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保育工作

2022-07-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仔猪保育工作

优化保育工作 树立幼儿安全意识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幼儿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树立幼儿安全意识在幼儿园教育中得到了更多的关注。随着新时期的到来,加强家园合作联系,对于提升保育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幼儿安全意识的提升,实现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家园合作 幼儿 安全意识 重要性 措施

幼儿是重要是社会群体,确保幼儿安全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家庭幸福,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安全意识主要是提升幼儿对外界环境危险因素的防备和警惕能力。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活动的重要区域。加强家园合作,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环境,对于提升幼儿安全意识,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一、家园合作树立幼儿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幼儿安全教育是一项全面综合性的教育活动,需要在幼儿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全面开展。由此可见,树立幼儿安全意识需要家长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由于幼儿性格活动好动,对新鲜的事物比较好奇,对生活中的危险因素没有意识。因此要加强家长和幼儿园的全面合作,实现对幼儿安全教育的互补和统一,为幼儿营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1)家园合作进行安全教育可以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家长可以帮助幼儿对在园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幼儿园可以对幼儿在家庭的教育进行延伸等,实现幼儿全面素质的提升。(2)加强幼儿园和家长的联系和沟通,使双方了解幼儿的全面行为信息,对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进行交流,实现教育观念的统一,进一步提升家庭安全教育的有效性。(3)家长和幼儿园教师的综合教导,能够强化幼儿对安全知识的认知,深化记忆,促进幼儿安全意识的进一步提升。【1】

二、家园合作树立幼儿安全意识的途径探究

(一)安全教育亲子活动

定期举办亲子活动,不仅可以加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培养幼儿情感认知能力,培养综合素质,而且能够通过幼儿在参与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安全引导,鼓励幼儿积极向上的心态。幼儿园教师可以以“安全”为主题举办亲子活动,鼓励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例如,可以创建交通道路情境,让幼儿和家长进行角色扮演,幼儿扮演交警,家长扮演行人。“行人”红灯的情况下穿行马路,“交警”及时制止,从而以这种方式强化幼儿对交通安全规则的认知,强化安全交通知识,并对幼儿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行正确的引导,提升幼儿的交通规则意识。【2】

(二)建立家园沟通平台

树立幼儿的安全意识是家庭和幼儿园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为了提升安全教育的有效性,要构建完善的家园沟通平台,加强家长和幼儿园教师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促使双方全面了解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的活动行为等,为家庭和幼儿园的安全教育的设计和开展提供依据,促进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随着网络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家园沟通平台的构建提供了更多的形式和选择。例如,可以建立安全教育方面专门的微信群,教师可以在群内分享幼儿在园的活动行为,方便家长了解。【3】鼓励家长在群内分享幼儿在家庭的行为信息等,方便教师开展教育活动。家长和家长之间也可以在群内互相交流育儿经验,实现幼儿安全教育的统一性,为树立幼儿的安全意识营造全面的教育氛围。此外,还可以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主体活动,进行安全教育知识宣传,增强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强化家长家庭安全教育意识。

(三)家园共同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是提升幼儿安全的重要保障,对于提升幼儿园安全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幼儿园要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去,充分汲取家长的合理建议。鼓励家长集思广益,共同完善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加强家长对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监督,而且能够加强家长对幼儿园安全教育的认可,从而更加配合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活动,提升安全教育制度的执行力和操作化。例如家长接送制度,安全责任书等,都为幼儿安全提供了保障。

(四)日常生活中强化安全意识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足,意识不到日常生活中的危险因素。因此家长和幼儿园要注重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安全知识教育,帮助幼儿树立安全防范意识。例如,引导幼儿记住自己家庭主旨,父母名字和电话。引导幼儿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及时拨打110等报警电话。【4】增强幼儿生活常识,远离危险物品,例如热水,药品,电线开关等。强化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等。不要在马路或者危险区域追逐打闹,玩游戲时要注意安全等。教师和家长可以为幼儿进行安全案例教学,以实际的安全案例,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强化家园合作,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环境,树立幼儿安全意识,是提升保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和基础。家长和幼儿园要加强共同和交流,实现对幼儿安全教育观念的统一性。定期举办安全教育亲子活动,构建完善的家园合作平台,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等。家长要注重提升自身的家庭安全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合理的安全知识引导,促进幼儿健康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赵雪.探究幼儿教学中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策略[J].湖北农机化,2020(07):101.

[2]谭映月.关于保育教育中的安全意识培养研究[J].知识经济,2020(10):152-153.

[3]张贵娟.论幼儿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21):235-236.

[4]温淑香.幼儿保育教育中的安全意识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2):195.

梁华 河南周口郸城县虎岗乡宋庄小学

作者:梁华

第2篇:《精细化管理视角下保育工作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幼儿园安全管理中的精细化保育工作实践研究

摘要:保育工作作为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保育工作和教育工作同样重要,对于幼儿而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有效的提升幼儿园的安全管理水平,应该使得保育工作变得更加的精细化,进而才能提升幼儿园的整体教育管理质量,将保育工作和安全管理教育进行同步的提升和改进,使得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地落实,以保证幼儿的安全,让幼儿得到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管理;精细化;保育工作

引言

在幼儿园的管理工作中应该注重安全管理工作,因为保证幼儿的安全才是一切教育的前提,而保育工作作为幼儿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将安全管理的内容积极的落实到保育工作当中,通过精细化的保育工作实践策略有效地落实安全政策,提高幼儿园的安全管理效果,为增强幼儿园的整体教育管理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每一个幼儿园的迫切需求,因为保育工作直接体现了一个幼儿园的品质。

一、完善保育安全管理网络

为了有效地开展精细化的保育安全工作,实现高效的安全管理目标,需要不断的完善保育管理网络,明确幼儿园的总负责人和安全管理的项目负责人,由安全管理的项目负责人负责幼儿园的保育工作管理内容,其他的员工需要积极的配合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在设置保育工作的安全管理网络时需要做到面面俱到,保证幼儿园的保育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有人负责、有人管理,进而才能真正的实现精细化的安全管理。对于幼儿园当中涉及到的各项保育任务,需要进行合理的分配,保证幼儿园园区的工作人员进行积极的配合,认真的落实和执行自身的安全管理任务,实行责任到人,并且还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考核任务,使得每一位保育人员都有明确的工作范围,还要结合保育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的性质制定不同的岗位职责,并且还要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和检查制度等等各项内容,充分的发挥每一位员工在安全管理工作当中的任务和责任,凝聚所有保育人员的力量,提升幼儿园的安全管理效果。通过完善的保育管理网络,可以使得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变得更加的精细化,并且还可以对保育人员进行人性化,科学化的管理[1]。

