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关系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经济关系论文(精选5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两种经济模式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两者之间的发展轨迹并不重合,甚至有时候会相互制约。如何理解与协调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得两者之间能够相互进步,共同发展,是本文所讨论的问题。希望让读者有所启发和借鉴。

第一篇:经济关系论文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探析

[摘要]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是虚拟经济决定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有反作用。我国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关键是夯实实体经济,掌握好虚拟经济发展的“度”。

[关键词]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相互关系

[

当前,在国际市场体系中,以有价证券为代表的虚拟资产的交易已大大超过实物商品的交易;人们在拥有物质财富的同时持有大量的虚拟资产,且构成资产的绝大部分。这些都表明,在以实物商品交易为主体的实体经济的基础上产生了以虚拟资产交易为主要内容的虚拟经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虚拟经济也应运而生了,其发展呈现方兴未艾的态势。在这种背景下,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本文拟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剖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提出若干对策性建议。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分析

作为现代经济系统的两个部分,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决定虚拟经济,同时,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有反作用。

(一)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决定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决定于实体经济,主要表现如下:

1.从起源的角度看,虚拟经济源于实体经济。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商品经济的一切秘密都隐藏在商品中,因此,分析虚拟经济也应从剖析商品开始。通过剖析可知,能够虚拟化的只能是商品的价值形式。用货币表示的商品价值形式即价格是其后一切价值符号的根源,同时也是以虚拟资本为代表的价值符号的根本基础。随着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伴随着信用制度、股份制度、资本市场的产生与发展,“每个确定的和有规则的货币收入都表现为资本的利息,而不论这种收入是不是由资本生出。货币收入首先转化为利息,有了利息,然后得出产生这种货币收入的资本。”(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526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随着收入的资本化,虚拟资本便产生并发展起来,在此基础上,虚拟经济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2.从发展的角度看,虚拟经济发展的规模与程度取决于实体经济的规模与程度。作为虚拟经济载体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是实体经济中经济主体根据实体经济中资金的需要而发行的,因而发行的规模是由实体经济决定的。有价证券的发行制约着证券二级市场的交易规模。尽管虚拟资本中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与实体经济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它依托于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因而也取决于实体经济的规模与需要。

3.从经济运行状况看,虚拟经济运行状况取决于实体经济的运行状况。虚拟经济是附着在实体经济上的,靠从实体经济身上吸收养分来枝繁叶茂、发展壮大。如果实体经济运行状况良好,则虚拟经济必然茁壮成长;反之,假如宏观经济不景气、微观经济缺乏活力、结构失调等因素使实体经济出了问题,那么虚拟经济最终必然萎缩,股价下跌,资本市场低迷。日本近十年的经济萧条便是佐证。

(二)虚拟经济促进与制约实体经济发展。

尽管虚拟经济决定于实体经济,但是它对实体经济有反作用,既能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又可能制约实体经济的发展,是一柄双刃剑。

1.虚拟经济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当虚拟经济的发展与一国实体经济发展和居民财富积累所派生的金融交易需求相适应时,虚拟经济便能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从宏观经济运行的角度看,虚拟经济促进经济的增长。在宏观经济运行中,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有消费、投资两个因素。一方面,当虚拟经济有适度发展时,证券市场繁荣时,证券价格上扬,厂商可以发行股票而买到较多新的投资品,投资支出便会增加。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上升,企业的净值也随之提高,减少了企业向银行贷款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便于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通过这两个方面,企业扩大了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与此同时,随着虚拟经济的发展,个人、家庭拥有大量以股票为代表的金融资产,当股票价格上升时,他们拥有的财富价值便增大了,作为消费者,他们便会增加消费,这就是虚拟经济发展产生的财富效应。消费与投资的扩大拉动了经济的增长。

二是从微观的角度看,虚拟经济的发展对微观经济主体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企业而言,一方面,虚拟经济的发展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为企业规模扩大提供资金支持;股权置换、控股收购等产权交易方式的创新,为企业低成本扩张提供便利渠道,促进上市公司完善其法人治理结构。另一方面,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对居民而言,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在满足当前消费之后,还有很大剩余,在这种情况下,居民为了资产的保值、增值和规避风险对金融资产多样化有迫切需求,虚拟经济活动就满足了这种需求。

