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能淫教案

2023-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富贵不能淫教案》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1篇:富贵不能淫教案

《富贵不能淫》教案

时家店学校

明春旭

1、知识与技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积累课文中的名言警句,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在你们

的心目中,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大丈夫?那我们今天就随着孟子的脚步,看看亚圣心中的大丈夫是什么样的。

二、审题辩题

请学生看看标题,重点看“淫”的解释。 点拨学生本文的文体,只做一般性了解即可。

三、了解作者

作者孟子的介绍,师可适当补充。

四、读文识字

诵读课文,对准字音,把握节奏

采取全班齐读、小组读、个人读等方式,重点对停顿、重音、语气进行指导。

五、理解内容 借助注释、工具书对课文进行疏通文意,个别不理解之处教师给予适当点拨。

六、探求中心

(1)从景春的话中看出他对公孙衍、张仪的态度?是如何看出来的?

(2)孟子对景春的观点是否赞同?原因有哪些? (3)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概括其精髓? (4)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 (5)谈谈自己心中的大丈夫?

1、孟子不认同景春的观点,那他的反驳分为哪几个步骤呢? 第一段写景春的论述用反问句表述论点,然后概述现象作为论据。第二段孟子的辩驳,先是反对景春的观点,然后运用举例论证和类比论证从反面论述,接着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从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结论。

树靶子

景春的观点 后

男子加冠

妾妇之道 女子出嫁

富贵不能淫 再

大丈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第2篇:富贵不能淫 教案(大全)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

威县第二中学

张瑞花

教学目标:

诵读课文,理解文意。 感受和培养大丈夫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感受和培养大丈夫的英雄气概。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启发法

3、讨论法 授课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俗话说“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大丈夫呢?是否男子和大丈夫之间可以划等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富贵不能淫》,看看孟子心中何谓大丈夫。(板书:富贵不能淫)

二、出示学习目标(多媒体)

三、关于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一部书,相传为他与弟子所作。

四、预习检测,朗读展示。

1、听范读,注意字音、停顿、语气。注意部分字词读音。

yín

yǎn

guàn

rǔ富贵不能淫

公孙衍丈夫之冠也

往之女家

2、自由朗读。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听学生独自朗读课文,感受文中的各自观点。

朗读后感受:本文是以对话形式展开,景春和孟子就何谓大丈夫各自阐释自己的观点,所以说,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让我们再次走入文本,深刻体会一下到底何谓大丈夫!

五、自学展示,理解文意。

1、结合课本注释,教师指出疑难字词的解释,两人一组,一位读原文,一位试着说出译文。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真正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是:这。

焉:怎么 戒之曰

戒:告诫

必敬必戒

敬 :恭敬。

戒 :谨慎

2、指定学生来翻译部分句子。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六、合作探究,你思我想。 提示:再次深入理解文本后,我们发现本文针对何谓大丈夫各执一词,那么,你能在原文中找出哪些句子可以回答景春和孟子心中的大丈夫呢? 明确:

景春心中的大丈夫: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权,但是没原则)

孟子心中的大丈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有仁、礼、义 有处事原则 有高尚节操

小结:孟子对景春的观点是反驳的、不屑的。对于真正的大丈夫是敬佩的、赞美的。那么你认同哪种观点呢?同学们各抒己见! 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关羽:对曹操赏赐的金银无动于衷,只为寻找刘备。

让我们做一名顶天立地的,充满浩然正气的,具有高尚情操的大丈夫!

七、同学们试着齐背课文,再一次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概!

