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促进工业发展

2023-01-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全域旅游促进工业发展

全域旅游视域中工业旅游发展研究

摘 要: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推进工业旅游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工业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经济型、交叉学科性、综述性理论研究,以及对工业旅游区域战略、行业企业开发实践的经验研究为主。从全域旅游视角来探讨工业旅游发展的创新路径,既是推进旅游产品供给侧改革,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工业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全域旅游;工业旅游;发展路径

随着近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旅游产品供给侧改革也紧锣密鼓地推进,其中“全域旅游”是最重要的改革理念,而工业旅游则是备受关注的旅游业态及旅游产品。“全域旅游”具有全要素聚集、全时空覆盖、全产业融合等特征,在此理念下,自然景观、历史人文、城市设施以及工业资源都是非常重要的旅游资源。然而,由于发展历史短、认知程度不够、开发利用不足等原因,工业旅游的发展一直滞后于其他旅游业态,成为全域旅游发展中不能忽视的短板。

一、全域旅游视角下工业旅游研究综述

工业旅游迄今有70余年的发展历程,它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仍兴盛不衰。学界对工业旅游的关注,最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一是作为一种旅游经济形态的理论探讨,二是基于一种旅游产品的实践开发研究。

(一)理论性研究以产业经济视角为主,兼涉交叉学科研究及综述研究

这主要是学界基于经济发展理论,对工业旅游的基本理论、要素特征、发展历程、发展模式、经济社会效应等方面的理论探讨,也包括工业旅游与文化、历史、环境等的交叉学科研究以及综述性理论研究。

1.产业经济型理论研究。旅游业是一个经济产业,几乎参与了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行,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工业遗产、建筑设备、厂区环境、研发和生产过程、工人生活、工业产品,以及企业发展历史、发展成就、企业管理方式和经验、企业文化等工业资源作为吸引物的工业旅游,因为有着巨大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此类研究的代表性学者及观点有:德国学者BECHER&BERND认为,在工业长期衰退、逆工业化过程中,工业旅游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补充(《Aufbruch zurmodernenind us triear chitektur und technik》,1977);学者姚宏结合我国实际,较早地提出了工业旅游的概念及特征,并尝试性地提出我国发展工业旅游的前景和模式(《发展中国工业旅游的思考》,1999);英国学者John Swarbrooke认为在景区开发与管理中,工业要素是未来非常重要的旅游资源(《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scenic spots》,2001);杨振则以我国345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我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的空间结构和分布状况(《我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特征及组织优化》,2009);梁坤等学者结合产业经济学的原理,探讨了工业与现代旅游业在市场、资源、技术、产品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以及当代工业旅游不断延伸的内涵和外延(《产业融合视角下现代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2015);学者涂文慧等则结合城市经济发展相关理论,提出工业、旅游业与城市发展的结合路径(《工业旅游城市发展探究》,2016)。

2.交叉学科性理论研究。工业旅游的发展具有依附性、知识教育性、体验性等多重特征,因此从人文历史、法律、环境、产业融合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也有较多成果。学者刘会远就德国工业遗产中丰富的人文内涵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对提升工业旅游文化内涵的建议(《浅析德国工业旅游的人文内涵》,2008);任宣羽等对工业旅游的特点及国内发展现状做了初步的探讨,并且认为工业旅游最大的效益是社会效益(《工业旅游效益研究》,2008);顾跃峰结合旅游法的出台,探讨了规范化、法制化发展工业旅游的相关建议(《<旅游法>背景下的工业旅游示范点转型升级研究》,2014);另外,结合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城市发展等理论,分析工业旅游发展路径的研究也颇多,如邱瑛《辽宁工业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2014)、杨建娣《区域经济视域下柳州工业旅游文化发展研究》(2014)、赵鸽《工业、旅游业与城镇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2014)、樊信友等《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工业旅游发展研究》(2015)、张亚倩《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江苏旅游业与工业融合研究》(2016)等等。

3.综述性理论研究。随着工业旅游实践的日新月异发展,学界对其关注度也持久不衰,各类研究文章频现。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公开发表在各类学术型期刊上的相关研究文章平均每年都有500篇以上。因此,相应地学界关于工业旅游发展的综述性理论研究也非常多,涌现了一批代表性的学者和作品。较早的有李蕾蕾与德国教授DietrichSoyez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分析了中西方工业旅游发展的差异,以及西方經验对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启示(《中国工业旅游发展评析:从西方的视角看中国》,2003);李同升等学者则介绍和概括了国外(主要是英、法、德等国)工业旅游发展实践及理论研究的基本状况(《国外工业旅游及其研究进展》,2006);李晓(2011)、刘源(2015)等一批学者对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实践发展、经验模式、研究进展等进行了不同层面的总结性分析。王明友和李淼焱教授合著的《中国工业旅游研究》一书,则标志着中国关于工业旅游的研究,正在从“零打碎敲”阶段进入系统研究阶段(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但随着工业旅游开发实践的发展及各类新理论的不断应用,工业旅游的相关理论性探讨仍然在持续增加。

(二)实践性研究以总结性和探索性为主要特征

自20世纪50年代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透明工厂”行动以来,工业旅游的实践迅速在世界各地、各行业推广开来,与之相关研究也同步跟进,产生了一大批具有很强现实价值的研究成果。此类研究主流还是各类学者,但旅游主管部门及从业人员也积极参与其中,各厂矿企业人员的力量也不容小觑。他们的研究类别主要包括四大类别。

1.区域性工业旅游开发研究。此类研究亦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区域性工业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这是此类研究的主流,国内大部分的省、市均有此类相关的研究,而一般都是以战略研究为主。较早的有同济大学风景旅游系陈万蓉、严华等学者受上海市政府和上海市旅游局委托,于2000年8月进行了《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战略与对策》课题研究,并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其他类似研究诸如林艳珍《辽宁工业旅游的现状与发展对策》(2005)、严莉等《推进重庆工业旅游的创新策略研究》(2007)、徐淇《南京市工业旅游开发研究》(2011)、杨建娣等《柳州工业旅游发展现状综述与建议》(2015)等等。二是对以往区域性工业旅游开发实践的总结与反思。如李跃军、吴相利等学者分析概括了英国工业旅游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背景、行业特征及有益启示(2003)。三是基于某种理论视角,来探讨区域性工业旅游开发的策略。如学者陈芳敏以Gronroos理论和HERITQUAL模型对杭州市工业遗产旅游进行了深度体验研究(2012)、任楠《沈阳市发展工业旅游的SWOT分析与策略研究》(2008)、趙大伟等《基于AHP的玉门市工业旅游发展探究》(2015)。

2.对工业遗产开发实践的研究。因为工业旅游发端于西方去工业化历史进程,业内对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格外关注,其中既包括西方的开发模式探讨(孙志娟《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2014),也有对诸多国内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利用的研究,如王富德《首钢工业旧址旅游发展的可行性研究》(2006)、郑岩等《东北工业遗址旅游开发研究》(2009)、张丹丹等《基于AHP的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研究——以无锡市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为例》(2012)、杨香春等《南京市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研究》(2015)等等。

3.对工业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因为工业资源状况存在巨大差异,各地工业旅游开发的模式自然不尽相同,但也有诸多可资互鉴之处。因而学界对工业旅游开发模式也表现出极大关注热情。学者丁枢就我国工业旅游发展历程、特点及开发模式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2005);学者毕燕则以广西工业旅游产品开发实践为例,研究了工业旅游产品开发的基本模式(2005)。不过由于这两项研究时间较早,而我国工业旅游开发实践则持续发展,因此当前的参考价值较小。学者秦燕以新疆工业旅游示范点建设为例,探讨了区域性工业旅游开发的模式(2013)。学者郎富平、徐云松以新昌县的工业旅游4A景区“达利丝绸世界”为例,分析了企业工业旅游开发的一般模式(2013)。

4.行业性工业旅游开发研究。工业旅游总是依附于特色鲜明的行业、企业、厂矿单位来开展的,因此工业旅游研究的行业特征亦十分明显。在2000年时,学者付江就煤炭企业发展工业旅游、开发多种经营、培育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展开了论述。后来的研究越来越多,涉及的行业、企业也越发多元化,如谢志明《陶瓷工业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2010)、孟宝《白酒文化主题工业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以宜宾市为例》(2011)、刘宇等《工业旅游项目电厂的景观设计》(2012)、朱芳《中国食品工业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长沙市食品工业旅游模式分析》(2016)。除上述四类之外,随着工业园区、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以及工业旅游的嵌入,相关的研究也陆续开展。如方玲梅等《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旅游开发初探》(2010)、汤临佳等《工业旅游嵌入“特色小镇”建设的创新模式》(2017)。

(三)基于全域旅游视角的工业旅游发展研究仍是新兴领域

相对工业旅游丰硕的理论成果与丰富的经验总结,全域旅游可以说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其概念可以追溯到2008年绍兴市提出的“全城旅游”发展战略,从此旅游业开始突破景区、景点的限制,逐渐拓展到行政区划的全域范围。后来大连、杭州、北京、山东等地逐渐开展全域旅游的实践探索。2013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旅游经济研究中心学者厉新建、张凌云、崔莉等以北京为例,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全域旅游的概念和内涵,认为全域旅游既是从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全社会、全部门、全游客等角度推进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并在要素利用上要充分重视本地居民作为吸引力载体的作用。后来全域旅游概念得到不断推广,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逐渐增多。2015年,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全域旅游对交通、水利河道的改造、扶贫工作等都有重要作用。此后全域旅游迎来高度关注时期,各地都纷纷将全域旅游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的发展。2016年,国家旅游局将首批262个市县列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这标志着我国旅游业深入过渡到“全域旅游”的新时代。2016年关于全域旅游的理论研究也呈现出爆发性增长态势,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在正式期刊发表有关文章达到近260篇,相较上一年度增加了13倍。

与全域旅游的突然大热相比,以全域旅游视角来审视工业旅游发展的相关研究却凤毛麟角。寥寥数篇的研究中,较有深度、特色的有:学者李晓南立足于辽宁工业旅游在品牌知名度、公众参与、规划设计、开发模式与资源整合等多方面的问题,从全域旅游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建议(2016);学者苑剑英、王青青认为,大力开发工业旅游,是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适应全域旅游时代的必然之举(2016)。2016年底,在青岛召开的全国工业旅游创新大会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了大力推进工业旅游,丰富发展全域旅游的思路。官方的高度重视与实践的迫切需求,使得如何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开发工业旅游,成为炙手可热的研究焦点。

