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陵导游词讲解

2022-06-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黄帝陵导游词讲解

“模拟导游”课程导游讲解模块教学探究

摘 要: 导游讲解作为导游工作的核心部分,是大专层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从业的必备技能。新形势下导游资格考试科目五的改革对“模拟导游”课程教学导游讲解模块的优化提出要求,同时智能电子设备的普及及影音处理软件的推广使得借助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的便捷度大大提高。立足专业培养方案,结合资格证考试新变化,借助微格教学法及相应软硬件设备,形成“教师引导性讲授、学生主导性实操、全体参与性评价”的新教学模式,达到“以学带练习、以练带备考”的目的,以导考面试为指向提高学生导游讲解能力。

关键词: “模拟导游” 导游资格考试 导游讲解 教学探究

“模拟导游”课程是高职大专院校旅游类专业,特别是导游方向的核心专业课。课程主要围绕导游工作中所需的实用技能,借助教学资源及设备,以模块形式罗列任务,主要涉及导游讲解技巧、带团技巧、旅游服务规范及应变等内容,操作性强,旨在培养学生“导游服务核心技能”。由于导游工作的内容及性质,因此众多技能中尤以导游讲解能力最关键,也是最考验导游本职功底的一项。导游入行必由之路——导游资格考试的科目五也围绕讲解能力展开,是学生备考时需要认真练习的部分。考证科目及实际操作的双重需要,使探究“模拟导游”课程中导游讲解模块的教学新路径成为本研究的主题。

1.相关文献综述

1.1课程内容与定位

本门课程参考教材众多且各有侧重,加之大专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异、专业指向性不同,教授的重点各有取舍。江波认为“模拟导游”课程体系应该分为“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旅游政策与法规”三部分,其中将导游规范服务能力、讲解能力、应变能力划归在“导游业务”模块[1](23-24)。车秀英本着“教、学、做”三位一体的宗旨,按导游上团后的工作流程,将课程划分为前期工作、导游讲解服务、旅游应急事件处理等模块[2](132-133)。李秋静指出课程的知识范畴辐射除史地、文学外的经济、美学、心理等科目,且课程应将全国导游证考试的考点纳入授课范围[3](173)。

梳理现有研究能够发现,“导游讲解”始终被视为“模拟导游”必要且重要的部分,且随着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推行,除了统一考试科目及大纲外,还细分了诸多“导游类”课程,“模拟导游”课程的内容与定位其实更应该结合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前接后续课程、实习单位反馈等实际情况进行规划。

1.2授课中存在的问题

拥有本课程教学经验的高校教师针对授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崔慧敏将视角移至学生,指出包括缺乏良好基础知识、缺乏语言能力、缺乏自学能力、缺乏应变素质在内的“四个缺乏”[4](55-56)。余蓉注意到作为旅游一线关键人物,导游员交际及讲解等方面的能力直接影响游客的体验感,学生的普通话发音、语调音量语速、讲解时语言体态等细节问题未受到重视[5](55-58)。彭蝶飞以课程开发及动态研究为立足点,认为狭隘地强调“地方陪同”职责、忽略旅游市场需求、重理论知识轻就业能力等问题是本课教学的瓶颈[6](39-44)。

以上文献分别从学生个体、工作场景、市场与行业三个层面列举出“模拟导游”课程存在的问题,并突出本门课程实践性强、直接对客、与旅游服务质量密切相关等特点,同时体现出优质导游服务尤其是讲解服务对旅游专业学生的要求较高,且表明应该以点概面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增强。

1.3现有教学改革方案及评述

针对现状,众多高职大专旅游管理教师提出相应的课程改革措施建议。首先,針对导游工作的“实地性”,谭颖提出以角色扮演法及现场授课法、辅以影音资料创设情境,将教师设计的旅游路线拆分为不同的节点分配给学生讲解[7](62-64);凌丽琴倡导首先将校园作为对象学习导游讲解的基本方法,并将学生分批安排至真实景点开展教学活动[8](180-181)。

其次,在丰富课堂活动、增强实践性方面,陈萍萍提出采用任务驱动法将教学分为三个阶段,设定场景并辅以小组合作、游戏等形式,同时利用专业见习、实习及暑期实践等机会增加实际操作[9](92-95);严小蓉提出以项目教学法为主开展模拟讲解导游资格考试口试景点的教学活动,并在评价环节设置以小组为单位的评价表:资料准备(20分)、PPT制作(20分)、交流讲解(60分)[10](15-17)。最后,关于导游综合素质及赛加教互促方面,陈萍认为应立足于校企合作的导游服务技能大赛,将撰写导游词、讲解景点、才艺展示三个环节作为教学的出发点[11](113-115)。

由于实际情况不同,在改革探索“模拟导游”课程尤其是导游讲解模块时,必定要考虑培养方案在内的其余条件,如实训室建设、教学经费统筹、其他课程设置、见习实习安排、管理制度等。因此本研究试图将课程性质、专业建设结合,并综合院系各方面背景条件试行课程教学改革,以切实推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2.教学探究——微格教学法运用

本专业培养方案将“模拟导游”安排在三年制专科旅游管理(中澳合作)专业的第2学期,前接及后续的专业课程等信息如表1所示。首先,作为基于“导游实务”“导游基础知识”的理论内容,着眼于导游工作实操性部分的课程,需要针对核心工作内容——讲解模块进行系统化讲授及实训练习。其次,由于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科目五开展时间为每年的11月下旬至12月初,即第三学期需在国家考试标准要求下检验讲解能力,且第三学期并无相关巩固性课程,故在第二学期本课授课过程中必需纳入考试要求与标准,为学生应试打下基础。

最后,专业实训室尚未落地及见习实习安排等因素导致“模拟导游”课程仿真化,实地型教学条件受限,要求教师在形式及内容上尽可能充实丰富。综合现实情况,本研究试图借助微格教学法,从教学形式及评价方法两方面初步探究教学改革路径。

2.1微格教学法内涵及意义

微格教学法指借助设备录制被评价者的视频,随后再播放给被评价者本人与评价者,其中被评价者能够以第三人身份观察分析自己的录像,并基于已有知识自我评价对比及修正;在设定的情境中所有参与者探讨商榷、自主互动、发现并解决问题,以此构建新知识体系[12](70-72)。此外,相较于仅录音的记录方式,视频的拍摄能够呈现包括广义副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体态、手势等)在内的全方位信息,这些方面的表现对于导考面试来说尤为重要,却往往因仅关注讲解内容本身形成了僵硬死板的背诵式讲解,故将微格教学法运用于提高导游讲解面试能力尤为必要[13](46-50)。

浙江省文旅厅下属浙江旅游培训中心为响应国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号召,将2020年导游资格考试科目五的面试改为录制视频,即每位考生单独面对摄像头、电脑等设备录制讲解视频,再由考官观看视频并打分,此形式是特殊背景下临时改革的首次实行。将录制视频的任务融入日常教学环节,使学生适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面试要求。

以微格教学法为主、形成性评价为辅的教学探究,有助于贯彻“学生主导、教师引导”的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抬头率、参与度,强化小组合作及团队竞争意识,有助于课堂与课后联动,自主探究并解决问题。无论是线上精品课程的普及,还是“网络+”背景下的全民自媒体,都对当代大学生录制、制作及剪辑视频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微格教学法的引入为学生全方位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2.2教学改革推进方案

“模拟导游”课程教学主要围绕导游资格考试科目五的浙江省13个中文景点讲解展开,旨在以时年导游考试科目五大纲要求为基准,提高学生语言技能、讲解能力等导游基本素养。首先,由教师系统讲授浙江省11个城市概况及历史文化框架并投射至与城市对应的景区相关内容;其次,将微格教学法引入课堂,依次开展以下教学活动:

(1)观摩示范。“模拟导游”课程选用的教材为中国旅游出版社的《导游服务能力——浙江省现场导游考试指南》,教材特以二维码形式添加了知名金牌导游员实地示范的讲解视频。作为微格教学法的初始环节,社会学习理论指出学习者通过观察、感知、理解及分析榜样的示范性作品能够产生模仿性学习[14](70-75),当然过程中不可缺失的是教师需要现场为学生补充讲授效仿的说明,引导学生向行业精英看齐。以上环节占用2课时,均为引导学生立足教材开放性搜索及收集景区内涵与具体景点的信息,布置拍摄任务的作业,并用2课时展示并点评学生成品。