八、拓展链接:

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

——(唐)

李白

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

—— (战国)鬼谷子

大丈夫行事,当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

——

《晋书·石勒载记》

九、作业:

每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大丈夫标准,请以《我心中的“大丈夫”》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短文,并与同学分享。

第3篇:富贵不能淫 八上 教案 -

《富贵不能淫》教案

备课组:初二年级语文组 执笔:赵艳菊 备课时间:2017.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背诵并默写短文。 2.熟读课文,借助注释,了解大意。

3.了解孟子其人和他所处的时代,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过程与方法:

4、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教师点拨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背诵并默写短文。 2.熟读课文,借助注释,了解大意。 教学难点:

了解孟子其人和他所处的时代,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教学方法:

7·12模式。(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背诵并默写短文。 教学重难点:

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背诵并默写短文。 教学方法:

7·12模式。(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 教学环节:

一、 德育专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开篇就有一句很精辟的话:‚十八大以来的五

1

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报告还强调指出:‚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

五年来,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党的面貌、国家面貌、军队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党心凝聚了,军心振奋了,民心昂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焕发出强大生机和活力。

二、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呢?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板书:‚富贵不能淫‛)

2、明确目标

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扫清生字词。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了解课文大意。

(二)合作探究

3、布置任务

出示小组讨论任务要求:

(1)分享作者的资料,圈画文中生字词。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能结合工具书或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4、小组探究

组长分工,按任务要求小组讨论。

(三)释义解惑

5、(教师)检查指导。

6、(师生)释疑解惑。

(四)梳理归纳

7、(师生共同)梳理归纳(相关知识点)。 (1).A、 作者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

2

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而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孟子》一书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语言和政治观点,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其文章气势充沛,说理畅达,并长于论辩。孟子也终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因孔子是圣人,所以世人尊称其为‚亚圣‛,将两人的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B、字词正音:

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guàn) 女家(rǔ) 富贵不能淫(yín) (2)、①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诚:真正,确实。

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焉:怎么,哪里。

丈夫之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命:教导、训诲。

戒之:告诫。

女家:指夫家。

夫子:指丈夫。

正:准则,标准。 由:遵循。 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淫:惑乱,迷惑。 移:动摇。 屈:使屈服。 ②一词多义。

戒戒之曰:告诫

必敬必戒:谨慎

谓此之谓大丈夫:称得上,叫做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对……说 太守谓谁:为,是 ③古今异义

父命之(古义:教导、训诲;今义:命令,命运) 以顺为正者(古义:准则,标准;今义:正面) ④词类活用 威武不能屈:使动用法,使……屈服 ⑤通假字 女家:女同‚汝‛,你。 (3)、结合工具书或者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3

(五)讨论巩固

8、小组讨论(根据其他同学整理归纳的板书,查漏补缺) 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教师稍作朗读指导,然后学生齐读课文。 如: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六)目标检测

9、目标检测(检测学生完成目标的情况)

出示检测题: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仪吗? 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住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10、讲解点评

教师对学生做题的情况进行讲解点评。

(七)总结评价

11、课堂小结:

我们在这节课上扫清了字词障碍,了解了课文的内容,

12、布置作业:

熟读并背诵课文;抄写课文。 板书设计:

富贵不能淫

诚:真正,确实。

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4

焉:怎么,哪里。

丈夫之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命:教导、训诲。

戒之:告诫。

女家:指夫家。

夫子:指丈夫。

正:准则,标准。 由:遵循。 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淫:惑乱,迷惑。 移:动摇。 屈:使屈服。

课后反思:

《富贵不能淫》(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二、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举例说明。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举例说明。 教学方法:

7·12模式。(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 教学环节:

一、 德育专题:

新时代‛具有丰富内涵,报告用了‚五个是‛作了精辟概括。

一是,这‚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二是,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三是,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5

四是,这‚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五是,这‚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二、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检查学生对该课词语意思的掌握情况。

2、明确目标

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

(2)、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举例说明。

二、合作探究

3、布置任务

出示小组讨论任务要求:

(1)、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2)、怎样做才能成为真正的大丈夫呢?