(四)全域旅游背景下工业旅游的创新发展研究亟待深入

综上所述的各类关于全域旅游和工业旅游的研究,都从某一理论视角或发展实践出发,进行了或全面系统、或侧重某一方面的阐述,具有一定的学习借鉴价值。但若把二者结合,从“全域旅游”理念来审视工业旅游的开发价值和意义,至少还存在着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对工业旅游的角色定位不清,不能够从理论层面说明工业旅游在全域旅游中到底扮演何种角色,该如何发挥工业企业优势来补足及丰富全域旅游。二是在全域旅游视角下,工业旅游的开发模式及推进路径仍需要结合各地的具体实践,进行进一步的总结概括。三是截至目前的实践研究,大多关于行业性、区域战略性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宏观指导意义,但是缺乏对个案的深度研究或追踪研究,因此对县域开发及微观企业运行的借鉴价值不大。

二、“全域旅游”背景下研究工业旅游发展的意义

“全域旅游”作为一个新概念,它的研究内容、推进路径、发展预期等都需要理论指导与实践检验,各方面研究资料、数据需要较长时期的积累。全域旅游是国家层面的关注重心,是旅游主管部门的力推发展理念,因此学界密切关注,整合力量全力攻关,既是应有之义,也责无旁贷。

以“全域旅游”为视角来研究工业旅游的推进路径,至少有三個方面的意义:一是从理论层面来看,从地方工业旅游发展实践切入,运用旅游开发、产业经济、旅游社会学、文化学及公共管理等相关理论,阐明工业旅游在全域旅游中的角色定位与重要价值,因此可以极大丰富和发展旅游开发与管理的相关理论。二是从方法层面来看,此类的相关研究既可创新工业旅游的开发模式,又能增加全域旅游发展的着力点,更是旅游产品供给侧改革的重要路径。三是从实践层面来看,采取蹲点调研、政企联动、政策追踪研究等方法,结合各地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的实际,通过撰写咨政报告的方式,为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从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三、研究思路初探

本研究可立足县域全域旅游发展,对本地工业旅游资源状况、工业旅游发展情况等进行系统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来探讨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工业旅游的合理定位和推进路径。从当前各地的实际情况来看,工业旅游在全域旅游中的位置极其重要,但又普遍是各地旅游业发展中的短板。大力发展工业旅游,既是丰富全域旅游、推进旅游产品供给侧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工业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基本理论模型可参见下图所示:

相关研究可以在充分收集本地工业旅游发展、全域旅游创建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详尽的统计分析和系统的理论分析,逐步找出适合本地的,可持续推进工业旅游的对策,以不断丰富发展全域旅游,促进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同升,张洁.国外工业旅游及其研究进展[J].世界地理研究,2006(6).

[2]王明友,李淼焱.中国工业旅游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3]厉新建,张凌云,崔莉.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以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13(3).

[4]程玉,王艳平.旅游供给侧改革:关于概念的一个思考[J].旅游研究,2016(5).

[5]苑剑英,王青青.全域旅游视域下的工业旅游开发研究[J].四川建材,2016(11).

[6]丁枢.我国工业旅游发展历程、特点及开发模式[J].财贸经济,2005(5).

作者:孟令国

第2篇:全域旅游视野下健康养生旅游发展对策

一、“旅游+健康+养生”催生旅游新业态

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生活质量的提高,旅游消费观念的升级等,促使人们更加关注外出旅游的质量和品位,尤其是健康养生旅游成为业界新宠。健康旅游一般包括保健旅游、医疗旅游、养生旅游、美容旅游等类型,尽管它们侧重点不同,但目的都是一致的——追求健康养生、修身养性。保健旅游偏重养生保健、预防疾病;医疗旅游偏重康复疗养、治疗疾病;养生旅游偏重延年益寿、增强体质;美容旅游偏重美容护肤、整形塑身。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丰富多彩的养生文化,无论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易经》《本草纲目》等文化典籍,还是人们追求长生不老、隐逸文化、炼丹术等都展示出丰富多彩的养生传统。当前,健康旅游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得到政府层面的高度重视。2016年7月,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探索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世界养生协会等机构认为,养生旅游是一种为保持和增强个人身心健康而进行的旅游。Mueller 和Kaufmann认为健康旅游是指人们以维持和促进健康为目的外出旅行和停留所引发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2。薛群慧等认为健康旅游是一种以生态环境为背景、休闲养生活动为主题的专项旅游产品,也是利用中医养生、现代医学、心理疏导,以及各种有益于身心的艺术、运动、学习等方式开展旅游健身的活动3。尽管学术界对健康旅游的概念还未统一,但理论与实践界在“旅游+”以下对象时,提及较多的是健康、养生、度假、保健、医疗、美容、中医药等,一般来说“健康养生旅游”这一说法,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

二、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是发展健康养生旅游的必然要求

推进全域旅游是旅游业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增长点和有效抓手。自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2016年3月在《人民日报》发表《全域旅游的价值和途径》一文以来,全域旅游成为全国旅游研究热点。全域旅游是将过去的“景点旅游”发展模式进行转换,使得旅游经营管理不再局限于景区、旅行社、饭店、导游和旅游商店,而是扩展至包括社区居民、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性目的地统筹发展层面。

健康养生旅游所依托的资源种类繁多,大致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自然资源有森林、温泉、山地、海滨、草原、乡村、花卉、河流等,人文资源有中医养生、健康服务、休闲农业、人文养生(武术、琴、棋、书、画等)、健康养生会所等机构。健康养生旅游所涉及的对象非常丰富,本质上是一种“旅游+”战略,旅游+森林、温泉、海滨、医疗、养生等,可以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和融合力,催生旅游新业态,产生“1+1>2”的增值效应。

从市场宣传来看,与健康旅游相关的有医疗健康旅游、养生度假旅游、生态养生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等,可以说他们互有交叉,是旅游与康复、度假、健身、养生、中医药等项目的有机结合。发展健康养生旅游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大致包括旅游、医疗、体育、乡村、林业、水利、社区等,必须改变发展理念,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到社会共建共享转变,即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因此,健康养生旅游唯有构建涵盖旅游产品、产业、公共服务以及营销网络的全域发展格局,才能适应“全域旅游”“旅游+”等战略的迫切要求。

三、全域旅游视野下健康养生旅游发展对策

健康养生旅游特别强调全面舒畅身心,理应突破以往景区景点旅游发展模式。为此,本文从健康旅游“全体验旅游产品”“全链条旅游产业”“全覆盖旅游公共服务”以及“全媒体营销网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深入挖掘中医药资源,推出健康养生旅游全体验产品类型

中国是医药文化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有甲骨文详细记载医疗卫生、疾病类型等内容。延续至今,我国中医诊疗技艺日益精湛,拥有针灸、推拿、拔罐、足疗、刮痧、食疗药膳等全方位医疗手段。近年兴起的“医旅”结合、“医养旅居”结合等中医药养生旅游发展模式,其特点在于发挥中医养生文化与旅游、度假、体育方面的共生优势。2015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准备推出一批以中医药文化传播为主题,集中医药康复理疗、养生保健、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产品。

各地可根据中医药资源赋存、养生旅游市场需求,全力推出以医疗护理、疾病预防、康复理疗与修养身心为主题的全体验型健康旅游产品体系。首先,依托特色中医药资源、现代医疗技术、良好生态环境等,将中医药资源与观光旅游结合、将中医医疗服务与度假旅游结合,推出中医药保健养生、康体疗养旅游产品。其次,充分利用中医处方,辅以精美包装,推出中药材、民间药、民族药等购物养生类旅游产品。最后,推进医旅结合,大力发展森林养生、温泉养生、海水养生、滋补养生、康体养生等健康旅游产品。

(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构建全链条健康养生旅游产业示范区

健康养生旅游活动所涉及的资源种类繁多,相关服务部门综合交叉。从提高游客体验质量角度来看,亦采取组团式发展思路才能打通全链条产业体系,发挥其规模效应。有条件地区可以构建大健康养生旅游产业体系,推进旅游与医疗、养老、度假、体育结合,发展健康养老、休闲养生、温泉养生、旅游度假等旅游新业态。2016年7月国家旅游局等发布《关于开展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拟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建成10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100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1000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

目前,各地正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健康养生旅游,北京、上海、广州、海南、陕西等旅游发达地区,借助中医诊疗技术、医疗设施以及医疗旅游服务体系,打造健康旅游产业链条。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健康养生旅游产品,如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联合评选“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已确定3批共30多家单位入选;广东省评选“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武夷山举办以“最美武夷山人间养生堂”为主题的茶道养生论坛;山东蒙山重点打造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主推养生、养老、疗养、休闲、健康旅游等产品,自2012年起已举办4届中国蒙山养生长寿文化旅游节。

(三)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健康养生旅游全覆盖公共服务体系

全域旅游发展的健康运行,涉及公共服务、投融资机制、市场秩序维护、旅游要素整合等方面,离不开管理体制机制的保障。自2015年国家旅游局实施“515战略”以来,各地不断推进旅游综合改革。一些旅游重点地区纷纷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分局等,显著增强旅游主管部门的统筹协调职能。2016年8月,宁夏泾源县同时成立旅游警察大队、旅游综合执法大队和人民法院旅游速裁庭,为全域旅游发展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健康旅游公共服务包括旅游信息咨询、旅游安全保障、旅游交通便捷、旅游便民惠民、旅游行政等5大服务体系。这5大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在本质上与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是一致的。建议构建旅游主管部门与中医药、体育、民政、卫生、人社等部门的协调机制,形成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的多元合作局面。在健康旅游发展成熟地区设立全域旅游发展委员会、健康养生旅游产业协会等,来协调各部门之间的矛盾,制定健康旅游发展战略规划、设立健康旅游发展基金、搭建健康养生产业发展平台、建立康体理疗旅游服务中心,全力做好健康旅游技术研发、标准制定、资格认证、人员培训、交易服务、资金保障、行业自律等综合服务。

