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基层干部自查报告

2022-12-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报告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已经成为常见的事后总结方式,报告的内容,是以严谨、准确为特点的,有效的报告一般都具有哪些要素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乡镇基层干部自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1篇:乡镇基层干部自查报告

后农业税时代基层干部视野中的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摘要:农业税取消以后,乡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剧减,使乡镇财政在“后税费时代”陷入困境,同时也使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行面临着新的考验。因此,要保持乡镇政府的合法性,乡镇政府的职能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变。这既是乡镇政府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整个社会的呼吁。本文在对鄂、皖、渝三地基层干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乡镇政府职能转变进行思考。

关键词: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后税费时代

一、本研究的基本视角和调研的基本情况

乡镇改革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现实性很强的实践课题。乡镇改革的研究,固然不可缺少理论上的分析和论证,但也不能忽视处于工作前沿的基层干部的意见和观点。本文改变传统以学者为主位的研究视角,采取以基层干部为主位的分析路径来探讨后税费时代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问题。

本文所用的资料来自对鄂、皖、渝三地基层干部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在安徽省的固镇县、利辛县、颍上县,重庆市的渝北区、酉阳县,湖北省的南漳县和咸安区进行,其目的是了解县乡基层干部对乡镇问题和乡镇改革的看法。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以下九个方面:当前乡镇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办法、乡镇领导人的选举方式、乡镇干部对乡镇领导班子交叉任职的态度、乡镇政府的职能、乡镇人大的职权及其改革、乡镇站(所)改革、农村基层财政体制现状及其改革、人员的分流和再就业、乡镇干部的生存状态和自我评价以及被调查者对乡镇改革的建议。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691份。这次调查的对象基本上都是县乡党政机关和乡镇站所的工作人员。在这些被调查者中,男性为绝大多数(占70.1%),年龄集中在25-50岁之间,76.3%为中共党员。应该说,他们是当前基层干部队伍的主干力量。被调查者大部分是科员或办事员(占94.1%),因而他们更能代表普通基层干部的意见和想法。在这些被调查者中,文化程度达到大专以上的占72.7%,达到高中以上的占97.2%,有近一半(42.1%)的是通过学校毕业分配成为基层干部的。这说明他们有能力对一些问题进行自己独到的分析和深刻的认识,以他们的视角对当前的乡镇问题及其改革进行分析应该说是可行的,他们的意见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在对这些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基层干部视角中的乡镇政府职能转变问题。

二、基层干部视野中的乡镇政府定位与职能转型

尽管很长一段时间乡镇政府被视为加重农民负担的“罪魁祸首”,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质疑和责难,然而对于撤消乡镇,无论是政府高层人员、学界知名学者、乡镇干部甚至农民,大多数人还是持谨慎态度的,他们除了对社会稳定方面的考虑外,笔者认为,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是乡镇政府自身的职能是不可取代的。笔者在与一些农民的访谈中,就是否该撤消乡镇政府这一问题,听到最多的就是“没有了乡镇政府,县(级政府)直接管理那么多村,恐怕管不过来吧”。我国2000多个县,倘若直接来面对70多万个行政村,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是不好想象的,因此在县与行政村之间必须存在一级政府,承担着维护当地治安、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对辖区经济的组织与协调、推进农村的现代化建设等职能,这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此次调查中,有近三分之一(29.2%)的人直接来自乡村社会,他们通过招干、转干而成为基层干部的,他们对乡村社会有深切的生活体验。他们对如何治理农村、如何动员与组织农村广大群体,有着其他任何经济主体无可比拟的信用度,这些优势的存在使乡镇政府更有能力优化配置辖区有限的资源。因此,在现阶段乃至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内,对于乡镇政府建制,不再是撤与留的问题,而是如何深化改革、优化机制、完成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

在问及乡镇政府职能是管制、公共服务还是其他时,大部分基层干部(92.7%)选择的是公共服务。取消农业税之后,乡镇政府不再担当起“汲取”的功能,成为一个“整合”和“服务”农村的政府机构,这有利于巩固其存在的合法性基础。这样一来,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是必然的。对乡镇干部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取消农业税以来,以前乡镇政府的主要工作如“征收税费”(9.4%)、“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事项”(37.9%)等都已经不再为人们所认同,而“为农民更好地服务”(66.7%)、“发展经济”(69.5%)、“维护治安”(66.1%)等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被认为是乡镇政府的主要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在解决乡镇财政困难时,只有很少人(11.5%)想到要“上级放宽限制,允许乡镇向农民收取一定的费用”。由此可见,基层干部能够很清楚地意识到乡镇政府的基本定位以及他们自身的责任。

在乡镇改革思路上,许多基层干部(占63.3%)赞成在保留目前乡镇政府设置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在保留乡镇政府设置的情况下,被调查者认为应该着手从“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方面(占61.0%)进行改革。在许多被调查者看来,农业税取消以后,下一步乡镇改革的着力点应该放在“转变政府职能”上来,以提供乡村公共产品、进行社会管理和发展经济等公共服务为其主要职能。在讨论当前乡镇存在的主要问题时,仅有少数人(27.6%)承认“乡镇政府职能没有转变”。但相比之下,却又有较多的人(41.0%)认为“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差”,这说明虽然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大多数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已经认识到乡镇政府的职能所在,同时也意识到要提高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还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

三、影响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相关因素分析

调查能够让我们清楚了解到基层干部视野中乡镇政府的基本定位,以及随着农业税的取消乡镇政府所应该进行的职能转变。然而,我们也发现,基层干部虽然对乡镇政府职能的认识发生了转变,明白了乡镇政府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就是“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是与其初衷有些出入的,因为还是存在着“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差”的现象。这是制约乡镇政府进行职能转变的核心因素。