二、完善保育安全管理制度

保育安全管理制度是保育工作人员工作的标准,因此需要不断的完善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真正的实现保育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幼儿园需要定期的组织全体的员工对于幼儿园的保育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反思和讨论,结合幼儿园的实际安全管理情况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优化调整,比如安全工作管理中的制度、规定、条例、职责、标准等等,都可以结合当地的保教管理指南内容进行不断的细化和调整,使得幼儿园的保育安全工作管理制度更加的符合幼儿园的办园特色。对于保育安全工作的手册和保育的工作的操作流程,制定成文字的形式,并将其作为保育工作精细化管理的标准,为保育人员详细的划分自身的职责和岗位,详细的制定安全工作管理制度,督促保育人员将制度中的内容进行落实,并将其制定的保育员工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制作成手册的形式,分发给保育工作人员。在手册当中包含保育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岗位职责以及保育安全工作的流程,对于各个工作的要求,使得幼儿园的保育工作人员能够明确地掌握更多的安全工作制度,对于保育工作人员的工作有了明确的质量和标准,有效地规范保育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和工作状态,提升保育安全工作的有效性。

三、实现保育安全工作流程化管理

在落实精细化保育工作的管理过程当中,需要注重整个过程并且还要关注各个工作的细节,使得保育工作变得更加的常规化。还要让保育的安全工作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因为保育工作涉及到了方方面面,对于幼儿的生活和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开展精细化的管理,才能够真正的落实保育安全工作的效果,尤其是还要关注保育安全工作管理过程当中的各个细节。首先应该组织保育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学习,明确精细化安全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问题,使得保育工作人员能够心领神会,让保育人员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并且做到怎样的程度和标准。其次,还应该让保育人员积极的交流和探讨,明确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行为,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的不同环节,对幼儿作出正确的服务,保证幼儿的健康安全。通过保育员工作的探讨可以明确幼儿园在户外活动当中,比如可以准备一些消毒棉签,创可贴,保证户外活动环境的安全可行,进而才能使得幼儿在户外活动过程当更加更加的安全,并且还可以体现保育工作的精细化服务态度。最后,还应该积极地开展技能比赛,在幼儿园的保育安全工作过程当中要求保育人员各个方面都应该落实到位,比如开窗通风、消毒、擦桌子的方法,为幼儿分发饭菜的步骤等等,进而才能真正的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保育工作人员的安全工作技能比赛,还要由相关的负责人做比赛的评委,使得保育工作人员掌握更多的日常工作技能和方法,提高保育工作人员的安全工作效果[2]。

四、增加保育安全工作工作的常态化管理

在幼儿园中应该积极地开展案例交流会,通过案例的交流可以让保育人员进行积极的沟通,增强对幼儿生活和学习的需求能力的了解,并且还要对其他人在交流当中的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反思自己在安全工作当中的不足之处,还可以学习其它人在安全工作管理过程当中的优点。通过有效的对话交流活动,可以增强保育工作人员在安全工作中的积极性,让其掌握更多的安全工作技能和方式。通過员工在平时安全工作当中的具体案例,获取他人的认可,使得其他的保育工作人员能够进行效仿学习,让保育工作人员的安全工作思路更为清晰,并且还可以提高保育工作人员的工作效果,使得保育安全工作不断的创新优化。此外还应该对保育安全工作进行定期的检查和反馈,比如在幼儿园的卫生方面,应该每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还可以引导保育工作人员进行互相的检查,将检查的结果进行及时的反馈,使得保育工作人员认识到自己在安全工作当中的不足之处和差距,使得保育安全工作变得更加常态化,提升精细化管理的效果。

结束语

在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当中,包含非常琐碎繁杂工作内容,因此更加应该实现保育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将安全管理工作积极的渗透到每一个小细节中,才能真正的提升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毕欣. 太原金色阳光幼儿园精细化管理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20.

[2]蔡丹艳. 保育员专业化的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本文系德化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一批)课题立项 课题编号:DHJK1451-45

作者:陈燕玲

第3篇:幼儿园保育工作问题及对策的思考分析

摘 要:幼儿教育的受关注程度不断增加,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开展更是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对部分幼儿园保育工作开展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保育工作在开展上的状况并不良好,一些较为显著的保育工作开展问题更是长期存在,并对幼儿健康成长,幼儿园发展以及幼儿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明显的负面影响。本文将对幼儿园保育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幼儿园保育工作如何更好开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儿园;保育工作

整体上来看,幼儿园保育工作开展的质量已经有了很大程度提升,特别是保育理论不断成熟,幼儿园保育工作开展受社会关注度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幼儿园保育工作开展的大环境较为良好。但也需要清醒地看到,幼儿园保育工作开展中依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在很多规模较小,资质不健全的幼儿园中,保育工作开展的状况差强人意。鉴于此,探寻出幼儿园保育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及对应解决策略也是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

1 目前幼儿园保育工作普遍存在以下现状

1.1 重教轻保,保教发展不平衡

长期以来社会对幼儿园的保育人员的社会期待存在一些偏见,觉得保育员不是孩子的教育者,只是幼儿生活的照顾者,保育人员也自我认为保育工作只是看孩子吃饭,睡觉的简单工作,保育员对保育工作的态度直接影响了保育工作的质量。民办幼儿园保育人员严重不足,甚至一些幼儿园没有专门的保育人员。

1.2 保育员队伍素质不高,与教育发展不相适应

保育员整体学历层次偏低,高中及初中学历居多。保育员在岗人员年龄趋于中年,年龄结构不合理。保育员的正式编制所占比例极少,给工作带来很多不稳定因素。保育员临聘人员居多。保育员的团队合作意识不够,教育观念局限,保育工作质量很难得到有效保证,大大限制了幼儿园的保教水平。

1.3 保育工作不够精细化

幼儿园的卫生保育工作,不同于其他教育阶段的卫生保健工作,这是由幼儿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特点决定的。但目前很多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不够精细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多漏洞,这严重的制约了幼儿园的发展,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1.4 幼儿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

近几年,随着学前教育发展的蓬勃发展,大量私立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这些幼儿园缺乏卫生保健制度,或者制度不完善,卫生设施不齐全。管理人员和教师卫生保健意识淡薄,甚至一些基本的卫生保健常识都不了解,这大大制约了一些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