2.虚拟经济制约实体经济的发展。在虚拟经济中,虚拟资本已经成为商品,而这些商品的价格有独特的运动和决定方法。虚拟资本这种独立运动,极易使虚拟经济产生泡沫。随着虚拟经济中泡沫经济的兴起和破灭,也必然对实体经济造成消极影响,制约实体经济的发展。首先,扭曲了资源配置方式,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阻碍实体经济的发展。虚拟经济演变成泡沫经济以后,投资虚拟经济可以得到丰厚回报率。在这种情况下,大量资本从实体经济流入股市、债券市场、汇市等虚拟经济领域时,同时虚拟经济的高收益也吸引了实体经济领域的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其中。这些都导致实体经济领域的产品和服务供给的下降,降低了实体经济部门的国际竞争力。其次,破坏金融的运作系统,降低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引发金融危机。泡沫经济中投机盛行时,资金需求旺盛,利率提高。高利率引诱商业银行扩大信贷,放松对信贷质量的审查和可行性研究,使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大量资金流入股市、汇市、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市场,脱离实体经济而高度膨胀的泡沫经济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必然崩溃。泡沫经济崩溃后,金融资产价格大幅度缩水。随着银行呆账、坏账的增加,银行信用风险在逐渐增大,最终诱发挤兑风潮,引发金融危机,使整个金融系统瘫痪,破坏了这个现代经济核心。最终造成宏观经济衰退。泡沫经济破灭后,债务拖欠和违约大量出现,企业的不景气造成企业投资不足。与此同时,居民拥有的以股票为代表的虚拟资产大幅度缩水,必然导致消费需求的减少。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使得实体经济陷入长期的衰退。

二、结论与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现代市场经济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体。虚拟经济是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实体经济第一性,虚拟经济第二性。实体经济决定了虚拟经济;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有反作用。当虚拟经济适度发展时,虚拟经济能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反之,当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演变成泡沫经济必然对实体经济有消极影响,制约实体经济的发展。我国一方面存在虚拟经济发展不足的情况,不利于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促进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要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演变成泡沫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消极影响。正确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关键是掌握好虚拟经济发展的“度”。具体建议如下:一是着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善上市公司质量,夯实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二是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发展虚拟经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我国今后不但要加快发展以股票、债券为主要代表的虚拟资本,增加各种有价证券的上市交易量,而且要创造条件发展金融衍生工具,积极支持并鼓励适合我国经济环境,服务于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业务的发展。三是大力培养金融人才,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建立防范虚拟经济演变成泡沫经济的预警机制。

(作者单位: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经贸系)

责任编辑刘学侠

作者:李多全

第二篇: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审视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虚拟经济在市场交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依据我国经济市场的实际情况,就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辩证关系,以及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造成的影响,做出了深入分析,并提出正确处理两者关系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虚拟经济;实体经济;辩证关系;相互促进

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出现虚拟经济体制,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虚拟经济逐渐扩大,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也越发严重。党中央提出“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重要指示,科学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虚拟经济的概况

1.1虚拟经济的概念

对于虚拟经济的定义,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界内人士也大都是各有各的观点,但总的来说还是围绕着虚拟资本和虚拟化特征来给出各自的解释,笔者认为虚拟经济指的是用有虚拟资本价值的期货、期权以及证券等,没有实体商品做等价交换的交易行为。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交易主体和方式的演变发展推动了交易制度的改革,逐渐出现了各种具有等价效益的替代品,如纸币,这就是一个革命性的发展,在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银行的出现,证券、期权等虚拟等价替代品的出现,虚拟经济开始萌芽,以经济体系出现在世人面前。人类对于资源的分配需求是推动交易制度发展的原动力,每当分配方式无法满足现状而产生交易震荡时,就会出现新的交易制度变革,并促进经济的发展,使资源分配得到新的平衡。现实证明,随着交易虚拟化程度提高,经济发展方式也越加虚拟化,当达到一个临界时,实体经济就变成了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源自于实体经济,当虚拟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后,对实体经济有会产生重要影响,两者之间存在辩证关系。

1.2虚拟经济的发展概况

近年来,虚拟经济发展迅速,每年的虚拟经济交易额也都有较大增长,具体表现在金融行业交易额逐年增加、金融创新浪潮的出现和对冲基金的发展。

通过市场调查发现,从上世纪末到现在,我国金融行业迎来了一次春天般发展时期,每年的金融交易额,尤其是跨国金融交易额都呈现迅猛增长的势头,2005到2010年,每年跨国金融交易额的平均增长率为8.9%,2010年到2014年,每年跨国金融交易额的平均增长率已经达到14.6%,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随着在世界范围内刮起的金融创新浪潮,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登上金融交易的舞台,通过统计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额度的增加,从侧面体现了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近几年,对冲基金的出现使国际金融市场得到又一次的惊人发展,通过金融杠杆作用,原始基金拥有控制数倍金额的能力,使原始积极的效用成倍增加,在虚拟经济中的作用也成倍增加。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两者的关系

2.1两者的相互依存关系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即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是一种辩证关系。首先,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没有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就是无水浮萍,无法得到持续发展。虚拟经济中发生交易的载体可以是期权、证券或者股票等有价代替品,这些有价代替品的产生正是来源于实体经济,当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随着交易数量和额度的增加,对交易主体造成一定程度的负担,此时,具有等价意义的股票和证券就产生了,大大方便了交易主体,为交易的生成创造更佳条件。其次,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虚拟经济不同于实体经济,它有独立的运作系统,但同实体经济一样可以创造新的财富。虚拟经济摆脱了实体经济交易的实物负担,它具有独立的商品定价体系,但也承担着更大的交易风险,可以说是利弊各半,也可以说是虚拟经济特有的性质。最后,虚拟经济受限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虚拟经济是脱离了实体商品的经济交易,是一种“钱生钱”的运作方式,但这种运作方式同样需要实物商品作为支撑,只有两者维持一定的平衡关系,才能相互促进发展,一旦虚拟经济超速发展,打破这种平衡,形成泡沫经济,终究会因实体经济的约束而停止发展,直至回到平衡的轨道上。