究其原因,归结为体制的不完善以及它所导致的乡镇政府自身的利益诉求。例如,在问及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难点时,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乡镇政府财力不足,无钱办事”(65.8%)。另外,“干部观念难转变”(40.5%)、“缺乏民主监督”(38.5%)、“乡镇政府考核机制不合理”(35.5%)、“群众缺乏有效参与渠道”(29.1%)、“县乡间的压力型体制”(28.0%)、“乡镇只对上负责”(25.9%)、“群众不关心乡镇政府的事情”(26.2%)、“乡镇政府职能转变跟乡镇干部的利益有冲突”(20.8%)也是影响当前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乡镇政府财力不足,无钱办事,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由于县乡政府之间维持了一贯的支配式关系,偏重的分税制是导致乡镇财政收支缺口的一个主要原因。”在这种体制下,62.7%的乡镇干部将问题的解决寄希望于“上级加大对乡镇的转移支付?”。其中,有53.4%的乡镇干部要求“国家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以此减轻乡镇政府的财政压力。在相关学者的问卷调查中,也有不少乡镇干部认为应进一步完善既有的分税制,“加大对乡镇的财税倾斜,尽量把多些收入留给乡镇”(占47.1%);41.9%的人同时期望“重新划分各级政府事权”,形成权、责、利相统一的政府间体制,避免事权过多下沉而利益过分上收。

“县乡间的压力型体制”、“乡镇政府考核机制不合理”、“乡镇只对上负责”、“干部观念难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转变跟乡镇干部的利益有冲突”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这一体制性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体现在,虽然乡镇政府的宗旨是“为农业农民提供服务”,但是考核乡镇政府干部的政绩标准却来源于上级政府,这样的安排只会导致“乡镇政府职能转变跟乡镇干部的利益有冲突”、“干部观念难转变”、“乡镇只对上负责”等现象。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乡镇政府干部的考核机制做起,多数人(57.9%)认为乡镇干部的工作成绩考核应该由上级政府、乡镇领导和群众民主测评相结合。这样,既能在基层实现国家的政权建设和对乡村社会的有效整合,又能提高乡镇领导工作的积极性,更能塑造乡镇政府“为农民服务”的宗旨和合法性基础。这样的话,有关部门就要组织群众通过有效的渠道来了解乡镇政府的运作,使他们对乡镇政府、乡镇干部的评价能够有的放矢,从而也解决了“缺乏民主监督”“群众缺乏有效参与渠道”“群众不关心乡镇政府的事情”等问题。

四、小结及建议

本文以对鄂、皖、渝三地基层干部问卷调查的数据为资料考察了基层干部视野中的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现状以及影响职能转变的相关因素。调查显示,多数基层干部认为,乡镇改革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不主张撤消乡镇),认识到“后税费时代”乡镇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公共产品,为农民服务。而非从乡村社会汲取资源。他们大部分人认为,下一阶段乡镇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大多数基层干部对乡镇职能的转变是有思想上的准备的,尤其是在取消农业税以后,他们更是对乡镇政府的基本定位以及职能转变有着清醒的认识。但也有数据显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较差。这说明了乡镇政府在其职能转变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因此,要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就必须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而职能的转变不仅需要乡镇政府自身的努力与准备,更主要的是从与乡镇职能转变相配套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安排着手。

第一,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继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调查显示,对于如何解决乡镇财政问题。超出一半的被调查者寄希望于“上级加强对乡镇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国家应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以减轻乡镇财政压力”,也有不少人要求“加大对乡镇的财税倾斜,尽量把多些收入留给乡镇”、“重新划分各级政府事权,减轻乡镇财政压力”。并且,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转变乡镇政府职能首要的就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这些均可以体现为从财政上给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提供支持,让乡镇一级政府有能力来履行自己新的职能——为民服务。

在思考本地乡镇政府实际存在的问题时,相当一部分被调查者认为“乡镇政府权小事多”,言下之意即是说乡镇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目前,我国财政划分模式的现实反映是各省财政向中央集中,各地财政向省政府集中,而事权划分脱离于财政划分。在我国压力型行政体制下,乡镇基层政府承担着与其财力不相称的事权责任,比如,像计划生育、义务教育、医疗服务、污染治理等全国性公共产品应该由中央来统一供给,乡镇政府只承担提供辖区内的公共服务,比如乡村道路建设、维护治安、调解民事纠纷等。

取消农业税之后,乡镇政府没有了“汲取”的能力,其正常运行完全依靠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为了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保护改革成果。就必须继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为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提供财力上保证。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好多地方都实行了“乡财县管”,这对规范乡镇财政和解决乡镇财政困难有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乡镇政府工作的积极性,而且对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影响不是很大。所以笔者认为,乡镇改革不能搞一刀切,要按照当地的具体情况分类进行。

第二,改革乡镇干部考核机制,以体制力量来转变乡镇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

乡镇政府要完成其职能转变,除需要财力上的保障外,乡镇干部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他们是执行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主体力量,他们的理念直接关系着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成败。调查中我们发现,现有的考核机制是政绩评价标准来源于上级政府,乡镇干部只对上级政府负责。这直接导致了乡镇干部的理性人角色,把精力集中在与考核机制相关的政绩工程,对是否符合农民利益则考虑甚少。在调查中,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要使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建立一套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的乡镇干部考核机制(即工作成绩考核要由上级政府、乡镇领导和群众民主测评相结合)非常有必要。

第三,加强民主监督、建立群众参与的有效渠道

后税费时代,在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理念中,农民反客为主,由汲取的对象变为服务的对象,改变着乡镇政府得以存在的基石。因此,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不能把群众的意见拒之千里,要给群众合理有效的参与渠道,使他们能够面对与自己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有发表意见、提出建议的权利。这也是建立新型的乡镇干部考核制度所要求的。新型的乡镇干部考核制度需要群众的测评,只有群众能够有效地参与乡镇政府的工作,实现对乡镇政府工作的民主监督,才能够对干部的考核有的放矢,真正维护自己的权利。

作者:杨 永

第2篇:乐山乡镇行政区划和村建制调整改革后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探析

摘 要:随着乡镇行政区划和村建制调整改革,基层干部队伍也进行了调整,但仅完成形式上的组合还远远不够。农村要发展,乡村要振兴,需要一支得力的基层队伍,需要一大批在政治立场、为民服务、责任担当等方面皆发挥作用的基层干部。剖析“两项改革”后基层干部队伍面临的新情况,有利于查找问题的根源,从而探寻解决途径,打造一支放下思想包袱、凝聚发展动力、提高服务能力的基层干部队伍,推动基层干部队伍向“调适、调顺、调优、调强”转变,做好“两项改革”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后半篇”文章。