(2)视频录制。在完成教师课堂讲授及观摩示范展示之后,将学生分为3人—4人一组,每组选定不同讲授景点作为主题,每组按照授课进度依次拍摄本组讲解视频,全体成员均需要按照分工脱稿出镜讲解,大致分为2个部分——“景区概况”(2分钟—3分钟)、“景区2个—3个景点讲解”(每个景点3分钟),共8分钟—12分钟。其中,个人讲解需要一镜到底,后期制作可进行简单拼接或特效处理等。

(3)现场阐述。每节展示课需要播放各组视频,播放前教师随机指定一位组员就本组讲解设计和导游词撰写思路进行现场阐述、教师点评。

(4)回看录像。播放每组成品视频,在组员回看个人及队友表现的同时其余学生观摩,教师在此过程中记录要点进行点评。

2.3评价方式及方法

在微格教学法中,直接反馈及科学评价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最后两个环节,利用“镜像效应”的自我评价结合他人依据一定标准的客观评价,激发针对被评价者的正向激励作用[14](70-75),同时,为达到拓宽学生参与广度的目的,需要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研讨和评价,教师的总结性点评能够拓展评价机制的深度[15](210-211)。

结合本课程的授课内容及目的,在学生互评环节采用导游资格考试科目五浙江省面试评分细则,如表2所示:

在评价的过程中,扮演评委的评价学生能够熟悉考试的评分体制,扮演面试考生的被评价学生在观看自己讲解视频的同时听取他人评价,基本能够达到全体参与的课堂效果。评价机制为某组现场阐述、展示视频,其余组的成员作为评价者,边观看边记录详情要点,在简短讨论后派出小组代表点评,最后依据评分表对讲解人进行打分,以平均分计入作业成绩。教师依据点评发言者的评语质量,为发言者加平时成绩,并对每位演讲者、发言者的表现进行总结性点评。所有分数都按比例计入课程的期末成绩。具体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3.结语

“模拟导游”授课内容可围绕“导游工作内容”展开,树立教学目标、选定教学重点显得尤为重要。本次教学探究以考证为现实目的、提高导游讲解能力为技能导向,以从业资格考试评分规则为标准,借助微格教学法理念设计课堂活动,加入课后拍摄的联动任务,而后带动全体学生以同学作品为对象开展讨论与评价,教师作为引导者全程把控节奏。本研究的结论已在本专业2020级学生第一学期的授课过程中利用6课时完成初步尝试,后续课程将继续推进改革,为本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江波.高职院校“模拟导游”课程教學改革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6,000(002).

[2]车秀英.高职“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改革思路[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000(002).

[3]李秋静.论“模拟导游”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J].科技信息(学术版),2011,000(014).

[4]崔慧敏.高职院校“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08,000(009).

[5]余蓉.“模拟导游”课程教学之我见[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003).

[6]蝶飞.就业导向的高职“模拟导游”课程开发及动态实施[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000(005).

[7]谭颖.“模拟导游”课程情景教学法的设计[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1).

[8]凌丽琴.高职“模拟导游”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2).

[9]陈萍萍.基于任务驱动模式的模拟导游课程教学[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2,32(9).

[10]严小蓉.项目教学法在模拟导游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版),2012,000(002).

[11]陈萍.“以赛促学”模式在“模拟导游”课程中的应用[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27(001).

[12]叶惠文,邹应贵,杜炫杰.现代微格教学系统构建与实施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000(007).

[13]邬磊磊.如何引导职高生突破现场导游考试的瓶颈[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14]马永富.微格教学的环节及其理论依据[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001(004).

[15]刘诚,郭晓峰,陈冰.新教学模式下学生自评与互评作用探究[J].学周刊,2016(8).

作者:张天然

第2篇:景区导游词创作与讲解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导游队伍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导游词创作与讲解课程重在培养讲好中国故事的新时代导游,实施课程思政对课程教学及人才培养来说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对高职旅游管理專业两个年级的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对本课程思政了解、获知及评价情况,找准提升课程思政实效的着力点,进而提出景区导游词创作与讲解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课程思政;景区导游词创作与讲解;调查结果

基金项目:2020年度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专项)课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研究—以景区导游词创作与讲解课程为例”(WXCY-2020-ZY-03)。

引言

课程思政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主体是教师,重要载体是课程,主要阵地在院系,衡量成效在学生。专业教师要充分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从专业课程的既有教学内容逻辑中挖掘育人的价值功能,对教学的目标、内容、过程、考核等进行系统变革,使学生可以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自然融入爱国情、强国志,自觉坚定报国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学生是最直接的感受者和获知者,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了解景区导游词创作与讲解课程思政的实践情况以及学生对课程思政效果的感知与衡量,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与依据,真正提高旅游行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景区导游词创作与讲解课程基本情况

新时期,导游肩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文明旅游宣传员、讲好中国故事等多种职责。景区导游词创作与讲解是培养导游人才的核心课程,重在培养职业能力与素质,其总体目标是使学生既可以熟练编写不同类型景区的导游词,又能将景区(点)深厚的人文内涵和自然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强调帮助学生从欣赏中国优秀文化中,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自信,增强资源保护、传承和发展理念,树立作为地域文化使者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基于学生感知的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

基于近两年的景区导游词创作与讲解课程思政实践,调查问卷结合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将问卷主体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搜集学生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调研学生对课程思政的了解情况及对景区导游词创作与讲解课程思政教学的获知情况;第三部分重在掌握学生对景区导游词创作与讲解课程思政的评价及看法。

(一)调查对象描述性统计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管业于一年级春季开设景区导游词创作与讲解课程,所以本次调查选在此课程结束之后,主要面向本专业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共收回有效问卷127份,其中男生占比30%,女生占比70%;大二学生占比57%,大三学生占比43%。参与调查的学生中,共青团员占比63%;普通应届高中毕业生占比34%,其次是中职注册与普高注册,中职转段占比16%;有49%的学生担任过学生干部,这与目前职业院校学生培养情况比较吻合,所回收问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的获知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有65%的学生了解课程思政,32%的学生听说过但不是很清楚,不了解的占比3%。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课程思政有些许了解,并且三年级学生明显了解程度更深入,这与他们长时间浸润以及实习过程中的体会感悟是分不开的。

关于课程思政的解读(可多选),首先学生认同度最高的是“课程思政是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综合育人理念”,比例达到87%;其次是“课程思政就是在课程内容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占比80%;再次是“课程思政目的是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接下来依次是“课程思政就是结合案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课程思政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思政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盐与汤的关系”“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2];最后是“课程思政要求教师通过自身努力,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占比57%。综上可知,学生对课程思政的理念及要求具有一定的认识,有利于课程思政的有效渗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师在景区导游词创作与讲解课程教学中,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外,还会加入的教学内容调查结果显示(可多选),“传播有关党和国家、社会与人民的相关理念”和“指引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素养与品质”选择人数最多,分别占到90%和84%;其次占比较高的有“指导学生职业生涯与人生发展规划”(81%)、“介绍专业理论前沿知识及时事新闻”(75%)和“分享行业领域里的优秀人物及事迹”(70%),也有11%的学生选择“其他”,“3%”的学生选择“无”,说明教师思政教育内容涉及面广,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和敏锐性,但也有同学对课程思政无任何收获和感悟,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同感不强,学习动机缺失,而课程思政教学还不够重视因材施教。

本文对通过景区导游词创作与讲解这一课程学到的思政内容调查中(多选排序),学生学习领悟到的思政元素平均综合得分最高的是“爱国情怀”,9.4分;其次是“政治信仰”,9分;5分以上的依次是“中华传统文化”“党史、国史”“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意识”“工匠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而“专业自信”(3.8分)、“绿色文明出行”(3分)、“理想信念”(2.4分)以及“国内外形策”(1.5分),得分较低。由此可知,学生政治觉悟普遍较高,接受度高,而对于德育教育、专业素养以及国际环境感知不深刻,需要教师灵活设计教学内容,巧妙融入教学过程,促动学生积极关注。