2.2两者共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虚拟经济作为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虚拟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刺激实体经济的增长,而且,虚拟经济扩展了经济的范围,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虚拟经济以一定的资金和资源作为初始运作工具,通过吸收更多的资本来进行经济循环运作,创造新的财富,与实体经济共同促进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虚拟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对资源的合理分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实体经济的资金流通和资源分配,同时虚拟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三、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造成的影响

虚拟经济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产物,当虚拟经济得到发展后,必定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就目前情况来看,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我们应该采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这个现象。

3.1积极影响

虚拟经济在摆脱了实体交易的各种弊端之后,表现出高利润、高流动的特有性质,在吸引小额资本和闲置资本方面有独特效果,增加了资本的流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积极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吸引闲散资金,通过虚拟交易汇集这些资金,可作为实体经济的资金来源,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助力;②虚拟经济因为脱离了实体物品的交换,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较少交易风险,从而促进更多虚拟交易的生成;③虚拟经济可以有效降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使资源分配更趋于合理性、公平性,这样就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运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④虚拟经济避免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得实体经济中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⑤虚拟经济为交易的发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促进了资金的流通,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3.2消极影响

我们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一种辩证统一关系,那么有积极影响,也就自然存在着消极影响:①虚拟经济本身存在着不确定性,当虚拟经济进入社会市场后,这种不确定性必然对实体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提高了实体经济的投资风险;②虚拟经济可能会引发金融危机,虚拟经济的极速发展会给人们造成一定的假象,在进行虚拟投资时增加风险,而一旦这种风险形成连锁反应,将会引发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也会造成严重冲击。

四、处理两者关系的相关建议

4.1虚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的支撑

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可以说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温床,虚拟经济离不开实体经济而独立发展。良好的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得以发展的基础,只有以健康稳定的实体经济做依托,虚拟经济才能得到发展空间。以我国经济发展为例,我国的实体经济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缺乏虚拟经济的发展空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实体经济为主,大力支持实体产业,技术产业和高新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实体经济基础,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环境。

4.2正确理解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关系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既有好的影响,也有不好的影响,如何对待这两种经济体制,这需要我们能够正确看待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离开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将成为无根之木,失去发展的条件和空间。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的现状要求我们应以发展实体经济为主,支持虚拟经济为辅,既要发展实体经济,为虚拟经济的发展夯实基础,又要有节制的发展虚拟经济,促进实体经济的良性发展。

4.3加强对虚拟经济的监管力度

我国在虚拟经济领域的发展还存在各种限制条件,因此在发展虚拟经济时要加大监管力度,以防出现“泡沫经济”,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首先,要发挥国家在经济体制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对银行、证券、期权等虚拟交易机构的监管力度,提高虚拟市场的信誉度,稳定虚拟经济的发展;其次,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将对虚拟市场的监管提升到法律的高度,制止投机倒把的发生,维持市场的公平秩序。

五、结论

虚拟经济在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风险,如何合理的看待虚拟经济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和造成的风险,正确理解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有效控制虚拟经济带来的风险和泡沫,将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对现代金融危机的影响研究[J].经济问题,2015(1)

[2]胡晓.虚拟经济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增长抑或结构调整[J].财经科学,2015(2)

作者:李轩

第三篇: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分析

摘 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两种经济模式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两者之间的发展轨迹并不重合,甚至有时候会相互制约。如何理解与协调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得两者之间能够相互进步,共同发展,是本文所讨论的问题。希望让读者有所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关系;互利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定义

所谓虚拟经济值得是一套价值系统,经济系统包括两个方面,物资价格系统和资产价格系统。其中物质价格系统是通过成本和技术来制定价格的,而资产价格系统则不同,它是指以资本化为定价基础的一种特殊的价值体系,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虚拟经济。狭义上的虚拟经济之的是金融市场中金融资产的交易过程,虚拟经济的复杂运行过程包括金融资产及金融资产的价格之间的变化过程。广义上除了金融,地产等,还应该包括体育竞技等等。

实体经济的定义则相对简单,指的是人类通过利用工具在地球上创造的经济,是物质或者精神产品以及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实体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

二、虚拟经济对于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

首先,虚拟经济来源于实体经济,无论是银行,债券,股票,还是之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虚拟经济在实体经济上衍生而出的事实不可否认。虽然虚拟经济现在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体系,但是其依然是产生于实体经济。其次,虚拟经济可以提高实体经济的收益,通过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可以将自己的产业无论是经营还是资源配置达到一个很理想的状况。再次,虚拟经济依托于实体经济来发挥效益,也就是说,虚拟资本在没有与实体经济这个平台结合的情况下,是无法发挥其作用的。然后,虚拟经济种与遇到的问题,对实体经济会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连锁反应,同时,虚拟经济对于实体经济是一面镜子,实体经济的问题在虚拟经济中也能看到。最后,虚拟经济看似独立,但是如果虚拟经济出现严重失衡,会对整个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

