本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实验的观察与记录能力、实验思维能力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等等)。除了在四大基础化学中挑选一些经典的验证性实验,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之外,还需增加一些教学内容。由于化学师范专业培养的是未来中学教学人才,而我们大学学习的基础化学实验的知识大多都非常的深奥,以后化学师范的毕业生去了工作岗位大多数知识都没有用武之地。那么这些深奥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是属于浪费时间,也不符合我们“产教融合”,促进学生更好就业的科学理念,所以在此模块要增加部分中学教材中所牵涉到的一些实验。[3]

当然,中学化学实验学的比较浅显,我们就需要在相关实验上加深,让化学师范专业学生真正地理解透彻,以至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游刃有余,也能更好地就业。在综合设计型实验模块中,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教学研究能力,包括自主学习的能力、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实践和创新的能力。[4]化学本身也是一门和生活紧密联系的科学,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所以,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可以不局限于书本,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验,例如奶粉中蛋白质和钙的测定;以及与教师科研相关的实验例如某种荧光探针的合成对某种离子的检测等等。学生自己分组、查阅文献资料、讨论好设计实验方案后,交给老师做适当的督查或修改之后,选择几个可行性较大且较安全的实验进行,并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在此特别声明,所有的实验都允许有失败,但是失败之后学生必须要学会分析,找出失败的原因,并尽量想出避免或解决方法,这样所有的实验才有意义,学生的实验能力才会有提高。

通过对化学师范专业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在基础训练型实验模块和验证型实验模块中,重点培养了教师需要具备的实验基本素养和实验基本能力(包括实验实践操作能力);在综合设计型实验模块中,重点培养了教师需要的实验教学研究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实现了“产教融合”在课程教育内容与职业标准方面的对接,提高了化学师范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专业素养,从而促进了化学师范生更好地就业。

2.2 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在改革之前,地方高校化学师范专业传统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方法非常单一,而且基本上是以“老师”为中心,学生是处于从属或被动接受的位置。在本文的前面部分,已经阐述得非常清楚了,化学师范专业培养的是中学化学教学人才,而实验教学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培养学生的不仅是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教学能力,所以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而且必须是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5]针对地方高校化学师范专业基础化学实验现存的问题以及为了实现“产教融合”,促进化学师范专业的学生更好地就业,我们的教学方法变为两种模式,且完全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方法改革模式一:对于一些简单的实验,例如基础训练型实验和验证型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网上查资料,弄明白整个实验的方案、实验的原理、实验的步骤、实验的仪器、实验的试剂以及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和可能会出现的问题。[6]在实验课中,老师随机抽取一至两位同学来进行讲解,要求学生需要像老师平常上课一样,把所有实验流程讲清楚,且完成应有的示范实验;其他同学再对这位同学讲解的不到位之处进行补充,或者有些许错误之处进行指正,以及提出自己不同的想法;最后老师来进行整合、补充和总结。[7]

教学方法改革模式二:对于一些较复杂、难度较高的实验,如综合设计型实验,我们可以将学生按学号分为三到四组,每个小组准备的实验内容是同一个实验。小组内的成员分工合作,同样还是收集实验的相关资料,弄明白实验的各个部分,设计自己小组一致认为最合适的实验方案以及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并准备好上课要讲解的内容。[8]在上实验课时,每个小组都选一个代表出来讲解他们对这个实验的理解与实验内容和方案的讲解、做演示实验,并进行PK。最后由实验教师补充、评价每一个小组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选出最优秀的一组,给予他们适当的奖励。改革之后的两种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完全以“学生”为中心,老师只是处于辅助的位置且所有学生都会认真、仔细地准备实验,不但培养了同学们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还调动和提高了同学们参加化学实验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一中,学生先讲解,有不足之处被大家指出,最后老师再来强调和总结纠正;这个实验教学过程不但增加了同学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而且帮助学生对本知识的熟悉与掌握。[9]两种教学模式,都使学生从以前的被动学习变化成为主动学习,对于化学师范专业的同学们来讲,不仅拥有了实验实践能力,而且把所理解的知识用正确、规范的化学语言表达出来,提高了师范技能。在整个实验的教学模式中,主要是学生自己在讲台上讲解,老师在补充,学生就像一个小老师一样。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培养了师范专业同学们语言表达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化学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即实验教学能力,实现了“产教融合”在教学方法和职业资格标准方面的对接;同时也实现了“产教融合”在实验教学过程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过程的对接,提高了学生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促进更好地就业。[10]