(3)、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举例说明。

4、小组探究

组长分工,按任务要求小组讨论。

三、释义解惑

5、(教师)检查指导。

6、(师生)释疑解惑。

四、梳理归纳

7、(师生共同)梳理归纳(相关知识点)。

(1)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谈不上是大丈夫;孟子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样做了以后,再抱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这样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了。

6

(3)、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五、讨论巩固

8、小组讨论(根据其他同学整理归纳的板书,查漏补缺)

(1)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 只是顺从秦王的意;

‚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 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举例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这句话出自《孟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六、目标检测

9、目标检测(检测学生完成目标的情况)

出示检测题: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

①用自己的话概括: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②用书中原话回答: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10、讲解点评

教师对学生做题的情况进行讲解点评。

七、总结评价

11、课堂小结:

孟子关于‚大丈夫‛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仁人志士,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直到今天,当我们再读课文时,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但在灿若星河的古代文化中,也隐藏着某些封建思想的糟粕,比如妻妾制度,三从四德等,所以我们要学习辩证地看待问

7

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2、布置作业: 练习册 板书设计:

富贵不能淫

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复习课)

初二语文年级组 执笔人:赵艳菊 备课时间:20

17、11 复习目标:巩固基础,进一步把握课文内容。 课时:一课时

复习方法:提问式 听写

德育专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庄严宣布:‚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高扬的旗帜上,‚人民‛的底色光彩如初、分外耀眼——‚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2分)

8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2分,意到即可,酌情给分)

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4分)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4分,意到即可,酌情给分)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妾妇之道 ( ) ②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 ③居天下之广居( ) ④无违夫子( ) ①方法 ② 这,这样的人 ③ 居住 ④违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句:女子之嫁也

A. 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 B. 至之市而忘操之。(《郑人买履》) C.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D.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鱼我所欲也》) A 5.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6.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2分)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

9

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委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或‚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1分) 文天祥、鲁迅、项羽等典型例子(1分)。 8.得 戒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3)往送之门,戒之曰 (2)得志,与民由之 (4)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1)能够 (2)得到、实现 (3)训导 (4)谨慎

9.‚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2分)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0、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1、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2分)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12、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2分)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13、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这句话出自《孟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14、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

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10

第4篇:《8、不能告诉你》教案

8、不能告诉你》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不能告诉你》,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倡导学生学雷锋做好事。

2、通过欣赏《跳绳》使学生感受音乐的跳跃与愉悦。

3、成长的足迹 教学重点:见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歌曲欣赏《跳绳》:

(师):“这节课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跳绳,让我们随音乐愉快地跳起来!”

1、老师播放歌曲,学生边听边拍●○,感受二拍子的活泼、欢快的情绪。

2、启发学生感受“小绳”的轻巧与灵活,从而体会音乐的跳跃。

3、学生随音乐自由加入动作表演。

4、选出创作较好的动作全班表演。

二、学唱《不能告诉你》

1、记忆歌词

2、引导学生聆听歌曲,巡视指导学生拍手,初步感受歌曲的节拍。

3、带领学生一起讨论雷锋人物品质。

4、教师有感情地将歌曲演唱一遍,再度引起学生的兴趣。

5、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内容

6、跟着教师模唱歌曲。

7、采用多种演唱方法进一步熟唱歌曲,如师生、生生接口唱等演唱。

三、情景表演:《不能告诉你》

1、学生分组,分成擦桌子组、摆凳子组、倒纸篓组,运用分组竞赛的感觉,激发学生劳动自豪感。

2、用ca, shua, 形成二声部诵读,模仿劳动。

3、教师念白,先让学生感受,然后分组配合练习。

4、完整表演。

四、完成成长的足迹。

第5篇:《我不能说谎》参考教案

我不能说谎

活动目的

1、理解诚实的含义及其重要性,知道撒谎的危害性。

2、知道因为“偶尔撒一次慌”也会失去别人的信任。

3、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体会诚实是令人轻松坦荡的事 活动准备:

学生:找列宁小时侯的故事 、讲砍倒樱桃树小男孩的故事 老师:《狼来了》的故事片 活动过程:

一、 动画故事导入,明确活动主题

1、播放学生熟悉的动画故事片《狼来了》。

2、老师问:故事中的小孩为什么会被狼吃掉?

3、学生回答。小男孩一次又一次撒谎,山下的农民伯伯一次又一次被骗后,不再相信他。真的有狼来时,他只有活活地被狼咬死。这都是他撒谎种下的恶果。

4、老师相机板书活动主题:我不能说谎

5、说谎带来的后果是可怕的,我们不能说谎,绝不能说谎!