2 幼儿园保育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保育工作开展虽然得到了较多关注,但保育工作开展中依然存在着一些较为显著的共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也严重制约了保育工作开展有效性的提升。首先,很多幼儿园在持续运转中对保育工作开展的重视程度较为不足,与幼教活动开展相比,保育工作的地位较为尴尬;其次,很多幼儿园内保育人员的综合素养相对较低,其对于保育工作开展的认识较为浅显,且常规保育工作开展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很难得到保障;最后,鲜有幼儿园会结合保育工作开展状况进行对应评价与监督机制的构建,幼儿园保育工作在开展上更是无法得到对应评价与监督,这也导致保育工作开展中极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3 幼儿园保育工作更好开展的建议

3.1 提升保育工作开展的受重视程度

幼儿园保育工作的更好开展首先要提升保育工作开展的受重视程度,即幼儿教育工作需要同保育工作较好联系在一起,保育工作也需要成为幼儿园持续运转中的核心工作事宜。例如,邳州市某机关直属幼儿园自2014年成立之初便十分重视保育工作的开展,其在2016年更是确立出了保育工作开展的基础制度,并将保育工作开展的权责关系、一般内容与预期目标在制度中予以了细化,使得保育工作开展制度成为了常规保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指导与规范,保育工作开展制度自上而下的较好推行更是营造出了一个良好的保育工作开展环境。

3.2 不断提升保育人员综合素养

为了更好地提升幼儿园保育工作开展质量,对保育人员进行持续性的培养十分重要,借助保育人员综合素养的提升来带动保育工作开展有效性的提升也十分可行。具体来说,幼儿园需要对保育人员进行定期培养,并将保育工作开展相关的一些新理论,新方法等作为一般性的培训内容,从而使得保育工作开展的创新性能够有较好提升。幼儿园内保育人员也应当借助互联网等途径,进行保育工作创新、高效开展相关知识的获取,提升在保育工作开展上的实际能力,通过保育人员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幼儿园在保育工作高效开展上的主动性优势也能够越发显著。

3.3 注重保育工作开展的评价与监督

幼儿园保育工作开展中评价与监督机制的缺失已经引发了具体的保育工作开展问题产生,因此,确立出与保育工作开展相关的评级与监督机制十分必要,例如,邳州市某民营幼儿园便确立出了保育工作开展相关的评价与监督机制,园长、副园长是实际意义上的保育工作开展评价与监督主体,其也会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依托细化出来的评价与监督标准,对保育工作开展状况,保育工作开展方式方法有效性,保育工作开展目标达成状况等进行评价、监督。其它幼儿园可以对这种做法进行借鉴,从而为新时期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层额外支持和保障,通过进行保育工作开展不足及问题的挖掘,确保保育工作处于一个健康的开展状态之中。

4 问题解決方案与措施

面对上述问题,幼儿园必须把保育工作重视起来,需要把保育科学管理理论、激励理论等通过分析论证,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4.1 幼儿园关注保育工作,重视保育人员的思想意识

《指南》中明确规定:“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这说明卫生保健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幼儿园要实现精细化管理,首先要重视从事保育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一个优秀的保育员,必须有一颗慈母的心肠。其次保育员要有耐心,热爱保育工作,做到事无巨细,把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溶入每一个教育细节中。

4.2 提高保育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团队合作意识

(1)通过各种活动来提高保育人员的业务技能是提高保育工作的关键,每学期开展卫生消毒、床铺整理、故事比赛、幼儿园意外事故应急处理、保育员应知应会测试、手工制作等比赛来提升保育人员的业务素质。

(2)帮助保育员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每学期要求保育老师要给幼儿教授主题安全儿歌、活动观察记录和摘抄有关的保育知识等通过各种活动来提升保育员的自身修养。

5 结语

幼儿园保育工作开展中虽然存在着很多具体问题,但这些问题并非不可解决,对于各类型与各规模幼儿园而言,其在常态化开展保育工作的同时也要注重保育工作问题的不断发现和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幼儿园保育工作开展中相关问题的诱发原因以及表现形式等会存在很大差异,单一幼儿园在进行保育工作开展问题的解决时也要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并围绕着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这一核心,不断进行保育工作开展上的调整、优化,提升保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张军龙.幼儿园保育员现状及保育策略优化的对策研究[J].好家长,2017(06):56-57.

[2] 苏翠梅.当前幼儿园保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散文百家旬刊,2017(3):74-75.

作者:宋乐

第4篇:保育仔猪疾病防控体会

发布时间:2009-03-23 作者:lybadm 信息来源:中国养猪第一网 点击率:149次

白世萍,刘德旺

问病哪得多如许,体弱菌杂多应激。釜底抽薪是良方,营养环境和管理。 猪难养,保育猪更难养,难就难在病多,难就难在病来时防不胜防。 但是,多年的经验证明,如果明白了保育猪发病的原因,如果做到防患于未然,保育猪的病完全可以控制。 1保育猪多病的原因

1.1疾病复杂,仔猪免疫力低下疾病复杂是保育阶段最主要的问题,如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感染、腹泻、水肿病等,而最常见也最难处理的是圆环病毒和蓝耳病毒感染后引起的综合感染。

仔猪自身的免疫力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母猪奶水由母体传递:二是通过疫苗注射产生免疫力;三是通过感染后产生免疫力。在断奶后的保育阶段,母乳提供的免疫抗体消失,多数疫苗尚未注射,而由于仔猪体质差,病原感染后往往来不及产生免疫力就已经患病甚至死亡,所以保育阶段是多种疾病的免疫空白期,疾病容易发生也就很自然了。 1.2应激因素多而大应激也就是不舒服。任何一种不舒服都会引起猪体的反应。轻微的应激可以使猪得到锻炼,增强猪体抵抗力,但大而多的应激却会使猪无力应对,从而引起猪体不适,甚至发病。断奶后,仔猪的应激因素是最多的。。饲料变化的应激:由易消化营养全面的母乳变为仔猪料,仔猪要经历胃肠功能的全面转变.如哺乳阶段仔猪中性的胃环境有利于母乳的消化吸收。而断奶后酸性的胃环境才能有利于饲料的消化:哺乳阶段母乳提供的是全价的营养。可以全部吸收转化,而断奶后的饲料则以植物性饲料为主,营养相对不平衡,许多成分不能消化,增加了胃肠负担。

生长过快的应激:有人说高速生长是最大的应激,这话是有道理的。因为部分组织器官的高速生长需要其他组织器官提供相应的配合.而高速生长时往往使体内组织器官发育不同步,造成身体组织器官发育的不平衡。负担加重的组织器官在无法承受压力时,抵抗力会下降.就会成为最易发病的部分,所以呼吸道病、腹泻、水肿、心力衰竭等病就发生了。 环境变化的应激:仔猪在产仔舍时.环境条件很好,有保温箱、垫板、烤灯等提供的小环境。仔猪可以自己调节;而到了保育舍,这些优越的条件就不存在了,没有保温箱、垫板、烤灯,温度无法控制;陌生的环境、饲养员、同圈仔猪等,都会给仔猪带来不适应;再加上通风方式、饲喂习惯等的变化.以及过大的密度等都是不利于仔猪的因素。 2保育猪饲养管理要点

