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兴趣指什么

2022-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学习兴趣指什么

格式合同指什么

格式条款的好处是,简捷、省时、方便、降低交易成本。但是其弊端在于,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一方往往利用优势地位,制定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对方的条款。因此,合同法从维护公平竞争、保护弱者利益出发,对格式条款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规范。(1)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在拟定合同条款及在订立合同时,应当遵循公平的原则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能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制定不公平的条款欺负对方当事人。同时,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当事人应当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并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类条款予以说明。

(2)在合同中规定,免除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当事人主要义务,排除对方当事人主要权利的条款无效;具有合同法第

52、53条规定的情形的,该条款无效。

(3)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如果有两种以上解释的,从保护弱者出发应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非格式条款一般是在格式条款外另行商定的条款,或对原来的格式条款重新协商修改的条款,是当事人的特别约定,如果与格式条款不一致,当然采用非格式条款。

第2篇: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是指什么?通过学习这个专题,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教学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 (2)

深刻领会有效教学“铁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教育源远流长!社会的发展呼唤素质教育,社会的进步期待有效教学。于文森教授提出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教后学——以教导学”、“温故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被认为是现代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

反思本人从教二十多年,结合与多位老师的交流,我觉得纯粹教育教学的本质是解决教师“教什么”“如何教”、学生“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然而,就是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多年困惑着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于教师中的“教什么”,说到底就是解决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之前进行的教材研析、教材取舍,确立教学目标的问题。只有确立了“教什么”,才可以确立学生的“学什么”。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师才可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施教学。而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探究取向、学习方法。也就是说,教师的“如何教”影响着学生的“如何学”。所以,看似简单的四个“如何”却括囊了现代教育中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

于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铁律”全面地诠释了教学中的四个“如何”的关系,并提出了科学的解决方案。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有效的、灵活的执行了“铁律”所规范的原则,开创了有效教学、高效课堂、角色转换的先河,从本质上动摇了传统教育的灵魂,从根本意义上转变了教育观念,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程。

纵观洋思的教学模式,从理念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策略上科学分配教学时间,开放性的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最高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精诚合作的精神,巧妙地将三维目标设立在激进的课堂氛围之中。通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在“兵教兵”、“一帮一”、“一帮多”的合作交流中,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每位学生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每位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升,达到了教学中的“做中学”的目的,最大程度上收获了课堂效益。即:能发现最真实的,并加以解决;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真正理解知识,不断提升质量;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好的思想品质和

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最有效的“培尖补差”,能确保减轻负担。可以说,洋思的教学模式是全方位、多角度、高品位的。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虽然运作方式有所不同,但是对于执行教学“铁律”的本质是一样的。

通过“洋思”、“杜郎口”的教学模式,结合教学“铁律”的本质,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至少应该有以下的反思和感想:

1、教育工作者应该从本质上去改变教学理念。虽然现在我国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机制还存在很多的缺陷,有些甚至是束缚了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思想,但是,先进的教育工作者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应该为教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去挑战传统的教育观念,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切实研透教学“铁律”,精心做好课前准备。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理念,全面统筹课堂,无论从教材的研究取舍,还是学生的学情分析、无论从课堂情境的创设,还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都应该精心设计,统筹安排。

3、实现角色转换,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告诉我们,学生才是课堂上的真正主人,教师扮演好服务者、指导者的角色就好了。其实,传统的教育从根本上违背了这个原则,教师总是高高在上,把学生当成了机器,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整个课堂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成了“哑巴”。教育的对象是什么?那是活生生、有头有脑、有思想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什么?那是全方位、多元化地“培养人”。既然如此,教育工作者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有什么不放心的呢?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深挖洞广积粮”,让我们的教育对象去闯去找呢?