(四)以“旅游+互联网”为媒介,构建健康养生旅游全媒体营销网络体系

2015年9月国家旅游局下发《关于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创新旅游网络营销模式”,建立广播、电视、报纸、多媒体等传统渠道和移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渠道相结合的旅游目的地营销体系。这实质是构建全媒体营销网络,全媒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各种媒介实现深度融合的结果,它整合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音像、出版、网站等媒介形态,实现多种用户终端的信息融合接收。

目前流行的“医旅结合”“医养结合”等养生旅游模式,涵盖温泉会所、养生休闲小镇、山地疗养度假等旅游目的地,有些已经达到智慧养生、智慧旅游阶段,提供健康管理检测与实时反馈、生理评估与心理健康测评等一整套健康管理服务。还有一些高科技产品,如将石墨烯中医“号脉”手环套到手腕上,打开手机上预置的App,脉搏的波动曲线随即出现在屏幕上,并看到体质诊断、中医建议等。再如,结合物联网手段、基于云计算的智慧医疗终端等研发的中药熏蒸养生床、熏蒸保健床等可以应用到养生旅游的各个环节。

上述健康旅游服务设施、各类旅游产品均可采用全媒体网络营销,以达到实时、高效、便捷的营销效果,通过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为游客提供售后服务,提供个性化定制产品。依托全媒体营销网络可以实现健康养生旅游的精准营销,即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如网络、电商平台、手机、微信、即时信息(IM)、问答式网络社区(ASK)等,借助大数据处理技术对健康旅游产品需求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与分析,从而为供需双方提供快速、精准、有价值的信息,建立个性化的顾客沟通服务体系。

作者:刘庆余 弭宁

第3篇:发展全域旅游 推进世界旅游名城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全域旅游,就是要推动高速旅游增长向优质旅游发展转变。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全域旅游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旅游进入全域旅游新时代。9 月25日召开的成都市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大会明确要求:高起点建设世界旅游名城。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成都市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大会精神,成都将以发展全域旅游为抓手,切实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把成都建设成为对接国际市场、具有中国典范、独具东方休闲神韵的世界旅游名城。

以全域旅游为抓手,提升旅游经济发展质量。一是着力扩大视野,将旅游规划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旅游规划提高到整个区域发展的战略位置上来,以国际标准开展全域旅游顶层规划设计工作,推进多规合一。二是科学整合全域资源,按照“错位发展、功能互补、协调联动”的原则,结合“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战略优化全域旅游产业布局。三是重点支持都江堰市等7个单位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工作,争取早日创建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四是依托大青城休闲旅游集聚区等七大旅游产业集聚区,积极引进、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和发展特色的成长型旅游企业,打造有机融合、良性循环的旅游产业生态链、生态圈。

突出资源特色,着力打造五大世界级旅游品牌。一是打造大熊猫旅游品牌。开发熊猫文创产品,塑造熊猫IP,增强成都熊猫对全世界的吸引力,创造独一无二的成都熊猫之旅。二是打造天府绿道旅游品牌。按照“可进入、可参与、景观化、景区化”理念,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和丰富旅游要素等方式,将天府绿道打造成为开放式、多功能的国家旅游休闲区,形成“景中有人、人亦风景、人景和谐、相互交融”的美丽画卷。三是打造美食旅游品牌。深入挖掘川菜文化,依托川菜龙头企业、餐饮中华老字号企业,引进国内外知名餐饮品牌和菜系,打造美食国际品牌。四是打造交子品牌。讲好“交子故事”,促进文化展示传播体系构建,让市民、游客随时随地能够感受到交子文化独特魅力。五是打造休闲旅游品牌。推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成梦想青城康养旅游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休闲旅游品牌。

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培育旅游新经济。集聚全域旅游资源,融合各产业要素,创新旅游活动空间、旅游活动内容,以空间全景化、体验全时化、休闲全民化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为方向,大力实施“旅游+” 和“+旅游”战略,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会展、康养、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引领农业的绿色崛起和附加效益,引领工业的特色化和国际化,引领第三产业的提质增效,引领成都城市的品质化、个性化、国际化发展,优化旅游供给体系,提高旅游供给质量,全面增强旅游发展新功能。

扩大旅游开放力度,提升旅游国际化水平。一是深入推进对外旅游合作。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建立旅游合作协作机制和协调机构,加强文化旅游交流合作,不断提升丝绸之路旅游文化品牌国际影响力。二是积极建设与国际接轨的旅游服务体系。发挥72小时过境免签效应,积极争取实行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推动区域内外游客出入境互联互通。建立国际旅游购物离境退税和便捷支付体系、国际自驾旅游服务体系,完善旅游标识系统。三是加大旅游宣傳营销。加大与川内地(市)州的合作力度,与“大峨眉”“大九寨”“大香格里拉”等区域形成资源整合,发挥成都主干优势,共塑旅游大品牌、共推旅游大线路、共优旅游大环境。加强“9+10”区域旅游联盟和菱形经济圈等城市合作,大力开展高铁城市联合营销活动,努力推动318国道建设成为自驾游产业经济带。积极进入国际营销平台,在主要入境游客源地和境外直航城市、大熊猫客居城市、国际友好城市等设立成都旅游海外体验中心,积极借助YouTube、Facebook、Twitter等国际社交主流媒体进行旅游营销,增强国际市场开拓的力度和实效。

优化旅游发展环境,着力培育旅游产业市场主体。一是优化旅游发展市场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旅游创新创业提供政策和财政资金保障。降低旅游创新创业门槛,为旅游创业企业提供便利。强化创新创业公共服务,为旅游企业提供法律、知识产权等专业化的优质服务。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树立旅游创新创业典型。建立完善旅游创新创业诚信系统,营造诚信创新创业的市场环境。二是优化提升旅游传统产业市场主体。规范旅行社经营行为,培育旅行社品牌,提高旅行社服务专业化水平。加强规划引导,优化旅馆业结构,通过管理创新、改善设施设备,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措施扩大旅馆业市场,提升竞争优势。三是积极培育旅游融合发展市场主体。加快培育建立以资本为纽带、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企业集团和跨地区、跨行业运营的龙头企业。鼓励发展专业旅游经营机构,提升旅游企业竞争力。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旅游融合发展项目,参与重大旅游融合发展产业项目实施和产业园区建设,进入文化活动、赛事运营、旅游开发等领域。

完善旅游服务体系,推进全域旅游共建共享。一是推动构建旅游综合交通网络。促进构建以航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地铁为主骨架,干线公路、景区专用道路及慢行交通系统为补充的现代旅游综合交通体系。二是完善成都国际旅游集散咨询服务体系。依托成都公路、铁路、航空等枢纽优势,完善旅游咨询、交通、救援、“CITY TOUR”城市旅游观光巴士、景区直通车等服务功能,建设“2+4”旅游集散体系,提升旅游集散与公共服务的国际化、便捷化、网络化、品牌化水平。三是推进成都全域旅游服务智能化。加快建设标准统一、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的智慧成都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发挥部门联动作用,实现旅游、气象、交通运输、环保等部门相关基础数据的共建共享;推进免费WIFI、通信信号、视频监控在3A级以上景区、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和四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点)的核心区域和客流集中区域全覆盖,主要旅游消费场所实现在线预订、网上支付,主要旅游区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实时信息推送,开发建设咨询、导览、导游、导购、导航和分享评价等智能化旅游服务系统。

创新旅游体制机制,建立旅游发展保障体系。一是创新党政有效统筹协调机制。加强更加符合全域旅游特征的行政管理和综合协调职能,建立和完善“党政推进、市场运作、产业融合、社会参与、区域合作”的全域旅游发展机制,构建从全局谋划和推进,有效整合区域资源、统筹推进全域旅游的工作格局。二是探索构建新型旅游综合管理机构。支持旅游重点区(市)县围绕旅游产业发展和综合执法需求,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构建“1+3+N”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三是创新旅游投融资机制。设立成都旅游产业发展基金;鼓励旅游企业并购重组和股权投资,扩大企业直接融资比重,推动旅游企业上市;鼓励有条件的旅游企业开发资产证券化产品。四是加强旅游人才保障。积极推动现代旅游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建立省市共享的旅游教育培训师资库,实现师资共享。构建“政府+专业院校+行业组织+企业”的旅游行业多级培训体系。引进一批经营管理、国际营销、创意设计、国际会议管家等方面人才。

第4篇: 发展全域旅游 促进乡村旅游提升

近年来,徽州区在国家、省市旅游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产业富民战略的重点,通过发展全域旅游,推进乡村旅游转型提升,带动农民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基本情况

徽州区农村集文化、旅游、生态等多重优势于一体,具有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发展全域旅游,以美好乡村建设为主线,以打造“一村一品”为抓手,以“徽州绿道”为纽带,不断促进乡村旅游转型提升。通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初步形成了以潜口、呈坎、西溪南、洽舍等乡镇为中心的乡村旅游发展片区。目前,全区从事农家乐旅游经营户112户,拥有省级农家乐示范点(户)27家,市级农家乐示范点(户)37家,其中单一经营餐饮64户,兼营住宿42户,餐位6944个,接待床位1142个,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772人。2014年接待213.47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7173.71万元,平均占家庭经济总收入的71.67%。2015年1-6月份接待150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5098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发展全域旅游,提升旅游消费环境

针对旅游业由观光向休闲体验转变、游客由团队向散客转变的趋势,发展全域旅游,把整个行政区域当作一个大景区,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来打造,全面提升旅游消费环境。结合美好乡村建设、5A级景区创建、村庄风貌整治、绿色质量提升、百村千幢、百佳摄影点、亮点项目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加快道路改造、旅游线路的环境整治、田园风光的打造、农家乐升级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2.88 亿元进行5A景区创建工作;投入6800万元对紫霞美食一条街进行硬件改造,对蜀源、坤沙公路沿线、农民新村及周边环境进行风貌整治;投入1.45亿元建设徽州绿道,在改善乡村交通的同时丰富乡村沿线景观内涵;投入300万元用于蜀源村风貌整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向日葵基地建设等。

