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堂

2022-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品德课堂

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摘要】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强调人才的培养应“德才兼备”,将品德放在才学之前,做到“修身、齐家”,这样才能“治国、平天下”。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和倡导素质教育的形式之下,教师更应提高对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视程度,提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为新时代的社会发展提供诚信守法、品德优良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初中思品 优化课堂 提高教学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虽然考试内容不再以教材内容为主,而是转向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教材仍然是思想品德课程的中心。我国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材包含了诸如人际交往、生活方式、做人品格、法律常识以及社会责任等诸多内容,能够对学生未来的为人处世起到指导和帮助作用。因此,教师应以教材知识为主,通过介绍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以及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基本常识,帮助学生建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权利义务平等的价值观,构建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知识体系,使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时也能以集体利益为出发点。

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核心,初中生学习的动力是兴趣和爱好,所以教师应分析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方法。

1.采用分小组活动讨论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强化学习效果。在课堂上,教师提出教学问题,如事实案例,然后让学生讨论,提出自己的总结性观点,最后由每个小组代表发言,并让其他小组参与评价。这种方式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每个学生都应积极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同学交流,教师在总结学生思想结晶的基础上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进一步升华知识。

2.讲解重点知识

在素质教育的体制下,人们似乎已经不再重视应试能力,但是根据社会发展的现状和思想品德教学的特点,提高应试能力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思想品德学科以道理性的知识为主,既不像学习语文那样需要背诵古诗文言,也不像学习数学那样需要记忆精确的公式,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快速抓住学习的重点,使学生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要想达到这一学习目标,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如在教学爱国主义时,教师可从中国近现代史、我国传统文化、基本国情以及公民基本义务等几方面入手,结合理论与实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

3.运用情境教学法

外国教育学家曾经提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态有着很大的差别,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全面提升教学效果的最佳方式,一旦学生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他们就能对教学内容迅速作出反应,自觉地抓住学习的关键点,教学也就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并以此为依据对知识进行分类,了解哪部分内容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哪部分内容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再以学生感兴趣的部分为基础设计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挖掘和探究教材内容,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在教学苏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九年级第五课关于诚信的内容时,教师设计情境再现活动,让学生完成“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排练与设计调动课堂气氛,同时又进行思考与讨论。这种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方式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研究和讨论学习内容,在提高学习效果的同时完成“学、想、做”的过程,从而实现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过渡。

三、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我们处于信息时代,以教材为中心进行拓展延伸是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方法。因为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它无法满足教学的全部需要,如果教师只着眼于教材内容,就不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会影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因此教师应加强利用课外资源,可以从报刊、电视新闻、网络媒体、视频节目等多种渠道来拓展教学内容,内容涉及名人榜样、法律案件、政治动态、国情国策、社会热点等诸多方面。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来进行整理和筛选信息,力求使拓展的方向与教学的知识紧密结合,以指导学生学会准确理解、恰当使用基础理论和基本观点,使教学更加灵活多变。如在教学“国情透视”时,笔者先根据图片内容提出问题:“图片反映了我国国情的哪些方面?请进行总结性的文字说明;根据上述图片和收集的相关资料,谈谈我国发展存在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然后,笔者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研读图片材料,了解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最后,各小组发言,笔者进行补充及总结讨论结果,评比出“最佳小组”。

从与教材内容联系的紧密程度来看,拓展内容可以分为相关性拓展与延伸性拓展。所谓相关性拓展,是指课外资源与教材内容联系紧密,延伸的内容或是扩大了教材内容,或是加深了教材内容,目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以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延伸性拓展是指充实和丰富相对落后的教材内容。教材的内容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这就需要教师利用更多的资源进行延伸,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教学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如钓鱼岛事件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优秀事例,教师可以通过分析事件,帮助学生学会理性爱国,达到最佳的教育目的。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

林柳青

(浙江省温州市南浦小学 浙江 温州 325000)

【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集思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考虑到小学品德与社会的特殊性,如果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教学内容,不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忽视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道德认识,那么,品德与社会课将会失去活力,将无法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 品德与社会 有效性 策略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为小学生日后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坚实基础的综合学科,更是一门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课程。学生的道德品质养成,与其日常生活须臾不可分割、息息相关,,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其有效性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只有依据学生的生活需要和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关注学生的生活,把教育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身体验,才能切实提升品德教育的有效性。而这样做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不拘泥于课堂,进而走出课堂,融入社会生活,在亲身实践与体验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学会生活,学会做人。那么,到底如何提高品德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自己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进行的一些实践和探索,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提高认识,教学与实践体验相契合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是国家重视小学教育的重要体现,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的好与坏,是教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是要从思想上重视,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体验相契合,真正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首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做到“我想说、我敢说”。在此基础上,我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结合课本,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了家庭作业——试做家务。其结果是学生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由此,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去讨论,怎样争取家庭中的实践机会,触如这样的实际问题很多。我教育学生要面对现实,想办法与家长沟通,再次,选择适合你的机会去试一试,就可能成功了,这样有了老师的鼓励,小组同学的建议,再去做就可能得到家长的认可。