关键词:“两项改革”;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新情况;改革目标

近年来,和四川省其他市州一样,乐山市广大农村呈现人口“空心化”、产业“空壳化”、“三留守”现象突出等诸多问题。原有乡镇和建制村数量多、规模小、密度大、实力弱等问题,稀释了公共资源、降低了服务效能、制约了经济发展、影响了乡村治理,导致微观体系不适应宏观战略、空间布局不适应城镇化进程、管理架构不适应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1]。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短板日益凸显,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已是势在必行。按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乐山市于2019年7月启动,至2020年6月顺利完成了全市11个县(市、区)的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以下称为“两项改革”)工作。

虽然此次改革的宗旨之一是人员待遇、编制不减,但在实际调整过程中,辖区面积、产业、人口变化引起的要求服务能力加强问题,部分干部职务的变化引起的思想问题,合并村、镇干部队伍整合后的团体磨合问题……都影响了乡村振兴的进程。剖析“两项改革”后基层干部队伍面临的新情况,有利于查找问题的根源,从而探寻解决途径,迅速打造一支放下思想包袱、凝聚发展动力、提高服务能力的基层干部队伍,推动乡、村两级干部队伍向“调适、调顺、调优、调强”转变,做好“两项改革”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后半篇”文章。

一、乐山市完成“两项改革”的基本情况

2019年7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按规定适当调整乡镇行政区划,稳妥推进撤乡设镇、乡镇撤并、村居撤并,优化乡镇规模结构”的改革原则。按部署安排,2019年7—9月为全省部分市、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试点阶段,乐山市夹江县在试点之列;2019年10—12月,在试点的基础上,全省非贫困县或已脱贫摘帽县推进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乐山市有市中区、沙湾区、五通桥区、金口河区、峨眉山市、犍为县、井研县、沐川县8个县(市、区)完成调整工作;2020年3月,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在脱贫摘帽后,也启动实施“两项改革”,并于5月全部完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各县(市、区)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中,同期进行了村建制调整。截至2020年5月底,全市11个县(市、区)全部结束村建制调整,1114个新建制村挂牌运行,标志着乐山市“两项改革”前半篇文章顺利完成。

(一)乐山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情况

2020年5月,随着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的完成,全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结束。此次调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调整涉及面最大的一次,全市11个县(市、区)均进行了调整,乡镇(街道)总数从218个调整为132个,调减幅度为39.4%。其中调整幅度最大的为夹江县,乡镇减幅达到59.1%;调整幅度最小的为金口河区,乡镇调减幅度为16.7%(见表1)。

(二)乐山市各县(市、区)建制村调整情况

夹江县于2019年在全市率先启动建制村调整。截至2020年5月底,乐山市所有新建制村均实现正式挂牌运行。全市建制村数量由1949个减少到1114个,减幅42.8%。其中减幅最大的为夹江县,建制村减幅为68.7%;减幅最小的为马边彝族自治县,建制村减幅为8.8%(见表2)。

二、樂山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在“两项改革”后面临的新情况

“两项改革”后,乐山市乡镇(街道)数量从218个减少为132个,减幅39.4%;建制村从1949个减少到1114个,减幅42.8%;村民小组由16696个调整优化到9274个,减幅44.6%;社区从269个调整优化到263个。调乡、合村、并组、优化社区等改革“四部曲”的完成,实现了县域经济版图的整体性重塑、城乡融合格局的系统性再造、基层治理体系的结构性变革。同时,立足“优结构、强功能”,全市乡镇领导班子结构实现换届后的“三升一降”(全日制本科及以上文化比例、具有镇村规划和环境整治等专业背景比例、具有2年以上乡镇工作经历比例上升,干部平均年龄下降)。2020年6月底,全市所有乡镇党委圆满完成换届任务,换届选举产生的1086名新一届乡镇党委委员平均年龄34.7岁,52%拥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87%具有2年以上乡镇工作经历。换届选举产生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8412名,平均年龄43.8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41%,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占比达99%,村(社区)“两委”交叉任职占比达38%[2]。其中大批女性干部、优秀农民工、本地致富能手、退役军人、村医村教等人员的加入,使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更趋多样化,总体实现组织和群众“双满意”。

“两项改革”实现了乡镇及建制村面积扩大、人口增加、资源整合、要素聚集、结构优化的目标,但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也出现了干部工作负荷加大、队伍融合不到位、群众对新组建队伍的认可度还不高等新情况。

(一)基层干部工作负荷加大

此次改革前,乐山市乡镇平均人口1.63万人,人数最少的乡镇人口仅有2100人;乡镇平均面积57平方公里,面积最小的乡镇只有13.5平方公里。改革后,全市乡镇平均人口达到2.69万人,平均面积达到94.1平方公里,增幅为65%。改革要求乡镇行政、事业编制总量不缩减是指全县总量,一些改革前编制数较多的乡镇反而在合并其他乡镇后出现减少。同时,对于那些四(乡、镇)合一、三(乡、镇)合一、二(乡、镇)合一的新组建乡镇来说,基层干部的服务半径较之前扩大,有的甚至从改革前的十分钟车程变为改革后的半小时以上车程。加上“放管服”改革向基层延伸后下放公共服务事项181项、下沉行政权力事项302项,也使乡镇干部人均工作量较改革前大幅增加。

建制村方面,改革前全市建制村平均人口仅1823人,平均面积为6.38公里;改革后全市建制村平均人口达到3190人,平均面积为11.15平方公里,增幅达到75%。各县(市、区)对建制村常职干部的设置基本按照人口2000人及以下设4职、每增加2000人多设1职的标准,在4-7职内限额核定。从调整后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新建制村的面积、人口均大幅度增加的同时,各县(市、区)村常职干部总数减幅却在25%~40%之间,工作量大大增加。

当前,随着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农村公共服务等各项工作的层层叠加,加上各种会议、检查,基层干部工作繁重已是普遍现象,一年365天在线、一天24小时待命是常态。这些对基层干部队伍的服务能力和治理效能都是一种挑战。

(二)基层干部队伍融合不到位

此次“两项改革”推进速度较快,全市各乡镇基本在2个月左右完成行政区划调整,随即开始换届。镇村干部队伍人员变动较大,导致新组建班子成员之间的融合、干部与干部之间的融合还不到位。