三、实体经济对于虚拟经济的积极作用

首先,实体经济对于虚拟经济而言是其形成的先决条件,只有高度市场化和成熟化的实体经济下,虚拟经济才能得到发展。所以实体经济对于虚拟经济而言,是基石,是前提,是根本。其次,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扩大化的前提。实体经济的发展对于虚拟经济的扩大化起到了极大的刺激作用。再次,实体经济影响到虚拟经济的市场渗透范围。实体经济某一方面的迅速发展对于这个方面的虚拟经济就会起到额外的刺激作用,也会连带起相关产业的发展,这对于虚拟经济的业务扩大范围有着方向性的影响。最后,实体经济对于虚拟经济而言是推行新项目的风向杆。实体经济的发展,在市场上有不同方向需求的时候,虚拟经济可以很好的补充完善这个需求。

四、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

虚拟经济由于其自身的特质导致其发展方向和衍生出的经济产物距离实体经济渐行渐远,从而导致两种经济体制的剥离和难以相互促进,同时也增加了虚拟经济产品的风险性,也同时极大的降低了虚拟经济自身的稳定性。

首先,虚拟经济因为膨胀进入市场之后会对实体经济造成非常大的衍生效应,虽然对虚拟经济的收益大幅增加,但是极大的影响了实体经济的稳定性,也提高了虚拟经济的风险性。同时也会对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造成影响。其次,虚拟经济的失衡发展会导致资金和生产资源配置的失衡,从而导致实体经济发展无力,资金周转困难,而使得大批企业的破产,大量企业陷入困难等等问题的大量出现。再次,虚拟经济因为跟实体经济之间的复杂关系,导致无法很快的察觉经济过热的现象从而做出及时的调控,这样使得经济的可控性下降,对于调控控制市场和经济十分不利。

五、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关系的原则

首先是平等对待的原则,也就是说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都要发展,齐头并进,不能厚此薄彼使得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其次是协调发展原则,也就是说不但要两种经济模式都能独立的完成发展,更要重视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其变得协调,不要对对方的发展产生不好的影响。再次是互利共进原则,也就是说在相互不影响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相互的调整与合作使得两种经济模式都能更快更好的发展。最后是协调一致的原则,也就是说在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一切以经济发展大环境和大趋势为前提,提高总体的经济发展为原则来协调和处理。

六、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首先,要重点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如同前面提到的,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我国的实体经济发展状况并不成熟,产业与技术结构不合理,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我们应该利用好政策和扶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技术投资,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完备,使得我国实体经济做好完全的准备应对虚拟经济的冲击。

其次,应该根据实体经济的发展状况,适当的发展虚拟经济,从而促进和完善实体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的虚拟经济的发展还很稚嫩,抗压能力还很薄弱,控制虚拟经济的经验还有所不足,所以在虚拟经济发展的时候要注意小心的引导和及时的控制,使得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相互促进提升。

再次,完善监管体系,可以想象,虚拟经济的膨胀性和不稳定性,如果没有一套完备而成熟的监管体系,如何能做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发展,同时,制度的建设也不能落后,要形成一套适合国情和国际形势的规范操作,从而达到两者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鲁道夫·希法亭.金融资本-资本主义最新发展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钱小安.金融创新因果[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王风才,河北邢台,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地质队

作者:王风才

第四篇:台湾经济发展与两岸经济关系

2008年5月至今,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取得突破性进展,两岸经济交流也日益畅通。经济合作前景光明,把握历史机遇。维护民旅利益,寻求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两岸共同繁荣,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动力。是两岸关系当务之急。

两岸经济关系是台湾经济全球布局的核心

马英九在2008年1月15日公布的“经济政策白皮书”里,除提出“833”的中期经济发展目标外,还提出“壮大台湾,结合亚太,布局全球”的台湾经济长期发展目标。具体包括:(1)全球创新中心,将台湾建设成为全球科技与产品的创新中心,以提升台湾生产力,竞争力,创造更多投资机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2)亚太经贸枢纽,推动台湾成为亚太营运管理,金融服务,产业集资,仓储转运的平台及跨国企业的亚太营运中心,扩展台湾服务业与制造业,成为带动经济成长的双引擎。(3)台商营运总部,以双航圈,双中心,推动台湾成为企业创造价值和支持全球活动的营运总部,以推动台商“全球布局,根留台湾”,其中,“黄金双航圈”是指以台北为中心的东北亚与东南亚的两个航圈:“营运双中心”是让台湾成为台商的全球营运中心,外商的区域营运中心。

在台湾当局设计的长期经济发展目标中,核心应该是发展两岸经济关系。过去30年里,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各地,技术,资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的壁垒正在迅速消失,企业可以通过利用全球资源异军突起,成长为世界级的行业龙头。大陆可以整合境内外资源,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台湾同样可以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构建自己的全球经济地位,马英九提出,世界前五大经济体有四个环绕在台湾的四周,以台湾绝佳的地理优势,绝对可以成为区域核心与跳板。与美,日,东盟经济相比,大陆经济无疑更具有弹性和增长潜力,两岸经济合作的优势也较为明显,例如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共通性等。