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认同,这是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基本原因,学生的一些正确、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产生怀疑。现在的教学所给予学生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大家会对你有什么评价,这样使学生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建立自己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这样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作用。

3、结合实际,加强道德教育

当前,生活在城区的孩子中不少存在不爱劳动、甚至是好逸恶劳的倾向。我们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劳动的教育。告诉孩子们, 学习成绩好只是一个方面,养成爱劳动、勤于思考、善于创新的习惯和品质才是更为重要的。当然,如果这样的思想教育只是说教,显然缺乏说服力,这就要求老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参与劳动切身体会不同感受,从而教育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善于创新,敢于进取。

二、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展开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充斥这单一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方式在现实社会中是终就被淘汰,落后的,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要改变现状就必须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探索出以下几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导行模式;由传统的说教单一式转变自主学习,这是在课程改革的小组合作学习中而来的,它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观察、理解、明理,最后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问题讨论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人格发展,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思考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充分让学生去感知,去思索,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敢于表现自己,敢于让学生自己进行,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前,这种教学模式在我们学校还是最受欢迎的。

适当补充模式;随着社会、科学、人的认识,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发展着,对课本中的过时内容大胆舍去,对充满时代气息的内容尽最大的努力补偿。如每年各种节日的主题:上海世博会的举行、目前世界最高的大楼——迪拜塔(818米),以及我国的国防、航天技术,我国的国际地位等,通过这些变化着、发展着的新鲜事物和现象,打开学生的视野,感受、吸收新知识新理念。时刻关心时事。

三、点燃激情,以情激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真情可以感染,激情可以传递。只有拨动学生的心弦才能奏动人的乐章。教学中教师要先入题入境,才能真情流露,以自己乃至身边熟悉的事物为切入点感染学生引其入题,以真情教学点燃学生的激情,从而引发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的兴趣。

具体做法可创设生活情景、故事情境、游戏情节、角色扮演等来引发兴趣。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通过这种情境中的体验,学生感到《品德与社会》不再枯燥,而是兴趣无穷。

四、触景生情,以境促情

人的情感往往受情景气氛渲染,特别是孩子们,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一定的氛围下产生相应的情感,触景生情。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创设与教学内容想适应的具有激发道德情感的教学情境,以境生情,以情激情,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验。利用课本中的图片、生活中的情景等制成多媒体课件, 再现情境,使内容具体形象。例如教学《马路不是游戏场》时,先简要介绍交通事故在现实生活频繁发生的现象,马上引导学生观看一组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交通事故的图片,再让学生以小记者的方式报道一组安全隐患的资料,以当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 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达到动情中明理,明理中促行。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幻灯、影音、图片等来创设有趣生动的情境,化抽象、枯燥为形象、生动,使学生学习热情与情境产生共鸣。

以上是我在日常教学中的初步认识及做法, 也是致力于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尝试。事实已经并还将继续证明,只要我们从育人的角度去认识、重视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下足苦功,精心创设情境,以情激趣,以境促情,才能真正打开儿童的心窗,让他们带着激情、兴趣在课堂和生活中明理成长,逐步成长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

[2]《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3]叶 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作者:孙晓荣

第2篇: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摘要:与其他学科相比,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效率有着双重性的特征,效率的提高不单指成绩的提高,也指学生思想品德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结合当前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了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的几点经验。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 教学效率

根据当前的教学环境,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将思想品德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面对学习生活,全面提高初中生的素质。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虽然考试内容不再以教材内容为主,而是转向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教材仍然是思想品德课程的中心。我国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材包含了诸如人际交往、生活方式、做人品格、法律常识以及社会责任等诸多内容,能够对学生未来的为人处世起到指导和帮助作用。因此,教师应以教材知识为主,通过介绍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以及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基本常识,帮助学生建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权利义务平等的价值观,构建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知识体系,使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时也能以集体利益为出发点。

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核心,初中生学习的动力是兴趣和爱好,所以教师应分析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方法。

1.采用分小组活动讨论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强化学习效果。在课堂上,教师提出教学问题,如事实案例,然后让学生讨论,提出自己的总结性

观点,最后由每个小组代表发言,并让其他小组参与评价。这种方式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每个学生都应积极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同学交流,教师在总结学生思想结晶的基础上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进一步升华知识。

2. 讲解重点知识

在素质教育的体制下,人们似乎已经不再重视应试能力,但是根据社会发展的现状和思想品德教学的特点,提高应试能力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思想品德学科以道理性的知识为主,既不像学习语文那样需要背诵古诗文言,也不像学习数学那样需要记忆精确的公式,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快速抓住学习的重点,使学生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要想达到这一学习目标,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如在教学爱国主义时,教师可从中国近现代史、我国传统文化、基本国情以及公民基本义务等几方面入手,结合理论与实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

3.运用情境教学法

外国教育学家曾经提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态有着很大的差别,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全面提升教学效果的最佳方式,一旦学生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他们就能对教学内容迅速作出反应,自觉地抓住学习的关键点,教学也就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并以此为依据对知识进行分类,了解哪部分内容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哪部分内容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再以学生感兴趣的部分为基础设计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挖掘和探究教材内容,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在教学苏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九年级第五课关于诚信的内容时,教师设计情境再现活动,让学生完成“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排练与设计调动课堂气氛,同时又进行思考与讨论。这种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方式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研究和讨论学习内容,在提高学习效果的同时完成“学、想、做”的过程,从而实现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过渡。

