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组工作计划

2022-04-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总是面临着一些工作任务和目标,特别是对于营销工作而言,有年度工作任务,季度工作任务,月度工作任务,每周工作任务,甚至每日工作任务。在进行工作任务之前,我们就要提前做好计划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术组工作计划》,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一篇:信息技术组工作计划

信息技术组工作计划

重庆市江津几江中学校2011-2012(上)

信息技术组工作计划

本年度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以有效教学理论和高中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紧紧围绕区教科所和学校教科处的要求制订的本期工作计划,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基础教育不同领域中的优势,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忠于本职工作,为推进我校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努力工作。

一、教学教研

1、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新思想,围绕新课程确立主题,开展系列教研活动,增强教研组教研氛围,并能有效提高各成员的业务水平;

2、认真备课,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探讨,针对我校学生和硬件、软件实际情况进行授课,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手段,上好每一节课;

3、积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及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教研活动,苦练教学基本功,创新教学。

二、业务培训

根据区进修校的要求,为了对自身进行专业技能及知识储备的提升,积极参加区教委和学校组织的培训,提升制作教学课件的能力和课程整合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重在多媒体制作、网站规划、VB程序开发等方面有所提高。

三、信息安全管理

1、配合校信息中心关注校内各办公室及学生机房电脑的正常运行状况,及时排除故障,保障信息技术课的正常教学教研活动和课程 1

整合。并做好本机房计算机设备的管理、维护、维修工作记录,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2、强化网络管理。确保网络的安全畅通,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加强网络防毒管理。应有较强的病毒防范意识,跟踪计算机病毒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了解计算机病毒,特别是有严重破坏力的计算机病毒的爆发日期或爆发条件。服务器要使用正版防病毒软件并及时理新软件版本,定期进行计算机病毒检查。

四、课题研究方面

本期本组承担的区级课题和一个市级课题着重进行实证研究,开展文化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课教学研究,开展视频案例制作和上传、点评,积极准备新课题的申报工作,使全组人员人人都有课题,人人参与课题。

五、微机室及相关工作

1、认真做好电教常规管理工作。专人负责各功能教室,做到积极维护,随时可供使用,上机时注意人机定岗,确保人人有机会上机。

2、做好全校的电脑及硬件的维护工作,做到有报修及时维护。

3、对打印机等其它相关电教硬件进行管理及维护。

六、其它方面

1、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NOC竞赛,耐心辅导优秀的学生,争取优秀成绩。

2、信息技术组的教学服务工作。

我们在完成份内任务的同时,还要为学校的其它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给予充分的服务,配合信息中心加强学校多媒体设备的调试与维护、大量的信息收集与加工、课件的制作、校园网的维护,为学校教育教学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提供最优的保障;为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提供场所、设备和技术服务,保证活动的顺利完成。

七、具体月份安排

九月份:

1、 做好开学准备,搞好机房清洁和维护,制定工作计划。

2、 导学案编写分工安排。

3、 教研课安排,制定校本选修课。

十月份:

1、 参加校组织的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

2、 区级课题和市级课题中期研究工作启动,开展文化背景下

信息技术教学和视频案例上传、收集和点评。

3、 组内教研课,校际教研。

十一月份:

1、 导学案收集、整理。

2、 课题中期报告

3、 课改听课、评课

十二月份:

1、 组织师生参加各级电脑制作活动

2、 骨干教师说课

3、 组内研究课

元月份:

1、 学期工作总结,对校内所有电教设备进行维护

2、 课题实证研究及报告

3、 落实下期校本选修课。

九月——十二月:

不定期参加网络教研、区际间轮听课等活动

信息技术组 张勇2011年9月

第二篇:信息技术组工作计划

重庆市江津几江中学校2011-2012(上)

信息技术组工作计划

本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以有效教学理论和高中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紧紧围绕区教科所和学校教科处的要求制订的本期工作计划,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基础教育不同领域中的优势,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忠于本职工作,为推进我校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努力工作。

一、教学教研

1、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新思想,围绕新课程确立主题,开展系列教研活动,增强教研组教研氛围,并能有效提高各成员的业务水平;

2、认真备课,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探讨,针对我校学生和硬件、软件实际情况进行授课,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手段,上好每一节课;