保育猪饲养的关键有四点:一是接收一批健康的猪,猪本身是干净的;二是增强猪体自身免疫力,使之变得百毒不侵;三是猪舍严格的冲洗消毒.避免不同批次猪疾病的传递;四是适宜的环境,避免因环境而降低猪的免疫力。根据猪群现场管理的经验,我们总结了保育饲养的五个字,概括了保育猪的管理要点。

2.1突:指温度的突起在仔猪断奶和转群时,突然将猪舍温度提高,高于原环境2℃~3℃,常规日龄(28—35)断奶的猪温度可提高到28℃。因为温度对猪的影响是相当大的。而真正起作用的却是猪的有效温度,也就是猪能感受到的温度。原因一:我们平时看到的只是空气中的温度.但却看不到猪的有效温度,许多因素可影响到猪的有效温度,如地板类型,木制地板可使有效温度提高5℃.而水泥地板却会使有效温度降低5℃,漏缝地板可使有效温度降低2℃;断奶或转群前,一般产房都有保温箱,有垫板,尽管猪舍温度不高,但仔猪的有效温度却不低,所以一切正常,而转入保育舍后,一般都是保育床,仔猪在漏缝地板上躺卧,有效温度比空气温度还要低,提高舍温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原因二:断奶或转群后,猪因大量应激,会出现采食量减少现象,处于饥饿状态,猪在饥饿时对温度更敏感,需要更高的温度。原因三:温度适中或略高,可使仔猪均匀躺卧,不至因低温相互挤堆,增加疾病的感染机会。有人会说在生产上.每个猪场都达到28℃是不可行的,因为多数猪场没有这样的条件。但要注意我们一再提起的“有效温度”.也就是猪舍不能达到绝对的28℃,但可以达到相对的28℃,这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一个红外线灯泡可以使局部达到28℃,一块木垫板可使猪有效温度达到28℃,一个简易的遮风设施可使仔猪不受冷风吹袭(风可使猪的有效温度降低)等,各猪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把握。 2.2差:温差和营养落差

2.2.1温差是指转群前后的温差。指断奶前后的温差,指白天和晚上的温差。在温差的把握上,我们提出的控温措施正与自然条件相反,即转群后的温度稍高于转群前的温度,断奶后的温度稍高于断奶前的温度.晚上温度尽可能高于白天的温度。因为前两种是应激最大的两次,每次应激都会出现采食量减少.采食量减少则能量供应不足。也就是饿肚子时更会感到寒冷。所以这时给猪适当提高温度是非常必要的;而晚上应比白天温度高。是因为猪在睡觉时对温度的需求高于活动时。比如同一间空调屋子.白天人可以自由活动,不论坐卧立都不会感到冷,而在夜间则必须盖被子。所以在前三种情况下,将舍温提高l°C~2°C是有好处的。而如果在上面三种情况下,温度较以前低,则加重了对猪的应激。

2.2.2营养落差是指营养浓度的差异。猪在保育阶段是营养变化最频繁的时期,仔猪从液体的母乳转化为固体的以植物性饲料为主.营养变化相当大。如一个人下楼,走楼梯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走,没什么不舒服;而如果直接从二楼跳到地面,身体好的可能没事,一般人会摔坏,或断腿,或头破,轻者受伤,重者丧命。猪的营养也是这个道理,如直接将断奶料一离乳健换成仔猪料.易消化的变成不易消化的是一个落差;(离乳健中动物性蛋白比例很大,而仔猪料中很小;离乳健中乳糖含量高,仔猪料中没有)营养全面的变成营养不全面的.又是一个落差;(仔猪料赖氨酸浓度只有0.9%,而离乳健赖氨酸浓度为1.5%,而二者的蛋白含量只差一个百分点)离乳健中有高级香味剂,仔猪料中只是普通的香味剂,是味道的落差;离乳健用大量的膨化原料,颗粒很细,仔猪料颗粒大,多为生料,是口感的落差。所有的落差集中到猪身上就可能是,采食量减少影响生长:消化不良引发腹泻或减重:营养不足导致一些营养缺乏症或疾病。 2.3散:是指分散应激

保育阶段特别是转群前后是猪一生中应激最大也是最多的时期,分散应激可大大减轻猪的发病率。猪断奶后的主要应激有这么几种:一是母仔分离的应激.二是母乳换成固体料的应激,三是环境变化的应激,四是给猪注射疫苗,五是抓猪、转运、合群争斗等的应激。在生产上,把上面这五种应激因素分别在不同时期出现,也就达到了分散应激的目的。比如常规28天断奶,可以在28天断奶,让母猪下床,但把仔猪留在产床上,到35天时再转入保育舍;转群时,让保育舍的环境与产房尽可能接近,转群时仍沿用在产仔舍的饲料:在转群前后一周,不进行任何一种疫苗注射:从断奶到保育结束.先后使用断奶料、保育料、仔猪料。饲料从营养到口感都是逐渐过渡,过渡时间可延长到五到七天。这样,几种大的应激在不同时期出现.仔猪可以逐渐适应,不致因无法适应而发病。

2.4全:是指全时全出 只有全进全出,才可能做到彻底清理消毒,才可能将原猪舍的病原彻底消灭。全进全出的意义更大在于清理消毒的彻底性。如果全进全出了但没有进行彻底清理消毒,就失去了全进全出的意义.无法避免疾病的横向传播。彻底清理消毒,是要做到不留下上批猪的任何一些东西,如漏缝板缝隙遗留的粪渣,饮水器舌头上的残物,料槽角落中的剩料,电线上面的苍蝇屎等,上面任何一个粗心都有可能成为下批猪致病的根源。 2.5卡:是指严把进舍猪质量关

保证进舍的每一头仔猪都是健康的。猪群发病一般都是先从部分弱猪开始,进而大面积扩散,进舍病猪的危害是相当大的,因为发病猪会不断地向外散发病原,通过它的活动、采食、饮水、呼吸等不断向周围排放病原。消毒不彻底时,病原是静止的,但病猪排放的病原是活动的:人或其他途径带进的病原是远距离的,而猪之间的传播是近距离的:根除其他病因是低价的.而根除这个病因则是高价的,因不论治疗或淘汰都需要相当高的费用。