三、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我们处于信息时代,以教材为中心进行拓展延伸是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方法。因为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它无法满足教学的全部需要,如果教师只着眼于教材内容,就不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会影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因此教师应加强利用课外资源,可以从报刊、电视新闻、网络媒体、视频节目等多种渠道来拓展教学内容,内容涉及名人榜样、法律案件、政治动态、国情国策、社会热点等诸多方面。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来进行整理和筛选信息,力求使拓展的方向与教学的知识紧密结合,以指导学生学会准确理解、恰当使用基础理论和基本观点,使教学更加灵活多变。如在教学“国情透视”时,笔者先根据图片内容提出问题:“图片反映了我国国情的哪些方面?请进行总结性的文字说明;根据上述图片和收集的相关资料,谈谈我国发展存在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然后,笔者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研读图片材料,了解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最后,各小组发言,笔者进行补充及总结讨论结果,评比出“最佳小组”。

从与教材内容联系的紧密程度来看,拓展内容可以分为相关性拓展与延伸性拓展。所谓相关性拓展,是指课外资源与教材内容联系紧密,延伸的内容或是扩大了教材内容,或是加深了教材内容,目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以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延伸性拓展是指充实和丰富相对落后的教材内容。教材的内容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这就需要教师利用更多的资源进行延伸,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教学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如钓鱼岛事件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优秀事例,教师可以通过分析事件,帮助学生学会理性爱国,达到最佳的教育目的。

四、总结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强调人才的培养应“德才兼备”,将品德放在才学之前,做到“修身、齐家”,这样才能“治国、平天下”。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和倡导素质教育的形式之下,教师更应提高对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视程度,提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为新时代的社会发展提供诚信守法、品德优良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奎.构建卓越课堂,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J].新课程·上旬,2013,(7).

[2]粱振峰.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J].教师,2011,(21).

[3]熊贤俊.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探究[J].中学新课程,2012,(7).

[4]张永平.关于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的方法概论[J].新课程·中旬,2013,(7).

[5]林新春.关于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问题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14).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锦溪中学)

作者:赵利霞

第3篇: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摘要】当前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缺失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那么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实效呢?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激活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围绕学生的需要展开教学,并提高教学实践能力,重视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思考。本文结合笔者的一些实践体会,分析了新课改下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方法,望能给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思想品德 有效性 教学方法 策略 观念

新课程改革的勢头很大,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重视改进教学方法,改正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重视课堂讲解质量的提升,留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并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重视教会学生知识,给学生实施养成教育,在教学中落实社会实践,在生活中全面实施学校教育。教师要发挥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的观念,发展并创新教育教学的模式,在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上创新,实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教学效率。初中思想政治教师,要进行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并形成教学思想,发表自己的想法。

一、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也伴随着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师要充分发挥机房的作用,重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并积极获取信息,采用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并提供教学保证,教师重视声音图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教师要重视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改进教学方式,加强教学学习,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掌握计算机知识和课件的使用方法,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

二、优化课堂导入,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新课的导入非常重要,是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感情的共鸣,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教师要重视精确的感人的情境导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求知的欲望,并交给学生新课讲解的钥匙,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积极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并发挥激情的作用,并重视引进教学导入的情境化,做好教学的前奏。

教师可以编写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回忆和联想教学目标,研究的主题。教师要重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并引进实际课型的需要,保证短小精悍,形式多样。具体可以分为:

1.多媒体的教学导入

2.引用故事导入教学

3.列举事例进行教学导入

4.引进社会热点话题

三、优化学法指导,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1.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可以将问题提得具有综合性,有讨论的价值,并让学生领会围绕问题的实质分小组进行合作讨论,交流讨论的结果,并展示讨论的成绩,请每个小组一个同学汇报小组讨论结果,教师加以提炼和引导拨正,并指引学生深化认识,形成深刻的理解。

2.精讲精练

精讲是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只有在学生探究的学习基础上,选择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知识和学生难以理解的共性问题,进行有效合理的筛选,追根求源,透彻剖析,做到精讲,才能在短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才能留出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把知识转化为技能、能力。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度的,教师要提高备课的质量,设计精讲精练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刻而高效地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帮助学生理清解题的思路,分清答题的层次,梳理知识结构,这些才是完成练习的真正的目的所在。

精练要求教师提高备课的质量,在备课中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用心设计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练习。力求让学生对所讲知识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在选择习题时,教师还要注意内容要精要,方法要精巧,语言要精炼。另外,要把握好适度的习题量,以免学生在过多的习题下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在精练以后,教师还要注意针对学生练习中集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合理及时的纠正和反馈。

3.构建知识体系

通过讲解和练习所巩固的知识就像珍珠,教师要用线将这些知识串联起来,并进行梳理,去除不重要的细节,指引给学生形成完善详细的知识结构图,使学生形成知识化系统化的理解,构造出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图,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脉络和内容。