学生最喜欢或最希望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问题调查中(可多选),“能与专业理论知识有机融合,润物细无声”选择人数最多,占比81%;其次是“分享含有德育元素的案例、图片、动画、影视等直观形象的教学内容”以及“引入行业优秀人物的事迹,聘任企业导师等形式”,同占比65%;接下来依次是“与同学及教师在线上线下教学过程中讨论、辩论或个人展示等互动”“针对时事热点进行讲解、谈感悟”“邀请行业专家或先进人物开展讲座”,选择最少的是“参与实践教学”和“集中理论讲授”,这充分显示了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思政供给形式,更热衷自然而然地接受和理解思政元素,不喜欢刻意或者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形式。因此,学院及教师要更好地创新教学模式,使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能真正记在学生脑中,走进学生心里。

(三)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60%的学生认为本门课程教师对学生的思政教育有效果,38%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还有2%的学生认为没有效果。通过课程学习,笔者对学生个人成长及综合素养的影响从“没有-非常大”依次赋值0~5分。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平均得分3.6分,28%的学生认为非常大,28%的学生认为有较大影响,2%的学生认为没有影响。由此可知,思政教育的效果与学生认为课程对个人的影响是同向的,所以思政教育要与课程整体教学齐头并进,增强教学效果。

导致当前景区导游词创作与讲解课程思政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中(可多选),69位学生选择了“学生难以对思政教学产生共鸣”,占比54%,说明课程思政要注重双向交流,采用启发式教育方式,使学生从真懂到真信;其他原因占比由高到低分别是“学生缺乏主观接受意愿”(48%)、“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融入牵强、刻意、不自然贴切”(38%)、“教学过程中,未充分挖掘思政元素”(35%)、“与学生互动不足,教师单方面输入”(31%)、“教师重视,但不擅长思政教学”(16%)、“教师不重视”(4%)。

为了提高本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吸引力,学生认为目前迫切需要改进的方面(可多选),教学形式呼声最高,比例达到68%;接下来依次是教学内容、培养方式、考核手段、教师教学理念。这说明课程思政的教学形式比较单一,虽然课程在线上教学平台有资源,但不够丰富,参与度也不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还未形成,在教学内容的创新和优化方面也不够,教师要抛开固有模式和个人习惯,不能教条式地宣读思政条文,而应自然地融入专业知识中。

学生希望景区导游词创作与讲解课程思政的考核方式调查中(可多选),有92位学生选择了“课堂问答、讨论、展示分享涉及思政内容”,占比最高,达到72%;其他从高到低依次是“作业、项目任务含有思政内容”“考核课堂行为规范”,“期末考试加入思政内容”选择人数最少,占比32%。学生更希望能在教学过程中对思政教学成效进行考核,因此要重视过程评价和动态评价。

三、景区导游词创作与讲解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策略

(一)教师重视,增强自身育人本领

教师是落实课程思政的关键角色,应增强课程思政责任意识,承担起学生思想塑造以及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和价值观培养的职责使命。课程教学團队应统一认识,精诚合作,形成全员育人“大合力”。育人者先自育之,教师队伍应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牢固树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的教学理念[3];同时,要多组织开展思政教学研讨会、主题实践服务、社会调研等活动,形成常态化课程思政运行机制,敏锐地捕捉思政元素,不断提升全面育人本领。教师要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进行言传身教、躬亲示范,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将课程思政真正落实好。

(二)带动学生,树立正确课程思政观

通过问卷调查和日常访谈可知,部分学生对课程思政元素没有感知,认为课程思政教学没有效果,根本原因是学生不了解课程思政,未认识到其内涵。另外,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较多,容易出现认知偏差,从而无法将课程思政与个人成长和发展联系起来,极大地影响了课程思政教育的能效性。教师要倾注更多的耐心和精力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课程思政观,可以引导学生成为思政内容的创作者,实现思想启迪和价值引领[4]。要及时了解学生反馈,使学生明白成长的意义,引起学生共鸣,发挥好思政课程的育人作用。

(三)思政引领,重构优化教学资源与模式

景区导游词创作与讲解课程体系蕴含着丰富而深厚的思政内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需找准课程特色,有针对性地深入挖掘和提炼思政元素,精心设计并丰富思政教学内容,对课程标准、教案、讲义、案例集、实训项目、题集等教学资源进行重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文化自信、责任担当和使命意识[5]。同时,要依托线上教学系统及新媒体平台,营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校内校外全方位的“浸润式”学习环境,创新专题嵌入、项目任务、案例穿插、讨论辨析等教学形式,使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如春风化雨,既有温度,又有深度。要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将思政教育元素列入过程性考核点,将学生在思想道德、日常行为、专业学习、职业素养、集体精神等方面的表现用档案的形式记录下来,实现育人过程“大贯通”。

(四)理实结合,形成多元开放的培养方式

育人效果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因此应注重学生在实践维度上的应用和表现,达到理实结合。教师可在授课学期中开展“文明行为月”“我的职业观演讲大会”“红色故事导游讲解比赛”等重大活动,教师全程指导,学生全员参加,增强学生获得感和成就感。校园内学、做、练相结合的同时,也注重企业导师进课堂以及社会实践,形成联动效应,在实践中锤炼学生心志,潜移默化中培养家国情怀和职业使命感,驱动导游人才培养更贴近时代发展和行业需求。

参考文献

[1] 搜狐网.职校专业课挖掘思政元素的5点秘籍[EB/ OL].(2020-03-10)[2021-10-14].https://www.sohu.com/ a/379040451_214420.htm.

[2] 王佳炫,周紫航,季思敏,等.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研究[J].英语广场,2021(15):113-116.

[3] 人民论坛.如何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引领[EB/ OL].(2019-09-19)[2021-10-14].http://www.rmlt.com. cn/2019/0919/557288.shtml.

[4] 澎湃网.如何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教育部8问答详解[EB/OL].(2020-06-05)[2021-10-14].https://www. 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717127.

[5] 刘伟钦.“互联网+”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20):109-110.

作者:郭瑞

第3篇:法国导游讲解艺术的启示

一、法国导游讲解艺术的描述

巴黎是我们这次欧洲之行的最后一站,塞纳河的美丽、埃菲尔铁塔的壮观和巴黎圣母院的精美,都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沉醉其中、享受其中……当然,带给我美好回忆、最让我难忘的还有为我们讲解凡尔赛宫的法国导游小姐,她不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她就是我心目中理想的导游形象。

(一)讲解前的铺垫,让游客信赖。

我们全团40名游客来到凡尔赛宫,领队买好票把我们交给了地接导游。凡尔赛宫不仅是世界著名景点,而且是许多旅游者慕名而去的地方。因而,我们在凡尔赛宫门口就能感受到游客特别多。对于旅游者来说,看见这种情景会有着急和不安的心理反应,担心游人太多而掉队,也担心不会使用景区发给我们的耳机,影响听导游的讲解等。这位导游一开口讲话,我们一切的担心都放下了,她用最简洁的语言和方法教会我们使用耳机,我们戴上耳机后很快就找到了她的声音。这位导游的讲解前奏,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但这些细节让每位游客心理踏实有安全感,不因听不到导游的讲解声音而着急。可见,这位导游在讲解前的准备工作,是想游客之所想,是以满足游客的需要为工作出发点的。

导游在旅行社领取出团计划后,应做好知识准备、情绪准备、心情准备和物质准备。知识的准备是导游的基本功,是导游讲解的前提。这样的讲解前奏和铺垫,体现了一名导游良好的职业道德,让团队游客感受到她的服务精神。

(二)讲解过程中的细节指导,凸显专业功底。

从导游业务方面讲,她在讲解之前给了我们细致入微的指导。

首先,告诉全体游客,在凡尔赛宫整个过程的游览中要紧跟着她,要求我们不能超出耳机接收的距离,否则就听不到她讲解的声音。她用贴心的语言温馨地提示我们,在她为我们服务的时候,要特别小心自己的包包不要被偷掉,也就是在我们听她讲解的时候,不要把自己的包包背在后面。为了让游客牢记这一提示,这位导游还给我们做了一个示范动作,她说:“看看我的手,要这样子压住自己的包包,或者像她那样把包包往到前放。”她的动作虽然有些夸张,但效果很好。因为全团的游客都开心地笑了,那一刻我们感觉她既亲切又认真,心不自觉地在向她靠近,很快削弱了初次见面的陌生感。