4、改革教育评价机制,实现教学评价“三个转向”。个人认为,教育改革,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实现,首先是教育管理部门要改革教师评价机制,要真正为教师冲破传统教育观念保驾护航。那种“分数英雄论”的评价机制只能逼着学校和老师违心的将学生变成考试的机器;其次是学校领导更应该研透“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核心理论,要真正实现“内行管理内行”。那种一厢情愿、想当然的管理,只能是“棒打鸳鸯,撕心裂肺”,把教师逼入尴尬无奈的境地。在课堂评价目标上,应该实现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注重学生的立体发展;课堂评价主体上,应该实现从“重教”转向“重学”,注重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的提高;课堂评价重点应该实现从“形式”转向“效果”,注重学生的实战能力的运用。

以上便是我学习了有效教学“铁律”的认识和体会。

第3篇:两会是指什么

两会

两会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 "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地方每年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会议也称为两会,通常召开的时间比全国“两会”时间要早。

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人民代表大会简介

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人民解放军选出的代表组成。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代表组成。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以及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出的代表组成。

在一九七五年宪法中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以工农兵代表为主体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现行宪法则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代表产生办法由法律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届满的两个月以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如果遇到不能进行选举的非常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全体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可以推迟选举,延长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在非常情况结束后一年内,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选举主席团主持会议。 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修改宪法;

(二)监督宪法的实施;

(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四)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六)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

(七)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八)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九)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十)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十一)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十二)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

(十三)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十四)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十五)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下列人员: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二)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

(三)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

(四)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五)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由下列人员组成:

委员长,

副委员长若干人,

秘书长,

委员若干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中,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少数民族代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并有权罢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它行使职权到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新的常务委员会为止。

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二)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三)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四)解释法律;

(五)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

(六)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八)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九)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十)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

(十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提请,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员、审判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法院院长;

(十二)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提请,任免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员、检察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检察院检察长,并且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

(十三)决定驻外全权代表的任免;

(十四)决定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

(十五)规定军人和外交人员的衔级制度和其他专门衔级制度;

(十六)规定和决定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

(十七)决定特赦;

(十八)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如果遇到国家遭受武装侵犯或者必须履行国际间共同防止侵略的条约的情况,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

(十九)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

(二十)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

(二十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副委员长、秘书长协助委员长工作。

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组成委员长会议,处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民族委员会、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华侨委员会和其他需要设立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专门委员会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

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领导下,研究、审议和拟订有关议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并且根据调查委员会的报告,作出相应的决议。

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的时候,一切有关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都有义务向它提供必要的材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分别提出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在常务委员会开会期间,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对国务院或者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受质询的机关必须负责答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许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必须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并且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应当同原选举单位和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原选举单位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罢免本单位选出的代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织和工作程序由法律规定。(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章第一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共同创立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又称“新政协”,以别于1946年1月召开的“旧政协”。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重庆谈判,决定为组诸新政府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青年党和社会贤达五个方面。同年11月,国民党撕毁政治协商会议决议,单方面宣布召开“国民大会”,遂使政治协商会议即旧政协解体。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提出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及国外华侨积极响应,参加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1月30日,北平宣布和平解放。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开幕,参加会议的有23个单位的代表共134人。9月17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正式决定将新政治协商会议定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宣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成立。参加会议的有46个单位的代表共662人。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这三个为新中国奠基的历史性文件。会议还通过了关于国旗、国歌、国都、纪年等项决议,会议选举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的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当时还不具备召开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下,肩负起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重任,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揭开了新中国历史的第一页。

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至此,作为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圆满完成其历史使命而载入史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及对外友好交往活动中继续发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作用,为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迄今为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举行过九届全国委员会会议。毛泽东当选为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周恩来当选为第

二、第

三、第四届全国委员会主席,邓小平当选为第五届全国委员会主席,邓颖超当选为第六届全国委员会主席,李先念当选为第七届全国委员会主席,李瑞环当选为第八届、第九届全国委员会主席,贾庆林当选为第十届全国委员会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中国共产党、8个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根据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群众生活的重要问题进行政治协商,并通过建议和批评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本会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一切活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的准则。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设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

政协全国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设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和秘书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举行一次。政协全国委员会设常务委员会主持会务。常务委员会委员由全国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组成。全国委员会主席主持常务委员会的工作。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组成主席会议,处理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

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238人,常务委员299人,主席、副主席、秘书长26人。主席贾庆林,副主席王忠禹、廖 晖、刘延东、阿沛•阿旺晋美、帕巴拉•格列朗杰、李贵鲜、张思卿、丁光训、霍英东、马万祺、白立忱、罗豪才、张克辉、周铁农、郝建秀、陈奎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徐匡迪、李兆焯、黄孟复、王选、张怀西、李 蒙、董建华、张梅颖、张榕明。