两岸经济关系发展将为台湾经济提供新的利基

后“三通”时代,两岸经济关系发展可能产生三种效应,并对台湾出口产品产生三种影响:竞争力提高,地区结构优化,产品结构改善,最终为台湾经济走出困境,重新起飞创造有利条件,效应一:新产业集群,由于运输距离大幅缩短,海峡两岸会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厂商的聚集可以降低交易对象的搜寻成本,企业之间可以更好地交流技术,设备,原料,产品,市场,人力,资金,信息,情感等资源,形成长期的交易关系,并有利于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新的产业集群将使产业分工更加细密,专业化水平提高,生产成本降低,产品竞争力增强,效应二:新市场,由于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基础条件发生重大改变,台商可以重新配置内部资源,调整企业布局,更好地将岛内研发部门与大陆制造部门结合起来,为适应大陆丰富多样的内销市场提供更合适的产品,同时建立和拓展大陆内需市场的营销渠道,将最终产品的市场重心由传统的欧美转移到大陆,效应三:新商机。两岸新航线的开通为两岸运输业提供新的市场,同时也为造船业,飞机制造业及其它相关服务产业带来新的商机,尤其是台湾服务业的壮大,可以为台湾经济提供新的强大动能。

两岸经济合作有利于台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是世界各国家或地区当前最为关心的经济议题,普遍认为,中国大陆很可能是世界上最先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的经济体,这一方面是因为大陆经济30年来展现出的改革活力和增长惯性,另一方面是中国政府在应对金融危机问题上展现出的魄力与效率,早在2008年11月上旬,国务院常务会议就研究部署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10项措施,决定2010年底前投资4万亿元人民币,此举被外电誉为世界经济大国以大规模支出或降息来遏制全球经济衰退的新一轮行动的“领跑者”。

在此背景下,大陆经济在2009年第一季就出现经济回暖的积极变化,投资和消费显著增长,前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5%,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8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2%,出口方面,3月份同比衰退17%,较之2月份的25.7%降幅显著收窄,环比则增长32.8%,发电量,用电量止跌趋升,运输基本恢复至危机前的水平,港口货物吞吐量止跌反弹,一季度汽车总销量位居全球第一,信贷快速扩张,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25.5%,较2月末高5.1个百分点,证券和房地产市场成交出现活跃态势,虽然尚不能确定大陆经济景气已经触底,但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方面被各方普遍看好却是不争的事实,大陆经济的良好表现将通过贸易,投资,股市等传导机制带动台湾经济化危为机。

两岸经济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前景

首先是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两岸经济关系因政治原因中断了30年,又恢复了30年,目前已经处于正常化的最后阶段,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的最显著特点,就是由间接,单向,局部的经济往来过渡为直接、双向,全面的经济交流。随着直接双向的通航,通邮的实现,两岸。三通。中只有通商问题还未实现基本正常,其中最主要是两岸多年处于单向投资的状态。长期以来,台湾当局以“安全”为由一直禁止大陆企业赴台投资,事实上,不少外国学者都认为开放投资只会促进“安全”,而不是相反,至少美国和世界其它地区的经验是如此。

自两岸关系走上正确轨道以来,两岸经济正常化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具有标志性的两岸双向投资也在近期提上日程。第三次“陈江会谈”达成关于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原则性共识后,5月12日,台湾当局通过“大陆地区人民来台投资许可办法”及“大陆地区来台投资设立分公司办事处许可办法”,对陆资企业的定义、投资领域、投资形式做出规定;5月17日,商务部和国台办正式发布《关于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或设立非企业法人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大陆企业赴台投资的办理程序。台湾相关法规限制放松后,陆资赴台投资可能会出现分阶段的几次热潮,从而促使直接,双向、全面的两岸正常经济关系尽早实现。

其次是推动两岸经济关系制度化,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中,制度化建构必不可少。在两岸经济关系进入市场与政策并重的双轮驱动时代后,两岸不仅应取消不必要的限制性经济政策,还应以积极的态度去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在基本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的基础上,两岸应加强经济合作的制度化建设,具体包括:投资保障协议,避免双重征税协议,贸易争端处理机制,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产业标准的共同制定等。为达成这些协议,两岸还应建立多层次的经济交流的沟通与协商机制,包括两会协商机制,行业协会协商机制,专家交流机制、企业合作论坛等。

在推动两岸经济合作的过程中,可考虑建构和扩大两岸产业交流与合作平台。台湾当局提出的“两岸产业搭桥专案”就具有类似性质。该专案提出包括太阳光电、车载资通讯(汽车电子),通讯产业,LED照明,风力发电,车辆,食品,精密机械,资讯服务业,设计服务业、流通服务业,中草药,纺织与纤维,自行车等15项产业进行两岸合作,发挥两岸产业的互补优势,提升这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种合作不但是在两岸公权力介入的背景下实施,而且合作主体为两岸企业,这与原来两岸产业关联效应主要发生在台商之间不同,外溢效果将大大增强。该专案自去年底正式启动以来已经实施半年多,两岸主管部门都非常重视和投入,在此经验基础上,可总结和改善制度模式,并将其应用到更大范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中去。