(二)注重政府引导,提供政策扶持

为促进旅游业发展,我区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徽州区扶持乡村旅游发展奖励办法》。奖励办法中对成立乡村旅游协会并接受协会管理、农家乐评星、招徕游客、建设乡村旅游网站并实施营销等给予奖励,鼓励农户积极发展农家乐旅游。自奖励办法实施后,共兑现了奖励资金100余万余元;同时,颁布了《徽州区关于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美好乡村建设的意见》,一方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鼓励农村居民进城购房,利用农村闲置住房发展农家乐。

(三)加强协会组织,提升自治管理

鼓励和引导各村成立乡村旅游协会,创新协会+农户、企业+协会+农户等经营模式,建立公开、公平的竞争机制,抓好组织协调、培训交流、宣传推介等工作,特别是在纠纷调处、客源安排、价格规范、行业自律、品牌营销等方面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实现农家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增加效益、增强活力。目前,我区通过协会组织的农家乐共52家,占总户数112户的46%。

(四)鼓励农民参与,提高农民收入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激励等方式,鼓励农民投身乡村旅游经营。对新评定的每户星级农家乐补贴不少于5000元,按照标准进行房屋改造的住宿经营户则按照500元/床位给予一次性奖励,调动农民参与农家乐的积极性。同时大力宣传,通过公开栏公示和逐户走访,将区、镇发展农家乐致富的优惠政策传达给农户,帮他们算经济账,给他们讲前景,让他们与协会合作。在农家乐示范户的带领下,近年我区的潜口镇和洽舍乡长潭村就有60余户农民自愿加入农家乐旅游经营队伍。

(五)加强统一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走出去,组织镇村干部、农家乐经营户外出考察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请进来,邀请从事旅游服务的资深专业人员授课,积极组织农家乐经营户参加各类业务培训,重点加强旅游服务意识、服务行为、言行举止、卫生保洁、内务整理、餐饮接待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不断提升农家乐接待的服务水平。互相评,通过举办招牌菜和优秀服务员评比,互相评出各农家乐的经典招牌菜和优秀服务员;比一比,积极参加各类农家乐大赛,2012黄山市“徽娘”大赛,我区徽府大院农家乐荣获第一名,2013黄山市“徽姑娘”大赛,我区的徽州农舍、灵山尖、潜口一楼、坤湖山庄农家乐分别获得最佳人气奖、最美徽姑娘称号和最佳风采奖。

(六)创新发展模式,发挥品牌效应

按照“五统一”(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营销、统一收费、统一管理)标准组织实施推广农家乐经营模式。在潜口镇坤沙村和洽舍乡长潭村开展试点,引进旅行社投资开创农旅合作模式,由旅行社对农户房屋统一改造装修并负责组织招徕游客;村里成立乡村旅游协会,负责日常管理和客源分配,形成了“企业+协会+农户”的市场运营模式,盘活农民闲置用房,成功打造“徽州农舍”乡村旅游品牌。

三、初步成效

通过以上探索性的做法,徽州区乡村旅游在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村容村貌提升、农家乐品牌塑造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增加了农民收入

乡村旅游的发展,直接的效益是农民增收,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一方面实现了经营户的增收。如徽州农舍长潭驿站12家农家乐经营户2014年最低的一户实现收入近5万元,最高的达到20万余元。另一方面也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增收。仍以徽州农舍长潭驿站为例,自2012年4月份长潭驿站自主经营以来,累计接待游客5万人次, 2014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5万余元。

(二)扩大了就业途径

发展乡村旅游改变了村民就业观念。以前基本都是出外打工,房屋闲置。现在随着乡村旅游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留家参与经营乡村旅游业,目前我区农家乐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772人。

(三)改变了村容村貌

近年来,区、乡镇、村三级联动,多方筹措资金,结合美好乡村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绿色质量提升等全市重大决策部署,围绕道路硬化、安全饮水、沟渠清淤、农村危房改造等方面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环境。农家乐经营户也积极主动提升接待设施建设和庭院美化,为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培育了文明乡风

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通过挖掘本土民俗文化,不断提升乡风民风和村民素质。聚众打牌喝酒的少了,凑到一起谈心谋发展的多了,组建了农家歌舞队,通过各种形式宣传了徽州文化的仁义诚信,勤奋坚忍等优良传统,既提升了乡风文明,又为游客的夜间生活增添了乐趣。洽舍乡长潭驿站徽州农舍项目启动后,留守家中的多为年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她们用自己的热情、开朗吸引着每一位到长潭的游客。

(五)探索了经营模式

在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了“企业+农户+协会”、“协会+农户”、农户单独经营等经营模式,按照“五统一”的标准,推动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潜口镇、呈坎镇积极开展特色种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近年来蜀源、灵山的特色种植基地油菜花、向日葵、黄蜀葵相继开放,吸引了各地的摄影爱好者和游客来此参观采风,激发了农户从事乡村旅游的热情。

(六)创新了营销方式

紧密结合现在的读图时代需求,通过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结合,线上线下的互动,大力进行营销宣传。如特色种植的营销,徽州微旅游和蜀源农家乐协会就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以图片的形式进行传播,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来此采风摄影,这些摄影爱好者又通过网络等平台,口口相传,集聚了众多的游客来此赏花休闲。

第5篇: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8〕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旅游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手段,旅游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近年来,我国旅游经济快速增长,产业格局日趋完善,市场规模品质同步提升,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但是,随着大众旅游时代到来,我国旅游有效供给不足、市场秩序不规范、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日益凸显。发展全域旅游,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统一规划布局、优化公共服务、推进产业融合、加强综合管理、实施系统营销,有利于不断提升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水平,更好满足旅游消费需求。为指导各地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细高效方式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从企业单打独享向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从景区内部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转变,从部门行为向政府统筹推进转变,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

(二)基本原则。

统筹协调,融合发展。把促进全域旅游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从区域发展全局出发,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凝聚全域旅游发展新合力。大力推进“旅游+”,促进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全面增强旅游发展新功能,使发展成果惠及各方,构建全域旅游共建共享新格局。

因地制宜,绿色发展。注重产品、设施与项目的特色,不搞一个模式,防止千城一面、千村一面、千景一面,推行各具特色、差异化推进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方式。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保护优先,合理有序开发,防止破坏环境,摒弃盲目开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改革创新,示范引导。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努力破除制约旅游发展的瓶颈与障碍,不断完善全域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产业体系。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打造全域旅游发展典型,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树立全域旅游发展新标杆。

(三)主要目标。

旅游发展全域化。推进全域统筹规划、全域合理布局、全域服务提升、全域系统营销,构建良好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和放心旅游消费环境,实现全域宜居宜业宜游。

旅游供给品质化。加大旅游产业融合开放力度,提升科技水平、文化内涵、绿色含量,增加创意产品、体验产品、定制产品,发展融合新业态,提供更多精细化、差异化旅游产品和更加舒心、放心的旅游服务,增加有效供给。

旅游治理规范化。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全社会参与意识,建立各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坚持依法治旅,创新管理机制,提升治理效能,形成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局面。

旅游效益最大化。把旅游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发挥旅游“一业兴百业”的带动作用,促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孵化一批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提高旅游对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水平。

二、推进融合发展,创新产品供给

(四)推动旅游与城镇化、工业化和商贸业融合发展。建设美丽宜居村庄、旅游小镇、风情县城以及城市绿道、慢行系统,支持旅游综合体、主题功能区、中央游憩区等建设。依托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传统村落,探索名胜名城名镇名村“四名一体”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利用工业园区、工业展示区、工业历史遗迹等开展工业旅游,发展旅游用品、户外休闲用品和旅游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商务会展旅游,完善城市商业区旅游服务功能,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鲜明地方特色的时尚性、实用性、便携性旅游商品,增加旅游购物收入。

(五)推动旅游与农业、林业、水利融合发展。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培育田园艺术景观、阳台农艺等创意农业,鼓励发展具备旅游功能的定制农业、会展农业、众筹农业、家庭农场、家庭牧场等新型农业业态,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美丽休闲乡村。积极建设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海洋公园,发展“森林人家”、“森林小镇”。科学合理利用水域和水利工程,发展观光、游憩、休闲度假等水利旅游。

(六)推动旅游与交通、环保、国土、海洋、气象融合发展。加快建设自驾车房车旅游营地,推广精品自驾游线路,打造旅游风景道和铁路遗产、大型交通工程等特色交通旅游产品,积极发展邮轮游艇旅游、低空旅游。开发建设生态旅游区、天然氧吧、地质公园、矿山公园、气象公园以及山地旅游、海洋海岛旅游等产品,大力开发避暑避寒旅游产品,推动建设一批避暑避寒度假目的地。

(七)推动旅游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融合发展。充分利用科技工程、科普场馆、科研设施等发展科技旅游。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发展红色旅游,积极开发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等研学旅游产品。科学利用传统村落、文物遗迹及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艺术馆、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文化场所开展文化、文物旅游,推动剧场、演艺、游乐、动漫等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开展文化体验旅游。加快开发高端医疗、中医药特色、康复疗养、休闲养生等健康旅游。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汽车摩托车运动、航空运动、健身气功养生等体育旅游,将城市大型商场、有条件景区、开发区闲置空间、体育场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连片美丽乡村打造成体育旅游综合体。

(八)提升旅游产品品质。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传统农耕文化等,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升传统工艺产品品质和旅游产品文化含量。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和新科技装备,提高旅游产品科技含量。推广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修复、无害化处理等生态技术,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提高旅游开发生态含量。

(九)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大力推进旅游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展旅游创客行动,建设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加强政策引导和专业培训,促进旅游领域创业和就业。鼓励各类市场主体通过资源整合、改革重组、收购兼并、线上线下融合等投资旅游业,促进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培育和引进有竞争力的旅游骨干企业和大型旅游集团,促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落实中小旅游企业扶持政策,引导其向专业、精品、特色、创新方向发展,形成以旅游骨干企业为龙头、大中小旅游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三、加强旅游服务,提升满意指数

(十)以标准化提升服务品质。完善服务标准,加强涉旅行业从业人员培训,规范服务礼仪与服务流程,增强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塑造规范专业、热情主动的旅游服务形象。

(十一)以品牌化提高满意度。按照个性化需求,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引领计划和服务承诺制度,建立优质旅游服务商名录,推出优质旅游服务品牌,开展以游客评价为主的旅游目的地评价,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