其次,她了解游客外出旅游的心情,可能游客一辈子就来一次,于是到一处就会急着自己去拍照。另外,凡尔赛宫游人太多,因此她特别嘱咐我们:“在我讲解的时候,请大家不要急着拍照,这样你一定会掉队,离开我较远听不到我讲解,急着找我们团队也会影响游览参观。所以请大家先跟随我游览,不要急着自己去拍照。在我们游览完之后,我会给你们安排充足的时间拍照留念。”

最后,我们开始了凡尔赛宫的全程游览,团队每一个游客可以说注意力高度集中,紧紧地跟随着这位导游。一路上她一边为游客做生动的讲解,一边观察人流量少时赶紧让游客把握时机拍照。这是我很欣赏她的地方之一,国内的旅游团,导游也会在旅游活动之前告知游览注意事项,但效果并不好。这位导游的不同住处在于,她能把对游客的要求不说成注意事项,而使游客们很愿意接受的温馨提示,并在游览过程中,根据当下的情景灵活应对,这是很多导游达不到的服务境界。

(三)深厚的专业素养,让讲解语言如诗如画。

她对凡尔赛宫的熟知,可以脱口而出,讲解已达到非常娴熟的程度。例如她对凡尔赛宫的概况与历史变迁,讲解不仅是非常口语化的表达,而且就像小溪潺潺的流水,风趣而深刻、生动又精彩。从专业知识方面来讲,导游需要掌握旅游基础知识、旅游专业知识和旅游常识,对于人文景观的讲解,导游一般是从背书识记和有意记忆开始学习讲解的。因此,讲解历史方面的知识,许多导游讲解时很书面语表达,游客听起来很死板不自然。这位法国导游的讲解一点没有死记硬背的痕迹,她已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对凡尔赛宫的理解和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用清晰、流畅、绘声绘色的语言向游客娓娓道来,让我们听得如痴如醉、沉静其中。这位法国导游能迅速抓住游客的心,让游客很愿意配合她,甚至期待她为我们导游。在很短时间内,对团队管理有序,让游客感受到她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谓细节之处见功底。

二、法国导游讲解艺术的启示

(一)讲解语言与情境创设。

在凡尔赛宫游览参观的过程中,随着这位法国导游的声音不知不觉就走进了那一历史画面。导游讲到凡尔赛宫原是一个小村落,1624年路易十三在凡尔赛村林中修建狩猎行宫。1661年由路易十四改造成豪华王宫,于1689年全部竣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公元17世纪时,国王路易十四新建凡尔赛宫及奢华园林,全宫占地面积111万平方米,宫内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壁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绝伦、工艺精湛的家具。在这个美轮美奂的昔日皇家花园,白天,人们可以通过室内17面大镜子观赏园中美景,夜宴时,400支蜡烛的火焰一起跃入镜中,境内境外,烛光辉映,如梦如幻……

她的讲解是如此唯美动听,让团队所有游客沉醉其中。她对自己讲解声音及音量的把握,都如此贴近凡尔赛宫的意境而扣人心弦。她生动形象的讲解,亲切的语言,用专业的话来说,这位导游呈现的讲解效果,真正做到了声情并茂、情景交融、如诗如画。她的专业与敬业,包括她对声音、语速和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的自我觉知及自我要求,让游客发自内心地喜欢她、尊敬她和赞赏她,她的讲解工作结束向团队游客告别时,游客都成为她的粉丝,对她念念不舍,感触颇深,久久回味……

由此可见,讲解技艺的确是导游的核心能力。一名优秀的导游需要具备高超的讲解艺术,通过艺术化的讲解语言打动、感染游客。在锤炼讲解艺术的过程中,导游需要学会结合景区特点,创设情境,从而逐渐引导游客置身于情境之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最终步入旅游佳境。

(二)讲解技巧与游客心理。

一般来说,旅游者出游的目的、需求、喜爱都不一样,甚至审美素养及个人修养各有差异,这位导游能吸引不同游客的注意力,让游客都愿意全神贯注地听她讲解。可见,这位法国导游凭借自己精湛的讲解技巧,真正服务到游客心里,深得游客的喜欢。由此带给我的思考是:

首先,导游应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多沉淀、丰富自己,培养内在的修养,特别是审美素养,要有发现美的“眼睛”。通过内在的素质与优质的服务,赢得游客的欣赏。

其次,导游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心态,热爱导游职业,懂得感恩,富有责任心和亲和力。旅游是阳光产业,导游要心向阳光,带给游客快乐的旅游体验,而不能先想到如何挣钱。导游工作只有把游客服务好,把能力和优势都呈现出来,让游客认识你是什么样的导游,只有让游客满意了,游客才可能为你消费。

最后,一名专业导游不仅要敬业,还要注意不能忽略细节上的服务。导游要激发游客的游兴,必须自己在状态,包括对音速音量及现场情境的把握,这些都能反映一名导游的综合素质。

(三)讲解的专业性与导游培养。

通过这次欧洲之行从领队那里得知,这位法国导游考导游证考了5年才通过,我完全能想象法国考导证的要求和难度。由此,我想到了一些发达国家对导游资格证考试的要求。如在英国考导游资格证,考试形式与我们国家相同,分为笔试和口试,但在考试内容上却完全不同。我们国家口试考现场导游是在考场进行的。英国伦敦导游的现场考试有两个指标:一是考城市市况,二是考1个画廊2个博物馆。市况是导游在旅游车上,下面坐着考官,旅游车在城市的行驶路线中,导游为考官介绍市况,这种考试不仅锻炼导游的心理素质,而且现实考察导游的应变能力。博物馆讲解是考导游的逻辑思维能力及看问题的深刻度,画廊考试能反映一位导游的审美素养。因为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旅游都离不开对美的鉴赏,而导游不具备审美素养,是不可能引导游客进入审美层面的。因此,一些发达国家考导游资格证是很严格的。这位法国导游能展现的综合素质,能让我们如此有感慨,是我们太缺这样的导游和导游培养。

我们国家导游资格证考试看起来要求很严格,其实不是。有不少持有导游证、甚至在一线带团几年的导游,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讲解肤浅、乏味,达不到服务到游客心里去的境界。国内旅游者对导游的投诉居高不下就是很好的证明。由于工作的原因,笔者接触导游比较多,也听过很多导游讲解。与凡尔赛宫这位导游相遇,带给了我一些思考。作为培养导游人才的老师,我们能培养出这样的导游吗?

专业导游应具备知识结构要平衡,既有理论知识的积累,又有人文知识的沉淀,将知识性讲解与当地民风民俗相结合。在带团工作中,这种讲解是比较科学合理较完美的导游讲解方法。反之,一名导游即便有较好的理论知识,如果只是说教,没有一点娱乐和典故输入,游客听起来就会枯燥乏味。

也许多年以后,与团友们回忆起欧洲之行的所见所闻,我不会忘记在法国凡尔赛宫这位导游,她不仅带给我对凡尔赛宫美好的回忆,而且让我深深感受到她对导游这份职业的热爱。否则,她不可能以这种形式展示导游的魅力。正因为这位法国导游对这份职业的挚爱,让我们感慨原来导游可以如此精彩。

作者:王秀英

第4篇:河南省导游考试景点讲解:黄帝故里导游词

河南新郑古为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庄子曰:“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如今的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2000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

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新郑市区轩辕路,占地面积100余亩,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曾经毁建,明清修葺。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51年),新郑县令徐朝柱立有“轩辕故里”碑。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缅怀始祖功德。近年来,新郑市人民政府对黄帝故里景区进行了扩建。

扩建后的黄帝故里景区共分五个区域:广场区、故里祠区、鼎坛区、艺术苑区、轩辕丘区。祠前广场、千年古枣树、国槐荫荫、百年银杏松柏参参,“乾坤浮雕圆盘”立于中道,轩辕桥下姬水可潺潺横流,“轩辕黄帝之碑”立于其右。故里祠中有前门、正殿、东西配殿,正殿中央供奉轩辕黄帝中年座像,两配殿有黄帝元妃嫘祖和次妃嫫母像。祠后建有黄帝宝鼎坛,树九鼎,黄帝宝鼎置于中宫,高6.99米,直径4.7米,重24吨,为天下第一鼎,其它分别为爱鼎、寿鼎、财鼎、仕鼎、安鼎、丰鼎、智鼎、嗣鼎,置八卦之位,鼎前有青石甬道铭文镌刻万年历史故事;两侧立有56个民族图腾玉柱;鼎坛四周建有楹联回廊,挂有当代名人歌颂黄帝功德的楹联。在鼎坛的北面是轩辕丘旧址,高大的丘内建有地穴覆土式建筑轩辕黄帝纪念馆,采用虚幻手法,展示黄帝风采。轩辕丘一侧,建有黄帝文化艺术苑,荟萃了丰富多彩的黄帝文化艺术。