二、 小组讨论交流,揭示诚实含义

1、活动一:小组讨论诚实的行为有哪些? 出示教材第二页两幅图

生汇报:诚实就是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诚实就是要敢于说“不知道”

诚实就是要勇于承认错误、勇于改正错误 诚实就是不隐瞒别人的错误 „„„„

2、活动二:夸夸我自己诚实的表现。 学生说说:在家里,我是诚实的好孩子„„ 在学校,我是诚实的好学生„„

老师小结:真正诚实的孩子不只在几件事、几天不说谎,要做到事事不说慌,天天不说慌。

1 / 3

3、活动三:讲讲身边诚实的人和事。

身边有很多诚实的人和事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夸夸这些人,讲讲这些事。

4、老师小结:

诚实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它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身边有许多诚实的人和事,小朋友刚才也说了自己那么多诚实的行为表现。在一件事上、几件事上做到诚实不说谎较容易,在一天或几天内做到诚实不说谎也较容易,困难的是每天都不说慌,每件事上都不说慌。看看,下面这些小朋友就遇到难题了。

三、设置生活情境,辨析明理导行

情境一:课件展示教材3月6日王明宇的日记

1、议一议:怎样帮帮苦恼的王明宇?

2、说一说:你有过小男孩这种心情吗?

3、想一想:你以后遇到这种事怎么做?

情境二:课件展示教材中“乐乐该怎么做”的图片文字。

1、讨论:乐乐该怎么做?

2、交流:你认为撒一次慌有没有关系?

情境三:老师和一个学生表演:忘掉作业撒谎被揭穿的情境。

1、交流:你想对这个撒谎的同学说什么?

2、这样一幕在班级经常发生,有同学尝到苦头,有同学尝到甜头,你想对尝到甜头的同学说什么?

老师小结:犯了错误不要紧,只要勇敢承认,并勇于改正,同样是一个值得别人信赖的人,请听下面的故事。

四、树立诚实榜样,反思提升自我 活动一:讲故事,树榜样

1、学生讲故事:列宁小时侯打破姑妈家花瓶勇于承认的故事。 砍倒樱桃树的小男孩乔治.华盛顿的故事。

2、学生汇报:这两个故事说明什么?

3、老师小结:一个人犯错误实在平凡不过了,最重要的是要勇于承认错误,并且改正错误,才能少犯错误,直到不犯错误。伟大领袖列宁和乔治.华盛顿 给

2 / 3

我们作出了榜样,。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犯错不要紧,要紧的是能勇敢地自我反思,承认错误,不隐瞒错误。希望小朋友从小养成不撒谎的好品质。

活动二:自我反思:你有勇气把你曾经撒过的慌说出来吗?

1、小组交流:和组内的小伙伴说说你曾经说过的慌。

2、小组互助:帮你分析撒谎的心理,反思撒谎的原因。

3、老师小结:通过刚才与小朋友的交流,老师知道很多小朋友说谎都是有难处、有这样和那样不得已的原因,这也就是说谎的借口,不能说是说谎的理由。在遇到麻烦时得想办法积极解决而不是撒个慌简单了事,撒谎暂时解决的问题,总有一天事情的真相要暴露的,你还将为之付出更大的代价,所以我们绝不能撒谎!

活动三:拓展交流:怎样的谎言是善意的谎言。

1、情境表演:医生告诉病人家属病人身患绝症,家属撒谎安慰病人只是良性肿瘤,住院很快会好。

2、学生交流:说谎对不对?为什么?

3、举例说说怎样的谎言是善意的谎言。

老师小结:善意的谎言是爱的谎言,它常常能让糟糕的事情朝好的方向转折,但我们要把它用好,才能不带来伤害。

我们只有从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做一个对待错误有勇气的孩子, 长大才会有出息。

五、课外实践

1、收集关于诚实的格言、谚语,想想它对你有什么启发?