(十二)推进服务智能化。涉旅场所实现免费WiFi、通信信号、视频监控全覆盖,主要旅游消费场所实现在线预订、网上支付,主要旅游区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实时信息推送,开发建设咨询、导览、导游、导购、导航和分享评价等智能化旅游服务系统。

(十三)推行旅游志愿服务。建立旅游志愿服务工作站,制定管理激励制度,开展志愿服务公益行动,提供文明引导、游览讲解、信息咨询和应急救援等服务,打造旅游志愿服务品牌。

(十四)提升导游服务质量。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和权益保护,指导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与导游签订劳动合同,落实导游薪酬和社会保险制度,明确用人单位与导游的权利义务,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持续提升导游服务质量奠定坚实基础。全面开展导游培训,组织导游服务技能竞赛,建设导游服务网络平台,切实提高导游服务水平。

四、加强基础配套,提升公共服务

(十五)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加强规划引导、科学布局和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公厕管理维护水平,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大中央预算内资金、旅游发展基金和地方各级政府投资对“厕所革命”的支持力度,加强厕所技术攻关和科技支撑,全面开展文明用厕宣传教育。在重要旅游活动场所设置第三卫生间,做到主要旅游景区、旅游线路以及客运列车、车站等场所厕所数量充足、干净卫生、实用免费、管理有效。

(十六)构建畅达便捷交通网络。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新建或改建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优化旅游旺季以及通重点客源地与目的地的航班配置。改善公路通达条件,提高旅游景区可进入性,推进干线公路与重要景区连接,强化旅游客运、城市公交对旅游景区、景点的服务保障,推进城市绿道、骑行专线、登山步道、慢行系统、交通驿站等旅游休闲设施建设,打造具有通达、游憩、体验、运动、健身、文化、教育等复合功能的主题旅游线路。鼓励在国省干线公路和通景区公路沿线增设观景台、自驾车房车营地和公路服务区等设施,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向集交通、旅游、生态等服务于一体的复合型服务场所转型升级。

(十七)完善集散咨询服务体系。继续建设提升景区服务中心,加快建设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在商业街区、交通枢纽、景点景区等游客集聚区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有效提供景区、线路、交通、气象、海洋、安全、医疗急救等信息与服务。

(十八)规范完善旅游引导标识系统。建立位置科学、布局合理、指向清晰的旅游引导标识体系,重点涉旅场所规范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五、加强环境保护,推进共建共享

(十九)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强化对自然生态、田园风光、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资源的保护,依法保护名胜名城名镇名村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严格规划建设管控,保持传统村镇原有肌理,延续传统空间格局,注重文化挖掘和传承,构筑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的城乡建筑风貌。倡导绿色旅游消费,实施旅游能效提升计划,降低资源消耗,推广使用节水节能产品和技术,推进节水节能型景区、酒店和旅游村镇建设。

(二十)推进全域环境整治。积极开展主要旅游线路沿线风貌集中整治,在路边、水边、山边、村边开展净化、绿化、美化行动,在重点旅游村镇实行改厨、改厕、改客房、整理院落和垃圾污水无害化、生态化处理,全面优化旅游环境。

(二十一)强化旅游安全保障。组织开展旅游风险评估,加强旅游安全制度建设,按照职责分工强化各有关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强化安全警示、宣传、引导,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政府救助与商业救援相结合的旅游救援体系。加强景点景区最大承载量警示、重点时段游客量调控和应急管理工作,提高景区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强化对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玻璃栈道等设施设备和旅游客运、旅游道路、旅游节庆活动等重点领域及环节的监管,落实旅行社、饭店、景区安全规范。完善旅游保险产品,扩大旅游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险理赔服务水平。

(二十二)大力推进旅游扶贫和旅游富民。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富民工程,通过资源整合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健全完善“景区带村、能人带户”的旅游扶贫模式。通过民宿改造提升、安排就业、定点采购、输送客源、培训指导以及建立农副土特产品销售区、乡村旅游后备箱基地等方式,增加贫困村集体收入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收入。加强对深度贫困地区旅游资源普查,完善旅游扶贫规划,指导和帮助深度贫困地区设计、推广跨区域自驾游等精品旅游线路,提高旅游扶贫的精准性,真正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受益。

(二十三)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树立“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理念,面向目的地居民开展旅游知识宣传教育,强化居民旅游参与意识、形象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旅游惠民便民服务,推动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免费开放。加强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旅游服务。

六、实施系统营销,塑造品牌形象 (二十四)制定营销规划。把营销工作纳入全域旅游发展大局,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树立系统营销和全面营销理念,明确市场开发和营销战略,加强市场推广部门与生产供给部门的协调沟通,实现产品开发与市场开发无缝对接。制定客源市场开发规划和工作计划,切实做好入境旅游营销。

(二十五)丰富营销内容。进一步提高景点景区、饭店宾馆等旅游宣传推广水平,深入挖掘和展示地区特色,做好商贸活动、科技产业、文化节庆、体育赛事、特色企业、知名院校、城乡社区、乡风民俗、优良生态等旅游宣传推介,提升旅游整体吸引力。

(二十六)实施品牌战略。着力塑造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打造主题突出、传播广泛、社会认可度高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建立多层次、全产业链的品牌体系,提升区域内各类旅游品牌影响力。

(二十七)完善营销机制。建立政府、行业、媒体、公众等共同参与的整体营销机制,整合利用各类宣传营销资源和渠道,建立推广联盟等合作平台,形成上下结合、横向联动、多方参与的全域旅游营销格局。

(二十八)创新营销方式。有效运用高层营销、网络营销、公众营销、节庆营销等多种方式,借助大数据分析加强市场调研,充分运用现代新媒体、新技术和新手段,提高营销精准度。

七、加强规划工作,实施科学发展 (二十九)加强旅游规划统筹协调。将旅游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土地利用、海洋主体功能区和海洋功能区划、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中,由当地人民政府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并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三十)完善旅游规划体系。编制旅游产品指导目录,制定旅游公共服务、营销推广、市场治理、人力资源开发等专项规划或行动方案,形成层次分明、相互衔接、规范有效的规划体系。

(三十一)做好旅游规划实施工作。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重要专项规划及重点项目规划应制定实施分工方案与细则,建立规划评估与实施督导机制,提升旅游规划实施效果。

八、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治理体系

(三十二)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旅游业发展统筹协调和部门联动,各级旅游部门要切实承担起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旅游规划与产业促进、旅游监督管理与综合执法、旅游营销推广与形象提升、旅游公共服务与资金管理、旅游数据统计与综合考核等职责。发挥旅游行业协会自律作用,完善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健全旅游诚信体系。

(三十三)加强旅游综合执法。建立健全旅游部门与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强化涉旅领域执法检查。加强旅游执法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衔接,促进旅游部门与有关监管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强旅游质监执法工作,组织开展旅游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旅游执法专业化和人性化水平。 (三十四)创新旅游协调参与机制。强化全域旅游组织领导,加强部门联动,建立健全旅游联席会议、旅游投融资、旅游标准化建设和考核激励等工作机制。

(三十五)加强旅游投诉举报处理。建立统一受理旅游投诉举报机制,积极运用“12301”智慧旅游服务平台、“12345”政府服务热线以及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咨询中心等多种手段,形成线上线下联动、高效便捷畅通的旅游投诉举报受理、处理、反馈机制,做到及时公正,规范有效。

(三十六)推进文明旅游。加强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全面推行文明旅游公约,树立文明旅游典型,建立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制度和部门间信息通报机制,促进文明旅游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九、强化政策支持,认真组织实施

(三十七)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通过现有资金渠道,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鼓励地方统筹相关资金支持全域旅游发展。创新旅游投融资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旅游产业促进基金并实行市场化运作,充分依托已有平台促进旅游资源资产交易,促进旅游资源市场化配置,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积极引导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等投资各类旅游项目。

(三十八)强化旅游用地用海保障。将旅游发展所需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统筹安排,土地利用计划适当向旅游领域倾斜,适度扩大旅游产业用地供给,优先保障旅游重点项目和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用地。鼓励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的方式建设旅游项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依法使用建设用地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开办旅游企业。城乡居民可以利用自有住宅依法从事民宿等旅游经营。在不改变用地主体、规划条件的前提下,市场主体利用旧厂房、仓库提供符合全域旅游发展需要的旅游休闲服务的,可执行在五年内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在符合管控要求的前提下,合理有序安排旅游产业用海需求。

(三十九)加强旅游人才保障。实施“人才强旅、科教兴旅”战略,将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纳入重点人才支持计划。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加快培养适应全域旅游发展要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有条件的县市应积极推进涉旅行业全员培训。鼓励规划、建筑、设计、艺术等各类专业人才通过到基层挂职等方式帮扶指导旅游发展。

(四十)加强旅游专业支持。推进旅游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优化专业设置。推动旅游科研单位、旅游规划单位与国土、交通、住建等相关规划研究机构服务全域旅游建设。强化全域旅游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支持旅游业发展的环境氛围。增强科学技术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推进旅游业现代化、信息化建设。 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全域旅游的重大意义,统一思想、勇于创新,积极作为、狠抓落实,确保全域旅游发展工作取得实效。国务院旅游行政部门要组织开展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对全域旅游发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评估,重要情况及时报告国务院。

国务院办公厅 2018年3月9日

第6篇:某县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巩固X县旅游业发展三年突破行动计划成果,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解决旅游发展短板,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构建“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新格局,努力开创全县旅游发展新局面,特制订本方案。

一、背景意义

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发展全域旅游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实践,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旅游类型、完善旅游发展要素、提升旅游发展质量,是扩大社会就业、带动富民增收、精准扶贫脱贫、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要举措。

二、工作目标

通过全域旅游发展,全县旅游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旅游综合管理体系加快健全,旅游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游客满意度大幅提高,旅游业对全县经济转型、特色发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创业就业等重点工作的推动作用持续增强。到2022年底,力争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X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X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X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X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4个,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点X个;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X万人次,年均增长X%以上;全县旅游业总收入突破X亿元,年均增长X%以上。