鄉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各县(市、区)对受到调整的干部按照“五个一批”的原则进行了安置,原先的乡镇科级干部只有一部分留任,其他有的交流安排回县级部门,有的推荐使用,有的转任晋升。对于普通干部,各地基本上采取了“先归拢,再分类,后微调”的原则,将涉及改革乡镇的普通干部先统一集中到新组建乡镇,再根据各乡镇空编情况,统筹考虑岗位人员需求、性别结构、年龄结构,进行人员集中划转。这就必然存在队伍合并调整后干部的经历、知识、专业、性格等方面的差异,以及领导分工、部门负责人确定、工作人员调整等问题。个别班子成员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配合,有的干部不能正确处理好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的关系,致使个别班子整体功能发挥不够理想,与工作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有些干部看到资历比自己浅、年纪比自己轻的干部被提拔重用,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合理的安置,于是摆资格、闹别扭,以至于影响了队伍的团结。一些新组建乡镇还出现了原有乡镇工作人员抱团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这次改革中村建制调整的力度非常大,存在村干部的留任和卸任、正职变副职的问题。全市村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达到99%,其中新任党组织书记比例近30%。一些村干部在调整改革之前是村主任或村书记,这次调整后成为新组建村的村委委员,有的心态还没有摆正,工作存在一定的消极情绪。

(三)群众对新组建的干部队伍认可度还有待提高

此次村建制调整,按照“大村合小村、强村合弱村、山上山下合”的原则进行了村组的合并。尽管在村社干部换届选举前一再宣传、强调纪律,但在实际选举中一些村仍受到宗族、房头、姓氏观念的影响,一些地方还暴露出人情票及不正当拉选行为,县、市组织部门、市“心连心服务热线”12345均接到部分举报,有的地方还进行了重选。

在新组建的村“两委”上任后,一些合并前较弱的村书记、村主任未能当选为新组建村“一把手”,部分弱村的群众觉得原来的村今后会事事吃亏,新组建的村委肯定偏向他们原来的“娘家”;一些强村的群众觉得新组建村“两委”将上级资金、项目向弱村倾斜,是新官们“花钱买人心”,不顾以前的村民们的利益。加上随着乡村振兴各种资金、项目的下乡下村,群众质疑镇村干部在安排项目选址、资金使用时藏有私心的情况也不断出现。

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由于区域面积的扩大、服务半径的延长,一些干部跑田间地头的时间少了,和群众接触的机会少了,基层情况不够熟悉,办事效率也降低了。调查中发现,有的农村基础设施损毁后,经组、代办点、村层层向乡镇上报,迟迟得不到解决,经常是村民打市“心连心服务热线”12345,由市向县、县再向乡镇交办下来才能解决。这些,都影响了老百姓对新组建干部队伍的认可度。

(四)部分基层干部存在一定的利己思想

近年来,随着党对农村基层工作的重视,基层干部晋升的空间较之以前有所扩大。许多地方的组织部门在提拔使用干部时,具有乡镇工作经验的干部可优先考虑,这就造成一些年轻干部的功利思想。他们到乡镇工作,并不是真正热爱党的基层事业,而是把乡镇工作当成履历上重要的一笔,当成向上发展的跳板,有的还没熟悉完基层情况就调走或考走了。

在2014年中央出台的《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和2017年出台的《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中,均明确指出,要注重从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同时,各县(市、区)重新核定了合村后的村组干部误工补助标准,补贴标准较“两项改革”前有了大幅度提高,“一肩挑”干部基本报酬达到3000~4000元/月,村实职干部中报酬最低的文书每月标准也在2500元左右。身份可以转变,收入又有提高,这是近年来部分人当村干部的“初心”。还有一部分有个人产业的人竞选村干部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而是为了有“村干部”这个身份的政治地位后方便自己今后业务的开展,方便自己能从乡村振兴的下乡项目中分得一杯羹。

(五)后备人才储备不足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经过四年的部署、建设、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村容村貌得到大幅提升,产业布局、规模进一步扩大,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城乡差距仍不可忽视,城市对于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年轻人仍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大,且生产周期较长,期间因气候、虫害瘟疫、市场价格波动等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使得农业收入并不稳定。加上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市,许多年轻人仍然选择去城市工作、生活,农村“空心”现象并没有多大改观。农村年轻人的持续流失,直接导致后备人才储备不足。这一次村建制调整后的村级组织换届,许多地方能够推出来选择的村干部少之又少,有的村根本没选择余地。

农村基层发展党员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一般临近县城、经济比较发达的乡村,发展党员工作较为顺利;偏远山区和经济不发达的乡村,发展党员困难重重,有的根本完不成年初发展计划。同时,针对大学生、退伍军人、外出务工人员等返乡就业创业人员的落地政策、创业优惠政策以及扶持力度不够,部分政策不具连续性,人才回引后的持续扶持力度小,造成愿返乡的优秀人才少,能储备的后备干部就更少。

三、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做好“两项改革”的“后半篇”文章

近年来,乐山市“心连心服务热线”12345接到来自基层农村的情况反映增多,一方面说明农村居民的法制意识、权益意识、公共意识不断增强,这是好事,是农村社会进步的表现;另一方面,许多问题其实可以解决在基层,但却要等市一级或县一级反馈回去才能解决,说明我们的一些基层干部在服务百姓的时候思想认识还不够、业务水平还不高,有时候程序多、流程长、解决慢甚至不反映,导致群众不满意。

随着乡镇行政区划和村建制调整改革,基层干部队伍也进行了调整,但仅完成形式上的重组还远远不够。农村要发展,乡村要振兴,需要一支得力的基层干部队伍,需要一大批在政治立场、为民服务、责任担当等方面皆发挥作用的基层干部。必须认真分析基层干部队伍在“两项改革”中面对的新情况,积极思考新对策,最大限度激发新组建队伍的活力、增加干事创业的动力,最后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纵深发展的合力,为“两项改革”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做好“后半篇”文章。

(一)加强基层干部队伍教育培训

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是培养和造就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有效助力。“两项改革”向基层干部队伍提出更高要求,要通过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专业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才能跟上改革的要求,适应乡村振兴发展的需要。

1.抓实理论教育。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基本理论、党史党章、党中央重要会议精神的学习教育,同时将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要求融入“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中,引导广大基层干部加强理论武装,夯实思想之基,牢记初心与使命,正确处理党的基层事业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不断提升思想认识。还要对村“两委”干部进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系统培训,使他们熟悉和掌握党的各项农村政策,增强执行政策的自觉性和维护政策的严肃性。