四、优化课堂拓展,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1.课堂拓展的重要性

课堂拓展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新的知识结构,重视形成课堂拓展,发展学生终身可持续性学习的能力。

2.课堂拓展的“广度”

课堂拓展要在广度上做文章,这样学生的知识面比较宽泛,认识问题也比较全面,思考也比较缜密,有助于学生形成完备的知识结构图,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3.课堂拓展的“深度”

课堂拓展要在深入上开掘,挖深学生的内容理解,可以增加学生的认识深度,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质量,深化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深刻的讨论,提出深刻的见解,并通过这些方法来让学生的思维更深刻,答题的时候就能答得深刻而有见解。

4.加强课堂练习

教师要加强课堂练习,训练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课堂练习,给学生充分训练的园地,教育并引导学生学会在课堂练习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科学高效地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学习,在带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的优化永远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一系列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归根到底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因此,我们要优化初中品德课堂,要提高教学的质量,优化教学的设计,采取多种积极有效的优化初中品德课堂的办法,为全面提高初中品德课堂的教学质量,积极推进初中品德课堂向着高效、科学的方向发展而努力。

作者:黄荣君

第4篇:构建高效的品德课堂

品德与社会是新课程改革中创生的一门课程。它的设置,既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也是加强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意义在于:第一,它是课程改革推出的全新课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课程史中没有这门课程;第二,它是一门新型的综合课程,既突破了分科形态的思想品德课,也重新梳理了原本定位和设计不够清晰的、综合形态的社会课;第三,它实现了课程设计与实施两方面的全面创新,与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共同构成新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相对以往的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等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给课程实施、教师的素质带来了挑战。

一、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大量听课、座谈、研讨和广泛听取一线教师的教学反馈,笔者发现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理念、性质、目标等把握不够,出现重表面形式、轻实质内容,重结果、轻过程等背离课程本质的形式化、功利化倾向;教师主宰课堂,牵引儿童活动现象严重;教师的教学活动组织停留于对知识的传授和记忆,忽略儿童亲身体验;教师知识背景欠缺,难以建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综合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能力薄弱。

基于各方面的原因,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出现了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意识不强

部分教师缺乏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特征、基本理念及课程目标不了解,更谈不上很好地在课堂上落实课标理念、体现课程特色,造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学科意识。很多老师将品德课上成满堂说教的政治课,要不就上成灌输道德知识、社会知识的常识课,甚至上成语文课、音乐课、手工制作课、“四不像”课等。学科意识不强使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失去了课程价值,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的特点没有体现,“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目标没有落实,课堂没有效果。

2. 目标意识不强

相对于其他学科,品德学科的教材是变化很大的,充分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活动性等特点,图文结合,形式活泼。教材的范例性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也给教师使用教材带来了难度。加上兼职教师的心思和精力未能放在“搭头学科”上,教师缺乏对教材的研读,不理解教材设计的意图,难把握教材设计的思路,于是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往往把握不准,出现很大的偏移,目标不准直接导致课堂结构的混乱。有些课设计很多的活动,但这些活动往往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表面热热闹闹,实际没有效果,没有目标。

3. 教学方法不当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品德课程更强调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升华,强调在探究中发现、提炼、总结。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关于教学建议中要求“有效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并对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小组学习四种学习方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但很多教师没有理解新课程关于学习方法的理念,教学方法不当。主要表现为:一是看图讲述,照本宣科:“这幅图画了什么?有几个小朋友?我们应该向谁学习呀?”……二是生硬说教,强行灌输,“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读了这个故事,看了这段表演,你有什么想说的呀?我们应该怎么做呀?”“能不能像他这样做呢?” ……一节课下来老师提了很多无效的、琐碎的问题,将课堂肢解得支离破碎。这样的课堂完全忽视了儿童的生活价值,忽视了儿童道德感悟和情感体验,脱离儿童的生活,关起门来进行德育知识的传授,进行枯燥的、成人化的说教,直接培养了“口头上说的呱呱叫,做的却是另一套”的孩子,造成课堂低效,影响德育实效性。

4. 教学内容泛化

教学内容泛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脱离生活,对儿童的生活经验仍然挖掘、利用得不够,教学过程中难以找到切入生活的问题,以教材为中心,进行“看图讲述,照本宣科”。二是脱离教材,与前面相反的是,课堂过多地联系生活实际、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过多地创设情景,花架子搞得多,实质性内容很少,比如教材受冷落,一味地向课外延伸,老师和学生对教材都没有搞清楚、搞透彻,盲目地找其他材料,比如“贴标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不是从教材中去提炼、升华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从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去捕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造成低效甚至无效。

二、如何构建高效的品德与社会课堂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出现了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现象,这与课程的基本追求“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相悖离,提高品德课堂教学实效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效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课题。

针对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几点教学建议如下: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体现课程的特色与价值

(1)凸显课程价值与特色。每门课程都有它的性质、特征、基本理念和独特的课程价值。“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品德与社会课程总体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这些性质、理念和目标就决定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价值,也凸显了课程的基本特色。 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课程的总体目标展开,体现课程核心价值,并凸显课程的特色。首先要仔细研读课程标准,理解品德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基本理念,凸显“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的学科特色,有明确的课程意识。避免将品德课上成道德说教课,上成手工制作课等。