如果没有原猪舍遗留的病原,没有猪本身带进的病原.猪生存在舒适的环境,吃的是全价而可口的饲料,没有意外的伤害,也就是消除了疾病发生的内外因,猪病从何而来? 3保育期易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3.1呼吸道病 在进行培训时,我们不止一次问过同一个问题,“对猪来说,什么营养最重要?”,回答各种各样,有说蛋白质的,有说氨基酸的,有说维生素的等。我们最后总结时说,上面的几种营养都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排序的话,氧气、水、能量才是最重要的营养.因为断绝氧气,猪会在几分钟内死亡,缺水可维持一周,缺能量可维持半月,而缺其他营养可以维持更多时间。氧气缺乏时会出现氧气缺乏症,而氧气缺乏症的典型症状是呼吸道障碍.也就是常说的呼吸道病。

所以说保育阶段呼吸道病的根除,必须有良好的空气质量来保证,而这正是现在保育阶段最难解决的问题。秋冬以后,外界气温降低,为保温需要猪舍封闭严实,舍内外气体交换减少,舍内氧气消耗后得不到及时补充。一个猪一天大约需要0.2千克左右氧气,量可以说很小,只需一立方米空气就能满足,但对于一个只占有两立方米空间的保育猪来说,就相当于消耗了其中的一半。

因此解决保育阶段的呼吸道病,首先要解决空气质量问题,再加上前面所述的相关措施,没有病原的侵入,保育阶段应该是非常太平的阶段。 3.2腹泻

对于腹泻,我们也认为与猪自身的体质。与猪的饲养方式以及环境等因素有关,而直接原因则是猪消化道电解质失衡.而引起死亡的直接因素是因严重脱水而导致的血循环及代谢障碍。 腹泻的一种情况和小肠的吸收有关。当小肠绒毛变短或变少.吸收则受到影响.大量不能被吸收的营养物质是以电解质的形式存在于肠道中,使得肠道内电解质浓度升高。按照电解质平衡原理.水分只能从体内组织渗出到肠道中才能保持电解质平衡,这样体内的水分被渗入肠道并排出体外,就形成了腹泻。

腹泻的另一种情况则和消化液有关。正常情况下,消化液的分泌是在肠道受刺激后进行的.也就是就只要肠道受刺激就会产生消化液的分泌,这样在非消化的情况下也会刺激消化液分泌。如肠道内积存有毒物质,会刺激肠道蠕动以便及时排出:如肠道被细菌或病毒感染,出现大面积坏死,因疼痛等原因会刺激肠蠕动。引起消化液分泌;而如果同时小肠绒毛被破坏,吸收功能大大降低,消化液中的有效成分也不会被吸收人体内,只好排出体外,也会形成腹泻。

上面两种情况是保育阶段最易出现的,由液体易消化吸收的母乳变为粗糙而难消化的固体饲料、因免疫功能差易受细菌病毒感染等因素都会使小肠绒毛很容易变短,使消化吸收功能变差,所以选择一种优质的断奶饲料并保持干净卫生舒适的环境是防止断奶仔猪腹泻的最主要因素。 3.3水肿病

水肿病是保育阶段常见的一种病,发病急、死亡率高.而且所死仔猪多是体型好、生长快速的健壮仔猪.给各猪场造成了很大损失,而且严重影响相关人员的情绪和信心。针对水肿病,人们按资料上介绍的办法进行防治往往效果不佳,如注射水肿疫苗、料中添加抗生素或病后注射抗生素等;我们也曾多次遇到水肿病的发生。现将各猪场较成功的疗法介绍如下:

3.3.1做好饲料过渡工作。因为水肿病多是因消化道菌群结构紊乱,大肠杆菌产生大量毒素引起水代谢障碍引发的。而肠道菌群结构改变往往和饲料变化突然,肠道不能及时适应有关。在饲料过渡时.一是要减少两种饲料的营养落差.二是延长过渡时间,使肠道对新饲料逐渐适应,可明显减少水肿病的发生。

3.3.2增加硒和维生素E的供应。可采用料中添加或注射方式补充。 3.3.3防止保育舍湿度过大。据我们了解,水肿病的发生往往和猪舍潮湿相关联,因为潮湿的空气会减少通过呼吸排出水分。

3.3.4饲料中添加活性炭.可有效防止水肿病的发生,特别是在水肿病发生后.对未发仔猪有明显的预防效果。另外,在发病后,减少饲料饲喂量或用炒熟的玉米加工饲料,也有明显的预防效果。

3.3.5对发病仔猪以毒攻毒.强制性使其腹泻,可以减少发病猪的损失。

3.3.6卡那霉素(25毫克/毫升)2毫升、5%碳酸氢钠30毫升、25%葡萄糖液40升,混合后1次静脉注射,每日2次.可将已出现水肿但神经症状不严重的仔猪挽救过来。 3.4圆环病毒

其实圆环病毒的危害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样严重,因为单纯的圆环病毒感染对猪的危害并不大,而是圆环病毒与蓝耳病毒同时感染后可造成猪免疫力降低,一些病原乘机侵害猪体,引起猪的混合感染,这是圆环病毒造成猪群死亡的主要因素。

下面是我们在对许多猪场预防圆环病毒病的一些体会:

3.4.1养:注重营养、环境控制、饲养管理,按照保育阶段饲养管理要点坚决执行,使得猪群有坚强的免疫力。特别是在操作时注重每一个细节,空舍消毒时将所有床板掀起后冲洗,饮水器的消毒是将其取下后放在消毒水中浸泡.为仔猪准备的垫板需要冲洗后在5%水碱水中浸泡二十分钟后晾干后方可使用,饲料更换时则必须采取长时间过渡的措施,保育期间尽可能不打或少打疫苗,以防疫苗反应引起猪免疫力低下等。

3.4.2防:药物预防是防止继发感染的手段.许多药物组合在防止继发感染方面都有明显的效果,没有继发感染.猪群的损失就小得多了。药物预防主要用在猪群免疫力最低的阶段或最易被感染的阶段,如断奶转群前后、五十日龄前后等。

3.4.3治:如果保育阶段出现因圆环病毒感染的症状,则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因为圆环病毒感染后的继发感染症状很多.往往难以确定是哪种疾病.所以治疗时除对症治疗外,及早进行综合治疗是最好的解决途经。

在病初发时,每天上班,将猪群检查列为第一工作,发现有症状的猪作上标记,等时间充足时进行治疗:给有症状的猪注射长效广谱抗生素,如得米先、长效治菌磺、氟苯尼考等;如出现病情扩散,则要同时采取料中加药或水中加药的措施,对全群进行治疗性预防;病情面积大时,则需要进行严格的隔离与果断地淘汰;将病猪与健猪分开,防止相互间传染;而淘汰则将病猪彻底清理出场,是消除病原的最有效手段。 最后借用一位营养专家的话:“如果保育猪养好了,你想不赚钱都难。”