叶落兮归根,故里兮牵魂。黄帝故里景区热忱欢迎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寻根拜祖,旅游观光。

轩辕黄帝故里,位于新郑市区西北部。汉代建祠,明隆庆四年(1570年)修缮 ,于祠前建轩辕桥,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于祠前立“轩辕故里”碑,1992年至今天重修、扩建。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为五帝之首。早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有熊氏部落曾在新郑一带定居。其部落首领“少典娶有蟜氏女,生黄帝、炎帝”。黄帝是少典的次子,生于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西北),故称轩辕氏。黄帝幼时聪明异常,既长见识渊博,才干出众,遂继承父亲少典被拥立为有熊部落首领,故又称有熊氏。

五千多年前,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我国中原地区,氏族林立,大小部落成千上万。当初炎帝部落势力强大,最有威望。各部族听从他的号令,相安而居。到了黄帝时代,炎帝部落势衰。部落之间不断发生磨擦,甚至互相侵伐掠夺,侵占土地,抢劫财货,虏杀人口。炎帝不能禁止,人民生活不得安宁。黄帝修德整兵,习用干戈,以道义促使部落之间相安友好,以武力征伐强暴,制止侵略。许多部落慕其戚望,前来通好,仰仗归从。当时炎帝侵凌周围部落,黄帝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与之三次交战,打败了炎帝,使其归顺于已。这时,东方九黎部族兴起,强悍凶横,炼铜制作兵仗刀戟大弩,侵略其他部落。其首领蚩尤更是凶神恶煞,每次出征作战都身披斑斓虎皮,头带双角铜盔,所向披靡。其他部落闻听蚩尤到来,惊魂落魄,溃散四逃。蚩尤在东方扫平诸部落后,一路西上,侵占炎帝部族。炎帝与之交战,竟一败涂地,于是丢弃境域,率领部族奔往涿鹿,向黄帝求救。黄帝亲率部族,九次与蚩尤交战而不能胜,就联合以熊、罴、貔、貅、shu、虎为图腾的六个部落,会合炎帝部族,在涿鹿郊野与蚩尤展开决战。传说,蚩尤有八十一个兄弟,个个铜头铁额,凶猛无比,又惯使刀戟弓弩等武器,炎黄兵卒战胜不过。黄帝即命风后制作战车,采用战车合围战术冲杀。蚩尤大败逃至中冀,被黄帝大将应龙擒杀。

黄帝平定蚩尤,威名大掁。各部族对他钦佩得五体投地,一致拥戴他为部落联盟首领。从此炎黄部族逐渐融合为一。接着,黄帝又打败北方前来侵扰的荤鬻部族(匈奴族的前身),在釜山(今河北怀来东)召集“万国”首领,庆贺天下太平,并“邑于涿鹿之阿”,休整士卒,养息生民。后来,他为了氏族的安全,又率领部族复归故里,“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为安抚百姓,他曾巡行四方,东至于海,南抵长江,西及崆峒(今甘肃陇右),北至河北燕山,初步奠定了中国的规模。

黄帝定都有熊,致力于各部落的繁荣与发展。他选贤任能,设官司职,治理天下。“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仰天地置列侯众官,以风后配上台,天老配中台,五圣配下台,谓之三公;置左右太监,监于万国(诸部落),建立起完备的部落联盟管理体制。

黄帝总结神农氏炎帝时代的农业生产经验,祭祀天地百神,划野分州,计田设井,教民因时播种五谷蔬菜,驯养畜禽。黄帝和他的臣下,有很多发明创造。传说他命大挠制定天干地支,用来计算年月日,从此中国有了年月日的计算,后人称之为“黄帝历”。命容成制作盖天(浑天仪之类),观察天象;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宿;命隶首作算数,制定度量衡之制,用来计量物之轻重、长短、多寡;命仓颉总结前人经验,制作象形文字;命宁封为陶正,制作釜、甑、碗、碟,进一步完备人们的饮食器物;命赤将为木正,共鼓、化弧刳木为舟,剡木为楫,邑夷作大辂,挥作弓,夷牟作矢,雍父作杵、臼;命伶伦定律吕,将竹管截成十二个长短不同的竹段,按照声音的高下清浊分为十二个音阶,制成各种乐器;命荣猨铸十二钟,以和五音;命元妃嫘祖教民养蚕制丝,供作衣料;伯余制作衣裳和鞋子。黄帝作冕垂旒充纩,定玄衣黄裳,于是衮冕衣服之制兴。建筑宫室,以避寒暑。与岐伯、雷公探讨医药之学。命俞跗、岐伯、雷公察明堂,究息脉;巫彭、桐君处方饵,防治疾病。黄帝时代,发明创造繁多,成就辉煌宏大,遂使中国跻身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因而被尊为中华民族的祖先。

黄帝在位百年,死于荆山(又名覆釜山,今河南灵宝阌乡镇南),葬于上郡桥山(今陕西黄陵西北)。相传有子25人,得姓者14人,分为后世各国,不断繁衍,逐渐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由众多民族相结合的中华民族。因此,后人共尊黄帝为祖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穿过轩辕广场,现在我们来到了山门之前。各位看一下门口的这对看门兽。它是石熊。因为在五千多年前,黄帝父亲少典氏领导的有熊部落所居住的新郑一带的中原地区,有很多熊。熊在当时是一种很威武、强悍的动物,有熊部落人们为了表示对它的崇拜,就把它当作自己部落的图腾。左侧这座“中华民族子孙千禧龙年寻根祭祖纪念”碑是由著名美籍华人陈香梅提写的。

请各位进入故里。这门楣上是原中央领导薄一波的题词“轩辕故里”。这屏风上是中央领导人陈云的题词“炎黄子孙,不忘始祖”。

现在我们来到了大殿之前。这门楣上的匾额是原文化部部长贺敬之的题词“人文始祖”。进入大殿,迎面看到的是轩辕黄帝塑像。上面的匾额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程思远的题词“人文初祖”。在大殿四周的墙壁上是8幅壁画,生动的展示了黄帝一生的丰功伟绩,我向大家介绍其中几幅重要的壁画。

大家请看第三幅黄炎结盟。5000年前,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中华大地,氏族林立,大大小小的部落成千上万。当时居住在陈丘一带的神农氏炎帝部落势力强大,各部族都听从他的号令。炎帝侵凌周围部落,黄帝率有熊部落的军队在阪泉与炎帝经过三次激烈的交战,打败炎帝。从此后,炎黄部落和睦相处,结为联盟,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

第四幅是征战蚩尤,当炎黄结盟之时,东方的九黎族部落兴起,其部落首领蚩尤更是凶神恶煞,所向披靡。黄帝九次与蚩尤交战而不能胜。这蚩尤在作战中还能够喷雾,使人迷失方向。为了彻底打败蚩尤,黄帝即命风后造指南车,以示四方,破蚩尤大雾,依风后《握奇经》设八阵,经“五十二”战,蚩尤大败,逃至中冀(今河北翼县),被黄帝手下大将应龙擒杀。

接下来是建都有熊和高擎龙旗。黄帝平定蚩尤以后,定都有熊,就是今天的河南新郑,建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古都。相传黄帝于甲子元年二月二日正式登基。此后中国民间“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就源于此。黄帝建都以后,升起了象征各族统一的龙旗。这龙图腾是各部落图腾的统一体。之后,龙即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黄帝在位百年,死于荆山(河南灵宝),葬于桥山。相传黄帝有25子,得姓者14人,分为后世各国,不断繁衍,并同其他部族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由众多民族相结合的中华民族。因而,后世子孙共尊黄帝为祖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在大殿后边有黄帝的出生地轩辕丘,两侧有东西两配殿,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今天黄帝故里的讲解就告一段落了,感谢朋友们的支持与配合,半小时后我们集合上车,前往下一个城市,七朝古都开封,早听说了开封的小吃很出名,别忘空出肚子海吃一下。谢谢

第5篇:黄帝故里模拟讲解

(1) 黄帝故里

天地玄黄,东方曙光,文明始祖,中华炎黄。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请允许我代表神州旅行社,欢迎各位来到古都新郑观光游览。我是大家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郝;这是我们的三好司机李师傅,他呀,长相好,脾气好,驾驶技术更好。有一首歌曲叫《常回家看看》,有一种渴望叫常出去转转,说白了就是旅游。身处红尘闹市,天天听噪音,吸尾气,忙家务,搞工作,柴米油盐,吃喝拉撒,真是操碎了心,磨破了嘴,身板差点没累毁呀!不如,让我们到青山绿水中陶冶情操,到历史名城去开拓眼界,在寻幽探胜中享受生活的乐趣吧。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我们能相聚在这小小的中巴车里,不能不说是一种缘分啊!初次见面,没什么好送的,就一人三千万吧。大家要不要?这一千万呢,是千万要平安,二千万呢,是千万要开心。三千万呢,是千万要发财!今天我们驱车前往的是中华圣地----黄帝故里,请大家坐稳扶好,注意保持车内卫生。相信有我这个郝人的陪同,大家一定会玩的开心,游的尽兴.!