(2)避免课程目标和课堂目标的混淆。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是能达成课堂教学目标。视导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师教学目标出现偏移,教学目标不明确,造成实效性不高,首要原因是将课程目标与课堂目标混淆。在教师教案中经常出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这样的课程目标。

强调课堂教学的目标清晰,每一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样课堂教学任务才会明确,教学环节才会清晰,课堂效率才能得到保障。

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目标和课堂目标的区别及课堂目标的设置进行了阐述:“课程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综合实现的,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能力与方法目标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才能达成。因此,教师要在把握整个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单元或课的教学目标,处理好长期形成的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突出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必面面俱到,应简洁、清晰、具体,注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尽可能根据本校和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求进行设计,避免大而空。”

(3)强调三维目标的融合。很多品德课堂效率低还表现为三维目标的割裂,比如游离于知识、技能之外的过程、方法,不以知识技能为载体,为过程而过程,为方法而方法;比如“贴标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不是从教材中去提炼、升华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从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去捕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比如依然只关注知识的授受、技能的训练等。

品德与社会课程明确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方法、知识的三维目标,并在课程分目标中进行了详尽的阐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三维目标的融合不是简单的三种目标的相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弥散式、渗透式的,它不是孤立地在教学的某个阶段、某个环节进行。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全面把握、整体实现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并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经常问问自己:知识和技能所包含的思维、价值是什么?暗含了什么样的价值观?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要经历什么样的过程或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改变追求表面的学业成果,忽视儿童的精神成长,忽视深层的态度、观念、思维方式、情绪情感发展的倾向;改变偏重道德说教、偏重形式,忽视儿童的真实体验与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倾向;改变偏重知识灌输或技能训练,忽视儿童的好奇心与实践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倾向,确保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紧密联系生活,提高教学层次

学生的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础,让品德培养回归生活是这门新课程的变革关键。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有特殊的价值。没有脱离生活的纯道德存在,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只能在生活中实现,“在生活中学会生活”。

课堂教学该如何回归生活呢?

(1)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及成长中的烦恼。课堂教学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首先要做到“从生活中来”,尽可能将学生生活中经常谈论的话题、遇到的问题,变成我们教学的课题、主题。教学中,和孩子们共同交流这些话题,共同探讨并尝试解决这些问题,解决成长中的烦恼,从而指导学生生活,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意义的,才是对孩子的发展有利的。

教学形式也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2)充分利用并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会有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感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让他们有话说,愿意说,能够说。

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恰恰应当重视他们的这些虽不成熟,但很宝贵的经验,这样的品德课堂才是生活化的,才会有效、有意义。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就要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的基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了解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多方面因素。

利用学生生活经验,最终是为了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社会性发展”。

(3)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创设多样化、真实的生活情境,追求真实的、有意义的教学,提高教学层次、教学效率。品德与社会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饱含情感的内容,以情动人,重视生活情感的陶冶。品德课堂教学同样要重视实际生活中现实性、情境性、形象化的情感教育。捕捉儿童日常生活中鲜活的案例、事件与现象,将之生成为有针对性、启发性的教育情境,强调启发道德自觉,避免生硬说教,主张结合具体生活实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3.有效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活动的质量

活动是品德与生活教与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的。品德与社会具有实践性的基本特征,课程的学习是知与行统一的过程,强调学生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要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要精心设计活动内容,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开展适宜的活动,提高活动的质量。

(1)明确活动目标。活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但绝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要特别强调活动目标明确。不片面追求教学活动表面的热闹,而是注重活动的实效,这样的课堂才会是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视导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师都走入一个误区,片面追求活动的形式,忽视活动的内涵和目的,感觉一堂课下来,学生不唱一唱、画一画、跳一跳、演一演,就等于没有开展活动,就不是成功的品德课教学。其实,真正深层次的活动,是人的思维活动,只有真正调动起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的活动才是有效的活动。

(2)把握活动的生成性。受儿童年龄特征及活动教学本身组织的难度大的影响,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意想不到的情况,会有很多突发事件和场景出现。这既给教师教学带来了难度,也给教师创造性教学带来了机会。把握课堂的生成性,灵活处理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必须和必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生机、各种意外生成的因子进行及时捕捉和有效利用,使预设外的生成问题,转化为促进教学的有效资源,使课堂变成一幅鲜活的、流淌出生命活力的美丽图景,这正是我们新课程所追求的。

要把握活动的生成性,体现课堂的精彩,要求教师有高的教学智慧、教学机智,而这种智慧、机智往往来自于对学生的倾听。学会倾听,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和批评的价值,再因势利导,进行教学,让孩子成为“生成性资源”的解决者。

关于提高活动的实效,课程标准中也有很多具体的、精辟的阐述,如:“活动指导应从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学习兴趣、爱好、经验、能力水平、关心热点等而非从教师的主观意愿出发,克服形式主义、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坚信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长处,对儿童的活动尽可能多地给予鼓励、肯定和积极的、建设性的意见,切实地调动起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儿童尽可能多地体验到成功感,发展自信心。”“关注活动的后续效应,重视将教学延展到课堂之外的儿童生活中。”仔细领会,认真落实,才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4. 追求课堂真实