三、重点项目

(一)生态旅游和特色小镇项目。

X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对照旅游交通、游览、卫生、安全、综合管理、生态环保等创建标准,进一步完善X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硬件配套设施,推进X湖湿地景区提质发展。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先后创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X互补项目区(X湖景区):依托光伏领跑者项目、万亩林果和X锣鼓等自然人文资源,推进光伏产业与旅游发展的深度融合,以打造光伏小镇公园为思路,积极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X小镇:以“XX”为形象定位,以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以“米生产、米丰收、米加工、米销售、米美食、米故事”为主题,着力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文化体验、康养度假、休闲田园旅游产业集群小镇。

XX古镇:打造集生态居住、渔家体验、温泉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着力构建大湖风光旖旎、渔家气息浓厚、基础设施完善的XX渔家风情体验第一镇。

(二)文化旅游项目。

XX纪念公园:挖掘全国抗战史和XX抗战史,建设集教育、旅游、休闲三大功能为一体的红色文化主题公园。力争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文化艺术中心:建设集博物馆、两乡馆、规划馆、文化馆、图书馆、群体馆、儿童馆、4D电影院于一体的城市文化新地标。力争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

XX景区:以X核心景区及东区特色文化商业街为依托,打造古徐文化旅游综合体。力争创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

XX恢复重建项目:以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恢复重建XX等场所设施,新建战役体验馆、水战乐园、骑兵跑马场、党性拓展训练营等互动项目,打造红色旅游景点。

X文化创意园:突出X纱厂原有建筑风貌,打造集文化创意、文创商品开发、文化艺术培训和体验旅游于一体的文化创意园。

(三)乡村旅游项目。

X度假村:以创建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为目标,对现有的民居博览馆、垂钓中心、采摘园等项目及基础配套设施进行改造,因地制宜发展渔家乐、特色民宿等旅游业态。

X集聚区:打造XX等特色乡村旅游项目,积极创建省高星级乡村旅游区。

X生态园:新建农家乐、垂钓中心、生态养殖区等特色项目,建成集采摘、垂钓、餐饮、民宿、娱乐等为一体的休闲度假生态园。力争创成省三星级乡村旅游区。

X生态旅游区:按照“一环二线二带七岛八区九桥”布局,结合稻虾、藕虾共作,油菜花、向日葵种植,开发特色旅游项目,打造四季皆能游玩观赏的旅游目的地。

X美丽乡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修建梯田花海、生态桃园、软籽石榴园,配套建设邻里公社、休闲广场、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打造集农事体验、民俗文化、特色餐饮、主题民宿等为一体的休闲度假目的地。

(四)基础配套项目。

特色餐饮打造:制定我县特色餐饮菜单,鼓励各酒店、餐馆结合我县餐饮文化、特色农水产品开发特色菜肴。评选十佳旅游特色餐饮店,打造特色旅游餐饮街区、特色旅游餐饮集散点,提升我县旅游餐饮接待水平。

规范住宿服务:按照旅游饭店管理标准,加大对现有各酒店、宾馆的检查力度,营造游客干净卫生、舒适放心的住宿环境。鼓励社会资本按照《X县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要求,打造特色民宿。引进品牌酒店进驻我县,提高我县住宿接待档次。

设立旅游集散中心:完成旅游集散中心的挂牌建设,全面提升旅游咨询功能,提供旅游咨询、交通气象、旅游预订等公共服务和旅游商品销售等经营服务,受理旅游投诉。

构建旅游交通体系:实现景区连接线和城市公交全覆盖,建设完成XX工程,完成石集至XX至X湖湿地景区等景区连接线建设。开通XX至X湖湿地水上航线,市场化运作,开辟城区至X湖湿地水上巴士旅游线路。开通城区至X湖湿地景区、X湖湿地温泉度假村等主要景区的旅游巴士。

完善旅游标识系统:规范全县旅游标志牌设置标准,推进高速、国道、省道、城市道路沿线旅游标识系统建设。增设主要道路至景区连接线沿线旅游标志牌,提升主要景区内部标识标牌。

旅游厕所提升:推进旅游厕所提档升级,加快3A级以上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城区重要节点A级厕所建设提升步伐,新建及改扩建旅游厕所35座以上。

智慧旅游发展:智慧旅游初具规模并在周边范围内形成一定影响力。3A级以上旅游景区规划建设智慧旅游数据库,设置自助导览系统,实现涉旅数据共享、游客与景区互动等功能。

旅游商品开发:在游客集散地、各主要景区内打造旅游商品放心购物店,完善旅游购物网点布局。运用缤纷X网创平台,引导促进旅游商品生产本土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引导督促旅游度假区及重点旅游乡镇开发特色旅游商品。

旅游人才培养:加强与旅游专业院校的对接力度,建立旅游专业人才联合培养机制。研究制定我县旅游人才引进培育办法,重点引进和培育旅游项目策划、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专业人才。鼓励支持旅游景区引进和培育外语导游员、中高级导游员,提升我县旅游接待水平。加大对出租车司机、公交车司机、旅行社导游、景区讲解员、餐饮服务人员等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日常管理,树立良好的旅游对外接待形象。

(五)市场推广项目。

旅游宣传促销:积极参加国家、省、市旅游主管部门举办的旅游会展和宣传促销活动;积极参与省局组织的联合投放项目,在省级以上媒体开展城市或景区形象宣传。深入开展“互联网+旅游”营销,与主流搜索引擎、知名旅行社、旅游网站战略合作,加大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型手段的市场宣传力度。更新提升X旅游宣传片、宣传手册、旅游地图等旅游宣传资料,制作X旅游攻略。运用大数据手段精准营销,深度开拓国内外目标市场,不断提升X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旅游节庆整合:充分挖掘X文化、X文化等特色文化底蕴,设计具有特色的旅游元素符号,并制定一整套旅游推广方案。积极组织和参与国际半程马拉松、国际垂钓比赛、X文化节、桃花节等各类旅游节庆、赛事活动,多层次、全方位的聚集人气、扩大影响,宣传并推广X旅游品牌形象。

(六)招商引旅项目。

旅游项目招商:进一步优化政策措施,加大旅游招商力度。大力招引行业顶尖旅游运营、策划团队来洪投资、合作,积极引进景区管理、酒店经营等方面的专业团队和知名企业,通过市场力量提升旅游业发展层次和整体水平。

四、推进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县旅游委员会工作职能,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X县全域旅游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旅游局。领导小组根据方案及工作要求,分解工作任务、细化责任分工、明确工作责任、督促工作开展,统筹全域旅游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探索成立X县文旅集团,统筹全县旅游资源、景区建设运营。

(二)创新工作机制。

建立部门协调联络机制,全县重大项目建设,要征求旅游部门意见;旅游、发改、住建、交通、市监、安监、公安、卫计、消防等部门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饭店管理、旅游安全监管等方面加强配合,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旅游、农委、教育、文化等部门在“旅游+”农业、体育、养老等各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加强协作,为旅游红利进一步释放建立载体、提供支撑。

(三)加大政策扶持。

县财政全力做好旅游发展资金保障工作。各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扶持,并结合我县旅游发展实际情况,在旅游土地使用、旅游项目审批、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研究出台配套政策。优先支持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厕所、旅游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优先支持旅游风情小镇、旅游景区、乡村旅游区建设。

(四)强化目标考核。

实行目标责任制,全域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将结合任务分工情况,对各相关单位的工作进度、阶段成效进行跟踪考核,对按时达标完成工作任务、工作成效好的相关单位及个人予以表彰,对未按要求完成任务、工作不力的相关单位及个人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第7篇:江夏全域旅游发展政策

为了贯彻《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武政规﹝2017﹞60号),落实武汉市全域旅游大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动“三个江夏”建设,促进江夏全域旅游取得突破性发展,结合本区实际,特制订如下政策措施:

01支持打造旅游品牌

1、鼓励企业争创旅游品牌。对成功申报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5000万元、1000万元;对成功创建国家5A级、4A级、3A级旅游景区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2000万元、500万元、100万元。

2、支持打造行业经营品牌。对新评定的五星级、四星级旅游饭店,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500万元、200万元;对通过评定性复核的五星级、四星级饭店,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50万元;对获评为绿色景区、绿色饭店的单位,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

3、支持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对获评省级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示范基地(点)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对成功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旅游名镇的街道(办事处)、管委会给予一次性奖励500万元、200万元、50万元;对成功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旅游名村的街道(办事处)、管委会或村委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对新评定的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汽车露营地,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80万元、50万元;对获得认定的星级农家乐,按照评定等级五星级至一星级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5万元、3万元、2万元、1万元;对获得认定的金宿级民宿、银宿级民宿,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15万元。

4、支持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对体现本地历史文化特色、具有较强影响的大型实景演出旅游项目,年接待人数超过15万人次、7万人次,分别给予演艺企业一次性奖励200万元、100万元。

02推进旅游业创新发展

5、支持建设旅游大项目。对旅游重大项目参照《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夏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夏政规﹝2017﹞6号)给予奖励。

6、支持发展乡村旅游。对“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的旅游投资项目,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武政规﹝2017﹞60号)文件第五条第二款进行1:1配套补贴。

7、支持发展赏花游。落实市赏花游发展的相关财政政策,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赏花游发展规划(2012-2020)的通知》(武政﹝2012﹞96号)文件,按照50%比例配套补贴赏花游项目单位。

8、支持创建著名旅游商品。对旅游商品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省级著名商标、市级著名商标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20万元、10万元;对体现江夏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年度征集“武汉礼物”“江夏味道”获奖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3万元。

03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

9、加快旅游道路网络建设。从2018年开始至2020年,连续3年每年列入5000万元的旅游道路专项建设资金,改造提升梁子湖大道等多条景观大道,规划建设东西向的旅游干道和景区之间的连接线,形成“快旅慢游”的交通体系。加快景区、乡村旅游点的辅道建设,不断提高旅游道路可进入性。对各街道、村按照统一规划和年度计划实施的停车场、标识标牌、安保设施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按计划完成且经审计验收确认,给予实际投资额30%的补贴,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10、扶持旅游厕所建设。对获评为3A、2A、1A的旅游厕所,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11、推进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和运营。鼓励企业投资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对符合国家一级、二级标准的旅游集散中心,前3年给予一定额度的运营补贴,其中第一年分别补贴500万元、300万元、后2年逐年递减,分别按照第一年额度的80%和50%予以补贴。