第5篇:集约化猪场保育仔猪饲养技术

集约化养猪生产中,通常把断乳至60--75日龄的仔猪称为保育仔猪。它是继哺乳仔猪管理后的另一重要生产阶段。同等条件下,随断乳时间的缩短(21--28天),保育仔猪的育成率也随之降低。而保育期内仔猪的增重率和健康状况,对其后期的发育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断乳后一周内仔猪负增重的个体,要比日增重100--150克的个体迟15天左右上市。

一、保育仔猪面临的问题

1、断乳时的应激集约化生产多采用一次性断乳法,母猪由分娩舍转入配种或妊娠舍待配,仔猪直接或原圈饲养一周后进入保育舍。仔猪离开母体、转群、调群等生活条件的突然变化,无疑给仔猪的正常生理活动造成巨大应激。

2、消化机能的应激仔猪由原来*液体的母乳和少量的开口料供给营养,转变为全部以固形饲料来供给,由于其消化机能尚未完善,能否适应现有饲料的营养成分和其中一些特殊过敏因子,对仔猪来讲,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3、环境变化的应激集约化猪场的分娩舍和保育舍内的环境通常有区别。这包括:围栏结构和面积、供料系统、供水系统、温度、通风、光照条件等。仔猪失掉分娩舍原有环境,去适应保育舍环境,建立新的生活习惯和位序关系。不良的保育环境将会使低位序的猪只难以适应甚至无法生存。

4、管理变化的应激分娩哺乳管理与保育管理是不同的,这包括:饲养操作制度、环境条件控制、群体大小、饲养密度、组群方式、调教方法、必要的操作(如免疫、治疗)等。人为管理条件上的变更,对保育猪群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5、疫病发生的应激新断乳的保育仔猪可能会由于以上一种或几种应激而导致产生某些疫病,诸如下痢、肠炎、水肿、肺炎等,疫病的发生会加剧保育仔猪的应激程度。目前尚不易控制的蓝耳病所导致的免疫力下降,使分娩舍内的仔猪相当正常,而进入保育舍后却大量发病或死亡。

二、保育仔猪的生产技术

1、断乳措施采用高床限喂栏分娩的猪场多采用一次性断乳法,对达到预定断乳日龄的仔猪果断与母猪进行分离。由于断乳迅速突然,对母猪和仔猪的应激较大。生产中通常采用断乳前3--5天降低母猪精、青饲料的给量和饮水量,以降低泌乳量,同时也可降低母猪乳房炎的发生率。断乳后,仔猪可原圈栏饲养5--7天后转入保育舍。这种做法能够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也可使仔猪进行安全的过渡。

采用地面平养分娩的猪场最好采用逐渐断乳或分批断乳法。逐日减少哺乳次数,一般5天内完成断乳工作。在圈舍周转利用可行的情况下,原则上仔猪可原圈进入保育期的饲养;分批断乳即首先将发育强壮的个体进行断乳,发育较弱的个体适当延长哺乳时间使其进一步发育后断乳。这两种断乳方法对仔猪较为有益,缺点是降低了母猪的使用效率,增加了仔猪的调群机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集约化生产的工作量。

2、完善仔猪消化机能的措施

(1)饲料要求:高品质的仔猪开食料和断乳期过渡料,是改善仔猪消化机能的必要条件。这不仅包括饲料原料的高品质,如优质鱼粉、乳清粉、脱脂奶粉、短链饱和与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等的添加。还包括饲料的良好形态与适口性,如粒度、硬度适合的颗粒饲料或膨化颗粒饲料。

(2)训料要求:仔猪训料已是共识。哺乳仔猪采食足够的(500克以上)开食料,能够很好地减少断乳后仔猪下痢的机会。但仔猪出生后5--7天的补料工作,往往做的并不理想,因为母猪分娩的前3--4周中泌乳基本能满足仔猪的营养需要,之后泌乳量下降,仔猪才不得不进食开食料。对于早期断乳(21--28天)的仔猪,补料的意义显得更为重要。生产中,可使用以下的方法达到及早训料的目的:

①母猪分娩前少喂,分娩后两天多喂或自由采食,这种做法可使哺乳仔猪增重加速,仔猪增重加速后泌乳量相对不足,使得仔猪早吃开食料。

②增加开食料的适口性,良好的口感对仔猪开食尤为重要。

③补料的同时要注意补水,因为补水也极为重要。

④利用条件反射原理,少量多次地给仔猪添加开食料,可以刺激仔猪早吃料、多吃料。

(3)限饲要求:新断乳仔猪的限饲和断乳前的充足训料同等重要。因为新断乳的仔猪消化机能尚未完善,限制饲喂量要比任意采食时下痢机会减少很多。断乳后的前几天,仔猪胃肠机能有个重新调整的过程,断乳的饥饿感可使仔猪大量采食饲料,堆积于肠道内的食物可以导致消化系统分泌失调甚至紊乱而产生下痢。生产中,限饲的方法是:28日龄断奶的仔猪日给料量80--100克,时间持续3--5天,之后进入自由采食状态。但限饲时要保证每头仔猪有足够的采食槽位和面积。

3、环境管理措施

(1)温度要求:保育舍环境的温度对仔猪影响很大。冷紧迫情况下,仔猪肾上腺激素分泌量大幅上升,免疫力下降,生长滞缓,而且下痢、胃肠炎、肺炎等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有资料报道,保育舍在6--10℃与20--25℃条件下,仔猪日增重和下痢发生率的比较情况为1:1--63和1:0--54。生产中,当保育舍温度低于20℃时,应采取升温措施。温度不太低时,通常使用红外线灯和地面电热板等。当温度低于10℃时,就需采用热风、暖气等方式进行升温。

(2)通风要求:通风是解决保育舍内有害气体含量和增加新鲜空气含量的措施。诸如氨、硫化氢等污浊气体含量过高会使仔猪肺炎的发病率升高。但无限制的换气和通风对仔猪也不适合,尤其在寒冷季节或寒冷地区,过量的通风会使保育舍内的温度急聚下降。生产中,保温和换气应采用较为灵活的调节方式,两者兼顾。高温则多换气,低温则升温再换气。

