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法律思考对策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下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全方位可持续发展都在大跨步日新月异。全国各地的农民物质以及精神生活质量提高了很多。与此同时在也出现了农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生态环境正在遭受污染的威胁。因此, 怎样治理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 恢复那里原有的天蓝地绿水清, 成了不可忽视的重大社会问题。

一、农村环境污染成因分析

(一) 农民滥用农业生产资料造成农村生态环境污染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耕大国, 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然而当今时代, 随着科技的发展, 农民为了快速增产增收, 普遍、大量使用了化肥、农药以及农用薄膜等, 过量的化肥、农药残留在农作物体内形成一定的累积, 很容易引起人畜中毒, 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农用薄膜的大量使用与焚烧, 严重造成了的土壤污染和空气污染, 从而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如果不加以治理将产生灾难性后果。这样的场面不仅造成农民经济损失、资源的浪费, 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二) 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造成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

农业生产化过程中, 养殖、畜牧业的大规模发展, 动物排泄物、饲料残留物、植物秸秆等残留物大量增多, 这些残留物通过水产畜牧的生物链循环进入大气、土壤, 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三) 农村居民生活垃圾造成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

现在农村生活开始形成集聚效应, 而因为原来的分散随意的生活习惯, 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放置, 造成生态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生活垃圾随意丢弃, 缺乏规范的收集站点和排泄渠道, 形成许多了露天的垃圾堆和污水沟, 严重污染土壤、空气和水体。

(四) 城市污染向农村的转移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城市污染已经越演越烈, 进而不可避免的波及到了农村。城市大量无法消化的工业废料、废水、生活垃圾先是污染河流, 进而垃圾占用耕地, 使得农村脆弱的环境进一步恶化。甚至一些企业的有毒废弃物通过非法渠道全都排往农村, 蔓延的各种污染源甚至已经威胁到了广大农村的生命安全。

二、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从法律角度来看, 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加强环境保护的法制宣传, 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法律意识

由于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低, 他们对环境污染的后果理解的不够深刻。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民环境保护的宣传, 倡导科学发展观, 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 提升村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政府也要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环境保护的治理和教育, 从而促使他们养成自觉参与环保的行为, 把保护环境理解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总而言之就是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营造良好的环保氛围。

(二)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使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法制化

由于农村污染源复杂, 要堵住源头, 唯一的措施就是加大立法制度建设, 从根本上杜绝污染的进一步恶化。比如从基层入手, 将农村治理纳入法制化程序, 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对农村环境保护法各级政府应该承担什么责任作出相关规定。并尽快制定配套的, 违反这项法律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相应处罚措施规章, 做到奖惩分明, 保障环境保护法落到实处。

(三) 严格执法, 坚决遏制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泛滥势头

法律法规制定后, 下一步就是执行的力度问题。首先要培训一支有责任心的执法队伍。第二就是要设立相应的农村执法机构, 特别是乡镇等基层党支部要建立专门的环境执法大队, 专人负责。第三要根据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特点和规律, 摸索一套行之有效执法方式, 堵疏结合, 以预防教育为主, 以理服人。最后在执法监督的过程中保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做到公信力和执法透明度达到新层次, 才能使农村环境执法活动真正走向正规。

三、结语

对于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渗透性、传播性, 一个小小的局部环境的破坏, 都有可能造成大规模的环境问题从而导致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条件都会因此受到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有着全国乃至全球的重大意义。倘若农村环境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其危害势必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影响到每一个人。关注农村、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保护农民环境权益是当今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与否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能否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命运。只有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 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祖国乃至整个地球。

摘要:当今社会中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情况不断地越演愈烈, 而我国尚不完善的环境法律法规, 忽视了农村环境的保护在环境治理这方面, 从而造成了农村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不强, 再有我国现今还没有建立完成切实有效的环境污染诉讼机制, 前面说的这些原因严重影响和阻碍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法制建设制度的实施。所以, 我国政府机关与相关部门应立即从法律的角度入手有效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本文将以法律的角度对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现状进行分析, 并就如何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法律制度进行一些思考和对策。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法律,对策

参考文献

[1] 张小红.城乡污染转移的原因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 2012.32.

[2] 上官亮.遏制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法律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11.12.

上一篇:浅谈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下一篇:浅析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