12、鼓励发展智慧旅游。对获评国家级的智慧旅游试点区、示范景区、示范酒店、示范旅行社,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按照其投资总额的30%,分别给予不超过200万元、150万元、80万元、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获评省级上诉四种示范类别的,分别按国家级奖励标准的50%给予一次性补贴。

13、鼓励旅游电子商务建设。对涉旅电商企业的旅游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2000万元至5000万元(含)、1000万元至2000万元(含)、500万元至1000万元(含)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20万元。

04优化旅游用地机制

14、保障旅游重点项目用地。优先保障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所需用地计划指标,每年优先安排列入全区旅游产业升级计划的旅游重大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对投资在1亿元以上的旅游项目优先安排用地;对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公共厕所、游客休憩站点、公共停车场等公益性基础设施用地,按划拨方式供地;对自驾车房车营地项目用地,按旅游用地确定供应底价、供应方式和使用年限。结合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潜力,按照稳妥有序、先易后难、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不受指标规模限制。对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项目推行农业生产和村庄建设等用地复合利用,拓展土地使用功能。

15、优化涉旅农用地流转机制。在符合相关规划的前提下,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开发旅游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除外);在集体性质建设用地上建设非永久性功能性建筑的,实行“一事一议”;在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明确且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承包人、宅基地使用人利用非耕地用地、林权、集体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以作价出资、投资入股、租赁方式与开发商合作开发旅游项目;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旅游项目,在不改变农用地性质的前提下,用地者可通过土地流转方式获得使用权。

05加大旅游资金投入

16、加大财政预算资金支持。区财政预算每年统筹安排旅游专项资金不少于2000万元,主要用于旅游道路标识标牌建设、旅游形象宣传、旅游新业态建设、旅游规划编制、旅游信息化应用、旅游人才培养、旅游行业管理等。

17、设立旅游产业引导基金。在旅游产业引导基金中设立1亿元子基金,主要投向景区开发、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产品研发、旅游品牌创立等领域。

18、实施旅游重点项目贷款贴息补助。旅游重点项目实际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并自行完善基础设施的,经申报审核,贴息利息不超过贷款合同中规定的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单个贷款贴息项目的贴息时限不超过3年(含3年),每年贴息补助金额一般不超过100万元。

19、奖励新上市旅游企业。对在境内外主板、创业板新上市,且在江夏区注册、纳税的旅游企业,经评定市财政给予奖励的,区级给予一次性奖励150万元。

06大力推进旅游营销

20、支持开展旅游营销。鼓励景区、酒店、旅行社等以本地旅游产品和我区旅游形象宣传为主题,主动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对参与在市内举办的各类旅游会展、宣传推介活动的单位,可给予每个单位每次一次性补贴1万元,参与在市外举办的各类旅游会展、宣传推介活动的单位,可给予每个单位每次一次性补贴3万元。

21、奖励招徕研学和外地游客。对主推“江夏一日游”产品的旅行社,按照年接待游客人数,可给予每人2元的奖励;对接待中小学生参与集体研学旅行的景区,按照年接待人数,可给予每人3元的奖励;对在网络新媒体上发布关于江夏旅游的文章、游记、小视频等相关内容,点击量超过10万次的单位和个人,可给予一次性奖励2万元。

22、支持开通江夏“景区直通车”。对新开通的“景区直通车”线路,每条线路两班车运营,可给予每年每台车一次性补贴10万元。

23、支持举办旅游会展和节庆活动。对从国内外引入江夏举办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明显的国际性、全国性、省市大型论坛、会展和旅游节庆活动,可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15万元、10万元。

07改善旅游业发展环境

24、优化区内旅游环境。A级景区、星级酒店等旅游企业用水、用电、用气价格与一般工业同价。污水方式和使用排放达到国家或者地方标准并已进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的旅游企业,在缴纳污水处理费后免征企业排污费,自建污水处理厂或者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排放达到国家或者地方标准的旅游企业,免征企业排污费。

25、建立健全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成立武汉市江夏文化旅游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充分发挥区级文化旅游平台的作用。加快完善旅游综合协调机制,推动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建设,整合加强基层旅游质量监管力量,建立完善多部门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机制。各街道(办事处)、管委会要明确分管领导和专(兼)职人员,负责文化旅游管理工作。

08附则

符合本政策规定的同一项目、同一事项同时符合本区其他扶持政策规定(含上级部门要求区里配套或负担资金的政策规定)的,按照就高不重复的原则予以支持,另有规定的除外。奖励的涉税支出,由受奖企业或者个人承担。本政策实施过程中,因国家法律法规和省市相关规定调整而产生不一致的,以国家法律法规和省市相关规定为准。

本政策自发文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届满或者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依据变化,将根据实施情况予以评估修订。具体实施办法,由区文化局会同区财政局、区国土规划局等部门另行制定并负责解释。

第8篇:全域旅游发展的桐庐模式

全域旅游发展的桐庐模式(上)

桐庐:全域规划引领下的乡村蝶变

《 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3月04日 04 版)

走进“中国画城”桐庐,恍若步入一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极目美景让你置身于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在荣获全国环境保护领域的最高奖项“中华环境奖”时,评选委员会给出的颁奖词是:“山水间的生态文明诗,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

诗意栖居的江南“美丽乡村”

步入江南镇荻浦村,一个有着千年的历史村落,村内香樟林立、溪水潺潺。在绿树浓荫环抱下,一栋栋明清老屋错落有致、恬静自然,恰如一幅幅随意点染,却又处处精致的水墨画。

而在“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横村镇阳山畈村,星罗棋布的农家院落、宽广的道路、野趣横生的农家墙画,古朴俊朗的景观长廊,不仅是村民茶余饭后的休闲去处,也引得无数游客驻足流连。而每到阳春三月、桃花盛放之时,阳山畈更是山花烂漫、游客如梭,宛如晋代陶潜笔下人人心向往之的世外桃源。

一弯碧水,数座青山,白墙黛瓦,阡陌相闻??坐落在富春江畔严子陵垂钓处的“严陵慢村”、“富春漫舍”、“绿芦意”可让你驻足在此远望绵延绿色,近闻鸟语花香。而在桐庐最南端的深山里,富春江镇的茆坪村、石舍村俨然就是《与朱元思书》的再现:“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古村浸染在苍山墨岭间、掩映在参天古树中,一弯溪水绕村而过,群山梯田尽收眼底,千百年来的隐逸文化在此处蔓延生长。一个个风格迥异的村落,洒落在绿山碧水间,让人恍如置身画中。

诗画之美,关键在于“规划”的有效实施。近年来,桐庐县委、县政府致力“全域大景区”,以景区理念规划整个县域,以景点要求建设每个镇村,全力推进“最美县城、魅力城镇、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出“山水如画、人间仙境”的中国画城。

据了解,桐庐在城市规划中立足全域,按照“县城—中心镇—特色镇—中心村—特色村”,形成梯次衔接的网络化空间结构体系,按照再造现代富春山居图思路,先后编制完成了县域总体规划、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县域村庄布局规划,11个乡镇总体规划、183个行政村村庄建设规划,形成“覆盖全县、统筹兼顾、层次分明、彰显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1 1/5页

不仅如此,桐庐还创新性地建立了村级基层规划员队伍,实现了183个行政村“村村都有规划员”,构建起县、乡(镇)、村三级规划管理体制,让规划实施得以体现“全县一盘棋、规划一张图、管理一张网”。

而在具体实施中,桐庐通过与“名院名师”合作,立足建设“最美县城”,拉高标杆,提升标准,与中国规划设计院、中国美院、浙江省规划设计院、同济大学规划院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由相关领域知名规划师进行规划编制。

与此同时,围绕全域景区,从农村传统历史、人文积淀、资源禀赋、地形地貌以及群众基础等实际,以特色村为节点、中心村为核心、景观带为轴线,桐庐结合整乡整镇美丽乡村建设,以点聚片、以片集群、串点成线,将灵动的富春山水和各个风情村镇巧妙结合。

依托美丽乡村精品村、中心村和风情小镇建设,使桐庐乡村家家户户的门前屋后成为天然的“花园”。

在“家家都在画屏中”的芦茨村,江流沃土、沙町旧宅,就像一幅现实版的《富春山居图》。而在几年前,芦茨村还是一个被大山遮蔽的小村落。同样的荻浦村,之前破败之貌的古建筑显露生机,猪栏牛栏摇身成了牛栏咖啡、猪栏茶吧。漫步富春江边,每一处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可以感受这个小城的清新和精致。

为给发展腾出空间,桐庐还通过“无违建县”和“土地确权”,让农村人居

环境布局进一步优化、环境进一步美化,让桐庐乡村“处处是景、时时见景”。

一样山水 别样风情

一条条康庄大道连接村头巷尾,一幢幢粉墙黛瓦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个个美丽乡村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富春江两岸。

在桐庐县领导看来,“美丽乡村”之于桐庐,不仅仅是世外桃源般的文学表达,更在于一种高要求的生态标准和建设指南。

作为浙江省首家的全域旅游专项改革试点县,桐庐坚持“全域景区化”理念,立足全域,以“景区”理念、“画城”定位,努力打造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行业标杆。

为此,桐庐率先出台《桐庐县生态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五水共治”;落实治水“河长制”;实施能源结构调整、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治理、城市扬尘和农村废气污染控制、餐饮油烟治理等。在抓好沿路、沿江、沿山、沿景环境整治的同时,有序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提升工程,深化“三江两岸”生态景

2 2/5页

观保护与建设工程,结合“四边三化”实施道路提升工程,营造国、省道和县道沿线农田景观,发展块状、特色农业,打造沿线绝美田园风光带。

“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三江两岸”,石材、铸造、电镀、畜禽养殖等行业整治。据统计,近三年,桐庐关停、整治、提升工业企业就有1000多家,改(新)建通景公路300多公里,完成了全县183个行政村通村公路的“白”改“黑”。这些年,用于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村庄整治、改水改厕、下山移民、农村住房改造等各类新农村建设项目、镇村生态建设,投入的资金达3.8亿元。