真实是品德课堂的生命。教学中要鼓励孩子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让他们说真话、表真意、动真情。可以将学生置于两难的情境,引发他们内心的价值冲突和情感波澜,实施自我的教育。千万避免把握问题的标准答案发问,鼓励学生说假话。

我们的课堂往往由以前的“满堂灌”演变成“满堂问”,课堂里充斥着很多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教师一旦提出这些问题,就渴望得到心目中已经设定好的答案。例:看了这段录像,听了这些歌,读了这段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你会怎么做?这些把握标准答案的提问,只能培养“两张皮”的孩子,“说起来呱呱叫,做起来另一套”,造成德育实效性不强,课堂教学没有效果。课堂上老师要重视学生思辨、研讨、比较、鉴别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认识事物因果关系的多重性、复杂性。要避免价值判断和道德选择的简单化。追求真知、实事求是的品德课堂才会是高效的课堂。

品德教育的有效性源于生活教育的真实性。教育内容必须从实际出发,反映真实的生活,践行真实的德育,力戒“假、大、空”。形式主义是生活之真的大敌。远离生活之真,其结果必然是德育效率低下,最终只能使德育走向反面。人性化是生活之真的基点,爱是生活之真的精髓。我们要鼓励学生说出“喉咙里的半句话”,尊重学生的理性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不用“美德绑架我们的孩子”。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有意义的。

作者:左梦飞

第5篇:充分利用资源,夯实品德课堂

摘 要:品德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品德课,需要老师精心去准备设计。为了达到更好的课堂效率,挖掘课程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资源;品德;教育

古语有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想只有当一个人拥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才能让优良的品德伴随一生。因此,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在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小学品德课程主要贴近学生的生活,重在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质,热爱自身的生活。由于教材内的内容有限,如此一来,在小学品德课的设置上,就需要我们品德任课教师充分将身边的资源进行适当的开发并利用,从而丰富品德课程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以更好地培养学生。接下来我就从三个方面来谈一谈如何利用身边的资源夯实品德课堂。

一、充分了解学生,挖掘学生自身资源

班级中的学生各有各的特点,很多学生都来自于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方,因此每个学生的认知体验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在我们的品德课堂上,老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感知和相应的经历,将自己的切身感受与大家交流分享。

依稀记得在《我的邻里生活》这一单元的课程当中,学生在课堂上就纷纷分享自己的邻里生活体验。老家是农村的孩子在课堂上就分享自己跟小伙伴们在田园间嬉戏打闹的场景,而一直生活在城市的学生则是侃侃而谈自己与小区的小伙伴一起做游戏的各种经历。班级里那個来自东北的女孩子在课堂上分享了自己过年回老家跟老家朋友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的愉快经历,让一直生活在沿海地区的孩子们好不羡慕。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那么我们老师就可以逐个了解与分析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切实掌握他们的特点,从学生身上去挖掘教学资源。

二、留意生活,收集资源

在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当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生活当中的各种情境也能够开启学生思考的源泉。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也应该做到让课堂更加贴近我们的学生。

在执教二年级的一节品德课时,我让学生们去寻找春天。在课间的制作上我就搜集了很多校园当中的花草树木,在课堂上给孩子们展现出来。学生们看到照片都很激动,因为这就是我们身边的春天。因此整节课堂效果呈现得非常好,学生发言更是积极踊跃。我想正是因为我将教材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从而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样学生才能做到享受生活,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生活处处是教育,只有让学生亲自经历,亲自体验,才能够真正达到丰盈自己的内心世界。作为一名品德教师,我在课堂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真真正正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三、发挥家庭作用,形成教育合力

我们都知道对学生而言,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父母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本身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长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同样也关系到孩子未来的人生道路。

因此平时的教学当中,老师也要充分利用家长的力量,在平日的家庭教育中就灌输给学生应有的思想品德。例如家长可以在周末的时候督促学生适当地做一些家务活,让学生在辛勤的劳动当中感受到劳动的乐趣,更加深刻地明白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样我相信在课堂上课当中,学生一定会更加深有感触。记得在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中《我的劳动感受》这一课上,学生因为在家中多多少少都有过劳动经验,因而在课堂上十分活跃,纷纷举手发言。我想这样一节包含自己劳动体验的课才是最为真实,也是最为自然的。此外,抛却课堂,在平日里,家长更是要时时刻刻教育学生如何成为一个品德优良之人。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做起,学校教育如果得不到相应的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那么即使学校再努力,也是很难起到有效作用的。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品德行为是德育中最实在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家长若从小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习惯,将使孩子受益终生。”我们应切实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品德课堂带给孩子们更多的收获。

课程标准中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我想我们老师也要做到让搜集到的教学资源紧扣教学内容,同时资源是有趣生动的,让学生愿意融入其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陶行知先生一直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我想当今社会,我们的学生不能只做学校里的学生,更要学会去做一名社会中的优秀学生。而这就需要我们品德老师充分调动并且利用好各类资源,将其融入我们的品德课堂当中,让学生学得更加开心,学得更为有效,夯实我们的品德课堂。