政协全国委员会设副秘书长若干人,协助秘书长进行工作。设立办公厅,在秘书长领导下进行工作。设立若干专门委员会及其他工作机构。十届全国委员会设立了提案委员会、经济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民族和宗教委员会、港澳台侨委员会、外事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等9个专门委员会。

省、自治区、直辖市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自治州、设区的市、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凡有条件的地方,均可设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地方的地方委员会。地方各级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各级地方委员会设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和秘书长。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地方委员会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不设秘书长。各级地方委员会的全体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

政协全国委员会对地方委员会的关系和地方委员会对下一级地方委员会的关系是指导关系。

目前,全国各级地方政协委员会已有3000多个,共有各级地方政协委员50多万人。

第4篇:湿地指的是什么

湿地的定义有多种,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湿地定义是《湿地公约》作出的。湿地是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其表面常年或经常覆盖着水或充满了水,是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带。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

湿地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其独特的生态功能对自然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湿地蓄水能力强,能拦蓄洪水,有防洪抗灾作用。如四川若尔盖高原湿地可储水2×l09m3。鄱阳湖枯水期的湖泊面积为500km2,而丰水期湖泊面积可达l600km2。湿地还可提供水源和补充地下水,也可以是河源的一部分。如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就是沼泽地。此外,湿地对调节气候,过滤污物净化水质,防止水土侵蚀,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

2.湿地人称沼泽,是由土地和水汇接而成的。有的湿地常年被水覆盖和浸泡,有的一年中有数星期或数月部分或全部干涸。湿地一般都生长着香蒲、灯心草和红花槭等植物, 1

它既不完全是土地,也不完全是水,这是湿地特有的双重属性。

3.湿地公约于1971年在伊朗小城拉姆萨尔签订,故该公约又称拉姆萨尔公约。1992年中国加入“世界湿地公约”

4.湿地公约定义的低潮时水深应浅于6米。

5.同森林和海洋一样,湿地被认为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

6.湿地因具有强大生态功能而被称为“地球之肾”。

7.中国是亚洲湿地类型最齐全、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湿地总面积6600万公顷,占全球湿地总面积的1/10,位居世界第四位。

第5篇:心中的丰碑是指什么

篇一:心中的丰碑是指什么

1、丰碑的意思 丰碑——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伟大的功业,有永久价值的证物或著名的事例,尤指值得记载或保存的艺术上或智慧上的成就。 出处:记德丰碑,所以垂名迹于不朽,树风声于没世。——《隋书·杨素传》

2、课文中“晶莹的丰碑” "晶莹"是光亮透明的意思,课文中“晶莹的丰碑”指军需部长的心灵光亮透明,他如此的高尚品德与舍己为人的精神是大家心中永远不朽的丰碑。

3、课题《丰碑》 课文题目《丰碑》指的就是红军长征途中一位军需处长把自己的棉衣让给了战友,自己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赞扬了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他的精神堪称楷模。 参考资料:本回答专业性由科学教育分类达人 李娟认证丰碑

一、导入定向,引起需求; 师:同学们,大家都见过"碑"(板书碑),但你有没有见过"丰碑"?(板书:丰碑) 生:没有。 师:丰碑与一般的碑不一样,只有高高地耸立的碑,才称得上是丰碑。 (生齐读《丰碑》课题) 师:自读课文,想想课文里的丰碑是指谁?你从哪和句话里看出? (生读课文) 师:我请个同学先说。 生:课文里的丰碑是指一位冻僵的老战士,是军需处长。 生:这丰碑是一位冻僵的老战士变成的。 师:不是变成的,是位冻僵的老战士被大雪覆盖发以后,才隆起的座碑。这并不是用石头砌成的,那么你能说它是高高地耸立吗?(不能) (评:破题入手,创设诱因,直奔中心,在"碑"-"丰碑"-"谁是丰碑"-"为什么称丰碑"的教学思路中,由表及里,激起学生学习的愿望。)

二、师:对啊!那为什么课文的课题是"丰碑"?同学们,要想理解好这层意思,就得好好读课文。带着这个问题,仔仔细细再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去体会这种感情。先读