最后是要建构两岸特色经济合作机制。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两岸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也是保证两岸经济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与经济合作制度化的基础上,谋求两岸经济关系机制化是顺应时代潮流,着眼未来发展的关键一环。签订两岸经济合作协议是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机制化的具体表现形式,该协议应该是一种开放式架构,可以补充,修改和完善,在架构内两岸经济合作程度具有不断升级的空间,以因应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两岸应先签订具有两岸特色的类FTA(Free Trade Agreement)的框架性协议。除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贸易便利化等基本内容外,还应重点在产业合作,区域合作等方面充分体现两岸特色,并以早期收获(Eamy Harvest)形式对两岸产业最为关心的一些问题做出合适的安排。两岸签署这种协议的条件已经日渐成熟,2008年,马英九多次公开表示希望能与大陆签署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CECA)”;2009年2月底,台湾当局将协议名称修改为。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onoml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ECFA),内容包括6大部分,分别是名称,货品贸易(包括早期收获计划,市场进入,其它),服务贸易,投资(包括投资保障协议),经济合作领域(包括避免双重课税,知识产权保护,争端解决机制,关务合作,电子商务)及制度安排(包括协议生效时间,执行与管理方式)。对此,大陆方面表示将“加快基础研究与准备程序。”愿意以积极开放的态度与台湾方面就此进行接触交流,争取尽早展开正式商谈。

世界越来越小,越来越平。闭关自锁或政治挂帅地发展经济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更不符合台湾的利益。台湾经济的未来,应该是以开放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世界都已经是平的,两岸没有理由人为地竖起高墙。台湾经济与大陆经济更紧密的整合,不应只为图一时之利,而应着眼于开创百年荣景的长久之计。在未来的全球经济格局中,台湾不但需要有自己独特的产业,技术与人才优势,更需要有不断创造优势的潜力,这些优势与潜力的获得,更可能的途径是通过两岸经济关系的强化,而不是疏离。两岸经济整合的程度越高,台湾经济就越有机会和平台展现蓬勃的活力,并成为大陆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同样不可或缺的力量。两岸经济关系全面深入发展,事关两岸同胞长远福祉,也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

作者:朱 磊

第五篇: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探讨

[摘 要]文章从虚拟经济的概念入手,探讨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会严重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使金融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大大加大,大大加剧金融危机的爆发的可能性,因此要注重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协调

[

1 国内对虚拟经济的理论讨论

国内对虚拟经济(Fictitious Economy)的定义往往是基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这个概念。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提出了“虚拟资本”的概念,英文是“fictitious capital”,德文是“fiktiveskapital”。在马克思理论中,“虚拟资本”是指在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资本的所有者以股权(或股票)形式所持有的资本,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信用制度和货币资本化的产物,信用化的过程即是虚拟化的过程。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中,“虚拟资本是指通过信用手段为生产性活动融通资金”(第二卷,第340页)。由此来看,虚拟经济不仅包括证券业、资本市场,也包括货币市场,还包括银行业、外汇市场等,是一个涵盖金融业的概念。

国内关于虚拟经济的定义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指与虚拟资本有关的、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的经济活动;通俗地讲,就是以钱生钱的活动,虚拟经济的产品就是各种金融工具,包括各种衍生工具(成思危,2001)。在这种定义中,整个经济活动被划分为两部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实体经济是指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不仅包括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建筑等物质生产活动,也包括了商业、教育、文化、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而虚拟经济则是指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之外的虚拟资本的持有和交易活动。虚拟资本是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和货币资本化的产物,包括银行信贷信用如期票和汇票,有价证券如股票和债券、产权、物权及各种金融衍生品等(李晓西,2001)。而另一种关于虚拟经济的定义则与上述定义略有不同:虚拟经济的内涵是信用制度膨胀下金融活动与实体经济偏离的那一部分形态,并没有将建立在信用化制度下的全部金融活动视为虚拟经济;而实体经济指人类的生产、服务、流通和消费活动。其中的“生产”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物质生产,也包括精神产品的生产,如教育、文化、艺术、体育等(秦晓,2000)。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只针对第一种定义进行讨论和辨析,而对于第二种定义不再作讨论。

2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作用机制

2.1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货币循环模型

如果把货币资金看做是经济系统的血液,那么货币循环流就可视为经济体系的血液循环系统。通过分析该系统中各部门的资金流量大小和波动幅度,就可以知道货币资金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是如何循环的(见下图)。

在模型中,整个经济系统分成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大经济系统,其中前者包括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后者按照金融资产的虚拟化程度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股票和公司债券;第二类:政府债券;第三类:证券化和ABS(包括住房抵押贷款、汽车抵押贷款和信用卡贷款等的收入流都被证券化了);第四类:金融衍生物(外汇期货、利率期货、股指期货、物价指数期货等)(刘骏民,1998)。

