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站空间公共艺术浅析

2022-10-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引言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为了解决日益恶化的城市交通,许多大城市逐步形成了以地铁为主,多种轨道交通类型并存的现代城市轨道交通新格局。截至目前北京运行的地铁线有20条,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到2020年北京市轨道交通线路将达到30条,总长度1177公里。随着市民的出行,地铁空间越来越成为市民生活中重要的公共空间之一,人们对乘坐地铁不仅仅是舒适、安全、快捷的简单需求,更需要在空间中得到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平衡与满足。在地铁空间中设置艺术品是满足人们高层次精神需求的具体可行性的方法。

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内的运用,早在地铁诞生不久就已经开始了。1929年英国最著名的雕塑家亨利·摩尔就为伦敦地铁圣詹姆斯公园站完成了波特兰石雕塑《北风》。新加坡新建地铁每个车站的艺术品装饰造价预算约占车站装修与安装造价的3%的费用,约合人名币1500万元。香港地铁也十分注重公共艺术品的设置,地铁运行后开始逐步在全球挑选艺术家和题材,保证品质。北京地铁2号线的地铁站内壁画作品《燕山长城图》、《四大发明》、《走向世界》、《中国天文史》是由张仃、袁运甫等大师设计绘制,作品完成于20世纪80年代,材料工艺和表现主题与当时的技术和社会思潮相吻合。各国地铁车站艺术装饰多种多样,无论题材、手法如何,目的都是为了配合车站的装修,渲染文化气氛,同时突出每个车站特色,提升车站的环境品质。

二、北京地铁站空间中公共艺术品的现状

乘客使用的地铁空间包括进入车站前的流动区域,以及付费后进去的站厅、站台、楼梯和自动扶梯。目前调研发现除了早期的1号线、八通线、13号线,以及2号线大部分车站没有相应的公共艺术设计,后续新建的地铁线路中大部分车站都结合车站所处的文化历史、车站的室内环境设计都进行了不同形式,不同种类的公共艺术设计。

北京地铁公共艺术品大部分设置在站厅墙面,少部分设置在换乘通道、站台轨道内的墙面上、楼梯及自动扶梯的空间墙上、换乘站厅空间内(如地铁6号线呼家楼站的以《哪吒闹海》主人公形象的雕塑作品),也有设置在地面上如地铁5号线东四的地面铺装《象棋残局》。

公共艺术形式以各种材质的墙面壁画居多,也有浮雕、摄影作品、艺术装置等。壁画设计的主题多以所处地铁站的历史、文化风貌、临近风景古迹名胜等为主题。

以历史为主题的壁画,如地铁8号线鼓楼大街站的壁画作品《晨钟暮鼓》、地铁7号线广渠门内站的壁画作品《胡同记忆》;以文化风貌为主题的壁画,如地铁6号线车公庄西站的壁画作品《面向世界》;以临近风景古迹名胜等为主题的壁画,如地铁6号线车公庄站壁画《彩韵国粹》,就是临近梅兰芳剧院,因此以京戏服饰成为车公庄站壁画创作的主题。地铁6号线北海北站在站台柱体、背墙上设计的《廊下琼华》壁画,因临近北海公园在设计时将园林文化最有特点的长廊和门洞取景引入壁画设计之中,在窄小的壁画空间中形成两层纵深园林空间。

目前北京地铁公共艺术设计面临着一些问题,如艺术品种类单一、与空间风格结合上脱节,设计缺乏整体性思路,有些地铁站艺术品内容与车站所处位置的历史文化资源没有联系,有些车站艺术品设计趋于饱和没有留出未来持续完善设计的空间等等问题。

三、北京地铁站空间中公共艺术品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整体性原则,既地铁站内所有的艺术创作和文化表现类设计内容,应跟地铁建筑和室内一起进行整体统筹规划,空间在保证快速、便捷通行基础上确保设计风格的统一。

系统性原则。地铁空间密度大,人流聚散相对集中,乘客不做过多停留,属于通过性的空间,所起的作用更接近于“街道”是城市的走廊。地铁站空间的公共艺术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每个车站的个性,更应注意城市空间的连续性。

地铁站空间中的公共艺术设计主题在注重文化内涵的同时,更要讲求其公共艺术性。地铁站空间中的艺术品不是独立存在的,应与公众产生交流互动,注重公众的参与性。如地铁10号线分钟寺站的《同行同语》作品,将简单的动画进行6帧分离,利用格栅设置在空间中,图案随着乘客的行走而运动变化,在空间中引入时间的概念,是一件简单的展现科技互动手段的作品。

地铁站空间中公共艺术设计应注重前瞻性、可持续性。随着地铁的不断扩建,作为其空间内的公共艺术设计要具有前瞻性、长远性、可持续性。在设计时要留出空间,便于艺术品的适当调整、更换,与时俱进。

地铁站空间中公共艺术设计材质选取上要注意安全环保易清洁,同时便于维护、拆装和复制替换。

四、结语

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地铁空间作为公众接触比较多的公共空间,其公共艺术水准反映的是北京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活力以及市民的精神面貌等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从事相关研究及设计实践的人员应从历史、时代、文化的高度不断去探索、提高,为便更好的为北京城市建设服务。

摘要:公共艺术在提升空间环境品质方面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文章探讨了国外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北京地铁站空间公共艺术现状等问题, 提出了地铁站空间中公共艺术品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建议。

关键词:公共艺术,设计,壁画

参考文献

[1] 徐天然.北京市地铁站内艺术作品与站内空间关系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17.6.

[2] 丁亚慧.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营造城市新维度——以北京地铁站内公共艺术设计为例[J].郑州:美与时代, 2015.12.

上一篇: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手术治疗分析下一篇: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风险评估模型及应用研究