利用乘车的这段时间,我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新郑和黄帝故里的概况。

新郑市隶属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可以用五个字概括它的特色,那就是——中、通、古、丰、美。 “中”是指新郑的地理位置,它处于中州之中,北临郑州,南接许昌,东依开封,西面洛阳。“通”是说新郑的交通优势明显,这里有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和京广铁路,还有新郑国际机场。“古”是说新郑为古城,它被认定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华第一古都”。这里有裴里岗文化、炎黄文化,还有郑韩文化。“丰”,是说新郑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及矿产资源。比如,新郑特产——鸡心小枣,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吃过呢,有机会我请大家品尝哦。“美”则是说新郑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有黄帝故里,始祖山,郑王陵,欧阳修墓等。

黄帝故里是中华寻根圣地,国家AAAA级景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

庄子曰:“世之所高,莫若黄帝。”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氏,有熊国国君,生于新郑北关的轩辕丘,长于姬水河畔,后改姓姬。黄帝率领先民们一统天下,务农桑,兴医学,制舟车,服衣裳,创文字,定历律,由野蛮步入文明,称为中华第一大帝,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万姓同根,根在人祖。如今的黄帝故里已经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心灵故乡、寻根拜祖的民族圣地、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一年一度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堪称为华夏儿女寻根祭祖的饕餮盛会。正如《黄帝颂》里所唱的,薪火相传,盛世未央 ,华夏各族,

中原家乡…新郑拜祖,弥之高仰,同根同源,龙族荣光。

游客朋友们,现在距黄帝故里还有5分钟的路程。有句话说得好,红旗飘飘跟党走,蓝旗飘飘跟着导游走。待会到了景点,请大家跟着我的导游旗走。这跟着导游走,吃喝啥都有,问啥啥都会,走着还不累。好了,黄帝故里到了,请大

家依次下车。

4分40秒

叶落兮归根,故里兮牵魂。黄帝故里位于新郑市轩辕路,占地100余亩,始建于汉代,历代都有修复,明朝时在祠前建轩辕桥。清朝康熙年间,新郑县令徐朝柱在祠前立了“轩辕故里”碑。为缅怀始祖功德,新郑市人民政府对黄帝故里景区进行了扩建。扩建后的黄帝故里共分五个区域:广场区、故里祠区、鼎坛区、艺术苑区、轩辕丘区。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中华姓氏广场。该广场建于2007年,呈正方形,边长130米。四周种植的是被称为活化石的水杉,大家知道总共有多少棵水杉呢?对了,960棵。这960棵水杉,象征着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日夜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子民。

穿过广场,我们来到了故里祠。大家看一下,这对看门兽是什么动物呢?对,它是石熊。看门兽一般多选狮子,取庄严、威武、平安吉祥之意,这里为什么把熊作为镇祠之兽呢?因为在五千多年前,有熊部落生活的新郑一带,有很多熊。熊在当时是一种很威武、强悍的动物,有熊部落为了表示对它的崇拜,就把它当作自己部落的图腾。

这是鼎坛区,有九鼎,黄帝宝鼎居中,高6.99米,直径4.7米,重24吨,全部由青铜铸造而成,称为“天下第一鼎”。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大殿。这里敬奉的就是轩辕黄帝塑像,威武、庄严、神圣而睿智。上面的匾额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程思远的题词“人文初祖”。在大殿四周的墙壁上有8幅壁画,生动的展示了黄帝一生的丰功伟绩,我向大家介绍其中几幅重要的壁画。

大家请看第三幅,黄炎结盟,黄帝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与炎帝三次交战,打败了炎帝,使其归顺于已。炎黄部落和睦相处,结为联盟,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

第四幅,征战蚩尤。黄帝联合炎帝平定蚩尤,建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古都。相传黄帝于甲子元年二月二日正式登基。“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就源于此。黄帝建都以后,升起了象征各族统一的龙旗。这龙图腾是各部落图腾的统一体。之后,龙即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

黄帝在位百年,死于荆山(河南灵宝),葬于桥山。相传黄帝和炎帝的后裔,共发展了853个姓氏。后世子孙共尊黄帝和炎帝为祖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这个土丘就是黄帝的诞生地---轩辕丘,当然是象征性的。黄帝纪念馆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呈人字形,就好像从地下长出来一样,寓意为黄帝出生地。

游客朋友们,下面为自由活动时间,一个小时后在大门口集合,请记住我们的车牌号,豫H888,我祝大家发发发。

时间过得真快,今天的旅程马上就要结束了。所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虽然有些不舍,但还是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刚见面时小郝很大方的送大家一人三千万,临别之即,也别怪小郝吝啬,一人再送三元吧?一元呢,是原谅的原,有什么不周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原谅,二元呢,是团圆的圆,祝大家合家幸福团团圆员。这三元呢是,财源的源,祝大家心想事成财源滚滚!最后,祝大家归途愉快,一路顺风。谢谢!

4分47

第6篇:黄帝陵导游词

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玄远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我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这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

黄帝还以他惩罚邪恶,首次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据说黄帝活了118岁。有一次,在他出巡河南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天而降。它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吧。”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在黄龙的再三催促下,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一再挽留。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了。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来。但是也有人说,黄帝死后就安葬在桥山。

黄帝陵区约4平方公里,山水环抱,林木葱郁。参观者到达桥山山顶,首先看见路立的一块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陵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大石碑,碑上刻有“黄帝陵”3个大字。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4字。再后面便是黄帝陵。黄帝陵位于山顶正中,面向南,陵冢高约4米,周长约50米,陵前40米处有一约20米高台,其旁一石碑上书有“汉武仙台”四字。此台系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巡游朔方归来时,祭奠黄帝,祈仙求神时所筑。

黄陵下的轩辕庙里面尚有一些建筑、古柏和石碑等文物。跨进庙门,左边有一棵巨大的柏树。相传此柏为黄帝亲手所植,故称“黄帝手植柏”,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庙门北有一过厅和一碑亭,碑亭里陈放着47块石碑。最北边坐落着大殿,大殿前还有一株高大的古柏,叫“挂甲柏”。据传,这是汉武帝挂金甲印烙所致。大殿雄伟壮丽,门额上悬挂有“人文初祖”四字大匾。大殿中间有富丽堂皇的黄帝牌位,其周围殿墙下还有一些陈列品。

~小三峡导游词 ·陕西大雁塔 ·黄帝陵导游词 ·司马迁墓导游词

第7篇:炎帝陵导游词

(一)

炎帝陵大殿共分五进,第一进——午门,看到午门各位也许要问,北京有个午门,怎么炎帝陵也有个午门呢?因为清朝的陵殿是仿清皇宫建筑风格,整修时按照 “修旧如旧”的原则保持了午门,所以就有午门。穿过午门可以看到迎面竖立一块高大汉白玉石碑,上面刻着“炎帝陵”三个大字,这是圄家主席******1993年9月斗日为炎帝陵题的词。在石碑的左边卧着一只美丽温驯的鹿,右边立着一只展翅欲飞的鹰,原来炎帝的母亲叫女登,当她生下幼小的炎帝石年就到山上去找野果子去了。石年醒来饿得哇哇大器,哭声被天上九玄女王听到了,于是她命仙鹿给炎帝喂奶,作为他的奶娘,神鹰给他遮阴,作为他的养母,这就是传说炎帝的另外两位母亲。