以小组为单位建立“诚实小档案”,记录自己优秀的表现和违纪的行为,经常自我反思,不断提高。

3 / 3

第6篇:《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教案

7 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

秭归县实验小学 乔德智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劳动者的艰辛,了解劳动者的苦与乐,形成尊重劳动者的态度。 能力:指导学生走进劳动者,调查、采访、体验他们的具体工作情况。 知识:知晓身边为我们服务的人,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

二、教学重点:了解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为我们服务的人,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服务者。

三、教学难点:体会劳动者的艰辛,感受劳动者的苦与乐,形成尊重劳动者态度。

四、教学准备:教师搜集资料做好课件。学生课前采访调查各行各业的工作情况并做好记录。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谈话导入,认识他们

1、 从早上走出家门到现在,有哪些劳动者为你提供了服务?

2、在平时的学习、生活、成长的过程中,又有哪些人为你提供了帮助?

3、 下面这些劳动者你们认识吗?请你大声说出他们的名字。

4、总结过渡:原来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竟然这么多呀, 我们吃的、穿的、住的、用的,每一项都与他们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 板书 课题)

5、师:在众多为我们服务者中,还有这样一些人,虽然我们每天都享受着他们提供的服务,但是很少有人能够想到他们的辛勤付出!他们究竟是谁呢?下面就让我们先走进动画片中,去找一找他们的身影吧!

【看《熊出没》;说说你知道哪些劳动者创作了这么精彩的动画片】 【出示《熊出没 》制作的幕后英雄——是他们共同创作了精彩的节目】

师: 正是有了这些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劳动者,在他们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共同合作,才有我们幸福美好的生活。

活动二:想象体验,走近他们

1、交流:同学们,在你们课前采访的过程中,你采访了哪些职业?你最喜欢怎样的职业?

2、 看看大家选择的情况,选择科学家、工程师、教师的居多,而司机、清洁工等这几样职业几乎没人愿选,你们一定有自己不选的理由,谁来说说为什么?

3、师:像大家发言中所说的,这些工作脏、累、有危险,甚至不被人尊重,那么,我们

的生活中,不要这些劳动者了,行吗? 师:那就不要司机了吧! 师:那就不要清洁工了行吗?

6、同桌之间一个提一个答,看谁说得多?然后谈感受。

4、师出示:(如果没有….)

(我们的生活中少了哪个行业都不行。)(板书:离不开 各行各业) 活动三:讨论交流、了解他们

(过渡:没有各行各业的服务者,就没有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来看看这些服务者是怎样工作的?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

1、感受送奶工的工作:(播放送奶工视频)

课件播放视频:送奶工工作情况 师:看了后有什么感受?

【当我们喝的新鲜的奶,是他们真辛苦….. 当我们过年正在和亲人团聚时,他们在….. 当我们还在睡梦中做着美梦时…..】

师:送奶工的工作是多么令人肃然起敬啊!当你结果鲜奶时,别忘了对他说声谢谢,别忘了给他一个微笑。其实像送奶工一样每天为我们默默服务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2、课前我们已经做了社会调查和采访,了解你熟悉的服务者的工作情况,现在就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吧。

小组交流,老师巡视。

师:谁愿意汇报一下你的调查和采访情况。

生:小组代表发言。(汇报交流自己的采访感受或体验情况,体会他们工作的艰辛。) 活动四:延伸拓展、感谢他们

1、这么多的劳动者,一年四季,从早到晚为我们的生活默默工作、辛苦付出,此时此刻,你最想对这些劳动者们说些什么呢?

2、看视频《善行无迹——一盏灯》

3、你准备为我们身边的劳动者做点什么呢?

4、师:让我们真诚地对他们说声谢谢,在今后的生活中用实际行动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对他们做出报答。“感恩的心”这支歌里道出了我们的心声,让我们带着感激之情,把赞歌献给可敬的劳动者吧!

5、(播放歌曲课件“感恩的心”,师生一起唱,一起律动)

结束语:同学们,享受别人的服务是一种幸福,长大后继续为别人服务更是一种快乐,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思想,将来为我们的国家、社会、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板书设计:

7、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

离不开 各行各业

上一篇:运动会加油稿致接力赛下一篇:兽药gmp认证咨询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