金融部门包括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中介机构(金融体系不仅主要包括银行也包括实行不同资产组合政策的各种各样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其中银行一方面吸收存款,另一方面又通过货币创造功能将款项不断放大贷放给经济实体,同时又将资本金以外的一部分投入虚拟系统。金融部门处于模型中心,体现了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的思想。

模型中的参数变量含义分别为:收入(Yt),消费(Ct),储蓄(St=S1+S2+S3),政府预算赤字(GDt),国外净资本流入与进出口之和(NFt+(X-M)),金融部门净货币供给(△Mt),投资虚拟经济净资金量(△Ft=S′1+S′2 +S′3+S′4; S1′、S′2、S3’、S′4,分别代表家庭、企业、政府、银行投资虚拟资金量)。

模型中投入实体资金的量(It)是虚拟资金的基础。投入实体资金的最大量将满足以下约束条件:mSt+△Mt+△Ft+NFt+(X-M)=It+GDt

模型中投入到虚拟经济系统的净资金流量△Ft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它分别来自实体经济系统、金融部门以及国外部门,并以独立的形式游离于实体经济系统之外,根据资产收益率的大小在虚拟经济系统四类市场中循环运转,谋取投资收益最大化。△Ft变量可正可负、可大可小,这取决于同时期实物资本收益率和虚拟资产收益率的大小。根据资产选择理论,金融机构和代理人会根据风险—收益组合不断地调整其资产组合,当虚拟资产收益率相对于实物资产收益率较高时,各部门的经济代理人会增加虚拟资产的持有,△Ft就会增加。流入虚拟经济系统的货币资金会同样根据风险—收益组合在股市、债市、期货市场和房地产等市场中运转,致使货币供应量增加,资产价格不断膨胀。当△Ft背离实体经济达到一定程度时,虚拟经济的泡沫便破灭了。

2.2 虚拟经济(△Ft)对实体经济作用机制

一般认为,消费和投资是影响总需求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所以,以下我们对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作用机制的研究也将从消费和投资两个方面来展开。

2.2.1 虚拟经济对消费的作用机制分析

虚拟经济通过影响消费决策从而最终影响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主要有以下两个渠道:

(1)财富效应

财富效应是指资产价格的上升使得资产持有者财富增加从而导致消费支出增长和推动经济增长的现象,“财富效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渠道影响消费:

① 虚拟资产价格上升使得居民部门的财富增加,在边际消费倾向MPC不变时,从而使居民增加当期和未来的消费支出,提高总需求和产出。即金融资产价格↑→居民财富↑→消费↑→Y↑。

②在任何给定的期间,消费都是人们对未来收入预期的函数。当金融市场中的虚拟资产交易发出未来经济增长加快或放慢的信号时,就会影响人们关于实际收入的预期,从而影响人们当期的消费。此外,资本市场的发展,还会通过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扩大就业等间接的影响居民的收入,从供给的方面来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即金融资产价格↑→收入预期↑→消费↑→Y↑。

③财富效应能够通过提升企业效益来拉动消费。

(2)流动性效应

当金融资产价格上涨时,使得消费者持有的流动性资产量扩大,消费者持有的金融资产与其债务相比为数很多,消费者预计发生财务困难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因而较为乐意去购买耐用消费品,从而使耐用消费品的支出增加。

虚拟经济通过消费作用实体经济的流动性效应渠道:金融资产↑→居民财富↑→贷款的可获得性增加↑→财务困难的可能性↓→耐用品和住房支出增加↑→Y↑。

2.2.2 虚拟经济对投资的作用机制分析

虚拟经济通过影响投资决策从而最终影响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渠道:

(1)托宾q值效应

托宾的q理论明确地指出了股票价格与投资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股票价格的变动能够影响资本成本,从而对投资产生影响。托宾的q理论对于研究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微观传导过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托宾把q值定义为企业的市场价值除以资本的重置成本,而企业的市场价值是股票价格与总股本的乘积。q值的高低决定了企业投资的意愿。如果股票价格上升,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资本的重置成本的比值就会提高,即托宾q值上升,那么企业购置新厂房和设备的资本就会低于企业的市场价值,即企业进行新厂房和设备等实物投资就变得相对便宜。这种情况下,公司可通过发行股票,从股票发行上得到一个比他们购买的新厂房和设备要高一些的价格,从而通过发行较少的股票筹得更多的资金,用于购买更多新的厂房和设备。这样,企业的投资支出就会增加,从而导致投资的扩张,经济呈现景气态势。由此可见,股价的变化会改变企业的q值,从而影响企业的投资支出,由此作用于实体经济,即股票价值↑→托宾q值↑→投资↑→Y↑。