(3)猪舍粉尘:集约化猪场的保育舍由于饲养规模大,猪群密度高,生产操作量大等因素,导致空气中附着大量粉尘,这对仔猪呼吸不利,但更为严重的是粉尘可以携带某些病毒或细菌进入呼吸系统深处,为某些疾病的发生带来潜在的机会。集约化生产中,粉尘问题是易于忽视而又容易解决的问题,如采用颗粒饲料、定期清扫、细心操作等都是行之有效的除尘措施。

(4)清洗猪舍:采用高床漏缝地板的保育舍,清洗消毒圈栏和地面是一项必要的工作。但非清洗愈多愈好,因为不洁或较凉的地下水对仔猪不利,对舍内保温也不利,尤其在寒冷地区。生产中,清洗猪舍的一般原则是:转群前(后)空舍时进行清洗消毒,夏季高温可适当增加清洗次数(2--3次/周),但避免水流直射仔猪,需要降温最好采用淋浴或喷雾。在采用人工清粪的高床(或地面)保育舍,冬季一般不带猪清洗猪舍,除非猪舍太脏时,才在一天中气温最高时进行清洗。

4、饲养管理措施

三个维持:断乳保育仔猪在母猪离开后,维持原圈饲养1周;转入保育舍后,维持原有饲料1--2周;维持原窝转群和分群,不轻易并圈、调群。

三个过渡:对2--3周的保育仔猪,哺乳期饲料要逐渐过渡到饲喂断乳仔猪料,这可以通过逐渐改变日粮营养成分或前后两种饲料的混合比例来完成平稳换料;饲喂制度要逐渐过渡,这包括饲料的种类和形态,采用顿饲时喂的次数、时间和给料量,饲养操作方法和时间;操作制度要逐渐过渡,这包括保育舍内的光照措施、保温通风措施、饲养工人操作习惯等。

密度和调群:饲养密度对保育仔猪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密度大小取决于保育舍提供给仔猪的采食槽位、饮水器或水槽、圈栏面积、通风、保温等条件。集约化猪场原则上要求每窝一个圈栏。不能满足要求或考虑圈舍面积使用、个体强弱差异时,才有必要进行调群。对拟进行组合的猪群,要本着分少不分多、调弱不调强、弱弱相组、强强结合的原则。对新组合的猪群,在1周内要精心护理,直到建立正常的位序关系。

第6篇:集约化猪场保育仔猪如何养殖

集约化养猪生产中,通常把断乳至60-75日龄的仔猪称为保育仔猪。它是继哺乳仔猪管理后的另一重要生产阶段。同等条件下,随断乳时间的缩短(21-28天),保育仔猪的育成率也随之降低。而保育期内仔猪的增重率和健康状况,对其后期的发育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断乳后一周内仔猪负增重的个体,要比日增重100-150克的个体迟15天左右上市。

保育仔猪面临的问题

1、断乳时的应激

集约化生产多采用一次性断乳法,母猪由分娩舍转入配种或妊娠舍待配,仔猪直接或原圈饲养一周后进入保育舍。仔猪离开母体、转群、调群等生活条件的突然变化,无疑给仔猪的正常生理活动造成巨大应激。

2、消化机能的应激

仔猪由原来靠液体的母乳和少量的开口料供给营养,转变为全部以固形饲料来供给,由于其消化机能尚未完善,能否适应现有饲料的营养成分和其中一些特殊过敏因子,对仔猪来讲,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3、环境变化的应激

集约化猪场的分娩舍和保育舍内的环境通常有区别。这包括:围栏结构和面积、供料系统、供水系统、温度、通风、光照条件等。仔猪失掉分娩舍原有环境,去适应保育舍环境,建立新的生活习惯和位序关系。不良的保育环境将会使低位序的猪只难以适应甚至无法生存。

4、管理变化的应激

分娩哺乳管理与保育管理是不同的,这包括:饲养操作制度、环境条件控制、群体大小、饲养密度、组群方式、调教方法、必要的操作(如免疫、治疗)等。人为管理条件上的变更,对保育猪群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5、疫病发生的应激

新断乳的保育仔猪可能会由于以上一种或几种应激而导致产生某些疫病,诸如下痢、肠炎、水肿、肺炎等,疫病的发生会加剧保育仔猪的应激程度。目前尚不易控制的蓝耳病所导致的免疫力下降,使分娩舍内的仔猪相当正常,而进入保育舍后却大量发病或死亡。

保育仔猪的生产技术

1、断乳措施

采用高床限喂栏分娩的猪场多采用一次性断乳法,对达到预定断乳日龄的仔猪果断与母猪进行分离。由于断乳迅速突然,对母猪和仔猪的应激较大。生产中通常采用断乳前3-5天降低母猪精、青饲料的给量和饮水量,以降低泌乳量,同时也可降低母猪乳房炎的发生率。断乳后,仔猪可原圈栏饲养5-7天后转入保育舍。这种做法能够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也可使仔猪进行安全的过渡。

采用地面平养分娩的猪场最好采用逐渐断乳或分批断乳法。逐日减少哺乳次数,一般5天内完成断乳工作。在圈舍周转利用可行的情况下,原则上仔猪可原圈进入保育期的饲养;分批断乳即首先将发育强壮的个体进行断乳,发育较弱的个体适当延长哺乳时间使其进一步发育后断乳。这两种断乳方法对仔猪较为有益,缺点是降低了母猪的使用效率,增加了仔猪的调群机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集约化生产的工作量。

2、完善仔猪消化机能的措施

(1)饲料要求:高品质的仔猪开食料和断乳期过渡料,是改善仔猪消化机能的必要条件。这不仅包括饲料原料的高品质,如优质鱼粉、乳清粉、脱脂奶粉、短链饱和与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等的添加。还包括饲料的良好形态与适口性,如粒度、硬度适合的颗粒饲料或膨化颗粒饲料。

(2)训料要求:仔猪训料已是共识。哺乳仔猪采食足够的(500克以上)开食料,能够很好地减少断乳后仔猪下痢的机会。但仔猪出生后5-7天的补料工作,往往做的并不理想,因为母猪分娩的前3-4周中泌乳基本能满足仔猪的营养需要,之后泌乳量下降,仔猪才不得不进食开食料。对于早期断乳(21-28天)的仔猪,补料的意义显得更为重要。生产中,可使用以下的方法达到及早训料的目的:①母猪分娩前少喂,分娩后两天多喂或自由采食,这种做法可使哺乳仔猪增重加速,仔猪增重加速后泌乳量相对不足,使得仔猪早吃开食料。②增加开食料的适口性,良好的口感对仔猪开食尤为重要。③补料的同时要注意补水,因为补水也极为重要。④利用条件反射原理,少量多次地给仔猪添加开食料,可以刺激仔猪早吃料、多吃料。(3)限饲要求:新断乳仔猪的限饲和断乳前的充足训料同等重要。因为新断乳的仔猪消化机能尚未完善,限制饲喂量要比任意采食时下痢机会减少很多。断乳后的前几天,仔猪胃肠机能有个重新调整的过程,断乳的饥饿感可使仔猪大量采食饲料,堆积于肠道内的食物可以导致消化系统分泌失3、环境管理措施