参考文献: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编辑 郭小琴

作者:郭培

第6篇: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文献标识码:A

决定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应坚持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贯彻思想品德教学原则,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根据多年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反思,笔者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突破,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学设计要科学合理、重难点突出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教学设计要求:“要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在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堂所需达到的教学目标,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因此,如何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做到让学生“一课一得”,触类旁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课堂设计要有明确可行的日标,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日标必须科学化。从纵向看,思想品德的教学目标有四个层次:(1)课程标准要求——总日标;(2)年级要求一一阶段日标;(3)单元要求——单元日标;(4)课文要求——达成目标。达成目标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必须落实的具体日标,要紧扣单元目标,体现阶段日标,关联总目标。在制定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时,必须双向重复,自上而下,全局在胸;然后由下而上,步步紧扣,避免思想品德教学日标的盲目性、简单性、随意性。

从横向来看,思想品德的教学目标是根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三维来设计的。这种设计思路是在思想品德教材的逻辑性、实用性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意在克服以往将知识和能力、学习结果和过程方法、个体的情感体验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养分裂开来的弊端,强调三者的结合,注重思想品德课的综合性、实用性。因此,在制定思想品德教学目标的时候,必须依据新课程思想品德教学目标体系的纵向层次和横向范围来精心考虑,在交叉点上提炼出科学的教学目标。

二、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教学手段就是提问。这种提问有互动性,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双边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保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切忌模糊的、空泛的、不着边际的、游离在教学内容以外的提问。切忌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等没有营养价值的提出。这是一种片面追求课堂气氛活跃的随意的、肤浅的提问,当然不可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深度、广度,也就不可能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因此,我们在设计课堂提问的时候,要紧扣教学日标、重难点,提问要具有梯度,要具有层次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教师一方面要做到深入研读思想品德教材文本,另一方面要深入学生实际,加强“有效预设”,才能达到有效教学,使自己的设计问题具有明确的、恰当的、梯度的、层次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又要注意讲究技巧,追求提问的及时、适当、务实,所提的问题要有个体性,不能低于或者高于学生个体的水平,难的问题,必须以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并有效地学习为前提,通过讨论、酝酿来解决问题。总之,教学中,老师恰当地运用提问艺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还能造就较好的课堂互动交流的气氛。

三、适时激励,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教授说过:“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得到赞赏。”想得到肯定和表扬是人的普遍的心理,学生更是如此。表扬能唤起学生的自尊,使他们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更加自信、自爱、自立、自强,因此,表扬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意志力和创新力,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根据激励的内容和形式,可以表现为表扬激励、赏识激励、批语激励和体态语激励等。在新课程改革中,适当应用激励教育可以使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耿得良好的效果。校本教研证明,如果一个教师对所教学科感到兴奋,而且通过喜怒哀乐的面部表情、抑扬顿挫的声调、自然合理的手势和身体语言来传达、展示这种兴奋,就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无声无息地带领学生进入知识的海洋里,激励、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所以,在堂课教学中,我们要对每一位学生都充满了期待,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值得信任的人,当学生圆满回答了某一个问题之后,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例如,在思想品德小论文教学中,用充满欣赏的语气朗读学生的范文,用赞美的语言来讲解学生小论文的逻辑、语言、条理,给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还可以开展互评、互改、小组评议、集体点评等活动,目的都在于以激励学生为评价主体,通过老师的激励,或者同学的互评互议,构建各抒己见的课堂氛围,在这个氛围里,学生会享受到民主,体会到和谐,同时会发展个体能力,张扬个体。从而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好思想品德课的自信心。

四、密切联系生活,教学生活化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教学中提出:“强调与生活实际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向十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

十富多彩的生活是教师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也是学生思想认识的重要源泉,离开了十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思想品德教育只剩下空洞的说教,就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大大降低。联系生活既可以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也可以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比如学习《学会合理消费》这一课时,在学习绿色消费这一知识时,可以联系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低碳环保是世界趋势,绿色消费符合低碳生活,也可以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比如大理市市场禁塑、喜欢买绿色无公害产品、垃圾的分类处理等做法,通过这些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对绿色消费的认识不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联系生活使思想品德课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十富多彩的生活画卷,更是学生践行的指南。

五、注重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性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让学生知行统一,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重视实践。老师课前可以布置学生做一些小调查、搜集资料的工作,课堂上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小品表演、模拟法庭等活动,课后还可以让学生完成一些实践类作业,如当一天家长,给父母做一顿饭,做学校环保志愿者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得到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内化。

总之,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是有心教学的总结,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它所关注的不仅仅是传播思想品德知识,更是学生智慧的发展。政治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的教学观,把思想品德教学看作是和学生的对话,是对学生品德发展的沟通,是和学生共同合作、共同享受、共同成长的过程,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展提供空间平台和机会,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思想品德,实现有效的、高质量的课堂互动,从而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 文思)