一、

二、三节,你想想这三节主要讲什么? 生:写当时环境,非常恶劣。 师:你们从哪些地方读出这是一个恶劣的环境? 生:我从"冰天雪地、飞雪、冰坨、狂风"看出来的。 师:从这些词语可以看出当时的天气怎样? 生:可以看出当时很冷。 师:冷到什么程度? 生:把水都冻成冰坨了。 师:"冰坨"就是一整块的冰块。再加上狂风呢?狂风还嗥叫呢? 生:冷极了。 师:在第一节中"装备"指什么? 生:"装备"是指生产上、军需上必需的东西。 师:这支红军队伍的装备具体指什么? 生:部队所需的枪支弹药、棉衣、食物等。 师:请同学们根据屏幕的图像,说说你怎样理解"装备很差"。 生:战士们戴着单帽,穿着单鞋。 生:战士们吃的少,穿的也单薄。 生:战士们的武器弹药也不足。 师:连狂风都要征服这支队伍,可见其装备太差了。(手指屏幕)这支队伍在挺进。战士们冒着刺骨的寒风。顶着鹅毛大雪,一步一步艰难的前进,前进的途中出现了什么困难? 生:有"伤号"是已经出现的困难。 师:具体说说可能出现的困难。 生:"可能两天吃不上饭,可能要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 师:这个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 生:这是举例的省略。 师:也就是说还有许许多多的困难在等待着这支队伍。同学们想象一下,他们还将遇到哪些困难? 生:可能缺少药品。 生:可能会遇到敌人的袭击。 (评:引导学生想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师:同学们想象的很合理,可能太多了,前进的途中困难重重,红军所面临的非常严峻的,正因如此,将军非常担心、非常忧虑,那么,在困难面前 ,我们的将军是怎样做的呢? 生:将军把马让给了伤号。 生:将军帅队挺进,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 师:以上这些说明了什么? 生:将军关心爱护战士。 生:将军非常勇敢。 师:在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面前,我们的将军英勇无畏,这支队伍在前面前进过程中又发生怎样的事情呢? 师:谁来解释"军需队"? 生:部队中提供给的机构。 师:军需处长呢? 生:军需处的主要负责人。 师:结合画面说一说这件事中哪个细节最令你感动? 生:最令我感动的是军需处长那镇定、安详的神态。 生:最令我感动的是军需处长的穿羊单薄破旧。

2、掌握学法,消化知识 师:老师和同学们一样,都觉得军需处长这个人物最令我们感动。那么,作者是怎样详细描写军需处长的呢?请大家看课文第八自然段,边谈边画描写军需处长的神态的语句,思考一下他为什么会有那样的神态? 生:军需处长神态十分镇定自若。 (板书:镇定、安详) 师:从哪可以看出这一点呢? 生:从他的动作可以看出来。他的右手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 师:(板书:夹烟前伸)军需处长已经冻僵了。为什么他的神态还是那么镇定安详。 师:同学们,再读读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话。谈谈你有什么感想? 生:军需处长是处处为别人着想的人。 生:此时此刻我觉得军需处长很高大 。 生:我十分敬佩这位军需处长。 (评:在读文中去捕捉"军需处长"身上那种舍己为人勇于献身的高尚品质,为后文明理"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做下铺垫。)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第二段中,作者通过神态动作、衣着三个方面详细描写了军需处长这个人物。