如今,桐庐县域内的83条河流全部达到?类以上水体,连续九年实现富春江出境水质优于入境水质。实现了农村污水管网的全覆盖和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资源化利用。

桐庐县方毅县长说,全区域整治,使得桐庐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去年,全县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0天以上,负氧离子年平均浓度均高于6级,森林覆盖率达74%。

突出山水生态、休闲产业、历史文化传承,桐庐还依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原则,挖掘自身资源优势和再造特色亮点,打造出诗画山水带、古风民俗带、产业风情带、运动休闲带、生态养生带等5条风情带。

通过倾心打造城市生态景观带,建设迎春南路、滨江沿江一纵一横“T”字

景观轴,建成了各类城市公园20多个,分层分类推进建设的32个中心村、10个精品村、120个培育村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历史人文底蕴、生态经济发展与农村自然田园风光的有机融合,让先后打造出一批各具特色的风情小镇和精品村,成为全国休闲乡村游的新热点。

到目前,环溪、荻浦、芦茨、阳山畈等村被评为国际休闲乡村示范点;江南古村落风景区还成功创建为4A级风景区,旧县合岭富春大岭图、分水儒侨村凤凰谷、瑶琳镇桃源村、横村镇阳山畈村、合村乡高凉亭村成为2A级村落景区。富春江镇茆坪村、富春江镇石舍村、莪山畲族乡新丰民族村、城南街道金牛村和分水镇新龙村则被列为浙江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在村落景区创建中,他们将传承与创新并举,不搞“大拆大建”,最大限度保护乡村的历史文脉和自然景观,突出土味、农味和野味,保持鲜明的乡村特色。近年来,桐庐单是在保护历史文化村落方面的投入就有4000多万元。

3 3/5页

同时,结合村落生态环境和历史文脉,把改善居民环境、发展村落经济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凸显村落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差异发展,形成“移步换景”、“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村落特色。

让往来游客醉心的绝美山水

拔地而起的高楼,摇曳生姿的绿树红花,让桐庐的乡村变美了,一座“以富春江山水风光为特色、宜业宜居宜游宜学的中国最美山水型现代化中等城市”渐入佳境。

“昔日子久凝神处,江岸处处换新景”,田园村落即风景、自然山水即景观、乡村社区即景区、乡村生产生活即文化,因着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和不可复制的山水人文优势,桐庐一步一步提升着其“画城”品牌的影响力。

近年来,桐庐先后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县级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际休闲乡村示范区、中国最美县、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等众多荣誉称号。

今年,桐庐进一步深化推进全域旅游示范改革,启动富春江5A景区创建和国家乡村公园建设。在桐庐县领导看来,美丽乡村的建设需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执著,但不是“千村一面”的复制与模仿。

“潇洒桐庐郡,江山景物妍”。“全景化打造、全地域覆盖、全资源整合、全领域互动、全社会参与”,打造出桐庐“乡村村村有景点、田园处处是风光”的乡村休闲旅游景观,造就了桐庐群山拥翠、绿树浮岚、碧水微荡的全县域如画山水、诗意家园。

目前,桐庐正全力打造着富春江科技城、富春山健康城、迎春商务区、乡村慢生活体验区四大主平台,以及江南古村落风景区、分水旅游度假区、城镇工业集聚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四大新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在做好“山”、“江”甚至“空中”等文章的同时,桐庐又让城市与乡村互动、自然风光与历史人文融合,“不仅要有山水旅游产品,还要有美食养生、休闲运动等多层次休闲产业链”,桐庐县副县长王歆说。

据介绍,近三年,通过各平台引进各类健康休闲养生类旅游项目50余个,包括江南国际养生中心国医馆、万向养生养老旅游综合体、上沃溪旅游综合体项目等,合计总投资额达300亿元。迎春商务区入驻企业866家,楼宇入驻率达66.03%。

而围绕“一核两轴、双环四块、十大主题”的全域旅游布局,桐庐重点打造分水休闲度假区、瑶琳溶洞体验运动休闲拓展区、富春江“慢”生活体验度假区、

4 4/5页

江南村落风情国家乡村公园建设区四大特色旅游板块,通过培育生态观光、人文体验、乡村休闲、养生度假四大业态,不断优化全县的旅游布局空间和多元的产业发展格局。

富春江(芦茨)慢生活体验区经省政府批复设立(浙江省首个),江南古村落创成为国家4A级景区,富春江5A大景区创建启动。分水旅游度假区成为桐庐西部“休闲养生基地”。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无声诗与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镶嵌于青山绿水间的桐庐,位于“西湖——千岛湖——黄山”国家级黄金旅游线的中心地段,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独树一帜的山水风光,曾吸引了历代无数的文人墨客。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桐庐县委书记毛溪浩表示,一江秀水、两侧青山,水碧山青的桐庐,依然会如展现于世人的传世画卷,让往来天下客醉心于桐庐的绝美山水。

(白石)

5 5/5页全文完

第9篇:全域旅游需全新的发展理念

城市既属于本地市民,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外来游客,兼顾市民与游客需求,以全域旅游理念为指导,建设宜居并宜游的城市,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 胡跃龙 窦群

日前,为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在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中的作用,实现旅游业与城乡一体化的深度融合,国家旅游局提出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安排,就此提出了一系列指标体系。尽管此项工作从指标体系的量化制定、推进时间表及其成效还有待更多理论探索和实践的检验,但笔者认为,此举是“全域旅游”从理念上升到实践、从地方探索到全面推进的有力举措,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国开展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升级版,是在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下,寻求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的新探索。

全域旅游是伴随旅游业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型升级过程,从景区旅游向旅游目的地发展的要求,全新定位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全域旅游的概念不是凭空想象中出来的,而是由旅游发展实践倒逼出来的认识。比如现在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江西婺源,在其县域内分布的景区星罗棋布、美不胜收,在申报全国各类等级景区时,地方都提出希望把整个县打包申报,并自豪地提出了“我们县整个就是一个大景区”的充足理由,这正是基层工作者对全域旅游最朴素、最形象而又是最准确的认识。纵观国内,对全域旅游有了认识并大胆进行实践的市、县越来越多,实际上,我们很多旅游目的地正是因旅游而生、因旅游而兴的,是实实在在吃旅游饭的。这些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方向一定也是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也是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构建现代城市的需要提出的。当前,我国年人均出游率为2.5次,一般城市年接待旅游者的数量为常住人口的4至6倍,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薪休假全面落实,人均年出游率将达到4.5至5次,城市年接待游客数量将达到城市常住人口的8至10倍,外来游客对于城市服务的需求将大幅增加。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忽视巨大游客流量对城市的影响而希望独善其身是难以办到的,城市既属于本地市民,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外来游客,兼顾市民与游客需求,以全域旅游理念为指导,建设宜居并宜游的城市,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根据各地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发展全域旅游除需要各地充分自身的比较优势外,还需要着重一下几个发展全域旅游的关键问题。

一是旅游业发展在当地总体发展中的必要定位、话语权和工作机制。旅游业需要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明确的定位和话语权,应从总体发展战略的高度,整体构架促进旅游业的具有实质性政策、资金支持的促进机制,避免碎片化、形式化的会议、文件等,应从经济社会环境融合等方面进行顶层谋划,真正提升旅游业的战略地位,使其真正发挥综合优势,使城市的个性、品牌、文明建设都与旅游发展有机融合,实现旅游与城市发展的一体化。有了发展全域旅游的共识,就需要社会各部门、各行业积极融入,同时,也可以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来拓展,提升各行业的发展空间。因此,需要建立顺应全域旅游发展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新机制,形成产业发展合力。

二是发展旅游的特定空间和环境保障。全域旅游并非望文生义地理解市域整个空间范围都要发展旅游,但是,旅游业发展所必要的空间应该得到保障,特别是要形成若干个旅游发展的主体功能区,这类功能区是以旅游核心项目为引领、旅游资源要素和服务要素综合配套的聚集地为支撑,形成景点、景线、景域相结合的旅游空间发展结构,使“全域旅游”从景区景点延伸、扩展到更大区域,通过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推进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建设。全域旅游发展要严格遵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带动社会经济发展,推进旅游与生态建设融合,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以旅游形象和品牌为引领的城市个性和品牌。这是近年来我国许多旅游目的地发展形成的重要成果,使得旅游产业作为窗口行业和地方名片承担了地方形象大使功能。有了这种共识,各级地方政府就会主导并统筹加强城市旅游形象整体宣传推介,在对外政务、商务及经济文化旅游交流活动中,统一使用区域旅游品牌形象和标识,提升城市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在城市旅游品牌的统领下,开发多层次、多类型的旅游产品体系,丰富城市旅游品牌内涵,并构建相应的产业要素来支撑旅游品牌体系的发展。

四是加强全域公共服务建设、构建市民与游客和谐共享的现代城市空间。全域旅游强调在区域发展过程中不仅要为外来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本地居民的休闲需求。全域旅游目的地既是外来游客的旅游乐土,也是本地居民的幸福家园,不仅是宜游之地,也是宜居宜业之城。要按照“旅游惠民,主客共享”的理念,加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公共交通、信息咨询服务、绿道休闲慢行系统、城市公共绿地、城市公园与市民广场等公共休闲与文化娱乐场所等的建设,以“智慧旅游”为手段提升旅游的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公共服务的全域覆盖。要既注重本地居民的休闲需求,也努力满足外来游客需求,让外地游客有“出门在外犹如在家”的感觉,构建外来游客与本地市民共享的高品质生活环境。

五是全域旅游对游客本身也是一种新的要求。既然城市敞开胸怀,以好客之道欢迎各地的游客,作为临时性的市民,各地到访的游客也应有基本的道德标准和文明意识,自觉遵守当地的风俗,遵守当地的法规。当前,随着游客数量的攀升和活动空间的拓展,提升游客素质、倡导文明旅游已经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课题,在全域旅游发展中需要从源头上加以必要的引导和宣传。

总之,全域旅游更多不是一个发展目标,而是“无所不至”的旅游发展新需求,倒逼形成的一种发展旅游的新理念和新机制,是旅游发展期待达到的一种新境界,需要按照“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从业者”的更高要求,以全新的发展理念和机制加以探索和推进。

上一篇:安全生产目标承诺书下一篇:规划设计总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