2.突出能力培訓。坚持因材施教、按需供给,在实践调研、征集意见的基础上开设专业化课程,着力破解干部“本领恐慌、工学矛盾”等难题。聚焦改革“后半篇”文章,开展基层治理、经济发展、乡村文化建设、现代信息技术等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

(二)着力提高基层服务能力

“两项改革”推动了基本公共服务向镇村延伸,更好满足了农村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但是,伴随着新组建镇村区域的扩大,管理和服务半径也增大了,需要更强的公共服务能力去满足人民群众的更高要求。做好“两项改革”后增强服务能力的文章,要聚焦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生产生活全领域、全过程切实回应他们的重大期盼、利益诉求和发展愿望[3]。

1.要立足解决好调整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化解系列矛盾。要重视调整后一些偏远乡村离中心场镇较远的客观现实,留驻的“便民服务中心”不能成空壳子和摆设,要高效运转,强化“远端服务”[3]。适当对调整前发展较弱的镇村进行资金、项目的倾斜,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调整改革释放的发展红利;利用调整后的产业规模加大的优势,把群众组织起来规模经营、抱团发展,建立村集体与群众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通过发展真正消除他们心中的村界、乡界。同时,将村级重大资金支出、重大项目实施、大额补贴申报等一律提交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直接参与提高群众的归属感、信任度。

2.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快构建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办成事的服务型政府,转变服务职能。构建小而精、专而强的公共服务中心,加强中介机构、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主体之间的合作,加快健全公共服务多元化体系;推动镇村智能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应用,依托“互联网+”,以APP、小程序、服务号等线上服务为抓手[3],实现公共服务线上线下的有效联动。越是基层,领导干部越应该加入百姓的群、村民的群、组员的群,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促进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提升,让老百姓真满意、真认可。

(三)聚焦队伍合力打造

“两项改革”实现了镇村机构精简、干部队伍精干,但新组建的镇村干部队伍的稳定、团结、协调、融洽等需要一定的磨合时间。只有队伍真团结、真融合,才能各履其职、各尽其责。也只有分工有效、合作良好,才能持续提高治理效能。干部队伍从“形聚”到“神聚”真融合,是决定治理效能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提高治理效能的文章,要聚焦打造一支不忘初心、团结一心、干事创业齐心的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层干部队伍。[3]

1.思想认识融合。加强内部沟通交流,引导干部正确对待岗位的调整、职务的调整,把好思路、好做法带到新岗位,打开新局面、创造新业绩。倡导老同志发挥基层情况熟悉、农村工作经验丰富、擅长做群众工作的优势,做好年轻同志的传帮带工作;肯定年轻干部一般理论功底较为扎实、有干劲闯劲、懂网络等长处,鼓励他们多为老同志分担工作。通过引导和交流,发挥每一个干部的优点,实现团体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

2.加大制度建设。区划调整后,之前所在乡镇不同的干部可能在工作制度、工作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为统一标准,应以“可量化、可操作、务实管用”为原则,制定新组建队伍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强化制度落实,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要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氛围,纠正干部不愿担当的思想,引导干部工作作风向实处、深处转变。

2.镇村组干部融合。乡镇干部包村工作制是促进乡村治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可以有效加强镇村组干部联系,促进队伍融合。要加大监督力度,防止有的乡镇干部联系村走形式走过场,杜绝打着联系村的幌子办个人私事的现象。要切实将制度落到实处,定期不定期开展包村干部与所包片区村组干部的见面和工作对接、群众走访,宣传本乡镇近期重点工作的同时,全面了解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真正实现干部工作开展与服务群众的全面融合。

(四)多方加大后备人才储备力度

要加大人才回引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的大学生、成功人士返乡创业。要注重从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青年中“选优”,善于从专业大户、能工巧匠等农村致富带头人中“挑优”。积极探索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制度,从农村工作基础较好、经济相对发达的村交流到一些条件相对较差的村任职。创新选派机关干部入村任职制度,通过组织推荐、个人自荐,将年轻干部纳入后备干部“蓄水池”。

农村要成为能吸引人、留住人的家园,城乡差距就必须缩小到年轻人可以接受的地步。因此,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是关键,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是重点。只有聚集起了人,党的农村事业才有充足的后备人才储备。

(五)加强法治乡村建设

要正视乡村熟人社会的传统,理解农村居民对于宗族、房头、姓氏的归属感,这与老百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网及认同感密切相关,具有深厚的历史和制度合法性。农村现存的一些思想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权力使用不规范的问题,有的时候还存在用人情办事而不是以制度规章办事的现象,影响了群众对基层干部队伍的认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基层干部是人民权力的受托者、党的农村制度的执行者,必须正确使用人民托付的权力。要严格以法律办事、制度规章办事,消除农村社会存在的不正确的权力观。切实推行村务公开、乡镇事务公开,对各种惠农补贴、村集体经济收入、农村公共事业岗位更要及时、全面公开。当前,乡村振兴的各种资金陆续到位,特别要加大资金、项目落地选址的意见征求和公开力度,严禁在资金使用中夹带私心。纪检监察机关要严格对下放农村资金、项目的监督检查,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四、结语

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乡、村两级的人口、面积、产业等资源要素分布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协调推进区域经济发展、配套公共服务设置、统筹城乡民生保障、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等都提出更高要求。能否打造一支放下思想包袱、凝聚发展动力、提高服务能力的基层干部队伍,尽快构建起适应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需要、符合新时代基层政权建设定位、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的乡村两级干部队伍,关系着“调适、调顺、调优、调强”改革目标能否实现,也是能否把改革“前半篇”确定的愿景、构建的框架、形成的格局、激发的活力转化为“后半篇”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水平服务的实效,不断增强基层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胡建林.谋深做实镇村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N].四川日报,2020-04-08(06).

[2]彭雄.我市高质量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N].乐山日报,2021-02-08(01).

[3]漆雁斌,鄧鑫.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导向做好镇村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N].四川日报,2020-08-21(06).