3、运用学法,发展应用。 师:这种学习方法可以总结为"读、画、思"。 以前我们学过的《大雪山》《过草地》都采用了这种方法,现在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自学第二段的其它内容。 生:(自学后汇报) (评:确定学生主体地位,结合学生学习方法,并使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方法去实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师:当将军听说有人冻死时,为什么愣了一下。 生:将军想那么多可能出现的困难,他最怕发生的事情发生了,所以将军愣住了。 师:将军看到一位老战士,因为穿着单薄的衣服而被大雪活活地冻僵了。他会怎样? 生:发怒。(师:板书) 师:将军发火,认为军需处长不负责,没有发给他。 生:部队里边掌管这些寒衣的,管财物的都是军需处长的事,战士没有寒衣,就是军需处长的责任。 生:这位老战士不是被子弹打死的,而是被活活冻死的,所以,将军发怒。 师:作为将军心里十分难受。所以将军要吼叫起来。同学们,可惜军需处长已经听不到这吼声了,他已经冻僵了,他已在这个冰天雪地之中冻僵了,他已经塑成了一座---生:丰碑。 师:一座英雄的丰碑。 师:将军这样做,是一种什么精神? 生:这是一种舍已为人,勇于献身的精神。 生:(看屏幕齐读:雪更大了,风更狂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死者,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师: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生:"晶莹"是光亮透明的意思,说明了战士的英雄事迹,他的心也是晶莹的。 生:军需处长那冰雪中的形象看起来就象一座丰碑,他那舍已为人,勇于献身的精神在我们心中更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作者在描写时以什么为主线。 生:将军的感情变化为主线。 师:实质上要表现的是什么? 生:衬托军需处长形象。 师:文章采用侧面描写,即以描写将军感情变化为主,而衬托军需处长形象的方法。先用疑问句紧紧抓住读者,引人入胜。在今后的写作中,同学们学习这种方法。(评:抓住单元后重 点,做到读写结合。) 师:战士们都走过了雪山,红军的长征也取得了胜利,但是我们这位军需处长却永远长眠在雪山中,尽管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但我们永远记住这段感人的故事。不给力55“丰碑”不仅仅是一块碑那样简单的问题,它还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崇高远大的理想。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这丰碑就好像前赴后继的光荣史册。上面记载着每一位英雄的名字,成为后人永不褪色的记忆。它也好像照亮夜空的火炬,给祖国的下一代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它还好像征战沙场的胜利号角,给了我们敢于挑战的信心和勇气,它更好像民族精神的传承,让我们有了开拓创新的能力,是丰碑带给我们和谐、美好、幸福的社会,还告诉我们艰苦奋斗,勤俭的道理。 毛泽东曾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题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我们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肃立良久,仿佛看到那成千上万的英雄都汇聚在这里,他们都熔铸在一起,演化成一个顶天立地英雄!那高耸...丰碑: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 “丰碑”不仅仅是一块碑那样简单的问题,它还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崇高远大的理想。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这丰碑就好像前赴后继的光荣史册。上面记载着每一位英雄的名字,成为后人永不褪色的记忆。它也好像照亮夜空的火炬,给祖国的下一代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它还好像征战沙场的胜利号角,给了我们敢于挑战的信心和勇气,它更好像民族精神的传承,让我们有了开拓创新的能力,是丰碑带给我们和谐、美好、幸福的社会,还告诉我们艰苦奋斗,勤俭的道理。 毛泽东曾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题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

你这是语文题吧 猜的没错的话应该是《丰碑》这篇文章的阅读理解题 丰碑原本指的是记载光辉事迹的石碑,短文中指的是军需部长的高尚品德与舍己为人的精神,不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篇五:心中的丰碑是指什么

心中的丰碑_五年级语文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心中的丰碑_五年级语文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心中的丰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知任长霞的光辉形象。 2.抓住重点语句,感受人们对任长霞的崇敬、缅怀之情。 《心中的丰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知任长霞的光辉形象。 2.抓住重点语句,感受人们对任长霞的崇敬、缅怀之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感动中国 2004”任长霞的颁奖词。 2004 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有这样一个人:她是中原大地上 的又一个女英雄。 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 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 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 诚的尊重! 问: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为谁写的颁奖词吗? 对,她就是霞蔚长空警魂不朽的任长霞。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 走进 16 课,走近任长霞。 板书课题。