2.3 实验考核方式改革

对于化学师范专业而言,科学、完善的考核方式同样也是对教学效果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客观、公平地评价化学师范专业同学的综合能力,实现“产教融合”在学校对师范专业学生考核评价方法与中学对教师考核评价方法方面实现对接,我们实行多元的考核方式。基础化学实验成绩分为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占实验总成绩的80%。平时成绩包括实验讲课成绩(35%)、实验操作表现成绩(35%)、实验报告成绩(10%)三部分。[11]做完实验之后,学生要将自己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数据记录与数据处理)交给实验老师检查,且数据记录要求不可以随意涂改。实验操作成绩主要是依据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的态度、实验的素养、值日情况等等来评定。实验讲课成绩是根据学生实验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实验讲解的生动性、讲解语言表达的专业性等等来评定。[12]最后,实验报告的成绩是由实验报告书写是否规范、数据记录与处理是否合理和实验总结是否正确与科学等来评定。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20%,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实验考试采用“一对三”的模式考核,要求同学们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考试的实验且把实验报告书写完毕。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不仅可以检测学生对理论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能够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全面评价。[13]

3 结束语

随着地方高校的转型,高校现有的教学也应随着转型而改变。高校化学师范专业作为培养地方中小学师资的主力军,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也应通过改革提高其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因此,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有效的调动化学师范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增强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满足学生进入中学后的实验教学需求。

湖南文理学院教学改革项目(JJYB1718)资助;“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应用化学)资助

参考文献

[1] 郝燕,何松,鲁忠洁.高师化学师范生化学实验教学技能体系的构建[J].成功(教育),2011(3):20-21.

[2] 夏春雨,李继团,姚林娜.高师化学专业学生实验探究教学能力的研究[J].新课程,2013(9):82-83.

[3] 贾华丽,周娟,周冰.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师范生技能培养[J].广东化工,2015.42(304):251-252.

[4] 马文霞,魏娟娟,袁严瑾.化学师范生实验教学技能原型发展及定向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30):21-23.

[5] 付慧.试论高师化学教育专业学生探究实验教学能力的培养.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0(1):92-95.

[6] 黄生田.学生课前实验演示在无机化学中的作用[J].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64-66.

[7] 刘东方,林承志.高师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对师范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102-103.

[8] 胡洪羽,边清泉.化学师范生实验技能的培养[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11):153-155.

[9] 詹汉英,董团瑞.加强高师院校师范生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5(3):26-27.

[10] 赖红芳.地方高校的化学专业师范生实验技能培养的探讨[J].广东化工,2014.

[11] 孙洁.改进生物化学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171-172.

[12] 董存智,鄧凡政,孙登明,王永秋.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化学(师范类)专业学生素质的培养[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S2):51-52.

[13] 蔡斌,孟玉宁,石晓明,王全忠.转型背景下地方性高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析[J].当代化工研究,2017(4):52-53.