(2)非对称信息效应

该理论通过研究发现,通过间接融资市场融资,因信息不对称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会降低银行的贷款意愿,影响企业的投资支出,进而会影响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非对称信息理论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提高企业净值或贷款担保的价值,从而减少企业借款时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具体而言,当公司股价上升时,企业净值就会提高。一方面,净值的增加减轻了逆向选择问题;另一方面,企业较高的净值意味着所有者在企业投入较多股本,股本投入越多,所有者从事风险投资项目的意愿就越低,也不大会将公司的资金投资于个人有利但不能增加公司利润的项目,而更愿意从事风险较低投资项目,较少为个人利益而支出,这样就减轻了道德风险问题,使得企业破产的风险减小。同时,较高的净值意味着借款人的贷款实际上有较多的担保品,风险选择的损失就会减少,贷款收回更有保障。所以,股票价格水平的上升减轻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强化了银行信贷渠道,从而使得企业融资更容易,进而通过企业的投资支出增加带动实体经济的增长。

其传导过程可表述为:

(3)资产负债表效应

资产负债表效应是指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动会影响到企业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从而对投资活动产生影响。如果金融资产的价格大幅上扬都会使企业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好转,一方面会使企业的担保价值、净资产上升,企业的还款能力增强;另一方面也使得银行的不良资产降低,使得银行对债务人的信贷约束相应放松,更愿意放贷,从而使得企业的外部资金筹措成本会降低。两者的行为都会在金融资产的价格上扬的驱动下趋于乐观,从而形成信贷扩张,投资活动随之活跃,从而推动实体经济的增长。

其传导过程可表述为:

3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过度背离与金融危机爆发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当虚拟资产价格上升或△Ft值增加时,将有效地促进需求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但是,由于虚拟经济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且不与实体经济同步发展,一旦虚拟经济脱离了实体经济的现实需要而单独大规模扩张时,某些虚拟资产的市价严重脱离其实际的预期收益,经济泡沫的成分就会不断增加。当经济泡沫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泡沫经济。泡沫经济表现为经济的虚假繁荣,它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矛盾冲突的极端形式。这一矛盾的释放会严重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使金融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大大加大,加剧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

第一,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会大大挤压实体经济的发展。

从总体上来说,虚拟经济的适度和正常发展,是有助于为实体经济动员储蓄和提供融资支持的。但是,当虚拟经济发展到过度膨胀时,其作用就会走向反面。这是因为,在虚拟经济过度膨胀阶段,金融投资收益大大高于实体经济投资收益。在高投资回报预期下,大量资金从实体经济领域流向虚拟经济领域,造成经济虚假繁荣和经济泡沫的不断累积。如果流入虚拟经济领域的资金过多,就会造成实体经济部门资金不足,发展乏力,形成生产性投资的挤出效应。另外,资金供求失衡又会引致利率大幅上升,使实体经济部门的发展因融资成本过高而萎缩甚至停滞,严重损害一国的综合经济实力。

第二,虚拟货币的过量发行和银行信贷呆坏账的大幅增多,会动摇实体经济正常的运行秩序和信用基础。

虚拟货币的出现虽然使货币的供应具有足够的适应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弹性,但也使货币的过量发行和通货膨胀成为可能。尤其是当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现代商业银行脱离实体经济的实际需要大量通过创造存款提供信用时,整个实体经济将不可避免地遭受通货膨胀。如果银行发放的大量贷款难以收回并形成大幅度增多的呆坏账,不仅会使银行的金融资产因实际价值大大低于账面价值而产生金融泡沫,而且会使正常信用关系遭受破坏,动摇实体经济稳定运行的信用基础。

第三,虚拟经济过度发展使金融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加大。

虚拟经济的急剧变动会通过利率、汇率或资产价格变动迅速传播到实体经济中去,挤压实体经济的发展,导致实体经济的萎缩甚至停滞。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过度背离而达到或接近其临界状态时,这种没有真实价值增值支撑的虚拟资本就可能由于实体经济中泡沫的破灭,使得金融机构陷入流动性危机,引起金融市场的波动,市场波动再反作用于机构,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将导致全球的金融危机。因此,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必然使金融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加大。就拿美国的金融危机来说,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虚拟经济过度偏离实体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由于美国劳动力成本高起,导致美国实体产业尤其是制造业逐步弱化;另一方面,华尔街创造出大量的纷繁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由于这些产品普遍具有高杠杆、廉价信用的特点,并且能够实现快进快出、大进大出的操作规程,使一批“玩资本”的人能够快速地高额获利。同时,美联储放出大量美元货币,这又进一步吸引更多的投资人进入以大量金融衍生产品为主体的虚拟经济,结果造成全球虚拟经济的整体交易规模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的交易规模,因而造成了虚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偏离实体经济,走过了头。

以上的分析表明,虚拟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在对实体经济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可能会对实体经济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是破坏性的损害,使国民经济发生动荡和危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我们要注重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孔祥毅.百年金融制度变迁与金融协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成思危,刘骏民.虚拟经济理论与实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3]刘骏民,伍超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模型——对我国当前股市与实体经济关系的一种解释[J].经济研究,2004(4):60-69.

[4]奥村洋彦.日本“泡沫经济”与金融改革[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5]张晓晶.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金融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分析[M].北京: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翟晓英(1972—),女,山西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在读博士,山西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翟晓英

上一篇:教育信息论文下一篇:教育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