第二进——行礼亭。行礼亭也就是宰牲祭陵、烧香祭祖礼拜的地方,中间一张石祭台,行礼亭上方悬挂的那块“民族始祖,光照人间”的横匾,是全圉政协副主席周培源所手书;再看两旁是碑坊,里面放置8块清朝原始御祭碑和民国原刻的记事碑。

穿过行礼亭,后面这栋建筑就是主殿。主殿是炎帝陵最高大的建筑,门前回廊的两根大石柱上悬挂一幅楹联:“制耒耜奠农工基础,尝百草开医药先河”,概括了炎帝一生中最重要的三大功绩;大殿门额上悬挂一块横匾:“炎黄子孙,不忘始祖”,这是陈云同志83岁高龄时题写的。主殿是炎帝金身塑像所在地。老祖宗端坐在金碧辉煌的圣坛上,慈眉善眼,满脸微笑,左手持一束稻穗,右手拿两朵灵芝,两腿之间放着一只竹筐,里面装满他亲手采回的药草。这正是炎帝奠农、工基础,开医药先河的三大功绩的体现。

炎帝陵导游词

(二)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瞻仰炎帝陵。

炎帝陵为举世闻名的始祖三陵之一,它位于湖南省炎陵县城西鹿原陂,陵区面积5平方千米,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祭祖朝圣、旅游观光的胜地。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创始者,为中华民族的始兴和繁衍作出了开创性的伟大贡献。炎帝生于湖北的隋州,长于宝鸡姜水,名叫姜石年。晚年巡视南方,体察民情,为民宣医疗疾,因误食断肠草而“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的炎陵县鹿原陂。史载汉代以前有帝陵,唐代奉祀以昌,()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宋太祖登基夜梦炎帝,遂于鹿原陂找到帝陵,“立庙陵前,肖像而祀”,至清朝末年,历代帝王祭祀炎帝陵200多次。炎帝陵历经一千零三十几年,经过20多次大的修葺,1954年春节因香客失火,主殿、行礼亭全被焚毁。

现在的炎帝陵大殿就是1986年整修的,1996年被列为全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炎帝陵导游词

(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前来瞻仰炎帝陵。

炎帝陵是举世闻名的始祖三陵之一,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祭祖朝圣、旅游观光的胜地。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创始者,他为中华民族的始兴和繁衍作出了开创性的伟大贡献。

各位游客,我们大家现在来到的是祭祀广场,一般祭祖都是在这里举行。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主体建筑——神农大殿,神农大殿是仿清古建筑,重檐歇山顶,看上去和北京故宫的建筑特色非常相似。

好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炎帝神农氏的八大功绩图,神农氏的第一大功绩:“治麻为布,制作衣裳”,这使人类社会向文明发展迈出了重大的一步;现在看到的是第二大功绩:“日中为市,首辟市场”,神农氏提倡交易,互通有无,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需要。“弦木为弧,剡木为矢”,这是指神农氏创造的弓箭,改进了狩猎工具,提高了生产力;第四大功绩是“始作耒耜,教民耕种”,为了方便种植,提高效率,神农氏发明了早期农具,并教大家耕种,从而解决了“民以食为天” 的大事;“遍尝百草,发明医学”是他的第五大功绩,后人为了记住神农氏的这一大功绩,将我国医药史上的第一部医药书称为《神农本草经》;这是“作陶为器,冶制斤斧”,他制造了最早的陶器,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这里看到的是第七大功绩“削桐为琴,连丝为弦”,先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以后,对精神生活产生了强烈的追求,在劳动实践中发明了五弦琴又称为神农琴;最后一大功绩是“建屋造房,台榭而居”,明堂的建造源于鸟儿窝,鸟儿白天飞出去觅食,晚上又能飞回窝里憩息,神农氏想:如果人们也有这么一个固定的“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再是钻洞穴,那多好呀。从这八大功绩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炎帝的创造发明跟我们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好了,我们现在的看到的炎帝陵大殿共分五进,第一进是午门,穿过午门可以看到迎面竖立的这一块高大汉白玉石碑,上面刻着“炎帝陵”三个大字,这是国家主席江泽民1993年9月4日为炎帝陵题的词。在石碑的左边卧着一只美丽温驯的鹿,右边则立着一只展翅欲飞的鹰,这就是传说炎帝的另外两位母亲。第二进是行礼亭。行礼亭上方悬挂的那块“民族始祖,光照人间”的横匾,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培源所手书的。我们现在到达的是主殿。主殿是炎帝陵最高大的建筑,这两根大石柱上悬挂着一幅楹联:“制耒耜奠农工基础,尝百草开医药先河”,这幅对联概括了炎帝一生中最重要的三大功绩;大殿的门额上还悬挂着一块横匾:“炎黄子孙,不忘始祖”,这是陈云同志83岁高龄时题写的。主殿是炎帝金身塑像所在地。你们看,老祖宗端坐在金碧辉煌的圣坛上,慈眉善眼,满脸微笑,左手持一束稻穗,右手拿两朵灵芝,两腿之间放着一只竹筐,里面装着的是他亲手采回的药草。这正是炎帝奠农、工基础,开医药先河的三大功绩的体现。现在我们到了第四进——墓碑亭。在这汉白玉石碑上面刻着“炎帝神农氏之墓”七个大字。各位也许会问:炎帝为什么又称神农氏呢?因为炎帝始制耒耜,耒耜是一种原始农具,他教民播种五谷而食之,所以称之谓神农氏,他是我国农耕文化的开创者,被列人我国古代三皇五帝,称为农皇,几千年来中国都是以农业立国。这块碑是当时任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于1985年5月15日为炎帝神农氏题写的。这后面是是炎帝神农氏的陵墓,我们的老祖宗炎帝神农氏就一直安息在这里,几千年来这里一直香火不断。好,接下来我们去看看御碑园,历代皇帝每次祭祖完毕就会刻一块御碑以作纪念。好了,今天我们的参观就到这儿了,炎帝这种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立足点,经过无数先辈的继承和发扬,已经发展成为今天的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谢谢大家!

第8篇:炎帝陵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瞻仰炎帝陵。

炎帝陵为举世闻名的始祖三陵之一,它位于湖南省炎陵县城西鹿原陂,陵区面积5平方千米,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祭祖朝圣、旅游观光的胜地。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创始者,为中华民族的始兴和繁衍作出了开创性的伟大贡献。炎帝生于湖北的隋州,长于宝鸡姜水,名叫姜石年。晚年巡视南方,体察民情,为民宣医疗疾,因误食断肠草而“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的炎陵县鹿原陂。史载汉代以前有帝陵,唐代奉祀以昌,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宋太祖登基夜梦炎帝,遂于鹿原陂找到帝陵,“立庙陵前,肖像而祀”,至清朝末年,历代帝王祭祀炎帝陵200多次。炎帝陵历经一千零三十几年,经过20多次大的修葺,1954年春节因香客失火,主殿、行礼亭全被焚毁。...WWW.DIYIFANwen.com第 一范文§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现在的炎帝陵大殿就是1986年整修的,1996年被列为全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炎帝陵大殿共分五进,第一进——午门,看到午门各位也许要问,北京有个午门,怎么炎帝陵也有个午门呢?因为清朝的陵殿是仿清皇宫建筑风格,整修时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保持了午门,所以就有午门。穿过午门可以看到迎面竖立一块高大汉白玉石碑,上面刻着“炎帝陵”三个大字,这是圄家主席江泽民1993年9月斗日为炎帝陵题的词。在石碑的左边卧着一只美丽温驯的鹿,右边立着一只展翅欲飞的鹰,原来炎帝的母亲叫女登,当她生下幼小的炎帝石年就到山上去找野果子去了。石年醒来饿得哇哇大器,哭声被天上九玄女王听到了,于是她命仙鹿给炎帝喂奶,作为他的奶娘,神鹰给他遮阴,作为他的养母,这就是传说炎帝的另外两位母亲。