作者:杜小三

第3篇:基层乡镇干部“效能风暴”行动个人自查整改报告:

自全省开展“效能风暴”行动以来,作为一名基层乡镇干部,通过参加我乡组织的“效能风暴”行动学习活动,使我对这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尤其是通过自我批评,自我剖析、自我反思,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照自己平时在思想动态和及思想认识、服务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

行了检查和自我检查。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工作问题

1、工作被动落实多,主动超前少。在工作中,经常是奉命行事,领导交代什么干什么,没有钻研精神,目光短浅,不能够主动超前的完成工作任务。

2、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不足。作为一名年轻人,阅历很浅,实践很少,工作经验少,缺乏驾驭全局、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责任意识不够,缺乏担当,有时候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而且容易异想天开,脱离实际。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后,就没有主意了,有点怕事,容易急躁,缺乏独自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3、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工作新理念的认识。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缺乏新思路、新想法,一味地学习老干部的工作做法,缺乏创新工作方法的激情。在实际工作中放不开手脚,常常表现出不主动、欠大胆,考虑问题不够深入、细致、周到,工作的组织协调能力差等弱点。

(二)作风问题

1、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不够牢固。表现在:对待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当手头工作稍多时,就有些急燥,态度不够和蔼,遇到当事人反复询问的问题时缺乏耐心,没有合理调整自己的情绪。

2、工作效率低下。本来一天就能干完的工作,由于自己在思想上不够重视,非得几天才能完成,一拖再拖。疏于学习思考,在解决工作难题上不能够花大力气。

3、在自律方面还需要加强。自律意识不足,有时候在工作的时候,心猿意马,没有把全部心思放在研究工作上,思想不够积极向上,干工作的认真程度不够。

(三)学习问题

1、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不主动,自觉性不高。平时只是在单位组织的学习活动中参与政治理论的学习,利用工作空闲和业余时间主动学习的时间几乎很少。工作中遇到问题才去查阅相关知识,缺乏业务知识学习。

2、不注意自身的提高。放松了自身的提高,自从上完学毕业以后就在学习方面花的时间少了,自身的写作水平、专业知识、工作方法等的积累随着时间而增加而增多的趋势不明显,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较高。

二、整改措施及目标

针对这些问题,关键是我要怎么去克服和改正,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习和自我改造,切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首先要强化学习意识,提高对学习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在工作空闲和业余时间,少上网,多学习,在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文件精神、工作的方式方法的同时,加强业务学习和能力锻炼,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二)严于律己,转变工作作风

1、调动自己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对待党委、政府交付的每一项工作,积极主动想方设法去完成,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不拖延,不推诿,提高工作业绩。

2、以严格标准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各项工作制度,工作认真敬业,克服不思进取的思想,不注重个人得失,学习做工作的方法,要有担当,遇到问题能够不急不躁、冷静妥善的处理。

3、创新工作方法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想、观念、内容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提高工作能力,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优化服务方式。

(三)树立为人民群众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

积极投入到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改变机关工作形象中去,坚决杜绝“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热情的接待每个来办事的群众,对群众提出的每个问题,都耐心细致的解答,不推脱推诿,不急不躁,提高办事效率。作为一名年轻基层干部,我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问题,随着效能风暴行动的开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需要彻底转变自己的工作作风,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将“庸、懒、散”转变为“勤、快、实”为树立机关良好的形象做出自身的贡献,当然,这个过程还需要我长期学习,不断克服自身缺点,严格要求自己,及时查找自身不足,我相信我一定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

第4篇:乡镇纪委书记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自查自纠报告

《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

自查自纠报告

XX镇党委副书记

XXX 按照XXX镇党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政述职评议工作的统一部署,对照市纪委下发的述廉内容,现将我自己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转变作风,学用结合,努力提高党性修养

多年来我一直把学习作为永恒的主题,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年初以来,本人能够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精神。在学习中能够结合实际,融合贯通,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把理论运用于实际工作,指导实际工作,大局意识更加增强,宏观决策和微观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提高了工作质量。

我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是党和人民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国家干部,只有勤奋工作,才对得起党和人民的培养教育。通过学习,我强化了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的思想,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自身利益,时刻深思参加革命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什么问题,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立足岗位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在工作和生活中,能自觉接受党纪党规约束,增强依法行政能力,增强了为“三农”服务的意识,努力做到清正廉洁、克己奉公。

二、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的纪律,工作指导到位 只有在党的统一领导下,革命和建设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维护党的纪律,尤其是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就是要自觉服从党的领导,维护党的崇高形象,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定决议。多年来,我坚持做到了:一是自觉服从党的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没有出现违反党纪政纪的现象,未出现有损党的形象的言论和行为;二是认真贯彻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中能够自觉做到“四个服从”,未出现违反组织原则和工作纪律的事;三是能够主动配合党委“一把手”,积极团结其他班子成员和广大党员干部,紧紧围绕先锋工程,以创建“心系三农,争做五种人”主题实践活动为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工作,使党委整体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列宁曾精辟的指出:“政治上有教养的人是不会贪污受贿的”。要提高素质,一靠学习,二靠教育。”我充分认识廉政建设责任制及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认真组织学习了《行政许可法》、《党章》和观看反腐败电教片等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注重把廉政建设理论学习同政治理论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浓厚学习氛围,搞活学习形式,扩大学习范围,增强学习效果。通过经常性、多种形式的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政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进一步认识到了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廉洁自律的必要性和违法违纪的危害性,增强了在新形势下拒腐防变的能力,积极做“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并对少数党员干部的不廉洁行为及时敲响了警钟。

通过组织党纪党规的学习、廉政责任制的落实和警示教育等,同时也使自己廉洁自律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日常工作、生活、公务接待等方面能做到自警、自醒、洁身自爱,严格遵守各项规定。从来没有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在商品房买卖置换中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置、以劣换优及以借为名占用他人住房谋取不正当利益;违规超标准多占住房、违规集资建房,以借为名占用服务对象或下属单位汽车;参与赌博或以变相赌博等形式收钱敛财;借委托他人投资证券或其他委托理财的名义获取不正当利益;为本人谋取预期的不正当利益或以各种方式为配偶、子女和其他亲友谋取不正当利益等违法违纪行为。

三、查找问题,认真整改

回顾一年来的自身廉政建设,在组织的培养教育下,在广大干部职工的监督帮助下,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及党纪法规的学习教育,自己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做到了洁身自爱,没有出现违反党纪法规的事,但仍存在不足:一是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还有差距,学习不够经常,不够深刻,不够全面,专项学习还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识还要深刻。二是思想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思路不清晰,重过程,轻效果,缺招法,无约束,随意性大。三是工作缺少机制,缺少主动性,缺少创新,只注重安排、计划,不注重检查、督促、问效。