3、积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及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教研活动,苦练教学基本功,创新教学。

二、业务培训

根据区进修校的要求,为了对自身进行专业技能及知识储备的提升,积极参加区教委和学校组织的培训,提升制作教学课件的能力和课程整合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重在多媒体制作、网站规划、VB程序开发等方面有所提高。

三、信息安全管理

1、配合校信息中心关注校内各办公室及学生机房电脑的正常运行状况,及时排除故障,保障信息技术课的正常教学教研活动和课程 1

整合。并做好本机房计算机设备的管理、维护、维修工作记录,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2、强化网络管理。确保网络的安全畅通,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加强网络防毒管理。应有较强的病毒防范意识,跟踪计算机病毒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了解计算机病毒,特别是有严重破坏力的计算机病毒的爆发日期或爆发条件。服务器要使用正版防病毒软件并及时理新软件版本,定期进行计算机病毒检查。

四、课题研究方面

本期本组承担的区级课题和一个市级课题着重进行实证研究,开展文化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课教学研究,开展视频案例制作和上传、点评,积极准备新课题的申报工作,使全组人员人人都有课题,人人参与课题。

五、微机室及相关工作

1、认真做好电教常规管理工作。专人负责各功能教室,做到积极维护,随时可供使用,上机时注意人机定岗,确保人人有机会上机。

2、做好全校的电脑及硬件的维护工作,做到有报修及时维护。

3、对打印机等其它相关电教硬件进行管理及维护。

六、其它方面

1、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NOC竞赛,耐心辅导优秀的学生,争取优秀成绩。

2、信息技术组的教学服务工作。

我们在完成份内任务的同时,还要为学校的其它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给予充分的服务,配合信息中心加强学校多媒体设备的调试与维护、大量的信息收集与加工、课件的制作、校园网的维护,为学校教育教学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提供最优的保障;为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提供场所、设备和技术服务,保证活动的顺利完成。

七、具体月份安排

九月份:

1、 做好开学准备,搞好机房清洁和维护,制定工作计划。

2、 导学案编写分工安排。

3、 教研课安排,制定校本选修课。

十月份:

1、 参加校组织的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

2、 区级课题和市级课题中期研究工作启动,开展文化背景下

信息技术教学和视频案例上传、收集和点评。

3、 组内教研课,校际教研。

十一月份:

1、 导学案收集、整理。

2、 课题中期报告

3、 课改听课、评课

十二月份:

1、 组织师生参加各级电脑制作活动

2、 骨干教师说课

3、 组内研究课

元月份:

1、 学期工作总结,对校内所有电教设备进行维护

2、 课题实证研究及报告

3、 落实下期校本选修课。

九月——十二月:

不定期参加网络教研、区际间轮听课等活动

信息技术组 张勇2011年9月

第三篇:信息技术备课组工作计划

2011——2012学年信息技术备课组工作计划 本学期信息技术备课组将以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纲要为指导,以学校教务处、教科室工作计划为指南,加强备课组教师的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落实教学常规,深化新课程实验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课堂教学质量。为了认真落实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和教研工作计划,信息技术组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趋势。深入钻研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纲要和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测试标准,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优秀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

2、信息技术组要准备好5月份全县信息技术学业测试工作。尽最大努力克服软硬件条件,确保信息技术学业测试的顺利进行,高质量的保证学生的通过率。

3、增强备课组的凝聚力,发挥集体智慧优势,坚持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进度,实行资源共享。经常交流教育教学经验;采用多种方式引导教师对教学行为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反思,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要求老师要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线,多练,多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每节讲课及演示的时间要控制在20分钟以内,留出25分钟让学生上机实践,提高学生的操作技术,进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5、进一步建立我校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依据学生平时上机操作情况、作业作品考试成绩及学生自评成绩相结合,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素养作综合评估。

6、努力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7、加强多媒体教室及网管等电化教学管理工作,为学校顺利开展现代化教育教学工作做好繁重的维护及维修工作。

8、写好教学总结及反思。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并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

第四篇:信息技术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教务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学校新学期制定的教学工作计划,以科研促教学,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指导纲要

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纲要,要求每位教师做到:(1)对所教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均要全面掌握;(2)对所教内容在整个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应有明确的了解。