(1)温度要求:保育舍环境的温度对仔猪影响很大。冷紧迫情况下,仔猪肾上腺激素分泌量大幅上升,免疫力下降,生长滞缓,而且下痢、胃肠炎、肺炎等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有资料报道,保育舍在6-10℃与20-25℃条件下,仔猪日增重和下痢发生率的比较情况为1:1.63和1:0.54。生产中,当保育舍温度低于20℃时,应采取升温措施。温度不太低时,通常使用红外线灯和地面电热板等。当温度低于10℃时,就需采用热风、暖气等方式进行升温。

(2)通风要求:通风是解决保育舍内有害气体含量和增加新鲜空气含量的措施。诸如氨、硫化氢等污浊气体含量过高会使仔猪肺炎的发病率升高。但无限制的换气和通风对仔猪也不适合,尤其在寒冷季节或寒冷地区,过量的通风会使保育舍内的温度急聚下降。生产中,保温和换气应采用较为灵活的调节方式,两者兼顾。高温则多换气,低温则升温再换气。(3)猪舍粉尘:集约化猪场的保育舍由于饲养规模大,猪群密度高,生产操作量大等因素,导致空气中附着大量粉尘,这对仔猪呼吸不利,但更为严重的是粉尘可以携带某些病毒或细菌进入呼吸系统深处,为某些疾病的发生带来潜在的机会。集约化生产中,粉尘问题是易于忽视而又容易解决的问题,如采用颗粒饲料、定期清扫、细心操作等都是行之有效的除尘措施。

(4)清洗猪舍:采用高床漏缝地板的保育舍,清洗消毒圈栏和地面是一项必要的工作。但非清洗愈多愈好,因为不洁或较凉的地下水对仔猪不利,对舍内保温也不利,尤其在寒冷地区。生产中,清洗猪舍的一般原则是:转群前(后)空舍时进行清洗消毒,夏季高温可适当增加清洗次数(2-3次/周),但避免水流直射仔猪,需要降温最好采用淋浴或喷雾。在采用人工清粪的高床(或地面)保育舍,冬季一般不带猪清洗猪舍,除非猪舍太脏时,才在一天中气温最高时进行清洗。

4、饲养管理措施

三个维持:断乳保育仔猪在母猪离开后,维持原圈饲养1周;转入保育舍后,维持原有饲料1—2周;维持原窝转群和分群,不轻易并圈、调群。

三个过渡:对2?3周的保育仔猪,哺乳期饲料要逐渐过渡到饲喂断乳仔猪料,这可以通过逐渐改变日粮营养成分或前后两种饲料的混合比例来完成平稳换料;饲喂制度要逐渐过渡,这包括饲料的种类和形态,采用顿饲时喂的次数、时间和给料量,饲养操作方法和时间;操作制度要逐渐过渡,这包括保育舍内的光照措施、保温通风措施、饲养工人操作习惯等。密度和调群:饲养密度对保育仔猪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密度大小取决于保育舍提供给仔猪的采食槽位、饮水器或水槽、圈栏面积、通风、保温等条件。集约化猪场原则上要求每窝一个圈栏,每头占有0.2-0.4平方毫米趴卧面积。不能满足要求或考虑圈舍面积使用、个体强弱差异时,才有必要进行调群。对拟进行组合的猪群,要本着分少不分多、调弱不调强、弱弱相组、强强结合的原则。对新组合的猪群,在1周内要精心护理,直到建立正常的位序关系。

第7篇: 养猪场为什么要使用仔猪保育床:

一、降低:保育床有助于隔离粪便,降低仔猪患病率。保育床离地面有30cm的高度,而且采用的塑料漏粪地板,可以给小猪提供一个清洁、干燥、温暖、空气新鲜的生长环境,这样就能减少小猪的患病率,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率。

二、减少:保育床可以帮助小猪减少转群应激。仔猪在转群前是在产床上饲养,保育床与产床上仔猪仔猪活动栏相似,有助于仔猪尽快适应养殖环境,减少应激。

三、管理:一窝仔猪有15只左右,大型猪场要同时管理十几窝仔猪,任务很重。使用仔猪保育床就不同了,仔猪保育栏主要由漏缝地板、围栏、自动食槽构成,猪场只需要在保育床的下面设粪尿沟,就可以节省日常的清洗劳力。而且猪场每天只需派送一个人来记录每窝仔猪的生长健康状况,就能轻松实现仔猪的规模化管理。

农盛乐仔猪保育床全国订购电话:18037323634 咨询QQ:1226317309 农盛乐仔猪保育床套餐介绍:

套餐一:保育床腿:6个

塑料漏粪板:18块(加强型)

梁:4个

梁:7个

双面食槽:1个

栏:非国标1.8mm壁厚

套餐一无实心型漏粪板

套餐二:保育床腿:10个

塑料漏粪板:14块(加强型)

全实心漏粪板:4块

梁:4个

梁:7个

双面食槽:1个

栏:非国标1.8mm壁厚

共2000元 套餐三:保育床腿:10个

塑料漏粪板:14块(加强型)

全实心漏粪板:4块

梁:4个

梁:7个

双面食槽:1个

栏:国标2.7mm壁厚

共2100元 三个套餐全部使用不锈钢双面食槽 仔猪保育床使用后的四大优势体现:

1、牢固:保育床围栏采用钢管焊接,整体采用热镀锌处理工艺(焊接成型后侵入到融化的锌水中,可以达到任何部分都包裹锌层,彻底解决了使用镀锌管焊口没有锌层防腐的弊病),可在10年内不会生锈,母猪位使用玻璃钢梁,耐酸碱不生锈,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2、合理:仔猪断奶后养殖所需要的栏具,四周围栏,底部铺有塑料漏粪板,配有双面10孔育仔槽。底床与床架一螺栓连接拼装,每栏片之用插销连接,方便组装。

3、节省:保育床上安放双面食槽处放实心型漏粪板,可防止饲料下漏,进一步节省饲料,降低养殖成本。

4、降低:用于仔猪培育期间使用、仔猪粪便通过漏锋地板落入粪池,避免了猪群因粪便污染导致疾病,提高了成活率。

上一篇:15秘书部工作计划下一篇:开放大学城市社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