针对存在的不足,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到:一是进一步提高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时刻加强对党纪法规的深入学习,绷紧党风廉政、廉洁自律这根弦,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二是加强党性修养、提高领导素质、改进工作方式、克服急躁情绪、遇事冷静思考、努力提高领导艺术水平。三是保持清醒的头脑,洁身自爱,注重生活细节,提倡勤俭节约。在工作上严于律己,处处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不图名,不图利,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共同把党委各项工作推上新台阶。

第5篇:乡镇纪委书记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自查自纠报告

自查自纠报告

通过认真学习贯彻《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感受颇深,充分体会到了作为一名镇纪委书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现将学习《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如下:

一、 对照检查出存在的问题

1、深入学习上有差距

到马尚镇工作以来,自己虽然注重政治和业务学习,但在学习的深入性和系统性上还有很大不足,存在时紧时松的现象,致使自己对新知识、新思维、新政策、新法规掌握不多,了解不透,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知识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在学习态度上不够认真,学习抓的不够紧,存在着被动和应付思想。

2、工作作风上有差距

有时认为工作几十年了,有松口气的想法,致使工作有时不够主动,仅满足于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任务;有时对反映问题、咨询问题的群众态度不够好,不够耐心。作为一名纪委书记,对开展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是一项重要职责,但工作中有时对一些事项认为是小事,碍于面子没有及时进行指正;对布置的工作检查力度不够,怕影响团结和人情关系而没有大胆的开展批评;在一些工作上只着重于传达上级纪委的有关文件精神,真抓实干还落实到的不够到位;不能很好地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在征求群众意见方面做得也不够。

3、自身建设上有一定差距

本人能够认真执行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坚持廉政公开承诺制度,自觉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虽然注重加强了自身建设,注重了各种场合自我约束和管理,但有时还是有随大流的思想;对农村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识不到位,对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层次思考;在工作安排上,强调每次工作都要有新的提高,但在开展工作上开拓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完成工作做得不够。

二、努力方向

通过对照学习《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中关于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廉洁履行职责行为规范,深刻剖析自己,进一步增强了遵守《规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努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1、坚持公平正义,始终做群众利益的守护人 作为一名镇纪委书记,必须在政治上更加清醒,始终做人民群众利益的守护者,紧紧抓住党的执政基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条主线,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杜绝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发生,树立公道正派之气。要始终坚持公正处事,不搞亲疏远近;坚持正派做人,对组织忠诚,对同志关心,对自己严律,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做一个群众合法利益的守护人。

2、坚持克己奉公,始终做廉洁自律的带头人 要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法办事,自觉在法规纪律范围内行使职权,努力做思想纯洁、作风纯洁、廉洁自律的模范。同时,要自觉落实党和群众的监督制度,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纠正错误、敢于自我批评,始终保持自省自警的胸怀,善于和勤于查找问题、反思不足、改进方法。要带领纪委班子成员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家庭账,过好权力关、人情关、金钱关,经常对照《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审视自己、约束自己,自觉摒弃“从众”、“侥幸”、“麻痹”心理,做一个廉洁自律的带头人。

3、杜绝不正之风,始终做心系群众的有心人 党员领导干部的一举一动,关系着党的作风和形象。作为党委书记,要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用良好的人品官德和清风正气团结凝聚广大群众。一是要始终心系群众,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作国家的主人,把自己作为人民的公仆,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通过自己的工作,让群众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二是要注重弘扬勤俭节约之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不少干部滋生了贪图享乐的思想,要防止产生“发展好了、我付出了,该享受了”的思想,牢固树立“以勤俭为荣、以骄奢为耻”的意识,从细节入手、从点滴做起,自觉维护党的良好形象,做勤俭节约的表率,做心系群众的有心人。

总之,在今后工作中,我将改正不足,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抓起,从群众最希望办的事做起,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用一流的干劲、一流的作风、一流业绩来回报党和人民。

2012年9月

第6篇:乡镇基层纪委组织自查报告范文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

要“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四个“着眼于”对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同时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三保”落实,加强对中央各项惠农政策贯彻执行的监督检查,更大程度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农村社会政治稳定作出了政治保证。按照党章规定,党的各级纪委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要按照“四个着眼于”要求,切实履行好协助党委抓党风的职责,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顿、严肃纪律为抓手,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乡镇纪委在新形势下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如何准确把握和充分运用好党章所赋予纪委的组织协调职能,将反腐倡廉工作向纵深推进,更是新形势下摆在县、乡纪委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县乡两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履行职能,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为各地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较强的政治纪律保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又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领导力度不够

乡镇领导班子对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不统一,组织领导抓责任制落实不力,走形势的多,效果不好。

(二)专职不专现象突出

乡镇纪委书记由同级党委副书记兼任,表面看政治地位提高了,但实际参与党委政府的很多分工,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经济工作以及其他事务工作中,真正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时间较少。

(三)有名无实问题明显

按照机构编制乡镇纪委名义上是一套班子,有五人组成,有纪委书记,有纪检干事,有纪委委员,但事实上所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和纪委委员是兼职,大多由党政办公室、共青团、综治等单位负责人兼任纪委委员,在工作上有其名无其实,不能按要求担负起纪委委员的职责,少数委员还能参与部分工作,而多数却从来不参与纪检工作,只是挂名。

(四)顾虑较多,存在“四怕”现象

一怕得罪下属,乡镇纪委书记认为自己分管的很多工作还要协调部门和村加以落实,如果得罪人太多,给自己添麻烦,甚至在一些地方还担心下属不支持配合自己的工作;二怕得罪领导,乡镇纪委是隶属于同级党委领导,一些纪委书记认为党风廉政建设抓不抓,关键要看主要领导的意见去做,即使有些违纪现象有损本乡镇形象,但认为查处了会带来负面影响;有些违纪人员是一方领导,查处了会影响一方稳定;有些违纪行为是涉及本乡镇地方小利益的,查处了会使地方财政受损失;有些班子成员即使违规违纪,但碍于情面或感到监督难而不管不问,搞一团和气。这些因素使得乡镇纪委书记左顾右盼,顾虑重重;三怕影响仕途。很多乡镇纪委书记认为,只有经济工作和农业工作抓好了才会被提拨,才会有前途,而纪检工作干得再好,也不可能因此而被提拨重用,相反可能因为案件的查处得罪了人,树敌太多容易失去人心,怕在组织考核时对自己不利,因此监督工作力度不够,特别是对基层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相对失之于软;四怕担待责任。本应是乡镇纪委职责范围内的事,但怕干多了、力度大了会被别人误解为充满野心,因而在工作中时松时紧,缺乏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势;