第二进——行礼亭。行礼亭也就是宰牲祭陵、烧香祭祖礼拜的地方,中间一张石祭台,行礼亭上方悬挂的那块“民族始祖,光照人间”的横匾,是全圉政协副主席周培源所手书;再看两旁是碑坊,里面放置8块清朝原始御祭碑和民国原刻的记事碑。

~小三峡导游词 ·陕西大雁塔 ·黄帝陵导游词 ·司马迁墓导游词

穿过行礼亭,后面这栋建筑就是主殿。主殿是炎帝陵最高大的建筑,门前回廊的两根大石柱上悬挂一幅楹联:“制耒耜奠农工基础,尝百草开医药先河”,概括了炎帝一生中最重要的三大功绩;大殿门额上悬挂一块横匾:“炎黄子孙,不忘始祖”,这是陈云同志83岁高龄时题写的。主殿是炎帝金身塑像所在地。老祖宗端坐在金碧辉煌的圣坛上,慈眉善眼,满脸微笑,左手持一束稻穗,右手拿两朵灵芝,两腿之间放着一只竹筐,里面装满他亲手采回的药草。这正是炎帝奠农、工基础,开医药先河的三大功绩的体现。

第9篇:黄帝故里导游词.已改

黄帝故里沿途讲解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在这里相遇,大家一路走来,旅途辛苦啦!首先,我代表我们XX旅行社,热烈欢迎大家到黄帝故里来旅游观光。我是咱们XX旅行社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孙导或小孙。坐在我身旁的这位呢,就是我们这次旅程的安全大使刘师傅,刘师傅是一个驾驶经验非常丰富的司机,所以啊,大家可以放心的把您的安全交给刘师傅,把您欣赏美的眼睛交给我,让我们一起开始我们共同的旅行吧!

俗话说啊,有缘千里来相会,又有曰百年修得同船渡。今天,我们不远千里相会在这里,同车而行,真的是难得的缘分。既然我们这么有缘,那就让我们共同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缘分吧,在相聚的这几天里,让我们相互关心、相互照顾。我和刘师傅呀,会尽最大的努力,让大家吃的舒心,住的安心,玩的开心。总之啊,就是希望大家在这里度过一段难忘的时光,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

朋友们,现在呢!我讲一下注意事项。路上的车特别多,所以,为了大家的安全,请不要把您的头和手伸出窗外,以免被擦伤。把垃圾呢,放在座位旁边的垃圾篓里。不要向窗外仍果皮纸屑等杂物,要是保持道路的卫生。如果有人容易晕车,请坐在前排座位上,或靠近窗户的位置。也可以吃点儿随身携带的晕车药。车前面放的有纯净水,需要的话,我给大家送到座位上。

下面,我给大家全面系统的介绍一下河南。河南是文化大省,地下文物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全国第二。对于广大海内外的旅游者来说啊,河南就像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一本看得见、摸得着、进的去的中国历史文化教科书。河南啊,在中华名族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量的史书记载和多年的考古发掘证明啊,8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开创了人类文明的先河,从公元前21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到公元13世纪的金朝,先后有20多个朝代的200多为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河南,留下了难以尽数的名胜古迹。

河南还是中国姓氏的发源地。在中国《百家姓》的姓氏中,有七十多个姓氏源于河南。近些年来,随着寻根旅游的兴起,到河南寻根谒祖的海内外友人络绎不绝。到时您便可以找一下,有您的姓氏是不是发源于河南。如果是的话,那么您的根也在这里。

我们的车现在已经行驶在新郑境内,这到了新郑,不能不提一下新郑的大枣,新郑大枣的种类繁多这些品种,皮薄肉脆,甜蜜多汁,宜鲜食。大家在新郑大饱眼福之后,还可以带点回去,让亲人和朋友也大饱一下口福。今天的新郑是一座充满活力的新城,西亚斯国际学院、升达大学、中原工学院等高等院校的入住,为新郑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金芒果”香烟,“白象”方便面,“好想你”枣业等品牌享誉海内外,增强了新郑的经济活力。

咱们马上就要到黄帝故里景区了,我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景区概况。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是有熊国的国君,五千年前黄帝出生于新郑轩辕丘,成长于姬水河畔,他带领先民统一了天下,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 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以后历代都有修葺。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各级政府和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大力支持下,新郑市人民政府对黄帝故里景区进行了重建。如今,它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

朋友们,咱们现在已经在到了景区门口的停车场,大家带上自己的随身物品,关好窗户,记着咱们车啊,是蓝色大巴车,车牌号码是:xxxxx,我的手机号是xxxxxxxxxx,现在请随我下车,一起游览黄帝故里吧!!

黄帝故里景点讲解

朋友们,咱们现在已经进入了黄帝故里景区,希望大家不要大声喧哗,保护环境,紧跟咱们的队伍,留意着我手中绿色的导游旗,千万不要掉队啦。

好了,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所在的中华姓氏广场,中华姓氏广场呈正方形,面积达130平方米,其中在广场的中心腹地,有一个硕大无比的的宝鼎,叫做世纪宝鼎,此鼎通高6.99米,重24吨,直径4.7米,全部有青铜铸造而成,有“天下第一鼎”之称,广场四周载满了“活化石”之称的水杉960棵,象征着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昼夜承载着每一个中华子民,故有“万姓同根,根在人祖”之说。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穿过了牌坊,过了姬水河,站在轩辕桥上,请大家向前看。看一下门口的这对看门兽是什么呀?。它们是石熊。在中国,一般都把狮子作为看门兽,为什么这里却是熊呢?因为在五千多年前,黄帝父亲少典氏领导的有熊部落,所居住的新郑一带的中原地区有很多熊。熊在当时是一种很威武、强悍的动物,有熊部落人们为了表示对它的崇拜,就把它当作自己部落的图腾。后人为纪念黄帝的根基----有熊氏部落,特在黄帝故里祠前雕塑了这对石熊。大家看,他们两个多可爱!

现在我们来到了整个景区的核心部分——故里祠。它分为大殿和东西配殿。这里,每年都吸引着许许多多的海内外游客,他们通过向始祖上香,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对祖先的美好心愿。现在请各位进入大殿。迎面看到的是轩辕黄帝塑像。上面的匾额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程思远的题词------“人文初祖”。在大殿四周的墙壁上是8幅壁画,生动的展示了黄帝一生的丰功伟绩,下面呢,我向大家介绍其中几幅重要的壁画吧。

大家请看第三幅黄炎结盟。5000年前,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中华大地,氏族林立,大大小小的部落成千上万。当时居住在陈丘一带的神农氏炎帝部落势力强大,各部族都听从他的号令。炎帝侵凌周围部落,黄帝率有熊部落的军队在阪泉与炎帝经过三次激烈的交战,打败炎帝。从此后,炎黄部落和睦相处,结为联盟,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

第四幅壁画是:征战蚩尤,当炎黄结盟之时,东方的九黎族部落兴起,其部落首领蚩尤更是凶神恶煞,经常侵略周围的小部落。黄帝九次与蚩尤交战而不能取胜。因为这个蚩尤在作战中还能够喷雾,使人迷失方向。为了彻底打败蚩尤呀,黄帝命风后造出指南车,破了蚩尤大雾,随后,又经过激烈的战斗,蚩尤终于被打败,逃到今天的河北省,最后,还是被黄帝手下大将所擒杀。大殿两侧的配殿中供奉者皇帝的两位夫人,西配殿供奉着黄帝的第四位夫人,这位娘娘发明了中国最早的织布工具“织机”。后人称之为“嫫母”。东殿供奉着的是黄帝的第一位夫人漯祖。她是我国古代最早养蚕缫丝的人,是我国古代女性的代表。他们一起帮助黄帝治理天下,施爱于百姓。

现在我们来到了拜祖广场,也叫黄帝广场,可容纳一万人在这里同时拜祖。2006年至2010年连续5年,农历三月三日,在这里举行了规模宏大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国家领导人和海内外近万名嘉宾参加拜祖活动。中央电视台和河南电视台同时直播,每一次拜祖大典都会在全球亿万华人中引起巨大反响。 朋友们!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讲解到这就结束了,请大家自由参观,拍照留念。半个小时以后我们再在这里集合,谢谢大家的支持

评委老师,黄帝故里景点讲解完毕,请您点评!!多提宝贵意见!谢谢您!

上一篇:市政工程施工八大员下一篇:部编版zcs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