二、分析课文

1、放课文配乐朗读。

2、学生仔细听。

3、文中最令你感动的场面是什么,请找出来读一读

4、指名回答

5、理解三个场面描写 消息传开,嵩山悲号,颍水呜咽,雨像泪一样飘洒,泪如雨一般 倾诉。成千上万的百姓,从十里八乡赶来,和任长霞告别,吊唁的队 伍,排出一条近 3 公里的长龙,昼夜不分,三日不断。 17 日上午,登封万人空巷,近 20 万群众守候在灵车将要经过的 路上。60 米宽的大道旁,排成了两条长龙,白花、黑幛连成一片, 送殡的唢呐声萦绕天际。 大家知道,任长霞爱美、爱花。悼念长霞,登封三日花售尽。送 别长霞,登封出现了鲜花的长河。 ⑴从这三个场面描写,你体会到了什么? 运用具体的数字,如“3 公里的长龙”“三日不断”“20 万群 众”“两条长龙”充分说明前来为任长霞吊唁和送行的人很多。 其次 可以体会到人们极度悲痛的心情“雨如泪一样飘洒,泪如雨一样倾 诉”、“白花”、“黑幛”、“唢呐声”。不仅人为之动情,连山水 也为之动容。 “嵩山悲号,颖水呜咽”两个拟人句,说明任长霞的去世让嵩山 和颖水也为之动容。嵩山在悲号,颖水在呜咽,为全文奠定了一个 “悲”的感情基调。 ⑵你认为要以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三个感人的场面? 以低沉的语气读出人们的悲痛。 ⑶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场面来读一读,老师适时评价指导。

6、讲到这里,老师心中充满着一个疑问:任长霞何许人也,竟 然在死后有这么多人来为她送行? 谁来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在老百姓心中,对于任长霞的称呼都 有哪些?从这些称呼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门神”“福字”说明任长霞像门神一样保护着老百姓的安全,关心帮助 、 老百姓,为民造福。 “亲闺女” :说明任长霞像韩大妈的亲闺女一样帮助他们做农 活,她是百姓的好女儿。 “任妈妈” :说明任长霞像亲妈妈一样照顾着她的学习和 生活,她是百姓的好父母官。 老百姓给任长霞的这系列称呼, 说明她是人民的好公仆, 是人民心中的 “丰 碑” 。

8、面对这样的好局长以身殉职的消息,冯大爹、韩大妈、小春雨有什么反 应?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特写镜头:冯大爹痛苦不已„„,韩大妈说„„,孤女春雨在悼文中写 道„„, 三个感人的事件,不仅再现了任长霞的光辉形象,而且表达了人们对任长 霞的崇敬、缅怀之情。

9、出示句子,体会它们在文中的作用。v 人们把泪洒给你,把心掏给你,我们的好局长啊!v 人们用口为你铸碑,用心为你竖碑,百姓的好女儿啊!v 你没有离去,你在我们心中永生,人民的好公仆啊! 这三个句子,在文中都起着总结上文的作用。

10、同学们,你想对任局长说些什么呢? 任局长,我想对您说: 11 课文的结尾,含义深刻,你是怎么理解的?

12、文中的主人公是任长霞,课文为什么不以《任长霞》为题,而要 以《心中的丰碑》为题?任长霞只是一种精神的代表,如果以任长霞为题,就有点为个人,为个人崇拜进行宣传 的意思了。

12、讲到这里,老师想起了一句诗,臧克家《有的人》中有这样一 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第6篇:精神文明建设是指什么

、精神文明建设是指什么?(P103)

1一.思想道德建设(重要内容、中心环节)

2.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基础工程)P104

二、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P101)

2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P103)

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先答第

五、八课知识)

有利于:①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②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传统美德

③弘扬先进文化

④ 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社会风气的好转

⑤ 建设文化强国(省)

⑥陶冶人们的情操,人的全面发展

⑦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还可以从:社会责任感、文化大发展

大繁荣、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的构建等角度来写

下面的8点也是(随题应变,不要照搬知识)

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对国家、个人)

①“文化的三力”、软实力、综合国力

②全面小康、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③幸福感、美丽

④保障公民的文化权益

⑤推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和谐社会

⑥为其它文明建设提供…P102

⑦公民的工作、生活、学习更有活力

⑧提高公民的精神素养和生活的品质

四.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参考<<易百分>>P87第九题第三问的答案

(有时间请先思考再看答案)

五.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四有”公民P106

五.青少年如何投身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①善于辨别各种消极、腐朽、落后的文化并自觉地加以抵制

②宣传科学文化知识

③树立……观

④“三从”(提示角度:学生、公民、未成年人……)

⑤……(言之有理的答案都可以)

上一篇:沈阳工业展览馆观后感下一篇:2015年市政协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