作者:姚正南

第7篇:品德课堂教学反思

――如何做到放手教学,且放而不乱

有人说,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我认为,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也应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以标扣本,而又不唯教材,因此,这不仅需要教师为教学补充一些时事热点的案例,更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拘一格,敢于放手,这也是贯彻新课改以人为本理念的需要。

我在进行九年级教材《不言代价与回报》教学时,教材上有这样一个案例:学校组建舞蹈队,小青被推举为队长。正上初三的小青,学习任务相当繁重,而且她还是市少年宫舞蹈团的成员,每周都要去参加排练。于是,小青找到老师,希望换别人当队长。老师为难地说: “舞蹈队刚刚组建,一切都需要从头做起。你能力强,舞也跳得好,你就先干吧。”虽然小青也感到为难,但她还是积极投入舞蹈队的工作当中。从帮助老师挑选舞蹈队员、安排训练时间、组织排练,到与队员所在班级老师进行沟通、协调等,她都做得井井有条。为此,她牺牲了许多娱乐与休息时间,学习成绩也有些下降。

结合案例回答:你认为,小青这样做值得吗?这个问题刚一抛出,学生们就炸开了锅,有的说:值得,有的说:不值得,见状,我马上趁热打铁,到底值得不值得,要以理服人,现在请你们赶紧想想你的理由。随后,这两大阵营的学生都详细叙述了自己的理由,而且认为值得的这一观点的学生还结合了教材中苏珊的案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一场激烈的辩论中,持值得这一观点的学生逐渐占了上峰,最终全班学生达成了共识:对于那些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责任,只要我们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出色。

我认真地回顾了一下这堂课,首先,教师不要随意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定论,不能把可能出现的不同的观点提前进行统一,对于问题要敢于放手,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动起来,思维的火花才能跳动起来,激情才能在课堂上点燃,而作为课堂的组织者,也不能彻底放手不管,要掌控好局面,把握好火候,适时的点拨收网,引导学生体味生活中蕴含的道理,规范自己生活中的行为。

针对思品教学中关于放手教学这一问题,我有以下的感悟:

一是,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在思想上要转变教学观念,不能以自己为主体为中心,让学生成为接收知识的机器,要尊重学生,以人为本,在教学中要敢于放手,敢于让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起课堂的活水。

二是,要解决放而不乱的问题,也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放手课堂才没有顾虑,才能大胆放手,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潜心钻研教材,必须有驾驭教材,掌控课堂的能力,在上课之前,尽量多的预想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打有准备之仗。当然,要提高自己的课堂组织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学习去锤练。

三是,随着新教材改革的深入,教材所设置的问题越来越开放,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很多问题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性的结论,学生们完全可以各抒己见,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教师,就要认真学习,作足上课的准备,在课堂上要认真倾听,细心拨正,耐心引导。

第8篇: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反思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罗大山

自从上九年级的思想品德课以来,自我感觉费了不少的心力,一段时间下来,可学生根本不领情,总有学生违反纪律,批评教育、谈话谈心,但收效甚微。我时常问自己:“怎样才能上好九年级的思想品德课?”经潜心学习和实践,认真反思,我有了新的认识。

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作为老师,虽然费了不少的心思上好每节课,可学生根本不领请,不认真听课、开小差,课后抄作业,不把学习当回事,学习观念和态度不端正,认识不到学习得重要性。二:作为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过于追求理性化,知识化,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学习,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正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尝试让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为学生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极为重要。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打开学生的思维,要让他们自主学习,从小具有创新精神,就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要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作为教师应该要勇做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的引导者、解决问题的合作者、探求问题的启发者,而不应该再是带着问题进课堂、留下答案出教室的灌输者。而我现在做得不够,原因在于自己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育教学观念,思想中还有传统观念在支配着自己,以后要尽量留时间给学生探究问题。

三:课堂上忽视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产生既可由教学内容引起,也可以由大量观察现象引起。作为教师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可利用的资源,让学生利用书本知识观察生活、观察社会,通过观察发现和原有知识经验不一致或相矛盾的现象,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把好奇心发展下去,引导他们发现事物现象后面的本质,揭示事物规律是教师的任务。而之前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好奇心的激发,导致课堂上出现学生精神不集中、发言人数少

的现象。今后在教学策略上还需要加强和提高,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促使学生发自内心去学习。

四:给学生提问、探究的时间不够

以前上课时,学生总是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来展开讨论,大多数学生根本不愿意参加这样的讨论,在课堂上发言人数少,讨论不热烈,时常有学生“开小差”。原因是让学生提问不够,表达不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学生不能积极的投入精力去讨论探究,但学生对知识是渴望的,很多问题是他们不明白的,今后应该给学生更多提问、探究的时间,让学生先自己主动提出问题,然后再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才会被调动起来,参与的愿望才会变得更大。

通过课改,我明白了要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学生质疑、讨论和辩论,把思维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把活动的权利交给学生,使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会自主探究,集思广益,从而以极大的热情,去探究未知世界,去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获取未知的知识。只有如此,学生才会逐渐养成我要学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也只有如此,我们的课堂才会显出生机,显出活力。

2012.11

上一篇:媒介素养下一篇:模拟电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