三、认真搞好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导学案建设

对每一次教研活动做到有准备、有内容、讲实效。

对备课组活动做到四定:定时间、定人员、定主题、定内容;三个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重点、难点,统一教学深浅度;四有:有主题、有发言人、有深度、有成果;四备: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教案。

落实导学案目标分解、学案编写及应用反馈工作,争取本学期初步完成必修模块自主导学的编写。

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每位教师要切实做到“五认真”。

(2)积极开设公开课、研究课,落实好推门听课工作。

(3)积极参加市、区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

五、教师自身的业务学习

平时大家各自都很忙,不是备课就是机器维护,大多数信息教师还有其它方面的工作要做。 能够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大家坐在一起,交流备课是重点,但同时也可以交流上课中或日常工作中的心得,好的软件,好的网站,新的趋势,无形中相互又多了一 份财富,也是一份专业的或是思想的提升。

2015年9月

第五篇:信息技术备课组工作计划

本学期信息技术备课组将以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教务处、教科室工作计划为指南,加强备课组教师的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落实教学常规,深化新课程实验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课堂教学质量。为了认真落实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和教研工作计划,信息技术组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趋势。深入钻研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和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大纲,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优秀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

2、信息技术组要准备好6月份全省信息技术会考工作。信息技术会考巳经多年取得了绍兴县骄人的成绩,合格率基本在98%以上,有时候达100%,我们信息组全体老师将认真对待,全力以赴组织好复习考试,争取在去年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力争优秀率突破70%的目标。

3、增强备课组的凝聚力,发挥集体智慧优势,坚持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进度,实行资源共享。经常交流教育教学经验;采用多种方式引导教师对教学行为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反思,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要求老师要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线,多练,多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每节讲课及演示的时间要控制在20分钟以内,留出20分钟让学生上机实践,提高学生的操作技术,进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5、进一步建立我校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依据学生平时上机操作情况、作业作品考试成绩及学生自评成绩相结合,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素养作综合评估。

6、努力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7、加强多媒体教室及网管等电化教学管理工作,为学校顺利开展现代化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做好繁重的维护及维修工作(每年约400次)。

8、写好教学总结及反思。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并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争取每位老师有一篇较高质量的随笔、论文、案例或教学设计,并争取在刊物上交流和发表。

9、做好绍兴县优秀教研组和优秀备课组的评审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好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争取能够评上绍兴县优秀教研组或优秀备课组,为我校争光。

第六篇:信息技术备课组工作计划范文

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

由于学生来自各个学校,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通过预备周的了解,本届高一级学生计算机基础总体水平不理想。信息技术教材根据新课标精神编制而成,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课本所述内容较为抽象,理论论述较多,实际操作讲解少,学生短时间内难以理解。因此,信息技术备课组老师要认真学习了教务处的工作计划,并以此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同时根据本学科特点,立足实际、本着搞好教学,不断更新知识,服务于教学的思想,制定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

二、教学目标

1、加强理论学习,落实备课组活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新教材的钻研与学习,明确课程任务,认真学习和研究任务驱动和小组协作的教学理论,确立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较强的操作能力。

2、树立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如word排版、电子邮件的申请与使用等计算机基础操作),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

4、根据新课标精神,加强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5、教学中培养学生遵守相关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三、具体措施

1、注重基础知识,学期初专门训练word排版、电子邮件的申请与使用等,树立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

2、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激发他们对计算机技术这一新兴科学的学习兴趣,让其学有所得,学有所乐,拓宽其在计算机世界和互联网时代的视野,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3、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线,多练,多操作才能提高。每堂课基本的组织形式是:提出研究课题、讲解简单思路、学生实践、知识总结,每次讲课及演示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留出20分钟让学生上机实践。

4、灵活运用教材,对于教材上的内容,如果完全按照其进程来实施教学,知识反而不能更好地连贯,而且在课时不多的客观条件上要对其有一定的筛选,选择实际应用比较多的知识作为重点来教。

5、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把各种最新最前沿的信息带给学生,让学生坐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列车,而不至于闭门造车,总是学习那些已经过时的知识。

6、加强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领会新课程标准精神,抓住教学的重难点。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以及各种竞赛,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

上一篇:新制度经济学下一篇:信贷公司得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