(五)抓深入和创新不够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环境下,乡镇纪委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研究不够,抓手很少,创新不多,应对措施不力,对强化基层作风建设、民主建设、制度执行、案件查处等方面工作主动思考的少、严格执行的少、深入抓落实的少、创新抓突破的少。这些问题,客观上形成了“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干得好的上不去,上得去的干不好”的怪圈,严重制约了乡镇纪委职能职责的正常发挥。为此,乡镇纪委作为党在农村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如何正确认识自身肩负着的重要责任,充分发挥好纪委的组织协调作用,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十分迫切。

第7篇:乡镇基层干部述职报告

2018 XXX述职报告

我自担任XXX以来,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自觉认真履行职责,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尤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有关规定,不断加强自身廉政建设,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方面的情况进行汇报:

一、坚持理论学习,夯实政治素养

任职来,本人能够认真学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和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及全国、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通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每周五机关干部大课堂、每月一讲等平台,听专家和领导讲,同时结合自己学习,对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治国理政理念,特别是宣传思想工作方面的方向有了新的认识,工作中有了新的遵循,进一步提高了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抓班子,带队伍,凝聚力量抓发展

我认真履行抓班子、带队伍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坚持以强化班子自身建设为龙头,以夯实村级组织建设为核心,以转变干部作风为重点,为孟晏社区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是强化班子自身建设。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对“三重一大”事项坚持民主集中制;定期组织开展民主生活会和民主

-1-

评议活动,倡导班子成员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切实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根据班子成员的气质特长进行分工,做到人岗相适,班子成员之间形成了“各司其职干事业,团结协作补好台”的工作氛围。

二是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加大镇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为干部队伍输送新鲜力量,。

三是抓好干部作风建设。加大干部作风建设的督查力度,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提高党员廉洁自律意识和政治理论水平,营造风清气正的浓厚氛围。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促发展”活动,拉近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进一步融洽干群关系。

三、建机制,强督查,狠抓工作落实

-2-

始终把抓落实摆在突出位置,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督查,确保各项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完善了工作意见、月度工作计划、周度工作会议制度,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实行“周通报、月调度、季评比、年交账”,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的良好局面。

二是强化考核激励。制订完善了村级目标管理考核措施和各办考核激励措施,全镇上下形成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良好氛围。

三是狠抓督促检查。对于突发性的群体性事件和影响全局的重点工程和中心工作,我都深入到一线抓落实,做到“部署指挥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确保事件的妥

-3-

善处理。同时在工作中多次召开工作调度会议,了解工作进度,查摆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有效推进。

四、转作风,重品行,树立良好形象

作为一班之长,我牢记“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行”的古训,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发挥带头作用,倡导形成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

一是视岗位为天职。我深知自己“保一方平安、富一方百姓”的职责,以强烈地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做事。经常牺牲双休日和假期时间,上部门跑项目,进企业搞服务,入村组抓落实。同时注重自身的学习,开阔视野,提升工作境界。

二是把民生作为第一追求。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事,不图虚名、不追求虚假的政绩,努力把改善民生的每一项工作做深做实。。

-4-

三是把廉洁自律作为第一操守。牢记两个务必,认真贯彻执行《廉政准则》和“八项规定”,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觉将自己置于党组织和干部群众的监督之下,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和工作行为上的廉洁性。

五、存在问题及下步努力方向

任职来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我也清醒地认识到本人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工作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二是宗旨观念树立得不牢,只满足于立足于本职和分工范围内的工作,其他工作做得还不够到位。三是开拓创新意识不够强,思想上怕出头、工作上有时瞻前顾后怕越位。四是服务基层发展方面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还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新形势和任务等。下步,我决心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虚心向领导和同志们学习,继续积累工作经验,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做到勤政廉洁,将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

2018年xx月xx日

-5-

第8篇:乡镇干部自查报告

根据市纪委、市委组织部专题民主生活会的要求,结合市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保增长、惠民生、促和谐,我为西郊发展作贡献”为主题,认真排查本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西郊经济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发展经济意识不强。思想不够解放,做工作瞻前顾后,缺乏闯劲,片面认为自己分工分线工作主要抓管理、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方面,不直接抓某一方面经济工作,导致了对一些经济工作缺乏了解,主动参与经济建设的意识不强,忽视了抓党建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工作之间的联系,抓党建、党风廉政建设与抓经济建设并不矛盾,党建、经监、稳定工作是经济工作的基础,关系到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责任重大。

二、本职工作业务知识学习不够深入。新形势下对自己分管的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原先一些知识和工作方法远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对一些理论学习只局限于就文章学习文章,缺乏深刻的理解,理论学习与具体工作实际结合得少,对一些问题缺乏理性思考,由于缺乏深度学习、思考,导致看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不高。

三、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平时工作缺乏主动性,有些工作有拖拉现象,找客观理由多,工作节奏不快,平时忙于开会、迎来送往多,到基层调查研究少,坐办公室。交待工作先满足于会议,布置工作多,检查落实少,对一些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

四、精神状态疲软,锐意进取心有所减弱。本人自认为在副镇职岗位也有十个年头了,横向比、纵向比认为组织不关心,出现了精神状态疲软,锐意进取心有所减弱,只要尽最大努力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就行,工作缺乏创造性和冲劲,但实际上自己的工作按上级组织的要求存在差距。

五、廉洁自律方面。总体来说,本人能按照党纪条规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按制定的制度执行,从不越权,尽最大努力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不利于西郊经济建设的话不说,不利于西郊经济建设的事不做,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一颗平常心,但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细节不注意,例如有时接受一些单位的宴请等等。

今后努力的方向针对自己存在不足,今后工作中一是更加注重学习,不断改造自己有世界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二是注重调查研究,对任何事件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自己的履职能力;三是勤于思考,对待工作要深层次思考;四是注重督促落实;五是严于律已,勤政廉政。

上一篇:数学一年级提优补差下一篇:口语表达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