作者:申有名 蒋倩婷 周诗彪 肖安国 黄小兵 张向阳

第五篇:学好化学用语扎实化学基础

摘要: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开关是打基础的时候,只有基础打好了,万丈高楼方有平地起的资格。对于化学学习也是一样,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开端,而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学好了化学塌语,才能在化学学习中稳步提升,否则,随着学习难度的提升,学生学起化学来会越来越吃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 化学用语 巧用口诀 原理探究 图文结合

在化学中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都属于化学用语。所以,在化学学习中,化学用语的学习是最基础的,学会了化学用语学生才能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究。然化学用语的学习就像语文、英语等语言的学习一样,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记忆,而且,化学用语涉及的方面较为广泛,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而,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来对初中化学中化学用语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究,以期能够提高学生化学用语的学习效率,为学生日后进行更加深入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稳固的基础。

一、巧用口诀

在以往化学用语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反映当时学会了,也记住了,但是记忆的时间很短暂,很快就会忘记。这种情况很正常,人的记忆是遵循记忆曲线规律的,很少有人能跳出这个规律,过目不忘。所以,为了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记忆化学用语,我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口诀记忆法。口诀一般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对记忆化学用语非常有帮助。

例如:在教学《化学式与化合价》的时候,学生在学习化学式时还表现得兴致勃勃,但在记忆化学价时却犯了难,尤其对于一些常见化合价较多的元素,学生在第一眼看到的时候就开始皱眉,说是这不仅难记,而且还很容易记错。我理解学生的感受,所以在看到学生有情緒的时候我立刻问学生想不想知道快速记忆的方法,学生纷纷点头,学习兴趣立刻被激发了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我提出了口诀记忆法,并给学生展示了一些化合价的口诀,如:金属全部是正价;一二铜来二三铁。锰正二四与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记。非金属负主正不齐;氯的负一正一五七。氮磷负三与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有负二正四六;边记边用就会熟。学生在读过几遍这些口诀后,很快就记住了。很多学生满意的笑了,感觉有了口诀就像开了金手指一样,以后再也不用为记忆发愁了。由此可见,口诀记忆法非常行之有效并且在学生中也十分受欢迎。

二、原理探究

在化学用语学习中,最忌讳的就是不求甚解。有的学生认为基础知识记住、会用就可以了,不必深究其原理。其实不然,对于一些化学用语来说.如果不知道原理,不仅会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还很容易用错,或者甚至就不会用。这也是很多学生在化学学习中,一学就会,一做题就做错的根源。所以,在初中化学用语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原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还以《化学式与化合价》的教学为例,化合价和离子的表示有些相似,为防止学生将二者弄混,在教学中我特意从外在形式、内在原理等方面进行了区分。对于化合价来说,标价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先写正、负号,再写数目,而且1不能省略。而对于离子来说,标价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先写数目,再写符号,1要省略。并且,从原理上来说,化合价代表的是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而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所表示出来的价数与原子得到或失去的电子有关。学生在听懂了原理后,表示再也不会将二者弄混了。然后我又告诉学生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的电荷,通常数值相等,正负相同。学生听后有了浓浓的求知欲,不过离子的具体知识并不在这节课中细讲,我让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通过预习和查资料的形式进行学习。

三、图文结合

化学用语比较抽象,而且,对于化学方程式来说,需要注意的事项比较多,学得多了,学生很容易弄混或者记错。而图文结合的方式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学生进行探究、理解和记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用语的学习,而且还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一举两得。

例如:在教学《制取氧气》时,在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中涉及到了二氧化锰催化剂,而在加热氯酸钾或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并不需要。但是有的学生总会记不清楚,很容易将二氧化锰用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中。为了帮助学生清楚记忆,我给学生简单地画出了实验室用这两种方法制取氧气的步骤图,并特意在分解过氧化氢加入二氧化锰的图旁边画了一个动漫小人,并在旁边标记:看清楚,这才是我的用途。学生在被我的图画逗笑的同时,也清楚的记住了二氧化锰应该用在哪个化学方程式中。在之后的学习中,再也没有学生记错过。由此可见,这就是图文结合、形象记忆的妙处。

总而言之,在初中阶段对化学用语的学习贵在坚持,重在理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变换多种方法来进行化学用语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化学用语的学习,为之后的深入学习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董秀燕.迈好初中化学用语学习的第一步——谈初中化学用语教学中的几点做法[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17): 81-83.

[2]沈凤飞.“学习进阶”在初中科学化学用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4):107-108.

作者:唐向阳

上一篇: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下一篇:地理知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